道桥桩基施工范文

2024-05-28

道桥桩基施工范文(精选9篇)

道桥桩基施工 第1篇

1 实现道桥施工中桩基础施工的必要性

实现了道桥施工中的桩基础的操作, 就是取得了道桥建设工程成功的第一步, 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重要的一点。换句话来说, 也就是道桥施工的途中确保桩基础的实行是有着极其必要的作用的。那么, 桩基础的组成和设计工艺又是什么呢?桩基础是基桩与承台所共同组成的, 通过桩身的位置可以将桩基础分为地承台桩基和高承台桩基两种。地承台桩基是桩身全部掩埋在土里, 连接桩顶的承台与土接触, 高承台桩基是桩身只有下半部掩埋在土里, 上部露在地面而承台的底部也在地面上。桩基础的桩支撑在土地之中的非常坚硬持力层, 有着很强的竖向单桩或者群桩的承受能力, 能够承受建筑的全部竖向荷载。并且桩基础的竖向单桩中端承桩的刚度或者摩擦桩的群刚度, 在自重的基础内或者相近荷载下, 不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现象, 能够保证建筑的倾斜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

2 道桥施工中桩基础的设计工艺研究

2.1 桩基础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个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个工程得以开展的重要保证, 也是我们对施工的前期预想, 在我们的道桥施工的过程中, 桩基础的设计施工的过程中要用到的钻机、吊车、钢筋笼、起吊导管和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设备, 这些设备是我们道桥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而且, 要将桩基础的施工位置和施工器械, 以及设备材料运输的通道检查好。

2.2 桩基础施工中的钻孔技术的设计工艺

桩基础的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 桩的直径大小, 钻头的形式, 钻杆的直径大小, 钻具的数目以及钻具的强度承受力大小等外在条件进行分析。如何选择好的钻孔技术会决定钻孔的转速和转压力度, 从而影响钻孔的效果和道路桥梁建设的后期结果,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过程设备的选择。

2.3 桩基础施工中的钢筋笼的旋工工艺

桩基础的稳固与钢筋加大强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施工的过程中钢筋的质量, 除锈技术, 弯曲制作都是按着严格的要求和设计的原理来规定的。钢筋是桩基础的骨架, 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的施工布置。在放置钢筋笼的时候, 要注意别把钢筋扭转或者弯曲, 以免造成永久性的变形和挤压。

3 道桥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

3.1 在施工的过程中, 道路桥梁桩基础的护臂混凝土强度与桩基混凝土的强度是一致的, 在实际的施工中的护臂的高度要比地面高出半米左右。桩基础的护臂混凝土和桩基混凝土有着不同的作用, 所要的用量也是不相同的, 因此, 我们要注意区分关于这两点的使用, 不能混淆使用, 也不能用错用量。

3.2 道路桥梁的基础施工的过程中, 桩基础和混凝土的配合要在施工之前就做好准备, 将施工的原材料进行检测。注意钻孔桩的水下混凝土的坍塌状况, 人工挖孔混凝土钻孔混凝土的强度要大, 但是任何一种混凝土都要严格的按照标准来进行制作。只有严格的标准才能达到道桥施工建筑本身的要求, 也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我们的施工可以进行, 我们的施工结果也是合理和科学的。

3.3 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在道桥桩基础中占重要的位置, 在施工前要对孔的情况进行检测, 确保孔的底部没有渗水的现象和沉渣的现象, 出现了沉渣现象比较好容易清楚, 但是由于道桥砖基础的位置, 水下的水位如果出现较高的情况下, 孔底的积水就很难清除了, 出现此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首先, 在地下水较少的时候就在混凝土灌注前用吸收性很强的工具将孔底的积水清理干净, 在第一盘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就要加大水泥的使用量, 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高度, 有利于混凝土的振捣。

3.4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 人工挖孔桩进行混凝土的灌装之前要将孔内的积水清理干净, 尤其是在人工挖孔桩的串筒下的积水, 如果积水没有清理干净, 那么孔底的混凝土就会造成混凝土的水灰比例不合理。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 混凝土的振捣强度, 振捣高度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 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充分。否则, 就会使得桩基的混凝土不断上升, 桩基础的表面混凝土振捣产生了大量的浮浆, 更会导致由于混凝土的配比失调而造成桩顶部的强度降低。

4 道桥施工中桩基础设计工艺的安全质量问题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建筑工艺的完善和发展, 我们的社会建筑实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特别是我们的设计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是我们所要继续和坚持的。但与此同时, 随着建筑设计工艺的发展, 我们的社会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的社会建筑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并且安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这也是我们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所要研究和控制的一个方面, 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发展而使得道路桥梁桩基础建设的最终成果得不到保障, 这是我们的新世纪的新目标, 要使得建筑工艺变得更加和谐化的发展, 这也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因此, 关于道桥施工中桩基础的设计工艺方面我们要始终将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研究和控制的范围内,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道桥建设和施工更加的进步和文明。

5 结论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文明和进步, 也带来了许多工艺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历史上, 桩基础的施工工艺更是建筑史上的比较古老, 同时也是比较典型的施工基础之一, 因其广泛的适应能力和普遍性特点, 在我国的建筑史上一直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上所述, 我们知道了, 道桥施工中的桩基础工艺技术控制研究中, 我们要将桩基础的设计工艺, 以及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当然, 后期的处理和维护也是我们在道桥施工的过程中所要研究和控制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这篇文章所要叙述和表达的中心思想, 这同样也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建平.道桥施工中桩基础工艺技术控制研究, 2007.

[2]曹圣华.苏通大桥巨型群桩基础冲刷防护研究, 2007.

浅析道桥施工质量监管 第2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桥建设发展蓬勃,人们对于道桥质量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道桥质量不但关乎生命同时影响社会稳定,是道桥施工监管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本文就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此提出了强化施工质量监管的措施。

关键词:道桥施工;质量监管

道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由于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优越性,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道路建设又是国家最主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发展趋势使道桥这一城市和城镇联系的交通枢纽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在近几年中,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过程存在很多避免不了的质量问题,大大降低工程所能承载的能力,并且给道路交通的运输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分析当前道桥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强化道桥质量管理,对于提高道桥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道桥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分析

1 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因素:

(1)路基与基层的质量。路基是道路的基础,所以路基的质量是关键,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做好路基的填料和防护排水工作,以免日后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不平整,出现不均匀的沉陷情况。基层的工艺水平差和管理不严会导致沥青路面的厚度有明显的差别,甚至差6~7cm。竣工时虽然表面的平整度较好,由于面层厚度不同,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面层的压密形变也不同,这就导致表面出现小的不平整。

(2)面层摊铺材料质量。面层摊铺的质量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配合比不合理,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匀也造成摊铺困难,难以保证路面平整度。

(3)沥青混合料碾压。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混合料温度过高时碾压,易使混合料产生推移,沥青层厚度不均;温度较低时,碾压达不到规定压实度,空隙率过火。

2路面与桥梁连接的质量问题

桥梁两端与路面之间的接缝连接稳定性直接影响列日后的行车。在道路和桥梁工程中,道路和桥梁作为两个单项工程在施工中只能分别施工,施工接近尾声时,必然牵涉到接缝连接,如果处理不好,那么在通行一年后,沉陷问题便暴露出来。行驶中的车辆到桥两端被迫减速慢行,反之,就要引起严重的跳车现象,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

3桥梁裂缝

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在我国目前的道桥建设中是很常见的问题,而我国进行道桥建设时所使用主要材料又是混凝土,所以,桥梁建设的质量就不言而喻,因为混凝土裂缝导致的桥梁质量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起来。当然,桥梁的裂缝问题不仅仅来自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还因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不合理使用而造成。 这些不合理操作主要包括:对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随意的操作;浇灌混凝土时,振捣工作不充足或者力度过大;对混凝土拆模时,没有做必要的养护工作,导致得到的混凝土因缺水干裂。

二 道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科学策略

1、创建道桥工程质量管控体系,提升全员质量责任意识

为完善道桥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应强化监管,针对工程规划设计、具体施工以及质量监管实施科学控制。同时应创建集成化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招投标控制,确保施工安全,优化档案资料搜集、应用、系统开发与综合管理。同时应引入社会全员监督力量,促进质量监管体系的丰富多元化。道桥工程建设工期持续较长,同时地质环境状况相对复杂,周围环境则呈现出波动变化状态,因此势必对项目任务形成较多客观作用影响。为此应持续优化工程施工建设规划方案,明确质量管控核心,依据地质状况、环境条件做好方案设计更新。对道桥工程施工建设人员应强化技能素养培训建设,令其树立创新意识,科学掌握核心施工技术,并拓宽应用渠道,确保道桥工程质量的优化提升。同时应注重全员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培养,令其形成高度责任感,安全管控意识,明确安全事故不良影响损失与破坏程度,进而强化进度管理、质量提升,确保成本效益目标的良好实现,真正辅助施工单位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的科学发展建设目标。

2 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道桥工程的质量,必须选用优质的原材料进行施工。因此,一定要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应对工程中选用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以及出厂证明等进行审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其次,应明确材料进场验收的职责,检验人员应认真对每一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并且要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工作,要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对材料进行合理的调配和使用;再次,要做好随机抽样检查工作,对送至施工现场的材料,在进行施工使用前,必须先抽样并交由试验室测试,确定符合规范要求才能使用;最后,现场施工人员应正确、合理的使用原材料,避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中。

3 控制好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施工质量最为有效的技术保障,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控制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重视施工工艺,并且应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和提高工艺水平,以此来保证道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4控制好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首先,对于环境因素的控制,必须根据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控制,并针对各种不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其次,还应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断改善现场环境,以此来提高施工质量。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的针对当前道桥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通病问题,采取科学化的管理,对于全面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丰,傅强.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12).

道桥施工中桩基础工艺技术控制研究 第3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 市场经济的繁荣, 道路与桥梁建设也随之发展, 桩基础的施工是道桥建设的工程中的关键, 桩基础因为是整个结构的最基础的部位, 因此对其质量的控制也是很难的。桩基础是承台和基桩共同组成的。桩基础以桩身的位置可以分为高承台桩基和地承台桩基两种。桩基础的竖向单桩中摩擦桩的群刚度或者端承桩的刚度, 在相近荷载或者自重的范围内下, 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就不会生, 能够保证建筑在允许范围内的倾斜。

2 桩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 在桩基钻孔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桩基钻孔施工, 是桩基础施工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出现诸如以下一些问题:坍孔事故。在施工中, 流砂层或砂砾层或者在钻进过程中水头, 突然损失引起坍孔。缩孔事故。地层遇有水膨胀软土、粘土泥岩, 或者钻锥磨损过度。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也是极易产生缩孔事故。钻孔倾斜。未经调查对地层盲目加压, 极易造成钻孔向软弱层倾斜。当然, 倘若钻机底座基础不稳定, 不均匀沉降发生, 也会导致钻盘倾斜的现象屡屡发生。护筒下沉。轻易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但是倘若准备工作在开钻前没有准备充足或者地质不良的话, 护筒下沉也是会发生的。

2.2 在桩基灌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a.埋管和导管拔脱的现象。混凝土由于导管埋深过大或灌注时间过长发生了初凝, 从而无法全部拔出导管极易导致导管断裂。从而, 产生埋管和导管拔脱的现象。封底过程出现的问题、泥浆由于初始混凝土灌注量不足, 进入导管, 从而导致混凝土灌注不能连续进行。b.卡管现象。主要出现在剪球过程中, 一般都是由不符合质量的混凝土造成的。当然, 倘若塞球制作不合理, 材料不好, 会使砂浆或细骨料堵塞导管。

3 道桥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

3.1 道路桥梁的基础施工的过程中, 桩基础和混凝土的配合要在施工之前就做好准备, 将施工的原材料进行检测, 注意钻孔桩的水下混凝土的坍塌状况, 人工挖孔混凝土钻孔混凝土的强度要大, 但是任何一种混凝土都要严格的按照标准来进行制作。只有严格的标准才能达到道桥施工建筑本身的要求, 也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我们的施工可以进行, 我们的施工结果也是合理和科学的。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在道桥桩基础中占重要的位置, 在施工前要对孔的情况进行检测, 确保孔的底部没有渗水的现象和沉渣的现象, 出现了沉渣现象比较好容易清楚, 但是由于道桥砖基础的位置, 水下的水位如果出现较高的情况下, 孔底的积水就很难清除了, 出现此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首先, 在地下水较少的时候就在混凝土灌注前用吸收性很强的工具将孔底的积水清理干净, 在第一盘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就要加大水泥的使用量, 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高度, 有利于混凝土的振捣。

3.2 人工挖孔桩。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 人工挖孔桩进行混凝土的灌装之前要将孔内的积水清理干净, 尤其是在人工挖孔桩的串筒下的积水, 如果积水没有清理干净, 那么孔底的混凝土就会造成混凝土的水灰比例不合理, 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 混凝土的振捣强度, 振捣高度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 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充分。否则, 就会使得桩基的混凝土不断上升, 桩基础的表面混凝土振捣产生了大量的浮浆, 更会导致由于混凝土的配比失调而造成桩顶部的强度降低。道桥施工中桩基础设计工艺的安全质量问题研究随着现代社会建筑工艺的完善和发展, 我们的社会建筑实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特别是我们的设计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是我们所要继续和坚持的。

4 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是一类借助于静压力把预制桩压到土中的压桩技术。静压预制桩通常运用在软土层内部, 通常为粘性的土地基, 在桩压入时, 把桩机自身的重量充当反作用力, 以便于抵消压桩时的桩侧阻力及桩侧摩阻力。当预制桩依靠竖向的静压力作用下沉到土中时, 桩周边的土质体会产生剧烈而明显的挤压, 土体内部的缝隙水压会持续攀升, 极大地削弱了抗剪强度, 进而加大了桩身沉降的步伐。通常情况下, 静力压桩采用分段预制, 逐段压入, 每一节桩长由桩架的实际高度来决定, 一般在6m上下, 压桩的桩长度可>30m, 桩断面采用400mm*400mm的规格。压桩时会分节段压, 并逐段接长。有鉴于此, 桩要分节段搞好预制, 当首个节段的桩压入土体后, 其上侧同地面相距2m时要把第二节段的桩接入, 并持续压入, 对每根桩压入, 均要确保工序连贯顺畅开展。在压桩时还需对桩自身的垂直度加以测定, 当桩垂直度的误差>1%时, 需查明根源并予以弥补;当桩自身的尖端压入硬土质时, 切不可采用移动机架的办法强制纠正。静力压桩自身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运转的声音小, 没有噪声污染, 不影响周围的环境, 其次它的施工原理比较简单, 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 而且施工完成以后的工程质量也有保障, 工程安全系数高。当然, 静力压桩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施工中容易损害土层的结构, 影响地基的质量。

5 埋设护筒

在埋设护筒的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合理的孔壁, 当钻孔深度比较大的时候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在静水的压力下会向孔内坍塌, 甚至在局部发生流砂的现象。钻孔内若能保持比地下水位高的水头, 就能极大地增加孔内的静水压力, 有利于防止孔壁坍塌。除此之外, 护筒还能够起到隔离地表径流的作用, 固定桩的桩孔位置和钻头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护筒的材质要有较高的强度, 不能发生渗漏情况。护筒的制作需要保证自身的刚度和强度, 拼接处保持密实不发生渗漏。这种方法可以在外围形成较强的环形力。埋设护筒一般采用挖埋的方式, 根据实际施工的要求选择符合实际条件的埋设方法, 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应重合。在桩位归位之后要使用下部回填的方式使用粘土进行夯实, 要保证粘土夯实的均匀和对称以防止护筒发生位移。

结束语

桩基础的施工工艺是建筑史上较为古老的施工基础之一, 因其广泛的适应能力, 原材料的普遍和工程强度大的特点一直是受到建筑工程青睐的施工基础类型。在桩基础的施工中工艺的科学与合理也是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注意钻孔的施工, 在钻具的选择, 钻孔的泥浆指标都是需要注意的重点。在清孔中注意工艺的选择和深度的设计, 监理单位要对现场进行验收和认定, 以防止塌孔;制定钢筋笼不仅要保证钢筋的焊接质量, 同时还要保证钢筋笼的稳定性;浇筑水下砼时要注意防止堵管的发生, 最好在桩基的检测中不能将桩头钢筋乱弯, 注意桩顶的平衡和标高, 质量合格的桩基础才能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和下一道工序的正常。

参考文献

[1]宋述亮.道桥施工中桩基础工艺技术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郭建平.道桥施工中桩基础工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道桥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第4篇

【关键词】道路施工 施工质量 常见问题 解决对策

道桥设施是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经济发展的纽带, 道桥工程的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道桥工程施工的线路长、投资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桥梁出现裂缝,局部路面出现蜂窝、麻面现象,桥梁钢筋出现锈蚀等,这些问题轻则影响桥梁的外观效果,重则危及到工程质量,进而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单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保证道桥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按时保质地完成每一道工序,杜绝以上问题的产生,以确保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质量。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目前我国道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道桥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1、道桥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我们知道,在道桥的施工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材料就是钢筋、混凝土,而混凝土桥梁施工既是道桥施工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原材料本身不符合标准,或者因工作人员不懂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不懂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特点,或者工作人员在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質量较低,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混凝土一旦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道桥的外观,更会使它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道桥的整体结构,为行车安全留下巨大的隐患。

2、道桥局部出现麻面或蜂窝问题

混凝土道桥表面出现麻面或蜂窝现象,除本身质量问题外,还与施工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混凝土配合比例不当;摸板拼缝不严,使局部漏浆;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搅拌不均匀;人工振捣不到位,使模块与混凝土之间残留空气;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够,拆摸过早等。这些因素都很容易使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或蜂窝现象。而这些麻面和蜂窝会降低道桥的承载力,降低道桥的使用寿命。

3、道桥中桥梁钢筋腐蚀问题

在施工中如果钢筋受到腐蚀将直接影响着道桥的强度和刚度。导致钢筋腐蚀的因素很多,例如,原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强度不够、施工人员的保管不利、外来人员的破坏等,在道桥施工中钢筋受到腐蚀,将会降低钢筋的可靠性,影响钢筋的使用性能,进而影响道桥的刚度和强度,影响道桥的使用寿命。

4、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

在对道桥路面的施工中,有些工作人员不能科学的确定沥青合料的配合比,从而对材料的性能造成影响,例如油石偏小导致路面松散、油石偏大可能又会导致路面出现泛油现象。此外,由于石料的抗压强度差、集料的压碎值差、对矿料的质量控制不良等都会影响到路面的质量。

二、针对道桥施工常见问题的相关预防措施

(一)混凝土桥梁裂缝的防治措施

1、严格选择材料

众所周知,道桥建设是离不开混凝土材料的,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我们要严把材料关,对原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碎石等,都应进行严格的挑选,在选择时不但要做到货比三家,还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查,例如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查、对水泥品种、等级的抽样检查等,确保材料安全可靠。

2、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混凝土桥梁裂缝除了原材料的因素外,很多是因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低导致的,所以,施工单位要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不仅充分的了解混凝土的特点、性能;了解膨胀剂的品种和不同掺量所起到不同的膨胀效果;还可以使他们正确掌握混凝土的配置比列、掌握混凝土的补偿收缩技术;掌握根据现场的砂、石等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的能力等,从而为提高工程质量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3、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工程实践中,混凝土桥梁产生的裂缝现象很多,所以我们施工单位在道桥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尽可能地避免因开裂导致的质量问题。首先,在浇捣时,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因时间过长或过短,使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强度不均匀,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其次,要对混凝土进行早期的养护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因收缩导致的裂缝现象。

4、加强温度的控制

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对于因温度引起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措施:1、多采用硬性混凝土和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2、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 3、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对一定量的石子,降低烧筑时的温度;4规定合理的拆摸时问,气温升高时进行表面降温、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避免因温度急剧变化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5、在寒冷季节,要加强混凝土的保温措施,防止寒潮袭击;6、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在混凝土烧筑时,避免混凝土暴晒等。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对温度的控制,就会有效的克服和控制裂缝的产生。

(二)道桥局部麻面或蜂窝的预防

为了预防麻面和蜂窝现象,首先要保证模板表面的干净,模板表面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其次,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工作人员在调配时要做到计量准确;再次,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时间要科学合理,而且要做到振捣密实,以排除内部的气泡;此外,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要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要保证混凝土在模扳内充满,并且认真分层振捣密实。

(三)道桥中桥梁钢筋腐蚀的预防

钢筋是支撑整个道路桥梁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所以施工人员对于道路桥梁的“骨架——钢筋” 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严禁腐蚀。例如,加强对钢筋加工场地的检查与管理,防止钢筋锈蚀;保证混凝土强度,加深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从而增加钢筋的防腐性能,最大程度的保护钢筋不被腐蚀;减少混凝土的裂纹,对混凝土合理养护并进行温度控制等。

(四)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预防

我们知道材料是工程结构的物质基础,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所以我们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选定沥青的品种,并对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指标进行检测,只有检测符合要求才可进场使用。其次,在沥青加热过程中,应当派专人负责温度的控制,防止沥青在加热过程中因温度不一致导致的老化现象。此外,还要合理控制沥青用量;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做好拌合现场质量控制;做好混合料摊铺、接缝、黏层油撒布和碾压等工作,只有做好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严格按规范施工、检查,才能改善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确保道桥施工质量。

小结:

综上所述,道桥路面的施工是一项既繁杂又细致的工程,只有工作人员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选择材料,科学使用材料,做好各方面的预防工作,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问题,才能杜绝不良因素对道桥的破坏作用,保证道桥工程的顺利进行,并让其为我国的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路明.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7(4)

2、冯涌涛.浅析路桥施工中的病害处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9):37-38.

道桥桩基施工 第5篇

1 道桥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

通常桩基施工分为几个环节逐步进行, 只有保证每个环节质量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才是提高桩基整体质量的可靠依据, 而桩基的灌注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尤为显著:导管与埋管会发生相互脱离的情况, 一体性遭到破坏, 而引起此种情况的基本成因就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埋管施工不能与实际要求吻合, 埋管位置过深或过浅, 除此之外, 混凝土也是造成分离现象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期间不能按照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由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有限的, 而浇筑过程延长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凝固现象, 管体会随之存在于凝固的混凝土中, 并且管体无法与之分离, 而如果采取相关措施将管体与混凝土强行脱离, 将会使管体的整体性遭到破坏, 在发生破裂情况的同时一部分管体将存在于内部无法取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封底现象是经常发生的, 就是在进行操作时灌注施工不够规范, 而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性不高, 对混凝土的用量考虑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造成了工程施工缺乏连贯性, 混凝土的优势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也就造成了封底这种不良施工的出现, 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若混凝土质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并与相关数据准值存在一定差距, 将会导致混凝土在灌注施工环节存在灌注材料卡管问题。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面积过大, 将会造成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不佳, 搅拌程度不高的现象。混凝土在完成搅拌后, 如果长时间搁置, 并不能及时投入到工程施工中等问题, 都是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决定因素。

桩基施工中的连续性作业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条件, 在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中, 灌装内部的气体无法排出, 会与灌注行为发生反应, 如果相关技术人员不能对此类现象加以制止, 将会造成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断断续续, 桩基在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荷载力的同时, 桩体就会出现断裂情况。

1.2

根据可靠数据显示, 钻孔不能垂直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主要是因为施工环节没有对钻机底部采取固定措施, 在进行施工时钻机会跟随土质结构的变化而下沉, 钻机会整体倾斜, 钻孔作业也就在倾斜条件下进行;在钻孔桩施工中孔部坍塌的发生频率也相对较高, 引起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该技术受施工环境的影响较大, 由于桩基施工的基本特点是在地下进行作业, 这就要考虑到地质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多样性, 在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时, 一旦操作不当就会使砂石进入, 压力如果增大到孔部难以承受的极限, 就会导致孔部坍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护筒的沉降事故是最不易发生的, 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多半是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准备工作不到位。

2 道桥桩基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2.1

在进行道桥桩基的灌注施工时, 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在进行道桥桩基的灌注施工时, 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 将适量的添加剂投放到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 对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及速度进行有效控制, 除此之外还要对管体的掩埋深度进行细致精准的测量, 将混凝土的灌注用量与灌注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导管的掩埋程度与工程实际情况要保持一致, 并将管理制度进行深化加强, 规范施工环节的技术操作性, 是保证桩基施工质量的最根本措施。在混凝土进行灌注的施工中, 要将质量监管放在施工首位, 提高施工人员操作混凝土灌注的规范性。混凝土进行灌注的中途若因为来料而出现操作中止现象, 工作人员应根据时间的长短对管道进行有规律的锤敲, 防止混凝土粘连在管壁表面而出现浇筑不均匀的现象。

在混凝土没有完成灌注作业前, 要对混凝土的灌注速率进行严格把关。灌注速度过快会对管内气体的匀速排出造成障碍, 最终导致管内气体积压过多形成气囊。如果在灌注施工中操作不当导致气囊存在, 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 防止气囊面积的扩大, 也就是将钢筋深入管体内部, 对管内混凝土进行抽拉操作, 有助于气体大量排出。

如果想让剪球卡管现象避免发生, 则应在浇注混凝土之前, 将塞球和导管壁相摩擦的地方, 放入一定的润滑液进行润滑, 会有效杜绝混凝土忽然掉落而造成封底失败现象的发生。

2.2

为了防止钻孔倾斜的问题, 需要在钻孔施工前, 确定钻机底座的稳定程度, 并对其进行加固检查, 确定钻机不会因下沉而发生倾斜现象。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 对地理环境形成基本认知, 将实际施工情况与现场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并选择与之对应的钻孔技术进行施工, 使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一旦在施工环节发生倾斜现象, 要在第一时间将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使钻机设备重新回到规定范围内。解决护筒沉降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 要在进行施工前由技术人员对施工对象及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勘察工作, 并结合施工实践制定掩埋计划, 对掩埋方式即掩埋深度要进行科学对比及准确测量, 将确定的数值作为制定计划的一部分;其次, 要对护筒结构进行加固, 尤其是底部的处理, 防止泄露现象的发生。一旦护筒出现沉降现象, 要立刻将护筒进行加深掩埋处理, 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使缩孔问题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避免, 道桥桩基钻孔施工之前要采用失水率较小的、品质高的泥浆保护管壁, 还要根据地层的差异, 采取差异化的速度。如果发生缩孔情况, 要在缩孔的地方多次重复的进行扫孔, 并及时的、连续的进浇注混凝土, 杜绝缩孔现象的再一次发生。

为了使坍孔问题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避免, 道桥桩基钻孔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剖析该地域的地质地貌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如果坍孔现象比较轻微, 要通过调控泥浆比例的方式, 采用深埋护筒的方法处理此问题;如果坍孔现象比较突出, 要马上移走钻机, 同时用砂砾石夹着粘土回填钻孔。

道桥的建设是关乎我国国民水平的重要指标, 因此本文将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这就使施工方可以深刻的了解到道桥施工质量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并将施工技术的要求更加细化了。因此, 桩基施工作为道桥施工的关键环节, 其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 只有加强桩基的技术应用力度, 增强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 并将质量控制的规范性要求贯穿于桩基施工的每个环节, 才能从根本上将工程质量进行整体提高, 促进道桥建设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道桥施工技术分析 第6篇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为了解决普通混凝土质量大的缺点, 人们逐渐开发出了混凝土的新品种———轻质混凝土。1913年美国首先用回旋窑烧制了页岩陶粒, 为轻质混凝土的发展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由于轻质混凝土是一种比强度高, 保温耐火, 抗震性能好, 无碱集料反应等新型混凝土, 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构筑物上, 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价值。

在轻质混凝土的发展初期, 由于其强度较低且人们对其力学性质研究较少, 使其应用的范围有所局限。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强轻集料即高强陶粒的问世。人们利用高强陶粒配制出了密度等级为1600~1900, 强度等级在LC 30以上的, 广泛用于结构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它以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潜在的好处, 在世界各国, 特别是在北欧等国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 大跨度桥梁和城市立交桥及海洋工程中。而在我国, 由于对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研究还不十分系统, 其用于承重结构的还不多。

1 高强混凝土特性分析

1.1 高强混凝土的定义

道桥混凝土是指利用高强轻粗集料 (在我国通常称它为高强陶粒) 、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 强度等级为LC 30以上的结构用轻质混凝土。从道桥混凝土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它除了和普通混凝土一样牵涉到粗、细集料、水泥和水以外, 所不同的是还涉及到表观密度 (原称容重) 的最大限值和最小的强度等级限值。

1.2 高强混凝土的优势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桥梁逐渐向大跨度发展, 这也使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更加突出, 限制了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高强混凝土以其高强、轻质的特点, 显然能够克服普通混凝土无法克服的自重过大的缺陷, 实现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 在桥梁结构向大跨、重载、轻质、耐久方向发展的今天, 高强混凝土当是今后桥梁建设上主要使用的材料之一。高强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轻梁体自重, 增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2) 减低梁高; (3) 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4) 抗震能力好; (5) 降低工程造价。

2 配料分析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在于确定能获得预期性能而又最经济的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 它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相同的, 即在保证结构安全使用的前提下, 力求达到便于施工和经济节约的要求。由于高强混凝土所使用高强陶粒的特性, 它还不能像普通混凝土那样, 用一个较公认的强度公式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虽然, 国内外都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强度公式, 但都存在很大局限性, 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差距。所以, 现阶段, 主要还是通过参数的选择和简单经验公式的计算, 最终经过试验的方法来确定各组分材料的用量。

2.1 确定试配强度。

根据我国《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JG J51-90) 的规定。

2.2 选择水泥品种和标号

一般为3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3 选择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是影响棍凝土强度及其它性能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对高强混凝土来说, 水泥用量的选择尤为重要, 增加水泥用量固然可以使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提高, 但也会使其密度增加。总的来讲, 高强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当采用泵送施工时, 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50kg/m3。

2.4 选择高强陶粒

高强混凝土一般要选择密度等级>700、筒压强度>5.0M Pa、强度标号>30M Pa的圆球型高强陶粒, 且其各项指标应满足《轻骨料》G B/T17431.1有关要求的人造高强轻集料。

2.5 选择用水量和水灰比

高强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灰比, 分净用水量和净水灰比及总用水量和总水灰比, 所谓净用水量系指不包括高强陶粒1h吸水率在内的混凝土用水量, 其相应的水灰比则为净水灰比, 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 一般用净用水量和净水灰比表示。高强混凝土的用水量 (或水灰比) 不仅对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而且还直接影响拌合物的和易性。

2.6 砂率的选择

高强混凝土的砂率是以体积比来表示的, 即以砂的体积与粗细集料总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砂率的提高, 是高强混凝土文献认为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18%~60%强度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但有关。砂率对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大) , 且其弹性模量也有所提高。但随着砂率的提高, 高强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也逐渐增加。当高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LC 40-LC 60, 砂率为40%左右时,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最好。

2.7 粗细集料用量

它是指配制1m3高强混凝土所需的高强陶粒和普通砂的密实体积, 可参考《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JG J51-90) , 用绝对体积法求出。

2.8 掺和料等外加剂

由于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偏多, 实践证明, 为减少水泥用量, 改善和易性和其他一系列的物理力学性能, 在高强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掺和剂, 如硅灰、优质粉煤灰、磨细高炉矿碴、F矿粉等, 可获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一般在配制LC 50及以下的高强混凝土时, 掺加粉煤灰即可, 当配制LC 50以上的高强混凝土则需掺加硅粉等。在使用掺合料的同时, 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 以减小用水量, 降低水灰比。粉煤灰的掺加采用“超量取代法”, 且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中其取代水泥率不宜大于10%~15%, 而对于硅粉的最大掺加量, 根据A C I213委员会报告《硅粉用于混凝土》的观点, “1kg硅粉可取代3~4kg水泥而不导致强度的降低。”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改良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 采用“双掺”或“多掺”及复合掺加技术, 即在加入高效减水剂的同时, 根据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加入一种或几种 (复合化) 超细活性矿物材料, 并加大掺入的比例, 可以大幅度提高拌合料的工作性能, 并对其物理力学特性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

3 小结

道桥施工测量工作要点分析 第7篇

1 做好测量的准备工作

1.1 检测测量仪器

测量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测量仪器的完备, 因此在道桥测量工作实施之前应该对测量仪器进行全面、系统地检验和检测。这一时期应该做好全站仪、远红外线测量仪、G PS终端、RTK设备的检测工作, 在减少测量工作仪器误差的基础上, 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度。

1.2 检查测量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对于测量工作的精确度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要认真检查辅助设备精度、电子设备电池、测量记录仪器和记录表, 在确保辅助设备数量齐全、性能可靠的基础上, 实现对测量工作质量的保证。

1.3 检查测量工作计划

一是检查测量工作计划中原始点的情况, 这是确保测量工作精度的关键, 同时也是测量工作的基本需要。二是确定测量工作的方案, 对于测量工作计划和方案中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确认, 将测量工作的误差和错误控制在问题的初期。三是检查测量工作的管理制度, 要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以确保对测量工作的全面指导和控制。

2 桥梁工程中测量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桥梁工程控制网检查

桥梁工程施工前应该对控制网进行全面地检查, 同时要对关键的部位进行加密, 以确保测量的精度达到设计的要求。要经常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和校验, 以确保平面控制网的准确和精度, 为桥梁工程的精确施工打下基础。

2.2 桥梁结构的施工检测

一方面, 应该做好桥梁下部结构的测量检测, 根据设计对墩台位置、浇筑标高、安装部分进行精确地测量, 同时进行桥梁高程的控制, 以避免下部结构误差的产生。另一方面, 应该做好桥梁上部结构的工程测量检测, 预应力箱梁的标高直接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和桥面的厚度, 因此, 应该加强对桥梁上部高程的控制。

2.3 桥梁工程竣工测量

应该根据桥梁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桥梁竣工验收规范对桥梁进行全面检测, 要重点对桥梁轴线、桥梁结构高程和桥面宽度进行全面检测, 以确保桥梁工程符合设计的要求。

3 道路工程中测量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道路工程测量工作准备

首先, 应该对道路工程的相关文件进行检验, 重点突出对道路工程规范、设计突出、招投标合同、验收标准等技术文件的检验, 使道路工程测量工作找到一个可靠的体系和标准。其次, 要确定道路工程测量工作的实施计划, 要在计划中做好对突发事件和质量通病的预防, 以确保测量工作的连续性和精确性。再次, 要做好道路工程测量仪器的校验工作, 避免不合格的仪器出现在测量工作之中。最后, 要检查测量工作的管理体系, 对于测量工作各种常见的问题要有必要的应对措施与方案。

3.2 道路工程放样检查

道路工程建设中测量工作应该定期对现场进行放样检查并复核认定, 检查施工测量的定线数据是否正确, 放样精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定线桩位密度是否满足工地现场要求。要规范测量工作中所使用的仪器精度及操作方法, 符合勘测设计要求与规程, 测量工作技术人员的定期检查与复核应与施工单位同步或平行进行, 其复测频率应能判定测定结果是否可靠。

3.3 道路工程的施工测量

一是做好边桩定线工作, 测量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测量工作需要对桩位和控制网进行检查、复测, 这是进行道路工程测量工作的基础。二是做好中线定位工作, 按设计坡度放边桩, 土石方施工按施工规范进行, 以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做好工程测量工作, 对中心线平面位置、高程、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高程。测量成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四是做好自检工作, 主要对工程的平面、高程控制点及工程平面位置、尺寸进行检测, 要确保测量工作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形成测量工作的体系, 将每一工序的结果都转化为下一工序的前提条件。自检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每个环节的误差积累构成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必须加以重视。

4 结语

测量是道路建设和桥梁工程的先决性工作, 同时也是确保道桥建设质量的监控工作, 在道桥工程中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理念, 切实做好测量工作, 合理应用技术, 有效控制关键环节, 为道桥工程质量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做好技术基础和保证工作。在道桥施工测量中, 应该提高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将技术的应用更加系统、全面, 这样就能起到为整个道桥施工保驾护航的功能, 进而确保道桥工程在科学、可控的环境中高效率、高品质地建设, 通过道桥工程实现对交通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摘要:本研究以测量工作为中心, 对道桥工程的施工进行了研讨, 提出了做好道桥施工前测量工作的准备工作, 以确保道桥施工质量的观点, 并结合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 提出了测量工作应该注意的要点, 在提升测量工作质量的同时, 为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的建设提供更为精确和科学的保障。

关键词: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竣工,放样,控制网

参考文献

[1]龙晓荣, 陶有为.高速公路测量监理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4) :86-87.

[2]邓晓军, 张宝金.公路施工中的测量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3, (10) :23-24.

道桥施工以及养护管理 第8篇

长此以往, 带来了道桥混乱、质量不合格的现象, 给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出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如何才能对原有道桥进行正确、有效的修缮及养护和对新的道桥进行合理的规划及规范的施工, 已成为公路管理者和道桥专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道桥施工及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1.1 道桥施工中的问题

决定一条道路或者一座桥梁的质量因素有两点:设计和施工。一般来说, 在设计方面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主要的问题都是在施工这一环节, 道桥的主体结构和基础中就存在有很多的问题。首先来讨论一下基础, 无论是道路还是桥梁, 基础都是重中之重, 基础就像是人体的骨骼, 只有骨骼没有问题, 才能撑起整个身体。

在道路施工中, 很多施工单位或施工班组为了节省开支, 对路基的处理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或者是在个别特殊的位置没能按要求特殊处理, 而是进行大面积统一的施工, 先不说这样施工对路基的处理是否合格, 单纯对这些特殊位置的处理就很容易成为隐患, 如果一条路每隔一段距离就出现一些破损, 那么这条路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合格的残次品, 所以, 对路基的处理, 必须要做到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施工处理, 不能千篇一律。

在桥梁建设中, 基础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如果是道路出现问题, 人们可以慢行或者绕开, 但是桥梁出现问题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在现有的桥梁基础中, 大多以桩基础为主, 有挖孔桩或者灌注桩, 由于桩基础的施工属于隐蔽工程, 外表看不出质量问题, 但是外边看不出问题真的就没有问题了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说在基础施工中, 管理和监督人员的责任是非常大的, 例如桩的深浅是否达标, 桩基底部的岩石承载力足够、在实际施工中与勘察报告是否有出入, 如果有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这都是管理者和监督者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而在我国目前的施工行业中, 施工单位不自觉或施工班组知识水平有限、管理不到位都是产生问题的关键因素, 如果桥梁的基础不能满足桥梁的承载力, 那在将来的使用过程中, 经过地下水的侵蚀, 很容易出现超过允许范围的沉降,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将会大大增加桥身的承受能力, 缩短使用寿命, 甚至严重的能出现直接垮塌, 所以, 桥梁基础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工程。

1.2 道桥养护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道桥的养护管理是关乎道桥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 但是, 在目前施工工作中所使用的养护方法仍存在很多问题。

1.2.1 道桥养护中观念的错误

目前来看, 在道桥的规划中, 领导者的意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但是, 领导者更重视的是设计和施工方面, 对使用中的管理和养护则看的比较轻, 忽视了道桥的建设和使用及养护管理其实是综合性的问题, 即使道桥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合格的, 但是, 如果后期养护及管理不能很好的跟上, 那么, 对道桥的使用寿命会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管理方面, 我们规划和设计的每一条路、每一座桥都有其相应的承载能力, 在这个承载能力之内, 我们可以保证使用到应有的年限, 但是, 如果经常有超过承载能力的车辆从这里行驶, 那么, 这种情况对道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可以加速道桥的老化, 甚至丧失使用能力, 所以, 在道桥的使用中不容忽视管理工作。

1.2.2 在使用过程中, 养护工作做得不到位

在道桥的施工中, 并不是说竣工验收之后施工就算完成了, 在竣工之后的养护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竣工后的使用过程中, 因为对道路的管理不严格, 或者一些自然灾害的产生都会对道桥的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 而这些破坏往往不能引起管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重视, 另外, 我国目前对道桥养护的管理制度不够严格, 在刚刚出现问题或问题不严重的时候基本都是持有忽略的态度, 只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才会去关注, 并组织修复, 而在修复过程中, 施工单位往往只将表面工作做好, 但是内在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2 道桥施工管理及养护的方法

2.1 道桥施工的质量控制

道桥的施工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和后续的施工, 所以, 要控制质量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首先, 在前期准备工程中, 相关的机械、材料及人员的入场必须要严格把关, 材料要经过实验室进行试验, 出具有效的试验报告才可以投入使用;机械要有相应的合格证及标定证书, 确保机械可以正常使用, 测量仪器准确定位, 人员方面必须要有相应的资质, 技术和管理人员确实具有真材实料, 避免外行人做管理人员。在内业方面要有完整的资料, 如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应的安全预案和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则需要施工单位、施工班组自觉和严格执行相关规范, 监督单位要做到一项一验, 一部一验, 不能马虎大意, 放纵自为。在施工过程中, 每一项工作都要认真执行, 有小问题也不能忽视, 否则会出现一步错、步步错的现象, 从而造成整体的质量问题。在一些关键性的工序中, 一定要反复检验, 确保没有问题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对一些新兴的施工技术要反复论证, 确定无误后方可实施, 不能盲目的投入使用, 以防止某些新兴工艺对个别问题出现不适用的情况。在施工管理过程中, 监督人员要对现场施工严格把关, 确保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全面实施, 安全应急预案有效实施, 这样才能安全、合格的完成整个工程。

2.2 对道桥养护管理方法的研究

要重视道桥使用中的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明确相应责任, 与各企业及相关责任人挂钩, 做到谁的问题谁解决, 以此来保证相关领导对工作的重视, 避免玩忽职守的情况出现。

2.3 相应管理制度的完善

从目前来看, 我国在建设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这就造成了很多人钻空子的情况, 例如在保修、使用年限和责任判定方面就很矛盾, 每一项工程都有相应的使用年限和保修年限, 但是, 在保修年限之后出现问题, 但是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应该由谁来负责, 这就是一个漏洞, 另外超过保修年限还能使用, 但是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由谁来修缮呢?目前一般的方式都是重新招标, 第三方进行修缮, 那么, 以后再出现的问题谁来负责, 这些都是制度不完善产生的后果, 所以说制定并出台完善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3 结语

在对道桥的施工和养护管理中, 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执行, 不能说有点小问题就放弃, 只有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 我们的道桥工程才能真正和国际接轨,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重重阻碍, 但是经过道桥人的不懈努力还是会完美实现的。

摘要:基础建设的作用对我国高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道桥建设则是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就目前来看, 道桥的施工、管理及养护已经成为这一工作的短板, 由于行业内新旧体系的管理混乱, 导致老旧的道桥得不到有效的修缮, 新的道桥施工建设又不能按照规范来修建。以道桥施工、管理和养护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 讨论道桥的施工管理及养护方法。

关键词:道桥施工,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贺博.关于加强市政道桥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24) :57.

试析道桥施工技术要点 第9篇

关键词:道桥,施工技术,重要性

1 混凝土的选用

混凝土是当前道桥的最主要材料, 如果混凝土选用不当容易使道桥出现裂缝以及破损现象, 严重的还会对桥梁的安全构成威胁。随着建筑业的飞跃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 混凝土的强度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利用高强陶粒配制出了密度等级为1600~1900, 强度等级在LC30以上的, 广泛用于结构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是由普通砂、高强陶粒、水泥和水或同时外加粉煤灰、F矿粉、矿渣、硅粉等混合料配制而成的, 通常它的强度等级在LC30以上, 密度小于1950kg/m3, 它本身质量很轻 , 是一种理想的结构用混凝土。它和普通混凝土所不同的是涉及到了表观密度的最大限值和最小的强度等级限值。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建设的桥梁逐渐向大跨度发展, 这使得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极大的限制了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在桥梁结构向大跨、重载、轻质、耐久方向发展的时代, 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 以其高强、轻质和抗变形能力强的特点, 显然能够克服道桥自重过大的缺陷, 实现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 高强混凝土当是今后桥梁建设上主要使用的材料之一。高强混凝土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减轻桥梁自重, 增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 2) 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延长使用寿命; ( 3) 抗震性能好; ( 4) 减低桥梁高度。

2 道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

2.1 道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成因分析

( 1) 桥梁地基。大多数桥梁地基土质的天然含水量大 、空隙率大、抗剪强度低, 长期的自重荷载和车辆载荷作用很容易使此段发生沉陷。 ( 2) 台背填料。台背填料作业若是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不均匀沉降现象, 所以在进行填料过程中要尽量选择防水性能比较好的作业材料。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 防水作业好的施工材料大多存在着空隙比较大的缺点, 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施工作业难度, 受路基路面恒载及荷载的影响就会出现地基压缩变形等情况。 ( 3) 设计。在对道桥施工作业进行设计前, 必须依据实际施工作业环境进行很好的调研分析, 确保所设计的施工作业图纸与实际施工环境相符, 有效的发挥其设计的重要性。依据设计需要恰当的选择施工作业工具, 但是往往在实际施工作业中, 设计图纸与实际不符, 对施工作业路基深度及钻孔不能有效的掌握, 从而造成对软土路基处理不当, 也会出现沉降。 ( 4) 施工。施工作业作为道桥施工中重要的一环, 对整个道桥施工质量及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在施工作业时必须依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很好地施工作业流程控制, 尤其是针对施工环境差, 作业技术比较艰难的地方,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严禁因施工作业质量不合格而出现各种沉降等问题。

2.2 防治沉降的设计施工要点

( 1) 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堤填料的选择。在道桥施工作业过程中 , 过渡段施工作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施工作业, 在对此路段进行施工作业时要选择恰当的施工作业材料, 将各种土质特性进行严格检验与对比, 在对比中会发现, 土质特性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要选择最合适的土壤对其过渡段进行路基填料作业, 从而有效的保证其压实。 ( 2) 巧用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是一种具有很特殊的工程特性的材料 , 它具有典型的应力、应变分散, 会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 控制路基填土的侧向位移, 从而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由于土工格栅具有弹性, 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 也会减少或不产生变形的累积, 而且由于土工格栅与路基填土的摩擦作用, 使上部荷载在路基中重新分配, 降低了桥台台背局部范围土中的垂直应力, 从而减少沉降。土工格栅因以上的这些性质, 成为了一种有效控制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 3) 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由于桥梁为刚性结构, 基本不产生沉陷, 而路基为柔性要允许存在变形, 因此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因此, 软土地基处置时, 各段不同强度之间需设置强度过渡段。同样, 地面上的路堤, 亦需要设置强度过渡段。 ( 4) 优化施工组织。道桥施工作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 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施工作业活动, 所以在进行道桥施工作业时, 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保证合理利用建筑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施工作业, 节省人员浪费, 同时, 将技术强、施工作业团队优质的施工作业人员安排至难度大的施工作业环境中,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作业质量, 更加可以将劳动力作业充分发挥。

3 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

道桥防水施工作业是道桥施工作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施工作业, 防水作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道桥的使用寿命及质量安全, 对此必须进行严格把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道桥防水施工作业若不符合施工作业防水要求, 就会出现水渗透的现象, 从而使混凝土中的钢筋生锈, 进一步导致混凝土膨胀或者结构性发生改变, 最终将导致极其严重的质量问题。下面文章简要介绍了几下等几种处理方式, 以便更好的提高防水施工作业质量, 确保道桥质量。

第一, 在进行道桥施工作业,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要在其初凝阶段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作业, 利用专业的钢丝刷对其路基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道桥路基面表面的粗糙度, 更加可以为道桥路基面及防水层与沥青路面的铺张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增强其粘结力。依据实际施工环境要选择恰当的防水材料进行施工作业防水。

第二, 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时, 可以利用专业的施工作业设备进行沥青路面开挖、翻新及拥包、网纹、油渍车辙等清理作业。就目前现阶段发展而言, 铣刨机是重要的施工作业设备之一, 其良好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道桥施工作业中, 沥青表面杂物的清除有利于提高道桥路基面与沥青路面铺装的粘结强度。对浮浆的处理也会大大增加其路面的强度。

第三, 在进行道桥防水施工作业时, 需要注意一个细节问题, 就是如何有效的处理暴露水泥土的裂缝, 这些裂缝的产生往往会隐藏于路基面浮浆内, 通常情况下必须对其浮浆进行处理才能将这些潜在的危险暴露出来, 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现阶段比较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就是利用凿毛机进行处理, 然后提升混凝土的附着力, 将新旧混凝土进行融合, 从而有效的保证水泥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道桥施工作业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 但是与先进的施工技术及作业流程相比较而言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对此, 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加强专业施工技术的施工水平, 将道桥施工作业质量放在重中之重加强管理与维护, 在正常情况下, 确保道桥的使用寿命及质量安全, 发现问题时及时的加以解决处理,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道桥施工作业的发展, 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肖智慧.浅议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及分析[J].四川建材, 2008 (5) .

[2]曾贤军.浅谈减少公路路桥沉降差的设计及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 2008 (7) .

上一篇:心理问题疏导下一篇:语言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