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实践性

2024-08-24

新闻教育实践性(精选11篇)

新闻教育实践性 第1篇

一、《重大新闻报道》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紧扣重大新闻, 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 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以媒体正在集中报道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和训练载体。以2012年的选题为例, 我们关注、报道了习近平访美、朝鲜发射卫星、旅游景点票价问题、美国总统大选、十八大的召开等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重大新闻报道》课程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 引导学生持续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 改变了以往“新闻专业学生不知新闻”的怪现象, 培养了学生每天关注新闻的良好职业习惯;也着力培养学生洞察社会、分析问题、把握时代的综合能力。《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注重关注媒体最新报道成果、报道理念、报道形式, 上述内容都渗透到课程之中, 是授课的重点, 这改变了“教材陈腐落后, 知识更新落后于实践”的现状。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无疑是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头等大事。2009—2012年, 我院以全国“两会”为平台, 通过寒假作业、集中授课、系列讲座、现场报道等形式, 将“两会”和“两会”报道全方位植入了教学中,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属于创新课程, 没有可以参照的教材, 所以制定该课程的课程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至今, 我们已对该课程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我们制定了《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教学合同, 该教学文件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就对该课程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 并对所学内容和所能达到的目标有明确的认知。

二、《重大新闻报道》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大实训比例,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 利用“两会”时机, 突出现场报道。

在“两会”期间, 我们组织学生对新闻发布会进行现场报道, 实质是通过营造媒体工作环境, 让学生报道新闻发布会, 提升其上岗能力。通过反复报道新闻发布会, 学生的新闻敏感能力、标题制作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选择新闻角度能力、制作版面能力等核心专业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 教学过程突出学生准新闻工作者身份, 使其参与重大新闻的策划与报道, 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便是:注重实践、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走上讲台。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训练平台, 我们的做法是:关注重大新闻+制定策划方案并实施该方案+学习、运用媒体最新报道成果+学习相关领域的基本常识。具体表现为:依托重大新闻, 让学生形成报道小组, 制定策划方案, 组织实施实际报道, 在教师的指导之下, 修改策划与报道形式。经过反复的训练, 学生的策划、报道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知识领域得到拓展, 职业素养也有所提升。《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报道成果。

三、《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得到专家、学者、学生的高度评价

经过了长达四年的摸索,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得到了业界和理论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教授认为,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改革比较系统地结合当前新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课程改革的最大创新点是比较好地找到了新闻理论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点。新华每日电讯社总编辑解国记认为, 该课程非常具有针对性, 又易操作和模仿, 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原创、独创, 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新华社高级编辑周亮认为,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模拟实战培训, 此观点若付诸实施, 则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又可以作为引领学生增强自我能力、丰富自身知识的途径。从最终的结果判识, 有可能解决新闻无学和新闻教学不能学以致用的困境。同时, 该课程也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在每学期的期中教学总结中, 学生们都会谈到该课程在培养新闻敏感、提高策划能力、运用最新媒体报道成果、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巨大而直接的作用。

四、《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对如何落实新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做出了探索

目前, 我国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 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现有课程难以支持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已经是新闻传播学者、业界工作人员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具有以下价值:

1. 该课程体现新闻教育时代性的特性。

突出新闻传播教育时代性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 了解媒体, 使学生心系国家、心系民族, 关注国情、社情、民情。一个好记者好编辑, 首先应当是一个思想家, 每天在思考, 在关注社会和时代发生的各种现象, 从中发现时代之新、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 如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体现这一理念和价值取向, 在当前新闻教育中不但没有得到解决, 结果反而是“教材内容陈旧, 内容不能与时俱进”。《重大新闻报道》课程通过引领学生长期关注重大新闻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洞察社会变化、把握时代脉搏的职业素养, 通过研习新闻界对重大新闻报道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理论和知识。

2. 该课程解决传统新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新闻专业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实践环节过少”,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授课理念之一就是: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不再是学生, 他们是以新闻记者、编辑的身份参与到重大新闻的报道中。当以重大新闻为训练载体, 在学生在校期间即组织学生策划、参与重大新闻报道, 各项新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贯穿其中, 这将会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习、实践机会, 各项专业能力也会通过实践得到提升。

3. 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下复合型人才培养陷入困境, 尚未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

在传媒业快速发展和进一步专业化的大趋势下, 急需既有新闻专业知识, 又掌握现代新闻传播技能的专门新闻信息人才。但在职业竞争中, 学新闻的人反而竞争力不足, 相当多的媒介就业机会向其他专业开放, 如法律、经济、科技、哲学、历史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针对这一问题, 不少新闻教育专家提出将新闻教育从单学科教育转向多学科综合教育, 引入科学、艺术、哲学、法律等专业内容, 推行复合型学科教育。这是一个好的思路和大胆的想法, 但如何引进尚未突破。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从2009年对新闻学专业进行调整, 改为“1.5+2.5”, 即前一年半打通专业教学, 后两年半实行专业教学。但因为新闻信息工作者究竟需要哪些专业的哪些知识是由所在岗位的性质、任务决定的,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这种课程体系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的需要呢?如何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低成本的、易操作的、适合新闻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的道路, 是新闻传播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正是新闻传播教育对通识教育模式的一次创造性的改革与实践, 它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媒体为师, 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学习适合新闻专业学生需要的各种通识,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 我们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提案与议案、选举法的制定与修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税收制度等涉及不同领域的基本知识。这样, 通过不同新闻案例的学习, 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视野得到很大的拓展, 更重要的是, 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总之, 经过五年的摸索、改进与完善,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已成为我院一门创新课、特色课。这门课程的开设给我院学生的面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改变了以往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不知道、不关心新闻和时事的荒谬状态, 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社会的了解显著提高, 新闻敏感性以及新闻策划、报道能力也获得很大提升。实践证明, 该课程在落实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张庆胜.新闻改革实践队新闻教育事业的促进》[J].当代传播, 2009, (4) .

新闻教育实践性 第2篇

(政法系通讯员戴静 黄天媚报道)9月18日下午,政法系、思政部在第一教学楼308室召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学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3组成员到会指导,政法系、思政部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党员参加此次动员大会。

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和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政法系党总支制定了《政法系党总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系党总支书记黄志雄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动员会上,系党总支书记传达了上级和学校的文件精神,解读了我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要求。黄书记指出,全体党员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完成好各个“规定动作”,同时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工作等结合起来,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力争使各项工作有新的起色,上新台阶。

学校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3组成员、学校统战部部长、组织部副部长黄燚在会上传达了校党委关于开展教育活动的要求,对政法系、思政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给予肯定,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黄部长指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结合工作实际,做到“正衣冠、尚礼仪、正师风、强师德、立师能”。同时,要深刻领会、积极参加,加强师德建设,做到“爱德如命、爱生如子、爱岗敬业、爱校如家”。最后,黄部长希望政法系、思政部全体教师党员能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力争先行一步,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为了全面、深入、务实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9月18日下午,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韦xx到政法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活动,图书馆馆长黄勇、科研处副处长邱xx随同调研。

新闻教育实践性 第3篇

关键词:新闻教育;实践;开放

做记者能否成功,不在于有没有学士学位,而在于有没有新闻实践。[1]新闻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纯粹课堂的新闻教育不能实现新闻的过程性这一本质特征,不能实现从可能走向可为的教育目的,也就难以培养出优秀的新闻记者。新闻专业学生唯有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实践训练,在实践中让习得的理论转化为智识,才能不断丰富、提高新闻专业能力。不过,根据一份对8省市12所高校及对应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有86.6%的人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缺乏采、写、编、评的实践经验,不能及时上手,缺乏独立采访的能力;有72.4%的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媒体要求,而老师、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均有2/3以上的人认为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2]这说明我国新闻教育距离真正的新闻实务教育差距甚远。为此,需要在开放中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构建起立体化的新闻教育实践平台,让新闻专业学生从可能走向可为,实现新闻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加大新闻实验室的开放力度,让学生获得实践机会

我国的新闻学专业长期被纳入到文科范畴,甚或相当一部分新闻专业隶属文学院或者文科院系,这使得新闻教育与技术相关的特殊性没有获得重视,很多新闻专业没有专业实验室,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文学模式的照搬。事实上,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文理渗透、技艺结合、理性思维与操作能力并重已经成为新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为此,新闻专业院系应该跳出传统文科院系的思维束缚,积极筹措资金,建立起与社会需要接轨的现代化专业实验室。事实上,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也使得新闻专业要与时俱进,并根据媒体的变革需要,及时更新设备,满足学生新闻教育实践的硬件需要。

不仅如此,新闻专业实验室还应该加大开放力度,实行专业管理,进行全天候开放,满足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和训练的需要。实验室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教学实验时的开放,而应该根据学生实践需要进行全天候、全面的开放,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技能、提高技能的机会,实现从可能到可为的转变。从我校历年培养的优秀新闻学生来看,很多学生在全国、省市级的DV比赛、摄影比赛、广告比赛、计算机比赛等屡屡斩获大奖,而且获奖人数占学院比重极高,这与我校新闻专业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是密不可分的,众多优秀学生都从全面开放的实验室获得了实践收益。

二、组织新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新闻理想和技能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素养:崇高的新闻理想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基于此,新闻教育应该努力培养追求公正和公理以及关心社会、关怀民生的职业理想,要培养具有实现新闻理想的新闻专业技能。为了实现这两大新闻教育目的,需要教师或者学生组织新闻实践活动,让活动使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走进市民家庭和农村,理解“民生之艰难”,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领悟生活、领悟社会,逐步树立起关心社会现实、关注底层民众、关怀弱势群体的职业情感,激发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使命:传播信息、勇于承担。不仅如此,在新闻职业理想确立的同时,新闻实践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技能以及用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新闻专业就多次利用暑假和寒假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进行电视专题创作;在新闻课堂上打通几门课程的壁垒,组织学生进行新闻的采写……这些新闻实践活动一方面要求学生进行选题确定、任务承担、新闻采写、编辑评论等,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对每一次实践活动的回顾反思,也有助于学生从“知识”教育转为“智识”教育;另一方面,新闻学生对社会的深入探究,有助于把握新闻采写的难度,形成为新闻事业奋斗的新闻理想。事实上,没有新闻理想的学生很难成为优秀的新闻记者,而光有新闻理想却没有新闻技能的学生只会沦为“空想家”。

三、整合校园媒体和新媒体,构建校园实践平台

现代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为学生多方面进行新闻实践提供了平台可能。校园里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存在,为学生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支持。为此,新闻专业学生应该整合甚或自办一些校园媒体,为培训和提升自己搭建实践平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闻院系的媒体资源。各新闻院系往往都办有自己的报纸、杂志,有的院系还承办了学校的广播电视节目,这些媒体资源有助于让新闻专业学生获得接触社会的通道,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职业技能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包括校报、各学院院报、各社团报刊以及校电台、电视台。这些校园平台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使新闻专业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拥有更多地提高新闻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机会。

虽然我国与国外的国情不同,但是国外成熟地运用或者整合校园媒体的教育行为或许能够给我们在开放中进行新闻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借鉴。比如美国新闻教育院系往往办有社会化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校园媒体,一般由专业教师或专职媒体人员担任负责人,这样能使学生获得与社会媒体几乎同样的实践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媒体作为锤炼学生专业技能的平台作用。[3]再如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几乎每个班级都有报纸、杂志、广电节目和网上出版物等。出版物由学生单独主办,或与外界新闻媒体合办,报纸和杂志通过预订和零售发行。巴黎新闻实验学院的学生以国内《视点》《事件》《当代》《快讯》等知名杂志为范本,通过与有关负责人的合作,主办三本校内杂志。

应该说,在校园媒体的实战性练习,有助于学生快速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也能够及时体悟和培养职业所需的团队观念、责任意识和批判精神,树立起崇高的新闻理想。

四、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或合作,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合作,不仅能够让媒体的资深记者走进课堂传授经验,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知,还应该让学生走进媒体,让外面的新闻媒体成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基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或者组织学生为某个媒介、某个栏目或者板块写稿,甚或成为供稿基地,也可以跟媒介联合办报或者办台;另一方面,还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新闻专业见习和实习,搭建实践实训平台。

在我国,到新闻单位见习、实习已经成为新闻教育实践的常态。但是,新闻专业的见习和实习大多还停留在“走过场”这一层面上:一是学校没有选派优秀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二是实习单位也没有把学生的实习当成一回事,很多学生根本不能获得实践操作的机会。这需要学校和媒体单位密切联系和合作,真正让实习成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实战训练课”,能够让学生真正将课堂所学在实习中展现出来,并不断反思和反刍,实现真正的新闻训练。比如,在新闻教育发达的美国,高校与媒体交流合作极为频繁,新闻专业学生到媒体实习甚或顶岗工作已经成为新闻实践的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新闻院系建有完整发达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摄录编采设备、先进齐全的专业实验室以及规模宏大的演播室等,这也能吸引媒体与学校的合作,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甚或工作的机会。

应该说,利用校园媒体,有助于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培养,有助于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实现新闻理想。事实上,与新闻媒体的深度合作,有助于学生真正走进社会,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剖析,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和思维能力,实现思考的深度、广度和与现实生活的契合度。为此,新闻院系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凝聚新闻教育的社会资源,改变过去突击实习的做法,保持与新闻媒体的常年合作,使学生在媒体的实践教育活动中水长流,不断线。

综上,新闻教育有必要借鉴国外新闻实践教育的培养模式,在校内建设一体化的新闻实践平台,把实践训练纳入课程管理,同时加大与新闻媒体单位的联系、合作,实现新闻实践资源整合效果的最大化,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上的教学可能成为可为。不过,虽然说新闻专业是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学科,但也离不开多种理论的掌握。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过于重视实践教育,甚至不惜逃课去进行新闻实践,以致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单一,面对一些小新闻尚能应付,面对复杂多面的新闻,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是因为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的缘故。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没有扎实的人文社科知识、开阔的视野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新闻业务水平也很难提升。因此,我们在强调进行新闻教育实践开放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多种理论的学习。唯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实践丰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好地将新闻知识转化为新闻“智识”,学好新闻专业,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注释:

※本论文为2009年度扬州大学教改课题《在开放中实施教学:广电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1] 参见Stewart,G.H.:, Journalism Quarterly,1968,45(l):110.

[2] 参见陈勇、王远舟、吴晓川《高校新闻教育与媒体接轨状况调查》,《新闻界》2008年第1期。

[3] 参见罗自文《关于美国新闻教育中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7期。

新闻教育实践性 第4篇

“两会”教学内容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体现为在“两会”召开之前教师布置寒假作业。作业内容主要强调学生深入基层, 通过访谈的形式, 了解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在锻炼采访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国情, 为理解“两会”的大政方针打下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关注媒体的“两会”报道并从中发现报道亮点和规律。

第二阶段是“两会”召开期间的集中授课。也就是说在“两会”召开期间, 各门专业课程都以“两会”为授课重点, 将“两会”与课程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创新课程《重大新闻报道》为例, 在该课程授课过程中, 教师带领学生做了如下教学尝试:

(1) 组织学生组成各个报道小组, 报道小组立足“两会”, 呈现“两会”报道策划方案, 并执行策划方案推出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成果。教师对学生的报道内容予以讲解、评价, 学生再修正策划及报道方案。这就要求学生在“两会”这个新闻富矿中去寻找新闻点, 不断创新报道形式, 改进报道内容。

(2) 组织学生报道“两会”期间的重要记者会, 尤其是总理的记者见面会, 在这五年的“两会”授课期间都是学生的报道重点。在跟踪总理记者会之前, 教师会做简单的指导, 之后学生就通过电视直播参与报道总理记者会, 要求学生能够即时提炼标题做出消息报道, 同时报道小组课下要策划总理记者会的新闻专题。

(3) 组织学生召开模拟总理记者会, 设置主持人, 组成记者报道团、安排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等, 创建仿真环境, 这种方式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 提高了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理解, 更重要的是, 这种训练营造了一种仿真的媒体从业环境, 学生体会到了其他实训形式难以获得的现场感、紧迫感, 演练之后, 多数同学都感到在日常的学习中更应该储备各种知识, 更加关注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

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两”会结束之后, 任课教师从学科角度结合“两会”及“两会”学生报道作品系统地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和理论。如“两会”报道的基本思路与报道形式;会前报道、会中报道、会后报道各个阶段的报道内容;程序性报道、深度报道、鲜活报道的含义及其在“两会”中的体现;新媒体带来的新技术、新的传播理念、传播手段在“两会”报道中更为集中而成功的体现等。

2“两会”集中授课的理论根基

以“两会”为重要载体, 在“两会”召开期间集中授课, 给学生营造媒体工作环境和氛围, 让学生参与“两会”的报道, 突出体现了新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要求。新闻传播的实践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 突出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性不单纯是培养学生采、写、编、评的能力, 更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 了解媒体, 使学生心系国家、心系民族, 关注国情、社情、民情。新闻报道的实践性价值在于关注民生。“两会”的召开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关注社会、洞察社会变化、关注民生、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机会。

第二,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通过实践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会”期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 组织学生实际策划、组织、参与“两会”的报道, 各项新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均贯穿在各个授课环节。授课对象不单纯是学生, 他们更是以新闻记者、编辑的身份参与到“两会”的报道中, 各项专业能力通过实践得到提升。

第三, 新闻实践是新闻理论的源泉, 新闻理论是大量实践后的理论, 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必须把实践中产生的新东西引入到教学中。在“两会”报道中, 各媒体在报道组织、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手段以及技术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多代表媒体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新, 把这些新东西引入到教学中, 能使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 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最实用的技能。

3“两会”集中授课的效果明显

第一, “两会”集中授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信息从业人员最基本的素质, 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显著特征。但职业精神差, 社会责任感不强, 新闻敏感度差, 对新闻信息事实价值缺乏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掂量不出其新闻价值的轻重, 是长期以来许多新闻传播学院系毕业生的一个致命弱点。“两会”集中授课非常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两会”集中授课中教师组织学生现场报道总理记者会, 要求学生能够在总理回答完每一个记者提问后及时整理新闻标题和相关报道, 通过反复报道新闻发布会, 学生的新闻敏感能力、标题制作能力、信息鉴别、加工处理能力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 学生在大量信息源中自行组织策划“两会”新闻专题, 也是提升学生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

第二, “两会”集中授课切实落实新闻教育的实践性, 有效提升新闻学子的职业上岗能力。在“两会”集中授课中, 教师要求学生以准新闻工作者身份策划报道“两会”, 主要训练内容表现为:学生以记者、编辑身份在大量的信息源中自行寻找新闻点和制作专题, 负责新闻专题的策划、专题内容的检索与提炼、报道形式的不断创新, 不断运用新技术来提升报道的质量和层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团队协作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专题内容;学生实时收看并报道总理记者会;学生召开模拟总理记者会等形式。这些训练形式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策划能力、信息检索和加工处理能力、标题制作能力、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 利用“两会”时机, 把传媒业最新的实践经验、成果引入到教学中, 使学生学到最新的报道成果和报道经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人类的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不仅是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 即使传统媒体也在传播方式和手段上不断创新, 媒体实践中涌现了大量新的报道形式和报道成果, “两会”集中授课过程中以媒体为师, 对媒体的最新报道成果报道经验给予高度关注, 带领学生重点学习, 这种做法无疑使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使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 这也使传统新闻教育的一大难题得到破解。

第四, 利用“两会”集中授课时机,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闻是社会的折射, 读懂“社会”这本大书, 对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尤为重要, 他们今后无论从事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的工作, 只要和传播有关, 就必须关注时政, 关注变化, 关注社会, 这是新闻学的专业性质和特殊使命决定的, 也体现了新闻人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关注“两会”, 报道“两会”正是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国情教育, 让学生了解社会, 了解民生。在新闻传播人才素质能力培养目标中, 首要的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熟悉国情, 了解社会, 了解国计民生。这是新闻信息从业人员的灵魂, 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灵魂。”两会“集中授课引领学生关心重大时事, 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也着力培养学生洞察社会、分析问题、把握时代的综合能力。

第五, 利用“两会”集中授课时机, 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现代传媒对传媒人才要求的重点:其一, 人才不仅要“专”, 还要“通”。新型传媒人应同时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和另一门学科基本知识如金融、体育、军事等, 做复合型专业人才。“两会”集中授课正是新闻传播教育对通识教育模式的一次创造性的改革与实践, 它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媒体为师, 在“两会”报道中学习适合新闻专业学生需要的各种通识,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在“两会”召开期间, 我们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区别、提案与议案的区别、国家领导人的产生途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GDP、CPI等涉及不同领域的基本知识。这样, 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 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而自我学习能力对其以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也至关重要。

4 结语

经过五年的摸索、改进与完善, “两会”集中授课已成为吉利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一个教学特色。该授课模式以“两会”为主要授课内容, 组织学生参与报道“两会”, 强调国情教育, 培养学生的上岗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多层次富有创新色彩的授课形式改变了以往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不知道、不关心“两会”的荒谬状态, 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社会的了解显著提高, 新闻敏感性以及新闻策划、报道能力也获得很大提升。实践证明, 这种授课模式在落实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摘要: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2009年至2013年, 北京吉利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连续5年在“两会”召开期间以“两会”为平台, 通过寒假作业、系列讲座、学生报道两会、学生模拟召开总理记者会等形式, 将“两会”和“两会”报道全方位植入了教学中, 让学生以准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到“两会”报道中。这种训练形式覆盖到08、09、10、11、12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五个年级,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较大的提升, 新闻教育实践性得到较好的贯彻和体现。

关键词:全国“两会”,新闻教育实践性,新闻敏感,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著名学者何梓华指出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与市场脱节严重.广西师院学生报, 2005-10-29.

[2]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刘海贵.论中国新闻教育的危机与转机.新闻大学, 2001:88.

新闻教育实践性 第5篇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英语成为国际交流与沟通的主要语种之一,新闻英语传播也日益全球化。为了培养既了解新闻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新闻传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研究新闻英语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新闻英语社会实践教学与训练。由杜俊伟与刘芬编著的《新闻英语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4月出版)一书,对高校新闻英语教育教学规律与实践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这部教材是根据新闻传播工作中使用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要求而编写的,作者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新闻英语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的新闻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边编写边进行教学实验,历时两年编撰而成。该教材中的新闻专业知识直观系统、语言地道标准,让新闻专业大学生在系统了解新闻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英语新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该教材涵盖了新闻专业知识,并进行对应性训练,还介绍了新闻业的基本专业词汇及世界著名新闻媒体、机构和通讯社等。该教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扩大新闻英语词汇量,对大学生加强记忆、理解和运用相关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等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总之,这本教材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新闻知识、提高利用英语语言获取信息的能力。

全书分为十三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闻英语的基本知识。第一章介绍新闻业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论述了新闻的概念、新闻媒体类别、媒体融合趋势等内容。第二章重点介绍了英语新闻的体裁,阐述了英语新闻报道类别、简短新闻、连续新闻、深入报道、社论和新闻特性等问题。第三章介绍了英语新闻阅读技巧,论述了新闻标题的语法特征、文本主体语法特征、其他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和阅读报纸文章的一些实用技巧等。第四章介绍英语新闻的视听技巧,论述了英语新闻听力理解困难的主要因素、如何捕捉英语新闻信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水平,并列举了一些有用的材料和资源。第五章讲的是英语新闻标题的写作,重点阐述了新闻标题的目的、特点、写作原则、写作指导方针、程序的标题写作。第六章主要介绍英语新闻导语的写作方法,阐述了如何编写一个领导活动和任务。第七章论述了英语新闻中的倒金字塔结构和一般消息的写作,如为什么要采用倒金字塔形式、倒金字塔结构和新闻报道的写作、其他一些新闻故事的基本结构等。第八章论述了英语新闻特稿的写作,具体阐述了如何编写一个特稿、特稿写作的特点、来源的`特性、如何编写和组织特性的故事。第九章介绍如何使新闻消息更加准确、简明有趣、具有吸引力。第十章介绍了信息背景的使用,具体阐述了背景信息的概念、新闻写作背景信息以及如何将背景信息附加到新闻报道中。第十一章论述了新闻报道中的偏见与倾向性,具体阐述了媒体的偏见与喜好,导致新闻报道的偏见和喜好因素,如何纠正偏见和喜好,作为观众如何识别新闻故事中的偏差和偏好等。第十二章介绍了英语国家的新闻业概况,具体阐述了新闻的作用、新闻和政府、大众媒体和社會、新闻实践、保护公民的权利、英语国家中的报纸媒体。第十三章介绍了世界著名通讯社及媒体,如世界闻名的新闻机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报纸和杂志、英语电台节目的全球影响力、英语电视的全球影响力等。最后的附录部分收录了新闻英语的常用词汇。

汉英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6篇

关键词:汉语新闻 特点和原则 翻译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在许多重要国际场合都能看到中国元素,听到中国声音。相对世界强国来说,我们的对外传播力度、强度、精准度都难以与之相比。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外介绍自己。[1]如果有一批新闻业务精通,英语应用娴熟,国际视野开阔的新闻写作者或翻译高手,我国的对外传播就能顺利开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扭转我国目前在国际舞台上的被动局面,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

一、对外传播及特点

对外传播是通过中国人自主创办或与外国人合办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而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对外新闻报道有以下3个特点[2]:1.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象是能够阅读和听懂英语的外国人,其目的是让外国人熟悉和了解中国新闻事件,明白中国的观点,创造有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并帮助树立有利中国国际形象。2.采用西方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根据他们的实际接受水平,以他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新闻创作。3.传播效果应该以国家为主导。树立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应以国家为主导,符合党和国家的内外政策。

二、新闻特点和翻译特征

新闻具有时效性、显著性、重要性、地理相邻性、矛盾性、冲突性、独特性和人情味的特色,具备权威、精确、时事价值、即时性、简洁和特定框架格式的特点。其中刘教授对“新闻翻译”做出如下定义:“新闻翻译就是运用目的语表达原语新闻,因此目的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原语报道中的新闻信息,而且和原语读者拥有近乎相同的感受。”[3]新闻翻译有4个特征:1.新闻报道强调高效性和集中性,翻译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2.新闻翻译文本应该体现新闻体,倒金字塔形,译文应保持原文的内容和写作风格;3.新闻翻译多采用全译、选译和编译的形式;4.新闻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仔细谨慎,认真核对原语信息,及时完成校对工作。

三、汉英新闻翻译原则

(一)时效性原则

新闻报道是一种高时效、高强度的工作。新闻翻译也在时效压力下高速进行,必须速战速决,但不能粗制滥造、草率应付。新闻翻译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素养,同时具备双语的语言文化修养。

(二)准确性原则

对二次传播的受众负责,译者必须力求及时准确,避免失误。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将原新闻中的错误予以更正,让二次传播的受众不至于被误导。

(三)灵活性原则

新闻翻译可根据二次传播的需要,或全文译出,或进行编译;在编译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甚至提供原新闻中没有的背景知识或者解释,以帮助读者顺畅阅读新闻、理解新闻。

(四)翻译出来的新闻应该符合新闻写作要求

译文须体现新闻写作的主要特点,其行文体例也应符合“倒金字塔”结构。语言表达尽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让更多的译文读者看得顺畅,读得明白。[4]

四、新闻标题翻译

新闻标题是整篇新闻报道中最醒目的部分,是该新闻的灵魂,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整则新闻的浓缩和概括。一篇新闻报道能否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标题。标题用大于正文的文字来概括新闻故事的梗概,或者指明该新闻的要义。[5]一般来讲,英文新闻标题讲究字字如金,能省略的就省略,能用名词就不用动词短语,在大多数标题里看不到系动词、助动词、连词和冠词;时态多用现在时,以突出新闻的时效性。中文新闻标题字数可以多一些,因此信息含量更大一些。标题的翻译质量尤为重要,直译、省译、重组、释义及替换是新闻标题翻译首先选用的几种翻译方法。如下面四则新闻标题及翻译:

(1)中国楼市繁荣走向低迷

Chinese Property Boom Starts to Wobble

(2)长江经济:是一条龙还是九头鸟

Yangtze Economy:a Sequence Connected or Scattered

(3)央行宣布加息:采用市场化手段为中国经济降温

China raises interest rates by 0.27%

(4)中国经贸代表团定于11月访美阵容强大规模空前

Largest Chinese delegation to visit US in Nov

标题用简短的语言形式向读者传递新闻故事的核心内容,是“新闻广告”,目的在于吸引读者。标题是新闻的门户和广告,在翻译中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既可以传达原语信息,又可以保留标题的功能。[6]总的来讲,中文新闻标题翻译成英文时要注意3点:1.内容要准确无误,“忠实”是翻译首要遵循的原则;2.用词要简练,尽量使用具体鲜活的语言,避免抽象晦涩的字词;3.语意要丰富,所有词句应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联想意义,浓缩且精华。

五、新闻导语翻译

中英新闻导语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中文新闻导语一般较长,而英文新闻导语较短。美联社在上世纪90年代要求把导语的长度限制在25个词语之内。2.西方记者注重时间因素,导语里喜欢用 “Today”;而中国记者不太注意,新闻导语中常常是“近日”“最近”“不久前”。3.英文导语强调实质内容,言简意赅;而中文导语喜欢描写,钟情于修饰表达。官衔、头衔、政治性术语、修饰性形容词和副词在中文新闻中非常普遍。[7]如下面的导语:

原文:9月15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这天,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全球信息设备委员会和中华商务网共同举办的“第三届电子商务国际论坛(天津)”在美丽的天宇大酒店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人才,商界名人齐聚这里,共商电子商务发展大计。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外经贸部副部长钟斌,中国社科院高级顾问王国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强以及天津市市长和其他领导出席了论坛。

译文:Sept 15-16,the Third China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Forum(Tianjin,China)was held at Tianyu Hotel.The Forum was jointly sponsored by Tianjin Municipal government,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mmission and China Commerce Website.Present at the Forum were officials and researchers from Chinas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ianjin Municipality.

翻译新闻导语时,译者应坚持5个原则:1.首先要确定新闻的主题,然后是最能说明主题的新闻事实;2.找出导语中包含的主要新闻要素,即5个W;3.对于中文导语里和新闻主题关系不大的文字材料,应敢于舍弃;4.语言要言简意赅,越短越好;5.尽量在导语使用“今天”的时间因素,并能提供新闻来源。

六、汉英新闻正文翻译

按照新闻成品的形式,可以分为全译、摘译、综合翻译三种翻译方法。具体采用哪种翻译方法,主要取决于原语新闻价值和二次传播的需要。[8]

(一)全译

全译就是将用汉语写成的新闻全部转化成英语新闻。这样的新闻一般比较重要,二次传播的价值较高,而且篇幅不会太长。翻译时,要逐段甚至逐句地翻译,既要译出新闻的深层内容,又要保留其基本结构和风格特点。当然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表达习惯,某些结构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如:

香港学生北上升学人数倍增

今年,香港学生被内地大学录取的人数创下新高。

香港考试及评估局的发言人昨天说,今年申请赴内地大学学习的香港学生共772人,有160人录取。而去年被录取的人数只有59人,前年是53人。香港考试及评估局受内地1000多所大学委托,负责在香港招生。今年提出申请的人数是去年的3倍多,去年申请人数是252人。申请去内地大学学习的香港学生于6月份参加了联合升学考试。

Records SAR Admission to Mainland Universities

A record number of Hong Kong students were admitted to mainland universities this year.

The spokesman of the Hong Kong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said yesterday that 772 Hong Kong students applied for studies at mainland universities this year and 160 of them were admitted.Only 59 and 53 were accepted in 2001 and 2000 respectively.

The Authority was commissioned to conduct admissions in Hong Kong by more than 1000 mainland universities.

This year,the number of applicants was three times more than last years 252.

The applicants sat a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mainland universities in June.

(二)摘译

摘译是译者根据二次传播的需要,仅仅将原语新闻中值得外传的部分转化为译语新闻的翻译方法。摘译时应选择原语新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进行翻译,不能违背原语新闻的中心思想和深层含义,译文也应该尽量保留原语新闻的结构和风格。摘译时,译者应遵循三个原则:针对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如:

天津市统计局,新闻办公室介绍天津市2005年经济发展趋势

(2006年1月8日)

天津市统计局局长王朝华: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向诸位通报天津市2005年经济发展形势。

过去一年,我市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一个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继续呈现了“快速、优质”的良好局面。

总的说来,我市经济发展呈现了以下十大特点: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6000亿大关,达到了6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率为5.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55亿元,增长率为15.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182亿元,增长率为13.8%。我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仍然稳居前列。2005年,我市人均GDP预计将突破5000美元,比上年增长7个百分点……

Tianjin,Jan.8—The Economy of Tianjin,one of Chinas leading metropolises,grew by a striking 13% in 2005,according to statistics released at a press conference held earlier today.

Also released at the event by Wang Chaohua, chief of the citys Statistics Bureau,is its total GDP which hit a record 6000 billion Yuan(US $731.7 billion),with an estimated per capita GDP exceeding US $5000.

(三)编译

编译是媒体采用最多的新闻翻译方法,是通过翻译和编辑的手段,对原语新闻进行概括、翻译、加工、综合处理,使之成为用译语语言表达出来的新闻的方法。编译改动较大,有必要增加一些词句以便把保留下来的内容串接起来,或增加一些背景性的材料。编译应遵循三个原则:内容要忠实于原文;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可以增加一些词句以承上启下,平稳过渡;应该确保所删略内容和事实不是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部分。如:

沃尔玛重登《财富》500强榜首

2007年7月13日

美国《财富》杂志于7月11日发布了200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结果显示,沃尔玛以3511亿元营收超越埃克森美孚,重新夺回榜首宝座。

根据公布的名单,按年营业收入排序,排名前十位的其他公司分别是埃克森美孚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雪佛龙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康菲石油公司和道达尔石油公司。

Wal-Mart Reclaims Top Spot on Fortune 500

July 13,2007

The worlds largest retailer Wal-Mart Stores, Inc.has reclaimed the top rank in the 2007 list of Fortune 500 from Exxon Mobil Corp,topping the list five times in the last six years.

The rankings are based on revenues earned during 2006.

According to Fortune various economic factors, including lower labor costs,a weakening US dollar and soaring productivity accounted for the record gains.

Apart from Wal-Mart,the rest of the top ten are Exxon Mobil,Shell,British Petroleum, General Motors,Toyota,Chevron,Diamler-Crysler, Conocophillips and Total.

新闻翻译需要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新闻翻译研究应该是对新闻理论、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理论的高度综合。作为新闻翻译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应认识到新闻文体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发现新闻文体的特殊性;应该认真学习西方新闻特点和文体特征,对比中西新闻的异同,探索翻译方法和规律;应该多读、多写、多练习、多思考,培养不断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吕和发等.文化创意产业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2]肖琼.对外新闻报道中汉语新词新意的翻译[J].新闻爱好者,2010,(19).

[3]吴玥璠等.《汉英翻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4]王丽华.功能翻译视角下汉语硬新闻英译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王银泉.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外宣电视新闻导语译写策略[J].中国翻译, 2007,(2).

[6]向巧云.导语及主体的阅读与理解——新闻英语导语和新闻术语的特点[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新闻教育实践性 第7篇

面对媒介融合的浪潮,我国新闻学教育亟需改变现状, 当前走在新闻教育前沿的高校又是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以及在课程体系特别在实践课程中如何体现媒介融合呢?本文选取全国新闻学教育前沿的六所高校(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通过与相关专业负责人的访谈与调查,对当前新闻学教育中的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含实习环节、实践教学课程与毕业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力图勾勒当前主流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课程安排现状以及媒介情境融合下新闻课程的相关改革,并总结新闻教育中培养目标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为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安排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当前我国新闻学教育中实践课程体系的现状

众所周知,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科的职业性特点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随着当前新闻学教育的扩张,新闻专业毕业生日趋增多,然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却没有完全跟上,特别是不少院校新闻专业的教师要么是半路出家,没有掌握系统的新闻知识,要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博士生,缺乏业界实践经验,让他们来充当新闻学的专业老师,确实勉为其难;有些院校的新闻专业完全是“封闭式”教学,“有什么和尚念什么经”,与社会实践需求严重脱节;有不少院校则由于资金来源不足,缺乏摄像机、演播厅、非线性视音频编辑等必要的实验设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高;[3]有些高校虽拥有校报、广播台等校内媒体资源,但与之合作并不密切;虽然拥有一定量的新闻实验设备,但实验设备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使用率不高,学生仅仅依靠校内资源很难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

当前社会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新闻媒体岗位的需求又日趋收紧,大量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时“采、写、编、评”的核心技能都没有掌握,更别说与新媒体相关的职业技能。新闻教育与新闻用人单位的错位与断裂,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学院式”[4]新闻教育的不足,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与落实。

从全球范围看,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重视实践教育与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特别是21世纪以来, 媒介融合的趋势使欧美新闻教育界加强了与媒体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增加了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的权重。密苏里新闻学院在2005年成立的媒介融合专业,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前三年接触的都是跨媒体技能和经验的培训,在不同的媒体平台获取经验。[5]2005年由卡耐基基金会、奈特基金会联合5所美国著名大学推出“卡耐基 - 奈特未来新闻教育计划”中也包含大量实践课程的设计,如聘请新闻界专业人士负责实习指导工作,由学科权威与业界精英共同执教等。[6]

二、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

本文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环节、实践课程体系与毕业论文三个层面。

(一)实习环节

新闻实习能为学生提供将课堂知识转换为实际动手能力的平台,是将新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途径,在新闻教育实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实习时间、频次以及实习内容

在实习时间安排上,教育部1998年9月颁布的《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规定,新闻院系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实习的时间安排不得少于30周。在本文所调研的六大高校中,本科阶段的实习时间安排均能达到30周。同时,在各大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至少包含两次不同的实习内容和实习环节。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大与武汉大学在实习环节上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实习内容,其实习环节贯穿整个本科培养方案。

通过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王晓红副院长与孙振虎主任访谈得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广电专业的实习体系基本上按照梯次推进的方式分为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认知实习主要是平时安排在校电视台,观摩节目制作过程、熟悉流程,进行工种配合;专业实习既可以安排在校内电视台,也可以安排在定点的省外电视台,实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则主要是本学院建立的实习基地以及北京各大媒体。[7]

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系主任阎峰介绍,上海交大新闻传播专业的实习环节主要包含校内实习和社会实习, 校内实习地点为校内媒体,包括校电视台以及大学生传媒中心。此外,学院还拥有一份学生自办的报纸,能充分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社会实习则包括暑期小实习与毕业大实习。[8]

2.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是实习环节的重点所在,它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会新闻从业者的职场压力与职业情境,找出自己的不足, 还能为毕业生积累人脉资源,增加社会资本。

六大高校的毕业实习安排时间一般为第6学期或者第7学期,时间持续最少2个月,最多4个月。这两个学期相对来说,学生课时少,时间多,实习效果相对最佳。实习单位既可以由学校安排,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联系。在实习成果考核上一般采用作品汇报的形式,即实习前对学生有明确的发稿要求,实习后对作品进行检查,并将优秀的稿件与作品收集成册,以提高学生发稿积极性。

由于当前新闻媒体机构容纳的实习人数有限,而实习生数量又在不断增加,开发实习资源,建立实习基地,是保证新闻院校实践环节顺利开展的必要措施。在所调研的六大高校中,虽然上海交大的媒体与设计学院与清华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但与其他四所老牌新闻学院一样都很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大与新闻机构的交流。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1)建立实习示范基地,召开“基地建设会议”与媒体单位沟通协调。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强月新副院长介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教育部第一批实习示范基地,目前在全国拥有30-40个实习基地,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广州日报等。同时,每两年开展一次“基地建设会议”,请实习单位主管实习、人员分配的负责人参与。利用“基地建设会议”的机会,双方还互相了解沟通,一方面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意见、需求,另一方面也互相考察,签订继续合作协议, 保持了与实习单位的友好合作关系。[9]

(2)借鉴校友资源或者通过各种横向项目带动实习。中国传媒大学则是这方面的领军者,他们利用丰厚的校友资源搭建实习基地通道,并通过横向项目建立合作关系,如千龙网、石家庄电视台等。在项目形成过程中,实现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3)通过与当地政府党委合作,获得政策、资金、人才的大力支持。

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订协议共建新闻学院。双方将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政策导向等方面给复旦新闻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以支持,上海当地的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将优先成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10]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10所高校也先行试点与所在省市党委宣传部门签定共建协议,这种联合办学模式给高校提供了一批定点、定量的实习基地,保证了新闻实践环节的高质与高效。

3.实习过程中的管理监测

为保证实习的质量与效果,需要对实习过程与效果进行监测与考评。六大高校实习过程的管理监控通常由实习老师团队、教务行政人员负责。实习带队老师必须在实习前期负责实习基地的联系与安排;中期实行定期巡视制度;实习结束时到实习单位了解和实习评价。在人员安排上,带队老师一般相对固定,以保证团队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除了实习老师团队管理之外,通常还有学院教学院长、教务办等行政机构辅助实习的开展,如教学秘书与学生可以保持随时联系与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领导层面也成立了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实习学生的探望、指导、总结、表彰,并最终给出相应的实习成绩。

(二)实践教学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强月新副院长认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从实验室延伸到社会的系统,从学院实验室贯通到社会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专业实习,应该还包括学生第二课堂、实践课程教学以及相关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一个联结课堂、实验室到社会的符合学科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11]梳理六大高校的实践课程体系,除了实习环节以外,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在校内搭建媒体实践平台,通过对应的“工作坊”再现 新闻情境与实践流程

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的“清新传媒”就包含了报纸、电视、APP、微信等多种媒介类型,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将新闻内容进行编辑,实现多媒体情境下的新闻生产。

2.与业界联合策划、联合采写大型报道

如清华大学与国资委、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三方合作组织“清华学子进央企”活动,将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企业一线;与搜狐合作推出由学生参与采访报道的多媒体作品《2013新闻背后———年度风云记者》;与《河南日报》联合策划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如2014年联合采写的《河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12整版连续刊发,包括对成思危、任玉岭、葛剑雄、樊锦诗等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采访。

3.引入实践单位教学资源,与业界合作开设各种实践性 课程与讲座

如中国人大新闻学院与腾讯合作开辟了“腾讯课堂”,在新媒体领域与业界合作,请业界精英进课堂;除此之外人大还开设了拼盘类课程,本院权威教师和业界专家结合上课 (如《媒介案例及批评课》)。武大则聘请了40多位海内外知名的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人士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清华大学拓展了新闻业务课程与主流媒体、国企和地方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如选修新闻编辑课程的学生都有机会到媒体参观、学习,旁听编前会或与资深记者“结对子”,深入现场锻炼选题策划、多媒体编辑以及评报与节目评析能力。此外,清华大学则聘请知名传媒人曹景行、敬一丹、白岩松、水均益等人为“清新传媒”特聘导师。

4.通过设立独立实验课,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强月新副院长介绍,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早在2006年在新闻学课程设置上就设立了独立的实验课,这种实验课不再依附于传统理论课,无论是教授环节、考核方式、作业布置都与理论课有所不同。目前拥有的独立实验课有新闻摄影、电视摄像实验、非线性编辑实验、数码摄影实验和电脑图文设计实验等。清华大学新闻学 院开办有演播室、彭博实验室、清华 - 数码视讯媒介融合实验室等,全方位打造媒体融合的模拟情境。

5.院团委组织的假期社会实践、支教等活动对新闻实践 课程体系的延伸与补充

如中国传媒大学院团委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做一些社会调查,如有关于农民工的手机使用情况,要求学生必须有问卷调查和数据,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对实证方法的把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团委目前已经建立起以暑期实践为主、寒假实践和双休日实践为辅,校友访谈和多个经典实践品牌项目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并在全国各地拥有多个实践基地。2012年3月,《文汇报》3次刊发的乡民口述实录,均摘自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位学生的暑期调查报告。

(三)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形式多元化

清华大学的学术论文可以用实践作品代替,如纪录片、深度报道等都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同时还能实现网上答辩。中国传媒大学的毕业论文形式多元化,可以是论文、调查报告,还可以是独立完成的毕业作品创作。

2.建立毕业论文准入机制

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在大一到大三会布置不同主题的学年论文,训练学术规范,通过对前三年学年论文的审核来确定是否有资格撰写毕业论文。

3.建立毕业论文答辩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全 程指导

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从开题到毕业论文写作有五个环节指导,前期指导成绩占60% ,最终成绩由答辩小组的三个老师根据写作态度、写作成果来给分。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我国新闻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探析

(一)强调“大传播”培养理念,打通新闻传播学内各个专 业之间的严格界限

所谓“大传播”指的是新闻教育不应该将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局限在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主动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突破“小新闻”和大众传播学的教学框架,面向整个社会,培养能够从事诸如健康传播、商务传播、社区传播、政务传播、国际传播等工作的各种人才。[12]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目前走在最前列,据其副院长黄瑚指出,当前社会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新媒体的出现,二是媒介正在融合。在这种时代变革背景下,新闻教育向“大传播”转变是大势所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已将其下属四个专业合并为一个新闻传播学类,共有一个大的培养方案,打破内部的专业间隔。这种培养方案比较有利于培养媒介融合时代适应全媒体的媒介人才。[13]

(二) 注重学生跨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打造具有宽口 径、厚基础的新闻复合型人才

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国内知名新闻学教授吴廷俊先生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型,即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 二是高能型,即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一人抵几个人用;三是多面型,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14]如复旦大学以培养全能型、应用型、复合型记者为目标,从2012年开始,实现2+2计划。具体形式为,本科阶段前两年在全校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科学专业,而新闻学的课程,只开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后两年,回到新闻学院学习新闻。清华大学侧重低年级的“宽”与高年级的“专”,督促学生跨学科学习,要求至少有一个二学位,如经济学、法学。学生大三、大四时,进入专业课组,在某一方向更深入地钻研,使之变成专业型、复合型的传播者。

(三)在学院的实践课程体系中,增加新媒体内容

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增加了新媒体报道及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等。上海交大增加了精确新闻学与计算新闻学课程,实训课程增加了网页与动画设计,适应当前多媒体发展需求。中国人大也开设网页设计、平面设计课程,高年级开设跨媒体实验课,引导学生加强跨媒体技能训练。清华大学则增强数据新闻的培训,包括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等内容。复旦大学引进了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媒介融合课程,借鉴其课程安排开设了媒介融合概论和媒介融合报道两门课程。

(四)加强新闻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强调新闻学专业 教师的业界经历与海外留学背景

教师与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师资力量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如武汉大学根据应用型的学科特点,主要针对3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设立了“双一计划”的规定,即博士毕业后,要有一年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学习经历,要有一年在国内媒体的脱产挂职的工作经验,避免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的问题。而上海交大则直接从普渡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引进知名学者吴月华等人,强调引进教师的海外留学背景,提高学科的知名度。

通过对六所高校的调研与访谈,大部分高校教育者都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实践技能加以重点强调。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均认为媒体融合改变的只是传播方式,而不是内容生产方式,因此,新闻传播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结构培养发展方向仍然要加强采、写、编、评、摄等基础技能培养,牢固树立专业基础为本的理念。在具体实践课程体系中均有增加媒介融合方面的内容,但课程设置的形式不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清华大学倾向通过实践课培养,而复旦大学引进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媒介融合课程,开设媒介融合概论和媒介融合报道课程。

新闻教育实践性 第8篇

一、更新人文教育理念,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地位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之基,其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受教育者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即以尊重人、关怀人开展“全人”教育,从而避免专业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某种执行功能优异而适应性较差、理解和沟通能力较弱的“机器人”、“工具人”。[2]然而,当前一些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教育为了迎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偏向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新闻技能的培养,反而忽略了人文精神培养在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重应用轻基础、重技能轻素质、重技术轻理论的错误倾向,导致学生往往只能成为掌握一些新闻专业技能的“工匠”,而难以成为兼具全面知识素能和深厚人文素养的“新闻人”。“上手快,后劲不足”,是当下业界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最常见的批评。

结合人文教育的理念,笔者所在的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首先明确了培养基础扎实、口径较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人才是新闻学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同时,我们对新闻学专业岗位需求与能力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堪称新闻的灵魂;只有培养人文底蕴深厚的高素质传媒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将“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明确地写入了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对新闻学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符合实际的修订与优化。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新闻专业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并非是简单地对专业建设中新闻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学比例进行调整,而应在大力推行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深入开拓人文教育,平衡好新闻学专业的“专”与人文教育的“广”之间的关系,在新闻教育中坚持人文精神的主基调。[3]探索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将人文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广博的人文教育全方位地为新闻教育注入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客观、公正、自由、独立的新闻精神及健全人格的“新闻人”。

二、开设新闻人文类特色课程,推进新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最基本、最前沿的环节,是制造“人才”这一特殊产品的重要生产线,也是各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但由于对人文教育理解存在表面化、机械化、工具化等错误倾向,当下新闻学专业人文课程设置存在泛化现象,具体而言表现为:课程设置单一,将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学简单地等同于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人文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精神层面的引导;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呈“窄化”趋势,缺乏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特征。“人文”在人文课程的训练及新闻课程的挤压下,人文精神和意蕴逐渐被淡化。

针对人文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开设一些具有新闻学特色的人文课程,从内容到形式上,将新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和融合。自2006年起,我们在新闻学专业大一阶段开设了48学时(后增至56学时)“新闻人文基础”课程,并将其作为新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当时这在福建省,甚至全国的大专院校的新闻学专业都具有一定的率先性。该课程以引领学生进行古今中外人文精神的观照,探讨新闻传播中的人文精神与人生价值为主要教学目标。结合教学需要和教学经验,我们还组织课程教师编写、出版了《大学人文基础》一书作为新闻人文基础课程的专用教材。该教材融文学、新闻、艺术、哲学、美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相关知识于一体,并打破“大学语文”等传统人文课程偏重知识性、工具性的传统做法,在体例、板块内容、选文等方面,将文本阅读与人文思想紧密相连,兼顾知识性的同时,突出价值内涵,重视精神启迪,从不同的角度指向人文关怀的维度。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也注重突出“新闻人文基础”中的新闻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范文选讲时,我们侧重选取新闻类或反映新闻实践的优秀作品,如在“历史之思”一章,我们选取的6篇选文为: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大公报》社评《本社同人的声明———关于米苏里赠奖及今天的庆祝会》、《大公报奖状———美国米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奖》、梁文道《新闻人的良知》、许知远《一只老虎引发的联想》、闾丘露薇《一场一个人的选举》,这些关乎报人、新闻媒介、新闻思想、新闻事件的选文,使学生把学到的新闻学知识放入大人文这一宏观背景下理解,从而强化了新闻学本身的人文色彩。而在课后讨论与思考环节,我们也设置了一些关于“新闻”的“圆桌话题”,如“仁爱”专题中的“仁爱之心与新闻人的人文情怀”、“乡愁”专题中的“记者与家乡”、“星空”专题中的“‘敬畏’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法则”、“英雄”专题中的“记者,永远在路上”、“希望”专题中的“新闻的红帆”等,培养新闻类学生深层的人文意识与情怀。

同时,以“新闻人文基础”为纽带,我们还探索开设了新闻心理学、电视文化、传播语言研究、媒介素养、媒介调查、新闻作品选读、新闻伦理学、媒介经济、法制新闻专题等一些将新闻与人文交融渗透的新型课程,实现了新闻专业教育向人文教育的拓宽。而在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也特别注意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通过“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4]等方式,积极推动新闻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形成不同学科间的有效链接。新闻类的一些专业核心课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中外新闻史等,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如对客观、公正、真实、自由等精神的推崇。在教学实践中,任课老师均非简单地停留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上,而是注重课程的人文价值追求,如教导学生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尊重他人、新闻报道中要以“人”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层面的思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开展“精神成人”、人类普世价值的“大人文”教育。基础人文学科的内容与新闻学的知识相联系,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

三、创新人文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新闻专业自身对实践操作性与技能的强调,书本知识相对薄弱、实用化倾向较明显成为应用型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且传统人文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由一位老师负责一门课程全部教学任务,并多采用较为单一的讲授法满堂灌,这样更不容易提高应用型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将人文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和人文关怀意识、构建大学人文精神的最直接途径。

以“新闻人文基础”课程教学为例,第一,在任课教师的配置上,我们根据各自研究领域进行分工,由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专业的十多名教授、副教授、讲师,分别担任该课程各专题的教学任务,既博采众长,又呈现了不同风格。第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文本阅读、课堂讨论、课后写作等多种方式,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及培养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侧重启发、引导学生对人生、社会进行理解和思辨,如在“历史之思”一章中补充日本侵华战争的残暴罪行、在“自然之问”一章中引入日本海啸、美国雪灾等灾难性新闻报道,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使学生对各个专题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有较深的理解。第三,我们还综合采用讨论法、实践法、研究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同时借助图、文、声、电等媒介技术展开立体式教学,一改过去被动、单一的授课模式,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我们还改革传统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围绕课程专题进行练笔训练与期末提交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从学生提交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对论题和涉及的人文话题做出了比较深入的剖析、阐释,闪现出不少真知灼见,充分显示了人文启迪后百花齐放的直接效果。

此外,我们还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及21世纪应用型新闻人才的特点,逐步建构了包括基础性通识课程(如现代礼仪、媒介素养、艺术概论、社会学原理、音乐欣赏、影视欣赏、演讲与口才、知识与产权)、专业化文学文化课程(如中外文学、古典诗词与文化、世界历史文化、)和探索性特色课程(如新闻人文基础、新闻心理学、电视文化、传播语言研究)在内的三个层次,内容上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人文教育课程群。同时,建立起包含素养类人文社科知识、应用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新型交叉学科知识及人文技能等内容在内的跨学科人文教育体系[5],在深层次上实现了新闻与人文学科间的迁移与融合。

四、改革人文教育实践模式,强化隐性人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完整的教育课程,应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大学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习得的非公开性的教育体验,相对于以计划性为显著特征的显性课程,其更多表现为暗示性、潜在性、渗透性、间接性、恒久性和多样性。[6]它既可以表现为学术活动、社团活动、竞赛活动、社会活动等动态形态,也可以表现为雕塑、建筑物、博物馆、图书馆等静态形态。它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及制度环境等方式存在,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贯彻和实施的重要支撑。[7]

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培养模式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新闻学是一门应用型社会科学,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知识和实践经验体悟的升华,因此,对应用型新闻人才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除了在显性课程教学活动中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还应高度重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改革,积极建设含有丰富的隐性文化的人文课程。

人文底蕴越深厚的大学,其隐性课程的表现样式就越丰富多样。我们开展的人文教育实践环节主要包括100篇习作训练、媒体调查、专业实习、课程专周实践、学科竞赛和人文学术讲座等,在时间上保障了四年人文实践训练不断线。这些实践环节的设置,既是显性课程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隐形课程“精”(精神、精华、精髓)、“气”(气氛、气质、气概)、“神”(神韵、神态、风范)[8]对人文教育潜在的影响。100篇习作训练环节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新闻敏感度及准确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强化了人文关怀意识,部分优秀作品已编辑刊印为《青春在呼号》、《寻找良知》、《弥月》等习作集。媒体调查、专业实习、课程专周实践等环节的设置,密切配合课堂专业知识教学,让学生通过与媒体、受众的近距离接触,在实践中去观察社会、关注社会与生活,充分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学科竞赛活动主要项目包括:挑战杯大赛、DV摄制大赛、福建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广告设计大赛、征文比赛、公关策划大赛、演讲赛、辩论赛等,通过比赛,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道”与“器”、“术”的区别,重视人文积淀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激励,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人文类学术讲座的举办,不仅为新闻学专业学生带来了学术前沿的知识理论,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化素质与人文底蕴,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由另类新闻实践看新闻创新的误区 第9篇

关键词:另类,新闻创新,误区

随着近年来新闻媒体竞争的不断升级, 新闻创新能力成为关系到媒体生死存亡的关键。因此, 各家新闻媒体致力于解放思想、打破成规, 纷纷以“求变”、“求异”的思路争取受众的认可。在新闻创新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反传统、非主流的“另类”新闻现象, 这些“出格”的举动有时是媒体人顺应时代发展而实现的超越和突破, 但也有很多时候, 它们仅仅意味着哗众取宠, 意味着对新闻规律的漠视, 只会将新闻创新活动导入误区。

一、另类新闻实践的泛滥

新闻竞争是新闻采写编播各个流程的竞争, 由于新闻媒体在创新实践中追求不同凡响的效果, 因此, 另类新闻实践几乎渗透进了新闻操作的每一个环节。

在新闻线索和新闻题材的选择上, 新闻媒体越来越注重“市井题材”的开发, 诸如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缺乏新闻价值的小事占据了大量的媒体视线。还有不少新闻节目热衷于为市民帮忙、跑腿、打听消息, 完全成为了“私人助理”。一些民生新闻节目制作者对此沾沾自喜, 认为这是新闻“亲民化”、“民本取向”的体现。但笔者不得不说, 此类琐碎题材的泛滥, 侵占了受众的宝贵时间, 满足不了受众对“知”的真正需求, 更与构建公民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长此以往, 只会培养一批麻木甚至弱智的看客。同时, 由于此类题材本身缺乏重要性, 缺乏可以开掘的深度和广度, 必然更适用于故事化、轻松化、娱乐化的表现手法, 因此, 也导致了违背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原则的“新闻故事”越来越多地充斥新闻节目。而新闻故事化的采写编辑手法实际上削弱了新闻记者的专业性, 新闻采访基本功是职业新闻人最重要的技能, 而当新闻记者一心只琢磨如何表现情节的曲折离奇、如何让观者看得轻松愉快时, 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就不那么重要了, 取而代之的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闲聊。而在新闻写作和后期编辑环节, 也往往容易使新闻变成流水账和原始素材 (或镜头) 的堆砌。

“另类”还突出地表现在电视新闻制作和播讲等方面。节目形态的创新是电视新闻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 很多新闻节目力图在视觉形象、新闻播讲方式、节目后期包装等方面加入新的元素。比如用方言或带着浓重方言味道的普通话播报新闻, 把主持人塑造成“说书先生”的形象, 用卡通动画配上饶舌音乐做的片头片尾等等。此类手法在地方台电视新闻中颇受追捧。另外, 笔者发现, 目前在新闻节目形态创新方面还有一个倾向, 就是消息报道类新闻节目逐渐向评论类新闻节目靠拢。原本前者以客观报道为主, 后者以鲜明的观点见长。但是不少新闻节目为了追求所谓的“深度”, 或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 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穿插大量的主持人评价, 再加上“说新闻”方式的流行, 使新闻解说很自然地带有解说者的主观色彩, 因此, 消息报道类新闻节目的主观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报天天读》节目主持人杨锦麟的解释可能代表了目前相当一部分新闻人的看法:“我想提供一个另类的, 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规规矩矩的传递方式, 讲到不高兴, 就拍桌子啊, 那又怎么样呢?那就拍吧。我那种率真装不出来……没办法, 你不能让我客观, 让我一点表情也没有, 我做不到!” (1)

二、新闻创新的误区

以上种种另类的新闻“创新”模式其实反映了新闻工作者在创新问题上的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经济效益至上, 过分迎合受众。在传统的受众研究中, 有一种“皮下注射论”的说法, 认为受众是媒介信息被动的接受者。随着媒介的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 受众的数量成为直接关系到媒体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因此, 如今的受众一改往日被动的形象, 取代信息, 成为媒体经营的主要对象。由“传播者本位”过渡到“受者本位”的思维方式后, 新闻工作者自然要为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殚精竭虑。过去, 由于新闻被称为党的喉舌, 担负着“上传下达”和监督社会的特殊使命, 因此新闻职业被放在一个崇高的位置上。可是现在, 新闻工作者不得不放弃精神贵族的自我状态, 置身于文化快餐的行业背景中, 努力地讨好受众, 按照受众的口味烹制佳肴。现在, 在媒体新闻部的办公室里, 讨论最多的是:受众想要什么?虽然说受众的需求是新闻传播生存发展的土壤, 但是, 如果一味迎合受众, 对受众的需求不加区分和引导, 新闻创新就只能停留在轻松化、娱乐化、琐碎化、庸俗化的肤浅层面。现代人对大众传媒调剂生活之功能的依赖正日益严重地影响着新闻的面貌。人们依靠新闻媒体来获得刺激和娱乐、缓解现实压力无可厚非, 但是受众对娱乐的需求并非永无止尽, 新闻媒体的娱乐化也应该适可而止, 总是以调剂受众的生活为借口将一切变为游戏, 只会让新闻人越来越沦为低级趣味的供应商。

第二个误区是市场定位不清。这其实包含两层意思。首先, 新闻媒体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不清。由于对“党和政府的喉舌”的追求, 中国新闻媒体曾一度走上“宣教”的讲坛。而当大众脱离了“蒙昧”状态, 厌倦了高高在上的“喊话”方式之后, 新闻媒体又转向了服务者的角色。应该说, 服务意识的增强是媒体观念革新的一种进步的体现, 但如今的新闻媒体在扮演服务者的角色时过于大包大揽, 服务对象窄化、服务手段简单化是一个显著的问题。比如, 浙江电视台《范大姐帮忙》的新闻记者成天为老百姓走街串巷地打听消息……下水道堵塞怎么办、去哪购买拐杖、火车票撕破了能否上车等等, 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抛给新闻媒体。从这个意义上说, 媒体定位为“喉舌”不如定位为“手脚”来得准确, 而“服务意识”、“平等意识”也越来越趋向于“仆人意识”。同时必须指出的是, 这样的服务正偏离“大众”的方向, 走向个人化。新闻媒体的确应具有服务功能, 但是为谁服务、怎样服务却是值得斟酌的。如果新闻节目被一个又一个极具私人性的问题所充斥, 无异于浪费大众的宝贵时间;如果遇到每一个问题新闻媒体提供的都是简单的答案, 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受众将会被培养成生活弱智和懒汉;如果新闻媒体仅仅为回答了多少问题、打听到多少消息而沾沾自喜, 并不加区分地将它们一一展示, 那么笔者不得不怀疑此类“服务”的初衷是服务社会还是自我作秀。

新闻媒体自身定位的模糊也表现在新闻客观性理念的淡薄上。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一直被新闻人奉为圭臬, 因为新闻理论向我们表明:只有客观的报道才能保持公正, 让人信服。因而, 在新闻实践中, 我们常把意见和消息分离, 并尽量把判断和评说的权利留给新闻受众, 而不是由报道者借着先天条件把观点强加给受众。在很长一段时间, 记者不直接发言、而“用事实说话”, 被作为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理念。可是现在, 不少电视新闻工作者似乎并不认为自己有“客观”的义务, 一边播新闻一边顺便指点一下江山者大有人在。其实, 消息类电视新闻就应追求快速、简短、广泛、鲜活 (2) , 新闻加工者应着意提高新闻信息的含金量, 而不是表现所谓的“真性情”。

其次, 新闻媒体对受众的定位也不够清楚。从某种角度说, 新闻传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逼迫媒体按照“求多”和“求异”的路线发展。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 让受众的数量满足广告客户的需求, 新闻媒体难免丧失“雅”的趣味, 变成令人“皆大欢喜”的商品。“求异”的思路更容易理解。与竞争对手差别化的竞争才能避免两败俱伤的后果。拥有独家的题材, 已经几乎没有可能, 独特的创意才能提高竞争能力。“标新立异”几乎成为了新一轮媒体竞争的口号和旗帜, 所谓的“另类”恐怕也是贯彻这条路线的后果之一。但是, 真正的差异化竞争是要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分, 对受众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指标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根据不同新闻受众的需求和习惯设计产品, 而不是急功近利地降低品位和扮演“异类”。美国三大电视网CBS、ABC、NBC将观众平均年龄分别定位于52岁、43岁、41岁, 所有新闻节目的出发点都是为最大限度满足这些预设目标观众的需求 (3) 。而我们的新闻媒体缺乏的正是这种准确细致的受众定位。

不重内容重形式、不重内涵重包装是新闻创新的又一个误区。在新闻竞争中, 我们常说一个词“内容为王”。但是在大众文化勃兴的背景下, 我们看到的新闻竞争手段却常常是“形式制胜”。大众的关注点的确容易被外在形式所吸引, 如果用“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做比喻, 在新闻竞争中, 大众最爱讨论的不是“国王”怎样, 而是“新衣”怎样, 因此, 很多新闻人在新闻创新的过程中忽视内容, 误以为谁穿了华丽的新衣谁就是国王。于是, 新闻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实质上更多是在形式上下功夫, 媒体标志、演播室、主持人、报纸形状和版式、宣传口号等多个方面的包装越来越具有表现力。已经有人为此找到了理论支持, 认为后期路线是节约竞争成本的明智选择, 更是CI战略 (Corporate Identify企业形象识别) 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但唯物主义价值观告诫我们, 内容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快节奏的时代, 形式可能首先吸引受众的眼球, 但是如果衣服底下没有国王, 新闻传播的时装秀会很快结束!

最后, 在新闻创新的过程中, 标准弱化、宽容无度也是一个误区。回顾人类的传播史, 我们不难发现, 今天的信息传播是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自由的传播。同时, 受众也转变为“自由”获取信息的消费者。但是, 受众的自由到底是扩大了还是被剥夺了呢?新闻信息从不容选择的标准到没有标准的选择, 受众只能茫然地置身于信息的洪流之中, 应接不暇。大众在颠覆了“单面人”形象的同时, 似乎也颠覆了原有的评价标准。为了与“差异化”的受众对接, 新闻传播革命致力于超越“规矩”和“标准”的个性解放, 并一再贪婪地向受众索要更多的宽容:宽容主持人的情绪化, 宽容新闻记者的普通话, 宽容“四不像”的新闻节目形态, 宽容不够明显的新闻价值……新闻创新的确需要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新闻创新也不是不允许有失误, 但在这场革命中, 新闻人是否应该权衡一下, 哪些规矩已经过时, 哪些标准不可以弱化, 宽容到什么程度才合情合理?

三、新闻创新的原则

离开创新, 新闻将失去生命力。胡锦涛同志对新闻创新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但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与时俱进, 创新是弃旧迎新。新闻创新的目的是使新闻传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新时期的要求, 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新闻创新并非颠覆一切传统, 更不是靠简单地走一条另类的“边缘化”道路哗众取宠就能实现的。新闻创新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 新闻创新必须以受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衡量一切的准绳。实践创新的速度是理论无法企及的, 因此, 理论的评说并不能完全衡量一种革新的价值, 只有受众的意见才能成为终极标准。但这种检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 受众的确会为媚俗的东西所迷惑, 但从长时间来看, 受众并不会永远沉迷下去。新闻传播主体要为自己做长远的打算, 就要考虑受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那些一味地逢迎取巧或大包大揽的新闻媒体看似以受众为上帝, 服务“贴心”, 实则低估了受众的品位和能力, 给受众造成潜移默化的伤害。其实, 新闻不必包揽受众所有的爱好和要求, 新闻人在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同时, 要对受众的不同需求加以全盘的考虑, 分清主次, 分清善恶美丑, 分清高雅和低俗。近几年国内外大力倡导的公共新闻理念要求我们将受众视为有思考能力、参与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公众, 信息服务的创新自然也要以此为目标, 否则最终将无法通过受众的检验。

其次, 新闻创新应秉承价值多元论的观点, 但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奇石尽含千古秀, 异花常占四时春。”追求与众不同, 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当然是市场化媒体的最佳选择。但是如果急切地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 放弃一切原则, 必然会自乱阵脚, 生产出四不像的怪异新闻产品。好的创意可以“四两拨千斤”, 但是一个“貌合神离”的“创意”则会毁了新闻媒体长期积累的信誉和良好形象。因此, 创新不可偏离正确的轨道。那些被实践一遍又一遍检验证实的新闻理论就是这条正确的轨道, 丧失原则地追求轰动效应, 迟早会遭到受众的唾弃。新新闻主义在美国的兴起和衰退就是一个例证, 短暂的辉煌挡不住其被历史淘汰的命运。因此, 遵循新闻规律, 才能最终实现新闻创新的价值。去年6月, 胡锦涛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明确提出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4) , 这也是实现“创新”的基本前提。

最后, 新闻创新要做到三个“准”: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准确地设计经营策略。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就是要求新闻媒体高瞻远瞩, 精准地判断新闻传播事业目前所处的环境, 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前洞悉。只有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审视新闻传播的命运, 才能找到新闻创新的正确方向。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是要求新闻媒体深刻认识自己的角色和担负的使命, 清醒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坐标。新闻创新不仅仅是“跑马圈地”式的开发, 还必须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 有了明确的自我定位, 新闻创新的种子才可能生根发芽。而要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还必须准确地设计经营策略。新闻媒体要争取经济效益固然不错, 但盲目地寻求受众群的庞大数量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应该想办法提高的是新闻的“有效阅听率”。因此, 开发和寻找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才是最佳策略。2008年底,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 戴自更总结《新京报》的创新经验时就提出论证细分市场, 实现目标读者销售:“《新京报》的发行对象基本上就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端的小区, 不会到一些南城等其他的街道里, 这不是我们的目标读者。” (5)

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对于新闻传播来说, 可谓“传之无道, 行之不远”。肆意地搞颠覆并不会获得长久的发展, 新闻传播欣欣向荣的局面决不可能依靠没有章法的“另类”来实现。我们期待着健康的、积极的、合理的、有效的新闻创新将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引向光明的前途。■

参考文献

[1]余姝:《独家专访杨锦麟:如履薄冰读报堂堂正正做人》, http://www.ycwb.com.cn/gb/content/2006-01/31/con-tent-1063934.htm, 2006年1月31日。

[2]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

[3]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实务》,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1月, 第276页。

[4]陈力丹:《学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笔谈之三: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新闻与写作》, 2008年第7期。

论新闻实践中记者的新闻敏感度 第10篇

新闻实践是新闻工作者职业新鲜感、新闻写作创新感以及敬业精神的体现。在新闻实践过程中, 难免会遭遇敏感度的缺失。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闻价值的低下及新闻素材的不健全, 采写的新闻失却了最初的意义。

一、提高自身素质

在新闻采编实践过程中, 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 保持最基本的“新闻敏感度”, 从思想和认识上, 注重自身的能力培养,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 能够以高度敏锐的视觉和思考, 报道和撰写出极为有意义和价值的新闻事件。只有将在自己的岗位上, 时刻关注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日常的新闻采编中, 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干, 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新闻从业者, 对身边已经发生的事, 能够做到有效的预期后事的发展, 凭借先知先觉的手段对所感所看到的事件进行多方位的采访和详尽的文字编辑表达。新闻工作者自身不能只追求新闻的新奇性和时效性而忽视了新闻的价值, 新闻的价值取向是采编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懂得取舍, 才会真正有所收获。

新闻工作者的报道, 如果不实, 就会对读者造成误导, 甚至诱发不稳定因素,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闻工作者自身敏感度素质对新闻事件及其所报道的信息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敏感度的维持, 是需要工作者用行动去证实的, 加强同读者的情感交流, 利用新闻线索, 做贴近民生的报道。遵从党的政策方针, 摆脱采访的滞后性问题, 主动寻找新闻亮点, 使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条消息和新闻, 而是实现新闻价值的升华。

二、做好新闻策划

作为新闻工作者, 不能为日常的琐事所累, 而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不能为了生存或哗众取宠而有愧于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在新闻采编之初, 要对所采访的人物事件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工作, 不能事到临头才被动消极对待。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丧失自身对新闻的敏感性, 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中, 捕捉不到重要新闻。

有些策划本身就是有影响和有价值的新闻, 在实际新闻采编过程中, 有了好的选材, 策划好一些诸如“希望小学”, “公益慈善”等活动, 经过实施形成动态新闻, 再经过新闻工作者结合实践活动和材料进行采访编撰报道, 一则有影响力的新闻就应运而生。

一个有前途的记者和新闻工作者, 是不会坐等新闻动态的自我出现的, 而是以前瞻性的眼光, 敏锐地捕捉新闻背后的价值和线索。他不会迎合一个众人追捧的新闻, 也不会追踪报道一则被人炒过N次的冷饭。他会以自己的发现和客观事实为依据辨别事件是否有新闻价值。他能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 是否能够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

三、掌握新闻采编的处理技巧

在繁复芜杂的社会万象中, 对于如何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度, 需要他们掌握新闻采编的处理技巧, 并随时能够利用摄像机、摄影技术, 第一时间捕捉客观现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

一篇优秀稿件的产生, 就是在从业者长期的敏锐观察视角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这样由技巧基础上撰写出来的新闻才最具现实意义和价值。

对于新闻报道而言, 新闻采编就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等等各方面进行报道;在社会层面上, 对于道德的重视, 要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这就要求在处理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时, 运用模糊化处理技巧对新闻采编进行处理, 并把握好最佳处理时机, 以防泄露他人隐私, 踩上法律这条红线。

四、新闻敏感度意义

新闻工作者在日常新闻的发现视角上, 常常藉由比较的方法, 习惯对事物进行对比分析, 进而发现新闻的价值。在信息量日益增加的今天, 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 都要通过对新闻敏感度的技巧运用来实现。

社会万象、错综复杂, 新闻事实之于社会而言, 就是从普通事件中“找”差距提炼一条轰动社会的新闻, 在自然现象中捕捉到精确的线索。同时在采访和编辑过程中, 不要触及法律和道德底线, 同时避免新闻报道以后产生诉讼纠纷等等。换言之, 在当代新闻业竞争激烈的时代, 要想做到独家报道, 就必须使从业人员具备高度敏锐的新闻“嗅觉”, 报道的新闻才能从根本上反映出人们的生活现状, 同时也反映出深刻的社会现实。

新闻教育实践性 第11篇

在长期采编会议新闻的过程中, 笔者感到只有拓宽采编思路, 创新会议新闻报道形式, 才能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才能充分体现党的意志, 反映人民心声,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百姓视角关注 突出新闻要素

改进会议报道, 并不是不要会议报道, 而是要努力搞好会议报道。仔细探究、认真分析模式化的会议报道, 多数报道都不为群众喜欢, 其主要原因是报道中没有把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说出来。想吸引群众, 不仅要把会议中该说的东西说清楚, 还要努力挖掘会议蕴涵的丰富新闻资源和领导人活动中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 加以提炼。记者报道的着眼点是新闻, 报道重点是会议透露的新鲜消息, 报道目的是满足受众的需要。

要让受众接受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 必须从广大群众所关注的角度出发, 克服程式化、模式化的报道方式, 突出新闻要素。可以将会议和领导活动的精神与受众关心的热点社会问题结合起来, 选好角度, 找准切入点, 提高新闻的“含金量”。

增强新闻敏感性 捕捉新闻亮点

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 并不是削弱会议报道,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强化会议报道。许多记者在报道会议新闻时, 一成不变, 毫无新意。其实, 会议里面有新闻, 而且, 一次会议里往往会有好多“新闻点”, 关键要看记者能否捕捉得到。

新闻要“新”, 会议新闻更不能偏离这个“新”字。会议中哪一点有新意, 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发新闻, 从而突破过去会议报道的陈旧格式, 使人耳目一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 有许多新闻点是从会议、发布会里得到的, 如果记者没有创新意识, 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 只是去写枯燥呆板的会议程序, 就不可能写出生动的新闻。

于细微处见精神, 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往往能给记者带来“意外”的收获。比如在2009年3月23日召开的南阳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 记者注意到市委书记没有像往常那样一板一眼照本宣科, 而是痛心疾首深入剖析了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干部作风、执政基础方面存在的不足, 对干劲不足、玩劲较大、私心较重的党员干部提出严厉批评, 语重心长地告诫与会人员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集中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这一细节让记者灵机一动, 果断改变了原来会议报道的思路, 撰写出一篇《市委书记为南阳干部把脉痛斥阻碍科学发展的“四个不适应”》的稿件, 由于标题突出, 立意新颖, 播出后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得到领导和受众的一致好评。

改进写作形式方法 告别“会八股”

长期以来, 会议报道因袭旧例, 形成了一套呆板的模式, 似乎会议报道唯有新闻消息之体例, 而会议新闻似乎也有“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 再加上按职务高低排列会议参加者的名单, 如此造就了会议新闻八股。改进会议报道就要打破旧框框, 创造新形式。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报道形式传播会议中的新信息:消息、通讯、侧记、会议花絮、人物专访、评论、答记者问, 还可以有现场报道、连线报道等。重大的会议, 更应该运用多种报道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使听众喜闻乐见。

写法上要刻意求活, 恰如其分地运用具体形象的活材料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把会议新闻写活, 给听众以鲜明的印象。同时还要从标题、内容、角度、制作等方面进行创新, 从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 代之以活泼灵动的新鲜样式, 增强可听性和感染力。比如2009年10月16日举行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编辑为了在报道的标题中回避会议召开的提法, 作出了“振聋发聩斥歪风雷霆手段举新政”这样脍炙人口的标题。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努力, 会议新闻报道往往能收到“字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背景及时追踪 拓展新闻深度

大部分的会议报道都存在总结性和概括性, 现场的因素肯定不能满足受众的深层次需求, 只有运用背景资料来拓展新闻的深度, 才能使受众更直观、更系统地了解新闻事件, 从而满足受众的求知需求。直接撷取场内场外、会前会后的内容, 引发、保持受众的贴近感、兴趣点, 是做活会议背景新闻的一大法宝。保存资料, 合理运用资料也是许多媒体进行集中系列报道必不可少的工作。

会议材料大都有许多数字, 如“某某率”、“某某比”等, 成串数字的罗列令人头昏眼花, 非但记不住, 还会被数字弄得糊里糊涂, 更不要说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了。要避免会议背景材料中数字的堆砌和笼统, 把数字真正分解到老百姓容易弄清的事物对比换算上来。如把有些成倍增长的数字用人们常见的东西来换算, 这样既通俗易懂, 也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善于采用会议人物访谈, 增强指导性和权威性。会议访谈报道从会议中心人物出发, 谈新闻事实、谈最新政策、谈精神领会, 可由此提供一些更鲜活的新闻事实。

及时开展会议追踪反馈报道。根据会议形成的精神、思路、工作要点去追踪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 例如会议上的领导讲话、提出重点、中心和即将开展的工作都可成为追踪报道、反馈报道的新闻由头。这样的报道使受众亲眼目睹会议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也就因此而关注会议、关注媒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的通知。

[2].李雪慧:《从编辑视角探析会议报道的改进》。

[3].新华报业网:《改进会议报道需突破三种误区》。

上一篇:新生代知识员工下一篇:中国知网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