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地区

2024-05-26

云南红河州地区(精选7篇)

云南红河州地区 第1篇

2006年,红河州大部分种鸡场及养殖大户饲养的鸡群发生一种以急性贫血、发热、腹部膨大、产蛋率下降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附红细胞体病;同时,对发病的鸭和饲养员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鸭的感染率达49.58%,人的感染率达76.19%(16/21)。鸡附红细胞体病在红河州属首次报道,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1 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5—8月份,个旧市大屯某规模场蛋鸡在产蛋接近高峰时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由89%下降到20%),随后蒙自、开远、河口等4个县(市)6个养鸡场(户)饲养的鸡群又相继发病。3个月内累计发病1.95万羽,平均发病率达84.78%(19 500/23 000),平均死亡率达32.60%(7 500/23 000)。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场间差异较大,发病率最低为35%,最高达100%;死亡率最低为10%,最高达56%。

2 临床症状

(1)蛋鸡主要表现为采食、饮水减少,鸡冠大部分苍白、少部分发绀,眼结膜黄染,粪便黄绿色,产蛋率下降,偶尔出现神经症状。(2)肉鸡主要表现为缩头闭眼,嗜睡,呼吸困难,少食或废食,眼结膜黄染,鸡冠苍白,拉黄色稀便,出现神经症状后很快死亡。

3 剖检变化

病死鸡消瘦;血液稀薄呈粉红色,不易凝固;皮肤发红,皮下脂肪干燥,黏膜黄染;喉头和气管黏膜有散在性出血点;心冠脂肪和腹部脂肪黄染并有弥漫性针尖大的出血点;胆囊肿大,内充满浓稠胶冻样胆汁;肺水肿并有出血点,脾肿大,暗黑色;卵泡萎缩坏死,腹腔内有新鲜破裂的卵黄;输卵管内有白色分泌物或干酪样物;肠黏膜有散在性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查

4.1 鲜血压片镜检

取发热患鸡翼下静脉鲜血1滴,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压片,600倍暗视野下观察,可见红细胞表面附着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突起、折光性很强的绿色虫体,虫体带动红细胞不停在晃动,被感染或变形的红细胞占95%以上。使用抗附红细胞体药物3 h后观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虫体大部分减少,而游离在血浆中的虫体有所增多。

4.2 血液涂片染色检查

用上述方法采血,涂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油镜下观察,见有许多呈锯齿状、刺球状等形态不一、数量不等的红细胞;红细胞呈紫红色,附着虫体呈蓝色。

实验室检验确定感染虫体为附红细胞体。

5 防治措施

5.1 选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混悬注射液,按0.4 ml/kg

体重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血虫净按3 ml/kg体重用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每间隔24 h肌注1次,连用3天。以上2种药物配合交替使用。同时全群鸡按每吨饮水中添加强力霉素500 g,小苏打500 g,连用5天。

5.2 为控制感染,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药物定期进行预防。如:长效土霉素或阿散酸,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定期用伊维菌素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5.3 加强饲养管理,树立正确的防制观念,按“养、防、检、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项防疫管理制度及以消毒卫生工作为核心的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整个养禽生产的各个环节,夏秋季节做好灭蚊蝇工作,提供鸡群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严格控制饲料和饮水质量,降低饲养密度,注意通风,减少各种应激,提高鸡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的危险。

6 讨论

6.1 在红河州首次从4个种蛋鸡场和2个肉鸡场病死鸡中查到了附红细胞体。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附红细胞体病。

6.2 调查中发现,在红河州不仅鸡感染附红细胞体病,而且在鸭体上也查到附红细胞体,同时还发现人也有感染。笔者于2006—2008年在全州范围内对13个县(市)21名饲养员和兽医人员进行血液检查,以及20个规模养禽场、35个散养户暴发的136起家禽疫病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检验,结果:鸡群的感染率达94.02%,鸭群的感染率达30.17%,人的感染率为76.19%(16/21)。因此,对该病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6.3 目前,国内对该病报道不少,但对该病的研究进展不大,至今尚无一种可供生产使用的成功疫苗问世,主要靠抗寄生虫药物防治,这就导致临床上滥用药物,造成畜禽体内药物残留,所以,怎样选择并合理用药就成为防治本病的一个关键。另外,多数学者认为:夏季是附红细胞体病的高发期,而冬季附红细胞体病的相关报道较少。笔者经调查发现,冬季防疫和卫生制度较完善的规模养禽场为零星散发,而饲养管理差、消毒不严格的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发病率也较高。

云南红河州地区 第2篇

1 民族地区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必要性

民族地区一般都地域偏僻,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但随着近几年国家经济文化扶持政策正在向民族地区倾斜, 这给民族地区发展图书馆事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 再加之民族地区的图书馆馆藏特色明显, 在某一领域有着权威和专业的资源, 这也是加强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有力资源支持。红河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已经给红河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并促成一些巨大的成就。2009年, 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提出, 给红河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大更直接的机遇。2013年6月, 红河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这给红河州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给文化发展建设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基地, 是传播文明和促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 加强图书馆联盟的建设, 对发展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1.1 馆藏资源丰富

红河州所辖13县市都有各自的图书馆, 包括一所州级图书馆, 4所市级图书馆和9所县级图书馆。另外, 有红河学院图书馆、红河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云南锡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三所高校图书馆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图书室, 如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图书室、蒙自高级中学图书室等, 馆藏资源十分丰富。因此, 建设红河州图书馆联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1.2 馆藏特色十分明显

红河州是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全州所辖各县市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 是为全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服务的。因此, 专业性尤其突出和明显, 馆藏量也是很大, 对文献资料的管理十分严格, 管理技术和手段也相对先进。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资料在某一领域内是相当专业的, 而且其馆藏文献十分齐全, 有一定的传承性。各县市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在突出大众化的同时, 也彰显各自的特色, 因为红河州所辖各县市, 有好几个都是自治县, 如河口瑶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金平傣族自治县等, 这些自治县的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和本民族的相关文献的收集也是十分齐全的。企事业单位等的行业性图书资料室, 收藏着本行业最前沿和最权威的文献资料。这些各有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 对图书馆联盟建设中各成员馆有着一定的互补作用, 也是图书馆联盟的特色。

1.3 缓解经费困难

经费困难是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遇到的共同问题, 每年只有十分有限的图书购置经费, 但必须完成规定的文献采购任务。另外, 图书的定价也在逐年上涨, 这也给各图书馆的文献采购带来了经费上的困难。但是目前的状况是, 分散的图书馆各自为阵, 各馆都在独立地采购自己的图书和数据库, 只要采购的图书和自己目前的馆藏不重复就算完成, 根本不会考虑在州级范围内和其他馆是否重复。这样一来, 就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文献的重复率极高, 图书采购经费大量的浪费。如果能在图书馆联盟内各成员馆协同采购, 各馆之间相互查重, 这样一来, 既可以节约经费, 还可以购买更多更有价值的图书文献和数据库, 丰富图书馆联盟的馆藏资源。

2 民族地区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内容

国内外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要保证一个地区的图书馆联盟能成功运作并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必须做到具备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2.1 协调采购

各成员馆彼此了解馆藏状况和特色, 根据各成员馆的实际需要进行资源的分工和布局, 协调采购政策, 达到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和经费的最佳使用。

2.2 联机编目

成员馆利用网络进行联机编目, 共享编目成果, 尽量减少图书资料在编目过程中的人力浪费, 提高编目效率和书目质量, 实现书目资源共享。

2.3 联合目录

联合目录是图书馆联盟的基础。联合目录分为两种形式:集中式联合目录和分布式联合目录。集中式联合目录有较好的功能和效能, 而分散式联合目录灵活性强, 两者是相互补充的系统。

2.4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通过联合目录, 借助一定的协议, 实现整合检索过程的多媒体的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 提高文献的使用效率, 实现资源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2.5 在职人员培训与业务辅导

图书馆联盟里在职人员的培训, 可以是综合素质的培训, 给工作人员提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机会, 培养高素质人才, 为联盟的技术开发或服务进一步提供人才, 如进修等。也可以是基本技能培训, 让工作人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 为联盟项目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定期举办培训班。还可以是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开展培训班、成员内部交流、各种专题讲座等形式。

2.6 合作研究

联盟内可以进行图书馆学、信息技术应用等相关为题的研究。

3 民族地区图书馆联盟建设措施

地区性图书馆联盟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特别是成员馆之间在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 其中, 资金来源是相当重要的一项, 资金从何而来, 是争取政府支持, 还是各成员馆共同“集资”, 还是民间筹集资金等。联盟如何运行, 如何管理, 这些都是必须思考的。对于如何建设, 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 提高对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认识

经济强州, 文化先行, 只有先进的文化做后盾, 红河州的经济发展才有保障。当下, 红河州的经济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桥头堡建设的最前沿阵地, 个开蒙城市群建设规划等一系列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面对这一形式, 作为文化建设主阵地的图书馆应该担起文化建设的重任。认识的提高、思想的统一是开展图书馆联盟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面向现实的竞争服务环境和图书馆未来发展, 图书馆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过去那种封闭、单干、孤立的办馆思路和“大而全、小而全”的办馆思路是不可行的, 只会自闭图书馆前进的道路。只有多层次、多形式地联合起来, 开展多内容的共建共享, 才能得到共同的利益, 得到共同的发展, 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2 资金保证方面

保金来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图书馆联盟建设和运作的必备条件。充足的资金在客观上为联盟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生存条件, 也为联盟的发展和成功提供了必要保障。为此, 图书馆联盟必须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筹集策略, 保证稳定持续的资金支持。图书馆联盟可以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资金, 图书馆是社会服务行业, 向政府提交建设资金申请, 这是争取资金最主要的渠道。各成员馆也可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支持, 保障资金来源的持续性。还可以寻求社会资金的支持, 吸引社会各界的赞助和民间投资, 与各种信息咨询公司开展有偿服务来筹集资金。各成员馆也可以通过协议来集资建设联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资金来确保图书馆联盟建设和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3 完善管理机制

管理的好坏是一个图书馆联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图书馆联盟是由分散、个体的图书馆自愿结合而成的联合组织, 应该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图书馆联盟的日常运作、发展规划、资金分配等。还要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一些成员馆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如本区域图书馆联盟章程, 确立联盟的基本运作程序, 确定和明确联盟成员馆业务应符合的标准规范和通行惯例, 与具体工作项目相关的协议和合同文本, 以及如何加入图书馆联盟等, 各成员馆必须遵守联盟的各项规章制度, 同时履行成员馆应尽的责任、义务和应该享受的权利。

民族地区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需要各方面的投入,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较晚, 还不成熟, 尤其红河州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本来就较发达地区就落后很多, 要达到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成功和分享联盟带来的各种成果, 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达到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目的, 为红河州的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凤娥, 何丽敏.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与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11 (6) :191-192.

[2]周慧芳.区域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运行机制浅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 (1) :71-74.

云南红河州地区 第3篇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等差异客观上形成了发展的梯度。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东部沿海地区的主导产业不断演化和升级,成熟产业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成为必然。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在承接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如何利用优势、避免劣势,促进红河州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红河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红河州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2010年全州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7304元,而同期全国和广东、上海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37147元、40358元、46757元。红河州平均工资分别为全国的73.5%和广东的67.7%、上海的58.4%。此外,红河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县只有12225元,仅分别为全国、广东、上海的32.9、30.3、26.1%,劳动力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红河州北靠昆明,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位于中国—东盟两个大市场的结合部和昆明、越南河内两个大城市辐射的交汇点,自古以来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各国重要的陆路通道,是云南省通往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运距最短、最便捷的快速通道,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具有建设面向东南亚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口岸和转口贸易基地以及区域性综合保税区的地缘优势。

(三)自然资源丰富

红河州素有“滇南生物基因库”的美誉,境内有7500平方公里的热区和221万亩的自然保护区,具有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州内矿藏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7.5万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总量的四分之一,尚有70%的国土还处于探矿空白区。境内镍矿探明储量为80万吨,是全国第四大富镍矿,具备加速发展冶金、煤化工业、现代重化工业基地的资源条件。

(四)良好的产业基础

红河州是云南省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是云南省的工业发祥地。目前,红河州形成了以烟草及辅料、冶金及新材料、能源、化工、建材、生物资源开发六大产业支柱和33个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红河州已成为云南省内12种产业较大规模的基地,例如全国重要的优质卷烟加工基地,世界最大的锡生产、锡材加工、锡化工生产基地。

(五)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截止到2010年末,红河州总人口450.1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0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22元,比上年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6元, 比上年增长13.9%。在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2010年全州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5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二、红河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

(一)面临周边地区和国家的激烈竞争

由于红河州与周边地区拥有较为相近的资源条件和产业结构,区域之间在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发展要素的争夺更趋激烈。

从邻近州市看,现代新昆明建设持续加快,以昆明为核心和滇中城市经济圈正在形成,将主导全省未来经济发展趋向;文山州将大力推进“通道经济”和“桥头堡高地”建设,后发优势将逐步显现。从相邻国家看,越南北部正全力打造边境口岸经济区投资“引力场”,老街省正在全面规划并着力推进口岸经济区的建设。

(二)劳动力素质相对落后

红河州地处边疆,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区。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全州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57.23万人,占总人口的57.2%。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教育相对落后,导致劳动力素质不高。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全州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为4.01%,而同期全国的相应比例为8.93%,差距非常明显。产业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供应困难。劳动力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红河州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期间的18.6∶54∶27.4调整为十一五的17.5∶51.5∶31,呈现出“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快”。但是同全国尤其广东相比,红河州第一产业比全国水平高7.3%,比广东高12.5%,比重明显偏高,并且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现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比全国水平低12%,比广东低13.6%,比重明显偏低;第二产业与全国和广东差别不大,但是重化工资源性产业比重偏高。总之,红河州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四)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影响市场需求潜力的发挥

红河州居民收入水平偏低,2010年,红河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6元,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9109元;红河州农民纯收入3922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居民消费倾向偏低,2010年红河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827元,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76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红河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硬件环境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已经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验证的真理。红河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具有山区多、边境线长等特征,山区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85%。对于红河州而言,加强交通、水利、电力和通讯设施的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各类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发展新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二)做大做强一批有影响力的园区,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目前,红河州有蒙自综合保税区、红河工业园区、建水工业园区和弥勒工业园区,要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布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鼓励支持在园区投资兴建产业转移项目标准厂房。

(三)注重培养人才, 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人才保障能力

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和培养人才是企业成功的一半。我国东南沿海之所以承接美日欧和港台转移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地区除了本地培养人才之外,还吸收了大量全国各地的各种专门人才。

因此,红河州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地区,要想成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本地人才。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根据红河州的产业承接特点,优先设置本地急需的专业。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免费对青壮年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广大少数民族青年。

(四)大力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招商引资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红河州应该充分利用其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走出去大力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此外,我国东部经济的腾飞,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与政府的政策是分不开的。以广东为例,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与其大量的优惠政策。红河州要想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应该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及国家建设云南“桥头堡”的大好时机,积极向国家、省政府申请政策支持。

摘要:近年来, 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利润进一步压缩, 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形成。云南红河州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 同时存在着劣势。红河州应抓住机遇, 充分发挥优势避免劣势, 提高产业承接能力。

云南红河州地区 第4篇

2012年以来, 云南省红河州部分水泥企业开工不足, 就2012年全年来看, 云南省红河州部分水泥企业的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或将不足50%。目前, 云南省红河州所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有接近一半处于停窑状态。据介绍, 其中一部分拥有两条以上水泥生产线的企业, 现在大部分已经关停了其中的1条;而一些只拥有1条线的水泥企业, 现在的水泥产量也大幅低于其设计产能, 以某水泥企业1条日产2 500t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为例, 该生产线2012年年产水泥极有可能不足60万t。目前云南省红河州铁路、公路、房地产等重点工程大量搁置, 而造成工程停工的主要原因则主要是因为资金短缺。该人士分析认为, 基建开工不足造成2012年水泥需求大不如前, 水泥价格一跌再跌, 截至目前, 水泥价格也跌至230~250元/t。 (摘自水泥商情网)

云南红河州地区 第5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新农保,农村养老保障,对策

农村养老保障, 是指由国家、社区和家庭成员等为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为其提供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养老保障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其社会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老年人口众多的中国农村, 养老保障更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下面就以红河州建水县为例对云南省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进行研究与阐述。

一、云南省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1、农村养老现状及问题

目前云南省农村地区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家庭养老、集体养老和储蓄养老。家庭养老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家庭成员中的年轻子女对年迈的父母进行经济上的供养, 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目前集体养老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 即保证他们的吃、穿、住、烧、葬等为内容。储蓄养老即指老年人依靠自己勤俭节约的积蓄养老。而根据在建水县不同乡镇四个村子 (临安乡冯家村、利民乡清江村、西庄镇马坊村与谢家湾村) 的调查数据分析, 目前家庭养老的占75%, 储蓄养老占15%, 集体养老仅占10%, 由此可见,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仍占首位。

(1) 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70%以上, 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450万。截至2010年, 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全省总人口为4596.6万人, 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8.7万人, 占总人口的11.07%, 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0.6万人, 占总人口的7.6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0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4个百分点。由此, 云南省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而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与城市的退休老年职工的主要差异是, 他们没有薪水, 没有退休年龄的规定, 在他们年老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后, 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 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如何做好这部分人群“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方面工作, 给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通过对建水县四个村庄的走访调查发现, 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等原因, 给该地区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 劳动年龄的人群比例降低, 导致劳动力减少, 间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从而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其次, 老年保障投入增多, 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就呈现减少的趋势;最后, 家庭负担重, 供养比重的提高, 给家庭养老带来了困难。

(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农民收入增长较慢, 传统养老出现危机。表1为建水县村民收入水平调查数据。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 也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快慢直接反映一个地区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知, 该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形式单一, 且增长缓慢, 至2011年人均纯收入为4135, 远低于国家人均收入水平, 其中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比例不超过百分之十, 而转移性收入四年来几乎为0。长期以来, 由于家庭、守旧观念较强, 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没有一技之长, 村里大多数青壮年不愿进城务工, 仅靠土地种植、养殖收入及零工收入维系生存。从而土地性收入成为支撑整个家庭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近几年土地增收难,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也严重影响养老的实现程度, 抑制了农村养老质量的提高。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问题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首先,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云南省农村养老保障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 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尤为缓慢。虽然从2009年开始展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 但从实施情况来看, 90%的农村暂时还无法享受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属于贫困地区的建水县农村地区, 这里的农民几乎感受不到新农保带来的好处。其次, 覆盖对象有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 致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而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红河州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规定, 农民交纳保险费用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100、200、300、400、500元等5个缴费档次, 通过调查发现,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 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任等各项原因, 当地农民投保时大多选择了保费最低的100元/年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 如果农民在缴费15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 每月实际可领取65.79元, 但由于财政资金不到位、物价飞涨等原因, 农村养老保险实际上难以起到真正养老保障的作用。

二、解决云南省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对策

云南省现阶段的农村养老保障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养老保障,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必须从目前云南省农村的现状出发, 针对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的诸多问题, 积极探索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障之路。

1、加大老龄工作经费投入

虽然从老龄化工作进展上来看, 云南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农村地区的大多数老年人仍然比较贫穷, 在养老和看病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所以政府应从各方面集结社会力量, 多层次多渠道地筹集资金, 加大对农村老龄工作的经费投入: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减轻农村老年人的看病负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将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都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为既贫困又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提高对高龄老人的补助标准, 将80岁以上老人月均补助标准提升一个档次, 并加大经费配套补助力度, 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完善农村公共养老服务设施, 建立老年活动中心与有偿服务的养老机构, 保障失能、生活不能自理和散居孤寡老人的基本生活。

2、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从目前云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具体情况来看,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家庭养老, 因此,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养老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农民收入的提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政府对农村地区不仅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更要给予技术上的支持:政策上, 应发挥行政指导职能, 切实落实“三农”政策, 引导农民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外务工, 积极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上, 提供必要的技术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 并加大农业机械与现代科技的投入, 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3、加强新农保社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云南省现行的新农保政策是由各级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基金的监管职责, 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 其权力过于集中。这不仅造成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而且也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而且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在管理上也存在种种问题和漏洞, 挤占、挪用甚至贪污社保基金的现象大量存在, 各种其他违规管理情况更是防不胜防。因此, 必须提高经办人员素质, 建立健全基金管理、审计监督、定期公示等一系列严格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使用管理办法, 切实防范风险, 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各个县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并且在各个村设置一个代办点, 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本事项的管理。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在基金运行的各个环节加大监管力度, 务必做到专款专用, 政府还可鼓励社会上的舆论对此进行监督, 以弥补政府监管机制的不足。通过加强农村社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努力达到农村养老保险层面的全覆盖, 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4、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投入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 离不开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首先, 应加大新农保宣传工作的资金投入。目前在农村进行宣传推广的主要人员大多数为村干部, 其本身专业素质就不高。因此, 应加强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宣传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让村民了解新农保相关知识, 也更容易让其接受。其次, 应加大新农保资金投入。虽然云南省各市、各县均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实施政策与办法, 但从实施效果来看, 仍是不大理想的。因此,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 尽量降低缴费标准, 提高补贴资金, 减轻农民缴费负担的同时切实保障其老年生活的质量。最后, 在重点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同时, 应按照“土地换保障”的原则, 逐步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其基本生活安排, 包括解决其养老、医疗以及失业保险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南侧兵:对农村养老保障现状的浅析和立法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7) .

[2]花磊、欧元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轮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1) .

[3]张运鸿: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存在的困境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6) .

[4]于华、邹帅:构建和完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政府职能定位[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6) .

云南红河州地区 第6篇

关键词:哈尼族“蘑菇房”,传统民居,传承

一、哈尼族传统的“蘑菇房”

在云南红河州元阳、红河、绿春等县一带的哈尼族传统民居,大多是由四坡屋面的草顶与土墙土顶的“土掌房”组合而成。草顶部分为正房,二层,两坡或四坡屋面的草顶,脊短坡陡,外形近似蘑菇形。土平顶部分一般是正房的前廊或耳房,单层或二层,顶为晒台,由正房二层至晒台晾晒农作物,十分方便(图1)。

哈尼族的蘑菇形房屋,其建筑形式的成因与该地区的自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共同生活的其他少数民族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在丛山峻岭的红河谷地,随处都是陡坡地形,而这种占地较小的方形房屋平面,十分容易与山地紧密结合,且正房、耳房往往可设在不同的标高地形上。又因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晒场难于开辟,所以形成了稻谷收割后立即分散背回家中晾晒的生活习惯,因此各户就需要有足够的场地。民居的土掌平屋顶、土抹面、封火土顶等自然成了不可缺少的晾晒食物的场所设施,只是面积大小因家庭人口多寡稍有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聚居在本地区的其他民族,不论是彝族、汉族或是傣族,基本和哈尼族一样,住房也是由草房和土掌房两部分组成,说明这种民居形式的普遍选择,皆为适应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需求。

土掌房民居形式,本就是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地区的一种适应性民居模式。当哈尼族把这种模式带到雨水较多的新地区后,为了防雨,便在土掌房顶部加了一个坡度略大于45о的四坡顶,这是对民居传统形式的又一次适应性调整。

1.“蘑菇房”的空间组成

从建筑空间组成来看,哈尼族的“蘑菇房”由以下空间共同组成:

(1)正房:哈尼语称“枯拉”,是一家房屋的核心空间。典型的正房为三间二楼加闷火顶(即蘑菇形屋顶覆盖的部分)。底层三间,明间是堂屋,开间较大,为待客和家人聚集处,正中为祭神的地方;两边次间为卧室,开间相对较小,老人或已婚兄弟各住一边。堂屋中的高火床,类似北方民居中的火炕,是家长专有的空间,晚辈须予回避(图2)。二层一般不住人,供晾晒、贮存粮食之用。闷火顶主要为保持所储藏的粮食和种子不易潮湿发霉。有的闷火顶(又称封火顶)上还专门留有一个小孔,约20×20cm,使粮食可以从闷火顶上直接漏至粮仓内,以应对雨水突降和方便粮食搬运。

(2)走廊:正房前均设有较宽的一条廊子,长度与正房等同,宽度多在2m以上,是家务活动、编织、就餐之处。家庭人口少和房屋较小的人家,常将厨房、火塘设于走廊中,并将廊子一端封闭作为厨房,另一端为就餐处。

(3)耳房:耳房一般为两开间,二层。其长、宽、高的尺度均较正房小,构造也较简陋,多为土掌房,少数为草顶坡屋面。底层低矮,为牲畜厩,二层或住人,或堆放饲料及储存杂物。

(4)晒台:即土掌平顶,由正房的二层设门直接通向室外的平台。

(5)院落:由于受到地形限制,哈尼族民居的内院一般较为狭小,由正房和一侧耳房或二边的耳房围合而成。院内较少绿化,台阶起伏,空间变化丰富,便于获取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这种在布局上灵活处理手法,与坡坎地形结合得天衣无缝,像天生就在那里一样。

2.“蘑菇房”的平面形式

从平面布局形式来看,哈尼族“蘑菇房”有以下几种平面类型:

(1)独立形:房屋一般为三间,平面接近方形,尺度不大。底层为畜厩,二层为厨房和卧室,卫生条件比较差。屋顶为两坡或四坡屋面,有封火层。此外在入口处还设有较小门廊,门廊一侧隔有小间供成人孩子居住,其上作晒台或偏厦暂存杂物(图3)。

(2)曲尺形:由正房和一侧耳房组成,耳房单层或两层,高度较低矮。地形高差大者,形成正房高于院落地坪1m以上,廊子上采光通风效果较好。元阳哈播公社林宅、红河甲寅大队马宅和钱宅即是典型的实例。这种由正房和一侧耳房的组合方式,分为两种:“糯美型”和“糯比型”(图4)。

糯美型:正房与耳房平面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矩形,正房前为一封闭的廊子;

糯比型:平面为曲尺型,即正房与耳房连在一起,空间划分和使用安排与“糯美型”基本相同。

(3)三合院:由正房和两边耳房组成封闭空间,耳房为二层,晒台面积较大。如红河红星大队 李囡周宅,其利用地形,将正房、耳房分台而 建。耳房底层用作畜厩,二层作为卧室和贮存 之用。正房地坪与院落高差较大,廊下视线开 阔,光照、通风良好。耳房屋顶几与正房二层 地坪同高,由正房二层进出晒台,甚为方便。 正房屋面下设有封火顶,如屋面遭火灾,不致 泱及下面,封火顶端墙设有洞或窗以通风。

(4)四合院:由正房、两边耳房及门廊组 成。外形较为方正,四面封闭。院落较小,正房与院落大门之间留有一个尺寸较小的天井, 以通风、透光。正房廊子进深较大,为封闭 式,用作厨房、卧室。正房封火顶留有小孔与 二层粮仓相通。耳房多是畜圈,也有少数辟出 部分为住房。

3.“蘑菇房”的外观形态

外观与构造来看,哈尼族“蘑菇 房”的坡顶部分,其构造为竹木构架承重,个 别房屋也有部分土墙承重。竹木构架在技术落 后的民族地区较简单,且不规范;技术较好地区则为规整的人字形木屋架,屋面多为草顶 (图5)。

而土掌房平顶部分则是由木梁承重,用土 坯墙或夯土墙作外墙,木板或土坯墙作内隔 墙。有的地区土墙部分承重,在梁和木楞下的 墙顶上加木卧梁,分散压力,木梁跨度一般在3 m左右。

土掌房屋顶及楼板的构造是:先在木梁上 放木楞,间距小且不规则,有的甚至密铺,再 上铺柴草,垫泥土拍打密实,有的用土坯填平后再抹泥,一般可维持30~40年不坏。家庭经 济较富裕者,其上再抹一层细密的石灰,增强 防雨效果。泥土渗水漏雨是难以避免的,施工 时为了减缓渗水,或尽快将屋面雨水排走,一 般做法是先把拌好的夹石泥土夯实,然后再选 用精细的土料做面层,拍打抹平即可。室内的 木料受潮腐烂时,可另换一根,其构造简单, 是一般都能掌握的建房技术。据说刚收割回来 的粮食即晾于此种楼面上,可有明显的吸湿作 用,使粮食慢慢干燥而不会霉烂,如果晾在木 板上则无此优点。

土掌房的檐口,一般略高于平顶的边沿,乃用泥土堆高20cm左右,有的是采用砌砖,与大面的平屋顶形成檐沟,其作用是保护晾晒的粮食不致坠落和有组织的屋面排水,并在一定位置留出排水口,便于雨水快速排泄。

4.“蘑菇房”村落的整体意象

由一栋栋单独的“蘑菇房”,依地形的变化,灵活地镶嵌在不同的山坡地上,自然而然地组合成为一群群、一团团的村落组群,就仿佛是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蘑菇,显得那么自然而有序,伴随着哈尼族的发展从古至今(图6)。

纵观哈尼族“蘑菇房”村落,不论其规模大小,总是与所选择的自然环境和农耕梯田密不可分的,这些大大小小掩映在群山绿树和层层梯田之间的哈尼村落,一般都选址于半山腰的凹塘地,在村落的周围和附近的山顶上,必有茂密的树林以保持水土。加之哈尼族长期以来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并将原始森林视为神灵所在的中心圣地,由敬畏自然而衍生出一套蕴含有积极生态观念的生活行为准则,从客观上有效地保护了各个村落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其青山常在,绿水常流,为哈尼族高山梯田稻作农耕文化的生产发展和“蘑菇房”村落聚居生活的延续奠定了物质环境基础。

这种充分顺应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山形地貌、溪流泉水来营造自身聚居村落的认识和做法,无一不折射出哈尼族独特的居住生态观念,以维系其聚居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的“四素同构”相处模式,形成了山林——溪水——村落——梯田四个维度,“高山流水、梯田人家”和谐共处的这一云南红河哀牢山区特有的地域生活景观。

二、对哈尼族传统民居形态的传承思考

从前述分析不难看出,由栋栋“蘑菇房”民居自然形成的哈尼族村落,不但建筑外观形态美观、朴实,村落格局灵活紧凑、生机盎然,还真切地体现了哈尼族与大自然物物相依,共生共融、和谐发展的农耕文化内涵,这是哈尼族千百年来的选择,也是哈尼族居住文化值得骄傲的部分。而随着地方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这些地域性特色鲜明的传统“蘑菇房”民居及其建筑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有许多类似的村落正迅速呈现出“模式化”取代“特色化”的普遍现象(图7)。

如何避免或减缓这种现象的扩大,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些具有良性互动生态观念和特色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包括其使用的材料工艺和建构技术,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围绕着在呈现“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等村落新面貌的前提下,切实有效地保护好这一独特的建筑遗存在村镇中的传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潜在意义。这种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及其居住文化特色的传承,实际就是为了保护与保存一种民族文化基因,使其具有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是故,在面对大力发展和推广的新农村建设与新民居设计中,就是要通过对传统民居的深入研究,进一步的挖掘其所蕴含的地域建筑特色、民族文化内涵和建构技艺精华,使哈尼族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不仅要在新建民居中得到保持和恢复,继续展现其富有生命力和延续本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还应融入现代文明的内容,让哈尼族民居更能充分体现时代特点,成为更适宜人们居住的且地域环境特色鲜明的新民居。

为此,我们曾在选点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元阳一些地方哈尼族村落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其家庭人口结构、经济收入情况,生产生活习俗以及民族心理认同多种因素,围绕着保持地域环境特色、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和提高居民居住生活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分三种类型即经济适用型、小康型和富裕型,做了系列哈尼族农村新民居户型设计的通用标准图(图8~10)。在此基础上,还可灵活地进行局部的调整变更,以适应众多不同家庭的建盖需要。其核心指导思想是在尊重原有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让更舒适更便捷的生活条件走进哈尼民居,如保留独立的牲畜间、粮仓、屋顶的送粮口、室内的火塘等元素,引进蹲坑式卫生间、洗衣间,单独的厨房、餐厅及太阳能集热设备等等,不同程度地改善和提高其生活居住质量。

对这三种类型的户型设计,建筑占地面积从80m2到200m2不等,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选择和需要。而设计考虑的重点主要是对“蘑菇房”外形的借鉴传承,毕竟它是本民族经过历史积淀所认同的民居形式,包含有多方面的情感因素。对于新民居窗子、屋顶、外墙材料及颜色、晒台栏杆的处理,除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设备,其余都尽量与传统村落中常见的做法一致。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墙体材料和屋顶茅草的获取会与生态环境发生一些矛盾。为此,墙体材料处理一方面用旧房屋中拆除的土坯加上干枳草重新制坯砌筑;另一方面则用砖块砌筑,再在墙体外面按照当地的土坯墙肌理拉线槽,表面涂抹黄泥浆,以保持原有的外形视觉效果。而对屋顶的处理,则是在现浇混凝土底板上,采用仿天然茅草材料,以避免破裂、腐烂、生虫,保证其能够防雨、耐用、便于安装。同时在设计中,我们还考虑到对太阳能的应用,包括在坡屋顶上安装太阳能集热板,在坡屋顶夹层空间中安装冷热水箱等等。经过这样的整合,一栋栋借鉴民居手法、选用当地材料、与哈尼梯田的风景特质相融合的“蘑菇房”的蓝图就绘制而成。

三、结语

传统乡土民居是一个地方民族村落建筑最朴实、最真实、最生活化、最富有人情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客观反映出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面貌,对所处自然环境的认知和选择利用,而且还有多重文化价值,对民族建筑研究者来说,可以从中直接汲取和借鉴其所具有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内涵,并有意识地去传承和发扬。借用陈志华先生的话说:“众多有价值的乡土建筑,现今正在遭受着愚昧而专横的破坏,我们正无可奈何地失去它们。我们无力回天,但我们决心用全部的精力立即抢救性地做些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虽然我们只能从汪洋大海中取得小小一勺水,这勺水毕竟带着海洋的全部滋味。……有更多的人乐于也来研究它们,进而能有选择地保护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使它们免于彻底干净地毁灭。”这或许就是我们长期关注和尽力维护地方传统民居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编写组.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段炳昌,赵云芳.多彩凝重的交响乐章——云南民族建筑[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3]杨大禹.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杨大禹.村镇建设中的建筑文化多样性保护对策[J].新建筑,2006(4):9-14.

[5]余穆谛,杨大禹.哈尼族“蘑菇房”的保护与发展[J].云南建筑,2008(4):41-42.

云南红河州地区 第7篇

永宁乡位于泸西县城南部, 距县城23公里, 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75%。乡内沟壑纵横, 山高坡陡谷深, 属于泸西县的贫困乡。

全乡有耕地26 298亩, 其中:水田5 500亩, 旱地20 798亩。全乡有5 923户, 总人口22 989, 其中农业人口22 268, 占96.8%, 非农业人口721, 占3.13%。居住着汉、彝、苗、壮四种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19 181, 占全乡人口的83.4%, 少数民族人口4 499, 占全乡人口的16.6%。全乡立体气候明显, 境内海拔低、积温高、霜期短、因此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山区特色小产业:冬早蔬菜、生姜、小米辣、甜橙、油茶、核桃、万寿菊、灯盏花。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约6 736.5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约538.9万元, 粮食总产约769.1万公斤, 农民人均有粮约335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1 816元左右。

二、永宁乡人力资源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非农就业比重上升。当前,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 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 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略微上升, 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增强, 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1]。

1. 永宁乡人力资源及就业现状。

永宁乡目前有劳动力13 000人左右。待转移劳动力约3 000人, 2010年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 752人,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4%, 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516人。在文化水平上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接受初中、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均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 但中专以上教育者转移比例较小, 已转移的人口初中文化水平占总转移人口的60%以上。在年龄构成上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青壮年和30~50岁之间的中年人。

2. 永宁乡人力资源转移特点。

永宁乡目前的劳动力以转移流动为主, 平时在外打工, 农忙时则回到农村;大部分进城农民在小城镇, 就近就地就业, 进入大城市的较少。大部分进城农民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的服务行业。永宁乡通过对剩余劳动力比较集中的村开始实施整村推进计划。集中培训, 定向转移, 政府组织培训工种达30多个, 输出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手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纺织品加工、家政服务、计算机应用、车床加工、驾驶与维修、机械制造、电焊, 而且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工种。实现人均月劳务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强。

三、永宁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山区农业是永宁乡农业的典型特征, 与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的目标要求相比, 永宁乡农业科技建设具有特殊的难度。永宁乡的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结合乡情, 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为根本,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永宁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如下:

第一, 对农民做了一些相应的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 6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农科站全体科技人员深入各村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余期, 参训人员达320余人次。第二, 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黄果栽培、畜牧业、生姜、小米辣、灯盏花、万寿菊、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是近年来该乡农业结构调整中培育起来的能够促进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乡共培育科技示范户50余户, 形成以户看户、以户带户, 以户帮户的模式, 为把广大农户培育成新农村建设的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搭建了平台, 提供了保障。第三, 以市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 不断壮大特色产业, 同时畅通特色产品外销的通道。按照“你发财, 我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先后引进省内龙头企业5家, 并与之签订了生产销售合同,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 形成市场和技术优势与示范带动效应辐射农户, 加快发展。

四、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永宁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结合永宁乡农村实际, 积极培育适合永宁乡农村发展的新模式, 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中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稳定[2]。根据永宁乡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现状及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任务的要求, 永宁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工作:

1. 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 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农村人才素质较低的问题成为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3]。庞大的低素质劳动力亟待提高各种劳动技能, 才能激发农村内在的发展动力。必须将丰富的人力资源变为经济优势, 减少农民, 发展农村, 致富农民, 才能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 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构, 实施劳务输出整体推进方针, 前方位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目前对农民来说, 有需求想学习, 但不想掏钱, 不愿耽误农活。因此, 要求政府部门, 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完善培训内容, 建立新的培训工作机制。坚持农民受益的原则, 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 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在培养农民寻找岗位的能力同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4]。

3.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就永宁乡目前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1 752人而言, 要实现永宁乡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 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城镇化建立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 在保持城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重点突破和促进城镇规模成长、功能完备和质量提高, 尤其要优先发展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就地转移就业。围绕本县旅游、民族民风特色等资源和产业优势, 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就地转移创造机会。

4. 发展乡村旅游文化, 探索新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是一座历史文化名村。城子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城子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悠久的历史文化, 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持续性。永宁乡城子村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 不仅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而且能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开辟新的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5. 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同时还要求发挥其回乡劳动力的“反哺”作用。政府各级领导应因势利导, 对农民工的回流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扶持, 为他们提供政策服务, 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回乡的劳动力通过在外不断学习, 积累知识和财富。因此, 政府各级领导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 发展农业产业化, 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建设环境。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转移, 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 而且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 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5]。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人力资源存在质量不高, 流动性差等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们必须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科学制定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 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深化体制改革, 健全各项制度,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不能急于求成, 操之过急。只有合理有序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农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才能实现。

摘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又是云南当前急需推进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在合理转移农村人力资源的同时又能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建设?以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永宁乡为例, 根据当前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现状和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对农村人力资源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转移,对策

参考文献

[1]李萌, 张佑林.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1) .

[2]林新波.中国农村劳动力与转移特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3) .

[3]刘嘉, 洪建军, 侯春生, 吴雪珍.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5) .

[4]陈千诰, 谢学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打破新农村建设瓶颈[J].新西部, 2007, (24) .

上一篇:重塑金融的意义下一篇:适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