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跨越范文

2024-06-27

区域跨越范文(精选11篇)

区域跨越 第1篇

山西省区域经济面临的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改革与发展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 国家将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 部署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 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将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构建消费大国;将打破行政壁垒、大力推进城镇化;将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推行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山西未来区域发展战略与主要任务, 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的新要求, 更加注重推动山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更加注重扩大改革开放。

区域经济格局重构将成为必然趋势。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 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经济发展的大潮呈现由南向北推移、由东向西拓展的势头, 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构。这种区域结构的变化将有力地改善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 对于平抑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全国地区协调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东西南北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已在中国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中形成了新的突破。目前, 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 各大区域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 相互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 市场分割的问题和矛盾正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区域互动机制的完善而得以解决, 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将随着区域分工合作的深化和经济资源的整合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山西面对这一区域格局的新变化, 也应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重构和省际区域的经济合作, 在经济由东向西转移的过程中, 积极培育自身优势, 找准自己的定位, 承担起全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中“承东启西”的大任。如在原材料等主要商品的定价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快建设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通过与环渤海等地区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 促使山西产业结构实现有效调整和升级;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互补合作, 充分利用京津冀的辐射带动优势, 提升自身经济地位和产业水平;加快建立与周边区域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 围绕国家重点战略要求, 借助区域协作的合力, 着力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 使全省经济更富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战略重点。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综合国际国内形势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十二五”时期, 经济发展方式将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 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 主要表现在:要素投入方式由资本投入为主, 向资本、劳动、科技投入为主转变;需求拉动方式由投资与净出口为主, 向投资-消费-净出口拉动为主转变;投入产出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1], 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核心任务。

山西省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比全国更艰巨, 其原因主要是其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 经济起飞的跑道越来越窄, 第一产业发展过缓, 第二产业畸形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仍然是煤、焦、铁、铝和电力工业。所以“十二五”期间, 推动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仅仅凭借煤炭、电力, 仅仅凭借能源重化工业的产业延伸, 将会遇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 将会遇到全国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的严重制约。要支撑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下决心从转变发展方式入手, 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实行“三个转变”, 即:促进山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推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成为主要内容。当今世界,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演进,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国际产业链出现了新变化, 突出表现在:一是现代服务业和知识产业成为价值链的高端产业, 左右着全球经济态势, 主宰着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二是信息化推动先进制造业走向“微笑曲线”两端, 掌控先进制造业的国家、地区和跨国企业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支配地位。在此背景下, 现代产业体系不仅已成为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和全球环境的基础, 而且也成为一国或一个地区有无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志。因此,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各国或各地区参与全球高端竞争、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 也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内容。

现代产业体系高端产业比重高、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 因此是最有竞争力的;同时其产业发展对资源依赖小、对环境影响小, 具有明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山西要实现转型发展, 增强创新优势、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又好有快发展, 就必须要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目标指向和战略重点,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突出问题, 增强山西科学发展后劲的必由之路, 是应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和国内产业政策新导向的现实要求, 是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迫切需要。

推进城镇化发展将成为首要任务。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时期, 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主导向城镇化主导的转型和变革的重要阶段。总体上说, 工业化处在一个调整提高的阶段, 城镇化将呈现快速发展的基本趋势, 城镇化进程对发展方式转变会产生重要影响。未来的五年, 我国将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城镇化扩张进程中, 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将成为突出特点, 在大中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 将出现大城市群、城镇化、区域一体化齐头并进的格局, 城市间的竞争与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活力。

就山西而言, 城镇化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城镇化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扩大就业、扩展市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 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村人地紧张的矛盾, 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缩小城乡区域差别。山西应把握机遇, 发挥优势, 从战略高度加快城镇化进程, 使城镇化成为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助推器。

新形势下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面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山西自身的区域发展现状, 山西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转型跨越为主线, 把握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 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等经济区域发展之中, 建立具有山西特色的改革试验区, 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特色城镇化建设, 协调区域布局, 注重生态建设, 突出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 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以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等经济区域。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各地经济圈、都市圈的建设, 山西提出了“东引西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在“东引”上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管理, 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在“西进”上主要是西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面对新的区域经济形势, 山西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积极融入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之中, 抓住东西合作中出现的结构性断层, 逐步扩大省外市场, 加强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 为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做准备。

首先, 要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突破口, 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要针对目前政府职能存在的“三位现象” (越位、错位、缺位) ,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与市场经济和世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 以满足公共需要、为公众和厂商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新型政府, 为承接进一步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其次, 各地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口岸、交通、道路、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协调与接轨, 为加快区域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信息环境和生活环境。如山西省要以太原市为中心, 整合资源, 加快环华北、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做好与京津交通、信息网络体系的对接工作, 实现物流的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第三, 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和步伐, 明确产权关系,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政企分离, 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 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整顿、规范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营造能够留住和吸引大量生产要素, 尤其是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和资金的创业环境。

以特色城镇化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是实现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 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 更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与区域一体化接轨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强大动力。山西省走新型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容是: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镇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实行稳步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政策, 不断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镇化模式;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 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未来, 山西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提高产业竞争力, 实现转型发展, 就必须强化产业政策导向,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和融合度, 形成一个由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构成的完善和综合性强的产业体系, 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具体来说, 山西的优势在煤, 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要以煤为基, 以煤兴产, 以煤兴业, 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 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 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 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2]。

以煤为基, 多元发展, 实现工业新型化, 一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 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 围绕传统产业实行循环化, 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 坚持全循环、抓高端, 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不断加工转化中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快壮大优势产业, 以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 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进程。三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以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助推新型工业化, 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山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 分阶段、分步骤地梯次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 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 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 因地制宜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 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以县级工业园区为承载, 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 提升应对市场能力。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助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必须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先导, 支撑助推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各地正在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 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山西省要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必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方向, 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 逐步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把科技创新变成化解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的重大机遇;变成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要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基础性作用, 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 构建创新链, 突破技术瓶颈,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税费支持、财政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公共服务平台等政策措施, 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体制机制环境, 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完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不断提高科技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

在新的发展阶段,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保障科学发展, 能有效整合和放大山西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 让山西更具发展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增创体制机制的优势实现山西的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和活力, 要形成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和体制机制。要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各种创新载体等资源。要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取得突破。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 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 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 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要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 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 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要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加大扩权强县改革力度, 加快乡镇机构改革, 激发基层政权活力。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 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 激发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 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摘要: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新变化, 提出了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区域合作,转变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

参考文献

[1]张蒙, 贾文毓, 李建华.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 (3) :20-21.

区域跨越 第2篇

——马山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经验介绍材料

(2011年8月)

马山法院行政区划属马山县,在编人员68人,法官35人,其他工作人员33人;党员干部66人,占总数的67.6%。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全县总面积2363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人口52万,聚居有壮、汉、瑶等9个民族。是个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农业县,经济基础较薄弱,财政收入刚过亿,是全国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但马山人民很有志气,民间有句谚语道“穷是穷,脸上有笑容;苦是苦,乐呵呵来补”,民风纯朴、风情独特,是“广西民间艺术之乡”,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蜚声中外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发源于此。马山法院就在这样一个淳朴乐观、崇德尚艺、自强不息的土地上,开展各项工作,形成并构建了“厚德尚法、自强创新、务实励业”的独具一格的法院文化。独具一格的法院文化,促进了马山法院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使马山法院从一个落后的“三类”法院,挤进了全市乃至全区先进基层法院的行列。2008年以来,共有50个集体和28人次受到县级以上的表彰和奖励。其中,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县委评为年度绩效考评综合奖一等奖,被南宁市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2009、2010年连续两年获南宁市基层法院绩效考评一等奖;2009年获自治区文明单位;2010年 被自治区高院评为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三等功一次。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加强以司法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精神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内容丰富

“公正、廉洁、为民”是司法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精神文化的本质内涵。三年来,马山法院通过采取确立法院目标、开展特色活动等措施,建立了鲜明的精神文化。

(一)科学统筹,因地制宜,确立目标。2007年初,对于全院的工作目标,马山法院根据受大石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制约而各项工作落后的状况,精心调研,统筹规划,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成效,三年上台阶(赶上全市法院先进行列)的法院整体工作发展目标,有序推进,扎实实施,至2009年获南宁市基层法院绩效考评一等奖、获自治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初,又提出“保持先进,再创佳绩”的年度工作目标,取得成效:获南宁市基层法院绩效考评一等奖、被自治区高院评为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三等功一次。2011年初,我们提出的年度工作目标是:……目前,全院干警在为这个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锐意拼搏,全院各项工作发展态势良好,被上级部门推荐参加全区基层先进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的评选。2010年,对法院文化建设目标,马山法院下发马法【2010】21号文《关于印发〈马山县人民发院文化建设计划(2010—2012年)〉的通知》,把法院文化建设推上了建立长效机制的快车道。

(二)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活动特色。马山法院将培育司法核心价值观与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特色的实践活动,激发广大干警的亲民爱民情结,牢固树立起为“大 局服务,人民司法”的司法理念。例如,2008年以来,我院坚持持续开展“先锋联万家,三情促和谐(情系外出民工,情注留守妇女儿童,情暖空巢老人)”活动,在车站、乡镇等地为外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20场次,发放法官帮助维权联系卡2000多张,为返乡民工送法上门50人次,发放维权指南小册子5000多份,巡回开庭审结涉及农民工案件63件;送化肥到留守妇女家庭,每年为留守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共捐资助学5名学生3万多元;将病重的3名留守老人送到医院救治,慰问困难留守老党员9名;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真正的为人民群众送去温暖,送去实惠,被马山县委评为“先锋联万家,三情促和谐”活动示范单位,向全县推广。

(三)陶冶情操,甘于寂寞,康乐生活。马山法院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甘于寂寞,康乐生活”为干警业外活动准则,既约束干警的业外活动,又丰富干警健康的娱乐生活。既规定干警不得参加的各种社交、娱乐活动,不得发表的个人观点,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活跃干警的文化生活,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组织全院干警不定期开展各球类比赛、文艺联欢晚会、摄影书画展等活动,培养干警的业余兴趣,陶冶干警的情操,极大地活跃和丰富了法院的文化生活;积极参加马山县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参加这类活动,拉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进了与兄弟单位的了解和感情;加强法院宣传工作,让社会了解法院工作,树立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3年来,马山法院干警参加上级法院和其他行业举办的各种书画比赛获奖作品210多幅;马山法院的男子篮球队和气排球队,多次代表县参加市一级比赛;在市级以上各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2000多篇,有15人次 获得《南宁日报》、南宁市人民广播电台等市级媒体优秀通讯员奖,有6人次获得《广西日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等区级媒体优秀通讯员奖。

二、加强以司法永恒主题为精髓的行为文化建设,抓住主旨,形式独特

法院行为文化,是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执法办案、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活动文化,而执法办案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公正与效率”是司法永恒的工作主题。三年来,马山法院一手抓审判执行,一手抓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司法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廉洁司法意识,建立了独特的法院行为文化。

(一)以建立独特的地域艺术文化促进案件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2008年,马山法院案件发改率为0.61%; 2009、2010年,案件发改率均为0,排在了全区基层法院前列。2008年以来,民商事案件调撤率年均74.54%,调解自动履行率2010年达90%,判决案件服判息诉率年均91%,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及普通程序简易审率年均70%,送市中院参加评查的所有案件优秀率均为100%。上述考评指标都排在了全市法院的前列。案件执行周期平均为68天,比法定期限提前112天,收结案基本平衡,2010年,被区高院评为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先进集体。一是积极参加区高院开展的“百万案件评查”活动和市中院举办的办案标兵、精品案件、优秀裁判文书等业务竞赛活动,提高审判人员司法能力。二是成 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强化案件质量管理,细化案件审判执行管理指标。三是建立了科学严密的审判执行流程管理机制,制订了案件内部审判执行期限,统一了规范案件质量标准,以审判管理办公室把关案件质量为抓手,以信息化审判管理软件设臵硬性审限为手段,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在调解工作方面,一是整合社会力量多元调解。我院先后成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和驻县公安交警调解工作室,加强了司法调解和人民、行政调解的对接工作,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把调解工作贯穿办案始终。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参与调解,提高案件调解成功率。

此外,我院尝试将司法审判工作与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艺术相结合,创造性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让艺术为司法审判服务。2007年以来,我院根据不同时期的司法审判工作重点,组织本院干警作词、聘请院外艺术家作曲,创作了《亮嗓唱起天平歌》、《司法为民保公正》、《下乡调解万家和》、《化解信访老表欢》等4首三声部民歌,通过干警传唱和下乡表演,总结、宣传了法院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激发了广大干警的工作热情,有的放矢。也让群众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深刻地了解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支持法院的执法办案行为,给不少的大、要、难案的纠纷解决,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起到了事倍功半的作用。其中《亮嗓唱起天平歌》歌曲演唱,还作为在南宁市中院 召开的第五届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交流会招待晚会的重点节目;《下乡调解万家和》歌曲演唱,作为代表南宁市中院参加首届南宁市政法文化节、区高院建院60周年活动庆典开幕式晚会表演节目,还作为全国政法文化建设工作理论研讨会招待晚会的表演节目。每次表演完毕,与会不少领导纷纷与演员合影留念,并索要演唱歌曲乐谱。一时间,我院以法院司法审判工作为题材创作的歌曲,引起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我院乃至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的亮点之一。

(二)司法文明,行为规范,树立形象。马山法院以“言语必谨,行为必慎,诚信做人,公道办事”为业内行为准则,培养干警良好的司法职业修养和职业形象。多年来,经常性的对审判作风进行检查监督,形成制度化。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审判执行工作中干警精神状态、接触当事人及代理人的言行态度、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干警审判作风的投诉等方面检查,并作为评价干警工作作风的重要依据。督促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与当事人和其他社会公众接触中,采用文明用语,请字当头,谢字结尾,态度温和,礼貌待人,做到热情而不失威严,听诉而坚持中立,沟通而保持距离,彻底杜绝个别干警中存在的特权思想、衙门作风。此外,还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员进行庭审观摩和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在增强廉洁司法意识方面,通过开展系列主题警示教育活动,狠抓“五个严禁”规定的落实,着力解决我院 干警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以活动警示人。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通过采取上廉政课、看警示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家属廉政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与警示教育,使干警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二是营造廉政文化环境。设立廉政文化室一个,并在办公场所通过悬挂精选廉政格言、警句、廉政图片等方式进一步渲染法院廉政文化氛围。五年来,我院干部队伍实现了“三零”的良好纪录,即“零被当事人举报或投诉”、“零被通报批评”、“零违法违纪”,树立了人民法官良好形象。

(三)加强以具有司法权威浓厚底蕴物质文化建设,精心打造,夯实基础。

加强法院物质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物质投入,而在于是否能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一种浓厚的文化底蕴,向公众凸显法院文化底蕴和公正精神,能够增强公众对法院司法裁判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一是筹集资金2100多万元,投入法院的新址建设。新建审判综合楼6000平方米。审判法庭规模适当、庄重实用、布局规范、功能齐全,外观造型上体现沉稳大气,给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敬畏和尊崇之感,内设大法庭1个,小法庭4个,少年圆桌法庭1个,温馨调解室1个,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全部达到全国三类基础法院的建设标准。二是率先在全区全面了完成图书室、荣誉室、廉政教育室、院史展览室、法律文化室、文体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建设,为我区兄弟法院“五室”建设提供了蓝本。三是坚持走科技强院之路。在新审判综合楼建设的同时,搞好智能化工程建设,建设了四级专网,建立了马山法院网站,建设额3个科技法庭,通过数字化法庭,可进行远程开庭和网上直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审判管理、政务管理和队伍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完善后勤保障设施,建有全区法院第一家独立的法警备勤楼,为我院法警实现半军事化管理提供物质保障,五是建立了公共食堂,解决了干警的吃饭问题,解除了他们上班后顾之忧。

至于法院的制度文化建设问题,因时间紧迫,在此不再赘述。

四、几点体会

(一)准确把握法院文化的内涵、构成及其关系,是建设好法院文化的前提。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意见》一文中给法院文化下了准确的定义,由定义可知,法院文化是以法官为主题的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司法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公平正义为特征的、以追求法治为目标的、以凸现法院特点的知识体系、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外在物质文化体现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主体的法官性和内容的法律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在建设法院文化中,要牢牢的把握基本特征,才不会偏离本质方向而与其他社会文化混同。另外,在法院文化特征四个构成(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中,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核心,是法院文化的源泉,是其他三个部分文化的导向,但其他三个部分文化反过来又起着反映和强化精神文化内容的作用。掌握了四个特征的构成及其关系,才不会在法院文化建设中主次不分,本末倒臵。

(二)立足本院特点,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是建设好法院文 化的关键。由于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尽相同,风俗、民俗、习惯等行为准则也存在差异,因此,赖以建设法院文化的载体也不会雷同,因此,法院文化外在表现形式也就不应当要求千遍一律,贪大求全。各法院应带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本院各方面的的发展特点,在把握法院文化内涵、结构特征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特色法院文化,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机理研究 第3篇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发展平台;可持续发展体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8311(2009)06-0008-05

一、跨越式发展的两种类型和跨越式发展机理

跨越式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正是有这种可以重复的规律现象的存在,才使世界现代化过程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充满希望、诱惑乃至形成良性竞争的过程。正是有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存在,英国依靠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和洛克、亚当·斯密等理论优势下的制度创新才超越了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老牌商业资本主义”,跨越式地成为当时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也正是有跨越式的规律存在,美国、德国、日本,乃至“亚洲四小龙”都创造了一幕幕世界现代化过程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中谱写了在人口众多的大国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这种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是以沿海地区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而存在的。

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自己和其他已有的发展经验的事实,出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态势与成果。笔者重点探讨国家内部的区域跨越式发展问题。

从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实际经验看,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城市(特别是经济中心城市)在扩张中将原来的“边缘化地区”纳入了城市中心的扩展区,这些地区迅速出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值得指出的是,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大多数是以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为条件的。在这种发展的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今天的区域经济发展对这种以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为条件的跨越式发展经验提出了严重挑战。因为,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会带来大城市的“城市病”,会带来系统环境问题,大城市规模过大也会变成“不经济”。

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条件系统的变化,这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得到了反映。1989年12月由周起业等著的《区域经济学》在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中,强调的是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问题;2003年由吴殿廷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则突出强调了区域经济的网络化”。

今天的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以什么条件为主导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在否定经济中心城市“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区域网络理论,利用现代高速的基础设施在经济中心与新兴跨越式发展区域之间镶嵌着生态区、农业区、自然保护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跨越式发展的新型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叫做“嵌入式融入都市圈”,重庆市长寿区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这种理论的实证经验。

笔者认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被“纳入”城市、特别是都市“摊大饼”式扩张范围条件下的“跨越”问题,而是研究“嵌入式融入都市圈”模式中蕴藏的发展机理问题,这正是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嵌入式融入都市圈”模式蕴藏的发展机理与都市“摊大饼”式扩张范围条件下的“跨越”存在着显著的区别。都市“摊大饼”式扩张范围条件下的“跨越”,是等待都市扩张到“家门口”的结果;嵌入式融入都市圈”模式中蕴藏的发展机理是“发展的内生”,新兴跨越式发展必须利用现代网络的“发展刺激”条件,通过改革开放把各种发展机遇予以“内生”,才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态势及其成果。

2001年重庆主城到长寿的高速公路初通后,区委、区政府就引导全区人民及时认识到跨越式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形成,关键是通过改革开放激活内外的各种发展要素,利用好各种发展资源。2002年以来,长寿区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动力,以科学发展为追求目标,使长寿区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呈现又好又快的态势,使长寿这个拥千年设县历史,被重庆市管辖已经50年但原来仍是二元结构特征突出的欠发达地区。正在呈现现代化的历史性的根本变化。

二、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思路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战略问题,而非操作层面的技术技巧问题。经济学以号称“实证”、“数学及模型操作与量化”见长,事实上其学科的局限很容易把能否出现、实现跨越式发展当作操作性技术问题。显然,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长寿区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正确制定。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跨越式发展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重庆市长寿区发展战略思路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过程。在重庆市1997年直辖之初,长寿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被定位为“地区中心城市”。2002年3月25日召开的“长寿撤县建区干部大会”上,市委领导在讲话中把长寿区发展的战略立位于建立连接都市圈经济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地区中心城市,同时,提出了“积极发展都市经济”的战略”。2003年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奇帆来长寿视察工作后指出:长寿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战略定位,长寿要抓住发展机遇,建好大化工基地,繁荣地区经济,向建设大城市目标迈进。2007年中共长寿区委做出“加快融入主城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建设“1小时经济圈”专题会议描绘了重庆发展的宏伟蓝图,赋予了长寿新的历史使命,要求长寿融入主城发展。长寿融入主城发展,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主城融为一体,成为主城的重要功能区和产业基地,成为重庆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长寿的发展战略从“地区中心城市”上升为“加快融入主城”,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上讲意义在于形成了“高起点一跨越式”的发展逻辑。世界现代化的经验证明,无论是国家或地区跨越式发展都与高起点密切相关,如不能够超越已有的起点,在先进国家和地区后面盲目追赶,根本不可能出现跨越式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改革开放超越了已有的发展经验和典型例证,才能够出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2004年1月号,在“哈佛经典”专栏摘要介绍了迈克尔·波特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观点。他说:“战略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是方法”,“战略就是怎样定位”,“战略的核心就是整合”,“战略应该是你的竞争优势何在”,“战略并不是指实施先进的做法,而是要选择什么样的做法可以使你与众不同、独一无”。

综合迈克尔·波特关于经济竞争战略的观点,主要有四个含义:其一,战略首先要解决定位问题。战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集合,世界、国家、区域、企

业各层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有战略。具体的战略研究如果不能正确定位,其战略研究将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特殊层次与方面的正确战略。其二。“战略的核心就是整合”。毛泽东同志曾经把战略称之为关于全局的学问,也有战略包含整合的意思。战略视野从横向与纵向看都具有超越具体的特征,战略与具体之间必须存在整合关系,否则战略本身就无法存在。战略整合应该是系统整合,包括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这种整合必然得出战略实践行动在思维方式变革与思想解放中的全面开放、不断开放。其三,战略就是创造独特。从思维方式讲,必然提倡创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中的成功战略,无不是自觉创新的结果。如果不能制定创新的战略。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当然,战略创新的内涵也可能存在形式重复的现象,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战略是人民战争指导下的根据地与运动战相结合,每一次根据地的开辟与运动战也都有创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创造独特,就是要开辟出符合实际、能够发挥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道路与模式。其四,战略标准是有效,而不是“先进”。“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战略思路中既要立异标新,也要删繁就简,其中求新不能成标准和目标,简而有效才是战略的追求。

重庆市长寿区2002年以来在跨越式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发展战略,不约而同地与迈克尔·波特的战略观点相吻合。显然,长寿区的发展战略是重新定位的产物。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朝天门到两路口为当时界限的“老重庆市区”,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要把长寿、巴县、江北、綦江县划归自己管辖,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以蔬菜为主的副食品供应。也就是说,计划经济体制下县与市区是二元结构,市区搞工业和商业,县提供副食品。在这种战略定位下,必然带来长寿尽管被重庆管辖了几十年,并没有成为都市区,仍然是农业主导的欠发达地区。长寿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战略定位,就是要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强加的副食品供应基地的定位。长寿区的发展战略是整合内外资源的战略。撤县建区后的长寿,不能再局限于区内说发展。过去,长寿的工作始终围绕确保区域内十多家工业企业的副食品供应和完成重庆下达的任务,发展工业也是主要希望在区内十多家企业那里获得一些“配套”生产任务,演化为本地小企业或乡镇企业。这种单纯内向型发展战略永远做不大、也做不强。长寿区新的发展战略整合的视野跨越了世界化工500强、中国大产业分工、重庆市产业布局通过化工园区和宴家工业园,争取与长寿区域经济一体化。长寿区这样的战略才能是有效的独特创造。

三、构建发展平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条件

地区的经济社会出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发展平台之上。但是,人们过去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是构建发展平台,而是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罗列、要素利用。这种把区域经济发展“零碎化”的思维方式,表面上是符合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要求,其实严重违背了现实发展机制的系统性及其合力原理。区域经济发展无论具有多少有利的条件、要素,如果不能构建成为整体系统,不能形成系统合力,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将失去实现的土壤。

重庆市长寿区的经验证明,发展平台的构建是使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要素形成系统合力的现实条件。长寿区的跨越式发展平台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区域经济在开放中跨越式发展的平台;二是区域内部改变二元结构的跨越式发展平台。

第一个发展平台就是长寿化工园区。目前,长寿化工园区已经成为长寿实践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亮点。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在开放中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四个方面的重要突破:(1)成功引进上海美农香兰素和甲基多巴项目、中化国际公用管廊、罐区物流项目、德固赛三聚氯氰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3个,协议引资超过5亿元。(2)与法国达尔凯公司、长扬热能公司三方签订了热电项目合作备忘录,项目总投资30亿元。(3)与德国巴斯夫公司签订了40万吨/年MDI一体化项目合作备忘录,项目投资总额达215亿元。(4)1 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已进入可研编制阶段,计划年内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批。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经验有三:(1)规划在先,招商选资。2001年12月,当重庆(长寿)化工园区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时,各种各样的工业园区已遍布全国。要在三峡库区这样一个敏感区域新建一个化工园区,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没有急于到各地去自我推介、招商引资,也没有急于开动工程机械,而是首先做规划。(2)在“招商选资”中走出了特色之路。特色就是竞争力,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已吸引许多国际知名大公司前来落户。目前,包括全球著名的化工企业德国巴斯夫公司的40万吨/年MDI一体化项目在内,园区已正式入驻企业70家,协议引资超过600亿元,其中跨国公司16家,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上市公司19家,此外,中石油的一个千万吨级炼油厂也选址于重庆(长寿)化工园区。(3)循环经济和一体化理念。在整个园区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坚持贯彻“五个一体化”的思路,即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物流配送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通过市场运作,建成了供水、供电、供气、治污等公用工程平台,同时修建了与园区相连的铁路、长江物流码头及与高速公路相连的园区公路等,还有一家拥有300多张床位的专业职业病防护医院。循环经济的绩效十分明显,尤其在节能减排方面,整个化工园区由于实现了废弃物的相互利用、再利用和减量化。目前园区内39家企业每天的污水排放量只有一万多吨,如果不是循环经济而是单个企业的话,总排放量至少将增加数倍。通过这样的循环减排,腾出了不少环境指标容量,这等于为园区引进更多的新项目腾出了空间,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发展平台则集中于实施“三地一中心”战略,目前正推动长寿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呈现整体性跨越式发展的局面。所谓“三地”是:第一,建设重庆工业高地。目标是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00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再造2个长寿工业,重庆市工业高地初具规模。核心内容是:加强与周边区县的区域合作,构建渝东工业连绵带。第二,建设都市农业基地,建设美好新农村。目标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服务城市为中心,以农业产业化、街镇工业化为载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文明与基层政权建设相互促进的新路子,努力打造都市农业基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内容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标准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第三,建设休闲旅游胜地,把长寿建成重庆市的山水花园居所。思路是充分发挥长寿旅游资源优势,深

入挖掘长寿文化,有效整合利用“湖区、园区、城区”各类资源,将旅游与长寿区地方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都市生态农业、现代循环工业园区等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面向主城区的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都市近郊精品系列,提高长寿区旅游的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所谓“一中心”就是以桃花新城片区开发为龙头,把长寿建设成为山水园林生态新兴都市中心区。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集中区域内外的资源培育,“盆景术的亮点”并不困难,其最大挑战在于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性又好又快发展。长寿区正是依托化工园区和宴家工业园区和“三地一中心”这两个发展战略的实施平台,使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社会主导的影响,按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的要求向现代化都市经济区迈进。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体制保证跨越式发展的连续性

地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多届政府和几代人持续奋斗的过程。地区在某些方面、某个时期内出现昙花一现似的高速度或跨越式发展相对不难,困难的是出现连续性的跨越式发展,使这个地区真正实现现代化和脱贫致富。

实践证明,地区的连续性跨越式发展主要依靠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作为保证。可持续发展体制在学术界尚未形成明确的共识。但是,可以明确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体制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2000年《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认为,由于市场的非对称性,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宏观调控作用的非对称性,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具有这样一种体制优势,能够把政策有效和市场有效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

长寿2002年以来的跨越式发展经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固然是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可持续发展体制则是可持续的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耦合而形成的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笔者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体制主要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

其一,各届党委、政府在区域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上应该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特别不能因为党委、政府的换届或主要领导人的改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进行“折腾式”的改变。这种因人事变动的折腾式曲折,是中国一些地区跨越式发展局面难以真正形成、已有的跨越式发展局面不能持续的重要原因。

其二,科学地制定规划和依法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规划是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及人们的共识性认识转化为法律。实践证明,科学地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规划,能够全面促进跨越式的发展,其连续性实施可以保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学者白永亮指出,区域规划是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必须手段,它能使战略的长期性与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

区域跨越 第4篇

柔性引进国内外人才的方式有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人才创业、人才派遣等多种途径。当前, 随着国家提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创新, 各地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才似乎成为各种创新的种子, 成为各类产业发展的孵化器, 希望依托这些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和管理, 能快速带动产业大幅提升和管理的飞跃。目前各地都出台了不少的措施和优惠条件, 结果却不尽人意, 真正有用的全职高层次人才大家都抢着要, 竞争激烈, 开出的条件也越来越诱人, 却因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不容易要到, 导致人才成为企事业成长的短板, 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拦路虎。面对这样的人才需求短板, 采用“柔性引进”人才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这个创新的人才引进模式, 其核心内涵是“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因此, 要把“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让高层次人才能引进来, 积极为区域企事业的发展进行谋划和把脉, 用他们的影响力和团队资源, 使区域经济创新更上一个新台阶, 成为区域集聚高端人才的一个重要引擎。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柔性引进人才方式操作较隐性, 大都远程实施, 存在一定的风险。用人单位不能过于依赖网络资料, 还要认真辨别, 调查核实, 防止被人诈骗。在瞄准最新高新科技和成果时, 还要加强捕获前沿尖端信息, 抢占人才智力的制高点和有针对性地选择人才。二是要进一步明确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约束双方的行为, 以国家相关法规和人事人才仲裁办法为指导, 解决和防止柔性引进人才的权益纠纷, 体现对知识、人才的尊重。三是优化企业的软环境, 完善互动互利机制,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能与价值。四是组织人事部门加强与工商、税务、财政、人力与社会保障等部门的联系, 在人才选拔、流动、科研创业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鼓励柔性人才以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研发以弥补企业分配存在的不足。

三、相关的建议

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战略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建设、基础研究和产业持续发展, 也制约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一是要营造高端人才引进的环境。政府要围绕经济转型发展实际需要, 重视对高层次人才政策的战略性研究, 形成有区域特点、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 进一步强化人才资源开发的政策优势。从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对“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大力支持, 坚持“积小成大”的引才方式, 打造以感情引才、以服务引才、以环境引才的氛围, 充分利用“血缘”、“地缘”、“业缘”、“学缘”等各种人缘关系, 引才借智, 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引进高端人才服务平台和长效管理机制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政府要大胆创新, 加强人才供求信息引导, 以定性、定量的方式向全社会发布紧缺人才信息, 以吸引全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融入区域经济建设中来。用人单位负责对柔性引进人才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 健全并完善人才创新机制, 鼓励对引进的柔性人才以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研发和技术干股分配。并针对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 成立网络高级人才库和专家委员会, 及时提供专家咨询、诊断、指导和培训服务。

三是落实高端创新人才的优惠政策。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在税务、财政等方面给予支持, 减少企业的成本, 让企业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引进企业所需人才, 特别是财政要对建立专家、院士工作站的企业进行专项资金扶持。同时, 建立相关的人才信息库、人才储备库, 并给予相关人才及企业一定的扶持、补助, 以解决高端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

四是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带动作用。借鉴外地的成熟经验, 推广“项目+人才”模式, 创建柔性人才高地。依托大项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 既能满足企业对柔性引进人才的大量需求, 又能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促使高端人才的自身成长、价值实现和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也能进一步带动企业内部人才的转型和业务提升, 共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五是建立科研平台, 增强引进人才的硬件魅力。随着区域性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多, 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 对此, 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 培育建立区域专家、院士工作站, 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 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和直接引进科研成果, 弥补原企业高新技术创新的不足。

六是加强横向联系, 实行本土人才柔性化使用。借鉴外地“星期六工程师”的模式, 依托当地资源加强横向联系, 促使引进外地高层次的人才为我所用外, 还应千方百计调动省、市属机构高级职称的专家服务本辖区的积极性。如: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 形成人才二次开发机制, 让离退休的有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 继续发挥余热, 发挥潜在资源优势, 积极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摘要:采用“柔性引进”这个创新的人才引进模式, 其核心内涵是“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将为推进区域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证。采用“柔性引进”人才模式, 是摆脱区域经济人才困境的重要举措, 是突破区域经济人才发展瓶颈的利剑。

关键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彭建瑜.柔性引进人才的探析与思考[J].南方论刊, 2005, (10) .

区域跨越 第5篇

朱美光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通过对比我国重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营造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加强三级科技创新载体、优化创业环境,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创意产业”是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1]。虽然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对创意产业提法不尽相同,但都认同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以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为运行载体,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新型产业集群。1国内重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催生出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2]。

1.1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目前,上海创意产业已经形成56个创意产业基地,涉及38个种类、55个行业,创意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5%。上海还对全市130余处老厂房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通过大力开展国际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和各类设计展,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1.2深圳:创意设计之都——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

深圳设计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一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深圳被称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平面设计人才达2万人,工业设计占全国49%以上市场份额。

2004年,深圳市推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目标,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设计之都”,远期目标是将“创意产业”打造成深圳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动漫、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印刷、服装设计等创意设计相关产业。另外,深圳制定了包括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系列计划,实施对“创意产业”的贷款贴息和奖励。

1.3南京:成立领导协调机构——重点扶植创意产业发展

南京市把创意产业纳入“十一五”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予以扶持,重点打造影视创意基地、传统书画艺术创意基地、民间工艺创意基地、现代艺术创意基地、网络游戏与动漫创意基地以及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六个文化创意专业产业园区。还建立了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定期发布《南京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1.4杭州:扶植动漫游戏产业——打造中国动漫之都

杭州推出包括《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鼓励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15项新举措,着力打造“中国动漫之都”。杭州市初步形成动漫加工、研发、制作、运营和周边产业开发的产业链。其中,年生产能力1500分钟以上的动画制作企业有十家,可以自主研发、运营的企业二十多家。目前,杭州动漫游戏企业开始从加工国

外动漫产品,逐步向自主原创转型。

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企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持续稳定具有最根本的支撑作用。2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活动不断深入,科技中介机构也有了长足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政策环境日趋宽松透明,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还存在着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科技人才匮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3]。

2.1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封闭,整体效应不明显

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内各子体系之间和每个子体系内部联系较弱,区域创新体系应协同效应难以发挥,具体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导致各单位、各部门职责、任务界定不清、交叉重叠,封闭运行,自成体系,科技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少,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其次,政府直接干预过多,在政策设计方面还偏重于政府直接推动,没有侧重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的营造。

2.2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区域创新体系的网络化程度越高、网络连接越紧密,区域创新能力就越强[4]。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其次,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科研机构研发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地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再次,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金市场不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机构相关市场体系发育不充分。

2.3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

创新环境和条件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尚待进一步改善。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导向能力较弱。其次,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科技基础设施落后。再次,有关新制度、政策不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

针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相对封闭,创新网络尚未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等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立足整体设计,释放并集成区域社会创新力量,以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开放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开放互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5]。

3.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和健全区域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建设

加快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由科技计划的执行主体向全社会科技活动宏观管理和调控主体角色转变,加强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定期制定和发布区域产业技术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特色产业集群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形成协作机制。

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报、评审评估、过程监控、验收评价的环节管理,建立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和操作规范;发挥政府各类科技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和聚集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创新方向和创新资源合理配置。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地方性知识产权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强化对文

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执法。建立和完善知识与科技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推进专利技术的申请和实施,提升高校、科研单位和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建立开放、诚信、富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创新文化。

3.2加强三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奠定区域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根据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需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科技开发载体、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

首先,加快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引导和支持企业(集团)、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软件、通讯工程和数字媒体等技术领域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次,切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内企业孵化、专利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商务信息咨询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种子基金、担保基金等投融资体系,完善投融资运行机制,提高园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扶持重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合作技术攻关等形式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理顺产学研科技合作各方利益,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再次,依托“整合、集成、共享、提升”方针,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有选择地重点建设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信息、科学数据、产业共性技术、科技创业、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特点的文化创新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和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引导一批开展科技创业服务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产权交易活动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形成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3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构筑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从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稳定等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原创性科技、软件和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构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以科技、软件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载体集聚一批“三高人才”(高级科技创新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形成有效的团队创新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科技人才向文化创意产业流动、到企业兼职,大力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技人才资源。

深化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科技人员持股,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人格化、人才资源资本化,加大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蔡尚伟.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 涂成林.关于国内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07

(1):47-

51[3] 杨义芹.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J].天津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3):19-2

2[4] 吴忠泽.科技创新:现代文化产业翱翔之翼[J].中国软科学,2006(2):16-20

[5] 徐胜.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研究[J].当代财经,2007(1):77–81,12

区域跨越 第6篇

一、用好谋划力,积极提出加快县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建议

科学决策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前提。围绕党委重点工作及时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是党委秘书长充分发挥参谋辅政作用的必然要求。在对内调研、对外考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谋划提出服务市委科学决策的参谋建议和创新性思路,经市委确定实施后有力地推动了县区域经济发展。比如,漯河作为中国食品名城,食品加工产业主导突出,双汇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对工农联动、城乡协调发展十分有利。基于此,提出在构筑县区域经济产业体系方面突出一个“联”字的决策建议,即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走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发展之路,有效地促进各县区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通过深入推进“双汇产业化工程”,不仅壮大了食品骨干企业群体,而且形成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又如,顺应“两个转移”加快的新趋势,在县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提出了突出一个“引”字的决策建议,即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不断提升县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各县区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持续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竞赛”等大招商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可口可乐、中粮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县区。再如,结合漯河市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新特点,在县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上提出突出一个“聚”字的决策建议,即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载体作用,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按照这一决策部署,各县区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县区产业集聚区发展呈现出规模更大、质量更好、特色更特、优势更优的可喜局面,其中有两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十快产业集聚区行列。

二、用好协调力,着力提升服务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黨委秘书长在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枢纽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党委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合力推动重点工作。要注重最大限度地用好协调力,不断提高服务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积极协调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市委办公室、市县区经济联席办和有关局委人员,定期深入两县三区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推动县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结合漯河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完善争创十强乡镇、五快乡镇和先进街区综合考评办法的《意见》,并定期组织集中考核评比,有效地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促进了乡镇经济蓬勃发展。源汇区干河陈乡、经济开发区后谢乡和郾城区城关镇3个乡镇跨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行列。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中的实际问题。比如,针对县区之间尤其是乡镇之间项目建设不平衡的问题,及时引导、支持其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对一些传统农业和偏远乡镇招引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协调其他基础设施好、管理水平高的产业集聚区或产业园区与之合作,将引进项目实行利税分成,充分调动“引进方”和“落地方”两方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集聚区与乡镇经济发展双赢。在针对一些重大项目在推进中存在的土地、环评等制约问题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或者配合市主要领导参与解决。

三、用好督查力,推动县区域经济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党委秘书长不仅是党委谋划决策的“参谋部长”,也是实施决策、推进工作的“作战部长”,在协助党委抓好各项决策和重点工作的运作落实方面具有重要责任和特殊优势。要始终注重发挥协助市委抓督查、促落实的职能作用,借督查之力助推县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将对县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落实情况督导放在首要位置,专门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特别是总结提出了“大督查”工作法,协调组织由市四大班子领导、各县区和相关主要负责人及新闻媒体等方面共同参与,采取现场察看指导、现场打分评价、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的办法,对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开展巡回督导,确保项目建设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另一方面,加强对县区广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抓落实的督促检查。要求年初组织各县区一把手在电视和报纸等媒体上公开述职、公开承诺,增强其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责任感和压力感,让广大基层干部真正按照省委“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切实树立起求实求效、狠抓落实的良好作风,确保漯河市县区域经济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

区域跨越 第7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集约型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是社会、经济、生态三者获得高效协调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区域在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中率先振兴的关键,更是区域凸显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两个国务院批准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突出蓝黄引领重点带动,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目前,两区的建设已经全面推开,其统筹发展与互动融合成为当前相关部门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一个全新的实践,其中也必然存在诸多需要探索和破解之处,而在当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之下,科技无疑将在两区的良性互动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科技创新与蓝黄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动机理

科技进步对发展蓝黄统筹新型经济、提高海陆开发和综合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并有利于加速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而蓝黄经济的统筹发展也能够产生强大的反哺效应,为科技创新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科技创新与蓝黄区域融合发展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 相互影响、彼此制衡。两者在高效互动状态下能够产生强大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1科技创新对蓝黄统筹的支撑引领作用

蓝色经济的重要内涵之一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之第一条即为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为全国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 积累新经验[1]。 因此, 在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两者是高度一致的。

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 这也正需要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生态补偿和节能减排。 这对于科技创新和设备支撑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只有科技创新的持续和快速推进, 才能有效保障蓝黄统筹发展所需生态资本的可持续供给, 不断延长与完善产业链, 促进传统海陆产业升级,助力新兴产业的发展, 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壮大区域蓝色经济规模, 加速海陆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高效对接, 加快蓝黄两区全面统筹协调的步伐, 提升国内外综合竞争力。

1.2蓝黄经济的统筹发展带来的反哺效应

科技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在高附加值产业技术的研发方面,而只有海陆统筹的新型经济才能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资本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蓝黄经济的统筹发展将产生强大的反哺效应,为科技创新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此外,蓝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将带来人力、资源等要素投入的增加,科技创新需求的持续增长,科技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科技创新阶段的循环上升。总之,区域科技创新与蓝黄统筹发展紧密融合和高效互动,会起到强有力的彼此支撑和促进作用,共同推动科技与蓝黄新型经济实现高效发展。蓝黄区域科技创新与蓝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机理详见图1。

2科技创新助力蓝黄区域经济融合协调发展

当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引领作用较强,其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截至2009年底,共有国家和省属涉海科研、教学事业单位近60所,省部级海洋重点实验室29家,各类海洋科学考察船20多艘,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10个,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两院院士23名[2]。同时承担了大量国家海洋领域 “863”计划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相关科技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但是也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传统农业比重大,工业技术含量偏低,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据相关统计数据与资料分析,2011年山东省的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列全国第三位,但是山东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却排全国第6位,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低于全国水平。 这说明山东省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产业的问题,由于产业的承载力不够,对高端人才也缺乏吸引力。作为海洋大省,如何凭借山东良好的科研优势,积极发挥科技在蓝黄统筹融合中的作用,用技术创新打通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 “瓶颈”,推动蓝色经济加快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1将自主创新作为蓝黄两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动力

目前山东共编制了蓝色经济区7市区域规划和蓝黄两区52个专项规划,为蓝黄区域的协调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应当在相关规划体系的基础之上,积极整合区域科技资源,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主要可从3个方面入手。

(1)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集科技资源,努力提升两区的协同创新能力,为区域乃至全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 应当格外注重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保护是蓝黄两区协调融合的生命线,只有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科技带动两区融合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依托相关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加强蓝黄两区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综合性平台、专业性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青岛 “蓝色硅谷”、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其 “生态谷”、潍坊滨海科教创新园区等,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两区教育发展水平,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快两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构筑高端人才高地。

(3)提高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新产品、新工艺等方面前瞻性的技术创新能力。依托骨干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面向行业开放式的技术研发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主品牌。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充分实现其带动引领作用,延长产业链。在项目准入上,突出环保和节能降耗,精心培育技术密集型、科技开发型等新兴产业。

2.2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的培育

高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是推动科技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引领和支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区域乃至全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培育与构建蓝黄两区高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制和机制应当从建立与完善蓝黄区域的科技成果产权制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市场机制、金融机制和园区机制等方面逐步推进。

2.2.1明确科技成果产权

此举可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3],促进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和工作人员研发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风险资金。同时,还有助于科技成果中介组织的形成,更好地联系产权所有者和企业,发挥牵线作用,完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此外,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激活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在动力,使科研人员更加关注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应用的结合,避免资源的浪费。

2.2.2构建海洋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机制

科技成果评估机制是促进技术成熟、推动成果转化的一个杠杆,既可反映产业链的价值增值部分,又有助于需求者衡量其投入产出值。 应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预评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评估两方面入手,完善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机制, 这对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促进技术入股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2.2.3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机制

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在增强科技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科技的社会传播与普及、增强相关企业的活力、 促进科技人才的流动、优化科技人才的合理配置、发展商品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完善信息市场,大力发展技术市场。 同时, 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此外,完善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行为,避免不正当竞争。

2.2.4建立蓝黄两区完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金融机制

首先,政府应着力构建开放的科技成果管理体系,提供完善的政策法规和适当的经济补贴来支持科技成果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其次, 鼓励风险投资公司的参与。蓝黄地区应紧密结合实际,以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渠道,引导风险投资加快发展。 同时,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运用担保、租赁、 贴息、发行企业集合债券和主板、中小企业板、 创业板上市融资等多种金融工具,培育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资本市场。此外,充分发挥政策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并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

2.2.5创立高效的园区体制机制

科技成果产业化园区机制的建设承载着科研、成果孵化、基地集聚、产业放大等多重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科研机构与人才的优势,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渗透,助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应当鼓励蓝黄两区各地发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园区,引导园区搞活生产经营机制,并着力把高效园区的建设与优势产业的打造、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努力形成有优势、有规模、有特色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园区建设新格局。

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促进蓝黄区域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见图2。

2.3探求蓝黄区域科技合作的新模式

科技合作能够助力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4],及其积极作用和价值的实现。以科技创新助力蓝黄区域经济融合协调发展,应当积极探求蓝黄区域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如知识创新联盟模式、产业结构互动模式、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等。

2.3.1知识创新联盟模式

相关院所、高校和其他科技创新力量,应积极开展蓝黄区域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合作与科技创新,将知识成果与技术创新密切结合起来,跟踪相关技术产生、发展,直至真正蜕变与升级成为地区发展突出优势的全过程,避免技术与产业发展脱节的矛盾与现状[5]。同时, 扩展创新载体,推动蓝黄两大战略融合,实现蓝黄区域的高效优质发展,助推山东乃至全国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国际竞争力。

2.3.2产业结构互动模式

充分运用与挖掘蓝黄两区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潜力,形成蓝黄区域科技与产业互动的良好局面。1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加强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为重点的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和汇集高层次科技人才,确保海洋科技的源头创新优势。2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要重点推进农村信息化、 良种产业化和专业化科技示范,为确保粮食丰产、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提供科技支撑。3立足于两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强化优势,带动转型,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集群的建设。

2.3.3企业合作创新模式

区域跨越 第8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区域型

一、高校成人继续教育面临的现状与困境

(一)成人招生规模萎缩,缺乏可持续性生源

据统计,在2003年以前,临沂市成人高考一直保持着旺盛增长的势头,2003年首度遇冷,当年全市报名人数为1.9万。2004年报名人数再度下滑,减到1.5万。2005年1.5万,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普通高校持续扩招,对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社会性的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已基本完成,直接带来了成教生源的萎缩和质量的下降。在临沂师范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笔者通过对直接参与管理的招生还算热门的法学专业的统计(2006-2009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2006年招生本专科121人;2007年本专科39人;2008年本专科60人;2009年本专科57人,招收数量基本呈现萎缩趋势。其他二级学院的冷门专业招收根本招不起生。加之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定位不清晰、办学行为不规范、教学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学校不得不停止相关专业的招生。

(二)高校成人教育专业设置陈旧,缺乏现代社会的适应性

理论上讲,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大学要适时地设置新专业,但是,在我国受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大多学校的继续教育,专业设置陈旧,甚至几十年未变,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生源枯竭也就在所难免。在临沂师范学院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成人继续教育的专业都是几十年来一贯的师范教育类的老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教育,地理教育,历史教育,化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这些原都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达标而设置的专业,缺乏职业指导与培训型的社会急需型专业。在今天讲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现代社会,恐怕谁也不想把金钱与精力投资在这些很少为自身创造价值的专业上。缺乏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对口专业,继续教育基本还停留在学历教育的水平上,缺乏创新服务意识。

(三)高校成人教育资源贫乏,师资力量薄弱且缺乏规划整合

在我国,成人继续教育一般都是依托普通高校的设施、资源和力量来办学的。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校舍、师资需求大大增加,对高校成人继续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挤压、挤占。在教室、师资和管理人员配备上更是减了又减,致使本来就不足的成人教育资源被分割、占用。成人教育职能部门平时很少过问成人教育的师资培训,教材选编,专业设置等问题,结果造成现状只能是:教材和教学缺乏成人特色,专业课程沿用普高教材,造成教材与教学、学习的脱节,理论知识偏多,实用知识太少;传统知识太多,成人特色太少,人才培养的目标就难以达到。师资力量更缺乏规划整合,成人教学工作多数是由承担普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教师承担,由于这些教师平时要承担普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势必会造成对成教生投入的教学精力有限,甚至将针对普通本科生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来搬来教授成人学生,忽视了成人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和实践需要,形成了严重的普教化倾向。

(四)高校成人继续教育途径手段滞后,缺乏可选择性强的订单式,快餐式教育培训途径

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成人继续教育,仍然沿袭传统的固定的时间、地点面授模式,缺乏灵活性,没有从现代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层面设计课程,受教育者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接受教育的时间和模式。由于成人教育一般安排在节假日,必然导致出现大多数学员缺席尴尬的局面,致使成人教育徒有虚名,教育效果无从谈起,师生都对此感到厌倦。使本来具有生机与活力的继续教育,变成了学员拿钱买学历的市侩行为,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苦恼教育。因此开发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与途径,学有所需是推进成人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当务之急。

二、探析高校成人继续教育的破解之路

(一)转变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大教育观

成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观念上有所转变,适应当前创新型与学习型社会的实际,着眼于服务社会的实效,实施终身教育,用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人们学习服务。用完善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书刊、网络和广播电视,以及各种学习型组织提供的学习平台为人们学习提供服务,形成按需选学,终身在学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局面。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坚持学校教育形式和其他各种教育形式的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使成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有机会从事学习,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当前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开发农村成人学校和成人教育机构,把其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

(二)调研社会做好专业设置,资源重组,打造专业数字化的师资队伍

成人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要更加密切的结合,尤其是非学历的教育培训项目,其策划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包括对潜在学员的前期调查、对该类课程市场状况的调查等,然后进行教育培训需求分析,最后设计出课程。课程设计还要依据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变动,体现大学继续教育的灵活性。因此,成人教育的创新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增强成人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深化课程改革,根据成人的实际需要安排课程和教学。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临沂市继续教育工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把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结合起来,把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开发潜能结合起来,坚持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做到学以致用,力求实效,保证了全市继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达84 851人,其中市直39 915人,各县区38 218人,市级基地培训6 718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人数和质量在山东省排名第一。

继续教育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要顺利进行,必须要充分调动、整合教师资源,一方面利用现有的师资队伍开展继续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广泛挖掘外部可利用的师资,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师资团队,聘任校外专家、教授,例如我校为充分利用校内外优秀的教师资源,加大“引智”力度,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2009年10月在《临沂师范学院外聘教师招聘与管理办法》规定,各系(院)必须从本单位专业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外聘教师,聘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并在所从事的管理及专业技术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讲授基础课、专业课、实验与实践技能课等内容,承担该课程的课外辅导等工作。

(三)依托高校与社会资源,完善继续教育平台,打造城乡二元成人充电式教育学习网络平台

在城市,继续完善高教自学考试制度,考生自学为主,根据需要和可能,自考生还可以选择面授、函授、广播、电视、音像等方式接受指导和帮助。考试采用施考分科、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课程考试合格者发单科合格证并按规定计算学分。考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实践任务。

结合高校网络资源,加强远程电大开放教育建设,同时调研社会,开设职业指导与培训短训班,开设充电式咨询服务辅导班(适合快餐式),服务于城市开节奏型生活。例如,临沂市继续教育办公室开通继续教育网上培训系统。这是适应继续教育的发展,适应继续教育人多面广、地域分散的特点,采用现代化技术而创建的新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该培训系统包括在线视频、在线考试、资料下载等,参加该网上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技术,系统稳定,操作方便。网上培训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和参加考试,网上视频系统采用专家、学者授课,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有力平台。

在农村:充分利用有线和无线网络覆盖,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开拓农村网络大市场,在农村定点开设集市型、节假型培训(点)班,真正服务农村市场。成人教育是与人们生活质量紧密联系的。对成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满足人们自身娱乐、休闲、欣赏等精神上的需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成人教育不可忽视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新均.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现状与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5-9.

[2]李建斌.哈佛大学走开放型继续教育与培训之路[J].继续教育研究,2006,(5)10-12).

区域跨越 第9篇

甘肃省委、省政府在2014年下发的《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把国家发展战略和甘肃今后发展战略思路进行有效衔接, 可以看作是甘肃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的正式确立, 《意见》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着力破除束缚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心与魄力。

1 构建长效人才机制是甘肃省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

甘肃省已连续多年在全国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的排名中落后甚至垫底, 如何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迅速缩小与其他省、区的差距是摆在当前的首要任务。尽管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非常复杂和严峻, 但是仍不乏机遇, 例如国家近期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兰白创新改革试验区、兰州新区大开发等。如何紧抓机遇, 不断探索和努力转型, 是实现经济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

纵观各后发国家和地区的赶超实践, 我们可以发现, 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要想真正地缩小差距, 实现甘肃的跨越发展, 关键要靠创新。只有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上, 才能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 就会受制于人, 没有创新, 就不可能实现迅速赶超。所以当务之急, 就是要探索发展的创新路径, 切实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更需要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方式, 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新的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人才机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包括人才引进、培训、激励、流动、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 是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运行机制和方式, 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定和环境建设的持续完善, 促进人才引进、培养、使用, 通过人才效能的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 甘肃省人才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资源, 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人力资源保持稳定增长, 科技队伍日益壮大, 整体素质明显增强,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2.1 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总体现状

2013年, 甘肃省共有科技活动人员77692人, R&D人员37046人, 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全时当量25047人年, 排全国倒数第六位, 仅占全国的0.71%。根据《2013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 甘肃省万人大专以上学历数排全国第22位, 万人科技论文数排全国第22位,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全国第22位, 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可见一斑。

2.2 结构分布状况分析

2.2.1 按机构分布状况

2013年, 甘肃省R&D人员全时当量中, 研究机构0.47万人年, 占26.17%;企业1.33万人年, 占53.20%;高等院校0.32万人年, 占12.85%。与上年相比, 甘肃省R&D人员全时当量数增长了2.88%。其中, 研究机构R&D人员略有增长, 企业R&D人员逐年增加, 高校R&D人员保持稳定。总体来看, 近年来甘肃的研发人员的比重保持稳定的分布, 显示出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见表1。

(万人年)

2.2.2 按活动类型分布状况

2013年, 甘肃省时当量中, 基础研究共有3702人年, 占14.78%;应用研究有5174人年, 占20.66%;试验发展共有16171人年, 占64.56%。甘肃省R&D人员分布与全国相似, 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领域, 基础研究领域人才数量欠缺。

2.2.3 按学历结构分布状况

2013年, 甘肃省R&D人员中, 博士毕业人员有3098人, 占8.36%;硕士毕业人员有6321人, 占17.06%;本科毕业人员有14452人, 占39.01%;其他学历人员有13175人, 占35.56%。本省硕博士毕业人员相比全国平均水平尚有差距, 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占科技人才总量的70%以上, 人才学历层次相对较低。

3 甘肃省人才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积极为各类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 努力构建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人才引进的氛围缺少优势。甘肃省地处偏远, 自然条件、生活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人才发展空间和创业平台还不够广阔, 影响了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来甘发展的积极性。

2) 人才成长的机制不尽完善。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可行的做法, 但是在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等方面, 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有效的人才成长运行机制。

3) 人才激励的作用发挥欠佳。现行的人才考核、激励方式仍沿用以往的做法, 考核标准较粗放, 考核方式注重主观的定性考评, 考核的激励机制作用体现的不够明显, 业绩考核和收入分配相脱节, 不能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其他激励手段如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科研项目、进修学习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仍有待提升, 需要打造更具激励性的机制平台。

4 甘肃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

人才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创新人才机制, 只有不断创新机制平台, 才能营造出有利于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4.1 以人为本, 确立全新的人才领导机制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 人力资源己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综合竞争实力的根本。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 各级管理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财富和竞争力的来源、出人才就是出政绩的观念, 积极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 把人才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同时, 要健全人才工作制度体系, 保证人才管理工作规范运作, 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2 柔性引才, 打造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引进人才是补充甘肃省人才资源的主要途径, 并能够不断带动我省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针对甘肃省在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总量偏少的实际情况, 要创新引才方式, 积极引进各领域的紧缺人才。一是积极鼓励借“脑”生“智”, 充分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来甘肃省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或其他专业服务。二是坚持招商引智, 按照“项目+人才, 产业+人才”等方式, 不拘一格引进各类人才, 实现项目建设与人才引进的双赢局面。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 劳动和社保、财政、组织、人事、户籍等部门要打破编制、体制、身份、工资等方面的限制, 为人才的职称评聘、工资调档、养老保险、落户等手续提供便利的全方位的服务。四是构建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中介机构的职能, 强化管理、规范服务, 想方设法地搜集人才信息, 加强人才储备与管理, 为各类人才来甘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4.3 加大投入, 构建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 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针对甘肃省引进人才在环境方面不占优势的实际情况, 要重点强化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教育和素质提升。一是抓好各级党政人才培养。依托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积极选派各级干部参加集中培训, 鼓励干部采取自学、进修等方式进行学习, 全面提高党政人才政策水平、行政能力。二是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围绕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鼓励和引导企业特别是省内重点企业从实际需求出发, 多形式地培养各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提高其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从甘肃省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出发, 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科技项目合作等方式, 抓紧培养各领域的紧缺人才, 注重人才队伍阶梯的构建。

4.4 坚持绩效, 建立规范的人才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是衡量人才的砝码。在人才考核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客观量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人才考核过程中, 要以能力和业绩和能力为考核重点, 构建人才量化指标评价体系。二是对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实施分类考核。对党政人才要坚持群众认可、注重实绩的原则, 坚持客观的政绩评价;对专业技术人才要实行既注重资格考核、又尊重同行业评议的综合评价方法;经营管理人才要注重和企业业绩的关联。三是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将考核结果作为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的主要依据, 进一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用业绩说话、用能力说话”的原则, 优先提拔重用考核优秀的人才, 对考核较差的及时给予绩效辅导, 及时分析考核结果, 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4.5 以人为本, 完善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激励是促进人才作用发挥的重要保障, 在人才工作机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 将人才的报酬与工作中的实际贡献及成果产出相挂钩, 建立责、权、利统一的人才激励机制, 鼓励人才积极工作。一是强化竞争力。破除论资排辈晋升的传统, 推崇能者居上的良性竞争氛围。特别是对科研成果和业绩突出的人才, 开辟破格晋升的绿色通道。二是改革分配方式。鼓励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 釆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鼓励企业积极建立技术、专利入股制度等新的股权激励模式, 对特殊人才甚至可釆取项目年薪、协议工资等特殊的分配方式。三是逐步提高奖励水平。不断扩大评选范围, 提高人才待遇, 使人才充分享受价值实现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以及社会认可的荣誉感, 有效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叶敏弦.创新型省份建设需要人才支撑[J].社会探索, 2008 (5) :93-96.

[2]陈淑丽.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对策思考[J].学理论, 2013 (29) :240-241.

[3]叶忠海.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J].人事天地, 2010 (11) :31.

[4]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 :13-15.

[5]潘晨光, 祝伟伟.国家荣誉制度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革新[J].人民论坛, 2012 (36) :14-15.

[6]孙安平.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对策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2 (2) :32-36.

[7]尹蔚民.加快人才优先发展努力建设人才强国———在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报告[J].中国人才, 2010 (11) :8-11.

区域跨越 第10篇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改革与发展形势渐入佳境, 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若进一步发展, 势必出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跨越。因此, 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 形成良性的城市经济圈, 成为我国国内大城市竞争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湖北省省长张斌在接受采访时曾表明“武汉金融中心建设近期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 着力改善金融环境, 初步建立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框架”。而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在2007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以增加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为重点, 大力支持省会南昌加快发展, 使之成为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初步实施, 要求启动以南昌—武汉—长沙为核心的“中三角”大都市圈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武汉和南昌更被称为是六提后受益最大的中部城市。因此, 构建武汉、南昌区域金融中心, 利用金融集聚效应, 形成中部城市经济圈, 不仅对武汉与南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 还将通过地区间的相互协作, 互通有无, 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经济新跨越。

二、理论概述:区域金融中心与城市经济圈的界定

1、区域金融中心的概念。

所谓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指建立在某个经济区域内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交易活动频繁、融通集散资金功能强, 且对区域经济能产生极化和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区域金融中心一般是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起来的, 具有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

2、金融集群与城市经济圈的定义。

金融集群一般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 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银行机构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常以一个主导业务为核心, 吸引众多关联业务在区域内聚集, 组成紧密联系的上下游金融机构, 同时通过集聚的金融创新效应, 形成金融营销、产品、服务、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化的区域市场。

城市经济圈, 顾名思义, 是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 其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其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

三、实证论证:构建武汉、南昌区域金融中心的共有优势分析

1、地理区位优势:

位于长江与其支流汉江两条黄金水道的交汇点, 加上京广、京九铁路与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系统沟通陆上交通, 武汉作为内陆地区及沿海与内地经济交汇的枢纽, 成为联接四方的内陆交通中心。南昌是八一起义的故地与红色旅游的先锋, 作为唯一的连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战略性枢纽, 也是沿海发达地区及港澳台地区与内陆地区进行商业交易的集散地。因此, 武汉和南昌具有成为内陆区域金融中心的天然有利条件。同时, 构建武汉、南昌区域金融中心, 通过金融集群效应, 可以在“金三角”大都市圈的框架上形成引领中部经济腾飞的中部城市经济圈, 通过资源、人才、技术、市场在经济圈内部的循环交换与层层融合, 适时响应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号召, 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新跨越。

2、经济金融优势:

武汉目前已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至2007年底, 武汉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达24家, “银行密度“中部第一, 金融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出现了质上的提高。南昌市是江西省金融机构最为齐全和金融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地区, 目前已拥有完备的金融调控监管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截至2003年, 中部五个省会城市之间, 武汉的各项经济指标, 包括GDP、人均GDP等均位于五市首位;而南昌市的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发展速度名列前茅。

3、战略机遇优势: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6年3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是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为“中部金三角”中极其重要的两大端点, 武汉和南昌顺势成为国家改革发展新战略的中心。同时, 两大省会的政府部门也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与模式:2008年9月10日,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2008年2月22日,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主持会议, 确定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4、科技人才优势:

截止2003年底, 武汉大专院校数量达到48所, 两院院士43人, 在校本科生49万人, 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截至2005年底, 南昌地区共有各类人才57.76万人, 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及增长速度、人才密度居全省首位, 居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前列, 进一步推动了南昌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历程。

四、政策建议:构建武汉、南昌区域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

1、国家相关监管机构应切实根据金融集群效应理论, 在充分把握武汉、南昌区域金融中心构建优势的基础上, 完善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 大力发展武汉、南昌两大核心城市的金融市场和产业, 培育与金融市场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 优化其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等软硬件条件, 在行政、土地与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同时建立中部城市经济圈区域金融协调机制, 构建统一的金融互动平台。

2、两地的政府机构应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启动金融生态监测评价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 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和金融法制建设, 建立金融发展与稳定的激励、协调、创新机制, 防范和化解中部经济城市圈区域内在金融风险, 积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切实执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战略与南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 推动中部城市经济圈的组建与扩大。

3. 金融企业自身应致力于金融创新和人才引进, 积极引入固定收益类金融创新产品与指数类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推进武汉、南昌两市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 进一步开发和构建现代金融服务网络。同时, 出台区域内金融人才使用、晋级、提升和待遇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以吸引和聚集金融人才。

摘要:近年来, 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越来越明显, 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对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 构建武汉、南昌区域金融中心, 利用金融集聚效应, 形成中部城市经济圈, 不仅对武汉与南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 还将通过地区间的相互协作, 互通有无, 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经济新跨越。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心,金融集群,中部城市经济圈

参考文献

[1]、吴新雄.江西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R].2007. (3) .

区域跨越 第11篇

建立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模式, 有效拉伸了服务地方经济的链条

为进一步提升引领科技创新的能力, 不断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十一五”期间, 太原理工大学广大科研人员主动深入企业一线, 通过与企业技术人才沟通交流, 寻找为企业提供科技和人才服务的切入点, 确定企业需要学校提供的科研服务, 在实现校企间互动、建立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模式的同时, 推动了校企双方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而有效拉伸了服务经济的链条。

特别是今年以来, 我校进一步突出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办学优势, 先后与太原钢铁 (集团) 有限公司、潞安集团、天脊集团、太重集团、山西建筑工程 (集团) 总公司、中化二建集团、山西省焦炭集团、中铁十二局集团以及临汾市等省内多家大型骨干国有企业和地市签订长期合作框架协议,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共同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迈出了新步子, 不仅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省委袁纯清书记全省领导干部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为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也以“服务山西经济建设最紧密”的办学特色, 为推动学校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实践表明, “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模式, 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通过相关学科专业人员的创新实践, 完成企业急需的技术或工艺难题的新模式, 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支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而且大大拓宽了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平台, 是校企间互惠双赢、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过去五年间, 太原理工大学通过完善奖励机制、创新科研管理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科学研究工作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年均科研活动总经费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制定的预期目标, 承担国家“863”“97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继续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五年间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6项, 并且在面向国家重点需求立项攻关方面, 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项目“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的多联产应用的基础研究”, 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少污染的电力、石油替代燃料、焦与焦油联产和CO2减排的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煤矿全矿井安全生产数字化监测监控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 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和重大灾害预警体系, 可有效消除矿井安全隐患, 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 通过研究解决高效综采装备的关键技术问题, 研制成套装备, 可解决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关键生产工艺、安全保障技术。

———国家高科技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重大项目“典型煤化工产业聚集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通过集中并构建多级应急管理系统, 可为科学、高效、有序应对典型煤化工产业聚集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四项关键技术的“矿井局部通风群控系统和安全供电关键技术研究及配套设备开发”项目, 已经开发出了系列化智能电器产品, 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 实用新型专利1项。该项技术已在7家企业转化, 近三年实现产值11.5亿元, 利润3.6亿元。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矿业集团, 实现经济效益达到27.8亿元。该项目使我国矿用电器由模拟式直接飞跃为数字式, 打破了我国矿用组合电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极大地推动了煤炭科学技术进步。

———新型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的研究, 在国内外首创“基于煤层自燃火源位置精确探测及火区信息检测的新型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 具有定位精确, 资金投入少, 防灭火效果好等特点。十余年来, 先后在国内外自燃发火严重的矿区进行了推广应用,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大功率发光二级管 (LED) 的研究具有节能90%以上、寿命长达10万h以上、耐震动、响应速度快、冷光等特点, 在我省地市推广应用后, 为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率先在全省高校实施校企联合建立研发基地、校企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等模式, 为全省高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提供了有益经验, 催生了一大批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成长。目前学校拥有5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总数位居全省高校之首。正在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以及省内外部分高校联合筹建的镁合金研究院, 预计建成后将成为直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的又一有效载体。

主动服务、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山西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 理工结合,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等学府, 而山西省又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大省和能源大省。这样的一个区位特点, 就决定了我们这样一所地方“211工程”大学的角色定位, 必然与山西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相适应, 必然与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重点相协调。近年来, 根据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省情实际, 我校不断完善专业设置, 着力优化学科体系, 本科专业由“211工程”建设初期的27个增加到了现在的66个, 博士学位授权点由2个增加到了25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1个增加到了6个, 硕士学位授权点由22个增加到了78个, 几大强势学科基本覆盖了山西主要的工业领域。有关数据显示, 山西地方经济建设一线的绝大多数技术骨干和高端人才均为我校校友。

考虑到山西作为煤炭经济大省和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定位, 学校充分利用“211工程”建设专项经费, 恪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建设方针, 不断加大对煤炭、化工、新材料、电气、机械制造等与山西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专业的投入力度, 不仅使这些社会急需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也为推进山西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特别是我校长期以来不断加大对采矿类专业的建设力度, 矢志不渝地为山西煤炭工业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大量技术人才, 满足了山西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需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区域跨越】相关文章:

跨越论05-18

企业技术跨越05-23

跨越赶超范文05-19

跨越时空的旅程05-10

跨越迎接2022文案07-04

以跨越为题作文07-23

和谐发展腾飞跨越08-14

跨越铁路措施范文06-02

跨越沟通障碍范文06-03

复兴之路世纪跨越07-10

上一篇:城市土壤与园林绿化下一篇:导游问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