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论文

2024-05-26

甘肃省博物馆论文(精选4篇)

甘肃省博物馆论文 第1篇

博物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来源于其“标志性建筑”的外表, 而是其内在的软件条件, 而科技含量、信息化程度将成为未来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 文化要大繁荣大发展就必须与科学技术相融合, 更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技的促推, 这是文化科技两界的共识。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领域来看, 事业越发展就越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促推, 科技的运用犹如两个翅膀, 使甘肃省博物馆迈向新的高峰。本文将从科技手段在甘肃省博物馆主要工作中的应用入手来阐述博物馆与科技应用的关系。

1 博物馆安全防范中的科技手段

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风险防范单位, 也是甘肃省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系统工程。因此, 在安防系统建设中, 严格遵循了《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CA27-2002)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16571-1196) 以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规定, 采用各种技术防范手段, 形成一个可靠的纵深防护体系, 在“物防”和“人防”的有机配合下, 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2]。

甘肃省博物馆防范的重点区域为展厅、文物库房楼、安防控制中心机房等区域。整个防护区域设为三道防线, 第一道为周界视频防线;第二道为各通道防护系统;第三道为三种交叉、重叠的技术防范手段的严密防线 (微波、红外、双鉴、视频、无线报警探头) , 即在重点防区采用纵深防护体系。整个系统包括了十二个子系统:1) 防盗报警系统;2) 视频监控系统;3) 视频报警系统;4) 声音复核系统;5) 安全系统;6) 通信系统 (含有线通信、无线通信) ;7) 供电系统;8) 辅助照明系统;9) 出入口管理系统 (门禁系统) ;10) 集中管理中心控制系统 (包括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打印、查询及多种联动控制) ;11) 传输系统;12) 防雷电系统。这十二个子系统不仅能满足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 而且还能满足科学管理的需求, 将对博物馆的管理及安全保卫起到积极的作用, 是博物馆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智能系统。整个系统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科学化、综合化, 并且结合博物馆工作的实际情况, 有着较高的实用性。以下对甘肃省博物馆安防系统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做一介绍。

1.1 视频监控子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对建筑物内 (外) 的主要通道、电梯及文物展厅、文物库房、文物暂存室等重要部位和场所进行图像实时监视和有效记录、回放;记录、回放的图像的质量能够满足追溯举证的管理要求, 图像质量不低于四级;视频监测系统可以与防入侵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其它安全防范体系联动运行, 使防范能力更加强大。视频监控系统由矩阵主机、控制键盘、各类型摄像机、监视器、灯光系统组成。实现对前端现场情况的实时观察、录像, 并与报警系统、监听系统进行联动。整个系统可实现图像监控功能;图像复核功能;与防盗报警系统及灯光系统的联动功能;视频存储功能, 一旦发生报警, 监视器主画面切换到报警现场以进行录像[3]。

1.2 入侵报警子系统

由于甘肃省博物馆展出文物数量多、级别高, 博物馆将展厅及重要部位的门、窗、通道及薄弱部位 (通风、天井、门窗、天花板检查口和楼顶通道等) 安装适合不同部位特点的报警器, 并使用了多种探测器, 包括被动红外探测器、双鉴探测器、微波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幕帘式红外探测器、震动探测器、门磁开关探测器、紧急按钮探测器等。针对展品的目标防护, 在展柜内安装有多维驻波探测器、压力探测器等。在防护区域除采用多种探测器外, 均对应采用了声音、图像复核手段, 并在报警系统发生报警时联动现场灯光辅助图像的摄像 (有的区域夜间留有保证图像摄取基本要求的灯光) 。因此, 在防护区域形成以多重探测防护的报警系统为主导, 声音复核、图像复核为辅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入侵报警系统能够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声音监听系统、灯光系统等的自动联动控制, 具有防拆、防破坏保护。当入侵探测器受到破坏, 拆开外壳或信号传输线路短路以及并接其他负载时, 探测器能发出报警信号。采用多光束周界、窗式、墙式小周界等多元化组合, 对空旷地带、门窗、重要库房等实施有效防护, 实施多防区实时监控, 技防和人防紧密结合, 构成无数道看不见的隐行红外光网。而对于博物馆室内重点区域则安装三鉴探测器, 及时检测到人员的异常入侵。人员巡逻时, 传统签名簿的签到形式容易出现冒签或补签的问题, 在查核签到时比较费时费力, 对于失盗、失职分析难度较大, 采用电子巡更子系统后此类问题可以有效杜绝。

1.3 门禁管理子系统

在进入展厅、库房和办公区的主要入口处设置门禁点, 采用感应式读卡器, 刷卡进入。所有读卡要有记录, 可进行卡的授权、挂失、删除操作, 有挂失卡使用或非法闯入等报警事件发生时, 可联动摄像机和监视器对门禁点进行监视。门禁管理子系统能够方便进行发卡任务、权限管理任务、门禁时间管理以及灵活方便的脱机工作能力。门禁系统作为一个主动防御的技术手段, 具有严格的身份识别、进出门的身份实时记录储存、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功能等。采用门禁系统, 加大内部安全系数, 同时也为智能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2 文物收藏、保护、藏品管理中的科技应用

文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遭受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 可谓历经沧桑。现存大批珍贵文物正面临着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损坏。文物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 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文物保护维修中, 单凭传统手工作坊式的技术手段以及凭经验的思维方式已无法满足文物保护的需求, 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甘肃省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中常见的科技手段有:

2.1 超声波清洗技术

用来清洗出土文物表面附着的泥土、尘埃、锈斑、血迹、油脂等。目前, 超声波技术不仅在青铜文物保护处理中得到应用, 而且已应用于绘画、丝织品等其他文物的清洗保护。

2.2 真空充氮保护技术

文物在保存过程中, 由于温度、湿度与氧的变化是影响文物寿命与产生虫、霉危害的基本因素, 近年来博物馆主要利用真空充氮对文物进行杀虫灭菌及保护。真空充氮技术, 不仅能防止各种害虫、霉菌的滋生, 而且对文物无不良影响, 又不污染环境, 对人体无害,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文物的保护, 尤其是在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简牍文物保护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 纸张脱酸技术

该技术是建立在酸碱中和的基础之上的, 利用碱性物质中和掉纸张中的酸, 从而抑制纤维素的水解作用, 缓解环境中酸对纸质文物的侵蚀, 对保护纸质文物有非常好的效果。

2.4 干燥地区糟朽木器保护技术

古代漆木器依其保存状态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的潮湿而糟朽 (缺饱和水状态) 漆木器与南方潮湿地区出土的浸饱水漆木器。北方干燥木质文物的木材含水率一般不高。在这种状态下, 木材的变形和开裂还在继续, 它们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好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酸性气体含量, 不使危害生物 (菌、虫) 有孳生繁衍的机会。甘肃独特的自然环境, 特殊的干燥气候, 因此保存下来且完好的木器数量较多, 而且甘肃木器藏品数量在全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好数量众多的木质文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省博物馆对干燥地区糟朽木器的修复保护除了一般的清理、补全粘接、防霉处理等步骤外, 还进行彩绘层加固、糟朽木器表面封护和文物囊匣的制作, 给修复完成的木器创造良好的保存环境, 使其得到更长久的保存。

2.5 金属文物的保护技术

古代青铜器长期深埋于地下, 与周围环境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平衡关系, 一旦被发掘出来, 原有的微环境条件发生改变, 长期建立的平衡随即被打破, 文物就会进一步腐蚀损坏。青铜文物表面存在着化学腐蚀和生物腐蚀。化学腐蚀包括铜绿锈蚀和粉状腐蚀两种, 铜绿锈蚀是无害锈, 粉状腐蚀会严重腐蚀青铜器必须去除, 传统的方法是分三步完成, 即祛除粉状锈、提取氯离子、缓蚀保护。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 目前, 已经可以做到将三步工艺简化为一步完成。

2.6 X射线探伤技术

X射线探伤技术在省博物馆主要用于陶质文物的科技保护。陶质文物主要包括素陶、彩陶、彩绘陶、釉陶四类。陶质文物病害主要存在盐析、表面酥粉、釉色蜕变、表面片状脱落、磨损、彩绘层粉化、起翘、龟裂、脱落等。采用X射线探伤技术对陶器制作工艺进行分析, 根据所拍摄陶塑制品的X射线照片特征, 从制作成形陶塑结构特点出发, 对这些陶塑制品的制作工艺做出直观的分析判断。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仪、孔隙率检测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分析仪对陶质文物样品进行理化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对陶器风化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利用偏光显微镜提供陶器残片中的矿物质颗粒分布形态和含量等信息来分析陶土成分结构、制作工艺、烧成气氛及原料来源。

2.7 现代检测、分析技术

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在本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三维图像扫描与记录, 实体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X射线层析扫描, X射线荧光,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核磁共振, 质谱、能谱、等离子体光谱及各种分析方法的联用技术, 已经在我馆承担的研究课题、文物修复保护项目中广泛应用, 尤其是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重视。

2.8 基于数码相机的可量测影像构建及文物三维重建技术

2009年开始, 甘肃省博物馆与武汉大学共同研制的三维重建系统项目正式实施, 该系统主要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文物三维模型, 可以广泛应用于考古现场三维数字记录和保护、馆藏文物三维重建及虚拟博物馆展示、古建筑三维数据采集、大型壁画摄影拼接及其他各类文物考古数字化工作。

2.9 藏品数字化登记系统

甘肃省博物馆藏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藏品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 藏品安全管理是文物收藏单位的首要职责, 博物馆藏品登记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信息化已经成为潮流的时代, 藏品数字化管理也是博物馆信息基础的一种质的提高和升华, 为藏品登录及以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方式, 可以更好促进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博物馆信息化也就围绕藏品的储藏、研究、展览等核心内容展开。建立强大的藏品数据库就成为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数据库包括由藏品档案、古建筑档案、古遗址档案、古文献等基础型资料组成的基础数据库和辅助各门类文物研究的专业数据库两大类。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蕴含丰富的信息, 针对这一特性, 建立的数据库采用的是存储不定长的、富含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类信息的多媒体数据库。即将藏品的信息 (从内容上讲有藏品基本信息、藏品研究信息、藏品保管信息、藏品修复信息、藏品收集信息等等;从形式上讲则有二维、三维、流媒体等的区别) 通过数字化方式予以保存, 经过整理编目, 以数据库的形式呈现在研究者面前。其优势主要在于:资源保存的长久化;资源利用的便捷和无损复制等。另外, 还可借此对本馆内的各类藏品资源进行整合, 充分挖掘馆藏资源, 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多年来, 我国博物馆也纷纷将数字技术与藏品管理相结合, 开展数字化的藏品记录工作。截至2012年, 甘肃省博物馆利用藏品数字化登记系统, 共记录48254件 (组) 珍贵藏品数据, 拍摄图片近40281张;还记录一般藏品数据10511余条, 数据总量近15TB, 对馆藏上级别的文物藏品进行整理, 在建立数字化的同时也对藏品的记录规范管理, 完善相关信息, 方便文物保管和展览利用, 使馆藏文物得到保护同时也能得到宣教的目的。

运用现代科技保护文物不仅是文物本身保护的要求, 而且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不仅使文物保护得到有效保护, 而且推动了文保科技事业的发展。

3 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方面的科技应用

现今博物馆在展示上, 除重视现场展示设计外, 也开始运用科技手段以结合丰富馆藏资源, 为博物馆创造新价值与落实教育功能。博物馆文物中的器物类一直以来便难以在展示中有所突破, 而数字化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使器物类展品得以跳脱文物保存之安全性考虑, 并突破了以往纸本阅读与展览呈现的限制, 更拉近了文物与观众间的距离, 甘肃省博物馆在此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3.1 LCD互动触摸屏

近些年, 触摸屏技术已经在博物馆的应用中遍地开花。走进博物馆的观众在欣赏展览陈列的同时, 可以根据需求, 通过点击显示屏幕而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就甘肃省博物馆而言, 触摸屏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博物馆场馆的服务, 其内容主要是博物馆的信息介绍、展览陈列概述、展览场馆引导和服务设施引导等, 主要在博物馆门厅或观众的休息环境中展放。另一类是用于辅助展览陈列, 其节目内容主要是展览的信息介绍、展品讲解信息、展品体貌信息和与展览展品知识相关的信息等。这一类的触摸屏在展室或陈列中展放。

3.2 多媒体虚拟点播系统

投影最大的特点是调动参展观众的参与性, 其次是展示的内容丰富, 相对于传统的展板和喷绘, 互动投影展示的内容就没有局限了, 包括图片、文字、动画、游戏等等。形式新颖, 可以给展览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目前在甘肃省博物馆内, 主要应用于展览氛围的烘托。

3.3 互动游戏

甘肃省博物馆为增进与游客的交流,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在多个展厅内设置了一些与展览内容有关的互动小游戏, 大大增强了游客参观展览时的趣味性, 使游客们 (特别是小朋友) 不再沉闷。包括:与恐龙赛跑、恐龙化石拼图、考古小游戏等等。

3.4 电子虚拟翻书

虚拟翻书展现在参访者面前的是一本以投影机投影方式展现的电子书, 外形犹如一本打开的书籍, 参观者只需要站在书籍模型展台前方, 伸出手臂, 在空中做出左右挥动手臂的动作, 则计算机就能识别出参观者的动作, 参观者面前的电子书就会随着手臂的左右挥动进行前后的翻页, 书本的内容如图片、视频等会立刻投影到空白处, 真实翻书与虚拟内容相结合, 使观众在感受新奇互动效果的同时观看到多媒体的展示内容。

3.5 集音罩

集音罩主要用于声音的宣传, 能够像手电筒的光束一样将声音聚焦, 它的主要特点就是, 能使各区播放的声音互不干扰, 在双抛物线圆顶内声音音质最清晰, 不受外界任何干扰。

3.6 网站

博物馆数字化是近些年来中国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网络的发展和宽带的普及使得博物馆得以与网络相结合, 博物馆数字化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服务民众的理念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各地博物馆都纷纷建立起了以本馆文物藏品为信息载体的专业网站, 在互联网中发布和管理信息。甘肃省博物馆网站于2009年3月正式开通, 主要包括资讯、鉴赏、学术研究、公众服务、办公OA系统等模块, 涵盖了博物馆的方方面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 博物馆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 主要集中地体现在博物馆藏品管理、文物科技保护、陈列展览展示、观众互动服务中大量高新科技的运用。此外, 在博物馆安全防范体系、库房管理、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办公自动化、建筑智能化等方面都涉及到高新科技的应用。特别是已经在文物保护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科技运用促进了甘肃省博物馆迈向新高峰。因此, 提高博物馆的整体管理水平, 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就必须注重高新科技在博物馆各项工作中的运用。甘肃省博物馆是省会兰州唯一以展示文物、自然标本、动植物化石为主的省级大型博物馆, 在中国西部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及其他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信博物馆在科技应用方面会更加广泛, 它势必会给博物馆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最终目标是依托科学技术把我们的博物馆建成一个对全体公众呈开放态势的发挥更广泛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公益文化事业,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裕昌.浅谈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J].甘肃科技, 2010, 26 (10) :37-38.

[2]王裕昌.对博物馆数字开放与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J].甘肃科技, 2010, 26 (8) :27-28.

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策划书 第2篇

2011年11月5日 热动(2)班

一、活动主题:

缅怀革命历史,弘扬爱国精神,增强同学们对历史的了解,开拓自己的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

二、活动目的:

1、增强爱国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2、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古代文化,体会历史的变迁,徜徉艺术的殿堂,领略文物瑰宝的魅力。

三、主办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流体系热能与动力工程(2)班全体成员

五、负责人员: 范国斌、安琦

四、参加人员:

流体系热能与动力工程(2)班

五、活动时间:

2011年12月7日

六、活动安排:

1)2011年12月7日早九点于励志楼前集合,准备前往省博物馆。2)到达之后在博物馆门前集合,合影留念。3)开始参观,有解说员进行讲解,使同学能更好的了解兰州的历史。7)下午2:00在省博物馆门前集合,返校。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过马路及坐车途中要注意安全,严守交通规则。

(2)在参观过程中要严各遵守博物馆的相关规定。不许大声喧哗、不许穿凉拖等。要按工作人员的要求游览,坚决杜绝做有损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形象的事情。(3)在参观完后各负责人负责回校

九、经费预算:

公交车费:50元 博物馆讲说员:50元

甘肃省博物馆藏汉代钱纹铜镜探析 第3篇

【关键词汉代铜镜;钱纹铜镜;青铜器;甘肃省博物馆

镜,古又称鉴。《说文》:“镜,取景之器。”《玉篇》:“鉴,镜属也。”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铜镜还无据考察。从世界范围来看,铜镜分为东西两个系统: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圆板具钮镜,二是在西亚、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盛行的圆板具柄镜。中国从何时开始铸造和使用铜镜,不易解答。《轩辕黄帝传》:“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述异记》:“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这些神话传说虽无以为凭,但也能说明镜的起源久远。在文献记载中,“镜”字最早见于《墨子·非攻》和战国末期的一些著作中。《庄子·应帝王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生物而不伤。”《楚辞·九辩》:“今修饰而窥镜系。”这些记载说明,至少在战国晚期,铜镜已经广为流传。

铜镜属青铜器的一个分支,1975年甘肃省广河县出土的齐家文化素镜和1976年青海贵南县尕马台出土的七角星纹镜是迄今为止最早的铜镜,一直沿用至封建社会灭亡,延续400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进,大部分青铜器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铜镜的数量却越来越多。其使用时间如此之长的原因是:首先,铜镜是生活使用品,较其它青铜器更贴近生活。汉代以前,青铜器一般分食、酒、车马、兵器及工具等。由于铜这一材料的特殊性,在汉代铁器普及以后,铜镜才进入寻常百姓家。再者,铜镜制作过程比其他绝大部分青铜器简单。其最繁杂之处是镜背装饰图案的制作,但比起青铜食、酒器等的纹饰、器形则相对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铜镜背面的纹饰,由最初简单的线条,动物纹饰,到后来出现的各种抽象纹饰、几何纹饰、动植物纹饰、人物故事纹饰;制作工艺也出现了绘彩、错金银、镂空、镶嵌、金银平脱等诸多装饰工艺;形制更是出现了方形、菱花形、葵花形、亚字形、盾形、钟鼎形,且有些还带柄。

《尚书·酒诰》记载;“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由此可知商代本就有经商之传统。由考古发掘也可知,从商代开始即有贝随葬的习俗,墓葬规格越高,随葬的贝数量则越多,多置于死者口中或手内、脚下,似为财富的象征,这种习俗在中原地区一直延续至春秋晚期。出土的西周铜器上也有记载,周王或贵族以贝赐臣属之人的例子。说明至少从商代开始,贝可能已经有了货币的职能。钱币可划为青铜器一类,亦可单分一支。但到了周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属铸造业的兴起,出现了青铜或其他金属类钱币。春秋战国时期,各方国因经济发展有差别而自己铸造的钱币也不相同,像金币、铜质仿贝币、刀币、布币、圆钱等。至秦代才出现全国通用的青铜方孔圆钱——秦半两钱。起始时间晚于铜镜的出现,直至清末民国才停止使用,却同样沿用了2000多年。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一面东汉至魏晋时期的钱纹铜镜,镜身直径8.1厘米、边缘0.5厘米,半圆形凸钮,钮周一圈窄凸线纹钮座,主要纹饰为呈正菱形的八枚五铢钱(四枚完整、四枚一半),钱间用凸线连接,钮与钱纹间空隙处篆隶四字铭“位至三公”,一圈空白带外饰一圈小锯齿纹,素缘。1956年,张掖市郭家沙滩出土。保存良好,整体呈银灰色,有些许绿锈。据查阅文献全国出土的明确为钱纹铜镜有江苏省连云港市五代末至北宋初年墓出土一面;吉林省吉林市和辽源各出土一面;江西省吉安县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墓出土一面,方形连钱纹;江西省星子县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墓出土一面,“亚”字形连钱纹;四川省成都市出土一面;内蒙古昭乌达盟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一面。

这些出土物再加各个博物馆征集、采集的钱纹铜镜,据其纹饰可分为三类:其一,似花瓣纹钱纹。主纹以一个圆点为中心,“十”字形四叶对称展开花瓣构成一个花卉纹,镜身整体纹饰即为这些花卉纹。花瓣间一般饰五个或五个以上凸点纹饰(类似梅花状)。如果以五点凸纹为中心,此种镜便可称为连钱纹铜镜。其二,主纹为钱纹。主纹即为当代的钱币形制,例如甘肃省博物馆藏钱纹铜镜,再晚如“大定通宝”钱纹铜镜,此镜一般为桥形钮,无钮座,一圈连珠纹外即为梅花花瓣状的五个大定通宝钱币造型,钱币间饰宝相花,外再饰一圈连珠纹,窄卷缘。还有一种“大定通宝”铜镜,钮周饰一圈五枚“大定通宝”钱纹,外围又饰五枚“大定通宝”钱纹,间夹童子举花卉纹,皆为宋代金人所做铜镜。其三,钱纹为辅助纹饰。大都只有一枚钱币纹饰,例如上文所提“大定通宝”钱纹铜镜的另一种形式,即镜中心或边沿有一“大定通宝”钱纹,或有柄无钮;还有一种即明代的神仙多宝镜,镜身一般为元宝形钮,纹饰为神仙、铜钱、梅花、犀角、方胜、银钱等。

综上所述,全国其他地区钱纹铜镜最早可追朔到五代,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此面铜镜为记载最早的钱纹铜镜。考古学者根据与铜镜一起出土的陶器及其他器物判断墓葬上限为东汉末年,下限为魏晋南北朝。

公元25年,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而汉光武帝刘秀却最终得到了王权,建东汉,都于洛阳。因他靠地主豪强之力得天下,统一后不得不分封外戚、功臣400余人,这些人与宗室王侯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权力机构。为了削弱分封诸臣势力,巩固政权,光武帝弃三公大臣不用,另设地位低微的尚书六人分掌全国政事,并设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多人,用来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但东汉后期,人数众多的宦官却成为实际最大的掌权者。

朝中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朝外无市籍与有市籍的地主阶级(汉代无市籍地主有权为官,有市籍地主无权为官)为了自己的利益,分别选择与外戚或宦官为伍。东汉经历了光武帝、明帝与章帝统治,皇室大权便落在外戚与宦官手中,以后百余年间,两股势力不停地互相争斗,,在外戚、宦官附带一个官僚集团这几股势力反复斗争中,东汉迎来了分裂期。董卓作为凉州下层豪强的代表,成为东汉灭亡的导火索。公元190年以后,董卓、袁绍等各派势力一直在互相厮杀。赤壁之战后,才基本确立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股势力。三国分势而立,分别占据北方、西南、长江下游流域大部分地区。但三股势力内外之争却从未停止。魏王曹操从建立政权便与内部拥护汉室的士族存在矛盾,并且一直征讨四方试图统一全国;蜀国刘备从未停止恢复汉室的行动,但还得平定西南诸夷;吴国看似平静,却由于孙权严苛的赋税导致民众怨声载道。当三国政权的建立者们相继逝去后,却由篡夺魏国大权的司马氏一族于公元260~280年,先后杀魏帝,灭蜀、吴,建立晋朝。乱世中夺权的司马氏一族并非治世良才,重蹈汉朝分封诸王至灭国覆辙。西晋政权在短短几十年的统治后便被“八王之乱”打破,由此引起300年的战乱纷争。往后的南朝与北朝,以长江天险为界,各自为政,北朝结束十六国战乱纷争局面建立以鲜卑拓跋氏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政权;南朝由汉民族建立政权,主要是北方部分士族和大量劳动民众迁移至长江流域,和南方部分豪强融合,虽只有局部、短期的战乱,却也一直进行着政权的更迭。

当时的甘肃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较中原地区,稍少战乱。西汉初置河西四郡酒泉、张掖、武威、敦煌,最初为少数民族部落居所,后迁徙大部分汉族人,使此地逐渐由游牧地区转变为农业区;并使北方匈奴与青海附近的羌族无法联合抵抗汉朝;且能联盟乌孙等天山以南的少数部落,抗击匈奴。“河西走廊”一词确实名实相符。东汉时期,虽内政黑暗,但河西地区自西汉以来,还是受汉族影响很大,所以不管生产还是生活,都与中原无大差别。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一带更是与黄河地区一样都在一个朝代的统治下。

在这样一个战乱纷飞的时代,普通民众甚至达官贵族无时无刻遭遇、忍受战乱、夺权、争利所带来的痛苦。但越是战乱,文化的交流、传播、影响力就越快、越大。东汉末年起,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手工业、经学、哲学、史学、文学、艺术都迎来了蓬勃、迅速的发展,宗教也迎来了转折。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左氏春秋》、《说文解字》、《后汉书》等专著的问世,佛教的传入,文字的革新,以及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机、王充、华佗、祖冲之等各领域佼佼者的出现,无一不让这个乱世迎来了文化盛世。文化的繁荣只是给人们精神的寄托,并没有为生活带来质的变化。这个时代没有合格的统治者导致了民众希冀的和平盛世无法到来,而于普通民众甚至下层地主阶层来说,为商赚钱或为官拥权便是脱离被剥削、被压迫最底层阶级最现实的办法。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铜镜,反映出当时民众的真实想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想象中的神仙纹饰开始出现在铜镜背面,尤其是东王公、西王母、南极老人、伯牙、钟子期、黄帝等神话人物和青龙、白虎等避邪护卫禽兽的形象,表达了人民想脱离苦海,过上神仙般日子或希望有人庇佑,平安幸福一生的愿望。并配以“位至三公” (太尉、司徒、司马)、“君宜高官”、“君命长”、“大吉羊”、“大乐富贵”、“常富贵、乐未央”、“长宜子孙”等追求高官厚禄、希望家人平安吉祥的诉求和祈求文字。因此,作为流通货币的方孔圆钱形象也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铜镜的装饰背面。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 第4篇

大街上的人真多,这是我来到兰州,一直存在的印象,到这个清明节,满一年,真快!

我思故我在,穿梭在人群中,我一直在想,自己存在的价值,是我现在的工作吗?是我依赖于工作,还是工作依赖于我?假如我丢了工作,又该往何处。

昨天,去省博物馆参观了一圈,有悠长的茶马古道,先进的齐家文化,艰苦的红色甘肃,更有恐龙时代,早期人类的遗迹。遗憾的是,没有看到镇馆之宝——铜奔马。

甘肃省博物馆,从入口到出口,似乎穿越远古,穿越未来。宇宙走过了138.2亿年,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恐龙时代和人类文明只不过是一小段而已,中华文明更不过上下五千年,人的寿命,以现在乐观看,只是百年,弹指一挥间。

上一篇:聚乳酸纤维研究下一篇: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