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游憩项目范文

2024-09-23

城市游憩项目范文(精选7篇)

城市游憩项目 第1篇

1.郊区的类型

根据城市人口和产业迁移的方向, 郊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居住型郊区, 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居, 形成新的居住区;第二种类型是生产型郊区, 由城市中心城区的部分产业向郊区搬迁而形成。根据郊区距离中心城区的远近, 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近郊区, 分布着大量改造搬迁而来的企业, 有的已经形成产业群, 同时近郊也主要承担着中心城区的对外交通、物流和果蔬供应职能;另一类是远郊区, 散落分布村庄, 遍布种植各类经济作物, 有的远郊区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带, 是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基地和屏障。

2.城市近郊区的特点

(1) 过渡性。

城市近郊的过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城市近郊功能由服务农业经济向服务工业经济过渡。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近郊区的小农经济会逐渐瓦解, 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 出现众多的农业深加工企业。第二, 城市近郊是城市中心高密度生活区和城市远郊生态涵养区联系的纽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接近饱和。此时, 城市近郊将承载部分中心城区的居民, 低密度居民区的出现, 绿化率的上升将大大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并为未来城市向远郊发展提供基础。

(2) 辅助性。

城市近郊是城市功能的副中心, 分流城市中心区的部分居住、生产、行政、商业、医疗和教育职能, 协助中心城区完成城市功能。一方面, 中心城区仍然是一个城市中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区域, 居住着最多的人口, 行政机构最为集中, 教育和商业资源最为丰富, 是城市的中枢。另一方面, 在人口和产业转移过程中, 城市近郊功能在逐渐转变, 也将把一定数量的区域性行政机构、教育机构和商业娱乐场所从中心城区搬迁到近郊区来。行政机构形成新的行政中心, 教育机构形成大学城, 商业娱乐场所形成shopping mall或步行街, 为近郊新的居民和产业提供必要的城市服务。

(3) 前瞻性。

城市在开始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转移前, 一般首先会对近郊区实行统筹设计, 全盘规划, 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规划方法运用到近郊区城市规划中, 以体现城市人居生态目标、产业经济模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带有前瞻性和超前性。路网将更加合理便捷;水电气通信和供热网络将更加完善;教育资源将根据人口分布特点规划, 布局更加平衡;商业设施更加体现便利性;医疗机构更加向基层倾斜, 区域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等等。这种着眼于长远的设计和规划将满足城市未来10~30年的发展需要, 避免重蹈中心城区因规划不足导致城市生产和生活效率下降的覆辙。

(4) 差异性。

城市近郊区是一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均质的地区。在此区域内, 经过细致设计和精心打造的生态景观绿地和公园, 会吸引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发高档、低密度的居住别墅区和度假产权式酒店, 并成为城市中产阶层的第二套居所。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所引发的大量外来高层次人才的涌入, 将进一步激发高端地产项目的开发。于此同时, 转移而来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包括农业深加工产业) 还将吸引大量城市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者前来就业和居住。

二、我国中小城市近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1.近郊区的城市规划突出产业和交通发展需要, 忽视居民和就业人员的人性化需求。中小城市往往囿于自身中心城区规划不足导致的产业发展制约和交通瓶颈的原因, 急于照搬发达大城市的理念, 奢侈规划设计服务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交通道路, 以高标准、超前性的要求来发展近郊区, 而不是以“人”为出发点, 遵循适度、平稳且结合自身经济条件的原则来循序渐进发展近郊区。常见的景象是在宽广的马路上, 大型生产厂区的重载车辆可以顺畅无阻的奔驰, 限速标志的缺乏却使路边的行人难有安全感;工业区机器可以夜以继日的不停运转, 周边的居民却没有隔音的生态林障阻挡噪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可以通到任意角落, 但人们寻找一条可以惬意行走, 树荫夹道的步行路却非常困难。

2.城市近郊区第三产业中的娱乐化、观光化大型旅游项目过度发展, 而小型休闲型、游憩型项目和设施规划不足。随着全社会在节能、低碳和环保等方面意识的提高, 我国众多中小城市开始将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优化投资和居住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城市的发展战略提出。在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中小城市中, 各种题材的主题公园 (The Theme Park) 争相登场。在众多沿海中小城市中, 游艇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场星罗棋布, 而类似的为满足外来旅游者观光和娱乐需求而在建、审批中、规划中的大型项目数量则更为庞大, 超过城市旅游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

服务于外来旅游者的大型旅游项目重复建设, 服务于当地社会居民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会导致第三产业类型单一而出现“旅游产能过剩”现象。“旅游产能过剩”是对“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的一种解释。现在常被用来说明按照最高人流量设计的各种旅游设施在平季长期利用不足, 导致的旅游资产过剩。于是近郊区能看到宏伟的游乐城堡, 却难觅居民小区间的广场绿地;能看到夜晚霓红闪烁的影视城, 却极少见到夕阳下可以乘凉的长廊和配备各种健身器材的运动场;海洋世界和游艇俱乐部的喧嚣固然昭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 但同样展示城市地脉和优美环境的湿地、岸滩却一点一点被侵蚀。

3.强于建设, 疏于管理, 休闲游憩设施建成后即丢失被破坏现象严重。中小城市的有形物质延伸迅速, 在短时间内各种建设能快速成型, 但城市职能组织和无形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却慢于城市扩张的步伐。近郊区开发初期, 人口相对稀少, 城管和公安力量相对有限, 近郊区中的偏远、交界和人员活动稀少的区域就容易形成“管理真空区”。休闲区的树枝和花卉被折断, 草地被随意践踏, 各种休闲设施被破坏、污损甚至窃取丢失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的近郊区休闲游憩项目建设思路

1.以人为本, 改善区域环境, 布置休闲游憩点、线和面, 满足人性化需求。当代社会, 市民对一个城市的“人性化”要求越来越高, 它要求一个城市在保证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同时, 适当弱化物质炫耀, 满足市民对城市功能的基本要求, 注重生活品质、体现精神追求、呼唤人性的回归, 重新重视传统家庭观念、道德和人文关怀价值。城市的建设首先应把“人”放在建设思路的首位。因此在传统绿化景观的“点——线——面”建设基础上应倡导以“休闲游憩”节点为核心的人性化“线——点——面”建设。

所谓“线”的建设即优化步行系统, 创造“步行优先”的城市区域环境, 步行道是“休闲游憩”节点中“休闲性”的重要体现和延伸。在步行道的两侧设置意趣独立, 品味独特的雕塑小品, 使行人在步行的同时能偶生闲情, 放慢匆匆的前行脚步, 驻足欣赏雕塑, 放松精神。

所谓“点”的建设即在步行、机动车和公共轨道交通系统的汇合中转节点设计公共开放空间 (Open Space) , 围绕能反应城市特定地脉和文脉的主题, 设计广场风格和景观小品, 布置可供市民参与和操作的简单器械, 让市民了解一个城市制造的产品和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产业, 增加市民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

所谓“面”的建设, 即合理恢复城市的自然地表, 减少硬化地面, 并在地表生态性得到恢复的基础上, 纵向布置绿植空间, 多维绿化城市环境。其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重新定义休闲游憩活动”。休闲游憩活动不一定是人借助物体的活动, 还可以是人亲近自然的活动。恢复城市的湿地, 市民就可以在其中捉虫、观鸟和戏鱼, 这是为一种休闲游憩;恢复城市的草地, 市民可以闲坐读书、卧躺甚至恣意翻滚, 这也是一种休闲游憩;甚至在城市化的郊区裸露一部分土地, 保留一片耕地, 让市民照料农作物, 秋季享受丰收快乐, 也是一种休闲。所以人性化的休闲游憩体现的是“人本位的休闲”。

2.调整大型旅游游乐项目和小型休闲游憩项目的建设比例, 保持协调发展, 并在政策和财政上向小型休闲游憩项目倾斜。保持大型游乐项目和小型游憩项目建设的协调发展, 最终的成果考核标准是小型休闲游憩项目的发展是否出现群体性发展态势, 而这种成果的实现必须依靠对大型游乐项目的有效调控, 抑制第三产业中的盲目投资冲动, 实现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

对于在建的大型游乐项目, 各级主管部门应科学测算目标市场旅游者流量和旅游活动需求, 因地制宜, 适当调整、缩减建设规模, 实现在建项目的“可控”;对于审批中的项目, 应将重点放在市场开发的可行性论证阶段, 减少臆测、揣测, 不盲目取信空洞的市场营销口号, 依托扎实的调研数据下结论, 缓批或不批没有有效市场需求、严重脱离当前城市新郊区发展实际的大型游乐项目, 实现审批项目的“能退”;对于尚处在规划论证阶段的项目, 不盲目立项, 要为近郊区的长远发展“留白”, 特别是为功能性休闲游憩项目留足空间。

由于休闲游憩项目体量小, 投资小, 对GDP贡献小, 在各中小城市的项目建设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在政策层面, 政府应率先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 有勇气、有魄力拿出“黄金位置”配套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休闲步道、景观小品、绿色长廊和广场等, 以此作为示范, 带动休闲游憩项目发展;在市场化运作的郊区地产建设项目中, 应在城市规划阶段就对休闲游憩设施的建设规模、密度和体量划定最低标准, 地产开发商必须将上述指标在建设中予以落实;在资金支持层面, 政府应对市场化运作的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中附带的公益性休闲游憩设施建设予以适当的补贴, 鼓励地产商的建设。同时, 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中小城市,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 应设置用于小型休闲游憩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 并探索对该资金的市场化管理模式, 实现保值增值, 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3.在休闲游憩项目和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阶段, 渗透并贯穿“便于管理、易于维护”的设计和建设理念, 降低日后管理和维护难度。中小城市在近郊区迅速发展的同时, 近郊区城市管理的完善需要时间也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对于各近郊区内的休闲游憩项目, 在其规划设计阶段, 设计师及团队应该在项目的布局上考虑到短期城市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 在人流和车流密集的区域布置休闲游憩设施, 避免在偏僻和人迹稀少的地区布置。同时在规划设计书中应辟出专门章节, 详细论述该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措施。

在建设阶段, 应在设施美观和实用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 美观性应适当向实用性妥协:景观雕塑、休闲桌椅、垃圾桶、各种器械、景观效果灯和指示牌应做地面或立面固定处理, 并为易碎、贵金属材料制品配备防盗装置。直接和人体接触的设施和器械应使用坚固耐用的材料, 避免使用玻璃、塑料等易损材料。照明灯应使用LED光源, 尽量采用反射式照明, 在节能环保的同时, 还可避免灯泡的直接裸露而被人盗窃或破坏。在绿植布置上, 应选取抗旱和耐活的植物, 避免大面积使用稀有珍贵品种, 草皮应选取耐踩踏品种, 减少盆栽花卉拼摆式图案和造型的使用, 降低偷盗行为的发生。尽量因地制宜利用近郊区项目现场存留的植被、地形和溪流, 保持场地的原始生态系统, 增强场地的自我修复能力, 营造舒适惬意而便于管理维护的休闲游憩环境。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郊区城市化的内涵, 阐述了城市近郊区的特点, 进而引出当前我国中小城市近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在该区域建设休闲游憩项目, 以缓解近郊区城市化衍生问题的思路和可操作性措施。

关键词:近郊区,城市化,休闲游憩项目

参考文献

[1]吴苓.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 2008.52.

[2]洪国七.拉美国家社会贫困化的历史根源及思考[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3-4.

城市康体游憩体系初探 第2篇

1.1“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环境与发展是

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 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但工业文明的沉重代价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危机。全球性环境的恶化和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the Global Life Support Syste m) 的退化, 严重威胁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1.2 我国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背景在当前大力提倡的可

持续发展背景下,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 不断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 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 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城市, 合理有效的地配置资源, 这对城市总体的迅速、良性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健身休闲活动空间的需求日益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

增长, 个人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 对健康意识的提高, 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活动风气正在我国日渐兴起, 且呈越来越兴盛之势。随着这类公共活动的增加, 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游憩活动空间的需求不断上升。

目前国内城市用地的紧张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活动的需求, 这就对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如何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 既满足城市以人为本的需求, 又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中建设生态绿色网络为我们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在城市中建立绿道体系多为构成生态网络, 较偏重生态保育目的为主, 但若以城市的环境背景与使用者角度为出发点, 应纳入多种使用功能而加以建设, 综合休闲娱乐、康体健身和交通联系等功能, 城市内的绿道将不仅连接郊区, 连接郊区公园和游憩地, 连接城市内人为缘故造成的零散的绿地资源, 还可以联系公园、学校、居住区和商业区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让步行者与自行车也能够远离城市的交通和污染, 享受优美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藉由不同种类的绿道拉进自然、生活、游憩与人之间的距离, 使其不单只是一条简单的连结路线, 还拥有多样的风貌。

2 城市康体游憩体系的引出

理想的绿地配置需要在城市地区中建立绿网 (Forman&Gordon, 1986) , 更能提升绿地资源在城市内的存在价值, 创造更高的效益。绿网不仅可以分隔城市发展地区, 成为一个协调建筑开发与自然生态间的缓冲带, 降低快速发展后对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 还能加强景观的影响并协助环境及生态作用, 承担部分抚育城市生态的责任。

城市康体游憩体系是在景观生态学廊道—斑块理论基础上, 由纵横交错的绿色廊道和绿色节点有机构建起来, 集生态、休闲、游憩、健身、行人及非机动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该体系由现状公园绿地与规划中的其他公园绿地组成, 并利用与城市道路、河流、海岸并行的多功能绿道相互串联, 构成一个独立于城市机动交通网络, 由绿色空间构成的供市民顺畅地自由行走的非机动交通系统。

城市康体游憩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该网络交通系统深入到社区, 使居民和游人能够在整个城市绿地中不受机动车影响顺畅游走, 把人与绿色廊道、斑块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3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3.1 研究方法本研究课题属于环境规划的一种, 因此运用的方

法主要是借助多准则决策法来制定土地适宜性分析中的评价因子构架,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将各项评估因子的结果通过叠加表现出来, 最终通过情景分析法来实现城市康体游憩体系中多种功能绿道的规划。

土地适宜性分析为生态土地使用规划方法的一种, 是指土地资源对某种特殊利用适合程度的确定过程, 是在调查搜集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按照规划与建设的需要, 并根据整个土地的适用程度, 为合理选择和组织城市土地提供科学依据。在没有任何有害或多数无害的条件下, 对城市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 确定最适宜的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 给予土地使用规划与资源管理在作业上的需要, 多位规划保育学者乃陆续发展许多土地使用适宜性分析方法, 而成为环境规划的主要工具之一。

3.2 方法论AHP法 (层次分析法) 是Thom as Saaty于1980

年首次提出的用于多准则决策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Saaty, 1980) 。其基本是思想是, 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决策或评价的总目标, 把总体现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首先, 它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 将因素依不同层次聚集组合, 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 够根据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 就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描述;最后, 利用数学方法, 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或相对优劣的排序值, 从而对多准则决策过程提供决策支持。也就是说, 层次分析法是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中, 最终被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数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列问题 (马立平, 2000) 。

4 结论

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 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网络的概念, 配合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等理念尝试构建城市中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康体游憩体系。而后再根据相关文献与研究, 拟定城市康体游憩体系的评估项目因子和准则, 作为建立评估框架的依据。

摘要:目前国内城市用地的紧张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活动的需求, 这就对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如何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 既满足城市以人为本的需求, 又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游憩项目 第3篇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 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分布在城市周边、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概念, 自2004年国家建设部首次批准山东荣成市桑沟湾城市湿地公园以来,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公园发展迅速。目前, 全国各类湿地公园总数达到300多处。

1 现代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特征

Pigram和Jenkins对游憩需求的定义:是个体参与游憩活动的行为以及游憩愿望, 不管个体是否有经济实力或环境中有必要的能满足个体需要的游憩资源。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特征表现为:普遍性、多样性和可塑性。

普遍性。游憩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修复与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人体有三大生物节律, 即体力节律、情绪节律、智力节律。当三大节律处于高潮时, 人就精力充沛、情绪高昂、智力活跃;反之, 处于低潮或临界日就浑身无力、情绪低落、智力迟钝。这种自然规律决定着人在工作之后都要有恢复精力的需求。这种游憩需求和人体这种生物节律形成对应。

多样性。游憩需求的多样性主要源于游憩者个体特征的复杂性。影响游憩需求的个体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游憩者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两种特征相互影响个体对于游憩的认识、游憩偏好、游憩频率、游憩消费等等, 随之表现出多样化。其次, 由于科技的发达使得游憩活动的可选择的多样性。

可塑性。通过改变游憩机会, 不仅可以引导游憩需求, 而且还可以创造游憩需求。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喜欢参与游憩活动并不仅仅是个人选择, 在一个适合游憩活动的环境中生活, 人们更容易去选择参与户外游憩活动。据美国的一个调查显示, 临近游憩设施和场所的居民比起那些远离游憩资源的居民每天运动30钟的人要高出43%。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特征, 2010年7月1~3日, 在绍兴镜湖湿地公园、绍兴城区进行了“城市休闲旅游调查”,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95份, 有效问卷255份。调查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

在“您认为休闲旅游对您的重要性程度”回答中, 城市居民认为休闲旅游“很重要”和“重要”的达到了71.0%, 见图1。

在“您对您所在城市现有休闲设施的满意度”回答中, 满意程度偏低, “非常满意”+“满意”两项也只占到20.8%。在紧接下来的“如果您不太满意, 您认为城市休闲最缺乏的是”第一是“自然型休闲地, 占42.0%”、第二是“运动型休闲点, 占25.9%”, 接下来才是“娱乐型休闲点, 16. 4%”、“文化型休闲点, 15.7%”, 见图2。

在休闲旅游目的选择上, 城市居民也主要趋向于环境良好的“湿地等水域旅游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区, 见图3。

从以上调查结果看, 城市居民已将“休闲旅游”看作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 但目前在城市范围内能较方便接近和随时进入的休闲旅游设施与居民的需求之间差距较大。在居民对休闲旅游地需求中, 最为看中的正是就近的湿地、森林公园。因此, 城市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对目前旅游景区结构进行调整, 在旅游景区游憩产品开发中针对居民已经变化了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 以满足居民新的休闲旅游需求。

2 城市湿地公园休闲游憩产品创新

2.1城市湿地公园休闲游憩价值分析

城市湿地公园可开发利用的游憩价值包括景观美学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康体健身价值、自然教育价值、民俗体验价值。

景观美学价值:湿地景观的美学价值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及生境的多样性。既有大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协调美, 也有小到一草一木、一鱼一鸟的形态美、色彩美, 以及各种水声、风声、鸟声、虫声等声音美, 都体现了自然和谐美, 让人感觉舒适怡然、赏心悦目 。

休闲娱乐价值:城市湿地公园岸段往往被辟为城市景观地带, 绿化较好, 并建有休闲小木屋、小竹客和城市居民可以在此品茗、聊天, 观看湿地风光。如在北美 (加拿大、美国西哥) , 每年有6 000万人观察候鸟, 320万人狩猎鸭和鹅, 可带来200亿美元济收益。

康体健身价值:城市湿地公园一般来说是城市中自然环境受人干预最轻的区域, 是城市居民和旅游者回归自然的良好场所。无论是在湿地公园中散步、骑车、划船和其他健身活动一般都能得到比城市其他空间更佳的健身效果。

生态教育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物种等, 为自然科学教育、生物教学、生态环境教学提供了难得的现实场地。

民俗体验价值:城市湿地公园多处郊区, 区域内往往保存着有别于都市生活的传统民俗, 通过湿地公园的方式保留下来, 为城市居民便捷了解传统民俗、了解地方文化发展演变提供现实素材。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还能成为居民休闲游乐新选择。

2.2 创新的基本原则

建设部于2005年发布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 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整个过程都作了规范, 希望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时在保护和开发中找到指导依据。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这些原则落实到湿地公园游憩产品的开发上, 要做到风格上突出自然生态性、内容上强调科普教育性、形式上强调体验与参与相结合突出地方文化性。

2.2.1风格上强调自然生态性

运用景观生态理论、生态规划理论、生态恢复理论等, 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规划, 突出湿地景观生态格局 (由湿地中的基质——绿色的片区, 斑块——水域、森林、草坪、农田、广场, 廊道——道路、河溪、林带等组成) 。景观的水平生态学过程使景观元素之间相互渗透, 从而形成多样、协调统一的景观格局。

2.2.2内容上强调科普教育性

城市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突出而成为最佳自然教育、环境教育、生物教育、景观规划教育场地。这在国外湿地游憩项目开发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 很多湿地公园都建有自然馆、湿地馆、生态馆, 配备有专业的讲解人员, 制作了详细、直观、形象的知识解说系统, 有些湿地公园还不定期开设了专业性的学术讲座

2.2.3效应上强调体验参与性

湿地公园游憩项目设置都是围绕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心主题展开的,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体会、体验、体悟的深度与参与程度密切相关。无论是教育性项目、休闲型项目还是户外健身性项目, 在项目规划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

2.2.4地域上强调地方文化性

地域特色是特定区域土地上自然和文化的特色, 它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 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人文景观。

2.2.5功能上强调整体系统性

湿地公园在游憩产品的规划设计、建设上要基于整个城市游憩产品体系来考虑。作为旅游生态化、休闲化发展趋势下出现的新的城市游憩空间, 应该有显著的区分传统城市公园的游憩产品构架, 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新的游憩需求。

以上原则可进一步总体归纳为“自然、休闲、文化”三方面及彼此之间关系的协调。“自然”——充分体现尊重自然和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学观。“休闲”——体现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文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生存方式。

2.3湿地公园游憩产品创新

2.3.1理论构架

湿地公园游憩产品创新首先在于理念区分于传统城市公园的“以人为中心”, 而是基于“以人为本, 人地和谐”的理念, 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的理念和服务于人的需求统一起来;二是规划设计、建设以生态学理论做指导, 尊重自然生态规则来设计景观和游憩项目, 尽量避免建造人工设施, 必要的人工设施也采取隐蔽、朴素、分散、自然化处理等措施;三是所有湿地游憩项目都直接或间接存在有生态、环保教育功能。

2.3.2湿地公园游憩产品体系构架

2.3.2.1湿地生态教育游憩产品

利用湿地公园进行生态教育是国际通行、而且广受欢迎的做法。湿地复杂的生态系统为生态教育提供了极佳的场地。生态教育的内容可包括生物、生态、地理、土壤、水文、环境、乡土文化等;在层次上既可作为大众化科普教育也可作专业化教学;在方式上可以采用公园人员讲解、景区标识系统、影像展示、仿生模型、学术报告等。

2.3.2.2湿地观赏游憩产品

湿地复杂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种类及秀美的自然风光都能成为旅游者观赏的对象。湿地观赏不同于传统风景的观赏, 需要从宏观的湿地环境、中观的湿地生态系统到微观的生物个体多个层次进行, 这样才能比较深刻理解湿地各类构成要素之间、各个个体之间的关系。

2.3.2.3湿地摄影、绘画、修学等专业游憩产品

湿地环境优美, 景观丰富, 富有生机, 颇具动感, 很受广大摄影和绘画爱好者的喜好, 是他们取景的好去处。湿地摄影、绘画同时也是旅游者更深入了解湿地的一种方式。为了吸引湿地摄影、绘画旅游者, 首先在湿地规划设计上要尽量保持湿地原生性特征、突出湿地的特点;其次, 合理规划设计好摄影绘画的场所, 能提供他们创作必要的设施, 如根据他们行为需求和特征, 设计一些休息平台, 三角架或者是坐凳的合理放置。

2.3.2.4湿地垂钓、划船、餐饮等休闲游憩产品

湿地垂钓、划船、餐饮、烧烤等是大众游憩的普遍性行为, 这也是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市场非常广阔。但这些行为对湿地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需要加以严格的管理。

2.3.2.5湿地徒步、自行车、攀登等户外运动游憩产品

湿地公园一般面积较大, 往往其中有较大的水面, 也有部分湿地中有山体分布。随着中国旅游发展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型, 徒步、自行车、攀登等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就近利用城市湿地公园相对自然化的环境发展户外运动旅游, 广受城市居民的欢迎。由于这些户外运动形式简单、环保, 因此也是比较适合在湿地公园中发展的项目。

徒步旅游是一种新的时尚旅游方式, 徒步旅游者追求旅游过程中的自主性, 或张扬个性、或放松身心、或追求挑战。户外自行车是一种运动量大的有氧运动, 对人体的心脏功能、体力素质、肺活量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锻炼作用, 同时自行车也是一种交通工具, 可以达到离开市中心一定距离相对自然的环境中, 因而参与的群体在不断扩大

2.3. 2.6湿地地方民俗游憩产品

大型城市湿地公园内, 往往都有村落分布, 对这些村落湿地公园多采用迁移、部分保留的方式处理。一是可以减少湿地建设引发过多民众迁移, 也减少了投入;二是为了保存区域内的民俗文化, 因为这些民俗文化是湿地历史发展的产物, 特别是许多民俗文化体现了人地和谐的内涵, 同时民俗文化是湿地重要的旅游资源, 可以开发成具有吸引力的游憩产品。

2.4湿地公园游憩产品创新途径

2.4.1以理念创新引导游憩产品系统创新

镜湖湿地公园游憩产品开发理念创新一是要把握现代旅游休闲化发展大势, 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更主要的发展休闲旅游;二是要针对湿地公园的特点以先进的生态理论来规划设计游憩产品, 如在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法则, 而不是完全按照传统园林设计的思想去改造。

2.4.2以市场需求的变化带动游憩产品内容创新

镜湖湿地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需求在发生结构性的调整, 在湿地公园游憩产品规划设计要在系统全面对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来开发相关的产品。

2.4.3 以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技术指导游憩产品形式创新

运用最新相关理论成果和技术, 比如在旅游领域的关于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健康旅游方面研究,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尊重自然的“反规划”理论等进行指导游憩产品创新。

2.4.4以国内外行之有效的成果和经验引发游憩产品风格创新

中国与欧美国家有30年左右的时间差。国外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上、在湿地游憩产品开发上已经有一些相对成功和成熟的经验, 甚至包括我国的香港地区也与国际水准更接近, 因此可以总结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这些成功经验的移植对于镜湖湿地公园来说就是一种创新。

3 小结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产品开发是处理湿地自然与人文、保护与利用、投入与产出等各种关系的集结点,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开发时要基于湿地的特点、现代旅游趋势, 并在整个城市游憩产品体系中定位;并针对城市湿地公园这一近年来出现的特殊的类型公园形态的旅游开发, 不能只基于传统的公园规划设计、旅游开发理论, 必须是生态学、城市规划学、旅游开发学、园林规划设计、民俗学等理论综合指导下进行, 目前在城市湿地公园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成果缺乏, 需要在学习国外的经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及各地的具体情况作出努力, 为中国正在迅速发展的湿地公园建设作出贡献。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在我国的发展还不足10年历史, 但发展迅速。城市湿地公园环境的独特性和生物多样性, 在功能定位上与传统城市公园的差异, 现代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新需求, 决定其在旅游功能的休闲游憩产品开发上需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在起源、资源环境禀赋、建筑设施、分布位置等方面对城市湿地公园和城市传统公园系统比较的基础上, 依据现代休闲旅游理论, 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的休闲游憩价值, 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休闲游憩产品创新的5项基本原则, 构架了游憩产品创新理论框架。以绍兴市镜湖湿地国家城市公园为例提出了休闲游憩产品创新的4种途径。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休闲游憩产品,创新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J].中国园林, 2006, (22)

[2]许婷, 简敏菲.城市湿地公园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3]阮坚勇.关于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园林科技, 2006 (3)

[4]娄伟平, 冯国标.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5]王向荣, 林箐, 沈实现.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 2009 (6)

[6]王立龙, 陆林.湿地景观的恢复与营造—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及启动区规划设计[J].风景园林, 2006 (4)

[7]刘子刚.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地理科学, 2004 (24)

[8]雷昆, 张明祥.中国的湿地资源及保护建议[J].湿地科学, 2005 (2)

[9]李长安.中国湿地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J].中国水利, 2004 (3)

[10]崔丽娟.湿地价值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城市游憩项目 第4篇

关键词: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模型

一、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测度研究

Chris Ryan在其著作《休闲旅游:社会科学的透视》 (1991) 中, 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划分为先在因素、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几个因素, 同时认为旅游体验的质量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图1模型图来说明。

在此模型中, 先在因子由个性、社会等级、生活方式、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目的地的营销和形象定位、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期望、动机等构成, 并且动机受其它因素的作用而对各干涉变量施加影响。干涉变量包括:旅游体验中的延误、舒适、便利和目的地的可进入性、目的地的性质、住宿的质量、景点的数量、活动内容的多少以及目的地的种族特性。

许多学者曾经努力构建了一些测量旅游体验质量的方法。李 (Yiping Li, 2000) 和杰克逊 (M.S.Jackson, 1996) 都使用了正感体验和负感体验来描述旅游者的体验感受。李的旅游体验转换模型提出, 正感体验形成满足的心态, 即有较高满意度, 负感体验有很低的满意度, 表现为痛苦感。不管是满足感还是痛苦感, 都可以统一在愉悦度这个单一的维度上。

谢彦君将“对旅游者心理构成周围型刺激”的旅游情境 (即作用于旅游体验的环境影响因素) 划分为两种类型:旅游氛围情境 (tourist situations of atmosphere) 和旅游行为情境 (tourist situations of behavior) 。旅游氛围情境是一种概念性情境, 它对行为者的心理影响主要以弥漫性的渗透为主, 属于旅游者主观情境层次, 这种主观情境主要是由旅游者的旅游需要、旅游动机、旅游期望这些先在情感心理因素的作用引起的, 是一种心理映射或投射, 或者是一种“移情”。在旅游过程中所发生的旅游行为都笼罩在这个情境中, 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方式、方向和力度。旅游行为情境则是由串联在旅游过程中的各节点, 以其对具体旅游行为的规定和引导作用而构成的旅游情境。旅游行为情境的特征, 取决于旅游线路上各旅游目的地及其景观的自然文化特征, 这些特征虽然要依靠旅游者进行主观的识别和意识的融入, 但基本上取决于客观的存在, 而不是像旅游氛围情境那样主要是旅游者需要的主观映照或反射。

魏小安等 (2004) 从旅游规划的角度, 结合我国旅游规划的现状, 对情景规划与旅游体验设计进行了探讨。他认为, 情景就是“情”与“景”的联合, 情是主体, 景是客体, 一是以情入景, 二是情因景生, 三是触景生情, 最终是要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体验设计应以消费者的参与为前提, 以消费体验为核心, 最终使消费者在活动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

余建辉、张健华 (2005) 对自然旅游景区游客体验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认为游客在自然旅游景区的消费过程, 其实就是一种体验过程。游客在自然旅游景区获得的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 除了取决于自然景观资源本身的质量外, 还与景区的游客旅游体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王毅菲 (2007) 提出旅游体验的概念化模型, 用以描述旅游体验世界的三维空间结构。该模型由旅游者主观心理因素 (旅游氛围情境因素) 、目的地客观的特征环境 (旅游行为情境因素) 及旅游者对旅游场的融入程度 (或旅游场对旅游者的浸润程度) 三个维度构成, 分别由X轴、Y轴和Z轴来表示, 共同表征旅游者体验相互作用影响的内部结构, 从而构成了RBD旅游体验的三维坐标系。X轴、Y轴及Z轴构成了整个旅游场, 是旅游者主观心理感受和客观旅游环境 (刺激) 之间相互浸染、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产物。在这个场中, 既有依托于旅游目的地景观自然、文化特征的物理场 (Y轴反映) , 又有游客基于自身主观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场 (X轴反映) , 当旅游者在不断变化的外界旅游环境的刺激下, 不断调整着自身心理场时, 旅游者就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融入旅游场 (Z轴反映) 。

二、基于理论构建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概念化模型

基于以上对相关文献的整理, 笔者认为, 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的实质是游客在游览城市游憩空间的过程中对所接触的外部世界产生的内心主观感受, 这种感受是游客与外界事务、活动、他人互动的结果。所以, 对城市游憩网络的评价需要通过对游客对游憩网络的体验质量以及游客对游憩网络的评价这两者同时测度来进行。

城市游憩网络的发展与成熟建立在游憩空间科学的规划与开发的基础上, 只有游憩区与游憩廊道合理规划, 紧密合作, 才能实现游憩空间网络化。游憩网络质量的测度目前缺乏公认的计量学方法。根据对旅游体验模型的相关文献研究的理解与整理, 笔者提出, 城市游憩网络的游客体验由游客主观心理因素、游憩地客观的特征环境及游客对游憩网络的评价三个直接或间接决定, 所以综合以上研究的前提下, 笔者提出城市游憩网络的游客体验概念化模型。通过对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的测度来描述城市游憩网络的质量, 从而评价城市游憩网络。

该模型由游客主观心理因素、游憩地客观的特征环境及游客对游憩网络的评价三个维度构成, 分别由X轴、Y轴和Z轴来表示, 共同表征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的内部结构 (见图2) 。

X轴表征游客主观心理因素。它反映了由游客个人主观因素, 如个性心理特征、游憩期望和游憩动机、游憩目的等等所决定的游客在进行游览体验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感受;Y轴描述游憩地客观的特征环境。它反映游憩客体对游憩者刺激的方式及强度, 是由游憩地环境、游憩吸引物、服务设施、文化氛围、游憩空间布局等方面共同组成的外界游憩环境的整体;Z轴衡量游客对城市游憩网络的评价, 包括游客对紧邻的游憩空间数量、继续游览相邻游憩区的意愿以及合作的游憩项目丰度等游憩网络特征的评价。

也就是说, 评价城市游憩网络的游客体验质量由游客分别在X轴、Y轴及Z轴的相应取值所共同组成、共同确定的空间坐标来描述。通过对游客体验质量的衡量, 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游客体验的深刻程度、情感状态上的快乐程度及心理上的满意程度, 由此找到了一种城市游憩网络的评价方法。

正如谢彦君 (2005) 所说, 旅游者的体验构成了旅游现象最基本的结构性要素。因为, 在整个旅游世界, 虽然旅游主体 (旅游者) 、旅游客体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以及旅游媒体 (旅游业) 是这个世界的共同内容和要素, 而串联这三种要素的核心主线乃是旅游体验。笔者在本文的研究就是以此为前提的, 认为在以城市游憩为研究对象时, 同样地, 游憩主体 (游憩者) 、游憩客体 (游憩资源和游憩产品) 以及游憩媒体 (游憩业) 是城市游憩的共同内容和要素, 游客体验串联着这三种要素。

三、结语

由此可见, 在研究城市游憩网络改如何发展这一现实问题时, 以游客体验理论为依据, 借助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概念化模型的建立, 来衡量城市游憩网络的质量, 将可以作为评价城市游憩网络的较全面科学的依据, 成为游憩网络研究的重要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体验的两极情感模型:快乐-痛苦[J].财经问题研究, 2006 (5) :88-92

城市游憩项目 第5篇

关键词:游憩践踏,影响,城市生态公园,芜湖市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和户外游憩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便成为城市中使用最频繁的户外游憩地。特别是具有一定面积的生态型城市公园,其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成为人们游憩休闲、户外锻炼身体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城市的绿色组成部分,能给身心疲惫、工作节奏快的城市居民带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放松;但这些游憩活动对城市生态型公园的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部分学者对大量徒步旅行者产生的游憩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1,2,3,4,5],主要集中在践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如导致植被覆盖下降、土壤压实、侵蚀、景观破坏等。为了评估这类游憩活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了相关指标,如践踏导致路径的宽度变化、路面损坏、根系暴露、新路径、路面损坏等[6],以及相应的指数进行量化计算,如植被多样性、覆盖率、土壤硬度、侵蚀率等,生物干扰、入侵系数,以及频度、优势度、环度、联结度、网络有效性等一系列指标[8,9,10]。用这些指标和指数来确定游憩活动对游憩路径产生的生态影响,为生态游憩公园的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从而减少相应的生态影响,使城市公园保持最佳的环境状况,满足人们的户外游憩需求。

国外对游憩景区的践踏影响研究很多,Hartley研究了美国Montana州冰河国家公园践踏对植物开花的影响[11];Singer对Mt.Rainier国家公园的羽扁豆(Lupinus lepious)及钟铃花(Penstemon procerus)植物成熟果实数量的研究表明,受到游憩践踏影响的样区植物结实量均少于对照区,样区内2种植物均以7月中旬(第一次花序盛开)受到的影响最大,说明发生践踏的时间是关键因素[12];Frissell、Cole 、Marion等研究表明,游道上层树木的根系常因践踏而易受伤害,降低了树木的吸收能力,使树木抗风能力减弱[13,14,15,16,17];Marshell、Holmes的研究表明,践踏使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导致种子发芽时幼芽和幼根的伸展受到抑制,幼苗被踩死,影响其成活等[18]。目前,我国对旅游践踏影响的研究较少,仅有程占红、石强、冯学钢等对旅游风景区进行过相关的研究[19,20,21],而对户外游憩量较大、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园几乎没有进行过研究。

2 研究地区概况

芜湖市是安徽省省辖市,全市面积3317km2,人口21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0.5万人,1877年起逐渐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由于位置优越,商业鼎盛,历史上芜湖市曾被誉为“皖之中坚”、“长江巨埠”。位于芜湖市城市中心的赭山风景区户外游憩活动人数众多。据报道,2003年游憩人次171.1万人次,其中赭山公园120.9万人次;2004年达195.5万人次,其中赭山公园127.3万人次;2005年达226.7万人次,其中赭山公园156.2万人次。赭山风景区(城市公园)位于风景秀丽的江城——芜湖市城市中心区,2006年经国家旅游管理局批准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赭山风景区由大赭山、小赭山、广济寺和陆和村茶艺博物馆组成,“赭塔晴岚"为芜湖八景之首。赭山兀立于芜湖市中心的西北角,周长4.5km,总面积47.87hm2,有大小山峰2座,其中大赭山海拔84.8m、小赭山海拔67.9m;年均温16℃,年降水量1169.8mm;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满山树木葱茏,芳草萋萋。本次研究主要集中在赭山公园的大、小赭山内进行,是赭山户外游憩活动的主要集中区,游道类型多、践踏影响广泛。

3 研究方法

3.1 评价因素

调查选取了践踏引起的植物根暴露(长度0.02m以上)、路面变宽、践踏出新的路径(路宽小于0.8m)和部分道路的路面损坏等作为评价内容。根据评价内容选择了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践踏影响程度指标选用了不同游道路面的植物根暴露、路面变宽、多路径和路面损坏4种情况的频度、宽度、长度来表示,反应出不同游道受践踏影响的受损状况。

3.2 践踏影响程度评价指标

在对评价因素的评价中选取了影响频度、影响宽度和影响长度等3类评价指标[22]:①游道变宽。影响频度(Ftw=影响次数/游道长度),游道变宽延升的长度比(Ltw=影响长度/游道长度),游道变宽的宽度(Wtw=影响点宽度/游道长度)。②多游径。影响出现频度(Fmt=影响出现次数/游道长度),延升的长度比(Lmt=影响长度/游道长度),根暴露频度(Fre=根暴露次数/游道长度),根暴露长度比(Lre=暴露根的长度/游道的长度),路面损伤出现频度(Ftd=影响次数/游道长度),游道损伤长度比(Ltd=影响长度/游道长度)。评价不同类型的游道出现影响频度、长度、宽度分别用如下公式来表述。影响频度:F=Ftw+Fmt+Fre+Ftd;长度比:L=Ltw+Lmt+Lre+Ltd;宽度比:W=Wtw。

3.3 调查数据

本次对赭山风景区游憩践踏影响的全面调查,共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步行游道19条,包括水泥步道、石板步道和土质步道(表1),总步道长3123m,占赭山公园游径总长度的70%,宽0.8—2.6m,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游览步道。对游憩践踏引起的根暴露次数和长度、路面变宽的次数和变宽的长度和宽度、多路径次数和长度、路面损伤的次数等4类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结果见表2。

3.4 数据分析

践踏问题频度:通过对数据的整理(表3、图1)可见,不同路面践踏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对问题的频度、长、宽等的计算,可得到水泥路面的问题的频度为根暴露0.06次/m、多路径0.05次/m、路面变宽0.02次/m(水泥路无统计意义);石板路面问题的频度分别为根暴露0.10/m、多路径0.06次/m、路面变宽0.03次/m、路面损伤0.027次/m;土质路面问题的频度分别为根暴露0.51/m、多路径0.07次/m、路面损伤0.049/m(土质路面变宽无法具体统计)。从中可见,根暴露问题的频度:土质路面>石板路面>水泥路面;多路径问题的频度:土质路面>石板路面>水泥路面;路面变宽的频度:石板路面>水泥路面;路面损伤的问题频度:石板路面>土质路面。从频度上看(频度F=Ftw+Fmt+Fre+Ftd),水泥路面受影响的总频度:F水泥=0.02+0.05+0.06+0=0.13;石板路面受影响的总频度:F石板=0.03+0.06+0.10+0.027=0.217;土质路面受影响的总频度:F土质=0+0.07 +0.51 +0.049=0.629。可以看出,所有游憩路径中水泥步道的践踏影响的频度问题相对最小,其次是石板路面,而土质路面的伤害最大。

践踏问题宽度:游憩践踏使路面变宽主要集中在水泥路面和石板路面,对土质路面无法进行相应的统计。调查发现水泥路面平均变宽为0.69m、石板路面平均变宽为0.78m;用平均变宽的幅度除以各自路面的平均宽度(Wtw),得出水泥路面变宽比为0.38、石板路面为0.45,石板路面变宽程度明显大于水泥路面。

践踏问题长度:在践踏所引起的问题长度与总长度的比值统计中发现,对根暴露的长度、多路径的长度和路面变宽的长度分别和所调查路面的长度进行对比,得出所调查路面践踏的不同类型问题的长度比用来分析践踏影响的程度。从图2—5中可以得出,根暴露长度比为:土质路面>石板路面>水泥路面;多路径长度比相差不大;路面变宽长度比:水泥路面>石板路面;路面损伤长度比:石板路面>土质路面。从游道的总长度比上看(长度比:L=Ltw+Lmt+Lre+Ltd),水泥路面受影响的总长度比:L水泥=0.083+0.706+2.70+0=3.489;石板路面受影响的总长度比:L石板=0.071+0.70+4.84+0.023=5.004;土质路面受影响的总长度比:L土质=0+0.708+24.43+0.059=25.197。可以看出,所有游憩路径中水泥步道的践踏影响问题的总长度比相对最小,其次是石板路面,而土质路面的伤害最大。

4 结论

赭山城市公园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近几年的户外憩活动量增长迅速,年游憩量达到100万人次以上,游憩活动对赭山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对赭山城市公园的游憩活动影响的根暴露、多路径、路变宽和路面损伤的分析中,得出不同游道受到的游憩影响是不相同的,其中根暴露多发生在土质游道路面,水泥游道次之,而石板游道最小;多路径发生在水泥游道上最多,土质游道次之,石板游道最少;路面变宽为水泥游道大于石板游道,路面损伤是土质游道大于石板游道。

在对不同类型游道的游憩践踏影响用出现问题总频度、长度比和宽度比来分析。在总频度上,F水泥=0.13

城市游憩项目 第6篇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 如何安排好闲暇时间成为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如果在居民附近有方便到达的游憩空间, 居民会优先选择各种户外活动作为自己的游憩活动, 优质的游憩空间会引导人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益阳奥林匹克公园作为4A级景区, 省内唯一的体育主题公园, 理应担负起为居民提供高质量游憩空间的责任。

1 相关概念

1.1 主题公园

保继刚的定义“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 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思, 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1]。董观志则定义为“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2]。李志飞认为“主题公园是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3]。城市体育运动主题公园正是围绕着体育而塑造主题、营造气氛、提供相应设施以服务于人的主题公园。

1.2 游憩

“游憩”的英文为“recreation”, 由于工业革命产生, 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劳动阶级拥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可以自由选择娱乐活动, 而“recreation”恰恰形象地概括了这一现象[4]。纽约学者Manuel Baud-Bovy和Fred Lawson (2004) 在《旅游与游憩规划手册》给出游憩的定义:“所有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活动, 但不包括此间从事的某些责任事物 (加班、第二职业、在家从事研究和各种家庭内房屋维护工作) ”[5]。黄羊山 (2000) 对游憩的界定:“发生在居住地附近、没有旅行的过程, 有一定的花费但不多, 且消费地和收入来源地相同的活动”[6]。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城市公园可以为居民游憩提供天然的良好场所, 而奥林匹克公园应发挥体育运动的优势作用, 为居民提供一个可游可赏、可以锻炼、可以怡情的场所。

2 奥林匹克公园发展现状

益阳奥林匹克公园地处中心城区, 是为承办2002年的湖南省九运会,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于2002年8月建成的, 占地面积500亩, 是中国羽毛球队益阳训练基地, 体育功能突出、生态环境优美。公园内建有集散广场、景观小品、户外运动健身器材, 具备休闲游乐、运动健身、会展演出和体育赛事等功能。

该公园周边居住区较集中, 但是除了游泳馆利用率较高, 其他场所显得比较冷清,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公园提质改造措施使得公园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 通过笔者的观察, 对本地居民在公园中的主要游憩活动进行了以下归纳。

3 居民在奥体公园中的主要游憩活动

3.1 体育锻炼类

1) 健走。

公园中有比较完善的环路, 并且有步行里程指示牌, 便于步行者统计自己的行程, 增加行走趣味。健走以晚饭后居多, 有居民自发的步行, 也有有组织、有规模的健走行为, 比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教师每晚在此举行集体健走, 公园中的线性空间被充分利用。

2) 使用户外健身器材。

健身器材的使用集中在冠军林和足球场对面的小型活动场地。冠军林正对着公园的东大门, 进出方便, 使用频率高, 在天气晴朗的节假日人数众多, 很难找到空余的位置;足球场对面的小型活动场地的健身器材较少, 使用人数也相对少, 同一时间段与前述场地的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比。

3) 对“一场三馆”的使用。

综合体育场分时段开放, 开放期间可以进入踢球, 另外还有一些非正式的小型草坪足球场可以随时进入踢球。

游泳馆为盈利型的室内恒温泳池, 环境较好, 一年四季的使用率都较高, 在夏季会开设室外露天泳池及幼儿池, 吸引众多市民来游泳。

综合体育馆和羽毛球训练馆多为体育训练与比赛之用, 居民日常使用较少。

4) 广场舞。

自从公园的锻炼人数增多以来, 公园的东大门前坪广场也开始自发组织跳广场舞, 该场所距离四周的居住小区都有一段距离, 并且可以看到来往活动的人群, 充分印证了“活动吸引活动”这一场所理论。

3.2 休闲类

1) 观看体育赛事。

作为该省唯一的体育运动主题公园, 这里年均举办各种体育赛事30多次, 观看体育赛事也成了本地居民一种新的休闲活动。

2) 散步聊天。

公园内生态环境良好, 蔷薇科植物众多, 是早春赏花的好去处, 节假日携家人散步于此, 或在路边的座椅休息闲谈, 都是良好的休闲体验。

3) 主题活动。

园内不定时地举行一些主题活动, 如趣味运动会、青少年真人CS大赛等。

4 存在问题

4.1 设施不完善

体育旅游设施是否齐全、实用, 服务是否周到, 体现了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程度, 是体育旅游市场的硬件条件标准, 直接影响体育旅游的发展[7]。奥林匹克公园主体设施为“一场三馆”即综合体育馆、综合体育场、羽毛球训练馆、游泳跳水馆。其个性化旅游设施还不到位, 基本上是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传统体育设施, 没有新型的、个性化的体育设施, 体育主题强化不够, 混淆游客对奥林匹克公园与一般体育训练馆的辨认。

4.2 服务质量差

旅游服务是旅游部门利用一定的旅游设施或其他条件, 为旅游者在整个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8]。包括体育运动器材规格齐全, 能满足各种运动项目的需要;交通工具齐备、方便, 能满足旅客对交通的需求;食宿服务周到、热情, 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保证体育用品、纪念品的供应, 满足旅游者的购买需求。奥林匹克公园目前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游客不满意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少来过还想再访的客人往往因为没有合适的、能满足其寻求新经历的产品而作罢。

4.3 地方体育旅游主题特色开发欠缺

特色是主题公园形成吸引力的关键[9]。奥林匹克公园近年来多次成功举办如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全国足协杯半决赛、全国女排联赛、全国女子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全国甲级男篮对抗赛等一大批高规格体育赛事, 在体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被称为体育“益阳现象”。但由于该公园旅游项目缺乏地方体育旅游特色, 呈现同质化, 竞争力和吸引力下降。项目的同质性使该公园的娱乐休闲功能可以被轻易替代, 不利于培养游客对公园的忠诚度。

5 对策研究

基于以上问题, 益阳市政府已经着手公园的提质改造, 正在对园内道路改造升级, 园内进行绿化, “全面开放公园各个方向的大门, 每个入口都将建设健身广场, 在公园设置内环、外环步行道, 增设5人制足球场、室外网球场、门球场、儿童滑冰场等, 同时将3个露天网球场改造成风雨网球场”。从以上改建措施可以明显看出:管理者对市民游憩活动的关注, 改建后的公园必定会大大提高承载和服务能力。除此之外, 本文认为还有以下思路可供参考。

5.1 形成比较鲜明的地方体育主题公园的特色

被誉为“羽毛球之乡”的益阳, 已培养出唐九红、龚智超等7名羽毛球世界冠军, 但对普通市民来说, 对冠军的了解仅限于墙上的几张宣传画, 虽然现有“冠军林”一处景观, 但设计简单, 不能与人引起强烈共鸣。在景观设计上, 可以考虑在羽毛球馆附近形成一处以羽毛球运动为主题的场地, 景观设施可以选择相关要素, 也可以此为主题布置儿童游戏场所, 让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产生自豪与荣誉感。地方特色不但会让市民增强归属感, 也给外来旅游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提高旅游目的地的辨识度。

5.2 提高服务设施质量

高质量的服务设施更便于居民各种活动的开展, 体现了高质量的管理水平, 更有引导文明生活, 进行文化传递的良好作用。园内如坐具、洗手间等与游憩活动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 虽然在全园都有分布, 但还存在着数量较少, 设施质量普遍不高的现象。如座椅的形式单一, 连在一起的座位较少, 有时候一家人要坐在路的两端才行;路障的设计只有冠军林一带用了足球的形象, 其他景观小品 (如垃圾桶、路灯、指示牌、宣传栏等) 鲜有体现体育公园特色的一面。

5.3 加大宣传力度, 多举办与市民生活贴近的游憩活动

在市民的印象中, 只有打球或者锻炼才会专门去奥林匹克公园。而作为一座城市唯一的主题公园, 除了举办正规的大型赛事, 也可以不定期组织一些趣味的、非正式的、与体育相关的活动, 除了比赛也可以是展览、公益活动 (如植树、植物认领等) 等, 如桂林七星公园在秋季会举办以桂花为主题的展览, 让人们对“桂树成林”有更深的认识, 在春夏季会举办插花展, 让插花作品在真山真水的映衬下更加美丽。这些活动会让居民感受到“我爱我们的公园, 我爱我们的家园”, 让每个来过的人都感觉到这是值得再次游玩的公园。

总之, 奥林匹克公园是益阳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也是和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憩场所, 建设好这个体育主题公园, 对提高居民的游憩质量,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积极的作用。

摘要:以益阳奥林匹克公园为例, 分析了其对居民游憩活动的影响, 针对该公园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景观设计、人群行为心理学、服务设施等方面, 探讨了优化建设该公园的途径, 从而使该公园既成为益阳城市的名片, 又成为益阳人民的精神栖息场所。

关键词:主题公园,游憩活动,服务设施,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保继刚, 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0-75.

[2]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0:82-134.

[3]李志飞.主题公园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45-195.

[4]BURDGER J.The Evolution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Research from Multidisciplinary to Interdisciplinary[M].JACKSONEL.BURTON T L.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Mapping the Past, Charting the Future.Venture Publishing, Inc.1989.

[5]曼纽尔·鲍德-博拉, 弗雷德·劳森.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M].唐子颖, 吴必虎,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162-167.

[6]黄羊山.游憩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2) :10-12.

[7]程立.试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前景[J].贵州体育科技, 2006 (6) :14-18.

[8]魏小安, 刘赵平, 张树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州旅游出版社, 1999:50-175.

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大连游憩系统研究 第7篇

城市游憩体系的建立是需要综合城市游憩空间研究、游憩者需求及游憩者行为研究、游憩产业政策分析等几方面而成。随着城市化进入多元化阶段, 传统游憩空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在游憩系统的研究中, 游憩者的需求及行为分析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 改善城市居民精神生活质量有着尤为关键的指导作用。

随着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被提升为国家战略, 在大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的概念, 即在大连市行政辖区内, 经过一定时段的社会发展、市场扩张、自然演进和政府推动过程, 逐步实现全地域按照一般通行的城市标准、制度框架、人文理念运行[1]。

随着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 城市交通设施延伸, 产业布局规划, 居住环境提升, 经过近1年多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果。而城市游憩系统的规划还是处于一般意义上绿地空间的划定层面, 其中城市近郊游憩地作为市区游憩空间的拓展和补充, 目前, 由于人们对乡村户外游憩活动的偏好, 城市近郊农家乐建设以逐渐趋于完善, 然而游憩功能仍较为单一, 需要寻求新的突破。游憩作为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 与交通、工作、居住相比, 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和重视程度。在最新发布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 》中也没有明确的游憩规划[2]。

1 概念阐述及文献回顾

1.1 游憩及游憩系统概念阐述

游憩 (recreation) 来源于拉丁语“recreatio”, 意思是恢复更新, 英文为“recreation”, 原意是“to refresh”, 含有“休养”和“娱乐”两层意思[3]。“recreation”的辞典解释是劳累工作后力量和精神的恢复和振作, 获得娱乐和消遣的手段[3,4]。其英文解释是:play or amusement;refreshment of body and mind;something that pleasantly occupies ones time after work is done[5,6]。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游憩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6,7]。B.C.普列奥布拉仁斯基 (1972年) 认为游憩活动形成了特殊的社会系统类型———游憩系统。游憩系统主要由5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 即游憩者群体、自然与文化综合体、技术与工程装备系统、服务人员群体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8]。

本研究认为, 游憩是人们工作闲暇之余离开工作环境所进行的放松行为, 活动范围主要在所居住的整个城市范围内, 尤其是距离工作居住较近的免费或者象征性收费的城市公共空间, 游憩所涉及的人群主要是当地城市居民, 活动方式一般不过夜。根据对于其他学者的游憩研究成果分析, 笔者比较赞同游憩系统主要是由游憩自然社会资源、游憩设施、空间与游憩行为耦合构成的有机体系这一观点。游憩系统随着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 会出现不同的游憩系统特性, 满足不同时期城市居民对于游憩功能的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中选择时间1984—2013年, 以题名为“游憩”进行“模糊”检索, 共得到相关文献1 265篇: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895篇,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38篇,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54篇, 中国重要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51篇,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5篇, 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1篇。

从统计结果中得出目前我国“游憩”系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游憩商业区RBD、游憩规划设计、环城游憩、城市游憩空间、游憩评价等方面, 而基于游憩者对于游憩空间、资源、设施的反馈———游憩感知研究、游憩管理研究、游憩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仍然是少数, 这与游憩学科目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我国游憩研究实证地域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苏州、西安、成都、青岛、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城市或旅游城市, 从地域上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中部地区, 中西部的区域研究较少。

由于国外城市化进程比较早, 西欧等发达国家对于游憩的研究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北美和西欧的旅游地理研究, 包括加拿大学者史密斯的著作, 在游憩方式、行为模式、经济市场预测等方面, 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吴承照[9]的《西欧城市游憩规划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研究介绍了西欧国家游憩发展的状况, 绘制了西欧城市游憩中心的时空演变图和西欧城市游憩系统结构简图。

对于游憩研究方法主要有针对森林游憩资源评价方法:孟永庆、陈应发[10]在《森林游憩价值评估的8种方法》总结了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等。

针对游憩空间的研究方法[11] (如游憩空间模型的研究) :叶圣涛、保继刚的《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刻画基础:场模型还是要素模型》。

在游憩资源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有:吴必虎、董莉娜[12]在《公共游憩空间分类与属性研究》一文中, 提出了“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分类系统”, 将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分为两个服务组, 11主类, 37干类和38支类。

目前应用在游憩研究中的理论主要有:核心———边缘理论[13]、环城游憩带理论[14]、游憩机会谱理论[15]、需求和效用理论[16]、游憩与景观生态理论[17]等。此外, 还有一些基于学科建设进行思考的文献。

1.3 游憩系统研究分析框架

本研究重点研究在全域城市化背景下, 结合需求分析、经济发展阶段分析和城市功能分析, 探讨了游憩系统设计的基本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 探讨游憩系统中游憩空间布局和游憩者需求、行为、感知的构想。最后结合大连市的全域城市化规划, 完成对大连全域无疆界游憩系统的模型构筑, 体现不同游憩功能强化的多元发展思路, 实现城市居住、工作、交通功能在游憩功能的平台中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综合体。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旨在为将来更多的学者研究游憩系统提供一种可参照的模式。

2 以大连为实例的全域城市化游憩系统构建模型

2.1 大连市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大连市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支撑点, 城市化进程比较成熟, 大连市的生产总值提升迅速, 同时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总消费水平也迅速提升, 大连城市的经济社会水平已经为游憩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大连市民休闲选择调查

本研究对于大连市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本1 400个) , 其中男女比例为5.5∶4.5, 职业分布中企事业单位职工比重为46%, 学生为17%, 退休人员为13%, 个体从业者为10%, 自由职业者为8%, 公务员为6%;年龄构成方面11~20岁比重为22%, 21~30岁比重为42%, 31~40岁比重为12%, 41~50岁比重为12%, 其他年龄段为12%。其中, 不同年龄人群的游憩动机和需求有较大的差异:儿童更多的是体验和尝试性的需求, 老年人更注重健康和家庭的因素;中年和老年人中陪同家人的需求占据了100%的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基本处于被动的状态。通过对于大连市居民游憩需求调查可以看出, 大连市居民的游憩需求主要集中在放松压力、休闲娱乐和消费购物方面, 这3项占有率达到60% (图2) 。

2.3 大连城市游憩供应现状及问题点分析

大连是一个多山地丘陵的城市, 在沿海区域的部分景区, 例如白云山、老虎滩、秀月峰、棒棰岛等区域依托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同时发展了更多人工资源的游憩设施, 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游憩机会。青泥洼商业中心和西安路商圈周边的商业游憩区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 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大连市由于历史因素是一个公园多、广场多的城市。这些公园、广场在城市游憩系统构建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大连城市的独有特色, 也是大连旅游的一个亮点。较为知名的星海公园、劳动公园不仅是本地居民的游憩地, 也成为外地游客的观光必选地。

本研究圈定研究的地域范围大连核心市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可以发现不同的游憩地类型在大连的分布情况:以中山广场周边代表的城市中央商业游憩地;以劳动公园、星海广场为代表的城市开敞空间游憩地;以老虎滩海洋公园为代表的城市游乐场;城市边缘的滨海游憩带;以西山水库、岔鞍村为代表的近郊游憩带 (地) ;以金石滩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远郊游憩地。由此可见, 大连的游憩系统构成较为复杂, 具备多元化特点, 覆盖范围也较为广泛。

按照全域城市化游憩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 结合大连的游憩现状来看大连市建立游憩系统的主要问题点有:

(1) 游憩地的功能较为单一。原有的广场由于后续的修复及周边城市建设影响, 功能仅限于城市绿地功能, 居民对于广场的使用多为休闲散步, 放松身心为主要目的。对比纽约中央公园的游憩功能来说不够综合全面。

(2) 游憩空间分布孤立, 缺乏空间互补区和融合区。由于历史因素, 大连市大部分的广场和绿地处于物质空间和活动空间的相对孤立, 缺少不同区域的自然、社会、人文要素的自然流动。不同的游憩地之间, 尤其是边界区域缺少必要的互补区域和融合区域。

(3) 缺少日游憩地的明确规划。城市规划体系中没有针对日游憩地的明确规划, 缺少政策支持和战略开发。未来全域城市化背景下, 需要各个组团发展的城市区域建立明确的日游憩地, 从而形成不同区域的“游憩系统中心点”, 不同中心点之间通过边界的互补和融合进行要素交流, 实现城市脉络的链接, 打造有机城市游憩系统。

(4) 城市游憩地的开敞性不足。由于城市周边设施规划时, 缺少游憩功能的规划, 造成游憩地与周边的城市设施界限十分明显, 这种界限多表现为:公园、绿地的围墙;城市设施的阻断体;交通主干道等。这些界限的存在造成了游憩地的开敞性不足, 限制了游憩地游憩者的行为扩展, 也不利于游憩空间的融合互补, 最终阻断了不同游憩地之间的要素交流, 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脉络。

(5) 城市游憩系统缺少明确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支持。作为城市四大功能之一的游憩功能, 在政府的工作报告及城市规划设计中仅仅是较小篇幅的提及, 没有形成完备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无疆界游憩系统的形成。同时现有的游憩开发模式, 缺少必要的经济支持。由于游憩地具备一定的公共属性, 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较大, 效果收益期较长, 造成了一定的投资压力。

针对大连市的城市游憩系统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 本研究将在探索建立无疆界游憩系统模型中尝试予以解决完善。主要的协调完善思路包括:

(1) 按照游憩需求的不同类型, 扩展单一功能的游憩地, 增加游憩地的服务项目, 创建具备体验式经济需求的游憩地。

(2) 尝试在不同的区域建立游憩中心点, 从而在全域城市化体系中形成多个游憩中心点, 并通过联络于各个中心点的游憩脉络进行要素交流。

(3) 建设日游憩地规划原则, 将日游憩地的规划列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进行专门的研究设计。

(4) 打破现有的游憩地界限, 拓宽游憩地对于周边城市设施的影响, 让更多的人可以方便的在游憩地和城市其他设施间进行流动。将游憩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城市工作空间、城市居住空间进行有机的整合, 形成生态文化通融的有机城市空间体系。

(5) 研究如何通过城市的基础建设, 提高居民的游憩生活质量, 要注重民生诉求, 提高社会的满意度。将部分游憩设施或者项目进行市场化, 引入竞争机制, 完善监管体系, 将游憩地的项目实施、管理机构的设置等工作统一进行。

2.4 大连市游憩系统空间布局体系模型的建立

游憩空间布局主要考虑游憩者需求、游憩者行为、自然资源分布、城市空间分布和政府政策方面。在全域城市化背景下, 大连市的游憩空间布局既要遵循现有模式, 又要进行突破创新。

大连市游憩空间分布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研究将大连的主要几个游憩地类型均进行了概述。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游憩空间系统的影响分析因素, 主要探讨以下5个方面。

(1) 游憩者需求。居民希望在社区或者周边绿地、公园等开敞空间进行身心放松, 所以针对于居民身心放松的游憩需求, 决定游憩RBD区域、城市开敞区更加扩展开放范围。随着游憩者游憩需求层次的提高, 对于休闲娱乐、运动康体、回归自然等需求就需要游憩空间的进一步扩展, 涵盖能够满足上述功能的设施。

(2) 游憩者行为。游憩者在游憩过程中出现的偏好行为影响着不同游憩空间的扩展方向。一般来说, 游憩行为偏好比重较大的区域, 游憩的功能比较完善, 后期建设压力小, 反之就会出现游憩空间扩展的压力增强。

(3) 城市空间区域。大连的地理空间分布较为特殊, 三面环海, 内部为丘陵山地。这就形成了城市的狭长半月形城市空间区域。与之相对应的游憩空间分布将会更加多样化, 不仅有圈形区域, 环形区域, 带状区域, 而且还会有链状区域, 半弧形区域等多种空间发展模式。

(4) 自然资源的分布。大连沿海的自然资源、内部山地水源、海岛区域、海湾区域都可成为游憩空间发展资源空间。

(5) 政府政策导向。为了全域城市化的背景推进, 需要加强金州区与甘井子区的发展, 并将旅顺区进行融合。这些都是未来游憩空间中重点游憩系统中心点的建立区域。

全域城市化是多个城市共同发展, 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组团发展模式。大连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中重要环节, 全域城市化的提出构成大连“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的空间支撑;顺应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发展趋势, 实现大连“十二五”时期对区域的要素集聚, 提升区域核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顺应了经济转型发展的趋势, 为大连“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提供增长需求;顺应了城乡利益统筹兼顾的趋势, 使大连“十二五”时期全市居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全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和质量, 实现城乡一体化。在此发展战略的导向下, 未来大连市游憩系统也将是以多中心组团式的模式出现, 即以建立的不同游憩系统中心点为圆心, 通过游憩脉络进行连接, 形成资源相互流动, 区域互补和融合并存的模式。

如图4所示游憩系统中心点构成图, 以大连老城区游憩中心点与新城区游憩中心点, 旅顺游憩中心点, 金州游憩中心点, 瓦房店长兴岛游憩中心点, 长海县海岛游憩中心点, 普兰店游憩中心点, 庄河游憩中心点为辐射区域的多个游憩系统。这些游憩系统将通过彼此间的要素流动, 进行联络, 并在彼此的边界区域形成资源的互补区和融合区, 进而消除原有的界限, 最终实现整个大连市游憩系统的建立。游憩系统的建立也将带动不同产业布局的融合。原有界限明确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将出现更多的融合现象。如出现的农业生产工业化, 服务农业, 休闲农业, 体验工业, 服务延伸化等跨不同产业的现象。

大连市游憩系统主要包含大连市区内开敞游憩空间 (日游憩中心地) —城市边缘游憩空间 (滨海游憩地) —近郊游憩中心 (西山生态森林公园) —远郊游憩地 (海岛游憩地) —最终形成无疆界游憩空间系统。不同的游憩地之间存在功能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满足游憩者不同层次的游憩需求。在城乡二元化研究中,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这些区域进行流动, 从而形成了跨界的城乡资源互补区与和融合区域, 缩小二元化差异, 推动全域城市化发展进程。

3 总结和展望

本研究参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政策导向点, 借助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良机, 尝试构建基于全域城市化模型的游憩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体现游憩规划的重要地位, 提出游憩规划中的基础理念。针对于城市游憩者的分析, 提出城市游憩消费需求导向机制。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游憩系统的构建, 将会成为提升城市主体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品质、促进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以及消除城乡二元化重要推动力。

上一篇:成人教务系统下一篇:生命科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