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与健康

2024-05-26

心理应激与健康(精选11篇)

心理应激与健康 第1篇

关键词:运动活动,应激,心理学,精神卫生,回归分析,学生

心理应激是指身体在认识评价外界威胁、挑战、有害后,由大脑将刺激信号转化为抽象概念,在知其将对个体产生各种危害时,所表现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诸多反应[1]。这些刺激可以来自生活的多个方面,如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具体如工作学习环境的不顺心、人际关系存在障碍、经济条件不尽人意、健康问题等,这些生活事件作用到个体身上,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如果身体生理或者心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就会引发各种疾病[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面对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多增大。有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的心理应激水平呈现递增趋势,且在青年群体中甚至在儿童青少年中也存在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3]。

锻炼心理学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预防人们生病或非良性身心状态,保持和改善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4]。同时,考虑到健康与应激心理以及体育锻炼之间关系较为复杂,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因此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于2015年5月—2016年1月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阿坝师范学院3所大学的所有班级中各随机抽取3个班级,选取每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449名。借助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标准[5]排除存在重度焦虑、抑郁、强迫症学生22名,其他原因未能获得数据的学生15名,最终获得研究样本数412名,其中,男生236名,女生176名,年龄范围17~22岁,平均年龄(19.16±1.55)岁,入组成员中97.57%(402/412)为汉族,61.17%(252/412)来自城市或县城,57.77%(238/412)为独生子女,被试者均已签署知情协议。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每3个月通过量表测试1次,共4次。

1.2 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测量研究对象心理应激水平[6]。该量表共有85个小项,要求被试者将最近3个月各种生活事件如实汇报,将事件按照正性、负性、中性进行定性,并由被试者根据各事件对自己造成的心理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7个等级,“极大”到“极小”对应7~1分,将事件量化评分后求和,即为测量总分,总分越高,说明该被试者心理应激水平越大。

被试者的体育锻炼水平通过身体活动量表(PAR)[7]配合代谢当量(MET)[8]进行量化,要求被试者将近期内所进行的体育活动类型、活动频率、持续时间如实汇报;然后研究人员根据MET简表查询并计算其数值,将各项数值求和,即可获得每位被试者近期内体育锻炼所消耗的能量,和值越高说明体育锻炼水平越高。

被试者身体健康状况的量化评价采用疾病严重程度量表(SIRS)[9],主要包括年龄、体温、收缩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意识、进食情况、疾病性质、基础疾病等10项,每项按有无分别赋1,0分。要求被试者如实汇报最近3个月内所罹患的各种疾病情况,包括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等;然后由研究人员根据被试者提供的健康项目,按照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将各评分相加得出每个被试者情况,从而对身体健康进行量化,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水平越差。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 19.0和HLM 6.08软件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线性回归分析首次测量时健康状况、心理应激水平、体育锻炼水平的相关性。其次,建立多层线性模型,考虑到多次测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避免协方差结构过度参数化或限制所带来的结果偏差,先对模型中的随机效应进行检验,即在自变量不介入的情况下,所有被试者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最后,将自变量带入多层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心理应激和体育锻炼的交互作用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状况、心理应激水平、体育锻炼水平相关性

被试者心理应激水平与健康状况水平呈正相关(r=0.27,P<0.05),但体育锻炼水平与心理应激水平、体育锻炼水平与健康状况水平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4,0.05,P值均>0.05)。见表1。

2.2 多层线性模型检验

首先,建立多层线性模型。第1层:健康状况得分=β0i+β1i(测量时间)ij+εij,公式中i代表第i次测量,j代表第j次测量,0代表截距,1代表斜率。第2层:β0i=γ00+γ01(体育锻炼水平)1i+γ02(首次健康水平)1i+γ03(心理应激水平)1i+γ04(体育锻炼水平)1i×(心理应激水平)1i+μ0i;β1i=γ10+γ11(体育锻炼水平)1i+γ21(首次健康水平)1i+γ31(心理应激水平)1i+γ41(体育锻炼水平)1i×(心理应激水平)1i+μ1i。

2.3健康状况、心理应激水平、体育锻炼水平的多层线性分析

将3组数据分别带入多层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和心理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4,P<0.05),且体育锻炼水平和心理应激水平对被试者健康状况均有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1.52,0.26,P值均<0.05)。见表2。

为更清晰的展示体育锻炼和心理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健康状况的预测作用,以体育锻炼水平标准差的1.5倍为标准,将被试者分为高低两组,将两组数据带入模型检测,结果发现,随心理应激水平增高,两组健康状况水平降低,且相同心理应激水平下低体育锻炼者健康状况要差于高体育运动者(β=0.17,t=6.61,P<0.01)。另外,高体育锻炼组斜率低于低体育锻炼组(t=2.37,P<0.05)。见图1。

3 讨论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应激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10],而体育锻炼是否可以降低心理应激对身体造成的生理性损害目前尚存在争议。有实验研究指出,适量、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减轻个体在面对心理应激时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11]。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中小强度的游泳运动能够有效对抗大鼠在面对心理应激时免疫功能的损伤[12]。但也有调查指出,运动对职场人员心理应激导致的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的调节作用不显著[13]。

本研究在为期1年测量中所得到的4组数据变化较大,缺乏稳定性。从体育锻炼角度来看,标准差较高,说明被试者个体之间的体育锻炼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就心理应激水平而言,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为感情状况和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其他生活事件所占比例则较小;从健康状况来看,疾病主要为感冒、咽痛、发热等常见病,重大疾病所占比例微乎甚微,这与被试者所处年龄段有很大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首次测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还是多次纵向测量的多层线性分析结果,被试者心理应激水平均与健康状况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健康从广义上来讲是身体能够在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保持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14],心理应激能够将这种身心平衡状态打破,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有学者猜想体育锻炼能够影响这一阈值,从而影响心理应激与健康的关系[15]。本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和心理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且体育锻炼水平和心理应激水平对被试者健康状况水平均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通过进一步验证发现,体育锻炼水平高的被试者在面对同一水平的心理应激时,其健康状况要明显优于体育锻炼水平较低的被试者,且低体育锻炼组的斜率较高也说明其健康水平更容易被心理应激所影响。

22 心理应激与挫折的应对 第2篇

单选类型试题:

1)下列对心理防卫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个体在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B.是指个体采取措施解决现实问题,以免受挫折的打击

C.是当事人有意识应用的防卫机制

D.这种策略的运用,往往并不能减轻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

2)霍姆斯-拉赫压力测试中,下面哪一项的得分最高:

A.工作或业务改变

B.住所改变

C.丧偶

D.结婚

3)挫折具备哪些条件:

A.具有动机和行为

B.引起挫折的因素和境遇

C.挫折引起的情绪状态和体验

D.以上都是

4)下列哪一项属于不良应激因素中的急性应激源:

A.自然灾害

B.失恋

C.离婚

D.工作压力

5)“丧失自信、失眠、高度紧张、肌肉抽搐、消化道溃疡”以上症状出现于压力发展的哪一时期:

A.警示期

B.抵制期

C.衰竭期

D.以上都不是

6)常见的心理减压法:

A.阅读减压法

B.运动减压法

C.社交减压法及心理咨询减压法

心理应激与健康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生活应激 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吴善玉(1970- ),女,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护理学院社区护理教研室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护理学及护理统计学;赵红姬(1969- ),女,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护理学院人文护理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护理学。(吉林延吉133000)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95-02

近年来,大学生生活应激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应激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因某种刺激或事件被感知并被评价后,引起个体较大、较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与变化。过于强烈和持久的生活应激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有相关关系,是影响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学习压力,还面临着竞争挑战、挫折、矛盾、冲突等多种压力。当这些压力过大,应激状态时间持续过长,势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校(延边大学)大学生生活应激状况、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对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医学部不同专业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300份。整个实施过程中,在教师协助下,学生明确填写量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由调查人员检查无遗漏者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9%。其中医学专业546名,护理专业448名,其他专业201名;男生456名,女生739名,平均年龄21.7岁。

(二)研究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②和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欣等根据我国国情翻译修订的《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③进行测试。(1)SCL-90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饮食睡眠及其他10个因子,该量表实行5级评分制(1~5分)。(2)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共51题分为两大部分:应激源包括挫折、冲突、压力、变化和自我强加的5个维度;应激反应包括生理、情绪、行为和认知。每题以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被试面临的生活应激越大。该量表信度为Cronbach'?琢=0.71。

(三)统计学处理

调查数据资料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分析需要,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二)SLSI各因子的群体差异比较

不同特征大学生SLSI各因子分比较结果显示,我校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压力、变化、自我强加及情绪反应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各维度因子分的比较可以看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主要是自我强加、压力、挫折等,学生做出的应激反应主要是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不同年级学生的SLSI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为,从整体数据看,四年级学生的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最高,而三年级的最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总分及其他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经济状况学生的总分、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总分、挫折、情绪反应等因子的得分高。

(三)生活应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不同生活应激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不同生活应激水平学生心理健康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应激水平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应激水平学生其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它组。

2.SCL-90各因子分与SLSI各因子分相关分析。心理健康与生活应激的相关分析结果也显示,SCL-90总分与生活应激各因子呈正相关(r值为0.116~0.630,p<0.05或0.01)。

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应激的逐步回归分析。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SLSI各因子为自变量,引入变量的p值定为0.10,剔除变量的p值定为0.11,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在?琢=0.10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是挫折、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压力、变化、冲突。所得回归方程为SCL-90总分=10.33+2.28×挫折+1.96×情绪反应+2.40×行为反应+0.74×生理反应+1.07×压力+1.56×变化+1.11×冲突,方程式的R=0.655,R2=0.429,F= 109.957,P<0.0001 。

三、结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等,人们越来越感到心理紧张,并随之产生应激反应。作为社会成员中最活跃的大学生,他们同样面临着应激,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已受到我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工作者等多方面的重视④。本研究结果显示,有15.9%的学生处于高应激状态,所面临的生活应激及产生的应激反应较大;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应激水平,说明很多学生面临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各种应激源及其产生的应激反应,值得注意。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在压力、变化等应激源及自我强加、情绪反应等应激反应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在这些变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和男女的性格差异和性别角色定位的不同有关,这一结果与罗嘉文等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⑤。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主要是自我强加、压力、挫折等,所做出的应激反应主要是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因此,在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时,要着力控制其过激行为、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方式。从年级上看,四年级学生遇到的应激源及总分最高,这也可能与面临择业,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毕业生面临的应激源较多有关。而且大学生所感受到的主要的应激源是压力、变化、自我强加等变量,这是因为进入大学后,与他们在高中时的学习和生活相比,面临着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对他们来说是应激事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除冲突、自我强加、生理反应及行为反应4个因子得分差异无显著性外,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得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且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得分高。这一结果提示,非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难较多,多做出情绪和认知上的反应。独生子女由于自我照顾能力相对较差,独自生活压力较大,成为主要的应激源。因此,对于独生子女的心理干预教育,主要是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对非独生子女,主要是让他们学会克服各种困难。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生活应激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⑥。不同生活应激水平学生心理健康比较结果显示,高应激水平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它组。心理健康与生活应激的相关分析结果也显示,SCL-90总分与生活应激的各因子呈正相关,说明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应激源越多,个人的应对能力越差,所引起的生理、情绪、行为的应激反应就越强烈。对这些变量进一步作多元回归分析,挫折、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压力、变化、冲突对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更大。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变化,且遇到很多挫折、困难,从而带来了心理矛盾和冲突,引起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

①陈卫旗.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214.

②吴文源.症状自评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18-121.

③王欣.学生生活应激问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52-54.

④师晓宁,刘晓红,李川云,等.大学生应激源评定现状及思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2):138.

⑤罗嘉文,周东斌,利俊荣,等.大学生生活应激与自我控制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9-52.

心理应激与健康 第4篇

一、当前警察身心健康水平现状

1948年,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指出:“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而且是一种个体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可见, 健康包括三个维度的良好状况:躯体层面;心理层面;社会适应层面。那么, 现阶段联系人民与政府的公安民警的健康水平又如何呢?对此, 有不少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2006年, 付长青对济南315名民警采用SCL-90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 济南干警除人际关系敏感维度外, 其他各因素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方面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p<0.01) , 显然, 济南警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一般人群[1]。来自《中国交通警察职业性影响及防护对策研究》的资料显示, 交通警察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据对全国8个城市5025名交警的调查, 交警平均死亡年龄为43岁左右, 且50岁左右死亡率处于高峰, 即警龄在20年以上的交警是高危人群[2]。2009年, 笔者曾在湖南省派出所所长轮训班上进行过问卷调查, 有71.3%的所长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 身心疲惫, 有36.8%的所长内心时常觉得紧张、抑郁和烦躁不安。近年来, 笔者也常与基层民警进行沟通交流, 80%以上民警反映生活压力太大, 节奏太快, 自述压抑、焦虑, 烦躁情绪严重。近年来, 频频发生的警察自杀、刑讯逼供、过劳死等概念引起公众的关注, 显然, 公安工作的“三高”特征正不断侵蚀着民警的身心健康, 影响着警察的社会形象。因此, 警察健康水平的提升刻不容缓。

二、心理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感觉身心受到威胁时的紧张状态。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发现, 在能引起人高度应激反应的40种职业中, 警察职业赫然名列前茅。其中, 刑警面临的应激最强, 这是因为刑警所面临的往往是最危险、最突发的情境, 往往能导致最强的生理唤醒, 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变缓、意识狭窄等。

应激是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发展都需要外在刺激的存在。研究发现, 如果一只刚出生的猫被蒙上眼睛, 两个月后, 由于失去了光线刺激, 将永久失明。外在刺激是人类得以不断提升成长的基础。适度的应激在短时间内对促进问题解决是积极有效的, 它能促使机体调动全身器官, 积极应对当前挑战, 从而达到危险的化解。然而如果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且应激反应屡超个体承受能力, 就会损害健康。研究表明, 心理应激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有人提出:“现代人类疾病一半以上与应激有关。”应激容易导致的身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神痛苦

应激的生理变化分为警觉、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警觉阶段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 分泌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 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大脑、骨骼肌和心脏, 则容易导致心跳加速、呼吸放缓、消化能力削弱, 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食欲下降、疲劳等;抵抗阶段确认外来威胁并激活相应排斥机制, 各种腺体分泌增加, 常见症状有胃溃疡、高血压等;衰竭阶段中肾上腺和皮质激素的分泌又一次升高, 由于没有能量继续抵抗, 机体会丧失所获得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 警觉反应的生理现象再度出现, 甚至会生命垂危或死亡[3]。除躯体不适之外, 强烈的应激反应还会导致个体不良情绪反应, 诸如焦虑、抑郁等, 并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从而导致一些消极观点和念头, 如“望洋兴叹”等。

(二) 加重已有疾病

已患有各种疾病的个体, 抵抗应激的心理、生理功能较低, 应激造成的生理、心理反应, 很容易加重原有疾病或导致旧病复发。Paykel的研究发现, 门诊神经症病人的心理应激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线性关系。躯体疾病的例子则更为常见, 如高血压病人在工作压力增大时病情加重;冠心病人在争执或激烈辩论时发生心肌梗死;病情已得到控制的哮喘患儿, 在母亲离开后哮喘继续发作等。

(三) 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人是身心的统一体, 身心相互作用。严重的应激状态导致个体过度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造成人体内环境紊乱, 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状态被破坏, 从而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机体处于对疾病的易感状态。临床上的应激性胃溃疡就是典型的例子。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个体, 更容易遭受病痛的侵蚀。

显然, 应激对警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身心素质, 对公安民警进行心理应激训练, 降低其应激水平已刻不容缓。作为警察队伍的预备军———警察学院的学生, 是未来警察队伍的主力军, 加强其心理应激能力的训练, 从源头加强警队素质训练, 有利于警察整体素养的提升。

三、加强预警心理应激应对能力的训练

对未来警察而言, 应激是不可避免的, 但通过训练, 能提高预警对应激的应对能力, 从而达到控制应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大程度降低应激对警察身心健康的损害。目前心理学界已逐步发展并完善了一系列应激训练的方式方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警院学生的特色, 结合当前研究成果, 针对预警的训练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 训练内容

警院学生无警察实际工作经验, 对警察工作了解也不够全面, 因此, 训练目标应是加强警察认知, 训练警察技能。训练内容可以囊括以下内容:警察意识的树立, 警

好的方法往往能使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可采取的方法如下。

1. 榜样示范法。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人类行为并不都需要通过自身强化来习得,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获得替代强化, 也可学会某些行为。因此可以选取榜样人物的影像资料对训练对象进行渲染, 并且邀请打黑先锋等做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与榜样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使他们从内心树立起对警察职业神圣性的认可, 从而强化内心的警察意识, 培养起对警察职业的热爱。

2. 团体辅导法。

通过团体互动, 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习得新的态度, 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针对预警的团体辅导, 可以从人际协作、沟通下手, 采用角色扮演、空椅等技术, 通过积极关注、真诚微笑等方式使团体学员学会良好沟通, 促进对自我的接纳和认可, 以及争取他人的接纳和认可, 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

3. 放松训练。

应激会导致生理反应, 诸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或屏息等, 肌肉状态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 即情绪刺激引起生理反应, 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且对立的两种情绪是不能并存的, 如喜和悲就是两种对立情绪, 可以通过其中一种情绪来控制另一种情绪。因此, 可以利用肌肉放松来对抗情绪紧张。通过训练, 机体能在短时间内放松全身肌肉群, 并形成动力定型。一旦处于使人紧张的情境, 就主动达到全身肌肉的放松状态, 从而帮助学员达到躯体放松、情绪平和的作用。

4. 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各种险峻的外在设施, 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在一系列拓展训练中, 可以安排一组感恩训练, 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 使团队成员意识到应该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起责任, 牢牢融入警察团队, 荣辱与共,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捍卫警察队伍的威严。

总之, 针对警察应激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需要我们长期关注的课题,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 用真心真情关注这个貌似铜墙铁壁、实乃血肉之躯的群体, 促进湖南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使警察以更为阳光的姿态屹立于人前。

参考文献

[1]付长青.济南警察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6.

[2]皮华英.警察心理健康及其维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7.

警察的心理应激源 第5篇

许多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强调,相对于警务人员,他们面临的肢体危险更多。建筑工人、矿工、杂技表演人员以及爆破工人的潜在死亡和损伤比执法人员还多。根据现有的研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具有那么多种类的应激源。我们应当记住,应激情境的首要因素或刺激是应激源,而且,警察面对的应激源十分丰富,肢体危险仅是其中的一种。

可以将应激定义为需要人们在生理反应、思维、情感或行为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的任何事件。所以,完全规避应激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人们需要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做出适当的调整。

关于应激的思考,我们认为,对一定反应的任何要求都是应激。这些要求可以是令人愉快的,也可以是令人不愉快的。后者则被定义为烦恼。

我们坚信,健康人需要应激。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任何一段时间无事可做都会对他产生相当消极甚至灾难性的影响。通常,应激包括那些可以产生快乐、实现和自我表现的经历。由于警务人员比其他人更需要灵活性,因而我们可能将他们标定为寻求应激的人。正是因为警务工作充斥着刺激和风险,警务人员才更喜欢这一职业。同时,当应激过多并变为烦恼的时候,应激就成了问题。

这里概括介绍的应激因素包括如何处理自由裁量权、死亡、伤害、失败、危险情境、不当行为、骚乱、审判体制、媒体和公众批评、工作条件变换、女警、乡村警务等。

一、自由裁量权

警察执法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自由裁量权,这可以决定是否执行某一法律。我们国家、地方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如果尽可能地去执行这些法律,我们就会比现在更加超负荷运转。通常在工作几年后,大多数警察都会变得聪明,会根据情境选择适用的法律。如果愿意,大多数警察都会找到几乎适用任何情境的法律。

自由裁量权也是一个应急因素。警察面临使用自由裁量权的工作时,如是否马上决定如何处置其他人的行动、是否询问或传唤、继续盘问嫌疑人,这些都会成为负担。当公众的眼睛注视着你,领导关注甚至质疑你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严重。

二、各种死亡

普通人很少看到尸体。不少人在40岁之前都没有看过尸体,甚至没去过医院,没参加过葬礼。相比于警察经常处置的街头、路边、沟河以及家庭死亡,医院和葬礼中的尸体要清洁卫生得多。处理尸体的时候,对警察所有感官的刺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

(一)警察开枪

与警察相关的死亡往往与开枪联系在一起。一种情况是警察开枪击伤、击毙别人;另一种情况是同伴被击毙。即使正当开枪,警察也会因此出现强烈的消极反应。这些消极反应可能是事件不断浮现、失眠和烦躁等。

(二)损伤事故

警务人员最经常地碰到的损伤事故是机动车交通事故。在农村还有与农业机械相关的事故。尽管此类事故经常发生,但是,偶尔的一次也可能特别恐怖,会让警察赶到震惊。涉及飞机坠毁、多辆汽车相撞和多名被害人被杀的灾难事故特别容易激发人们的应激反应。

我们还发现,如果警察经历事故被害人因为自己无能为力而死在自己身边之类的事情,这名警察就会因此产生一种持续不断的内疚感。

(三)自杀 最具刺激的自杀是其他警察的自杀。在一些经历了同事于自己面前结束生命的警察中,他们曾经见证过频率极低的特别强烈的应激反应。即使同事的自杀与他们毫不相干,他们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应激反应的强度取决于被害人是谁及其尸体的状况。如果自杀发生期间警察在场,那么应激的强度决定于他与自杀者已经建立的关系及他认为可以防止自杀的可能性。劫持人质的犯罪自杀时,现场的警员会感到轻松。产生抑郁的另一个原因是,警察在自杀现场需要面对那些死者家属,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深爱的人永远地离开了。

(四)凶杀

遭遇凶杀最容易产生应激反应。首先,需要处理尸体。这些尸体各不相同,有的像熟睡,有的浑身是伤、面目全非。即使老警察也会不停地唠叨,比这更惨的尸体他们都处理过。其次,需要询问目击证人,了解谁是嫌疑人。最后,还需要通报死者家属,告知他们,他们的家人已经离开人世。

(五)自然死亡

经历过几次自然死亡案件之后,警察们会发现,即使在因为心脏病发作或者因飞来横祸导致死亡的现场,他们的处理也没有多少麻烦。搬运死后几天才被发现的、已经腐烂变质的尸体,才最可能导致警察产生抑郁。腐烂的尸体发出的难闻味道不是出现,令人一想到就倒胃口。

与死亡的接触使警察远离普通人群。即使是那些没有外伤的死亡,也可能会使警察的个性因此改变。这些经历没能使他们更充实,反而让他们发生了变化。有些警察变得更加严厉、更冷酷、更缺乏同情心;有的警察变得更加富于同情心、更敏感、更冷静,并且对事业更投入。有些时候,最早出现的情绪可能是愤怒。当然,出现什么反应不仅取决于警察处置的尸体类型,而且取决于警察的人格和人生哲学。

三、身体损伤

自己或其他警察的身体损伤都可以成为应激的来源。通常我们认为,涉及开枪的事件最可能引发应激。其实,机动车事故以及其他事故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比如,一个警察在制止街头斗殴的过程中损伤了大腿,致使两个月不能工作,这就会成为他的应激来源。不仅如此,如果医疗费用未得到令其满意的解决,则医疗费又成了应激来源。

四、职业挫败

执行公务中受伤仅仅意味着工作不顺利,而如果被停职或者被辞退开除那就大难临头了。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晋级考试失败,或者感到能力不及自己的警察晋升却比自己还快。为了避免影响警察的升迁,公众不该过多地关注警察的内部事务。然而,这种事情却经常发生,甚至,不少公安机关的领导,为了博得公众好感,主动将内部事务公之于众,这总是引起警察对职业挫败或不良考核的担心,并成为应激的来源。

因为缺少高级职位,大部分警察部门的警察晋升得很慢。因为职务晋升还不是那么公开,为晋升而努力工作却错过机会的警察就会十分悲惨,或者永远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没能得以晋升。造成的结果就是,警察因此不再对工作那么热心了。由于已经为退休而投入了许多时间,他们一般都不会更换工作了。那些准备放弃退休利益的警察会发现,新工作的薪水不如原有的警察职位。

五、危险情境

危险、刺激并能在保护人们免受犯罪侵害时大显身手,是成为一名警察的很好理由。追捕持枪嫌疑人、劝阻劫持人质者、控制**、干预重罪、查抄吸毒人员等都充满着危险,都是警察必须面对的工作,大多数警察期望这些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而且不仅是参与这些工作本身,他们还期望着冒险。警察在追捕逃犯的时候,其肾上腺素开始喷发、感知率达到了顶峰,许多警察会有一种高峰体验的兴奋。事后数小时,神经才会慢慢平静下来,而且会留下一个或数个美好的故事。有些警察会因此而产生肾上腺素依赖,便经常寻求刺激,甚至制造机会,以体验危险。

另一方面,这种情景可能造成死伤。如果警察没有死亡准备,那么他就会因此而受到惊吓。正常情况下,警察在此后几周常常因为提及相关线索而重现当时的惊恐场面。这些重现经常会带回与当时情景相联的情感,重复当时的恐惧。

六、不当行为

个人腐败、收受贿赂、蛮横粗暴以及黄赌毒等都能产生应激。不仅仅实施这些不当行为的人会因此而苦恼,而且由于此类行为会激发消极情绪,那些目睹腐败、蛮横或黄赌毒有关的人也会因此而产生应激反应。警察之间相互认同,以至于会因为其他警察的违规行为而感到内疚。

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警察行业具有更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一旦另一名同事做了错事或者其不当行为引起注意,那些没有实施不当行为的警察也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因为担心公众对不当行为的强烈反应,所以警察经常会掩护那些犯错的同事,以图把事情在内部了结。

警察因受到刑事、行政指控以及对其负面的新闻报道而激发起警察的防卫机制,且在其尊严遭受质疑时会变得异常激动。尽管他们也会对其他警察的腐败行为嗤之以鼻,但却谁都不愿意配合对受控警察的调查工作。从事内部调查而没有不安感受的警察属于另类。

七、与领导的关系

有些人在其职业的早期就可以看出已经江郎才尽。他们的能力只可以胜任某一水平的工作。随着职位的晋升,他们的能力就显得难以满足职位的需要。作为一名领导,晋升到能力所不及的位置就意味着其晋升之路已到了终点,不过,下属和领导之间的冲突有时与领导的能力无关,而与双方的性格有关。

无论是领导无能还是与领导性格不和,大多数警察都不愿意因此与领导发生冲突。在一位无能或者令人讨厌的领导手下工作,而领导又掌握着业绩考核,与领导发生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即使领导属于人见人爱型,其管理风格也备受称赞,如果他改用一种新的方式吩咐下属做这做那,也同样会增加下属的工作应激。

八、处置骚乱 控制群体骚乱、阻止街头打斗、抓捕正在犯罪的嫌疑人、处置丈夫殴打妻子的家庭纠纷,如此等等,这些工作各不相同,却日复一日没有尽头。大多数警察可以既快又好地处置这些情境。但是,这些日常争吵日积月累地耗去警察许多精力,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处置这些需要应对的应激源。

警察一般不愿意与百姓发生口角。即使闯红灯的妇女顶撞他们、醉酒的者坚持要求送其回家、盗窃嫌疑人抵赖,他们也不会与其争吵。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还会使警察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然而,这些事情短期内处理过多则会使警察的苦恼水平大大提高。应激过高的标志是警察难以根据职责汇报工作、酗酒,或者由于对工作对象的不配合而愤怒或者大打出手。

九、与检察院、法院打交道 其一是个人卷入,比如在证人席上作证等会使警察赶到焦虑;其二是因为感到不公或者不能控制起诉、判决而产生挫折感。第一次出庭可能让警察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焦虑。听证、审判,特别是交叉询问都充满应激性。然而,许多警察很快就会适应,他们会为以后的出庭作证做好充分准备。在警察看来,一旦出庭作证就意味着案件准备充分,证据确实可靠。因此,警察对各种可能的法律后果格外关注。这些后果包括因不公平的诉讼交易而将嫌疑人释放,或者被证明有罪的人却因程序性瑕疵无罪开释而造成的舆论质疑、上司责备等。因为在证人席作证,警察在庭上不断地受到辩护律师的折磨,以便让其看起来那么无知、那么富于偏见。口供也可能被法庭技术性的放弃而不采用。

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警察只得这样安慰自己:“这次就这样,下次不会了。”或者“我的工作就是立案、抓捕嫌疑人、审讯,检察官的工作是证明其有罪。没将那狗日的送入监狱不是我的错。”然而,许多警察会相信,无论对于他们还是公众,这都意味着法律的失败。有时他们觉得他们的工作就像那些挖了一个无比完美的大坑然后再填上的人,无异于浪费时间和精力。

十、外界批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警察开枪击毙无辜人士”的新闻。在这样的报道中一般不提及被击毙人员手中还拿着刀具,而是一名首先开枪的警察。新闻媒体对具体警务活动的事前指引、事后评论都会给相关人员很大的应激。新闻记者应当了解,警务决策是在信息有限情况下做出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不得不怀疑,有些媒体私下强调,要将执法人员和政治家等公务人员描述得看起来像个坏人。针对媒体的这种偏向,有些警务部门尽量不给新闻记者提供信息。

政务官员也会批评警务活动。他们会因为公众价值或者重要支持者被指控而对警务活动说三道四。这些无理抱怨的百姓也会诋毁某些具体的警务活动。

十一、特殊任务

一旦被领导注意,警察就可能被指派去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可能是公共关系、犯罪预防或者人质谈判等工作,也可能是诱捕、守候等工作,甚至去做卧底。如果需要潜伏很长时间,卧底工作就会特别具有应激性。长期卧底后回来的警务人员会发现,他们已经很难适应正常的执法工作。

十二、工作条件的改变

在警察的诸种工作中,最经常的一个应激源就是倒班。因为许多人需要4—5天时间调整身体内的化学变化以适应新的节奏,所以每周有一个倒班就对工作特别不利。其他一些增加应激的变化,包括晋级、调动、适应新搭档、适应新的或者不熟悉的设备、到一个新辖区或者承担任何新职责。

消极经历

职业病以及年终考评等不太经常发生的事件,也需要警察做出全面调整。其他应激源还包括要求警察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比如,正在享受小别胜新婚时受领导召集立即赶赴刑侦现场开展工作。

十三、女警独特应激源 对女警而言,其他警察的性别优势对于她们来说更富于应激性。别人的性别优势能否让召集产生不安取决于其他人的道德信念。由于有时不受百姓或者其他警察的尊重,女警会产生应激。

十四、积极经历

犹如范进中举,一个人的积极经历也会打破人的平衡。奖励、感谢信或者成功破获案件也会让人难以承受。另一方面,许多警察发现,处理棘手问题、面对危险情境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自尊。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值得做的事情、有价值的事情,即使富于应激也会保持内心平衡。

十五、乡村警务 乡村警察机关比如派出所、交巡警中队等因地理上的偏远以及人财物方面的不足,在其中工作的警察会体会到孤独、厌倦。在辖区内身份的公开使其难以摆脱别人对他们“警察”身份的认知,即使下班了也会被百姓看作警察并处理各种警务。这给许多警察带来应激,因为这使得他们感到在其生活中只有上班没下班。缺乏同事的及时支持以及家庭宗族的抱团,在处置警察事务时很容易因势单力薄而出现问题。小单位可资利用的人事、教育、培训等资源有限导致难以更新知识及获得晋升。

综上所述,似乎思维正常的人绝对不会为了紧急事件的风险及其应激效应而进入警察机关。然而,应激确实存在一些积极效应,这样的积极后果称作为有益应激。

稍加思考后你会发现,难以培养的、有价值的品质往往在富于挑战性的情境中才能形成。有益应激源则包含这样的思想:富于应激的情境要求我们变得更机智、更富于创造性。有时会要求我们不要过于自我封闭,要积极争取家人、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增强共同感。生活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克服了那些乍一看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们会对自己的内在力量大加赞赏:“是那些没把我杀死的事情使我更坚强。”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第6篇

【关键饲】护志纠纷心理应激反应护士患者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14-02

护士在医院等--些特定的场所,难免因各种原肉导致护思纠纷的发生。在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内千变万化。作为护理人员,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是每位护十必须掌握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职能。

1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心理应激反应

1.1 精神焦虑、紧张

护上在护理时发生差错后,往往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思维混乱,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心跳加速,因不知如何处置差错而情绪不稳,难以进行正常规范的操作。

1.2 心理恐惧、惊慌

当护理人员意识到是因为自己失误而导致纠纷产生时,表现出神态失常。怕患者家属愤怒不冷静;怕上级领导知道而影响自身的发展前途:怕触及法律承担刑事责任等一系列差错心理反应。

1.3心情抑郁、失落

部分护理人员因缺乏良好心理素质及心理应激能力的素养,当纠纷发生后,郁闷压抑、心灰意冷,如果得不到同事、领导及家人的及时关怀和帮助,会感觉到工作压力大,可能会引起自控力差,精神涣散,久而久之,易引起心身衰竭综合症。

1.4心里委屈愤怒将纠纷原因归罪于客观因素和患者同素,而非主观因素。

1.5过度谨慎、逃避

部分护士尤其是有过护患纠纷的护士,在面对稍微复杂或者曾经出现过的纠纷的护理操作及家属时,易过度紧张产生退避心理,谨小慎微或让他人操作,甚至违背的原则迁就,担心稍有不慎再次引起纠纷,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障碍,影响今后工作正常进行。

1.6 心态沉稳、淡定

大多数护士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纠纷的发生,后果及处理事项,保持冷静、积极配合的心态.

2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对策。

2.1 人文重建,人格定位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通过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在环境的熏陶之下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在护理队伍中进行人文重建教育,可以培养护理道德,提高文化修养。

2.2 增强法律意识

知法、懂法,尤其是医学领域的法律法规,是规范医疗行为的基本前提,也是使护理人员要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基本前提。

2.3 加强道德职业修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強职业道德教育,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把追求个人合法利益与社会奉献统-结合起米,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服务于患者。

2.4 加强主动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无论发生任何情况,都以沉稳的心态,巧妙的方式去解决。

2.5 多方面给予支持、理解对发生护患纠纷的护士,护士长不要严时指责,应积极帮助护士寻找纠纷的原园,帮助护士解决纠纷,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心理负担,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的工作。

2.6 优化知识能力

目前,我国护士的知识结构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士在熟练掌握常规技术操作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护理技能,还要有语言技巧、综合分析、病房管理等能力。

2.7 提高护士素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服务转变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患者住院实行"日清单"制度,严格按物价标准收费,不巧立名日多收费,减少护患纠纷。

2.8 注意自身对病人的影响

一种是通过护理活动,如操作熟练、动作轻巧、细致、利落、有条不紊,病人才会感到放心,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努力提高自己,使护理事业更上一个新高度。

心理品质所反映的是结果,是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场合表现出来的稳定、一贯的心理特征,它是多种心理素质的高度凝结,如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等。而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既是结果更是过程,它比心理品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

我们知道护患关系贯穿于医疗护理的全过程。它涉及医护人员、患者、医疗单位和社会之间多方面的关系,是新时期医疗战线上面临的新课题.护患纠纷的防范,对于医院的管理者而言,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面对纠纷要积极寻找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认真反省及检查工作中的过失与不足,从总吸取经验及教训,杜绝外界切不良因素的干扰,以良好的心态而对今后的护理工作。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护患纠纷越来越引起病人和社会的重视,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加强服务理念,巧妙的化解护患之间所发生的纠纷,给病人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治病休养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l] 刘薇群,陈念媚。护士差错归隐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207.

[2] 梁涛,李峙。论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几个主要环节。中华护理杂志,1999,4:167.

[3] 任秋云,魏淑英,任还芸。护理安全与防范对策。护理研究,2002,16(4):232-233.

孕妇心理应激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第7篇

1 妊娠各期孕妇心理变化及特点

心理应激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均为应激原。目前研究中应用的心理应激原包括母性行为应激、疼痛、心理社会应激等[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应激反应的中介系统, 也是目前被认为的孕期压力长期效应的基本生理机制[2]。Darnaudéry等[3]研究表明, 短期的应激可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但长期、过度的应激则可导致不良的心理、生理反应。妊娠后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 同时妊娠又是一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心身的改变使孕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已有研究证明[4,5], 孕期是妇女心理最脆弱的时期, 尤其是初产孕妇更容易出现相关的心理改变, 其中焦虑和抑郁是妊娠最常见的心理反应[6]。妊娠期间其特有的应激原在9个月的妊娠中是变化的, 所形成的压力和产生的心理变化也不同。

1.1 妊娠早期 (1周~12周)

此期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异及耐受需要一个调整过程, 雌、孕激素水平的改变容易引起孕妇的早孕反应。角色的转变和生理的改变导致了孕妇复杂的心理状态。Côté-Arsenault[7]研究认为, 孕期普遍存在焦虑心理, 其中以孕早期最多见。Bödecs等[8]调查发现, 匈牙利妊娠早期孕妇17.9%存在抑郁, 14.6%存在焦虑, 且未受到足够的重视。Wilkinson[9]调查表明, 稳定、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减轻早孕反应的程度, 消极、不稳定的情绪则加重早孕反应程度。Poursharif等[10]对早孕反应的研究发现, 妊娠剧吐的孕妇更容易发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厉萍等[11,12]认为, 妊娠对妇女是一种强烈的刺激, 妊娠早期孕妇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表现为躯体症状明显, 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人际关系敏感, 而早孕反应程度重的孕妇焦虑、抑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早孕反应程度轻的孕妇。这些研究表明了妊娠早期情绪的变化与机体的生理、病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1.2 妊娠中期 (13周~28周)

此期孕妇对妊娠所导致的生理、心理变化逐渐适应, 情绪趋于稳定, 但感知觉、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可能略有下降, 而抵御各种不良刺激的能力增强[13]。研究表明[14,15], 妊娠中期为孕妇心理相对稳定时期。

1.3 妊娠晚期 (29周~42周)

此期胎儿迅速生长发育, 对营养的需求大量增加, 孕妇各器官功能的负荷接近孕期最高值。体形的变化和分娩的临近等因素使孕妇产生了心理的变化。调查显示[16,17,18,19], 导致妊娠晚期孕妇心理改变的相关因素有身体不适、体形变化、与丈夫、家人及朋友关系的变化、分娩的承受能力、胎儿的健康等。另外, 医药费的支付、胎儿的性别等仍然是一部分产妇关注的焦点。由于样本的选取和测量的量表等不同, 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理状态各家报道的结果不一致。Fatoye等[20]调查显示, 尼日利亚孕妇妊娠晚期存在较高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但未得到有效的干预。Furber等[21]对英国24例自评有轻中度心理压力的孕妇进行了访谈, 认为即使是轻中度的心理压力也可导致孕妇心身极度脆弱, 建议产前保健应重视孕妇的心理问题, 常规建立识别孕妇的焦虑、抑郁水平的筛选标准是必要的。张银萍等[17]对180例妊娠晚期住院孕妇进行了焦虑水平调查, 结果显示其状态焦虑得分为48.47分, 有并发症者为49.22分, 处于轻度焦虑水平。赵艳琼等[22]对368例住院临产孕妇的心理调查表明, 其焦虑发生率为25.54%, 抑郁发生率为19.84%。

2 影响因素

关于孕妇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以往的研究多是从生物机制方面入手的。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孕期心理应激所导致的心身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认为[19], 妊娠过程中孕妇心理应激所造成的神经内分泌改变起主导作用, 其危险因素涉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

2.1 生物学因素

2.1.1 孕妇心理应激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

下丘脑是情绪反应整合和扩散的主要部位, 妊娠期体内神经递质与激素水平的波动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三个神经轴系统反馈性调节而变化的。研究发现[23], 中枢神经系统中诸多神经递质在介导心理应激产生的生理与病理反应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心理应激相关的神经递质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天冬氨酸、氨基丁酸等。另外, 孤啡肽是近年来才发现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 它具有神经递质的效应。Schlicker等[24]通过动物研究表明, 孤啡肽可抑制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转运、释放。彭冬英等报道, 5-羟色胺水平下降的生物化学机制是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之一[25]。胡电等[26]研究证实,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总分与孤啡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5-羟色胺、多巴胺呈显著负相关。

2.1.2 孕妇心理应激与激素的关系

妊娠期机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催产素、催乳素等激素水平变化很大, 这些激素的最终产物皮质醇的改变可能与心理状态的变化有关[19]。妊娠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逐渐升高, 至孕晚期达高峰, 产后数天降至正常。催乳素水平妊娠后也上升, 至34周~35周达高峰并维持至分娩, 分娩后迅速下降。催产素则属于催乳素刺激因子中的一种。孕妇处于应激状态尤其产生焦虑心理时等多巴胺物质分泌增多时, 可抑制催产素的分泌。Buckwalter等[27]研究表明, 高孕激素水平与孕妇情绪失调明显相关。Summy-Long等[28]研究表明, 恐惧、愤怒、脱水等应激可增加精氨酸加压素-强啡肽的释放, 从而通过催产素神经元末梢κ受体抑制抑制催产素的释放。龚护民等[23]研究认为, 孕妇焦虑评分与催产素、催乳素水平呈负相关。

2.2 心理因素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以初产孕妇居多, 缺乏妊娠经验, 容易导致紧张、恐惧心理。Grazioli等[29]研究表明, 有证据支持Beck的认知理论中的焦虑素质模式。张素云等[30]调查显示, 孕妇心理障碍容易发生在不成熟型人格特点的妇女当中, 认真、保守、固执、与人相处不融洽、情绪不稳定、幼稚的孕妇孕期容易发生焦虑, 也易产生抑郁。而外向、情绪稳定、控制力强、自信心与自尊心强、乐观的孕妇心理稳定性高, 孕期心理健康状态佳。

2.3 社会因素

Andajani-Sutjahjo等[31]研究认为, 孕期复杂的社会因素导致了产妇情绪的改变, 包括结婚前妊娠、家庭慢性疾病、夫妻间存在问题、缺乏配偶或家庭系统的支持、丈夫失业、家庭低收入或孕妇由于妊娠而放弃工作。另外, 文化程度对孕妇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张素云等[32]调查显示, 孕妇文化程度越低, 越容易产生分娩恐惧, 产时情绪越不稳定。而匡军秀等[33]分析认为, 由于高学历者对妊娠考虑更多, 因而焦虑、抑郁评分越高, 文化程度低者认为妊娠是好事而没有过多的焦虑。有关学历等因素对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孕期不良心理状态对产妇及胎儿的危害

孕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孕妇的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 并间接影响宫内环境, 对胎儿造成危害。研究表明[19], 孕妇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状态时, 应激过强, 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 血中儿茶酚胺类递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CRE) 水平增高, 致使机体耗氧量增加, 心脏负荷加重, 子宫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等增高可降低子宫胎盘低灌注, 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等后果。Khashan等[34]通过胎鼠实验也证明, CRE的增加有明显阻碍某些胚胎物质联合的作用, 从而导致唇裂、腭裂等胎儿畸形的发生, 并可使机体分解代谢增强, 不利于能量储备, 抑制免疫系统。Ryan等[35]研究认为, 早期发现孕期抑郁至关重要, 因为孕妇抑郁可以导致不良的围产结局并对新生儿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抑郁未经治疗可延续到产后, 未经治疗的产后抑郁又可损伤母婴关系, 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不良的后果。国内侯秋顺等[36]认为, 产前焦虑是影响产后泌乳量最重要的精神因素。黄忠秀[37]调查表明, 孕妇妊娠晚期有中、重度焦虑者其婴儿人工喂养率升高, 气质类型中难养型、启动缓慢型增多。研究表明[38,39,40,41,42], 妊娠晚期是孕妇发生心理应激的危险时期, 过度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不仅使其处于不良的健康状态, 增加了产科并发症、早产、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剖宫产率上升等危险性, 而且影响胎儿宫内环境, 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后果。

4 心理护理干预

应重视孕期心理健康, 及早发现产前心理问题, 加强早期预防, 避免孕期及分娩过程中心身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孕妇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时, 则应加强心理护理, 积极予以心理治疗, 方法应具有针对性, 因人而异, 必要时可考虑药物治疗

4.1建立孕妇学校, 加强产前健康教育

目前, 多数大中型医院都已建立孕妇学校, 有针对性地制订孕妇学校授课计划, 专人负责管理, 由专家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助产士讲解孕期保健知识、分娩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等, 并督促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使孕妇能了解孕期、分娩过程及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研究证明[43], 产前健康教育能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 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分娩。目前产前健康教育的内容中缺乏心理咨询相关课程, 忽略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

4.2 呼吸控制法

法国Terand lamale创立了以心理预防为特征的有准备分娩方法, 指出孕妇可通过练习深呼吸和腹部肌肉收缩训练为分娩做生理和心理准备。陈淑娟等[44]对190例孕妇从孕34周进行以吐气为中心的呼吸控制训练, 证实能有效减轻孕妇的紧张、焦虑心理, 缩短产程, 减轻疼痛, 提高顺产率, 减少产后2 h出血量。

4.3 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等[45]提出, 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和主导的信心。蔡玉娟[46]对352例住院分娩孕妇运用自我效能理论, 采取导乐陪伴分娩, 有效增加了孕妇应对疼痛的信心, 减少了止痛药物的应用, 降低了剖宫产率。蒋红梅等[47]对孕晚期住院孕妇进行有针对的激励式护理干预, 予心理暗示, 辅以拉玛泽呼吸法, 有效缩短了产程, 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率, 提升了产科护理质量。

4.4 音乐疗法

音乐可以转换潜意识中自主神经在视丘的反应, 使肌肉放松, 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化学物质释放, 减少交感神经活动;也可以影响大脑边缘系统, 使脑垂体释放内啡肽, 达到止痛、唤起愉悦感觉和减轻焦虑的效果, 有助于减轻孕妇心理压力。潘红丽等[48,49]对孕妇实施音乐疗法和导乐陪伴分娩, 结果明显缓解了孕妇的焦虑、紧张心理, 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 缩短了产程, 减少了产后出血量。Chang等[50]对台湾116名孕妇进行了为期2周的音乐治疗, 并在干预前后进行感知压力评分量表 (PSS) 、特质焦虑问卷/抑郁评分量表 (STAI、EPDS) 测评, 结果表明音乐疗法能有效地降低STAI, EPDS总分, 明显缓解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

4.5 松弛疗法

松弛疗法一般是在专人的指导下由病人自行控制, 通过固定的程序使病人全身发生条件反射性松弛反应, 其原理是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水平, 减低骨骼肌的紧张及减轻焦虑和抑郁的主观状态。Kimber[51]等研究认为, 从孕晚期开始提供定期的放松技巧训练能有效减轻孕妇焦虑和分娩期间的疼痛。杨凤翔等[52,53]对临产孕妇实施腹式深呼吸和放松训练, 使孕妇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明显降低, 减轻了疼痛, 缩短了产程, 有利于产后恢复。

5 小结

护生心理应激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本校护理专业的3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67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89.0%。其中男生48人, 占18.0%, 女生219人, 占82.0%;一年级护生171人, 占64.0%, 二年级护生96人, 占36.0%。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法,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问卷、护生生活应激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将所有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 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及t检验和F检验, 分析护生心理素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 为职业教育提供依据和对策。

2 结果

2.1 护生的基本情况 (见表1)

2.2 护生的生活应激分析

2.2.1 护生生活应激各维度基本分析

护生生活应激问卷有两个维度9个因子。两个维度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9个因子是挫折、冲突、压力、变化、自我强加、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认知反应。其中前5个因子为应激源, 后4个因子为应激反应。我校护生生活应激各维度得分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在应激源维度中, 得分较高的因子是自我强加、挫折和压力;在应激反应维度中, 得分较高的因子是生理反应、行为反应、情绪反应。

2.2.2 护生生活应激各维度得分分析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应激源维度, 护生在教养方式因子和家庭经济情况因子上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其他因子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对教养方式因子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 不同教养方式两两比较,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对家庭经济情况因子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两两比较,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在应激反应维度, 护生在是否独生子女因子上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应激反应水平高;其他因子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2.3 护生生活应激水平人数分布 (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护生处于高应激水平的占15.7%;处于中等应激水平的最多, 占71.5%;处于低应激水平的仅占12.7%。

2.3 护生生活应激与特质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消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 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 而积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和消极应对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 。

2.4 消极应对与护生生活应激之间的回归分析 (见表6)

经回归分析后得出, 消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P<0.01) 。

3 讨论与分析

(1) 结果显示, 有15.7%的护生处于高应激水平, 71.5%的护生处于中等应激水平, 这说明我校很多护生面临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各种应激源及其产生的应激反应, 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也证实地方院校护生心理应激水平较高[4]。应激是影响心理健康、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应激水平人群中, 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生活应激水平高 (P<0.05) , 其原因可能是我校护生中女生人数多。研究表明:女生尤其在压力、情绪反应等应激水平上明显高于男生 (P<0.05) [5]。独生子女应激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 (P<0.05) , 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差的护生、采用专断教养方式的护生应激水平更高 (P<0.05) , 可能与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更多关爱, 抗挫折、抗压能力较差等因素有关。再加上我校护生多来自于甘肃省各县区, 农村护生居多, 有些护生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差, 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外界接触, 来到学校后面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时, 可能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另外, 专断的教养方式易使护生性格产生缺陷。综上所述, 独生子女护生、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差的护生、专断教养方式的护生更有可能在心理上产生问题, 应给予特别关注。

(2) 护生的主要应激源是自我强加、挫折和压力, 主要应激反应以生理、行为、情绪反应为主。因此, 对护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加强抗挫折和抗压力教育, 并加强自我情绪管理。一般研究表明, 正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不密切,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P<0.05) [2,6]。护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有着特殊的心理活动特征, 他们争强好胜、喜欢展示自我、希望得到认同, 但还不够成熟, 遇到挫折时往往更多地表现出生理和情绪反应, 应激反应外显。当客观现实与他们的主观愿望不一致时, 护生往往会选择强化自我。当然, 适度的强化有利于潜能的发挥, 而过度的强化则会使其遭受挫折, 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护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充分发挥其潜能, 促进其发展。

(3) 消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 护生的消极应对方式突出。影响护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是多层面、多维度的, 既有必然的因素, 也有偶然的成分, 它是多因素综合互动的结果[3]。应对方式会影响到个体的情绪状态, 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消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 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与护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间可能有明显的相互影响作用。我们知道, 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建议学校开展多项有意义的活动, 加强对护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引导,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 从生活应激的角度对专科层次护生进行心理素质状况调查分析, 旨在了解护生的应激水平,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专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基层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生生活应激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个人基本情况问卷对我校护理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我校护生的生活应激水平较高 (高应激水平和中等应激水平的护生占87.3%) ;消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独生子女护生在应激反应维度的得分更高 (P<0.05) , 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差的护生和专断教养方式的护生在应激源维度的得分更高 (P<0.05) 。结论 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和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护生身心健康, 不利于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为规避这些风险, 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心理疏导,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护生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应付能力, 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切实提高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科护生,心理应激,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何培宇.不同性别医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右江医学, 2010, 38 (2) :140-142.

[2]蓝瑞琼, 王鸣, 赵林林.理工中专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5, 3 (4) :206-207.

[3]孙红梅.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4]张林宝, 陈建新.地方院校大学生应激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7 (3) :108-115.

[5]刘琳琳, 张欣欣.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2) :56-57.

心理应激与健康 第9篇

1 对象

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5568例创伤患者符合CCMD-3诊断标准[4]的农民工应激障碍患者218名, 其中男85例, 女133例;年龄19~64 (32±8) 岁;学历高中或中专51例, 中学及以下167例。

2 方法

2.1 调查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每例农民工进行测试, 该量表共90个条目, 采用5级 (1~5分) 评分法。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专业人员指导调查对象问卷填写方法, 在干预前 (患者发生PTSD入院时) 及干预4周后的第1天, 调查对象自行逐项填写。测试结果用MJZ心理测试与统计软件进行自身统计分析。

2.2 心理护理方法

(1) 根据SCL-90评定农民工患者的心理状态, 进行有针对性护理, 以关心、尊重的态度与患者沟通, 建立信任的关系; (2) 了解农民工患者所关注的问题, 给予简明的指导; (3) 讲解PTSD的有关知识, 特别是抗精神病药物的知识及不良反应, 病情演变及治疗效果; (4) 劝解、疏导、鼓励、安慰及保证, 帮助农民工患者树立治病的信心; (5) 对患者所表现的情绪反应给予心理支持, 如表现过分担忧医疗费用的支付、外伤造成的损伤恢复情况、因医疗知识缺乏, 对预后信心不足, 感到不能应付越来越多的问题等。以上心理护理1个月内完成, 多次面谈、讲解, 而当患者有不同需求时, 随时做心理护理, 间隔时间不限制。

3 结果

218例PTSD患者干预前SCL-90得分中阳性症状均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分高于常模 (P<0.01) ;干预后, 本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均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分均明显下降, 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心理干预可以纠正PTSD农民工患者的负性心理。干预前后SCL-90得分情况见表1。

4 讨论

4.1 PTSD农民工患者均存在心理问题

本资料显示, 干预前的SCL-90测试结果部分因子分高于常模。创伤后应激障碍使农民工患者承受突如其来的各种压力, 如医院陌生环境、疼痛、创伤部位及预后、PTSD是否慢性迁延、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昂贵的医疗费用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困境等原因, 导致农民工患者经常表现为愁眉苦脸、哭泣、叹气、情绪不稳定、饮食睡眠差及躯体症状等, 而这些负性情绪会导致患者自身支持及照护能力的下降, 影响其在PTSD事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5]。

4.2 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

注:t1为干预前与国内常模比较, t2为干预前后的比较

调好室温, 光线柔和, 避免噪音, 营造一个宽松、优美、安静的休养环境, 鼓励患者自我催眠, 多向患者介绍一些促进睡眠的方法。护士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做好卫生宣教, 开展适当的娱乐活动。护士在进行各种操作时, 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 在创伤患者面前, 护士要表现出充分的信心, 态度要热情而严肃, 亲切而稳重, 尽量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使患者真正达到身心休息。

4.3 安全防护

保证患者安全是贯穿干预全过程的重要目标, 应有预见性地采取一切措施, 及时防止患者的自杀行为, 防止自由行动的患者接近阳台和窗户, 避免坠楼, 卧床的患者防止坠床, 加强看管, 防止离开病区, 引发其他事故, 使其生理、心理危险降低到最小。护士对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突发事件应准确及时应对, 保持镇静, 有效处理, 少采取强制性的措施, 给予人性化的关爱。

4.4 积极的社会支持

家属与社会的关心对农民工患者无疑是一副良药, 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是减少PTSD发生的保护因素[6]。护理人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 要求患者家庭、亲朋好友配合医院做好患者心理治疗工作和生活护理, 使患者处于较好的社会和谐氛围之中, 保持良好的心境, 积极配合治疗。同时, 尽可能让患者父母、配偶、子女或亲朋好友陪伴, 使患者有安全和信赖感, 从不良的心理状态下解脱出来, 保持情绪稳定。

参考文献

[1]孙文生.特大车祸伤者遇难者家庭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分析[J].西南中医杂志, 2007, 12 (9) :39-40.

[2]侯沂, 舒良.现代精神病学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175-178.

[3]张明圆.农民工外伤后的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6, 14 (3) :12.

[4]陈方彦.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5-98.

[5]尹海辉, 谢庭鸿, 黄晓元.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1) :874-876.

心理应激与健康 第10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徐州市9所中小学(小学、初中、高中各3所)作为试验点,每所学校各选取2个班级(1个实验班,1个对照班),共计773名学生,其中小学生245人(男生125人,女生120人),初中生258人(男生129人,女生129人),高中生270人(男生138人,女生132人)。

1.2 测量工具

采用陈树林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应激源量表》,包括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压力、教师压力、父母管教方式的压力、同学朋友交往中的压力、社会文化压力及自身身心的压力等7个维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本次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6。

1.3实验设计

实验从2015年3月开始至2015年7月结束,共16周。针对不同学校情况,分别设计了1号干预方案“身体素质+球类”、2号干预方案“天天练+课课练+周周练”和3号干预方案“身体素质+体育游戏+球类”,见图1~3,而对照组(4号干预方案)只进行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1周对所有被试者进行心理应激水平前测(T1),实验进行8周后进行第2次心理应激水平测量(T2),16周实验结束后立即进行第3次心理应激水平测量(T3)。干预时间:每周3次,每次45 min(准备活动10 min,放松活动5 min,基本活动30 min),此外2号干预方案增加每天课间操20 min,每周五下午30 min课外锻炼。干预强度:采用POLAR心率测试仪进行测试,运动中的心率控制在120~150次/min。具体操作:1号运动干预方案:第1、9周:跳绳、趣味田径、篮球练习及比赛;第2、10周:加速跑、各种跑的游戏;第3、11周:投掷练习(前抛和后抛实心球)、身体素质练习、篮球练习及比赛;第4、12周:跑的练习、体育游戏;第5、13周:耐力练习、身体素质练习;第6、14周:跳绳、趣味田径、篮球练习及比赛;第7、15周:投掷练习(前抛和后抛实心球)、身体素质练习、篮球练习及比赛;第8、16周:耐力练习、身体素质练习。2号运动干预方案:每天课间操15~20 min(天天练):全国小学生指定广播操《希望风帆》、自编健身操(14节)、体育游戏(第1、9周:跳房子,第2、10周:丢沙包,第3、11周:踢毽子,第4、12周:跳绳,第5、13周:贴烧饼,第6、14周:单单双,第7、15周:线线踩,第8、16周:老鹰抓小鸡);每节体育课45 min(课课练):传统身体素质练习(投掷练习、上下肢力量练习、各种跑的练习等)、体育游戏(线上追逐跑、猜拳追逐跑、斗鸡、背人接力、越跳越高等)。第1、9周:50 m加速跑、线上追逐跑、猜拳追逐跑。第2、10周:投掷实心球、投掷游戏(打保龄球)。第3、11周:跳远、体育游戏(单单双、线线踩);第4、12周:跳绳、跑台阶、斗鸡游戏。第5、13周: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做(女)、背人接力、蚂蚁搬家。第6、14周:1 000 m(男)、800 m(女)、校园自然地形跑。第7、15周:25m×8往返跑、30 m绕杆接力。第8、16周:身体素质练习。每周五下午第2节课练习30 min(周周练):校园自然地形跑、球类练习和比赛。3号运动干预方案:1、9周:走跑交替(直道快跑、弯道快走)、下肢力量练习(单脚跳、规定距离蛙跳和立定跳远)、男生足球小比赛、女生羽毛球练习;2、10周:25 m×8往返跑、30 m快速跑、上肢力量练习(男生引体向上、女生斜拉杠)、规定时间校园自然地形跑;3、11周:12 min自由跑,男生足球小比赛、女生羽毛球练习;4、12周:变速跑(直道快跑、弯道慢跑)、女生30 s仰卧起坐、男生1 min跳绳、体育游戏(喊号追人、火车赛跑、喊数抱团);5、13周:50 m×8往返跑、跑台阶、男生羽毛球练习、女生1 min跳绳;6、14周:200 m计时跑、男生足球练习、女生乒乓球练习;7、15周:400 m接力跑、柔韧拉伸练习、计时耐力跑;8、16周:男生篮球练习、女生羽毛球练习[7,8,9,1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实验前后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多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配对比较等方法分析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干预效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各组青少年心理应激水平的同质性检验

干预前对各组青少年心理应激的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组青少年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2,P=0.35),即运动干预前,各组的青少年心理应激水平为同质。各组青少年在3个测试时间上心理应激得分见表1。

2.2 不同干预类型和时间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效果检验

为了考察3种运动干预方案和测量时间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具体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干预类型(1号、2号和3号方案和对照组)×测量时间(前测、中测、后测)混合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类型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40.82,P=0.000),说明干预类型起作用,实验设计的方案是有效的,不同干预组之间的心理应激水平存在差异;测量时间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32.96,P=0.000),说明青少年心理应激水平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因素和干预类型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F=37.26,P=0.000),说明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干预类型的不同而变化。总之,3种干预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应激具有缓解效果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明显。见表2。

2.2.1 不同干预时间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

以前测水平作为基准线,采用事后比较法分析3种运动干预方案的总体效果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显示,3种运动干预方案总体效果是后测水平显著优于中测水平(t1=2.79,P1=0.01;t2=2.83,P2=0.01;t3=2.72,P3=0.01)和前测水平(t1=4.14,P1=0.00;t2=4.21,P2=0.00;t3=4.11,P3=0.00),中测水平显著优于前测水平(t1=2.27,P1=0.05;t2=2.23,P2=0.05;t3=2.22,P3=0.05)。总之,3种运动干预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干预效果随时间增加,心理应激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2.2.2 不同干预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应激水平的效果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以对照组的心理应激水平作为基线,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3种运动干预方案在3个测量时间点上与对照组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前测:1号、2号和3号方案以及对照组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前4个组的心理应激水平同质;中测:1号、2号和3号方案与对照组比较,其心理应激水平都出现了显著差异(t中1=2.27,P=0.03;t中2=2.18,P=0.04;t中3=2.31,P=0.02);后测:1号、2号和3号方案与对照组比较,其心理应激水平出现了十分显著差异(t后1=2.79,P=0.01;t后2=2.82,P=0.01;t后3=2.69,P=0.01)。

2.3 不同干预类型和层次的事后多重比较

实验后干预组(1号、2号和3号运动干预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应激水平的缓解效果明显,但仅从平均数上的变化看,还不足以说明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需要对3种运动干预方案在不同年级间的效果作进一步分析。分别以3种运动干预方案结束后青少年心理应激为因变量,以不同年级(小学、初中和高中)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号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心理应激的缓解效果优于2号和3号方案;2号运动干预方案对小学生心理应激的缓解效果优于1号和3号方案;3号运动干预方案对高中生心理应激的缓解效果优于1号和2号方案。见表3。

3 讨论

青少年阶段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和易发期,采取有针对性地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是青少年从事体育锻炼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增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故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心理素质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加强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11]。本研究选取青少年心理应激发展的3个关键期(小学5年级、初中2年级和高中2年级)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混合设计,从新常态发展的角度全面分析不同运动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

注:事后数据为后测数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干预时间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不同,16周的干预效果优于8周和干预前,8周的干预效果优于干预前。(2)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缓解效应不同,2号运动干预方案更适合小学生心理应激的干预,1号运动干预方案更适合初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干预,3号运动干预方案更适合高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干预,且随时间变化效益更为显著。不同的干预内容可能对青少年心理应激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提示我们在干预过程中不应忽略干预对象的身心特点和干预内容的本质属性,重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干预项目,尽可能地使运动干预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应激患者的缓解效果达到最佳[12]。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的2号运动干预方案,体育游戏是该方案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内容多样且定期变换运动项目或形式,更加注重体育游戏在学生身体练习中的作用。通过该方案的干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生长发育,还可以激起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愉快感,缓解心理应激反应[13]。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机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身体机能的变化,必然引起心理行为上的变化。根据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的1号运动干预方案,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线,体育游戏和球类活动为辅。该方案在设计身体素质练习项目(跳绳、趣味田径、投掷等)时不过分强调专项技术细节,只是将它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同时又在练习的过程中穿插球类活动及体育游戏。该方案的目的是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重在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他们的心理应激水平[14]。

高中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发育基本定型,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趋于成熟。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了3号运动干预方案。该方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身体素质练习和球类练习。在干预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男女分组练习,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比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对干预的量和强度进行限制,不让学生出现疲劳影响效果。该方案的目的是通过该方案的练习,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重在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15]。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缓解效果以及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方法 以773名学生为被试,运用3种持续16周的干预方案来检测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缓解效果。结果 1不同干预时间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干预效应不同,16周的干预效果优于8周(t=2.78,P<0.05)和干预前(t=4.15,P<0.01),8周的干预效果优于干预前(t=2.24,P<0.05)。2不同干预方案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干预效应不同,“身体素质+体育游戏+球类”干预方案最适合初中学生(F=3.26,P<0.01)、“天天练+课课练+周周练”干预方案最适合小学生(F=3.43,P<0.01)、“身体素质+球类”干预方案最适合高中学生(F=3.67,P<0.01)。3不同干预类型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40.82,P<0.01)、不同干预时间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32.96,P<0.01)、干预类型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37.26,P<0.01)。结论 不同干预方案都对青少年心理应激具有缓解效果,且随干预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明显。

心理应激与健康 第11篇

珍珠球运动具有对抗激烈、攻守转换快,情况变化复杂、易受场地、气候、观众、裁判、赛场气氛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特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随时可能遭遇来自外部一系列应激源的威胁或伤害,如果运动员应对不当,极易导致情绪的较大波动、动作变形而影响技战术水平发挥。

2 目的

应激一般是指个体在受到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环境刺激下产生生理、心理、行动上所出现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机能和代谢的改变。而在运动中的心理应激则是指机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内在的心理和生理平衡受到严重干扰,致使不能理想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动作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季建林、徐俊冕的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中谈到“情绪危机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在一般情况下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当面临生活逆境或不能应对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和悲观失望等情绪问题,导致情绪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与否与个体对逆境或事件的认识水平、环境或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技巧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珍珠球运动是教练员、运动员之间体能、技能、心理、智能等诸多因素的全面竞争,在比赛中双方要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运动员会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心理的紊乱以及行为的异常,从而导致心理负荷增大、生理和心理失衡、体力下降、技术动作变形、配合失误和犯规增多,导致比赛失败。可见,心理应激现象在珍珠球临场比赛中尤为突出。因此,通过调动珍珠球运动员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使心理平衡恢复到甚至超过心理应激前的功能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3 分析讨论

在珍珠球比赛中,导致运动应激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客观外在因素和主体内在因素两个方面。

3.1 客观外在因素

包括训练和比赛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如训练和比赛的时间、地点、气候、饮食、居住、交通、习俗等生活活动条件;场地、器材、设备等训练比赛条件;对手水平的高低、竞争激烈程度等比赛实力条件;裁判员和观众的公正与倾向性等比赛社会性条件;与教练员、领队、队友之间人际关系条件;训练中的运动负荷及兴奋性;比赛中的比分变化、时间进程以及比赛最终结果对运动员的影响等其他条件和因素。

运动员在投球时引起的心理挫折方面、在投球训练或比赛中,有些运动员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投球训练或比赛命中率下降因而产生消沉失意、悲观的情绪状态,这也叫投球心理挫折。引起投球者球心理挫折的客观原因:如,在投球训练或比赛中受不到重用,队员之间及队员与教练之间的人际关系发生冲突,裁判不公正及伤病等,主观原因包括个人需要与运动队集体利益矛盾,在比赛场上角色不适应、自己所定的成功标准不能实现,事先的行动计划失败,性格不坚强及挫折忍耐性差等。在投球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随时都可碰到挫折,但挫折并非全对心理和比赛产生消极影响。相反它也能加强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创造性解决问题,提高难度对比赛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运动员所遭受的心理挫折太过于强烈,则可能引起运动员的情绪低落,降低训练或比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其比赛的发挥,因此教练员必须特别重视其消极影响的一面。

3.2 主体内在因素

包括运动员的生理状态, 如伤病、疲劳、失眠等;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比赛经验等;运动员的心理因素, 如运动员的个性品质、动机、态度、责任感、自信心、特别是运动员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等。在以上两方面的因素中, 相对而言, 主体内在因素更重要,因为外因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 决定了运动员应激水平的高低, 因此,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比赛中运动员往往会有过度应激的表现,其表现出的行为异常,如投球动作变形,心神不定,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技术动作变形,运动效能下降等等。过度应激时的消极感掠走了运动员的心理能量,常常导致不能正常控制比赛,过度应激常是在某种较强的刺激作用下发生,它是引起运动员的情

绪波动的重要因素。

3.3 观众效应对心理应激的影响

观众效应是探讨比赛心理应激内涵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观众加油或嘲讽的比赛会使得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观众的心理与行为不同,美国心理学家库尔勒和卡伦把主场优势描述为:“比较了观众加油或嘲讽的比赛,一致发现观众加油的队伍在竞赛中获胜的比例超过50%”。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内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内在的心理和生理平衡受到严重干扰,致使不能理想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动作的一种心理状态。观众加油效应对心理应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外因素两个因素方面:(1)内因主要来自球队自身,具体表现在比赛动机和自我表现欲望。队员在比赛中表现出体能充沛、斗志旺盛,遇到挫折时勇往直前,以弱胜强的战例屡见不鲜。观众嘲讽效应对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临场指挥能力和抗干扰能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心理训练和机体应激水平,已成为教练员、体能教练、心理训练教练、科研人员亟待解决的又一重大课题。(2)外在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客观环境、观众因素、裁判因素等方面。赛场客观环境,既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珍珠球比赛中,比赛场地的开阔度、颜色、参照物、灯光等条件都会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产生较大影响。如果运动员在熟悉的场地作战,对比赛的场地、设施、气候更适应,自信心更强,情绪更稳定,技战术水平就会得到淋漓尽致甚至超水平的发挥。观众因素,就是我们说的“人和”,也就是主场优势。在观众加油效应中的作用,已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观众加油效应随观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本队球迷占到体育馆容量40%以上的本队获胜率大于57%。由于本队的球迷不时为本队精彩的得分、巧妙的传球助攻、精湛的技艺和团队精神而摇旗呐喊、鼓掌、加油,同时也为对手的投球、罚球,进攻等多以嘘声、喝倒彩、起哄等方式进行干扰,这无疑会使对方运动员被动适应、反应缓慢、斗志涣散、心理压力增加,以至于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此外,裁判因素的影响。裁判判罚尺度的掌握与比赛结果相关密切,由于自身水平以及观众的呐喊使自己的心理负荷增大,裁判的主观裁定偏向观众支持率高的队伍,以至于出现错判、漏判、误判、反判;此外,被喝倒彩的队伍在临场比赛中表现出的怕吃亏的思维定势,导致比赛中出现不服从裁判,对判罚争议颇多,也使得裁判员的感情偏向对方。

4 研究结论

1.我们把珍珠球临场比赛的心理应激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开始阶段、结束阶段,这四个时间段反映了珍珠球运动员临场心理应激变化的基本规律。

2.各个时间段心理应激的程度不同,临场表现出的技术统计指标也又较大差异。在每半场的结束阶段,无论从个体的主观评价,还是在临场比赛观察统计中,均呈现出心理应激的强烈反应程度,以至于此阶段技术统计中的投篮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均低于其他阶段;而失误、犯规频率却增加,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特别是下半场的结束阶段,技术指标统计中失误频率、犯规频率达到最高值。

3.观众加油效应的心理应激的影响表现在内、外环境两个因素;内环境因素主要来自球队队员自身,具体表现在比赛动机和自我表现欲;外在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客观环境、观众因素、裁判因素等方面。

4.良好的心理应激能力可以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尽情发挥技战术水平,更能使教练员冷静的安排战术和及时处理比赛中间的突发情况,为比赛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5.运动员要增强对主场狂热气氛的适应与调节的能力,把观众的狂热变为兴奋剂,更要克服客场急躁、焦虑情绪,提高抗干扰能力,保持稳定的竞赛心理状态及技能状态。

6.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化的心理应激训练,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在赛前调控到最佳。

7.优秀教练员应当帮助运动员了解临场中心理应激产生的时间段和原因,针对不同时间段心理应激的表现和不同程度,进行应激干扰训练。围绕这一目标,可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和教练员的自身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激危机训练,以提高运动员临场抗干扰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和机体应激水平,使各个周期的心理应激训练都能使竞技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以最好的竞技状态投入到各个比赛时间段中,为夺取比赛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秀平.运动应激与应对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6(3):71-73.

[2]殷小川.主场效应的研究现状及未来[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99(1):7-81.

[3]刘俊凯,李志刚,王湘飞,等.CBA主客场赛制的主场效应[J].体育学刊,2002,9(1):117-119.

[4]王欣.篮球竞赛中心理危机与时间阶段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5):87-88.

上一篇:电影海报的图形设计下一篇:大树移植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