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心脏手术论文

2024-06-26

非心脏手术论文(精选10篇)

非心脏手术论文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5例患者,其中男59例、女46例,年龄80~94岁、平均(85±4)岁。肿瘤外科49例,普外科30例,泌尿外科20例,骨外科13例,神经外科2例。心脏病情况:心肌供血不足94例,高血压或低血压66例,心绞痛发作史41例,慢性心力衰竭病史8例,室性早搏5例,中重度房室刺传导阻滞5例,束传导阻滞12例,心房颤动7例。合并症:血糖异常84例、呼吸系统基础疾病43例,肝功能异常27例,肾功能异常18例,血液病17例,认知、精神障碍15例。

1.2方法

1.2.1术前处理:详细询问病史,若心肌供血不足,极化液静脉滴注1周,或联合扩张冠脉药物。同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若为室性早搏,以利多卡因控制心律失常,若合并心房颤动,给予心肌营养药物,将心率控制在100次/分以下。若合并传导阻滞,观察1~2 d,待其他心脏病理表现改善后传导阻滞是否有所改善,若以阿托品处理未见明显改善,术中需做好抢救准备。积极控制其他合并症。

1.2.2术中处理:据手术类型、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其中普外科开腹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泌尿外科手术据手术路径、并发症发生风险选择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若为骨外科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或强化、局麻。神经外科据手术需要选择全身麻醉或强化局麻。硬膜外组织依据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椎间隙穿刺,先给予1%~1.5%利多卡因诱导麻醉,酌情最佳达到理想肌松、镇痛。全麻诱导以丙泊酚、咪唑安定+芬太尼+顺苯。术中,将PET-CO2控制在35~45 mm Hg。若全麻,则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同时依据手术刺激强度、术中指标监测结果,选择性静脉泵入丙泊酚或芬太尼,或追加苯磺顺阿曲库铵。术后,严格按标准拔管,拔管前,若呼吸抑制、躁动较明显,酌情应用新斯的明0.5~1.0 mg+阿托品0.25 mg或东莨菪碱,静注,以拮抗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同时酌情,静注利多卡因1 mg/kg或佩尔地平0.1~0.2 mg减轻拔管刺激。

术中常规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并监测麻醉药物给药浓度速率,记录出血量、体液丢量、血液动力学改变,调整麻醉策略。若合并心肌缺血,术中静脉输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的等抗心肌缺血药物,剂量酌情。在术中出现低血压等不良事件时,除用药控制外,还需调整麻醉深浅、输液速度。

1.2.3术后处理:术后鼻导管吸氧,严密监测呼吸、循环指标。积极镇痛,减轻疼痛所致应激反应。对于心肌缺血患者,延长监护时间。安排术后靶向输注自控输注。

1.3统计学处理:WINDOWS EXCEL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24例急诊患者术前未做处理,术中发生不良事件4例、术后发生通气功能障碍7例、循环紊乱11例、中枢神经功能障碍6例,81例择期手术患者经预处理,术中未见不良事件,术后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9、2例。择期手术者未见死亡例,急诊手术死亡1例。急诊者术后通气功能障碍、循环紊乱、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择期手术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调查显示,80岁以上老年人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20%以上,心脏病高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心血管事件风险极高,非心脏手术病死率约为7.1%,故需做好麻醉管理。本次研究显示,经过术前预处理之择期手术者,术中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且未见死亡例,而未经处理择期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上升,见1例围术期死亡。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重点:(1)对于择期手术者,做好术前处理,配合手术医师、护士,控制危险因素;(2)选择对呼吸、循环影响更小的麻醉药物;(3)积极预防用药,减轻手术操作刺激;(4)遵循个体化原则,控制给药方法、给药速度、给药重量;(5)掌握七氟醚、丙泊酚等药物的特性,以充分发挥各种药物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冰舒,许德芳,周春晶,等.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前病例讨论[J].上海医学,2010,33(2):186-188.

非心脏手术论文 第2篇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拟行全麻择期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病人(依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5~90岁,体重52~92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合并症,近期内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激素类药物。预计手术时间>2小时。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无术前药,入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路,采用Phillips MP70多功能监测仪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压。采用双盲法,麻醉前D组泵注配制好的右旋美托咪啶药液以1μg/kg为负荷量持续10分钟恒速静脉输注,完毕后进行麻醉诱导,C组泵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两组采用依托咪酯(0.1~0.3mg/kg)及咪达唑仑(0.05~0.1mg/kg),患者入睡后给予维库溴胺0.15mg/kg,之后缓注舒芬太尼1μg/kg,5分钟后进行气管插管。

监测指标:进行桡动脉穿刺测压后5分钟后(T0)、试验药物注射完后(T1)、气管插管前(T2)及气管内插管后,1分钟(T3)、3分钟(T4)、5分钟(T5),分别记录血液动力学数据: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压(MAP)和心率(HR)。

结果

两组年龄、体重、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两组在各个时间点HR、SAP、DAP、MAP的变化比较见表2。

讨论

右旋美托咪啶是特异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以受体的高选择性(α2/α1为1620:1)使其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双相调节功能,缓慢低剂量静注右旋美托咪啶可以避免用药后的血压波动[2]。麻醉诱导期间特别是气管内插管时,通过交感和交感肾上腺素反射,引起高血压、心动过速[1]。在冠心病患者的麻醉诱导中,如发生这些反应,则会增加心肌氧耗,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通常的做法都不是很完美[3]。以往的研究证实,右旋美托咪啶一方面能够降低应激反应时血浆儿茶酚胺的水平,同时由于右旋美托咪啶中枢的抗交感效应在给药后15分钟达到最大效应,与气管插管时间相吻合,因此心血管反应更轻。

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导致心动过缓,其降低心率的作用一方面与其他麻醉药物相似,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而达到降低心率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即由于右旋美托咪啶升高血压的作用,从而反射性地引起心率的下降。

我们的研究采用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1μg/kg,给药时间在10分钟之后心率轻度下降,血压有轻度增高趋势,在其后的麻醉诱导过程中,D组在气管插管时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小,气管插管后MAP及心率升高幅度较小,较C组显示出更理想的血液动力学特点。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即麻醉诱导前静注右旋美托咪啶可改善麻醉和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降低心肌局部缺血的发生率,并可有效减轻气管插管过程中间的血流动力学应答。

参考文献

1 Neunkirchen M,Coenobium P.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evaluation and importance clinical general anesthesia[J].Anesthesiology,2008,109:1113-1131.

2 劉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26.

3 王元昌,贺大璞,李志高,等.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小剂量鱼精蛋白的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04,6:709.

非心脏手术论文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手术患者120例, 年龄60~93岁, (平均76.5±0.3) 岁, 男81例, 女39例。120例患者合并高血压57例, Ⅱ型糖尿病12例, 其中胸外科手术12例, 普外科手术88例, 泌尿外科手术12例, 骨科手术8例, 全部病例排除活动性肝病、中风、后遗症、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或服用相关药物的患者。

1.2 方法

120例患者中全凭静脉麻醉40例静吸复合麻醉80例下完成手术。全麻术前用药全部为苯巴比妥钠0.1 g, 盐酸戊乙奎醚0.5 mg;诱导期用咪唑安定0.05~0.08 mg/kg、芬太尼0.2 mg、丙泊酚1~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维持期间间断芬太尼0.1 mg/h和维库溴铵4 mg/h, 输注泵泵入丙泊酚3~4 mg/kg/h, 部分患者辅助异氟醚间断吸入。术毕常规用新斯的明2 mg阿托品1 mg拮抗肌松药残留作用, 需要时纳洛酮0.1~0.4 mg拮抗芬太尼的作用。所有患者术中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输液量、出血量、尿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压, 危重患者监测中心静脉压。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ICU后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ICU谵妄的诊断意识评估法 (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intensive care unit, CAM-ICU) 进行谵妄评估, 同时观察VAS、Ramsay值、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于术后1、2、3、4d, 每天上午9时30分, 下午3时30分各记录一次。获取信息的方式:询问患者、值班医护人员、护理记录单、病程记录。手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观察到谵妄症状消失。CAM-ICU诊断标准: (1) 精神状态突然改变或起伏不定; (2) 注意力散漫; (3) 思维无序; (4) 意识程度变化。若患者有特征 (1) 和 (2) 或者特征 (3) 或者特征 (4) 就可诊断为谵妄。

2 结果

2.1 术后谵妄发生率

术中静吸异氟醚麻醉80例患者发生谵妄15例 (18.75%) , 120例患者术后1~4 d有术后谵妄20例, 发生率16.7%, 其中普外科14例:发生率15.9%, 胸外科:发生率16.67%, 泌尿科:发生率16.67%, 骨科:发生率25%。观察调查中发现:术后谵妄的20例患者中, 恶性肿瘤12例。术中或术后出现低血压和低氧血症7例。

2.2 术后谵妄发生时间

在120例患者中共有20例发生谵妄, 均在术后2 d内发生, 第1天有14例发生, 第2天有6例发生, 持续时间最短的1 d, 最常的4 d。

3 讨论

谵妄的特点为急性起病, 通常在数小时内发生, 病情波动症状在24 h内出现、消失或加重, 有明显的波动性, 有研究表明谵妄有很高的漏诊率, 只有40%的医师能够常规筛查并且发现谵妄[1]。CAM-ICU是专为ICU患者研发的一套使用可靠的术后谵妄评估方法, 虽对某些ICU患者有些局限性, 但仍可作为术后谵妄的评估方法, 平均只需2 min就能完成谵妄的临床诊断, 准确率高。临床观察调查显示老年非心脏手术全麻术后发生谵妄的发生率为16.7%, 同时还发现在异氟醚复合麻醉下,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比率高于没有复合麻醉的患者, 表明老年患者的脑血流量相对较少, 脑代谢降低, 中枢神经递质减少而导致脑功能低下。因此在围手术期应调控老年患者的血压, 改善脑部的氧供, 可减少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2]。马长松等[3]认为,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6.3%, ELY等[4]研究报道ICU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为83.3%, 远高于临床观察调查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诊断的方法不同外, 观察人群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能是主要原因, ICU由于其特殊的环境, 使患者更易发生谵妄, 多项研究表明, ICU患者谵妄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普通病房的患者[5]。本组病例显示, 有术后谵妄症状的组的年龄明显高于无症状组, 术前用药采用了盐酸戊乙奎醚, 但并未增加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6]。在手术类别的比较中发现, 骨科的发生率最高, 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 考虑这类患者可能是由于手术应激反应较强以及术前或术后长伴有营养不良或酸碱代谢平衡紊乱等因素, 增加了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因此要针对谵妄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 通过改善围手术期管理, 加强监测等干预措施来预防减少其发生。

参考文献

[1]Laurila JV, Pitkala KH, Strandberg TE, et al.Detect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dementia and delirium in acute geriatric wards.Gen Hosp Psychiatry, 2004, 26:31-35.

[2]贾宝森, 张宏.异氟醚及七氟醚复合麻醉下老年患者脑氧饱和度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关系.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4, 24:348-351.

[3]马长松, 马春野.老年术后谵妄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 19:72-73.

那些年的心脏手术 第4篇

在陶敏动手术的那个年代,并没有太多高超的技术,可以依靠的不是机器,而是医生的技术。

陶敏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缺陷性疾病,一般在新生儿的左右心房间隔上有个小孔,或者在左右心室间隔上有个小孔。一旦患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会有一个极度危险的童年,甚至可能会夭折。如果很幸运熬过了童年,也极有可能在青少年时期,患上肺动脉高压,能活过15或20岁的几率很小。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陶敏小时候没当一回事,只知道自己身体不太好。直到16岁那年,她和朋友们一起欢庆,走了好长的路,渐渐发觉自己透不过气来。住在医院的时候,与陶敏同病房的人先后进行了心脏手术,但没有一例成功。“一个是婴儿,手术台上就死了。还有一个是成人,做完手术是好的,但过两天死了。”

陶敏的手术正式开始后,医生确定她的情况属于“动脉导管未闭”。由于没法剪断导管,医生临时决定将导管结扎,将导管的两头用线绑住,当血不再流通的时候,在导管中注入“硬化剂”。用陶敏的话说,就是放点“水泥”进去,堵住了,血也就不流了。

上世纪50年代,要在心脏上动刀可不像现在这么普遍。由于当时并没有冷冻技术,也没有体外心肺循环技术。开胸之后,能让医生动手术的时间非常短。心脏缺血时间一长,心肌就会坏死。也就是说,当时医生动手术只能凭借经验和技术,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

手术后的陶敏,完全和正常人一样,并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上班、结婚、生子,原本她都不敢去想象的事情,因为手术的成功全都变成了现实。

蓬勃发展史:

心脏手术的技术革命

如今看来,陶敏的手术并不复杂,已经可以在心脏内科通过介入术治疗,但当时,这可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儿。在冷冻技术、体外心肺循环技术没有发明之前,心脏手术十分困难,一度被认为是禁区。

已知最早的心脏外科手术是西班牙医师弗朗西斯科·罗梅罗(Francisco Romero)于1801年为心包膜积水的患者施行心包膜开窗术。1896年9月7日,德国法兰克福的路德维格·雷恩(Ludwig Rehn)医师为一个患者修补刺穿的右心室,术后完全康复,成了第一例成功的心脏手术。

那时,心脏手术的风险极高,奥地利著名医生西奥多·比尔罗特(Theodor Billroth)曾说过:“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即便如此,医生们也没有被吓退,心脏外科技术在20世纪蓬勃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BT分流、降低体温暂停血液循环、体外心肺循环等技术。

1954年,有一群具有开拓精神的医生,在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一次开创性的手术。明尼苏达大学的外科医生沃尔顿·来里赫替一位心房间隔缺损的儿童,进行了一次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医生用一组管子从父亲的动脉中抽取血液,然后将其泵送到婴儿体内,然后孩子的血液返回父亲体内进行氧合,随后再次被泵送。此后,沃尔顿·来里赫利用患者的父母当作“体外心肺机”,完成了45例手术,近一半获得成功。

微创手术的时代

陶敏作为心内科医生的那些年,也见证了医学的变化。她回忆,刚工作的时候,她就参与了一次“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而在那次手术上,她再次体会到了自己的幸运。

“医生刚把病人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导管结扎上,病人一会儿就休克了。”如今想起,陶敏依旧觉得心有余悸。当时的医生也都措手不及,只能放弃结扎,待病人恢复心跳便终止了手术。

实际上,这种情况,现在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曾经,心脏检查时只能看到一维的图像,也就是心回波图,完全看不出是心脏的样子。1980年,发明了二维超声图像,这时候已经能看到四个心腔的实时图像,对诊断有很大帮助。上世纪90年代,彩色多普勒技术诞生了,它可以标记通过小孔的血液并记录血液的流动以及流向,直到现在也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除了诊断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也是日新月异。在陶敏那个年代,动脉导管未闭都需要心外科动手术才能解决。随着导管介入术的发展,目前很多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导管介入治疗得到康复。

此外,如今有很多心脏方面的疾病已经不需要开胸,靠微创就能治疗。比如房缺、室缺,如今都可以通过导管介入获得治疗。近年来比较常用微创治疗房缺的方法为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先天性房缺修补手术。这个手术操作起来很简单,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病人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动,最关键的是,这种手术的适应症比较宽泛,可适用于所有的继发性房缺。

非心脏手术论文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系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门诊患者1例, 住院患者9例。10例患者中男6例, 女4例, 年龄68~82岁, 平均年龄70岁, 体重55~65 kg, 平均体重62 kg。ASA分级:Ⅲ级, 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手术类型:右肩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1例, 右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1例, 妇科腹腔镜下全宫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2例,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3例,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3例。入院前患者均已植入起搏器, 植入起搏器的类型:埋藏式起搏器, 起搏心率:60次/min。起搏器植入的部位:左锁骨下皮内。植入起搏器距手术时间2~3年。植入起搏器的原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

1.2 麻醉方法与监测

10例患者中硬膜外麻醉4例, 局部麻醉药为2%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 常规吸氧, 术后行硬膜外镇痛。静脉全身麻醉1例, 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诱导, 术后采用口服镇痛药镇痛。气管内全身麻醉5例, 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 丙泊酚1.5 mg/kg, 顺式阿曲库胺0.15 mg/kg, 经口明视行气管插管, 麻醉维持: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 间段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胺, 术毕清醒后拔管, 术后行静脉镇痛 (PCIA) 。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

2 结果

10例患者诱导后均出现了低血压 (血压低于基础血压值的20%) , 经快速扩容和静脉注射麻黄碱3~5 mg后, 血压恢复到基础血压水平。本组10例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好, 均平稳度过手术期, 起搏器工作正常, 患者呼吸、循环基本稳定, 术后随访无麻醉及手术后并发症, 术后恢复良好, 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行非心脏手术, 据文献记载手术范围涵盖普外、泌外、胸外、骨外、妇科及手术室外, 围术期管理主要涉及起搏器和高频电刀两方面。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 术中使用各类高频电子设备对起搏器的干扰是麻醉医生棘手的问题, 如何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已成为麻醉管理的主题。

3.1 术前管理

对合并疾病的评估和最佳优化以及起搏器程序重置。 (1) 起搏器的评估: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植入起搏器的原因, 准确地评估起搏器的工作状态, 了解起搏器的品牌、产地、型号、能否抗高频, 了解患者是否完全依赖起搏器维持心率。手术科室组织由心内科、麻醉科参加的术前讨论, 麻醉医生要掌握心脏起搏器的管理要点, 做好应急预案。合理的程序重置是避免术中意外最安全的方法。术前备好麻黄碱、多巴胺、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除颤器以及心脏临时起搏设备。术前确定患者基础心率和心律, 以决定准备体外起搏支持。 (2) 围术期风险分层评估:术前评估患者心功能、体能状况、手术风险, 依照术前访视的结果, 根据P-POSSUM公式预测其死亡率, 根据POSSUM公式预测其并发症发生率。优化围术期治疗策略以提高围术期整体治疗水平。本组10例患者术前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生活自理, 心功能Ⅱ级, 体能>4个代谢当量 (METs) , 手术为低、中危手术。术前控制好血压、改善心肌的氧供需平衡。 (3) 术前手术部位的评估:术者注意手术部位远离起搏器10~15 cm以上。巡回护士注意高频电刀的负极板贴附在离术野较近, 又能远离起搏器的位置, 且电流回路不得经过起搏器和心脏。 (4) 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评估:选择麻醉原则上要充分给氧, 保证呼吸道通畅, 保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和血流动力学平稳[3]。尽管植入心脏起搏器提高了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但仍应在术前充分评估心功能及麻醉方式对心血管的影响, 尽量选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的麻醉技术, 慎用对心脏或交感神经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麻醉药物。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行下腹部、下肢、会阴部手术可选择硬膜外麻醉;行胸、腹腔镜手术可选择全身麻醉。

3.2 术中管理

重点是起搏器和高频电刀的管理。 (1) 加强监测、注意保暖。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监测。心电图监测能识别起搏信号, 脉搏氧饱和度或有创动脉压波形能监测心脏节律。本组10例患者应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心脏节律, 术中心脏节律整齐, 起搏器工作正常。 (2) 起搏器的管理。将起搏器程序重置为非同步起搏, 且起搏频率大于患者基础心率。因为心室非同步型起搏器抗干扰能力较强, 其他按需起搏模式的起搏器, 在使用电刀或电凝前由心内科医生将起搏器程序重置为非同步起搏;严禁电凝头在未接触患者组织前即启动电凝器, 避免电凝电流直接在起搏器及其电极上放电。本组10例患者术中将起搏器程序重置为非同步起搏, 且起搏频率大于患者基础心率。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大手术时, 应增加起搏频率低限值, 以满足组织供氧, 同时做好动、静脉穿刺, 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准备, 以备随时抢救、监测动脉血气和血清电解质, 及时发现内环境紊乱。对高危患者提供备用起搏和除颤。 (3) 高频电刀的管理。术中电刀应用会对起搏器信号造成干扰从而影响起搏器的功能, 它是此类患者术中面临的风险, 也是麻醉管理重点。术中如果电刀引起心室过度感知, 起搏器停止起搏, 应控制心脏停搏时间, 并立即行体外起搏支持。术中使用双极电刀。本组9例患者术中使用双极电刀, 起搏器工作正常。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 植入起搏器患者行非心脏手术会越来越多, 术中使用双极电刀、电凝势在必行, 同时术中应注意气腹对患者的影响[1,2]。3.3术后管理 (1) 术后连续监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及低流量吸氧6 h, 同时注意保暖, 加强术后护理。 (2) 完善的术后镇痛, 及早下床活动, 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术毕搬运患者动作轻柔, 患者术后下床活动要求动作缓慢, 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及起搏器电极脱位而导致意外。 (4) 起搏器的管理。术后请心内科医生会诊, 将起搏器程序重置为同步起搏。本组10例患者术后检查起搏器功能正常。胸、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可采用静脉镇痛, 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门诊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口服止痛药镇痛, 留观6 h后离院, 本组10例为高危患者, 术后随访无不适。金武烩等[4]认为植入心脏起搏器行非心脏手术治疗风险和麻醉管理难度增加, 完成手术需要多学科协助, 才能保障患者安全。本组10例患者手术科室、心内科、麻醉科通力合作, 确保了患者围术期安全。

本组资料回顾性分析显示,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术前对合并症的评估和优化, 即使术中使用高频电凝器时有一定的风险, 只要正确使用, 加强管理, 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 围术期加强学科协作,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就安全可行。本结果与朱平增等[2]研究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根据手术和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和药物以及掌握起搏器相关知识可以提高此类患者的围术期安全。维持循环稳定, 充分给氧, 保证心肌血流灌注, 防止血压剧烈波动是确保患者安全的保证。术前充分的评估、准备, 术中严密的监护、管理, 术后密切的监测、完善的镇痛是植入起搏器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范文有.安置起搏器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 (S1) :44-45.

[2]朱平增, 赵淑芳, 张志敏, 等.置起搏器患者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管理.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6, 6 (3) :195-196.

[3]王悦, 王莉.携带心脏起搏器患者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安全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4) :354-355.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术中管理体会 第6篇

关键词:冠心病,围手术期管理,心理疏导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1 ××, 男, 76岁, 以“冠心病快速房颤, 多发多源室性早搏, 肺部感染, 前列腺癌术后7年, 肺部陈旧性结核”收入内科治疗。患者心慌、憋喘, 不能平卧, 经内科积极治疗, 症状好转, 但开始呕吐, 腹部膨胀见肠型, 经外科会诊;其距肛门约4cm处有一环形狭窄, 固定, 考虑“直肠占位并肠梗阻”遂转入外科治疗。经胃肠减压、灌肠, 症状仍未缓解。老年男性, 肥胖体型, 血生化:o2cp:37.2mmol/L;k+2.8mmol/L, 总蛋白58g/L, 白蛋白29g/L, 经纠正水电紊乱, 肠外营养支持, 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入室:开通两条静脉, 严格控制出入量, BP:160/96mmHg, P70次/分, R:20次/分, 接7100心电监护仪IIT倒置, SaO298%.频发室性早搏, 5次/分, 有时呈II联律, 予硝酸甘油0.5mg含化。右侧卧位, 取L2/3间隙, 头向置管, 操作顺, 时间短, 恢复平卧位, 1.5%利多卡因3mL注入硬膜外腔, 排除腰麻后分次给1.5%利多卡因6mL, 麻醉阻滞平面上达T8下达L4。手术开始前给芬太尼0.05mg。术中室性早搏减少, IIT波低平或直立。手术顺, 缓慢肠胃减压术后, 乙状结肠外植, 手术历时1.5h。1.5%利多卡因共计12mL, 芬太尼0.15mg。术毕, 继续心电检测, 镇痛治疗。

病历2 张某, 女, 63岁, 颈前肿物月余, 冠心病史10余年, 心绞痛时有发作。术前晚于下床拉窗帘后, 心前区疼痛, 全身发汗, 乏力, 口含“速效救心丸”6粒, 症状缓解。睡眠可, 血糖8.3mmol/L, 血生化:k+4.0mmol/L, Na:140mmoL/L。心电图示:①冠心病, ②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B超示:甲状腺囊肿。胸部透视:肺纹理增粗。

进入手术室, BP:160/90mmHg;p:90次/min, ECG:II导联T波倒置, 给“速效救心丸6粒”含化, 开通一条静脉通道, “10%GS500mL+胰岛素8u”以30滴/分速度维持。后行双侧颈浅层阻滞, 效果好, 给“速效救心丸”后15分钟, ECG:II导联T波低平或直立, 手术开始前给芬太尼0.05mg, 手术顺, 出血不多, 当处理囊肿底部时, 病人诉有压榨感, BP:180/100mmHg, p:100次/min, 随将“硝酸甘油5mg及硫酸镁2.5g加入液体”, 以30滴/min速度维持, 5min降至140/80mmHg, 以10滴/min速度维持, 手术历时1.5h, 术毕心电图示:II导联T波直立, BP:130/80mmHg, p:85次/min, R:20次/min, 送回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1.2 方法

(1) 接到手术通知, 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术前访视病人, 并进行心理干预, 主要手段:①向病人讲明手术的必要性, 鼓励病人勇敢面对手术, 不要逃避;②向病人讲解手术的安全性, 打消病人不必要的思想顾虑;③向病人介绍麻醉的主要操作, 以及操作中病人需注意事项, 使病人对麻醉有初步的认识;④向病人讲明麻醉操作过程中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以及应对措施, 使之能更好地配合手术;⑤帮助病人进行放松训练, 减少病人术前的紧张情绪。⑥术后及时对病人进行随访, 解答病人的疑问。

(2)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①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应用硝酸甘油降低血压, 术日晨继续口服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②术前尽力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③术前禁用对心脏传导有影响的药物, 如阿托品等, 改用东莨菪0.3mg肌肉注射。

(3) 术中麻醉要完善, 阵痛完善, 肌肉松弛, 镇静适当, 持续吸氧, 控制输液速度,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2 体会

(1)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 手术病人中患心脏病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这加大了病人的手术麻醉风险, 同时也对麻醉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冠心病病人的手术成功与失败与围手术期管理密切相关。近年来, 我们尝试了“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前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师到病人床前, 了解病人的病情, 心理状态, 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有关问题, 打消病人的顾虑及紧张情绪, 并实施心理疏导。因为病人紧张、焦虑, 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心肌耗氧量增加, 加重心脏负担, 易诱发心绞痛, 甚至心肌梗塞。同时配合以合理的镇静药:术前晚可给予安定5mg口服或肌注, 术晨可给予口服安定或肌注以镇静。如果需用颠茄类药物, 除因术前用普萘洛尔等而致心动过缓外, 一般不宜用阿托品, 可改用东莨菪碱0.3mg肌注, 以防心动过速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常规心血管药物术日晨继续服用。本文两例病人手术前应用后心肌缺血都明显变好。

(3) 术中管理。宜选择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方法, 选择对心肌收缩力影响小的麻醉药品, 中下腹及下肢手术选择硬膜外麻醉, 上腹部及开胸手术选全麻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时力求血压、心率平稳, 防止心血管反应发生。也可应用艾司洛尔及异丙酚。镇痛可用芬太尼。术中升压可用“10%GS500@+胰岛素8u+硝酸甘油5mg+25%MgSO410mL, 术中采用静脉点滴, 使血压与心率乘积维持在12000以下, 病人心脏供氧与耗氧量就会处在平衡状态。

(4) 术后管理。密切观察术后3~5天内的心电变化。做好术后镇痛, 术后及时回访病人, 消除病人各种紧张情绪。

总之, 心脏病人的非心脏手术要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 术中镇痛完善, 控制血压、心率, 减轻心脏负担, 密切观察就一定能顺利完成手术。

参考文献

[1]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2]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非心脏手术论文 第7篇

1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阻塞和抗血小板的意义

PCI及支架置入会使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导致内皮下基质暴露或刺入脂质核心, 引起炎症反应和血小板的黏附、活化、聚集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沉积, 最终诱发支架内血栓形成。因此PCI术后规范化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改善长期预后意义重大。所有PCI术后的患者术后都应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置入金属裸支架 (BMS) 后远期再狭窄率可达15%~30%。药物洗脱支架 (DES) 的应用降低了晚期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 但推迟了支架的内皮化, 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而支架内血栓一旦形成患者死亡率可达20%~45%[1,2],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可以将这一风险降低至1%以内[3]。术后6个月内停用氯吡格雷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明显相关 (P<0.001) [4]。患者在置入DES后第1个月停用氯吡格雷者, 在随后的11个月内死亡风险可增加9倍。2007版ACC/AHA指出过早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明显增加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5]。而置入DES后, 如果延长氯吡格雷的使用时间至2年, 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也明显降低。但是即便是在PCI手术2年以后停用阿司匹林仍然存在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停用阿司匹林和晚发药物洗脱支架血栓形成的平均间隔时间为7d。因此阿司匹林应终生使用。

2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据统计, 约有5%患者在支架植入1年内将经历非心脏手术治疗[6]。围术期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危害严重, 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力增强。手术也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 血小板激活增加、血管痉挛、合成促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溶解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 炎症因子导致动脉血管剪切力增加, 这些因素都可导致手术期间的高凝状态。增加了用抗血小板药物指征, 但是抗血小板治疗也会增加手术出血风险。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后6周内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导致围术期心血管死亡率达71%, 而围术期维持抗血小板治疗的死亡率<5%[7]。死亡率与血运重建和手术间隔时间呈负相关。因此正确选择手术时机, 合理权衡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与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血栓形成风险是问题的关键。

2.1 手术时机的选择

对于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 PCI术后行手术时机选择非常重要[8]。为明确球囊扩张术后非心脏手术的时机选择, Brilakis等[9]对行球囊扩张术的35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术后2周行非心脏手术术中死亡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因此, 建议非心脏手术推迟至球囊扩张术后2~4周, 使得球囊扩张处血管充分内皮化。对裸支架术后非心脏手术的时间, Mayo[10]临床数据的899例患者分别在裸支架术后30d内、31~90d、90d以上行非心脏手术,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是10.5%、3.8%和2.8%, 31~90d与>90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因此, 推荐可选择性的非心脏手术应推迟至裸支架植入术后4~6周, 使得支架内部分内皮化。药物洗脱支架内部内皮化延迟及血栓形成风险明显增高。甚至血栓形成可能发生在支架植入术后4年[11]。因此, 2007年ACC/AHA指南建议对于术中或术后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应延迟手术至DES术后12个月以完成噻吩吡啶类药物治疗的恰当过程[12]。

置入支架前, 医师应该考虑如果患者在未来12个月内可能会接受有创检查或手术操作, 对其准备行PCI时应考虑置入裸金属支架, 或行球囊扩张术, 而不是常规置入DES。择期手术若有显著的围术期及术后出血危险, 应延期至患者完成噻吩吡啶类药物疗程 (非出血高危患者置入DES后服用12个月, 置入裸金属支架者至少服用1个月) 。

2.2 合理权衡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与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血栓形成风险

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都是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功能, 从停药到血小板功能的恢复一般需要5~7d, 若在此时间段内进行外科手术则会显著增加出血风险。围术期是否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应针对患者个体化, 应正确评价手术的紧急性、置入支架的类型、支架术后的时间、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13] (包括临床风险:年龄大、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射血分数减低、肾功能减退、凝血功能亢进;血管造影风险:弥漫病变、重叠支架、开口或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严重坏死或富含脂质斑块靶病变、PCI术后支架近段存在临界病变) 与手术出血的风险, 寻求其间的平衡。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见表1。

注: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急性心肌梗死。

高出血风险患者的择期手术 (心脏外科、手术大出血、密闭腔手术, 例如颅内、髓管内、眼后房手术, 需输血手术) 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如同时伴随中、高血栓形成风险, 则推迟择期手术。对于术中或术后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应延迟手术至术后12个月。如必须进行手术, 则继续使用阿司匹林, 停用氯吡格雷。如果血栓形成风险低, 且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仅为一级预防目的, 术前停用 (阿司匹林提前7d, 氯吡格雷提前10d) 。

中等出血风险患者的择期手术 (内脏和血管手术、耳鼻喉或矫形科大手术、泌尿科手术、内窥镜活检或切除术;可能需输血手术) 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有高血栓形成风险, 应推迟外科手术。低血栓形成风险, 继续使用阿司匹林, 术前3~5d停用氯吡格雷。中等血栓风险, 继续使用阿司匹林直至术前1d, 并在手术结束后24h内给予首剂阿司匹林。

低出血风险患者的择期手术 (外周和壁手术、耳鼻喉和矫形科小手术、内窥镜未做活检或切除、眼前房或牙科手术;无需输血手术) 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有高血栓形成风险, 应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患者使用氯吡格雷, 建议术前7将天其替换为阿司匹林并维持使用。如果必须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则在术前1~5d停用氯吡格雷。手术后尽快恢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使用。对于低-中等程度出血风险患者, 首剂应在术后第1个24h内给予, 加或不加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 (300mg) 。如果患者存在高出血风险, 首剂氯吡格雷最多可以延迟到术后3~4d, 仅当存在支架内血栓形成高风险时, 才追加负荷剂量。

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急诊手术时出血的处理:由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碍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纠正, 用量为5~10kg体质量紧急输注1个单位血小板。对于高出血风险的外科手术, 术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输注血小板对正在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者无效。

3 讨论

有学者在探讨替代治疗方法。对于PCI术后尚未完成噻吩吡啶类药物疗程, 暂时停用氯吡格雷, 应继续应用阿司匹林, 由于支架血栓形成为血小板介导的现象, 肝素不具有抗血小板活性的作用, 因而不能作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替代剂。Savonitto等[14]对近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处于血栓形成高风险期且需急诊手术的30例患者研究发现, 停用氯吡格雷, 使用静脉短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替代治疗”, 未增加出血风险。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术后12~24 h内重新开始抗血小板治疗, 氯吡格雷起始负荷剂量为300mg, 使达到最大血小板抑制作用的时间降至4~6h, 也减少了其他药竞争肝细胞色素所致的低反应性风险[7]。目前因缺乏大规模数据支持, 2007年ACC/AHA指南不支持静脉使用抑制血小板的药物, 仍需要更多的数据观察权衡该治疗的风险与获益[15], 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高, 且危害大。因此,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 如需非心脏手术治疗, 贸然停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做好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的管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麻醉师、心脏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之间需要密切合作, 对患者所有的风险因子逐项评估, 权衡利弊, 制定个体化方案, 帮助患者顺利实施手术。保障患者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 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摘要:作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措施,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临床应用广泛, 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发心肌梗死等严重不良心脏事件起重要的作用, 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非心脏手术术中出血风险, 因此, 临床医生应合理权衡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术出血风险与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血栓形成风险, 制定个体化方案, 帮助患者顺利实施手术, 同时保障患者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非心脏手术论文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100例接受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这100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无其他心脏疾病。将这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占50例,年龄在42岁-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5±5.21)岁,其中男性患者为32例,女性患者为18例,经心电图检查20例患者ST-T改变,室性早搏患者为1例,房性早搏患者为2例;对照组患者占50例,年龄在41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3±6.01)岁,其中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为21例,经心电图检查21例患者ST-T改变,室性早搏患者为1例,房性早搏患者为2例。经比较,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太大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所有冠心病患者在进行麻醉之前,均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0.3毫克的东莨菪碱以及10毫克的咪唑安定。对照组给予静脉全麻,具体为:0.1mg/kg维库溴铵、0.3mg/kg以及4μg/kg芬太尼为患者的静脉诱导插管,1%-3%的异氟醚为患者持续吸入,并且间断为患者注射芬太尼以及维库溴铵。实验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加以静脉全麻,具体为:为患者注射8毫升的1%利多卡因,进针点为患者的颈部横突结节,回抽无气无血无液体之后为患者注入利多卡因。若患者在5分钟之后出现阻滞侧Horner综合征,则表示为患者注射成功。约15分钟左右后为患者进行静脉全麻,具体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实施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效果。监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HR)以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3]。

1.4 数据处理

2组冠心病患者麻醉情况研究数据,经本次研究之后,均严格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对比方法为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5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以静脉全麻,其麻醉前以及神经节阻滞后在MAP以及HR方面均与实施静脉全麻的对照组患者无太大差别(P>0.05),实验组在插管后以及插管后5分钟在MAP以及HR方面均与实施静脉全麻的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时,需要进行麻醉处理,在对患者实施麻醉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会对患者的产生一定的刺激使得患者出现心血管反应,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正常的情况下,人的交感神经在受到兴奋的刺激之后,其冠状动脉收缩,并且心肌缺血的情况下体内的乳酸增多,使得人的血管扩张来适应人体正常需求[4]。

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其乳酸等代谢的产物则会失去对患者血管进行扩张的作用。冠心病患者如果受到的兴奋刺激超过了局部代谢作用,其交感神经仍能起到使患者血管扩张的作用。所以,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交感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预防患者麻醉治疗之后出现心血管反应。对患者星状神经节加以阻滞,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在受到刺激后的兴奋性,降低患者心脏的自律性,减少患者受到神经刺激后的耗氧量。

综上所述,对给予接受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以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操作简单,并且安全有效。

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100例接受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将这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的5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星状神经元阻滞加以静脉全麻,对照组的50例冠心病患者仅给予静脉全麻。观察对实验组以及对照非心脏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不同麻醉心血管的反应,对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前以及神经节阻滞后在MAP和HR方面均与实施静脉全麻的对照组患者无太大差别(P>0.05),实验组在插管后以及插管后5分钟在MAP和HR方面均与实施静脉全麻的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 给予接受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以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并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治疗,麻醉,心血管反应,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杨付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心血管反应的预防[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4(12):168-169.

[2]江继端,罗丽.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方法选择及围术期管理[J].中外医疗,2013,32(2):42-43.

[3]倪国丽.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概述[J].河北医药,2011,33(11):1714-1716.

心脏手术后,该注意些什么 第9篇

关于喝水

手术清醒后,患者往往会感觉非常渴,想喝水。这是正常现象。受到大的创伤后,人体内分泌系统起了变化,会让人感觉很渴。但是在医院里,有医护人员的监护,有静脉输液,患者一般不会缺水。所以说,这种渴是假的。这时如果喝多了水,水融进血液,血容量会增加,心脏负担会加重。手术后早期患者多合并低蛋白血症,这些多余的水就会跑到组织间隙,导致肺间质水肿。此时患者的症状是不能平卧,一躺下就咳嗽,咳出来的是类似口水样的透明泡沫。个别患者甚至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所以,术后水喝多了,会导致很多问题。

然而,水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又非常重要。那么,一天喝多少水合适,怎么喝好呢?我们所说的“一天”,是指24小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从早到晚”。所有进入身体的水,包括输液、饮水、粥、汤、面条、水果、酸奶等,都应该算作“入量”。对成人来说,如果没有大量出汗、大量排尿、腹泻等情况,每24小时的总入量应该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饮水的方法要像喝白酒那样,用小杯,一次少量地喝。家属应记录下每次各种食物和水的量。如果水喝多了,只好利尿,排出多余的水分,可能还要输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这样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可能会导致低血钾,还会增加费用。

关于吃饭

手术后,患者失了血,伤了肉,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才可以康复。有些患者没有食欲,不想吃饭,家属应该鼓励进食,做些可口的、有营养的食物。以动物蛋白为主,包括各种瘦肉(鸡鸭猪牛羊肉均可)、鸡蛋(尤其是蛋清)、酸奶或牛奶(但含水量大),避免吃过多的淀粉类食物,不必非得吃甲鱼、鸽子、乌鸡等“补品”。每顿吃六七分饱即可,每天可吃5顿,少吃多餐。如果一顿吃得多了,消化系统负担重了,会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影响呼吸。如果术后饮食不好,营养不良,被迫静脉输注高营养液体和白蛋白,医疗费用也会增加很多。

关于咳嗽

手术后,肺及气管、支气管内会有些痰,如果不能及时排除,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造成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所以,及时、彻底地排痰很重要。排痰有3个措施,一是有效的咳嗽,二是体疗(翻身和拍背),三是雾化吸入。患者术后伤口比较疼,咳嗽和体疗会加重疼痛。解决的办法是使用弹力肋骨固定带。这种固定带在很多药店和体育用品店都有售。买个大小合适的,系在胸部尽量靠近腋下的地方,不要系在腹部。可系得稍微紧一些,让带子吃些力。

手术中被纵行锯开的胸骨是用不锈钢丝固定的。骨质疏松、剧烈咳嗽等因素可能导致钢丝将胸骨切断。用肋骨固定带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另外,患者术后积极下床活动可明显改善肺部情况,避免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伤口疼痛是在所难免的,必要时可以服用止痛药物。

关于大便

手術前禁食,手术后吃得少,活动少,导致有些患者术后几天不大便。大便在结肠中保留时间长了,其中的水分会被肠壁吸收,大便变干,导致排便困难,个别患者甚至需要用手指将大便抠出。所以,手术后应该每天积极排便,不一定排很多,只要干净了就行。可以增加水果、蔬菜的进食量(糖友就只能多吃些黄瓜、西红柿了),多些粗纤维。必要时可以服用通便药物或使用开塞露。

关于睡眠

有些患者年纪大了,睡眠本身就少,手术后回到病房,白天一会儿睡一小觉,一天睡三四回。到了晚上,睡不着了,翻来覆去,影响休息,第二天没有精神,白天又睡,影响进食和下床活动。最后干脆睡颠倒了。解决的办法,一是白天不要多睡,二是晚上服用安眠药。部分患者饮水多了,一躺下就咳嗽,影响睡眠。这时必须找值班医生处置一下。

关于疼痛

做手术的大多数患者是胸骨正中切口。胸骨纵向锯开后,要用撑开器将伤口撑开,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还需将左侧胸壁抬高,游离胸廓内动脉。因此,除了胸骨的锯伤,胸壁组织会有些挫伤,甚至小的骨折。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有轻有重,强忍则没有必要。手术后24小时内,由于麻药(主要是芬太尼类药物)的作用尚未消失,一般并不觉得疼痛。但是,第二天开始,疼痛就会变得强烈。减轻这种疼痛的关键是积极应用吗啡类镇痛剂,口服、注射或持续泵入。因为有医护人员的控制,不用太担心因此发生药物成瘾。这类止痛药物在全世界每年的用量很大,范围很广,还没有证据显示其会对大脑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没有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或剧烈呕吐等情况,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关于发热

如果心脏没有感染性病灶,一般情况下心脏手术属于无菌手术。但是,几乎百分之百的患者术后会出现发热。如果没有感染,这种发热通常持续3~4天,最长可以持续2周。分析其原因,一是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二是体内残存的积血、积液和坏死组织的吸收。

这种发热与感染所致的发热有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患者体温一般都在37.5 C°左右,大多数不超过38.0 C°,38.5 C°以上的非常少见;第二,患者在发热前没有寒战或发冷现象,通常是感觉身体微微发热;第三,没有中毒症状,如无食欲、周身酸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第四,吲哚美辛、泰诺等退烧药物非常有效;第五,患者血像不高。

所以,术后发热不必紧张,只要注意上述情况,测好体温,如实告诉医生自己的感觉就可以了。术后心脏中多有人工异物(如人工瓣膜、补片、成形环、缝线等),一旦有微生物感染有可能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严重并发症,故手术中及手术后医生会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如果医生判断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高于正常情况时,会加强抗生素治疗。

如果你看完本文后说:“我没有这些问题”,那么你已经做得非常棒;如果你说:“说得太对了!我要是早点儿看到就好了”,也没关系,你可以把你的亲身经验和这篇文章转达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让他们少走弯路。

最后,祝大家手术及术后康复顺利。

非心脏手术论文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100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出来的, 其中男性有48例, 女性有52例, 他们的年龄在50~79岁之间。经过BU超、CT检查以及病理学的研究, 排除家族精神病史、不能按时完成手术之前的神经精神功能测验的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一组有50例患者。

1.2 方法

针对本组研究目的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全身麻醉的手段, 即利用4μg/L的瑞芬太尼效应室的靶控输注与2 mg/kg的丙泊酚、0.6 mg/kg罗库溴铵的静脉滴注施行麻醉诱导。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4μg/L的瑞芬太尼效应室的靶控输注和低浓度的氧化亚氮与异氟烷并间断性地静脉注射20 mg的罗库溴铵以维持肌肉松弛。而对于观察组患者主要采取全身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方法, 即根据患者需要手术的位置选择T9~L4椎体的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操作并将硬膜外导管放置其中, 采取2μg/kg芬太尼、0.6 mg/kg罗库溴铵以及2 mg/kg丙泊酚的静脉滴注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 同时经过硬膜外导管持续地向人体输注3~8.5m L/h的利多卡因与低浓度的氧化亚氮、异氟烷以维持麻醉。

针对本组研究目的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验所需的步骤包括: (1) 在手术开始之前与术后第7天, 由对患者分组不了解情况的人对患者开展神经精神功能的测验; (2) 测验完成后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判断方法是Newman法; (3) 判断标准包括, 当各个测验项目的术后值超过或者等于手术之前的项目值的20%, 可判断患者在该项目中出现了术后认知功能的恶化现象, 当患者在术后出现大于等于两个测验项目出现认知功能恶化, 可判断患者出现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主要采取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 一般资料用±s表示, 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利用统计学理论对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由附表可知:100例患者在完成神经精神测验后,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46%, 而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60%。同时利用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进行筛选分析, 比如说年龄、患者的分组依据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手术类型以及受教育的时间等, 其分析结果是普通外科手术与受教育时间短是患者出现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3 讨论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患者在手术或者麻醉之后出现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记忆力等一些智能性的损害, 需要利用神经精神测验进行有效诊断, 为患者意识的正常恢复与缩短住院时间奠定基础。而麻醉方法的差异性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至今属于一个具有强烈争议的问题[1,2,3,4]。

本组利用统计学理论与对比分析方法以及神经精神功能测验法对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接受单纯性全身麻醉的患者, 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6%;而接受全身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患者, 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52%。

摘要:目的 采取措施对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行开腹术式患者中选取100例, 其中男性有48例, 女性有52例, 他们的年龄在50~79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1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地全身麻醉, 而观察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在术前1 d与术后第7 d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验。当测验项目的术后值功能超过或者降低等于术前值20%, 则可判定这项测验项目在术后出现功能恶化。当患者在术后出现≥2个测验项目值术后功能恶化现象, 可判定患者出现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在100例患者完成神经功能测验后发现,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46%, 而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52%。利用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法对100例患者的精神功能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普通外科手术与受教育时间短是导致老年患者出现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后有的患者出现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普通外科手术与受教育时间短是非心脏手术后老年患者出现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值得临床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方法,认知功能障碍,影响

参考文献

[1]Rasmussen LS, Johnson T, Kuipers HM, et al.Does anaesthesiacause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A randomised study ofregional versus general anaesthesia in 438 elderly patients[J].ActaAnaesthesiol Scand, 2003, 47 (3) :260-266.

[2]吴卫东, 姜春南, 尹丹琴, 等.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 2011, (14) :209-213.

[3]田中义, 许琴晴, 杨学权.PCIA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24) :308-313.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下一篇: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