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水电厂范文

2024-05-14

江口水电厂范文(精选3篇)

江口水电厂 第1篇

关键词:江口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

0引言

江口水电厂位于江西省赣江支流袁河中游,现装机容量4×10MW。设计水头19.5m,多年平均发电量1亿kW·h, 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给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电厂自1961年投运以来至今已运行50多年, 机电设备老化严重。目前,电厂机组的控制方式是微机监控+ 常规控制模式,即微机监控与常规的水机自动盘车、仪表、继电器等并存,整体自动化水平较低,未能达到规范规定的水电厂自动化要求。因此,电厂从2013年10月开始对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

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和配置

经过招标,江口水电厂采用了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自动控制公司生产的SJ-500型现地控制装置与新一代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NARI-NC2000。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由SJ-500装置、LCU工作站、操作员工作站、 WEB服务器/通讯管理机等部分组成。改造后的监控系统采用基于以太网的全开放、分层分布式结构,有主控级和现地控制单元级2级。

1.1主控级结构和配置

(1)2个操作员工作站。整个系统配置原装工控机工作站2个,互为热备用,由网络系统软件监测并自动进行切换。功能包括AGC、AVC、对整个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管理、实时图形显示、各种报表生成、事故故障信号的分析处理、语音报警,全厂运行监视和控制等。操作员工作站布置于中控室的操作台内。

(2)1个调度通讯工作站。通讯工作站主要用于完成与上级调度的通信。

(3)1个厂内通讯工作站。与MIS系统、水情系统、大坝监测、五防闭锁及工业电视监控等系统的接口。计算机监控系统设1套语音报警系统,与通讯工作站相连,可以在中控室对电厂故障和事故发语音告警信号及音响报警。

(4)1个工程师工作站。采用原装工控机,主要用于修改定值、增加和修改画面,并可进行系统维护、软件开发及远程维护诊断等。此外,还可用于离线设置参数、对运行人员进行仿真培训。布置于中控室的操作台。

(5)2个厂长终端兼调试工作站。设置2个厂长终端兼调试工作站,采用IBM商用笔记本电脑,主要用于厂长的日常工作管理,为厂长的决策提供可靠运行数据,同时也可作为对运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的依据。

(6)1台网络激光打印机。用于报表、操作及报警历史记录、文件和图纸等资料的打印。

(7)1套GPS卫星时钟系统。整个系统配置1套多串口时钟系统,采用GPS同步接收卫星时钟信息,通过串口与操作员工作站相连发送对时信号,为整个监控系统提供时钟同步,实现精确对时。

(8)1套光纤网络设备。整个系统所选用的网络设备主要是100M工业级网络交换机(国际知名品牌),有24个100M RJ45接口。

(9)2个3kVA逆变电源模块。电厂控制层电源配置2个逆变模块,为上位机等设备提供电源。

(10)1个控制室操作台。中控室设置1个三席运行人员控制台,取消原来的信号返回屏、控制台。

1.2现地控制单元结构和配置

单元控制级按控制对象性质分为机组控制单元、公用开关站控制单元。全厂共设置5个现地控制单元(LCU),即4台机组各设置1台LCU柜,公用开关站设置1台LCU柜。机组LCU主要由一体化工控机、PLC、电量采集装置、自动准同期装置、温度巡检装置和不间断电源(500VA)组成。

2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2.1电厂级功能

(1)数据采集和处理。现地控制单元采集电厂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各种运行参数,并作必要的预处理,然后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上送至上位机,存于实时数据库,用于统计、累加、比较、综合计算分析,得出各主要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及电度量,计算出电厂上下游水位、水头、机组流量、机组运行温度、导/浆叶开度(其中2台机组为转浆式),统计电厂主要设备运行工况及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动作等情况,形成各种实时计算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显示各类生产报表。

(2)安全运行监视。实时监视电厂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当发生运行状态异常、运行状态变更或参数越限时,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根据事件性质区分不同情况,以声、光、文字、 图形等多种形式向值班运行人员报警或作出提示,同时实时记录备查。安全运行监视包括事故报警与记录、故障报警与记录、参数越限报警与记录、事件顺序记录、电气设备操作记录、 事故追忆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综合信息记录、实时状态和过程监视、重要参数的变化趋势监视等内容。

(3)实时控制与调节。运行人员以人机对话方式对电厂设备进行指令操作控制,实现机组开停机、紧急停机、有功/无功调节,断路器投切,机组辅助设备启停等控制操作功能。还可根据自动化控制与调节功能的计算结果,自动发出控制命令, 以实现机组启停控制、有功/无功调节、自动电压控制等功能。

(4)屏幕显示。能够以自动和召唤方式显示电厂电气主接线、各台机组运行工况及辅助系统运行工况、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运行状况、运行报表、报警一览表、事件一览表。

(5)打印记录。能自动随机打印系统的各种操作记录,事故、故障等各类报警记录,可定时或召唤打印各类统计报表、运行记录及运行日志、报警及事件一览表等。

(6)运行指导。根据当前的状态进行条件判断,计算机提供操作指导意见。如开停机操作指导,倒闸操作指导,事故、故障原因及处理提示、操作票等。

(7)数据通讯。计算机监控系统内部由以太网实现通讯; 机组LCU与调速器、励磁装置的接 口采用I/O接点接口 和RS485串行口通信方式,公用LCU与各辅助设备控制的接口采用I/O接点接口和RS485串行口通信方式;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调度通讯服务器与上级调度通讯,通过厂内通讯服务器与视频监控、五防闭锁、消防报警系统、大坝安全检测、水雨情测报以及其他系统通讯。

2.2机组LCU功能

完成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调速器油压装置、励磁系统等的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安全监视和控制操作,传送电厂级所需数据和信息,接收、执行电厂级的命令,并具有现地自诊断功能。此外,机组LCU独立于电厂级,具有部分设备状态现地显示及必要的常规操作功能,使运行人员在现地也能完成机组的各项操作。

2.3机组自动控制功能

利用PLC可实现下列机组自动控制功能:

(1)机组自动开机、并网、发电、停机。

(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进行故障报警:轴承温度升高;发电机空气冷却器温度升高;主轴密封无润滑水;压油装置油压异常;开、停机未完成。

(3)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进行事故停机:手动事故停机指令;油压事故下降;轴承温度过高;发电机着火报警;电气事故保护动作停机;水机及其辅助设备事故。

(4)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进行紧急停机:机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140%;事故停机过程中剪断销剪断;手动紧急事故停机指令。

3结语

江口水电厂 第2篇

丹江口水力发电厂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汉江中游, 装有6台15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原装机容量为900MW。机组增容改造后, #1、#2机组由150MW增加到175MW, #3~#6机组可由150MW增加到167MW, 实际总装机容量可达到1000MW。

风闸系统是发电机组停机时的制动系统, 风闸控制回路的作用是当机组转速下降到额定转速的20%时自动投入, 以0.7~0.8MPa气压把风闸活塞顶起, 使其闸瓦与转子制动环摩擦制动, 加闸停机, 延时90秒后自动复归。由于丹江电厂长期担负华中电网的调峰调频任务, 机组开停机次数多, 风闸投切较为频繁, 所以, 风闸控制系统的灵敏性和回路的可靠性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显得十分重要。

2 风闸老式控制回路缺陷分析

丹江口水电厂的风闸制动老电气回路并不复杂, 其原理是:利用一个电磁阀的上下两个线圈来控制风闸下腔的进气和排气管路, 实现加风闸和撤风闸的自动操作, 并利用压力继电器的辅助接点采集风闸位置信号, 送入计算机监控系统供运行人员在远方工作站监视。

我厂老式风闸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低, 风闸手动投入和切除操作原始, 并且在风闸解除时, 还必须由人工干预投入反向风压后, 才能使风闸回复至原位, 为下次投入风闸作好准备;同时送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信息不全面, 不便于运行人员监视控制。

3 风闸制动控制系统改造

3.1 风闸接点改造

针对老式控制回路中没有风闸接点, 每次开停机时运行人员都必须进入风洞检察24个风闸的位置, 我们设计加装了行程开关, 增加了风闸信号反馈回路, 其原理为:将24个风闸的顶起与回落位置接点取出, 分别与风闸柜上的红绿两个信号灯组成串联回路, 接入220V直流电源, 使风闸顶起与回落显示亮灯, 随时反映风闸位置。

然而, 在实际运行中, 经常出现风闸位置信号反馈过缓或位置信号不明确, 给机组运行造成极大损害, 增加运行人员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分析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1) 风洞内震动大, 灰尘多, 水气重, 闸门内外压差大, 使行程接点经常错位、动作不灵或锈死; (2) 由于风闸行程开关动触头有一定转动角度, 虽然每次检修调试后处于正中, 但是数次动作后容易被压偏, 损坏接点。

针对以上缺陷, 我们对风闸接点作了如下改造:

(1) 为了保证接点可靠动作, 选用封闭性能好的XKIA-411型行程开关, 消除了风洞内恶劣环境对接点的不良影响;

(2) 为消除行程开关动触头的偏移, 在原设计的螺钉上水平焊接一个R15mm的圆形钢板, 扩大了动触头与行程开关的接触面积, 保证了接触的可靠性。

该风闸接点改进后已在我厂六台机组中运用。运行中风闸位置采样好、信号反馈迅速, 极大减轻了运行人员工作量, 完全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3.2 风闸自动控制柜改造

新型风闸控制柜主要作了如下改进:

(1) 使用更加直观的数字式压力表显示风闸上、下腔压力, 数字式转速表显示机组转速;

(2) 在进气管路上增加了由日本SMC公司生产的气水分离器, 过滤气体中的水分使其保持干燥, 更有利于电磁阀等元件长效工作;

(3) 将加风闸和加反风回路分开, 各自采用独立的控制电磁阀, 使控制更加安全可靠;

(4) 在自动化元件的筛选上更加严格:电气控制的重要部件~电磁阀采用德国宝德公司的两位三通换向阀;压力传感器作为采集风闸上下腔压力并转换成电信号送数显表显示的重要部件, 采用日本SMC公司的产品;

(5) 为方便运行操作, 在面板上设计了用于选择运行方式的“自动”、“手动”转换开关, 并在“手动”控制时可选择“制动”、“停止”和“反风”等操作;

(6) 为防止机组检修时电磁阀误动造成事故, 特别设计了两个应急按钮, 用于锁定加风闸和撤风闸两个电磁阀。

经过对新风闸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 我们发现新回路中还存在问题, 如不处理将影响新系统全面发挥作用, 为此我们又做了如下改进和完善:

(1) 在信号反馈回路中增加中间继电器, 解决了现场风闸接点不够的问题, 将风闸位置信号同时提供给计算机监控系统使用和现地控制柜显示亮灯;并在回路上将强弱电分开, 风闸接点和中间继电器线圈接220V强电, 继电器辅助接点为24V弱电, 消除了现场油污灰尘大, 弱电到现场接点接触不良的现象;

(2) 为了防止加风闸和加反风两个电磁阀同时动作造成事故, 在两个电磁阀控制回路中增加了互为闭锁功能;

(3) 鉴于风闸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回路采用双电源设计, 并对电源增加监视继电器, 将电源监视信号引入计算机监控系统, 便于运行人员随时监控风闸的操作电源;

(4) 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增加“六号机风闸操作画面”, 并将风闸行程接点状态、风闸上下腔压力、风闸电源监视以及机组转速等开关量和模拟量信号引入监控系统, 并设置“撤风闸”操作按钮, 可在远方工作站实时监测并可进行“撤风闸”操作, 既方便运行人员工作, 也是电厂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的一个表现。

新型风闸控制回路具有安全、可靠、高效的特点。其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当机组停机加闸时, 由机组停机流程控制电磁阀动作, 低压气体通过气水分离器、加闸电磁阀进入风闸下腔顶起闸瓦, 实现加闸操作, 同时通过风闸行程开关的接点和压力继电器的辅助接点分别在现场的风闸控制柜上和远方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工作站上显示风闸位置状态;当撤风闸后, 实际风闸没落到位, 反风电磁阀动作, 低压气体进入风闸上腔, 将风闸压下, 同时加闸电磁阀复归, 下腔气体自动排出。

4 风闸控制流程的设计与完善

在“六号机组停机流程”中, 我们根据监控系统新增加的风闸信号修改并完善了风闸制动流程, 使其控制更加灵敏可靠。我们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的风闸下腔压力值来判断风闸是否加上, 利用行程接点的开关量状态来判断加闸行程是否到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加闸90秒后自动撤风闸, 如果撤风闸命令已发出, 加闸电磁阀也已复归, 但是落闸行程没有到位, 我们在程序中设计了“自动加反向 (下转第304页) (上接第313页) 风压”动作反风电磁阀, 使风闸上腔给气, 将风闸压回原位。这与老式风闸控制系统只能手动加反向风压相比, 使电厂自动化程度更上一个台阶。

5 结束语

丹江电厂六号机组新风闸控制系统安装后, 经过通电试验及试运行检验正式投入运行, 证明接口回路设计合理、流程修改正确、控制回运转正常, 但经过一段路试后, 发动机又出现了怠速不稳的故障。维修人员尝试更换了节气门体、发动机控制单元以及汽油泵总成, 但是都没有排除故障。

检修工作进行到此, 似乎没有办法继续下去。笔者对前面的检修工作进行了总结, 结合故障现象, 笔者认为故障原因还是应该在发动机的电控部分, 应该是某个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偏差, 导致发动机控制单元不能发出正确的执行信号。

从故障码分析, 怠速控制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已经检查过相关线路, 也更换过怠速控制阀, 都没有发现问题, 为什么在路上行驶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故障呢?笔者认为, 有可能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振动导致线路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找到怠速控制系统电路图, 用跨接线将怠速控制阀上3线插头中的黑/红色信号线与发动机控制单元上的线束插接器A12中的黑/红色信号线直接相连后, 然后进行路试, 试车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故障。拆除跨接线, 将插接器A12中的黑/红色线与车身搭铁之间接入万用表, 观察电压情况。测量静态电压为11.8V, 等于蓄电池电压, 但上路行驶一段时间后, 电压突然变为0V, 然后发动机故障灯点亮并出现怠速抖动现象。通过以上检查可以确定, 发动机控制单元上的线束插接器A12中的黑/红色信号线与怠速控制阀信号线之间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再次对怠速控制阀线路进行全面检查, 当将发动机线束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线束之间的33P快速插接器拔下时, 笔者发现插接器中的1根插针已经被向后顶回到插头内, 这样插针就不能完全插入到插孔内, 而只是与插孔表面接触, 造成了线束之间的接触不良。参考维修手册, 被顶回的插针连接的正是怠速控制阀的线路。将插针重新固定后将插接器安装到位, 试车故障彻底排除。得知故障原因后, 用户反映, 该车在行驶里程3万km时, 因为车身前部发生了碰撞事故在其他修理厂曾经拆装过发动机, 有可能是当时插拔该插头时操作不当留下的故障隐患。

5 结束语

检测怠速不良故障时, 理清产生故障的系统, 这些系统上具体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具体工况具体分析。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可靠性较高, 除非系统提示故障存在, 才优先考虑其正常性。否则建议从基本检查到相关系统的测试的检修途径, 按排队法或结合经验的直接法, 解决怠速不良的问题。S

【参考文献】

[1]吴荣辉, 编著.电喷发动机控制系统[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钱耀文, 编著.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结构与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3]陆华忠, 赵云锋, 吴慕春.本田汽车维修手册[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4]曾建谋, 编著.新型汽车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结构与检修[M].广东科技出版社.

保证机组真空, 防止油质乳化, 便于运行操作, 增加调整手段, 具有一定的作用。S

【参考文献】

[1]闫泽卫.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故障浅析及处理措施[J].新疆电力技术, 2009, 4.[2]张宗振.云浮电厂汽轮机润滑油水分超标的分析与治理[J].广东电力, 2011, 9.

[责任编辑:尹雪梅]

江口水电厂 第3篇

四川省阿坝州双江口水电站装机2 000 MW,多年平均发电量81.48亿kW·h,水库淹没线高程为海拔2 500 m,淹没涉及马尔康县和金川县耕地逾533.33 hm2,园地逾200 hm2,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人口4 000人以上,移民安置压力极大。因双江口库区淹没线上剩余耕地资源较少,且由于海拔高,其产值较低,库区农民常有“河坝1亩地抵山上3亩地”的说法,因此调剂或者开发利用剩余耕地资源不足以安置移民,必须拓展移民安置方式,利用其他资源安置移民。

根据初步调查,库区淹没线上有退耕还林地面积逾266.67 hm2,绝大部分退耕还林地都没有产生任何收益,仅靠领取国家的退耕还林补贴,因此能否在符合国家有关林业政策的前提下对退耕还林地进行开发和利用,达到安置移民、为移民增收的目的,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汉江口库区淹没线上退耕还林地现状

根据调查,库区淹没线上剩余退耕还林地逾286.67 hm2,基本是2000—2003年实施的退耕。林种分为生态林和经济林2种,生态林种植的主要是油松,经济林种植的主要是花椒和核桃,但其中经济林的比例不到15%。绝大部分退耕还林地土层厚度在60 cm以上,坡度在5~25°以内,并且大部分为梯地。由于交通不便,缺少灌溉设施,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大部分退耕还林地造林成效较差,存活率低,属于低效林地,改造潜力较大。

2 退耕还林地改造利用的政策

对低效退耕还林地进行改造应当符合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的《退耕还林条例》规定,有关的具体规定如下:“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禁止破坏原有林草植被的行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应当考虑退耕农民长期的生计需要”;“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应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柱产业,开辟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等。

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是解决生态增效问题,核心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要确保群众增收,解决退耕农户生计。因此,退耕还林地的改造利用,必须坚持不改变林种和土地属性,不破坏原有林草植被;一切改造利用必须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强水土保持功能、增加群众收益。基于上述原则,对退耕还林地进行改造利用是符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是国家鼓励和倡导的。

3 退耕还林地的开发利用

3.1 开发利用原则

开发利用应符合国家林业政策的原则,林地开发改造要以林为先,不改变林地属性,退耕还林地不改变林种,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立和发展,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结合安置区生产条件,以立地类型为基础,规划区域、类型两优化,生态经济、效益两提高的林业种植模式。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立节水节地型林业生产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农林科技成果,建立稳产高效、具有较高经济产出的特色林果、林药等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3.2 开发利用目标

根据移民生产生活需求,退耕还林地开发利用应达到2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提高移民经济收入,二是有利于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提高移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3.3 影响林地立地条件的因子分析

影响林地立地条件的主要因子包括土壤母质、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状况、土层厚度、石砾含量、海拔、坡向、坡度等[1]。

根据调查,该区域内退耕还林地坡度均为缓坡(6~15°)、斜坡(16~25°),土壤类型基本都是褐色土,土壤有机质及全量养分含量高,速效钾丰富,速效磷不足,经多年垦殖,土层均较深厚,故土壤类型、坡度和土层厚度对物种分布和土地生产力无显著影响,不是影响该区域林地立地条件的主要因素。

但该区域内的退耕还林地海拔分布跨度为2 500~3 000 m,随着高程增加,气温随之降低,对林农产品的产量影响较大;另外高海拔地区,坡向也决定了光热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影响该区域林地立地条件的主要因子是海拔和坡向。

3.4 造林模式

造林模式的确定是以立地条件为基础,以解决水源条件为突破口,立足当地特色林业资源,选择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进行配套组合,达到较优的配置模式[2]。

该区域根据不同的海拔及不同的坡向,规划的造林模式包括林—农型、林—药型和林—农—药型3种。复合型的林地造林模式可以较早地产生效益,林下农作物如蔬菜、马铃薯等当年可产生经济收益,同时可以实行以耕代抚,促进林木生长;几年后,林地基本郁蔽,林产品不断开始产出,林下可继续开展菌类和药材的种植(表1)。

3.5 林地土地整理

一是土地整治。对于低效林的改造,首先需要进行地表清理,清除树根,然后剥离表土,待平整后回填作梯田的心土;然后进行坡改梯,并制埂,最后从水库淹没区取耕地表层耕作土壤回填,提高土地地力,缩短土地熟化期时间。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首先需对成片林地灌溉区域进行需水量分析,根据最大旬需水量和林地面积,确定灌溉用水规模,并考虑田间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管道损失后,进行主渠、斗渠断面设计;然后兴建引水工程或者修建蓄水池,配套灌溉渠系及相应水工建筑物,确保林地灌溉用水得到充分保证。三是生产道路建设。为满足生产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根据林地区域地形条件,规划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

3.6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林—农型、林—药型和林—农—药型3种造林模式,笔者根据目前的物价水平及生产成本,选择了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造林模式,对第1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8年的产量及年纯收入进行了测算(表2)。

由表2可知,林—农型、林—药型和林—农—药型3种造林模式均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后期,林产品及林下药物产出后,收益更为可观。因此,开发改造退耕还林地安置移民,促进移民增收基本可行。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安置方式有待突破

传统的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主要是调剂或者开发耕地安置移民,采用复合林地安置移民尚无先例,因此该安置方式接受程度不高,需相关政策支撑。但近年来随着移民问题的日益突出,移民安置方式已经成为水电行业内部探讨的热点问题,建议可对林业安置移民方式进行深(上接第166页)入研究。

4.2 林业安置移民收入不稳定,前期效益差

根据各种造林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可见,林地收益随着产出物类别的不同,各年之间差异较大,移民收益不稳定,同时前2年由于林产品还没有产出或产出很低,药材也未成熟,前期效益较差,不利于移民安置的稳定。建议前3年,可以给予移民土地熟化期补助,补足移民前期收入的不足。

4.3 林产品和中药材受市场影响大

林产品和中药材,特别是中药材受市场影响很大,不仅体现在价格的涨跌上,有时甚至出现供需严重不平衡,导致产品滞销。建议可在当地建立小型的林产品和中药材交易市场,由政府出面发布和收集市场信息,帮助移民解决供销问题。

4.4 移民种植技术落后

新的造林模式必然对移民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移民文化素质偏低,因此难以较好地掌握林—农—药的复合种植技术。建议地方政府利用移民培训资金和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让林技人员深入田间;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将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推广到各乡村;引导农户转变传统经营方式,适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集约化经营,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3]。

4.5 造林模式缺乏规划引导

林地规划需考虑后期发展模式,避免移民户自行无序地选择造林模式,做到统一规划、政府引导、科学实施,逐步加快向生态经济型模式转变,比如建立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模式、特殊经济林观光基地模式、生态旅游产业模式、中药材基地建设模式等[4]。

参考文献

[1]马翠芬,高昆瑞.陆良县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9):258.

[2]张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135.

[3]邵珍,文冰,王伟,等.云南省6县退耕还林农户收益分析及增收对策的案例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4):131-134.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管理研究下一篇:大学生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