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24-08-20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精选12篇)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1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本是一个古老而且过去许多人都在研究并已有较丰成果的命题。那么, 为什么现在还要再次提出来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岂非老调重弹?其实, 当我们目睹了当前社会精神生活中那些触目惊心的丑恶现象, 目睹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遭受到令人难以想象的排斥和冷落, 实际上便找到初步答案。毫无疑问, 是社会的呼吁, 现实的召唤, 迫使我们再一次拣起这一古老的命题。而事实上, 不仅现实需要, 而且对于今后甚至久远的未来, 都能找到它“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继承与弘扬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来说, 有着特殊的更深更急迫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问题的研究, 是对现实和未来有着双重意义的事情, 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它的实在意义。

一、正确解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问题, 有助于消除当前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各种消极现象。

我们曾经一再说, 是严酷的现实呼唤我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这个命题。

因为文化艺术作为一种以十分形象的手段再现社会的意识形态形式, 在传播思想、教化民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由于其形象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决定了它的传播思想。因而, 比之直接的说教, 具有更强的力量。现实中我们见到的情况常常是, 不论积极健康的艺术作品, 还是消极颓废的艺术作品, 都对欣赏者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较强的感染和作用。健康的作品可以使人积极向上, 不健康的作品能够令人颓废消沉。总之, 一点作用也不起的文化艺术作品几乎是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 才有了影视、录像、电子黄毒及娱乐市场色情服务与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的形影不离, 才有了文化作品宣扬暴力色情、封建迷信与各种社会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的相拥相随。既然社会在呼唤着消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 而且党中央也已经作出了高瞻远瞩的决策;既然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艺术领域发生的问题密切相关, 那么, 消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 解决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问题, 就应当将解决艺术领域里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切入点, 去进行治理。我们都十分清楚, 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数千年漫长的发展史中, 曾经在统一人民思想、教化民俗道德、凝聚百姓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方面起过十分重要作用。今天, 对于这种作用的力量, 我们仍然不能低估。因此, 通过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去抵御外来腐朽思想和颓废文化的侵蚀, 进而达到振奋民族精神的目标, 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二、正确解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问题, 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文化的正确方向。

任何一种艺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在它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 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尤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 并成为其赖以生存土壤。撇开社会的经济基础, 撇开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方面, 文化艺术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 与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是息息相通的, 因为它们不仅由同一个经济基础决定, 而且它们之间都是互相影响着;正像人民创造了历史一样, 人民也创造了文化艺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正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的一种灿烂的文明, 因而它深深扎根于中华各民族人民中间, 与之水乳交融, 密不可分。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既是它的创造者, 也是它的享有者, 亦即接受者和欣赏者。这也是文化艺术的人民性。

三、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问题, 对探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对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当前, 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由于其赖以运行的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 而变得无所适从, 并由此引发出许多问题。因此, 建设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 便成为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这种新型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这种新型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其特点是中国特色, 即, 既渊源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 这种文化是民族的, 要继承我国各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现实是历史的发展, 是历史长河的一个阶段, 现代文明无一不是在已有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因此,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 一定要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中国传统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当列为继承与弘扬之列, 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一道, 共同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厦。

此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必然承继关系的当代民族艺术, 因其感染人、教化人的独特功能, 而使这种促进作用更直接、更富有力量。

四、正确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问题, 对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和未来艺术发展问题有长远意义。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 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即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 都是对前一个历史阶段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取舍、吸收和创造, 使之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 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而不必再从头开始。今天的中国文化艺术仍然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这就是说, 一代一代传承发展至今的中华民族文化, 必然面临着一个现代化的问题, 即通过对其形式和所反映内容的变革, 使之尽可能地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相合拍, 而这正是保持其继续向前发展的必然途径。正由于此, 认真地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继承与弘扬的一般原则, 回顾和总结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继承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教训, 便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讨民族艺术的现代化问题离不开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弘扬问题相同, 未来中国艺术的发展也只能是首先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成果的基础上, 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 积极地借鉴和吸收外来艺术中一切对我有用的东西, 舍此, 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我们在研究和吸收外来文化艺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 中外文化交流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信息传递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人们特别是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者在交往中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知识, 活跃的思想, 从而使当代中国艺术的内容、题材、样式、表现技艺和创作方法更加丰富多样;同时, 对我国文化设施与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也起了很大的促

论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

王宁之 (宁夏西吉县马莲乡文化服务中心宁夏西吉县756200)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环节。因此, 贫困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 是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环节, 事关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应得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我县农村文化实际情况, 笔者进行认真分析, 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旨在更好地推动我县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字: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

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1.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我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 已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县直文化事业单位有文化馆、博物馆 (文管所) 、图书馆、文工团、青少年文化宫 (团委辖) , 农村有19个乡 (镇) 文化站, 306个村文化室, 88个农民文艺团队, 4个社区艺术团, 已建立19个农村文化示范户, 306个农家书屋, 1个民营秦腔剧团, 174家文化经营个体户。

2. 农村重点文化工程正深入开展。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 全县各级文化宣传单位落实了一系列措施, 重点推进各级基层文化建设项目,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2008年4月, 我县成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西吉县支中心, 并开通了全区文化共享工程VPN专线。2009年8月电子阅览室正式向读者开放, 配备电脑50台, 同年10月, 为19个乡镇服务站, 68个村级服务点配备了文化共享工程基础设施。二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之一, 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为农村读者提供实用的图书、报刊和音像产品的公益性服务配套工程。到2011年底, 共建成农家书屋312个, 实现农家书屋全县覆盖。三是文化下乡工程。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 每年我县文化部门都组织文工团、文化馆、图书馆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对联等活动,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四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我县有19个乡镇, 每个乡镇都有电影放映队, 今年已完成放映3683场次, 占全年总任务量的96%以上。五是农村户户通工程。落实户户通建设任务84128户, 彻底解决了有线电视未通达地区群众收看收听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3. 群众文化日益红火。

一是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规模宏大, 特别是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庆日, 各乡镇都要举办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如社火, 广场文艺, 秦腔等;二是积级培训, 强化农村文化队伍体系。为解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农村文化生活单一, 文化队伍弱化的矛盾, 每年春节期间县文化馆都要组织职工为各乡镇开展文艺辅导和培训;近几年, 各乡镇组建了10多支社火队、秦腔自乐班等表演队伍, 为繁荣农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三是农民文化异彩纷呈。随着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的重视和扶持, 各地涌现出了多个秦腔、音乐、摄影、剪纸等特色文艺团体和个体, 这些团体和个体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树立了新的发展模式, 注入了进作用。但是, 有一点必须肯定:越是民族的, 便越是世界的。未来中国文化能否不被其他民族文化同化, 或者不会成为其他民族文化的附庸, 能否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归根到底仍然主要取决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五、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继承与弘扬问题, 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就是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弘扬, 唤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 振奋民族精神。共同的民族心新的活力。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县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 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 (镇) 文化中心的基础建设近几年来虽然争取国家不发达资金修建和改建, 但因地方财政配套跟不上, 资金少, 改扩建的文化中心活动场地的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 达不到乡镇文化中心建设“三室一厅一场”的标准。全县所有乡 (镇) 没有文化活动广场和演出舞台, 每当组织送戏下乡演出, 因没有舞台而造成很多困难;二是农村文化阵地设施器材相对滞后, 农村文化室是多方筹资修建的, 但缺少必要资料和管理人员, 组织引导不够等, 致使大部分村文化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部分乡 (镇) 的文化工作人员被借调其他功能部门,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多头管理, 资源配制等方面各主管部门关系未理顺, 各唱各的调, 甚至推诿扯皮, 责任不明确等等, 因此有限的资源难以发挥其应有功效。四是上世纪80年代农民自发组织的业余剧团 (社火队) 169家, 因没有经费保障, 现在逢年过节能开展活动的只有几十家;五是文化工作者业务素质偏低, 不适应岗位要求。大多数文化专干文化素质偏低, 业务技能偏旧, 跟不上新时代文化服务的步伐节奏, 甚至有专业不对口, 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六是经费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县是老少边穷地区, 是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基础薄弱, 农民的收入低,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村文化活动经费几乎为零, 致使许多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无法正常运作。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是要提高服务意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 明确目标, 以身作则, 树立文化建设是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观念。二是加大投入, 加快和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并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有可靠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引进文化专业人才, 培训现有人员, 提高文化专业人才素质。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文化事业, 形成产业, 实行有偿服务。三是注重多种形式的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并设立专门的村级管理组织, 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组织开展活动, 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 有效地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四是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村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和体育活动, 举办较大型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活动, 以激发群众参与文娱活动的热情;五是要求对农村文艺和文化方面有特长的农民组织培训, 培养农村文艺、文化体育活动的骨干;六是扶持农民业余剧团和农村文化大院 (文化中心户) ,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并与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文化事业的措施结合起来, 实行规模化和产业化, 以增进进农村文化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

作者简介:

王宁之, 男, 群文助理馆员, 现就职于宁夏西吉县马莲乡文化服务中心。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2篇

我国传统文化,常被视为儒家文化。所谓传统,就是世代相传,一直被继承延用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但一直被世代相传、继承延用下来的主要是儒家文化。所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看作儒家文化基本上是没有错的。儒家文化,有值得弘扬的东西,但糟粕太多了,特别是被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文人严重阉割装饰过以后,几乎只是一种维护独裁专制统治的忠君文化、奴婢文化了。正因为这样,人们一提到我国传统文化就反感,就有气,就要彻底否定它,就有人想用全盘西化来取代它。其实,中国的古代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而且非常优秀,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可悲的是,因为多数文化都不利于独裁专制,而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独裁政治制度以后,独裁政治就一直沿用至今,两千多年来只有强化,没有弱化。所以,一切不利于独裁统治的古代优秀都被打压了,都不能被后人很好地实际继承延用下来,更无从发扬光大了,因而被排斥在“传统文化”之外了。

因此,对于中国文化,我不赞成笼统地说弘扬传统文化,因为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弘扬忠君文化,就是弘扬独裁文化,就是弘扬奴婢文化!要振兴中华,要使中华民族平等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就应该重新认识、弘扬、发展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

如何弘扬和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呢?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真理,愿意为真理献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故事都表现出坚持真理的重要性,如果违背了真理,那么这种文化继续传承必将对社会造成影响,也算不上优秀的文化了。坚持真理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适应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为人民所用,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有继续传承并且发展下去的可能性,否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不为人们所接受。

浅析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3篇

一、德育创新是时代的呼唤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综合国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论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方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和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动力和价值源泉,就会从整体上缺乏競争力和生命力,也很难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了更好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道德文化氛围,而这就离不开对传统德育和优秀伦理文化传统的开发和发掘。

二、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的基本原则

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虚无主义,全盘肯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而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并给以创造性的发掘与现代化的转化。

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古”和“今”即伦理文化传统和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迷信和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伦理文化,也不能割断当代伦理文化与古代伦理文化的历史联系,应当开发古代伦理文化的资源为当代伦理文化建设服务。

我们应当辩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待伦理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针,对主要是糟粕性的部分予以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对其民主性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其精华和糟粕混杂的部分予以全面地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的方法

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必须尊重传统德育资源,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创造。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上,其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我国的传统德育资源,不仅为我们民族在历代的文明进步中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例如,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朴素情怀,如此等等,不仅在封建社会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平民百姓的重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赢得人们的青睐。中国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影响极为深远。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东方,借鉴中华文明成果。199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儒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一致肯定儒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主义的新型德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凝聚人心、提升精神、形成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实力和青少年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伦理文化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德育,需要我们发掘民族传统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把根深深地扎在民族传统德育思想的深厚土壤里。

(作者单位:四川江油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第4篇

一、“以和为贵”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5000年的传统文化历史, 传统的中国文化非常注重事物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以和为贵”的思想着重强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如何共同和谐的发展。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记载,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孔子认为礼贵在‘和谐’, 同时‘和’也是天下帝王执政的重要手段之一, 和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目标。在西周时期史伯也曾同样指出“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史伯也认为‘和’是通过把所有不相关联的事物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组合在一起, 从而让不同的事物达到的总体上的均衡, 让所有不同的事物发展呈现出其自身最佳的状态, 因此古人有赏阴阳调和之美。孔子也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应该重视‘和’, 但同时也不应该盲目的听从他人的建议, 小人只知道盲目的听从他人的建议却不懂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真正的‘和’。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和’所呈现出来的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多元化的, 以及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营造出来的和谐状态使之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还有老子的“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以抱阳, 冲气以为和”。以及孟子也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见, 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是非常注重“以和为贵”, 这里的“和”也绝不是简单的、没有原则的、枯燥地存在, 也不是使事物长久保持停滞僵硬的状态, 而是让事物发展的形式呈现出其自身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的繁衍出新的事物。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很多人都是持有“同而不和”的这种消极状态,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从不同事物中, 去探寻出同一事物的发展规律且长期并保持事物和谐的发展状态。

二、“天人和谐”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关注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要求人们正确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 从而达到社会发展所需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其实很早就开始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和西方国家所强调的和谐是有本质上区别的, 传统的中国文化还是比较重视如何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过去我们对‘天’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有时我们会把‘天’理解为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被我们思想神化了的‘天’, 也有时也会理性的把‘天’看作是物质的。现今学术界大多学者对‘天’都有不同的理解, 大多都认为天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把‘天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形象定义为“天人合一”, 强调我们不能脱离和违背自然规律, 人与自然界也都应该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天地生万物, 万物衍生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这也许大概是最早能够体现人与自然的最基本关系了, 自然界孕育万物, 人便产生于自然界, 因此我们自己的发展必须符合自然界的规律, 同时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才能有好的发展。老子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就是强调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 换言之, 必须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办事。北宋张载也曾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题。由此可见, 人是来源于自然界的, 也是自然界整体中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的发展关系。

三、厚德载物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记载“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概的意思让我们用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现如今我们大多用来指用高尚的品德、宽带的胸怀、博大精深的学识来培育学子成才。“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 在学识与品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精神理念, 人源于天地, 是天地的派生物, 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因此年轻人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品德, 才有精力学习, 体现“厚德”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古代有许多的学者, 能深刻认识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 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的学生们要懂得如何效法自然, 珍惜时光, 努力进取。‘厚德载物’的思想体所展现的是一种博大胸怀与宽容精神, 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的精神。笔者认为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优秀的文明历史, 虽然历尽沧桑但却一脉相承依然的屹立在世界东方, 就是我们这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

中国文化中包含的很多积极的传统文化思想, 并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等精神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 能够更好的指引人们在现代社会如何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把自古己有传统文化思想如何真正融入渗透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并且形成独特的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从而更加的有利于我们继承与弘扬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大力的加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步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 就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国”一词包含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和创造性。因此“传统文化”则体现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宇烈.论传统文化收入北京大学学报, 1989.3.

[2]王新婷, 金鸣娟, 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 P305.

[3]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3.

[4]李瑜青.等人木思潮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 1988.10P157.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5篇

在当今快速这样一个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已逐渐趋于同化的状态。而在物质文化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的建设也随之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逐渐受到了重视,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包括:建立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大力抢救、保护了文化遗产,包括收集、整理、研究、开发了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维修了大量少数民族文物古迹;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了大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品。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保证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我有深刻的理解。我的家乡是一颗镶嵌在贵州东南方向的璀璨明珠—玉屏侗族自治县,近些年,民族文化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修建了大批具有民族风情的建筑。鼓楼是侗族特有的民俗建筑,是侗家聚众议事、排解纠纷、迎送宾客、对唱大歌和吹笙踩堂等重大活动的场所。一般一姓建鼓楼一座,因此又是族姓的形象标志。建在寨中心或寨门附近,一般每寨一座鼓楼,大寨有好几座。最能反映侗族人民高超建筑技艺的要数“风雨桥”。一般为杉木组合托架简

梁式木桥,桥台上为长廊,长廊中绘有彩画,有对联、匾额和题词等,桥墩上建亭阁,整座桥亭阁、长廊联为一体。这种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侗乡的风雨桥不仅可使人过桥、休息、避风雨,还可使人欣赏到侗家艺术。在我县已经重新建立起了一座座浓郁侗族特色风雨桥和鼓楼。

玉屏县是全国五个、贵州惟一的侗族自治县,北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拥有众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有保存完好的钟鼓楼、风雨桥、民族村寨和传统的过社、山歌、酒歌等民族习俗和风土人情。2007年,传统民俗赶坳被省人民政府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依托民族民间文化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为做好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由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县文联、县摄影协会等部门,历时半年,对玉屏县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加快了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并按类整编成册。此外,玉屏县还编撰完成了《玉屏民歌选》、《玉屏文史资料》、《玉屏侗族自治县概况》、《中国箫笛之乡》等书籍,集中展现北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演出团体。为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文化人才,玉屏县成立了民族文化艺术团,这是铜仁地区最早的县级艺术团,艺术团的成立为我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玉屏县各种大型文化活动;由中老年

人组建的“三友”艺术团频频出席县内各项重大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创作了很多文艺精品,如民歌《等阿哥》、《舞阳河之恋》,民族歌舞《笛乡欢歌》,箫笛合奏《侗家山歌唱不完》等。

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保护机制。为加大法律保障工作,做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玉屏县着手制定地方性法律文件。《玉屏侗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工作已于今年初全面展开,目前已完成初稿。随着《条例》的颁布,必然会为规范我县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支持和鼓励民间民族文化活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玉屏县积极利用“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今年,县老年大学举办了湘黔边山歌赛,平溪镇野鸡坪村举办了“四月八”民族文化活动。新店乡大湾村、朝阳村举办了“九月九”民族民俗文化艺术节。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的举办,使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得以恢复,并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在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如侗家高腔山歌王姚茂勋、民间绝技大师姚元柄。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6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经济发展策略;传统文化的继承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explore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YANG Ying-y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ivision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22,Henan,China)

【Abstract】martial arts is importa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w the soul of a nation, of the nation, of the nation.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today,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herefore, in today's economic development, martial arts culture to research on how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problem. By the martial arts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study, put forward new idea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martial arts 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武术是中华民族古老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一种文化形态,有着自身特点,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推崇的文化侵略已经危及文化安全,而武术和武术商品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成了需求量较大的一种产业,在发展上需要适应经济客观要求〔2〕。因此,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成为重要的课题。

1 武术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1.1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礼”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礼”构成了价值观、社会规则、制度、风俗、礼仪及各种思维模式,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手段。在武术的发展史上,“礼”体现在约定俗成的规范程式上,如师徒之间的“礼物、礼仪、礼意”;擂台比赛时行抱拳礼,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意义,左掌右拳是文武兼备,环抱胸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拇指屈曲是谦让〔3〕。除此之外,在语言上,也使用具有特点的,如承让、甘拜下风、请赐教等表达礼貌的用语。由此可见,在武术的传统文化中,“礼”是重要组成部分。

1.2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仁”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讲“仁”,这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以“和”为前提,将至善、博爱融入其中。武术也同样继承了“仁”,在与他人交手比试时,多为点到为止,出手不伤人,在于制服而不是伤人。“止戈为武”“随曲就伸”等武术格言充分证明了武术对“仁”的继承,这种思想也是指导武术发展的人文内核〔4〕。

1.3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义”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思想,“舍生取义”说明了中国人对“义”的重视。“义”是将“仁”与“和”结合,“仁”为基础,“和”为目标,从而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人文古训演绎出习武人的人格魅力和骨气。“仁义”、“侠义”是中国武术人对尊长的孝义、敬意,惩恶扬善对百姓的帮扶,是一种精神奉献。

1.4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德”

“德”在武术中是指“武德”,但有公义和私义之分。在传统中,“艺无德者不立”等格言对人的教诲属于公义,拓展分析,在古代,士兵遵守军纪、奋勇杀敌的精神属于公义。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则属于私义,虽然习武人都会尊师重道,但这种思想却成了一种道德枷锁,阻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德”要辩证地去看,批判地继承。

1.5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也是备受尊崇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的两个“和”就具有了差异,中国武术流派多,有不同的技术方法,这体现出“和而不同”的理念。而“礼之用,和为贵”则说明和谐的状态,只有达到了这种状态,才会专心地练习武术,因此,“和”是武术文化发展的宗旨。

1.6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易”

“易”是指变化、转化,是整体到局部的演绎过程。武术中的形意拳、八卦掌等技术动作,都是在“易”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此外,“守雌处弱”这种说法概括了“后发制人”的思想,是说在比试时,要有全局的思想,攻守兼备,不要操之过急,可以诱敌深入。

nlc202309011227

2 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2.1 转变发展观念,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武术市场焕发了生机,但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武术文化的改革步伐缓慢,因此,需要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找到获得效益的方法,找到发展的出路,走出一条具有社会化、产业化的路〔6〕。在寻找武术文化发展的道路上,要发现武术文化是否能够实施产业化管理,若要实施产业化管理,运行规律是怎样的,转变传统的思想套路,结合本区域内武术文化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处理好发展武术文化产业与行政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武术市场得到繁荣。此外,在实施武术文化发展中,要建立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如武术学校、武术馆的审批规定,武术培训的收费标准,整个武术文化产业要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对于武术竞赛的配套广告和赞助要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同时对武术产业化做出规定,提出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将已经存在的不合法或半合法的市场行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施武术馆教练资格、学员武术水平等级、武术从业人员水平的相关认证制度〔7〕。

2.2 培养“职业化”的武术人才

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武术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但与其他行业需要的人才不同,武术人才不仅要对武术文化市场运营机制了解,精通营销技巧,还要了解武术文化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熟练驾驭武术产业领域中的各项业务。目前,我国武术文化产业人才多数是体育院校或大学里的体育院系培养出来的,这就受到了学科知识的限制,学生接受的市场经济的知识量较少,没有得到市场经营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中,缺乏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为改变这种状况,要加强武术人才的教育工程,通过武术竞赛、教学科研人才中心等方式,采用经济课程和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和工商管理课程相结合的方法,联合商学院、体育学院、社区学院等多学院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体育经营人才。培养的人才适合市场经济下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解决武术文化市场人才资源不足的情况,推动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2.3 开发武术文化市场的新领域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要寻找新的发展出路。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寻找发展民族文化的突破点。武术文化不仅是继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能够开发、利用、创造财富的资源。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武术文化要想有用武之地,要寻找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结合点,从而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武术文化的发展不是等成功转型,是在转型中寻找正确的方向,经过尝试不同的开发运作,寻找武术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领域。

3 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系

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继承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想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准确把握武术文化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继承的未来走向上,深刻理解继承与发展,科学把握,避免造成主观和客观的脱离。如果发展武术文化产业背离传统文化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文化建设相悖,那么就会出现止步不前,甚至出现文化意义上的没落、倒退。因此,武术文化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统一的整体,都处在文化建设中,是密不可分、互相倚重、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绝对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排斥或者否定经济发展,发展也不排斥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文化建设的两个环节,但发展代表一个事物的质的变化,是对旧的补充、丰富和完善,继承表示的是对事物的量的吸收,保持事物原本的特点,二者是促使事物朝一个方向发展。如果光继承不发展,那么继承就没有实质的意义,而光发展不继承,也就缺乏了积极的意义。发展与继承作为辩证关系,不能被割裂,不能孤立使用,否则就会使其所蕴含的积极的意义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武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是继承传统文化,没有继承传统文化,武术文化发展就是无根之木,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武术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继承的途径,是重要的阶段,继承的东西是经过发展而来的,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武术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本身就是发展,这种继承是经过批判的吸收、否定、肯定、扬弃等环节,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当然这些保留的精华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而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相互转化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继承形式,新的理论,从而不断推动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文化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在发展中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和”“礼”、“德”“义”“易”,将动态与静态结合,以不变应万变,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在武术文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能放弃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只有继承传播,才能带动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传播继承。因此,作为中国人,在发展武术经济的同时,应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亦要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坤荣.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体育时空,2013,1(24):41-41,77.

〔2〕王龙飞,姚远,金龙.市场经济下我国武术经济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4):1-6.

〔3〕李国辉.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4,33(5):83-86,90.

〔4〕张慈军.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教育的互动研究

〔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8):23-25.

〔5〕沈晓明.从文化视角探析中国传统武术〔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57-58.

〔6〕张纳新.中国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6):699-703.

〔7〕仝茂华.“打造中原武术文化品牌”的策略实践与思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6(7):58-62,83.

(责任编辑:阎 彬)

税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7篇

一、税务文化的内涵

所谓税务文化, 指的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税务活动中所得相关经验的升华。它包括多种内容, 既有物质方面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 也有精神方面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规范。这两方面的内容随着税务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地进行联系与发展, 从而形成完整的税务文化。在税务文化中, 精神方面是它的最主要部分, 代表着税务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 是整个税务文化最具活力的构成部分。

二、税务文化的特性

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的一个职能部门, 它在税务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必然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它的身上, 既体现着文化的共性, 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从现阶段分析, 税务文化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税务文化的继承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的, 这是任何文化都拥有的性质。[1]因为客观环境一直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税务文化也必然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体现出税务文化与时俱进、勇于革新的鲜明特征。

2. 公共行政色彩

税务部门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 具备着相当大的行政权力。与此同时, 其权力的运用也必须以法律的规定为准则, 因此它体现出了一定的公共行政色彩。这使优秀税务文化的形成不是单纯地依靠强制性的政策法规进行规定, 而是在长期规范的行为中渐渐产生。在这种规范的影响下, 税务人员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从而使其文化中含有的公共行政色彩能够为人民所接受。[2]

3. 强制性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它依据相关的税收法律与法规, 向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收取税款, 因此其收取的程序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的相关规定。[3]在我国, 税务文化是以我国的经济建设为基础, 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支撑形成的精神文明形态, 强制征收性是它的重要特色, 而且这种特性随着税务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而不断增强。

三、如何进一步发展税务文化

1. 完善管理机制

要想进一步发展税务文化, 就一定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全体税务人员团结一心, 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因为要想完成国家的税务目标, 仅靠部分税务人员和税务机关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形成集团优势, 全体税务人员一心奉公, 形成优秀的团队氛围。大力宣传优秀税务工作者的工作实绩, 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通过彼此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使其成员在行为上更加注重遵守相关规范,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4]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与矛盾时, 可以顾全大局, 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集体氛围;其次是要关注个体的发展, 因为税务机关毕竟是由税务人员组成的, 要求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完全遵守统一的模式是不现实的, 也不符合我们一直强调的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第三要注重相关约束机制的建设, 税务部门作为国家权力职能机构, 其手上握有不小的权力, 很容易成为不法商人行贿的对象, 我国近年来也常有税务高官“落马”的案件发生, 一定要大力强化约束及监督机制的建设, 防患于未然。

2. 建设“学习型”团队

常言道“活到老, 学到老”, 税务部门也不例外。要引导税务人员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经济运行瞬息万变, 我国的税务法律也在与时俱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如果税务人员一味“抱残守缺”, 死守着老式的工作习惯与传统, 那么无疑会被时代所淘汰。学习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还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面对着外部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的诱惑, 能够坚守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 优秀地完成本职工作。

3. 健全奖惩机制

完善的奖惩机制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调动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注重工作实绩。使税务工作人员的言行都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 改变以税收总额论英雄为对综合素质的考核。按照正常的程序提拔和任用干部, 创新人才管理思维, 勇于任用有干劲和拼劲的优秀人才, 以增加整个税务队伍的工作活力。

四、结束语

税务文化作为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精神状态, 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税务文化的建设时, 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的原则。在吸收我国税务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 广泛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 做到融汇创新, 实现在旧有税务文化基础上的“扬弃”, 从而使我们的税务文化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尹可.以社会价值提升为导向的税务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04) :15~16.

[2]刘绪义.论构建完整的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理论体系[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 (06) :25.

[3]张俪馨.税务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对某地方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10, (12) :25.

浅谈医院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8篇

一、继承传统,保护固有的医院文化精髓

所谓继承,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过程,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不断完善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每个医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传统医院文化的固有精华在医院的发展中仍然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于是医院不断突破原有认识模式,将一切有用的传统文化都继承过来,去粗存精,全面利用。为了将这些优良的传统保留下来,医院管理者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保护:

建立完好档案。档案是医院的记忆,为确保医院的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应派专职人员负责完善相应的档案收集、保管等业务标准和规范,全力抓好医院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以及各类档案材料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整、安全地入藏档案室,并进一步挖掘档案资源,对档案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编写院史、制作画册、举办大型展览等,提供多形式、多方面、多样化的档案服务。

医院文化“物化”。医院文化是很抽象的,摸不着看不见,为了让抽象的概念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将医院文化巧妙“物化”,比如利用象征医院传统文化的院徽、雕塑、院歌等艺术形式,以及广告牌、规章制度等实物形式将传统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出来,让人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文化活动的传承。医院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的作用,每年定期举办一些职工喜欢参与的医院传统文化活动,如运动会、联欢会以及各类比赛等,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助困、送医下乡、送医进社区等活动,经这样的环境熏陶和教育,人人都能做到牢记传统,并成长为利国利民的栋梁之才。

老职工的言传身教。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动力,医院每年都要引进新职工。这些“新人”来院后,即应接受有关医院历史与传统的教育。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还应发挥老职工言传身教的作用,将医院传统文化作为必教内容贯穿教学始终。

二、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创建氛围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从医院布局、战略策划、服务流程等方面入手,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性化关怀,为病人提供最方便、最便捷的服务。对职工坚持“以文化人”,用人性、人文的思维和行为来感化和管理职工,注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凝聚人、培养人、激发人等人文管理模式来实现以人为本,让职工从内心接受医院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从而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创建氛围。一要提炼医院精神,对医院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成功管理经验、先进人物、感人事迹、社会贡献和责任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归纳,精炼定格,形成具备自身特点,有说服力、感召力、凝聚力强的医院整体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二要塑造医院形象,将医院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融会在制度、流程、量化、委员会管理中,通过具体方式转化为理念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通过视觉效应,不断引领职工,达到社会醒目,服务对象认可的目标。三要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经常性的新颖、健康的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是医院文化建设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三、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新时期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院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方方面面的齐头并进。

加强硬件建设。树立医院良好的外部形象,主要是搞好医院的硬件建设,医院立足自身情况,绿化卫生,环境美化等。营造舒适、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成为医院文化的“外显文化”。

重视软件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和服务成为医院文化长盛不衰的“软实力”。为更好地服务患者,需要高层次人才提供一流水平的技术服务。此外,还要结合当地患者情况,探索形成富有特色的“导医系统、就医系统、质量控制系统”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全面实施病人选医生工作,开设如“假日门诊”、“暑期学生门诊”、“资深专家门诊”、“特需门诊”等,满足不同人群就医需求。

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营建医院的文化“经纬网”,横向方面,即医院的三大媒体———院报、局域网、闭路电视,形成联合发布同一信息的互动局面;纵向方面,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党委、党支部,团委、团支部,以及职能科室、临床科室等层层部署,由上到下贯彻落实。

与国际接轨,巧用“拿来主义”。入世后,医疗行业的形势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要跟上国际医疗形势的新进展,就必须加强与国际领先医院进行文化交流。派出医疗技术人员到国外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同样也接纳国外医学专家来医院讲学、指导,切磋医技。新管理理念和技术项目将成为医院文化的新动力。

改革促动,创建适应时代的新文化。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紧跟时代步伐,开展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系列改革,改革不仅能摧毁束缚医院发展的陈旧制度,同时也洗涤了人们头脑中固守的传统思想,积极上进,相时而动,医院文化因此而有了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9篇

(一) 人们对春节的认知不深刻

在调查中发现, 大众普遍表示对春节及其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具体深入的内涵都不怎么清楚。同时, 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 洋节的流行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遇到了瓶颈。因而, 提高大家过春节的积极性, 或者说使春节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是关键的一步。

(二) 春节习俗的继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问卷中, 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扫除、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 然而, 诸如贴春联、守岁等传统习俗的保留程度较低, 同时, 对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视春晚的关注度也不容乐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日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冲击, 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电子邮件拜年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地春节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断减少, 出于安全考虑, 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 鸣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缔[1], 春节传统习俗中传统文化韵味越来越淡了。

(三) 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调研数据得出, 虽然现在春节传统习俗有所削弱, 但是在潜意识中, 多数人认为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 春节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财富, 是不可替代的。然而, 春节传统习俗的变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着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坚持。此外, 也有人担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 西方文化的入侵会不断动摇着春节的地位。然而,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 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西方节日。

二、分析建议

(一) 搭建文化桥梁, 发扬春节文化

春节传统节日的存在是继承和发展春节传统习俗的载体, 但要想使春节焕发勃勃生机, 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 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文化桥梁, 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 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 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 赢得时代的青睐。同时, 也借助各种方式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

(二) 调整相关政策, 保护传统民俗

燃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应该重新认识烟花爆竹的文化功能。为了安全起见, 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已越来越紧。在这一现实状况下, 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在保证安全的同时, 设置部分的烟花爆竹燃放点, 让普通大众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 体验春节氛围。这不仅保证了大众的安全, 也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

此外, 也可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 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2]

(三) 开展文化教育, 推动文化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应该对在校学生广泛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举办有关春节等传统文化的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 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英,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 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 也可通过各种媒体, 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

三、结束语

春节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 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总结本次调研, 普通大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情况较好, 但是人们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不够深刻。大众应自主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 相关部门也应该适时地对大众进行春节传统习俗等方面知识的普及, 促进春节传统习俗的推广和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因为这是集体的精神财富, 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 开始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 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勃发生机。

摘要:春节是我国民间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 但有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春节传达的传统文化的味道淡了。作为当代大学生, 我们应当重视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努力弘扬民族文化。通过此次调研, 了解当前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现状,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 解析民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和重视度, 为弘扬传统文化, 振兴中华文化, 继承与发展春节传统习俗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春节,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 31 (04) :105-114.[1]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 31 (04) :105-114.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10篇

一、传统维族舞蹈动作特点

传统维族舞蹈种类风度,包含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舞热情奔放,明朗欢快,没有固定程式,即兴表演的默契的配合传神达意。这种朴实无华,形式多样丰富的民族风成为了自古至今传承与发展的精神纽带,而时时刻刻经典的“生活”舞蹈在当形成程式化的舞蹈模板中得以长存,并与现代艺术特点融合得以延展成为了传统民间舞文化演进的重中之重。

传神的眼神极具代表性,而通过细致入微的“动脖子”“弹手指”“翻腕子”等动作来凸显这一民族的随性,放荡不羁,自娱自乐的民俗。据史料记载[1]:“回纥汗国时期,臣下或外国使节来见可汗,须在牙帐前舞蹈行礼。”由此可知,回纥是一个热爱舞蹈的民族,舞蹈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推移这种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对于当今维族民间舞来说可谓是宝贵的精神纽带。所谓精神纽带就是古今的一种精神寄托,使得优秀精华的维族舞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

二、传统维族的文化融合与演变

传统民间舞尽管在今天已经流变,但其精神始终不变,传统维族的精髓便是明确的诠释了“跳自己的舞,舞自己的生活“让舞蹈成为自己的精神载体,并自娱自乐而精神富足。多样化的民族精髓,也随着各民族的人口的迁移,产生了民族文化融合与演变。就如同一个古汉族人,因长期生活在新疆,便将大量的新疆歌舞传给内地,让内地对于新疆有所了解,加以传递、传承下去,文化的一切发展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演化创新并相互融合。

就像我欣赏了王玫老师新疆班的作品后,维族基本动作的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到这个现代作品之中,维族中“翻手腕“”动脖子“这种细微表达情感的动作,简单直接明了,动作整齐划一,极有默契,而非传统的随性即兴的方式展示出来,让人有足够的视觉冲击以及被古今文化融合的画面所震撼。

然而传统的维族服饰不似当今“舞蹈服装”的华丽、闪亮和一青色的维族,而是色彩混杂的黑白、棕、灰;材质混杂棉、麻、毛、丝;样式混杂的宽松、肥大。[2]单单是服饰就已经引发我的深思,原本原汁原味不夹杂任何除了内心情感之外的动作语汇,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固定化。

维族舞蹈继承了古代鄂尔河流域的乐舞传统,又吸收了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现代来表达“团结”“自由”与“联合”的维族语汇,大概分为自娱性、风俗性、表演性等三类。娱乐和习俗性舞蹈中也存在表现和宗教信仰的因素。少数民族的资源流向汉族民间,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充分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演变出了比古老维族民间舞文化更加丰富,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当今维族民间舞的传承

通过对传统维族舞蹈的动作解析,情感分析,使得其种种传统舞蹈的语汇获得表意“今天”的力量,通过模糊时间和空间,所以表达出的共性经验,以及抽象的表达,是为了让我们的舞蹈既能够表达维族个性文化和传统文化,也能够表达人类的共性文化和当今文化。

就如舞蹈作品《摘葡萄》(1),新疆盛产葡萄,所以以摘葡萄为素材,会成功地把生活中的动作抽象化,把切身生活感受转化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舞蹈艺术作品,少女轻巧的步伐,碎抖肩都可以表达出少女丰收的喜悦,承接了传统维族自娱自乐的即兴起舞,所有动作以脚为核心,让全身各部位与面部的“眉目传情”协调一致,以此传情达意。从平常生活中的细微处就可以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动作语汇,经过艺术家舞蹈化加工为更为抽象化的肢体语汇以便于维族民间舞的舞台舞蹈更加得以传承与发展。

随着新疆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维族民间舞的文化也必然随之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甚至海外。这种纯粹的肢体语言表达出人类生活的点点滴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维族民间舞当然也是,它历经了成百上千年的打磨,逐渐让我们对它我新的见解,也让艺术家们在此有所建树。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人民通常都有一种自己表达对生活的向往,情感的宣泄,意识的传承的动作语汇,维族民间舞作为少数民族的代表之一,由内而外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的发生改变,从服饰——动作——情感,循序渐进的推动着博大精深的舞蹈文化的存活与延展,在许多方面均脱颖而出,伴随着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发挥以更大的表现效果。

参考文献

[1]旧唐书·回纥转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我国是一个具有特性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要推动教育的发展。要结合当代社会的教育观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实施。要懂得创新,把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起来,在党校应该加大传承。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为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提供几个方面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传统文化在党校文学教学中继承与发展现状

传统文化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决定。它的出现是整个国家文化的精髓。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具有五百年的传统历史,所以传统文化都是这样慢慢的传承下来的。比如民间的艺术,宗教的信仰等。中国的文字也博大精深,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所以把文化传统应用到党校文学中,能够提升对党校学生的意识,爱具有爱国精神和为作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一)在学术方面,大多数的主张儒家思想的文化。因为它存在的时间很久远,中国是一个注重礼仪之邦的大国,具有民族气息浓重,爱好和平的精神。礼节方面很是重视,它也在日常生活中延续下来,内容上各种各样的习俗文化传统,都深深的影响着人民的言谈举止。这种行为要运用到党校文学的教育中,要全方面的去普及知识,让学生能够知道我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在党校中,应该多次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情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

(二)儒家思想的传承对于我国发展上来说仍然有些被动的因素,儒家思想中的各个等级的观念性很看重,这样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影响。但是,大多数的思想中,儒家的核心部分是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在党校文学教学中,教育人员应该吸收儒家思想积极向上的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二、党校文学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党校文学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不够重视。为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让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为了使党校的教学方面有所提升,就应该对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得到重视。让传统文化精髓和精神发挥出最大的用途,但是在党校中对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扔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要依靠着经济中才能够存在。现在很多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改革创新中,渐渐被淡忘。像我国的传统习俗等方面。所以,在党校对传统文化进行实施中要有一定的难度。

(二)党校教学思想与传统文化分开。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对立起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认为这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不能相互融合。但是,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不是完全不相干。而在党校文化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涉及较少,大部分党校领导人认为党与传统文化相互独立,不能在党校文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部分,这使得党校文学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形成阻碍。

(三)保护传统文化中的书籍。党校要加大对书籍的保护意识。不可直接以皮肤触碰,以免手上的汗渍、皮脂、油渍对古籍造成侵害。除了尽力减少尘埃的产生之外,平时也要注意及时排尘,利用工具保持库内以及古籍自身的清洁,从而延长古籍的寿命。采用有效手段防虫防鼠鼠虫对于书籍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不可修复的。因此从古至今,防虫防鼠一直都是古籍藏护工作的重点。定期检查古籍保护的情况,发现虫害鼠踪要及时清理,不留后患。时刻注意防火防水与虫鼠害一样,火灾、水灾对于古籍的破坏是毁灭性、突发性的,也是古籍藏护的最大威胁。因此我们应时刻保持对于火灾水灾的高度警惕,平时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防患于未燃。在学校的图书管理,要每天检查电路的安全性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图书管理的书籍的环境避免漏水等现象。所以,要加强学生对书籍的爱护,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党校文学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策

(一)文学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尊严与爱国情感。中国古代文人不乏强烈爱国者,他们的诗书作品在当今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意义。在国代文学中,有着大量讴歌民族尊严与爱国情操的作品。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简单清晰的诗篇将国家战争胜利的喜悦表达的淋漓尽致。在党校文学教学中总会遇见类似文学作品,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其中的精华加以吸收与发扬,更应该利用外来文化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发展,从而对民族传统有一个很好的继承,并且发展民族特色文学。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要弘扬我国的领导方针和基本国情,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承传统文化。要将精神融合在一起,做到为人民,为社会而贡献。我国党校的教学是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它的建设为我国发展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党校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具有标志性的指导。要体现在两方面的内容中:一是,要与当今社会上的实际相互的协调。二是,要根据传统文化之间相互的整合。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时代的潮流,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内容,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是党校在教育中应该掌握的方法。

四、结语

根据上面所论述的内容,在党校文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实际的教学方面联系到一起,不能分开来说。应该多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重要的。在教学当中,传统文化不能单一的讲解,属于隐性的理念。所以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把传统文化结合到教学当中。所以,不仅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而且还把我国的精髓在教学当中得到应用,让学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让传统文化的思想对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河陇地区石狮文化的继承与多元发展 第12篇

甘肃地处西北, 以兰州 (古称金城) 作为纽带将陇中黄土高原与河西地区连接在一起组成其主体部分。早在隋唐时期, 河西地区和陇右地区就已合起来习称为河陇。河陇地区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生态环境较脆弱, 生产力欠发达, 经济相对落后。正如左宗棠所言:“土广人稀, 疾苦甲于天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河陇地区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文化建设也日趋完善, 但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同石狮所表现的文化属性方面, 有些却出现了混淆与错位等问题:它们一般都是盲目攀比的结果, 是从单一的世俗模式去思考, 是从显贵、纳财、镇宅的角度去选择。这就导致了在造型上形体错位, 寓意不协调, 有的甚至张冠李戴。这些不伦不类的“问题石

种奔放的气势感, 较之平缓匀速的线条更加灵动潇洒。

张彦远称吴道子“授笔与张旭, 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可知吴道子早年师从张旭学习书法, 在他的线条中自然带出了草书的写意性。

张旭, 有“张颠”“草圣”美誉, 代表作《古诗四首》。在运笔上, 此帖圆转自如, 含蓄而奔放, 随着感情的宣泄笔致有节奏的忽重忽轻, 线条随意流走, 或凝炼浑厚, 或飘洒纵逸。孙过庭《书谱》云“真以点画为形质, 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 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真亏点画尤可记文。”说出了在书写过程中, 灵活转换笔锋是草书最基本的笔法。《古诗四帖》在运笔使转时圆头逆入近如篆法, 行笔点画间又近于隶草。线条柔中见刚, 动中有静。从《送子天王图》中, 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用笔的相同之处, 吴道子的用笔不像顾恺之那样中锋直下, 一贯到底, 而是在过程中转动笔锋随时变化。草书的使转与提按都比较快, 吴道子从其中吸收的大概是用笔的速度和气势, 使线条更具“写”的成分。

“众皆密与盼际, 我则离披其点画, 众皆谨于象似, 我则脱落其凡俗。”此语道出了吴道子在作画时解衣磐薄的精神状态。把笔与形的关系放在其次, 侧重把个人的性情发之笔端, 在点画间释放淋漓尽致的情怀。吴道子以“有笔”著称, 大概意识到了笔与意, 笔与情的关系。“吴生何以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弧挺刃, 植柱构梁。对曰守其神, 专其一, 合造化之功, 假吴生之笔, 向所谓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也。”[2]“夫用界笔直尺, 界笔是死画也, 守其神, 专其一, 是真画也。死画满壁, 曷如汙墁, 真画一划, 见其生气。”[2]他作画不用任何工具, 在下笔前, 个人的情感与笔意已尽在笔先, 作者的情感和笔力融合在一起, 笔到之处满是感情活动的痕迹, 即“画尽意在”也。虽然毫无生气的用笔也可以成形成画, 但却呆滞没有活力, 满含情感的线条处处都可见其生气。“夫运思挥毫, 自以为画, 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 意不在于画, 故得愈画矣。不滞于手, 不凝于心, 不知然而然;虽弯弧挺刃, 植柱构梁, 则界笔直尺, 岂得入于其间矣。”要得于画, 须心手相凝, 使笔之笔力与情感巧妙的狮”, 即没有考虑建筑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建筑风格问题, 也没考虑石狮造型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所表现的建筑文化是否相匹配的问题, 无视石狮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缺乏对传统石狮文化的理解和继承, 缺乏创造既具时代风格又富地域特色的石狮艺术, 使我们的城市和建筑风貌索然无味和失去个性。

一、狮子文化的起源

不论考古发现还是查阅现存的文献典籍, 都找不到中国产狮的确切记载, 但狮子的形象却早为我们的祖先所熟知, 狮子造型亦源远流长。狮子从何处传入我国, 历代学者观点基本是统一的:狮从西域来。在先秦时的《逸周书·王会篇》就有“央林以酋耳”的记录, 郭沫若先生在《释支干》中解释“酋耳”既狮子也[2], 可见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狮子传入。

但狮子广泛地为大众所熟知, 还是随着汉代史书记载的四次贡狮引起的。张骞“凿空西域”后, 加强了汉同西域各国的交往, “殊方异物, 四面而至”。据《后汉书》记载, 在章和元年 (公元87年) 、章和二年 (公元88年) 、和帝永元十三年 (公元101年) 、顺帝阳嘉二年 (公元133年) , 月氏安息等国献狮子, 此后历代均有西域贡狮记载。

狮子形象在汉代就被大量运用。我国现存最早的石狮子为四川芦山县蜀郡属国都尉府杨统墓前石狮, 制作于东汉安帝至顺帝年间。此外, 较早的还有在山东嘉祥县武氏祠阙前的一尊东汉石狮, 河南南阳博物馆藏的汝南太守宗资墓前石狮和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石狮等。以上石狮均为跨步前行姿态, 昂首、挺胸、曲腰、垂尾, 静中有动、柔中带刚, 饱含着充沛的生命力。

二、石狮中国化的演变

融合。不仅笔与力运用恰当, 富含情感的用笔不论在其方圆, 粗细, 干湿, 浓淡上都是流畅顺利的。以情下笔与特定的结构, 形体, 内容相结合才是真画。心手不一, 不知然而然, 就会像界尺划出, 毫无生动之感。每一点画用情感串联起来, 笔与笔, 线与线相互联系呼应, 所以才能“披离点画, 时见缺落, 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自东晋顾恺之首先以“行云流水”描开创了人物画线描笔法的先河。张僧繇借书法用笔, 变顾恺之的“密体”为“疏体”, 拓宽了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到吴道子手中, 线条的提按、转折、轻重使线条达到了一种超出表现对象的特殊美感, 用笔从‘描’向‘写’有了飞跃性的转变。

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骨法用笔”的骨法大致是指对象的结构造型, 而用笔是指线条的应用。它的含义是用线条来概括物体的形体结构。经过顾恺之与吴道子线条用笔的分析与对比, 我们看到线条支撑骨架, 那么用笔更是为形体服务的。并且, 使线条在画面中起到支撑骨架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来自线条自身的形式美感和力度。也就是说, 用笔还要体现出线的筋骨, 不论是运笔平缓还是跌宕有致, 都讲求一个适当的力度。这样才能形成线条不同的质、量。此外, 以情运笔, 统筹兼顾, 才能使线活, 使画“真”。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十论》谢稚柳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建华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5年9月第2版

[3]《中国美术》金维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4]《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5月

[5]《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陈绶祥著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 (国画) 专业07级研究生。

石狮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存在是相当独特的。中国不产狮子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国狮文化, 今天我们看到的狮子造型, 从传入、演化到成熟、创新, 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凝聚了历代能工巧匠无数的智慧和心血。

古代西域诸国, 即今中亚、西亚及东南欧地区, 是古代亚洲狮的集中产地, 西域地区历来崇尚狮子, 认为狮子是王权的象征, 英雄的化身。正是在这种崇狮重狮的文化背景下, 西域诸国才频频向我国进贡狮子。

但西域贡狮并非寻常工匠能亲眼看到, 艺人多依口传感受, 以猛虎为基本型赋以狮子的明显特征, 如巨头、长鬣、大尾等, 并通过一定的夸张想象, 加角加翅膀等方式来增强狮子威武、悍烈、凶猛、强健的神兽形象。

狮子形象在我国广泛流传另一重要途径就是佛教的传入。佛教赋予狮子至高无上的地位, 佛被称为人中狮子, 佛所坐之处称为狮子座, 佛讲经声震世界为狮子吼, 威武的狮子成为护法神兽。

六朝石刻神兽多呈昂首状、张口吐舌, 明显受到了佛教造像的印度式“吐赤白舌”狮型所影响, 直到唐代, 才受华夏文化的影响狮子造型将舌头收了回去, 只是张口露齿而已。西域贡狮和佛教流传相辅相成, 使狮子形象迅速普及, 随着历代文化的变革, 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神韵的石狮形象。

三、中国石狮造型的特点

随着历代工匠的努力, 中国石狮被制定了详细的营造规矩。清代李斗在《工段营造录》中制定了如下规格:“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球, 出凿崽子”。

头部是狮子造型的重点, 头大约占身体的一半, 头部的鬣毛多被雕刻成螺髻式。工匠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在长期的创作中总结出狮子面部的形态特征:“眼如铜铃方宽口, 张嘴露齿伸舌头, 铜头铁额大蒜鼻, 慈眉善目笑颜开”。眼睛是整只狮子的传神之处, 狮目如铜铃来体现狮子的威武, 两只眼睛大多一字排开, 显示谦和温良的神态, 也有八字眼、倒八字眼的。“狮子大开口”口宽而方, 一直延伸到耳朵下面, 通过不同的口部造型来实现喜、怒、愁等表情。民间传说狮子爱玩“夜明珠”, 因而至今狮子口中多半余有一颗能活动而掉不了的圆球。

身躯多呈现蹲狮造型。侧面呈直角三角形, 昂首挺胸, 收腹提臀, 背部不驼, 饰以卷曲鬣毛、或宝铃、璎珞等装饰品。其鼻子、胸部和前肢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充分体现胸部结实而丰满的雄健姿态, 静态下昂扬的力度和威武神韵。

四肢都饰有圆润的卷毛, 前腿支撑有力, 筋肉结实丰满, 后腿盘曲稳固。狮爪锐利, 牢固地抠在石座上, 令人望而生畏。背饰与尾巴造型千变万化, 吉祥结、如意盘结、双钱结、似片片枫叶、如朵朵菊花, 不一而足, 蕴含寓意, 极富情趣韵味。

石狮雕刻还有许多附属装饰品, 如绶带、铃铛、绣球等, 既丰富了造型, 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狮和谐共处的东方文化传统。主体附饰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也比较鲜明深刻, 如雄狮脚下的绣球象征着权利, 雌狮脚下踩着小狮, 俗称“太师少师”, 象征着子嗣昌盛世代高官厚禄;雄狮张口被寓为“旺财”、口中含珠表示“有求必应”;配上绶带表示“好事不断”, 绶带上挂钱表示“财事不断”。雌狮闭口被寓为“守财”, 背上背小狮子表示“好事在后头”、“子嗣兴旺”。在基座和锦铺上饰有大量的吉祥图案, 如雕刻如意表示“事事如意”, 雕刻宝瓶表示“事事 (世世) 太平”等。

石狮的摆放也有讲究, 一般是一雄一雌, 雄左雌右, 成双成对, 摆放体现中国传统的男左女右、阴阳互补的和谐哲学。

中国历史悠久, 历朝历代石狮造型各有特色。地域辽阔, 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地不同的造型样式, 南北差异非常明显, 如南狮圆润、柔美、雕刻细腻, 北狮浑厚、雄健、雕刻朴素。但不论各地狮子造型如何千变万化, 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是相承相通的。

四、石狮文化的继承与多元发展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文化巨变的时代, 西方文化的进入, 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石狮“西化”的问题也日益凸现。但是在当今世界文化相互交融中, 各国人民都在积极热情而主动地弘扬着自己的文化。前人数千年来积淀的石狮文化硕果, 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发展现代石狮艺术首先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

历史上的河陇地区是中华民族古老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要道, 曾是著名的“茶马互市”和商埠重镇, 在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从石狮的起源和演变来看, 西域贡狮和佛教的狮子形象, 都是沿着丝绸之路逐渐向东向南延伸发展的, 兰州是石狮子从西域化转化为华夏化的一个中间过程, 是石狮从西域化转为华夏化的前沿阵地, 具有自己独特的石狮文化, 石狮体态雄健匀称, 坐势稳重, 造型简洁, 头部毛卷突出, 四肢筋肉明显, 使用材料和颜色也具有特色。

河陇地区自古处在一个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的地方, 儒、道、释、伊斯兰多种宗教共存和汉、回、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 这种独特的地源特征, 使河陇地区的文化呈现着独特的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 都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理解程度创造出不同艺术风格的狮子形象, 随着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学习、吸纳外来文化及新兴文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些都使河陇地区石狮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特点。

多元吸收要求我们不拒绝传统, 也不拒绝异域。了解多种文化, 并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到自己的创作中, 多元创作不是一枝独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多元创作是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 创造出既具时代风格有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石狮造型, 从而在继承和创造中真正做到石狮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充分反映河陇地区地域所独有的文化特色。

五、结束语

自秦汉以来, 我国石狮造型在历朝历代都有变化, 石狮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不同时代赋予石狮不同的精神内涵。今天, 我们强调石狮艺术的传统性、地域性也并非强调将传统狮子原封不动的摆放在现代建筑前, 而是呼吁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地基础上, 创造出更多更好既承载着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 又充分反映地方文化特色, 同时能体现出时代风貌的新时代石狮艺术。

参考文献

[1]关连吉.凤鸣陇山——甘肃民族文化.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1982:31-33

[2]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郭沫若全集·考古编1[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53-258

上一篇: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下一篇:热镀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