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2024-06-29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精选7篇)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第1篇

一、都市报转型必须清晰的几个战略理念问题

1. 都市报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生命周期?

我认为是介于青春期与成年期或者老年期这样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很关键, 要么从青春期进入成年期, 要么从青春期进入老年期, 关键看我们怎么做。

这个阶段有三个特征:无方向———由报纸竞争向传媒竞争过渡, 缺乏方向, 原来成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再复制, 新的发展模式尚未建立。不适应———不适应受众变化、传媒变化、社会变化、管理变化。不稳定———在这个过渡阶段, 报纸不断改头换面, 不断变化, 甚至不断反复, 一切都不能持久。

2. 都市报的发展瓶颈是什么?

表面看是同质化, 实质问题出在发展结构上, 尤其是出在都市报沿袭一直以来的“大众化定位”上。

都市报要突破同质化, 现阶段就要解决发展中的三种结构问题:受众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管理结构。这三种结构, 分别解决“给谁看”、“看什么”、“我怎么做”的问题。如果能够突破这三种现有结构, 通过细分提供满足消费者深度需求的产品, 淘汰不适应消费者表面需求的产品, 都市报的转型就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3. 都市报转型的核心是什么?

是转变报纸的发展模式,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转变竞争模式。从竞争战略角度讲, 报纸之间的竞争概念已不再存在。

传统报纸竞争模式局限于报纸之间的竞争, 是以这家报纸的变化去推动、拉动另一家报纸的变化。

现代报纸竞争模式则是视传媒为一个整体, 把报纸、微博、网络、电视等媒介形态视为一个传媒系列产品的整体, 进入一种互动式、融合式发展, 报纸随其它传媒的竞争变化而变化, 随多元化受众需求变化而变化, 同时根据这些变化借助相关传媒形态的嫁接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二是准确把握并抓住报纸每个发展阶段的机遇。我认为, 至少在都市报消失前, 都市报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大众化市民化阶段→分众化多元化阶段→专业化个性化阶段。

今天的都市报正处于大众化市民化向分众化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要办一张微博时代的分众化多元化新型都市报。

都市报的分众化多元化阶段, 重点要做的是都市报定位调整的问题。有两种调整走向。

一种是办一张面向大众中最广大的重点群体或主流群体的综合性报纸。 (比如大众化的市民报, 或者相对活跃人群化的上班族报纸, 或者面向中等收入以上人群的类似西方的高级报纸。) 这种走向的报纸数量有限, 在一个大城市里不会超过3家, 一般是1—2家。

第二种是办一张面向特定时段、特定区域、特定群体以及与特定媒介联动的特色性报纸。

除了定位调整, 抓住发展机遇还有2个关键:一个是报纸的区域化走向。我认为, 这将是都市报下一步竞争的主战场, 这可能是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很多都市报重新振兴的重要机遇;二是报纸新闻产品包括版面和新闻题材的细分化走向。

二、晚报怎么突围转型

晚报目前确定了两个战略方面的东西。

战略目标:以时报为标杆去超越它。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环境中, 学习不可怕, 不学习才可怕。

战略定位:晚报是一张在互联网微博时代、以20岁-50岁上班族中的活跃人群为主的新型都市市民报。

去年7月至今, 我们改版迈出了第一步:搭房子。

操作原则:在价值观和市民味的主导下, 通过重点化打造影响力, 通过特色化打造吸引力, 通过视觉化打造冲击力。

价值观主导就是回归新闻价值, 重点是回归人文价值, 就是人性, 也就是正能量。市民味主导就是关注市民的日常生活, 关注市民的身边事。

在这样的价值观和市民味的主导下, 我们通过3条腿走路。

第一条腿是在报纸的第一叠通过重点化 (每天选择第一第二第三重点) 打造影响力。主要是舍弃浮躁, 静心办报, 回归新闻本质, 就像《中国好声音》回归歌唱的本质一样, 体现新闻的温度、力度、高度、厚度的影响力。

第二条腿是在报纸的第二叠通过特色化打造吸引力。主要是通过初步的细分打造服务性特色, 这是都市报走向特色的关键竞争阶段。通过细分版面、细分题材、细分角度、细分结构、细分材料等满足读者的生存、生活、发展的各种新需求。我们新推了第一批服务性版面, 比如推客、图解、达人秀、找耍事、寻亲、心愿、发明、实验等等。

第三条腿是通过视觉化打造冲击力。这个视觉化可以理解为在报纸的分叠、版组、单版之间形成深阅读、中阅读、浅阅读之间的节奏, 包括分叠的节奏, 版面与版面之间的节奏 (比如我们专门设置了微系列版面:微发布;微人物;微故事;微求助;微话题等等) , 单个版面的视觉区节奏。这个节奏把握好了, 不仅可以应对网络的视觉化, 还能够探索出报纸在视觉上的特色。

每天的晚报, 怎样才能算好?

从现在这个阶段看, 我们确定了一个标准:要么是有几条很有价值的新闻;要么品种丰富也可以, 也就是说既有监督报道, 有人情味报道, 有现场事件新闻, 也有服务性新闻。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穿着, 有好衣服穿当然好, 没有只要搭配好也行。

经过第一步的实践, 晚报新闻出现了很好的局面, 但大半年下来, 也出现了一些瓶颈问题。怎么突破瓶颈?需要迈出第二步。

简单说, 第一步解决搭房子, 第二步解决装东西。东西怎么装?就是继续深化“三个化”:“重点化” (最有价值的新闻) +“特色化” (有用性服务性) +“视觉化” (易读性) 。

重点化。对人文价值的新闻做细做重做深。

特色化怎么深化?

一个方面是以“读本”样式进一步细分读者需求, 形成有用性服务性特色。目前我们新推了两个读本。

社区互动读本。这里的社区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 指某一特定区域, 可以是小区, 可以是商圈, 也可以是读者关注的某一题材领域。社区读本就是一种社区晚报版, 定位一是做身边家门口的有用有趣的新闻, 包括居住区域的商场打折信息、餐馆特色菜、好耍的事、有趣的故事、人物、发明等;二是互动。

全媒体互动读本。整合网络、微博、电视等资讯的落地纵深报道, 体现有趣有用有故事的特色。

特色化的第二个方面, 是对于一些老新闻版面进行样式的改造、细分的改造。比如“法眼”、“警界”新闻版面。对于法眼多做与民生相关的生活法治新闻;对于警界多做不立案的生活化社会化新闻。在样式上采取以点切入、片段式的细节故事或者微博短信式的故事模式。

视觉化:进一步通过节奏调整体现易读性。过去我们只在重点版面进行试验, 现在准备更大范围推行和深化。

当前的问题, 从总体看, 是系统化问题。

一个是战略问题。这个战略的核心还是定位问题。比如我们晚报, 现在表面上可以形成晚报系平台, 但是, 晚报怎么定位, 热报怎么定位, 第一眼网站怎么定位, 晚报官方微博怎么定位, 这四位一体之间的定位怎么形成合力?让4个1不是小于4, 而是大于4?品牌经营发行活动又怎么互补融合进来?

第二个问题是实现战略的路径问题。

经过1年的改版晚报虽然有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但是很多方面还是做得不到位。原因有两个。

一是团队系统的责权利没有到位, 需要逐步深化改革, 最突出的是放权加责加利, 这一点希望集团对子报的管理方式也需要好好调研。二是“三个跟不上”:理念跟不上;标准流程跟不上;考评跟不上。

因此, 要变革到位, 不是开几次会就能解决的, 也不是有了标准就能解决的。它首先需要在学习互联网的基础上, 报纸管理层自上而下的变革,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变革———思想的变革、技术的变革、管理方法的变革。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第2篇

中国报业经历了高歌猛进的20年高速发展之后,伴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纸媒经营从2005年起呈抛物线型下滑,步入“寒冬期”。全国一些都市类报纸经营惨淡,淡出市场;一些都市类报纸“阵地收缩”,生存维艰。当年专家预言2044年纸媒将在世界消失的论调喧嚣否极。

陕西报业有一份报纸,逆势飞扬,有序实现了从“濒临停摆”到“充满生机”的“大转型”之华丽穿越:新闻品质赢得上上下下满意,报纸发行量三年增加近两倍,经营收入连续三年实现年近40%增长,一跃成为大西北增长性最好的报纸,在全国报业之林创造出“冬天里的春天神话”。这份报纸是陕西惟一的省级都市报、全国创刊最早的都市报——《三秦都市报》。

《三秦都市报》“冬天里的春天神话”怎样创造?这家报社“领头人”如何看待“纸媒消亡论”?在新时代新媒体新传播下,这位“领头人”在办报理念、经营模式上又有着怎样的突破和实践?本篇报道为您揭开谜底。

陕西报业冲出来的“黑马”

创刊于1994年1月1日的《三秦都市报》是全国创刊最早的都市报。创刊18年来,有过许多令人羡慕的辉煌,也经历了不少令人扼腕的挫折。如今,《三秦都市报》在经历了多年的沉寂之后,连续三年脱颖而出夺得“中国报业创新奖”,2011年斩获“中国报刊广告金鼎奖”,再度成为中国报业冲出来的“黑马”。

“黑马”跃出报坛,得益于《三秦都市报》来了新的“领头人”,她是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个人、中国报刊广告三十年杰出贡献奖、中国报业创新奖、陕西报业发展突出贡献奖、陕西省三秦巾帼十杰、西安市十佳广告人荣誉获得者,《陕西日报》副社长、《三秦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薛晓燕,一位才华横溢、富有理想与激情的“美女总编”。

或许两份“颁奖词”能为我们粗线条勾勒出这位“美女总编”的形象。

2010年2月12日,牛年最后一个夜班,薛晓燕和编委们来到编辑部看望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编辑们“打赌”她一定会来,提前用手工精心制作了一个民间奖牌。当薛晓燕走进编辑部时,编辑们为她颁发了“《三秦都市报》终身成就奖”,编辑部主任助理张念贻声情并茂地朗诵大家反复琢磨出的“颁奖词”:“你是风中玫瑰,你是雨后彩虹,你是大江之水,你是长河浪花,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神话!”

2011年3月4日,陕西省第九届“三秦巾帼十杰”揭晓,这是陕西妇女界的最高荣誉,薛晓燕榜上有名。颁奖词这样评价她:“她以一名新闻工作者对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以女性特有的坚韧与执著,抓班子、带队伍,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不断创新办报理念,努力为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写就新闻行业传奇故事。”

薛晓燕,曾任《军工报》社长、总编辑,2003年至今任《陕西日报》副社长,2008年9月至今任《三秦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她主管《陕西日报》经营与发行工作8年多来,《陕西日报》年发行量始终稳定在20万份以上,经营连年保持20%以上增长幅度, 2010年、2011年《陕西日报》连续荣获“全国党报十强”称号,成为省级党报的明星;她主持《三秦都市报》工作三年多来,《三秦都市报》版面内容焕然出彩,报社经营一举扭亏,政府、读者、市场好评如潮。《三秦都市报》经营连年以近40%的幅度增长,发行量三年增加近2倍,创造了陕西报业、乃至国内报业的奇迹。

“退潮之后,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退潮之后,你才知道谁在裸泳。”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的这句名言用在当前陕西报业市场似乎非常恰当。

《三秦都市报》是一张老品牌的都市报,一度在全国报业“独领风骚”许多年。然而,多年来这张报纸却一直没有走出“时盈时亏”的“怪圈”。苦苦支撑到2008年9月,这份报纸走到了“工资告急,纸张告急”的极端境界,累积的外债也已到了一个即将引爆的临界点。

危急时刻,薛晓燕走马上任。这一年9月21日,她全面主持《三秦都市报》工作,庄重表态:责任重于泰山。将尽最大努力突破危局,力争做到“三不欠”,不欠工资、不欠印刷费、不欠纸厂的货款,让《三秦都市报》走出困境,走向灿烂。

账上没有一分钱,怎么做到“三不欠”,怎么“提高员工待遇”?面对众多困惑的目光,薛晓燕回答:“靠人的精神,靠新闻人的理想和激情,聚合资源,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恢复造血功能。高点创新,智慧超越,低成本扩张,创造奇迹!”

时间一天都不能耽搁。薛晓燕顾不上与干部一一谈话,雷厉风行投入战斗。首先,整合版面资源,增设了“点金”栏目,调整了版面风格。紧接着,提出了“醒目三十年”、“十一黄金周”系列特刊等几个大策划项目,强力推进。

在制定经营目标时,不少中层干部有些担忧,怕实现不了。薛晓燕坚定地说:“没有困难要我们干什么?干部就是承诺,就是责任!我们要以超人的眼光、超人的智慧和超人的付出想大事、干大事、干成大事。”指标由此上调,策划方案由此高水准推出。几个策划重磅推出,吸引了众多广告客户。9月30日,财务室门外来交广告款的人排起了队……

至年底,三个月减亏475万元,报社扭转了下滑的态势,恢复了自我造血功能,拖欠员工三个月的工资全部补发,并按照完成指标情况上浮了工资。

2009年借势突进,当年实现盈利;2010年、2011年经营收入持续走高,经营利润连年攀升。2011年广告刊量、收入、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创创刊18年最高。

“一举扭亏为盈,持续高速增长!”有媒体报道说,薛晓燕用她超人的力量和智慧成功破解了“三秦难题”,创造了陕西报业“神话”,《三秦都市报》终于走出了怪圈。

“没有人能阻止你成功,除非你自己不想成功”

自薛晓燕到任以来,《三秦都市报》最大的变化是人心的高度凝聚,团队昂扬向上精神的空前提振。

上任之初,“纸媒消亡论”严重影响士气。薛晓燕在多次会议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纸媒消亡论”危言耸听,报纸通过创新,尤其通过多元化融合将获得新的发展。在信息大爆炸、海量信息传递出更多的不确定信息,受众没有时间筛选的背景下,报纸信息的精准性,将成为受众最好选择,报纸权威性、公信力,解读能力,尤其是地域新闻的贴近性,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薛晓燕通过全国报业广告统计数据分析,国内多家报纸经营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报纸已经度过“寒冬期”,将有5至10年的“黄金期”。她特别指出,对于陕西报业来说,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关天规划、大西安规划、西咸新区规划等,都将使得陕西报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黄金发展期”将更长一些。

起步艱难。有人建议调整中层及以上干部,通过减员增效。薛晓燕明确表态:“人不动一个,不减一个,除非你自己不想干。”她动情地说:“《三秦都市报》创办这么多年,最难得的是这支队伍没有垮下来。留下来的同志是精英、是人才。大家不是看中在这里可以发财创富,看中的是这个平台,是这个可以实现新闻人崇高理想的平台。大家苦苦守望的是什么?是这张报纸的成功!”

薛晓燕在多次会议上重复:“没有人可以限制你成功,除非是你不想成功。我们当下要做的唯有八个字‘谋定未来,赢下当下’!”

到任三年,薛晓燕“不动一人”搞活了《三秦都市报》,在许多人看来有点“不可想象”。不过,员工们清楚,这张报纸华丽转身奥秘,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薛晓燕的人格魅力。

刚接手《三秦都市报》的那段日子里,薛晓燕天天深入采编、经营部门,与大家一起想办法、拿策划,改进版面,排除难题。常常是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早上一上班她又来到大家中间。在她的这种拼搏精神感召下,全社上下一心,迸发出超人旺盛的干劲。

员工们敬佩她,不仅源于她与大家“同吃苦”,更来源于她对每个职工的关爱。记者张毅伟的爱人身患癌症,家庭经济拮据,她带头捐款,并委派编委到医院联系,帮助减免了不少费用。不论是哪名职工有了困难,她都尽力帮助,实在抽不出身来,叮嘱部门主任要登门慰问。原《今早报》的职工退休后关系没处落,工资补贴不知道上何处去领,她放在心上,多次批示,最终为这些找不到“娘家”的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秦都市报》进行中层干部竞聘,一名主任助理说,他之所以报名竞聘,有两条主要原因,一是被报社的大环境所感染。自从薛晓燕上任以后,报社有了希望,大家都在拼搏,这种大环境特别感染人;二是被薛晓燕拼搏与奉献精神所折服。

“当干部是担当,是承诺,是责任,是奉献。”薛晓燕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带头做的。《三秦都市报》员工最关心的大事莫过于“三金”问题,在她的努力下,2011年9月,报社聘任制员工终于结束了长期没有“三金”的历史。

“心里装着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2010年10月,陕西省妇联评选“三秦巾帼十杰”,考察薛晓燕的情况,无论是编委、主任,无论是编辑、记者,无论是行政、后勤人员,人人发自肺腑地用生动的事例讲述她做事公道,管理有方,有思路有魄力,全心全意关心职工为大家“办三金涨工资”谋福利的动人事迹。说到动情处,多位主任、记者热泪盈眶,考察组多名成员也湿润了眼睛。考察组负责人感动地说,上上下下都说单位“一把手”好的单位,实在不多见。

“只有‘大转型’,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孔子曾经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孙子兵法》讲究“上兵伐谋”。

报纸还是那张报纸,人员还是那些人员,《三秦都市报》既没有争取一分钱外援资金,也没有高薪聘请一位外来办报高手加盟,三年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源自薛晓燕的“取乎上上,得乎其上”和“上兵伐谋”之策。

作为报社最高决策人发现制约报纸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解决报社发展的根本所在,而谋划出适合报社发展的“路线图”则是报社壮大的关键。

薛晓燕广泛调研,居高思远,深思熟虑,就破解“三秦难题”提出了崭新的办报韬略。方针:“新闻立报、特色兴报、创新强报;策略:“品质化提升,差异化竞争,立体化推进”;思路:“高点创新、智慧超越、低成本扩张”;形象语:“都市新闻首选,精彩生活指南”;目标:“更都市,更主流,更精彩”。

薛晓燕这样诠释她的新闻观念:都市报要摈弃“社会新闻唱主角,舆论监督打天下”的传统都市报办报理念,要远离庸俗、媚俗化的报道模式,必须从一味 “吸引眼球”的低品位模式中“跳出来”,做“有品位,有公信,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报纸;要重点关注政府主导下的经济生活“大变迁”,都市化进程中百姓生存状态的“大变革”,公共新闻背后的“大背景”,新生事物中的“大人文”,做“有解析、有观点,富有人情味”的媒体。都市报既要“养眼”,又要“养心”。

都市报如何做到既“养眼”,又“养心”?薛晓燕大胆提出了“速读+专题+特色周刊”的内容结构,精耕细作每一块版面,精挑细选每一篇新闻,在有限的版面里为读者最大化提供最有用、最实用、最鲜活的新闻与资讯。“速读”,精选全天精彩新闻,精短呈现,让读者不费时间阅尽天下事,不少信息量;“专题”,整合海量信息,增强权威解读,全景呈现,让读者掌握热点大事全貌,不留遗憾;“特色周刊”,精准细分读者定位,让读者掌握消费最新主张,不再迷茫。

《三秦都市报》由此在薛晓燕主导下,意气风发地迈上“大转型”之路。

—更都市的华丽穿越。

在薛晓燕主导下,《三秦都市报》三大“都”字号周刊相继创办。

第一个“都”字号周刊:都市时尚消费周刊《都市卖场》,每周以8个版的篇幅出刊,浓墨重彩报道都市3C、家具、建材、时尚品卖场的最新资讯,色彩纷呈呈现都市消费时尚元素。

第二个“都”字号周刊:《大都汇》时尚生活周刊横空出世,每周日以8个版篇幅推出,以“乐汇”、“情感”、“行走”、“悦读”、 “网闻”、 “表情”、“娱事”等特色版面彰显都市风采,而每个版头条诸如“致敬传奇的最高方式是群书上架;乔布斯犀利激越的性格壮哉一生”、“结婚就是提前当一回最佳女主角;女明星强人气秋天收割爱的果实”之类的双行长标题,成为这份周刊的最大特色。几期之后,专家学者纷纷肯定《大都汇》是一份特色鲜明,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交相辉映的新闻周刊,尤其是富有文化味的标题,是对传统文字的继承与创新。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韩隽女士如此评价:“《三秦都市报》是三秦大地惟一一份都市报,是主流大报的定位。尤其是‘大都汇’的时尚味、都市味很浓。”

《三秦都市报》大打“都”字牌,2010年12月28日,将报头中“都”字放大、醒目处理,传递这张报纸“更都市”的个性。与此同步,第三个“都”字号专刊《都来都往》特别报道专刊惊艳亮相,改变了传统特别报道和深度报道的模式,从焦点事件入手,进行聚焦、调查,并发出观点和声音,将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做成公共新闻,成为一个集公共性、聚焦性和思辨性为一体的特色版面。

—更主流的华丽穿越。

“都市报发展到现阶段,如果你的视野还停留在‘市井新闻、娱乐绯闻’的层面,那你就‘Out’了!”

薛晓燕认为,都市报向“主流媒体”转型,首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报道要“锁定”主流人群,“影响”主流人群,要善于报道大事,不惜版面,以大造势,以深取胜,在第一时间取得传播的“制空权”,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上的“话语权”,发出本报的声音。“更主流”要加大时政要闻、财经新闻、典型事件的报道,这些报道远离生硬、老套、空泛,要民生化,加强服务性。

2009年,在薛晓燕主导下,《三秦都市报》增加了“要闻”、“经济新闻”、“产经新闻”的版面,提升了“核心”版,创办了“点金”栏目。“点金”栏目每天在头版推出,选取本地焦点新闻,一事一议,深入剖析,阐述独家观点,启迪读者,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扩展新闻的张力。薛晓燕每期都认真阅读,并经常指导,指示撰写人员,观点上一定要体现主流价值观。这一栏目备受读者喜爱,并荣获2009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

2010年3月,《三秦都市报》创办了陕西第一份都市理财周刊《财周刊》。 西北大学经济传媒研究所所长赵勋说:“作为三秦‘本土’财富媒体,三秦都市报《财周刊》已经和正在改变着读者的财富观、影响着万千三秦读者的生活,在这里读懂财富。”

近年来,《三秦都市报》在“大转型”中,相继创办了“我问三秦报”、“三秦E事堂”、“法庭日记”等特色版面、特色栏目,精心策划、另辟新径,相继推出了《西安最美的女交警张昂》、《挟尸要价夭折西安》等报道,并以此为标志,逐步实现了社会新闻“更主流”穿越。尤其是《挟尸要价夭折西安》的报道,推出捞尸村民宋战民这一典型人物,促成了在红十字会和读者支持下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以普通市民名字命名的救助基金的诞生,西安溺水救援队的组建,在全国影响深远。

主流媒体的重大标志,在于对新闻的处理方面 “由一味追求‘利益化’向义无反顾追求‘公益化’”的转变,在于加大“公益活动”策划,带动百姓融入社会公共事务,体现责任媒体主流导向。

近年来,《三秦都市报》经济新闻的报道,实现着华丽转型的穿越。在金融风暴背景下,推出“帮您找工作”大型报道,形成了全国跨十几个省市,几十家媒体与人才市场参与的求职信息服务联盟,提供了十几万个就业信息,替政府分了忧,为求职者解了难。2011年8月,在“海底捞”的报道中,《三秦都市报》告别“揭黑”思维,从“澄清事实真相”出发,客观、公正报道“海底捞”新闻,并从媒体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出发,将系列报道升级到“透明厨房”报道,将原本的一个“负面报道”做成了关注社会餐饮安全的公共新闻报道。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表扬,省上领导批示肯定,全省媒体向《三秦都市报》学习。《新闻阅评》说,近来,针对外地媒体和网络炒得纷纷扬扬的“海底捞骨汤门”事件,《三秦都市报》抱着澄清事实真相的态度,派记者对西安的海底捞火锅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并进行了连续报道,还事实以本来面目,对读者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评论员认为:“《三秦都市报》针对当前舆论关注的‘海底捞骨汤门’事件,不是随波逐流地推波助澜、恶意炒作,而是通过记者深入实际、现场观察、认真采访、客观报道,还事实以本来面目,进而将报道引入推动食品安全的广泛领域,是对企业、社会、消费者三方面都负责的责任表现;对于正确引导舆论、安定人心、稳定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大力提倡和高度赞扬。”

在公益新闻方面,《三秦都市报》推出的“利群阳光助学”活动、“爱心100”活动,以及“温暖回家路免费送机票”、“百花装点世园会,10盆鲜花送市民”等活动,无不彰显《三秦都市报》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坚实地向“更主流”的“大转型”穿越。

《三秦都市报》在灾难报道理念方面,摈弃了“一味报道灾难惨状,吸引眼球”的模式,更多地报道救灾的感人力量、灾后重建规划,鼓舞人心。同时,参与爱心救援。近年来,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日本地震,无论是渭南水灾、陕南水灾,《三秦都市报》都全景式披露救灾画面,倡议爱心捐款、捐物,救援灾区。渭南罗敷河决堤、陕南发生特大水灾,薛晓燕身先士卒奔赴一线采访,为灾区运送救灾物资。在日本“3·11大地震”中,薛晓燕直接派记者赴福岛灾区采访,实现了《三秦都市报》首次出国采访。

大事精心策划,全力以赴追求社会效益,积极践行主流媒体责任。近年来,无论是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无论是世界杯、世博会、世园会,两会,亦无论是西安地铁开通、西洽会、文博会等大事,薛晓燕都直接部署,出点子、提要求、做策划,不惜版面报道。2009年大型策划报道“国歌”,获得省委宣传部表扬。2010年,“陕耀世博”世博会大型特别系列报道、2011年“绿典”世园会大型特别报道,备受好评,世界杯“非洲猎场”版面热烈火爆,引爆球迷热情。《大美陕西—上海世博会陕西周特刊》策划,是全国第一个把报纸送进世博园的都市报,向世界展示了陕西的魅力,不仅创造了社会效益,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彰显了《三秦都市报》作为主流媒体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更精彩的华丽穿越。

在新传播环境下,薛晓燕积极探索将网络、微博等现代传播方式与报纸有机结合之路。她全程指导,继2009年和2010年相继将博客和微博引入“两会”报道后,2011年再次将微博这一现代传播方式与纪念建党90周年和西安世

园会栏目有机结合,形式活泼,互动性强,不仅为读者喜闻乐见,也很好地宣传了党的宗旨,传播了世园理念。《三秦都市报》独家创意“向两会代表赠送长安花”、“夫妻记者跑两会”受到省委书记、省长的高度赞扬。

2010年,《三秦都市报》引入“美丽经济”经营,使得《三秦都市报》的经营“更精彩”。这一年,成功举办了第50届国际小姐大赛中国大赛陕西分赛区活动,并获得了大赛组委会颁发的惟一一个“最佳组织奖”,陕西赛区的两位选手分别获得了“最佳才艺奖”和“最受媒体关注奖”。2011年成功举办第51届国际小姐中国大赛陕西分赛区的各项工作,把真正能够代表陕西形象的魅力大使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并以此宣传陕西、传播陕西,打造一张崭新的陕西文化名片。

近年来,《三秦都市报》在薛晓燕和她的团队的精心谋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着全媒体经营“大转型”的精彩穿越,目前已经形成“一报一网两刊”立体化传播、多媒体联动经营的战略格局。

2011年1月6日,《三秦都市报》在继续保留原来数字报、手机报的基础上,开通了新的网络媒体—《三秦都市报》官方网站—三秦网,目前已经成为陕西综合门户网站之一。《三秦都市报》的发展战略格局也在向“地市区域”延伸。目前,已经成功创办两份地域特刊随《三秦都市报》主报在当地发行。一份是“陕北特刊”,覆盖延安市、榆林市;一份是“今汉中特刊”,覆盖汉中市。同时还实现采编与经营真正意义上的分离,全面推行了广告代理制。

报纸、网络、地市专刊、广告代理制“四轮驱动”, 无缝对接、融合互动、多重传播,实现了无论是新闻信息还是广告资讯的效果最大化,产生了“1+1>2”,甚至“1+1>3”的多重效果,增强了对广告的吸附能力,为《三秦都市报》未来的大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文化产业改革,大潮澎湃。勇立时代潮头,如今薛晓燕正在谋划三秦都市报社发展的新格局,创建陕西首个“呼叫中心”、创办影视策划公司、庆典公司已经箭在弦上,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联合经营正在成为《三秦都市报》新的突破!

“她是用水做的”

人有一分修养,便有一分气质;人有一分器量,便有一分品质;人有一分理想,便有一分成功。女总编薛晓燕给人的印象是美丽优雅而富有激情,严厉严谨而富有柔情。她是领导,更是普通女性。

2010年12月底,广告经营总结表彰大会。谈到当初的艰难,说到员工的拼搏,薛晓燕留下了热泪。2011年6月26日,薛晓燕策划了纪念建党90周年“红旗飘飘圣地行”活动,出发仪式上,她激情朗诵《回延安》,点燃队员热情。2011年8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后,她带队到碑林区环南社区与社区居民“拉家常”,成为陕西报业第一名下基层的报社总编辑。

报社有同志说:“她是用水做的。”因为她像水,光明磊落,心灵有着水一般的纯洁;她的性格既有水一般柔情的那一面,又有水的滴水穿石、奔腾向海的那般韧劲和气势恢宏的秉性;她有着像水在混凝土中的那一份功能,把全社的各种资源凝聚在一起,构建起《三秦都市报》宏伟大厦。

向上、向善、向美,转型、突破、穿越,龙年伊始,唯美求精、孜孜向上的女总编薛晓燕带领着《三秦都市报》团队,正以“传递心的温暖”的全新办报理念,改革创新,努力开创着都市报新的里程碑!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第3篇

无处不在的新媒体占据了受众的视线, 也就博得了广告商的青睐。面对一部分读者视线的转移和一部分广告商的新要求, 省级都市报必须转变观念, 改变单一的报道模式和市场模式, 用新的经营之策以适应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然而, 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省级都市报必须根据自身的现实问题, 克服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重压力, 突破传统观念和固有模式, 打一场持久战。

一、省级都市报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来看, 大部分省级都市报在转型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面临三大制约因素。

(一) 采编和经营团队存在困惑

省级都市报是市场化的媒体, 它的生存离不开市场这只有形的手。而省级都市报的采编和经营团队在新的竞争到来时, 往往不能认清局势, 对市场的把握不够, 尝试找寻方法应对却没有明显成效时不懂得分析总结, 所以依旧以固有的模式和发展姿态延续工作。而这种“掩耳不闻”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竞争和影响依然存在, 并且有可能威胁生存, 这是大部分采编和经营团队的困惑。什么措施才是行之有效的?这是传统的都市报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报社为了从大局出发讲求效益, 从而不得不放弃一些报道题材;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就不得不考虑成本和广告收入的关系, 以及新闻报道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关系。这些都与每一位采编人员和经营人员的利益相互关联。如何协调这两对关系也是传统的都市报人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 用人机制有待创新

省级都市报一直以民生为办报理念, 肩负社会责任, 所以吸引了一批有着崇高的新闻理想和超越生活的职业抱负的年轻人。曾经相较党报而言, 都市报的用人机制相对灵活, 从而激发了从业者的工作热情。但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市场化运作越来越明显, 从前的“大锅饭”式的体制管理松散、人员压力小, 省级都市报的管理制度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创新。

近两年, 面临广告减少、收益萎缩, 大部分的省级都市报都在压缩成本, 全国范围内的省级都市报都在大面积裁员。一些报纸选择积极融入全媒体的怀抱, 发展“两微一端”, 但是新的模式出现就意味着新的工作和岗位的出现, 而这些报纸依然选择用“老员工”做“新任务”。其实, 真正的创新是在技术和人才创新的基础上建立的。对于“老员工”来说, 不仅在技术上窘迫, 而且在薪酬上也很窘迫, 现有的薪酬制度很难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所以, 想要在市场中生存, 就必须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灵活反应机制, 而这点也是省级都市报所欠缺的。

(三) 缺乏有效赢利模式

在新形势下, 报纸广告收入大幅下滑, 营收减少, 新闻的报道数量和质量又上不去, 逐渐影响了报纸的影响力。[2]然而, 随着其影响力下滑, 合作的企业商家也不断缩减都市报广告的投放份额, 产生了恶性循环。对于省级都市报而言, 一个城市的市场有限, 有限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瓜分, 广告主们看中的是媒介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随着各类新兴媒体的出现, 这块城市中属于省级都市报的蛋糕只会越变越小。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想要脱颖而出, 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路子, 坚持原创, 避免同质化, 寻求综合性经营之道。

二、省级都市报的经营之策

省级媒体想要突破困境, 首先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全面分析观念、人才选择和经营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全方位地转变思路, 不要仅仅把都市报看作一张“纸”, 而要从行业出发, 理解包括新媒体在内的综合性媒体的特征, 从报业的整体经营来判断, 认识和分析报业的经营状况。

首先, 转型的渠道是多方位的, 省级都市报依托本地优势, 找准定位, 以区域化特色打造影响力。如今, 单一的报纸渠道已经不足以抓住读者与客户的需求点, 省级都市报应通过多种渠道发声, 并且区分不同渠道的特色, 改变上传和报道方式, 避免同质化。例如, 从报纸到网站, 不可以简单地复制粘贴, 原文不动地转发。网站需要针对读者兴趣点, 对报纸上的新闻和信息进行再创造, “有思想”地传播。这样才能用内容创新弥补技术创新的不足, 改变纸媒衰退的趋势。

其次, 大部分省级都市报的广告形式都以硬广告为主, 辅以软文。然而, 整版整版的硬广告读者不乐见, 广告主依托的报纸背后的强大读者群也会随之减少。所以, 省级都市报需要考虑的是, 怎么才能使广告主和读者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联系, 从而唤醒他们的阅读兴趣, 也给报社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那么, 省级都市报要做的就是转变这种广告投放方式, 减少大篇幅的硬广告, 开拓新的经营收入模式, 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创下更大的营收。只有不断注入新的赢利模式, 改变传统广告的占比, 提高非广告收入的占比, 都市报才有出路。

最后, 省级都市报在服务客户与读者的时候, 还需要采取落地有效的措施, 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维护其利益。传统的广告往往不够理解客户的需求, 或者说不能真正满足客户方方面面的要求。在广告的投放上, 也只是“顾头不顾尾”, 做不到对广告效果负责。很多商家之所以不选择传统纸媒投放广告, 可能与这种需求与满足无法契合有关。

省级都市报的经营还需多尝试落地性强的策划和活动, 使广告不仅仅停留于表面, 也不仅仅停留于线上, 而是通过组织一些线下活动来促进广告的目的得以实现。例如, 对于房产商来说, 单一的硬广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宣传需求, 他们更多地考虑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宣传带动报纸读者和线下活动带来消费。把广告延伸一步, 多做策划类的服务会更能满足报纸客户的需求, 这也有利于省级都市报挖掘新的创收渠道。

此外, 省级都市报从媒体身份向产业实体身份转变, 从报纸模式向报业模式转型。注重内容的创新, 以原创为基础, 打开同地域内报纸内容的同质化局面, 创造自己的价值和竞争力。通过多方的传播途径, 增加人才投入和技术投入, 打破单一的纸质传播限制, 多维度、全方位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增加影响力和“粉丝”的同时, 给广告主们更多选择的空间。同时, 采取策划营销的办法, 让客户“一举多得”, 达到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甚至增加宣传的附加值。[3]

那么, 在读者、广告、客户三者之间, 如何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推进“联动效应”的产生, 让三者有效有质地互动, 是省级都市报转变经营策略、谋求发展的关键一步。在新形势下, 传统纸媒必须巧妙结合新媒体时效快、信息量多的优势, 同时利用自身的深度与厚重感, 做好新闻、做好服务。

对于读者来说, 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方便, 传统的都市报在服务功能上逐渐被手机等媒体取代, 报纸越来越不受年轻读者喜爱。传统纸媒想要赢得读者, 就要学会借鉴跨行业的营销模式和营销方法, 创新受众理念, 从成熟的营销领域中找到经验, 根据报纸的经营特点进行一定的调整。

对于客户来说, 报纸向客户提供广告版面, 客户向报纸要曝光度、吸引力和辐射作用。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报纸都面临同样的双向选择。对广告商而言, 看中的是省级都市报良好的读者基础和市场竞争力, 所以客户投放广告一定是基于报纸背后的读者和市场的。那么, 省级都市报必须采取联动的营销模式, 在读者、广告、客户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

三、结语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 各大都市报都已经意识到了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但其在实践操作中还是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未来, 省级都市报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掌握经验, 最终在新媒体环境下选择多元化的经营之策, 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四四.区域报业与多媒体互动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2]申阿勇.区域传媒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成都市仓储业转型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成都,仓储业,转型

1成都市仓储业现状

近几年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仓储需求也是大幅度上升。2012年成都市GDP达到8138.9亿元,同比增加超过13%,进出口总量超过350亿美元,增长超过30%,资源性材料进口和加工制品商品出口都需要仓储物流中心作为节点支撑。2012年成都仓储物流市场保持活跃,由于过去两年的有限供应且大多数项目入驻率较高,成都仓储物流市场依然是业主主导的市场。截至四季度末,仓储物流平均租金在可租面积不断减少的推动下上涨至每月每平方米25.6元。年内仓储物流市场表现活跃,具体为:4月乔达入驻成都空港物流园区,项目约4万平米,且计划2013年8月继续扩容,以供应西部地区所有宝马零配件及IBM供应链产品。此外,5月普洛斯集团落户成都,项目面积达190亩;DHL也计划在新都筹建面积约120亩的西部物流运营总部项目。三季度,SK集团电子商务总部落户成华区,与此同时小米公司宣布将在成都设立仓储中心。四季度,随著仓储物业市场的逐步成熟,部分项目调整原有的仓储用途,而面向更专业的市场。

成都市物流协会行业研究室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限额以上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增加值完成268.95亿元,现价增幅30.75%,其中仓储业增加值为33.16亿元,占物流业增加值的16.12%。2012年末,我市仓储企业的从业人员已到达16854人,同比增长9.3%,2012年成都市仓储业的收入达到122亿元。各项数据表明,成都的仓储业发展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如此迅速的发展,成都市仓储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2成都市仓储业存在的问题

2.1 仓储费用居高不下

2012年成都市社会物流总费用1381.89亿元,同比增长23.08%,增幅比比去年同期下降2.99个百分点。其中保管费用448.01亿元,增长13.8%,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2.42%,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仓储费用占保管费用的比例高达20%以上,仓储费用由2006年每月每平米8~10元上升到2012年的每月每平米25.6元左右。

2.2 仓库功能单一,机械化信息化程度较低

据成都市物流协会行业研究室调研成都某家知名企业某仓库发现,该企业作为成都市数一数二的配送企业,他们的仓库功能相当单一,仅仅有保管存储功能,货物的堆放也是由仓储的工作人员随意码放在托盘上,货物的搬运靠叉车,仓库的机械化程度较低。成都市此类仓库所占比例在60%~70%之间,仓库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包装配送等其他功能,严重影响到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2.3 管理水平低,经营观念陈旧

成都市仓储企业的中层以及高层管理人员年纪普遍在45岁以上,抽样调查某些仓储企业,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0%左右。人员素质导致仓储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经营观念陈旧,极大地限制了仓储行业的发展。

2.4 行业缺乏资源整合与供应链管理

成都传统仓储业一直在部门、地区分割、相互封闭的局面下完成从接收物资到发放物资的活动,而与供应链的其他成员之间无信息交流,这使得仓储企业资源不稳定,货主企业无固定合作伙伴而成本增加。供应链的各成员因为没有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而使得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无行业资源整合,故在成都市货物储存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仓库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以上种种原因制约了成都市仓储业的发展,加上国际物流公司的纷纷涌入与大型电子商务在成都建立配送中心,导致了仍处于传统仓储模式下的企业效益日益下滑,急需转型。

成都市物流协会行业研究室经过一系列的仓储企业调研,站在行业的角度与高度,本着推动成都市仓储行业发展的原则,提出一系列仓储业转型建议。

3成都市仓储业转型建议

3.1 完善物流和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范围

目前成都市的仓储企业以仓储为主营业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仓储企业急需向拥有配送、加工、包装与运输等多种功能的物流中心转变,以达到专业化与社会化的目的。

3.2 优化仓库设置,提高机械化水平

新建仓库并不是我市仓储业快速发展的最佳策略,近几年成都市仓储土地规划大多分布在青白江等郊区,市区几乎没有。现有仓储项目持续被市场所消化,尤其是外来的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新都区域内很少量的供应受到市场的追捧,处于明显的卖方市场。在明显的供小于需的情况下,对旧仓库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可以适当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首先要对其设备进行良好的规划,在规划中从它的基础设备开始,合理利用或改造仓储,具体可以通过将仓库内部进行机械化操作和使用货架的方式来实现,使仓库的利用率提高。

3.3 加强对仓储业员工的管理与培训

有知识、懂管理、有操作能力的物流人才是成都市仓储业转型的保证。只有合格的物流员工才有可能保证所管辖仓库,既能使库容量接近最大化,又能实现管理优化。目前从事物流工作的员工中,真正了解现代物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多。因此,仓储物流企业必须制定出自己的人才战略,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使员工适应激烈竞争、适应现代物流运作的发展要求。行业协会与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于人才的培养给予重点关注。可以组织物流专家上门授课相结合,进行现代物流基础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团队协作能力培训,让每个员工了解、理解现代物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形势、工作需要,树立全员服务、全员质量管理的观念,进而建立成都市仓储业的岗位职责与差错处理标准等一系列可以促进。

3.4 建立行业监测体系,避免不良竞争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仓储企业的竞争也是越发不可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在影响仓储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建立行业监测体系,加强监督管理,进行资源整合,避免仓储资源闲置、浪费等现象,促进我市仓储业向更能适应形势的道路发展。

3.5 建立行业标准与完善的统计制度,实现资源整合与供应链管理

到目前为止,成都市仓储行业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与仓储发展指导意见,使得整个行业处于散乱游离的状态。完善统计制度尚未建立,仓储业无法进行准确的数据统计,仓储业数据失真、零散、不完善。例如占地面积、库房面积、作业设备水平均为精确的统计数据。政府对仓储业数据的准确掌握必将更好地促进对行业的指导与管理,在此基础上政府引导实现行业的资源整合。

现代仓储强调与供应商及顾客的合作,重视成员间的紧密联系,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通过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运作,使物流与信息流达到最优化,追求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效果。物流仓储不仅重视与生产厂家保持紧密的伙伴关系,而且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沟通厂商和客户,与货主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因为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既有助于货主企业的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又使物流仓储有稳定的资源。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第5篇

一、郫县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条件

1. 区位优势明显。

郫县地处天府之国腹心,位于川西黄金旅游线、成都市西部通道第一站,县内交通便捷,有317国道、成灌高速公路、沙西快速通道、成都绕城高速、高新西区围城路五条快速通道以及建设中的地铁2号线横贯全境,经高新西区产业走廊,与成都市无缝连接。郫县距成都市核心城区10公里,距成都火车西站8分钟车程,距火车北站25分钟车程,距成都南站20分钟车程,距双流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郫县集成都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客流于一体,是成都市城市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化底蕴厚重。

郫县建县史有两千三百多年,是历史上古蜀国都城和古蜀文明发祥地。县域内的望丛祠是全世界蜀人祭祖的圣地,“望丛赛歌会”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城遗址、杜鹃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望丛祠、唐昌文庙、安靖邓家双斗桅杆、扬雄墓、严君平墓和何武墓等历史遗迹,是国家的重要文物保护区域。郫县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扬雄、严君平、何武、张俞、韩素英、廖昌永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郫县人文积淀丰厚,不仅水美花香,而且文气很盛。“吃在四川,味在郫县”,郫县美食甚多,蒋排骨、杨鸡肉、魔方豆花等特色美食让众多食客流连忘返。郫县物产丰饶,郫县豆瓣蜚声中外,郫县蜀绣、川派盆景、唐昌板鸭、太和牛肉、唐元无公害韭黄、古城柚子、花园腌肉等土特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郫县是川菜之魂———郫县豆瓣之乡,“郫县豆瓣制作技艺”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蜀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赋予了郫县博大而精深、独特而神韵的历史人文底蕴。

3. 生态环境优美。

郫县地处天府之国腹心地带,都江堰自流灌区上游,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点,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是九环黄金旅游线上的天然绿色走廊。川西平原典型的田园风光和水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水域资源,孕育了浓厚的古蜀文明和丰富的川西民俗文化资源。郫县现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县境内绝大部分为平原,呈现一级台地、漫滩一级阶地和扇形平原的地貌景观,以蒲阳河、走马河、柏条河、徐堰河及江安河为主的各条河流,总长158公里,是郫县的主要水资源,形成了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风景河段和漂流河段。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15.7度,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最适合开展各种乡村休闲旅游活动。

二、郫县转型“都市农业旅游”的战略思考

从以上所分析的成都近郊传统农业旅游产品的供给特点和市场需求特点可以看出,成都近郊的都市农业旅游产品无论在产品开发方面还是在游客旅游消费方面均表现出尚未发育成熟的特征,还处于都市农业旅游的萌芽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缺乏都市农业旅游应有的功能和气氛。

1. 正确定位与规划引导。

郫县的农业旅游规划应该定位为都市型农业旅游,划分为三大农业功能区和发展IT大道和沙西线现代都市农业的综合示范带。三大农业功能区即西南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北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区、中部及东部现代农业加工物流区。西南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以传统种养农业为主;北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景观,拓展现代农业的观光旅游功能,开发以花卉苗木、特色蔬菜为主的乡村农业观光、以境内滨水地区风景为依托的乡村画廊旅游以及以古蜀文化、川西民俗文化为载体的天府蜀源文化等旅游产品,构建该区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品牌;中部及东部现代农业加工物流区重点发展以川菜加工为主体的加工业,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网络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着力打造郫县乃至成都市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目前,各乡镇都缺乏发展都市型农业旅游的详规划与细则,使得许多农业旅游产品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造成产品低层次重复开发,市场混乱,经济效益低,整治难度大的局面。要使生态农业旅游上档升级,成为有特色、有吸引力、能持续健康发展的旅游产品,必须编制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对其发展加以正确引导。

2. 采取管理质量型发展模式。

从管理人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近几年,郫县农业旅游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资源潜在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大旅游发展相关的商业、交通、餐饮等行业也亟待大力发展。有效改善市区和郊区各景点之间、联结各景点的公共交通状况;组织各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加快新线产品的完善,增强吸引力;对旅游“冷点”进行积极开发与宣传等等,都将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整体承载力与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都市旅游者参与农业旅游的因素中前五位原因分别是:旅游内容单调无新意;景点无特色;景点环境脏、乱、差;交通费时费力;拥挤。这五个原因大都跟管理因素有关,这也说明成都市郊“都市农业旅游”仍有不少管理潜力可挖。为此必须加强现有旅游产品的质量管理,从管理人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3. 突出旅游活动休闲性。

休闲型旅游产品可以在保持现有棋牌活动、歌舞、游泳、钓鱼、球类等大众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民族歌舞、节庆活动表演、标本采集等活动。(1)旅游漂流:在府河源头和柏条河上开展橡皮船漂游,木排、竹筏、木船戏水等活动,并在一定时期举行漂流比赛,增加景区的吸引力。(2)趣味钓鱼摸鱼:在合作水产养殖区开辟一个鱼趣园,开展垂钓、摸鱼等活动。(3)乡村狩猎:在合作、德源、红光等地的特种禽畜养殖基地建立一个狩猎场,向场内投放珍稀禽畜养殖场繁殖的野鸡、七彩山鸡、野兔、鸵鸟等动物供游客猎杀,满足城市游客寻求刺激的旅游需求,并可将收获制作成特色菜肴。(4)珍禽烧烤活动:在特种禽畜养殖园区或水产养殖区内设一小型露天烧烤场,供游客烧烤各类特种珍稀水产和禽畜,游人钓上的鱼、猎杀的动物均可在此现烤现食。(5)动物逗趣活动:建立一个动物趣园,养殖具有观赏性和商品价值的各类珍稀动物品种,并进行人工驯化后开展动物逗趣活动,供游客与可爱的小动物嬉戏、合影。也可开展古代民间广泛进行的斗牛、斗羊、斗鸭、斗鸡、斗鸟、斗蟋蟀等活动,让游客领略惊险刺激的场面。(6)民俗文化旅游:在农科村建一座“川西乡村民俗园”,从建筑、服饰、饮食、节庆活动、婚庆习俗等多方面展示川西民俗风情。为了增加吸引力,园内可以定期组织“民俗文化节”、“民族篝火晚会”、“园艺盆景展”、“根雕艺术展”、“民俗风情摄影展”、“曲艺表演”、“民间灯舞表演”、“友爱百米长龙、友爱花鼓、友爱抬料号子表演”等活动。

参考文献

[1]熊伟,康刚.重庆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与思考[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蔡庆丽.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关俊利.浅析中国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4]郭春华,李宏彬,冷平生.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景观建设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4).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第6篇

成都,素有“天府”美誉,《蜀都赋》有言:天下孰尚,虽兼诸夏之富有,尤未若兹都(成都)之无量也。至古蜀族在成都定居建城以来,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据点,一直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秦时设蜀郡,分为大城与少城,修凿栈道,加之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杜绝了水患,经济水平发达,西南片区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基本确定。至唐宋时期,人口日增,百业发达,更有“扬一益二”[1]之说。然自明清以来,由于战事更迭加上深处内陆,受清末新政和洋务运动较沿海城市更为迟缓,这座传统的城市几经兴替,缓慢而艰难地迈向近代化。直至解放,城市才基本得到稳定发展。

2.明清时期——国破城毁尽坎坷

明清时期的成都,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繁荣稳定发展后遭遇了不少变数。从明前期的兴旺到明末战争的摧毁再到清政府的重建,千年古都一次次在战火废墟中倒下又一次次绽放她的新姿。

成都自子城在元代湮没后,仅有罗城[2]被作为大城。明朝前期,由于历代封疆大吏对成都城市建设较为重视,大城得到重新修建,城市建设颇有建树。同时,朱氏皇族为在成都彰显藩王尊严,于大城中央兴建蜀王府,俗称皇城。然而到明末清初,二十余年的动乱几乎将成都毁于一旦。“城鲜完郭,居民至多不过数十户,及至村镇,止茅屋数间。”明末清初,成都虽千疮百孔,但作为清政府“官马大道”上的重要节点,因而依然受到清廷重视。成都的重建受政治军事影响,主要以修建城垣和府衙等军政设施为主。康熙初年,随着大规模人口由湖广地区向便于开发的平坝地区即成都迁移,四川经济得以较好恢复。清廷谕令再次修筑大城,并且对城墙的形制、砖样等都做了统一规定,城市的防御功能不断被强化,四个城门是成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此外,有利军队行动和政令传递和经济交往的的桥梁也是恢复修建的重点。清朝时期成都为政府遏制西南兵犯的重要战略之城而驻兵以备,因统治阶级贯彻的“旗汉分治”作为政治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础,因此在恢复重建成都城市时,政府为巩固专制王权,于大城西垣内修筑满城,按八旗编制,每旗一街,共计八旗官街八条,兵丁胡同33条。城市空间因满城的阻隔而呈现强烈的不平衡,直到20世纪初满城才被拆除。

清初开始,在进行城垣、官署建设的同时,成都街坊也陆续恢复重建,重建时沿袭古都风貌全城分为中城、东城、北城、西城、南城,主要交通以贡院为中心,形成棋盘式的斜方格路网。由于城市对外联系仅仅依靠城门,因此城市空间发展以交通为导向,形成一城三重道路系统,而满城因路网间距小而形成鱼骨状道路,街坊布局较为规整严谨,讲究对称。由于成都平原大量移民的迁入,由湖广而来的移民经常在会馆集聚,自然而然逐渐产生各种商业活动,部分人开始定居在会馆周围,促进了成都地区以会馆为中心的场镇的兴起。赶场就是四川地区传统的交易形式,赶场导致以街为市。如成都洛带古镇形成了“一街七巷”的鱼骨结构,会馆作为重要节点是线性空间的核心。由于成都气候湿润多雨,因此在场镇的街道边形成了廊檐空间,在灰空间的檐廊中可以对外交易,又可作为看戏的场所,成为人们日常喝茶聊天的公共场所。

3.清朝晚期——列强入侵新政起

成都的城市空间在经过漫长的封建政治军事主导后,自近代逐渐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所打破,政府一系列意图挽救残破的山河自治的措施,不断冲击着旧有的城市空间结构。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中国。重庆以自身独特的水陆交通优势吸引了西方殖民者的注意,最终开埠通商。而成都由于靠近盆地偏僻西部,因此四川经济中心的地位逐渐被重庆取代。洋务运动初期,成都在城市空间上依然延续以贡院为中心,城西为满城,东南北大街为城市主要道路骨架。但随着民族工业兴起,城南地区的集市被军火工厂所取代,封建小农经济濒临解体。“公车上书”事件后,71名签名川籍举人回到成都,迅速将新思想普及,成都开始兴建教堂、学校、邮局等公共设施。成都社会经济结构也随着新政的推行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迅速解体,城乡一体的格局被打破,城市空间不再完全受控于政治力量。原先的贡院被各种新式学堂取代,以城市南部文庙街一带和贡院为高等学堂和师范、实业学校聚集地。但由于满城依然占据了城市西侧,因而城市主要向东发展,城东成为主要的商业中心,城西满城成为主要的军事中心。城市的四条干道也突破城垣的限制向城外发展。

清末以前,成都作为传统封建城市,礼制空间占据了城市主要空间,交往空间以会馆、寺庙、市场等作为载体,但随着移民之间的关系逐渐融合,地缘差异逐渐消除,很多信息的获取已经无法仅靠宗族,早期以会馆和宗祠为中心的公共空间逐渐衰落,茶馆由于聚集了各路人群而逐渐分担了公共活动功能。同时,西方的宗教也迅速在成都传播开来。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传教士在市内兴办学校、医院和福利院等,推动了成都公共设施建设。同时,一系列新式建筑也取代了场镇民居,占据了庞大的城市空间,城市开始展现新风貌。但由于晚清封闭管理不设教堂,因而大多设施偏居东侧和南侧,分布不平衡。

4.民国时期——技术革命展新颜

辛亥革命后,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满城城垣被拆除,城市作为封建军事中心的格局被打破。因为人口增多和商业规模扩大,城市增设了通惠门、武城门和复兴门以满足交通需要。而工业革命的春风也开始吹向川西平原。1913年成灌马路建成,1926年成灌马路长途汽车公司成立,标志着成都运输格局的转变,机械动力开始取代人力。城市发展也呈现出早期城市交通辐射型结构,即从城垣所在处开始沿四条主要通往郊县的道路两旁区域呈星状扩张,因东联重庆所以东部近郊区域发展最为迅速。随着抗战内迁,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城市向郊区发展,成都的交通干道也进行了大幅建设。1935年,根据重庆行营训令,各级道路均有所拓宽,环城道路的概念也第一次被提出。市区四大干路改造于1936年基本完工,成都近代路网基本形成。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许多工厂因战事而接连倒闭,此后长达二十余年成都的实业经济一直受到摧残。1936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于同年拟定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把工业建设的重心明确放在西南地区,城市内部的区域开始发生功能置换,原有的一些印刷厂和纺织工厂用地被改造成化学工厂和动力工厂,城市功能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基督教传教士在华西坝建设了足球场、协和医学院等教育设施,成为成都的教育中心。新思潮的传播也促进了新的休闲设施的诞生。将少城南端旗仓空地改建的公园(今人民公园),对全城开放,其后又相继修建中山公园、支矶石公园等,并设有露天茶馆、戏台等设施。城市主要休闲空间由茶馆和街旁廊檐变为广场和公园,城市开敞空间体系基本形成。休闲空间的发展也促进了商业空间的重构。在封建统治时期,由于城市并无公共广场,商业主要沿着交通干道分布。在城市公园兴起后,国民政府依托休闲空间带来的人流和良好环境发展商业空间,在人民广场附近开出一条北连金融街、南通东大街的黄金街区——春熙路,随后又拓宽了盐市口、东大街等,至此市区形成以东大街、春熙路、总府路、提督街、盐市口为中心的核心商贸地带,发展至今不衰。

由于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地位,战时成都人口规模急速膨胀,居住问题亟待解决。1936年,四川省政府提出“成都新村”计划,划定从华西大学到四川大学之间为新村区域,并修建复兴门和复兴桥连接城区与新村。新村规划划分方格网作为居住和商业单元,新村中心设有公园、大型公共设施。同时,新村计划也对成都市区的功能分区进行重新整合,将成都城北火车站附近一带规划为工业区,城内及城东牛市口至沙河铺一带规划为商业区,城南一带规划为居住区,城东南华西坝至九眼桥一带为文化区。但由于抗战时财力物力艰难,仅城南新村一处得到落实。

5.总结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实质上源自于城市形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城市时代功能的要求。封建时期的权力中心决定了成都的政治军事职能,从而让城市限制在城墙中发展,也导致了重城格局的出现。而权力中心的解体必然会让城市冲出百年的封建束缚,解除民族分异,承担更加多元化的职能,如经济职能、文化职能。技术的进步与新思潮的传播,也必然带来交通的改善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功能分区与公共空间体系也必然由传统走向现代。

摘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实质上源自于城市形态不断适应城市时代功能的要求。封建时期,权力中心决定了成都的政治军事职能,从而让城市限制在城墙中发展,也导致了重城格局的出现。而权力中心的解体、技术的进步与新思潮的传播必然会让城市冲出封建束缚,承担更加多元化的职能,城市的功能分区与公共空间体系也必然由传统走向现代。本文选取明清、晚清、民国三个城市变化最为突出的历史节点,从地理学、规划学与城市设计学三个角度探讨了成都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城市职能、地理条件、政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成都,空间结构,空间转型,内陆城市

参考文献

[1]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10.1

[2]杨潇.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成都全域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研究.规划广角/2013

[3]毕凌岚.成都历史文化内脉及保护建设浅析.华中建筑/2002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第7篇

杭州都市圈是以杭州市区为核, 湖州、嘉兴、绍兴三市市区为副中心, 联动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杭州市域五县与相邻的德清、安吉、海宁、桐乡、绍兴、诸暨六县市为紧密层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南翼”, 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组织的圈层式结构。区域规划总面积34585平方公里, 占浙江省面积的33.97%, 常住人口2000多万, 占全省的38.6%。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15970.99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高于全省平极均数1.2个百分点, 在长三角、浙江省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2014年《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显示杭州都市圈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占浙江省的比重达到45.95%。

一、杭州都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 城镇居民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也不断地在升级, 乡村旅游应运兴起。目前, 杭州都市圈的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基础, 从最初的农户办农家乐, 仅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逐步过渡到利用乡村特有的田园景观和农村资源、为游客提供一些有观赏性、体验性的活动, 如采摘、垂钓等休闲活动。截止2013年底, 杭州全市登记在册的农家乐旅游村就有124个, 农家乐旅游点366个, 农家乐经营户2 596户, 像龙井村、建德三都渔村、桐庐富春江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成功。湖州三县两区已初步形成了十大生态、乡村旅游示范区, 如安吉报福镇为核心的高山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示范区、德清下渚湖、雷甸镇杨墩休闲农庄为核心的观光农业型乡村旅游示范区、长兴水口乡顾渚农家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示范区等安吉山川乡“生态+文化”模式;长兴水口茶乡、泗安乡村旅游“景区+农家”模式;吴兴狄港渔庄、移沿山庄“农庄+游购”模式。嘉兴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 努力形成环嘉兴城市乡村旅游圈、环大上海水乡田园旅游带、古运河乡村民俗风情旅游带、杭州湾北岸滨海乡村旅游带。绍兴截止2013年底就已经有农家乐旅游村 (点) 558户, 经营农户1 100多户, 像诸暨赵家镇、会稽山古香榧群等环境资源十分优势, 积极探索和实践“政府+公司+农户”的农家乐经营管理和运作模式有成效。

目前杭州都市圈内已逐渐形成多种类型的城市近郊“农家乐”、现代农村技术观光示范区、具有文化气息浓厚的古村落、古镇及新农村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典型的乡村旅游样本有新思路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机制的德清模式、高端乡村旅游产品安吉模式、桐庐乡村旅游模式、遂昌模式这些依托地方特色和文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发展绩效良好。截止2014年, 浙江省共有农家乐特色村163个, 农家乐特色点189个。其中, 杭州有农家乐特色村28个, 农家乐特色点29个;湖州有农家乐特色村17个, 农家乐特色点10个;嘉兴有农家乐特色村12个, 农家乐特色点24个;绍兴有农家乐特色村11个, 农家乐特色点16个。

搞好乡村旅游, 实现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 发挥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民创业就业、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是旅游部门的重要职责。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总体要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 杭州都市圈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旅游最发达的区域, 无论是德清模式或是安吉模式, 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同时都市圈内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全省其他地方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目前, 杭州都市圈的乡村旅游发展虽然在全国已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许多地方都在打造精品。但是, 目前都市圈内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呈现出产品雷同化、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地区发展不均衡、资源整合不够, 营销模式需要创新等的状况。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的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 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二、杭州都市圈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乡村旅游产品单一,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杭州都市圈乡村休闲旅游目前有农家乐、观光农园和新农村等类型。对比国外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来说, 形式较少, 旅游产品质量低、消费单一, 低层次重复开发、旅游者参与体验程度不高。乡村旅游消费模式主要还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产品”, 没有开发出合理的乡村旅游产业价值链, 目前杭州都市圈乡村旅游的开发多是满足城镇居民的好奇心, 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地充分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而且由于价值链的欠缺, 农民和运营企业经济收益低, 乡村旅游供给方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地激发。在实际开发过程中, 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使得乡村本土的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其实, 浙江省是全国非遗项目最多的省份之一, 但由于经营者的规模有限或者意识不强, 乡村特有的非物质文化没有被合理科学的认识和保护, 如传统的工艺、民间戏曲等还存在着后继无人的情况, 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和乡村旅游项目有机结合, 将大大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二) 乡村旅游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项目雷同缺乏体验

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 只有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 才能拉动产业链, 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杭州都市圈内的乡村旅游产品粗糙的多, 精品的少, 量多质弱, 结构呈现出偏平型, 产品挖掘的深度和创新力还不够。从产品内涵和属性看, 圈内的乡村旅游产品属于资源型的多, 文化提升型的少, 静态的多, 动态的少, 单一的多, 复合型的少, 普遍存在只追求最大化的旅游接待量, 导致产业链短, 经济效益差“假日经济”现象突出;从产品形式看, 圈内的乡村旅游产品供应还基本停留在低层次、大众化市场, 个性化、休闲化的精品明显不足, 乡村旅游产品占整个都市圈内旅游产品的比重偏低。

(三) 乡村旅游配套仍较薄弱, 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来保障。目前杭州都市圈内的乡村旅游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圈内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和相关基础设施都不够完善, 或不成体系, 无法有效支撑起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整个市场。比如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大多由个人或小群体自主开发而形成, 设施参差不齐, 旅游旺季有的还无法满足游客在吃、住、行方面的硬件要求, 影响了应有的接待量。还有的由于乡村旅游接待者的素质不高, 缺乏对当地历史和风土人情的文化知识培训, 从而影响接待服务的质量, 导致了重游率不高。所以, 要重视旅游地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它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档次和客源。

(四) 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不够, 营销模式需要创新

目前圈内旅游行政资源缺乏整合, 存在各自为政的状况, 导致旅游产业要素统筹的难度加大。再比如圈内旅游社会资源也缺乏整合, 许多优势资源在社会经济实体手中, 在发展上往往只重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 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共同考虑都市圈的旅游经济发展整体战略中, 还有旅游资源尚未充分的被开发和利用, 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换成产业优势, 同时旅游企业缺乏整合, 各自为战, 圈内缺乏龙头带动企业。在旅游营销方面大多数停留在“直接营销”和“产品促销”等传统营销手段阶段, 宣传重心主要还停留在具体的旅游产品上, 注重平面介绍, 缺乏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提炼和整体形象的营销。尽管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营销方式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利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宣传, 但由于宣传更新不及时、信息量少、功能简单、缺乏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等原因, 还无法取得显著效应。另外, 受促销经费不足及“重内轻外”营销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 圈内境外市场的开拓尚未形成气候。

三、杭州都市圈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 规划引导, 打造都市圈精品乡村旅游游憩带

强化政府投入机制, 加快乡村旅游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建设, 增强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力, 引领相关产业产品和项目的开发建设;重点投入乡村旅游产品、商品研发、中长期规划、宣传促销、发展战略研究和相关旅游企业贷款贴息等, 拉动和带动全社会对乡村旅游业的投入, 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加大乡村产业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 强化政策引领作用。

吴必虎教授分析过, 当今社会的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空间包括中心旅游区, 近郊休闲旅游区, 远郊度假旅游区。周末, 居民会开车到郊区去度周末, 进行一系列的休闲旅游活动, 既省时省力, 又经济实惠, 达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目前我国大都市的环城游憩带建设还限于自发的起步阶段。目前都市圈内各城市、各县区、各景点间联系薄弱, 使游客流向呈放射状网络体系。这一结构影响到环城游憩带之间的联通, 使相邻区域的旅游景点很难构成旅游线路。乡村休闲旅游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环城游憩带指大城市的郊区, 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和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核心城市的外围被广大的郊区乡村包围, 通过整合乡村资源, 将地域上相邻, 特色上相近的景点景区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 如“环杭州湾运河—水乡—古镇乡村旅游带”;“环嘉兴城市乡村旅游圈”, 以嘉兴城市为中心环城市的圈层区域, 主要包括南湖区和秀洲区的乡村;“环大上海水乡田园旅游带”, 嘉兴市面向上海的区域, 主要包括嘉善县和平湖市。该区域借助与客源市场—大上海零距离的优势, 作为嘉兴旅游对接上海的排头兵, 基于水乡田园的大背景和现状已在上海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庄、乡村旅游景区, 功能以乡村休闲度假、会议婚庆、乡村特色餐饮为主, 利用都市圈内部发达的交通网络, 同时与湖州或杭州等郊区的其他类型旅游景点相串联, 包括康体休闲娱乐中心、体育盛会和演出, 会议展览博览, 购物中心等, 连点成线, 连线成面, 组成环城游憩带。

(二) 深度开发,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突出主打产品, 实现差异发展、优势发展, 是增强竞争力, 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着力发展以生活体验为核心, 以农家乐、休闲农庄为主的乡村旅游。通过建设和完善一批集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大型农庄、鱼庄样板, 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推进乡村旅游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浙江的乡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为乡村旅游的升级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浙江省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中首先要突出的就是做好文化功课, 使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更好的融合起来, 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乡村风情的文化体验活动。在把握新农村建设良好机遇的同时, 大力挖掘农村传统、特色文化资源, 不断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内涵和层次, 推动乡村休闲经济的深入发展;着力发展以休闲购物、休闲娱乐、休闲餐饮为核心的都市休闲生态旅游。强化购物休闲区、娱乐休闲区、特色饮食区等区块功能布局,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相关配套设施;依托特色经济、人文传统和生态环境优势, 积极推进主题性、特色化的亮化工程, 构建适合旅游休闲消费、门类齐全的都市休闲产品体系和环境体系;以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为核心, 打造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区。例如杭州龙门古镇深入挖掘当地文化, 依托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打造“江南古村落”, 目前已成为圈内不错的一个古村落。此外, 安吉章村乡村旅游、嘉兴新塍古镇等都可以在搜集当地的风俗节庆活动的基础上, 用文化对其进行包装。要发展乡村旅游, 就应充分利用都市圈内的优势资源和要素, 挖掘古城镇的各种文化如商业文化、运河文化、丝绸文化、湖笔文化、鱼文化等, 在发挥名山、名湖资源的基础上, 完善设施, 提升服务, 加快发展一些有参与性的如康体健身、山地运动、探险活动、高尔夫球等高端休闲旅游产品。

(三) 优化环境, 提升接待服务质量水平

以杭州都市圈共同建设为契机, 把休闲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城市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优先于一般城市基础设施, 重要城建项目、大型建设工程和文化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休闲旅游的功能, 要用景观生态的设计理念规划城市, 突出建筑物的艺术风格、文化韵味, 着力打造绿色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文化城市, 打响休闲生态旅游品牌, 提升旅游产业的档次和水平, 打造休闲生态旅游名城或者风情小镇;改善主要旅游区 (点) 、休闲区块的停车场等生活设施;以信息服务中心、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 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培训中心、旅游科研机构、旅游协会组织和流动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健全信息咨询网络, 完善信息咨询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休闲环境, 发展休闲文化, 为休闲生态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四) 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塑造乡村旅游整体品牌

信息时代, 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的依赖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因此, 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对乡村旅游产品与品牌的宣传, 认真深入地研究消费者, 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行为等特征对市场进行细分, 再针对细分市场进行专门的营销。目前乡村旅游的宣传跟不上其迅猛发展的势头, 网络公共信息服务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乡村旅游需求, 因此, , 有必要对乡村旅游营销模式进行创新升级。从短期和长期两种营销模式入手。短期内, 可以通过手机平台, 例如短息、微信、微博等方式及传统媒介进行宣传;长期可以通过建设完善乡旅游网, 加快信息的更新传递, 对一些知名度已经非常高的乡村旅游品牌项目应该逐步丰富其网络信息的内容, 如杭州有了“休闲之都”的名片后, 通过一系列的推介活动, 提升了其地区旅游品牌竞争力, 拉动了旅游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旅游品牌和城市映像相得益彰, 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湖州、嘉兴、绍兴应与杭州加强圈内外、国内外的区域合作, 尤其是要搞好长三角地区和环太湖地区的旅游合作, 共同努力通过开展多国语言频道、在线预订、在线服务等内容来扩大影响面。同时, 应该建立适应市场实际需求的宣传促销机制、组团奖励机制、产业联合机制。采取形象驱动和整合营销战略, 确立鲜明的旅游地形象。加强对景点、旅行社、农家乐等旅游企业组织、引导, 积极为旅游企业搭建营销平台, 帮助企业开拓客源市场,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促进乡村旅游企业与周边城市旅行社和媒体进行了业务对接;健全市场秩序, 组建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集团, 形成充满活力、有序竞争的旅游市场体系, 以良好的市场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摘要:杭州都市圈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中乡村旅游产品单一,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乡村旅游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项目雷同缺乏体验;乡村旅游配套仍较薄弱, 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不够, 营销模式需要创新。为此, 应规划引导, 打造都市圈精品乡村旅游游憩带;深度开发,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优化环境, 提升接待服务质量水平;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塑造乡村旅游整体品牌。

关键词:杭州都市圈,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春, 邵晓辉.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当代论坛, 2010 (10) .

[2]王瑞花.国外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3) .

[3]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评述[J].科技资讯, 2014 (5) .

[4]樊昌晋.杭州都市圈发展策略探析[J].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5]张树民, 钟林生, 王灵恩.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模式探讨[J].地理研究, 2012 (11) .

上一篇:民商事管辖权下一篇: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