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实践范文

2024-06-19

医德实践范文(精选12篇)

医德实践 第1篇

1“晓之以理,明之以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在广大医务人员思想上深深扎根

1.1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疏导笔者所在医院经常组织广大医务人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大家树立远大理想,坚定革命信念,克服思想要求上“过得去”情绪,增强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神圣使命感。组织大家学习白求恩、李月华、吕士才等医海宿星的光辉事迹,进行“白衣天使形象”教育,引导大家克服思想认识上的“无所谓”情绪,增强恪尽职守,当好“白衣天使”的自豪感。组织大家学习上级党委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动员大家回顾医院的发展史,冷静分析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上的成绩与不足,引导大家克服“与己无关”的消极情绪,增强从我做起,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医护质量的紧迫感。

1.2积极营造舆论氛围注重发挥各种舆论工具的宣传作用,坚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大力宣扬优质服务,廉洁行医精神,做到了广播里有典型人物的声音,简报里有典型人物的事迹,橱窗里有典型人物的图片。医院先后录制了4部医德医风录像片,以激发大家自我塑造白衣天使形象的热情。开展医生演医生、护士写护士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生动形象地宣扬了白衣战士的风采,使大家经常处于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熏陶之中,从而起到了潜移默化作用。同时,医院还定期召开医德医风建设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使全院同志受到了生动而又实际的医德医风再教育。

1.3大力宣扬典型弘扬正气每年的“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事迹报告会,雷打不动。医德医风讲演会、事迹报告会坚持不断。注意让一心扑在医疗事业上的人讲主人翁思想,让无私奉献的人讲奉献精神,让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讲成功之路,让待患者如亲人的人讲文明行医,使先进典型成为群众学习的标杆,模范集体成为大家行动的旗帜。

1.4落实奖惩制度笔者所在医院从规范医疗行为入手,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结合省卫生厅颁发的《医疗机构一次申告待岗制度》。一方面,在医院全体职工中反复进行宣传,使职工对奖惩制度的落实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对于患者的表扬和批评、投诉等,进行认真的查处,落实到人。对受到患者和各种媒体的表扬者,医院除给予精神鼓励外,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在工作中,由于服务态度和言行不良造成医患纠纷和以医谋私,被投诉者,视情节轻重,除给予经济上的处罚外,严重者给予待岗处理。现已有5名同志被安排待岗学习半个月至1个月。通过对不良行为的严肃处理和批评,使广大职工从中受到了教育,职业道德得到了加强,医护质量、医德医风、服务态度都有明显改善,患者对医院的医德医风满意度有很大提高。

2“囿之以纪,惩之以律”,把落实医德医风的要求规范化、制度化

2.1靠严格的约束机制规范形象院党委发动大家广泛讨论,献计献策,人人参与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和文明行医的实施细则,并力求体现三性。一是系统性。无论是临床科室,还是辅助科室,无论是医技科室,还是药房、财务,都规定了相应的优质服务措施。从医生到护士,也制定了廉洁行医守则,使人人、事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具体性,如关于红包问题,规定凡收受红包者,按收受金额的3倍予以罚款,通报批评。凡向患者索取钱物者、屡收红包者则加倍处罚。把医德医风的表现作为晋职晋级、立功受奖的重要条件,并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三是可操作性。对规定的落实情况制定了易于实施的量化考评标准。

2.2靠可行的监督机制维护形象主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院党委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党委、支部目标管理之一,作出了《关于党委领导和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双十条规定》。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党内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党委坚持每半年、支部坚持每季度对照检查一次。与此同时,发动党外群众评议打分,提出批评意见,促使党员干部带头廉洁行医。二是领导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一方面,院领导每周进行一次查房,并分别到科室参加党支部大会、党小组生活会,了解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实行每周六上午院领导“医德医风接待日”制定,每月召开一次医德医风形势分析会,在门诊部、住院部和办公楼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定期召开伤病员座谈会,发放“住院病员问卷调查表”,多方面多渠道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和接受群众投诉,形成立体化的监督体系。三是院内监督与院外监督相结合。在搞好院内监督的同时,建立社会化监督网络,先后聘请新闻单位记者、驻地政府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等各方面、各阶层的代表53人作为行风监督员。积极为他们创造监督条件,明确监督形式、方法和范围,定期发放“监督评议卡”,适时召开监督员座谈会,使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3靠领导的示范作用树立形象医院党委注意给大家做表率、当楷模,以党风带动医德医风。要求医务人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医务人员不为的,自己坚决不为。生活上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工作上以身作则不降低标准,用人上出以公心唯才是举,执行财经纪律上丁是丁、卯是卯。“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的行动给广大医务人员做出了表率,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中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3“养之以利,授之以益”,不断激发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格尽职守的奉献精神

实践中,笔者所在医院注意从教育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出发,坚持“养之以利,授之以益”,形成了辩证激励新模式。

3.1既教育医务人员格尽职守,以苦为乐,甘于奉献,又注重着力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医院委托当地五星级宾馆托管,建起了员工餐厅,为他们的就餐提供了方便。对贡献大、医德医风好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高出全院平均奖20%的奖金。由于堵了后门,开了前门,使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索取“红包”的现象。有的对谢拒不掉的礼品、礼金,都能主动上交组织处理。2009年以来,院监察室累计收到上交红包人民币12.2万元,礼品275件,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重医德讲奉献,文明行医,礼貌待患,已成为笔者所在医院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受到表扬的职工越来越多,受到患者投诉和批评的越来越少。

3.2既鼓励医务人员为医疗事业作贡献,又想方设法为他们立志成才铺路搭桥。对临床医疗任务重的医护人员,机关尽可能减轻他们其他工作的负担。对表现出色的医护人员,在提职晋级、奖励等方面报请上级优先考虑。对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对有较深造诣的知识分子,不惜为他们零投入巨资,创造科研条件。近三年来,在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为医务人员引进更新了大量的实验仪器设备。广大医务人员深切感到,“医院是干事业的好地方。”

3.3既教育医务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又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排优解难。院党委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无疑创造了拴心留人、催人奋进的温暖环境,从而,使医德医风教育的效果不断升华,制度建设的成果不断巩固,医护人员“白衣天使”的形象更加纯洁,不断展现出新的风采。先后对1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者,给予一定的救济。对十几名因一心扑在工作上,而未能谈对象、成家的同志,组织上出面帮助介绍。对生病住院的工作人员,院领导带着慰问品亲自到病床前问候。为在院外居住的干部和家属子女上班、上学开设了三条专线班车,以解除挤公共汽车之苦。

医学生的医德系统教育实践探讨论文 第2篇

1.1医德认知是医德系统教育的基础

道德认知,又称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在原有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道德范例的刺激效应感应经过同化、顺应的加工而获得道德新知的心理活动过程。

医学道德认知就是对于医学道德原则、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医德认知在医德履行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是道德认知,它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

医德认知是医德系统教育的理论基础。

1.1.1认知促使医德自律过程的理性化。

认知使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理性化,由朦胧的感觉上升到自觉的认识,使人对医学的职业性质和社会职能的理性认识、对患者的.理性认识、对自己的义务等一系列问题得到明确的界定。在理性的支配下,人们才能把外在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道德要求,真正做到是非分明,责任明确,界限清晰。

认知是对医德规范的认知,包括学生对医德理论、规范、原则的认识和评价。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可以对某些医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加深对医德意义的理解,建立判断自己医务行为是否合乎医德的标准,从而使医德认识转化为个人医德行为的自觉力量。

1.1.2认知提高主体的自觉。

认知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是把必然性转化为人的自由意志,把外在约束转化为行动的依托。自由是对必然性的把握,从医德领域来说,必然性就是医德他律的外在约束。自由是由于认知了这些规范,自觉地履行这些规范,在行动中已不再感到这些规范是约束。而是内心的需求和行动的需求,认知使主体能从局限的个体感性行为中解放出来,从宏观领域中审时度势,再回到微观领域采取理性的活动。

1.2医德情感是医德系统教育的动力

“医德情感是医务人员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在工作实践中对医学道德关系和行为的感觉体验及其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5]即人们对医疗实践中的医德行为的主观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爱憎、好恶、信任、同情、痛苦等内心体验。

医德情感是把人们的医德认识转变为医德意志和医德行为的持续动力。医德情感比医德认识有更大的稳定性,医德情感的变化,不但有赖于医德认识的提高,而且有赖于长期的实践和磨炼。因此,医德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高尚的医德情感,有了这种情感就能自然而然地敬仰或喜爱合乎医德的行为,憎恶不合乎医德的行为。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习惯的实质就在于人的行为己经由良心的呼唤所支配,而这种呼唤的主调则是情感。医德情感可以对医德意志和医德行为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在医德认知向医德行为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德情感是医德认识转化为医德行为的枢纽。

1.3医德意志是医德系统教育的保证

高尚的医德固然美好,但需要以坚强的意志作保证。医学道德意志是主体自觉地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医学道德目的的活动。实际上医学道德意志是医学道德认知的能动作用,是利用自己的道德意识,经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冲突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医学道德意志离不开医学道德行为,但又不等于医学道德行为,它是调节医学道德行为的内部杠杆。由于意志力量贯穿医学道德行为的始终,因此,医学道德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改变道德目标,甚至滑向错误;而医学道德意志坚强的人,能够经受住严峻的道德考验,坚持正确的医学道德行为。

1.4医德行为是医德系统教育的目的

医学道德行为是在一定医学道德认知、情感、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行动。它是实现医学道德动机的手段,也是一个人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医学道德行为是医德教育的目的,也是衡量医学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品质,主要是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道德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引导学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医德教育的最终环节。

医德实践 第3篇

关键词 《弟子规》 中医院校 医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 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要建立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有益成果的精神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优秀德育教育素材,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传统德育教育开展得较少。这并不表示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不需要加强。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急剧变化,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弱化。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医学技术日益发达、医疗设施日益先进,另一方面是医疗事故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医护人员道德水平为人诟病。因此,进一步反思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十分必要。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要成为医生,在当今医患关系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刻不容缓!

研究将以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儒家正统修身规范《弟子规》为教材,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医德医风。本课题的实施,必将有助于:(1)改变以往的德育教学中缺乏实践教学的情况,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入手,注重礼仪、修养的培养,强调道德的内化,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作用;(3)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先做人,后做学问;(4)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具体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将选取中医院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选修课形式开展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活动。在课程开始之初,首先对对医学生的医德现状作深入调研,为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和构建有效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作理论依据。

在讲课过程中,我们将逐步向学生介绍作为子女、学生、医生等不同身份在居家、出外、求学、待人、接物等方面应该具有的基本礼仪及行为规范。教师将按照《弟子规》原文的总叙部分来划分章节,重点介绍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共七个部分。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会充分联系我们中医药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因为《弟子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会经常设计一些日常生活或医患关系中的场景,让学生来参与进来,然后教师再做适当点评,让学生们自己体会恰当的处理方法。在课程进行中,每授完一次课,我们会发给学生一份《弟子规力行评量表》,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行为,给自己打分,看看有没有真正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要学生知道《弟子规》不是用来背诵的,而是要认真按要求去做的。整个课程结束之后,我们会和各主要院系以及学校团委联系, 跟踪随访选课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做为期两年的调查,以此了解《弟子规》在中医药大学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 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本课题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能够“知德行善”,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成为具有高尚医德的医生。我们通过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们能够从日常生活、行为举止、待人接物、求学求职等多方面,做到“知德行善”,使学生们明白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和前提,从而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普遍化的道德。

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明代裵一中在《言医·序》中曾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如果只把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这类医生绝不会成为良医。作为医生不仅要宅心仁厚、医术精湛,更要刻苦钻研、谦和谨慎。这些优良的医德必须靠长期的积累培养而成,如果不在医学生在校期间就加以言传身教,谆谆教诲,而妄图“树大自然直”是绝对培养不出好的医生的。

由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带来的价值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政治和文化的渗透扩张、以暴力、色情为主的网络污染,以及由于沉迷于游戏,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而导致的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等异常心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法纪及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教材,缺乏对道德基础知识系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缺乏实践教学。教材及教育方法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容易形成假空大的效果,从而使道德教育随机性变大,严重影响教育的质量。中医药院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一直由“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承担,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受到压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被忽视。

新时期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第4篇

所谓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提高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1]。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廉洁行医。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始终以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将医德医风建设与医院文化、卫生行风、职工人文素养、制度建设等紧密结合,狠抓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1 以人为本,把培育良好医德医风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

树立良好医德医风、赢得群众满意,是我们医院全体医务人员服务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院从医务人员入手,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筑牢员工队伍思想根基。医院专门出台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3年~5年工作规划》,进一步提炼、总结、归纳医院精神、医院院训、医院宗旨等核心价值理念,新设计了院徽、院歌,制定了《医院文化手册》发放给每位员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医院文化核心理念,逐步建立医院文化在广大医务员工中的认同感,使其深入人心。二是加强医院物质文化建设,展示优美的环境形象。医院进一步推进医院形象标识CI设计方案的实施,以外在的表现形式物化医院精神和价值观念,并以“推进南扩工程建设新二院”的实施为契机,不断改善设施条件,美化院区环境,科学设计、优化布局,营造温馨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合理的就医诊疗环境。三是强化医院的行为文化建设,规范举止言行并使之成为自觉行为。先后开展了“人民满意服务窗口”评比及“你好工程”活动,开展了由患者评选“最满意的医生、护士”活动,制作《职工文明用语》口袋书,表彰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医务员工崇尚医德、追求完美、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和实际行动。四是注重医院品牌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声誉形象。通过选树医院医德医风的先进典型、服务标兵,用典型推动文化建设。并充分发挥医院推行的“满意服务工程”、“爱心医者志愿服务”和“健康社区行”等医德医风建设服务品牌,积极宣传、扩大影响,逐步形成院有名科、科有名医、服务有明星的医院品牌特色,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2 以德育人,把培育优良医德医风与卫生行风建设相结合

培育良好医德医风促进医院行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社会与患者满意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医院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主动强化监督,搭建医院与社会的沟通对话平台,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是加强医院行风工作、促进医德医风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医院多年来一直坚持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参与医院行风建设活动,半年定期召开一次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及时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百姓。并以如何开展好“三好一满意”活动为主题,邀请医院自聘的行风监督员对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及行风工作献计献策。还先后召开市纪委代表、监督员代表、患者代表参加的行风质询会,设立评议监督举报电话等。近年来,医院行风方面的投诉为零,行风第三方测评满意度达到95%以上,医院被评为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3 从我做起,把培育良好医德医风与提升员工人文素养相结合

我院把培育良好医德医风与提升员工人文素养相结合,主要是通过开展“礼仪培训”、“推广文明用语”、“窗口服务竞赛”、“扶贫帮困送医下乡”、“读书心得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医德医风建设;从文明用语、行为举止、精神面貌、交流沟通、规范服务等方面着手,规范医务员工标准化的文明礼仪,不断提升员工人文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将文明和谐理念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不断培育广大医务人员的仁爱、奉献的人道主义情怀,努力做到服务环境温馨化、服务流程人性化、医患沟通亲情化,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医患、护患、医护的和谐,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评选“党员先锋岗”、“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成立“党员帮困互助基金”等活动来引导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不断践行“精医重德和谐奋进”的医院精神,形成内在驱动力,从而在全院形成积极进取、崇尚医德的职业价值观和荣辱观,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4 管理创新,把培育良好医德医风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持续有效的医德医风建设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管理。医院依据新医改方案与市卫计委的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对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医德考核、医疗管理、绩效分配、员工奖惩等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完善和修订,并把医院医德医风建设融入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中去,逐步形成富有我院特色的制度管理体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健全、完善各项工作规范、制度。医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医务人员医德风考评办法》、《医德医风五表一书评议实施细则》、《民主评议行风制度》、《加强作风建设五项制度》、《无红包医院十条公开承诺》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对于群众关心的红包、大处方等问题建立了内部承诺机制,全面开展“无红包”医院建设,坚持处方点评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评价公示的处罚制度,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切实维护患者利益,降低医疗费用。二是注重效能建设、狠抓制度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院专门成立工作效能推进领导小组及效能办公室,重点加强效能建设,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以作风建设“五项制度”要求为抓手,定期对年度、季度、月度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推进,做到持续跟踪、及时反馈,督导落实。

强化对医德医风建设的引导与实践,使医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医务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医疗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赢得了社会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杨伟琪.当前医德医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7):244-245.

加强医德建设,争当医德标兵 第5篇

抓活动载体,促行风建设

****市总工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卫生局、****市民营医疗机构工会联合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加强医德建设,争当医德标兵”竞赛活动进行检查评比的通知》。我院根据活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在全院积极开展了“加强医德建设,争当医德标兵”的活动,以优质服务,创百姓满意医院为目标,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促进行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号召全院广大医务人员“争当医德标兵”,在全院掀起了医德医风建设新高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庄严宣誓,以“我志愿以纯洁和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为誓言,进一步增强意识,要求全院职工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优化就医流程,简化就医环节,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便捷和舒适的就医环境;杜绝医护服务工作中的生、冷、硬、顶、推等不良现象;倾听病人意见,主动改进工作,通过活动切实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注重“三个”方面,把“加强医德建设,争当医德标兵”争创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把开展“加强医德建设,争当医德标兵”活动与作

风建设结合起来。首先从学习教育入手,各科室都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重要讲话,对广大职工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医院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促进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风尚。其次为了鼓励职工加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医院的建设与发展,院支部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分别召开了护士和各类医生代表的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各科室设立意见栏,增加职工与院领导的沟通渠道。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提交院领导专题讨论,同时召开了医患沟通座谈会,听取患者的意见建议,把患者对我们的表扬和批评,通过院周会及时反馈给职工,并提出整改措施。第三医院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健康服务社区行,公益医疗进万家”大型公益活动,把温暖和关爱送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身边。此外,今年开展了“优质服务,创百姓满意医院”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提供最满意的医疗服务,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同,对患者满意的优秀员工予以表彰,评选先进个人。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从正面鼓励职工,营造风正、气顺、心和的良好氛围。把医德建设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医德建设,争当医德标兵”组织实施工作,各科室都设有“行风建设”、“纠纷投诉”,将相关内容公布

与众,主动接受社会、患者和全院职工的监督,这种监督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他律,从中提高职工的医德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促进医德医风建设。

三是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规范诊疗行为。在争创加强医德建设,争当医德标兵”活动中,从制度建设入手,医院举行全院性医疗分析会一次。医务部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进行医疗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病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临床各科都以此为工作的重点。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监督。坚持三级查房制。认真做好病历质控工作等。为加强外科系统围手术期的医疗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医疗纠纷,对外科、妇科系统的手术医疗安全从几进行重审核强化。医务部加强对制度执行的检查,规范院长查房,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批评教育,并根据医院有关奖惩条例进行扣奖处理,从而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生的医疗行为。

三、取得三个方面的成绩:

一是医院业务量再创新高,病人满意率保持高水平。据统计医院上半年业务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病人增加了、出院病人也增加了,收到病人赠送的锦旗91件、感谢信36件,职工拒收红包、礼品141人次,可计金额46250元(人民币)。发放住院、出院、门诊病人意见表1137份,病人平均满意率95.1%,出院病人电话回访9140人次,病人对住院期间所

接受的医疗服务满意率达到99%。

二是医疗制度日趋规范。安全医疗成绩显著。在医疗环境没有得到明显改观的情况下,以创建“加强医德建设,争当医德标兵”活动为载体,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自己的职业保护意识,把规章制度落实在自己的医疗行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是职工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展示了职工良好的精神面貌。今年开始,我们利用“优质服务月”活动,专门挖掘一线职工中的闪光点进行宣传报道,并把一线中好的典型想全院表彰公布,进行宣传,弘扬正气。通过宣传弘扬先进,在医院营造了良好的医德氛围。在关爱患者的活动中,要求职工做好本职工作,在岗位上服务好病人,做好每一个细节,赢得病人的满意,如骨科,收到病人送来的锦旗10余面。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服务社会,上半年由各支部、党团员志愿者进社区、农村等开展的各种义诊咨询、健康教育、送爱心等活动达30余次,受益人群达3000余人次。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院职工的医德水平和精神风貌。

四、关注社会,奉献爱心

我院的病源多数来自周边的地区及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额群体,虽然他们生活水平比较低,但也是我们长期生存、发展的基础。

我院十分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回馈社会,先

后为社会福利、公益机构捐赠款物以及为环卫工人体检等价值大40余万元。为小店妇联捐款3万元。****市副市长、****红十字会会长张政带领****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和****医院负责人到****市红十字会托老中心看望了居住在那里的老人,并送去了一万元衣物和月饼等礼品;免费为五台县落难民工李俊安实施治疗,费用总计2万元,全院员工献爱心为李俊安捐款2270元,得到了****市总工会的肯定,杨北龙副主席亲临我院给予了高度赞誉;为四川汶川地震捐款万余元。几年来,在省妇联的组织安排下,我院赴岢岚、岚县、榆社、平顺县等贫困山区义诊,受到好评。近7年的创建发展,****医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科研单位”称号,并先后荣获了****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关注市容环卫事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共产党员李玉华获得****市迎泽区劳动模范、全省十佳优秀母亲称号,共产党员贾秀清依法行医,拒收红包3万余元,获得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我院一直坚持办院宗旨:“健康无价,黄河有情”,激励和鼓舞着每一位黄河全体员工努力工作,为创造健康生活、和谐社会,为创造健康蓝天而拼搏,坚持“六心级”的服务理念(用心倾听、细心诊断、耐心解答、精心治疗、热心服务、全心呵护),牢牢把握“医疗质量与服务领先”的工作重心,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医院开展“优

质服务,创百姓满意医院” 活动,由患者投票,评选优秀黄河人,医务人员个人签名承诺,履行八项条约,受到较好效果。

多年来,我院开展各种活动,营造和谐气氛,利用重点节日,3.8妇女节、5.12护士节、七一党的生日、元旦春节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各种类型文艺汇演,拔河、篮球、刺绣、艺术品等活动。分期分批赴云台山、芦芽山、太谷庄园等地旅游。七年来一直坚持给生日员工赠送生日蛋糕。对员工生病要家访给予慰问。年终评选优秀员工,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爱岗敬业,进一步提高大家工作热情。2010年6月26日我院响应山西统战部、迎泽区区委、桥东办事处的号召,开展新晋商帮扶活动,与双塔二社区结对子,对老八路、老党员进行慰问并赞助金额六千元。

五、目前我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我院因人员流动性大,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要继续狠抓医疗质量工作,要做到经营质量统筹兼顾。继续广纳医学精英,学习推广新技术,新项目,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做的更加完善,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新局面。

中医思想:医德仁爱 第6篇

历史上医出于儒,医儒相通,“医乃仁术”与“仁者爱人”如出一辙,说明医家与儒家有着共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传统。《论语 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墨子 经说》:“仁,仁爱也。”《素问 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孙思邈《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人命至重,贵于千金。”表达出对人的生命、价值、权利的尊重和肯定。范仲淹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朱丹溪云:“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古代儒生与医生都有“惠民济世”的思想,认为以仁爱之心治理朝政,可平天下,以仁爱之心救助患者,则可将爱心传播到天下的百姓中,使家庭和睦,人伦有序,从而达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这种对人的生存、处境和幸福的关怀以及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古代医家的观念中占据着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地位,治病、救人、济世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如《灵枢 师传》:“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所终时。”《备急千金要方 诊候》:“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本草纲目 序》:“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因此,虽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医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的敬业精神仍然促使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投身医学事业,为黎民百姓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仁术,传统中医药特别强调医生个体的道德品质修养,甚至将医生的道德作为行医的首要条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从业务技术和医德修养两方面对医生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和要求,指出作为一名“大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要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同时,还应当身怀“救济之志”,其中说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集中而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不仅被后世的医家奉为圭臬,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因而成为传统中医药伦理学思想的重要基础,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医德实践 第7篇

一、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医术水平与医德是从事动物诊疗工作人员必备的两个要素。医德可正确指导医术的发挥, 是其良好作用的基础, 同时也是提高诊疗水平的前提。当前国内动物诊疗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 (特别是兽医外科技能方面) , 部分从业人员兽医临床专业技能不强且未受过系统的医德教育, 在众多的医患纠纷背后, 多与医德有密切的关系。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 既是教师又是执业兽医, 对学生的培养贯穿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的始终, 教师的言行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课题组发现在实验课中教师对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相关法规的不重视及在诊疗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并不正确处理后, 将会或多或少影响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还可能在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方面产生错误的影响, 甚至产生放弃从事临床兽医学专业的念头[3]。因此, 在兽医外科临床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诊疗行为及医德表现, 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养, 而且关系到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本职工作及综合发展的问题。

二、精湛的医术是医德教育的前提

医德教育的前提是让学生掌握能够正确诊疗动物临床常见病的本领, 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医术高超, 具有高水平指导学生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的能力[4]。目前国内外动物诊疗技术发展迅速, 新病、老年病及遗传病等不断地出现, 同时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也不断地产生, 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 不断地学习、深入钻研,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兽医外科实践教学中, 不断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如课题组将激光消声术、裁耳术设计为综合大实验内容, 将减少动物痛苦、降低诊疗费用及新技术无私推广应用等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 在传授新技术的同时, 也开展了医德教育。另外鼓励学生在实践、实验过程中善于发现新问题, 勇于提出和独立解决问题, 使他们在外科实践教学中感受到一定的专业成就感, 许多学生就是在此阶段热爱上兽医外科专业的。

三、教师应自身医德高尚, 做好以身示范作用

关注并解除动物病痛, 实行人道救助, 为畜主和养殖户排忧解难, 促进临床兽医事业发展, 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当掌握高超的医术后, 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道德取向, 是以促进畜牧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治病及解除动物疾患为己任, 还是受眼前的利益所驱使, 所得到的诊治和服务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吃苦耐劳、严谨敬业精神作为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 为了临床兽医学事业的需要, 教师 (执业兽医) 可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和经济利益等, 及时解除动物病痛、正确合理处置动物诊疗工作, 为广大畜主和养殖户悉心服务及防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就是临床兽医价值的最高体现。教师应特别重视自身医德培养, 将其作为执业兽医的一项最为重要的人文素质而不断加强, 树立正确的医德观。教师的高尚医德, 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动物外科诊疗示范、动物术后饲养护理、动物医院医教结合、处理其他动物诊疗机构转诊病例、现场出诊等方面应表现出高尚的医德水准。

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障医德教育的效果

教师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引入案例分析法、开展多种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面, 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医德教育。

1.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兽医外科实践教学, 特别是外科临床毕业实习, 诊疗工作较为繁忙, 需要完成整个外科诊疗过程 (复杂手术和现场出诊) , 有时影响到正常的作息时间, 再有处置很多外科病例比较脏累 (严重外科感染、脓皮症、瘫痪及严重创伤病例) , 另外, 动物饲养者的层次和素质也有较大差异, 师生在心态上要端正, 发扬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在细致、认真的临床诊疗过程中, 显示出扎实的外科诊疗技能, 关爱动物并保障动物福利, 最大程度降低动物饲养者经济负担, 使畜主感到亲切、值得信任。这就要求教师着重教育学生对待各类病例一视同仁有爱心, 对复杂病例有耐心, 对动物的痛苦有深切的同情心, 对误诊漏诊病例有羞耻心, 引导学生努力做到不怕脏累、不辞辛劳,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 引入案例分析法, 强化医德教育。

引入案例分析法, 采用典型医德案例讨论, 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亲自体验医德情感。在案例中, 选择与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相关的、符合医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理论的、真实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5], 70%的案例选择那些对临床兽医学事业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废寝忘食、精心探索、勤勤恳恳工作的先进案例, 如汪世昌教授、王云鹤教授等先进感人事迹, 以激起学生敬岗爱业, 将来做一个合格执业兽医师的理想追求, 体验到兽医的事业责任情感;列举对兽医外科诊疗工作满腔热忱, 一心想着病患, 一切以病患为中心, 不辞脏累、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案例, 使学生热爱兽医外科事业, 并对病患具有深切的同情情感。同时, 选择30%的反面案例, 使学生对那些不精通专业、诊疗不细致甚至马虎、造成医疗纠纷乃至重大医疗事故和对病患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以医谋私、贪财图利的执业兽医进行透彻的案例分析[6], 如北京天价藏獒手术死亡事件、松狮犬剖腹产后感染死亡事件等, 使学生透过案例的表面现象挖掘其深层次原因, 通过这些反面的案例使学生认清其中的问题, 对这些不良现象产生厌恶的情感。

3. 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医德培训和相关学术交流。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补充了职业道德、兽医法规及动物福利与保护方面的内容[7,8]。近年来邀请德国汉洛威大学、日本鸟取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等多名国外知名学者介绍各国的医德教育情况, 并进行多场手术示范活动, 在展示精湛的医术的同时, 也充分展示出他们的外科素养及职业道德。另外, 通过观看国内外医德教育及相关案例的视频资料的途径普及此方面的知识, 如《兽医无国界》、《妙手兽医日记》等, 以提高师生职业道德水准、动物福利及动物保护等法律意识。

一个没有良好医德的学生, 不会成为合格的临床兽医学人才。学生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阶段受到良好的医德教育, 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而且对整个兽医学、畜牧学、比较医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 需要教师和临床执业兽医师不断地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茂怀, 赖纯胜, 许龙水, 等.医德教育, “服务-学习”新模式之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 2012, 11 (11) :1164-1166.

[2]杨叔子.杨叔子教育雏论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151-160.

[3]叶云.试论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紧迫性[J].科教文汇, 2010, 21 (1) :132-133.

[4]包利荣, 袁强, 马重阳, 等.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5 (1) :14-15.

[5]蔡青, 衡爱萍, 雷光文.病案质量规范化监控的实践效果[J].中国病案, 2010, 11 (8) :13-14.

[6]于专宗.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方法探析[D].复旦大学, 2005:1-3.

[7]顾为望, 于娟.国内外动物福利的比较与伦理学思考[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8, 28 (4) :199-203.

医德实践 第8篇

1 当前高校医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1.1 医德教育主体单一化

当前高等医科院校的医德教育仍然以德育、医学伦理学以及职业道德等理论课程的教师为主,比较单一,对学生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据一项山东对5所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现状调研数据显示,学生中有58.9%的人希望“专业课老师”,44.5%的人希望“医德高尚的医生”,40.5%的人希望“辅导员”能够成为医德育教育的主体。说明医学生对医德教育主体单一的现状不满意[1]。

1.2 医德教育内容原则化

当前高等医科院校的医德教育内容较抽象和笼统,过于理论化、原则化,一些传统的医德观念已经难以解答新医疗技术和新医疗模式提出的一系列道德问题,与医学专业教育“两张皮”,医德教育内容与现实道德状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形成有机结合,从而使医学生医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导致当前医德教育缺乏吸引力、导向力[1]。

1.3 医德实践体系碎片化

医德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加强医德实践,可以养成医学生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2]。大多数高等医科院校的医德教育已经开始注重实践,有意识地安排医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接触基层,通过“三下乡”活动,义诊服务活动,光荣院献爱心活动等等,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服务于人民。但是,医德教育实践仍然停留在零星地、碎片化的活动之中,没有建设实践平台,形成系统完整的医德实践体系,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医德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

1.4 医德教育环境内部化

医德教育与所有的德育教育一样,需要放置在一个社会的外化环境中,通过与医院、社会、家庭的文化互动及伦理整合,构筑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而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环境内部化,以课堂教育、校内教育为主,与医院、社会、家庭的联系不够,当前外部教育环境因素对医学生医德观念的形成与医德品质的塑造认识不深刻,重视不够。

2 医德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多种因素影响。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被迫走上市场化的道路。这必然产生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医德滑坡现象,在看待和处理医患关系时,金钱至上、人情物化,淡化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出现了严重的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3]。这种现象,对医学生的医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

2.2 医德教育主体的弱化

医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等医科院校各方力量的参与。但是,由于学校的各类考评机制的引导,弱化了医德教育主体,使得专业教师、辅导员等,本应是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生力军,却悄然从这支队伍里退隐,专业课中对医德教育的渗透,日常生活里对医学生医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都被大大削弱。

2.3 受教育者自身原因

医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他们更加注重实际的效用和物质利益的获得,注重自身地位的取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从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意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这种功利意识必然引起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疏离、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价值取向的“庸俗化”和“功利化”。一些医学生的理想、信念、追求发生动摇,在道德价值观念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仿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一旦他们的精神防线被击垮,理想的天平发生倾斜,便会做出错误的医德行为选择[4]。

3 加强医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高等医科院校如何破解医德教育面临的困境?我们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

3.1 “有声”教育:科学规划医德教育目标

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教育体系,它要根据医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确立不同的目标。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将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把医德教育按照医德情感培养、医德信念确立、医德习惯养成分成不同阶段,形成从一年级的医德情感培养,二、三年级的医德信念确立,到四、五年级的医德习惯形成的完整教育体系,并科学规划出不同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

一是把医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衔接,依据医学生道德成长规律和专业课学习特点,从新生入校到学完基础课程阶段,重点培养医生的角色认知感、社会责任感,完成医德情感培养目标。学校通过采取举行《医学生誓言》宣誓活动、人体解剖前对捐献者默哀等形式,触发医学生的医德情感。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熟读《朱子家训》、《论语》,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献爱心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医生角色认同和医德理论的认知和感受。从学习病理、药理、诊断学等桥梁学科到初步接触临床学科知识阶段,重点是医德感知向医德信念转化,完成医德信念目标的确立。学校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开展熟读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大医精诚》活动,并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见习),深刻体会医生对病人的责任,确立“大医精诚之心”的医德信念。从四、五年级到实习结束阶段,重点是把自觉的医德意识转化为医德行为,初步形成自觉的医德习惯,这也是医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通过加强临床带教医师树立强烈医德教育意识,在医疗过程中言传身教,组织实习学生反馈临床实习心得,引导学生分辨是非得失,形成学生良好的医德习惯[5]。二是将医德教育融入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通过开设《医学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要求》、《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课程,使医学生具备良好的适应、认识社会的能力,提高医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实际,认清自己的道德要求,从而达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效果。这是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大实际,也是医学生进入社会,自身成长的需要。三是将医德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医学院校学生在周末、寒暑假,到各个医院、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地方,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病人、老人、残疾儿童等服务,亲身体验病人的疾苦,感受“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厚重。

3.2 无形渗透:大力营造医德教育氛围

医学院校要把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营造出具有“大医精诚”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在校区建设人文景观,塑医学生誓言碑、布局中外历代著名医学家塑像、各种主题雕塑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操。医德教育中,榜样的力量能够激发起医学生对高尚医德的向往和崇敬之情[2]。学校应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为学生做人生理想信念的演讲报告或讲座,使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我校精心打造的品牌论坛“缙云讲坛”,从2008年3月至今,已成功举办38期,成为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育高尚医德的沃土。例如,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海扶刀发明者王智彪教授,用《穿越历史的思考——医学与医生》为题,从医学起源、发展到近代的科研成就,以自己无怨无悔坚守医学研究前沿阵地20多年,开发出免除病人痛苦的无创超声治疗设备“海扶刀”的亲身经历,使医学生明白医学研究要耐住寂寞、执着追求、精心探索,从而树立勤奋学习、服务社会,倾尽全力免除病人的疾患和痛苦的远大理想。通过名师大家作客大学讲坛,促进医学生对职业和责任的认识与思考,营造起浓厚的医德教育氛围。

3.3 “无形”与“有声”结合:不断拓宽医德教育途径

医德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医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医学科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和学生“四自”教育两个原则,从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第三课堂实践不断拓宽学生医德教育途径。

努力加强第一课堂主渠道教育。学校在开好《思想品德》、《形势政策》等公共课程的同时,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能》、《社会医学》、《中西医学比较》、《卫生事业管理》等必修和选修课,不断加强第一课堂医德主渠道教育,加强了学生对医德的理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教育。学校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积极融入医德教育。一是将生命教育与医德教育结合。在武汉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为抢救落水儿童牺牲的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见义勇为应该奋不顾身还是量力而行”持有不同意见。学校以“激辩青春飞扬,探索生命价值”为题举办了辩论赛,通过辩论,进一步诠释了的生命意义,激励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针对社会舆论对医学生亵渎尸体的评论,开展了“医德修养、你我共勉”倡议活动,开展了“5.12”汶川大地震祭拜主题活动,激发医学生的博爱精神和社会责任。二是将“唱、读、讲、传”活动与医德培育结合。学校举办“‘中国红·青春中国心’——走进医科大学”大型电视文艺晚会,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为了谁》、歌舞《战地玫瑰》等表现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达到对学生医德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在“5.12”国际护士节举办“健康天使,有你有我”—传承南丁格尔精神系列活动,激励学生传承南丁格尔人道主义精神。三是把学生“四自”教育和医德教育结合。学校成立学生自律组织,形成校、园区(学办)、寝室的三级自律机制。自律组织深入到学校教室和园区寝室,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丰富社会实践教育内涵。一是坚持开展学生“三下乡”活动。学生结合专业开展送医送药、健康咨询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社区行、经典诵读社区行、关爱农村贫困儿童区县行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6]。二是参加公共突发事件实践

活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公共事件发生后,我校积极组织学生以医疗服务、心理援助等方式参与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激发了爱心,提升了精神境界。三是大力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学校学生组建了“三师”同伴教育队伍——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他们以性医学会、营养协会、心理协会等社团为依托,组建了学生“同伴教育讲师团”,在校内外开展了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同伴教育、营养宣教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不管学生将来入何等职业,先使他成为一个人”。医德教育是对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健康幸福的关注,是对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通过加强学生医德教育,在学校形成了全员参与学生医德培养的“大医精诚”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面临困境。文章从分析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探索将“无形”渗透与“有声”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大医精诚无形,医德教育有声”的医德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医德教育,探索

参考文献

[1]尹瑞法,陈士福,孙莹光等.山东省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1:91.

[2]杨红.梧桐树下杏林之中——从东西方医德之差异浅谈当代医德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4:267.

[3]蒋广根.医科生医德认知度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9:75.

[4]张宥.医德教育有效性缺失原因及对策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51.

[5]徐玉梅,刘宪亮.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181.

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第9篇

一、深刻认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要靠先进的医疗科学技术和医疗设备, 二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只要二者相融, 医疗卫生事业就能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医德医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又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件大事, 务必要引起我们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正确认识医德医风的现状

在医疗卫生战线上, 广大职工能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规范, 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贡献。但是因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少数医务工作者政治学习有些放松,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有些淡泊, 出现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服务意识不强, 诊疗工作不细, 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缺乏责任心等问题。出现了给病员开大处方、检查多、费用高, 给病人增加负担的现象。这些医德问题, 虽是少数人的事, 但影响恶劣, 它使医患之间产生了鸿沟, 直接影响了白衣天使的形象, 同时还对党和政府造成不良影响。

三、高尚医德医风重在建设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能不能搞好关键在于党政主要领导能不能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 将其纳入医院发展计划, 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常抓不懈。党和国家领导十分重视医德医风建设。2010年5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 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 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民生问题”。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各级领导要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 按照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要求抓好此项工作, 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从自己做起, 使行业作风有一个根本的好转。

1、加强教育, 提高卫生队伍自身素质。

一是要始终不渝地积极组织广大医务工作者和职工认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胡锦涛总书记的有关重要指示, 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全体职工头脑, 指导工作。二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使职工将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入脑入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坚持反腐倡谦教育。使大家了解在新形势下卫生行业怎样进人市场、占领市场, 不断培养全体职工的责任感、事业心, 真正做到医德高尚、廉洁行医。四是加强专业技术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要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学技术学习, 如开展继续教育、病案讨论, 深造学习等。各级组织要大力表彰刻苦钻研的好医生、好护士, 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制度是保障。

民办医学生医德教育浅析 第10篇

医德,顾名思义,即医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医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命的安危。明代龚廷贤说:“病家求医,寄以生死”,说明医务人员与病人这一医德关系是生死所寄,性命攸关的。《哈佛成长课堂》中有一则故事,讲的是一名新来的护士金娜,出任责任护士,协助一名著名外科专家作一例极复杂的外科手术。在对伤口进行最后缝合时,金娜提醒教授还有一块纱布没有取出。但教授对金娜的话不予重视并命令马上缝合。金娜几乎哭着请求专家,而这时专家微笑地松开紧握的左手,那块纱布在他手心里呢。看完这则故事,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金娜的正直;佩服专家别具的考核方式。同时对他们的行为我们会心存感激,因为他们的执著,因为他们对生命的珍视。我们渴望生活中能有更多像这样的护士和医生;一直以来,“医生”被看作是救死扶伤、崇高、圣洁的职业,是我们性命攸关时唯一可以依托和信赖的人。但往往提到“医德”这个词眼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某些违背医德的医生,看到的是由此而产生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所以我们应从源头抓起,医学院校无疑成为着重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主战场。对于学生,加强医德教育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医疗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更易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对于社会,加强医德教育可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2 民办医学生的特点

民办院校的学生几乎来自全国各地,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参加全国高考,统一录取的专科程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虽然经过完整的中学知识的学习,但毕竟是高校录取批次的最后一批。无论从知识水平还是思想品质上都不可能达到各方面的要求。另一部分则为不到成人年龄的初中程度的学生。在此年龄阶段,离开父母,异地求学。对于他们来说,首先是亲情的缺失,父母关爱的缺少。而且他们本身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思想相对处于低层次,有的孩子被送到民办院校学习通常是由于家长教育的不成功。厌学、不求上进、思想散慢、叛逆等等青少年的缺点在这些学生身上都有体现。鉴于民办医学生的特点和进行医德教育之重要性,学校对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应当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始终。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把他们历练成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也是医学院校的职责所在。

3 加强医德教育

3.1 培养学生的爱心

医学在中国古代被称作“仁术”。即医生要有仁爱之心及高明的医术。爱自己、爱家人是我们的道德规范之一;爱病人则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素养。杨澜在她的博客中写道:在这世界上,并非人人都有,被称为心的东西。所以心、爱心的确需要我们来培养。学校有责任将每个医学生的爱心激起,可以通过组织义务献血、为灾区捐赠物品、争做志愿者、感恩教育等各种爱心活动让学生感受爱及爱的力量。在爱的情感中,让学生慢慢克服某些缺点。

3.2 紧抓入学教育

对于刚刚走进医学院校的学生,学校应及时进行入学教育。可通过专门的职业道德课向学生讲授合格医生的标准、观看医学工作者感人故事的录像,组织学生参观白求恩先进事迹展等活动,通过观和听,让学生去感,切身体会医生职业的神圣和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

3.3 充分利用校内外双课堂

医学院校可通过设置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马列思想等基础课程,首先让未能接受全面人格教育的学生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补上一课。同时在医学专业课及各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都应将正确的医德取向和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其中。辅导老师可带领学生到养老院等农村基层单位为老乡义诊。在服务病人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病人之痛,逐步将医德教育转化为医德行为,使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一名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的合格医务工作者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将医德教育作为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里的一段话,或许对于我们的医学生、医学院校及今天有些嘈杂而繁荣的社会有某种意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摘要:在我市朝着建设“药都”的方向大步迈进的同时,民办医学院校纷纷兴起并不断发展来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为我们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在更多的学生实现他们的医生梦想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是必需的,且其中的医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对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加强民办医学生医德教育加以探讨,以期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能够恪守职业道德,践行医德规范。

关键词:民办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

参考文献

医德医风建设之浅析 第11篇

【关键词】医德 医风 建设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要有一支技术优良、职业道德高尚的职工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以病人为本,真正做到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和体贴病人,有力地缓解医患矛盾,这其中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医德医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角色的转换必然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创造最佳身心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的需要、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在医疗服务中良好的人文关怀要通过医务人员进行,所以加强医患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就是塑造医院的形象。没有病人就没有医院,医疗无小事,服务从点滴做起,人人是窗口,时时强调医德医风建设与构建和谐医患、护患关系融为一体,开启医患和谐之门。

二、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是“行医为民”。

好的医德可以使医务人员明确对病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将责任和义务转化为其内心的信念——行医为民,从而促使其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利益为重,对事业忠诚。医务人员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患者的角度着想,少抱怨患者的不理解,要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医疗质量,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位病人。病人尊重医生、尊重护士、尊重医护人员的劳动,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使自己的病情得到治疗,身心健康得到更大的保障。做好医患、护患和谐,彼此理解、尊重,从而实现互动双赢的局面[1]。

三、医德医风建设的考评要做到“科学,全面,激励”。

1、明确医德医风考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旨在通过加强医德医风考评,规范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力求通过道德约束和考评,为医护人员养成较好的执业习惯,树立“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新风尚,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

2、建立科学全面的考评体系。科学全面的考评体系是实现考评目标的关键和核心。分析医患关系现状,结合相关主管部分的各类规章制度,制定医德医风行为规范、提炼考评关键指标,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医德医风考评结果作为应聘、提薪、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定期对医德医风“优秀”人员给予表彰;对医德医风“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暂缓晋升、聘任或调离原工作岗位,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引导医护人员从思想上重视医德医风、从行为上注重自身德行的良好氛围[2]。

四、医德医风建设的具体对策

1、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首先,医务人员要树立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教育,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淡薄名利、乐于奉献;其次,医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多层次、多角度、多内容地培训,以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关心患者,爱护患者,视病人如亲人,进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医患氛围。

2、加强医患相互沟通

医务人员应该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把患者不放心不了解的事情讲清楚,帮助患者选择,这样患者才能理解医务人员。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风险性高的学科,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这也需要广大患者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才能使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心态从事医学事业,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3、加强法制化管理进程

医患双方应各自遵守应尽的义务,用法律来处理和维护医患关系。第一,医患双方都有共同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各方都要遵守卫生法规,要有统一的、有说服力的、比较公正的、有权威性的、真正能起到约束医患双方和解决矛盾的法规,并严格执行。第二,执法要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有姑息行为的执法人员必须追究责任,对不正当的媒体报道,造成严重的后果,也理应追究其责任,做出相应的处罚,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解决矛盾争端。

五、小结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一个医院的医德医风关系到广大病患的安全和整个医院的发展前景。应正确看待当前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形势,客观分析存在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并认真给予解决。而肩负社会和群众期望的白衣天使更需要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病患者,认识到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精湛的技术水平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将医院的医德医风带上新台阶,为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如此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让广大患者和家属满意,才能让自身拥有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运奇等,《医德医风监督管理系统的运用》,中国数字医学,2010年第2期,第13-15页。

医德医风建设要从医学生抓起 第12篇

1 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

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服务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德, 也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来调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及医务人员与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总和。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是为培养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使其将来在医疗活动中能自觉遵循医德义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医德医风教育效果直接影响到将来医务人员的素质, 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 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准, 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 是关系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

2 医德医风建设要从入学抓起

医德医风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刚跨入医学大门的新生, 应该在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中开展医德医风建设, 培养他们对医学、对自己本专业的热爱,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 市场经济中的某些东西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医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 医德医风教育不再是课堂德育知识的简单重复, 而是要以体现医学、医学教育、医德素质教育为特点的校园文化对医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利用校史展、医学艺术雕塑、希波克拉底誓言、医学生誓词、名人名言、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和医德医风宣传教育。利用每年的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人文学术讲座、艺术选修课、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在其中来“净化”社会大环境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 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学院和系部开展的“青年志愿者”、“义工”、“献爱心”和“无偿献血”等社会实践活动, 到福利院、孤儿院、病房去为孤寡老人、儿童及患者送去关爱、抚慰和奉献。在这些活动中, 他们这种亲身经历会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人文关怀的情感油然而生, 医学道德的责任感自然增强。通过这种以“服务社会, 服务他人, 倡导文明, 倡导互助”为宗旨, 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有效医德教育途径, 来培养医学生仁爱、高尚的情操, 从而加强他们的医德医风建设, 这也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

3 将医德医风建设融入医学知识学习中

医学生在入学后的医学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 我们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为目的的医学史教育, 让医学生在了解祖国医学发展的历史、医学专家的医德典范和医学名家的先进事迹过程中, 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学好医学知识、投身祖国建设、服务好人民群众的远大志向。在医学基础课如解剖课中介绍前人或为发展医学事业而捐献出自己遗体的医学前辈崇高行为, 用现实生活中的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

对有了一定医学知识的医学生, 在专业学习中融入医德医风教育内容, 重点培养医学生学好医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因为良好的医德医风首先是建立在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基础之上, 如果说我们的诊疗技术水平低下, 不能及时为患者正确诊断和治疗, 那么还谈什么良好的医德医风。护理专业学生如果在护理不同的患者的时候, 不懂得洗手, 那就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检验专业学生如果不懂得脑脊液标本采集的不易, 就不懂冷天的保温送检, 就会导致标本检验的不正确, 如果不懂得某些细菌体外药敏敏感, 而体内是耐药的话, 那么就无法指导正确的用药, 必定导致疾病诊断不清和治疗延误。因此, 抓医德医风建设必须从严抓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 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出发, 只有这样才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身体病痛和经济损失。

另外, 专业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 认真找寻专业教育与医德教育的结合点。在所授课程的内容中结合学科特点来进行德育医风教育, 如医生在冬季时给患者体检时, 应先将自己的手搓热, 这是最起码的医德, 不会导致患者的不适。专业教师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 在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授课过程中运用广博的医学知识或边缘学科知识, 将医德医风理论融入其中, 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 并用自身良好的医德医风来教育影响学生。

学院或系部还可组织一系列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并能不断强化医德医风教育的活动, 诸如参加医学义诊、医学咨询、下乡巡诊、义务普查、医德医风演讲、辩论赛、医德医风征文、医学法律知识讲座、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等等活动, 来不断提高医学生接受医德医风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在实习中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高标准的医德、医风要求做到对患者极端地热忱, 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 对技术精益求精。“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现在已成为医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 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和技术水平如何, 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危, 也牵涉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一个医务工作者, 除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 才能担负起“防病治病, 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学院的医德医风教育如果说是学生未来职业的一种感性认识的话, 那么临床实习则是医德医风教育的一个延续, 更需进一步加强。

学生在实习时, 与患者有着直接接触, 我们要加强与教学医院的联系, 建立健全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和医德医风教育体制, 采取多渠道来加强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在医院中营造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 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聘请那些医德高、医术精的医务工作人员来承担临床带教任务, 进行规范教学, 时时处处以患者利益为重, 表现出对医疗事业的忠诚和工作中的主动精神, 让他们用鲜活的事例对实习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 让实习生认识到医学知识绝非是喜欢或不喜欢, 而是与疾病诊疗紧密联系的, 如果不学好, 在工作中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培养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正确认识医疗工作在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不断提高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临床工作能力, 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实习中将减轻患者痛苦作为医学生的神圣职责, 学会如何面对患者, 如何询问病情, 不要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 检查患者时不要随意暴露患者的非检查部位。学会如何关心患者, 一句暖暖的问候、一个和蔼的微笑、一个细心的检查动作, 都可以增强患者对生活、对治疗的信心。大家只要付出一点爱, 患者都将充满无限的温暖和温馨。

5 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南丁格尔、白求恩等无数医德、医风高尚的典范为社会树立了良好形象, 也为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辈的医学典范, 还要学习英雄模范。学习在“非典”期间、四川汶川地震中战斗在临床第一线, 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 来激发每一个实习生职业荣誉感、责任感, 引发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医风。

上一篇:信息荟萃下一篇:冥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