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展望范文

2024-05-20

前景展望范文(精选11篇)

前景展望 第1篇

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处在深度调整期。过去二十多年,因为有IT革命、柏林墙倒塌、二十多亿廉价劳动力融入市场等对于价格上涨的抑制,西方国家可以长期超发货币、大搞赤字财政,超前消费,透支未来。中国则因为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国家所有、政府介入经济活动深等原因,经济投资冲动,产能过剩,低消费、高储蓄、高出口。当然人口红利也是中国低消费、高储蓄、高出口的重要原因。

过去二十多年,世界经济是各自结构失衡的中美两国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相互匹配双人舞的结果。当IT革命效应已尽,中国剩余劳动力用完,这一模式便不可持续。所以,华尔街金融危机不只是金融危机,还是这一增长模式的强制终结。西方国家必须降低不可维持的高工资、高福利,提升经济的竞争力。这是紧缩、还欠账,决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中国则需要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需要深层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也非易事。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痛苦而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三五年内便能完成。

对于中国来说,2013年会是一个改革之年。习李新政气息已经扑面而来。政府已经承诺制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金融自由化会有所推进,但是上游产品国企垄断经营的状况难于根本改变。政府作风会有改善,但是高成本运行现状还难根本改变,因此企业高税费、高经营成本的现状也难改变。国际上,人民币汇率博弈仍将存在,人民币仍然会缓慢升值。国内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房价不会下降,但也不会大幅上涨。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苦果还需慢慢消化。不过,中国需要的是更加自由的市场,而不是什么收入倍增计划等等。

中国经济的成功不在于低劳动成本优势,而在于先进的生产方式。这个先进生产方式主要表现在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庞大的产业集群和分工网络。中国生产的是必需品,需求有托底。经济不景气,人们会减少消费,但是对于必需品的减少是有限度的。这是中国经济维持中高增速的基础。不过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已经回到7%左右,不应追求更高的增长速度。假如在政策刺激下经济重回8%以上的高增长,那并不是好事情,未来经济调头会更快的。

公司前景展望 第2篇

初起公司将在1-2年间,由雏形酝酿到成熟经验积垒,待公司管理正常入轨,经营体制完善,将以公司全国连锁机构名义,稳健的向全国各大城市辐射推广。

201X年春节联欢晚会,传承历年来传统表演方式,把当今最热门,最富有争议的话题都会在晚会上的节目中流露出来,冯巩表演的小品“高调”提到了“代驾”行业,这预意着此话题已经受到大众化渲染。

众所周知公司力量支撑全球经济,无疑大品牌公司、有形象公司,对百姓的影响甚远,本人深受全球经济导向影响,学会做公司就做百姓心中的品牌公司,市场经营立足久远的公司,正是这种经营理念的好奇心和青春热血倾注,使新公司的经营将更加蓬勃发展。开发此项目的“盈亏风险”与其他项目在市场的:“盈亏风险”的比例较小,此项目属中介传媒,只要中国的酒桌文化不改变,“酒驾”法律条文不取消,用心经营发展公司必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我国就业问题前景展望 第3篇

关键词:就业,现状,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极其困难, 需要长期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难题。而我国政府近些年对就业问题的关注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充分肯定我国在就业方面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当前仍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一、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并存

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每年新增劳动力2, 000万人, 城镇每年新增1, 000万人, 加上需要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富余人员, 每年需要解决就业的人员达2, 400万人。而从劳动力的需求看,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就业岗位每年仅有800~900万个, 加上补充自然减员, 共计安排就业1, 200万人左右, 仍有半数人员面临失业的风险。而在农村, 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 但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 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1亿人以上。从总体上看,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农村劳动力转移将进入一个平稳渗出的状态, 城乡劳动力同时供大于求的态势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存在。

二、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目前,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政府兴办, 由于一些人力、物力的条件限制, 其功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而与此同时, 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乘虚而入, 发布虚假招工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屡见不鲜;另外, 一些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而歧视甚至剥夺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 在一些地区, 某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 只有一句口头协议了事。工人干完了活, 却拿不全甚至拿不到该有的工钱, 而法律对这种非正式的口头约定无法实施有效保护。由此, 只有严格规范用工合同, 明确界定劳资双方的权责, 才能真正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 进而增强劳动者对外出务工的信心,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正常合理流动。

三、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还不成熟

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 我们对培训工作的重视不足, 培训的体系还不健全, 政府补助的资金少、培训人员比例偏低、手段相对落后, 使得劳动力供求无法有效对接, 就业市场始终不温不火, 这也是造成就业供求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 目前不少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而企业又缺乏所需人才, 这是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体现, 这便要求我们对人才的培养教育要有前瞻性、计划性。对产业结构升级中可能短缺的工种提前做出预测, 提早制定培养计划, 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变被动为主动。再者, 要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短缺型人才的培养。为此, 企业内部也要加强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另外, 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完全消化, 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的问题, 对于这些大龄的无特殊专业技能人员的培训和安置问题, 政府要承担应尽的职责。

(一) 借鉴国际经验, 加强法制建设, 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奠定基础。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 世界上已有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英国于1911年颁布的国民保险法被认为是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的起源, 后来一些国家纷纷效仿其做法, 逐渐成为世界失业保险制度的主流。为适应经济转型和市场转轨, 参照国际通行做法, 我国于1998年1月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之后随着条件日益成熟, 2007年8月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指明了促进就业的方针和相应的一些就业制度和部门责任。《就业促进法》的施行有利于建立一个就业的长效机制, 有利于政府明确所履行的职责和社会各方面参与就业促进工作。未来随着法制环境的改善和相应配套政策的实践, 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必将更加健全和完善, 失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也将走向更加规范化的道路。

(二)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强化劳动行政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具体职责, 促进就业工作。由于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政府应当承担促进就业和治理失业的主要责任, 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政府首先应积极发展经济, 改善就业环境,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抓紧建立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和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 以解决部分劳动力因缺乏技术而无法就业的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教育部门和各院校应重视岗位需求的调查,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比例, 鼓励大学生参与加入志愿者工作岗位和下基层工作;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 要注重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为科技人才提供就业岗位。作为具体负责就业工作的各级劳动行政部门, 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宣传普及工作, 制定好配套的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培养造就一批知法、懂法、善于执法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要对人力资源市场的职业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 规范市场秩序,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大劳动监察力度, 加快建立有效的防范和查处机制。

(三) 转变观念, 动员社会各级力量, 大力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给钱给物, 不如给一个创业环境、创业条件。这就要求政府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努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激发更多的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就业者来说, 也应当从实际出发, 转变就业观念, 降低就业期望值。不能眼睛只盯着机关、外企、高收入单位和轻闲的工作, 自主创业、弹性就业、到农村和基层工作, 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以后如遇到合适的机会, 依然可以进行调动、竞聘和再就业, 以取得更理想的工作岗位。

(四) 强化就业援助, 帮助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一是扩大就业困难人员的对象范围。将就业困难人员扩大为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 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二是扩大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企业范围。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是要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三是调整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补贴政策。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人员, 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期限可延长至退休;四是将就业援助对象扩大到资源枯竭或者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人员集中的地区。此外, 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要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 申报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应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

总之, 促进再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 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推进。相信只要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我们就能够把失业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让广大群众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贾俊玲.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7.

[2]侯文若.社会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1.

我国云计算前景展望 第4篇

网讯:

内容提要:展望2012年的云计算展望2012年,虽然云计算会继续在隐私保护、安全可信、标准化、可靠性、网络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受到质疑,但行业内外的质疑声会渐弱,因为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新技术新业务都会遇到的“通用问题”,不是“致命性”的,是可以逐步解决的。2012年云计算依然会很热,但泡沫继续被吹大的可能性降低。

2011-2015年云计算市场研究报告

对比美国等云计算先进国家,我国云计算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重建设、轻应用。美国政府云计算战略的核心目的是大幅减少数据中心的数量(5年内减少800个),以降低建设运营成本,而我国有超过20个省市制定了各自的云计算规划,云计算基础设施投资热潮涌动,其中11个城市的预算超过了100亿。

第二,已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仍有差距。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掌握了虚拟化等私用云技术,开始试验性应用。在公共云技术领域,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具有了一些突破,但可管理的资源规模普遍偏小,商用经验也少。

第三,电信公司云服务已起步。

传统电信公司等在云计算方面的定位和发展路线日益清晰,纷纷推出内部IT系统虚拟化、云存储、虚拟桌面和新一代数据中心服务等。

第四,政府引导力量加深。发改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5城市云计算试点工作落地,发改委设立了云计算专项基金,15个企业获得千万级资金支持。

展望2012年的云计算展望2012年,虽然云计算会继续在隐私保护、安全可信、标准化、可靠性、网络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受到质疑,但行业内外的质疑声会渐弱,因为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新技术新业务都会遇到的“通用问题”,不是“致命性”的,是可以逐步解决的。2012年云计算依然会很热,但泡沫继续被吹大的可能性降低。

私有云技术和产品日益成熟。大型企业及政府机构的私有云计算建设进入快速增长期,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接受和采用虚拟化和自动化等技术,改造升级企业的IT系统,应用阻力从理念上不接受,转移到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以及已有IT系统如何演进到云。

技术难度低的业务将成为最早的公共云服务。由于技术储备和产业环境等因素,技术难度较低的远程虚拟桌面、存储类的I a a S和云计算中心业务,将会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共云服务。鉴于中国特殊的用户开发习惯、平台开放程度、平台商的政策和信任度等,开放平台服务预计仍然困难重重,Google和Amazon等的公用云平台服务的成功难以复制。

电信公司的云计算路线日益清晰。内部I T系统改造、小型机的x86化、云存储、虚拟桌面、系统集成以及面向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服务等,将成为电信公司主攻的方向。

数据中心建设趋向冷静。2011年全国至少有20个城市推出了云计算规划,但在2012年各地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将趋向冷静,大型数据中心新建项目减少,真正的数据中心项目将拉动云计算中心的制冷、网络和服务器等设备的采购大幅提升。2012年,继续提出云计算规划的城市数量将不会出现大幅上升。

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面对日益缩减的利润空间和迅速显现的云计算机遇,制造商纷纷制定转型计划,华为、中兴、联想、曙光纷纷发布云计算战略,以云计算为契机,实现从硬件设备制造商向信息技术服务商的转型。在新的时代里通过云计算占据一席之地,是当今IT产业链中无论大小企业都在追求的一大趋势。

宽带中国推动云计算发展。目前我国互联网仍处于“低速宽带”阶段,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关键是带宽问题,只有实现高速宽带,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才可以得到大发展。现在国家已经把“宽带中国”纳入发展战略,今后5年将加大宽带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构建国家下一代新兴基础设施网络,这将带动云计算产业高速增长。

物联网的应用和前景展望 第5篇

【关键词】物联网、RFI D、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42-01

1、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从技术上理解,物联网是一种智能网络。物联网中的所有物体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传输网络,传到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或将信息从信息处理中心传送给物体,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从应用上理解,物联网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联接到一个网络中,形成“物联网”,然后“物联网”又与现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的目的。

2、物联网的应用

从1999年MIT Auto-ID Center 提出物联网概念到现在,物联网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标准和关键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实际应用。例如:(1)2002 年,英特尔公司率先在俄勒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葡萄园。传感器节点被分布在葡萄园的每个角落,每隔一分钟检测一次土壤温度、湿度或该区域有害物的数量,以确保葡萄可以健康生长。(2)由英特尔的研究小组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巴港大西洋大学的科学家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监视大鸭岛海鸟的栖息情况。他们使用了包括光、湿度、气压计、红外传感器、摄像头在内的近10种传感器类型数百个节点,系统通过自组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300英尺外的基站计算机内,再由此经卫星传输至加州的服务器。 (3)在国内,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4)我国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2010年6月18日在苏州科技城投用,该中心将为高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购票、检票的单调方式,将在这里升级为人性化、多样化的新体验。刷卡购票、手机购票、电话购票等新技术的集成使用,让旅客可以摆脱拥挤的车站购票;与地铁类似的检票方式,则可实现持有不同票据旅客的快速通行。(5)2011年1月3日,国家电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无锡市惠山区西泾变电站日前投入运行,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西泾变电站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将传统意义上的变电设备“活化”,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和决策,从而完成自动控制。完全达到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前期预想,设计和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3、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未来将在各行各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会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3.1 未来超市:一次性扫描(你可以推着购物车迅速通过RFID阅读器),结账同时完成(超市和银行联网),超市终端没有收银员,你可以推着车直接从阅读器走出去,所有的商品就同时完成了结账。并且消费者可以知道每件物品的历史。

3.2 未来医院:物联网在医疗机构中有很多应用,带有射频识别(RFID)-传感功能的手机可以作为监控医疗参数和给药的平台。物联网的优点首先表现在可以预防和易于监控上,人身上可以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对人的健康参数进行监控,并且实时传送到相关的医疗保健中心,如果有异常,保健中心通过手机,提醒您去医院检查身体。其次表现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进行专案诊断。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RFID)、近场通信(NFC)、蓝牙、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ZigBee)、6LoWPAN、无线阀位监控器(WirelessHART)、ISA100 、WiFi的结合使一些重要指标(温度、血压、心率、胆固醇、血糖等)的测量和监控方法得到了显著改善。

3.3 安全保障:无线识别设备在很多领域被广泛用于增强安全性,以下是部分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地震、森林火灾、洪水、污染(水和空气)。

建设监测:漏水、漏气、振动、着火、非法进入、人为破坏。

个人:抢劫报警、设备监控、支付系统、身份安全。

3.4 实时城市管理、交通管理

实时城市管理:设立一个城市监控报告中心,将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这样系统能够快速收集每个网格中所有类型的信息。利用部署在大街小巷的全球眼监控探头,实现图像敏感性智能分析并与110、119、112等交互,实现探头与探头之间、探头与人、探头与报警系统之间的联动,城市监控中心依据事件的紧急程度上报或指派相关职能部门(如火警,警察局,医院)采取适当的行动,这样政府就可实时监督并及时响应城市事件,从而构建和谐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

实时交通信息:智慧的道路是减少交通拥堵的关键,但我们仍不了解行人、车辆、货物和商品在市内的具体移动状况。通过随处都安置的传感器,我们可以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帮助监控和控制交通流量。人们可以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并据此调整路线,从而避免拥堵。

3.5 零售、物流、供应链管理 :物联网在零售/供应链管理上有很多优势:通过使用RFID技术装备和对货物情况进行实时追踪,可以优化零售商的管理。例如:(1) 给放养的每一只牲畜都贴上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会一直保持到超市出售的肉品上,消费者可通过手机阅读二维码,知道牲畜的成长历史,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有10亿存栏动物贴上了这种二维码。(2)此外,零售店的相关资料可以用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物流,如果制造商知道零售商的库存和销售数据,那么他们就可以生产适量的产品,避免过量生产和生产不足。

3.6 智能建筑(能源自动计量/家庭自动化/无线控制)

带有现代家庭娱乐系统(家庭娱乐系统是建立在通用计算平台上的)的智能住宅能够很容易地与建筑物中其他的传感器相连,从而形成一个完全互联的智能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能提供必要的数据使温度、湿度自动地调节到舒适的水平,优化采暖或制冷的能源使用。

带有物理传感器(融合了传感器微型化、无线通信和微系统技术的优点)的自动化无线网络识别装置形成了无处不在的传感网,这种传感网可以对建筑物和私人住宅中的环境数据(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精确的测量。

使用家庭无线自动装置通信技术(如ZigBee、LoWPAN等),建筑中的所有"物"都能够进行双向沟通。例如,冰箱中的触屏显示器可以更改自动调温度的设置情况。洗衣机可以在保修期内自主订购替换零件。个人移动装置在家庭网路范围内能够自行进行各项检查和汇总。

除上述应用以外,未来物联网还将在环境监测、食品药品安全、商品追踪、文物保护、农业育种、保险、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电子垃圾回收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4、结束语

物联网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又一次全新的应用。当前,物联网的发展风起云涌,被誉为“下一个IT时代的产业革命”。不难预见:物联网将来必将改变世界。

参考资料

[1] 周伟 浅谈物联网及其技术应用 [期刊论文]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8)

[2] 郑树泉.韩元杰.张泉 物联网架构与应用 [期刊论文] -软件产业与工程2010(6)

[3] 王莹 物联网与信息发展 [期刊论文]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2)

民俗文化产业前景展望 第6篇

1 民俗文化产业崛起的必然性

据国际学术界的预测,这个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一个是信息产业,一个艺术产业。艺术产业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文化产业。

民俗是人民生活方式的总称,是人民当作美好生活方式而被创造出来。所以,民俗文化实质上是人类的生存艺术。这种艺术贯穿于节日喜庆、衣食住行、农工商学、家庭家族、社区社团、生老病死、婚丧礼俗、宗教信仰、祀神驱鬼、民间医药卫生、民间科技、民间文艺、民间体育、游戏娱乐……总之,这种生存艺术迷漫浸润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构成艺术产业的最雄厚的基础、最广阔的市场。艺术产业(文化产业)的崛起,必然是民俗文化产业的崛起,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艺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就了解了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艺术产业何以能成为世界两大产业之一?这是由政治和经济双重原因决定的。

所谓经济原因,是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和趋势是商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逐渐超过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甚至某些物品的包装价值超过物品价值,以至“买椟还珠”不再是笑话。改进商品设计、增加商品的文化意蕴,提高商品的审美趣味和格调成了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以至于商品的竞争成为工艺制品的竞争,商业的竞争成了艺术的竞争。艺术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产业的支柱和灵魂。

所谓政治原因,是指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对峙走向对话,是世界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政治上的这种开放格局直接摧生了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和交换,交换催生了市场,市场催生了产业。特别是意识形态上的对峙走向对话后,催生了文化的多元和交换,使得文化产业迅猛崛起,比如美国出口欧共体的影视产品成为美国出口欧共体的第三大产品。

21世纪的中国人,在摆脱了贫困,走上小康之路后,精神文化的需求将摆上首位。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早在八十年代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发展“玩”的文化,十年后他进一步指出,玩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进而提出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前文讲的民俗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生活艺术,在特定条件下被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数不清的奇风异俗。但民俗既有地方性,也有时代性。这就决定了民俗要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根据民俗初步的研究成果,已发现“趋美律”是民俗的发展规律,即民俗学是向美的规律发展的。根据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的基本原理,我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民俗越变越美的必要条件。而实现美的动力是交流。我国文化经济体制的建立,恰恰为交流提供了市场。比如深圳市的“民俗公园”就是民俗建筑艺术的交流,在那里,各民族的建筑艺术的展示成了深圳的一大文化产业。我们不能不佩服深圳人的远见,从这里让世人早早地望见了民俗文化产业的曙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民俗文化产业必将崛起。

2 民俗文化产业群集的三个主要方面

2.1 民俗建筑艺术

所谓民俗建筑艺术,大到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代表一个村落,一个家族。

上文提到的深圳“民俗村”公园,就是变民俗建筑艺术为文化产业的典型例子。

建筑艺术直接体现的是居住民俗。如中国民间传统民居的五大建筑形式: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客家的“土围子”。这些建筑引来了国内外无数旅游观光者。如福建永定县丰盛乡的客家围屋“振龙楼”,曾被外国人怀疑为火箭发射井。1985年在美国洛杉机世界古建筑精品模型展览会上,有两件作为人类历史财富的中国建筑模型展览,一件是北京天坛祈年殿,一件是客家围屋“振成楼”。“振成楼”如今已开展成旅游景点,在展示其历史价值的同时,获得了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在旅游业成为世界各国的支柱产业的同时,民俗建筑艺术如故宫、长城、寺庙、宝塔等等,又成为旅游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2.2 民俗工艺制品

民俗工艺制品如潮逐浪般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穿戴服饰,到风味小吃,到日常用品,越有地方特色的越有市场。

民俗工艺制品之所以有市场,它不仅仅是历史劳动者智慧的结晶,而且是大众消费心理的积淀。当美国人喝惯了可口可乐后。尽管“百事可乐”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可口可乐,可是还是引起了美国消费者们的抗议,不断的投诉者抗议百事可乐破坏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俗工艺制品对本地人来说是生存方式的组成部分,对于外地人来说是对异质文化的欣赏,比如韶兴黄酒(花雕),外地人到韶兴,不饮韶兴黄酒如同没到韶兴,而韶兴人深知传统的吸引力,干脆开发一个“咸亨酒店”,人们进这个店饮酒,饮的是韶兴的文化传统,品尝着“孔乙己”当年的人生况味。与其说是物质享受,不如说是精神享受。

这就是民俗工艺制品的优势和特殊魅力,也符合未来商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将逐步成为主导价值的发展趋势。

2.3 民俗风情活动

民俗风情能开发成产业的主要集中在节庆活动。改革开放后,各地因地制宜创造了节庆活动与经贸活动相结合的经验,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叫“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山东潍坊风筝节,广西“三月三”山歌会,东北的冰雕节,景德镇的陶瓷节,东莞的荔枝节,兴国的重阳山歌节,大余的赏梅节,赣州的宋城文化节等等,通过一个个民俗节庆活动,推销产品,招商引资,签订合同,动辄上亿元的经济效益。今年昆明的世博会,集世界各国花卉艺术的精萃,既是一次民俗风情活动,也是一次商业活动。广义上也可理解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

可以说民俗风情活动是开发民俗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 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及其前景展望 第7篇

随着网络技术和IT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并且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数据存储能力已经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值,网络资源的供需关系出现不均衡状态,一些应用需要大量的网络资源,相反还有大量的网络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鉴于此,网络资源的整合、优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一发展的产物便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为数据计算和存储管理提供了虚拟资源空间和超强的计算能力,可使用户廉价、高效、灵活地享受服务。

二、云计算简介

自云计算的概念提出以来,有关云计算的定义一直是百家争鸣。这足以表明云计算具有丰富的内涵,也说明专家和学者们对它的重视。

从应用方面来定义:云计算既不是单纯的计算,又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一个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把所有软硬件资源整合优化,充分利用和调动这些数据资源,通过组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为人们提供各种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廉价、高效的智能化服务,可以理解为云计算就是服务。

从技术方面来定义:云计算是传统计算(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和网络技术(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在2010年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概要)》指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等)是动态、可伸缩的、被虚拟化的,且以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方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计算。由于资源是在互联网上,而在计算机流程图中,互联网常以一个云状图案来表示,因此可以形象地类比为去计算。

三、云计算架构和关键技术

1. 云计算架构

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分为四层:物理资源层、资源池层、管理中间层和SQ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构建层。

物理资源层包括计算机、存储器、网络设施、数据库和软件等。

资源池层通过虚拟化技术在一个物理服务器上生成多个虚拟机,并在这些虚拟机之间实现全面的隔离,以便为基础设施层的多租户服务。资源池层的作用是物理资源的集成和管理,给中间件层或用户准备其所需的计算和存储等资源,使资源能够高效、安全的为应用提供服务。

云计算的管理中间件负责资源管理、任务管理、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中间件在资源池层所提供资源的基础上,提供多种服务,如缓存服务和REST服务等。这些服务既可用于支撑SOA构建层,也可以直接让用户调用。

SOA构建层将云计算能力封装成标准的Web Services服务,并纳入到SOA体系进行管理和使用,包括报务注册、查找、访问和构建服务工作流等。可以把SOA看作是模块化的组件,每个模块可以实现独立的功能,不同模块之间的结合则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模块之间的接口遵循统一标准,可以实现低成本的重构和重组。

2.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1)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实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它可以将软件应用与底层硬件相隔离,是云计算依托的基础,同时也是云计算区别于传统计算的重要特点。虚拟化技术分为两个层面:物理资源池化和资源池管理。其中物理资源池化是把物理设备由大化小,将一个物理设备虚拟为多个性能可配的最小资源单位;资源池管理是对集群中虚拟化后的最小资源单位进行管理,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用户对资源的申请情况,按照一定的策略对资源进行灵活分配和调度,实现按需分配资源。

服务器的虚拟化使一个物理服务器虚拟成若干个服务器使用。一个物理服务器上可以运行多个虚拟服务器;一个虚拟服务器与其他虚拟服务器完全隔离,以保证良好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将物理内在包装成多个虚拟的内在,互不干扰;运用虚拟服务器之间的快速热迁技术,使一个故障虚拟服务器上的用户迅速转移到另一个正常的虚拟服务器上;利用调度和分配技术,平衡各个虚拟服务器的利用率;对多个虚拟服务器的动态实时生成、启动、停止、迁移、调度、负荷、监控等应当有一个方便、易用的统一管理界面。

(2)数据存储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为了保证位于云中的数据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及可靠性,云计算采用的是分布式的数据存储方法。云计算系统需要同时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并行地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因此,云计算的数据存储技术必须具有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的特点。

(3)编程模型

为了用户能方便、自由地享受云计算带来的服务,能利用编程模型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来满足要求,所以,云计算的编程模型应尽量地简单易学,而MapReduce这种新兴的编程模型是适合云计算的。MapReduce是由Google提出来的,用来开发Google搜索结果分析时大量计算的并行化处理,它支持在服务器集群上的规模庞大的数据集的并行计。该模型架构设计是受到函数式程序设计中的两个常用Map(映射)函数和Reduce(化简)函数的启发,首先通过Map将数据分割成不相关的区块,调配给网络上的多个计算机来处理,以便实现分布式的运算效果,然后通过Reduce将多个计算机的处理结果汇总输出。因此,用户只需要提供自己编写的Map程序和Reduce程序就可以在服务器集群上进行大量的分布式数据处理。

(4)海量数据处理

为了提高海量数据处理的效率,通常采用并行计算模型。并行计算是提高计算机系统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把云计算中被求解的具有海量数据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均由一个独立的计算资源来完成,即同时使用多种计算资源(例如多个处理器、廉价PC等)协同解决同一问题的过程。并行化计算,利用多机的计算资源,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

(5) Web2.0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同时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Web2.0是以分享为特征的实时网络。

(6)云计算的安全

云计算的数据存放在云端,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的其他用户是保密的,但是对于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毫无秘密可言。因此,云计算存在失、泄密的潜在风险,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四、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

(1)优化IT产业布局

云计算会将以往各单位(企业)自给自足、自行管理的IT运营模式改变为由云计算提供商按需供给的模式,传统的小规模数据中心将被充分考虑资源合理配置的大规模数据中心所取代,即从分散的、高耗能的作坊模式转变为集中、高效、友好的资源使用模式,使得信息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2)促进专业合理分工

云计算提供商的数据中心较之中小型数据中心更加专业,管理水平更高,成本更低。IT技术的进步、升级、换代要比其他行业快得多,与中小型数据中心相比,云计算提供商对此投入会更多,同时,还可以提供更为完善、更加先进的软件,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管理团队,以及配套的管理软件。由此可见,云计算可以促进专业分工更趋于合理,进而优化IT产业格局。

(3)提高资源利用率

传统的数据中心难以兼顾业务的可用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则更加难以应对,因此,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于是,导致资源利用率很低。而在云计算平台中,许多用户共用一个资源池,通过动态资源调度机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资源利用率可以提高六十个百分点以上,优势十分明显。

(4)大幅减少前期投资

云计算将取代传统的各类数据中心。这意味着各企业(用户)无需拥有硬件和软件支撑的数据中心,无需采集数据,无需对其维护管理,无需配备专门人才,而是直接使用“云”中的数据和各类资源。云计算的理念是“按需服务”,计价模式是“按使用量付费”,于是,云计算平台为用户节省了软硬件购置、安装、管理、升级以及人员等投资,用户只是按量支付使用费用,从而大幅度减少前期投入。

(5)更加灵活和自动化

应用管理的灵活、动态、高效率和自动化是云计算的突出特点。从应用的运行和管理来看,利用云计算平台,能够让用户体会到更高品质的灵活性和自动化。云计算平台可以保证用户在接受服务时,能够使用最少的操作和最短的时间完成资源分配、服务配置、服务上线以及服务激活等一应操作,当用户需要停用时,云计算自动完成一系列收回操作。对资源的占用释放操作、软件的择优匹配等均是自动完成。云计算平台在整个用户应用生命周期中,全部是动态管理,灵活支持,自动完成,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业务管理和快捷服务。

五、云计算面临的挑战

(1)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

目前,各个云计算平台所使用的重要技术标准可能不同。这就会使得用户利用云计算编程模型开发的应用程序很难在云计算平台之间迁移,即不同的云计算平台不通用,从而降低了云计算服务转移的弹性。因此,有必要设立开放的云计算公共标准和规范化的云计算服务,才能推动云计算的健康发展,才能使用户自由地享用云服务。

(2)数据安全性问题

这里说的安全不是质疑云计算的安全,从技术上考虑它是安全的,但是这无法打消人们的疑虑。如何保证即使是信息碎片都不外泄?如何保证云的管理者不会滥用自己的权力?如何保证不会有任何人在未经你许可时就任意翻看你的资料?对于某些用户来说,信息就等同于他的全部财富,如果泄漏出去,甚至会变的一无所有。像这样一些问题都需要云计算的提供者拿出强有力的证据并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解决。

(3)网络稳定性问题

云服务要求网络连接具有持续性。Web应用程序的效率在带宽不足或不良的网络连接环境下会大大缩减。即使是网络相当快,由于数据资源在用户端和服务器集群间不断传递,也会导致Web应用程序比桌面应用程序反应慢。此外,网络也会受到一些外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如何应对这些突发情况,云计算中心如何快速恢复故障,有没有一些备用的方案,这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4)法律法规和监管问题

目前,尚未有相关的国家或国际法律法规来支持和规范云计算,也缺乏一个监管机构来监督管理云计算。云计算服务商和用户之间的责任及纠纷问题该如何规定等,都没有明确统一的法律依据。

六、对云计算技术未来的展望

到目前为止,云计算技术为科研、军事、娱乐服务、医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行业提供着专业的数据服务,为人们提供天气预报、在线游戏、数据检索等服务,虽然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手机云计算技术的普及。随着手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以逐渐兼具计算机的功能,云计算技术对手机终端的要求不高,云计算技术与手机的结合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数据信息的检索和运算,是未来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之一。

(2)云计算作为物联网后台的支撑平台。一方面,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云计算强大的处理和存储能力作为支撑。从量上看,物联网将使用惊人的传感器,采集到海量数据。这些数据需要通过无线传感器、宽带互联网向某些存储和处理设施汇聚,而使用云计算来承载这些任务具有非常显著的性价比优势;从质上看,使用云计算设施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可以更加迅速、准确、智能地对物理世界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人类可以更加及时、精细地管理物质世界,从而达到“智慧”状态,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云计算凭借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很自然就会成为物联网的后台支撑平台。另一方面,物联网将成为云计算最大的用户,将为云计算取得更大商业成功奠定基石。

(3)云计算技术和服务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云计算技术相关的软件硬件知识以及服务性能必将密切结合,融为一体,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4)云计算技术商业模式的普及。云计算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检索能力,据调查,截止到现在,云计算已经为超过80%的企业构建数据系统,虽然数据惊人,但是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运用,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魅力,未来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必须依靠商业模式的推动。

七、结束语

环境会计研究述评与前景展望 第8篇

一、国外环境会计文献评述

国外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早, 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 以英国《会计学月刊》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为代表, 由此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几十年来, 国际会计学者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但在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等方面仍有较大争议, 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和完整的环境会计报告体系。

(一) 环境会计的萌芽

环境会计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 当时的环境会计研究一般作为社会会计的一部分, 环境会计还未从社会会计中脱离出来。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是拉玛纳森 (Ramanathan K.V) 的《公司社会会计原理》, 该文论述了企业外部成本的问题。直到1997年英国政府发布《关于未来公司报告》, 正式界定了社会会计的概念:“社会会计是涵盖概念境界的名词, ……涉及的项目, 诸如反污染, 或卫生与安全措施。”由于该报告中所定义的社会责任会计内容较宽泛以及理论框架的薄弱, 所以逐渐地远离了环境会计研究者的关注视线。此后, 环境会计才慢慢地从社会会计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会计学分支, 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研究体系, 研究成果也相继涌现。

(二) 绿色会计

随着环境会计理论框架的建立, 不少学者又提出了生态会计、绿色会计、循环经济等理念, 并涌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文献。在绿色会计方面的奠基之作是Gray教授于1993年出版的《会计的绿色化:兴盛后期的职业》, 由此正式提出了绿色会计的概念, 也为后来环境会计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还有迪特日 (Ditz) 、伦格纳森 (J.Ranganthan) 与R.D.伯恩克斯 (R.D.Banks) 三人合著的《绿色账户:公司环境会计的案例研究》。

(三) 生态会计

生态会计是环境会计在传统会计之外的发展, 可分为内部生态会计、外部生态会计和其他生态会计。Stefan Schaltegger and Roger Burritt的《当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一文中, 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微观环境会计框架, 并将微观环境会计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大类, 从而将环境会计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和分类, 认为环境会计有微观和宏观层面之分, 并正式提出生态会计这一会计学分支。

(四) 环境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内容与计量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环境会计概念和框架的研究有:1976年Ullmann提出的公司环境会计系统 (CEAS) , 一个完整的环境模型, 该系统以资产负债表的形式反映与环境有关的投入和产出, 完全采用非货币计量手段, 是较早的关于环境会计系统方面的研究;同年, Estes也建立了一个环境模型 (Vllmamn, 1976) , 以社会影响报告的形式来反映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组织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会计研究内容方面:Bebbington教授于1993年出版的环境会计一书中研究了环境管理与现行会计的结合等问题, 奠定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基础 (Gray, 1993) , 该书详细介绍了环境会计的内容, 认为环境会计应当设计财务系统、信息系统、控制系统的新形式, 从而消减传统会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环境会计计量分配问题:Gwynne Rogers和Jan Kristof (2003) 以Pitney Bowes公司为对象, 研究了环境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以及把环境成本归属到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等问题。

二、我国环境会计文献评述

从我国关于环境会计的现有文献分析,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介绍与认识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起步落后于国外研究近20年。环境会计在发展之初并未受到会计学界的重视, 直到90年代, 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环境会计研究才日益活跃。葛家澍 (1992) 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 揭开了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序幕。从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 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围绕环境会计问题进行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

环境会计理论结构是制定环境会计准则的基础, 是环境会计实务工作者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有关环境污染、环境治理、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依据。有关我国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的探讨是环境会计研究的一大热点, 这方面的文献也比较多:李武立 (2000) 认为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应由基本目标、核算对象和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具体准则等五个层次构成;安庆钊 (1999) 探讨了环境会计的概念及目标、环境会计假设、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原则、环境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肖维平 (1999) , 罗绍德、任世驰 (2001) 等都对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做出了探讨。归纳其观点, 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包括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环境会计的目标、假设和基本原则、要素确认与计量、环境信息的披露等部分。具体来看, 有关环境会计目标的研究如杨雄胜提出的“人类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的金融风险和严重而普遍的经济腐败, 环境会计则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遏制经济腐败为目标”;环境会计要素方面如环境资产、环境效益、环境费用构成的“三要素论”观点和由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构成的“四要素论”观点等;环境会计假设方面, 周法莲 (2000) 认为“由于环境会计反映的是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是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因此要在继承传统会计假设的基础上, 结合社会责任会计假设、人力资源会计假设的特点研究环境会计假设, 因此环境会计假设应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多种计量单位并存假设以及资源与环境财富假设”等。

(二) 环境会计的计量

环境会计计量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计量, 应针对不同环境因子的特殊性, 选择合理的计量方法, 尤其是有相当部分的环境因子为非市场物品或服务, 不能以市场价格测算其价值, 计量难度大, 所以进行环境资源评价和计量方法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王凤羽 (2001) 认为环境会计计量是将环境会计的各要素按照一定方法折算为货币, 并以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 计量方法有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和模糊数学法;孙兴华、王兆蕊 (2002) 认为环境会计计量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和替代性市场法, 其中又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将直接市场法分为市场价值或生产率法、人力资本或收入损失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或重置成本法等四类;陈青 (2004) 认为环境会计计量是指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后加以正式记录, 并列入会计报表而计算确定其金额的过程。笔者认为, 环境会计的计量确认是难点, 如何确定特定环境的货币金额, 各种计量方法都有其特点, 环境会计在计量特定环境价值时, 应根据计量目的、可获信息的充分性及可靠性和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具体方法, 也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结合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特点, 借鉴环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数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研究的趋势。

(三) 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在我国比较丰富, 研究角度也呈现多样化, 如孟凡利 (1994) 从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入手, 深入剖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经营成果等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框架及其可能的模式;耿建新、焦若静 (2002) 从我国上市公司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入手, 分析了上海证券市场中部分强污染行业的有关情况, 结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揭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信息披露不全面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可能导致资金投向污染严重的企业, 投资者在不了解企业环保真相的情况下, 承担着上市公司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倒闭、被取缔或被责令停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等;李心合 (2002) 认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应当采用定量总结与定性描述相结合、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相结合、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有关环境信息披露方式的设计, 是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之一, 研究成果丰富, 归纳起来, 我国学者普遍赞同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有两种类型, 即补充环境会计报告和独立环境会计报告。前者是指在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上, 通过将有关财务影响直接列入现有报表的有关项目之中, 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补充资料和报告内容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 它主要运用环境会计报表及其附注进行以价值量为基础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后者是指设立单独的环境会计报表和独立的环境报告来披露企业环境信息, 它对以自然量为基础的环境信息综合采用文字、图表进行单独披露。但究竟采取哪种报告模式比较合适, 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 这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我国环境会计发展前景展望

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相对完善, 并逐渐对环境会计体系进行细分和形成规范的研究体系, 而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还停留在体系内部细节问题的探讨上, 并未上升到整体理论的高度, 同时缺乏原创性的观点和结合我国国情与实际的研究。结合我国特有的转型经济制度环境和国际对环境问题的反思热潮, 笔者认为时代已经赋予了我国会计学者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机遇。但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若仅仅停留在模仿西方已有的文献上进行研究, 将缺乏有价值的理论性创新, 也无法触及到我国环境会计问题的关键。要想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发展我国的环境会计的深层次研究, 还需要深入探讨和挖掘环境会计与我国现阶段转型经济固有特征的契合点, 以及结合国际环境问题的背景, 以寻求中国式原创性的研究范式。因此, 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应该另辟蹊径, 探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与国际环境问题接轨的环境会计研究领域。具体有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一) 顺应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趋势

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应建立在会计学的基础上, 并充分吸收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发展经济学、现代经济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实现多学科内容的交叉和融合, 从而体现现代会计科学过程所呈现的交叉、渗透与融和的趋势。

(二) 完善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内容的系统性

建立环境会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环境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需要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从已有的成果来看, 大多数文献只注重环境会计理论某一方面的研究, 将环境会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和整体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较少。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时, 不能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或系统研究, 因而, 难有一定深度的力作问世。

(三)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环境会计的规范性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栋, 而实证性研究文章则是凤毛麟角, 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我国环境会计提出有实质性和针对性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可通过运用较为成熟的统计方法, 如结构方程模型 (SEM) 等, 将环境会计的研究由“黑箱”变为“白箱”, 使环境会计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可参考图1。

参考文献

[1]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2]耿建新、房巧玲:《环境会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 《会计研究》2004年第1期。

[3]孟凡利:《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及相关的理论问题》, 《会计研究》1999年第4期。

草乌的应用研究及前景展望 第9篇

1 蒙中医对草乌的认识及化学成分

1.1 蒙中医对草乌的认识

多数蒙药本草记载有草乌, 将泵阿分为白、红、黄、黑4种, 前3种常被认为是无毒泵阿, 第4种为有毒泵阿, 且毒性很大。蒙中医临床实践中将有以下同属植物的块根也作草乌用:川乌、黄花乌头 (关白附) 、短柄乌头 (雪上一枝藁) 、多根乌头、爪叶乌头、亚东乌头、紫草乌头、华北乌头 (狭裂准噶尔乌头) 、雾灵乌头[1]。

1.2 草乌的化学成分

草乌中主要成分是乌头碱型生物碱, 如乌头碱、中乌头碱 (新乌头碱) 、素馨乌头碱、次乌头碱 (下乌头碱) 、去氧乌头碱、北乌头碱等[2]。李正邦等[3]对草乌中的生物碱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得到新的生物碱:10-羟基乌头碱、14-苯甲酰乌头原碱、14-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牛扁碱、氨茴酰牛扁碱等。孙玉军等[4]对草乌中的多糖进行了研究, 气相色谱法表明草乌多糖有鼠李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其中甘露糖含量特高, 占总糖的78.27 %。

2 草乌的炮制与毒性

虽然蒙医炮制草乌的方法及应用的辅料与中医不同, 但在认识上一致, 即生草乌有毒性, 通过炮制可减低毒性而存其药物活性, 以便临床使用。这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相吻合, 即乌头碱在较长时间的浸泡和煮制过程中, 剧毒性的乌头碱被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蒙医对草乌的常用炮制方法: (1) 取净草乌置容器内, 另加诃子汤 (将诃子捣成细粉水煮) , 浸泡2~3 d, 每4 h翻动1次, 浸透, 净水冲洗3~5次, 直到口尝稍有麻舌感时取出晒干, 要求在春秋两季炮制 (3 kg诃子水煎液30 L, 可泡10 kg药材) 。 (2) 取净草乌加适量童尿和清水浸泡5~6 d, 反复翻动, 至内无干心并显蓝色时取出, 清洗后阴干备用。 (3) 取净草乌加适量酸奶浸泡2~3 d至内无干心, 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清洗, 晾至六成干备用[5,6]。

3 药理作用

3.1 镇痛作用

草乌主要用于镇痛, 其镇痛效力较强。草乌中分离出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有明显的镇痛麻醉作用。

3.2 抗炎作用

草乌抗炎成分为乌头类生物碱, 如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草乌不含生物碱的水提取物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各种单体生物碱对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抗炎作用。刘世芳[7]报道了草乌总碱及乌头碱对离体豚鼠回肠有抗组胺作用, 总碱对鸡蛋白致敏豚鼠回肠的收缩有对抗作用。

3.3 对心脏的影响

杨毓章[8]以家兔心电变化为指标的研究表明, 北乌头总碱能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肌的作用, 对抗氯化钙所至T波倒置、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至ST段上升和继之发生的ST段下降。有人认为草乌去毒 (乌头碱等水解) 后强心作用依然存在, 并有利于强心作用的发挥。

3.4 乌头碱的毒理作用

草乌中主要含有乌头碱、中乌头碱等生物碱成分, 水解后可产生乌头次碱和乌头原碱。乌头碱毒性最强, 内服0.2 mg即可中毒, 内服3~4 mg即可致死。乌头碱极易从消化道吸收, 中毒发生极为迅速, 误服或过量服用后数分钟内即出现中毒症状, 死亡多在中毒后3~4 h内出现。尸体检验多为窒息死亡, 无特殊病理变化。

3.5 乌头碱的中毒表现

乌头碱中毒后最先出现的明显症状是口唇、舌、四肢发麻, 继而不能站立、头晕眼花、言语困难、运动受限, 部分病人出现痛觉减弱或消失。口服中毒者还有呕吐、肠鸣音亢进、腹痛、腹泻等。凡中毒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血压下降等症状。部分中毒者出现频繁期前收缩、心律不齐, 心电图显示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T波低平等。中毒者多数出现体温下降, 重者吞咽困难, 呼吸缓慢或呼吸中枢抑制, 有的则突然出现抽搐等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表现, 最后昏迷、虚脱或突然死亡[9]。

3.6 乌头碱中毒后的急救

乌头碱中毒后的急救一般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治疗措施应注重以下3个环节: (1) 催吐洗胃:尤其是对中毒时间不长的患者, 有助于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 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 阿托品等抗胆碱类药物的使用; (3) 对症施治:心跳呼吸骤停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静注肾上腺素或可拉明, 室颤者予以电击除颤,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者使用利多卡因, 血压下降或休克者输液、升压, 电解质失衡补液纠正[10]。

4 应用前景预测

乌头及乌头类生物碱在强心、镇痛、抗炎、调节免疫等方面已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基础。然而, 广泛用于临床的关键是掌握适当的临床用量以避免发生中毒、选择疾病的临床证候类型。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内在功能平衡失调, 导致外邪入侵的复杂病理过程和必然结果。其发病机制有多环节参与, 并可能存在着其他重要的病因。通过中医临床观察发现恶性肿瘤的阴寒内盛、气血凝滞病机论与乌头的主治功效一致。可以预测, 乌头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陈信义等[11]研究发现, 单用乌头碱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而乌头碱与化疗药物配伍使用能够增加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增敏性。这一发现可能实现乌头碱与化疗药物剂量均降低, 使两类药物的毒性明显下降, 这对于恶性肿瘤临床治疗非常关键。有关减小乌头碱毒性问题, 除进行乌头炮制提取工艺研究外, 可以借鉴现代制药技术, 在制备工艺上加以改进。此外, 国外的多元释药技术也为制备有毒中药提供了样板。我们深信, 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 对乌头碱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乌头碱新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新适应证也将被逐步发现。

浅析岩心分析技术及应用前景展望 第10篇

【关键词】岩土分析;核磁共振;扫描电镜;非晶态

一、常用岩土分析技术

1、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全岩矿物组分和粘土矿物可用X射线衍射(XRD)迅速而准确地测定。XRD分析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来实现,它主要由光源、测角仪、X射线检测和记录仪构成。

粘土矿物的XRD分析使用定向片。粒径大于2μm或5μm的部分则研磨至粒径<40μm的粉末,用压片法制片,上机分析。此外还可以直接进行薄片的XRD分析,它对于鉴定疑难矿物十分方便,并可与薄片中矿物的光性特征对照,进行综合分析。

2、扫描电镜分析技术

扫描电镜分析具有制样简单、分析快速的特点。分析前要将岩样抽提清洗干净,然后加工出新鲜面作为观察面,用导电胶固定在样品于桩上,自然晾干,最后在真空镀膜机上镀金(或碳),样品直径一般不超过1cm。

3、薄片分析技术

薄片技术是保护油气层的岩相学分析三大常规技术之一,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分析。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薄片,由铸体薄片获得的资料比较可靠。制作铸体薄片的样品最好是成形岩心,不推荐使用钻屑。薄片厚度为0.03mm,面积不小于15mm×15mm。未取心的情况除外,建议少用或不用钻屑薄片。

二、岩心分析新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尽管用于分析岩心的许多技术早已存在,但石油地质家及石油工程师从未向今天这样共同关心并应和岩心分析技术来深入揭示油气层的微观特性。一些传统技术因使用目的转变,而被赋与新的含义。扫描电镜等一些先进的分析技术,目前的应用与其所能揭示的大量信息相比,技术潜力还有待充分开发。同时,一些新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及时地引入到石油工程领域,解决工程问题已成为地质家及石油工程师的共同使用。新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矿物的基团、官能矿物的基团、官能团来识别和量化常见矿物,分析迅速,精度与XRD相似,能定量分析的矿物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黄铁矿、硬石膏、重晶石、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和蒙皂石总和,以及粘土总量,对非晶质物、间层粘土矿物的构造特性分析有独到之处。

2、CT扫描技术

将医学上应用的CT扫描技术引人到岩心分析中,主要原理是用X射线照射岩心,得到岩心断面上岩石颗粒密度的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转换成岩心剖面图,它可以在不改变岩石形态及内部结构的条件下观察岩石的裂缝和孔隙分布。目前这项技术主要用于高渗透疏松砂岩和裂缝性储层的损害研究中,如出砂机理、稠油蚯蚓孔道的形成、侵入裂缝的固相分布、岩心内泥饼的分布形态等。

3、核磁共振成象技术

简称NMRI,它能够观测孔隙或裂缝中流体分布与流动情况,因此对于流体与流体之间,流体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润湿性和润湿反转问题的研究有特殊意义,是研究油气损害的最新手段之一。NMRI测井技术发展很快,主要用于剩余油的分布探测,已成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评价技术。

4、扫描电镜技术

扫描电镜技术在制样和配件方面发展较快,在SEM上配置能谱仪(EDS)可以对矿物提供半定量元素分析,对敏感性矿物的识别及损害机理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此外,临界点冷冻干燥法,能够揭示粘土矿物在油气层条件下的真实形态。

5、非晶态矿物和纳米矿物学研究

油气层中非晶态矿物有蛋白石、水铝英石、伊毛缟石、硅铁石等,还有比粘土矿物微粒更小的纳米级矿物。它们或单独产出,或存在于粘土矿物晶体之间,起到连接微结构的作用,比表面更大,性质更活跃。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对吐哈盆地丘陵三间房组砂岩高岭石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指出高岭石化学组成很少符合理论组成,SiO2、Al2O3经常过量,这种硅、铝部分以非晶态存在,它们易于溶解并促使高岭石微结构失稳。

6、环境扫描电镜的应用

一般扫描电镜要求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实验,而环境扫描电镜则可以在气体、液体介质环境下分析样品。国外已开始利用此项技术研究膨胀性粘土矿物与工作液作用的机理,分析粘土矿物间层比和遇水膨胀的关系、水化膨胀和脱水过程的差异等。因此,环境扫描电镜是损害机理研究和工作液评价的有力手段。目前,我国已引进了这种仪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岩心分析技术在认识油气层特征、研究油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油气层工程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及局限性,实际工作中要具体問题具体分析,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各项技术本身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还有更大的潜力尚待开发,同时工程实践中也不断提高许多新问题,需要创造性地应用先进技术来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晟, 陈德友, 黎华继, 冉旭, 叶泰然. 新场气田须二段储层的分类与评价[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 (04)

[2] 文得进, 张占松. 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技术识别火山岩油水层[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03)

[3] 王剑峰, 毕研斌, 李景发, 姜艳春. 基于瞬时进汞饱和度的毛细管压力曲线储层评价方法[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10, (03)

[4] 张松扬. 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测井技术, 2009, (01)

[5] 杨大超, 赵永刚, 李刚. 全波列声波测井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 海洋地质动态, 2007, (07)

[6] 杨欣超, 桑树勋, 方良才, 黄华州, 吴国代, 武杰. 灰色关联分析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0, (02)

无线软件定义网络研究前景展望 第11篇

现今我们的社会通过互联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到2011年底, 大约有1/3的人连接到了互联网上, 并且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总量相比于前10年上涨了大约40%到100%。人们向云服务器上上传越来越大的数据资料, 新的网络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多媒体内容数据, 人们通过固定的或者移动的终端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用互联网传输大容量信息变成了可能。在有线网络中, 人们往往通过增加新的链路和新的网络设备来增加网络的容量。这种单纯的增加网络覆盖面积的扩张方式会附带一定的开销, 比如需要铺设新的通信电缆。而且这种增加面积的方式也存在它的局限性, 因为伴随着新的设备和链路的加入, 网络的复杂度也会增加, 那么维护它的开销在计算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上也会随之增加。在无线网络中网络传输容量的突破变得更加困难。使用无线网络的用户经常会感受到数据的传输限制、服务的稳定性限 制, 以及应用的可用性不稳定等问题。对于给定的通信技术, 无线信道的带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并且是由国家统一规范管理的, 所以无线网络技术的服务质量通常要比有线网络对等技术降低了一个水平。总体来说目前带宽的利用效率还是不充分。虽然软件定义无线电 (可认知无线电) 可以允许IP数据流有机会使用未被分配的空白带宽或者是已经被分配给其他技术应用的带宽来传输, 但是信道的合法拥有者却拥有信道的绝对控制权, 当拥有者要发送数据的时候, 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二级数据流就会被暂时释放掉, 这样导致这些数据包对应的应用程序效果非常不稳定。虽然某些技术对于已分配频谱的利用率还是很高的, 例如LTE技术对于信道的利用率已经接近香浓定理极限的80%。但是信道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经常被同时分配给多个用户同时分享, 而我们不能保证每个用户在使用信道资源时都可以将信道的利用率达到极限值, 因此分配给每个用户的个人信道利用容量还是有提升空间的。通常情况下这些需要通过优化网络信道分配方案或者是缩小每个传输单元的信号影响半径来减少用户彼此间的信号干扰来实现。然而这些技术在多个接入节点分享同一个无 线信道的情况下就不再发挥作用了。相邻接入节点之间缺乏协调、同步限制着优化的可能性, 因为不同的接入节点仅仅是根据它的管理节点传输的局部信息来选择它自身的配置参数;或者乐观地说与相近的接入节点交流, 但是终端设备遭受超出传输范围外的接入节点发送的互斥的数据包的冲突问题仍然没有被解决。

软件定义网络 (SDN) 建议在IP网络中将数据转发的控制面从数据转发平面分离出来。它依靠分离出来的由软件实现的控制实体来实现对网络的控制。这个控制实体通过从一系列网络设备上收集到的链路信息来掌控网络全局的状态, 以此为根据协调接入节点, 为它们配置网络参数, 划分数据转发路径。从优化节点的表现方面来看, 这个控制器节点在多接入节点网络中是对各接入节点进行参数设定的最佳选择。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和其代表性技术OpenFlow后, 列举了软件定义网络在无线网络版本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然后再介绍一下软件定义网络在无线网络场景下解决传统问题的优势和机遇。

2 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and OpenFlow)

通常情况下, 软件定义网络被定义为控制面和转发面解耦合的网络, 这意味着交互链路中对于帧的转发规则的任意的设定。比如数据通路可以由远程的中心控制实体决定或者是一组这样的控制实体共同决定, 而不是现在的分布式算法。如图1所示, 自底向上软件定义网络体系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控制层和应用层三层。其中, 控制层中控制软件与基础设施中的交换/路由等网络设备经由控制数据面接口 (也被称为南向接口) 交互, 与应用层各种应用程序经由开放API (也被称为北向接口) 交互。网络基础设施充当原交换/路由设计中的转发面角色, 也被称为OpenFlow交换。在2008年, 一份著名的白皮书[1]介绍了OpenFlow, 它是软件定义网络的以太网实现。OpenFlow依靠一组互连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这些设备仅仅是预留带宽来将到达的数据包划分成数据流, 然后以数据流为单位进行转发。一个数据流在OpenFlow中由12个不同的字段来定义, 包括标准的以太网帧头/IP头/UDP数据报头 (第二层和第三层地址, 虚拟局域网的信息以及端口号等) 。流的确定、转发策略都是由一个叫做控制器的中心控制实体决定的。每个控制器在理论上可以控制无限多的网络设备, 而且多个控制器可以共同分享同一个网络设备的控制权。这组控制器为网络编程形成了一个可运行的环境, 一个网络操作系统 (NOS) [2]。最著名的开源控制器实现是NOX, 它是由开发OpenFlow的团队开发的, 用来为通过OpenFlow的API编程和控制交换提供一个平台。现在它被一个基于Python的改进版本POX取代了。

当一个数据包进入了一个交换机, 交换机会试图将这个数据包划分到现存的数据流中, 通过将该数据包的12个字段的元组与现存的数据流的元组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 交换机就运行这个匹配成功的数据流对应的操作。如果失败, 交换机会将这个数据包发送给控制器, 由控制器基于客户端策略来决定处理这个包的策略[3]。测算了处理一个数据包的时间需要220纳秒到245纳秒[4]。展示了在数据转发的平面, 相对于传统路, 由OpenFlow的引入对于传统的64字节的小数据包在延时和吞吐量方面带来了下降11%的表现, 然而这个效果在传输更大的数据包上几乎是可以忽视的。

因为数据传输的转发粒度不再是数据包 (而是数据流) , 为额外费用的客户的数据流提供的更好的传输优先级变得简单了, 与此同时普通的用户的数据流将会在队列中等待, 即使这些用户的数据流属于同一种服务, 并且流向同一个目的节点。而且被管理的设备规则地向控制器发送它们的状态以及它们感知的网络状态。得到这些信息后, 控制器可以得到网络的全局视图, 即使这个网络跨越了多个局域网。控制器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状态的动态更新数据转发策略。一些流标号可以被选作实验用标号, 这些实验标号就可以划分出一个分离的、虚拟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上数据不会被正常网络的流量数据干扰。这种将数据流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子流空间的能力叫做切片, 是通过在物理层和控制层之间加入了一种应用程序来实现的, 这种应用程序叫做Flowvisor。Flowvisor给所有控制器一种它们正在控制一个专用网络的错觉。每个切片上运行的控制器都仿佛运行在一个专用的网络上, 所以切片技术是对同一个物理基础设施 (数据转发面) 的一种多路复用技术。

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是根据网络基础设施设计的, 更多的情况下是面向有线网络设计的, 而在无线网络中实现软件定义网络会更加困难。例如当前多数的无线软件定义网络的实现仅仅在切片使用不同的信道的时候能够正常的工作, 而在同一个信道下进行切片是非常困难的。作为Stanford的OpenRoads项目的一部分, Yap等人[1]确认了在同一个Wifi信道上进行分片是非常困难的。

3 无线软件定义网络的挑战 (The challenge of wireless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实现软件定义网络至少需要能够定义切片以及隔离这些切片, 而且还要求网络设备能够测量, 并向控制器报告它们的状态, 这些要求在使用无线传输介质的条件下都是难以实现的。下面我们分两个方面来介绍无线软件定义网络的实现困难。

3.1 切片和信道隔离

实现切片要求至少能够隔离信道, 这样Flowvisor可以向不同的控制器提供一个无干扰的网络。在有线网络中可以通过预留来实现信道隔离, 比如在光纤中使用不同波长的传输信号。假设无线网络中的Flowvisor必须划分n个不同的切片。最简单的信道隔离方法, 就使用n个不同的相互隔离的无线信道。然而即使这样仍然可能遇到规划的问题, 因为相邻的信道是互相干扰的。因此在大型网络中Flowvisor必须掌握整个区域的视野, 以便从地理空间上规划信道的重用。而想要分出比隔离信道数量更多的切片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但却可能遇到其他的困难。例如使用时分复用技术, 需要良好的协调临近接入节点, 以及精密的时间同步装置防止时隙的重叠。频分复用需要在相邻的频道信道之间预留一个保护间隔, 当子信道增多的时候这个保护间隔会浪费带宽资源。随机访问协议可以在统计学上为所有的用户提供相同的吞吐量, 但是在多个信号发射器的场景, 如果没有精细的中心控制装置, 访问的公平性是不可能保证的。综上所述, 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实现切片是非常困难的。

3.2 监控及状态报告

软件定义网络要求网络实体能够报告它们的状态, 而这种报告机制是软件定义网络中的核心功能模块, 它是以保证控制器能够实时做出决定为前提。除了传统的诸如CPU负载、可用内存等信息, 在无线网络中网络环境评估标准还侧重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各无线信道的质量描述参数 (延迟、丢包率、稳定性等) ;二是拓扑信息 (包括临近接入节点的相互认知、负载情况等) 。CAPWAP[5]协议侧重于获取无线服务提供者和接入节点之间的交互信息。在网络协议栈的第二层, IEEE的802.11v扩展版本已经在2011年被引入到了标准规范中, 其中就包含了一些考虑到信道质量测量和拓扑动态发现的细节措施。

信道的质量是非常难以测量的, 因为无线信道的状态是频繁变化的, 特别是在室内场景中。在室内场景中信号的衰减、屏蔽、多路径等因素都影响着信道质量。信道的状态可以被临近的接入节点的数据传输影响, 也可以被一些细小的事件影响, 例如人的走动、房门的关闭等。不是所有的信道变化都与网络管理相关, 一些瞬时的信道变化可以通过多相滤波来进行平滑处理。但是这种滤波处理必须要对信道进行恰当的调整。如果滤波过少不能消除信道波动, 会造成状态迁移;而过多的滤波会将其他常规的环境变化的探查延迟或者隐藏。

由于传输的质量会被拥塞问题和干扰问题严重的影响, 因此确认一个节点周边的拓扑以及周围节点的负载情况是必要的。访问节点可以标识邻居节点, 记录它们的传输信道以及传输的能量强度等。获取一跳邻居的信息相对而言是容易的, 可以通过传统的beacon包实现。然而干扰却有可能发生在传输范围之外。而多跳的拓扑发现机制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广播hello包来实现的。其中hello包中往往包含发送者一跳节点的描述, 通过hello包节点可以获取2跳邻居的信息。在一个接入节点的网络中, 由于网络的密度有可能过于稀疏, 所以不能通过hello包探查到所有的传输干扰者。所以有的时候要靠终端设备来帮助探查网络状况, 而将链路特征和质量评估等功能模块添加到拓扑发现中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4 无线软件定义网络的机遇 (The opportunity of wireless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软件定义网络在有线网络中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支持, 无数的案例都表明它带来的灵活性是无数有创意的应用变成了可能, 而这些在无线网络领域中也同样存在。

4.1 交接

人们身边不乏各种无线接入信号, 许多移动设备支持的接入技术也有多种选择, 如WiFi、WiMax、3G/4G等, 但是在信号较弱或者人群拥挤的地方, 依然经常出现断连、传输错误或信道资源不足的现象。由于上述无线网络接入技术在实际部署环境中都是独立工作的, 用户设备支持的多种无线链路也是分离的。若能借鉴软件定义网络对数据转发行为的集中控制, 使得数据能够在多条不同的链路通道中实时交接, 那对于丰富各种应用的信道数量和带宽资源是非常有益的。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6]和参考文献[7]对支持WiFi和WiMax的无线环境中的无线链路实时切换技术进行了研究, 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OpenFlow可以实现移动设备在多种不同无线链路之间的无缝切换, 同时在单个传输通道信号不足或出现较为严重的丢包情况下, 可以通过多条相同链路实现对单条流数据的复制传输, 以提升无线链路的数据传输能力。在其实时多播和单播视频演示中, 用户观看视频的流畅性和清晰度得到提升, 用户得到的无线服务的质量也得到提升。

4.2 提高终端用户的连通性和服务质量

无线技术的用户经常会遭遇服务质量的不可预测性问题, 比如他们位于接入节点服务提供者覆盖的极限位置, 或者由于他们选择的信道已经超负载了。此时存在一个更好的接入节点, 距离、负载适中, 但是却属于另一个服务提供者。在使用了软件定义网络的网络中, 一个区域内的多个控制器可以通过彼此交流来交换足够的信息, 来保证用户可以连接周边任意的一个接入点, 不用考虑这个接入点的信道是属于哪个服务提供者的。访问节点收到了一个源地址是其他控制器网络的数据包可以用一条规则将这个包转发到自己的网络中。服务提供者间的合作就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服务质 量。而且, 控制器可以被设置在任意的地理区域, 收集各个接入节点的信道利用情况统计, 比如用户发送信道的负载情况, 用户可以选择在哪个接入点上网, 甚至为应用程序选择无线接口。多数情况下移动终端都装备了多种无线接口, 比如Wifi、3G或者蓝牙, 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有的稳定性好, 有的延迟低, 有的吞吐量高, 有的覆盖面积大。如果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 移动终端要经历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来自动的选择这些技术中的一种作为网络接口。在软件定义网络的帮助下, 终端节点可以使用多个控制器收集的精确统计数据来为每个应用程序选择合适的技术。

4.3 干扰控制

网络本身也可以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中获益, 特别运行在拥挤信道上的网络。比如使用WiFi的网络, 在2.4GHz只有三个不重叠的信道;另外在密集的城市区域, 在某个地方发现十多个3G网络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而这些网络会彼此产生干扰。软件定义网络允许设立空间专属的控制器, 它的作用超越一般的服务提供者, 能根据感知到的相互干扰水平, 向参与接入节点推荐要选择的发射能量和信道选择方案。能量控制可以帮助减少干扰, 因为它把用户归属到最近的接入节点, 从而减少了二者通信的能量强度。空闲接入点越多, 这个措施就越有效。而软件定义网络将属于不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提供者整合在一个虚拟的网络上的能力能够更好的发挥这个措施的优势。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场景, 假如一组接入节点分布在一个区域上, 软件定义网络能够使得每个接入节点通过beacon包来很容易的确认邻居接入点在不同传输能量水平上的可达性。所有收到beacon包的接入节点可以将beacon包转发给区域控制器, 区域控制器可以将beacon包中的信息与发射器的传输能量关联起来。当所有可能的传输能量都被测试以后, 控制器可以构建本地的所有可能的干扰图, 然后选择覆盖范围大而干扰小的方案。

4.4 安全方面

在无线和有线网络中, 软件定义网络的监控能力可以向一个实体提供一个清晰的网络视图, 这个实体负责管理和探查入侵和异常行为。网络负载和每个协议的数据包分布可以与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可以验证当前的数据流是否与当前的日期和时间的预设数值匹配, 如果出现异常情形可能暗示入侵的存在。在无线网络中, 探查诸如未授权访问的攻击需要不同接入节点的协作, 而软件定义网络的监控和控制能力有利于协作的实现。同样在mesh网络和合作网络中, 共享状态信息有利于探测作弊行为和自私用户, 而控制器可以通过修改规则对这些行为采取措施。

4.5定位服务

用户的定位服务以某些地理信息为前提的服务程序来说是核心功能。当前已经有诸多定位算法为移动终端提供了足够高精确度的定位服务。然而当GPS不可用的场景下, 这些算法就不能继续为终端提供定位服务了。而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软件定义网络的控制器了解网络全局信息这一特性来解决定位问题。只要当前的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 那么控制器就可以根据终端的IP地址等信息比对控制器已存储的网络全局信息数据库, 比对的结果就可以为终端提供粗糙的定位服务。

5 结论 (Conclusion)

本文主要讨论了软件定义网络在无线网络中使用时遇到的挑战、问题和机遇。比如我们列举了包括信道划分、分片、定位、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和挑战。使用软件定义网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进而提高无线用户的服务水平, 甚至为用户提供新的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然而使用无线软件定义网络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不是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让不同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互相交换网络信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是不容易实现的。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软件定义网络能够在不同提供者之间漫游, 给用户带来了严重的隐私问题。在漫游模式下, 即使没有与用户签订合约, 服务者可以获取关于用户的位置以及流量内容。这些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摘要: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 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 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 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软件定义网络能够改变现有的数据发送规则, 由转发设备决定的僵硬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数据发送的服务质量。目前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网络条件下应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分析了无线网络中实现软件定义网络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机遇。

关键词:软件定义网络,无线网络,无线软件定义网络

参考文献

[1]ONF Market Education Committee.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The New Norm for Networks[J].ONF White Paper.Palo Alto, US: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2012.

[2]McKeown N, et al.OpenFlow:enabling innovation in campus networks[J].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2008, 38 (2) :69-74.

[3]Jarschel M, et al.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n openflow architecture[C].Proceedings of the 23rd international teletraffic congress.International Teletraffic Congress, 2011:1-7.

[4]Bianco A, et al.Openflow switching:Data plane performance[C].Communications (ICC) ,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 2010:1-5.

[5]Calhoun P, Montemurro M, Stanley D.Control and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 (CAPWAP) protocol binding for IEEE802.11[J].IETF RFC5416, 2009.

[6]Chen J.L, Larosa Y.T.Distributed multi-agent schemes for predictable Qos on heterogenous wireless networks[C].Proc of the 1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2011:707-712.

上一篇:控制网络通信发展下一篇:政治教师的课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