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及应对措施

2024-08-17

风险及应对措施(精选11篇)

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1篇

影子银行的概念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PIMCO) 执行董事麦卡利 (Paul Mc Clley) 首次提出, 用以指代那些“不接受监管的, 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从事商业银行业务, 但是却不会受到类似商业银行南阳的严格监管。影子银行通常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按揭贷款公司等等, 同时影子银行却与商业银行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 商业银行是影子银行业务的直接参与者。

二、影子银行的特点

影子银行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影子银行经营商业银行的业务, 具备商业银行功能。影子银行的经营范围包括:期限转换、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等;二是影子银行缺乏监管。由于影子银行不直接吸收存款, 整条业务链是不受货币当局监管的。同时影子银行的货币创造情况与系统性风险, 是游离在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三是影子银行的杠杆率高。影子银行没有准备金的约束, 杠杆率超过传统银行放贷业务。四是影子银行的风险高。影子银行缺乏核心存款, 资产负债率高, 再加上高杠杆率, 导致影子银行背负高风险。

当今影子银行的资产规模非常大,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高峰时持有约16亿美元的资产, 是美国整个商业银行体系10万亿美元总资产的1.6倍[龚明华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而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资产规模, 业内一直没有权威的数据, 根据德勤发布的《2012年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报告, 2011年中国的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在11.5万亿人民币左右, 约占银行信贷规模的20%。而2011年中国的GDP为47万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已达到GDP的24.5%, 而且这个数字近年来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影子银行已不仅仅是金融系统的一股潜流, 而已成为一条动脉。

三、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关系及其潜在风险

影子银行发展壮大, 成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 而商业银行也正逐渐融入影子银行之中。中国的利率是受到管制的, 有时候并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 影子银行能够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商业银行的替代作用, 并且影子银行的效率也更高。影子银行的借贷利率更加市场化, 在市场上信贷收紧的情况下, 成为企业在商业银行系统外寻求融资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在中国, 金融垄断下的大型企业能够以低利率获得银行信贷, 中小企业只有从其他渠道融资, 影子银行正是一项主要选择。

但是在影子银行发展的过程中, 商业银行并非是一个旁观者, 而是最大的参与者。商业银行参与具有监管套利性质的业务, 为实体经济融资, 这样就能将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随着金融脱媒化的发展, 商业银行依靠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已面临巨大的挑战, 纷纷寻找其他途径来创造业绩增长点。而影子银行能够逃脱监管牟取超额利润, 因此商业银行资产大量投入到这个领域历来。

但是影子银行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首先, 商业银行过度参与影子银行业务, 一旦影子银行高杠杆率的危机爆发, 损失会传递到商业银行自身。因此, 商业银行在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时会背负巨大的信用风险和声誉风险;其次, 影子银行会加速社会资本虚拟化, 对影子银行的资产流向进行分析后发现, 影子银行的资金很大部分进入了房地产、地方政府基建项目等。一旦经济出现波动, 资产泡沫破裂, 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就会断裂, 其盈利模式也将难以为继;再次, 影子银行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 中央的宏观调控趋紧, 市场上的流动性减少, 但是房地产依旧能保持稳定的增长, 这其中一方面在于地方政府在调控房价上存在惰性, 另一方面也有影子银行在持续为房地产市场输血。事实上, 由于影子银行的存在, 人民银行所能使用的调控手段日趋受限。如果不能把商业银行额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纳入统计范畴, 管理层就无法全面地监测和分析社会整体融资状况。

四、如何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影子银行的规模日趋壮大, 如果不能及早进行监控和管理, 未来它对经济的破坏力会进一步放大。一来影子银行处于脱离监管的状态, 使用的灵活性强, 受到监管的资金就会产生进入影子银行的冲动, 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速影子银行的坐大;二来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也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影子银行的态度应该是“疏导”而非“堵截”。随着金融业的发展, 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等彼此交融, 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 影子银行所创造的金融工具几乎打通了所有的金融组织, 因此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要整体考虑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不能因噎废食。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控和管理,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合理确定监管对象和监管主体

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大块, 一是金融机构内逃避监管的证券化活动, 比如委托贷款、担保公司、信托公司等进行的储蓄投资业务;二是民间金融活动, 主要有地下钱庄、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的复杂性对监管层提出了诸多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如何界定监管对象和监管主体。随着金融同业化的发展, 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的制度设计已经无法适应现实需求。“一行三会”虽然有明确的监管职责, 但是很多时候并未形成监管合力, 对于游离在监管之外金融活动, 未能制定完整地监管政策框架。

2. 建立“防火墙”

商业银行通过银信合作等方式将资金从表内转移到表外, 逃避了监管, 扰乱了政府的调控。因此首先应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计提资本金或拨备, 建立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防火墙。其次要加大各类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 防止金融机构参与民间金融活动, 严禁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企业或他人提供融资便利。

3. 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 应坚持这项原则, 切不可本末倒置。在设计金融产品时, 应警惕资产的过度虚拟化。很多金融产品, 如期货、期权等, 都是为了减少经营风险而设计的, 但是有时候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却是集体无理性。因此在利用“金融创新”这个达克摩利斯之剑时, 要注意建立起相应的规则体系和监管体系。

4. 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影子银行的出现, 利率管制最重要的原因。官方对利率的控制, 使得利率失去了价格信号的功能, 直接造成了大型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低息贷款, 中小企业从影子银行体系获得高息贷款的“二元金融市场”。甚至有些企业, 将从商业银行获得的低息贷款转移到民间借贷市场以赚取利息差, 中小企业在高利贷的压力下艰难生存, 类似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影子银行的出现发挥了利率“寻找”功能, 是利率水平能够真实反映市场资金供求。因此想要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的疏导, 治根之法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中国的金融市场应该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 不论是大型商业银行还是民间金融机构应该具有同等的市场地位。国家的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独立性, 影子银行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讲可以看作是国家的经济管控下的畸形现象。

参考文献

[1]龚明华, 张晓朴, 文竹.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金融, 2011, 03:41-44.[1]龚明华, 张晓朴, 文竹.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金融, 2011, 03:41-44.

[2]李东卫.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J].金融会计, 2011, 04:65-70.[2]李东卫.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J].金融会计, 2011, 04:65-70.

[3]李建军, 田光宁.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 2011, 08:24-28.[3]李建军, 田光宁.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 2011, 08:24-28.

[4]蔡静.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及启示[J].青海金融, 2012, 06:31-33.[4]蔡静.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及启示[J].青海金融, 2012, 06:31-33.

骨伤科风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第2篇

随着医疗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公民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也是上升的趋势,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作为骨科护士,面对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如何去化解,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投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和骨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骨科医疗的特点

骨科患者的特殊性:一是骨科患者绝大部分为创伤所致,病程较长,治疗后往往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二是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普遍较高,一般很难达到,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争议,而且在诊治前后都有影像资料可查,预后如果出现问题容易查找原因。

二、骨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

1、骨科患者本身的不安全因素:患者自身行为的安全虽然与医方无直接的责任联系,但是关系骨科患者预后的好坏,应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时间的发生。1.1 跌倒 骨科患者特别是下肢骨折患者,往往需要借助拐杖行动,地面光滑潮湿、患者较多、病房内设施多、卧床时间长等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跌倒会影响患者的恢复甚至需要再次手术。

1.2 坠床 骨科患者由于骨折、外伤,活动不便,卧床后往往由于其平衡失调、起床活动姿势不当,或者烦躁、年龄大、纠正失衡能力降低,从险境中敏捷的回避反应减退等原因易发生坠床。

1.3 压疮 骨科患者因疾病原因要求特殊卧位和绝对卧床,易发生压疮。压疮的发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特大压疮常经久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导致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护士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护士的职责之一就是在实施治疗前或是治疗中仔细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或是治疗效果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对于患者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对医生进行的配合给予明确的说明和指导,否则,容易引发纠纷。对于医疗物品的使用,如果其本身性能存在缺陷或是准备不充分,极易使操作失误,出现纠纷。护理记录应当客观真实,以防范医疗纠纷的角度看,还应该符合病例的法律性要求,否则一旦产生诉讼,需要承担举证不力的责任。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每天都有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时间,而且时间较长,所以护理人员对病患者的心理和精神辅导十分重要。护士的临床护理需要执行《医疗护理技术常规》标准,因此技术违规操作或是简化常规操作,往往会被认为没有忠尽职守,成为医患纠纷的诱导因素。

3、与合法权益告知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骨科病人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多,稍不注意就侵犯了病人的合法权益。

3.1 护士技术操作欠熟练,如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各种插入性操作不能一次成功,不能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不能把所学的技术和理论灵活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治疗、饮食、检查报告不关心等,都会诱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情绪,产生过激言行,引发纠纷。

3.2 给病人进行备皮、导尿操作时,未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暴露了隐私部位,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3.3 忽视相关陪护制度的告知;

4、与护理记录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

4.1 重做轻记,受传统护理记录模式影响,重操作,轻护理记录,实施护理措施后不能及时记,对发生病情变化的观察、护理效果记录不全或漏记。

4.2 记录缺乏专科特点 有治疗用药的记录,而缺乏对危重病人如何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记录,或描述的与医生不相吻合。

4.3 法律意识淡薄、病情记录简单、漏时间、记录的衔接性差,上班次有采取护理措施记录,下班无护理效果记录。

4.4 与急救药品设备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对不常用的仪器疏于管理,出现故障延缓抢救、治疗,以及护士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纠纷。

4.5 与病区环境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 危险品的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电源插座等检查不及时造成操作不当。

4.6 与健康教育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繁忙,使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及时性。如脊柱骨折的病人需要绝对平卧硬板床,注意轴线翻身病员因各种原因未按要求执行造成不良后果等。

4.7 与医疗费用有关的潜在风险,由于医疗保险体系的问题,病区经常有欠费现象,催费的问题中不注意技巧,对所收费用不能圆满解释,等都会导致纠纷。

三、防范医疗纠纷,规避骨科风险

1、加强患者安全教育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告诫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等威胁患者自身安全的危险因素,防范于未然。同时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病情以及将要进行的治疗方法,对手术的风险和预后的效果再三强调,在患者本人不能进行有效沟通时与其家属进行沟通。

2、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后果的认识,护士能明确护患双方的责、权、利。经常利用晨会、交接班,或业务学习组织学习讨论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医疗纠纷,从中吸取教训,并针对科内工作中的缺陷或患者不满意的方面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转变服务观念,优化护患关系 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开展语言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等知识培训,加强护患交流,正确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多与病人和家属交流,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认真履行各种告知义务,让病人享有知情同意权,以取得病人或家属的理解和认同。科室配屏风,对暴露隐私部位的操作,应进行遮挡。注重做好健康教育,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建立融洽友好的护患关系也是化解护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4、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培训、护理书写的指导,规范护理记录 有针对性的进行专科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的训练,对科内抢救设备操作人人过关,请本科医生作专科理论知识讲课。规范化的护理文件既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有是医疗纠纷处理中的重要法律依据,针对临床护理文件方面普遍存在的缺陷,可通过晨会、例会、业务学习等形式反复强调护理文件在举证例置的重要性,并注意医护沟通,记录一致,护士长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依法执业 骨科护理过程中,其对象一般多为一些因车祸、烧烫等意外事件而进行治疗的病患,这些病患住院时间较多,恢复较慢,行动不便,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护理。所以,在骨科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要结合医生的直接治疗和护理人员的专业、专门和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方式。护理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要求,坚持懂法、学法和用法相结合,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确自身的护理范围与职责。

6、提升沟通技巧 骨科疾病的患者一定程度上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能够使用专业的沟通技巧,开导和安慰病患。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科学知识的人文培训,将服务理念教育制度化,使护理人员提升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在原则性基础上灵活变通,与患者进行病情通告与医疗效果及功能锻炼指导时,特别要时刻注意与医生保持一致,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猜想和家属的曲解。

7、加强抢救药品、物品的管理,保证抢救物品的完好率,切实落实急救物品的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对药品定期清失效期批号,严禁混装现象。

8、提供便捷查账系统,坚持按物价标准收费,对病人查帐后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一旦发现多收费,要如实退还并致歉,对医疗保险不能报销的费用,应预先告知病人,以免造成侵权而引发纠纷。

国际总包工程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第3篇

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通过Sudapet总部大楼3年(2006年2月21日~2009年3月22)来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很多风险或者说重大隐患都应在投标阶段加以鉴识,也正是这些风险的存在,致使我们这个项目在中标后举步维艰,也使工程费用及工期难以控制。下面就从7个方面阐述这类风险。

1 工作范围的鉴别

一般国际工程无论是油田还是土建工程的工作范围的描述,基本都是由3部份组成:工程规定、图纸及报价清单(BOQ:Bill Of Quantity),同时在合同文件中或者工程规定的总则中经常会写有这样的话,即上述各文件如出现矛盾之处,应以最严格的要求或者最对业主有利的执行,并且最终解释权归咨询商所有。然而事实上工程规定、图纸及报价清单经常有矛盾之处,各专业图纸互不一致,有时还有标书所给的纸介质图纸和电子版图纸不一致的情况,这些因素都对工作范围产生重要影响,一旦在投标阶段没有识别,合同签订后其解释权就归咨询商所有,直接造成费用失控[1]。例如在本工程中,灌溉系统仅仅在工程规定的总则中提及了一句话,在图纸和BOQ清单中均未表示,我们忽略了这一情况,但在实施过程中灌溉系统却成为了我们的工作范围,仅此一项就多支出15万欧元;再例如本工程中污水图纸中在某处有排污系统,但在结构图纸未能相应的表示,造成我们结构设计为此多增加了几道结构梁,即费工又费钱。以上这种案例在本工程中比比皆是,使我们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认真研读工程规定、图纸及报价清单中每一句话,同时还应该在投标阶段就组织各专业互对图纸,而不是各行其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识别工作范围的差异。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仔细分析工程规定中内容,因为很多工作范围或者说技术要求都在此体现,未必能够在图纸及报价清单出现,我们经常忽略这一关键之处。在合同文件中或者工程规定的总则中出现的“上述各文件如出现矛盾之处,应以最严格的要求或者最对业主有利的执行,并且最终解释权归咨询商所有”这类语句,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应加以限制,例如可以加上“在合理的条件下”这样的话语,以期消弱咨询商的权利,为后期索赔留下伏笔[2]。

2 推荐专业分包商的选择

在招标文件中往往会列举一些业主推荐的专业分包商,在投标阶段如果我们不加以识别,并承诺从这些分包商中选择个别分包商实施本工程的某个单项的话,那极有可能给工程带来灾难性的损失。例如本工程中MEP(水暖电讯)分包商就是业主推荐的,我们也在投标中承诺从业主推荐的3家中选择分包商,其结果是分包价格远远超出投标时该部份的价格,工期也根本无法控制,同时也致使我方的管理费用随之增加。

因此在投标过程中,应慎重考虑上述这类分包商。一方面如果推荐的分包商在以前的工程中有过良好配合,则必须在投标过程中针对此部份工作编制单独的招标文件,让其报价,再将其报价融合至我方的总报价中;另一方面如果推荐的分包商都没有以往配合的经历,建议应由我方推荐几家熟悉的分包商,并应明确申明我方的报价是以此为基础的。

3 推荐供货商的确定

在招标文件中往往会指定一些业主推荐的供货商,这些内容有时会写在招标文件的招标须知中,但有时也会隐藏在工程规定的某些地方。如果不认真研究,就有可能忽略这些要求,进而影响报价的准确性。例如本工程中有的瓷砖是选用英国JOHNSON,甚至门把手及合叶选用的是德国产品,很多厂家我们根本就不了解,就同意了业主的要求并签署了合同。然而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我们由于无法了解这些供货商,同时价格也超出投标时的价格,只能要求业主同意替换中国的产品,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牺牲了一些其他利益,才实现了替代的意图。

因此在投标过程中,也应慎重考虑上述这类供货商。一方面如果我们公司有健全的采办系统的话,可以直接向这类公司询价,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话,最好在投标阶段就推荐自己的供货商,避免费用和工期出现失控的局面。

4 税务风险

作为一个总包商,是无法回避工程所在地的纳税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当然如果曾经在所在地有过这类经验或者说行为的话,这一问题就不存在。例如在本工程中业主要求我方承诺缴纳所有按照当地法律应该缴纳的各类税费,并且要包含税率变动的风险。当时我方对此一项未进行认真分析,其结果是中标的时候增值税税率为10%,目前税率为15%,变化如此之大,直接导致项目费用出现亏损。

如果在一个新的国家开展工程,在投标过程中一定要调研当地国家的各类情况,包括当地税务状况、人文地理,风情风俗、法律状况及其他相关信息。只有在清楚地了解上述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合理税务总额及缴纳方式,才能对工期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有些国家本身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并且不守信誉,这些情况都将对工期造成严重影响)。

5 当地市政管网连接费用的不确定性

在一个工程中总是会有与当地市政部门接洽有关供水、排污及接电等事宜,但上述这些费用由于所在地不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工程实施时间过长,也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导致上述费用的不确定性。例如在本工程中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的过程中,外部接电费用将近30万欧元,然而由于我们前期调研不够仔细或者说对标书的理解不清晰,我们针对此一单项的报价仅为1万欧元,单此一项就导致费用亏损近29万欧元。

因此在投标中应高度重视此项事宜,一方面我们应认真调研当时市政费用,同时还应考虑时间跨度(这些单项往往在工程即将结束时方才实施)带来的费用上调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业主协商这些单项可以由我方实施,但费用应以实际发生费用并考虑适当管理费给以我方的方式。这样做可以有效地规避此类风险,这在其他工程中也有此先例。

6 业主及咨询商的背景

一个工程的业主与咨询商的背景是非常关键的,有时会对项目造成重要影响。诸如业主的资金状况及思维方式、咨询商的专业背景及以往其监理的工程,这些因素都对工程的进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咨询商过于苛刻,或者说呆板,严格按照原有程序执行(有时某些条件已经不适用现有程序),不会主动寻求变化;又例如业主建设工程的目的,如果为了生产(石油等),则业主会主动施压给咨询商处理解决某些问题,如果是为了居住,联合体公司一般会高度关注进度,而本地公司则会更关注质量,上述这些情况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的变化。在本工程中又有特殊情况,咨询商是本工程的设计者,转而为咨询商,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处处维护自己的利益,对于一些图纸错误或者变更加以掩饰,总是刁难总包商,致使工期一拖再拖。

所以一个好的项目,也必须有业主及咨询商共同的配合。在是否投标之前,应对业主及咨询商进行充分的调研,评估项目的可行性。鉴于本工程的经验,同时考虑我公司实际的状况,我建议如果搞国际总包项目,应先从有中方背景的项目着手,一步一步积累经验,培养专业的项目人员,在适当的时机再选择纯外方背景的项目。

7 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在投标过程文件的工程规定中,经常会涉及到施工设备的要求及一些施工方法的规定,这些内容都将直接影响工程费用及工期。例如混凝土浇筑量的规定,就决定了施工设备的选择、支护模板的要求,就决定了模板的材料选择、回填土的施工方法,就决定了其确切的施工工期。诸如此类的内容,在工程规定中处处都有描写,但恰恰这些内容都将直接决定着施工费用和施工工期。例如在本工程中,我们还是延用国内的习惯,利用钢模板施工,结果是设备到场却遭到咨询商的拒绝,只能按照工程规定的要求重新购买模板;又例如回填土施工,我方认为一两个星期就能完成的事情,结果按照工程规定中要求实施了3个月才完成,致使项目前期工期就造成了延误。

因此在投标中千万不能忽视工程规定有关这些内容的描述,应切实研究我方的合理的施工方案,购满符合规定的施工设备,按照正确的施工方法编制施工工期,这样才能保证工期不至于有较大的偏差,也确保了管理费用不会因此而增加。

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其实如果在投标阶段能够将上述风险一一规避,至于实际施工运行,其重点也就是如何组织人力及设备按照制定的计划运作,期间主要就是如何纠正偏差,控制质量及安全等问题。然而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高度控制。

1变更的识别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陆续出现一些变更,如何处理这些变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些变更咨询商不认可;有些变更非常小,容易忽略或者更倾向于一揽子解决;有些变更又容易使总包商处于某种尴尬的境地,即咨询商不认可,但分包商却向总包商提出索赔;还有些变更可能会迫于工期压力,提前实施后期谈判。总之变更的种类繁多,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这些都对费用和工期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根据本工程实施过程,总结了如下经验:(1)切忌考虑变更数额小就暂且搁置谈判,先期开展施工,这样做只能有利于业主,会造成后期谈判异常困难;(2)选择好变更的切入点,如果选择不当,可能根本就无法索赔到任何费用。在Sudapet总部大楼总承包项目中场区照明及灌溉就是一个明显的索赔项。在项目招标阶段业主及咨询商由于某种原因在标书中遗漏了该部分的图纸,然而在2006年7月份通过变更二(场区扩大)补发了场区照明及灌溉的图纸,想以此掩饰这一问题。通过认真翻阅招标文件涉及到的图纸、BOQ清单及工程规定,发现在图纸及BOQ清单上从未体现场区照明及灌溉的任何信息,仅仅在招标文件中第3卷工程规定第1册总则规定中01110部分的第6条的规定提及场区照明及灌溉,并同时告知总包商这部分内容详见咨询商提供的图纸。针对这一情况,我方依据FIDIC合同条款12条的规定(标书的完备性———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如果遇到现场的气候条款以外的实际障碍或不利条款,在他看来这些障碍和条款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无法预见的,承包人应立即通知工程师并抄报业主),同时考虑到在图纸文件中已经标明了主楼周边场区(并非全部场区)的照明及灌溉,我方也是据此进行的报价,并与项目业主签订该工程的合同。因此我方提出该项索赔,要求业主增加该部分的费用及相应的工期,最终获得索赔费用30万欧元;(3)对暂时还无法评估工期的变更,一定不要盲目地编制计划,而是可以采用先确定费用,并将工期补偿的问题暂时搁置的方式处理,为以后争取工期延长做好铺垫。

2关于工期补偿的有效记录及索赔

工程中还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就是工期。如果工期一拖再拖,不仅将导致我方的各种费用增加,还将可能导致业主的工期罚款,尤其是后一项至关重要。一般的国际惯例,工期罚款最高可至合同总额的10%,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项目的盈利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收集造成工期延长的事件,及时向业主索赔工期补偿。特别是某些重大变更(尤其是业主提出的),不要轻易地确定工期补偿时间,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应评估整个工程的完工时间,共同确认需要的补偿时间。然而业主及咨询商会找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尽量地缩短你索要的工期。在这一时刻,如果这个变更是业主提出的,同时分析该变更又必须实施的话,我方应该借此机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以此弥补自己对工期的延误,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一旦确定工期后再发生延误,我方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业主及咨询商总会用工期罚款的问题来逼你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妥协。

参考文献

[1]查京民.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幼儿园安全风险点识别及应对措施 第4篇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幼儿园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同时也是维持校园正常运行的常规工作。因此对幼儿园进行科学管理,能够使幼儿园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生活。相反,如果安全管理方面处置不当,势必会出现安全事故,给幼儿和家庭造成伤害。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能力较弱,因此,幼儿园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幼儿安全,实现安全工作无缝隙管理。

一、保教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

(一)玩具柜、桌椅尖角无防护

幼儿区域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操作区间活动较多,特别是自由活动时,幼儿间互相追逐打闹,及有可能碰撞在尖角处,一旦发生事故,会给幼儿造成伤害。

应对措施:一方面采购物品时,对玩具柜、桌椅要有明确要求,不仅要写清楚规格型号,还要附照片说明,保证物品质量,禁止幼儿园自采价格低廉的桌椅、玩具柜。另一方面,实行安全教育目标常规化,每天都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方法,最终实现管理规避和幼儿主动规避相结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通道处的安全隐患

幼儿园的通道处是发生意外事故最多的地方。比如:幼儿园的楼道、厕所通道、活动室门口通道、大门通道等处,在阴雨天、幼儿如厕高峰期、幼儿上下楼梯高峰期等时段,由于人员密集,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应对措施:恶劣天气,提前开大门,采取家长流动式接孩子离园,在厕所通道口和楼梯门口放置地毯,既警示家长和幼儿防滑倒,又能使楼道保持干净整洁;在幼儿如厕高峰期和上下楼高峰期,安排专人进行值岗,负责厕所和楼梯秩序,确保各通道畅通、有序。

(三)活动室顶面墙皮脱落

建筑物容易出现墙皮脱落现象,一旦脱落,会给幼儿造成伤害。

应对措施:安排专人定期用竹竿对活动室顶面墙皮进行检查,防范于未然,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对室内外活动的管理

室内外活动中,尽管安排多人安全值岗,但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应对措施:建立硬件设施检查和维修制度,确保设施的安全;教师组织活动时要合理组织与管理,确保幼儿安全。

二、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

首先,实施安全责任制度,责任到人,实行一岗双责;其次,必须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加强对安全责任体系中的细节管理,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形成一种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通过每天的安全谈话活动和生动形象的幼儿情境表演活动,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让幼儿远离危险,并进行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

(三)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安排专人定期对园内的设施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找出潜在的危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

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5篇

【关键词】 儿科护理 风险认识 应对措施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190-02

儿科患者的护理在医院各科护理中的相对任务较重、护理风险较大、护理难度较高。因为儿科护理面对的患者年龄都较小,表达能力都不强,无法实现流畅的护患交流,这就给正常护理带来困难。尤其是一些婴幼儿患者,只能通过患者的父母等亲属与护士、医生进行交流。正是因为护理的困难,增加了儿科护理中出现风险的几率,使护理和患者随时面临护理的风险。想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就要对儿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认识,并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的来源

选择2010年至2012年在我院儿科病房的50例患者护理情况进行研究。

1.2 采取的方法

对这5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护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

1.3 评价的方式

对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后,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得出最终的结果。

2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以及形成原因

2.1 患者自身因素

现在的儿童,受到家庭的宠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自身抵抗力比较弱,容易生病,一旦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就会有很多亲属陪同照顾护理。这些亲属的陪同一方面造成了病房内人员众多,增加了病毒流通的渠道;一方面亲属对护理人员吹毛求疵,给护理人员正常护理造成压力,这种对护理人员缺乏信任、对护理过程缺乏了解的行为极容易造成护患矛盾。

2.2 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差

儿科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有较好的理论知识,这是因为儿科患者年龄普遍较小,护理中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正常的护理以及應急的护理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可以随时发现患者的不良状态并及时进行处理。但是在医院儿科的实际护理中,有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不能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要求,造成护理风险。

2.3 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

当前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而且护理人员大多学历不高、相对都比较年轻,很多都是从护理专业毕业经过实习就从事护理工作。而儿科患者相对其他的患者,有其特殊性,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管是静脉注射还是采血等都需要较强的业务能力,但是这些年轻的护理人员在业务能力上还有欠缺。

2.4 护理人员心理素质较差

儿科的护理工作压力较大,这就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面对护理中的突发事件以及患者亲属的质疑,都需要护理人员冷静的进行处理和解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中,往往出现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多是不知所措,或者语无伦次,使患者家属形成更大的不满。

2.5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繁琐,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的不够,在进行护理记录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护理记录不规范的情况。这种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护理时间记录不准确、护理的各种数据记录的不完整、护理过程不详细等。护理记录作为患者在医院接受护理的病历,有严格的书写要求,这些不规范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2.6 护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儿科病房的护理中,有很多护理的制度,这些制度的存在,一方面是约束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一方面是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应有的医疗护理。但是在这些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落实不到位或者制度不健全的情况,造成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护理风险,导致护患关系出现紧张。

2.7 病房环境造成护理风险

儿科患者的抵抗力本身就很弱,而儿科患者住院治疗往往都与天气变化有直接关系,有很强的季节性。这就对护理时的病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患者周转较快、病房消毒、通风等不及时、患者陪护人员较多等因素,造成病房环境存在隐患,造成护理中存在风险因素。

3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应对措施

3.1 提高护患沟通能力

由于儿科患者年轻都较小,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多进行沟通,包括护理方式、护理过程,取得患者亲属的了解与配合;在护理过程中,及时给患者亲属提出好的建议,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患者亲属的紧张心理,有效建立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护理人员获得患者亲属的了解与支持。这样就可以降低因患者家属对护理不满意而出现的护理风险。

3.2 提高护理人员理论与业务能力

医院要多组织儿科的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与业务能力的培训,从根源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护理人员要多进行儿科护理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利用护理书籍、网络等手段,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与业务能力的绩效考核,考核成绩与工资福利等挂钩;与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签订长期合同。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和业务能力,把护理风险降到了最低。

3.3 采用老护士带班制度

儿科护理是需要经验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护理科室,可以把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和应急处理经验的老护士分配到每个儿科护理班组中,这样可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总体经验和处理能力。通过老护士的言传身教,逐步锻炼年轻护士的护理能力和心理素质,使这些护士逐渐完成蜕变。通过老护士带班制度,也可以有效增强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形成较好的儿科护理氛围,降低护理风险出现的几率。

3.4 落实各项护理制度

落实儿科护理中的各种制度,从护理流程、药品管理、护理记录等多多方面进行认真的贯彻落实。严格履行儿科护理的各项护理流程,不能图工作方便,就把多项流程混到一起;做好药品的管理,要做好药品的进出登记,做好药品的使用记录;要认真、工整的填写护理记录,对护理的过程、护理的数据和护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地记录。

3.5 提高病房的安全系数

针对儿科病房季节性使用频繁的特点,增加患者高峰期病房的通风、消毒次数;与陪护的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给他们宣传人多对患者护理不利的方面,减少陪护人员的数量;做好陪护人员的消毒处理以及患者的病房的消毒处理;在为患者安排病房的时候,做到科学合理安排,尽量避免出现不同病症患者的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彭燕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23)

[2]叶训琴.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3,(24)

[3]伍小庆、吴利平.儿科护理的风险要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

浅析项目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6篇

关键词:筹资,投资,资金回收,财务风险

一、项目筹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 项目筹资风险

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从企业内部及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 筹资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租赁、联营、商业信用、企业内部积累等多种方式, 均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便捷的资金通道。总体上说, 资金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所有者出资, 二是企业向外界借入资金。负债经营不是只有收益, 还需要付出成本, 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部分是用于补偿债权人将资金借出的机会成本;第三部分则是补偿债权人因资金不能收回而承担的风险, 称为资金的风险价值。三方面共同构成了债务资金的使用成本。在预定的时间内, 如果企业使用该笔资金取得的收益高于该笔资金的债务成本, 那么企业就成功地应用了财务杠杆, 使企业的自有资金获得了更高的资金利润率。相反, 如果企业取得的收益还不足以弥补债务成本, 则企业就将面临财务危机。所以, 从筹资环节开始, 企业就必须把握好资本结构和债务比例, 从源头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二) 筹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方法

1. 注重资本结构的优化, 合理利用财务杠杆, 选择适度负债比例。

筹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核心, 对筹资风险的管理是以资本结构控制为起点的。负债经营犹如一把双刃剑, 在给企业带来更高收益的同时, 也可能带来较大损失, 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和所处的生命周期, 对经营状况良好, 资金周转快, 处于成长、成熟期的企业, 负债比率可以适当提高;对经营状况不好或不稳定, 资金周转缓慢,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 则其负债比率应适当降低, 在美国几乎80%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负债率, 而中国的很多企业忽视甚至回避这一问题。

2. 合理安排长、短期负债的比例。

企业筹资策略一般分为3种: (1) 匹配型筹资策略。是指将企业所筹资金的期限结构与企业资产的寿命相对应。具体地说, 就是短期及季节性流动资金的需求, 通过短期筹资来解决;而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则通过长期筹资 (长期负债和权益筹资) 解决。 (2) 稳健型筹资策略。是指将企业一部分流动性资金需求以长期筹资的方式解决。这种策略企业的筹资风险较小, 但是筹资成本相应提高, 并且可能造成资金闲置。 (3) 冒险型筹资策略。是指企业不仅流动性资金需求, 而且部分甚至全部永久性流动资产的需求都以短期筹资解决。企业必须更为经常地偿还到期债务, 由此增大企业无法重新筹措所需用资金的风险。

可见, 企业在筹资策略的选择上, 宜选择匹配性策略。债务资本是优先权益, 其还本付息方式、时限和额度有严格的限制。企业经常面临还本付息压力, 会使企业陷入经常性的财务危机;一旦企业长期没有剩余资金满足股东的获利要求, 就会使企业陷入永久性的财务危机。而匹配性筹资策略使企业的资金流动与预期安排相一致, 既能避免冒险型策略带来的不能按期偿债的风险, 又克服了稳健型策略资金闲置和筹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只有从筹资环节就充分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才能防范债务结构和债务期限安排不合理带来的企业筹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 投资风险

有投资就一定有风险, 预期的回报率愈高, 那么该项投资的风险就愈大。但大多数企业的投资决策者一般总是倾向于选择风险小的投资项目, 宁愿选择相对稳定的收益也不要那种成功性不大的高回报。而且随着总财富的增加, 就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规避风险投资项目。

(二) 投资风险应对措施

规避投资风险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为能尽快回收投资, 多采用中、短期投资; (2) 扬长避短, 多采用对内投资方式; (3) 在对外投资中应以直接投资为主; (4) 正确了解财务风险的来源和种类, 进行财务风险预测。

在投资过程中要做到:在投资决策阶段, 首先要认真收集相关信息, 做好方案的优化工作;其次要规范投资决策的程序, 投资者亲自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最后要做好对可行性报告的专家评审工作。投资回报阶段是投资过程最精彩的阶段, 也是最需要监理的阶段。在投资回报阶段必须做好投资项目相关信息的动态反馈工作, 当反馈的信息显示实际与计划有负偏差时, 应及时研究对策, 改进方案。这种负偏差的反馈一般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反映出来, 集中在回报率未达到投资的预期值, 使投资产生真正的风险。这时应该找出产生的原因, 采取措施使投资项目的运行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当反馈的信息连续发生严重偏离轨道的现象, 并经调查确实由于问题出在投资方案上, 如原材料资源不足、交通运输条件不具备、市场预测不准确, 或者发生了不可抗力的因素, 那么, 应立即找出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考虑改变整个投资方案或提前清理该投资项目, 以免造成更大损失。同时也要进行多元化经营来分散企业财务风险的。但企业必须在突出自己主业的前提下, 根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 适度地涉足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 分散风险。另外, 还可以利用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嫁给专门机构或部门, 将一些特别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的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例如, 企业可将承包的建设项目一次性发包给若干个分包商去完成工程。还有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 交纳保险费。企业一旦发生损失, 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全部或部分补偿。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必须具有风险意识, 并采取适当的方法防范或转嫁投资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 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产品销售实现的过程, 它包括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的过程, 以及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资金回收风险就是这个转化过程中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 加强资金这两个转化过程的管理, 是规避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根本措施。

(二) 资金回收风险应对措施

1. 加强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转化过程的管理。

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转化过程是由企业综合素质决定的。首先, 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要做好市场调查, 及时分析市场行情及走势, 关注国家宏观政策, 选准朝阳产业。其次, 产品应优质优价。生产企业要加强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严把质量关, 营造卖方市场;商业企业要力争实现规模经营、连锁经营, 以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再有, 配合广告宣传, 做好售后服务。企业应严格履行承诺, 做好售后的维护、维修和退换工作,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成为客户信赖的朋友。在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的转化过程中,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这一过程中相关因素的分析, 来加强资金转化管理。如用经营资金回收率, 是衡量某一经济行为发生损失大小的一个指标, 或产品销售率, 反应产成品销售情况的指标等等, 来反映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转化的情况。

2. 加强结算资金向货币转化的管理。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业信用作为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 被广泛应用。这是因为资金的回收和产品销售的实现, 都要经过结算资金这个环节。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信用手段, 通俗的讲就是赊销商品。赊销的实质是, 企业为了促销, 除了向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商品以外, 还在一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了资金, 因而对客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赊销的结果是, 企业减少了库存, 扩大了销售, 但同时也使企业产生大量应收账款, 出现坏账损失, 加大了企业资金回收风险, 所以, 在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过程中要着重放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具体的做法是, 通过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收账, 对应收账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参考文献

[1]傅鸿源.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5, (10) .

[2]张青晖, 沙基昌.风险分析综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996, (2) .

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第7篇

目前, 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企业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所占比例过高、逾期应收账款比例过高;二是企业应收账款总量有逐年增长的势头。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 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20%左右的水平。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应收账款总额的10%, 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据商务部研究院信息管理部主任韩家平先生提供的数据, 我国2002年到2007年期间形成的应收账款额超过18800亿元, 目前形成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高达40%。由于控制不严, 管理不善, 应收账款迅速扩大, 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 极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 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成因

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内部信用风险不合理造成的。

首先企业追求片面的竞争,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 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 不但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功夫, 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

其次企业内部控制不严,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 或有章不循, 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 销售与核算脱节, 问题不能及时暴露, 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催收、清理不及时, 账龄老化, 却任其发展, 存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现象。

再次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在某些企业中, 为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往往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 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 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 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 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 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 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三、应收账款风险的应对措施

第一, 加强应收账款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企业应收信自己的客户信用信息, 并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老客户, 要建立健全信用档案, 制定一套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对新客户的信用管理应包括: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二是企业应根据不同的信用情况, 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应当将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三者结合起来, 并综合考虑三者的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各种成本的影响。

第二, 严格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一套完整的赊销制度。赊销不应单凭销售人员的经验判断, 而必须经有关具有审批资格的人员审批方可实行。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方式, 建立赊销审批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 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额度审批权限审批, 超过限额的, 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

第三, 针对长期不对账等管理措施不力现象, 企业要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度、健全客户信用管理体系。良好的应收账款控制措施, 必须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做好防范工作。首先, 赊销前, 要明确赊销合同的内容。其次, 经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批赊销后, 应对发出商品、办理赊销手续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进行发货查询、货款跟踪, 并形成定期的对账制度, 不能使管理脱节, 以免造成账目混乱互相推诿、责任不清。同时要详细记录每笔货款的回收情况, 经常进行账龄分析;再次, 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 许多企业仅仅是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款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 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 所以应重视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信用评估, 根据信用评估来预测账款的回收情况, 从而根据回收情况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

第四, 为保证应收账款债权的及时足额收回, 也要进行事后防范控制管理工作。一个企业销售后利润的真正实现是从企业的客户那里收回资金。因此, 对拖欠账款的追收, 要采用多种方法清讨, 并使催收账款责任到人。财务部门应负责应收账款的计划、控制和考核。销售人员是应收账款的直接责任人, 公司对销售人员考核的最终点是收现指标。

第五,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无论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 但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 坏账损失则不可避免。企业的坏账损失不仅增加了费用, 而且减少了可以运用的流动资产。为了遵循谨慎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 企业应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 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进行估计, 预提取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

总之, 随着商业信用的不断发展, 企业之间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 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应收账款风险的分析和掌控,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能“只重形式, 不重实质”, 而是要加强对其进行辅助管理, 随时准确地分析和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 从而推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增加投资收益, 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摘要:应收账款是指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及其他原因, 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及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种商业信用和促销手段, 被企业广泛采用。然而, 应收账款对企业具有某些不利影响, 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账款的规模, 规模越大, 负面影响越大;同时, 也取决于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 账龄越长, 坏账风险也就越高。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并提出了加强风险控制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措施

参考文献

[1]、彭崟.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年28期

[2]、宗秀.浅议应收账款管理.市场周刊, 研究版.2005年10期

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 第8篇

一、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 外部环境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于医院来说, 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 不利的变化必然会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主要包括:

1. 政策风险, 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变化而引起的风险。

2.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逐步深入, 卫生补偿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 国家通过公开招标、集中采购, 压缩医院药品利润空间等对医院收支结余产生重大影响。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医疗消费需求日益提高, 疾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使得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符合患者需求, 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也给医院财务造成风险。

(二) 内部环境

财务风险存在于资金筹资、投资、运营及分配的各个环节中。主要包括:

1. 筹资环节:

筹资环节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负债总量过度、负债结构不合理等。一定的负债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 与此同时, 过度的负债筹资会加大财务风险。近年来, 医院开展基本建设项目, 添置了大型医疗设备, 如果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不能满足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下, 大多是利用银行贷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负债资金的比例, 过度的负债筹资会加大医院的财务风险。

2. 投资环节:

固定资产投资缺乏成本效益分析。医院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忽视购置固定资产的成本效益论证分析, 有的虽然有也只是流于形式, 导致盲目购建, 致使固定资产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 造成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 盈利能力较差, 大量资金浪费, 从而引起盈利能力降低的风险。

3. 营运环节:

存货结构不合理, 应收医疗款占用多。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等长期库存物资占用了大量的营运资金, 虽然医院采取了压价来降低其采购成本, 但忽视了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 同时医院还要承担因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 医保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费用得由医院垫付, 对营运资金产生重大影响带来的风险。再次因为病人经济困难确实无法支付或恶意欠逃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导致了应收医疗款项收账周期长, 变现能力低, 相当一部分坏账呆账无法收回, 因此增加了医院的资金占用和风险成本。

4. 管理环节:

风险意识淡薄, 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 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缺少相应财务管理的制度规定, 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 是医院内部因分工不同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 所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作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 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是指针对不同情况的财务风险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从而及时有效地阻止或抑制风险事态的发展, 减少损失程度。

(一) 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通过纵向分析, 横向比较, 搜集与本行业有关联的信息, 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 制定多种应变措施, 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 改变财务管理方法, 才能有效降低和规避因外部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 加强领导风险认识, 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管理层要对风险要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 这是医院成功实施风险管理和防范的必要条件。医院管理者要在做好医疗管理的同时, 要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 对医院的财务状况有所了解, 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要勇于承担风险, 又要善于防范风险, 始终把风险思维贯穿于医院成本、资产经营的全过程中, 医院才有可能在各种经营活动中, 动员全部力量, 在充满风险的条件下, 实现医院整体目标和战略目标。

(三) 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医院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财务状况, 采取有效的方法, 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 合理确定筹资规模, 正确选择投资渠道与方式, 力求降低资金成本, 要综合分析考虑各种投资渠道和方式的优劣, 研究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 选出最佳的渠道和方式, 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其次, 要对医院资金结构、负债状况和财务杠杆等进行系统分析, 以逐步达到优化资金结构的目的。医院负债的多少与资本金的多少要保持恰当的比例, 准确地把握负债的量与度, 达到最佳负债规模, 选择最佳资金结构。再次,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降低成本, 减少费用开支。这样医院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将成本费用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 既提高了收入质量又减少了财务风险。

(四) 加强投资管理,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 医院筹资到资金或者自有资金是用于哪方面的医疗投资, 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防止投资带来的财务风险, 必须在投资决策前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作充分估计, 更多地考虑其中的风险。根据经营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 要充分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医疗质量的保证程度、使用效益、使用期限、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法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分析, 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从而也规避了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投资风险。

(五) 加强医院的流动资产管理

医院的流动资产占医院资产的绝大比重, 因此是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医院存货中药品、材料占据比重较大, 其周转速度快, 则说明药品材料所占用的资金就越少, 即医院的速动比率越高、财务风险越低。药品材料管理要遵循“预算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 周转不超过医院财务预警机制制定的天数。超过周转天数应查找原因, 减少库存数量, 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同时, 还要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 财产物资部门要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核对, 做到账账相符。对于贵重物资设备、药品实行专人管理, 建立物资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医疗应收款、应收住院病人医药费、其他应收款则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周转速度快, 说明资产流动性强, 短期偿债能力也强。为了降低这方面的财务风险, 要加强住院病人的预交金管理和催交欠费工作, 做好各病区、医技科室与收费处对住院病人的收费协调工作, 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 使病人的欠费与科室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强对医疗保险费的管理, 把医疗保险费的超支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及时清理债权, 按照财务制度规定, 及时足额提取“坏账准备”。

(六) 增强风险意识, 完善内控制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国际化, 医院财务将面临各种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不仅要能够应用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 且还要能够对具体环境、方法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 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识别财务风险, 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因此,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规避医院财务风险的需要。再次,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避免内部管理风险, 如在财务部门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原始记录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财务收支审批、成本核算、财务会计分析等制度, 并彻实贯穿执行, 从而防范财务风险。

(七) 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营运资金的管理体现于医院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医院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药品材料、往来账款等, 因而,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以此为重点。同时, 要认识到财务危机通常都是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转化的过程, 各种危机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在资金运动及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值的不同变化上反映出来。这样, 通过观察这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优劣变化, 便可以对医院的财务危机发挥监测预警作用。为此, 医院在负债经营过程中, 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风险预警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更好地监控医院负债状况, 有效规避负债运营风险, 可以根据各个医院自身特点和负债规模的大小, 结合资金运营状况, 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 建立全程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通过收集有关财务信息, 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对医院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等敏感性预警指标进行动态跟踪, 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经常性监控, 在警情扩大或风险发生前及时发出信号, 使其充分发挥“警报器”的作用;并通过对医院每一重要决策活动将带来的财务状况变化, 进行预先分析测定, 评价医院的偿债能力, 考核医院运营业绩, 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 为医院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合理建议。

(八) 健全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建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 要辅以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具体说来, 首先要成立财务风险防范小组。风险防范小组成员一般由财务审核、账务处理、票据管理和收费处、住院处等各个岗位人员组成。其次, 风险防范小组对目前的财务流程进行梳理, 找出重点风险环节和风险控制点, 针对性地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 并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对医院来说, 主要的风险控制点包括财务退费、业务款收缴、病人欠款管理、住院医药费减免等环节, 据此需要制定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与此同时, 还需要设立与之配套的日常审核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在实践中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骨科住院患者140例,男90例,女50例,年龄19~76岁。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例。对照组男44例,女26例,年龄47.18±13.28岁;观察组男43例,女27例,年龄47.78±12.36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实施预防措施,对照组患者行骨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满意度的评价通过模糊数字评分法,有0~10分,其中0分为非常不满意,满意程度最低,1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程度最高。

1.3 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危险因素,可直接或间接造成患者损害或伤残,甚至死亡的一切不安全事件[2]。常见的护理风险有:(1)意外风险:坠床、跌倒、摔伤、备皮刮伤皮肤等;(2)侵权风险:侵犯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3)病情观察不严密风险:输入液体外渗,管道脱落等;(4)责任心不强风险:发错药、漏服药、输错药等;(5)技术操作风险:标本错误、穿刺失败等;(6)出现并发症风险:静脉栓塞、脑栓塞、肺栓塞、褥疮等。观察组患者针对以上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并实施预防

1.4 骨科护理风险防范的对策

1.4.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

基础护理知识必不可少,专业护理技能也应具备。在对骨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专业知识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而且要教会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在护理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专业知识掌握不好,临床护理经验缺乏,临床处理问题缺乏预见性,抓不住病情观察重点,延误治疗时机,发生并发症时再采取措施,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和职业素质,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科内的“传、帮、带”作用,让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到实践和强化,可以显著地提高新护士的执业水平。组织不定期学习、考核,大家一起总结经验,让每位护士具备独立解决护理中出现风险问题的能力。

1.4.2 建立护理质量评估制度,制定相关风险管理预案

成立护理质量评估小组,人员由科室内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制定骨科患者护理质量评估标准及预防预案,督促落实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根据护理质量评估标准全面评估患者存在的风险并做好记录。根据对患者的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的风险[3]。

1.4.3 做好护理记录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与病患或者其家人沟通,尽力消除他们的疑虑,用心服务病人。重视护理细节,加强主动服务的意识,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性要求,赢取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都要保持用心对待工作的态度,重视每一个细节问题,这样才能全面将护理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防范于未然。护理记录作为重要法律文书,反映真实的护理服务过程,所以,护理记录要求具备准确性、及时性和客观真实性等特点,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实、完整反映出来。

1.4.4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逐步建立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素质,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护理技能,能独立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加强骨科护理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具有骨科护理技能的护理人才,全面落实骨科专科护理岗,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1.4.5 加强病区环境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目标,营造安全的病区环境,提高健康教育知识与能力。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由于骨科患者病情特殊,需要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专业的健康教育知识。加强并且环境建设,改善住院设施,良好的环境可使患者产生愉悦的心情,满足患者各种医疗、护理、生理和精神的需要,为患者康复提供积极的作用。

1.4.6 做好宣传和沟通工作

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医患矛盾。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时间较多,容易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疑问及不适,疏导不良的心理反应,解决患者的合理要求,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4]。建立护理风险预告制度及抵御风险的共同机制,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生命和健康的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5]。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风险比例比较

观察组,因患者卧床引发的便秘2例;对照组,患者发生风险共13例,其中便秘6例,头晕4例,皮肤潮红3例。两组患者发生风险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4.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1.9%,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执业人员在合法执业活动中,因护理工作及岗位原因可能面临的法律纠纷、道德争议和安全暴露的风险[6,7]。随着我国经济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命价值观和健康观改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护理风险事件不断增加。骨科患者作为护理风险中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更应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处置能力,找出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消除护理风险[8]。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骨科护理工作风险较其他科室多,只有加强责任心,严把护理质量关,提高骨科护士专业技能,制度和预防措施层层抓落实,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确保护理安全[9]。同时完善管理体制,增强法制观念,改善住院环境,合理收费等综合措施,才能规避和预防各种常见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摘要:140例骨科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照组实施骨科护理常规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发生风险2例,对照组13例。两组患者发生风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通过提高骨科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防范骨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韦素清.从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谈临床管理思路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67-68.

[2]金云红,王秀华.临床护理风险的防范与展望[J].吉林医学,2006,27(8):972-997.

[3]罗俊.浅谈骨科病房的护理风险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2011,24(4):44.

[4]李亚洁.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3(12):32O.

[5]司风琴,韩红霞.老年骨科患者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外科学志,2011,17(1):116-117.

[6]马红玲.老年骨科患者手术风险评估与并发症的防范[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81.

[7]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J].护理管理杂志,2008,4(6):17-18.

[8]丁学珍,包丽丽,姜丽娜,等.骨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2011,24(6):227.

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10篇

关键词 跨国投资 石油投资 风险 对策

一、引言

从2009年始,国有三大石油公司开始海外跨国投资业务,其主要投资方式为并购、服务合同以及贷款协议等形式。随着,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日益增加,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如何辨识这些跨国石油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对国内石油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投资风险即投资者在东道国进行投资活动所遇到的各种类型的不确定的风险,从而给海外投资活动带来损失。目前,国内石油资源不能实现自给自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状况变得日益严峻。因此,到外国寻找新的经济资源就成为企业与国家的共识。国家对跨国投资极其重视,并大力提倡“走出去”战略,国内产业资本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跨国投资活动日益增加。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这种趋势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在石油投资领域。

二、跨国石油投资的风险

跨国石油投资作为海外投资项目,具有—般投资项目所不具备的投资风险。通常涉及的是跨国因素,包括在投资地不同国家的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等跨国背景因素。文章结合国内外对跨国风险分类的研究,对跨国石油投资风险进行了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第一,人类社会无法抗拒的自然风险。该种风险是自然界作用下产生的风险,对跨国投资所带来的潜在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如,在投资国展开的海上石油开采,这类跨国石油投资的自然风险就具有不可抗拒性,一旦发生,损失将极巨大。

第二,投资地区政治环境恶劣,特别是战争风险。由于政治风险国际被称为所有投资风险中的第一风险,因而国内跨国石油投资者必须要对投资区域的战争风险进行有效、权威的评价。如,在中东地区的跨国投资就要充分考虑战争的风险,否则将给国内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三,投资所在区域的政治法律风险。政治法律风险与国家政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突发性政治性事件以及东道国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的不连续或者不稳定,会给我国跨国石油投资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第四,金融风险。目前,欠发达国家通常面临着国际收支平衡问题,该问题的存在导致这类国家常常采用限制性的外汇管制措施,导致投资利润与资产的转移或输出受到阻碍,致使跨国石油投资极易蒙受损失。

第五,市场风险。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为跨国石油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该风险主要是因金融市场波动而导致发生的风险。包括股权、汇率以及利率等风险。随着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稳定阶段的结束,跨国石油投资的市场风险所造成损失的概率极大的提高,而国际原油价格的跌涨暴将成为最大市场风险之一。

第六,技术风险该种风险是跨国投资企业投资后能否因为技术而顺利完成相关业务,为企业带来利润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成功的开发产品,不能顺利的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那么将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风险。

三、应对跨国石油投资风险的措施

跨国石油投资具有巨大的潜在风险,文章在对跨国石油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体系,具体应对对策如下:

第一,加大对政治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在实施跨国石油投资前要全面、准确、综合的对投资地区和国家的政局进行评估,仔细分析其在政治、法律、政策、法规等各种因素,尽量避免在政治风险高的区域进行投资。在遇到风险时,可以寻求中国政府的帮助,对所能遇到的潜在风险进行监控。借助国家力量对企业无法涉及的国家领域问题进行跨国交涉,以便企业对对投资区域的政治环境有深入的了解,避免风险的出现。

第二,加大对市场风险的应对。密切关注石油市场的风险,要对国际市场的趋势,作出准确的分析,并将此结果作为跨国石油投资决策的参考。

第三,加大相关技术研发。跨国石油投资企业相关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企业能否获得预期投资效果的影响极大。在国内石油公司所拥有的地质研究、人才储备以及勘探设备等是跨国投资企业能否降低风险的硬性要求。要充分发挥国内企业在工艺、销售等技术上的优势,保证项目能正常运转,降低跨国石油投资项目的风险。

第四,国内企业要采取正确的跨国投资策略。国内企业要实施本地化战略,规避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本地化战略的可以降低相应的进入门槛和政治风险,有助于国内企业在当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降低政治敏感度,获得优惠政策,进而降低风险。国内企业要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规避法律风险。

四、结论

海外投资项目通常涉及东道国的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不同,因此涉及的潜在风险很多。目前,由于海外的投资活动存在着各种风险,对于国内企业实施跨国石油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挑战对国内企业同样是机遇。目前,国内理论界对此展开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文章在综合过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企业可能遇到的跨国石油投资风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石油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永康.跨国石油投资的风险管理[J].中国石化,2008(7).

[2]冯燕玲,刘峰,姚万民.委内瑞拉石油投资风险及中国企业应对策略浅析[J].中外能源,2011(4).

[3]袁正之.拉美石油投资的政治风险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8(3).

浅谈工程合同风险控制及应对措施 第11篇

由于目前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工期长, 从其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 承包人必将面临诸如报价、工期、质量、安全、诉讼、自然气候以及发包人行为等影响项目既定目标实现的风险, 而上述项目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承发包双方所签订的施工合同来约定, 因此通过提高合同风险控制能力, 从而达到降低合同风险、减少企业损失的目的。本文从承包人角度, 分析了工程合同风险控制及应对措施。

1 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1.1 核准双方主体合法有效。

应到工商管理部门核查所选择的合同当事人的营业执照、企业资信、资质证书、注册资本等登记信息, 并对其所使用的印鉴进行核查, 确定是否真实、合法, 查验该合同当事人是否具备权利能力、行为能力, 特别是要查明是否具备主体资质, 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对于联合体投标的项目, 联合体各方所具备的资格条件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 其联合体的资质等级要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 联合体投标单位的牵头人应由联合体各方共同确定。

1.2 在合同谈判过程中, 双方达成一致的内容应合法有效, 并以文字方式确定下来。

合同用辞应表述准确, 避免出现同样用辞的涵义不一致的情况, 合同内容表述不能存在互相矛盾、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地方。

1.3 通货膨胀或货币贬值等因素可能会对工期较长

的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承包人容易因此而遭受损失, 可以通过合同中的价格调整条款将这一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 费用增加现象时有发生, 有时最终的合同价格调整金额会远超原来的合同总价, 为了规避这一风险, 在合同谈判阶段, 承包人要充分重视合同中价格调整条款的作用。譬如, 一些国铁项目, 建设工期较长, 其中很可能因人工、材料、设备和机械台班价格波动影响合同价格, 因此, 在签订合同时, 就要考虑这些因素。有关工程变更及合同价格方面的条款, 承包商必须承担全部风险的, 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 则承担部分风险;固定总价合同不宜用在工程范围不确定的项目上。

1.4 在实际工程中, 往往会出现因开工、竣工日期没有明确界定而带来的工期争议。

其中, 开工日期有“破土之日”、“验线之日”的区别;竣工日期有“交付使用之日”、“验收合格之日”、“申请验收之日”之说。为了避免纷争, 采用哪种方式界定开工和竣工日期, 以及开工、竣工所应办理的手续和签署的文件都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对中间交工的工程同样按上述方法操作。

1.5 合同中与工程质量相关的条款, 包括业主指定分包

商、指定建筑材料及设备供应厂家、材料设备等质量检验权, 要尽量做到明确细致。如合同约定了业主和工程师有权对设计、施工、材料供应进行认可和检查, 那么条款中就应明确约定质量标准, 否则, 质量标准不明确将引起争议, 承包商可能会因为业主以“不满意”为由拒绝认可, 而遭受损失。

1.6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付款分为预付款、工程进度

款、最终付款和退还保留金等四个阶段, 对于支付方式、支付时间、支付条件和支付审批程序的选择, 可能会大大影响承包商的成本、进度, 譬如, 某工程合同中提到工程预付款的支付, 在合同签订后实施, 但具体日期没有明确, 这就给施工方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 合同支付方式的有关条款是谈判的重要方面。

1.7 双方应通过谈判明确, 由于工程变更、恶劣气候

影响等原因对工期产生不利影响的解决办法, 譬如, 沿海地区施工会受台风影响, 高寒地区会受冻土条件的影响, 承包人应要求合理要求延长工期并对损失争取索赔。

1.8 对于业主扣留的质保金, 承包人要尽量争取以维修保函取而代之。

因为维修保函可以使承包人提前取回被扣留的现金, 保函的期限一到将自动作废。它对承包人更加有利。另一方面, 业主也无须因此承担风险, 因为业主可在发生维修费用时, 凭保函向银行提出款项索回。承包人应在维修期满后, 及时撤回保函。

1.9 在合同签订之前, 承包人应详细评审合同的合法

性、完备性, 同时对合同双方的责任、权益要进行认定, 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 并组织各相关专业部门对合同进行评审, 如有异议, 双方可进一步协商, 直至达成一致意见, 形成一个完整的合同文本草稿, 经双方核对无误后, 由双方签订合同。

2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制度的中心内容, 是合同法及其他一切制度的最终归宿或延伸。执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 一般情况下是合同双方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一般情况下都表现为当事人的积极行为, 如执行合同规定的交付, 完成合同规定的工作等。工程施工阶段合同风险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减少项目损失。整个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建立完善的企业合同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加强合同管理, 防范合同风险, 落实合同管理制度。

有的企业合同管理体系和相关合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未能有效系统建立, 即使有某些合同管理程序, 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变形, 没有将体系和制度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形同虚设。

2.2 重视合同交底。

合同实施过程中由于很多人不重视合同分析和合同交底, 致使合同签订与合同执行脱节, 造成合同执行不彻底或不及时, 引起不必要的合同纠纷。这需要通过有效的合同分析与合同交底, 明确合同目标及主要合同任务, 用以指导合同执行的具体工作, 才能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

2.3 施工过程中重视索赔, 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索赔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索赔意识, 善于研究合同文件、实际工程实践、分析实践发生的原因、捕捉索赔机会, 及时提出正确的索赔请求, 在索赔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 从索赔中获得效益。

3 合同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3.1 加强合同的管理。

要通过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来加强合同管理。企业要充分重视对内部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要对企业的经营人员和法定代表人进行《合同法》培训, 促进他们合同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相关法律制度的自觉遵守和运用。通过培训, 逐渐转变企业在合同纠纷中处于被动应付的不利局面, 使其能够主动有意识地预防合同风险, 促进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3.2 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当出现如下情况时, 承包人可向发包人提出工期延长和直接损失补偿的索赔。这些情况包括:甲供材料延迟供货、重大设计变更、指定分包合同延误等情况以及付款延迟等发包人违约情况。譬如, 某项目自施工之日起, 两年内, 因甲方征地拆迁不力等因素影响, 致使施工单位迟迟无法施工, 这给施工单位的人力、物力带来了很大经济损失, 并且在这期间, 物价上涨, 因此, 施工单位提出索赔是很好的将风险带来的损失转化为利润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 施工企业须注意遵循合同约定的索赔提出时限。

为了使索赔的提出具有法律和事实依据, 施工企业应掌握发生索赔的原因, 对关于索赔的合同条款内容心中有数, 同时还要充分收集索赔金额计算的相关证据, 明确材机费用的计算方法等。施工企业在履行合同约定时要注重诚信, 以创造良好的氛围来促进索赔问题的顺利解决。在索赔过程中, 施工企业既不能因为关系至上而放弃合理索赔, 也不要因为过分注重眼前小利而影响到双方的合作关系,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平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工作关系与企业信誉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掌握索赔的尺度。

3.3 掌握结算的主动权。

在项目实践中, 往往存在着因为建设单位推诿而造成的工程结算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为了对发包人这种行为给予制约, 鼓励合同双方对结算期限的法律后果做出明确约定,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确立了“过期视为认可”的原则, 其中的第20条规定:当事人约定, 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 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的, 按照约定处理。施工企业应充分理解该司法解释的精神, 善于利用此条款的规定, 在备案合同中写明“乙方在工程竣工验收后, 提出工程结算并将相关资料移交甲方, 甲方自接到上述资料后天内审核完毕, 到期未提出异议, 视为甲方已认可已方提交的结算”, 或者在合同结算条款中约定执行《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

4 结束语

合同风险控制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工作, 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学习和实践, 提高合同风险防范意识, 树立风险分配观念, 逐渐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项目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就能够达到为自己赢得利益的同时, 又与合作方建立一种融洽的合同关系, 达到“双赢”的目的, 实现合同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设工程出版社, 2010.07.

[2]王霁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法律详解及案例[M].沈阳:辽宁技术出版社, 2009.50.

[3]许涤平.浅谈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建设单位需要关注的重点[J].价值工程, 2012 (09) .

上一篇:智能启动下一篇:革命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