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生成资源范文

2024-05-16

堂生成资源范文(精选12篇)

堂生成资源 第1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就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来讲, 受应试教育影响, 部分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是两张皮, 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发挥都不到位, 课堂资源的生成利用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头上。

另一方面, 教师主宰课堂, 学生个性压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在这种情况下, 师生间心灵是阻隔的, 教师很难有效地进行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一些教学环节中, 教师的环节设计不可谓不精彩, 但是其中问题不少, 机械繁琐地分析、肢解, 以老师的思维模式规范、限制学生的思维, 将自己的理解生硬的强加给学生的语文课, 恰似一堵厚厚的冰冷的墙, 隔开了学生与作者、老师、同学间的关系。这实在是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维, 压制了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 也导致了语文课的枯燥、僵硬。

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 结合其存在相关问题, 结合笔者多年一线教学经验, 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一) 塑造资源生成的积极氛围

日常生活体会告诉我们, 在一个人处于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 就会思维活跃, 积极主动, 接受知识快捷, 学习效率高效, 思维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尽力让学生动起来, 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动脑、动眼、动口的过程中学语文。

比方说我曾经听过《赶海》一课, 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边演一边读。

生:他摇摆着两条长须———

师:你们想要对这只大虾说些什么呢?用上语气词

生:哎, 你好倒霉呀。被我捉住了。

师:这句话中把大虾当作人来写, 让我们还可以和他对话。这句话中哪些词还让你感觉到有趣?有没有哪些字词让你感到有趣, 和情感的变化呢

生:问号, 前面咦, 感到很疑惑, 后面感到更疑惑了。

师:我们透过这几个语气词和标点符号就能感觉到作者的心情变化。自己来读一读, 按照自己的节奏读。

生:读。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个片段连起来读一读

生:咦, 怎么我的脚——

师:孩子们让我们把这三个片段连起来读一读。

生:分角色读一读。配乐

师:还运用上了语气词, 让赶海的趣事呀跃然纸上。其实何止这些, 课后一起去看看。下节课再领会赶海的乐趣。

这个环节里面,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 营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赶海”氛围, 有效地促成了课堂生成, 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 用倾听去发现利用生成资源

传统观念下, 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 学生是倾听的主体。在新课改的指引下,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想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就必须注重课堂生成, 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 思考他们为什么这样提问、为什么这样回答?教师要由“说话的强者”转变为“积极地倾听者”。倾听不只是学生的义务, 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 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敏锐地洞察这些现象的由来,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

比如, 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 教师在整体感知阶段是这样设计的:

师:谁来说说文中那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

生: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神奇到望而生畏的地步

师:还有谁找的这一句?还有其他的吗?

生:干旱和寒冷……

师:在作者心中究竟想表达什么呢?

齐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心中感受的话, 你会用哪个词呢?

生:神奇

师:板书神奇。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呢?在作者家乡灞河柳树都是一道景观, 究竟青海高原的柳树神奇在哪里呢?用笔在书上画画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这个寸草不生感受到了, 已经明白了寸草不生的意思, 在那样的地方屹立着这样一个柳树, 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

师:说到青海高原, 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苍凉、一望无际……

生:不毛之地

师:让我们通过视频, 走进青海高原吧

这一环节中, 学生的发言显然对文章的展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老师的认真倾听, 捋顺了学生的理解思路, 推动了文章讲解的合理展开。

摘要:近年来,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让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充满了活力。诸多的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此都做了很多探讨,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发展。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 拟对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进行探讨, 以期能对促进相关研究发展起绵薄之力!

堂生成资源 第2篇

长铺中心小学

语文课题组

(胡明兰

执笔)

我校《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的策略研究》课题于2010年12月立项为县级课题,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本课题研究已开展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多里,课题组的全体同志不辞辛劳,勤奋探索,实践中有积累,曲折中有体验,反思中有辛酸,努力中有收获。现将本阶段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我们的实践

确立课题。在确立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后,我们精选课题组成员,成立了课题研究组。紧接着,我们便开始着手查阅关于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策略方面的有关资料,课题组开展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学习,为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充分的事前调查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并制定出初步的课题的研究方案。再通过学习、研讨、论证,确立了真正的实施步骤,思想保持高度一致,整理学校以往的科研成果与教育经验材料。

加强学习。每一个课题组成员,在参加课题研究之初,对课题研究存

在着神秘与畏惧感,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我们把强化理论学习,拉近教科研与课题组成员之间的距离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收集了一些课题的相关理论与实例,组合成一个系列,以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的形式下发到课题组成员手中,以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和讨论,使教师们对课题的有关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效地弥补了成员们理论准备不足的弱点,为研究的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明确任务。原则上我们将课题组的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教学预设组和课堂调控组。预设组着重的研究方向是预设策略,从教学结构、问题设计、板块教学、语言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课堂调控组着重研究的方向是调控策略,从抓“精彩”、抓“肤浅”、抓“争论”、抓“意外”、抓“错误”等方面来促生成。两个小组分工不分家,即: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展开研究。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根据课题方案的进度,我们主要是以分项研究为主,下一步将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及时记录研究中的收获和问题,并在对问题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想法和研究意见,作为下一堂课的研究进一步加以关注。这种围绕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追踪式的课堂观察、记录,并加以有理论高度的彻底地反思,是我们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

二、我们的收获

1、懂得了教学预设在课堂生成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结构方面,我校绝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知道变“刚性的线形设计”为“弹性的块状预设”。对于每篇课文,我们不但有宏观的整合思想,而且有微观的弹性设计,教学板块既简约又厚实,既有开放的空间,又有深化的“支点”。

我们对课堂问题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指向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已经变“单纯的思维性”课堂提问为“多维的读悟性”的课堂提问。

对于课堂上的板块教学,我们抓好了三个关键要素,即导入的角度与导入的语言,把握重点阅读的提升点,抓住重点的语言训练点。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充分考虑了导语的引导角度、语言的冲

击力、表达的动情度;然后用精彩的教学语言情化文本、感化学生,从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出了一种生动活泼、动情动心的心理环境,使课堂闪耀出了思维、情感与智慧的火花。

2、掌握了课堂生成教学的一些策略

“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怎样有效地促进“课堂生成”呢?这就是教师应该如何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认知发展信息,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技巧。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以促使学生有效地生成,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情境生成策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的相应感知。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情感产生往往具有综合作用。在欢乐的情境氛围中,人会产生愉快的情感;在悲愤的情境中,人就会产生悲愤的情感。有的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动人的情境之中,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想像获得了“触景生情”的效果。例如周晓红老师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这篇课文时就是通过教师语言虚拟情境引领学生如临其境的,在“热爱音乐”这一对话板块中,从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倾听文本:①听乐曲——斯特劳斯《春天的歌》,接着学生结合文本倾诉个性化的体验;②听心声——扬科想有一把小提琴。教师根据学生读悟的感受或疑点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以学定教。

流程生成策略。教学过程是流动而非晶体的,所以,现在大家都把教学过程称之为“流程”。如徐申喜老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时候,其教学设计是这样的:①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的问题有——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②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找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在这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课堂生成的推进者。

题目生成策略。抓住内涵丰富的

“题眼”,从解题入手,探索课文思路的来龙去脉。如石炜平老师在教学第七册《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是从“学会看题目推想课文内容”这一重点训练开始的。教学时,她引导学生从题目“赛”字切入。①破题推想:看了课题“赛”字,你能推想出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吗?②扣题理解: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为什么三场都失败了?第一次赛马后,田忌和孙膑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是什么?③回题明理:田忌赛马转败为胜说明了什么道理?

词语生成策略。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抓句子中的重点词进行理解、品读,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就能获得“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训练效果。例如,《小虫和大船》中有这样一句:“小小的蛀虫,竟毁了一艘大船。”胡明兰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时,是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竟”字。“竟”的意思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然后紧扣“竟”一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为什么小小的蛀虫竟然会毁坏一艘大船呢?以“竟”这个重点词作为突破点,进而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如果忽视细小的毛病,可能会因小失大,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任何事都要防微杜渐,事先顾及事后的结果。

句子生成策略。许多课文中有语言凝练统领全文的句子,教师如果帮助学生牵住这些句子,进行读、思、说、练,就能直达教学目标。如老舍先生写的《猫》,全文虽然句式多变,但是都围绕着首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展开了精彩的描述。张丽华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是牵住首句设计学习思路的:①知“怪”

——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首句写了哪些内容。②体“怪”——先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猫(或小猫)的每一古怪的性格,是怎么写的。③说“怪”——运用“„„吧„„可是„„”的句式,凭借课文内容,说出猫的古怪性格。④填“怪”——用填空的形式填出猫的“三怪”和小猫的“三怪”,进一步体会猫的可爱,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⑤背“怪”——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结合填空题背出第4自然段。在具体操作时扶放结合,从而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

篇首生成策略。抓住课文的开头进行剖析,从而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詹天佑》一课的开篇写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唐达君老师在分析课文时,就是引导学生抓住“杰出”和“爱国”这两个方面,促使学生更

好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中间生成策略。抓住课文中间的关键句子,上挂下连,双向扩展,快速理解课文内容。《伟大的友谊》一文的第4段是“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是一个过渡句,它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相连,而且概括了主要内容,标明了文章中心。叶汇琴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时,采用的是中间突破法进行分析,具体教学设计如下:①解题释疑,切入中间。②分类推进,理解“友谊”。③读议首尾,明确“伟大”。

篇末生成策略。从文章的结尾入手,然后返顾全篇,向前逆推。例如,高芳老师在《海上日出》的教学中,就是从结尾突破。即先让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学生理解“这”和“奇观”各指什么,再把题目与结尾句联系起来,合成一个感叹句:“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最后,教师指出: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奇观”上,带回到课文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美景之中。

3、认识了课堂生成教学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堂生成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的生命信息。不同个体经历与发展水平的差异、教学环境中的偶然事件及教师的无心插柳、学生插嘴乃至失误、灵机一动等等都是本课题研究的特定的课堂教学中捉摸不定的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可能,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导引价值的闪光点,如果能被教师抓住并很好地利用,对师生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价值。

什么样的生成资源可以利用,什么样的生成资源可以忽略?我们初步设定优选生成性资源的标准:一是能够对教材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利于知识技能掌握的资源;二是能展现学生独特思维和良好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的资源;三是与学生具体学习、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促进认识深化、情感发展的资源。

课堂上,来自于学生的信息资源与教材学习内容有的紧密相关,有的间接相连。对此,我们都是准确判断,采取不同措施,或直接引用,或果断弃之,更多的是巧妙点化,使之与学习内容对接,帮助知识技能的掌握。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蕴含创新意识的思维火花,对学生自己创造的良好学习方法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加以“放大”,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课堂上,学生各有各的意见,教师抓住学生不同想法、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评析,促进了知识的深化,情感的发展。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对捕捉到的各类信息加以整合、重组、促进生成?这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能力,点在需要时,化在关键处。

4、分析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课堂生成教学实施的情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堂生成”呢?能生成什么样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东西呢?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生成?通过对大量的教学片断的整理与分析,我们知道了在自主学习中,如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生生间的自主探究,有效地促使学生生成了思辨性、疑问性、求证性的内容。

通过对合作学习中的生成研究,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影响学生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有利于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社交能力的获得。由于异质小组的建立,每个学生个体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探究学习中的生成是探究过程的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创新开放的教学,留给教师的反思最多。由于生成课堂的状态是动态发展型:时刻会有激动人心的信息产生,时刻会有意想不到的思维火化迸射,时刻会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倾泻其中,所以教师和学生的体验最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东西就越多,留给我们教师反思的空间也就越大。

5、调整了课堂生成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角色

其实,在“课堂生成”的课堂上,师生的状态绝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而应是“你来我往”的交流,“心心相印”的沟通,“取长补短”的合作,“共同提高”的双赢。而要想实现这种理想的境界,要想在这异彩纷呈、变幻莫测的“课堂生成”的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一系列的素质。通过实践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应具备弹性设计教学的能力,捕捉信息、灵活处理信息的能力,随机应变、及时转换角色的能力,不断反思、善于研究的能力,以便更好地

应对生成课堂。

相应地,“课堂生成”同样呼唤新的学习方法,具体有:倾听能力、质疑能力、合作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习多种方法,提高各种能力,提高课堂生成的有效性。

通过研究实践,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情境,实施民主教学,把握质疑时机,教给质疑方法,引导思考探究,教学生主动解疑,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在合作与互动中生成,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敢疑、乐疑、会疑、善疑,促进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创造的主人。

6、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明显变化

理念是实践的重要指导者,而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活动,理念必须不断更新,不断进步,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撑才能够成功。一年多来,课题组的教师们不仅认真学习了学校规定阅读的文章,如:叶澜教授的《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等,而且每位教师在空余时间自我加压,努力学习其他各种理论知识,如:阅读《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书籍杂志。阅读时细细体会,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每月撰写文章时也时常写有关课堂生成的心得体会,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们经常“抱着研究的心态上课”、“带着研究的眼光听课”,教学理念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在生活中处处可以听到课堂生成,在课堂中时时可以见到由学生、教师的“对话”迸发的生成,在教师评课中更多的是教师间的互动,在教学中更具特色的是教师多份把握的三位一体的 “二度设计”。

课前“二度设计”——多份把握。课堂生成式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必定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中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把方案一一写出来,真正做到有备无患,积极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课前的“二度设计”,即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为计划与生成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教案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思维方向、方法多样性的可能性,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向,积极呵护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事先预料一下学生思维方向的可能性,在课堂中做到了有备无患,胸有成竹,满足需要,调控自然。

课中“二度设计”——课堂生成。

我们上课时都是根据学情对备课中的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在课中进行“二度设计”。即先确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课前设计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一个大体的轮廓。这种弹性化的多重性的教学设计能为课堂教学留下不确定性的空间,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教学中利于捕捉新的契机,在课堂上把主要精力用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或是关注学生的起点,或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或是关注学生的合作,或是关注学生的灵感,或是关注学生的“错误”,或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学习,或是关注学生的原创思维„„从中提升生成资源的教学价值,升华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鲜活资源,并以此来调整教学行为,开展真实、生动、有意义的教学。当我们发现学生的思路偏离教学设计方向时,就及时进行调整,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当我们发现学生缺乏冷静时,就立刻进行调控,让学生静下心来独立思考;当我们发现学生的能力超前或滞后教学计划时,就连忙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

课后“二度设计”——反思进步。课后“二度设计”实际上是指上课之后的教学反思(或教后记),可以把具体内容写在教学设计的右边或最后。一般说来,课后“二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活动全过程。叶澜教授指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课后的“二度设计”,它也的确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学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三、我们的反思

通过一年多来的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教师生成性预设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教师对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课题组老师的论文、案例、反思都有一定水准,语文教学走进了一片灿烂的天地。

充分的教学预设,是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教学的基础。强调课堂生成,对教师的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丰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实践智慧,是实施课堂生成教学的有效保障。当务之急,我们还要多渠道地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内涵。

语文课堂的生成性是新课改的重要思想之一,对传统的“一言堂”来说,它是一种叛逆,但只要我们解放

思想,站到学生的角度,站到“三个面向”的高度来对待我们的教学工作,建设一种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我们就会看到课堂生成的天地广阔,课堂生成的价值无限。

浅谈英语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第3篇

一、面对学生的错

1.宽容,是“点金”的前提

学生是带着无数的疑问走进课堂的,他们每一次的学习实践过程,都是“摸着石头前进”的过程,错误自然不可避免。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正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切勿对学生的错误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学生犯错,而不给学生尝试与实践的机会。“宽容对待”,还要求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要努力给“错误”一个台阶,用慧眼从“歧途”中发现捷径,给学生主动成长的机会,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探索的天地,让他们有机会亲自感受自主创新的快乐。

在英语单词教学中,教师不妨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后,变机械跟读为主动试读,让学生在尝试中逐渐掌握读音规则。例如,教了Japan后再进行Japanese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先试读,学生很可能会认为两者前面部分发音是一样的,很容易出错。此时,我们可以给出一些与Japanese相关的单词如Jack,plane,Chinese,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最终会掌握正确的读音,这样对他们记忆单词读音会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见,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能展开师生间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错误”亦能展现独特的美。

2.以生为本,是“点金”的秘诀

“错误”要蜕变为“美丽”,需要教师在生成中引导,让学生在引导中感悟,通过拉长对生成性问题的探讨过程来体现错误的价值,实现错误的“美丽”。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充分预设,面对已经出现的错误,教师要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中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常常会有孩子不自觉地走神或开小差。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被称为“多动症”的孩子,总也不能静静地听课,特别喜欢跟别人说悄悄话,表扬与惩罚再加上苦口婆心的说理,却还是收效甚微。后来,在投其所好的游戏“传悄悄话”中,这个孩子终于和其他孩子一样集中注意力,认真“传递”着老师的“悄悄话”:“This is a bear, I think.”“That’s a monkey, I think.”...其他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形式也是充满兴趣。所以,我们不妨试着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为“娱乐主持”,把相对死板的教学程序变为学生喜爱的竞赛游戏,不但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还能调节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心中有学生的老师,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把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引进课堂;以生为本的老师,会把干扰课堂教学的意外事件自然转化成积极的生成性动态资源,并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

二、面对教师的错误

1.勇于认错,是“点金”的一招

老子有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个人知识水平再高,知识结构再全,也难免有不懂的地方和出错的时候。教师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和学生一样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情理之中、不可避免的。

研究问题既可以从正面(正确的)开始,也可以从反面(错误的)入手,而从反面探讨往往对人的触动更大,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效果自然会更好。面对课堂教学中意外的错误,我们不能轻描淡写,蒙混过关;也不必惊慌失措,自乱方寸;也不要恼羞成怒,斥骂学生,而应该从容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巧用错误,教育孩子。在学生面前放下教师无所不知的架子,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错误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在不小心拼错单词时,在出现口误时,坦然地承认错误,这样做既能使正确的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使教学找到新的生长点,又可以让学生明白“知错就改”的道理,它的效果可能比平时的苦口婆心还强。

2.制造错误,是“点金”的妙招

教师不妨改变教学策略,故意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出点错,让学生来找错、纠错,迎接学生的挑战,也给学生更多超越自己的机会。在写新授课的板书时,教师可以故意拼错一些容易出错的单词,或者针对学生经常出错的语法,如:“He often goes jogging.”故意漏写goes中的“es”或jogging中的“ging”制造错误。马上就会有细心的学生给我们“点”出错误来。我们就可以顺势利导,教育学生不要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如此一来,学习变得具有挑战性了;本来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多了。虽然作为教师的我们“丢”了权威的面子,但是学生们却大大收获了点“石”成“金”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三、面对教材的错误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一道亮丽的新景观。在课堂上,教师要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开发生成性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发挥对课堂教学积极的推进作用。鼓励学生坚持真理、大胆质疑教材,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的又一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又一方面。

很庆幸,在牛津小学英语4 A Unit 4的E部分Read and act的教学中,我也做了一回披沙拣金的淘金者。在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准备对话表演时,有个学生发现插图中的Su Hai与文中Su Yang不符,就此,我做起了文章,我先大大表扬了这位细心的同学,然后让学生想想该怎样改正。于是,有的学生说那就把文中的名字改了。我当然不满足于此,继续追问还有什么办法。学生若有所思,很快就给出了我中意的答案:“Let’s colour it red.”于是,全班同学一起兴致勃勃地拿起红笔,把Su Hai的发圈“colour it red”了。原本colour一词是难点,而这突如其来的印刷错误却成为我突破难点的又一契机。比我之前的让学生上来涂色更直接易懂,还使学生百分百地投入学习中,不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了。

“错误”的美丽在于它让学习更富有生命活力,使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让“错误”美丽起来,需要的是教师的敬业,教师的宽容,教师的智慧。在教学前,教师要吃透教材,对错误有所预见;在教学中,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要把学生的错误、教师的“错误”乃至教材的错误都当成教学资源,运用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教学机智,让课堂充满生成的活力、充满真实的美!

堂生成资源 第4篇

一、把握意外,因势利导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机动灵活、智慧碰撞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出乎课前预设之外的“想不到之事”,如学生的回答或发问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尴尬等。面对这样的场景,教师如不知所措、听之任之或处理不当,课堂则可能因这些意外而松散、停滞、混乱,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甚至课堂教学无法顺利继续进行。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我们的教学机智直面“意外”,把握意外,因势利导,有效生成课堂,让课堂反而因意外而精彩。

教学案例1:“重心与稳度”课堂教学

今天的物理课上,在讲“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度越大”时,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用一个橡皮泥捏了一个下面小、上面大的形状,然后放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我很难放稳,总是一不小心就翻倒,即使放稳了,吹口气都能翻倒。而倒过来,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呢?这时甲同学突然说:“倒过来是尿壶。”全班哄堂大笑。他的这句话一下子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给涣散了,这种情况应该说是个意外。如果我把甲同学当场狠狠的批评一顿,那么结果很可能是课堂任务完不成,调皮的那几个学生有笑话看甚至还起哄。于是,我顺水推舟,就让甲同学来回答问题。我说:“你这个例子倒是举得很贴切,那么就请你进一步解释一下,尿壶为什么要做的下面大,上面小呢?”这时,甲同学自信地说:“这样尿壶就更稳了,不容易翻倒。”我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下面做的大就稳了呢?”稍作思考,甲同学说:“因为重心降低了。”这时我观察到全班学生从开始的起哄、鄙视、反感的表情一下子变成了一脸豁然开朗的表情,课堂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安静了下来。

教学感悟:有时课堂上的意外就是一种课堂资源,作为物理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些看似吵闹的学生生成的资源,为物理课堂服务,既使物理课堂变得轻松,也使物理课堂变得生活化,更有在潜移默化中展示物理教师宽容品格的效果,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错误,变错为宝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学习中产生的。学生在课堂上“犯错”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财富。学生的“错误”往往蕴含着他们的独特想法和创新意识,“错误”也由此成为“美丽”。这种“美丽”,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在学生平时的犯错中去捕捉、挖掘、积累和培养,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推至高潮。

教学案例2:“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课堂教学

在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时,我让学生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先自行阅读学习,然后探究应该如何在不要损坏弹簧测力计的前提下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我特地强调了一定不要损坏弹簧测力计。在教学进行中,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看到乙同学把弹簧测力计拉坏了。”我很想要狠狠的批评乙,但冷静下来,这不是宝贵的错误资源吗?我把他那根已经变形的弹簧测力计拿到前面展示给所有学生看,然后请他解释一下是怎么使用坏的。

生:“我想测一下我的书包有多重,结果就坏了。”

师:“从这根弹簧不能回复原状来说,你的书包对测力计的拉力有没有超过刻度板上的最大刻度或者量程?”

生:“超过了!”

师:“你知道哪些物体可以挂在秤钩上测拉力,哪些不可以吗?”

生:“拉力小于量程的可以测,拉力大于量程的不可以测。”

师:“挂之前怎么知道拉力有没有大于量程呢?”

生:“先用手体会一下弹簧测力计能测的最大拉力,再用手掂一掂估测一下物体对秤钩的拉力。”

和风细雨、协商探究的师生对话蕴含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师生其乐融融、教学共进,知识自然生成。这样和谐的气氛同样点燃了其他同学探究的激情:“老师,某同学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用了。”“老师,某同学的指针没有校零就使用了。”……一下子课堂活跃起来了,大家不放过任何一个使用错误。课堂的主角完全转化为学生,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一堂课就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快乐生成。

教学感悟: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学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自我修正错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错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自我完善、升华理解,不仅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战胜困难、学好物理的信心,逐渐形成了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把握灵感,激活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有利于预设深化和完善并诱发教师自然形成创造性的教学。而课堂中生成性的学生灵感则更是可遇不可求,它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引发师生、生生、生本思维碰撞,凝聚师生智慧,成就灵动课堂。

教学案例3:“物体的浮沉条件”课堂教学

为了说明物体的悬浮条件,我将课本中的实验进行演示,用小瓶子装水后,放入水中,不断地调节瓶中的水量,来达到使瓶重与浮力相等,小瓶子处于悬浮状态。但这个实验关键要调节瓶内的水量,差之毫厘,瓶子也无法悬浮。我们初二的教师共同花了近十分钟,反复调节瓶中的水量,总算使小瓶悬浮起来。

但在课堂教学时,我演示小瓶在水中悬浮状态时,实验出了麻烦,我反复用注射器调节水量,都无法让小瓶子悬浮在水中,心里着急窝火。突然,一个声音在响起:“老师,你用注射器吸点盐水,放入杯中,试试看?”

“哎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不禁喊起来了。

于是我突然想起,何不让这位同学来试试呢?很快,这位同学在其他同学们的注视下,用注射器往杯中滴注盐水,小瓶子终于悬浮起来了!“哗”,一阵掌声,这位同学带着满意的笑容回到座位上。

教学感悟: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课堂教学陷入困境也是教师平时教学难免之事,捕捉学生的学习灵感、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不失为破解课堂困境的有效之道。

正是高度关注了课堂的动态生成,才使得我们的物理课堂丰富多彩;正是理性把握了课堂的动态生成,才使得我们的物理课堂活力四射。由此让我们深切地感悟到:物理教学是师与生、教与学不断互动激励的过程,在和谐动态的互动中,以学生动态生成为重要支点,唤醒生命,点燃了课堂探索的火花,使师生共同以生命的形式提升了教学之美,促进了学生成才。

摘要:阐述在强调物理教学学生主体性,开放性教学的大背景下,如何理性把握课堂生成资源,有效生成课堂。

数学课堂生成的再思考的教学论文 第5篇

数学课堂生成的再思考预设了这么多年,今日大谈生成。促成这种转变的深层原因是教学理念的革新,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的自然回归,是对传统课堂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予你接受的教学方式的冲击,是课堂中学生精神的唤醒、潜能的开发、主体性的弘扬,是“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的转变。究竟何谓生成?课堂需要怎样的生成?有教师认为生成就是课堂中学生所出现的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一种标新立异的算法甚至是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有教师在教学中为了生成而放弃正常的教学内容,另起炉灶。这些都是对生成的片面理解。笔者以为,正确认识生成,为生成正本清源,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健康运行很有必要。

课堂生成源于学生的思考过程。思考指向于目标的达成,是一种为解决问题所进行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课堂上的生成应当是学生围绕问题解决,通过积极思维所形成的对问题的理解、感悟、解决方案以及疑问等。这也就意味着,那些缺乏思考所出现的与教学内容无关、与学生发展无益的随意行为不算生成,只能算作旁逸斜出。根据教师预先期望的范围,课堂生成可分为预设生成和预设之外生成。所谓预设生成,就是师生在互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是在教师预设的期望之中的;所谓预设之外生成,就是师生互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在教师预设之外而又有意义的部分。强调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一方面要把课前的预设用生成的状态呈现给学生,不露强加的痕迹。另一方面,要及时补足未意识到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一、期盼丰富的预设生成

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如果这一底线坚守不住,过于重视预设之外的生成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可以说,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当然,预设生成不是借学生的口说出教师想说的话,而是把教师的预设用生成的状态呈现给学生。这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探究材料,选择多样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特别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一般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在对称性方面的不同点,学生较难主动意识到。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自主生成?一位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材料,并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操作后,交流研究成果。生1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生2马上反对,认为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并拿出手中的三角形进行示范。而赞同生1意见的学生也不示弱,纷纷拿出手中的三角形,无论怎样对折,都不能让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生3发现了秘密:生1和生2的三角形不一样,一个是一般的三角形,另一个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接着,生4说梯形也存在这种情况:一般的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而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面的教学过程,围绕“判断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展开,学生通过操作、观察、验证、争辩、交流,不仅对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而且学习了探究数学的方法,体会到数学内容的辩证关系。这一教学过程更彰显了“用事实说话”的理性精神。数学知识生成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生成了,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成了。教学的成功得益于教师精心的预设:在给各小组提供学习材料时,有的组提供一般的图形,有的组提供特殊的图形,从而让学生在交流时产生冲突、引发争辩,逐步完善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虽是不着痕迹的自然生成,但一切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运筹帷幄,就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丰富的预设生成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教学预设应力求做到:

充满空间感。教学预设,环节不要太多,要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充裕的展示机会、多向的交流互动,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对问题作深入有效的研究讨论;环节不要太细,太细就可能牵着学生小心翼翼地走在预设的轨道上,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自由探索;问题不要太小,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要尽量减少(当然,问题也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

富有弹性化。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设定若干个方案,由传统的线性设计向多维预设转变,由若干个程序的串联向不同方案的并联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多种“通道”,为课堂动态生成提供丰富的可能性。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摩擦出创新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

二、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

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课堂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状态,正如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环境也在变化。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不确定性,学生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随时可能不期而至,超出教师的意料。真正的教学结果一定是预设目标(也有可能改变)加上预设之外的生成目标。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教师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即时作出判断,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并加以放大,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

一位教师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习惯性地让学生读教材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段结语中,用了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教师意识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决定放弃继续教学下一环节的念头,说:“是啊,这里为什么用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书的老师大意了呢?”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展开交流。

生1:第一个“通常”之外,是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生2:第一个“通常”之外还有一个意思,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0时,也可以直接化成百分数。

生3: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通常”之外是指有特定要求时,就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

学生在字斟句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获取自我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

应对预设之外的生成,重要的在于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教师少了一颗爱心,就会因学生随意插嘴而妄加指责,课堂上就会少了与教师想法相左、与常规相悖的声音,课堂就会因缺乏激情而失去生气;教师少了一颗爱心,就不可能耐心倾听学生断断续续、不具条理但却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见解,课堂上就会继续演绎着“一言堂”,学生创新的火花也就不可能点燃。应对预设之外的生成,重要的还在于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和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或挑起一场争辩,或引发一次讨论,或促成一次合作。这要求教师有宽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专业积淀、厚重的教学底蕴。拥有了这些,未曾预约的精彩就会不期而至,课堂就会弥漫一种开放的、浸润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文化。

三、谨防课堂生成的泛化

笔者曾阅读过“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课前预设教学圆柱的认识,但上课伊始,有学生就发表意见,说要研究圆柱和圆锥。教师表示同意。

当学生自主选定的学习内容与教师的课前预设发生偏差时,教师果断地放弃了预设(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笔者不禁要问:教师根据部分学生(甚至是个别学生)的意愿就轻易放弃了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是否还需要预设?圆锥的认识离不开实物的观察,在这种毫无教学准备的情况下,教师如何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材料?“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文话)如何让人信服?如果学生提出“我准备研究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不知道教师将会如何处理?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被看成纯粹的个人行为,恰恰相反,主体的建构必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是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得以实现的。显然,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尽管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去发表对于学习内容的意见,如“我准备先研究圆柱”,“我准备将剩下的圆柱、圆锥和球一起研究”,“我建议先研究圆柱与圆锥”等。但是,“教师在此应通过‘重复’‘确认’‘淡化’等方法很好地去把握课程的前进方向,而不能放任自流。”

初中数学课堂生成策略刍议 第6篇

一、根据实际巧变化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设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性的事情.反之,如果硬拽着原先的教案一成不变,有效高效课堂只能是一句空话.关于这一点,叶澜教授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例如,学习“公式法”时,我出了这么一个题目:你能将多项式x2-4与多项式y2-25分解因式吗?我原先的教案是:1.通过设置情境问题,让学生先尝试用公因式的方法分解因式,如果学生不能将其因式分解,学习的难度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这样就可以进入下一步.2.在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进行因式分解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多项式的特征,经过观察、类比,得出这两个多项式都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平方差的形式.3.学生自己写出分解因式,即将(a+b)(a-b)=a2-b2,反过来就得到了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

本来教案到此就只剩下一个环节:教师小结,但是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虽然经历了探究分解因式的过程,但还没有充分感受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这种逆向恒等变形的价值,应该再让他们有个从感知到理性的深化.于是,我立即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环节,由教师小结改成学生交流谈体会.这种“踏雪无痕”的教学环节的变化,学生可能感受不到,但短短几分钟,却是对知识的深化和巩固,是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通过谈体会,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之间的整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联系,再一次深入了解“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人性化处理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常常会有一些令教师意想不到的不愉快发生,人性化地处理这些偶发事件,不仅会缓和课堂紧张的气氛,也可能使课堂生成精彩.苏霍姆林斯基说得直截了当:“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指责他.”我在教学中,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能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人性化地妥善处理,结果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比如,有一次我在讲授新课“二次根式的乘除”中的一个例题时,有个男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同学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男生,我的授课也只好停下来.那男生笑着指指他的同桌说:“是他在讲笑话.”他的同桌站起来否认说:“老师,我在认真听课.”显然,那同桌在撒谎,我没有为难他,而是说你既然在认真听课,能不能把这道例题做完.那同桌点头说能,并且走到讲台上来,把题目最后一步做完,写出了正确的答案.我对大家说:“如果这位同学没有讲笑话做对了题,应该鼓励;如果他一边讲笑话,一边还能听课,更应该鼓励,说明他脑子好使,虽然这种做法我并不赞同,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我都建议大家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学生.”一件偶发事件就这样巧妙地处理了.这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正常教学,而且大家听得更认真了.

人性化地处理偶发事件不仅需要教师的睿智,更需要教师的气度和对学生关爱.

三、合作交流常态化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学习习惯.

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那么,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反过来,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我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提出数学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及命题证明过程.我没有讲授,而是交给学生交流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通过一番争论,意见渐渐趋向了统一.大家通过对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相应的判定定理,发现了它们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猜想出了新的判定方法,证明了命题的正确.应该说,交流让学生自己得出了猜想和证明,方法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渗透给了学生.有个心直口快的学生当场就站起来发言说:“老师,这方法好,我们自己学习的东西,比你讲要记得牢.”学生的这句话就是对刚才交流学习的生成最好的小结.

上述三种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成策略,经本人多年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黄桂坚)

数学教学是需要精心预设的.但是,精心预设不等于就一定能够有精彩生成,因为教学不是演戏.演戏,只要演员能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命运在特定时间段的情感分寸,就可以将扮演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之至.而教学,其主体是学生,能否使课堂精彩连连,要靠教师这位导演能否“导”成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其奥秘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预设是僵化的,而课堂是流动的,这也就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动”,可见,课堂精彩生成得有一定的策略,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根据实际巧变化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设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性的事情.反之,如果硬拽着原先的教案一成不变,有效高效课堂只能是一句空话.关于这一点,叶澜教授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例如,学习“公式法”时,我出了这么一个题目:你能将多项式x2-4与多项式y2-25分解因式吗?我原先的教案是:1.通过设置情境问题,让学生先尝试用公因式的方法分解因式,如果学生不能将其因式分解,学习的难度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这样就可以进入下一步.2.在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进行因式分解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多项式的特征,经过观察、类比,得出这两个多项式都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平方差的形式.3.学生自己写出分解因式,即将(a+b)(a-b)=a2-b2,反过来就得到了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

本来教案到此就只剩下一个环节:教师小结,但是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虽然经历了探究分解因式的过程,但还没有充分感受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这种逆向恒等变形的价值,应该再让他们有个从感知到理性的深化.于是,我立即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环节,由教师小结改成学生交流谈体会.这种“踏雪无痕”的教学环节的变化,学生可能感受不到,但短短几分钟,却是对知识的深化和巩固,是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通过谈体会,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之间的整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联系,再一次深入了解“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人性化处理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常常会有一些令教师意想不到的不愉快发生,人性化地处理这些偶发事件,不仅会缓和课堂紧张的气氛,也可能使课堂生成精彩.苏霍姆林斯基说得直截了当:“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指责他.”我在教学中,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能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人性化地妥善处理,结果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比如,有一次我在讲授新课“二次根式的乘除”中的一个例题时,有个男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同学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男生,我的授课也只好停下来.那男生笑着指指他的同桌说:“是他在讲笑话.”他的同桌站起来否认说:“老师,我在认真听课.”显然,那同桌在撒谎,我没有为难他,而是说你既然在认真听课,能不能把这道例题做完.那同桌点头说能,并且走到讲台上来,把题目最后一步做完,写出了正确的答案.我对大家说:“如果这位同学没有讲笑话做对了题,应该鼓励;如果他一边讲笑话,一边还能听课,更应该鼓励,说明他脑子好使,虽然这种做法我并不赞同,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我都建议大家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学生.”一件偶发事件就这样巧妙地处理了.这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正常教学,而且大家听得更认真了.

人性化地处理偶发事件不仅需要教师的睿智,更需要教师的气度和对学生关爱.

三、合作交流常态化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学习习惯.

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那么,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反过来,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我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提出数学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及命题证明过程.我没有讲授,而是交给学生交流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通过一番争论,意见渐渐趋向了统一.大家通过对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相应的判定定理,发现了它们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猜想出了新的判定方法,证明了命题的正确.应该说,交流让学生自己得出了猜想和证明,方法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渗透给了学生.有个心直口快的学生当场就站起来发言说:“老师,这方法好,我们自己学习的东西,比你讲要记得牢.”学生的这句话就是对刚才交流学习的生成最好的小结.

上述三种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成策略,经本人多年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黄桂坚)

数学教学是需要精心预设的.但是,精心预设不等于就一定能够有精彩生成,因为教学不是演戏.演戏,只要演员能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命运在特定时间段的情感分寸,就可以将扮演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之至.而教学,其主体是学生,能否使课堂精彩连连,要靠教师这位导演能否“导”成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其奥秘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预设是僵化的,而课堂是流动的,这也就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动”,可见,课堂精彩生成得有一定的策略,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根据实际巧变化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设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性的事情.反之,如果硬拽着原先的教案一成不变,有效高效课堂只能是一句空话.关于这一点,叶澜教授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例如,学习“公式法”时,我出了这么一个题目:你能将多项式x2-4与多项式y2-25分解因式吗?我原先的教案是:1.通过设置情境问题,让学生先尝试用公因式的方法分解因式,如果学生不能将其因式分解,学习的难度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这样就可以进入下一步.2.在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进行因式分解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多项式的特征,经过观察、类比,得出这两个多项式都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平方差的形式.3.学生自己写出分解因式,即将(a+b)(a-b)=a2-b2,反过来就得到了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

本来教案到此就只剩下一个环节:教师小结,但是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虽然经历了探究分解因式的过程,但还没有充分感受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这种逆向恒等变形的价值,应该再让他们有个从感知到理性的深化.于是,我立即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环节,由教师小结改成学生交流谈体会.这种“踏雪无痕”的教学环节的变化,学生可能感受不到,但短短几分钟,却是对知识的深化和巩固,是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通过谈体会,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之间的整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联系,再一次深入了解“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人性化处理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常常会有一些令教师意想不到的不愉快发生,人性化地处理这些偶发事件,不仅会缓和课堂紧张的气氛,也可能使课堂生成精彩.苏霍姆林斯基说得直截了当:“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指责他.”我在教学中,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能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人性化地妥善处理,结果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比如,有一次我在讲授新课“二次根式的乘除”中的一个例题时,有个男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同学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男生,我的授课也只好停下来.那男生笑着指指他的同桌说:“是他在讲笑话.”他的同桌站起来否认说:“老师,我在认真听课.”显然,那同桌在撒谎,我没有为难他,而是说你既然在认真听课,能不能把这道例题做完.那同桌点头说能,并且走到讲台上来,把题目最后一步做完,写出了正确的答案.我对大家说:“如果这位同学没有讲笑话做对了题,应该鼓励;如果他一边讲笑话,一边还能听课,更应该鼓励,说明他脑子好使,虽然这种做法我并不赞同,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我都建议大家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学生.”一件偶发事件就这样巧妙地处理了.这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正常教学,而且大家听得更认真了.

人性化地处理偶发事件不仅需要教师的睿智,更需要教师的气度和对学生关爱.

三、合作交流常态化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学习习惯.

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那么,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反过来,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我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提出数学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及命题证明过程.我没有讲授,而是交给学生交流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通过一番争论,意见渐渐趋向了统一.大家通过对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相应的判定定理,发现了它们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猜想出了新的判定方法,证明了命题的正确.应该说,交流让学生自己得出了猜想和证明,方法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渗透给了学生.有个心直口快的学生当场就站起来发言说:“老师,这方法好,我们自己学习的东西,比你讲要记得牢.”学生的这句话就是对刚才交流学习的生成最好的小结.

上述三种初中数学课堂的生成策略,经本人多年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数学课堂生成 第7篇

对于学生而言, 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 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尽管教师也很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主学习, 但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 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 学生跟着走, 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随时调整教学过程, 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课堂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本来就应该丰富多彩的, 只是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 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动态教学则追求真实自然, 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 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所以,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的问题和差异是形成课堂互动局面的重要资源。那么教师如何当好互动机遇的提供者、创造者呢?

1. 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 引发生生“冲突”。

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尽相同, 由此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争辩常常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 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 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 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可能性, 巧妙地设置善意“陷阱”, 自然引发生生间的争辩。

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 有个学生提问:“一张长方形纸是不是长方体?”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真让人暗中惊喜, 但笔者没有直接回答, 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结果形成了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一张长方形纸是长方体, 还有一种认为一张长方形纸不是长方体。在这样的情况下, 因势利导, 通过辩论赛的形式, 让学生展开思考。将认为是长方体的设为正方, 认为不是长方体的设为反方。正方:我们认为一张长方形纸张具有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 所以它是长方体。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长方体, 那为什么老师都这样讲“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张。”而不是说“长方体”纸张?而且以前学习长方形时, 还用长方形纸张做学具呢。正方:那好。请问, 这张长方形纸张有什么特点?反方:它是长方形的形状。正方:还有吗?反方:没有了。正方:请问, 它有没有高?有没有侧面?反方:那么薄的一张纸, 哪有啊?正方:有!请看, (正方几个同学赶紧每人拿一本作业纸重桑起来成为长方体) 这不是长方体吗?反方: (点点头) 对。正方:这个长方体是由250张长方形作业纸叠成的, 它的高是5厘米 (边说边量) , 那么, 一张作业纸的高是多少呢?反方:0.02厘米。正方:0.02厘米不是高度吗?所以, 我们认为这张作业纸是高为0.02厘米的长方体。反方心服口服,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掌声。这节课, 因学生的一个问题而改变了原先设计的教案, 这何尝不是一节成功的课, 因为在这节课中, 学生的收获更大了, 体会更深了。

2. 组织探索交流, 促进有效互动。

每一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 每个学生是否经过自身充分的思考也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而在与其他伙伴紧密、丰富的合作中, 他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 有助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 也有利于学生在认知、心理、情感几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 促进有效互动。第一, 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第二, 要提供合作性任务, 组织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师生、生生间、小组与小组间、小组与个人间的交流讨论, 形成多元网络式的互动。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 这样安排教学环节:首先, 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预习后通过合作制定出本小组的学习目标。结果九个小组学习目标中有以下4个问题: (1) 非0自然数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 可以分哪几种情况? (2) 什么叫质数? (3) 什么叫合数? (4) 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第二, 合作探索, 小组解决。第三, 汇报情况, 教师点拨。第四, 合作质疑, 深入探索。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又提出了如下问题: (1) 质数和合数是无限多的吗?为什么? (2)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 还有别的方法吗? (3) 1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那是什么数? (4) 非0自然数分为合数、质数、1, 那0怎么办?0也参加分的话, 该怎么分? (5) 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6) 是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7) 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8) 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9) 质数和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0) 39是什么数?质数吗?课后, 向学生了解质疑情况。他们说, 通过小组合作发现了原本自己没发现的问题, 明确了自己原本不理解、不确定的知识, 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了自己未知的问题, 质疑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之, 合作质疑给学生带来了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随想 第8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应在“还”字上下工夫,力争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那么,教师应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成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设计“丰满”而灵动的预案,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条件。

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并不是主张师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开展活动。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作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方案的准备,我们的追求必然会可望而不可即。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使教学资源尽可能在预设之内,改“线性”设计为“板块”设计方案,这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

2. 准确把握教材。

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

3. 全面了解学生。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如,在制定“圆柱的体积”一课教学计划时,应考虑到学生可能已经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起码要预设两种教学方案:对计算公式未知的学生,该如何引导自主探索;对计算公式已知的学生,又将如何引导其进一步确认并追溯公式的来源。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4. 善于利用课堂生成乱象中悟道,精彩引入。

我们已习惯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最害怕课堂中乱糟糟的场面。自如,在教学“克与千克”时,我准备了很多的实物,以便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原本以为学生一定会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是由于上一节课是体育课,学生很渴,偏偏教室里的水没了,学生的思维不是很投入。我显得有些着急。正在这时,送水的老大爷挑着两桶纯净水进来,不知是谁眼尖,大声地喊了起来:“噢,水来了!”一部分同学也忍不住叫了起来,还有一部分同学盯着我看,眼里充满了恳求。我忍住不发火,这时如果我狠狠地训斥他们,那么这节课肯定完蛋了,即使学生表面上在学习,效果也不佳。看着老大爷很辛苦地把肩上的担子缓慢地放下来,突然我心生一计,说:“老师知道你们很渴,小朋友可以喝水,但是,喝水前,请你们帮忙搬一下水桶,好吗?”学生大声地欢呼:“老师万岁!”“水很沉,老大爷挑过来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学生忙向老大爷道谢。“谁来估计一下这桶水到底有多重?”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10斤,有的说50斤,还有的说20千克,等等,答案五花八门。“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使你们的估计更加准确呢?你们可以动手搬一搬。”我的话音刚落,只见学生搬的搬,抱的抱,有的拿出有刻度的杯子来放水,还有的学生同组合作,相互抱一抱体重,再抱抱水桶,比较轻重,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体重。在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我不知不觉引入课题,整节课,学生非常投入。试想一下,假如我当时制止学生的吵闹,那这节课的效果会如何呢?会有如此精彩的引入吗?

5. 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精彩生成。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生活是个大舞台。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教师不曾预约的精彩也随处可见。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对于该如何把握起点,要求学生掌握到何种程度,我心里没底。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我预设了几种方案,但都不满意。人民币的知识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的体验上,纸上谈兵根本不行。我又想:把课堂搬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那不是很好吗?我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课前,我让学生去商场了解有关物品的价格,在家中尝试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和妈妈进行换钱游戏;课中,创设模拟购物的情境———师生买卖活动,学生开文具店———在小组内以自己的文具进行买卖,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组员当顾客。我也充当顾客,穿梭于各小组间,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在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学生找钱、付钱,换钱都非常利索、熟练;最后集体共同反馈购物情况;课后,结合学校里的各项活动,如:小学部的春游活动———“人民币的使用”、大队部的活动———“爱心义卖场”等,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再一次得到提升。在模拟的社会生活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新的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倡数学课堂开放,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学生活。实践活动中,学生所创造的方法已远远超过了老师的预设,在老师的惊喜中,精彩随机生成。

6. 和谐氛围,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孵化”有效的课堂,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这种课堂文化,首先表现为师生间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师生在人格上应是完全平等的,课堂上师生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融洽关系,能使学生体验到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同时得到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

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一开始就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中央电视台的什么节目。学生猜出后我接着问:“谁知道这个节目每天什么时候播出呢?”有的说是7点,也有的说是晚上7点。“那么电视上究竟是怎样标出的呢?”我用多媒体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学生发现电视右角上标的是“19:00”。这时有学生说:“这是24时计时法。我喜欢看的动画片《蓝猫》就是在18:30开始的。”我灵机一动,问道:“谁来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几点播出呢?”学生非常高兴,他们以聊天的方式说出了不少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参考文献

[1]林伟扬.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教学实践与研究[OL].

语文课堂生成之我见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生成,教学实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课程资源之一的课堂教学资源, 一般指教材、教师课前准备和设计, 此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资源, 就是来自学生自己的、生成于课堂的活的材料, 即“课堂生成”。在课堂的思维碰撞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奇特的、闪光的、极有个性的语言材料, 它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活的材料, 这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些课堂资源, 并加以充分利用, 那么, 课堂就真正存在“新”意, 就会朝课改方向健康发展。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 某些教师往往不够重视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 只顾自己的设计, 不管课堂中出现什么情况, 不管学生的语言材料如何丰富、精彩, 都不予重视, 甚至不予理睬, 他们想的只是自己设计的下一步是什么, 丝毫不敢超出教案, 实行课堂“唯吾独尊”, 这不但浪费了资源, 更浇熄了学生的创新火花。

那么, 教师怎样才能敏锐捕捉语文课堂上的“课堂生成”, 并进行有效利用呢?此处我谈点浅陋见解, 望多指正。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 创造性地开放教材、开发课堂。

创造性地开放教材、开发课堂, 关键需要教师转变观念, 靠教师深厚的人文内蕴去吸引和感染学生, 唤起学生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 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 放飞他们的想象, 从而激发他们创设“课堂生成”的热情和信心。反思传统的语文课堂, 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 教学文本成了语文课堂的唯一, 教师在教学中慢说细讲, 不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思维价值, 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 销蚀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而且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之中。新的课程标准使我们知道, 改变教学中烦琐分析、机械训练的现状, 关键是转变教材观, 重新认识教材的特征, 树立正确开放的教材观。《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尤其是新教材。根据教材的开放性, 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使教学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格局。如一年级新课程教材拼音部分复习四中, 有题“看图说话”, 图画上画着一只小兔背着书包去上学, 两只猴子去摘桃, 中间一座独木桥。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想:它们会怎样过桥?是猴子让兔子先过呢, 还是兔子让猴子先过?鼓励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说完整, 说得有趣些, 再让学生自由组合, 给学生时间, 表演课本剧。结果, 在表演的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如说法一:小兔子坚持让小猴他们先过, 结果小猴摘了两个大桃子送给小兔, 并叮嘱它过桥要小心, 体现了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关爱之情;说法二:小猴非要自己先过桥, 猴爸爸刚要批评小猴, 谁知小猴过去后背着小兔过了桥, 原来是怕它不小心摔下桥, 体现了孩子率真美好的心灵……教师敏锐地抓住这些精彩的“课堂生成”, 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 原本死板的课堂显得那样生机勃勃, 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创新, 更美化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二、教师应具备机智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善于激发和捕捉创新的火花。

课堂上很多时候就在不知不觉中生成可贵的“课堂生成”, 一不留神就会稍纵即逝, 就看教师是否具备机智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去激发和捕捉这一火花。“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在某课堂上, 教师在教学了“日、月、鸟、木、兔”等象形生字后, 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古时候的字, 还是现在的字啊?”小朋友纷纷发表不同看法, 第一个小朋友说:“我喜欢现在的字, 因为现在的字比较好写!”老师沉思片刻说:“很有道理, 我也这么想!”第二个小朋友说:“我喜欢古时候的字, 因为古时候的字很漂亮, 像图画一样, 我就喜欢画画。”老师也给予肯定;第三个小朋友说:“我喜欢古时候的字, 因为古时候的字写起来很困难!”老师立即抓住这一生成的动态资源穷追不舍:“哦, 既然写起来很困难, 那你为什么还喜欢啊?”小朋友说:“越困难的事情我越喜欢!”老师很愉悦地说:“我真喜欢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孩子!老师要奖你一朵大红花!”巧妙地在学生个性凸显之时, 创造性萌发之际, 多一点肯定, 多一点鼓励, 多一点欣赏, 多一点发现。反思我们的传统课堂, 教师往往为了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赶快把正确答案奉送给学生, 把教学仅仅看作一种告诉, 这样的处理让人觉得有些遗憾。教师应以新的教学理念, 机智灵活地面对这些“课堂生成”, 善于激发和捕捉创新的火花, 加以开发和利用, 让学生一起参与, 共同研究, 去读书, 去思考, 去感悟, 去体验, 去各抒己见, 发表各自独特的感受, 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 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教师应具有民主、平等的教育教学理念, 为“课堂生成”的出现提供可能。

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提问有“安全感”, 而不要怕学生的“乱说”耽误了教学时间而不放手让学生提问, 学生提出的新见解有时可能是幼稚的, 但往往不乏创造性的火花, 教师要有耐心地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 使学生懂得只有经过深入思考, 才能提出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如新课程浙教版第一册“ie, üe, er”中有一幅图, 一个老爷爷在树下喝茶听耳机, 树叶儿翩翩而落, 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飞舞……教师正在情境中教学“hu, die”、“er, ji”等音节词语一学生大声打岔:“老师老师, 那树叶怎么会落下来啊?”教师随口说:“对啊, 树叶怎么会落呢?小朋友们, 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画, 谁来告诉他答案呀?”学生纷纷发言:“是秋天到了, 树叶就落下来了!”“是秋风把树叶刮下来了!”“树叶儿看蝴蝶在飞舞很自由很美丽, 所以就放开小树的手, 也跳起舞来了!”……一个个幼稚的回答把课堂推进了一个充满想象、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秋天的情境中, 接下去, 教师就带着快乐的小朋友到校园里“寻找秋天的脚步”去了。虽然这个现象看起来已经“离题万里”了, 虽然明显没有拔高到搞发明创造, 但实实在在地揭示了新课标课堂改革的真谛, 小学语文不就是在语言训练这个本质特点里面发散学生思维, 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吗?教师的“见风使舵”恰是给了学生创造“精彩课堂生成”的可能, 假如教师加以训斥、否定, 学生又哪来对课本内外资源的快乐体验和丰硕收获。课堂教学很多时候是学生的创造, 教师要努力创设自由、安全、和谐、相互尊重的气氛,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在想象自由驰骋的过程中, 生成各种与众不同的构想。教师的宽容, 是学生创造的保护神, 学生在错误中学习, 在失败中获得经验, 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养成创造的习惯, 在课堂中衍生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超文本资源”。

“教不研则浅, 研不教则浮, 教研结合, 深入浅出。只有走进课堂, 才能了解课堂;只有反思教学, 才能不断提高;只有开展教育科研, 才能解决教学反思中产生的问题。”王先如老师曾这样说。今日我们实践、反思、研究这一“课堂生成”, 但愿能成为新课改实践道路上一块实实在在的垫脚石。

参考文献

[1]周经纶.语文教学:“生成”基于“预设”[J].学语文, 2007, (02) .

[2]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05) .

[3]赵凤美.精彩缘于预设和生成[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08) .

[4]吴文宁.怎样把握课堂教学生成的分寸[J].中学语文教学, 2006, (07) .

[5]陈海.让作文在教本中放飞[J].文学教育 (下) , 2008, (01) .

[6]江佳慧.论情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 2001.

为语文课堂生成找一个基点 第10篇

听过一些新课标的样板课, 其中几个环节是少不了的:1.学生活动———一般呈现为火热的讨论, 一般不呈现为独立静默的思考;2.教师鼓励———一般鼓励形式为“读了这部分, 你有什么想法?没关系, 随便说, 大胆说”, 一般不鼓励形式为“大家想一想, 结合具体的要求或规范或前提或背景, 思考要缜密, 想完善了再说”;3.教师总结———一般总结为“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 活动很热烈, 发言很积极, 表达了个性的看法”, 一般抽象的方法论、目标论的归纳选择“缺省”。

听完一节类似的样板课, 血脉贲张, 转而却又被抽空了似的飘飘忽不知其所终。一样的提问, 一样的讨论, 一样的导引, 一样的总结, 此课彼课, 如同孪生。多元价值论, 竟成为新的模式生成的始作俑者。

诚然, 语言有趣的一部分的确在于价值多元的组合演绎与诠释, 然这些并非语言文字或文学教学所有的有趣或者旨归。或者说, 生命的有趣并不只是“一张皮”的运动与兴奋。语文课要走向科学教育, 需要一个基点。

什么是基点?基点就是建构一节课的方法论依据, 是一节课实践行为的基本原则, 是课堂生态赖以生成的基本保证, 是课堂目标正确达成的必要规范。这是教育科学必需的态度, 而后才是方法与手段。没有基点, 便不知方法, 便不能生成。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 都有其共性, 譬如一堂语文课, 大致可包含四个环节:营造氛围 (即导入) , 整体感知 (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体验感悟 (对文章决) 。但是不同的教学基点的设置是课堂生态走向更多丰富可能的重要凭借。

来看《观沧海》的教学设计。教师一开讲便列出了这些问题:1.全诗从哪个字展开来写?2.这首诗一共写了几层意思?哪些写实景?哪些是想象?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这些个问题每个都很大, 能讲的内容都很多, 牵涉的范围都很广, 思维的要求都很高, 如何让学生攀爬是一个问题。结果学生反应极冷, 大多数学生未能进入学习状态, 有的甚至木然地面对教师同样木然的表情及语言, 偶尔夹杂个别学生“间或一轮”的眼睛, 维持课堂浮于表面的井然秩序。

再来看一则《边城》的教学设计。教师问:1.小说中写了几个人?都是谁?什么关系?围绕他们复述故事;2.你如何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这下热闹了, 爱情故事, 学生讳莫如深却又兴奋不已的一个话题, 讨论过程别提多激动人心了, 表述失当时别提多扣人心弦了。教师一放, 课堂想收也收不拢了。

这里可以看到由于教学基点的缺失而带来的四个结果:一是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特殊门类, 诗歌教学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并无不同;二是作为不同形式与内容的诗歌教学, 教学指向与具体操作在共性上与个性上没有取舍;三是问题涵盖面的大、杂, 缺乏基点;四是指向性晦涩, 操作性不强, 使得学生思维辐射方向各异, 教师难以把握与操控。

如何设置基点?教学大纲规范了语文教育教学各阶段的目标任务, 细微至一堂课, 则需要教师以个人储备去进行丰富多样而科学规范的建构。

一.从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设置

什么理念决定什么课。古时国人的“进书” (教学) 差不多等于培养未来政治家, 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天下儒生进仕理念, “进德”也成为主导课堂生成课堂的重要基点。今日素质教育定位在“立人”上, 全面发展就成为建构课堂的基本认识, 也因此, 当代教育开始走向人性化的需求, 走向人性根本的真正的快乐。这是从宏观论。微观上, 当下西方教育价值观的流入, 与国人传统教育形成融合后形成诸多新兴的课堂教育教学思潮。影响比较大的如科恩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 即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教学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斯皮罗1992年创建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等等。

譬如在当下新课程提倡“开放教学”的背景下, 选择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论、科恩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与斯皮罗的建构主义教学论中的先进理念奠基课堂, 能有效提升开放教学实践的效度与信度。

从开放教学理论出发, 可以打破学科界限来设置基点。《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 之所以入选高中教材, 恐怕不是因为鲍鹏山对庄子的新解。鲍鹏山终究立足的是文学, 不是历史学, 因而, 不妨以美学为基点建构课堂, 品读此文的美言美思, 岂不比生硬考据庄子更富生趣更具语文本性?

二.从文学体裁论的角度设置基点

文学体裁者, 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不同体裁教学基点设置应有不同。小说古今旨趣不同, 西方东方创作观不同……诗歌流派纷呈, 理论上又有移情说、象征说、化境说……戏现代戏剧……散文则有叙事、记人、抒情、哲理之分……千头万绪, 不一而足, 不同体裁的文章, 或鉴赏或诵读或品味或探究或体验, 定位应有区别。

教授文学作品, 思想内容的分析评价是重要环节, 但教授小说与教授诗歌就应有所不同。同样是爱情题材, 《边城》是诗化小说, 《溱洧》是诗歌, 结果教师往往着眼于情节与人物个性的丰满, 而忘了前者是小说诗化特征与后者的诗歌特征的体味, 那么两文何以区别?只是区别在爱情故事与爱情主体的不同上?不对。苏联维果茨基提出:“词不是表达思想, 而是实现思想。”所有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学作品, 它们的思想高度都达不到“打倒地主阶级、推翻封建制度”。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流传下来, 不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跟马克思一样, 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抒写出了人性的感悟。所以, 语言形式的分析在相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本分析中不应被忽略。

三.从语文教学目标论的角度设置基点

目标指向对一堂课的重要性毋庸多言, 那么, 语文教学目标为何?

首先, 怎么理解语文, 这是一个长期聚讼纷纭的话题。1963年至2000前, 语文教学大纲共有11次制订或修订, 在2000年之前有关语文本体的表述都是“祖国的语言文字”, 强调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大纲的粗放标示使“语文”概念范围成为当下的一个悬疑。然不管怎样, 以语言文字的解析与领悟为抓手是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与根本。

以上是从总体目标而言。

其次, 怎么理解不同阶段的不同课别的语文教育任务?很多专家的共识是, 高中的语文教学任务主要是文学阅读教育。但这是一个大概念, 怎么进行文学教育?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性别的作品千差万别, 而不同价值体系不同审美标文学教育结果亦为判若霄壤。譬如, 同一文学作品, 可以从鉴赏论角度设置基点来建构鉴赏课, 也可以从形式论角度设置基点来建构创作体验课或形式审美课, 或者从评价论角度来设置基点建构思想内容理解评价课, 等等。因此, 教学目标是左右教学基点的重要维度。

四.适应教学主体的需求特点设置教学基点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有一次举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公开课, 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连加向乘法的过渡。他出了一道题目:7+7+7+7+7+7+3=?赞可夫的意思是引导学生得出7×6+3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一个同学就说:“我可以用‘7×7-4’的方法来计算。”在《教学与发展》这本书中, 赞可夫回忆道:当我听到这一方法的时候, 我非常的激动, 这个孩子非常了不起, 她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7, 她发现了数学的本质。既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认识数学本质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 忽视学生发展的潜力, 就等于是犯罪。于是他推翻了自己准备的教案, 就从这个不存在的7讲起。这里既表现了赞可夫的教学机智, 更表现了他对教育教学本质的认识, 即:人是教育教学的主人。这个实例是“教育人本主义”最具体实在的反映。

传统课堂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师的话语霸权, 教师的过度预设杜绝了课堂生命增值的可能。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基点的设置必须考虑教学主体的需求特点。

年龄需求特点。现行苏教版新教材 (选修) 选入了高尔基类童话作品《丹柯》, 这个作品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就有很大差别。我们绝不能跟小学生去探讨获得光明后的人们不顾丹柯各奔前程行为中的人性善恶, 我们也不能跟高中生纠结童话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接受心理特点。语文的教学素材是语言与文学, 学生接受语文也主要接受的是融会在语言与文学中的相应语文既不符合语文本质, 也有违学生接受心理。如教授文艺性作品, 可以接受美学作为建构课堂的基点。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读者和作者一样都是艺术的创造者。如此, 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作品的第一受众 (教师) 与第二受众 (学生) 的内涵, 显然不能简单而平面地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播者 (教) 与知识的接受者 (被教) , 他们首先应在同等地位上即同时作为“读者”的角色参与鉴赏;然而“教育”这个特殊情境的设置又在客观上决定了师生在共同参与鉴赏时实际地位的不平等, 教师在承担自我鉴赏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辅助学生鉴赏的责任, 因而教师在鉴赏课的组织中又必须跳出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 以高屋建瓴的姿态, 以美学研究者的角色意识参与鉴赏;不仅要以作家的创作意识, 作品的内容形式为研究对象, 而且尤应以读者的接受意识为重点研究对象。

此外, 还可以根据教学环境的特殊性、教学需求、教学范围等实际情况来设置教学基点等。

以生为本 关注数学课堂生成 第11篇

一、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数字与信息》时,老师可以在教学课始,用说旅游线路以及口答简单的算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这样的设计看似简单,但它能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倒推”,感受到“倒推”并不陌生。

《数字与信息》本节课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渗透观察、比较、猜测、概括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我们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用数字介绍自己:如说说自己的年龄、班级、学号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用数字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信息,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便捷。这样的导入很有实效。

二、搭建有效地探究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而“生本课堂”也要求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地位置。本课设计中“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的情境比比皆是,而这也正是教者精心搭建的探究平台,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生成知识,自主将旧知做为新知的生长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我注重把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首先从复习口算引入,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然后呈现例题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可以提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让学生观察,提出符合图意的问题,并列出加法算式。“你怎样算?”,算法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各抒己见。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再借助于小棒、计数器理解算理,能归纳出计算方法。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我非常欣喜,在此基础上正好过渡到本节课重点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经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不难解决。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用竖式计算加法的运算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迁移到用竖式计算减法中。在巩固阶段,通过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人人参与,积极思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学生掌握得还不错,但遇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竖式时,学生的错误率就高了。要么就是把数字抄错了,要么就是这一位数不知道写哪一位上。此时,我把学生计算时出现的几种竖式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观察、比較中,找到正确的竖式。“以错纠错”,让学生真正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最后,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自己总结知识要点,从而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师生平等对话,保持课堂的有效互动

教学活动是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时我们评价一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教师能否是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在本课设计中,我们没有看到教师过多的话语,读到的是“能试试吗?”“说说你的想法。”,这样的设计我们没有感受到教师的言语霸权,感受到的反而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重数学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交流的机会,提供具体情境,让学生表达、倾听,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课教学要描述两数之间的关系,当然离不开“说”,于是我想设计多种交流形式: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与好伙伴交流,师生对话交流……给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给学生畅谈的自由,在畅谈中激活思维,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也应用于生活实际,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在引入课题时,让学生体会到四边形在生活实际中的存在;同时也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最后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以前对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练习运用等形式,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

在新授中,首先,让学生动手检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其次,让学生用吸管和线做出平行四边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最后,学生利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进行“正迁移”,自主动手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实质含义理解得更为深刻。在练习中,让学生拉动平行四边形使它变为长方形,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学画平行四边形。

初中语文课堂生成的现状及策略 第12篇

当前我们实施的学案导学法教学的大致流程是:教师设计学案、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展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讲解展示的基础上教师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学案导学法施行之初,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或诵、或讲、或演、或辩,我们确实为学生的精彩表演而慨叹,为他们的能言善辩而欣慰。但是,在今天,当大家已经普遍接受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情况下,在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时候,学案导学法在教学的生成性方面已显露出明显不足:

1. 学案问题是教师设置的而不是启发学生提出来的,学生失去了课前读文思考、质疑问难的机会,具有先天不足。

2. 学生完成学案的方式主要是翻阅参考书找答案,而目前语文教辅资料五花八门、铺天盖地,学生回答问题只需“对号入座”,缺少思维构建过程。

3. 课堂讨论“导学案”中的练习题 ,以对答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交流(不管是学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不是讨论的真正价值所在。

4. 课堂展示就是宣读答案 ,订正答案 ,学生练就的似乎只有诵读能力和书写能力,缺乏学生思维的互补、碰撞、渐进、标高,使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势消失殆尽。

这样看来,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的缺失,使所谓“学生自主学习”,不过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 “学案导学”是教师指挥下的“自主学习”。学生们从学习开始就是做题,最终还是落实到把题做对上,哪里有什么“自主”。最重要的是:有了各种教辅资料, 学生甚至连课文都难得通读一遍,课堂上有的学生连课本都不用翻,严重脱离文本,课堂上没有生成,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从何谈起?

二、语文课堂上如何有效生成的策略的探究

1.了解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课堂起始阶段要有一定的留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体验,教师要在方法上 (而不是结论上 )予以指导, 要给学生展现自己实际思考水平的机会。这个过程是为了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起点,为了引导学生互助回顾相关的已有知识,更是为了从方法上帮助他们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把课堂教学向前延伸,真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2.巧妙设问来创设情境,生成有效的动态课堂。

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思维和提升思想性的任务,恰当而巧妙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这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具有梯度感。

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始终感觉“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教学《台阶》,因为体裁是小说,可先让学生复述情节。为了降低难度,同时教会学生长文短读, 可设计这样的问题:“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是怎样造起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后父亲怎样了?让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主题意蕴。由于问题的设计梯度感强,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大, 因此课堂参与积极,形成了有效的动态生成课堂。

②问题的提出要做到:趣、悬、巧、精。

根据初中生容易激动、情绪化倾向明显的心理特点,语文课堂就不能缺少激情。教师趣味性的或有悬念的提问,巧妙地运用激将法或激励法,能让学生怦然心动,热情迭起,积极参与课堂。如教学《再塑生命》,可设问:“面对一个盲、聋、哑儿童,你有办法教导她吗? 莎莉文老师是如何教导她的呢? ”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精,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否则,问题过多,不仅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而且会感觉课堂是一问到底。

③课堂上学生质疑或答疑时易出现价值观方面的偏离,这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及时调整。

面对一篇课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教师关注的问题可能会有偏离,教师要做好引导。教学《社戏》,学生对“偷豆”的情节很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此‘偷’非真偷”,恰是表现农家少年的善良淳朴,热情好客。

3.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 ,推动有效的动态课堂 生成。

近年来农村有很多人进城务工,好多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在送别和思亲上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学抒情类文章,如《背影》、《枣儿》等,恰当地激发情感,往往能生成精彩的课堂。

上一篇:语用失误下一篇:还原古诗词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