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窗口论文

2024-05-18

幸福的窗口论文(精选3篇)

幸福的窗口论文 第1篇

一、开辟“文化乐园”

教室文化的教育性不同于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 它主要表现为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暗示渗透。整洁优美、多姿多彩的教室文化环境, 充满朝气的精神氛围, 能使师生的心灵受到净化, 心态得到改善, 情操得到陶冶, 从而产生激励性。2008年前, 笔者在老校区工作, 教室里桌椅、讲台破旧, 墙面布置呆板、内容单一:黑板旁一般贴有“中学生行为守则”“中学生十不准”, 左右墙壁一般张贴“名人挂像”“名人语录”等。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德育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更多的是限制学生行为的警示。由于张贴的位置、形式长期固定不变,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让学生感到教室的学习氛围十分单调, 生活环境非常压抑。2008年, 学校搬到新校区。借着搬迁这股东风, 笔者引导学生对教室环境进行自行设计, 小到桌椅、讲台等新物品的准备, 大到对教室环境的设计, 全由学生自已安排。最后, 我们在讲台两边摆放了花盆, 教室后方摆上了盆景和个性化的书柜, 对电教用具 (如投影仪、录音机) 也用上了屏风设计;黑板上方贴上用油光纸剪成的字体漂亮的班级口号“向前奔跑, 我为班级添光彩”以及“净、竞、静、敬、进”五字训;教室两边的墙壁上分别贴了两副对联, 一副是“干实实在在事;做堂堂正正人”, 一副是“凝心智奋发有为, 自奋蹄与时俱进”。

作为语文教师, 笔者也会选出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张贴、公布。此外, 还会挂放几本难题讨论本供学生课余时间讨论研究, 或者通过其他老师的推荐, 展示学生清晰的解题思路、整洁的卷面, 等等。

二、创建“精神家园”

在一个进取拼博的班级, 厌学、弃学之风就会受到排斥;在一个室内活动丰富多彩、充满良好风尚的班级, 各种歪风邪气、消极文化就会减少。近年来, 我们在教室开辟了一块“德育专栏”, 把原有的德育制度内容一再精简压缩贴在上面, 并制作成小册子人手一份, 以便学生记忆掌握。同时, 我们以一周更新一次的形式丰富其内容, 做到常换常新。

此外, 笔者分阶段地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步”活动。

第一阶段, 用求友之心促进步, 进行“对同学说优点”活动。学生分别写出“能感染自己的同学”, 再掩掉自己的姓名张贴在墙壁上。这样, 学生互相询问, 互相猜想, 又互不认输, “你进步, 我进步”的口号不再是空谈。

第二阶段, 用信任促进步, 进行“我的经典名言”激励活动。班里的个别学生玩性十足, 不太爱学习, 并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他们其实什么都懂, 懂的自己的不足, 认为自己只是缺少必要的自制力, 也懂得是因为无法控制好自己所以才没有成就。针对这些, 笔者就在班级的墙上开辟了“自创名言”一栏。学生由收集名言警句、展示交流, 慢慢学会了自己编写格言。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学生, 临近高考, 被检查出患有“肺结核”, 为了全体同学, 他选择了隔离。每周六笔者放他进校, 把自己收集的各科试卷给他练习, 同时让他圈出自己不清楚的, 请班里其他同学帮他解决。后来, 学校害怕这种病会传染, 认为这样做不妥, 令人感动的是全班同学联名上书, 表示他们会自己保护自己, 愿意和他一起同甘共苦。就是通过这样的学习, 这个学生在最后的高考发挥出高水平, 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在他的精神鼓舞下, 全班同学目标一致, 勤奋学习, 不仅养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 而且在高考中也发挥出高水平, 成绩名列学校前茅。他编写的一条座右铭———有志在必得的信念, 就有春华秋实的硕果, 只要对自己有信心, 坚持自己的理想, 希望总会实现———不仅在当时被提为“班规”, 后来还被学校用于鼓励其他学生。

三、营造“爱的小家”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 班主任更多的是执行学校和上级的各种指示, 不可避免地成为指示的代言人, 也同时成为学生不满的对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的许许多多的冲突, 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冲突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能否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 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和人格的发展。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教室摆在我的面前, 但我没有去珍惜, 等到失去以后, 才发现后悔莫及。”一度笔者的学生天天喊着这样的歌词, 每个人听到这些, 都会露出会心的一笑。那时教室里有根水管, 像电线杆似的杵着, 移也移不走, 中间刚好隔着靠墙的两桌:第四桌和第五桌。两桌的同学隔得很远, 有个学生在周记里写“君坐三班头, 我住三班尾;不因王母娘娘, 却为水管相思”“水管横渡, 千里寄相思”。由于大家都不太愿意去坐这两桌, 每次安排座位都要费点心思。文科班的学生心思敏感, 一件小事能浮想联翩。后来, 笔者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找来彩纸, 先将水管进行包装, 再在彩纸的外围系上一根根的细线, 在细线上挂上大家的彩色心愿。经过装饰的水管俨然成了一棵带有所有人心愿的圣诞树, 而圣诞树下的两排人俨然成了心愿的守护神, 时刻与同学的心灵对话, 保护同学的“心灵”不受伤害, 不让纯洁的心愿受到蛛丝等的侵袭。此后, 学生对坐这边的位置, 不再有异样的想法。

四、创设“奉献区、展示台”

教室文化建设的过程既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 也是诠释学生聪明才智的过程。能够有意识地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是对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每年的班训、班级公约, 笔者都让学生自己制订, 具体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种。自己参与制订的条约实行起来, 很有亲切感, 更有约束力。

笔者还发动同学制订班级奋斗的目标。2009年是牛年, 刚好班里的学生很有个性但不太勤奋, 对踏踏实实的做法不太苟同。笔者引导学生制作能表现牛年气质的、能体现他们想法的实物。学生用红纸制成了一个牛头, 并把牛头挂在墙上, 在牛角上贴上班级的口号, 在鼻孔上张贴各大名校的校名;各个小组还在牛头上悬挂各自的冲刺目标。新学年新气象, 学生反映普通能感受到一股股促使自己向前奔跑的力量。

此外, 笔者还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特点, 在教室后的空墙上创建“特色专栏”, 包括“快乐班谱”“信息之窗”“作业作品栏”“心愿栏”“学习园地”等, 让学生在此迸射激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作文评语:师生交流的窗口 第2篇

多年来, 我对如何写好作文评语做了一些尝试, 现不避浅陋, 将点滴体会写出来, 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使学生感到是“行家”的教诲

得到别人公正的评价和赞许, 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 青少年的这种心理需求就更强烈。“行家”的评价和赞许具有权威性, 所以就更会令人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带来的是极佳的状态、强烈的自信和向上的力量, 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敬佩的“行家”。教师应努力加强自己的实力, 设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自己“行家”的形象, 这样才会获得学生较高层次的尊重, 使学生产生向你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在实践中, 首先我注意对学生文章的认真分析, 理清学生的思路, 探索他们的构思过程。特别是对内容丰富、思想性强、构思新颖的文章, 从内容到形式的剖析, 使我有分析作家作品的感觉。评语的关键是要中肯、准确。其次我注意专业术语与学生口语的结合, 深入浅出。不少学生喜欢读书, 在作文中从选材到布局谋篇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 但深究一步, 这样写究竟有什么道理却不甚了了。老师中肯的评价往往使他们茅塞顿开, 这时他们就很容易把平时分析课文学到的知识与作文联系起来, 形成理性知识, 深刻地记忆在脑海中, 下次作文就会自觉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也提高对课文的分析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读—写—读”的良性循环。当学生看到平时教师分析课文的语言, 也出现在他自己的作文评语中, 自己作文的得意之处被老师无一遗漏地发现并加以赞赏时, 往往会产生较强的成就感和对教师“慧眼”的认可。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很容易升华为学习的动力。

此外,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 兴趣范围扩大了, 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非常欢迎兴趣广泛、见多识广的教师。语文学科包罗万象, 就作文而言, 往往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注定了语文教师应该是杂家, 对各类知识都应略知一二, 否则就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感到问道于盲, 挫伤学习积极性。学生对许多事物感到新奇有趣, 想探其究竟, 也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 如果教师能给予响应, 表现出对这些事物的兴趣, 甚至有高他一筹的见识时, 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就会油然而生。

一位爱好体育的男同学在作文中不太准确地引用了一则听来的趣闻:“裁判哨音的产生是由于足球赛中一次意外情况和偶然巧合。”我在眉批中补上了这次足球赛的地点“伦敦”和时间“1875年”, 并指出裁判是一名警察。学生看后大出意料, 一位老教师会对这些知识如此了解, 是他始料不及的。以后他不仅写作文积极, 而且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也经常来向我请教, 我也向他请教过绘画的一些常识。想不到这些评语提高了教师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在一次作文中他写道:“我的语文老师至少在我看来是杰出的。”对老师的尊敬使他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每次作文他都交上两篇。

二、使学生感到是朋友的交谈

我觉得学生的作文不论优劣, 只要不抄袭, 总是费时费力得来的, 都是心血的结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 不批则已, 批就要认真。只要认真发现, 学生的习作中总有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这些东西往往是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所在。教师应善于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懂得欣赏他们的个性。对个性中的闪光之处要满腔热情地进行鼓励。如果他们的意见能得到教师的支持和赞许, 便会感到很大的满足和愉悦。教师的一次表扬、一次对作文的肯定, 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进而飞跃的例子是很多的。

我曾经有一位从八岁起就喜爱养鸽的学生, 以前作文一般。一次他写了一篇《养鸽的乐趣》, 由于对题材了如指掌, 又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文章写得非常充实切题, 把养鸽的乐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看了他的作文, 非常兴奋地写下:“没有想到鸽子是如此可爱的动物, 养鸽会有这么多的乐趣, 而你的课余生活是这样的丰富多彩, 实在令人羡慕……”他看了以后非常高兴, 并拿给他母亲看, 说:“妈妈, 我养鸽子, 您总是说这说那, 你看我们老师多理解我!”从此他开始喜欢作文, 每次总是千方百计写好些, 渐渐地, 他的写作水平在同学中出类拔萃。

我不仅注意及时鼓励学生, 而且努力深入学生的内心, 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现在的青少年在认识事物时常常不满足于成年人或书本中的解释, 他们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的原因和规律, 力求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很不完善, 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反映在生活中就常常出现对长辈的不理解,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有一位学生一次在作文中真实地谈了他对父母的种种不满, 并且有怨恨他们的意思。看了作文, 我有些着急, 在评语中写道:“血浓于水, 世上没有什么比父母对我们的爱更真诚。老师多么希望你能理解这种爱, 并因为这种爱而原谅父母恨铁不成钢式的急躁。你可以从几个方面做一下努力……”

还有一位女同学在作文中大胆而细腻地描写了她对一位男同学的神秘的崇拜, 并且说:“老师, 我只对你一个人说, 不要给别人看。”我在评语中写道:“感谢你对老师的信任, 你谈到的事关键是要正确对待, 我相信理智会使你正确处理的, 如有困难, 请相信我一定会帮助你的……”

由于付出了许多努力, 我得到了学生的信任, 他们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 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学生习作选材多样、情感真实, 而我则以平等的身份把一片真诚浓缩在评语中。作文评语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桥梁。

三、使学生感到美的信息传递

“美是生活”,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存在。如果说学生在作文中应努力表现生活中的美, 那么教师就要努力在学生习作中寻求美的因素, 这样整个写作过程将不再是单调枯燥的劳动, 而是在美的春风沐浴下, 发现美、欣赏美的一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师生性情受到陶冶, 精神得到净化, 情感得到交流。

我在批改作文时, 就始终牵着这根弦, 利用眉批和总评, 指出作文中美的所在。如美的景物、美的环境、美的色彩、美的形象、美的言行、美的心灵、美的氛围、美的情感……学生拿回作文, 对照评语再揣摩自己的作文, 这又是一次反思写作经过领受美的新过程, 这时他们喜悦的心情就会在脸上自然地流露出来。

有一次, 我把一个同学作文中的一个情节设想成一幅油画:一个小女孩静静地坐在那里想心事, 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孩子样的哀愁。粉红色的花瓣落在她洁白的衣裙上, 她却一无所知……作文发回后, 她高兴地对我说:“老师, 看了你的评语, 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挺可爱的。”

评语虽是寥寥数语, 但遣词造句却要讲究, 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直接楷模。我觉得评语首要的是中肯, 还要有美感, 有激情, 使学生被教师的一片真诚深深打动。写评语的难点是怎样指出文章的不足, 因为弄不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我摒弃那些硬梆梆的语言, 而注意语言的委婉和人情味, 有一点幽默也未尝不可。

有一位同学文章写得很好, 但书写潦草, 我就给了他这样的评语:“这样优质的作文, 只有整齐的文字书写方可与之相配, 你认为呢?”他看后感到惭愧, 以后就注意了。对学生习作中小小的不足, 我常用这样的眉批:“这里再有几句过渡该多好!”“没料到结尾落了俗套, 美中不足, 可惜!”这样的批语就比“过渡生硬”, “结尾失败”要委婉得多。学生透过评语得到了老师中肯的批评, 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一片真诚, 他们是心悦诚服的, 不少学生主动将改过的作文再拿给老师看。

为了避免评语的呆板, 我还尝试过用对偶句的形式写评语, 把对文章内容形式的评价用对联概括出来, 从七言到十几字不等, 言简意赅, 又讲求词语的对称和抑扬顿挫。学生在懂得作文优劣的同时, 又在评语中体会了语言的节奏和多彩。这种评语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评语的书写, 我从来一丝不苟, 工工整整, 一字一格, 标点占格, 抄在作文本上, 为的是给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对这样的评语是喜爱的, 每次发作文时学生总是翻到后面先睹为快。一学期结束, 学生把作文本订在一起收藏起来。作文评语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深的, 有的学生过了多年仍对教师的某条评语记忆犹新。

窗口处方审核模式的探索 第3篇

1 窗口处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

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由临床一线医师和临床药师组成, 并对临床中随机抽取的20%的处方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有药物使用的适应证、疗程、不良反应、禁忌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3]。审核后将疑为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挑出来, 供临床专家组成员进行最后的审核和界定。可疑处方从合理用药工作组转到了专家组, 由处方涉及的相关科室主任级别的专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处方逐一进行裁定, 判定处方是否为不合理用药处方[4]。

临床药师将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 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 审核医嘱或处方, 对用药难度大的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查房和书写药历。根据要求, 每位临床药师参加临床用药实践的平均时间每年不得少于40周[5]。

2 窗口处方审核存在的问题

本地区药监局2013年3月份对某公立医院的处方审核结果为例, 审核出的违规用药、诊疗行为问题包括:中药饮片超量、超适应证用药、阶梯用药审核、不合理入院、超适应证诊疗项目、重复收费、药品超量、超限定频次、用药安全审核等, 每一项均有量化分析, 如问题单据中药品超量30%、阶梯用药审核9%、重复用药9%、超适应证用药6%、超适应证诊疗项目5%等[6,7]。

还比如某医院对每天超400元处方进行点评, 在某天开出处方7311张, 其中单张金额超过400元的有435张, 有抗菌药物的721张, 两项相加为1156张。药剂科对1156张处方进行点评, 有66张处方存在争议, 疑似大处方[8,9]。

3 窗口处方审核模式的建立

3.1 培训处方审核员

为提高医院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 卫生部2010年下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 因此要继续做好药品零售企业处方审核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但“处方审核员”不能替代“执业药师”、“药师”履行相关职责。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 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 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 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同时药店一定要加强药品的分类管理, 特别是在销售处方药时, 一定要见处方单才卖药, 药店必须配备处方审核员, 审核员要凭证上岗, 对处方单进行审核[10]。

3.2 实行用药安全防火墙

用药安全防火墙主要的功能是处方审核, 即提示药品特征功能, 注射液配伍审查, 药物相互作用审查, 药物过敏审查, 老年人、儿童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用药审查, 禁、慎用药审查, 药品计量超量审查, 中药用药禁忌, 肝肾功能不全用药审查等。防火墙可应用于医院的门诊医生工作站、病区医嘱工作站、药房发药窗口、静脉输液配置中心、ICU等处的电脑系统中。

3.3 实行电子处方即时审核制度

电子处方即时审核制度是在医护中心设置电子处方审核室, 由从事药剂工作的在编药师和医护中心的全科医师24h值守。基本流程为:医生将开具电子处方上传到医护中心。医护中心的药师和全科医生对处方进行审核。对审核合格的处方即时发回, 上传处方的发药窗口根据审核后的处方给群众用药, 并打印票据, 即时报销;对审核不合格的处方, 注明原因并进行登记, 并退回修正, 再审核。这种办法规范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药, 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此外出现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时, 也可以通过药房信息化管理系统查找到所有购药人, 对问题药品也可及时召回。审核规则是公开的, 并反复征求医院意见。

3.4实行处方的多重监管

严格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加强信息跟踪预警。比如某医院每月从临床医生处方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进行点评, 并将用药量排名前10名的医生处方和500元以上的大处方作为必查处方, 进行重点点评, 动态监测不合理处方。每位医生的电脑上都有“定药品比例、定处方金额、定输液组数、定抗生素使用比例”的“四定控制法”软件系统。一旦某个医生的药品比例、处方金额、输液组数以及抗生素比例超过系统设置数值时, 系统会进行警示并自动锁定, 该处方将不能进行收费和配药。据了解, 某某医院通过处方审核和指导, 基层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水平逐步提高, 抗生素、激素“两素”乱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医疗风险明显降低, 群众对卫生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通过与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相结合, 医生大处方、不规范处方量明显减少, 不合格处方由63%下降到15%左右。

总之, 处方是治疗疾病的药单, 也是调配药剂的通知单, 探索窗口处方审核的模式将有利于用药安全, 降低用药成本。

参考文献

[1] 刘晔, 翁文钦, 黄婧.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门诊药学服务的现状与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7, 7 (6) :476-478.

[2] 刘奕芳, 叶幕, 胡章良, 等.上海华东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状况调查与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5, 5 (1) :13-15.

[3] 温晓娜.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门诊药物咨询工作的回顾性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7, 7 (6) :471-473.

[4] 李小燕.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09, 36 (6) :82-83.

[5] 吕娟丽, 李彦, 刘洋, 等.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6) :843-845.

[6] 覃正碧, 向继洲, 卢祖洵.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其实施探讨[J].中国药房, 2007, 18 (29) :2297-2301.

[7] van Mil JW, Schulz M, Tromp TF.Pharmaceutical care, European developments in concepts,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a review[J].Pharm World Sci, 2004, 26 (6) :303-311.

[8] Heiss F, McFadden D, Winter J.Mind the gap!Consumer perceptions and choices of Medicare Part D prescription drug plans[M].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Economics of Agi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413-481.

[9] Smith ME, Farah MJ.Are prescription stimulants“smart pills”?The epidemiolog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prescription stimulant use by normal healthy individual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1, 137 (5) :717-741.

上一篇: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语言下一篇:机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