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增长范文

2024-09-01

和谐增长范文(精选5篇)

和谐增长 第1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争论由来已久, 传统观点认为, 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 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 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 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 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 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 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目前, 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 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 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 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 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 不保护环境资源, 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加快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尖锐,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中国拥有13亿人口, 是一个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大国。目前, 中国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变, 事实上也正在改变。中国目前应当如何对待和处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呢?本文认为发展经济和环保之间的关系, 是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 就是片面经济利益和全面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 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平衡问题。实施绿色战略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行的, 否则就要落后挨打, 没有GDP却是不行的, 关键是要给它涂点“绿颜色”, 让它变成一个呼之欲出的“幸福指数”。加强环境保护, 减少污染排放, 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GDP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 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长, 国民收入显著增加, 在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水平。但遗憾的是, 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导致环境保护工作的边缘化, 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是以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随着全球环境状况日益恶化, 大气、陆地、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 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 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时至今日, 我们发现, 忽略环境因素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 甚至是自杀性的。这些后果包括:

(一) 影响人的生存环境。

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水、土地、气候。水是生命之母, 土地是财富之父, 而气候则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从这三方面考察中国, 就会发现, 中国的“三北”地区, 即东北、西北、华北三地区约331.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4.6%) , 被地质学家称之为“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 其间80% (即262.2万多平方公里) 的区域, 实际上早已成了一片荒漠, 占了中国国土的27.2%, 也就是说, 18个省的471个县, 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同时, 水土流失严重, 一些地方的地力下降, 产量下降, 形成“越穷越垦, 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很多美丽的河流消失,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造成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地区。水土流失的结果正是植被消失、土地荒漠化、众多河流死亡的原因。

当今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 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 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 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 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 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 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环境遭受破坏意味着生产资料的日渐稀缺和劳动者幸福感的日渐枯竭, 这就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 但环境保护指标没有完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 对社会稳定也造成重大影响。

当前, 经济加快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2012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6%, 但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上升。据对17个省 (区、市) 有关数据的综合分析, 上半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5.8%。

(三) 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影响人民和经济建设实体以及公共部门的关系, 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当某个地方的某个或某些经济实体因发展经济而给周边自然环境带来巨大污染, 造成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恶化, 势必导致居民和该经济实体之间的冲突, 产生民众对公共部门的不信任, 影响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因此, 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二、只顾经济增长, 忽视环境保护的原因

经济发展是“鱼”, 我们无法舍弃这条“鱼”, 因为祖国的强大、民众的富裕都有赖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保护是“熊掌”, 我们同样无法舍弃这只“熊掌”, 因为人的生存、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经济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保护。古人云:鱼和熊掌不能皆得。今天我们说:鱼和熊掌必须皆得。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否皆得, 而是如何皆得。对策的提出依赖于原因的分析, 只有弄清环境破坏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环境保护的应对之策。细观之, 经济大发展背景下的环境大破坏, 其原因是:

(一) 缺乏科学的发展观。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一对“两难”矛盾, 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环境经济学中,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 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到达某个临界点 (拐点) 后, 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 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但是, 要特别防止这样一种误区:似乎只要等到拐点来了人均收入或财富的增长就自然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因而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采取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显然, 这种错误认识将使我们不得不重蹈“先污染, 后治理”或“边污染, 边治理”的覆辙。

(二) 政绩考核体系的不科学。

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主导了广大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官员们片面追求GDP, 以求通过经济总量的增长实现个人仕途的进步, 其结果是环境保护被经济发展边缘化。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企业以临时停产代替达标, 一过关照样超标排污;二是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没有完全落实, 有的不按法规先环评后建设, 造成选址不当;三是国家明令禁止的“15小”企业出现死灰复燃, 且还为数不少。

(三) 经济发展规划的盲目性和非统一性。

生活区和工业区本应分而治之, 在空间分布的考量上应该把居民的生活放在第一位, 发展经济的前提是对人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而某些地方的市政规划却忽略了这一点, 导致生产影响生活, 激化各种矛盾。比如, 很多重工业城市, 尤其是钢铁城市, 工业布局严重不合理, 一些钢城工厂遍布整个城市, 虽然这几年对排污进行了大力治理, 但其生产用的煤炭、矿石等的粉尘, 产生的废水废气对城市的污染依然非常大, 使整个城市环境都受到污染,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搬离或者是把生产厂集中在一个地方, 这样主要是好治理, 比如唐钢就是集中一个地方, 唐山市的环境受唐钢的影响就很小。

(四) 环保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环保执法力度不够。

环境质量标准、环保执法权力、破坏环境的处罚措施等都需细化和完善。环保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不法者将环保置于脑后, 一味追求利润增长。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 有的地方不执行环境标准, 违法违规批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没有形成群众、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以及新闻媒体等多渠道的、多层次的监管机制, 使监督机制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五) 制度设计不合理。

环境问题涉及到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研究治污防污的有效技术、环境质量的标准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管理层面, 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制度层面:设计制度, 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产权与利益关系, 如排污企业、受污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 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 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 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 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 企业治理污染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

三、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 决策者决不应该产生这样一种错误观念, 即他们必须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个错误的命题。其实可以同时选择二者———从未来的角度看, 它们并行不悖。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增长是可以兼得”。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 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样经济和环保是能够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

(一) 强化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 强调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贯彻落实好环保优先政策, 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 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 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 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又保护好“绿水青山”, 在生态建设方面为国家做贡献。

1、改变现有的GDP核算体系, 变现存的GDP为“绿色GDP”。

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引进到GDP的核算中, 如果环境污染, 则予以扣除, 从而纠正现存GDP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生产过程污染少了, 治污费用就少了, 这样的生产对GDP的作用才是实在的。

绿色GDP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 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谁拥有好的生态, 谁就拥有未来, 就有经济持续的发展。未来的竞争是生命科学的竞争,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基因库, 是经济增长的法宝, 科学发展观涉及的就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强化环境意识, 树立生态理念。

正确处理环境与建设的关系,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 要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关爱自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 通过多种途径, 普及科学知识, 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 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 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 摒弃盲目追求过度消费, 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3、强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念。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要在统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数量、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 实施区域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实践中, 强化“环境是资源、资本”、“环境是生产力”的意识, 提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认识, 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 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 使整个社会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4、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能够互相促进的。

英国在1990~2002年间的排放量减少了15%, 而经济增长了30%。在丹麦安徒生童话的故乡, 风电产业创造出30亿欧元的出口工业, 在世界能源市场中, 独占鳌头, 制造了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商业化成功的故事。利用风力这一可再生能源发电, 每生产100万千瓦小时的电量, 减排600吨二氧化碳, 可再生能源的环境科技化提供了可观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 将环保指标引入政绩考核体系。

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 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环保从源头抓起, 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同时, 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绿色GDP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核算体系, 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 树立长远的、可持续的政绩观。

1、加强领导, 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制。

要转变体制和机制, 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 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 还应该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

2、加强对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

对一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一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才能立项的政策,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指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色产业。

3、推进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实践。

发展与保护相结合, 在经济发展中同步实施环境规划, 同步增加环保投入, 同步强化环境监管, 将有利于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社会行为、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 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在保护中优化经济增长。

(三) 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统一性, 尽量减少生活和生产在环境层面上的冲突。

做好经济发展规划和环保的前瞻性和统一性, 体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 是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最佳结合。

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 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摆在首位,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河流湖泊资源。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继续整治煤烟污染;加强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检查;控制交通和建筑施工噪声;创建绿色环保文明社区。在农村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 确保农产品基地环境安全。

调整工业布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工业经济布局, 把目前城市内存在的工业分散布局、重复布局、与居民点穿插布局等不合理布局现象造成的工业污染通过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的办法加以改善。

(四) 进行环境保护制度本身的创新, 形成新的环保理念。

环境问题的解决在依赖技术进步的同时, 更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通过对现存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 并进行环境制度创新, 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 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共生。

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 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 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 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 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 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 成为其决策的变量, 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 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 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五) 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 构建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法规规章体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环境保护。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 国家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变化的经济政策, 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 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六) 不断增加环保投入, 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

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 整合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科技能力, 集中力量研究当前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 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快先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将环境保护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 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 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 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自主制造。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环保企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依赖技术进步, 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洁净煤、汽车尾气净化等重点、难点技术的攻关, 加快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七) 把环境保护作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的消耗之后, 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日近枯竭, 因此人类必须寻求“新”的资源起点, “废物”正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 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

1、用循环经济力促GDP增长。

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 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 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 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中国人均资源少, 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以沿长江城市企业为例, 加大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其实就是减少了对水的污染, 企业不能因为企业紧临长江就可以无节制的用水。

2、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 宣传循环经济理念, 引导企业、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清洁生产,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产业生态化。研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机制, 特别是研究如何利用经济激励手段和制定在土地使用、贷款和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鼓励全社会共同开展循环经济的工作, 并提出开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具体操作措施, 探索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和评估机制。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 大力发展生态工艺, 推行清洁生产;从企业之间的循环角度,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园区;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最近成立的皖江循环经济园区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 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循环经济不仅是对企业的要求, 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

人们首先要改变消费观念。循环经济要求消费既能满足自身需求, 又不对环境造成危害;既要消耗物品, 又要回收利用生产生活物品。“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企业在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中产生利润,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 安徽马钢集团以电能、燃油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 利用除尘灰作为烧结原料, 利用高炉煤气余热进行发电, 将高炉水渣、钢渣销售到相关企业作为生产原料, 仅此4项每年就增加效益近7, 000万元。该公司还对工业废水进行回用, 循环回收率达到94%, 每年又可节约水费近900万元, 同时减排有机污染物4, 500多吨, 大大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同样, 在日常的生活中, 我们要从节约每一吨水、每一吨煤、每一度电做起, 大力节约资源。

总之, 发展、环保, 一个都不能少。“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目前已进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 不但需要保持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 而且需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 而搞好生态建设, 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

摘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不重视环境保护将影响人的生存环境, 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就能促进经济和环保的增长与优化, 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从而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张凯主编.当代环境保护知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3.1.

[3]环境保护, 2005-2006.

和谐增长 第2篇

中联客运有限公司是原农二师汽车运输公司破产后,重新组建的二师唯一一家交通运输企业。公司工会于2006年1月20日正式成立,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和努力,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特别是在维护职工权益,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福利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保障了会员的权益,增加了员工的收入,稳定了员工队伍,促进了公司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中联客运公司员工工资都处于原地踏步状态,平均年薪仅有1.1万元, 远远赶不上飞涨的物价。工资收入是公司员工生活的主要来源,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经济利益。如何建立公正合理、规范有序的企业分配制度,维护员工合法的经济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成为工会工作面临的新课题。2008年初,公司工会开始探索解决新课题的办法,经过一次次地与行政方协商,年中时,公司允许员工工资在上年基础上调15%。为了巩固这一成果,也为了员工工资增长能有一个正常的制度保证,工会专门就职工普遍存在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征集合理化建议和职代会提案等方式进行了意见收集整理,在一届四次职工大会前,由公司工会出面,组织职工代表与公司行政方多次进行平等对话、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建立了职工工资平等协商制度。在一届四次职工大会上我们提出了“提高员工生活品质,让员工共

达到2.2万元,较三年前翻一翻。公司员工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共同分享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企业凝聚力、员工积极性显著增强。

在工资集体协商和建立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工资集体协议文本经过公司行政和工会进行协商形成草案后,交给广大职工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后,提交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最后再签订协议。工会在协商、讨论修改过程中,始终掌握“双赢双利”的原则,即考虑公司的承受能力和长远发展的要求,也考虑员工的利益和需求,坚持保持稳定,普遍提高,留有余地,以利发展的原则。二是协议内容的制定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即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利益,又便于操作。能确定的就确定,暂时不能确定的就原则说明,以便在执行中逐渐完善。

在坚持以上两个原则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工资集体协商与企业的改革相结合。工资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进行工资集体协商不仅仅是工资制度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因此,我们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进行了工资改革,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员工参与的工资分配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二是工资集体协商与企业民主管理相结合。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员工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意识。工会立足务实,广泛征求员工意见,把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列入议题,认真审议,形成决议。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增强了公司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通过职

和谐增长 第3篇

回顾2012年,中央对全年经济工作的要求是“稳中求进”,执行结果是“稳中有进”。首先是经济增长速度稳定于预期目标附近,年初预定的GDP增速为7.5%,最终实现增长7.8%,增长速度比2011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其主要由净出口下滑引起,但固定资本形成和基础设施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且消费的作用异军突起。需要注意的是,增速下降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从中长期看,“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其中,2012年和2013年的增速目标均为7.5%,宏观经济目标适当调低,并适当调整通货膨胀的目标,给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创造了宽松环境,有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2012年两次降准降息、多次运用逆回购操作,货币政策稳健趋松,财政支出增加、结构性减税推行,财政政策较为积极,这些都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放眼全球,中国经济7.8%的增长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并一直处于持续的正增长状态。

(一)投资方面

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6%,增速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不利于投资增长的因素有:外需放缓,对相当一部分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投资产生了影响;节能减排进一步强化,随着资源价格不断调整,要素价格扭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矫正,这也对高耗能投资形成制约。2012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09083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政府投资的上升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应能有效对冲制造业投资下行的风险。

(二)进出口方面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增幅逊于预期。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相对加工贸易而言,具有国内产业链长、增加值较高特点的一般贸易平稳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贸易方式的优化。中国外贸总额增长未达预期,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欧债危机趋于恶化,国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所造成的。由于发达国家竞相推出新的宽松货币政策,会对刺激消费起到一定作用,这方面未来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消费与通胀方面

消费扩大比较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投资和出口。

2012年控制通货膨胀效果明显。全年 CPI同比上涨2.6%,低于全年4%的通胀目标。全年广义货币(M2)余额97.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狭义货币(M1)余额30.87万亿元,同比增长6.5%,与年初的目标值基本接近。2012年人民币贷款新增8.2万亿元,较2011年的7.47万亿元多增7320亿元,显示信贷对经济的扶持力度在加大。

(四)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进步是,全年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加大,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生产继续得到加强。

二是服务业比重有所提升。2012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0.1%,基本与2011年持平;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5.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

三是工业内部结构开始分化,传统产业增长速度回落幅度在加大,但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在加快。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

四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2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约3.6%。

五是区域结构的协调性在增强。无论是从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还是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还是从投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当前中西部地区都高于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有所缩小。

经济适度增长与结构调整

(一)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或即将发生“硬着陆”,我并不认同。首先,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仍在适度增长的轨道上,没有发生GDP或工业生产的“断崖式下跌”。“十二五”规划将经济增长的目标定在7%,按照以往的经验,实际情况都会好于规划,预计未来几年平均增速应在7%-8%,中间可能会有增速的小幅起伏,但不会出现断崖式恐慌性的下跌。

西方某些经济学家关于“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说法既缺乏事实基础,也缺乏理论基础。从经济学上说,两个季度连续负增长才是衰退。显然,中国经济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还没有经历过负增长;2012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的减缓是经济发展阶段和宏观政策主动调控叠加的结果。过去的两位数增长是在房地产投资增长保持在30%的基础上的,现在的房地产投资增长大体保持在20%的水平,经济增长步伐更稳健,季度之间的增长波幅更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也指出,一国经济增速在一个百分点之内的波动属于正常范围,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对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来说,全年经济实现正增长却被部分经济学家当做负面因素看待,其判断是缺乏事实和理论依据的。近年来,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仍一直处于正增长的平稳态势,只是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根本不存在 “螺旋式下降”、“自由落体式下滑”的情况。2012年GDP实现了7.8%的略高于指导性指标的正增长,预计这种中速增长是可持续的,符合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也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回转空间。

nlc202309011301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强调中国经济正增长、稳增长,当然并不是说没有风险。影响稳定增长的风险不仅来自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需不振和萎缩,也来自国内公众对两位数增长的习惯性依恋,来自学术界和政策界增长理念的不健全,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规律性认识不够,思想准备不足。另外,把短期促进增长的措施和中长期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有机结合,一直是对政府宏观调控综合水平和掌控能力的考验,可惜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结构调整都是说得多、做得少,步幅不大,政策的跷跷板更多地倾向于保短期增长。实际上,以经济结构调整是长期任务为由,不断推迟和延宕结构调整,等于墨守成规,甚至是慢性自杀。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十八大”报告以及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勾画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愿景布局: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简单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它也包含了消除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提升服务业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等内容。要真正使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增长,真正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走上一条节约资源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道路上来。未来中国必须加快要素结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技术提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转变。改革的红利极大释放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潜能,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改善上做文章,准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减少行政对实体经济的干预,同时政策预调微调,发挥宏观调控的逆周期作用,为经济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从宏观基本面来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为企业经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从微观来看,企业去库存已接近尾声,部分行业去产能正在进行中,虽经历阵痛,但有助于产业的升级和有序发展,对中长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金融领域对小微企业融资门槛的放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像温州等金改区就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

也有观点提出,我国影子银行风险过大,金融系统稳定性堪忧,易传导至实体经济层面,短期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个人认为,中国目前影子银行规模占融资规模总量的比例并不高,且杠杆程度也不高,风险总体可控,所以不必过于担心其对短期经济的影响。但从长期看,对其中的风险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有效监管,否则无序发展,规模会越来越膨胀,触发流动性紧缩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足以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破坏性作用。

此外,建议把GDP指标拉长为GNP。按GDP计算严重扭曲各国实力对比关系,按GNP算,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的经济总量。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消费率提升有很大的空间。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从投资拉动转到消费拉动,将是个需要较长时间经历的过程,可以先逐步过渡到投资和消费并重,然后再逐步过渡到以消费拉动为主。

责任编辑:刘颖

和谐增长 第4篇

2013年, 安徽省全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领导下, 一致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以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促改革、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攻坚克难, 开拓奋进, 并在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保持了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 并健康稳定地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已达到19038.9亿元, 较上一年增长了10.4%;财政收入达到了3365.1亿元, 且其增长率为11.2%;固定资产投资已达到18251.1亿元, 较上一年增长了2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6481.4亿元, 其增长率为14%。

安徽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3114元, 增长率为9.9%, 在农村居民中农民的纯收入已经达到了8098元, 且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率为13.1%。而蚌埠全市地区的国民生产生产总值有望迈上千亿元大关, 同比上涨11.3%, 增速增值位居全省前列。第一产增加值为3%, 第二产业为14.5%、第三产业为10%。2013年实现财政收入182.8亿元, 跃居全省第5, 增长了11%。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2733元, 同期增长了10.2%。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8750元, 同期增长了14%。上述的数据也表明了蚌埠地区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实现新四化所做出的努力。

一、新型四化的融合

工业现在的客观规律就是向着集约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延伸, 这个客观规律决定了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发展趋势, 使这些因素朝着城镇集中的趋势发展。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协调资源与环境、增强产业的竞争力等是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 这些对城镇化的发展有了强有力地推动力, 体现为改善了蚌埠城镇的经济结构、优化了城镇体系, 更加地促进了人与城镇的相互融合。处理好蚌埠市政府和人的关系、商品市场和人的关系, 是“四化”融合互动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中的最重要的方面。

首先, 从各方面可以看出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紧密互动、融合发展和“四化”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纵观它们之间的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被明确的提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它的重要性毫无非议, 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平衡经济社会各项活动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市场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这四化的进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市场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平衡经济社会各项活动的决定性作用是否能够充分的发挥, 直接或间接的决定着“四化”方向的对与错、“四化”进程的快与慢、“四化”发展的长远性以及“四化”互动的协调性。

继而再探究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融合互动、深远发展与政府治理的关系, 可以看出“四化”发展的长远性与融合程度取决于政府是否科学的进行治理各方面问题。正确处理政府治理与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关系重点在于“宏观引导”和“环境塑造”这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来看“宏观引导”这个核心问题, 它就是通过综合应用各方面手段, 如政治、经济、法律法规和行政等手段, 通过各种措施, 如做好城市的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支撑等多种措施, 去努力攻克市场的缺陷, 以使得资源得到更为科学、有效、合理的配置与流动。再来看“环境塑造”这个核心问题, 它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 如让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深入改善整体生活环境、使大众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和优化、大力推进工业“绿色”快速发展、使收入分配更加趋于公平与合理等多种方式, 去改善城市的政治风气、法律面貌, 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融合创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和谐氛围。

最后来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互动融合与人民共享发展果实的关系, 从各方面可以看出“四化”的进程与人民是否能合理分享发展果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 坚持以人为本符合中国发展国情, 所以以其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我国那是重大的战略思想。而以人为本中, 人民的幸福更是重中之重, 是我国发展中不懈的追求, 是我国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而“四化”和环境的关系, 要注意协调发展, 坚持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再者, 社会的建设、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是以人为根本的, 只有有了人民的参与, 这些才有意义, 所以“四化”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而发展果实的如何分享又是合理分配的重点, 只有发展果实分享合理, 参与者的投入程度才会高, 反之亦然。。

二、蚌埠市的整体情况

纵观蚌埠市的工业化情况, 全市一半以上工业行业的增加值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其中,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态势令人咂舌, 其增长率为9 7.4%, 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了1 8.8%, 烟草制造业增长13.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12.79%, 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2.77亿元, 增长16.8%;实现利税总额127.77亿元, 增长26.6%, 其中利润53.41亿元, 增长33.3%。蚌埠市的工业经济产业在逆境中快速发展。积极开展创建百佳行动, 下发25亿元资金以促进蚌埠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立足蚌埠市的第三产业, 可以看出蚌埠市的三产业较为集聚且正在升级。全市服务体系正快速发展, 国家家政服务体系的试点在蚌埠推进, 省级的商贸示范区中的一些项目也已在蚌埠启动建设, 如国际汽车城、万达一期和义乌国际商贸城等, 这些商贸重点项目也已在蚌埠市建成运营。蚌埠市新增了15个省级以上的研发、创新平台, 可见蚌埠市的科学技术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蚌埠市有很多企业已列入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范围, 且近年来, 新列入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范围的企业全市有51家, 其中, 12家企业已完成了试点方案的备案审批。

再看蚌埠市的农业整体状况。蚌埠市开展的三农工作有量的发展, 质的提高。农业百佳工程得到了蚌埠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项工程得以积极认真贯彻落实, 蚌埠市粮食总产量已达263.6万吨, 全省粮食总产量已连续增长了10年。蚌埠市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项目发展较为顺利, 现已获得政府的批准进行设立, 国家级的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是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现在也已立足于蚌埠。全市已新增家庭农场15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60个, 同时, 增加土地流转40万亩, 土地流转率达到40%, 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现阶段蚌埠市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 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 加快了蚌埠市科技创新的步伐。蚌埠市在全省是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城市。新型高分子材料是科技创新的一大亮点, 就其来说, 国家已经将产业集群, 也就是新型高分子企业集群正式列入了国家试点。同时, 蚌埠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其产值有了质的突破, 具体体现为蚌埠市全市全年实现新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了580亿元, 增长率为23%。蚌埠市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很大力度, 具体体现为最新增加了省级以上的研发平台15个, 较以往来说, 有了很大突破。蚌埠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有了质的飞越, 总量为391件, 其增长率为31%。

三、面临的问题

通观全局, 从各个方面来看, 蚌埠市的新型四化之路走得还算理想, 第三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资本资源技术与模式创新等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但是仍有不足之处,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缺乏良性互动发展, 导致各方面发展不均衡。“人的城镇化进程”相对落后, 不能有效的对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控制整合。总览“四化”在蚌埠市的发展状况来看,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相对于其他三化来说比较滞后, 从信息化融入于其他三化上面来说, 也没有预期理想。从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的程度来看, 目前为止, 安徽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比较落后, 在这样的情况下, 安徽省的信息化得不到充分、快速发展。总之, 蚌埠市的新四化发展还需从各个方面出发, 从实际情况中找到发展的秘诀和方法。

四、未来的发展

1、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蚌埠市进行工业发展, 首当其冲就要重视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所以全市以其为突破口, 并将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作为全省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保障, 推动了蚌埠市, 乃至全省的工业转型与升级, 以及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加快蚌埠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使其与工业化互动融合, 与信息化相互促进, 与城镇化之间共同发展, 以使蚌埠市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较之以往有大幅度的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四化”同步的战略方针, 大幅度的提高农业与科技相互融合的程度, 同时关注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程度, 加快蚌埠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步伐。

3、

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密切关注4G网络在蚌埠市的发展, 大力推广其在全市的建设, 以此来推进整个蚌埠市信息化进程。在此进程中, 要把现代化服务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积极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如各项咨询业务、各种会展和快递等。同时, 蚌埠市的消费增长点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一方面, 这些消费增长点如休闲、养老和健康活动等, 要加大力度去发展这些消费增长点。

4、

强化自主创新, 支撑引领转型发展。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 只有依靠自身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永葆活力。

5、

认真贯彻落实蚌埠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 将新城开发与老城重建相结合, 同步推进新城和老城建设, 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6、

将人民群众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关注社会民生, 加大力度地去改善民生, 让人民群众有当家做主人的感觉。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果实, 并对政府进行监督, 检验民生的发展质量与水平的改善程度。大力推进新四化建设, 是整个蚌埠乃至整个中国发展的大方向, 我们要发现问题, 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 实现“新四化”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

[2]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2013

[3]王曦.中国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微观基础与总量运行.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4]蚌埠市政府工作报告.2013

[5]蚌埠统计信息网.统计公报.2012

凝心聚力保增长 同舟共济促和谐 第5篇

共同约定书(样本)

为了共同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团结动员全体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和谐共赢的目的,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经企业、工会、职工三方充分协商,签订如下共同约定:

一、企业承诺:坚定发展信心,履行社会责任。关爱善待企业员工,努力稳定职工队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在企业经营正常的前提下,做到不裁员、不减薪、不降福利;在企业遇到特殊困难的情况下,如果确实需要裁员、减薪、放长假、解除或中止劳动合同时,企业将按法律程序与职工和工会进行平等集体协商后,由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努力做到职工收入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不把职工推向社会,不把困难留给职工家庭,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岗位,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支持和配合工会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工会承诺:服务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与企业建立命运共同体,共应危机、共谋发展;引导职工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忠诚企业的精神,以主人翁姿态为企业生存发展贡献力量;充分发动职工深入开展工人先锋号活动,开展以挖潜增效、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和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摆脱困境、渡过难关凝智聚力;为职工说话办事,帮职工维权解难,进一步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三、职工承诺: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自觉遵守企业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积极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活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担风险,共渡难关,共谋发展;在企业发展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对工资、福利、企业减员等涉及自身利益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可以通过集体协商,理性合法地予以解决,或主动向工会组织反映,通过工会组织与企业行政集体协商等途径合理解决。

四、企业、工会和全体职工一致认为,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促进企业发展离不开职工的支持和参与,离不开职工的创造和贡献,职工的福利和自身权益的维护离不开企业的发展,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职工权益的保障,企业将牢固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积极开展双爱双评活动,努力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关心企业的良好氛围。

五、企业、工会和全体职工坚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

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只要大家坚持齐心协力,以昂扬向上、负重奋发的精神,艰苦奋斗、克难求进、维护企业和谐,就一定能走出发展困境、实现效益和谐的美好明天。

六、本约定自三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从2009年3月1日起至2010 年 2 月 28 日止)。约定期满后各方可视情况另行约定。

七、本约定书一式四份,企业和工会各一份,上报市、镇工会各一份。

企业(盖章): 企业代表(签名):

工会(盖章): 工会主席(签名):

职工代表(签字):

二○○九年 6 月 25 日

签订三方共同约定书的操作程序

(供参考)

1、成立签订三方共同约定行动的领导小组,成员由行政领导、工会主席、职工代表组成

2、以车间或班组为单位推荐签字职工代表(代表人数2-3人),推荐的代表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3、由工会或行政负责起草修改共同约定书文本(草案)

4、召开企业负责人、工会、职工代表座谈会,集体讨论修改共同约定书文本(草案)

5、形成统一意见后在企业厂务公开栏内公示(3天)

6、公示无异议,举行企业、工会、职工代表签字仪式

上一篇:政府媒体公关下一篇:三位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