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2024-09-17

英语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精选12篇)

英语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第1篇

1.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教师的这种导向和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样,作为接受和加工信息主体的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智力劳动,成为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学习的主体。

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内部动力。英语教学只有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师益友的形象,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在语言教学领域被广泛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单调的词汇和抽象的语法变得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多表扬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避免批评、训斥与打击学生。

3. 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习惯

课外英语学习是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无暇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英语能力的各项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外英语学习,恰好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发挥指导性作用,让学生的课外学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有实用性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协调英语各项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随着学生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堂教学就会更加高效和轻松。

4.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1)讨论型教学模式。讨论型教学模式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需教师作过多的讲解。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课堂讨论要如济南大学张为民在《谈“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所写的“这种模式由教师备课、布置讨论、组织讨论、讨论总结四个前后紧密联系的环节组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课上与课下并重,面向全体和照顾重点相统一和恰当的原则”。讨论型教学模式与“一边倒”的教学方法对立,它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发言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探究实践型教学模式。探究实践型教学模式是指以英语课本为基本探究内容,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质疑、自主探究问题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大量灵活多变的和方法多样的练习掌握学习方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初中学生喜欢思考,具有相当强的探索、发现、创造的欲望,在如此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状态,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只是单纯地学习英语,而是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掌握新的信息和知识,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交流观点,从而真正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3)合作型教学模式。合作型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学会学习。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不能顾及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发展的影响都更有效。合作型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在互动的过程中检测自己的交往行为,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

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2篇

政治课是一门理解性,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既体现着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又体现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落实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才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加强学习的性教育,不必脱离教材口干舌燥地说教,只要联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两个典型事例,让学生思考、分析、议论,学生们就会领悟到其中的意义,从而受到教育。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加强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从事某种活动有推动作用,当人们对某一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就会变得为推动人们从事这一活动和深入研究的动力,使人们以巨大的热情,顽强的毅力投入其中同样,学习对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好好学习,积极思考,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怎样培养和激发学业生学习兴趣,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⑴、注意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科学性是教学的根本要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科学性的贯彻,一是要善于把握教材的系统性,连续性,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中感到思维流畅;二是善于“烘托”重点,突破难点。

⑵、重视语言运用。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语言。启发性语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迅速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此外,恰当地运用板书,图示这些形象语言对调动学生的视觉,启迪学生思维也会产生十分明显效果。

⑶、教学内容要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处理,注意发掘学生思维和潜能,使学生感到要获得知识就必须通过主观努力,积极思维。

3、社会热点,促成教学问题化。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同时,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了实践,才会有求知的要求,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力求根据教材内容,针对社会热点,编写一些问题。作为课堂议论题和作业题使用,促成教学问题化。

适当运用方法,有助于巩固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政治辨别力,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而且特别适合中学生关心社会问题的特点,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3篇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们喜爱上的学科成绩往往要比不爱上的学科成绩要好许多。由此可见,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有很大关系。“内因”是动力,“外因”是条件。内因固然重要,但外因的力量更不可忽视。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学好英语的外部良好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并形成学习的动力;消极的情感会增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形成学习的阻力。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对学生的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接近各种各样的学生:反应灵敏但不够扎实的,反应稍慢但较努力的,敢说敢发言但常出错的,胆小、有问题不敢问老师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了解学生各自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取得他们的好感,就能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另外,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个表情、与学生的视觉交流、对学生的每一次表扬和批评,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有影响,教师不该忽略每个细节。

二、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中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课堂教学由于受空间、时间的制约,许多课文内容不便或无法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根据教学要求合理设置英语情境。这些情境以其特有的声、光、图片、动画等生动、形象、鲜明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所学对象的可见度和清晰度延伸视觉范围,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维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注意力,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三、培养交际能力,加强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绝不是只能考高分,没有实际能力的人,外语教学是要培养有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交际能力也要通过创设环境来完成。

我在上课时特别注意语言环境的培养,注意创设良好的听说英语的氛围,几乎都是利用英语组织教学。起初学生听不懂、跟不上、答不准,可以放慢语速,再加上表情、动作,逐渐地学生就会从听懂几句,到全部听懂,从而养成听、说英语的习惯。这样,师生在课堂上你问我答,你说我听,你说我做,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了听、说英语的机会,也提高了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精讲多练,加强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精讲,就是讲解要精辟透彻,画龙点睛,要抓住实质,抓住重点和难点。多练,是指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大量有实效的练习。

教师要加强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训练,加强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课堂上力求做到学一点,领会一点,掌握一点,运用一点。在操练和练习中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如连锁操练、同桌问答、小组角色表演:Polly says等。组织方式也要多样化,如小组活动、双人活动、横排、纵队等,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面。力争每堂课的75%时间让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力争全班75%的学生参加言语实践。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条件,使言语实践和操练达到最好的效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技能的培养。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此明确指出:中学生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只在课堂上进行是不够的,还应该尽量在课外给学生以充分的锻炼机会,为他们创造条件,创造环境。例如,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班级的学生每周开展两次英语小天地活动,这是充分调动他们运用英语积极性的好机会,学生们非常乐于参加,在此期间他们可以谈论各自的家庭、同学、爱好等,而且会话程度好一些的学生还可以帮带稍差的学生,使学生们说、听英语的能力得以普遍提高。 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学们会更加喜欢英语。

六、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兴趣

中、小学生学用英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保持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满足学生学用英语的愿望,不要因为一些不利因素而影响全体学生的积极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少批评,要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时,要尽量淡化。例如,一名初学英语的学生在抄写句子时总不按要求写。尽管纠正多次,他有时还不能做到。有一次,教师让他在黑板上做题,他又犯了老毛病。当时教师很生气,可是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指着学生所写的句子说:“这个新单词谁认识?”学生们都笑了,教师接着说:“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希望你能彻底改正。”教师这样处理这件事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彻底纠正了这位学生的毛病。因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给学生们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妥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不利因素,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4篇

一、构建快乐课堂

(一) 音乐前奏。

音乐能让人放松。快乐课堂从上课前开始, 播放好听的英文歌曲让学生从上一节课的疲劳中放松下来, 也提醒他们为下一节英语课做好准备。

(二)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词汇教学时, 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 比如设计动画效果, 在教Titanic用Flash设计一个一些人掉入大海的动作情景, 播放后引出新词“fall into”, 接着播放一个很惊恐的面部表情画面, 问学生:“How are they feeling?”学生会说:“They are frightened.”这种方式生动形象, 让学生印象非常深刻, 对比较复杂的生词在特定的情景中留下印象。这些幻灯片除了教生词之外, 还可以重复使用, 把他们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在同一平面上, 叫学生用这些画面及提示词照句, 然后引导他们把句子组成一篇小文章, 达到复述课文的目的。反复操练, 学生对课文内容很快便掌握了, 觉得背课文原来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 从心理上获得无比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让他们越来越喜欢英语, 因为从中他们能获取快乐。用几张幻灯片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需要像放电影一样用几十张, 太多会给学生造成视觉负担, 影响效果。

(三) 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

情景教学法是英语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把将要教授的内容或部分内容以情景的方式展开, 鼓励学生特别是“中下生”在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这样不但学到了知识, 锻炼了胆量, 而且让学生开心了, 愉悦了, 并把这种良好的状态引申到课外, 课余时间也会积极主动并快乐获取知识。

如“see a doctor”一课, 创设看医生的情境。首先, 为了让活动进展顺利, 课前准备必要的道具, 展示前把要用的句子和短语铺垫好, 如“What’s wrong/the matter with you?I have a fever headache/stomachache/toothache/backache.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Nothing serious.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Drink more water and have a good rest.”表演的方式是多样的, 师生表演, 分小组, 分男女, 用英语表演看医生的过程, 有些学生非常有表演的天分, 能在这样的情景中演得入木三分, 像模像样, 很精彩, 英语说得很好, 赢得阵阵掌声, 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这样的氛围下, 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 积极参与表现, 平时成绩较差的和胆小的学生也举起手, 在老师的鼓励下顺利完成对话。经常开展组织这种活动, 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 兴趣也浓了, 胆子也大了, 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地参与英语活动中, 充分展示自我并多渠道给学生提供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激发其兴趣。

(四) 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在英语课堂上多利用游戏英语歌、简笔画、实物和图片等教学手段,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可增进美的情趣, 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充满友好合作的气氛, 学生就会心情舒畅地参与教学活动, 注意力集中, 思路开阔,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使双边活动和谐自然, 师生之间密切配合, 在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的共振。

二、具体教学策略的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种现象, 有部分中下生成绩不理想, 他们想学但不知如何下手, 时间久了逐渐失去兴趣, 因此必要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辅导也很重要。

(一) 夯实词汇。

生词是英语的基础工程, 无词不成句, 无句不成文。因此必须抓好词汇教学, 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一方面抓好语音知识、读音规则和构词法的教学, 指导学生按照读音规则记忆单词, 加强意义记忆, 减少机械记忆。另一方面必须经常听写、朗读和背诵, 强化记忆, 利用遗忘曲线规律记忆单词。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归纳和区别一些同义词, 同义词和反义词, 引导他们与日常交际运用结合起来记忆生词, 避免死记硬背。

(二) 经常造句。

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造句, 因为句子是语言表达的核心, 口语交际、阅读文章, 写信写作文全都离不开句子, 因此, 如果学生能造出准确的句子, 其他环节就容易多了。可用一个单词造一个独立的句子, 而且可以用几个生词造出几个句子, 然后把各个句子再连起来组成一个小短文。这样不但掌握了单词,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造句能力, 作文水平也水涨船高了。如“The sound of music”一课, 出现的生词有:“cry, lonely, lively, cheer up, mad, at first.”可以把各个词造一个句子, 然后连成短文:“The little boy was cry-ing loudly.He felt very lonely because he couldn’t find his mother.He almost went mad at first.But the lively songs cheered him up.He was happy again.”把单词融入故事情节中,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效果比死记硬背好很多。多些鼓励学生特别是中下生在课堂上造句, 由易到难, 由短到长, 不断给他们信心, 说错了也没关系, 先让他们养成敢说的习惯, 练多了自然就熟了。

(三) 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式考试的重要题型之一。虽然不要求写出高难度的、词汇华丽的大作, 在老师看来很简单, 但是有些中下生一看到作文就害怕, 甚至头痛。有时作文题目虽然很简单, 但是拿不到高分。其实作文能力的高低不但取决于平时积累的多少, 而且是一个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 除了平时多看多练之外, 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也很重要。 (1) 注意审题。审题不清, 哪怕你功底再好也没用, 有一次期末考试八年级英语作文是以“My hobby”为题写一篇80词左右的作文, 题目下方有一个表格, 里面有三个必须包括的要点 (go fishing, go skating, go shopping) , 以及各自的原因。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一看到这个标题就很高兴, 也不看清楚具体的要求, 觉得很简单, 因为是平时练过的题材。结果就开笔大写, 写出他们自己的爱好, 句子很标准, 也很流利, 时态正确, 用了不少学过的短语, 字迹工整, 看似是一篇优秀的作文, 只可惜没有审清楚题, 没有写出作文的要点, 无法按要点得分, 满分15分的作文才得了3分, 很可惜。 (2) 确立时态。一篇文章在写之前应先确立用什么时态。学生写作文时时态混乱、错误时常见的现象, 严重影响作文质量。比如:Maria来自英国, 她非常热爱京剧。有一天, 她想去看京剧却买不到票, 很失望。后来在Miss Zhang的帮助下拿到了票。请写一篇80词左右的作文。重点写出Maria得到票前后的心情。这篇文章前面几句介绍Maria的句子应用一般现在时, 后面从“有一天”开始, 描写“一件具体的过去的事情”是应该用一般过去时。但是部分学生的作文从头到尾都用了一般现在时, 有些人两种时态交替着出现。如:Maria is from England.She likes Beijing Opera very much.One day, she goes to buy the ticket to Beijing Opera, but there was none left.She is very sad and disappointed.Luckily, with the help of Miss Wang, Maria got the ticket, she was happy and says thanks to Miss Wang. (3) 分析要点, 编制提纲。审题后列出可能要用的句型、短语, 依纲据点, 拓展成文。 (4) 检查。写完后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注意名词单复数、人称时态和单词拼写。

三、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

现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局限于课堂上, 他们可以从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等途径获取信息。如课文内容出现的“The history of Christmas, Beijing Opera”等题材, 可以提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观看, 获取信息的知识, 或布置学生搜索资料的作业, 为课堂作好铺垫。更值得关注的是, 虽然英语作为互联网重要的信息和传播媒介, 为学生学习英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英语教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设置英语文化信息交流平台, 指导学生收听网络电台或参加网络英语交流活动, 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触实际运用中的英语文化知识。

四、展开良性竞争

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之一, 并且常在教学中被采用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课堂上, 教师通过适当紧张的竞赛思维活动让学生兴趣提高, 思维开阔。由于竞争是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的, 因此他们在课余讨论, 课上争论得相当热烈, 在这样的良性竞争环境下, 他们会互相监督, 互相帮助, 你追我赶, 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参与竞争中, 在享受到成功的愉悦的同时, 培养了竞争意识和不甘落后, 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

五、进行心理激励

“中下生”普遍心理比较脆弱, 对挫折和失败较为敏感,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中下生”进行心理激励。大多数“中下生”成绩并不理想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存在智力差异, 更多是个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青春期的情形问题。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 帮助找出并克服学习中的障碍, 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 给予“中下生”适当机会发挥其所长, 让其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如在课堂上给他们讲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 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 历经了磨难, 最终克服困难, 有所成就。教师要鼓励中下生, 暂时不如别人并不可怕, 只要有信心、有恒心、鼓起劲、往前冲, 就一定能做到“后来者居上”。

如何调动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5篇

刘 伟

(吉林省大安市舍力镇第一中学校)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回归了学生的学习主人公地位。对于英语教学,学生还是存在着非语言环境学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需要教师的调动。

关键词:中学英语;激发学习;教法探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属于“填鸭式”教学,学生比较被动地学习,课堂的主宰者是教师,学生在“师道尊严”的大棒下只能成为高分低能的答卷机器。而新课标的实施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回归了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对于英语教学学生还是存在着非语言环境学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需要教师的调动,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这个问题。

一、营造氛围

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确实感到枯燥乏味,他们也在学习生活中感到为难,这样自然会导致学生厌学英语,没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英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学习氛围,给他们创设学习情境。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喜欢模拟表演节目,我就利用表演角色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学完了表示颜色的词之后,我安排了游戏活动,我发给各组red,yellow,blue三种颜料,让学生自己组合形成新的颜料。通过表演模拟情景,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他们制作

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从他们参与学习中得到提升,比如,让他们积极地参加动手操作实践,他们就会热情高涨起来。在教材中编者安排了很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有趣知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制作作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让学生设计名片,内容包括Name,Age,School,Class,Telephonenumber,Family member等等,有的贴上了漂亮的图画,有的用自己设计的英文字体来书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采用赏识教育

初中生好胜心比较强,他们喜欢老师的表扬赞美,他们听到了老师的表扬,就会去积极努力学习,就有了自信心。因此,作为教师要在学生评价中多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地去学习,教师要尽量不批评,哪怕是学生说错了,也要委婉地指出,不能伤害学生的尊严和自信,要多鼓励他们学习。通过鼓励很多学生进步非常快,有落后的也积极努力赶了上来。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6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 虞城县实验小学 许洪岭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不能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转变过去封闭、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此,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更多的时候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一、设置问题,激发热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从而导致学生不能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得不到较快的发展。为了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融洽的问题,激起矛盾,促使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动力,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进入角色,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

如在教学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时,我首先把全班学生分成2人一组、3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8人一组等不同类型的小组。上课时,我给每个小组分一个大苹果,要把这些苹果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但必须掌握公平的原则,把属于本小组的那个苹果平均分给小组内每个成员。学生拿到苹果后兴趣高涨,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合作,很快就分完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手里拿到的苹果是多少?该用怎么样的数学形式表示呢?”学生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表示,我抓住机会加以点拨:“用画图或符号表示也行呀。”话音未落,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出主意想办法,几分钟后,学生们的结果出来了。有的同学写了个“半”字;有的画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涂黑了其中1份;有的画了几个大苹果,平均分成6份,挖掉了其中一份……学生们用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我把学生用的方法一一展示给大家看。像第一组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得一份,其中1份就用1/2表示。像第五小组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每人得1份,其中一份用1/8表示。学生知道了分数的作用,就会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了。

二、组织活动,经历过程

“数学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学习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排一排、说一说等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如学习与整数的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相关内容时,我充分分析教材,利用教材资源,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组织活动:猜想,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适合吗?学生有的说适用、有的说不适用,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勇于将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大家,学生交流。

生1:我用举例方法,通过计算7.2×3.6+2.8×3.6与3.6×(7.2+2.8)的得数相同,我想是适用的。

生2:无论是整数还是小数,它们都表示数量的多少,所以我想是适用的。

生3:小数与整数比,只是多了小数部分,所以我想是适用的。

生4:我想不适用,是因为小数有小数点,整数没有,所以可能不适用。

这时,我仍然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请他们试着用习题进行验证,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这个结论。在这个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再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印象。

三、关注情感,以情促知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焕发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

如在教学《质数、合数》时,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然后组织活动。请同学独立想方设法寻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有的学生用一个一个排除的方法慢慢地找,还有的用能被2、3、5、7整除的数(2、3、5、7除外)一个个划掉的方法找,还有的胡乱找出一些,但不全面。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通过活动,学生制作出100以内的质数表,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来介绍“哥德巴赫猜想”,介绍陈景润感动中国的故事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当学生在制作质数表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创造的方法与2000多年前数学家的方法相同时,那种成功的喜悦无可替代。这不仅给予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思考的乐趣,享受到数学思维的魅力。

总之,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力求体验新课改精神,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乐于接受数学知识。同时,我们要以教师的人格力量,以及数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每一位学生,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数学教学应注意发挥习题的导向性

■ 延津县城关镇南街小学 申家秀

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除要对必讲的知识点做好准备之外,更要深研教材,领悟每道习题的内涵,深挖每道习题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习题的典型导向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下面这道习题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李老师带了3000元为学校选购15台同样的电话机,市场上有4种价格的电话机:128元/部,158元/部,198元/部,218元/部,问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分别还剩多少钱?

这道题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开放性题目,第二是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要通过两次计算。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加应用意识。教学时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启发谈话: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的?

学生发言后,信息梳理如下:

(1)由信息“3000元”知道,所购电话机的钱数最多为3000元,不能多于3000元。(2)由信息“15台同样的电话机”知道,所购电话机必须是同样的,只能买其中的一种。(3)“有多少种购买方案”,说明购买方案不唯一,有多种方案,应积极动脑。(4)“还剩多少钱”需两步计算才能解决问题。

学生在领会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后独立完成问题。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一般学生采用通过计算得出3种购买方案,少数学生采用刚刚学过的估算知识判断出3种购买方案。通过讨论,同学们意识到用估算的方法判断比较简捷。第一个问题大家达成了共识,解决得还算圆满。

解决“分别还剩多少钱”时,同学们采用的计算方法基本上是:先用乘法求出花的钱数,再用减法求出剩下的钱数。在展示几个好学生的计算结果后,我正准备对这道题总结时,角落里平时不起眼的郭紫帆举起手,怯生生地说:“我和大家的方法不一样。”我走过去一看他采用的正是简捷的方法,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他的算法很简单:2×15=30元。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同学们提出质疑:2是从哪里来的?2表示什么意思?

这时小机灵鬼陈毅凡站起来说:3000元平分成15份,每份是200元,200-198=2,2表示买一部198元电话机剩余的钱,2×15表示购买15部电话机剩余的钱。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向他俩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我趁热打铁说:“大家能用这种方法分别求出购买前两种电话机还剩多少钱吗?”同学们拿起笔计算起来……

通过这道习题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是备课时要对课本习题深入钻研,明确习题本身对学生学习所起的作用。领悟编者的意图,充分发挥习题的典型导向性。二是课堂上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教学时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不同的见解给予肯定和赞扬,发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三是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认识基础、思维特点、心理状态差异当成一种潜在的教学资源对待,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将科学的课堂预设与自然生成的课堂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偃师市邙岭乡第一初级中学 马跃进

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记忆会深刻而持久,在学习上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为此,本文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关心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是我们要从根本上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教学中,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学生的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要关心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消除学生的自卑感,用真诚的爱去拨动他们的心弦。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从学习上关心他们,不能嫌弃他们,应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此鼓励、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倡导民主,听取学生的建议。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敢于说出自己对数学问题的见解。即使学生说错了,也应多鼓励、少批评,尽量做出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设疑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探索的积极状态中。我们可以利用每一章的导入语,精心设疑。如在讲“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我们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架长25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底部离墙7米,梯子顶部到地面的距离是多少?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已经能将答案算出,大部分同学都在积极思考。接下来我问:“若梯子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底部向外滑出多少米?”这样提出问题后,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完了本节课,并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实践证明,导入的好坏决定一节课的成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办法一上课就用寥寥数语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听讲上,使学生思维水平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使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用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如在学习几何“直线、射线、线段”时,华东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145页的“做一做”:“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径,你会选择哪一条?”课后练习中的“要在墙上钉牢一根木条,至少要用几个钉子?为什么?”这些问题,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良好习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调动职高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7篇

1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让学生喜欢老师, 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对于我们的职高生尤其关键, 呆在职高的老师都清楚, 我们学生的底子差, 心理脆弱, 他们不是中考的失败者, 就是学习的落后者, 长期以来他们在学习上给压抑着, 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对于我们的学生, 老师应该充分了解他们, 尊重他们。只有老师充分尊重学生, 不分优生和差生, 真诚地关心他们, 学生才会喜欢你, 学生因为喜欢你, 才会乐于配合你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打动学生, 并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 让学生接受自己。因此在课堂上我从来都不高高在上, 而是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不管成绩好还是不好, 都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 在课堂提问上注意公平公正, 并且注重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不忽略任何一个学生,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的。

2让学生感到有兴趣, 自发地提高学习积极性

有位长者曾经跟我说:“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得先让他们感到有兴趣, 而要让他们有兴趣, 你就得拿出有吸引力的材料和生动的演绎。”学习材料是否有趣和课堂组织灵活与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材上要学会适当的增加或删除, 不能照本宣科。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给他们提供一些比较有趣的课外知识, 而把书本上一些太复杂并且枯燥无用的东西进行删除或再创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用简单, 僵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演绎, 而是采用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打动学生, 让他们通过老师灵活多变的演绎去投入到课堂, 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随着信息化的完善, 英语教学已经越来越灵活,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多媒体课室, 网络资源库。因此很多有趣生动的教学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实现, 在网络的辅助下实现。职高生的英语不行, 并不代表他们的计算机也不行, 其它科目也不行。对于一些有必要的课文或材料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在计算机辅助的条件下完成。例如我在教高一的教材中, 有一篇是关于SHOPPING的对话, 这是学生很熟悉也很感兴趣的的内容。我首先是给学生制作了一个课件, 给学生展示了购物的整个流程, 然后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库的魅力, 让学生一起动手操作, 上网搜索一些新的关于购物流程可以采用的交际用语, 让学生把他们找到的句子直接给大家展现出来, 充实老师所给的材料:例如:HOW TO BARGAIN:''May I have it for××?Could I have a discount for××?May I have it reduced to××?学生通过自主的参与, 情绪高涨, 既充实了课堂学习的内容, 又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如一篇SENSE OF DIRECTION的文章, 由于这篇文章讲的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关于方向感的问题, 我在班级内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 让学生讨论: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sense of direction?What can you call a good sense of direction?When you come to a new place, how can you find your way?学生讨论完毕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 并且上台陈述。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整堂课气氛活跃, 学生兴趣盎然。2008北京奥运会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英语的平台。在讲到The Olympic Games的课文时, 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

3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延续学习的积极性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 逐步消化, 吸收和运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和验证。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动摇的心理, 刚刚调动起来的一点积极性很可能因为碰到某些困难或障碍而产生怀疑, 怯步, 甚至退出。因此在一开始也好, 还是在中途的学习过程中, 要适时适地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在我的英语课堂, 我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给学生灌输信心教育, 并且把这种潜在的心理疗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他们明白信心是成功的关键。告诉学生:“I can make it happen!I can do it!I am the best!I am unbeatable!”让他们时刻记住, 碰到困难并不可怕, 每个问题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帮助他们疏导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让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学习信心。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学生跑来跟你诉苦:“老师, 我昨晚刚刚记完单词, 可是现在又忘了, 我真地没办法了。”面对学生的这种困惑, 老师一定要给予极大的耐性进行疏导。帮他们分析原因, 告诉他们遗忘的规律, 教会他们记忆单词的方法, 让他们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激发他们坚持下去的积极性。并且适时地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加油的句子:Hang in there!别气馁!坚持下去!Stick to it!Keep trying!Don't lose hope!I will succeed!坚持下去, 继续努力!别泄气, 我会成功的!这些脱口而出的句子可以成为学生碰到挫折时候的导航, 让他们鼓起勇气坚持, 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4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巩固学生的积极性

心理实验证明,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 便会激起追求多次成功和胜利的信念和力量。对于职高的学生, 由于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差,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操之过急, 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反之, 我们对于他们在学习中哪怕是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让他们获得成功感。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潜能, 从而激励他们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我们都知道, 职高生缺乏的就是学习的自信, 而缺乏自信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一直以来缺乏享受到在学习上获得的成功体验。作为教师, 我们在班级里要善于制造机会给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课堂上的两两对话, 课文朗读, 课堂抢答, 给学生布置合适的练习, 布置合适的作业, 课后的单词听写或单元考查,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 既考虑到优生的感受, 更注重学困生的成功体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成功, 哪怕只有一点儿, 都要让他们及时知道, 让他们及时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从而激发他们不断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优势。

5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外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因此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反弹, 尤其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 或者是习得却又得不到展示的时候。因此我注重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小舞台:英语课堂一分钟。让学生上台进行演说:可以是一个英语小故事, 英语笑话, 英语谚语的学习, 课文的复述等等。同时还充分利用班上的黑板报,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英语角, 让学生去自由发挥, 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与此同时由班委组织每个同学每天负责抄录英语每日一句供大家一起学习, 让每个同学都有责任感, 都有参与的机会。另外还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收看英语节目:如广州电视台的活用英语一分钟, 中央六台的动感英语, 这些活灵活现的实用英语, 让学生身临其境, 能够很快学会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教学上还充分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 给学生创设和呈现较真实的生活情景, 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让语言环境生动起来, 调动学生多说, 多练。在教学之外还利用课外活动课给学生播放英语片, 让学生感受地地道道的英语环境。学生从影片中学到的英语记忆地特别快也特别牢固。在英语动画片《疯狂农场》中, 奶牛BEN的父亲对他说了一句话:A strong man stands for himself.A stronger man stands for others.强人只是为自己, 更强的人是为大家。学生对这两句话朗朗上口。当然, 他们记住的远远不止这两句话。另外还根据学校体育俱乐部所开展的各个项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进行主题演讲, 进行英语小作文的写作, 老师在当中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在课堂上, 课堂下, 生活中, 运动中都能够有意识地用英语去思维, 用英语去展示自己所学的东西, 从而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 多年的职教生活, 让笔者深深懂得, 为了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教学效果, 作为老师必须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变厌学为乐学。

摘要: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学习缺乏兴趣, 缺乏积极性, 学习效率低, 老师教学难度大。本文阐述从英语教学过程中, 主要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中,英语教学,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张效民禹明主编2003年9月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8篇

一、创设情境, 寻找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大多数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 阅读的效果就会黯然失色。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 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印象。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学作品大多文字优美, 情感动人, 从各方面反映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 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 就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区’。”学生的“情感区”在哪里?笔者认为, 首先在“课堂教学导入”这个环节。在新课导入中, 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胡适的《我的母亲》, 是一篇饱含深情怀念母亲的文章。笔者在教学这篇文章的开始, 首先播放了一首阎维文的歌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 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 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 有人给你包……啊!这个人就是娘, 这个人就是妈……到什么时候也忘不了咱的妈!”那饱含深情的优美旋律立即就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对母爱幸福回想的浓浓氛围之中。借着这种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对新课文时代背景的了解, 自觉地进入到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欣赏和品味之中, 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住了文章中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 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这一主题。

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 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 进行再构建、再创造。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 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 就会达到一种新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 在这一阅读过程中, 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

二、转换角色, 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要使学生“信其道”, 就必须先使学生“亲其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 态度和蔼慈祥, 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乐其学”。

这些年来, 笔者上课特别注意保持亲和力。在与学生探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时, 彻底摒弃过去那种“祖师爷”式的高高在上的教学态度, 自觉地把自己放在学习“参与者”的位置上, 与学生平等讨论,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说出自己认为合理、正确的见解, 同时也让学生向我提问。例如, 在教学《孔乙己》时, 先展示教学插图, 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之外, 你认为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这些原因是主要的, 还是次要的?为什么?”组织学生深入探究, 并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的启示、电教媒体的激发, 使学生对于探究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纷纷发言, 各抒己见。有的说:“孔乙己悲惨命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自命不凡, 过于清高。读了几本‘之乎者也’就自以为高人一等, 不愿意与‘短衣帮’们为伍, 高不成, 低不就, 因此造成街坊邻居对他的冷漠。”有的说:“孔乙己之所以穷困潦到, 完全是他自己好喝懒做造成的, 这种人即使在现代社会, 也同样会被社会抛弃。”有的说:“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源于他的同类———赵举人的文人相轻、互相倾轧, 残酷无情。”……我一一给予肯定, 然后学生问我:“老师如果您是孔乙己, 您怎样活法?”“我第一次偷东西被人嘲笑后, 再也不会靠偷东西生存。”我这样回答, 惹得学生们哄堂大笑。

就是在这种热烈的讨论中, 学生不断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增强了对课文情感的体验, 尝试到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乐趣。同时, 在师生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 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

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 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 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 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 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而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 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可能就会更深一层。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种由不同成员所组成的合作小组, 以期资源共享, 共同进步。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上网利弊谈》中, 笔者就设计了一组合作探究活动的方案, 使学生既充分认识到信息社会网络的重要性, 又体会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性。通过这种活动, 使学生尝试了自主学习的快乐, 体验到合作探究的喜悦, 从实践活动中培养了观察感受的能力。因而,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映, 使学生在阅读中, 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 创造性地获得文章内容所包含的各种信息。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9篇

一、挖掘教材内容, 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和献身科学事业教育。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和献身科学事业教育的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的坚持不懈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精神。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火箭的发明, 到现代的“两弹一星”和“神舟号”成功收回。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用知识的魅力去影响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贴近学生生活, 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 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 把学到的物理规律, 力求使之贴近生活, 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 把物理规律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 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 从而激发出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 但比较抽象, 在教学中可多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解释, 如冬天热水泡脚——能的转移;双手相互摩擦做功, 双手觉得暖和——能的转化。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煤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等等。

三、进行情感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和充分的发展, 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智力,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使学生感到学习又艰苦又愉快。

第一, 创设物理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等创设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情境去吸引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第二, 注重教学艺术,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第三, 提倡鼓励性提问, 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等做适时肯定, 成立物理兴趣小组, 使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感情要真挚, 教态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尊重和信任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对差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 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教学信息告诉老师。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 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 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 形成“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科学探究”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欧姆定律教学为例。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

以调光台灯切入, 问:调光台灯是调节了电路里的什么物理量使灯的亮暗发生变化的?再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流的变化与灯亮暗变化的关系, 问:“电流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电流与电阻、电压有关系。这样就确定了研究方向。

2.引导讨论, 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不变,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 并评价他人的设计, 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

3.学生操作, 实施方案

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在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予帮助。

4.分析讨论, 得出结论

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进行综合, 得到结论。

5.反思应用迁移

用一组简单的小练习巩固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欧姆定律;巩固电表的使用、电路的连接等基本操作技能小结反思探究过程, 理清思维线索。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10篇

一、巧设导语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 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环节, 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定弦、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定准了, 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 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巧设导语。兴趣是入门的向导, 所以导语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因势利导,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教散文《背影》一文时, 我是这样巧设导语的:先播放《父亲》这首歌颂父爱的歌曲, 接着提出本课的主题:什么是父爱?我们该如何理解、感受父爱?然后便是深情地范读课文。这样, 一开课, 就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 学生受到歌声、读书声的感染, 引起了共鸣, 激起了学习兴趣。

当然, 教学内容不同, 设计导语的方式也会多种多样的。在讲诗词时, 利用诗词特点, 可采用游戏导入式, 即在所讲名家名篇范围内, 由教师提出某一作者, 学生依次联诗。如果轮到谁联不上来, 则由他当众唱一首歌或讲一个故事。这就使每个学生都兴奋起来, 同时也达到了温习旧知, 锻炼、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让学生体会诗词的音乐美等目的, 一举多得。在上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时, 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前采摘一些各种各样的野花, 拿到课堂上来, 让大家看着自己手中的花, 想一想, 花儿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热烈, 接着, 教师就趁热打铁, 导入课文。实践证明, 一个精彩而成功的导入, 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教师如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 巧妙运用, 必能制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以读为本

语文教学, 读为根本。“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强调的是对内容的理解。读更能感染学生的思绪, 陶冶他们的情操, 提高他们的认识, 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地, 走得进, 方能悟得多, 才可思得透。像《春》这样优美的散文, 如果教师只是孜孜不倦于其结构、主题、手法的分析, 那还有什么味道?学生还有什么兴趣?要做到以读激趣, 可采用放录音、集体读、分组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品味, 从读中感悟。在诵读中, 学生或开阔视野, 或接受教育, 或提高认识, 或借鉴技巧。通过读, 他们有了兴趣, 有了收获。《沁园春·雪》的革命豪情, 李清照的凄凄惨惨之情, 白居易的天涯沦落之感, 无不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材料。实践证明, 声情并茂的朗读,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合理运用动感画面

学生对待学习, 往往偏重于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得很中肯。所以,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有时根据不同的内容会采用不同的动感图画来调动学生的感官视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三峡》一课, 我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了一段“话说长江”的风光影像片, 让学生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解, 走进“长江三峡”峰高谷深、雄奇险峻、江面狭窄、水流湍急、白帆点点、秀丽奇绝的景色中。这些动感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 对于只听过其名, 未见过其景的学生来说, 既是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 又是一场心灵的陶冶, 很好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课文所描写的三峡奇特风光, 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接着, 教师适时在屏幕上出示学习目标、探究的问题。这样, 整节课学生都学得热情高涨, 气氛热烈, 以往沉闷的课堂变成了学习的乐园, 学生很快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习惯

古人云:供人以鱼, 只解一餐;授人以渔, 终身受用。这就是说, 给人一条鱼, 只是解决一餐;教人一个捉鱼的方法, 终生受益。所以, 我给学生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在学习时间上, 教会学生科学地安排时间, 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态度上, 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要求学生作业认真整洁, 错别字不能过多。在朗读课文上, 要求学生声情并茂, 克服唱读的缺点, 学会边读边思考。在阅读文章上, 要求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精妙之处。如《背影》一课中, 我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描写父亲的语句:“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地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句子中的动作描写, 无不渗透着拳拳父子情啊!还有徐特立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这是很好的语文阅读方法, 我要求学生平时阅读时要做到:把生字、难词圈出来, 精彩的地方抄下来。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动眼、动口、动脑、动手进行分析比较, 正确地掌握了学习方法, 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积极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135-01

引言

教学过程是否符合认识规律,对学生的教学成果有直接的影響。学生学知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的过程,教师教学时采用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才能做到水到渠成。以下是调动积极性的几种做法:

一 善于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协调师生教与学的重要手段,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问能够得到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恰当的提问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灵机一动,随手拈来,而是在备课时,根据教材重、难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而精心设计出来的。提问要问在点子上,才能启发在关键处。在进行提问时,教师的语言必须简明、准确,不能使学生摸不着边,无从回答。提出的问题,能够起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这样,使学生每获取一点知识都得经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从而在脑海中形成牢固的概念。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逐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把数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小学生知识领域比较狭窄,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对一些理论性的问题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如果能把数学中的大道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情联系起来,对理解问题有明显的启发作用。如在讲反比例的意义时,以学生的家庭住址与学校的距离为例,可以说明距离不变,行走的速度和需要的时间成反比例关系。这样结合学生的实际距离,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是整个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三 善于对知识分析对比

科学的分析对比是数学教学的好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与特点,从而掌握事物的规律。这对于区分数学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及法则是非常有利的。如在“求比值与化简比”中,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区别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形成概念,这要比教师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好得多

四 有计划的组织讨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不需要教师分析讲解,只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探索,边操作、边观察、比较、讨论、总结,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了起来。

有时课堂上出现突发问题或学生中出现了认识上的分歧,如果这个争论是有价值的,教师不必忙于下结论,也可以在这时发动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逐渐学会有根据的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五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老师。学生的积极性要有老师来调动,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要让学生知道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比如学习百分数有什么用,学生不清楚。如果我们把报上经常出现的百分数念给学生听,并指出:不学百分数就不明白我所讲的是什么意思,就不了解当前的大好形势。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作业、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师要经常留心收集报刊杂志上的数字或收集其他一些可以编题的数据,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同学们算一算,他们是十分感兴趣的。

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第12篇

1.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激励原则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都会有所不同, 激励的措施也要因人而异, 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教师要争取让他们把成绩更上一层楼, 让他们完成更高的目标;而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要降低他们的标准.这样不会因为教师给学生的任务相同, 造成成绩好的学生没动力, 成绩差的学生感觉学起来吃力, 产生厌学心理.还要有合适的奖惩措施, 如果奖惩不能做到适度, 那么就会影响激励的效果, 如果学生课堂纪律差, 总是开小差, 那么可以给一些惩罚措施, 但是不能过重, 不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部打消;如果学生进步很快, 那么就可以给予一些奖励, 奖励也不能过重, 会使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 总之, 要做到过犹不及, 把握好奖惩的度.

激励要做到公平, 如果学生感觉自己所受到的待遇不公平了, 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响学习的效果.激励还要注重时效性, 对学生的激励要及时, 这样才能激励得恰到好处如果某名学生在数学竞赛当中获得名次, 就要对学生及时表扬, 事后很久表扬, 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2. 课堂要生动

生动的教育是学生的良好起步.比如运动员在正式进行体育活动之前, 首先必须进行相应的准备活动, 否则, 在正式活动时就容易受伤.同样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之前, 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准备活动.一些中学数学较好的学生由此而作好了远航的准备, 中学数学不够好的学生也由此鼓足风帆重新起航.曾有一名学生说:一名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 一半源于自己, 一半源于课堂, 初一数学新教材, 她让我爱上了数学, 对数学着迷.信息社会与市场经济时代, 使当今的学生知识面宽、兴趣广、思维敏捷、记忆特强.与教材相关的一些拓展知识, 教师未必全面了解或记忆犹新.比如看到课本东方明珠塔的照片, 学生会说旁边那幢楼是经贸大厦, 左边没拍摄到的应该是昆虫馆、大洋海底世界, 近处是南方证券大厦, 仿佛是个导游, 引得没去过的学生嚷着要求老师组织再去一次

3.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结合教材练习中的“请举出你在生活中应用到数学的例子”、“观察一座标志性建筑或雕塑, 指出它包含哪些图形”, 这类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性问题, 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如打开煤气灶时为什么表会转?闹市中汽车的流量统计方法等.各种问题很有价值,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回答, 或许能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供学生研究问题的资料, 但是, 我们期盼的就是这种从知识结构中、从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的探究精神, 一个个问题就是研究性学习的开端.

4. 发挥激励的具体作用

数学这门学科比较灵活, 不能单纯教授书本的知识, 应该多多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如果没有这项爱好, 就不能乐在其中, 乐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 我们把这种感性的兴趣上升到理性的认知, 是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成功过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 教师还要采用榜样教学法, 发挥榜样的力量, 通过典型的好学生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 榜样有一定的鲜明性, 有了榜样, 学生就有了目标, 有了学习的方向, 榜样的说服力和号召力都相当大.

数学这门学科是抽象的学科, 这就要求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推理思维都要很强,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些能力是在数学学习环境当中培养的,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学习环境来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 要鼓励学生对周围的事情多加观察, 把实际的事物抽象化, 对抽象化的东西进行分析以及推理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目, 做到一题多解, 还要用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5. 总结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 教师是学生的主导,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合理的激励措施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当前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98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纪要[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9, (05) .

[2]白洪智.适合课堂教学的初中数学CAI课件的制作——兼谈CAI课件的使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9, (10) .

[3]袁少忠.初中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体现和运用策略[J].希望月报 (下半月) , 2007, (11) .

[4]陈月英.试谈问题解决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 .

上一篇:电子商务的火热背后下一篇:知识营销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