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潜力论文范文

2024-08-04

增产潜力论文范文(精选8篇)

增产潜力论文 第1篇

1 玉米增产潜力分析

1.1 培肥地力是玉米增产的保障

一是增施有机肥。针对朝阳市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的状况, 重点通过增施有机肥, 如堆肥、沤肥、饼肥、人畜粪肥等培肥地力。二是合理使用化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 改变传统只重视氮、磷肥, 而忽视钾及各种中、微量元素;可选用玉米专用肥、复混肥、控释肥 (缓释肥) 等[1]。三是秸秆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比施用等量沤肥效果更好, 生产上可通过玉米高留茬、粉碎还田或秸秆深埋还田等措施提高秸秆还田的效果。四是合理轮作。实施合理轮作, 不仅可以保持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还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品质, 活化已经老化的土壤腐殖质。

1.2 耐密品种将使玉米产量稳步增长

目前, 朝阳市玉米生产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光能利用率低, 产量很难有大的突破;二是稀植品种植株高大, 增加了倒伏、折断危险[2];三是由于生育期过长, 很多玉米品种秋季达不到正常生理成熟, 籽粒水分含量高, 不但降低玉米的品质, 也增加了贮藏过程中的消耗。而紧凑型玉米具有适宜密植、生长发育速度快、群体光合势强、净同化率高、籽粒灌浆速度快、光能利用率高等优点[3]。试验结果表明, 紧凑型玉米高产示范田单产达到15 825 kg/hm2, 比对照增产29%。可见选用耐密玉米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重要措施之一。

1.3 配套技术的实施

玉米生产的发展, 一方面取决于品种更新, 另一方面则是先进栽培技术的应用。良种不配良法, 良种的增产潜力就难以发挥。生产上, 新品种的配套技术还十分薄弱, 许多农户即使选用的是耐密新品种, 栽培多数还用老的方法, 很难发挥耐密品种的增产潜力。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玉米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不但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玉米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而且玉米产量和效益明显增加。玉米生产的机械化, 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劳力不足问题, 用最少的劳力与物质消耗获取最大的收益。玉米简化栽培, 一般可节省成本1 800~2 250元/hm2, 增收节支4 500~6 000元/hm2。通过科技示范、技术培训等手段加以推广, 可使朝阳市玉米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2 技术途径

(1) 品种选择。主要选择紧凑型、耐密高产品种, 如先玉335、良玉88、北育288、郑单988等。

(2) 精细整地, 适期播种。做好秋翻、耙压或深翻灭茬作业, 达到平、净、细标准。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用精量播种, 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 发芽率98%以上, 保苗6.30万~6.75万株/hm2, 高产田块可达到7.50万株/hm2。

(3) 田间管理。一般较平整土地或坡耕地采用机械作业, 播种、施肥及喷除草剂 (或覆地膜) 一次完成, 玉米生育期间不需间苗、除草、铲趟、追肥等管理工作。施用缓释控释肥, 随播种一次深施, 用量为525~600 kg/hm2, 生育期不再追肥。播种后喷施除草剂封闭土壤, 用40%乙·莠悬浮剂4.5~6.0 kg/hm2对水450~675 kg/hm2喷于土表。

(4) 防治病虫害。虫害主要预防玉米螟, 在玉米心叶末期, 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 每株1 g撒入心叶;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花丝危害时, 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 熏杀幼虫[4]。病害主要防治大小斑病, 可用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5 kg/hm2,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 kg/hm2,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 均对水750 kg/hm2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郑怀东, 董亚琳.关于影响玉米品种增产潜力因素的探讨[J].种子科技, 1992 (1) :19.

[2]伍先知.开发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潜力[J].种子通讯, 1991 (4) :22-24.

[3]张兆雄, 刘嗣元.制约玉米杂交种增产的因素及对策[J].种子世界, 1997 (4) :16-17.

增产潜力论文 第2篇

1. 当前良种推广存在问题

1.1宣传不力种子经营业户只做片面宣传,只讲自己品种优点,不提缺点。至于品种简要性状、栽培技术、适应环境条件、质量等没有向用种者详细介绍;标签标注不规范。标签总是标注不全,大小不规范,标识不明确,质量承诺不到位,随种携带的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等信息量不足;普遍缺乏农民购种须知。因此,正确引导农民购种,依法保护用种者利益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2品种“多、乱、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各种作物品种数量上,就德惠市而言,当前仅用于农业生产的农作物品种就有300多个,其中玉米杂交种120多个,水稻种子50多个,大豆品种30多个,蔬菜类品种达100多个。尤其是大田作物品牌品种大量涌现,而突出品种不多见。造成骨干当家品种少,搭配过渡品种多,给农民选种带来困难;品种乱,主要表现在品种生态适应性上。由于品种多,各种作物类型、品牌、品质、熟期以及生态条件有所不同,虽经国审、省审,尽管在适宜种植范围内,但品种间、地域间表现的差异很大,是否适宜当地小气候条件没有具体明确。由于经营人员不懂业务,导致品种越区种植,造成减产案例较多;品种杂,尤其表现在质量差异上。以德惠市玉米品种为例,每年德惠市需玉米种子700万余斤,涉及品种120余个,畅销品种20余个,每个品种生产单位多者达10余个,同一品种产地不同,质量差异显著。

1.3推广人员素质较低从种子营销网点看,80%以上的经营人员是外行。不仅不是学农的专技人员,甚至只有初中文化。只看重卖种利益, 只管卖种子,不管技术服务与售后服务。农民不懂的,售种人员不知道,农民不会的,售种人员也不会。更谈不上送种、送技术下乡,服务田间地头,造成良种与良法分离脱节的现象。

1.4 农村农民现状现在农村工作的重点是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农民温饱问题已经初步解决。许多好田好地搞开发、种烟、种菜等,种粮面积下滑,对良种推广应用冲击很大。对农民来说,随着农村由种粮转向发展经济,具有一些文化素质的农民基本外出务工,农村劳力仅剩下妇女、老人和小孩,生产能力低下,不能充分发挥良种应有的增产优势。

2.强化良种推广工作的对策

2.1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势在必行 种子管理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良种推广工作又是种子管理部门的本职工作。只有组建一支懂技术、懂法规、善管理的依法治种队伍,形成“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才能搞好良种推广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文件中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支持种子管理和技术服务部门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技术推广、品种试验和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工作,切实保证种子管理机构和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以确保种子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2提高种子管理、技术服务人员素质要对现有種子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资格考核、实行持证上岗;要加强种子服务人员管理,推行以聘任制和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化人事管理制度。对种子质量检验员、品种试验人员实行执业资格考核;每年要对种子经营网点从业窗口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指导,不符合条件的网点人员坚决取缔,实行考核合格,委托上岗,做到从业人员懂法、懂技术,服务到位。

2.3加大良种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良种普及率 加大品种管理力度,全面负责辖区内良种准入、试验、示范、宣传推广工作;对种子经营人员进行种子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技术培训考核,提高推广人员素质;加强售后服务的监管。要汇编适合当地推广的良种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小册子、宣传画、标语等,利用各种媒体、售种窗口多渠道广泛宣传。

狠抓高产创建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第3篇

一、目标任务2009年组织宣汉等16个县 (市、区) 开展部级玉米高产创建活动, 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 集中连片打造盆中丘陵和盆东北两个玉米高产示范带, 两条展示线, 建立万亩示范片25个。通过实施玉米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 力争万亩示范区玉米亩产达到700kg以上。

二、主要措施一是推广主导品种。重点推广川单418等7个主导品种, 每个万亩示范片1~2个品种, 实行统一供种到户。二是落实主推技术。主推以增密和覆盖栽培为主的玉米高产技术, 狠抓规范改制、育苗移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水肥耦合等关键技术措施。

三、工作要求2009年玉米高产创建要做到“五个到位”:

1.认识到位各级农业部门要把高产创建作为依靠科技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展示自身工作的舞台、争取投入的抓手, 认真落实。

2.目标到位示范片要做到“大、广、高、精”四个字, 即示范规模比上年更大, 实施范围更广, 创建水平更高, 把核心区建成精品, 体现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元素。

3.责任到位各项目市、县农业部门要成立玉米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分片定人、定任务、定奖惩。

4.技术到位要抓好高产技术措施的落实, 实行统一技术方案、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应物资、统一播栽和管理。

粮食安全与玉米增产潜力的研究 第4篇

1.1 水资源对粮食的影响

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对于保障中国自身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同时, 对于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稳定世界粮食市场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得到国内外有关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关注。据预测, 到2030年左右, 我国将达到16亿人口的峰值。庞大的人口基数增加了粮食需求量。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人们膳食结构日益改善, 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增加, 还会加大粮食需求量。在诸多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中, 灌溉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以2007年为例, 全国灌溉农田的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约为6 900kg, 其他灌溉粮食作物平均每公顷产量约为5 535kg, 而雨养粮食作物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2 100kg, 一般灌溉农田的粮食产量要比非灌溉农田的产量高1~3倍。

目前, 中国在占不到全国耕地50%的灌溉土地上, 生产了占全国70%的粮食总产量、80%的棉花总产量、90%以上的蔬菜总产量, 灌溉发展及其供水保证率的提高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1]。中国近15a来粮食产量见表1。

亿t

正是从水资源角度出发, 美国的Brown先生前几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水问题与粮食安全的文章[2], 认为中国水资源短缺会动摇世界粮食安全[3]。以国际水资源研究所 (IWMI) 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IFPRI) 为代表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们虽然对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持相对乐观的观点, 但前提是政府必须增加对农业科技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4]。

中国是一个灌溉大国, 灌溉在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保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支撑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逐渐向非农部门转移, 中国的水资源能否在支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如何在农业用水基本保持不增加的条件下实现粮食安全保障, 已成为近年来国内研究的重点问题[5]。

在确保一定的国内粮食生产总量的前提下, 根据灌溉面积及其单产和雨养面积及其单产, 可确定需求的灌溉发展规模, 在一定的灌溉发展规模和一定的灌溉供水总量情况下, 可以分析节水灌溉发展需求。根据这种逻辑关系开发了灌溉发展需求分析模型, 用来定量化分析在我国特定的人口增加和不同粮食自给率情况下, 灌溉发展规模和节水灌溉发展需求[6]。如图1所示。

在粮食自给率为95%情况下, 2007年我国的灌溉面积为5 500万hm2;2020年灌溉面积应当达到5 996.8万hm2;农业灌溉缺水量将进一步增加, 解决灌溉缺水量需要通过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的途径来实现。

1.2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 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与重视的热点问题。近1个世纪以来 (1906-2005年) ,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7,8], 1908-2007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9]。尽管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一致, 但在某些方面表现更加剧烈, 中国出现极端天气, 如强暴雨、强雷暴、干旱化等较为频繁, 这无疑给中国的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都将农业列为最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最脆弱的产业之一,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水土资源供给带来很大影响, 从而影响到中国粮食生产[10,11], 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 气候变化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单一因子或两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12,13]。尽管气候变暖在中国部分地区可能导致降水增加, 但由于水分蒸发量增大, 最终仍将使土壤有效水分减少, 导致作物受旱减产[14,15]。根据气候变化模拟结果, 气候变化在未来50~100a还将进一步加剧, 其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和粮食安全生产产生影响。因此, 从宏观角度上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3 气候变化与粮食产量相关性分析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受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为定量研究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 根据气候变化特征, 采用干旱指数 (PDSI) 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PHGO) 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在1949-1983年, PHGO和PDSI的线性相关性较好 (见图2) , 基于这种相关关系建立了PHGO和PD-SI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具体如下:

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761 1, 自变量为PDSI, 即气候影响因素, 因变量为PHGO。因此, 可认为在1949-1983年, 气候因素对中国粮食生产具有主导作用, 人为因素 (技术进步、政策机制、农业生产投入等) 在此阶段所起作用相对较小, 这也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改良、农田灌溉、化肥农药大量使用等技术进步因素发展的实际历程基本吻合, 也与农业生产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密切相关。同时, 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1949-2005年预测的PHGO, 其预测值和实际值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 1984年以后, 实际值PHGO远远大于预测值PHGO, 最大误差出现于1993年, 达到1 708kg/hm2。综合分析, 在1984-2005年,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所占份额逐渐加强, 这主要是得益于技术进步、政策机制保障、农业生产投入大幅增加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由图3可以得出, 在1984-2005年22a间, 人为因素 (技术进步、政策机制、农业生产投入等) 作用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加值为1 170kg/hm2, 1993年达到最大值1 708kg/hm2, 平均粮食单产增加率为42.95%, 增产效益十分显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气候变化引起中国单位面积粮食减产量平均超过1 000kg/hm2。表明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机制保障以及农业生产投入增加等人为因素作用,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暖对中国粮食生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图3还可以看出, 1995年以后全国气候呈现干旱趋势前景下, 以PDSI为自变量所预测的PHGO呈增加趋势, 出现了气候干旱反而粮食产量增加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这可能与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格局密切相关。据有关研究, 过去10a间气候变暖对中国主要产粮区 (东北地区) 粮食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这可能是由于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单一因子或二者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光温潜力超过气候变暖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影响而导致的;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粮食总产量增加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但抑制作用不明显;对华东和中南地区粮食产量影响不明显。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预计东北主产粮区粮食生产对增温还有适应的潜力[16,17,18]。可以总结出, 尽管近10a来气候呈现干旱趋势, 但由于全国粮食空间分布格局差异, 出现了粮食主产区产量增加、部分地区产量下降且粮食增加大于下降的现象, 导致了在干旱情况下预测粮食产量仍然增加的现象。

根据中国粮食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等实际背景, 以全国各个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单元, 加强气候变化对区域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 进一步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提高区域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 特别是抵御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 世界粮食生产与中国粮食贸易

2007/2008年度, 全世界生产谷物, 季末库存量4亿t, 可供进口或出口近2.6亿t。传统的谷物出口的大国主要是美国 (约占40%) , 其次是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绝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 见表2。

亿t

英Raj Patel在《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一书中指出, 世界4大跨国粮食巨商ADM、Bunge、Cargill、Louis Dyeyfus掌握世界80%粮食交易量。

1973年世界粮食危机时, 美国6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粮食储备的95%, 华盛顿与粮食巨头紧密联系成为美国粮食武器的核心, 基辛格推行粮食外交政策, 将粮食援助作为国家权力工具。

目前, 大豆和油料对进口的依靠度已很大, 每年进口大豆超过3 000万t、植物油1 500万t, 分别占国内需求量的2/3和60%, 约相当于3 200万hm2的产量。其他粮食品种进出口量不大, 近年来稍有增加。

如果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讲, 进口一些粮食或许成本更低, 现有的国家财政力量也是允许的;如果单从生态学角度来讲, 进口农产品有利于节约水土资源。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是, 如果站得高一点, 从战略全局看、从国家安全看, 就会有另外一种答案。我国限制了过多依靠国际市场 (尤其是西方大国) 的粮食资源, 否则会危及国家安全。另外, 从发展农业和有利于农民增收角度看, 如果大量进口粮食等农产品, 就会侵犯农民利益, 削弱农业生产的发展 (目前国内大豆生产萎靡不振已有前车之鉴) , 而农业的削弱反过来又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 今后少量谷物进口或作为品种间的调剂恐怕在所难免, 但消费粮食的主体 (90%~95%) 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

粮食问题实质上是中国农业的主题, 同时又是国家性的难题。从战略高度看, 粮食问题是中国永恒性的难题, 解决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永恒的主题。难题是客观存在的, 要化解难题首先要将它作为国家性的主题, 必须从长计议, 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 认真搞好农业。

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从中长期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考虑, 在现有增产500亿kg粮食规划 (这只是小小的一步) 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研究采取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的对策:大幅度持久地增加农业投入, 加强粮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加强3大平原粮食商品基地建设,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逐步走向全国粮食供求的动态平衡。要依靠科技进步, 合理利用并保护资源, 全面挖掘光合速率、光合面积和光合时间 (PLD) 的潜力, 进一步增加粮食单产和复种套种, 建立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体系, 实行适合国情的扩汇节支促循环型的集约持续农作制度[19]。

3 中国玉米增产的潜力

玉米产量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近30%, 是粮食增产的主力军。玉米作为饲料、加工和能源等战略物资, 需求量将逐年增加, 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是保障需求的有效途径, 高产将是永恒的主题。20世纪玉米产量的快速增长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新的世纪,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耕地面积的减少, 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 粮食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是发展玉米生产和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20,21]。以往围绕玉米产量的突破, 在产量潜力与实现途径、遗传改良、产量形成规律、增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22,23,24,25,26,27,28,29]。提出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原因包括杂种优势利用、品种抗逆能力和适应性增强、化肥的施用和灌溉条件的改善, 并且认为非杂种优势对产量贡献越来越大[30]。

3.1 玉米产量变化的特点

3.1.1 不同年代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变化

在过去的50多年里,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 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从1949年的1 291.5万hm2增至2007年的2 947.8万hm2, 扩大了1 656.3万hm2, 增幅为128.2%, 达到2.3倍。同期, 全国玉米单产每公顷由961.5kg增至5 166.6kg, 提高了4 205.1kg, 增幅为437.3%, 达到5.4倍。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产随年份递增均呈线性函数变化, 其中, 种植面积 (A, 万hm2) 随年份 (x) 变化的拟合方程为:

由方程系数可见, 1949-2007年,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平均以每年23.89万hm2的速度增加。

玉米单产 (y, kg/hm2) 随年份 (x) 变化的拟合方程为:

由方程系数可见, 1949-2007年, 中国玉米单产年均增加85.84kg/hm2。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玉米生产的大跃进时期, 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单产都有大幅度增加。其中, 种植面积以20世纪70年代增幅最大, 比60年代增加了22.9%, 其次是90年代, 比80年代增加了18.5%;年度间的变异则以50年代最大。玉米单产的增幅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大, 70年代玉米平均单产比60年代增加了63.2%, 80年代比70年代增加了48.9%, 80年代玉米单产以年均110.95kg/hm2的速度增加, 而年度间的单产变异以20世纪60年代最大。

20世纪60~90年代是推广双交种和单交种时期, 中国玉米单产的发展速度与美国相当, 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水平。但进入2000年后, 中国玉米单产增加的速度明显低于美国, 美国玉米以每年166.1kg/hm2的速度增长, 增长较快。

3.1.2 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增加对总产的贡献

2007年中国玉米总产量达到15 230.0万t, 是1949年1 241.8万t的12.3倍。玉米总产量 (Y, 万t) 与种植面积 (A, 万hm2) 、单产 (y, kg/hm2) 的拟合关系为:

对方程的t检验结果为:t1=9.01, t2=13.26, 均大于t0.01=2.660, 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明单产增加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对总产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 单产的贡献为68.4%, 种植面积贡献占31.6%, 即中国玉米总产的增加主要靠提高单产实现的 (见图4) 。不同年代两者的贡献不同, 其中20世纪60、70和80年代单产增加对总产的贡献高于种植面积的扩大, 而50年代、90年代和近年种植面积的贡献更大。

3.1.3 近10多年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变化

1998年之后几年, 玉米生产同其他粮食作物生产一样走入低谷, 至2003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下滑到2 406.8万hm2、4 813.0kg/hm2和11 583.0万t, 较1998年下降了4.9%、9.6%和14.8%。主要原因, 一是粮价持续低迷, 种粮比较效益低, 农民积极性不高, 投入和管理水平下降;二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务农劳动力普遍为老、妇、幼, 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明显下降;三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 农技推广投资增速减缓, 推广体系受到较大冲击, 许多地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已名存实亡。为了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 2004年起中央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免征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优粮工程) 、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和高产创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加上受玉米工业消费量迅速增长和畜牧业恢复性增长的拉动, 玉米价格自2006年以来连续上涨, 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农技人员科技服务的积极性, 玉米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至2007年,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2947.8万hm2, 单产5 166.6kg/hm2, 总产15 230.0万t, 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时期, 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选育和推广了郑单958、农大108、浚单20号等一批耐密植、抗病和适应性广的杂交种, 为增密种植、简化栽培和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 种植密度普遍提高了7 500~15 000株/hm2;二是以耐密高产品种和农业机械为载体, 研究推广了秸秆还田、少免耕栽培、套种改直播、精量播种、合理增加密度、复合肥与缓控释肥施用、玉米螟生物防治、化学除草、机械化耕种收获等一批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体系;三是科学配方施肥。根据玉米产量目标和需肥规律, 通过土壤养分测定结果, 以及玉米品种、栽培方式和生长发育特点, 确定合理的施肥数量、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四是大面积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在地力培肥、沙尘暴防治和土壤沙化治理及秸秆禁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五是从周年光温水肥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出发, 推广适时晚收技术, 延长子粒灌浆时间, 提高成熟度, 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六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精细农艺结合, 各地因地制宜推广了一批包括选用耐旱品种, 采取深松、耕耙保墒、秸秆覆盖等耕作措施, 垄沟种植、催芽坐水种、适期播种、补充灌溉、田间微集雨等旱作栽培技术和修建集雨设施、大畦喷灌等节水工程设施在内的抗旱节水技术, 充分利用自然降水, 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000-2007年中国玉米单产年均每公顷增加105.33kg;种植面积从2 305.6万hm2发展到2 947.8万hm2, 扩大了27.9%;总产从10 600.0万t提高到15 230.0万t, 增加了43.7%。其中种植面积和单产对总产的贡献分别占68.3%和31.7%, 种植面积对总产增长的贡献更大。

3.2 玉米增产技术的变化趋势

总体来看, 中国50多年来玉米增产技术主要呈现以下变化趋势:

(1) 中国玉米育种与推广工作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 经历了筛选推广优良农家品种-品种间杂交种-双交种、三交种-单交种4个阶段。

(2) 在杂种优势得到广泛利用后, 抗病基因选择、株型改良、保绿与晚熟成为提高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主要育种技术方向, 目前正向耐密、抗逆、广适、高产和适应机械化的品种选育方向发展。

(3) 栽培技术表现出由推广单项适用技术、改善农田条件发展到技术集成与模式化栽培, 目前正向耐密、抗逆高产品种与机械化为载体的简化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方向发展。

(4) 玉米高产生理挖潜是在不断增加种植密度情况下, 从提高单株生产力, 向提高群体整齐度、花后物质高效生产与向子粒的转移方向发展, 同时高产高效群体对抗倒、抗病和适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3.3 玉米增产的技术对策

(1) 创新高效实用育种技术。培育生育期适中、出籽率高、品质好、株型清秀、耐密植, 抗倒伏, 耐主要病虫、易制种和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玉米新品种。

(2) 构建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不同耕作制度下的秸秆还田、少免耕、化除、直播、专用长效缓/控释肥、机械化和标准化栽培等关键技术, 建立不同区域的玉米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抗逆稳产技术。

(3) 加强技术推广和专业服务体系建设, 使科技人员深入实地,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 实现技术推广人员与科技示范户再与广大农户的紧密联系, 使农民切实理解并能正确运用新技术。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流转、集中种植。发展壮大农业合作社组织。

4 结语

(1) 在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下, 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改变雨养农业和靠天吃饭的局面;建立合理用养地制度, 改善农业耕作技术;降低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机合作社组织, 提高农业机械动力水平,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2) 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机制保障以及农业生产投入增加等人为因素作用,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暖对中国粮食生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 从田间、灌区和流域3个层次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为粮食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提供重要载体, 有效实现稳粮保供给, 推进粮食生产现代化, 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摘要:在分析中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长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了灌溉农业、雨养农业以及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发展趋势变化。研究表明, 在粮食自给率95%的情况下, 保证全国年播种面积1亿hm2以上, 生产粮食5亿t以上, 加之国际市场调剂小于5%的交易量, 即可保持粮食供需的平衡;另外, 从单产提高的主要措施、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角度, 分析了50多年来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变化。从1949至2007年中国玉米单产每公顷提高了4 205.1kg, 增幅为437.3%, 年均增加85.84kg/hm2;总产由1 241.8万t提高到15 230.0万t, 增加了12.3倍, 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68.4%、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31.6%, 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玉米增产的技术对策。

山西省旱地谷子增产潜力分析 第5篇

一、全省谷子生产现状及特点

1. 生产现状

2000年以来, 山西省把谷子等杂粮作为优势产业来重点培育, 全省谷子产业开发呈现良好势头。

(1) 种植初具规模化据统计, 2010年全省谷子面积达到20.5万hm2, 总产42万t, 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第一位。

(2) 形成了一批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沁县、武乡县的“沁州黄”小米、汾阳市的“汾州香”小米、广灵县的“东方亮”小米已成为山西省优质杂粮的代表。

(3) 外销商品量明显增加2009年—2011年, 全省谷子年均外销近15万t, 占总产量的30%左右。

(4) 加工能力增强全省涌现出沁州黄小米集团公司、汾州香米业有限公司、广灵东方物华有限公司、晋中德御农贸有限公司、浮山神山贡米有限公司等知名谷子加工企业。

(5) 名特优新产品荟萃沁州黄、汾州香、东方亮等小米不仅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还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农博会金奖或名牌产品称号。

2. 生产特点

近年来, 由于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 山西省实施的优势谷子示范基地项目和全省杂粮高产创建活动的推动, 以及综合实用集成技术的大力推广, 全省谷子生产表现出两大特点。

(1) 谷子生产逐步向优势区集中, 地区间发展依然不平衡山西省谷子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同市、吕梁市、晋中市、长治市等市, 谷子种植面积占到全省谷子总面积85%以上, 其他7市虽都有种植, 但规模效益不大。主产区内县与县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政府重视、投入补贴多、生产条件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技术到位率高的县 (市、区) , 产量水平明显较高;而一些生产条件差、土壤瘠薄、灾害频繁、不重视投入、管理粗放的县 (市、区) , 则产量水平较低, 影响到全省谷子产量的共同提高。

(2) 全省谷子基本都为旱作, 年际间出现大起大落的产量波动山西省谷子种植基本都在旱地, 属雨养农业, 靠天吃饭。因此, 年产量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气候年型, 丰水年型产量较高, 干旱年型产量较低, 所以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二、增产潜力分析

1. 面积潜力

目前, 山西省谷子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左右, 基本为旱作。它既体现了山西省谷子生产自然资源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也体现了谷农效益的合理性, 年际间面积的波动主要取决于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效益与种植谷子效益的比较, 只有在谷子效益与其他作物效益相当或略高时, 谷子面积才有增加的可能。因此未来谷子生产的发展面积潜力不大, 而且在稳定面积方面任务也很艰巨, 在两年三作区与一年一作区, 主要矛盾是与玉米效益的差距, 如果在种植玉米的效益明显高于谷子效益的情况下, 很难保证谷子面积的稳定。

2. 产量潜力

山西省谷子单产提高的潜力很大, 有待挖掘。

(1) 高产典型潜力分析历年创出的高产典型就能说明山西省创高产的潜力所在。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全省谷子栽培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向着系统化、配套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全省在总结推广壶关县晋庄“秋耕壮垡, 三墒整地”的旱地种谷高产经验的基础上, 配套以优种更换、种子处理、三肥底施、合理密植等实用技术, 使谷子每0.067 hm2产量由70年代以前的90 kg以下, 稳步提高到100 kg以上, 1996年达到161.47 kg/0.067 hm2。2000年以来, 随着品种的更换和新技术的推广, “晋谷21号”等谷子品种的单产突破了300 kg大关。在2011年全省杂粮高产创建活动中, 偏关县楼沟乡东寨村0.35 hm2杂交谷子高产田更是创出单产575 kg/0.067 hm2的历史记录。

(2) 资源禀赋潜力分析从山西省500 mm降雨量来分析, 从现实生产可能出发, 500 mm降水正是山西省谷子实现120 kg/0.067 hm2的基本保证。只要做到科学保水、用水, 提高水分利用率, 山西省20万hm2谷子平均单产120 kg/0.067 hm2是可以实现的。山西谷子的增产空间很大, 潜力在于积极改善水肥条件, 稳步提高旱地土壤有机肥力和蓄水、保墒性能, 稳定旱地产量水平, 使其丰水年大增产, 干旱年少减产。

3. 技术潜力

山西省谷子生产多为旱作, 但多少年来山西人民一直坚持与干旱作斗争, 积累了丰富的抗旱经验, 如“四早三多”、伏雨春用、丰产沟建设、沟播种植、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免耕栽培等抗旱措施的推广应用, 都对山西省谷子生产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 地膜覆盖技术对谷子的增产作用有目共睹, 在对其在原有甘肃模式和山西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改进后, 大面积推广此项技术将是旱地谷子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促进深耕、镇压、耙耱、划锄等传统旱作农业技术的落实到位, 对无论水地还是旱地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对谷子产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技术潜力。

三、实现增产潜力的途径

1. 力争扩大谷子种植面积, 努力提高谷子总产量

山西省谷子面积再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大同市、吕梁市、长治市、晋中市的谷子均为一年一作, 运城市、临汾市、晋城市麦区谷子多为复播, 但面积不稳定;谷子面积增加的途径是通过育种攻关, 在麦区培育出早熟、高产谷子品种, 可以实现谷子小麦一年两作的情况下, 农民优先种谷, 这样谷子面积还有6万~6.6万hm2的增加空间。

2.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千方百计提高谷子单产

山西省提高谷子单产的技术路线可以概括为:立足旱地, 狠抓有机培肥沃土工程;继续推行传统纳雨蓄墒耕作法与现代机械化保护性免耕、深耕 (松) 覆盖技术, 积极扩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分区实施各具特色的栽培技术, 夺取谷子高产。

(1) 旱地狠抓有机培肥沃土工程加大旱地有机培肥的支持力度, 广辟肥源, 发展有机肥生产, 培肥旱地土壤肥力;建立谷子—大豆、谷子—玉米、谷子—油菜、谷子—薯类的轮作系统, 重视家庭养殖业, 建立与完善农牧食物链, 增加有机肥投入, 降水较多的晋东南地区可实施压条肥的办法, 快速提高土壤有机肥力。

(2) 继续推行传统纳雨蓄墒耕作法与现代机械化保护性免耕、深耕松覆盖技术包括谷子收后采取免耕覆盖留高茬谷草, 或隔年深松, 打破犁底层, 不翻土, 播前圆盘耙或旋耕机整地播种。

(3) 大力推广杂交谷子地膜覆盖技术集成模式近年来, 在山西省遭遇严重旱灾, 旱地大面积绝收的情况下, 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忻州市的定襄县、偏关县, 大同市的广灵县, 晋中市的榆次区、左权县等十几个县试验的杂交谷子新品种, 表现出惊人的抗旱、抗瘠、高产的特点, 全省示范的约0.67万hm2杂交谷子平均单产达到350 kg/0.067 hm2以上, 平川不保浇地区平均单产可达到450 kg/0.067 hm2以上, 地膜覆盖显示了其巨大的增产潜力。

3. 制定优惠政策, 保障谷子稳步发展

朝阳市玉米增产潜力及技术途径 第6篇

一、玉米增产潜力分析

1. 培肥地力是玉米增产的保障

(1) 增施有机肥。针对本市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的特点, 重点通过增施有机肥, 如:堆肥、沤肥、饼肥、人畜粪肥等培肥地力。

(2) 合理使用化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 改变传统只重视氮、磷, 而忽视钾及各种中、微量元素;可选用玉米专用肥、复混肥、生物肥、控释肥 (缓释肥) 等。

(3) 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 秸秆直接还田比施用等量沤肥效果更好。生产上可通过玉米高留茬, 粉碎还田或秸秆深埋还田等措施。

(4)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不仅可以保持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还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品质, 活化已经老化的土壤腐殖质。

2. 耐密品种将使玉米产量稳步增长

目前, 朝阳市玉米生产, 一方面, 光能利用率低, 产量很难有大的突破;另一方面, 稀植品种植株高大, 增加了倒伏、折断危险;其次, 由于生育期较长, 很多秋季达不到正常生理成熟, 籽粒中水分含量高, 不但降低了玉米的品质, 也增加了贮藏过程中的消耗。而紧凑型玉米具有适宜密植、生长发育速度快、群体光合势强、净同化率高、籽粒灌浆速度快、光能利用率高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 紧凑型玉米高产示范田单产达到15825千克/公顷, 比对照增产29%。玉米合理密植是提高玉米产量重要措施之一。

3. 配套技术的实施

玉米生产的发展, 一方面取决于品种更新, 另一方面则是先进的栽培技术的应用。良种不配良法, 良种的增产潜力就难以发挥。生产上, 新品种的配套技术还十分薄弱, 许多农户即使选用的是耐密新品种, 栽培多数还用老的方法, 很难发挥耐密品种的增产潜力。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玉米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玉米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而且产量和效益明显增加。玉米生产的机械化, 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劳力不足问题, 用最少的劳力与物质消耗获取最大的收益。玉米简化栽培, 一般可亩节省成本120~150元, 增收节支300~400元。

二、技术途径

1. 品种选择

主要选择紧凑型、耐密高产品种, 如:先玉335、良玉88、北育288、郑单988等。

2. 主要栽培技术

(1) 精细整地。做好秋翻、耙压或深翻灭茬作业, 达到平、净、细标准。

(2) 适期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用精量播种, 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 发芽率98%以上, 亩保苗4200~4500株, 高产田块可达到5000株/亩。

(3) 选用缓释/控释肥。亩用肥35~40千克。肥料随播种一次深施, 生育期不再追肥。

(4) 使用除草剂。播种后喷施除草剂封闭土壤, 每亩用40%乙·莠悬浮剂300~400克, 对水30~45千克稀释后喷于土表。

(5) 机械化作业。一般较平整土地或坡耕地采用机械作业, 实现播种、施肥及喷除草剂 (或覆地膜) 一次完成, 玉米生期间不需间苗、除草、铲趟、追肥等管理工作。

(6) 防治病虫害。虫害主要预防玉米螟, 在玉米心叶末期, 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 每株1克撒入心叶;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花丝为害时, 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 熏杀幼虫。病害主要防治叶斑病, 可用53.8%可杀得干悬浮剂, 每亩10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每亩100克, 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每亩100克, 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

四川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增产潜力分析 第7篇

所谓粮食生产能力, 就是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 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粮食生产能力既不是某一阶段的最高产量, 也不是某一时期的平均产量, 它是在政策、科技、投入、管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生产趋势, 是影响粮食生产各种因素的最佳配置所形成的期望产出能力。尽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粮食生产能力的表现不同, 但在某一特定时期粮食生产能力的发展变化有其规律性, 并且可以量化。[1]本文主要研究四川粮食总产量的产出能力。

一、四川粮食生产能力回顾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 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 也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 四川粮食在全国举足轻重。对四川省1990~2007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发现, 四川地区的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 但粮食生产总体波动较大, 波动周期短, 波动频繁,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990~1992年粮食生产的调整和稳定发展阶段, 四川粮食产量由1990年的3269.2万吨, 上升到1992年的3371.3万吨。第二阶段:1992~1994年粮食产量下滑, 由1993年3174.8万吨, 减少到1994年的3098.1万吨。第三阶段:1994~2000年四川省粮食生产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粮食总产量由1995年的3395.3万吨, 增长至1998年的3626.3万吨, 199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668.4万吨,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第四阶段:2000~2007年, 波动频繁期。短短8年中, 大约每2.5年波动一次, 说明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变多, 粮食生产日趋不稳定。同时, 总产量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周期间的峰值差别大。

二、不同阶段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第一阶段 (1990~1992年) :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都有所增加, 在粮食增产总量中, 粮食单产的贡献更大 (见表1) 。化肥施用量和农机总动力增速较缓 (见表2) , 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均较小 (见表3) , 共同推动粮食总产的稳定发展。

注:由于资料收集的限制, 这里仅对1990~2007年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 (1992~1994年) :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 单产水平也有所降低, 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在此期间, 一方面粮食及其主要品种的价格水平不断下降或长期低迷;另一方面, 粮食主产区产粮越多, 地方财政负担越重, 由此挫伤了农民和地方政府增产粮食的积极性。与前一时期相比, 粮食播种面积下降、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增速减缓 (见表1、表2) 。加之, 由于长期疏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呈现在波动中明显扩大的态势。这一时期平均每年的成灾面积达到245.1万公顷, 尤其是1994年成灾面积达到302.6万公顷, 是1984年以来成灾面积最大的一年。说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对粮食增产的重要性已经迅速凸显。

第三阶段 (1994~2000年) :粮食产量的持续大幅增长, 基本上是通过单产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的。1994年四川粮食播种面积701.6万公顷, 2000年减少到685.44万公顷, 减幅2.3%;粮食单产由1994年的每公顷4415.76千克, 增加到2000年的5206.14千克, 增长了17.9% (见表1) 。有效灌溉面积, 化肥施用量以及农机总动力, 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速最快的阶段, 如这一阶段的化肥施用量增长了25.06%, 农机动力增加了44.16% (见表2) , 有效支撑了粮食总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刺激了农民增加投入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是支撑这一阶段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农村改革前长期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提高了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 也为这一阶段的粮食增产创造了条件。同期, 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均明显下降 (见表3) 。

第四阶段 (2000~2007年) :这一阶段粮食增产速度较此前有明显减缓, 但在总体上仍呈增长态势。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 同时支撑着粮食总产的增加。其间, 国家从2004年开始连续六年出台了强农、惠农的一号文件, 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农村建设工程, 四川在2004年率先开始取消农业税, 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开展粮食直补工作, 有效调动了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粮食投入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是导致这一阶段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今后,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郊优质农田大量占用、农村种粮农户大比例老龄化等问题的冲击下, 四川粮食生产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 这一时期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增加, 化肥、农机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明显增加 (见表2) 。同期, 全国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在总体上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水平 (见表3) , 总体上较为良好的气候条件, 也促进了这一阶段的粮食增产。

综合分析,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单产水平的提高 , 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 也是今后几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二是化肥投入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增加和其他物质投入的增加, 对粮食增产仍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三是经营效益和比较利益对粮食生产投入或粮食增产的决定作用已经显著增强。四是粮食增产已经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作用。农业劳动力素质、农业机械化水平、生物防控技术和化肥施用量等都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五是国家政策也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国家宏观政策, 如退耕还林政策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粮食补贴政策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等也对粮食增产产生重大影响。

三、四川省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

从理论上看, 粮食增产潜力是变量而非常量,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含义如下:一是粮食的理论生产能力与现实生产能力的差距。二是粮食理论生产能力由于技术进步、投入增长或粮食生产组织的变革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这一增幅为粮食增产潜力。随着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 投入、政策、措施到位兑现, 四川的粮食生产潜力是巨大的, 实现粮食的持续增长是可能的。根据历史经验, 但凡政策对农业生产做出重大倾斜, 实际产量总是超过、至少是等于预期目标的。

1.提高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

单产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首要因素。面对人均耕地面积不可逆转的减少趋势, 粮食单产将是影响我国粮食不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粮食单产提高的潜力仍有很大空间。目前, 我国每年取得大约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 但推广率只有35%左右, 真正形成大规模推广的不到20%。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只有30%~40%, 而发达国家为60%~80%, 农业科技增产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仅30%~40%, 发达国家为60% ~70%, 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如微生物农业、精准农业、基因工程等) 也均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 提高粮食单产的潜力巨大。[2]四川省粮食生产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总体而言, 单产水平仍较低, 特别是2000年以后单产提升幅度较小, 给未来粮食增长留下来更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四川历年的试验研究与示范结果, 水稻单产有达到650千克以上的潜力, 玉米有达到800千克以上的潜力。据西南财经大学粮食课题组对四川省部分超级稻示范点的调研, 四川省超级稻平均亩产达到550~600千克, 比常规稻增产30%左右。单产提高相对于增加耕地面积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更大的增产潜力, 提高单产将是未来四川粮食增产的主要动力。

2.技术进步的潜力

粮食增产潜力能否发挥, 取决于技术的发展, 取决于能否根据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瓶颈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四川省20世纪90年代解决粮食问题的经验与农业生产现状来看, 单项技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十分有限, 必须基于系统原理, 提出充分整合各种技术资源的优化解决方案。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技术、防灾减灾保护性耕作技术和避灾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 甚至农业产业链综合管理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 不同区域之间、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完善等, 都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

1994~2000年, 四川粮食单产提高了17.9%。如能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建设, 那么, 从2010年到2020年的11年间, 四川粮食单产再增加17%应该是可能的。据农业部的调查统计, 良种与良法配套, 超级稻可使粮食每亩增产30%左右。近年来, 四川地区超级稻示范区成效显著。据四川省农业厅统计分析, 2004年四川省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平均亩产达607千克, 比推广地区平均亩产增75千克, 增幅14.1%;2005年平均亩产达629千克, 比推广地区平均亩产增118千克, 增幅23.1%;2006年平均亩产达587千克, 比推广地区平均亩产增121千克, 增幅26%;2007年平均亩产达605千克, 比推广地区平均亩产增106千克, 增幅21.2%。

3.农业机械化的潜力

近年来, 四川农村运输机械化有一定发展, 但农业机械化总体还比较落后。表现为:农机总动力装备水平低, 耕作机械化水平低, 机电灌溉配套不全, 户营机多, 组织服务差。农业机械化是西部地区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对蓄水、改良土壤结构和耕层微生物环境发挥重大的作用, 在粮食生产示范点要重点推广机械深松耕、机械节水精播和机收系列化作业技术。

4.土地规模经营的潜力

经营规模是决定粮食生产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粮食课题组对四川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调研, 四川省目前人均耕地仅为1.01亩, 户均耕作规模很小, 种植规模在4亩左右。这样小的经营规模, 使得总体经济效益很低。此外, 当前四川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种田人数急剧减少, 是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

5.后备土地资源和中低产田改造的增产潜力

未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主要包括:滩涂、苇地、荒草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其他未利用土地等。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构成,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 同时也揭示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大小和主攻方向。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四川省土地后备资源十分丰富, 通过加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 促进粮食增产, 在四川仍有较大空间。到2015年, 如能通过现有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 使20%的土地后备资源转化为耕地, 按2006年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的一半计算, 即可增产粮食184.8万吨。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灌概面积, 治理盐碱、水土流失, 努力把中低产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对于维护粮食安全、实现中长期的粮食供求平衡, 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有关学者根据我国多年来改造中低产田的试验和实践结果推算, 如果能将我国现有的中低产田初步改造一遍, 至少可新增1000亿千克粮食。[3]

四、四川粮食生产能力预测

四川省粮食局通过分析四川省1984~2008年粮食产量发现, 四川省粮食产量在年度间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 且波动呈周期变化, 一般4~6年为一个周期, 且波动率呈正态分布。根据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类比统计学中测定水平趋势序列季节变动的原始资料平均法来预测中近期粮食产量, 预测结果如表4。

实际上, 可把粮食生产总量的中长期预测值看作在一定幅度内的波动数值, 仅代表一定水平年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水平, 而不是具体某一年的粮食实际生产水平。预测中长期的粮食需求, 归根到底是为实现粮食供求平衡服务。而考虑中长期的粮食供求平衡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 因此, 取两个预测方案中的最高值作为对2009~2015年四川粮食需求量的预测值。根据上述预测, 可以得出2015年四川省粮食产量将达到3379万吨, 比目前平均水平 (2001~2007年) 提高3%的结论。

五、四川粮食增产的对策

为实现粮食增产目标, 保障粮食增产潜力, 必须保护耕地和水等资源, 并提高其利用率, 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重点是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其中关键是培育高产良种, 同时应加强综合生产体系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大政府的政策调控力度;积极探索合理的耕地流转方式,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1.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议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建立农业投入的稳定机制, 为农业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加大对低产田改良的力度, 进一步夯实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耕作水平

要坚持科技兴粮的战略指向, 大力推行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良种选育与推广工作;加大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 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加快推广农业适用机械步伐;加强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为农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 把粮食生产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 真正使农业科技成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第一要素。

3.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各级政府在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的同时, 应采取切实措施, 抑制农资价格上涨, 巩固和改善当前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 保护粮农的生产利益, 让粮农真正有钱可赚, 以巩固、提高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4.积极探索实践土地流转的新途径

积极探索合理的耕地流转兼并方式, 将分散土地资源集聚起来, 把土地经营权转给种田能手, 大力扶持种粮大户, 让大户在利益驱动下积极接包别人责任田, 以促使粮食生产逐渐形成适度经营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走产业化规模发展的路子, 形成相对集中的规模发展。

摘要:四川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 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研究四川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对指导粮食生产及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对四川省1990~2007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四川地区的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 但粮食生产总体波动较大。四川省粮食单产潜力, 技术进步潜力, 农业机械化潜力, 土地规模经营潜力, 使得四川省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巨大, 实现粮食的持续增长是可能的。

关键词:四川省,粮食生产,粮食增产,潜力

参考文献

[1]杜德伟, 李博雅.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0, (03) .

[2]屈宝香, 李文娟.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04) .

增产潜力论文 第8篇

1 茶山竹海街道粮食生产现状与优势

1.1 气候条件优越, 适宜粮食作物耕种

茶山竹海街道位于重庆市永川区西北面, 紧邻永川城区, 年均温度17.9℃, 年降雨量1013.6 mm, 日照1334 h, 无霜期286 d。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适宜多种粮食作物种植, 为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创造了较优越的先决条件。

1.2 示范基础良好, 单产增长潜力巨大

近年来, 茶山竹海街道进行了水稻机插秧高产示范、玉米地膜全覆盖高产栽培示范、再生稻高产示范、稻草覆盖秋洋芋示范、秋红苕高产示范、秋玉米高产示范、秋大豆高产示范等, 示范种植的单产都比大面积种植的增产10%以上, 充分展示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的前景与希望。

1.3 撂荒地面积大, 复耕增产大有可为

据统计, 茶山竹海街道有撂荒地约66.67 hm2, 倘若措施得当有力, 全部复耕种粮, 将获得总产50万kg, 即直接增加粮食产量50万kg, 这是很有希望的直接潜力, 大有可为。

1.4 科学配套种粮, 实现林粮双效

茶山竹海街道共有林地约8666.67 hm2, 据统计分析, 近3~5年内可以实施林下种粮或粮林间作的约有666.67 hm2, 按低产标准概算可获粮食总产约150万kg, 即直接增加粮食总产150万kg。

1.5 秋冬闲田多, 有利于扩大复种

根据不完全统计, 茶山竹海街道有秋冬闲田耕地400 hm2, 可以扩大种植秋红苕133 hm2, 秋玉米33hm2, 再生稻100 hm2, 稻草覆盖秋马铃薯53 hm2, 地膜覆盖早春马铃薯47 hm2, 秋大豆33 hm2, 以胡豆、油菜、豌豆等轮、间、套作。扩大复种, 提高复种指数, 增产潜力空间极大, 前景极为广阔。

1.6 灌溉条件好, 粮食生产风险低

小安溪河贯穿茶山竹海街道全境, 还有山坪塘、水库、囤水田30余口 (座) , 提灌站6处, 各类大、中、小型家用抽水机5000台, 加之15个煤矿地下水常年大流量排放, 为农业粮食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7 农村基础条件改善, 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推进, 茶山竹海街道村社的交通、便道、水利、卫生和生态等均得到较好改善。目前, 茶山竹海街道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户户通水泥便道, 共有插秧机9台, 耕整机120台, 各式运输汽车30余辆, 为实现农业机械化, 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1.8 农业经营组织兴起, 服务粮食增产增效

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 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种粮大户”及各类合作经营组织的建成, 为转移农村劳动力, 杜绝耕地撂荒, 化解耕作与外出务工、经商的矛盾。目前, 茶山竹海街道已组建服务农业的各式经营组织3个, 已形成业主制经营、合作经营、规模经营等模式。

1.9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政策支持粮食增产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 中央均以“1号文件”指导着不同时期农村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将耕地保护纳入基本国策, 提出耕地保护不能突1.2亿hm2红线;推进以农村综合改革, 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明确提出了“以工补农”, “以城市反哺农村”的新要求;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如“良种补贴”、“种粮补贴”、“综合直补”、“种粮大户补贴”、业主经营及合作经营组织补贴等。

3存在问题

2.1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修建鱼塘 (池) 、道路、经济林、学校、工厂和住宅等需要大量土地, 造成了农村耕地的逐年减少;但人口存在自然增长, 给粮食增产, 生产供求平衡造成了较大难度。

2.2 种粮成本高, 效益低

种667 m2水稻, 产量为500~600 kg, 稻谷按2.40元/kg计, 667 m2收入为1200~1440元, 扣除种子、农药和肥料等成本, 则仅有500~600元的收益。而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 每月收入就达2000~6000元, 比种植水稻的效益高得多。

2.3 撂荒现象日趋严重

20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的时期, 农民“惜地如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打工浪潮的深化推进,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办企业, 造成农村耕地撂荒现象日趋严重。据统计, 目前茶山竹海街道撂荒耕地面积达66.67 hm2, 约占其总耕地面积的4.78%。

2.4 复种指数低, 秋冬闲田利用少

根据不完全统计, 茶山竹海街道80%以上的稻田1年只种植1季水稻, 其余时间均为闲置, 其他作物也基本如此, 复种指数极低。据不完全统计, 茶山竹海街道秋冬季可开发利用的耕地达400 hm2。

2.5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就稻田而言, 常年实施机耕、机插、机收的面积267 hm2, 仅占稻田面积的35%。而旱地基本上都是人工耕作, 农民还未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2.6 农业灌溉设施滞后

目前, 茶山竹海街道最基本的塘、库、渠灌溉设施蓄水差, 提灌渠道年久失修, 不能确保农田灌溉需要,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 其他滴灌、喷灌等先进的农业设施还处于未启动阶段。

2.7 农业生产者素质较低

农村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 在家务农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不愿挖掘生产潜力, 提高农耕地的生产水平, 造成科技成果难于推广和普及。

2.8 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缓慢

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业主等还不多, 极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势必影响农业生产潜力的挖掘。

2.9 农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农业生产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生产风险较大。在农业投融资方面, 目前主要是直接补贴给农户, 对农业投保及农业技术推广等的投资力度还不够大,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潜力的挖掘。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与技术服务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是一个全方位实施的系统工程, 务必把组织领导和技术服务放在首位, 从办事处到村社, 层层组建专门机构, 落实专兼职人员, 明确岗位职责, 各级领导亲自挂帅, 实行划片包干, 责任到人, 各司其职, 奖惩逗硬。组织领导方面要抓好组织发动, 工作规划, 及时协调解决好各种困难和问题, 搞好信息综合服务, 促进工作顺利展开;技术指导服务方面要抓好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服务, 促进生产水平上档升级, 确保先进实用技术及时运用到千家万户。

3.2 加大工作和奖励资金的投入

挖掘农业粮食增产潜力, 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 牵涉面广、工作量大, 建议加大工作经费投入力度, 促进各项业务技术工作的开展和项目工作的落实;加大大户、业主及生产典型的奖励经费投入, 每年投入一定量的奖励基金, 奖励各类典型及带头人。

3.3 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排灌设施 (包括塘、库、堰、囤水田及提灌站、渠道等) 的维护;公路必须达到村村通公路, 户户通便道;农业耕作、运输机械推广普及, 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抓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特别是农村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建设。

3.4 做好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

从农民教育问题入手, 办事处、村、社要广泛开展宣传, 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 采取长期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印发各种技术宣传资料, 千方百计确保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普遍提高。

3.5 引导和扶持农业经营组织建设

目前, 农村市场土地流转业主制经营, 种业大户、农机大户等是农民科学种田的带头人和科学致富的领头雁。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配合业主成立相应的组织、协会、公司, 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并通过他们去影响农民, 促进农业粮食生产的大发展。

3.6 抓好高产示范典型的宣传

从办事处到村社要坚持层层抓高产示范样板田建设, 定面积、定指标、定责任, 以此带动大面积生产。对办事处辖区内的高产典型及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典型村社、农户等应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7 确保耕地稳定和撂荒地复耕

依照“土地法”、“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惠农政策, 切实加强农村耕地管理。尽最大可能杜绝乱占耕地现象, 必须按“占一还三”的规定兑现“先还后占”。千方百计杜绝耕地撂荒问题, 在严格兑现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村社的作用, 实现“谁耕种, 谁受益”, 或采取村民自治办法, 流转其耕地承包, 以确保耕地稳定和撂荒地复耕。

3.8 建立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上一篇: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下一篇:地球科学类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