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管理范文

2024-05-28

景观设计管理范文(精选12篇)

景观设计管理 第1篇

关键词:设计,语言学,设计管理,生存管理

一、设计

要使设计管理真正进入一个词汇需要考察其语境, 或“上下文” (context) 。设计是一个总结的过程, 而创意则是在这个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利用冲突来遣词造句最终形成一个秀美的篇章, 这便是设计创意的成果。

1. 客观设计

案例一:设计师们找出很多客观原因, 包括政策上的、技术上的、业主的、厂家的, 但设计师们主观上的原因是否认真分析过呢?设计师们要考虑社会因素的影响, 要考虑到其过程中可能的变数。鉴于这样一个事实, 把设计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因变量和自变量考虑进去, 找到最佳设计与现实设计之间的平衡点, 顺利实现自己的设计构想。事实上却间或不是这样。不经意的偶然往往带有经意的必然, 这句话可以这样解释:所有的设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每一件事都有它发生的前瞻性。通俗来讲:只有打破原有的完整, 才能重新整合出一份真正的设计。

2. 生活设计

生活中的设计, 有时稍显单薄, 但是, 只要是能使得生活更具有灵动的色彩, 那么, 一切再简单不过的事物和活动也是具有其自身的伟大意义的, 有时成为简单,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当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单纯而且简单的却有同时具有存在价值的创意设计的时候, 我们只应该想到的一句话就是:设计与创意, 有时就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

二、语言学

语言学并不是研究语言的唯一领域。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种学、法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等都和语言有关联。同时, 语言又拥有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 这样语言学就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1. 语言学剖析管理本源

现代语言学始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通常被描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使语言学科走向现代的大师”。受法国社会学家迪尔海姆的影响,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 即存在于某个思考的人如何感受和观察一种制度或规约, 而在于群体对这个制度和规约所具备的概念。在心理学上, 索绪尔受到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有一个猜想, 就是集体心理的延续。他以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为例, 说明一件事情过去之后, 会继续对人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2. 语言与管理的关系

由于受当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 索绪尔把经济学看作是研究价值的科学, 他认为语言学和经济学都是研究价值的科学。而这些其实涉及大多数西方哲学里有关“在场”与“不在场”的经典关系, 即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分。对索绪尔来说, 语言系统就是虚拟世界中的“不在场”而语言行为是现实世界中的“在场”。前者是稳定、不变的, 而后者是不稳定、易变的。通过设计和建构虚拟系统或langue, 我们主要不是parole这一实在的系统或人们实际上怎么说或写, 而是关注系统如何能让词或话语存在的潜在结构。

三、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原理就是在艺术设计实践中, 利用多种相关学科方法, 把不利的或无效的因素转化为可以持续利用的资源的过程的艺术。简单地说, 艺术设计管理是一门资源转化的艺术。平衡两种不同力量的过程。

1. 决策者的唯一性

案例二:最高层人员是否能分享权力, 整个组织的发展而非个人的权力扩张。为此, 戴尔创立了一种“双主管”制度。权责共享, 这样一种经营方式就是成就共荣的工作态度, 使得全公司都能分享不同的观点与创意。我认为, 这种现象只是一个过程, 最终结果要由一个决策者来决断。为了更好的实现惟一决策人的目标, 他会偶尔的采用下属的意见, 但要使其完全听从下属的意见而不加以转化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所以要想协调好主与次、次与次主之间的关系, 就需要更多的思考。

2. 整合过程的重要性

案例三:一个工程项目, 有一个以上的领导者在掌控着, 且每个领导都有各自的最为信任的施工及设计队伍, 要实现他们的共同目标显然不是很容易的。需要统一能量来实施项目工程, 把每个单位的价值能量体现转化为目标能量。集合上述案例来分析, 当今各公司的能力都趋于同时化, 要想率先抢下标书, 就要看哪个公司内部的协调与整合的能力大, 要求领导协调公司内部人员的技能和业务等关系的能力要大, 一个公司有很多个领导者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因此, 解决“一个公司多个领导”的整合问题成为了关键。

四、生存管理

就像俞孔坚在接受《城市》的采访时说过的一样:要系统的了解一个事物, 应该是要当一名兽医, 而不是生硬的拆分那些不可分的部分, 像屠夫一样。而了解生存的艺术在于:“把大地当成一个有生命的机体”——盖亚理论。而经济学家这样介绍到:现代资本市场是超越会计概念的生存与运行方式。

可见, 面对生存, 领导者要具备学习者的质疑本质和随时愿意学习新的管理经验。要挑战传统智慧, 征求具有开放态度和能提问思考的人的意见, 成为经验与智慧并存的人。要视变化为常态且热衷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和情况进而提出极具新意的解决办法的人。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都会随机出现不同的管理经验和人生哲学, 所以, 未来的管理者和设计者们更应该时时处处的关注生活, 成功的立足于各个领域, 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刘国余编著:设计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年02月出版

[2]戴庆厦编:语言学基础教程.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6年09月出版

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第2篇

叶 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10018

工业设计作为一间既具有综合性,又带有边缘性的学科是产业革命,特别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对自我、对环境的不断认识,对工业产品提出不断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广义地讲,工业设计是以工业生产为前提的造物计划。以区别于以手工业和生产为前提的设计。工业设计的学科包含工学、经济学、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的系统工程,是现代科技和人类文化综合发展的产物。国际工业设计评论会(LCSLD)给“工业设计”作了如下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通过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机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直到装饰以新的品质,这就叫工业设计。”而国际工业设计学会理事会的定义是“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旨在确定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虽然外形质量也包括外形特征,但主要是指同时考虑生产者和使用者利益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这种关系把一个系统转变为均衡的整体。”这两个定义除语义上的差异外,均说明工业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的造型计划。这个外形不是一般的艺术形态,是与内在质量相吻合,使生产者与使用者同时得到满足的形。这应该是工业设计的狭义解释。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工业设计,是指在产品开发计划中“产品造型设计”这一部分工作。它和产品技术设计的区别是:产品技术主要处理“物与物”的关系。以机构产品为例,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去解决产品内部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产品的实用机能。而产品造型设计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关系。造型设计突出了“人”这个中心。出发点是人的需求,归宿则是人的需求满足。

工业造型设计的具体工作:1,改进设计:将设计上深入研究的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一个产品往往只经历一次创造性开发,但必然会经历多次甚至无数次的改进性开发。所以,改进性设计是工业设计师的主要的工作。2,样式设计:根据不同的消费层次、风俗习惯、审美要求等因素,在不改变产品内部基本技术的前提下进行外形设计。产品的附加值也都体现在样式设计中。3,开发设计: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以及人类潜在的消费需求设计新产品,此项工作具有开拓性,一般要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消费心理的研究,进行开发性设计。

“工业设计”的专业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国外引进的?通过这二十多年来的发展,现在在中国大陆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工业设计专业,每年有二千多个工业设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另一方面,国内的企业界尤其是消费电子类行业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吸纳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在逐年提高。

由于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最初是由高校学者留学国外,把国外工业设计成熟理论引入国内教育界的,而当时的国内消费品制造业还处于“起步”、“模仿”阶段,工业设计还远远未在制造业中得到实践。因此,在我国工业设计不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需求发展的,是在“超经济”的状态中发展起来的,而工业设计恰恰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实践的检验,在课堂上单纯理论的阐述难免会出现偏颇。问题之一:把工业设计的范畴作无所不能的泛化。没有把工业设计作为一个子系统纳入企业整个产品开发系统中,主观地泛化概念只能带来理解和实践上的混乱。

问题之二:一谈到工业设计就说是“创造性”的工作。其实,各行各业都需要创造性的工作,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工程创新。“创造性”的要求应该全方位的,而不是唯独设计是创造性的工作。事实上,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设计都具有“创造性”的属性,“模仿”的属性还是占大多数。产品设计是限制下的创新,现实中绝对没有不受任何约束的“开发设计”,不着边际的设计幻想只是感性的泡沫,企业所需要的是能够在技术条件、工艺水准、资金成本和适当价格规范下最大程度发挥设计师创造力的真实产品。

理论上的误导和概念的泛化,在实践中就会造成混乱: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分到企业中,以“精英”的姿态光临企业,并没有独当一面的“创造性”的开发工作,因而在思想上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落,在具体设计工作中,也不知道与工程技术、销售人员进行沟通,而沉浸在主观的艺术设计的幻想

之中。最后的结果是:管理人员觉得设计人员不太好管理,设计人员觉得企业对设计太不重视,这时除了离开企业就没有其他选择了。

上述情况的出现与我们现有的设计教育是有关的,工业设计人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虽然在产品创新中工业设计师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却不是唯一的。离开了高水平的工程设计配合、到位的资金投入、精致的生产摸具制造、严格的质量管理、创造性的销售推广和周到的售后服务,自己将一事无成。

实际上,工业设计师在整个产品开发系统中主要工作是负责与用户有关方面的设计:产品的功能界面——产品怎样使用;外观——产品看上去、听起来、摸起来、闻起来的感受。

1,产品的功能界面——人机交互的设计

◇方便使用——使用方便对于那些诸如复印机之类的频繁使用的产品和灭火器等不经常使

用的产品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产品具有多种特性,并且有多种操作模式,那么使用方便就更

重要了。为此,工业设计人员必须保证产品的特征能够有效地反映它们的功能。

方便维修——假如产品需要经常维护和修理,那么便于维护就显得很关键。例如,打印机

或复印机的用户揭示维修的步骤也是很重要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可取的方案是减少

维修的需要。

产品的用户界面——通常,产品的用户界面越多,产品的开发设计越依赖于工业设计。例

如,门的把手显然只需要一个用户界面,而手提电脑就需要较多的用户界面,工业设计人员对

此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每个界面可能要求不同的设计方法和额外的研制。

用户界面的新颖性——已有的设计中用户界面肯定需要不断的改进,比如,新一代台式计

算机鼠标的按钮,这种改进比较简单。但更加新颖的用户界面可能就需要进一步的研制和可行

性研究,就象第一代苹果笔记本电脑的内置式鼠标跟踪球。

安全性——所有的产品多要考虑其安全性。对于某些产品来说,安全因素可能是开发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例如,在儿童玩具的设计中,对安全因素的考虑肯定要大大超出一只新型鼠标在这方面的考虑。◇ ◇ ◇ ◇

2,产品的外观设计

◇ 产品的差别化——具有稳定市场的和成熟技术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业设计来创造美观的外形和产品的差异。相反,象计算机硬盘驱动器这样的有其自身的技术决定其差别性的产品

很少依赖工业设计。

产品的形象——用户对产品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外观。对于用户有吸引力的产品往

往有着美观的造型和式样,并给拥有者带来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同样,看起来粗糙、保守的产

品是不会吸引用户的。当造型、式样和用户的感受对于产品很重要的时候,工业设计就对产品

最终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好设计的激励作用——一个具有美观外形的产品常常会在设计和制造人员心目中产生一种“集

体荣誉感”。而集体荣誉感间有助于激励和凝聚每一个开发人员。初步的工业设计往往能给项

目组提供一个最终产品的具体的可视形象。◇ ◇

3,投资工业设计的效益和成本

制造商最想知道,在开发新产品的商业运作中,应该在工业设计上化多少成本。也许很难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但可以从费用——效益的分析中得出一些结论。

工业设计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制作费用和时间成本:

◇直接费用是指工业设计服务的开销。其中包括在该产品设计开发项目中设计人员参与的人数、所需时间、制作模型的数量、材料费用和相关开支。以2000年美国的设计市场为例:工业设计咨询服务费是每小时75-150美元。如果是一个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服务费在75,000美元至250,000美元之间。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服务的成本大致相当。

◇制作费用是设计过程中所需的耗材及加工制作费。其中包括概念模型、工作样机、色彩计划等方面的成本。当然,各个阶段模型制作的数量和修改次数均会增加制作成本,然而,在这个阶段的反复推敲往往为今后的批量生产中的最终降低制造成本打下基础。

◇时间成本是指延迟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所造成的商业后果。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善一个产品,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所以,应设计时间过长而耽误了市场的最佳进入时间,这是工业设计的风险之一。

工业设计是通过具有独特的产品造型及良好的人机界面,来达到增加用户满意度、强化品牌形象和产品的差异性的效应。而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工业设计的产品来说,经过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甚至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作过题为市场竞争中设计对产品成功影响的研究,该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很难作精确的定量分析,但研究人员还是发现产品的美学价值与销售价格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而与制造成本之间并无相关性。研究表明,工业产品在外观设计上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美元的收益。这表明即使工业设计只能给用户带来1美元的感性价值,制造商的回报还是相当可观的。(资料来源:Karl T.Ulrich,Steven

D.Eppinger: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D)

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表明,工业设计的投资的确能产生积极的回报。这项研究跟踪了英国中小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项目中投资工程设计、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的商业效果。这项研究显示:调查对象中65%的设计项目已经投资,其中平面设计成功率最高为80%,其次是工业设计为63%,工程设计的成功率为56%。数据表明对于工业设计及工程设计而言需要较长的一个周期,而对平面设计而言周期将大大缩短。在180个设计项目中,完成率60%,120个完成的计划中经济成功率为89%。主要试点项目成功率为94%。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投资与设计是非常有价值的。投资之初尽管要担当一定的风险,但一旦整个计划完成获得成功,那么盈利是非常可观的,投资的风险就会显得微不足道。图表1-4-1,按设计的不同类别列出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平面设计是见效最快的。图表1-4-2的数据表面一旦产品投入生产,产品开发的成功率也很高。产品加工的复杂意味着盈利越多。调查对象中10%的设计是生产降低了成本3%的设计是企业停止了被援助。(资料来源:The Open University/UMIST——Design Lnnovation Group Award Report)

企业在进行产品规划时,作一个慨算和分析有助于明确工业设计的商业回报。例如,假设一个新产品由于在工业设计上的投入而导致产品的零售单价提高10元,可增加多少销售量?总体收益多少?把这种粗略估计出收益与工业设计的预计成本相比较,由此可以估算出这个产品开发项目的市场预期。

4,设计管理势在必行

现在设计已经进入了团队创新的时代。团队作业是一个观念因素,涉及到企业经营和产业的竞争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产生持续创新流的组织原因。企业各职能部门间实现一体化连接,将企业资源实现在企业中的最优化配置。创新内部的沟通障碍,行动障碍,它的资源组织特征和其他内部特征,限制了企业生产,开发和实施那些起因于环境的创新能力。这就涉及到了如何解决设计与管理的关系问题?设计与管理,都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都是企业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将他们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又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可以是对设计进行管理,也可以是对管理进行设计,可以是对产品的具体设计工作进行管理,也可以是对从企业经营角度的设计进行管理。然而不管怎样,设计管理已经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作为企业提高效率,开发产品的利器。设计管理的出发点是提高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设计管理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源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管理

研究如何对各个层次进行整合,协调设计所需的资源和活动,并对一系列设计策略与设计活动进行管理,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已达成企业的目标和创造出有效的产品(或沟通)。这种机制包括生产的管理,产品创新的管理,销售的管理,财物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管理机制。

设计与企业管理的结合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获得好的工业设计不仅是一项设计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管理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当然是重要的,但在企业内部进行设计管理的技能同样重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企业设计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并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设计管理的关键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间设计的协调一致。许多企业每年都在设计的各个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产品开发设计、广告宣传、展览、包装、建筑、企业识别系统以及企业经营的其它项目等。但是,由于对这些不同的设计方面缺乏协调的控制,往往使它们各自传达出的信息相互矛盾。这样便失去了用设计手段建立企业完整的视觉形象,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并扩大企业影响的机会,一项要要的企业资源被浪费掉了。企业所产生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反映出该企业的各个方面,它们之间应该是协调一致的。许多企业并不了解这一点,从而造成了设计上的混乱局面。在这些企业中,设计实际上完全没有受到管理,甚至没有被看作一种使企业内部协调一致的潜在力量。设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为产品、包装、展示或宣传品所进行的零散性工作,相互之间以它们与企业的其它任何事情毫无关系。企业内部不同领域的设计人员也缺乏沟通,产品设计是由工程师们进行的,而视觉传达由公共关系和市场开发方面的人员负责,环境则由基建部门负责。如果没管理跨越传统部门界线的设计管理机制,混乱在所难免.企业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相互交织的内在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它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新的、有力的系统来管理设计。由于企业的特点千差万别,设计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设计管理的组织结构应该是至上而下的,如果决策部门有人全权负责设计管理,统一协调企业各方面的设计活动,混乱的局面就不会发生。这就意味着在决策部门中至少有一位对设计有浓厚兴趣,并有一定水平的人士负责企业的设计工作,他在企业的高层代表设计,决定设计如何将企业战略转换为视觉形象。为了在实践中管理设计,企业还需要在各部门建立起一系列的设计管理工作小组,构成日常的设计管理网络,将设计管理的概念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这种网络必须有一种保证设计各方面最大限度的交流和直截了当联系的机制,避免互不通气带来的麻须。工业设计人员协调了各种不同角色的关系,使企业内部达到和谐统一,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如技术人员按职能组织会产生有效的技术行为,管理人员按项目组织更可能同时满足成本计划上的要求,销售人员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产品使用反馈。这一实现的结果,将使工业设计人员从多方面实现信息的汇总,概括多种角色在其中提供的构思,设计出既满足消费者,又满足企业双重心理需求的产品。工业设计人员是企业各部门的粘合剂,是联系他们的桥梁。他使企业各部门的效用,大于他们的简单叠加.技术,管理人员是企业的硬人才,工业设计人员是企业软人才,谁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但工业设计人员,由于其历史的特殊性,更应使我们对其特别关注。

导致工业设计团队职能障碍的表现特征:

◇ 团队缺少授权:总经理或职能经理对设计项目在细节上的持续干预,而对团队的项目决策和设计

理念缺乏了解。

◇ 超越设计目标的职能控制:市场营销、设计或制造的代表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或作用,可能

会在不考虑产品整体成功的情况下对决策施加影响。

◇ 不充分的资源:专业人员配备不当,或缺乏资金、设备、工具等,都可能是团队无法完成设计项

目。

◇ 在设计团队中缺乏职能代表:设计决策在没有营销、工艺、制造或其他主要职能代表介入的情况

下做出。

(《设计管理基础》课程讲义节录,2003年)

附:英国国家标准[BSI,1989]中关于产品设计管理指导原则:

(一)企业层面上的产品设计管理,由高级管理层(Design Director)负责,其活动与工作有:

1,公司目标:预测、鉴定及在确认公司目标;

2,使所有参与设计活动者知道了解公司目标;

3,产品计划:确认所选定的产品计划能配合公司目标;

4,资源规划:提供充分资源衣服和产品计划;

5,组织架构:确认组织具有合适的政策与程序;

6,管理项目经理:确认所有设计负责人清楚其项目目标与个人的浓厚兴趣,并能激励其部属; 7,时间成本:在时间条件下适当的监督设计成果与费用;

8,重视产品设计:对产品设计推行一套严格和高标准的正式授权程序;

9,评估与评价:评估成果并将评价结果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

(二)项目层面上的产品设计管理,由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其活动与工作有:

1,计划:确认产品慨念的鉴定符合公司计划;

2,设计规范:组织与安排设计规划的准备工作,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

3,控制成本:分配预算,控制费用和安排现金流量;

4,控制进度与品质:安排程序以整合各部门的功能,监督进度并在必要时作出调整; 5,项目资源:确认各部门的资源是合理的并能切实配合开发程序;

6,项目组织:确定项目组织是合理的,并了解与其他正常功能组织的差异;

7,沟通:控制外部,经常保持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使其明了项目进展、时间、和费用; 8,评价:组织产品评价和项目管理评价。

(三)设计活动层面的管理,由设计经理(Design Manager)负责其工作与活动:

1,参与设计规范的制定,并确保在设计过程中得到执行;

2,提出与资源相匹配的设计程序;

3,审查及更新设计技术;

4,经过适当的训练,使设计组长具有一般管理的能力;

5,提供有效的组织程序和及时的信息服务;

6,分配设计师的工作,并确保设计师规范化工作;

7,激励设计人员;

8,在设计审查过程中,审核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并在有关会议上对设计规范提出必要的修改; 9,跟踪检查设计工时、成果及成本;

10,确认支援设计的行动被执行;

11,对产品评估作专业判断;

12,评估设计程序、设计品质,及必要的改善措施。

景观设计管理 第3篇

关键词:伦理 设计伦理 管理 设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B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20-02

一 问题提出:设计伦理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一)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丰裕社会工业化生产促生设计及无处不在,但设计中的异化现象也屡见不鲜。如产品包装过度、使用寿命过短、更新换代过快,产品过剩生产、传媒过度渲染等等,当人们为当代设计的进步与发展而自豪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些怪现象及要解决的问题。在社会与人类历史进程中,作为设计师,非常有必要对与设计有关的伦理问题进行一番思考。

1 现实异化。设计的造物活动对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有一定的影响,一次性产品的开发设计过度消耗造成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的破坏,如今,节约能源、保护资源是对设计活动符合生态发展的基本伦理要求。

2 管理缺位。设计伦理是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问题,时下被外在的炫技忽略了设计的本质,教育泛化、管理缺位、设计个性化造物活动中缺少控制和管理,随意随性的行为随处可见,急需重拾设计道德与社会责任。

3 伦常乖舛。设计的一切活动都以有益于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为目的。设计伦理和社会职责是人们创造性活动首先要思考的,而非单纯的技术开发与产品设计,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能违背、偏离伦常,违反生态自然规律。

(二)设计伦理的提出

1 伦理是人类基于理性上的认识,就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形成的常理。伦理学是以道德和道德关系为主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设计伦理学是通过人和社会的伦理意识,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段,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迄今一直被学术界和设计界所关切的课题。设计伦理(Design Ethics)的观点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的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提出来的,巴巴纳克明确地提出了设计的三个主要问题:(1)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只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2)设计不但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3)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设计管理(Design Management)是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 farry于1966年首先提出的:“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基于设计伦理的设计管理是探讨人性及人、自然与社会理想的现实关系问题的解决之道。

2 设计伦理强调设计要综合考虑人、社会、环境的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探讨和管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人之初性本善,人心向善是伦理和一切设计活动的初始,有道云:大学乃“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道出了教育的至善本质,也可以说是基本的伦理价值,而设计的伦理价值正是设计超越功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属于更高道德层面上的价值,既所谓的“至善”。设计伦理就是设计师自我的道德良心和职业操守,是伦理道德尺度的内化及设计师至善意愿的初衷。

二 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伦理的指向与回应的进路

现代及后现代的伦理立场是对人的思考越来越自我和物化。从集体走向个体、从抽象走向具体,后现代在强调理性的同时,更注重对人性深层次的关照、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人性道德伦理为前提、以传统哲学思想为导向、以系统科学管理为辅引,重新建构和谐的、秩序化的设计伦理关系,这也是设计发展一个新的价值指向和进路。

(二)绿色设计是设计伦理的基本要求

绿色设计是指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设计包括了尊重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三个方面。是人类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享受健康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设计伦理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环境设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以环境设计来正向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设计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护和加强了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也是调节人类生活方式的新型伦理规范。设计改变生存,为生存而设计。以设计维护着生态伦理的常序和可持续发展。

三 人性关照: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

(一)设计伦理的原则

设计伦理的理论体系涉及设计活动的不同角度和层面,设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对人和设计活动起着规范和掌控作用。在设计领域中,设计伦理与形式主义的冲突和矛盾是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例如,现代主义从开始提出“形式服从功能”,到后来提出“少则多”的减少主义,再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以形式追求为中心,伦理性和目的性被淡漠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设计伦理重新被强调,坚持设计“实用、经济、美观”和符合“伦理”的基本原则,让设计重回设计本身和体现人本主义的伦理思想。

(二)人性化的设计观

设计师在造物的同时,也构建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设计中把“人”作为一个首要条件来考虑,体现设计的功能性与社会性。从本质上说,“人性化设计”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注重产品的内涵设计在完善的产品功能中渗透平等、正直、关爱等人类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本善与真情。

nlc202309010715

四 管理突围:普世价值的设计伦理

(一)人性化的管理观

1 设计伦理是以人为本的,人类总是希望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希望有理想的信念而不是虚度一生。人性化管理从“生理、心理、心灵”三方面来满足人的自然属性要求;同时又有“对行为后果的考虑、对长远目标的考虑、对人生价值的考虑”三个社会属性的考量。只有了解了人性中这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设计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才能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更能发挥人性潜能的设计管理和目标。人的社会属性受心灵支配,而心灵则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人类社会属性产生的源泉,可以通过人类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得到丰富,完成伦理的进程。逐步以理性简约的生活方式、良性持续的制造方式、适度节约的消费方式,构建人性化设计管理的伦理体系。从这个意义讲“管理”即“伦理”,反过来也可以说“伦理”既“管理”。人性化管理之道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以人为出、人性是管理的出发点。管理的根本在于对人性的认识,它是一切管理方法赖以建立的基础。制定什么样的管理制度,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都体现出管理者的人性观。设计师的人性首先是个性的,对个性的尊重是进行设计管理的基础,进而形成和而不同的设计管理文化。

2 人性是管理的道。人性决定人心、人心是人性的反映,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大都是由于管理者对员工的错误认识造成的。管理技能缺乏道的承载,则技巧都是苍白的,只有从人性本质上思考和行为,才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正途和捷径。

3 人性是管理的归属点。现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则必须关注员工的发展。企业的抱负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赚钱,还在于以企业为载体,改变员工的人格和心灵,让人心得以归属,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实现设计师的个人志趣和自我价值。

(二)伦理化的管理观

伦理是根基、管理是基石。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管理过程都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人性,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行全方位的伦理管理。其宗旨就是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形成一系列管理与伦理结合的“管理伦理化”或“伦理管理化”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伦理化管理观”。

(三)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设计管理

设计需要标准、管理需要制度;个体需要自由、组织需要纪律。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就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定性、量化、目标、科学的绩效考核,形成了规范化管理的体系结构与成事定理的对应关系。设计管理过程中除了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之外,创造性是设计活动的源泉。如果设计管理过于强调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会抑制设计师的个性、打击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适度掌控制度的弹性来协调管理对人约束的消极影响。好的设计,好的设计管理,更要有好的标准。好的标准是尺子,可以衡量设计的好坏和适合度,可以解决在具体实践中出现的个性与标准相冲突的问题。

(四)设计管理通过设计伦理来建立普世价值和伦理道德

设计伦理道德是设计行为规范的至上标准。从他律到自律,设计师肩负着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并通过设计伦理来建立普世价值和伦理道德,形成新的设计评价标准和伦理规范。设计伦理规范就是设计行为在道德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以及如何通过对设计行为的规范使之成为符合设计伦理要求的行为。“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才更有意义。

结论

设计伦理的根本宗旨是什么?设计师应如何遵循设计伦理?如何进行自身设计运动的管理?设计道德是设计的生命底线,设计伦理是设计的生态底线。设计要以自身特有的语意改善社会道德环境,营造健康可持续的设计生态和公平友好的社会生活。以大众的利益需求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以“无上智慧的伦理、无边愿行的职责、无限慈悲的道德、无尽孝道的反哺”的境界为“无为而治”的设计伦理要求。设计伦理,是生态友好的设计;设计管理,是和谐发展的伦理。设计不仅造物更入世生心,对人的生理、心理和心灵赋予更多的善意,切实构建人与理想世界的现实关系,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让设计伦理普度众生、恩泽社会。

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管理 第4篇

1 前期阶段管理

1.1 各专业间协调

景观设计工作一般安排在《建筑规划许可证》之后, 需要加强与建筑、市政配套、营销、成本、物业等各部门沟通协调。首先景观风格需要与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其次由于市政配套专业相互独立, 配套管网方案一般也先于景观方案设计, 市政配套与景观需要达成妥协一致, 否则就会出现植栽和管线冲突、侧石和窖井位置冲突等一系列问题。

1.2 建筑总图阶段品质控制

景观设计管理工作需要在规划总图设计阶段提前介入, 才能协调好景观总图与建筑总图的关系。首先应处理好隐形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其次, 项目的整体效果往往受土地容积指标限制。容积率越高, 绿地率就越低, 居住品质也就越差。再次, 针对示范区、围墙、大门等公共部位细节品质, 需要建筑、规划、景观各专业共同评审, 才能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

1.3 景观设计任务书编制

首先设计任务书应包含《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比如绿地率、机动车位、非机动车位置及数量、消防车道、转弯半径等均需在《景观设计任务书》中体现。其次针对《产品策划报告》中的产品定位、客户群需求等, 制定具体的设计细则。再次详细说明每个设计阶段的成果深度、设计范围、进度要求、成本要求、技术人员名单等。

2 设计阶段管理

2.1 沟通管理工作

首先将《景观设计任务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准确提供给设计单位, 作为设计单位设计工作的前提条件。第二、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任务书详细解读, 准确反映设计意图。第三、及时与经营、物业、成本、现场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将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第四、对设计成果进度、设计质量需要及时进行检查监督, 设计成果与设计意图如果出现偏差应采取纠偏措施。

2.2 经济合同控制

对拟选定几家设计单位进行景观设计方案招标, 优选中标设计单位。通过与设计单位签订经济合同, 在合同中约定不同阶段设计费用控制。重点审查合同违约责任条款。景观设计合同与设计任务书相互补充, 如增加设计服务内容、违约责任等条款。

2.3 设计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决定了70%以上的景观工程成本。景观工程是一门艺术性工程, 追求的是对原生态环境的模拟, 但不是无限度地追求桃花源式的艺术形式而不考虑成本投入。首先应对硬景与软景比例, 不同板材厚度进行限额设计。其次在方案阶段、扩初阶段、施工图阶段由设计单位提供详细概算。在合同中约定景观项目实际结算超过设计预算, 对设计单位的罚款比例, 以达到对成本控制的目的。

2.4 图纸管理

2.4.1 图纸审查。

对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图纸先由部门内审, 经相关部门评审回复意见后, 提交公司领导评审。方案设计审查内容包括:景观风格与建筑风格是否统一;绿地率、停车位等指标是否达到详规总图的要求;园路宽度是否满足本地区消防验收规范;关键节点景观是否提供多方案比较等;排水组织是否合理;植物的种类规格是否与天津市气候环境是否相适应;苗木的色彩、季相是否合理;植物竖向层次等各个界面配置是否丰富合理。栽植位置、小品及建筑构筑物位置与综合管线是否冲突;水景效果是否合理;设计概算是否经济合理;主景观节点处有无样品示意图片和效果图。井盖、通风井等地上设施是否隐蔽性处理;土建部分构造做法有无质量安全的要求等。

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有:施工图设计是否满足国家/地方园林绿化规范, 设计深度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大型乔木、花岗岩、混凝土砖、侧石、防腐木、灯具、音响设施等选材是否合理。进一步审核苗木种类、苗木位置等;地下车库入口、采光井等做法与土建做法是否衔接合理;投资概算是否经济合理等。

2.4.2 产品细节控制。

景观是由道路、水体、植物、建筑四大基本要素构成。景观设计一方面追求的是艺术画面效果, 同时也需满足居住区人与人社交功能、生态功能、无障碍等人性化需求。景观每一个细微要素的变化, 都会影响到整个效果, 因此只有在产品细节上进行严格控制, 才能实现景观效果与功能的最大化。

3 后期施工阶段管理

景观设计管理过程应是对景观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过程。作为设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需要做到在设计服务中提供专业意见、及时跟踪、及时作出决策并出具设计变更、协调相关部门意见, 为工作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甲方也应给设计单位授权, 让设计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根据自己的设计作品来解决现场中的施工问题。

(1) 组织施工图技术交底, 听取施工单位对施工图构造做法的合理化建议。

(2) 对不易控制的复杂工艺的应设置“样板区”, 对各类石材应及时封样做到“样板带路”。施工单位进场材料应严格根据封样进场。

(3) 为保证规划验收和消防验收, 检查现场放线与图纸是否对应、车道位置、机动车数量和位置与设计图纸是否对应。

(4) 由于景观设计一般在综合管网竣工图完成之前, 因此现场不可避免出现植物位置、构筑物基础位置与配套管线冲突。现场植物可适当调整, 其它则需及时与设计沟通, 位置变化后是否会影响原景观效果。

(5) 对各类硬质铺装平整度、不同铺装样式施工做法、各类水景的防水做法、苗木从起栽到栽植的全过程, 到现场定期巡查, 对现场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解决。

(6) 对大型的贵重苗木, 配合现场到苗圃选苗;对甲方、设计、监理三方认可的苗木, 在苗木上做标注“记号”并留影像资料, 照片由设计现场签字确认。并按照要求现场二次验货。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能整合苗木企业资源, 从一定程度解决景观苗木标准难以把控一级苗木的后期管养等问题。

(7) 居住区绿地的公共属性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与其接触频繁, 但同时也为居住区的维护和管理带来难题[1]。因此在后期景观施工阶段, 需要做好景观与物业之间的衔接, 以解决好物业管理与规划布局之间的矛盾。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快,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环境在房地产开发业务中的作用占比也越来越大。居住区设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 由于处于整个景观资源的核心, 对其综合专业素质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景观设计管理论文 第5篇

一、设计管理概述

1.1设计管理的目的

设计管理的目的是为事前解决设计、绘图、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变更和损失,不犯以往工程中出现过的错误,从而使整体造价控制在最经济的范围内。

1.2景观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景观设计管理属于事前控制,其设计成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成本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各阶段设计管理工作要点

设计管理阶段包括:总体环境布局优化阶段→概念方案设计阶段→深化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配合阶段→施工现场配合阶段、竣工验收及维保。

2.1总体环境布局优化阶段

本阶段须充分了解项目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人流及车流动线、项目策划报告及建筑规划指标等相关项目情况;在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开始介入,参与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对总体规划从项目环境景观的角度提出专业意见,使得建筑设计总体构思能够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符合景观需求,体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2.2概念方案设计阶段

(1)景观设计理念须与项目整体概念策划保持一致。景观设计前应依据目标客户的定位,通过目标客户需求结合项目特征拟定景观卖点;设计前通过市场调研,依据目标客户特质了解客户需求,有针对性的确定景观概念方向,最终满足并超越目标客户的期望值。

(2)景观设计应有主题。各景观要素须围绕主题、表达主题,确保同一主题风格的前提下体现各组团的特色;景观主题符合客户的心理需求,并且能够具有引导性,超过客户的期望值;应避免主题生搬硬套和景观要素偏离主题。

(3)景观设计风格应与项目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景观总体布局应满足建筑规划条件或指标要求。

2.3方案设计阶段

景观应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景观设计应在充分分析建筑布局及空间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保证功能布置与场地空间关系及建筑布局相匹配。合理控制软硬景比例,对于住宅项目的景观设计应遵循多软景少硬景的原则,软硬景比例一般不小于7∶3为宜。景观平面各组团节点的平面及竖向尺度应适宜。景观设计应考虑物业管理的便利性和合理性。须根据人流及车流动线,确定人车管理模式;在满足小区封闭管理的前提下,尽量少设置岗亭,减少后续物业管理成本。建筑首层与室外交接位置的过渡空间设计应合理。合理考虑景观竖向设计:竖向设计是丰富景观层次的重要手法之一,应该综合考虑景观造价、地库荷载、地下排水、室外综合管线及周边市政条件的影响,同时满足绿化种植的覆土要求等。

2.4扩初设计阶段

景观扩初设计是为了贯彻方案设计思路、完善使用功能、空间关系、交通组织及深化总平面,是方案与施工图阶段的桥梁和纽带,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复核建筑规划条件,确保满足规划指标要求。应对方法:应将建筑条件图与景观总平面进行准确叠图,复核景观与建筑条件交叉是否合理,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复核内容主要包括:绿化率指标、地面停车位指标、室外管线交叉、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交叉、建筑首层竖向衔接、外围市政道路竖向衔接、地下室顶板覆土是否在结构允许范围内等。

(2)大型景观构筑物、大型水景及特大乔木等如果在地下室顶板之上,应充分考虑地下室顶板的荷载和结构要求,确保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景观雕塑及小品。须明确雕塑小品的规格、材质及意向等,以配合提前启动雕塑采购工作。

(4)绿化设计方面。在方案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须明确主景树及骨架树的品种、规格等参数,以配合提前启动主景树及骨架树的采购工作。

2.5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是最终用以指导施工的.设计成果,把控好施工图设计质量可大大减少后期现场施工的设计变更和工程量签证,保证设计效果的顺利实现,并有利于控制工程成本。该阶段重点关注的把控要点有。

(1)复核前几个阶段设计管理要点是否得以落实,再次复核建筑规划指标和建筑条件,明确为配合景观需求进行的建筑图纸调整或变更是否落实到位。

(2)竖向及排水:竖向设计应保证各衔接面的合理,同时满足雨水排放要求,确保场地不积水为原则;种植槽及绿地系统应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

(3)复核施工图的设计范围、设计深度及节点设计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否易于施工组织等。检查泳池、水景、硬景、软景、康体活动场地等细节设计是否存在不利安全的因素。

(4)绿化设计方面。景观设计主要依靠软景来围合和组织空间,其绿化配置手法应依据每个组团的特点进行设计;苗木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同时符合当地苗木市场供应情况,以有效降低苗木的供货成本。

2.6施工招标配合阶段

在施工招标阶段,应配合完成景观施工技术标准作为招标文件的补充文件,尤其应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标准给予明确,避免后续施工阶段出现争议,保证现场施工阶段的顺利实施。

2.7施工现场配合阶段

在施工开展之前应将经过仔细审核的施工图最终成果,会同各专业、工程部、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协助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正确理解和熟悉把握,并汇总各专业及施工单位反馈意见进行图纸调整,尽量争取把设计偏差和问题在施工前得到解决。在施工前还应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铺装材料、雕塑、照明灯具、各种预制品、康体设施、大型乔木等各种材料的确认和准备工作,同时配合项目的建设进度、销售计划、做好现场协调工作。

三、结语

设计与管理 第6篇

管理真有那么复杂吗

某报纸曾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征答活动

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

载着三位关系世界兴亡的科学家

环保专家

核专家

粮食专家

必须有一人出局

否则热气球马上坠毁

征答让大家选择

几十万份征稿中

最后获巨额奖金的得主

却是一个小男孩

他的答案是

将最胖的那位丢出去

事物的本质往往非常简单

只是人们总喜欢将其复杂

企业管理也是如此

管理不复杂

管理并不复杂

只要抓紧以下三点

定对位

企业要明确方向

量化事

量化要做的事情

找对人

找对能做事的人

企业就会稳步前进无论暴风骤雨

一个企业

若没有内部的对话

那么发出声音一定是噪音

人们躲都来不及

就像二层基础的建筑

还能往上盖吗

已经盖上的无论几层都得拆掉

澳珀现在在拆房

把六十多家的店拆掉三分之二

调整加固基础

把质把量慢慢重来

内部能对话

那发音一定悦耳

基础加固了

再加那层层楼一定赏心

管理需语言

但大多会讲话的人

都知道讲话应直爽

却不知直话要给予一条曲线

加一点温度

给予赞扬

又需要一份真诚

管理需掌声

但很多人不舍得

为人喝彩是人的修养

为人鼓掌是一份快乐

一赞千金

却又不需成本

何乐不为

管理需面子

但很多人不注意别人面子

给面子是一种艺术

是种修炼

中国人最讲面子

面子没了

什么都没了

管理需信任

给予信任是合作的条件

很多人知道

但做出来很难

给人以信任是一种福份

这样很多事不用你去费心

给人以信任是成功的基础

管理需理解

眼睛看到东西

只是一种表面

理解是一种与人方便和自信

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合作

理解是一份凝聚力

管理需尊重

工作中给他人尊重

是一种人缘

对自己职业尊重

是一种道德

然后如同老子

去尊重自然

那是一种智慧

有了人缘

有了道德

有了智慧

管理就成了简单的事

管理需帮助

帮助别人常常是举手之劳

但很多人不愿意

因为不知道给予是一种富有

给予是一种高尚

在团队中

无论你是上级

还是下级

学习给予是团队管理的粘和剂

管理需诚信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一诺千金

只要有诚信

万事皆有可能

管理需感谢

感恩是人类最美的特性

在工作中

不仅要及时地感谢别人的工作

还要常常发现别人的优点

去感谢别人

这是因

那么果就会自然而然

设计与管理

好久以前出差到重庆

偶尔看到电视一档节目

主持人拿着话筒

满街随机采访

“幸福是什么?”

“啊,我姓王”

“啊,幸福就是有钱”

各种回答蛮有趣

当问到一个蹲在地上

正玩得起兴的孩子

他连头都没拾

“幸福就是好玩”

如此简单与真实

惊讶之余

让人悟出一个很深刻道理

剪盆景像木雕

手觉好

却不像刻刀落哪算哪

盆景会愈合重生

另生节枝

你得了解它

每棵都不同

刀起刀落

随心随手

又得小心翼翼

顾此看那

既有自然的姿态

又有刻意的匠心

事物本质就是简单

人们总爱将其复杂

企业管理也是如此

我写过一篇关于简单管理

几千字薄薄几页的册子

读熟记住后

在实践工作中

不断重复运用

很快就悟到管理的本质

如同小孩的童真

不仅管理如此

景观设计管理 第7篇

互联网等多种信息科技的发展与先进理念知识的产生, 包括艺术设计在内的各行业正在向交叉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形式转变。企业公司已由集中的“全”向分散的企业联盟式方向发展, 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知识不再被某家公司企业独霸或垄断, 而是由相关的联盟一起分享。因此怎样便捷地管理与利用好一个联盟的内部各种有价值的知识资源是提高企业产品生产和设计速度的关键。不重视知识的累积与管理从而致使较多的低水平重复工作, 可以说这已阻碍了公司企业的继续向前发展, 设计与各种相关知识的管理已成为公司企业看重的核心所在。知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概念等包括有关它们的广义与狭义定义以及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之间的范畴细微区别, 前人已有较多的理论从各角度进行了阐释和论证。如早在二十五年前世行的《知识促进发展》一文就已经指出:“数据是未经处理的数字、词语、声音、图像等;信息是具有意义的, 以某种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而知识是有价值的信息, 是能用于生产的信息。”[1]数据只有通过处理才能成为信息, 而信息必须有明确的意图目的, 不然信息也无任何价值。当有意义的信息和事物的相互融合以及经验相结合, 就转化成了知识。一般知识在量上远远大于信息, 信息只是知识的组合成分之一, 并非完全等同知识。只要人把信息应用到某特定工作或事物时, 信息即刻转变为了知识。知识、信息与数据是三个“上、中、下”台阶式的关系, 数据是指反映事物运动状态的某种非物质性的材料, 信息主要是指己经制定秩序的有意义的数据, 知识表示信息的应用, 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底层基石;再者, 知识是需要进行加工的, 使许多信息材料的某些相关联系与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

2 知识与知识管理定义与基本类别

知识的类型有“隐”与“显”之分。显性的知识是指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显而易见的知识。典型的显性知识主要指以发明创造与科技等形态的知识, 一般其大部分存储于书籍、网络或其它媒体数据库中。隐性知识主要是指不适合通过言语表达, 传播较为困难, 不怎么易理解、分析与掌握的知识。如产品类设计经验类知识等个人或者团队通过长期实践积累而总结出的知识。显性与隐性知识的廓清是知识管理理论对人类知识认识的进步。它分析了人类潜埋在头脑中的经验、感觉、直觉等知识的价值与转化的规律, 得出隐性知识也是企业团队与国家地区之间竞争获胜的关键部分。企业能否最大限度发掘、处理和利用隐性知识就成为企业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知识管理理论特别注重隐性知识显性化、编号数据化、协作化与知识共享等多种方式使各个团队成员隐性知识汇集成团队知识资本, 以转化为整个企业或公司团队的生产力。

3 饰品设计知识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意义

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从现有数据中挖掘相对含金量高的知识, 增强企业的商务智能, 有助于发现和培育创新思想。以前, 公司的价值基本上就是公司的账面价值, 可是现代知识管理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企业价值的传统认识, 愈来愈多的企业市值大大超出其账面价值的事例表明, 在此时期, 企业实际价值已不再只是其资产表面上的股权净值, 绝不能忽略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的管理在各个企业的价值打造中, 必然是一个不很起眼但又特别重要的环节, 所以, 一个效率高, 实战性强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成为目前各类企业和公司的急需装备, 这当然也是包括了军工企业与设计公司在内均是如此。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图与设计师与知识关系模块图。

饰品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 (Jewelry Desig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是搜寻、检索、处理和分享一个饰品设计组织或设计团队的全部相关重要知识的信息系统[2]。一般它需要饰品设计相关软件支持或其它对应工具对组织中大量有价值的想法、成果或经验等知识进行归纳保存和数据化管理, 以便累积设计知识资源以免流失与浪费, 推进知识的掌握、分享、应用与创新, 有效地降低公司企业或整个相关联盟的运转成本。

饰品设计的一些设计元素模拟数据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在设计创意的过程中可以阶段性编号另保存纳入设计知识数据库, 为以后备用或联盟共用, 因为在下一个设计的创意过程中可以通过重叠、打散、分割、对比或重组构成来创造新的样式, 这样既提高设计师与联盟设计师们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设计思路。

4 强化其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方法

核心竞争力需要强化管理方法, 其中就包括了知识资产的管理方法。从功能方面看, 企业的信息系统一般处理企业管理和运营流程中的数据、信息和业务流程, 而对于知识的产生、交流与共享却缺乏足够的支持, 对于人们在企业内的协作及企业内知识的统筹、整合和传播不能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支撑。知识管理系统的针对主体应该是每一个清楚相关业务、评价业务和活动流程的参与人 (包括集团CEO) , 一个健全而完善的知识管理智能系统应该为这些用户提供相关的知识, 同时要对这些知识的文档管理和交互应用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持。

各种信息科技的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设计师们的工作方式与状态, 使饰品设计的风格和趣味也出现了很大的不同。首先, 早期传统饰品设计的内容、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在企业逐步信息化的今天都已经发生了彻底变化。信息互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进步直接缩短了产品设计与打样时间, 也使设计师们能更自由地发挥出自己的创意能力与思考力, 包括模拟材料节省了设计所需真实材料的试验费用与试验工序。当代饰品设计内容重点已从关注产品架构样式转为综合价值的追求, 譬如当代饰品设计已更加提倡“独特”;其次, 信息技术除了使饰品设计的风格与观念都在发生变化, 也正改变着设计师本身。从事实上讲, 过去饰品品种单一, 样式循环周期可长达多年甚至十年;如今, 基本没有哪种饰品样式流行周期能一个季度以上。

在此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出, 设计的效率化与持续化创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交互信息时代的饰品设计是复杂多变、独特个性与人性化的, 而其实现的技术与方式则涵盖了设计数据要素重组、电脑绘板手绘、多媒体综合技术、仿真、真实材料实验艺术……

5 结语

全球经济与信息交互化的今天, 各大公司企业竞争说直白点就是产品创新与设计能力的竞赛, 然而, 企业产品快速刷新的创新能力的拥有与可持续必须依靠完善新增知识的聚集、管理和应用能力。在企业公司内部打造一个完整的可应用于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管理装备使其成为企业进行设计效率化与信息智能化管理的控制平台, 不管是在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和内部品质还是在增强企业生 (下转第166页) (上接第129页) 产设计效率与持续性创造力等方方面面, 都是非常起作用的。这也是企业能够把握好生产技术知识协作、企业文化知识协作、人才知识协作、资金知识协作与管理知识协作的保障[3]。S

参考文献

[1]鹿婷, 郭坚.对产品快速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4) :901-902.

[2]丁伟.饰品设计知识管理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 2008, 6:47-49.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与景观设计的探讨 第8篇

1.1 园林绿色景观设计中电脑软件的应用特点

城市园林的设计普遍是利用电脑软件来实现, 例如CAD、3DMAX等, 把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 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其优势非常明显, 例如, 绘图速度快、整体性强、效果图真实、绘图精度高等[1]。与此同时, 因为园林是三维空间, 所以, 也可以利用3DMAX等具有三维效果的软件进行绘制, 同时提升了景观设计的全面性。除此之外, 使用电脑软件进行绘制, 还能够反映出不同的视距、多种视角等透视场景等。由此可见, 通过电脑软件设计园林景观, 不仅能够降低设计时间、费用, 还能够提升设计的实效性、全面性。

1.2 园林绿色景观电脑软件设计方法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 需要建立与园林地质相符合的模型, 然后分析园林景观的细节以及整体框架, 预先确定园林效果图所想要表现的整体效果以及主体物体, 从而再详细地进行设计。所以, 在实际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 需要先规划出整体设计, 然后再对所有的细节、重点进行突出化[2]。模型的复杂程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非常大, 不仅会对建模的效率形成影响, 还会对后期的渲染、处理等操作形成较大的工作量。除此之外, 在建模之前, 需要预先设计透视角度、透视深度等, 深度刻画重点目标, 轻微描写或省略一些无关重要的目标, 做到突出重点。同时, 在设计景观时, 需要考虑设计的可行性, 不仅需要设计景观的整体构架以及形状等, 还需要考虑景观的材质选取, 保障材质能够满足当前的设计方案, 保障最终设计图纸的行之有效。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措施

2.1 加大林业重视程度, 大力强化园林绿化结构体系

当前, 我国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多, 并且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例如, 《园林绿化管理暂行办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3]。这些森林相关的法律法规, 能够有效促进森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法律法规较多, 体系已经较为完善, 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例如, 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立法问题, 就没有进行全面、详细的界定, 因此, 需要逐步对其进行完善。

2.2 完善园林管理工作制度, 规范管理措施

当前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 这一切都归功于相关林业部门对林业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密切监督。尤其是国家林业局对地方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了对破坏园林绿化等违规行为的处置措施和力度, 不仅有效保护了环境, 挽回了国家的损失, 而且还给园林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完善园林绿化工作监督体制,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2.2.1 提升监管部门对监管工作的认识。林业管理部门需要逐渐杜绝重栽轻管的意识, 在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完成之后, 需要不定时的组织监管人员进行回顾性的检查。不仅需要关注树木生长的条件, 还需重点盘查林业资源的保护情况, 发现违纪行为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2.2.2 加大对毁林等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2.2.3 检查和监督的形式需要多样化。营林监督是一项常态工作, 上级进行检查或监督时, 不需要预先通知, 更不能限制区域, 如此才能够真实地了解情况, 发现病症所在。

2.2.4 完善举报途径, 建立举报奖励。群众的力量巨大的, 利用群众的力量监督林业行业。完善举报途径, 让群众发现问题之后对问题进行举报, 如此才能真正地对营林起到保护作用。

3总结

综上所述, 对于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维护工作,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遵循一定的原则, 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保障绿化园林建设、维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具备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除此之外, 相关责任人和林业部门需要共同提高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认识, 落实管理措施, 改善工作方式, 提高工作质量, 如此才能够保障城市园林发挥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赖建娜.对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 (4)

浅谈设计管理 第9篇

一、设计管理的概念

设计管理 (Design Mannagement) , 顾名思义, 就是两个词的组合:设计和管理。将设计和管理两个概念组合在一起, 变成设计管理这个新名词时, 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 会产生不一样的解释说法。由于不同的经验和不同的使用者, 设计管理一词带有广泛的含义。因为该名词结合了设计和管理两方面的复杂内容, 所以不同的定义也是针对这两方面为出发点展开的。一种是基于设计师而言, 是对具体设计工作的管理;另一种则是基于企业管理的方面考虑, 包括企业战略管理、产品推广、目标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与策划。

设计管理的第一个定义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 Farry于1966年首先提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 寻找合适设计师, 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他把设计管理视为解决设计问题的一项功能, 侧重于设计管理, 而不仅仅只针对管理的。Michael Farry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来给设计管理定义的;但同时也有另一种解释, 是针对企业而言的, 在企业层面的设计管理则主要从领导经营企业的角度对设计进行管理, 主要包括:确立设计战略和设计目标、制定设计政策和策略, 协调设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 以及企业外部的关系, 等等。这些主要是站在管理的角度上来定义的。

所以, 一种定义是偏重于设计, 将管理注入到设计当中去;另一种则是偏重于管理, 将设计融入到管理中去。当然, 也有几种综合包括管理和设计两种含义在内的, 转引几个对设计管理的定义如下:

1. 设计管理是完成设计合作计划的核心部分, 它是运转设计资源的一套知识体系, 包括设计计划、组织系统、设计人员、评估机构, 等等。

———Kono Noboru (日本合作策略学家)

2. 设计管理是一个正式程序设计活动的完成, 在公司内通过长期合作项目的沟通来调节设计资源, 以使所有合作活动达到一定水准。

———Robert Blaich (前Herman Miller、Philips设计主管

3. 设计管理是一个研究领域, 它把设计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的战略工具, 研究管理者、设计师和专家的知识结构, 用以实现组织目标并创造有生命力的产品。设计管理旨在有组织地联合创造性及合理性去完成组织战略, 并最终为促进环境文化做出贡献。

———郑庆源 (韩国产业设计振兴院院长)

从这些定义当中, 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情况 (如下图1) :

从图中, 我们可知设计师在核心位置, 在设计的周围分别是设计、客户、文化、市场和同事。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作为核心人物的设计师, 要面临设计、客户、文化、市场、同事五者之间的不断选择及合适的定位, 从而达到很好的目的。文化作为设计的基础在最下面, 相当于奠基石, 因为不同的文化差异会形成不同市场及客户, 进而影响与之相适应的设计。而同事则是设计师做设计时必不可缺的, 这相当于团队精神。设计管理简单一点理解就是设计师如何将设计与“人”相融合的过程。

设计管理是对设计过程的控制, 好的设计是生产过程的前提, “好的设计代表成功的生意”一说, 说明了设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设计管理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对各种设计活动 (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建筑设计等) 进行合理化和组织化, 使其充分发挥企业设计资源的作用, 表现出同一企业理念, 避免产生相互矛盾、含混不清的现象, 从而树立企业形象。所以, 设计管理是组织和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活动, 建立统一的企业形象和经营策略。

二、设计者与管理者

既然设计管理是由设计和管理两个词组合而成的, 那里面就包括“人”的因素, 即设计师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与调和。

1. 设计师

设计师主要从社会的文化入手, 抓住文化的本质内容, 针对不同的人群、客户、市场作出设计。设计师在设计之前要先做市场调查, 确定设计的人群;设计出良好的利益。同时设计的东西要有内涵, 有文化底蕴。设计应该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应该民族性与世界性并存, 同时要环保等, 这些都是一个好的设计的评价标准。设计所要考虑的是使用者和他所使用的产品之间的关系, 同时要考虑到产品与周围环境的影响, 即人—机—环境这三者的联系, 要使这三者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中。

一般的设计师大多倾向于进行艺术设计, 常常作一些带有纯艺术性质的设计, 很少介入功利性的因素, 设计完全是纯粹的、带有理想性的。但是在现代商品经济的社会中, 设计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同, 不是说设计师认为不错就可以的, 而是要得到消费者、市场的认可。同时, 设计师也要清楚设计不是艺术家的即兴发挥就能完成的, 设计要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与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的一种行为。比如:在家具厂设计家具, 首先, 设计建立在企业的经济基础上, 要有一定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等。其次, 设计需要市场营销部门的情报。再次, 设计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所以, 在这样的条件下, 如果缺少系统、科学和有效的管理, 就会造成设计的盲目性, 同时, 设计师的意图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实施。因而要对设计师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必然的。

成功的设计源于设计师对自己的个案做了充分准备, 以及设计开始运作时的控管工作, 而许多不成功的设计发生是由于管理者对于什么是他们所需要去达成的事没有很清楚的概念, 或者是因为他们无法按步就班地确定计划是否会有正确的结果, 设计的方向及控管一般是由公司大部分高级主管制定, 这就存在着设计师与管理者沟通的问题。有时, 和管理者沟通不善, 也将会使得设计付之东流。

2. 管理者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 他们的价值观与设计师是不同的, 他们更注重产值、利润、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 通常会采用比较安全的手法来做事, 也即通常倾向保守的、陈旧的技术、材料、工艺等, 以降低成本, 阻碍设计的创新, 不想尝试新的冒险, 认为设计只是外观设计, 对产品的本质没有进行多大的改动, 是一种纯粹的装饰, 丝毫没有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 没有意识到设计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创新的源泉, 设计将使企业的发展变得有规划, 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发挥巨大效率的现代化企业。所以, 在对设计师进行管理的同时, 管理者也要在这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将两者之间关系处理好, 要学会沟通, 使各个部门明白自己的职能所在, 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要怎么去做”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企业才能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随着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 设计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设计不仅仅是设计产品的外观造型, 同时也日益与管理联系起来, 并且将会变得越来越紧密。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的学科, 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设计管理的内容还有许多, 对它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多, 并会在今后的生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设计管理的定义出发, 对设计管理中设计者与管理者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

关键词:设计管理,设计者,管理者

参考文献

[1]邓成连.论设计管理[M].台北.1997, (1) .

基于对象管理的邮箱管理教学设计 第10篇

●从对象管理视角解读邮箱管理

对象管理的核心概念是对象、属性、关系、结构。属性指向单个对象,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多个对象根据属性可以形成关系。对象间的各种强弱关系,进而构成了一定的结构。信息技术中的对象与管理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对具体可见物的管理,它侧重的是对数字化对象的管理,如数字化设备、计算机中的文件、文件中的元素等。

邮箱管理中,通讯录管理的对象外显的是联系人,实际上管理的是邮箱地址;邮件管理的对象是邮件,如邮件的分组、搜索、排序、删除等,都是对邮件的管理操作。因此,联系人与邮件都如同计算机中的文件,是数字化对象。换言之,对象被管理的依据是其属性,而属性又是以数字化方式表示的。

对象属性无处不在,只要对象存在,其自身就携带着相应的属性,如文件具有“大小”“文件类型”等属性。邮件与文件类似,具有“邮件主题”“收件人”“发件人”“发送时间”等属性。

关系是由对象之间的属性形成的。邮件与周围邮件的关系就是建立在属性基础之上。例如,邮件排序,可以根据邮件主题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也可以依据发件人(收件箱页面)或收件人(发件箱页面)排序,还可以根据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不同的排序方式中,邮件与周围邮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即邮件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关系,不同关系构筑成网状结构,但是邮件本身的属性并没有因为排序而发生变化。通讯录管理也类似,管理通讯录强调根据关系将联系人分组,同样的联系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关系形成不同的分组,使得联系人处于关系圈之中,关系圈之间又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

文件管理、数据管理、邮箱管理,所有的对象都有属性,由属性形成关系,由不同关系构筑结构,结构以交织的网状形式呈现,形成具有完整结构的信息技术管理方式。

就邮箱管理而言,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能在已有的文件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对邮件、联系人等数字化对象的操作形成管理体验,认识到可以从邮件对象的属性开始认识对象和把握对象,进而将此经验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自觉地把握对象属性、梳理对象间关系并对对象实施有效的管理。

●邮箱管理教学设计

在学习邮箱管理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收发电子邮件,包括带附件的电子邮件。邮箱管理在此基础上展开,学生在收发电子邮件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邮箱进行管理,掌握管理操作与方法,培养管理意识。

1.通讯录

(1)保存联系人信息

学生学会收发邮件之后,如果需要给全班同学发邮件只能依次输入邮件地址,此时会形成寻找更快速、更高效的方法的需求。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建立通讯录,并利用通讯录快速给多人发送邮件。邮箱地址类似于电话号码,因此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电话通讯录来促成知识的迁移,从而认识到邮箱通讯录是邮箱中保存联系人的姓名、邮箱地址等信息的地方。

教学内容设计:说一说,父母在手机上是通过什么方式记录所有亲戚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呢?教师介绍两种保存联系人信息的方式:新建联系人与添加联系人。新建联系人:在通讯录页面,单击“新建联系人”按钮。添加联系人:在读信页面,利用“添加联系人”按钮将好友的邮箱地址添加到通讯录里。教师示范具体的操作方式,也可以安排学生自行探索,继而安排活动,使其选择合适的方式将周围同学的邮箱地址保存到通讯录中。

教学建议:在介绍两种保存方式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两种保存方式的区别。新建联系人适用的情形是,知道对方的邮箱地址,但与对方没有邮件往来。添加联系人适用的情形是,收到或发送邮件的联系人,但还没有保存对方的邮箱信息。在添加全班同学的邮箱地址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例如,学生可能与班上某些同学已经有邮件往来,这样最好选择添加联系人的方式;没有邮件往来的同学需要使用新建联系人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几个其他任课教师的邮箱地址,让他们保存在通讯录中,为通讯录管理做准备。

(2)通讯录管理

通讯录管理部分需要让学生明确,所管理的对象是联系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关系对联系人进行分组。

教学内容设计:通讯录中添加了较多的联系人之后,就像计算机中存放了很多文件一样,需要进行分类管理,才方便查找。计算机中的文件可以按照属性与非属性等方式分类。学生观察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并思考分组方式。例如,根据与联系人的关系可以分为家人、同学、老师等。

具体操作上,通讯录管理与文件管理类似。面对杂乱无章的文件,需要先建立文件夹,再将文件分类移动到对应的文件夹中。面对通讯录中较多的联系人,也需要先建立组,再将联系人添加到各组中。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通讯录来思考如何对联系人分组。“组”的概念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学生熟悉的QQ群组等。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QQ分组的经验迁移至此。在组织学生管理邮箱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某种属性进行个性化分组。

(3)利用通讯录发邮件

利用通讯录可以快速发邮件,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效率思想,理解通讯录分组管理的目的。

教学内容设计:有了通讯录之后,写信时,收件人邮箱地址可以不用输入,直接在“通讯录”组中找到收件人,然后单击“联系人”,邮箱地址将自动出现在“收件人”地址框中。这样既可以节省输入时间,又可以避免输入错误。通讯录中联系人较多时,可以对联系人分组管理,以缩小查找范围,快速找到收件人。此外,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分组后,可以实现快速给某个组的成员群发邮件,实现一对多的高效交流。进入写信页面,鼠标指向通讯录中的某个组,单击“添加该组”,组内所有成员的邮箱地址都添加到“收件人”地址框中。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利用组发邮件的方式,给全班同学发一封邮件,邮件内容可以是学生接下来需要完成的任务,如分享一张照片给全班同学,并对照片做简要介绍。

2.邮件管理

邮箱中的文件就像计算机中的文件一样,过多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需要对邮件进行移动、删除等操作管理,使邮箱更整洁。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分组、排序、搜索、删除等,邮件管理与之类似,也包括分组、排序、删除等。因此,邮件管理部分的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文件管理知识迁移至此,提高其对网络资源有效管理的能力。

(1)邮件分组

教学内容设计:邮箱中提供了邮件分组的功能,就像计算机系统中的库,自动将文件分为“视频”“图片”“文档”等类型。邮箱自动将邮件分别存放在“收件箱”“已发送”“草稿箱”等文件夹中。在自动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需要对邮箱中的邮件进行手动分类,如将收件箱中的邮件移动到“草稿箱”或“垃圾邮件”。当然,还可以在邮箱中新建文件夹,实现个性化邮件分组管理的方式。例如,在网易的163邮箱中,可以利用页面左边的“+”按钮新建文件夹,建立个性化的邮件分类方式;然后选中邮件,再利用“移动到”按钮将邮件存放在某个文件夹中,将邮件进行分组存放。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在邮箱中新建文件夹可以与学生整理文件时新建文件夹的经验结合,促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

(2)邮件排序

教学内容设计:如果某个分组中邮件太多,很难快速找到需要的邮件,可以根据邮件的发件人、主题等属性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查找。邮件的排序是根据邮件的某一属性进行排列。排序的具体操作是:在收件箱页面,单击“更多”,指向“排序”,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排序方式。例如,要找某个发件人的邮件,可以将邮件按照发件人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教学建议:邮件排序所管理的对象即邮件之间以不同的排序方式形成关系,不同的关系又形成结构关系。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观察某一邮件按照不同的排序方式排序后的结果发生了变化,但邮件的发件人、时间等属性并没有因为排序而发生改变。

(3)邮件删除

邮件删除让学生认识到整理邮箱的重要性,让学习和生活更高效。

教学内容设计:日积月累,邮箱的邮件会越来越多,需要及时删除不需要的邮件,节省邮箱空间。邮件的删除操作与文件删除操作类似,都需要先选中再删除。学生可以整理、删除邮箱中的邮件。

教学建议:文件的删除是先选中再操作,邮箱也类似,所以操作上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经验自行探索。如果学生邮箱中的邮件较少,教师可以在课前群发几封邮件给学生,以便他们删除时使用。

●小结

从学科核心素养三层架构来看小学阶段的对象管理。“双基”层: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对象的查找方法;“问题解决”层:能够从文件和数据的时空属性出发提取分类管理的线索,做好所使用的数字设备的信息管理;“学科思维”层:能够将信息社会中的现象置于对象、关系之中加以观察和管理。

无管理,不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设计;创新;目的;控制

一、设计与创新

创新理论最早由熊彼特在1912年引入经济领域,如今,创新已经成为经常能听到的口号被各种组织呼吁着,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生存亦或是社会发展,创新很关键是大家的共识。“世界工厂”的称号中国已经当了多年,世界上大多数名牌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我们从材料到加工、包装、交货只赚了几元、十几元,而外国公司的收益却是十倍乃至几十倍,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设计和品牌,我们在以我们的劳动力和加工技术为外国设计服务,而我们的设计一直在模仿,却从来没有去超越。日本的设计就不像我们,他们起家也是从模仿欧美开始的,但是模仿的同时他们更注重创新,才造就了日本经济的一片繁华。设计没有创新就等于没有话语权,因此对于设计创新的管理就至关重要。

创新是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创新是对观念的突破和思维的变革。回顾设计历史,每一个前进的脚步都离不开创新。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装饰艺术运动,每一次设计探索都是对原有状况的改变,遗憾的是前几次设计运动的尝试实质都是对装饰形式上的讨论,没有真正触及设计目的和观念的改变,当现代主义的先驱们突破束缚,一改设计为权贵服务的宗旨时,成就了设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包豪斯。包豪斯的校舍是建筑史上的创新,利用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以往复古主义设计思想划清了界限,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包豪斯的教学体系是对设计教育体制管理的创新,采用双轨制教学、工厂和学校相联合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三大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现今也在被各大艺术院校借鉴使用着。可以说没有包豪斯的突破与创新,就没有现在的设计教育体系。

乔布斯有句经典名言: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会不会创新。苹果公司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与其不断创新的理念息息相关。突出的有两点,首先是跨界的创新,乔布斯率先在产品中植入美学因素,提出“科技要和人文、艺术融合,才能产生让我们的心为之歌唱的结果”。2007年,乔布斯发布了iPhone。苹果手机一路畅销,归根到底还是产品的独特性与不间断的创新。包括iPhone在内的iPod、iPad,苹果的每一款产品都可以视为艺术品,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再者是营销方式观念的创新,全世界最好的零售店就是苹果商店,其体验是超酷而又简洁的。苹果商店内没有收银员却有产品专家、顾问甚至天才。因为苹果不是为卖而卖,而是为了丰富用户生活体验。

设计离不开创新,对于学校、企业、个人都是如此,但不是漫无目的创新,或是单单为了引人注目违反常态成为低俗的社会文化。因此设计目的很重要,否则就像没有根基的树木,空留下一片浮华。

二、设计与目的

设计脱胎于艺术,但不像艺术那样倾向于个人思想的表达,设计最终要进入市场接受消费者的评判,要进入广大社会民众的生活能为人所用。因此设计所带来的影响涉及到民众的切实生活,影响到民众的思想价值、生活方式甚至生活观念。设计目的至关重要在于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市场的接受度,更要考虑设计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价值。当后现代主义先声夺人地试图颠覆现代主义建立的设计体系时,只是为了改变现代主义功能至上带来的形式单一。后现代主义从其目的上说,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采用夸张艳俗的色彩,奇异乖张的造型吸引人的视线眼球。但是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顾后现代主义,就会发现它并没有成为设计史上真正意义的历史转折点。

典型的是波普设计运动,它反对现代主义“Lessismore”的主旨,具有对现代主义戏谑性的挑战。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青年的桀骜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这种充满嬉戏调侃色彩的设计,被市场大加利用,使后现代主义的风潮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然而这种短暂的消费文化带给后现代更多的是彷徨、困惑。后现代主义想建立的到底是什么?什么也没有!它的目的在于颠覆,不在于建立,出发点就失误了。不得不说现代主义至今也没有走到尽头,即使现代主义没有初诞生时的冲击力,仍然不可被后现代所取代。

一些明智的设计师通过自己的设计实践依然在发展、促进着现代主义。回过头来看,后现代主义设计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提升也印证了一个事实:设计引导消费。近年吵得火热的设计理念应属“以人为本的设计”、“人性化设计”。其实设计的主体就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又何来为人的设计理念呢?之所以这样的理念被如此强调,归咎于追求短暂利益的不负责设计行为。一直有环保主义者反对美国的有计划废止制度,可有些设计师们就是乐此不疲,我们倡导创新但并不意味着拿资源为代价换取形式上的改换满足部分人的商业目的。所以我们呼吁设计以人为本,这也是设计的初衷,丢失了这个目的,设计就只能浮华、迷茫甚至是悲哀了。

我们应该看到,如今设计的作用不仅在于经济价值,随着设计科目的细分:产品、工业、服装、环境艺术等,它所产生的价值果效往往也是系统的、连锁的。原研哉为梅田医院设计的标识系统柔化了触觉空间,俞孔坚汤河公园的红飘带让人游走于原生态的自然与城市之间……设计联系人与人之间生活的对话;链接人与环境之间交互的纽带;搭建传统与未来文化结合的平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设计是设计师或者设计团队在设计之初必须斟酌的关键。

三、设计与控制

如何保证设计方案的高效完成并有效实施?如何把握设计的基调才能受到区域公众的喜爱?创新有了目的并非意味着能够获得认可或者设计目标得以完成,这与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天时地利人和有关,设计需要控制。再说详细点,效果图变成施工图,再到实施完成,平面图经过工厂印制加工,才能成为包装被使用,中间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控制管理。具体的控制包括事前调研分析,事中管理控制,事后检测跟踪。

受众有着性别、年龄差异,心理、文化、传统差异,设计既是以人为本,就应该充分考虑具体的人、时代的人的设计需求,考虑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的差异才能高效有效地完成设计方案。因此设计方案需要精准的设计调研。现今的市场是一个细分化的市场,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都应该做出详尽的调研。受众需要什么?他们的喜好是什么?有了精准的分析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设计作品。

设计作品实施的过程当中,亦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控制。设计作品完成之后,需要检测跟踪以确保设计目标的达成。这种跟踪在于检测预期设计目标是否到位。如若未达成设计预期目标,也助于适时采取合理调整保证方案预期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因此设计更需要管理,并且是系统化的管理。从设计的目的、设计过程、设计成品到设计完成后的信息管理和检测,都需要经过尽可能周密详尽的计划。而作为一名设计人,更需要用管理的艺术对待自己的设计作品、设计团队,才能成就面向公众、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优良设计。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景观设计管理 第12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势在必行;为此, 为促使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对于世界一流的石油化工技术, 我国政府不仅极其积极引进, 而且对于当前全球流行的设计管理模式, 我国也极其重视、并积极加以引进, 所有这些,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 以下结合某大型石化项目, 就其设计管理中界面关系管理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并力求使之程序化、系统化, 旨在能把一些有益的参考价值提供给相关项目管理人员。

2 关于大型石化项目简介及界面关系管理的分工

2.1 大型石化项目简介

此大型综合石油化工项目,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 多塔生产装置, 诸如聚乙烯、乙烯、苯乙烯等等;

(2) 配套公用工程;

(3) 辅助设施。为是管理和执行工程项目更加方便, 把具有以下三大特点的设施划归在同一个工作包:第一, 具有较为接近的功能;第二, 具有连接紧密的工艺流程;第三, 具有相近的总图位置;这样, 整个项目就由来自全球不同EPC承包商所负责完成的工作包所构成;为便于对各个承包商实施EPC管理, 再把项目分成不同工作组, 各自进驻相应承包商办公室。

2.2 进行界面关系管理的分工

所谓界面关系, 指的就是这种关系, 即外部所有条件与每个工作包工作范围的关系, 在平面布置图中, 其界线围合封闭部分即为工作范围, 界区就是其封闭部分, 此界线上的发生条件即为界面条件, 在设计期间, 因本项目具有较为复杂的界面关系, 且工作包相互之间也具有较为繁多的来往条件, 故对于每个工作包的界面关系, 专门安排一个设计小组来进行协调和管理, 并负责设计、采购及施工有关中间连接设施;把此小组命名为GFT, 因其所起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个总体院。GFT、项目管理者及承包商一起对每个工作包工作范围界线上的交接点和设施条件进行确定。就全部界面条件而言, 承包商只可基于其项目管理组向GFT进行转发、并由GFT来确认;此外, 各种返还界面条件及设计条件要求的确认信息, 也将由GFT向各个工作包管理组进行提出;其界面关系管理流程, 具体如下图 (图1) 所示:

承包工作范围内的“内部”条件关系具体由管理组和承包商共同负责管理;至于承包工作范围外的界面条件 (“外部”条件) , 则由这三者 (即管理组、承包商及GFT) 共同负责管理。

3 关于界面关系协调员及传递界面条件的分析

3.1 界面关系协调员的分析

就GFT及各包管理组而言, 一定要把一位界面关系协调员指定出来;实践表明, 具备各专业经验的优秀项目工程师, 就是最佳界面关系协调员的人选。与该包有联系的全部界面关系, 均有此协调员全权进行协调;为有效控制和充分进行协调, 作为界面协调员, 还要把与其他包之间的界面关系会议进行有效组织, 在此基础上, 并予以参加和主持。为使相互联系更为便利, 项目会把一份汇总表 (各组协调员名单) 正式发给各个协调员。各协调员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电子邮件这种方式来进行。基于各管理组的工作执行计划, 项目对全厂界面关系执行计划进行准备, 此计划要把以下这些控制点:

(1) 各组提出界面关系时间;

(2) 各组要求接收界面条件时间;

(3) 界面条件最终确定时间, 进行一一详细列出;这个表所起的作用与《各专业写作表》类似。在获得每个管理组的认可后, 此执行计划表就将由项目发给协调员, 对于此计划的时间要求, 各组就一定要遵守, 并把外部条件按时提出及予以最终的确定。

3.2 传递界面条件的分析

基于工作包管理组和承包商之间, 把所需要确认的界面关系进行传递, 这种传递的实现都是通过IQ (也就是《界面关系需求表》) 来完成的;此外, 对于进/出IQ的控制, 各管理组还必须另外指定一位IQ协调员来进行专门负责, 一般由界面关系协调员兼任。作为IQ协调员, 要以电子邮件形式, 把那些所提出和需答复的O Q向GFT的IQ协调员进行直接提供, 此外, 还应向GFT界面关系经理进行直接抄送;把这些信息向与之相关的管理组进行传给, 一般由GFT的协调员来负责完成。项目所应用的标准IQ表, 通常包括以下这几方面的内容:

(1) 编号和版次;

(2) 提出IQ的专业工程师;

(3) 提供答复的组;

(4) IQ日趋及主题;

(5) 要求答复的日趋及答复工程师签字;

(6) 问题详述及详细答复。为确保IQ中的内容准确、无误, 并且有效, 不管是答复组的设计经理、还是提出组的设计组经理, 都必须在IQ上进行签字并予以相应的确认。对于IQ编号, IQ协调员通常会议两种方法来进行编号:A第一种, I Q-AAAA-BBBB-CCCC, 各个字母所表示含义, 具体如下表1所示:

对于界面关系比较复杂的工作包, 通常采用第一种方法, 并根据专业来对IQ编号和数量进行控制;对于界面关系比较简单的工作包, 通常采用第二种方法;如果是由好几个单元构成工作包, 则把一个大流水号都应用于所有单元, 只需对流水号进行查看就可对IQ编号和数量进行相应的控制。通常, 把十个工作日作为所要求答复IQ的期限, 若遇到困难, 则可答复于合理IQ所提出后的日期内。对于所有的进/出IQ, 作为IQ协调员都要予以相应的注册登记, 并对其执行情况予以监督, 对于组内设计人员, 要及时督促他们答复所收到的IQ, 此外, 对于有关IQ的答复, 也要及时向GFT协调员进行索求。若答复未经双方包商的同意, 则可把原IQ进行升版, 并接着探讨相同的问题, 直至双方都同意为止, 此时各方IQ协调员就可把IQ进行确定并予以关闭完成。对于IQ的注册表格格式, 必须应用项目的统一形式表中应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1) 提出人和提出标题;

(2) IQ编号和标题;

(3) 要求答复日期及答复收到日期;

(4) 工程师答复日期及所完成的日期。

4 关于界面关系执行表

在把各工作包界面条件进行确定以后, GFT就必须把针对每个工作包的《界面关系执行表》制定出来, 此执行表一定要把该包全部的界面关系条件进行全部体现;有关该文件的准备、更新以及进一步完善和发表, GFT要进行相应的全权负责。此工作包全部界面条件关系均须在表中予以详细列出, 此外, 有关界面交接点相关参考文件信息也应包括于此表中。项目基于专业的不同, 要求分别应用统一的表格模式, 这些专业具体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1) 土建地下设施及土建工程结构;

(2) 配管、电气、控制及仪表系统;

(3) 生成各专业的《XX界面关系执行表》。当前《配管专业界面关系执行表》在内容上就是一个较为齐全、典型的执行表, 其内容相当全面, 诸如界面交接点的编号、包商界区内管线号、管线进出工作包界区的方位等等。各包项目管理组必须基于I Q这种形式把设计条件提交给GFT, 必须保证此条件与其工作包相关界面关系的完整, 对于变更的各种参数及新增条件, 还应及时予以提交。GFT要对此界面条件的提供方进行相应的落实和负责, 并把获得于提供方的信息向需求方进行传递, 以此信息把供需双方构成一整体。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则GFT应负责协调, 并把相关解决方案予以提出, 为达成供需双方的共同认可, 也可重新组织双方并进行共同商讨。对于表中的内容, GFT和各管理组还应基于IQ形式进行及时删除、增加及修改;若某界面关系执行表得到各管理组及GFT最终确认后, 就可在GFT所提供参考名义的基础上, 正式定期发布此表。为保障能与界外设施进行有效衔接, 有关界面关系的详细内容, 各管理组可要求包商在3D模型中加以体现。

5 结束语

总之, 有关石油化工项目设计管理中界面关系管理,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生产实践中, 深入探讨和归纳总结大型石化项目设计管理中界面关系管理方法, 这对于促进我国石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摘要:基于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对某大型石化项目及界面关系管理分工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着重从界面关系协调员及传递界面条件等几方面对此大型石化项目设计管理中界面关系管理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这可为相关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些有益参考价值。

关键词:石化项目,设计管理,界面关系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议石油工程建设单位的设计项目管理.[J].广州化工, 2011.08

[2]林融.大型石化项目仪表专业项目管理.[J].石油化工自动化, 2011.06

上一篇:城市规划社区管理论文下一篇:工商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