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

2024-06-09

《外国小说欣赏》(精选12篇)

《外国小说欣赏》 第1篇

《外国小说欣赏》的编者曹文轩老师在《人教版高中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程说明》一文中写道:“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一点也许是本教材最大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特色。……本教材突出了写作的位置, 无论是从选文还是到设问、实践活动, 各个环节都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也是一门写作课, 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基于这个指导意见, 对《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教学上;而针对小说是阅读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文体, 教师又要积极思考如何发挥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作用, 让小说的阅读变成作文的动力, 因此在阅读教学时, 针对本书的“话题”和篇目的特点, 作好基本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 要努力让作文行走在阅读教学中。

首先, 要明确一次作文的全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动笔前的准备阶段 (观察与借鉴) 、动笔中的写文阶段 (确定中心、选材组材、起草成文) 、动笔后的修改阶段。如果把作文教学前伸和后延, 那么它都可以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前伸到阅读教学中去, 主要是强调读写结合, 以解决写作技巧问题。每教一课都以课文和话题为根据, 有侧重地讲解写作知识, 有重点地让学生练口、练笔, 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让学生从“读”的此岸到达“写”的彼岸, 再回到“读”的此岸, 如此不断往返, 使读与写之间架起一座知识迁移的桥梁。而后延到欣赏佳文和评改中去, 既是解决作文的升华问题, 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其次, 要确定训练的最佳方案。诚然, 作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训练。也鉴于学生长期积累起来的作文畏难情绪, 和平时作文马虎, 临考背文的恶习, 我确定了两个基本的作文练习方式———片段式的短文练习、仿写与续写, 并确定好与之对应的阅读文本。

一、片段式练习

新课标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新课标同时还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我们考查学生的作文能力, 主要也是看他们能否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或想象较为通畅地通过书面表达出来。由于学生确实缺少成熟、深入的思考, 所以片断组合式作文以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又能集中而快捷地捕捉生活中异彩纷呈的动人画面, 使题材更具典型性和形象性, 让读者敏锐洞察和尽情领略生活中的美与丑的特点, 在各类语文考试和作文竞赛中备受学生喜爱。选用片段式练习, 就是选择了这类作文中的一个部分, 也就是去追求片段的内容充实、细节精彩。

教材《墙上的斑点》、《炮兽》、《丹柯》和《娜塔莎》是演练的基点。

《墙上的斑点》以全知视角向人们讲述“我”的心理动态过程, 蕴含了丰富的内容。阅读的重点是明确作者怎样让一个蜗牛的形象多角度地加以展示, 而在联想的过程中又有哪些链接点, 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或相关的地方。然后给定一个抽象的符号, 让学生任意想象, 并说出想象的原因, 互相交流, 补充。最后才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法, 从不同的角度, 由对应的链接点, 对某个抽象的符号展开想象, 以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对看似枯燥、简单、平面化的对象经过想象而使之丰满起来。

《炮兽》以场景的描写见长, “话题”中对场景的作用有五个方面:给全篇“定调”, 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 导引人物出场, 揭示人物的性格, 作为象征。因此阅读教学中重点就人物形象的丰满过程作细致地搜索, 明确原作中采用的方法, 比较不同表达的效果, 尽可能使学生在呈现人物形象地过程中把握表现手法。而片段练习的重点又不是五面俱到, 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尽可能表现出场景五作用的其中一部分来。

《丹柯》的阅读重点在了解主题, 解读作者高尔基是运用怎样的方法把主题逐步展示出来的。在正解主题的基础上提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主题的另解, 作业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本文主题的另类解读有理有据地进行说明, 也可以用警句形式写点评, 做到言简而意赅, 以达到认同为目的, 可以说是练习了观点的表达和简要的论证。“所谓英雄, 就是一个平凡的人, 做出不平凡的事。芸芸众生之中, 丹柯无处不在, 他一直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一旦人的灵魂开始沸腾乃至燃烧时, 我们本身便能成为丹柯。”这一点评被学生公认为是最简明扼要又最有意义的。

以教材作范式, 评价标准明确;以生活片段为材料, 情感态度了然于胸;以三四百字设限, 学生乐于接受。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 最后又可以连贯而成为一篇文章:主题明确, 描写细致, 形象鲜明, 且有片段的闪光, 有自己的思考。

二、仿写与续写

学生的思维常常会产生许多的闪光点, 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是一匹脱缰的野马, 如果不给以羁绊, 很难驯服。而十多年的生活记忆和阅读积累又常常冒出来, 因而, 一边是经常为写作文发愁, 觉得提起笔来无话可说, 一边又是一开头就刹不住车, 有时简直是天马行空。所以, “满分作文”“新概念作文”之类的书刊受到学生的青睐:抄袭别人的作文, 改头换面, 据为己有的有之, 按命题要求将一些范文“穿靴戴帽”以求完成任务的亦有之。既然学生有仿写的动机和意识, 堵不如疏。但怎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做有心人, 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印象深刻的内容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阅读教学中, 挖掘出教材中的创造因素, 启发想象、联想,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给学生一定的规范。

其一, 在阅读教学中以类似拓展的提问方式进行作文教学点拨。譬如《清兵卫与葫芦》, 小说交叉运用概述和细节描写, 有效地避免了平铺直叙, 把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写得有声有色。内容简明, 但情节的展现方式比较特殊, 学习它可以纠正学生平时习作中惯犯的毛病。教学过程中, 我问学生, 在像清兵卫的年龄时有没有什么爱好让自己记忆深刻呢, 有没有不被自己的父母老师理解的情况呢, 还记得自己在那个时候的想法吗……经过共同的回忆分析, 总结出来三种大人的态度———理智型、粗暴型、鼓励型, 而小孩子的前景则是五花八门, 充分表现出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合理的想象力。作文中也就避免了无话可说的现象, 同时也又注意到了记叙类作文的忌讳———一叙到底的现象。

其二, 在阅读教学中以创造性思维进行作文教学点拨。教材的十六篇外国小说中就有《桥边的老人》《在桥边》《牲畜林》《炮兽》等写到战争或相关的内容,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离我们尚有一段距离, 但是学生对此并不很陌生, 接触到的历史资料、文学作品, 还有影视剧, 都有关于中外战争的描写。阅读这些文本我们注意到, 这些作品所选取的角度各异, 有注重客观描写的, 有注重心理刻画的, 有正面直击战争的, 也有侧面进行叙述的;而且作家的创作风格也各不相同, 有语言简明而含意深远的, 也有诙谐幽默又引人深思的。在学生自由发表对小说对战争的见解之后, 让学生选择有关“战争”的一个话题作主要表现点, 选择一篇文章进行仿写或续写。对于高二学生来说, 在有话可说的前提下, 内容上的仿写或者续写相对较为容易, 因此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不仅仅是结构或者主题的仿与续, 在写作风格上力求与原作保持一致, 人物形象与性格尽可能使其有所发展。而这个要求更需建立在对原作的细细品读的基础之上, 因此也可以说作文同时也促进了阅读。

《外国小说欣赏》说课稿 第2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001号考生,请多多关照。

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桥边的老人》,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我觉得这本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有所不同,必修教材一般是按照文体进行单元编排,本册选修教材是按照文体的特征和写作方法进行单元编排。这一个单元重点介绍的是小说的叙述角度。《桥边的老人》是其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是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曾于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史上以“硬汉“形象著称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课文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在战争即将来临之际,人们慌忙撤退,我作为一名负责撤退的侦察兵,与一名撤离的老人展开了一段对话,从而揭示出战争的罪恶、残酷,呼唤和平,呼唤爱和人性的回归。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小说的文体特征,特别是小说的叙述角度有更准确的把握,对战争的残酷、罪恶有更清晰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保家卫国、热爱、维护祖国和世界和平的情怀。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习过一些中外小说,包括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对小说的文体特征有一定了解,对小说具备初步的欣赏品味能力,对海明威的创作风格有初步了解,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同时,因我们现在身处和平年代,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对战争的残酷认识可能不是很深刻,需要抓住文本当中的语句来细细感受,学生对小说的叙述角度这一专业术语也不是很了解,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的加以引导。

综上对整册教材、单元编排、课文内容和主题、学情的分析和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相关语句的揣摩,感受海明威的创作风格,理会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养成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怀;

3.明白小说的叙述人称,了解不同叙述角度的不同特点、作用。

其中第二、三点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特点、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作用,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到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根据语文教学实践理论,结合课文,我把本课的教学程序设定为导入、感知、欣赏和品味、拓展、小结五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海明威生平简介资料进行展示,导入课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胆量和心理能力,勇于展现自我。

在感知环节,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在概括小说主要内容时,给学生提供概括的方法,找出小说当中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串联成一句话。这样教我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品味欣赏环节,让学生自主提出质疑,比如:提起家乡,老人为什么会微笑?老人为什么总是念念不忘他的动物?老人为什么不走?老人的结局怎么样?同时引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揣摩,包括“最后,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又坐了下去。”等等这些语句,先让学生自己发表观点,谈体会,这样就很自然引出小说的主题。形成了开放型的课堂,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观点,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质疑、表达、探究、欣赏能力。

接着让学生讨论,这个故事是谁讲出来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并且出示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片段,让学生对比感知。这样让学生明白小说的叙述视角及其特点、作用。在拓展环节,让学生写一段老人的内心独白,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主题的把握和对有限视角叙述的感知,丰富联想。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经验水平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当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健康成长!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9.《清兵卫与葫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009号考生,请多多关照!

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清兵卫与葫芦》,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文学欣赏》第五单元,我认为这本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有所不同,选修教材是按照小说的文体特征来进行编排的,本单元重点介绍的是小说的情节。《清兵卫与葫芦》这篇小说的作者是日本的志贺直哉,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作家,甚至被誉为小说之神,日本的鲁迅。这篇课文讲述了小学生清兵卫痴爱收藏葫芦,但在父母和老师的

在导入环节,我想通过故事和谈话的方式导入课文。给学生先讲述一下美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长当中的一个小故事,故事是这样的,阿姆斯特朗看到月亮,对妈妈说想跳到月球上去,妈妈没有说他傻,说不可能,而是告诉他只是不要忘记回来。从这个故事引申出父母对孩子梦想、爱好的态度,导入本课的学习。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请学生介绍作者志贺直哉。这样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也让学生对作者产生一种敬佩之情,为走进本课的学习奠定一个好的基调。

在感知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提示学生按照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归纳概括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在品味欣赏环节,我想让学生通过情景演练、角色扮演、配乐的方式,来再现课文人物形象,感受矛盾所在及危机的爆发。这样把课文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了,也让学生更加容易领悟课文揭示的主题思想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是矛盾。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想让学生续写故事,清兵卫爱上画画之后,父母和老师又会怎样来对待他的这一爱好。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和悲剧性的感知。

最后总结全文。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5.《丹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005号考生,请多多关照。

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丹柯》,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这本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有所不同,必修教材是按照文体进行编排的,这本选修教材是按照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编排的,本单元重点介绍的是小说的主题。《丹柯》这篇小说的作者是高尔基,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对我国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有重要影响。这篇课文讲述了丹柯在族人遭受外族入侵、身处险恶环境之时,勇敢带领大家冲出重围,不顾族人的怀疑、威胁,燃烧自我、牺牲自我,带领族人成功突围,获得光明的故事。赞美了这种勇于勇于牺牲自我、一心为公的高贵品质。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已经有了相当了解,特别是这种寓言式的小说,比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归纳课文内容和领悟主题方面难度不大,关键在于了解如何精彩揭示小说主题,这是本课教学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提出的三个维度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了解揭示主题的主要途径。

上述两点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我会运用到谈话法、讨论法、讲述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在学习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根据本课的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感知、品味欣赏、拓展延伸和总结五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通过谈话设疑的方式导入,让学生猜猜前苏联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是谁?引出高尔基,接着请学生介绍高尔基,导入课文。这样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感知环节,让学生自主概括小说的情节,教师根据情况提供概括的思路,找到小说的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联成一句话。这样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归纳概括能力。

在品味欣赏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结合相关语句,感受丹柯的人物形象特征以及丹柯的这种勇于自我牺牲、一心为公的性格是用了哪些方法塑造出来的。引导学生感受到丹柯的形象就是通过夸张、丰富的想象、拟人、对比等浪漫主义手法和一波三折的情节表现出来的。最后通过人物的形象来揭示小说的主题。这样通过层层引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在拓展环节,让学生探究这篇小说主题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深化了对主题的认识和表达。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轻松活泼自由的开放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健康成长!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6.《炼金术士》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006号考生,请多多关照。

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炼金术士》,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这本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有所不同,选修教材是按照文体的特征进行编排的,这一单元重点介绍的是小说的主题。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巴西的保罗.戈埃罗,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作家,被誉为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拉美最受欢迎的作家。课文主要写了主人公圣地亚哥做梦、释梦、弃梦、促梦、追梦、破梦、圆梦的梦想历程。揭示出人要有梦想,并且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只要不放弃,梦想终会成真的主题。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归纳概括能力有所增强,对小说主旨也能较好的把握,对象征这一表现手法可能在把握上有一定难度。

综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要求,我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 2.品味象征的表现手法;

3.了解通过事件、情节来揭示小说主旨的方法。其中第一点和第三点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为了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作用,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到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在学习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根据课文的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我把本课的教学程序分为导入、感知、品味欣赏、拓展延伸和总结五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通过《一千零一夜》的类似故事导入课文,通过故事导入课文,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

接下来,请学生介绍作者保罗.戈埃罗,这样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感知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归纳提炼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学生在感知环节,能够初步感知出本课的主题思想是一个人要有梦想,并且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只要不放弃,终会成功。

在品味欣赏环节。让学生对本课的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让学生抓住吉卜赛老妇人的话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话,体会出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抓住卖爆米花的小贩的故事,体会出其中的象征意义,告诉我们不要为不去实现梦想寻找借口。抓住寻找绿宝石矿工的故事,体会出其中的象征意义,告诉我们不要放弃梦想,就不会失败。从圣地亚哥成为水晶商人、爱上法蒂玛、遭到打劫等事件中,体会到其中的象征意义,告诉我们梦想的实现过程中,会经历各种考验、诱惑、磨砺。这样实现了主题解读的多元化,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且尝试在小说创作中,实现主题的多元化,增强文本的价值和魅力。

在拓展环节,对《丹柯》和《炼金术士》这两篇小说在表现手法、主题、揭示主题的途径方面做一个比较。最后总结出《炼金师士》在表现手法上多用象征,主题多元化,在揭示主题的途径上依靠事件和情节。

最后总结全文。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活波自由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健康成长。11.《牲畜林》说课稿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他的作品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所著《意大利童话》被认为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遗稿《美国讲稿》是20世纪小说理论的经典著作。这篇课文也带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在轻松戏虐的氛围当中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情节富有戏剧性,课文讲述了一个憨厚、胆小如鼠、视财如命、枪法拙劣的农民阿朱无意中将一个德国兵引进牲畜林,德国兵在牲畜林中总是抓住一只动物,却丢掉另一只动物,阿朱紧跟在德国兵身后,在经过6次反复举枪试射后,最终误打误撞,德国兵死于非命,阿朱受到崇拜的喜剧故事。暗示了反法西斯战争必将取得胜利,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这篇课文的场景引人入胜,读起来让人饶有兴致,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对小说的人物、情节、场景、叙述角度等特征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对小说的结构可能比较陌生,对小说的情节、结构容易产生混淆,需要加以引导。

通过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 2.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把握,明白课文揭示的主题思想;

3.掌握小说的线性结构和在结构方面对延迟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其中第一点、第二点是课文的重点,第三点是课文的难点。

为了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我会运用到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学习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感知、品味欣赏、拓展延伸和总结5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想通过讲故事、设疑的方式导入课文。给学生讲我们今天要来到一座与众不同森林,这座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这些动物不是野生的,都是家养的,一个德国兵走进了这样一座森林,会发生什么狗血的事情呢?我想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导入,设臵疑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感知环节,我想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人物加事件的方法,结合情节运行的一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最后得出课文的主要情节是阿朱的奶牛花大姐遇险,阿朱与德国兵周旋,阿朱开枪、德国兵与野猫一起死掉,阿朱受到尊敬。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给了学生归纳概括小说情节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品味欣赏环节,我想让学生抓住阿朱5次试射的场景,来品味小说在结构方面对延迟法的运用和作用,以及作者是如何做到这6次试射让读者读起来没有重复之感的。那么小说在结构方面对延迟法的运用,可以引出人物,舒缓情节,深化主题等,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这样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对小说的鉴赏能力。

在拓展环节,我想让学生通过把这篇小说改编成故事、上台表演的方式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和表演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小说情节、结构的掌握。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15.山羊兹拉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15号考生,请多多关照

我今天带来的说课题目是《山羊兹拉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方面进行说课。

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这个单元重点介绍的是小说的情感。课文的作者是美国犹太裔作家辛格,以激情著称,创作中充满了激情,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勒文家很贫穷,在节日来临之时,为了生活不得不把全家人心爱的山羊兹拉特卖掉,勒文的大儿子阿隆在将兹拉特卖掉的路途中,遇到三天三夜的暴风雪,在暴风雪中,阿隆依靠山羊兹拉特的奶抵御了寒冷和饥饿,并和兹拉特平安的返回了家里,最后全家都决定永远不再卖掉兹拉特了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饱含的人与动物之间的脉脉温情,也告诉我们,人与动物之间需要平等和谐相处。与第一课《桥边的老人》的主题思想有相通之处。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对小说叙述角度、场景、情节、主题、人物形象、结构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小说的情感也不陌生,只是缺乏系统和深入的了解,感情人人都有,关键是怎样让学生把感情投入到本课、投入到山羊兹特拉的身上,是本课的关键。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明白小说情感的作用及处理,情感的作用体现在,小说有了情感,才会鲜活感人,引起读者共鸣,实现小说的普世价值。在处理情感时,要学会克制和蓄势待发。

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到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通过上面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理论,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感知、品味欣赏、拓展延伸、总结五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想通过谈话、设臵悬念的方式导入课文。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和动物相处的经历,以及对动物的情感,这个话题学生很熟悉,有话可说,这样算是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活跃了课堂气氛。接着给学生出示一个课文的两难情景,让学生在为了生存卖掉自己心爱的山羊和哪怕是饿死,也要守护住自己心爱的山羊之间作选择。然后看看课文当中的主人公会怎样做,以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引入了课文。

接下来,请学生简要介绍一下作者辛格生平及创作风格。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作家有一个了解,对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产生敬佩之情,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一个好的情感基调,同时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感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归纳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指导时,给学生提供归纳概括的方法和思路,也就是从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出发,找到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得出小说的开端就是因为贫困打算卖掉山羊兹拉特,阿隆卖掉山羊兹拉特的途中遭遇暴风雪,阿隆与山羊兹拉特相依为命,全家不再卖掉山羊兹拉特,并把他当做家庭的一份子。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学生也学到了归纳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品味欣赏环节,让学生探讨,在作出卖羊决定的时候,全家人与山羊兹拉特的感情关系是怎样的?在遭遇暴风雪过程中,阿隆与山羊兹拉特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回来后,勒文全家对山羊兹拉特的感情又是怎样的?让学生通过探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的流动过程,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爱,从物质战胜精神到精神战胜物质的过程,从而揭示出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学习作者在处理感情时的蓄势待发。这样通过层层剥笋,步步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把握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锻炼了学生思考、探究的能力,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脉脉温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提高了小说的品味欣赏能力,掌握了小说情感的处理方法。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想通过多媒体,出示更多的人与动物平等友好相处的例子,运用正反例子,深化学生认识,体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这样的例子,不是个例,而是具有普遍性,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人类应该学会平等和谐地与动物相处,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最后总结本课的学习。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16.《礼拜二午睡时刻》说课稿

这篇小说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提起他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创作特色是把幻想和现实巧妙结合,故事情节怪诞,作品当中往往穿插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宗教典故。《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贫苦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坐火车去祭拜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被人当做小偷打死了,在到达目的地后,与当地的神父展开了一段对话。表现了母爱这个主题,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勇敢无畏、无处不在,颂扬了神父的悲悯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人情冷漠的看法。主题具有多元性。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把握,则需要慢慢地、细细地去品味和感受。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抓住关键的语句,体会母亲的伟大形象和神父的悲悯情怀; 3.了解在小说的创作中,在处理情感时懂得节制,而不是放纵。

其中第一点、第二点是课文的重点,第三点是课文的难点。

为了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到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理论,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感知、品味欣赏、拓展延伸和总结五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想通过复习和谈话导入课文,跟学生谈一谈,在走入新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炮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娜塔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高尔基的《丹柯》,今天来一起学习魔幻现实注意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看一看我们又可以从他的作品当中得到什么启发。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架起了通往新课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

接下来,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魔幻现实主义及其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资料。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对作者的敬佩之情,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一个好的情感基调。

在感知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归纳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在归纳主要内容时,给学生提供归纳概括的方法,找到课文当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然后串联成一句话,就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提炼故事情节时,同样交给学生提炼故事情节的方法,对这种线性结构的文章,可以抓住情节运行的一般模式,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出发,来提炼故事情节,那么开端就是母亲带着孩子坐上火车前去祭拜,发展就是母亲与神父对话,并改变了神父的态度,高潮和结局就是母亲义无反顾、无所畏惧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前去祭拜孩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交给了他们归纳概括和提炼故事情节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品味欣赏环节,让学生抓住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方面的语句,品味母亲坚强、勇敢、隐忍的形象,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神父与母亲之间的对话,来感受母亲形象的伟大和神父在母爱的感染下,态度由看不起到震惊到关心的变化。这样教给了学生欣赏品味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味能力,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思想,把握了教学重点。

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探究作者在处理情感方面的技巧,这种伟大的母爱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通过探究得出这种情感是通过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插叙手法的运用、侧面烘托、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法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叙述者的煽情、人物的煽情表现出来的,正所谓有情而不见情,这也就是情感的节制胜于放纵,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最后对本课进行总结。

总之,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15.《沙之书》说课稿

这篇小说的作者是阿根廷的博尔赫斯,拉美文学大爆炸时代凸现出来的短篇小说大师。其作品往往构思奇特,结构精巧,情节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这篇课文在构思方面也很奇特,主题多元,带有宗教神秘色彩。小说讲述了我是一个退休的图书管理员,有一天一个卖《圣经》的陌生人来到我家推销一本奇特的沙之书,我买下后,沉迷于他的神秘并陷入了担忧、恐惧之中,最终把这本书藏到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这样一个故事。小说的主题具有多元性,这本沙之书可能象征着浩瀚的星河,也可能象征着知识的无穷,也可能象征着欲望的无止境。

学生在学习这篇小说之前,对小说的文体特征已经有了较好的掌握,系统的学习了小说的叙述角度、场景、人物、情节、结构、情感等,对小说的虚构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主题的多元性; 2.了解小说的虚构艺术,明白虚构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的虚构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事实并不等于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这两点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到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理论,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感知、品味欣赏、拓展延伸和总结五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想通过复习旧知、谈话来导入这篇课文。跟学生谈一谈,我们之前通过单元学习,了解到了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情感、主题、叙述角度等,我们再来通过博尔赫斯的《沙之书》来了解小说的虚构,这样有利于巩固已学的知识,并且顺利过渡到本课的学习。接着请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博尔赫斯的资料进行展示,这样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让学生对作者博尔赫斯产生敬佩之情,为本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氛围。

在感知环节,我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按照情节运行的一般模式,即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入手,提炼出故事情节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得出主要情节就是陌生人来我家推销沙之书,我买下并潜心研究沙之书,我把沙之书藏起来。这样交给了学生归纳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锻炼了学生自主归纳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避免了老师的观点答案代替学生的思考,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而把握了教学重点。

在品味欣赏环节,我想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探究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本书的哪些特点是真实的?哪些特点是虚构的?得出这本书重量异乎寻常,翻过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看到插画后合上书本,再打开就再也找不到了,没有首页也没有尾页,封面和手之间总有好几页,页码无穷尽。文字我不认识,书页磨损很旧,印刷粗糙,每页两栏,书的来历很真实。接下来请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我从购书到拥有到放弃,我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我的感情实际上是由一个没有拥有之前的好奇、渴望心情,到拥有后的喜爱、担忧心情,再到沉迷其中后的恐惧和放弃后的释然的过程。从这种情感的变化过程中,从而揭示出我认为的课文主题,就是欲望没有止境,要懂得适可而止,否则会陷入罪恶的深渊。还有渴望拥有的东西,得到后并不一定就会幸福。要懂得心存敬畏,不要学螳臂当车。还有距离产生美。这样让学生感受到了小说的虚构艺术,了解了小说就是真实的谎言,就是把真实和幻想结合,来源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特点。小说的情节、人物这些虚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说表现出来的主题的真实性和给读者心灵上的震撼、情感的触动性的真实,即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这样把握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实现了主题的多元化,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在拓展环节,我想让学生仿照沙之书,尝试去虚构一个人或一件物品,比如想象未来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把未来的人想象成没有耳朵,没有嘴巴,有很多双手,可以拿很多个手机、平板,来借此批判现在的低头族。这样即学即用,学以致用,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然后进行评比,做成班级速写手册甚至发表。

最后对本堂课进行总结。16.《骑桶者》说课稿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赫赫有名奥地利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一位我个人非常佩服的作家,他不是一个专职作家,他写作也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的作品生前大多未发表,主要写的是小人物,作品采用荒诞的情节和象征直觉的手法,描写人的异化,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骑桶者》在情节方面也显示出了怪诞的一面,通过扭曲的情节来表现社会、人性的扭曲和人的异化。课文写得非常有意思,主要写了处于社会底层我,在冬天里,没有钱买煤取暖,为了抵御寒冷,只好去找煤老板赊账,但又怕被煤老板拒绝,只好骑着木桶去赊煤,我飞在空中,不知道老板娘有没有知道我的请求,我就被老板娘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用围裙给煽到了冰山区域,不复在现。作者就是通过这种诙谐、戏虐的笔调揭示了在物质充裕的世界里,人情淡薄如纱,社会冷漠,人被异化,被隔绝,孤独的现状。达到了一种举重若亲,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了解小说的虚构艺术。

这两点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到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理论,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感知、品味欣赏、拓展延伸和总结五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想通过故事导入这篇课文,给学生讲一讲卡夫卡最有名的《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家人开始对他不满和厌恶,他的人生因此而陷入了孤独、恐惧、绝望之中。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对作者和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接下来请学生介绍作者和表现主义文学。

在感知环节,让学生自主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和内容,让学生从小说情节运行的一般模式出发,找到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课文的开始于天气寒冷,我很贫穷,只好去赊煤,发展是我骑着木桶在空中喊老板赊煤给我,高潮和结局是老板娘出来把我煽到了冰山区域,不复再现。

在欣赏品味环节。让学生自主提出质疑,比如我为什么要骑着木桶去赊煤炭,为什么我骑着木桶飞到空中喊老板讨要煤炭,而不进门?让学生通过质疑明白我是一个胆小、贫穷、孤独、害怕失败、不善交往的人,从而揭示出导致我命运悲剧的原因,除了社会的冷漠,还有我自身的问题。接下来请学生讨论,课文的真实性问题,哪些地方是真实的,哪些地方是虚构的,最后得出骑桶在空中飞着、用围裙把我煽到冰山区域,这些肯定是虚构的,但故事反映的主题思想却是再真实不过了,给我们的心灵震撼要远甚于事实,这也就是所谓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也让学生明白了小说是真实的谎言,是虚构的艺术,说谎是小说家的特权,小说是幻想和现实的结合,小说来源于现实,却又高蹈于现实之上。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想让学生仿照课文,在真实的事件上,扭曲、虚构部分环节链条,就像课文中,去讨煤是一件再真实不过的事情,但我不是走着去的,我是骑着木桶去的,最后,我不是被老板赶出来的,我是被老板娘用围裙煽飞的。从而达到一种变形、扭曲、诙谐、幽默的效果。这样即学即用,学以致用,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略谈外国小说欣赏教学 第3篇

关键词:教学 欣赏 外国小说

一、前言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学习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显得越来越重要。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是基于语文自身特有的人文学科性质的。语文学习从起始到终结都贯穿在情感当中,这是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研究前提,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渐进的认知与情感整合的过程。许多经典的外国小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源于其思想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作家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夫列尔·马尔克斯曾说:“我全部的人生都被概括进了我的小说。”托尔斯泰也说过:“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对小说类的文本而言,情感的体验应该是十分重要的。文学文本是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载体,如果不能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之中,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永远是外在的,不能将文章的丰富内涵化作自己的底蕴。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国小说时,因为同文同种的原因,理解起来更为顺畅,但在学习外国小说时由于历史、文化、风情等差异,读起文章缺乏真切的感受,难以引起共鸣。因此,情感体验式教学在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教学中的关系,如何进行教学进行探讨。

二、教学中应该把握的关系

1.一话题与文本的关系

教材引入了“话题+选文”的体例。以8个话题为纲来组织教学单元,同时也以这一组话题来解读外国小说的内在特质。可以这样认识话题与文本的关系:话题是构成小说的基本元素,话题也是小说欣赏的切入口。话题又是小说解读的基本路径,基于此,不将话题独立教學而采用渗透的方式在教学中努力把文本与话题两者融为一体以话题指引阅读,以阅读感悟话题,既欣赏小说本身也落实话题要素,这应该是一种比较合宜的教学。

2.作家风格与作品个性的关系

教材中所选的16篇小说流派,各异,风格多变,要把握作品、解读到位殊为不易。从作家风格的角度去理解作品不失为一条解读捷径,如前所述的海明威的“冰山”式特色、伍尔夫的意识流、雨果的浪漫夸张、蒲宁的现实客观,以此作为切入点,解读小说往往有提纲挈领的效果。

三、外国小说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体验文本情感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同时配合一些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引起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获得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语文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人文情怀的提升,而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进行良好的情境沟通,形成有效互动,最终提升课堂的活力。在进行外国小说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要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尽力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小说设置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合适的情境的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一旦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文本中的情感。因此,在进行外国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体验作品人物所处的环境,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促进学生对小说的认知和感悟。在教授《娜塔莎》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扮演。娜塔莎·罗斯托娃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在托尔斯泰心中,她就是生命和幸福的化身。作者通过对娜塔莎性格矛盾的揭示,使她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真切细致地显露出来。《娜塔莎》一文中对人物心理的体验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笔者在《娜塔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创作组、导演组、演员组和观众组。引导创作组的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小说内容创作课本剧;引导演员组的学生深入理解剧情,充分表现剧情冲突,借助于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在这一活动中深刻地体验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2.探讨作者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力图表达怎样的主题。这样第二层次的学习直奔话题主题,探究形象特点背后的深刻,学生也完成由表及里。由此人物形象)及彼(作品主题)的思维过程。

3.探究形成作品主题的途径,更深一步地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文本达成主题的途径,同时完成能力迁移,学会自己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主题。三个步骤,三个问题,三个层次,紧紧围绕“主题”逐一展开,传统小说教学中的“三要素”并未逐一讲解突出,文本与话题很好地融合为一体。

4.学生自主学习《炼金术士》,归纳概括主题,并从中发现《炼金术士》主题的达成的途径,以情节为抓手,《炼金术士》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学习成果的反馈。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物的世界的再现,是对人的心灵的表现,是主观对客观即社会生活带有情感的反映。因此,文学欣赏也就必然地要用情感体验来完成。在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式教学,不仅能更好的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学生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感教育,最终实现由文本的课堂走向体验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孙德升.关于提高《外国小说欣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60.

[2]杨坚飞.《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阅读主体的缺失与重塑[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45175.

[3]杨金飞.浅谈《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如何渗透接受美学[J].学周刊,2013,0641.

[4]温德峰.把小说鉴赏的权利还给学生——谈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说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3,0213461.

[5]彭文林.高中小说教学新探[N].零陵学院学报,2003,S13152.

[6]陆美娟.略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1,02187.

《外国小说欣赏》 第4篇

一、探究准备

1、探究目标设定应该可以“面”广、“点”多吗?

【案例描述】

在组织 《沙之书》 的教学时, 在学生初读之后——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 请同学们来说说“沙之书”是怎样一本书?

生1:这本书有异乎寻常的重量。

生2:书的页码的排列无序, 而且是无穷无尽的。

生3:里面的字都不认识。

生4: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 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

生5:插画没有一张重复。

……

师:同学们看书很仔细, 信息找得很准, 很丰富。那么作者对此书的态度如何?

生6:起初占有它时有种幸福感。

生7: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

生8: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

生9: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诊断分析】

在这堂课的探究活动中, 老师设计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 学生就在不断地从课文直接寻找信息进行回答, 进行所谓的探究。这堂课, 学生的探究是低效的, 或者说是无效的, 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基本上学生都能很快地从课文中找出来。实施探究活动, 最关键的是要有明确、具体而且合适的探究目标, 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而这位老师所设计的几个问题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无意义无价值。也就是说, 在组织进行探究教学活动时, 老师需要了解学情, 哪些问题学生是能回答的, 哪些是不能的, 或者经小组讨论后可以回答的, 要将那些有益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探究。像上面的案例中的第一个问题可以将它设计成“这是怎样一本书?请根据课文内容用几个词加以概括并说说这样概括的理由”, 对一部分学生而言, 就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好好想一想了;第二个问题可以将它更具体点, 不妨设计成这样:你认为作者对此书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情感变化?那么, 所探究的问题更明确也更集中概括。

2、探究问题的设计应该循序渐进吗?

【案例描述】

在很多场合发现, 一旦老师发出“接下来小组讨论”的指令, 学生很快就开口“讨论”起来了, 而且场面很热烈, 每个人都能说会道的样子。有老师在上《牲畜林》第一课时时, 布置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这篇小说中“延迟”手法的作用是什么?我的天哪, 学生都还沉浸在朱阿那份滑稽的打扮装束上, 还沉浸在朱阿的射击被一次又一次打断的遗憾中, 老师就抛出了这么个“大家伙”。更令人惊叹的是, 学生们很快进入角色, 充当起了“评论家”的角色。不禁让人疑惑教学的真实性, 学习热情的真实性、有效性。

【诊断分析】

探究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学生的认知是需要时间的, 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突然人为地拔高教学, 在某个知识的识记上学生可以接受, 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不是速成的, 它需要慢慢来。

3、探究兴趣应该优先考虑吗?

【案例描述】

[案例1]上一阵子的《外国小说欣赏》后, 学生已慢慢喜欢上了外国小说, 手上的阅读书籍也多了好几本外国小说名著。有一次, 有个学生拿了本关于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的《山羊兹拉特》的另一版本的资料, 指着它的结尾———兹拉特便用犄角搔搔脖子, 摇晃着白胡子“咩”一声, 这个单纯的声音表达了山羊兹拉特全部的思想, 全部的爱———问我“这一版本的结尾情感表达是否太直白了, 作者原本要让读者去思考有关‘人类与所有其他生命的关系’被取代了”。我说:你太棒了, 你是作家辛格的知音哪!你已走进了他的创作心里了。

我惊奇地发现, 通过一段时间的外国小说教学, 学生的欣赏意识、兴趣和能力已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以前他们基本上感兴趣的是小说的情节内容, 现在已经能从小说的表现技法上有所思考了。

[案例2] 《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二单元话题是“场景”, 在组织学生学习了讲读内容《炮兽》以后, 我想让学生自读《安东诺夫卡苹果》算了。结果, 在批阅那一周的阅读摘记时, 我发现了班上某位女生对课文第40 段有这样一段阅读点评:这段文字是写“我”在森林中狩猎的场景, 十分畅快,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狩猎时的兴奋心情;并且, 作者的描写十分富有画面感, “贪婪”的呼吸, 激动的猎犬, 打着响鼻的马, 都十分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时打猎时的酣畅淋漓;而后来, 场景转变, 变成了一片阴冷的森林, 这种由动到静的画面十分富有动感与张力, 由一只猎狗到一群猎狗的狂吠, 场面已是壮观, 又将整个树林想象成玻璃做的, 犬吠声将树林震得丁当作响, 壮观场面又进一层;作者从听觉和视觉方面写出了“我”对打猎的热爱, 为下文贵族生活的没落作铺垫。

面对欣赏能力这么强的学生, 我不能视而不见, 于是这篇原本被我放弃的课文重新进入我的教学课堂, 设计这堂课时就一个主题:请找出你最喜欢的或最打动你的场景描写的语段加以点评, 小组分享, 优秀的推荐到班上交流分享。许多同学的阅读能力、水平和才华, 在这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一堂课, 我没有发言的机会, 这堂课被学生“抢占”了, 但我自己也收获了教材上、参考资料上看不到的许多许多情趣、理念。

【诊断分析】

一项工作完成效率的高低或质量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这项工作的投入程度。教育, 有很多时候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对受教育对象的兴趣的呵护。从这样的角度看, 这个学生的探究活动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学习, 至少它已经浸染上了一种钻研的精神。所以在组织探究活动时, 个人认为, 学生的探究兴趣应该保护和优先考虑。

二、探究行动

1、探究主体必须有亲身体验吗?

【案例描述】

[案例1]笔者在上《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文时, 以三个问题的连问切入。第一个问题:一个失去独子的母亲, 按常理推断, 她的反应是怎样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悲痛的, 伤心欲绝的。第二个问题我追问:小偷儿子行窃时被人打死了, 他的母亲应该会有什么反应。学生又是齐声答道:感到羞耻, 难做人, 不好意思面对世人。第三个问题:文中的“小偷”母亲又是如何反应的, 你觉得她的这些行为举止正常吗?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出了相应的信息, 得出母亲的这些行为是反常行为。

[案例2]在组织学生欣赏 《山羊兹拉特》第15-24 段的“情感的处理”方式时, 为了表现情感的克制的张力, 曾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山羊兹拉特, 这声“咩”叫中, 你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其中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第一处“咩”, 兹拉特想说的是“幸亏我们找到了这一草垛”;第二“咩”, 兹拉特想来说的是“是啊, 真要感谢这个草垛, 希望这雪早点停了”;第三处“咩”, 兹拉特想要说的是“阿隆别担心, 方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会挺过这一关的”;第四处“咩——咩———”, 兹拉特想要表达的是“你懂的, 你懂的”;最后一处“咩”, 兹拉特是说“是呀”。这个学生的对“咩”字内涵的理解基本上是到位的, 既考虑到了上下文的内容, 又考虑到了羊与人的亲密关系。我的肯定评价刚结束, 有一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 我觉得兹拉特不会这么说的。我觉得前面所有的‘咩’都可将它处理成‘能和主人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 最后两声咩叫可以将它处理成‘我说了这么多, 你怎么还不懂我的心呢。’”。我问为什么这么处理, 这学生说:“阿隆和兹拉特相处那么久了, 彼此要表达什么, 一句简短的话, 一个简单的眼神就足够了, 我和我家小狗就是这样的。”

再多的艺术分析在现实面前都是苍白的, 学生的一段平凡真实的生活经历就可以驳倒再怎么华美虚构的文学艺术堡垒。

【诊断分析】

案例1 的前面两个问题的设计初看起来完全扣住了本单元的教学关键词“情感”, 实则完全可以不理会文本内容依据生活体验就可作出回答, 这样的探究是不必要的。而案例2 中学生对“咩”声的内涵的这样处理有何不可呢?他已经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很朴实地回答了情感处理的最高技法———此时无声胜有声, 人与羊不发声就可以读懂彼此了。

新课程提倡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但我们不能因此作肤浅的探究理解。强调联系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 并不等于学生要亲历、实践一切事情, 并不等于对任何教学文本的理解都要联系现实生活, 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小说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但不可模式化, 机械地以生活体验、生活经验代替文本解读。

2、探究内容可以不加选择吗?

【案例描述】

笔者备课时发现网上有一份关于 《礼拜二午睡时刻》的点评文章, 内容非常仔细, 涉及面也很广, 从文本内容理解、表现技法欣赏、表达情感的提示上, 甚至从标点符号上, 对原文作了不下于七十处的评析, 其中多以问题、疑惑的形式呈现的。于是我将它打印出来交给学生, 让他们以此为学习内容, 自行解决《礼拜二午睡时刻》自读活动。原本想一节课就将这篇自读课文解决掉的, 结果给了学生三节课的时间还没将评点中的提出的问题解决好, 而且学生又提出了好多新问题。

【诊断分析】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些是很简单的, 没有探究的必要;有些是来自学生真实阅读活动中的内容理解上的问题, 但没有探究的价值。要将这些问题全部列为探究内容, 在教学时间上是不可行的。选择探究内容时应该选最有意义、最能加深理解文本内容的问题, 让他们进行重点探究。在学习《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时, 老师是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发现, 但老师更应该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整理, 精心设计探究的过程, 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这样, 一堂课的探究活动才不会迷失方向和目标, 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探究反馈

1、探究不出结果说明行动失败吗?

【案例描述】

笔者在上《丹柯》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丹柯这一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担当、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 理解作者对这一形象所作的种种努力和铺垫, 曾让学生另拟标题与原标题进行比较。结果学生拟了许多让人赞叹不已的题目, 如《路在脚下, 心在何方》、《光明与黑暗的博弈》、《悲剧英雄》、《永不止息的心》、《燃烧的远征》、《孤独的先驱者》、《先驱者的悲哀》、《围》等。其中有个小组的同学经讨论后得出了《踏火》的题目, 初看到这一标题, 我还以为他们写错字了, 应该是“踏灭”才合情理呀。这一小组对我的疑惑进行了这样的阐述:以“踏火”为题有四点理由, 一是沼泽地的恶臭踏灭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之火, 二是征程上的无尽的黑暗踏灭了人们的希望之火, 三是丹柯的博爱踏灭了面对人们误解时的心头怒火, 四是获得自由的人们踏灭了丹柯那颗熊熊燃烧的心火。对学生的这一解说, 我真是佩服极了。

一个原本想让学生认可作者的高明的拟题技巧的探究目的, 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拟题目前狼狈地败下阵来。

【诊断分析】

学生探究的结果显示, 他们并不十分认可“丹柯”这一标题, 老师想要学生认可原标题的艺术性的希望破灭了, 从探究目标与最后的实现之间的关系看, 这次探究是失败的, 但又是成功的。因为虽然探究结果出乎老师的意料, 最终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方向进行, 但学生通过自拟题目这一活动不仅拟出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标题, 而且将小说的主题理解、主要情节的回顾、人物形象的概括再次作了梳理,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梳理不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的, 是老师的“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举。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 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2、探究成果只能是学生的言语展示吗?

【案例描述】

笔者在上《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文时围绕一个教学重点“分析作者在本文中的情感处理方式”, 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探究:

(1) 作为“小偷”的母亲, 她有哪些“反常”之处呢?

(2) 作为神职人员, 神父有哪些“反常”行为、神情呢?他对母女俩的情感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结果那堂课只是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作者对母亲这一形象塑造时用了情感的克制手法。从听课者角度看, 这样的课堂效率太低了,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展示手段太单一了。一般一堂语文探究合作课, 能完成1-3 个主要问题。而一个班级一般设置6-8 个小组, 若以每小组推荐组内一人陈述结论, 所需的时间也是很可观的, 一个问题若6-8 小组全部展示完, 大概需要15 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一堂45 分钟的探究课, 基本上时间是属于学生的, 老师休想多说5 分钟。探究成果的展示只能依靠学生的言语展示吗?

【诊断分析】

《课程标准》中关于小说的教学是这样建议的: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 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 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 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阅读欣赏的报告会, 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此外, 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 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 创办文学刊物, 积极向校内外投稿。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思路初探 第5篇

华师一附中刘晓霞

高二上学期,我校的语文课选择了三本教材:一是必修四,二是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三是读本。其中内容多、形式新的选修教材成为本学期教学的难点。从内容上看,《外国小说欣赏》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两篇课文、一篇理论介绍,而且大部分课文都是短篇,所以,老师可以从容地教,学生也可以细细地学。

如何让这一本选修教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新学期开始之前,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请十个学生谈谈在小说阅读中的方法、心得与困惑。得出的结论是:

1、学生有热情。相对于其他文体,学生更愿意读小说。

2、阅读无深度。一半以上的学生仅以猎奇或是读故事的心态来读小说,把情节一看,阅读就结束了,没有深入分析人物性格、作者技巧、思想内蕴。

3、知识不系统。对于小说阅读的方法,还停留于“情节、环境、人物”三个方面;对于中国小说的发展,只有断点式的印象;对外国小说的发展,一无所知。针对以上情况,我对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做出了这样的定位:

1、教材定位:不是必修教材小说单元的延伸,而是深化、更新和拓展。必修5册书,只有两个小说单元,其中的外国小说只有两篇:《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重在欣赏人物形象,后者重在把握情节和主题。教师应通过本选修教材中的“情节”、“人物”、“主题”、“场景”单元的教学,深化、更新学生在必修中的相关知识;应通过“叙述”、“结构“、“情感”等单元拓展学生阅读外国小说的视野。

2、内容定位:在开课之初(也可以是整个选修模块上完以后),为学生适当勾勒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在进行单元教学时,以理论带欣赏,重点关注必修中没有提到的新概念,如“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人物与情节的淡化”、“主题的实现”等。

具体教学思路如下:

一、结合教材定位,勾勒文学史的大致轮廓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所以,在开课之初,我用了一课时,为学生大致梳理了一下外国小说发展的流程,重点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品及创作主张,强调现代主义小说诸流派的创作主张——向内转、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二、结合学生情况,确定内容上的先后顺序

《外国小说欣赏》一共有8个单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而设定。这8个元素有的是学生很熟悉的,比如“情节”、“人物”、“主题”、“场景”、“情感”;有些是学生很陌生的,如“结构”、“叙述”、“虚构”。而教材的编者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开篇第一单元设置为“叙述”,难度太大,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脱节。所以,我没有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单元顺序来讲,而是按照人物——情节——场景——情感——主题——结构——叙述——虚构这一顺序来安排教学,让学生能够顺利、流畅地把必修中习得的阅读方法迁移到选修教材中来。

在每一单元内部,教材安排了两篇赏析课文、一篇理论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课文赏析和理论指导的顺序。若是学生整体能力出众,教师可以采用归纳法,即先赏析课文,再进行理论总结;也可以采用演绎法,即先进行理论指导,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认识,再用具体的课文来验证这一认识。

三、结合理论指导,确立每单元的教学目标

以“人物”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理论指导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原则——贴着人物写,列举了两种方法——揣摩心理、描写言行,介绍了人物的两种类型——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所以,对于这一单元中我们可以抓住两点来引导学生阅读:

一、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作者塑造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在《娜塔莎》中,我们可以通过娜塔莎的一系列动作来体会这个姑娘的热情和活泼:她披着短外套,跑到索尼亚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又跑到母亲面前,刚刚吻到她,又跑到女仆面前。我们也可以通过娜塔莎的心理来体会这个小姑娘的单纯和对爱情的渴望:她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尔兹的不是她。而娜塔莎与索尼亚的争吵,又可以看出她的盲目、固执,这是人物性格中的负面因素,为人物命运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到这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性格复杂、立体丰满的圆形人物。

四、运用各类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师示范与学生主讲结合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老师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与学生平等的首席。新课改的理念如何落实?选修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一方试验田。

本选修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部分。我们不妨在这两个部分上做文章:精读课文由老师来做示范分析,略读课文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完成。在学生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讲课的切入点和重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难点,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拿出课时和讲台,让学习小组把探究的结果展示出来。

2、分析与朗读、表演、视频相结合选修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有生动的人物对话,对精彩的故事情节,这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在讲《娜塔莎》时,为了让学生通过语言、动作体会人物个性,我在第二小节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一个课本剧表演,在第三小节的教学中安排了一段分角色朗读。

3、课内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因为课内教学时间有限,有些研究课题可以交给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来完成。学生常常觉得新课改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老师又觉得新课改后教学要求高教学内容多,如果把研究性学习与我们的选修课结合起来,就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我在进行外国小说的教学时,有学生对现代派小说很感兴趣。我建议她邀请几位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一个研究性课题小组。然后,我们坐在一起,试着找一个有效的研究课题。在讨论中,我发现几位同学都读过卡夫卡的作品,于是就引导学生把卡夫卡的作品作为研究的对象,题目定为“卡夫卡笔下的真实与虚构”。学生把研究提纲以开题报告的形式传给老师审批,老师附上指导意见后,学生开题、研究,最后以一篇论文作为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五、结合必修教材,完成能力上的顺利迁移

也要注意一点,这一本选修教材和我们必修教材中的小说单元有很多相承相联的地方。教师如果能完成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间的沟通、统一,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完圆形人物的时候,可以加以拓展:在我们曾经读过了小说中,有没有圆形人物?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们在必修中学到的人物形象,如心狠手辣但又聪明伶俐的王熙凤(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曾经安分守己后来揭竿而起的林教头(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外国小说欣赏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第6篇

【关键词】高中 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 有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77-02

外国小说欣赏虽然被安排在选修版块中,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要明确它的定位: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人性发展以及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都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时,应该要有宏观的把握,突出体现教学探究的过程,灵活运用教学评价,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外小说选修课的基本要求为:一是提高文学修养,二是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三是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四是培养写作能力。为了使外国小说欣赏课堂教学更有效,笔者的体会是:

一、要有宏观调控的思想意识

因为它处于选修课程的定位,所以在教学时不能把它当作传统小说教学来处理,要给足学生欣赏的空间,让学生在欣赏外国小说时遨游其中,怡然自乐。

1.思想空间。中国文化在学生头脑中已有牢固的思想基础,对于外国文化他们仍比较陌生,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使外国小说进驻学生的思想深处,使学生具有接受外国小说的胸怀。编者在编写这套教材时也可能充分考虑到此因素,由浅到深,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划分单元,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

2.教学空间。在上述八大块教学单元中,编者在每单元都安排了精读和略读文章,对于教学内容,该让学生欣赏哪部分,是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自行设计,可以让学生欣赏小说文本为主,也可让学生欣赏上述八大板块话题为主。例如《丹柯》这篇文章,通过讲族人所面临的困境来梳理情节,分析丹柯的反常之处来剖析人物,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探究主题。合理舍弃,突出重点,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使课堂走向自主、开放,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因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通过色彩、动作、声音等多种情景,使感官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自然而然也就被激发起来了。例如《娜塔莎》这篇文章要体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那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我国影视界具有代表性战争片《三大战役》中的某一部,使学生在观看影片中感受到宏大的战争场景,深刻理解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同时还能让学生理解基本元素中的“人物”与“场景”元素。

除了通过播放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我们在备课时也应该结合课后思考问题,把它们融入到教学设计中,把教学思考题分解到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丹柯》的时候,可以分步从梳理情节——辨清族人的困境——理解丹柯的反常——分析归纳主题,分解成四个步骤来解决思考题的第一个问题——“《丹柯》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这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中留足了这样的一个空间,不仅解决了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也使课堂显得流畅而有序。

三、以对比阅读教学,促使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外小说选修课的基本要求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结合鉴赏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鉴赏方法有所了解,并能加以应用。例如,在执教高尔基的《丹柯》时,我们可以把它和鲁迅的《药》进行对比阅读教学。相同之处为:1.丹柯和夏瑜都是革命者;2.两个人都为大家献出了生命,都没有得到大家的理解;3.在文章的最后都暗示了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不同之处为:1.再现两者形象的方法不一样,夏瑜在文中根本没有出场,他的形象是通过茶客交谈时侧面表现出来的,丹柯是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他的形象特点的;2.结果不一样,夏瑜虽然为革命付出了生命,但是革命没有成功,丹柯虽然牺牲了,但是他取得了胜利。

通过对比阅读,可以在学生学习中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知识规律,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此方法,对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对照和鉴赏,从中发现差别或共性,进而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不断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便于学生掌握其它的鉴赏方法。

四、在欣赏教学中训练写作方法,培养写作能力

外国小说是文学界不可忽视的艺术结晶,能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说明它们的地位之高,并且它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一门很好的写作教学课程。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要把它与写作联系起来,在欣赏时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培养写作能力。

我国著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是个例子”。所以学生在欣赏外国小说作品时,也应该借鉴文本中的精华部分,通过模仿作家的写作技巧,使自己学到很多写作方法。外国小说中的精美语段描写就可让学生学到很多有用的方法。例如:《炮兽》中“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运用了一系列的事物描写,突出了豹子敏捷、强大、速度快等很多特点,当学生学习完这些作品时,我们就应该要求学生对这些语段进行模仿描写,学习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例如句式的特点,修辞手法的运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等。

总之,欣赏阅读是生命的滋养,可以弹奏出生命中美妙的弦音。写作,是学生最重要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我们在对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时,要有宏观的思想意识;通过多种情景设计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对外国文学鉴赏水平及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明滨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G]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472页、第1页、第229页

[2]吴英华,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J]现代阅读.2010(3)23-24

《外国小说欣赏》 第7篇

文学是一种最具灵性的活动, 多元化是小说欣赏的内在要求, 小说具有多元化解读的特性。外国小说所呈现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下的小说表达着多元化的内在特征。小说作为多元文化的一个载体, 主体在欣赏活动中更容易多一些尊重、理解和包容, 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

一、进入小说情境, 回返叙述本身

在外国小说欣赏课程中, 可以领略小说更多元、更开放的叙述方式和情境。主体在对小说不同的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叙述速度的解读上, 在对小说场景的铺陈、渲染、衬托、象征的赏析里, 在对小说情节的生发、摇摆、嬗变的品味中, 可以身临其境, 沉潜涵咏。譬如《牲畜林》情节上一直围绕危机运转, 可以赏析其“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的叙述节奏趣味。

二、在开放、深入的探究活动中欣赏

开放型和多元化的小说欣赏不是停留在知晓叙述故事、了解小说人物、清理小说情节的单一层面和向度上, 必须向小说文本的纵深发展, 进入文本的内核, 开放、广泛、深入地探讨小说, 开放型与多元化的小说欣赏才能更好地达成。

1.虚构。

小说是“说谎”, 是想象, 是虚构。在小说的虚构中, “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 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在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卡夫卡的“城堡”里, 主体可以探讨一种世界的神秘、人生的荒诞处境, 欣赏一种更深刻的真实, 心灵的真实。

2.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呈现着自身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欣赏活动中, 完全可以对小说的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和探讨。譬如对《沙之书》的主题探讨, “沙之书”代表神秘之物、无限之书, 有着多重隐喻。

3.人物。

选本引入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概念。“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 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对这一类人物, 主体尤其要注重探讨。在小说的变化的叙述流程和多重的情境里, 人物形象逐步完善和生成, 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形象。譬如老托尔斯泰笔下的“娜塔莎”这一人物, 由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长成多情、满怀梦想的少女, 到进入热情奔放的青年时代, 到爱情毁灭, 到绝望服毒, 到再度回到幸福并再度陷入痛苦乃至绝望, 最终进入完美幸福的生活。要探讨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 必须观察她的行动, 聆听她的语言, 深入揣摩其心理, 窥探其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内心世界等。

4.场景。

有些优秀的小说或淡笔勾勒或浓墨重彩地展开场景描写。场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人物在场景中生活, 事件在场景中展开。所以欣赏活动规避不了对场景的赏读。场景不是单纯的客观再现, 往往具有多重的功能。它可以导引人物出场, 譬如“炮兽”肆虐时, “乡下人” (布瓦斯贝特洛伯爵) 的出场;它可以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不妨探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不同场景下的欢快热闹、清新闲适和萧瑟忧伤的意境和氛围。当然在对场景的欣赏活动中, 还可以探讨其推动情节、揭示人物性格、衬托事件、作为象征等多重功能。

三、朗诵、表演、观摩影片等生动活泼的欣赏活动

新课标对小说和戏剧选修课教学提出如是建议:“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结合观摩剧、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剧场的戏剧演出、有关音像资料, 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作品。”如分角色朗诵《牲畜林》、《骑桶者》小说片段, 观看影片《战争与和平》有关娜塔莎参加舞会的片段, 改编《丹柯》并进行舞台剧表演等, 可以更好地贴近人物, 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 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 深入领会小说的内涵。

四、延展性探究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只是一个小说的选本, 从发展的角度和终生学习的观念上说, 主体对小说的阅读和欣赏不可能拘囿和停滞于此。选本不是藩篱, 而是一个有力的平台, 是一个开放的窗口, 是为了主体的更高远目标和心境, 所以需要引领主体进行延展性阅读和欣赏。

可以进一步探讨作家与作品、作家与流派的关系, 由“这一篇”延伸到“这一类”, 由“这一个”拓展知道“这一派”。譬如, 由《炮兽》 (《九三年》) 可以延展到《巴黎圣母院》, 欣赏雨果小说的“对照手法”运用。由卡夫卡的《骑桶者》可以延展到《变形记》、《审判》、《城堡》等, 探讨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与荒诞处境。由《桥边的老人》可以延展到海明威的小说系列, 赏析其小说世界的“硬汉形象”、小说艺术的“冰山理论”。可以将外国小说与中国小说放在一起, 进行比较性的阅读和欣赏, 可以寻找中国当代小说的“西方后现代小说痕迹”, 可以关注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等。

《外国小说欣赏》 第8篇

值得关注的是,小说话题的这些理论阐述的确定,与该教材的编者曹文轩的学术著作《小说门》有许多相通之处,《小说门》中的理论在教材中有诸多体现,《外国小说欣赏》饱含曹文轩的学术观念。在此,我们将两书关于小说话题的部分作一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在话题的选择上,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个小说的基本元素都能在曹文轩的学术作品《小说门》中找到来源,“虚构”、“结构”等标题甚至是直接取用。教材在话题设置很大程度上依托编者曹文轩的理论著作《小说门》,曹文轩在绪言中就提到:

《小说门》将坚持我在《思维论———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一书中所坚持的一点———充分理论化,将它作为小说的理论来进行论述,但又不打算落入那种“大而无当”的理论幻景与一般学术文字的叙述俗套,也不打算采用某些叙事学研究者的那种吹毛求疵的、刻板的、过于量化的路数;尽量将学术研究所必要的理性与对文学进行学术研究所必要的理性与对文学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必要的艺术悟性结合起来,来完成对若干问题的论述。我首先承认的是我自身的阅读经验。

而在后记中,曹文轩也强调: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纯粹的学术著作,书中的观点虽然是经过长期大量阅读理论著作所形成的,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创作实践中所体悟到而形成的。

可见,曹文轩《小说门》注重理论化,是有着自己许多的阅读体悟的学术性作品。但是作为一本语文教科书,读者是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和学生,而不是专业的小说理论的研究者或外国小说方面的学者,因此在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上,编者在借鉴的同时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我们以“结构”这一话题为例:

以上是两本书关于“结构”这一小说基本元素的一些内容安排,我们可以看到,《小说门》中的“结构”的切入点很大,描述也相对宽泛,而教材中的“结构”话题则针对性更强,观点明确。见微知著,《外国小说欣赏》在“话题”呈现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话题选择难度适中

这八个话题与小说这一体裁紧密相关,是欣赏或者研究小说会考虑的一些基本元素,这些元素也是获得广泛认可的,存在的争议也表较少;而这些话题,特别是其中的基本话题,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水平,是中学生在欣赏小说,特别是外国小说时最需要了解也是最需要学会运用的基础元素,而延展话题则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方面的考虑,这种理论知识上形成的梯度,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接受上能够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编者曹文轩在《外国小说欣赏》前言中也提到“话题的深度,既不按当下高中生的上等水平设定,也不按当下高中生的低等水平设定,而以高中生的中等水平作为参照。”而选择这些难度适中的话题,也符合《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在“小说与戏剧”系列的课程评价———“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对作品人物、情节、场景等产生具体的感受,能否在阅读中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

2.话题阐述深入浅出

编者在表达话题的内容上也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以多举例,多提炼,少纠缠名词术语的方式,将专业化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大致看懂基本话题,也让学生进入一个新境界,感受到学习外国小说的新视角,同时通过延展话题也将欣赏外国小说的难度展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教材第六单元的话题是“结构”。书中认为“结构是一个‘容器’”,“一个好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够将生活中的某些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来,二是还能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而这在《小说门》中是没有具体说明的;另一方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对于小说元素具体阐释,《外国小说欣赏》结构话题中的“层层推进”就来源于《小说门》中,结构形态中的“层递”,但两者在语言表述上有着明显区别:

“古典小说常采用层层推进的结构。这种小说线路比较清晰,并且有规律性的频率。即使是在规模较大的小说中,存在主线与复线,或者几条平行的线索,小说家也可以让节奏感一直有条不紊地保持到结尾。”———《外国小说欣赏》

“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小说结构。古典形态的小说,十有八九,都是这样一种结构。这种小说线路较为清晰。它虽然并不是大路朝天笔直一条,但它的弯曲也是清晰的,并且有规律性的频率。起、落、起、落,或起、起、落、落,总会有一种明快的运行节奏。可以是只有一条脉络纵贯全文,也可以有复线一并向前。后者情况相对复杂一些。越是大规模的小说,就越有可能有复线的设置———只有一条脉络会大致单调。复线与主线还会交叉,并发生感染,互为对峙又互为融合。有时,复线会融入主线而消失,有时,在融入后又会生出复线。……”———《小说门》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古典小说这一层层推进、层递的结构,教材的描述简练、通俗,易于学生理解,而《小说门》则更加丰富和详细,也有更理论化、专业化的术语。如果说前者是“严谨的教材语言”,那么后者语言则有着明显的“曹文轩风格”。

深入浅出的另一鲜明特征就是在阐述话题时“多举例”。在阐述话题的过程中,首先自然有针对这一单元的两篇选文来进行赏析的。如在阐述“层层推进”这一结构时,就结合了这一单元的精读文本《牲畜林》;在阐述话题时,又引入了大量的外国小说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受到认可、肯定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或给出相关片段,或整体概说,这些例子既使抽象的话题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话题,吸收知识,又为学生欣赏外国小说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

话题的编排是《外国小说欣赏》的一大特色,也是教材在编排上的创新之处,肯定这一突破的同时,笔者也存在一些疑问:

1.话题选择的理据

《外国小说欣赏》和《小说门》的紧密联系不言而喻,教材也选择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适中的“话题”,但纵览《小说门》,其包含的小说知识非常丰富,有许多元素在笔者看来也是值得或是有必要让学生掌握,或者说是进一步学习的,如“时间”、“空间”两大元素,结构中除“层递”之外结构的几个形态(双拱、串联、镶嵌、框架、环形、交错)……因此,话题选择的理据是不充分的,为什么选择这几个元素,而不是另外几个,为什么选择其中的这几个小点而不是另外几个,选择时的标准具体如何,编者并未给出明确的回答。而曹文轩在创作《小说门》时,也提到“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纯粹的学术著作,书中的观点虽然是经过长期大量阅读理论著作所形成的,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创作实践中所体悟到而形成的。”这虽是编者曹文轩的谦虚之语,但这八个元素的理论依据是不是足够,可能就会给人一些疑问。笔者认为,这八个话题是在欣赏小说过程中必须给予关注的,但从各自的内涵、外延来看,是不是属于同一层面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例如有些是小说整体(叙述、结构、虚构等),有些是内容局部(场景、人物、情节等);而有些话题部分甚至还出现一些冗杂,例如在“情节”这一话题中有“摇摆”,又有“结构”中提到的“危机”,难免会让学生在略显专业化的描述中产生疑惑;此外,在外国小说的欣赏上,小说的语言、小说修辞、荒诞化等等也是研究小说的热点,编者也可以适当跳脱出《小说门》,适当进行选择。

2. 话题顺序的理据

正如上文提到的,有些话题关注的是宏观上的小说整体,而有些则是微观上的内容局部,进一步引出笔者的追问则是这八个话题的编排顺序的依据为何,内部逻辑是什么,是按照难易程度还是话题的重要程度或是其他,这些都不是十分清楚,编者也并未说明。在初中阶段及高中的必修课程中,学生也接触到小说的学习,必修教材教师教学涉及较多,学生学习较为熟悉的是传统的元素: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等。而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或侧重于实际应用,或着眼于鉴赏陶冶,或旨在引导探索研究。那么,选修教材必须考虑必修教材的情况,从教师的教学进度,学生的接受程度上来说,可以将一些传统的熟悉的小说元素安排在前面,再延伸新的元素与话题,建构小说知识系统,提高学生欣赏水平。而教材《前言》中提到的“对话题的阐释,以介绍文学常识为尺度,顺便勾画外国小说在某一方面的变化脉络。”以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变化脉络的勾画是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的,教材也没有通过话题板块,将变化脉络解释成明确的条理和头绪,还需纵深挖掘,浅易解释。

3. 话题与选文的侧重

《外国小说欣赏》以“话题”为核心来指导单元编排,这是其特色与突破,但强调小说的相关知识到鲜明突出的地位,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但是否会削弱其文学性,忽视学生独立的情感体验,也是值得思考的。这一编排方式对小说元素进行集中阐释,使得在教材中小说专业化、理论化的知识的比重逼近与小说选文的比重。为了阐述知识,文本在教科书中是被当作“例子”来呼应话题,但选文本身又具有的经典地位,这就会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造成困惑,即学习中究竟是该以知识为重点,还是以选文为重点,另一方面选文的经典性也代表着其有强大的可读性,以简单的一个或某几个话题来解读是否会给学生造成单一指示,给多角度欣赏小说造成障碍也是一个疑惑。

参考文献

[1]曹文轩,2002《小说门》。

[2]《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200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3]张影,2011.4《新课程背景下的外国小说欣赏课教学探究》。

《外国小说欣赏》 第9篇

一、“千江”———“外国”之多姿多彩

相比中国文学, 它是外国的;相比中国古代文学, 它基本上是现代的;相比于一国文学, 它是多国家多民族的。———千姿百态的世界文学大江大河在这本教材中优美地奔流。这与《课程标准》关于小说与戏剧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 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 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作出恰当的评价。

1. 内容的“异域风情”

每一条大江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母亲”, 大江两岸风土人情正是因为各不相同, 所以精彩纷呈。

比如芬芳而忧伤的“苹果”图景。

它让我们领略到那个时代的俄罗斯风情:这里有乡土气息浓郁的农谚俗语, “拉弗连季伊节雨濛濛, 不起浪, 不刮风, 好过秋来好过冬”。有苹果的芬芳, “……记得那槭树的林阴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有欢乐的聚会, “逢到节日, 窝棚附近热闹得如同集市一般, 树林后面不时闪过鲜红的衣裙……”

比如轻松而好笑的“牲畜林”。

战争可以这样“气氛轻松、描述搞笑”吗?作者对意大利民间故事情有独钟, 他认为, 意大利民间故事讲述的原则, 是和谐的原则, 很少暴力野蛮的情节……文学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 而应该是轻灵、智慧地反映生活, 文学应该有自己的角度。在那扫荡的日子里, 树林里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最高兴的还莫过于骡子……猪专拱地……———但这样的德军比打劫的还要“温柔”。于是只能感叹意大利民族的浪漫情怀和乐观心态;进而想, 这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民族, 他们似乎没有经历战争的残酷, 对战争没有深刻的认识。于是也只能赞叹作者童话般的美好情怀和丰富想象力。这大概就是民族心理差异吧。

2. 表达的“特立独行”

一方水土一方人, 他们表达思想的方法、技巧也是我们之前所少见的, 很精妙的。

比如那自由遐想的“墙上斑点”。

这是泰晤士河的波光、欧塞河的月影中的优雅和美丽。我们都知道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但它是怎么展开意识流动的呢?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呢?这值得追问也必须追问。其魅力概括起来可能就是“让叙述和思想自由地流淌”。大约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相似联系, 这是并列的比较, 借助相似点, 用比喻手法, 由此物到彼物, 从这里到那里, 思维呈跳跃形态。“……火红的炭块……鲜红的旗帜……无数红色骑士……” (2) 相关延伸, 根据逻辑线性展开内容, 思维像链条般延展下去。“……钉子……油画……小肖像画……赝品……房客……搬出这所房子……家具……” (3) 场景描述, 这是“相似联系”“相关延伸”后的具体描写, 使小说内容显现详实生动的一面, 思维像烟雾一样弥漫开去。“莎士比亚……对啦, 不管是他还是别人, 都行。这个人稳稳地坐在扶手椅里, 凝视着炉火, 就这样———一阵骤雨似的念头源源不断地从某个非常高的天国倾泻而下……”还有随时评论、自由抒情、回忆等。而斑点只不过是现实点, 一次斑点的出现是前一段遐想的完结也是接下去一段遐想的开端。每次作者都抓住斑点的某一方面特点展开遐想。相比传统小说借助于小说情节、人物, 意识流小说能直接地方便地表达作者思想, 伍尔芙可贵之处就在于她能细腻而形象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点、看法、批评。这些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小说的价值。

比如那坚忍克制的“午睡时刻”。

这大概是我们所见的最“酷”的表述方式了, 作者像杂耍一样不断地从衣兜里掏出各种各样的叙述法宝, 充分铺垫、不断推进, 但就是要让情感在“暗中”奔流汹涌。首先是从容营造情境。一切都在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别有用心”地有条不紊地展开, 而且一展开就是过半的篇幅。如铺垫, “火车刚从震得发颤的橘红色岩石的隧道里开出来, 就进入了一望无际、两边对称的香蕉林带……”如暗笔, “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 身材矮小孱弱……”如设疑, 作者让我们感受到了弥漫在情节中的吸引力:她们是谁?要去哪?去干什么?“……她们径直朝神父家走去……”“我要找神父”, “我有急事”……作者就是不“表态”, 只是呈现事实, 只是不断深入。像层进,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 ’女人不动声色地说, ‘我是他母亲。’”———从这里开始, 我们和神父一样, 开始变得不安起来。然后, “卡洛斯·森特诺”“是我的独生子”, 作者让女人站在所有对小偷有“偏见”自以为占据着道德高地的人的对面, 毫无愧色地坚决地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再继续补充具体的惊心动魄的内容!于是我们发现这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或者说道德在情感面前显得多么苍白。

二、“有水”———“小说”之文体特点

如果说诗歌如溪流, 清澈优美;散文如湖泊, 宁静优雅;小说则如江河, 气象万千。

为什么会是“小说”?因为这是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薄弱”的地方, 我们有《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但是没有古代的或现代的小说欣赏。相比中国, “外国的小说”显得发达, 突出“小说”文体特征是这本教材教学内容的应有之义。

1. 体现单元话题

曹文轩在教材的“前言”中说:不是在一般意义上阐述这些话题, 而是偏重于外国小说方面的物质, 标题本可定为“外国小说的叙述”“外国小说的场景”等, 因本教科书名为“外国小说欣赏”, 故简称“叙述”“场景”等。———也就是说, 这里关于小说的理论、术语, 有特定的对象, 和我们熟知的中国古典小说有不同的地方。

比如“视角”之比较。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第8页, “全知视角”:一般说来, 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有限视角”:……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 故意隐藏一些环节, 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比如“人物”单元之素芭形象。

教材第61页, “言行是内心世界的流露”:在《素芭》中, 哑女素芭虽不能用语言来说话, 我们仍然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和一颗晶莹剔透的心。首先, 作者刻画了素芭的眼睛……这或许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角度、内容, 如果我们仅仅立足于对素芭命运的同情, 可能没有抓准“这一篇”的特点。泰戈尔是语言大师, 他比一般人更清楚语言的苍白无力。相比之下, 心灵的沟通则要紧得多。如果把素芭放到泰戈尔创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去考察, 这一点会显得更清楚。泰戈尔对印度的种姓制度、童婚制度、陪嫁制度、寡妇殉夫制度等对印度妇女的压迫深感沉痛、愤怒。像《河边的台阶》中的库苏姆、《邮政局长》中的勒袒、《法官》中的基罗达等等, 她们和素芭一样命运悲惨、苦难深重, 她们孤立无援, 不敢反抗, 实际上也无从反抗。这些女性最终都被社会吞噬, 而且似乎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所以素芭的“哑”更具有普遍的象征意味。———这或者就是作者赋予“哑”的深层象征意味:即使再多的话, 再有力的反抗, 对父母而言, 对这个社会而言, 也就是无声!哑女的悲剧里, 不也是人类前途的无言悲歌吗?

2. 关注新鲜观点

教材中有不少观点让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 非学不可。

比如“情节的摇摆”。

教材第69页: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 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 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疑不定的状态。“摇摆”这种说法很有意思, 十分新奇, 而且非“摇摆”一说不可。首先, “摇摆”不是“曲折”。“曲折”常常是“前进的”, 而“摇摆”多是“没前途的”。比如《桥边的老人》, 老人有多次“应该走了”“却走不动了”的“摇摆”。第二, “摇摆”也不是“呼应”。因为“呼应”多半“积极”, 常常在情节、内涵上有变化, 有提升。但“摇摆”比较“消极”。往往呈现出迷惘、不知所措的情态。第三, “摇摆”的作用是“腾挪出”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作品主题的“舞台”。传统的“舞台”多是空间, 比如《娜塔莎》, 家里、舞会、家里。但“摇摆”在空间上往往是模糊的, 但故事开始了, 在“时间”里展开了。像《墙上的斑点》, 内容从斑点“摆”出去, 展示一会, 又“摆”回来, 如此多次。这可能就是作者想用“摇摆”带来的悲剧感———无望、绝望。

比如“虚构的意义”。

教材第96页“虚构意识的逐步确立”:……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 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 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三、“千江月”——“欣赏”之深化落实

无论哪条大江, 无论怎样姿态的水, 映出的都是月亮, 而且只有一个月亮, 那就是语文素养。“无论是外国小说还是中国小说, 就小说艺术而言, 其道理是相通的……”“最终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提升人生境界。” (曹文轩)

1. 突出选修“选择性”

“选修”是“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相比必修教材, 我们的教学内容要突出“选择性”, ———它本来就是学生可以跨班、跨年级、跨校选课的, 是针对有特长、兴趣的学生而设的。从这个角度来说, “外国小说”教学内容不能仅止于理解, 而要“欣赏”———质疑、探究、创生。

比如《丹柯》的主题探究。

学生们普遍认为这篇小说没多大意思, 无非是英雄带领人们寻找新家园。但有一个学生的看法———“丹柯为这样的人们而死太不值得了”———引出了这篇小说“三问英雄”的深刻的教学内容。一是为什么英雄总能在危难时出现?因为人们总要生存下去, 当时, 他们实际上已别无选择!换句话说, 人们需要英雄, 于是英雄出现了。二是为什么英雄非掏出心来不可?因为只有牺牲能证明爱。这是人们对自己领袖的要求, 准确地说是他们对自己勇气极端痛苦的拷问, 是对自己决心的检测。三是为什么英雄一定要死去才行?这是人类卑劣的本性使然, 困难一旦消除, 人们自私狭隘的本性便又表露出来, 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快乐, 他们似乎已完全忘记了曾经的苦难。

2. 落实高考“选拔性”

“千江月”的“现实作用”只有“一弯月”, 那就是“语文检测”。就目前看来, 高考对“文学作品”的“选拔性”要求还是能比较全面而科学地体现“外国小说”教学的“欣赏”特点的。

先看近三年的高考试题:2009年, 英国大卫·洛契佛特《魔盒》;2010年, 李丽娟《静流》;2011年,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第9车厢》;2012年样卷, 美国鲍勃·普科斯《杰克的领悟》。如果我们把这本教材当做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练习文本, 就无所谓“精读”、“略读”, 它们都是很好的高考练习材料, 而且我们会发现, “略读”的文章总体上比“精读”要精彩。所以教学内容中可以多一点练习、多一点高考要求, 这很切实, 也很必要。

叩开小说阅读与欣赏的门扉 第10篇

鉴赏文学作品, 指阅读文学作品时, 读者凭借作品的语言和艺术形式, 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作品的意蕴, 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 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在阅读中感受美、欣赏美, 进而表现美、创造美, 在鉴赏中丰富情感, 提高修养, 形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这将是一笔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小说是文学作品家族的主角, 7~9年级学段的教材中小说占据很重的分量, 本文试就小说的阅读与欣赏谈一些教学的体会。

一、统观全篇, 感知入情境

小说是作者感受、体验社会生活的结果, 人物形象是作家情趣和意识的反映, 是作者感情的结晶。阅读鉴赏小说, 要引导学生通读全篇, 把握小说中的人、事、物、景, 获得整体印象, 注意事态发展, 关心人物命运, 留心景物变化, 将知识、情绪、兴趣、意志等融入到小说的意境中, 在头脑中描绘出鲜活、切近的画面。如短篇小说《孔乙己》, 要通过阅读感知全文, 走进“咸亨酒店”体验孔乙己的悲惨生活, 从“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看世态人情的冷漠和孔乙己的社会价值;从孔乙己的脸色、动作, 有谋生条件却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 轻视体力劳动, 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屡屡偷窃等, 看孔乙己不会营生, 好喝懒做的个性;从精神无聊、思想麻木的“短衣帮”酒客拿孔乙己的不幸与痛苦取笑作乐的快活情绪与孔乙己被嘲笑时内心的痛苦, 死要面子地狡辩, 看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制度对人们的思想毒害以及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从同样都是读书人, 沿着科举制的阶梯爬上去的丁举人可以毒打同样是读书人却穷困潦倒的孔乙己的现实看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孔乙己“退场”时凄冷的环境渲染看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玩味, 咀嚼揣情怀

鉴赏小说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晶, 依据自己的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诵读、咀嚼小说, 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 引作者感情的源泉, 让情感的溪流奔泻。

如《故乡》中, 鲁迅对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劳苦大众深切的同情, 寄寓在他所刻画的勤劳、善良却又麻木、无知的闰土身上, 这种情怀必须经过反复诵读、玩味, 体会才能深刻。又如《这不是一颗流星》, 咀嚼“要是这只熊死了, 不是有熊皮了吗”“有了熊皮, 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 体会五岁的小浩波水晶般纯洁的心和对保姆阿婆深挚持久的感情。

三、理性审视, 思索悟情理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经过陶情冶性, 学生具备了美的感知力, 会带着审美欲望去阅读, 但这并不够, 还要让他们明理, 会用理性的目光审视小说, 与作者一起观察社会, 思考人生, 经过情感体验和审美探究, 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 从而提高思想认识, 提升人格品位, 使感情理性化,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阅读短篇小说《窗》, 着重让学生领悟:有美好的心灵, 对人有爱心, 就会心胸豁达, 也就会时时为他人着想, 甚至为他人制造“美丽的谎言”。这种人是伟大的、高尚的, 如靠窗的病人;而心灵丑恶、心胸狭窄的人, 总是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甚至丧失人性, 这种人是卑鄙的、可耻的, 如不靠窗的病人。读《离别的礼物》, 要跳出家庭关系的藩篱, 从孝敬老人、关心长辈的道德风尚的高度来颂扬聪明懂事的彼得孝敬爸爸, 同情爷爷的社会伦理道德, 斥责“那个女人”不孝敬老人, 欺凌、损害长辈的不道德的思想行为。

四、拓展延伸, 想象补空白

在小说中, 作者不可能对每一个情节或细节都展开叙述, 或简略, 或含蓄, 甚至故意留下空白, 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就要求读者不拘泥于小说的具体描述, 突破小说的有限形象, 领会更为深远的意义, 凭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感受去想象、设计、描绘出烙有自己个性印记的新形象。

《外国小说欣赏》 第11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踯躅(chú) 箭镞(zú) 月杪(miǎo) 倾圮(pǐ)

B.俯瞰(kàn) 蹒跚(shān) 鬈曲(quán) 怂恿(sǒng)

C.脚踝(ké) 黑黪黪(càn) 忧悒(yì) 宿愿(sù)

D.驯服(shùn) 惬意(qiè) 赝品(yàn) 看管(kà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磨炼 门可罗鹊 怡然 毅然决然

B.寒喧 立竿见影 抱怨 以德报怨

C.切磋 食不果腹 慌乱 兵荒马乱

D.针灸 心悦臣服 相亲 文人相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世界级网球名将桑普拉斯在ATP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以3比0轻松地击败老对手阿加西,夺得冠军,这是他第五次______________ATP。

②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________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正当海峡两岸人民“三通”呼声愈高时,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本来可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______________了。

④艾滋病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______________防止艾滋病的行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A.问鼎 敬赠 搁浅 因而

B.夺冠 敬赠 搁置 因而

C.夺冠 惠赠 搁置 而且

D.问鼎 惠赠 搁浅 而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叙述角度有“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叙述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视角。

B. 《炮兽》和《安东诺夫卡苹果》都是重视场景的描写,但是《炮兽》中的场景描写是舒缓的,或者说,场景没有为一个情节主线服务,而《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的场景则是融入紧锣密鼓的情节之中,一环一环,扣人心弦,它的场景描写所用的词汇都特别短促、密集。

C.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96部长篇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D. 《墙上的斑点》的作者是弗吉尼亚·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早期主要人物。《墙上的斑点》完全由内心独白组成,自然带着想象的杂乱无序的特点,因而小说在叙述结构上也是杂乱无章的。

6. 为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爱情是千古的疑难,是上苍留给人最大的谜题。

②问世间,情为何物,值得用生命去等待和交换?

③也不要问爱过了的人,他们不见得能给出答案。

④当爱消逝如飞雪时,剩下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⑤我们无人可问,也无人可答。每个答案都不会完全一样。

⑥这个问题,不要问正在爱的人,他们意乱情迷,给不出清醒的答案;

A. ①⑥②⑤③④ B. ②⑥③④⑤①

C. ①⑤②③④⑥ D. ②⑤③④⑥①

二、阅读理解(共22分,共4题)

米龙老爹

莫泊桑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在火雨下面出现了,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

男人,年约四十的强健汉子,端详他房屋边的一枝没有结实的葡萄藤,它曲折得像一条蛇,在屋檐下面沿着墙伸展。他说“老爹这枝葡萄,今年发芽的时候并不迟,也许可以结果子了。”

那枝葡萄,正种在老爹从前被人枪杀的地方。

那是1870年的事。普军的参谋处驻扎在这个田庄上。庄主米龙老爹,竭力款待他们,安置他们。

一个月以来,每天夜晚,普兵总有好些骑兵失粽。

这类的暗杀举动,仿佛是同样的人干的,然而普兵没有法子破案。但是某一天早上,他们瞧见了米龙老爹躺在自己的马房里,脸上有一道刀伤。

两个刺穿了肚子的普国骑兵被寻着了。其中一个,手里还握着他那把血迹模糊的马刀。可见他曾经格斗过的。

那老头子被人带过来了。

团长用法国话发言了:“米龙老爹,您知道今天早上在伽尔卫尔附近寻着的那两个骑兵是谁杀的吗?

那老翁干脆地答道“是我。”团长吃了一惊,缄默了一会,双眼盯着这个被逮捕的人了。米龙老爹用他那种乡下人发呆的神气安闲自在地待着,双眼如同向他那个教区的神父说话似的低着没有抬起来。

这老翁的一家人:儿子约翰、儿媳妇和两个孙子,都惊惶失措地立在他后面十步内外的地方。

团长接着又说“您可也知道这一月以来,每天早上,我们部队里那些被人在田里寻着的侦察兵是被谁杀的吗?”

老翁用同样的乡愚式的安闲自在态度回答“是我。”

“您是怎样动手千的,告诉我吧。”

“我现在哪儿还知道?我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团长接着说:“我通知您,您非全盘告诉我们不可。您很可以立刻就打定主意。您从前怎样开始的呢?”

那汉子向着他那些立在后面注意的家属不放心地瞧了一眼,又迟疑了一会儿,后来突然打定了主意:“我记得那是某一天夜晚,您和您的弟兄们,用过我250多个金法郎的草料和一条牛两只羊。我当时想道他们就是接连再来拿我一百个,我一样要向他们讨回来。并且那时候我心上还有别样的盘算,等会儿我再对您说。我望见了你们有一个骑兵坐在壕沟边抽烟斗。我取下了我的镰刀,蹑着脚从后面掩过去。蓦地一下,只有一下,我就如同拔下一把小麦似的敲下了他的脑袋。我那时就有了我的打算。我剥下了他全身的服装。”

那老翁不做声了。那些感到惊惶的军官面面相觑了。后来讯问又开始了,下文就是他们所得的口供:

那汉子千了这次谋杀敌兵的句当,心里就存着这个规念:“杀些普鲁士人吧!”

普军听凭他随意出入,因为他对于战胜者的退让是用很多的服从和殷勤态度表示的,他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

他穿上了那个死兵的服装,躲在矮树丛里。骑兵走过来了。等到相隔不过十来步,米龙老爹就横在大路上像受了伤似地爬着走,一面用德国话喊着“救命呀!”骑兵勒住了马,明白那是一个失了坐骑的德国兵,以为他受了伤,刚刚俯着身躯去看这个素不认识的人,肚皮却吃了米龙老爹的马刀。

但是,被审的前一天,那两个被他袭击的人,其中有一个在老翁的脸上割了一刀。

口供完了之后,他突然抬起头自负地瞧着那些普鲁士军官。

“账算清了我一共杀了16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我从前打过仗。从前也就是你们杀了我的爹,你们又杀了我的小儿子。从前你们欠了我的账,现在我讨清楚了。我们现在是收支两讫。”

老翁挺起了关节不良的脊梁,并且用一种谦逊的英雄姿态在胸前叉起了两只胳膊。

团长站起来走到米龙老爹身边,低声向他说“也许有个法子救您性命,就是要……”

但是那老翁绝不听,向着战胜的军官竖直了两只眼睛,这时候,一阵微风揽动了他头颅上的那些稀少的头发,他终于鼓起了他的胸膛,向那普鲁士人劈面唾了一些唾沫。

团长呆了,扬起一只手,而那汉子又向他脸上唾了第二次。

不到一分钟,那个始终安闲自在的老翁被人推到了墙边,那时候他才向着他的长子约瀚、他的儿媳妇和他的两个孙子微笑了一阵,立刻被枪决了。

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位叫米龙的老翁在德国进攻法国时,冒着巨大的风险,背着敌人在夜里勇杀德国巡逻兵的故事。

B.“别样的盘算”是指米龙老爹在敌军驻扎到他的家乡时就盘算好了的要杀死十六个敌军为自己的父亲及小儿子报仇这件事。

C.这篇小说从生者的回忆转入正题,先提出普军官兵屡遭夜袭的奇案,后回叙米龙老爹的英雄事迹,把—个简短的故事写得回环多姿。

D.米龙老爹两次向敌团长吐唾沫及审问时“挺起关节不良的脊梁,并且用一种谦逊的英雄姿态

在胸前叉起了两只胳膊”的细节描写,表现老爹视死如归的精神。

E.米龙老爹被捕后,竟然非常痛快地坦承了自己杀人的事实,这体现了米龙老爹作为一个农民所固有的质朴诚实、不会撒谎的本性。

8. 米龙老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小说开头对丰收在望的景象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本文的叙述人称有多次变化,请分析有哪些变化?对此有人认为好,有人认为不好,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分析。(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共3题)

11.阅读《高老头》选段,按要求回答。(6分)

“一个也不来,”老人坐起来接着说。“她们有事,她们在睡觉:她们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唉!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了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

高老头去世前,只有大学生拉斯蒂涅陪在他的身边,他听了老人的这些话后,该怎样对老人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回首2013,在这一年里,一定有很多事情令你记忆深刻或满怀感触。你能用一个字描绘出武汉的形象吗?请结合你的切身感受,推荐一个汉字并说明推荐的理由。说明理由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字。(8分)

推荐的汉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6分)

日本政府“购岛”闹剧一出,中国赴日旅游人数锐减,国内多家航空公司也调减了赴日航线,日本航空公司也因客源不足减少了中国航线班次。在东京召开的亚洲最大旅游博览会——“2013年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最大的参展团中国旅游展团因为“购岛”闹剧的干扰,而表示不参加此次活动。中国国家旅游局驻东京办事处,本月13号向日本旅游业协会发出了取消参会的通知。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日本首席代表张西龙称,由于日本政府错误地非法地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国有化”,使得两个国家旅游交流的基础、立场和氛围遭到了破坏,所以中方拒绝参加这次展览,这一切的责任和后果应该由日方来承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共40分,共1题)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低头族”指那些在走路、乘坐交通工具或吃饭时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每位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高达34次。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张先生与弟弟妹妹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弟弟和妹妹吃饱后转身拿起手机继续玩游戏,张先生时不时地回复朋友的微博。老人受到冷落,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高考应把《中国小说欣赏》列入考点 第12篇

学生的文学视野并不宽, 除了读一些流行的青春小说和玄幻小说, 很少有学生有时间有兴趣去读中外的纯文学, 他们对中外纯文学的了解, 大多来自我们的教材和老师的讲授。也就是说我们的教材和老师的讲授给了他们如上的片面观念。

一.教材原因

学生所学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教材共5册, 只有必修三第一单元与必修五第一单元是小说单元, 共有六篇。《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 《祝福》 (鲁迅) , 《老人与海》 (海明威)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 《边城》 (沈从文) 。

从这个篇目中可看出, 编者有意搞了一个平衡;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及外国小说各占三分之一。但没有中国当代小说, 更没有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

而学生的选修课程中有五本教材, 即《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文章写作与修改》。其中没有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因为湖南近几年语文高考考纲确定的考试内容如下: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选修课程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文章写作与修改》五个模块, 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必考与选考两个部分。

高中教育现在仍然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 高考考什么, 高中就重点教什么, 高考不考的内容, 就连教材也没有。

二.教师问题

在“必修3”第一单元小说中, 单元学习的重点是“着重欣赏人物形象, 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 “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关系, 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 要“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在“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中, 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 “一是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 了解作者的意图, 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般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的这种理论指导, 来分析讲授这两个小说单元。而这种“小说理论”, 局限于现实主义理论的思维, 易讲易学, 但思维显得单一且远远不能解透鲁迅和沈从文的作品。

而一讲到《外国小说欣赏》涉及到的理论武器就开始多样化, 什么“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什么“扁形人物”与“圆形人物”, 什么“变形”“魔幻”“意识流”。学生觉得新颖、新奇。就像从“中国小说的原始森林”走出, 突然来到“外国小说的大都市”, 喧闹, 繁复, 五光十色, 令人目眩。

就这样, 湖南高中学生与中国当代小说 (包括最富创造性的先锋小说) 失之交臂。也就产生了“外国小说高级先进, 中国小说单调落后”的观念。

当代文学特别当代小说是学生深入了解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失掉了这么一个能给人带来情感想象与智慧的窗口, 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针对此情况, 本人特提出如下建议。

把“中国小说欣赏”作为必修科目, 纳入湖南高考语文考试范围, 与《外国小说欣赏》构成平衡。高考是根魔杖, 能促使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花时间与精力关注中国小说, 特别是中国当代小说。

建议重编“中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 新编教材要重点突出中国当代小说, 至少要占二分之一的篇幅。原因有二:一是必修教材中, 中国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已有重点研读, 而中国当代小说为空白。二是中国当代小说题材丰富, 观念新颖, 手法繁多, 需要学生花更多时间与精力来关注。

教师讲授小说, 要超越教材的限制。首先要打通中西小说理论。小说理论是对小说实践的总结与提升, 因此作为理论武器, 可以用来分析一切小说。《外国小说欣赏》里介绍的理论如“叙述视角”“圆形与扁平人物”“虚构”等, 同样可用来分析中国小说。其次精选优秀的中国当代小说与外国现代派小说进行对比阅读, 以提高学生欣赏中国当代优秀作品的能力。

上一篇:汽车产销下一篇: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