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范文

2024-09-15

种植技术范文(精选12篇)

种植技术 第1篇

1、栽培技术

1) 选地整地

种植菊花的土地对土壤要求不严, 但直选择排水良好, 肥沃、疏松, 含腐殖质丰富的土中生长为好。粘地和低洼地不宜种植, 盐碱地不宜种植, 忌连作。

2)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

(1) 分株繁殖

分株定在11月收摘菊花后, 将菊花茎齐地面割除,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 将其根全部挖出, 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 施1层土杂肥, 保暖越冬。翌年3~4月扒开粪土, 浇水, 4~5月份菊花幼苗长至15cm高时, 将全株挖出, 分成数株, 立即栽植于大田, 栽时株行距为40cm, 挖穴, 每穴栽苗1~2株, 栽后盖上压实, 浇定根水, 一般1亩老苗可栽15亩左右的生产田。

(2) 扦插繁殖

扦插育苗一般是在4~5月份或6~8月份, 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技作插条。取其中段, 剪成10~15cm的小段, 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 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 行距20~25cm, 株距6~7cm、压实浇水, 约20d左右即可发根, 每隔1个月后追施1 次人畜粪水, 苗高20cm时可出圃移栽。

3) 移栽

分株苗于4~5月、扦插苗于5~6月移栽。选阴天或雨后或晴天的傍晚进行, 在整好的畦面上, 按行珠距各40cm挖穴, 穴深6cm。然后, 带上挖取幼苗, 扦插苗每穴栽1株, 分株苗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压紧, 浇定根水。

2、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

菊苗移栽成活后, 到现蕾前要进行4~5次除草。每次除草宜浅不直深, 同时要进行培土, 防止菊苗倒伏。

2) 追肥

菊花喜肥, 除施足基肥外, 生长期还应进行5次追肥。第1次在移栽返青后, 施10~15kg尿素, 催苗。第2次在植株分校时, 每亩可施饼肥、人粪尿。第3次施肥在现蕾期。

3) 摘蕾

菊花分枝后, 在小满前后, 当苗高25cm时, 进行第1次摘心, 选晴天摘去顶心12cm。以后每隔半个月摘心1次, 在大暑后停止, 否则分枝过多, 营养不良, 花头变得细小, 反而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质量。

4) 病虫害防治

菊花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褐斑病等。在多雨季节, 菊花易发生全株叶片枯萎, 拔起一看, 根系霉烂, 并有根际线虫, 严重影响菊花的生长。防治方法是移栽前用呋喃丹处理菊苗和栽种穴, 可避免烂根;另外, 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其他病虫害可按常规方法处理。

3、采收加工

一般于霜降至立冬来收。以花心散开2/3时为来收适期。来收菊花要选择晴天, 采收后要及时加工, 防止腐烂、变色。各产区都有传统的加工方法。

1) 毫菊的加工方法

在花盛开齐放, 花瓣普遍洁白时, 连茎秆割下, 扎成小捆, 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 不能曝晒, 否则香气差。晾至八成干时, 即可将花摘下, 置熏房内用硫黄熏白, 熏后再薄摊晒1d即干燥。然后装箱。

2) 贡菊的加工方法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论文 第2篇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增产;技术优化

众所周知,在农药、化肥的使用下,能够有效达到农作物增产的效果,水稻种植也不例外。然而,农药及化肥的使用会对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使用不当对水稻也会产生影响。因此,要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在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少的情况下来实现水稻的增产,达到水稻种植效益提升的目的,从而全面促进水稻种植业的良好发展。

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

所谓叶龄种植技术主要就是将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作为依据,再结合水稻主茎叶片的实际生长进程来采取合理的措施,对不同时期下水稻生长的栽培技术以及水肥进行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1]。水稻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与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相比,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高产生育指标,并在规范性技术体系之下,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达到种植效益增加的目的。

1.1 合理建立叶龄观察点 对水稻叶龄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在对该种植技术优化的初期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建立叶龄观察点[2]。叶龄观察点的建立主要根据水稻的茬口、品种以及其他实际因素分析,结合各项数据的差异性特点来建立不同的观察点,并在水稻新展开的叶子上标记相应的叶龄,以便于随时掌握水稻叶龄的变化动态,有利于及时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也可以进行叶龄预报等,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合理改进种植技术 在开展叶龄种植技术优化的过程中,在遵循叶龄模式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对其技术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叶龄种植技术增产效益的作用[3]。从当前水稻叶龄种植技术实施的情况来分析,叶龄模式的使用以及推广,主要是按照当地的水稻实际生产条件、生态特点以及其他实际因素等为主,对种植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而且这也是对水稻叶龄种植技术改进需遵守的最基本原则,这样才能结合地区水稻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1.3 合理运用田间诊断技术 所谓田间诊断技术主要是对水稻的实际生长状况进行诊断,对一些存在不良影响的因素进行处理,降低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正常情况下,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水稻的生长会产生制约的情况,在对水稻叶龄种植技术优化的过程中,应合理运用田间诊断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对分蘖临界叶龄期及移栽叶龄期等进行田间诊断,同时还应注重抽穗期、拔节期的田间诊断,通过叶龄不同生长时期采取针对性的田间诊断技术,从而有效达到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目的。

水稻种植“三控”技术的优化

所谓水稻种植“三控”技术主要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控苗技术、控肥技术、控病虫技术,结合水稻的实际生长情况以及三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目标。

2.1 控苗技术的优化 对水稻控苗技术的优化,主要是对水稻计划生育的优化,以优生优育提高水稻产量为主。在以往水稻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效的分蘖,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肥料浪费,同时会造成水稻群体结构的恶化,引发病虫害、造成水稻倒伏等,严重影响水稻的种植产量。而通过控苗技术的优化,主要是对无效的分蘖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无效分蘖的数量,降低肥料浪费现象的发生。控苗技术的优化主要从施肥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数量等因素进行控制,充分将肥料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2.2 控肥技术的优化 控肥技术的实施主要是针对水稻氮肥的使用量进行控制,以往在氮肥施用过程中,认为氮肥施用量越大,就越能促进水稻的生长达到增产增长,其实不然,如果氮肥施用量过大,就会造成无效分蘖过多,水稻的成穗率偏低,同时也会引起更多的病虫害,增加了水稻农药的使用量,致使水稻的产量不高,氮肥的利用率偏低。而控肥技术的优化,主要是站在氮肥利用率最大化的角度上来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打破以往氮肥的实施方式,在水稻生长前期要施加少量的氮肥,在对水稻实施控苗技术之后,将无效的分蘖处理掉,于水稻生长的中后期适当增加氮肥的使用量,从而大大提升氮肥的利用率,而且在实施控肥技术以来,不仅可以减少水稻种植氮肥的投入成本,同时还能达到水稻种植增产的效果,最终达到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

木薯种植技术 第3篇

【关键词】木薯;种植

木薯又名树薯,是一种高产薯类作物。一般亩产块根可达1000kg,多的可达4000~5000kg。木薯出粉率高,一般可达20﹪~25﹪,且淀粉细小,黏度强,易糊化。木薯耐瘦、耐旱,适应性强。适合丘陵山地、坡地及零星土地栽培,并且用工少、成本低,容易种植。经过多年的推广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山坡、荒地发展木薯生产,可以增加收入。现将几年来永春县外山乡木薯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1 用良种并做好种茎选择与处理

1.1 良种

适宜于永春县外山乡种植的木薯良种很多,有南植红、南植88、南植199、华南205、华南124、ZM9057、BR911、BR891、GR911等。这些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性好,一般亩产鲜薯2000~3000kg,科学种植可达5000kg。

1.2 种茎选择与处理

1.2.1 种茎选择

一般选择木薯茎秆充分成熟、木栓化、茎粗节密、表皮及腋芽完整、芽眼粗大明显、无病虫害、无破损、新鲜、坚实的主茎中下段为好。基部老茎:组织衰老,生活力差,产量低;顶部嫩茎:组织未充实,种后易干枯,抽芽成苗率低。因此,在种茎来源充足时,应避免选用老茎和嫩茎。

1.2.2 种茎处理

可用沃田宝加入0.01﹪高锰酸钾对水400倍,浸种10~15min,有利于出苗、壮苗和育苗。下种前种茎宜用利刀砍断,要做到切口平整,不使表皮脱离和损伤腋芽,每段长13~20cm,留强壮芽3~5个最好,但在种茎缺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7~10cm短苗。种茎应随砍随种,以免水分干枯,影响成活。可在两端切口上蘸10﹪石灰水,防治白蚂蚁为害。

2 选地与整地

土壤要求不严,但它是块根作物,一般要求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层疏松、富含钾质土地。木薯对pH值反应不大敏感,可作为红壤荒地先锋作物。木薯也需合理轮作,以甘薯、花生或其他豆科作物做前作较好。

木薯是块根,深耕作物,块根多分布在23cm内的表土层,但根系可达25cm以上深土层。因此,土壤耕翻深度要达23cm以上,以利块根膨大和根系发育。一般要求深耕25~30cm,不能低于20cm。这样要用机耕,甚至大型机耕,才能满足要求。应注意排水,不能积水时间过长。种植时,除土层深厚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平缓坡地外,一般土地以起畦为宜。畦的大小视土层深浅和种植密度而定。一般畦宽带沟67~83cm,畦高20~27cm,单行种植。干旱地方,为了保水保肥,可加宽畦面,整成150cm左右宽,种两行。在坡地上则须等高起畦,开好排水沟,防止水土冲刷。

3 种植时期与方式

木薯发芽最低温度为14~16℃,18℃以上時发芽迅速,一般掌握在春季晚霜过后,当气温稳定上升到15℃以上时,开始种植。种植时期为2~4月,以春分-清明前后种植为宜。

木薯扦插有直插、斜插和平放三种。直插出苗快而壮,块根均匀伸展,扎根稳牢,抗风、抗旱能力强,但结薯较深,挖取费工,宜在较干旱、疏松地采用;斜插的发芽健壮,发根良好,结薯较浅,易挖取,但抗风力弱,宜在土层浅或坡地多的地块采用;平放各节均有发芽机会,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栽培管理精细条件下,能获较高产量,但在一般土地和易旱地不宜采用。

采用直插或斜插的,种茎应露出地面3cm左右。平放的一般覆土5cm左右为宜。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而定。一般亩插800~1600株,土壤肥沃,分枝性强,施肥量多,株行距可大些;反之,土壤瘠薄,生产条件差,管理粗放,可种密些。

4 施肥

木薯虽较耐瘠,在瘠薄地上种植有一定收获,但其产量潜力大,要获得高产,必须合理增施肥料,木薯施肥应采用多施钾肥、重施基肥、及时追肥的原则。N、P、K三要素比例一般掌握5:1:5到5:1:10之间。基肥施用种类与数量,应视肥源、土壤肥力情况而定,常用堆肥、土杂肥、垃圾土、火烧土等作基肥,每亩1000~1500kg,过磷酸钙7.5kg左右,种植前结合整地施畦中或穴底。

在施足基肥基础上,还应根据植株营养生理和块根发育特点及时进行追肥。一般要重点掌握两个时期:

(1)块根形成始期 种后60~70天,株高33.3cm左右,地下部块根开始形成,茎叶生长量也开始迅速增大,因此,应进行一次追肥(结薯肥)。以促进早结薯、多结薯和植株的生长。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每亩施用硫酸铵5~7.5kg或人粪尿300~500kg,结合中耕松土在株间挖沟或开穴施下后盖土。

(2)块根迅速膨大始期 种后130~150天,植株分叉时(也有品种不分叉),是植株茎叶生长最盛和块根开始转入膨大时期,应进行第二次重点追肥,以促进块根迅速膨大和为后期块根进一步充实打下营养基础,这次施肥量要大,并要多施钾肥,一般可施硫酸铵7.5~10kg或人粪尿500~750kg,草木灰50~100kg或火烧土500~1000kg,结合中耕,在植株两侧开沟施下,然后培土。

5 田间管理

5.1 查苗补苗

木薯行距大,每亩株数少,缺株会影响产量,所以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如有腐烂、干枯,就得补苗。补苗时可预先准备好“预备苗”,带土移栽补缺;亦可用分株法补植。补苗应选雨天进行,同时把拔出的幼苗除去部分叶片,以减少叶片水分蒸腾,促进成活,在补苗同时,对有些长3~4个芽的应进行疏芽,因为芽太多往往使幼苗生长瘦弱,对块根膨大不利,一般留下~2个健芽即可。疏芽时可用手摘除或用小刀从茎部切断,供补苗或繁殖用。

5.2 中耕除草与培土

木薯生长前期(植后三个月内),植株尚小,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土壤易板结、积水,影响通气,而且易滋生杂草,遮蔽幼苗。故应及时中耕除草,以利于幼苗生长和块根形成发育。后期植株长大,茎叶遮盖地面,杂草少,块根已膨大,可以停止中耕除草。若土壤有板结,还应进行浅松土,以利块根膨大。在木薯生长期中,特别是块根膨大期间,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清沟培土,每次培土不宜过厚,以盖过根系5cm左右为宜。培土过厚会影响土壤通气,不利块根发育

5.3 摘顶

风害倒伏和茎叶徒长,可进行摘顶。一般在苗高33.3cm左右,茎叶生长量最大和块根迅速膨大时期分别进行摘顶一次。摘顶应配合施速效性氮肥。在生长瘦弱、瘦地或肥料不足时,一般不宜摘顶。

5.4 病虫害

木薯苗期虫害较为严重,主要有白蚁、大蟋蟀,地老虎等。白蚁主要蛀食种茎引起死苗,蟋蟀、地老虎等主要咬断幼茎的嫩芽,造成缺株或影响生长。故苗期应注意治虫,以保证全苗。在地下虫较多地方,可用毒饵诱杀地老虎、大蟋蟀。木薯病害较少,以叶斑病较常见,可喷波尔多液防治。

此外,从块根膨大期开始,用20~30mg/kg喷雾3次,相隔40天左右,能增产5﹪~10﹪,明显提高淀粉含量,是一种成本低、效益高的增产措施。

6 收获

核桃种植技术 第4篇

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果树。核桃的油脂及含量一般为60%~75%, 蛋白质含量达15%以上, 同时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又有很大的医药效用。核桃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 尤其适合荒山荒坡种植, 是目前退耕还林的理想经济林木。为了早结丰产, 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多采用矮化密植栽培, 一般按3m×2m或4m×3m (亩栽56~111株) 定植, 嫁接苗第4~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 亩产可达300~500kg。

一、建园

1. 园地选择

核桃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 但以年平均气温9~16℃以上, 极端最低温度-2~25℃, 有霜期150天以下, 海拔在600m以上, 年降雨量800mm以上的地区种植为宜。核桃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 但因其为深根性果树, 且抗旱力较弱, 选择深厚肥沃, 保水力强的壤土较为适宜。核桃为喜光果树, 要求光照充足, 在山地建园时应选择南向坡为佳。

2. 栽植

为了促进提早结果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应实行矮化密植栽培, 并选用嫁接苗。嫁接苗定植后2~3年即可挂果, 4~5年进入丰产期, 而实生苗需8~10年方能挂果, 15年才能进入丰产期。目前, 密植以3m×2m (亩栽111株) 和4m×3m (亩栽56株) 栽植较为合适。核桃为雌雄同株异花果树, 且同一植株上雌花与雄花一般不同时盛开, 故要求不同植株间进行授粉, 因而, 只有成片栽植的核桃园才能获得丰产。核桃以秋季 (9~11月) 定植最为适宜, 在栽植前可先挖大穴 (长、宽、深各80cm) 分层压入有机肥、磷肥、泥土, 然后定植于穴上, 浇足定根水, 并用杂草覆盖树盘以利成活。

二、土壤管理

1. 耕作

核桃园进行深耕压绿或压入有机肥是提早幼树结果和大树丰产的有效措施。深耕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 春季于萌芽前进行, 夏秋两季在雨后进行, 并结合施肥和将杂草埋入土内。深耕应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 深度以60~80cm为宜, 但须防止损伤直径1cm以上的粗根。核桃幼树生长较慢, 行间土地可间作豆科作物或绿肥。成年果园每年4~9月用除草剂除草2~3次, 于秋冬中耕1次。

2. 施肥

氮和钾是核桃的主要组成元素, 且氮多于钾, 因此, 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缺磷和钙的土壤中也必须补充磷和钙, 同时还要增施有机肥。幼树施肥应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 定植当年至发芽后开始追肥, 每月1次, 至9月底施基肥, 第2~4年, 每年于3月、6月、8月、10月共施4次肥即可。成年树 (指嫁接苗定植第4~5年后) 每年施基肥1次, 追肥2次即可。基肥于秋季采果后结合土壤深耕压绿时施用 (9~10月) , 亩施有机肥 (鸡粪水) 5 000kg, 磷肥50kg, 草木灰100kg, 尿素15kg。追肥共施2次, 第一次追肥于发芽前施用, 亩施粪水1 500kg, 尿素20kg, 第二次追肥于硬核期 (6~7月) 施用, 以利于增加果重和促进花芽分化, 可亩施鸡粪水2 500kg, 尿素30kg, 硫酸钾20kg, 过磷酸钙20kg。

3. 灌水

核桃喜湿润, 耐涝, 抗旱力弱, 灌水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生长期间若土壤干旱缺水, 则从果率低, 果皮厚, 种仁发育不饱满;施肥后如不灌水, 也不能充分发挥肥效。因此, 在开花、果实迅速增大、施肥后以及冬旱等各个时期, 都应适时灌水。

三、整形修剪

1. 修剪时期

休眠期间, 核桃有伤流现象, 故不宜进行修剪;其修剪时期以秋季最适宜, 有利于伤口在当年内早愈合。幼树无果, 可提前从8月下旬开始, 成年树在采果后的10月前后, 叶片尚未变黄之前进行为宜。

2. 幼树整形核桃树干性强, 顶端

优势特别明显, 顶芽发育比侧芽充实肥大, 树冠层性明显, 结合此特性, 以采用主干疏层形为宜, 且整形极易。其整形方法为:干高50~80cm (若当年幼苗不够高, 可待苗木生长1年后再整形) , 定植当年不作任何修剪, 只将主干扶址, 并保护好顶芽 (若顶芽损坏, 可选一壮芽代替) , 待春季发芽后, 顶芽将向上直立生长, 将其作为中心干, 顶芽下部的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的5~6个芽将萌发侧枝 (其余芽不能萌发) , 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的3~4个侧枝为第一层主枝, 将其作新梢全部抹去。第二年按同样的方法培育第二层主枝, 第二层保留2~3个主枝 (与第一层相距60~80cm) , 第三年选第三层主枝, 保留1~2个主枝, 与第二层相距50~70cm。1~4年主枝不用修剪, 可自然分生侧枝, 扩大树冠。一般3~4年成形, 成形时树高3~5m左右。

3. 结果树修剪

核桃进入结果盛期后树冠仍在继续扩大, 随结果部位不断增加, 容易出现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 保证核桃达到高产稳产是这一时期修剪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修剪上应经常注意培养良好的枝组, 利用好辅养枝和徒长枝, 及时处理背后枝与下垂枝。从结果初期开始, 就应有计划地培养强健的结果枝组, 不断增加结果部位。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进入盛果期后, 更应加强枝组的培养和复壮。培养枝组可采用“先放后缩”和“去背后枝, 留斜生枝与背上枝”的修剪方法。徒长枝在结果初期一般不留, 以免扰乱树形, 在盛果期可改造为枝组。背上枝要及时控制, 以免影响骨干枝和结果母枝。下垂枝多不充实, 结果能力差, 徒耗养分, 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四、疏除雄花序

在雄花和雌花发育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树体内贮藏的营养和水分, 尤其是在雄花序快速生长和雌花大量开放时, 树体内的水分多少往往成为雌花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疏除过多的雄花可减少树体内养分和水分的消耗, 使更多的营养和水分供给雌花发育和开花坐果, 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并有利于新梢生长和增强树势。疏除雄花的时期以早为宜, 越早增产越明显, 以雄花芽休眼期到膨大期疏雄花效果最好, 若雄花序明显伸长以后再行疏雄效果较差。关于疏雄数量, 应根据雄花芽数量多少和混合芽与雌花芽的比例决定。以疏除雄花后, 雄花与雌花的比例为30~60∶1较为适宜。对于混合芽较多, 雄花芽较少或很少的植侏, 则应少疏或不疏雄花。疏雄花的方法可结合修剪用带钩木杆, 将枝条拉下用手掰除。

五、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害

(1) 核桃白粉病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 造成早期落叶, 甚至苗木死亡。7~8月发病, 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 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 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 在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 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防治方法: (1) 连续清除病叶, 病烧掉,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 (2) 7月份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喷施。

(2) 核桃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 果实和嫩梢, 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 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 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戚。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 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 7~8月为盛期。防治方法: (1) 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剪除病梢, 深埋或烧掉; (2) 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1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3) 核桃黑斑病该病是一种病原细菌引起, 别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 4~8月发病。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褐色油浸状微隆起小斑, 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下陷, 变黑, 外缘有小浸状晕圈。防治方法: (1) 选育和栽培抗病品种; (2) 保持树体健壮生长, 增强病力, 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病原物; (3) 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 5~6月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温性粉剂500~800倍, 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1次。

2. 主要虫害

(1) 核桃举胶蛾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和种仁, 受害果变黑皱缩, 引起早期落果, 群众称为“核桃黑”。一年发生1~2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cm深土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 6~7月化蛹, 产卵于两果相结处或萼洼梗洼叶柄上, 初孵幼早在果面爬行1~3时后蛀入果实危害, 8月为脱果盛期。防治方法:宜采用树上防治与树下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1) 冬春细致耕翻树盘, 消灭越冬虫蛹, 8月上中旬打除树上被害虫果并集中处理; (2) 成虫羽化出土前可用50%辛硫磷乳剂200~300倍液树下喷洒, 然后浅锄或盖上一层薄土; (3) 成虫产卵期每10~15天向树上喷洒速灭杀丁2 000倍液1次。

(2) 核桃小吉丁虫 (串皮虫) 是专为害核桃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枝干的皮层内缧旋状取食, 被害处枝肿大, 表皮变为黑褐色, 直接破坏输导组织, 导致大枝脱水干枯, 严重时全株枯死。防治方法: (1) 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树势的抗虫力, 采后至落叶前结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条, 集中烧掉; (2) 成虫发生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剂4 000倍液。幼虫危害盛期, 发现受害处出现虫疤, 可涂抹40%氧化乐果10倍液。

(3) 刺蛾 (谷称洋辣子、刺八角)

常见的有黄刺蛾、福刺蛾、绿刺蛾和扁刺蛾。以初齿幼虫取食叶面下表皮和叶肉, 仅留表皮呈网状透明斑。我国南方每年发生1~2代, 6月初出现成虫于叶背产卵,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化成幼虫开始危害叶片。8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防治方法: (1) 秋季结合修剪铲出虫茧并深埋, 成虫出现期 (6月上中旬) 每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摘除群集危害的虫叶并立即埋掉或将幼虫踩死; (2) 幼虫危害严重时, 在幼虫发生期喷洒25%亚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5 000倍液。

甜瓜种植技术 第5篇

甜瓜每亩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早熟品种1500~1600株,中熟品种1300~1500株,晚熟品种800~1000株.本地区属于哪种类型?

甜瓜播种株距一般主要取决于整枝留蔓数,一条龙整枝的株距为0.3~0.4米,双蔓式整技则加大至0.5~0.6米,三蔓式整枝法0.8米左右。

甜瓜育苗的用种量

甜瓜的用种量主要因品种而异。薄皮甜瓜的种子小,一般每亩播种量只需100~150克;而种子较大的厚皮甜瓜却需要200~250克。育苗移栽的用种量少,少的只要50克左右就可以了。

甜瓜育苗的用种量

甜瓜的用种量主要因品种而异。薄皮甜瓜的种子小,一般每亩播种量只需100~150克;而种子较大的厚皮甜瓜却需要200~250克。育苗移栽的用种量少,少的只要50克左右就可以了。

甜瓜露地播种方式分干种子播种、湿种子播种与摧芽播种。

1、干种子播种

首先应确定播种带或播种线的位置。先用划行器按预定行距划出播种线,地膜覆盖平地栽培的播种带为距地膜外沿细10厘米处,高畦栽培的播种带在距早塘边沿8~10厘米处。

其次在播种线或播种带上按预定六距起龚刨窝或破膜打穴,每穴下种子3~4粒,平放,覆土盖穴,播完种后务将膜上的穴口盖土封严。

2、湿种子播种

即用浸过种未催芽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后出苗比干种子快,比催芽播种橙。播种方法与于种子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有两种情况不宜用湿种子播种,即盐碱地和低地温地,否则易烂种。

3、催芽播种

出苗快而整齐,也节省种子,但技术要求高。播种时芽长要控制在1厘米以内,最好为刚露白至6.5厘米之间;地温稳定在15℃以上。

拿放种子要仔细,防止损伤胚根,每穴下籽2粒,摆放时弯头向下,覆土要细,操作要轻。

早熟的薄皮瓜生长周期是65-70天;早熟的厚皮瓜生长周期时85天左右,晚熟的生长周期则更长,可以达到150天时间

甜瓜的采收时间

就地销售时,应在完全成熟时收获;远途贩运,可在果实八九成熟时采收。

早晨采收的瓜含水量高,不耐运输,故远运的瓜宜于午后1~3时采摘。

采收甜瓜时要用剪刀,防止扭伤瓜蔓和果柄。采摘时左手托住果实,右手将果柄前后1节叶片剪掉,果柄带一段侧整形成“t”字形。

采收过早,果实含糖量低,香味淡,有时甚至有苦味;采收过晚,果肉组织分解,口感绵软,硬度下降,含糖量减少,品质差,不利于存放

甜瓜留多少个瓜合适

薄皮甜瓜若采取4—5蔓整枝,可1蔓选留1瓜,1株以坐4-5个甜瓜为宜,厚皮甜瓜4—5蔓整枝一般选留2—3个瓜为宜

双蔓整枝则只能一蔓一瓜。

种一亩甜瓜能赚多少钱?种甜瓜的成本和利润

黄皮瓜、白皮瓜和网纹瓜

一亩甜瓜的收入居然达到了5000多元,除去成本的话,一亩地种甜瓜的纯利润为:4000元每亩。是以前种植传统农作物的5倍多。

种甜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温度,甜瓜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最适宜的温度在25---35℃,光照,甜瓜十分喜光,每天最好有12--14个小时的光照

水份,甜瓜是耐旱作物,生长幼期需水量少,伸蔓开花至坐果期植株需水量较多

养份,甜瓜植株喜欢生长在透气性好、土层深、肥沃的沙壤土上

10亩甜瓜成本利润 大棚种植甜瓜亩收入

1, 大棚种植甜瓜亩收入成本:

种植成本一般由农资成本(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农具等)、人工成本、设施成本(仓库、办公室、喷滴灌系统、道路、大棚折旧等)、地租成本加在一起的总和,但是采取无公害、绿色及有机种植的成本又不太一样。

基本上说(三种种植方式平均)10亩地一年的成本是这样的:

1、农资成本:种子1000元/茬(100元/亩)*3茬(一年)=3000元;肥料500元/亩/茬*10亩*3茬=15000元;农药50元/亩/茬*10亩*3茬=1500元;其他100元/亩(含农具、搭架用材等)*10亩*3茬=3000元;合计22500元;

2、人工成本:3人/年(3000元/人/月)=108000元/年;

3、设施成本(可折旧):仓库加办公室约15万/15年=10000/年;喷滴灌1000元/亩*10亩/5年=2000元;大棚20000元/亩*10亩=200000元/10年=20000元;道路根据需要约投资5万元(折10年)=5000元;合计37000元;

4、地租成本:因所在地区不同,地租成本差异比较大,在这里按照400元/亩/年做参考,即4800元/年;

以上基本构成了1年的投资,另外加水电费、购买周转筐及其他不可预见费用(占总费用的10%)即17230元,合计189530元,约19万/年。

现在在农村种田,比如10亩地,一年收入能有多少?

种了多少亩?每亩能产多少斤? 能卖多少钱?一斤甜瓜多少钱?

一般甜瓜亩产在四五千斤,大棚吊秧甜瓜可以达到8000到一万斤左右。市场价格好的话大棚甜瓜利润达到两到三万。

绿豆种植技术 第6篇

摘要:绿豆不仅是人们喜爱的豆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之一,含有人体多种必需氨基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绿豆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也随之升高,同时更多的农户也将目光转向了种植绿豆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发展绿豆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那么如何种植高产、优质绿豆已经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总结了绿豆种植要点,为绿豆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豆;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2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67

绿豆属于豆科作物,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绿豆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人们夏季必备的解暑饮料,清热解毒,老少皆宜,深受人们喜爱。绿豆营养价值丰富,物美价廉,还可以做成绿豆糕、绿豆饼、绿豆沙以及绿豆粉皮等一系列的食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价值,绿豆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豆类之一。因此人们购买绿豆的频率也在增加,对于绿豆的品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为了保证绿豆的营养价值,科学合理种植绿豆十分关键,笔者总结科学种植绿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择绿豆品种,首选适合当地的绿豆品种。不能盲目引进新品种,一定要结合当地情况,选择在当地口碑最好、产量高、质量优的绿豆品种。再者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生命力旺盛的绿豆品种为主,降低后期绿豆的发病率,提高植株抗逆性。购买绿豆种子要去正规有证经营的经销商处购买。

2土壤条件

绿豆属于耐贫瘠能力较强的作物之一,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来讲肥力中等的地块均可种植绿豆。另外地块选择要尽量平坦,保证排水良好。地块选择建议不要选择重茬地块,低洼地块也对绿豆高产不利,另外盐碱地也不建议选择。

3种植方式3.1复种

复种主要是在多熟地区,是作物集约化栽培方式的一种,可以实现一地多收,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作物产量。多熟区复种模式可以是小麦—绿豆、油菜—绿豆等。

3.2混种

混合种植的作物之间首先要共荣,而不是相互排斥,混种绿豆一般在玉米田间,因为绿豆的种植可以起到养护玉米地的作用,保证了玉米生产的同时还收获了绿豆。

3.3间种

绿豆耐阴性较好,根瘤菌又有固氮作用,所以可以与高秆农作物间种,养地的同时又可以保证高杆作物的产量。间种模式有两种:一是绿豆、玉米。2行玉米、4行绿豆或4垄玉米、2垄绿豆。以玉米为主增收绿豆或以绿豆为主增收玉米;二是绿豆、谷子:1行谷子、4行绿豆,绿豆、谷子都可增产10%。

3.4纯种

纯种绿豆一般是地块贫瘠或者岗坡地块,尤其是当地气候干燥、干旱,粗放管理的地区,绿豆纯种可获一定产量。

4种子处理

4.1精选种子

在播种之前要精选种子,清除病种、霉种以及不完整的种子,保留粒大饱满的种子。同时要保证种子清洁,无杂质。

4.2晒种

晒种可以保证绿豆种子发芽率,提高种子抗逆性。晒种选择晴天将种子薄摊在平整的水泥地上,一般晾晒2天即可,晾晒时要经常翻动,保证晾晒均匀。晒种时要远离牲畜,以免牲畜食用或者损害种子。

4.3擦种

为了不浪费种子,对于种子外观稍差,比如颜色稍暗一些的,或者外表不是很光滑的种子,可以采取擦种处理,使种皮稍有破损,易发芽和出苗。

4.4根瘤菌接种

在种子上撒少量水,将菌剂撒于湿种子上拌匀,随拌随用。根瘤菌肥勿与化肥、杀菌剂混用。

5播种

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多,穴播、撒播均可;播种时间。一般在地温达到16℃~20℃时即可播种。春播在5月份,夏播绿豆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种植密度。按照早熟品种密晚熟品种稀、旱地密水地稀、瘦地密肥地稀、直茎密蔓茎稀的原则,墒情差的地块坐水种,坐水量保证接上底墒为宜,播种后再覆膜。

6田间管理

6.1镇压

播种后及时镇压,以保早出苗,出全苗。

6.2查苗袁补苗

缺苗断垄严重的要及时浸种,坐水补种。在第二片复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一株。绿豆喜欢单株生长,不论条播还是点播都不能留簇苗、双苗。

6.3平衡水肥

合理施肥和灌水也是保证绿豆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绿豆苗期耐旱,要控制浇水,遇旱轻浇。同时浅中耕除草,蹲苗促壮。现蕾浇水,同时追施尿素15公斤;开花结荚期叶面喷肥有明显效果,每亩用磷酸二氢钾40~60克、钼酸铵25~35克、硼砂15~25克,加水15公斤,分别进行叶面喷雾。开花前浇一次水,增加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结荚期浇水增加粒重、延长花期。只能浇一次水的地区应在盛花期浇。

6.4中耕培土

从出苗到开花中耕3次,中耕深度按先后应掌握浅—深—浅的原则,并进行培土,以利护根排水。

6.5病虫害防治

绿豆病虫害是影响绿豆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建议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7结语

绿豆不仅是重要的豆类而且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之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绿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合理种植绿豆是保证绿豆品质的关键所在,要从绿豆种植的每一个环节入手。笔者分别从绿豆品种选择、土壤条件、种植方式、种子处理、播种以及田间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绿豆的种植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黄芩种植技术 第7篇

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20~80cm。主根粗壮, 略呈圆锥形, 外皮褐色, 断面鲜黄色。茎方形, 基部木质化。叶交互对生, 具短柄;叶片披针形, 全缘, 上面深绿色, 光滑或被短毛, 下面淡绿色有腺点。总状花序顶生, 花排列紧密, 偏生于花序的一边;具叶状苞片, 呈钟形, 先端5裂;花冠唇形, 蓝紫色;雄蕊4枚, 2强;雌蕊1枚, 子房4深裂, 花柱基底着生。小坚果4枚, 三棱状椭圆形, 黑褐色, 表面粗糙, 无毛, 着生于宿存花萼中。花期6~8月, 果期7~10月。

1 选地、整地及施肥

黄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但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为宜。选地时应选择无药害地块, 切忌选用黏性土壤和前茬喷洒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一般要进行深松, 深度要达到30cm以上, 要整平、耙碎。秋起大垄, 垄距达到60cm最好。每公顷施农家肥3.0~4.5t, 同时每公顷施化肥120kg, 氮、磷、钾比例为1∶1.6∶0.5。

2 繁殖方法

主要采用种子繁殖, 也可用扦插和分根繁殖。

2.1 种子繁殖

一般于3~4月采用条播或直播。播前催芽, 于播种前将种子用40~50℃的温水浸泡5~6h, 捞出置于20~30℃的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 待大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按行距60cm进行, 覆土3~4cm, 稍加镇压, 并喷水。每公顷用种量15kg, 为加快出苗, 可加盖地膜, 一般播后10~15d即可出苗。

2.2 扦插繁殖

undefined

选择成年植株, 在开花前, 剪下部分枝条, 截成具2~3个节的小段, 用0.05mL/L ABT5号生根粉处理2h, 然后扦插于大田, 立即浇水。株行距同种子繁殖。

2.3 分根繁殖

春季将收获的新鲜黄芩, 剪下下部2/3的根晒干入药, 上部有芽的根茎, 按其自然分杈, 分成3~4小株, 用0.05mL/L ABT5号生根粉处理2h, 按种子繁殖的株行距栽于大田, 当年即可收获。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与定苗

直播者出苗后苗高5~6cm时, 按株距12~15cm定苗。如发现缺株应及时补苗, 补苗时应带土移栽, 栽后浇水, 以利成活。

3.2 中耕除草

当年的黄芩植株矮小, 应经常除草, 并适当松土。分根繁殖者, 结合除草, 还应适当培土。

3.3 追肥

6~7月为幼苗生长发育旺盛期, 可根据苗情适当追肥, 一般每公顷追施尿素375kg、过磷酸钙150kg。2年生植株6~7月开花前, 如计划采收种子, 应适当多追肥, 以促进种子饱满。

3.4 排灌

黄芩耐旱, 且轻微干旱有利于根系下伸, 但干旱严重时, 需浇水或喷水。忌高温期灌水, 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

3.5 打顶

对不采种的田块, 应在开花前将花梗剪掉, 以促进根部生长。

3.6 病虫害防治

3.6.1 叶枯病

叶枯病高温多雨时易发生, 危害叶片。防治方法:秋后清洁田园;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

3.6.2 根腐病

根腐病2年生以上的植株易发生, 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忌积水, 轮作, 石灰水浇灌病穴。

3.6.3黄芩舞蛾

黄芩舞蛾为黄芩的重要害虫, 以幼虫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发生初期用90%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3.6.4菟丝子

菟丝子能在地里大面积蔓延, 可将菟丝子茎全部拔掉, 并深埋或集中烧毁。

4采收与加工

大黄种植技术 第8篇

1 选地整地

大黄性怕热喜冷, 一般适合种植在1 000~2 000 m海拔的山区。大黄是深根性植物, 主根可深入土层30~45 cm, 对土壤要求较严, 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褐土、砂壤土为好, 黏重土壤不宜栽培。选好地后要精细整地, 施用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与火土灰45~60 t/hm2, 翻埋土中作基肥, 深耕30 cm以上。整地之后应当及时清理杂草等残留物质, 并将土块打碎。大黄种植需要经过4~5 年的轮作周期, 不可连作。适合与马铃薯、豆科、油菜等轮作。移栽之后, 往往第1 年大黄的植株尚还幼小, 建议可在行间同时种植玉米、韭菜、大豆、紫苏、薄荷、红花等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对大黄的生长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 又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

2 繁殖

2.1 种子繁殖

大黄主要用种子繁殖, 种子的寿命仅1 年, 不要使用陈种子繁殖, 因其发芽率极低。建议等种子熟透后采收, 此时种子为黑褐色, 是播种的最佳状态。种子繁殖包括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2 种方法。种子直播:在早春或者初秋的时候, 按行株距70 cm×50 cm穴播, 穴深3 cm左右, 每穴播种5~6粒, 覆土2 cm左右。用种量为3.0~4.5 kg/hm2。 育苗移栽: 在某些不适合采取直播种植的地区或者春季干旱的时候会采取育苗移栽的方式。移栽的方法主要有条播和撒播2 种, 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不易积水、向阳背风的畦地。同时移栽也起到了提高土地使用率的作用。将阳畦地做成宽1.3~1.5 m, 高10~15 cm, 畦间距30 cm, 四周挖好排水沟, 以利排水。条播横向在畦上开沟条播, 沟距20 cm, 播幅10 cm, 深5 cm, 将种子以间距2 cm左右均匀撒入沟内, 覆土2~3 cm。撒播是以间距2~3 cm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 再均匀地撒上细土, 以看不见种子为宜。用种量30~45 kg/hm2。为了保证土壤湿度, 可以在畦面上覆盖1 层长松针或稻草, 并且需要经常浇水。撒播的发芽出苗时间一般为7~10 d。等到发芽出苗后可以移走覆盖的稻草, 并施以浇水、施肥、除草等, 可培育壮苗120 万~150 万株/hm2。 为了防止幼苗收到损伤, 每年10月下旬快过冬时, 可以在苗行上再培土3~5 cm, 等到第2 年移栽。

采用种子直播的, 当幼苗出土达8~10 cm时进行间苗, 苗高15 cm以上进行定苗, 每穴留1 株壮苗。采用育苗移栽的, 一般在春秋季节移栽, 春节最佳, 采取边挖边栽方式。根据土壤墒情, 以土壤湿润为好, 3 月中旬到4 月中旬为土壤的解冻初期, 此时应当尽早移栽。尽早实行移栽缓苗快、根系较短, 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成活率。移栽时, 在整好的土地上, 按行株距70 cm×50 cm挖穴, 穴深35~40 cm, 呈“品”字形。拔苗后, 修剪部分侧根和生长细长的主根, 以利生长。每穴栽苗1 株, 栽苗之后覆土5 cm并将覆土压紧。栽后有条件的话最好浇1 次水, 可以更好地提高种苗成活率及生长速度。

2.2 子芽繁殖

子芽繁殖也就是无性繁殖。栽培方式往往是在大黄采收的时候, 选择产量较高、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的植株, 并切下母株周围的芽进行栽培。这类繁殖方式较为方便省事, 适合于小面积栽培。每块切割的根茎上一般有3~4 个芽眼, 并将草木灰涂抹在切割的芽眼或者分离的子芽上面, 然后直接将其种植在苗床上。

3 田间管理

3.1 培土除草

大黄栽培之后往往要经过3~4 年的时间才可采挖, 生长期较长。因此, 要想取得好的收获, 在这几年时间抓好除草和培土很关键。移栽后第1 年大黄幼苗较小, 生长缓慢, 易受杂草危害, 应视土壤板结和草害情况, 除草3~4 次, 促进幼苗生长。第2~3 年, 植株生长健壮, 在春、秋季各进行1次除草, 第4 年在春季进行1 次。除草可以和培土一起进行, 自下向上将土壤培成馒头形状, 以便促使大黄的根茎向上生长膨大。

3.2 追肥

大黄为喜肥植物, 除施基肥外, 每年还应该增施化肥和农家肥1~2 次, 可以结合除草进行。化肥主要是磷肥和钾肥。农家肥主要是腐熟的油饼等。

第1 年第1~2 次施清粪水, 第3 次秋季倒苗后, 施腐熟饼肥750 kg/hm2、过磷酸钙150~300 kg/hm2。第2~3 年追肥2次, 分别于5—6 月和10—11 月在行间开沟, 施入人粪尿或过磷酸钙300~450 kg/hm2、 氯化钾150~300 kg/hm2, 施后覆土、浇水。

3.3 打薹

大黄移栽后, 抽薹开花时间为第2 年5—6 月, 此时如果消耗了大量养分, 产量和质量会显著降低, 应及时打薹。打薹不宜选择阴雨天进行, 阴雨天雨水容易进入茎杆之中, 导致根茎腐烂。应当在晴天时用小刀从基部切除, 打薹后及时培土将其覆盖。

3.4 病虫害防治

在大黄的整个生长周期中, 病虫害时有发生, 因此加强其预防和轮作工作非常重要。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和猝倒病等, 虫害常见的有黄蚂蚁、金龟子、蚜虫等。应对病害, 预防时期可以定期采取喷洒菌特灵和波尔多液等, 如果病害真的出现时, 应立即拔除病株烧毁, 并将生石灰撒入病株窝中进行消毒。预防虫害可以定期喷洒乐果、鱼藤精等毒杀剂。

4 采收与加工

4.1 种子采收

种子的采收应当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植株。抽薹之前应对其施磷肥或者钾肥, 抽薹之后应该在每个植株上插小树枝为支撑。在种子有部分变成褐色时, 将其割回并挂在通风处, 打下种子后应当立即秋季播种或者放在室内干燥处储存起来以待春季播种。

4.2 大黄采收与加工

在大黄种植2~3 年之后的10 月下旬开始, 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时便可收获。一般可产鲜根茎22.5 t/hm2左右, 每7~8kg鲜重可加工1 kg干重。收获时, 先割去地上部分, 将根茎与根全部挖出, 淘汰已腐烂的大黄, 用小刀除去泥土和小根, 刮去根及根茎周围的栓皮, 切成6~8 cm大块, 晒干或烘干。

当大黄切口处晒至出现收缩并有油状的黄白色水珠落下时即可, 此时便可以送进烘房烘干。也可以将大黄全部用麻绳串起来, 吊在屋檐下通风晾干, 总之一定不要被雨水淋湿, 100~150 d即成干品。在大黄未晾干时应堆放排列, 并在上面覆盖稻草, 反复堆放2~3 次, 达到表里干燥程度一致的效果。也可以直接放入烘房, 厚度大约10 cm单层摆放, 再烘干。一般应该连续7~10 d, 每天翻动1 次, 温度调至45~50 ℃, 这样可以使大黄受热均匀。等到大黄切口处油状物没有之后, 再升高温度至55~58 ℃, 烘制20~30 d即可成为干品。切记烘房内温度不应超过60 ℃, 烘烤到皮部显干时, 要适量降温让其发汗回潮之后才能继续烘干, 这样反复操作直接其全干为止。

大黄全干之后, 将其转入装药设备或者木箱之中并用力冲撞, 直至粗皮被撞去露出黄色为止。大黄干燥之后外表为黄棕色、坚实, 纵纹上有明显的星点, 有油性, 味微苦但不涩, 有清香气味等。大黄贮藏应该放置于干燥通风处, 用木箱包装完整, 切记要防止虫蛀和霉变。

摘要:介绍了大黄的种植技术, 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方式、种苗栽培、栽后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 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大黄,繁殖,田间管理,采收加工

参考文献

[1]吴文祥, 李映梅.大黄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 2003 (2) :35-36.

[2]朱平.大黄栽培技术[J].机手之友, 1996 (2) :36-3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种植技术 第9篇

1 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

水稻在种植中其器官会发生变化, 而叶龄种植就是利用水稻器官的变化规律, 在根据水稻茎叶的实际变化程度, 两者相结合, 对水稻的生长进行管理, 近而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叶龄种植技术是比较先进的现代种植技术, 它符合国家的标准种植规范, 而且使用叶龄种植技术, 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 可以使水稻的种植成本减少,

1.1 合理建立叶龄观察点

在使用叶龄种植技术前, 在水稻种植的区域建立叶龄观察点。观察点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析水稻的叶龄变化。水稻有很多的品种, 不同的品种在实际的种植中, 会出现差异。而叶龄的观察点就是通过水稻的差异性, 标记水稻新叶子的叶龄, 并且同步的预报叶龄, 最后根据叶龄的变化采用措施, 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1.2 合理改进种植技术

叶龄种植技术是根据叶龄的原理, 在叶龄变化中采取措施。而且叶龄的种植技术不是固定的, 我们根据水稻叶龄的变化, 对种植技术合理的改进, 使叶龄种植技术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 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而对水稻种植技术推广中, 要遵循水稻的生产特点并且根据实际的状况在进行科学的改进。同时改进技术不能违背原则, 要与水稻的生产条件一致, 使水稻的种植效益能得到提高, 并且使水稻的产量增加。

1.3 合理运用田间诊断技术

所谓田间诊断技术主要是对水稻的实际生长状况进行诊断, 对一些存在不良影响的因素进行处理, 降低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从而达到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正常情况下,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 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水稻的生长会产生制约的情况, 在对水稻叶龄种植技术优化的过程中, 应合理运用田间诊断技术, 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对分蘖临界叶龄期及移栽叶龄期等进行田间诊断, 同时还应注重抽穗期、拔节期的田间诊断, 通过叶龄不同生长时期采取针对性的田间诊断技术, 从而有效达到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目的。

2 水稻种植“三控”技术的优化

2.1 控苗技术的优化

对水稻控苗技术的优化, 主要是对水稻计划生育的优化, 以优生优育提高水稻产量为主。在以往水稻种植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效的分蘖, 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肥料浪费, 同时会造成水稻群体结构的恶化, 引发病虫害、造成水稻倒伏等, 严重影响水稻的种植产量。而通过控苗技术的优化, 主要是对无效的分蘖进行有效控制, 减少无效分蘖的数量, 降低肥料浪费现象的发生。控苗技术的优化主要从施肥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数量等因素进行控制, 充分将肥料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 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2.2 控肥技术的优化

控肥技术的优化, 主要是站在氮肥利用率最大化的角度上来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打破以往氮肥的实施方式, 在水稻生长前期要施加少量的氮肥, 在对水稻实施控苗技术之后, 将无效的分蘖处理掉, 于水稻生长的中后期适当增加氮肥的使用量, 从而大大提升氮肥的利用率, 而且在实施控肥技术以来, 不仅可以减少水稻种植氮肥的投入成本, 同时还能达到水稻种植增产的效果, 最终达到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

2.3 控病虫技术的优化

水稻的产量受种植技术的影响, 同时也受病虫害的影响。如果水稻出现了病虫害问题, 那么水稻的产量减少, 而且水稻的质量也差。因此在种植水稻中, 要注意水稻的病虫害问题, 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降低影响。控制病虫害, 要从水稻的自身上出发, 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问题。主要的方法就是, 提高水稻的防病虫害能力。具体的措施是, 拓宽水稻茎的粗度, 同时将水稻的基部节间缩短, 然后水稻的中上部位的节间拉长, 水稻采取了这种措施可以提高水稻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除此之外, 还可以控制水稻中的无效分蘖, 以此来控制病虫害, 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3 其他种植技术的优化

除了上述的几种种植技术, 在种植水稻中, 也可以运用管理技术以及育苗技术, 在优化管理以及育苗技术中, 也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于水稻的管理是要从水稻的种植开始, 直到水稻生产, 每一个环节都要对水稻进行管理。要管理水稻的水分, 水分充足才能保证水稻的生产;管理水稻的田地, 保证田地符合种植的要求。此外, 还要对水稻的外部环境进行管理, 外部的飞禽走兽会影响水稻的种植, 在管理飞禽走兽的时候, 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 在水稻种植区域安装驱鸟设备, 驱鸟设备能够自动的实现驱鸟, 节省了人力, 保护了水稻。而水稻的育苗技术, 主要是提高水稻的秧苗质量。在种植秧苗的时候, 根据秧苗的情况, 调整土地的养分, 控制水量。而且水稻秧苗在培育中, 还要保护秧苗以免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结束语

本篇文章为水稻的优化技术提供了几种方法, 我国在种植水稻中, 可以运用上述的几种方法, 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的优化技术, 要与时俱进, 根据水稻的实际情况, 不断的改革, 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我国在鼓励农民种植水稻的时候, 要给予农民支持, 为农民普及水稻几种种植方法, 转变农民传统的种植理念, 从而促进水稻产量以及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士杰, 邹德长, 李运程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优化方案筛选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4, 15 (3) :125-126.

[2]张伟春, 鲍艳红, 王旭华等.天禾1号早稻免耕直播翻秋栽培优势及其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5 (3) :109-110.

皖贝母种植技术 第10篇

皖贝母适宜长江以南地域的湿润环境生长, 整个生长期中, 年前栽培需水量较少, 次年出苗后倒苗前需水量较多;光照充足, 含沙量较高的土壤极适宜它生长。黏性土壤排水不畅, 含水量过大, 易造成地下茎腐烂;而沙量过大的土壤, 保水性差, 则影响产量。

1、整地作畦

在选定的田块上均匀铺上1层鸡粪或猪粪, 并每亩 (1亩=1/15ha) 施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10kg, 1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5kg、敌百虫粉1kg (拌细沙撒) 。翻耕后曝晒, 然后敲碎土块按畦宽1.3m整成龟背形, 四周开好排水沟, 以利排水。

2、播种

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在精耕细作的畦面按行距10~14cm开横沟, 沟深3~4cm, 然后每隔4~8cm (株距) 将皖贝母种茎摆入沟内, 栽时按种茎大小分别采用单瓣和切瓣繁殖, 长形贝瓣可横切, 圆形贝则可直接分瓣。覆土和畦面齐平, 喷上丁草胺再稍加平压, 在栽有贝种的沟上盖草保湿和防雨水冲刷。

3、间作套作

皖贝母生长期短, 但在地里相对时间较长。故可在贝种入土后套种浅根作物, 如萝卜、雪里蕻、水白菜等。这些作物生长期短, 12月下旬前后就可收获。这时皖贝还未出苗或刚刚出苗, 且施肥时皖贝还可吸一部份肥料。收获套种作物后, 才给皖贝专项施冬肥

4、管理追肥

春季要人工除草, 清沟沥水, 摘花打顶。夏季如遇天旱要及时灌水, 坡地浅灌, 田间放水跑灌, 设置喷灌更好, 雨后特别是暴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

皖贝出苗后, 每月追肥1次, 每亩施稀薄人粪尿750kg或雨天撒尿素5kg。

5、病虫害防治

1) 灰霉病

在3月下旬发病前喷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也可用腐霜灭绝 (天津生产, 新一代农药) 按说明量对水, 每隔10d喷1次, 共喷3~4次。

2) 黑斑病

该病雨水多时易发, 防治方法与灰霉病相同。

3) 金针虫

该虫危害鳞茎, 导致植株萎蔫死亡。用5%土氯粉处理土壤或用1∶30叶烟液 (加入敌百虫500粒) 浇贝苗根部, 进行毒杀。

6、采收加工

旱半夏种植技术 第11篇

1.种茎处理

把前一年储藏在阴凉处的种茎,用5%的多菌灵溶液喷雾消毒。消毒后的种茎用塑料布包严,放置12小时左右,然后,移至日光充足的地方晒3~4小时。

2.选地整地

旱半夏对土地要求不严格,选择山坡或平地均可。将种植地块深翻2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施入2000公斤腐熟农家肥,施肥后再将土地深翻20厘米,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

3.播种方法

旱半夏的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末,如果选择前茬是麦子的土地,待5月初麦收之后才能进行播种。可以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行距20厘米,人工播种之后须培土。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公斤。播种之后,不要浇水,以防种茎腐烂。播种后1个月左右出苗。对迟迟未出苗的,可用手或竹片、木棍等将土轻轻扒开,凡是没有出根或须根呈黄黑色的种茎均为劣种,应挖出并及时补种。

二、苗期管理

1.除草松土和施肥

苗期采用人工除草,见草即除,没有时间和次数限制。严禁使用除草剂。除草的同时对地块进行松土,松土深度不超过3厘米,否则会伤到根部。施肥主要施用复合肥,每667平方米用量20公斤。苗期施肥2次,时间间隔为15天。选在雨后进行,如果在晴天施肥,施肥后一定要喷水,促使复合肥溶解。

2.浇水

旱半夏苗期浇水主要采用喷灌的方式。每6天进行一次喷水。

3.病虫害防治

旱半夏苗期的虫害较少,主要为病害。种球腐烂病防治方法:种植1~2年后必须轮作。发病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施。茎腐病防治方法:发病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硫悬浮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灌施或喷洒。病毒病防治方法:用5%的石灰乳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连喷2~3次,时间间隔为5~7天。当苗高达到10厘米左右,就进入田间管理阶段。

三、田间管理

1.浇水与排水

旱半夏喜湿怕旱,缺水易造成地上部分枯萎。主要用水渠灌溉,每隔15天浇一次水。一次性浇水不能太多,以湿润表皮土壤为宜。雨水过多时要注意排水,否则,会造成烂根现象。

2.中耕除草

采用人工除草。中耕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以免伤根。

3.施肥

施肥方式有两种:喷施与冲施。喷施是将水与肥料混合在喷雾器中,喷洒在旱半夏的叶片上。冲施是与浇水相结合进行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

4.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和病毒病。病毒病防治方法同上述,此处略。叶斑病初表现为叶片上有褐色的斑块,斑块逐渐变大,最后,叶片枯萎死亡。防治方法:用硫酸亚铁5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效果较好。

虫害:主要是蛴螬幼虫和天蛾幼虫。

蛴螬幼虫防治方法:用50%的辛硫磷溶液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天蛾幼虫多发生于7~8月份,咬食旱半夏的叶片,用50%的辛硫磷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

四、采收

旱半夏在10月份采收。用铁耙将地下的块茎刨出,捡入盆中。刨出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以免刨伤块茎。收获的块茎,经过筛选,直径大于1厘米的可以作为成品进行加工,小于1厘米的作为种茎,装袋储藏在阴凉处。

(安徽省亳州市光前中药材购销有限责任公司 宫光前 邮编:236800)

大蒜种植技术要点 第12篇

大蒜宜选向阳、背风、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肥沃田块栽培。整地以2.2m开墒, 做到田平、墒平、沟直、土碎。

2、播种和施肥

适时早播。烟地或玉米地, 一般在白露节气播为宜。稻田, 一般在寒露以前播种。

2) 播种

采用宽幅式横向摆种条播, 播幅宽17~20cm左右, 深5cm左右, 幅边上按两排蒜种, 即行距在15cm, 株距为8~10cm, 然后施下种肥, 盖土4~5cm即可。

3) 施肥

在播幅沟中心亩施复合肥30kg、普钙50kg、硫酸钾15kg, 做为种肥 (注意:切忌施尿素、碳铵) 。

3、田间管理

1) 水肥管理

大蒜播后, 应保持土壤湿润, 有利出苗, 低凹田块应防积水, 干旱田块应视墒情灌水。在整个生长期, 应以控水为主, 看天、看地、看苗灌水, 特别是中后期应注意灌水 (接近收获期应适当控水, 以防生产出散蒜) 。灌水时, 适量追肥, 在蒜苗4~5叶期, 亩施复合肥10kg或碳铵15kg作为断奶肥;6~8叶期重施1次孕苔肥, 每亩施用尿素30kg (遇下雨可直接撒施) 。

2) 除草

蒜地杂草较多, 一般在蒜苗2~3叶期除草。在杂草有两叶时, 以晴天中午除草效果最好。可用扑草净每亩100g对水60~80kg, 均匀喷雾, 防除效果在95%以上。

3) 中耕管理

结合除草, 进行中耕管理, 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环境, 以利于蒜苗茁壮成长。

4) 病虫害防治

叶枯病 (即叶尖失绿发黄、最后变白干枯) 、紫斑病可用百菌清6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防治2~3次;锈病、软腐病可用代森锌、15%粉锈宁交替防治2~3次;蒜苗钻心虫可用毒丝本或功夫进行防治。

4、适时收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种植技术】相关文章:

黄芩种植技术05-17

蓝莓种植技术05-20

均匀种植技术06-12

大蒜种植技术08-03

苗木种植技术08-26

丝瓜种植技术09-22

蜜柚种植技术07-04

云杉种植技术07-17

甘蔗种植技术08-22

红松种植培育技术05-18

上一篇:公立医院预算管理问题下一篇:南宁市中小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