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德育思想

2024-05-29

《论语》德育思想(精选10篇)

《论语》德育思想 第1篇

所谓德育,就是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作为自觉而有目的的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活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结构。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与孔子的生活背景分不开的。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土崩瓦解,整个社会处于不安定和不稳定的状态。孔子急切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来改变当时的状况,建立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因而孔子兴办教育,力图使社会涌现出更多的施行仁政统治社会的君子,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而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人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还提出了作为君子所必备的素质和标准。

在与人交往时,“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作为君子既要有胸怀坦荡,又要坚持原则。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不能像小人那样,自以为是,好大喜功;说不得,摸不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无缘无故地瞧不起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在待人处事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关心爱护他人,总是努力成全他人的好事。小人心怀嫉妒,损人利己,对别人的灾难幸灾乐祸。作为君子需要有宽广的胸襟、与人为善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不能患得患失,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并用这种成人之美,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去感染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论语》中的德育内容

《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孔子根据自己德育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出发,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丰富的德育内容。这些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仁德、信义、礼学三个方面。

2.1 关于仁德

《论语》当中与“仁”相关的语句有一百多条,赋予了“仁”丰富的含义。首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将“仁”赋予“爱人”的含义,提倡人们对于他人要时刻抱有“仁爱”之心。这种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因民之利而利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其次,孔子把“仁”定义为各种优秀品格的总称。《论语·阳货》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等五德是“仁”的内在要求,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才能称之为“仁”。

再次,孔子把“仁”作为人们心中的一种道德修养和意识。“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讲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能把“仁”这个修养保持很长时间,即使遇到问题,碰到困难,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会受到外境的干扰,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生闷气或大发雷霆。“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一个有志于“仁”的修养的人,无论外在的世界是怎样的,他始终展现的是人性中美好的德性,就不会有不良的思想和言行了。

2.2 关于信义

在《论语》中,“义”与“仁”一样,都是君子所应当坚持的道德准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作为君子的行为尺度和价值标准,强调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凡合乎道义的,就要努力去做;凡违背道义的,就坚决不做。同时,孔子还提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要把“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强调君子应该“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在遇到有可取的的利益时,作为君子应首先想到“义”,如果要取得也要等达到“义”之后,而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信”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准则,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同时“信”又是一种社会道德责任,是维护社会和谐运转的基本要求。《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教育自己的弟子为人处事要讲诚信,相互信任。如“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

2.3 关于礼学

礼学是孔子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在当时的鲁国曾以知礼闻名,连执政大臣孟僖子也曾命其二子“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自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论语·八佾》)。孔门弟子还记述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礼”就是传统的社会规范或准则。在当时孔子所宣扬的,主要是西周以来君主等级制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体制。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他的学生子贡也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这种可以传之百世的周礼,经孔子向各方面学来而集中整理,便构成孔子的礼学。它是西周以来传统的君主等级制社会的规范准则,从国家大事、社会活动以至个人日常生活,无不包括在内。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一切言行,无不受到礼的制约,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如不学习遵照社会的规范准则活动,人们便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孔子强调要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人的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礼,尽量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3《论语》中的德育方法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对于当前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1 因材施教的方法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方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深奥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深奥的道理。

作为教育者,必须注意到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实施教学。孔子非常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在回忆起自己学生时,能将他们的特点说的很清楚。“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3.2 启发诱导的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到他苦思冥想而解决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自觉思考问题,而教育者只是在学生实在没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加以点拨和指导。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强行灌输,而应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在德育实践中,教育者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正确地运用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诱导,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

3.3 学思结合的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注重学思结合,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思考,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求学思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该学思结合,善于多角度地发现和分析问题,多途径地解决问题,做到学中有思,思中有学。

总之,《论语》中关于德育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于当代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虽然孔子的德育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其中不免有些糟粕,但是我们应给予肯定并批判地继承其优秀的、合理的德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德育理论,加强和改进德育活动,切实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玄武.比价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慧敏.孔子之为教育—浅谈孔子教育伦理思想[J].社会科学家,2007(11).

[4]周芹.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探析[J].科技信息,2009(22).

《论语》德育思想 第2篇

关键词:《论语》;少先队辅导员;德育管理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其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素质教育的宗旨之一是整体性原则,让学生在全面和谐发展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同时更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品行的修养,教育者要做的不仅是教书,更要学会育人。孔子多年从事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上留给我们少先队辅导员许多珍贵的可取之处。

一、重视德育管理

党的十七大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为德育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管理,在《论语·为政》中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儒家的“为政以德”,就是倡导管理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对被管理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如果少先队辅导员能成为那颗居其所的北极星,学生就会像其他众星一样追随他,在正确的引导下,朝着目标前行。德育管理思想可以说是孔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同时作为一名少年儿童管理者,在思想品德上,要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4]”的精神。孔子提出的“以德育人”、“以德治国”,都体现了德育在孔子教育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二、要提高管理者的道德修养

要提高管理者的道德修养,具体做法有:自我反省问题,自我纠正错误--“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5]”;树立积极榜样,做出正面引导--“见贤思齐[6]” 在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少先队工作者应积极完善自身素质,以高尚道德来影响学生,当好学生的指引者;严格要求自己,尊重爱护学生--“既往不咎[7]”;躬行教育实践,及时作出反馈--“听其言而观其行[8]”。少先队管理者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9],以德服人,只有自身德才兼备,管理效果才会显著。要大力推广“德育少先队辅导员制”对少先队员实施个别教育的个性化服务,对每一名学生的内在潜质做出引导和开发。

三、要着眼于学生的“德育需要”

“德”包括学生的全部的“心性”,也是学生内心道德的展现。只有当德育管理中的精神元素与学生心灵缺失的“道”相吻合,同时能够借助某种力量渗透到学生的心灵,进而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时候,德育管理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力。因此,德育管理要着眼于学生的“德育需要”少先队辅导员做德育工作一定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灵缺失,从根本出发,找到问题的起源,对症下药,这样才发挥德育管理的最大效力。作为少年儿童管理者首先要深切领会学生真正的“德育需要”,德育管理要以“学生的德育需要”为本,而非自己的工作经验,主观臆断,不能为了教育而去教育。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论语》中有105处谈到“仁”,集中体现了孔子如何做人的思想。孔子的“仁”主要强调自身的修身养性和对他人的爱,“泛爱众,而亲仁”,孔子的这种高尚道德思想,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更具有净化国人被“污染”的心灵的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国人教育只求“量产”与“高产”而忽视了少年儿童启蒙教育的本质。加之互联网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未经“过滤”的教育垃圾很容易对儿童的成长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种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孔子的这些思想对我们少年儿童组织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要注重让学生获取全面的知识,得到身心和道德品行修养的全面发展,在其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对其潜能做出充分的发掘,这也是素质教育重要思想的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超越时代性的,我们要多学习、多领悟、多体会、多实践,和大师作心灵上的对话,认真学习、继承、借鉴和创新。在教改科研实践中打造一支卓越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培养一批充满灵气、朝气蓬勃、充满智慧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新华网,2012-11-19.

[2]文选德.论语诠释·为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59.(4月版).

[3]文选德.论语诠释·为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82.(4月版).

[4]文选德.论语诠释·卫灵公[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661.(4月版).

[5]文选德.论语诠释·子张[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821.(4月版).

[6]文选德.论语诠释·里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61.(4月版).

[7]文选德.论语诠释·八佾[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29.(4月版).

[8]文选德.论语诠释·公冶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88.(4月版).

[9]文选德.论语诠释·学而[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2.(4月版).

《论语》德育思想 第3篇

一、《论语》中君子思想的特点

(一)君子重“内”轻“外”

《论语》开篇第一张《学而》就提到了君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首先强调君子的品性是注重自我内在的修养,怀有宽容之心,不因为别人的误解而怨恨于人,这样就是具有了君子的风范。“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后面凡出自《论语》的均只标明篇目) “耻于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认为把自己吃穿不好当做耻辱的人,是不值得与他探讨人生的。孔子的学生子路问道怎样才算君子,子曰 :“修己以敬”(《宪问》)即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修养自己。在孔子看来,要想成为君子,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此基础上推广至他人。[2]

孔子在强调君子内在修养的时候,常将“君子”与“小人”作对比,从而突出君子身上可贵的品质。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不轻易为外物所扰,也不会因为一得一失而忧愁烦恼,故能做到心胸开阔。而小人重视外在的得失,计较蝇头小利,整日都活在辛苦盘算之中。孔子也谈到了与别人的相处之道,同样是以自身内在修养为基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和”强调待人温和,同时更重要的是意见分歧后的调和,而不是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这需要一种较高的内在素养,“和而不同”虽短短的四字,却是对君子言行较高的内在规定。

( 二 ) 君子重“义”轻“利”

“义”自古就在仁人志士的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就专门论述过“义”的重要性。孟子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借鱼和熊掌来比喻义与生的取舍。孔子也着大量笔墨,论述了义的重要性。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说君子对于世上的事情,没有非一定怎样做,也没有一定不要怎样做,而是怎样合于义就怎样做。这就要求了君子的行为准则,君子所行不能违背义。“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只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就会招来很多怨恨。孔子认为君子做事应把义作为根本,“以义为质”,符合“义”的事才去实行,因此,重义轻利是君子品德涵养中最重要的一条行为准则。

(三)君子重“行”轻“言”

前文谈到的君子应注重内在修养,注重“义”,都是在为“行”打下基础。只有将品德修养真正喻于行动之中,才算真正做到了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君子欲讷语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不必要有灵巧的口舌,在说话时需谨慎,而在行动时却应做到闻风而动。“敏于行“是对君子行为的要求,行动不仅要在说话之前,而且应立马去实行,而不是拖拖拉拉,拖泥带水的去完成一件事。若是行为迟缓,不愿去实践,那这样的人不会具有什么高尚的品德,不能堪称为君子。

孔子轻视过分言语者,“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另有“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巧言乱德。”(《卫灵公》)孔子对于巧言者近乎于认为其为小人。花言巧语,是很少有仁德之心的 ;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与其说君子应以行动为要,言语次之,不如说君子应以“巧言”为耻,不与之为伍。

二、《论语》君子思想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说到底就是培养人的体系。《论语》中都有描述“圣人”、“贤人”的语句,子曰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君子者,斯可以。”(《述而》)可见,“圣人”层次较高,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即,而君子则是常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人格。[3]我们今天的人格教育虽然与孔子的君子教育有质的差异,但同样都重视引导受教育者成为高尚的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4]

(一)加强内在修养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格塑造,涵养品德

一个人品德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内在修养。学术界公认的品德形成的过程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起着动力作用,它往往影响着道德行为能否顺利发生。而情感和意志正是由人内在修养迸发出来的,具有良好和较高的内在修养,情感就越丰富,意志就越坚定,从而促成道德行为的产生。孔子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奉行的准则,这句话也被用作朋友之交,处世之道。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这两句都是在说明加强自身内在修养的必要性。学校道德教育应着重从加强内在修养着手,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成长,从说教为主转向情感陶冶为主,通过反面例子警醒学生,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提高素养。

(二)开展重“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就是对义与利的取舍,前文已经作过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任一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它的确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们每天都忙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可越是在以求“利”为主流的社会里,人们越需要一鸣警钟,唤醒人心底处的“义”之心。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道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此句与《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异曲同工之妙。学校道德教育开展重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义”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是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重“义”教育还要做到“度”的把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40条“见义勇为”已被删去,重“义”教育并非一味强调发掘学生的“义”端,而应是在尊重自我生命的前提下伸张正义。

(三)强调躬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过 :“我们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得到食物和其他的照料,但尽管幸福也需要外在的东西,我们不应当认为幸福需要很多或大量的东西……因为,幸福的生活在于德性的实现活动”。[5]宋代诗人陆游曾写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强调的是要想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躬行实践。做学问尚且如此,做人更应做到“躬行”。“君子欲讷语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都是在强调躬行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注重学生对知识在记忆上的掌握程度,在考试分数上的数值多少,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思考和对理论知识的躬行情况。[6]如今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就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方位的教育。因此,学校道德教育要强调躬行,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亲力亲为的“躬行”品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论语》中的君子思想重“内”轻“外”,重“义”轻“利”,重“行”轻“言”。运用《论语》中的君子思想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素质,涵养品德;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语》的教育思想初探 第4篇

【关键词】论语;教育思想;初探

《论语》是儒家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之一,它记录了我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的主要言行,因而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研究《论语》中关于教育的思想对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关于德育的思想

在科技飞速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除了借鉴西方的教育思想外,更有必要回归传统研究一下属于我们本民族的教育思想。而《论语》中关于教育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总的来说,《论语》中关于教育的思想大致可以分为德育思想及知识教育思想,其中关于德育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孝悌为先。百善孝为先,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在开篇“学而第一”里首先倡导的就是两个字——孝悌。所谓孝悌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意思。孔子及其徒弟都十分崇尚“孝悌”并认为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同时他们也认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如《论语·学而第一》第二章便写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既不会冒犯长辈、上司,也不会作乱,一个人要想成为仁德的君子就必须专注于最根本的东西,只要做到了最基础的“孝”,才能领悟“道”的精髓,而孝悌便是君子应该致力的最根本的工作,也是达到“仁”的要求。除了把“孝悌”作为君子应该致力的最基本的工作外,孔子还认为“孝悌”是做学问的前提,只有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了,自身的道德提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学习文化知识。缔造了中国的“孝”文化,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人性的光辉;更对后世的道德教育工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立志于仁。《论语》中孔子教育学生们要“志于仁”。“仁”是《论语》中所提出的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提倡,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要求学生们要把“仁”做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唯一准则, 并把“仁”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去坚守。如《论语·里仁第四》第五章中写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认为君子永远都不会违背“仁”的要求,哪怕在吃一段饭那么短的时间内或者在生活困难、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坚守“仁”的道德理想。他要求学生们“骂信好学,守无善道”,教育自己的学生要笃定和坚守自己的道德信仰,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如《论语·卫灵公十五》中写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中记载孔子在给学生上课时,总是会赞扬那些把追求高尚道德作为生活第一要义的学生。他曾赞扬自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高度赞扬了自己的学生颜回,他认为颜回把自己有限的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学习“仁德”与践行“仁德”这些方面:他从来没有计较过自己生活方面的困窘,因此孔子称赞颜渊为贤人。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问题时,总是引导学生立志于仁,把“仁”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二、关于知识教育的思想

《论语》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除了德育思想外还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关于知识教育的思想,《论语》中所包含的关于知识教育的思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勤奋学习,广博见闻。《论语》中孔子提倡“学而知之”,主张学无“常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入太庙,每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学习要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论语·述而第六》第二十八章写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意思是:大概有自己不知道却凭空创造的事情。多听别人的各种见解,选择其中比较合理的部分加以学习,多看各种事情并牢记在心里,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更牢固、更深刻。孔子认为获取知识要靠学生自己来扩大自己的见闻,他说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并认为多听多看、广博见闻就是勤奋学习,对于有疑惑或者不明白的事情要有所保留,不能盲目去做,关于已经明白的事情或者道理也要谨慎去说和做,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发生错误和造成遗憾的机会。《论语》在知识教育方面强调勤奋学习、博闻广见的思想对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因材施教,个性教育。《论语》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孔子作为老师,他对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他谈到自己所教授的学生时曾说过“尤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师也过、商也不及、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此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和评判一个人的时候,并没有千篇一律,而是根绝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进行。在学生对自己进行求教的过程中,孔子也会因人而异,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得到的答案却不同时,孔子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所提倡的这种教育学生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和做人的过程中取长补 短,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因材施教、个性教育的思想对我们当前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很有参考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论语》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道德教育及知识教育方面的思想,这些思想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当持续推进对《论语》教育思想的研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同我们本民族的教育思想不断结合,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努力为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的教育而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9⑵.

《论语》中的德治思想 第5篇

提到孔子的政治思想,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仁政”, 那么“仁政”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它的核心就是“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语出《论语·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用了一个比喻,把德行高尚的领导者比作北极星,说明了领导者对周围人的向心力。这也就是我们要讲的 “为政以德”的第一层含义。就是,领导者自己要以身作则, 以高尚的德行对民众和下属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曹操《短歌行》里有一句诗,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是说周公非常的求贤若渴,有时候遇到贤士觐见的时候,他甚至一顿饭都吃不完就匆匆忙忙赶来接待拜访的客人。正是这样一种尊贤重士的品格,引得天下人心向往之,赶来支持归附于他。这种“天下归心”的盛景,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而周公本人呢,也可以说是儒家德治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周公是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领袖,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和才华,可以说是文韬武略。他协助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的暴虐统治,建立了周王朝,在辅佐年幼的成王期间,他率师东征,历经三年,平定了三监之乱,为周王朝的统治奠定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他不仅军事才能卓著,还具有很高的政治和文化素养,他为周王朝制礼做乐,实质上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在内的一整套奴隶王朝的基本制度,为周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一个基础。

他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体恤民情、 施行德治。这样一位有能力成为霸主的人却甘居幕后,为国家的利益鞠躬尽瘁。周公以他卓著的才能和高尚的德行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成为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形象。

所以说,领导者自身德行高尚的话,就会对民众产生一种感召力,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句话是2012年温家宝总理会见香港特首梁振英的时候赠给梁先生的八字箴言。意为这种通过自身的正派行为树立起来的威严会比行政命令更有力量,《论语》里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说法,也是讲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国家,首先就要有什么样的领导。

领导者通过自身的行为带动下属的转变,进而甚至会造成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2013年以来的反腐行动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自习近平总书记上台以后,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展开了一场深刻的反腐败行动。这次反腐行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有很多的因素在里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导人的率先垂范作用,“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反腐败的口号打响之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对党员干部的行为予以约束,习近平主席也是带头执行,他到各地考察的时候,著名的“四菜一汤”的接待标准也曾经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作为一国领导人这种朴素的作风也给了民众很大的信心。随着领导人的号召和带动,社会上很快刮起了一阵勤俭节约的风尚,“光盘行动”也是风靡一时。由此可见, 领导人自身高尚的德行小则影响周边,往大里看则会使整个社会的风气为之一变。

这是我们说的“为政以德”的第一层含义,主要讲领导人自身的带动作用。“为政以德”还有第二层含义,就是指执政者在从事国家管理的时候,要注重用德治的方式疏化矛盾,而少用严刑峻法。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可以做到使民众免于处罚,不犯罪,区别就在于是否有耻,这里的耻泛指民众的道德感。用现在的话来说,一指法治,一指德治。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管理的方式,在社会治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治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但是法治的范围是有限的,不可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比如说2011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在广东佛山,一个两岁的女童被汽车碾压在地,路过18人无一人伸出援手,最终导致一个年轻的小生命的死亡。“小悦悦” 事件作为一个个案,我们可能只是谴责一下当事人,发一下自己的愤慨。但是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把这样的情况扩大到全社会,全中国的人都是这样,只要不违背法律就事不关己, 这对于整个社会治理就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样的后果,就是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还有一种“隐形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它可以是常识、舆论压力、基于自身的利害考量和整个社会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这些“隐形的制度”的核心都是基于道德判断而建立起来的。

所以完全依靠法律来建立一个美好社会,这只能是个理想。同样的,完全依靠道德也是无法形成一个好的社会治理状况的。可以说任何一个有效运转的社会治理系统,都离不开法治和德治的双重功效。以德治教化为手段的这样一种治理方式在法治时代仍然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发挥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们在社会治理中不容忽视的。

摘要:中国古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是《论语》在经世治国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这篇文章就通过几条章句讨论一下《论语》中的德治思想以及它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中的团队思想剖析 第6篇

1 团队的构建

1.1 团队的使命

团队的使命是构建团队的首要任务,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称其企业愿景为“敬天爱人”。《论语》中学而篇第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尧曰篇第二十“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公冶长篇第五“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雍也篇第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泰伯篇第八“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对现代团队如何确立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具有指示性作用[2]。

1.2 团队成员的选择

团队的成功运行离不开合理的成员素质与能力结构。所以在挑选团队成员时除了考虑其是否具备工作所需的技术才能外, 还需要考查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论语》中为政篇第二“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见义不为, 无勇也”、学而篇第一“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里仁篇第四“不仁者, 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公冶长篇第五“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伥也欲。焉得刚”“巧言令色, 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伯夷叔齐, 不念旧恶, 怨是用希”、述而篇第七“亡而为有, 虚而为盈, 约而为泰, 难乎有恒矣”、颜渊篇第十二“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路篇第十三“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宪问篇第十四“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矣”“其言之不怍, 则为之也难”“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季氏篇第十六“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阳货篇第十七“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焉矣哉”、子张篇第十九“士见危致命, 见得思义”“执德不弘, 信道不笃, 焉能为有, 焉能为亡”等观点可以作为用人的警示名句。

2 团队的精神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整体的价值观、信念和奋斗意识, 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奋斗的思想意识。它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团队的凝聚力, 团队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感和合作意识, 团队成员的高昂士气。它要求团队成员具备归属意识、亲和意识和责任意识, 要懂得尊重差异、宽容失败。《论语》中学而篇第一“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礼之用, 和为贵”“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恭近于礼, 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为政篇第二“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八佾篇第三“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里仁篇第四“人之过也, 各于其党。观过, 斯知仁矣”“朝闻道, 夕死可矣”“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公冶长篇第五“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述而篇第七:“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子罕篇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先进篇第十一“夫人不言, 言必有中”“过犹不及”、颜渊篇第十二“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子路篇第十三“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宪问篇第十四“贫而无怨难, 富而无骄易”“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卫灵公篇第十五“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 事其大夫之贤者, 友其士之仁者”“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季氏篇第十六“伺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阳货篇第十七“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子张篇第十九“君子尊贤而容众, 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 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 人将拒我, 如之何其拒人也”“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君子学以致其道”, “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 人皆仰之”、尧曰篇第二十:“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戒视成谓之暴, 慢令致期谓之贼, 犹之与人也, 出纳之吝, 谓之有司”“不知礼, 无以立也”等警句可以为现代团队精神培养起到良好的鞭策作用。

3 团队的沟通

团队沟通是指团队成员之间或团队之间对某种信息的传递与接受。它要求沟通双方必须站在团队利益、事业、命运的大局上相互适应对方的思维, 直到双方都对所讨论的问题和意见达成共识。《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为政篇第二“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里仁篇第四“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德不孤, 必有邻”、尧曰篇第二十“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等教义对现代团队沟通可以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4 团队领导

团队领导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领导的效能。领导者的素质可以体现为品德、才能、知识、见识与意志的整合。从发展趋势看, 在领导者影响力中非职位权力与职位权力相对而言, 后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论语》中为政篇第二“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八佾篇第三“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居上不宽, 为礼不敬”、里仁篇第四“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这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子路篇第十三“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等所提倡的要求是值得当前团队的领导者深思的。

5 团队的学习与创新文化

平等和民主、协作、创新、速度、学习和融合被称之为团队构成的六要素。团队作为直面市场、贴近基层的一种管理单位, 学习和创新是成功和发展的必备功能。把团队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组织是确保团队能适应快速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必由之路。《论语》中学而篇第一“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为政篇第二“导之以政, 齐之以德, 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阳货篇第十七“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子张篇第十九:“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等要求可使我们更好了解要做好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就必须具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 常抓常新, 不能一劳永逸。

6 结论

在转型经济的当下背景下, 搞好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是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环节。要做好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更离不开植根的民族文化土壤。所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为阴阳之道, 不可有“外国的月亮就是园”的思想, 图“拿来主义”之便。

参考文献

[1]姚裕群, 许晓青, 景立人.团队建设与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253.

《论语》思想价值的现实意义 第7篇

孔子的思想历经千年而不朽, 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 它仍具有跨越历史鸿沟的价值, 具有被研究的必要性。《论语》作为记载孔子及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 是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在这一经典著作中, 涵盖了中国的礼乐制度、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 可谓是囊括万象。其思想之开阔, 其观念之超前, 其标准之中肯等, 是其他著作不可相提并论的。就目前来看, 孔子学院的兴办及推广、学汉语热潮等一步步地促进了《论语》思想价值的深入人心, 大众重新审视其中的思想价值观念, 衡量《论语》这一经典著作思想价值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道德修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对士子的寄语, 虽然这一寄语有阶级的局限性, 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为成为士子而努力。修身本是一己之私事, 但放大了来看关乎国家命运。故而孔子主张统治者要在思想上实行德治, 做到文明政治, 而非暴力政治。其次, 还注重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 这样使百姓对非道德的行为举止有羞耻之心。在个人方面, 孔子主张明确道德上的修养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引发到对整个社会的实际意义。个人道德修养是一个及其广泛的概念, 《论语》中也分很多章节进行了论述, 对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做了不同的论述, 概括来说用“仁”或者得“道”来表示。“仁者, 心也。”仁是人内心的一种真实状态, 是一种向善的心态, 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标准, 是人内心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仁者”是拥有本真心态, 拥有仁爱之心, 行仁爱之事的人, 他当是博爱之人, 是一种由衷的热爱一切的人。儒家思想中这种仁爱的精神具体表现在道德精神方面体现为以下原则:恭、敬、正、宽、忠、信、俭、惠、让、敏。这些道德标准或者说道德原则在现今仍可见, 是大众崇尚推广的道德内容。孔“仁”的思想适用于现今日益复杂的人际交往, 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个重要法宝。今人应当立足于《论语》中“仁”这一思想, 修养自身, 正确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不难看出, 《论语》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等的论述表现为一种开阔开明的态度, 即使是穿越千年流变, 其对道德准则、交际标准等有着先进且准确的认识, 对个人发展有着较为积极明朗的指导意义。

二、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的修养关乎社会发展的走向。人的道德修养、素质提升、人际交往等不仅决定着人的价值, 对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重要影响。《论语》中论及社会构建时提出“礼”、“和”等观念, 这些浓缩型的字词饱含深意。礼是一种制度, 是涉及国家组织原则、日常行为规范等的机制。“礼”的最高价值是“和”, 即和谐的概念。“和”是儒家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 和对有差异的事物做出了规范, 提出和而不同的观念。这一观念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异性, 并接受这种差异性, 协调不同达到和谐状态。《论语》中这种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人生理念和社会交往原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它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集合体。《论语》中“和”的思想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各有体现, 渗透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方面, 我们追求“和”的结果。《论语》中“见利思义”、“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 不以其道, 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 世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等都表明孔子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以和的状态来获取财物, 强调利与义协调统一的思想。这对构建诚实、守信、建设良好的商业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和谐成为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 “和”的思想在现今经济建设中有着明显的指导作用。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期, 以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 主张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小康社会的建设, 是追求普遍富裕的状态, 是一种和的状态。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 尊重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谓可持续发展指经济建设, 不仅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效益, 还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看待经济发展。显然, 这些观念的提出是基于“和”这一概念的衍生。在政治方面, “和”的思想也渗透其中。民主协商制度以及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等是对“和”思想的深刻阐释。面对局势瞬变的国际环境, 各国之间应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外交, 我国以亲邻友善、讲究修睦、礼尚往来等原则与各国和平共处。在文化方面, 和而不同的思想渗透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在中外文化择取方面, 主张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 实现中外文化和谐共存。由此可见, 和谐社会的构建处处渗透着《论语》中“和”的思想, 这也是它思想价值的现实意义的体现。

《论语》中孔子思想对个人修养 (道德、文化等) 的重视, 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处理, 自然而然的引向了社会这一高度。它对社会构建的思想都有着现实的借鉴指导意义, 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以“仁”的思想引导大众, 以“和”的思想引领社会, 这些思想的价值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思想性的奠基作用。

摘要:《论语》是一本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 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 意义。

关键词:论语,思想,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成都:巴蜀书社, 1986年版《论语集注》卷三.

[2]朱熹.《四书集注》[M].成都:巴蜀书社, 1986年版《论语集注》卷五.

《论语》体现的美学思想及启示 第8篇

《论语》是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的核心,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想必很多人知道。据说这句话是北宋初年的开国宰相赵普说的。有史料记载, 赵普有个习惯, 每当碰到大事或者重大难题的时候, 他总是搁置下来留待第二天解决, 家人看到赵普回家后常常拿本书看, 第二天就会有解决的办法。后来他的左右出于好奇, 想知道这个秘密, 背地里拿出来一看, 原来就是一部《论语》。

这句话传出后, 不同立场的人有各种解读。尊孔的人认为这是对儒家的肯定。反孔的人认为这是胡吹。

无独有偶, 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之新闻发布会上, 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 (他因在等离子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1970年诺贝尔奖) 在其演说中出人意料地宣称:“人类要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之前,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句富有深刻内涵的话, 也作为了大会结束时所得出的十六个结论之一。从此, 这句经典之言的广泛传播, 就成为了中西方文化在一个新的世纪之交的再一次交汇融合的标志。《论语》影响之大、影响之广、意义之深就此可见一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著作,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 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思想学说博大精深, 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心理、美学、管理、法律、艺术、美食、养生等各个学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后人对其方方面面都有浩如烟海的论述, 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和认识。我只就其体现的美学思想作些粗浅的探究。

二、《论语》体现的美学思想

美学理论中有一个流行定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我认为这个定义哲学意味太浓、太抽象。我很欣赏一些网络文学对美的通俗解释:美是能够引起人们愉悦、舒畅、振奋或使人感到和谐、圆满、轻松、快慰、满足或让人产生爱 (或类似爱) 的情感、欣赏享受感、心旷神怡感或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美学, 也就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美的种类主要包括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他的中庸之道的方法论作为指导的, 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学”有着直接的联系, 实际上是孔子以他的仁学理论为基础, 结合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实践而形成的。孔子对他所创造的“仁”, 并没有确切的定义, 只是通过对人的言行举止的描述来说明仁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仁”是孔子的最基本的最高的道德标准, 也是他的整个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 自然他的美学也是他的仁学的延伸, 因此也可称作仁学美学。

1.《论语》体现的社会美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仁”字, 所谓“仁者, 亲也, 从人从二” (许慎《说文解字》) 。也就是说, 儒学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学, 所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什么是“仁”呢?伦理道德之“仁”, 就是孔子说的“爱人”;对仁政之“仁”, 孔子虽没说, 但我们也不难推论:就是“爱民”。孔子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应该是一种“爱”的关系。《论语》中, 以社会美论最为丰富和突出, 如孝悌之美、人格之美、人际关系之美等。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为政篇》) 孔子认为, 只是供养父母的生活, 还不能够算是孝, 如果没有“敬”父母之心, 那么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孔子提出这个问题是针对一些人对“孝”的误解的纠正, 是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的批评。孔子又讲:“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学文。” (《学而篇》) 他在这里强调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在社会上为人要诚实守信、关爱他人。《学而篇》是讲“学”的方方面面, 但孔子首先要求青少年要学好做人。这里面反映出的道理很明白:一个人可以不务政事, 可以不治学问, 也可以不作文章, 但决不可以不做人。孝、悌、谨、信、博爱、亲仁, 这些是做人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社会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具有美的人品, 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美。

子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 “杀身成仁”已成为千古名句。孔子视仁为人格美的最高标准, 把人格美推上了最高境界。我们常会用“任重而道远”来形容需要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这句成语出自《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意思是说, 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为什么呢?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 为此要奋斗终生, 死而后已。这岂不是任重而道远吗?要担负这样的使命, 没有坚毅弘大的品格是不行的。肩负重大的使命, 追求远大的目标, 就要求有坚毅宏大的品格, 要能坚强地克服旅途上的种种艰难困苦, 既不为一时的挫折、失败所动摇, 更不为一时的小利而迷失方向。

人在社会中面临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 即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 (姐妹) 关系、上下 (领导与下属) 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 在过去被称之为五伦。除了这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外, 还有一种关系, 即人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自从以家庭为基本社会单元的社会诞生以来, 这些关系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在《论语》中, 孔子与他的弟子们探讨了这六种人际关系, 并提出了处理这六种人际关系的具体原则。由于篇幅关系我们这里只列举《论语》中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的及其基本的原则, 如:“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里仁篇》) “忠”是尽己之心以待人, “恕”是推己之心以及人, 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 这是最高原则。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篇》)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篇》“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 “德不孤, 必有邻。” (《里仁篇》) 这些就是孔子及其弟子以“与人为善”为指导思想, 以温良恭俭让为方法, 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论语》中的社会美论是丰富多彩的, 仅就上述, 便不难看出孔子及其弟子是以“仁”的核心伦理道德作标准判断、建构社会美的。

2.《论语》体现的自然美思想。

“天人合一”之学应该说也是从孔子开始的, 孔子的“天人合一”之学与生态哲学有极大关系。孔子不仅是提倡人间关怀的人文主义始祖, 而且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得到人生乐趣的伟大思想家。

一天, 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 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 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惟有曾点 (曾皙) 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先进篇》) 意思是说, 当春天来了, 穿上舒适的春装, 相约上五六成年人, 六七少年人, 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 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 大家悠哉游哉地玩个痛快, 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 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从孔子师徒以上这段对话中,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亲近大自然, 与大自然同在, 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 这才是最大的快乐, 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当然, 在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中, 孔子并没有“遗忘”社会生活, 因此对于其他几位弟子的志向并没有否定, 他的理想是人与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亦不能实现。但是, 他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孔子学说中, 自然界 (天) 是本源性的, 自然界的山水与万物同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 只有回到自然界, 才算真正回到了自己的“家”。

另外在《论语》中,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君子之德与自然美相比较。自然物之所以为美, 是因为它与君子之德有相近之处。“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篇》) , 之所以认为松柏美, 是因为它和君子应有的骨气相近;还有“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雍也篇》) 等。在孔子和他的弟子看来, 人们欣赏自然山水之美的过程, 就是人的道德观念寻求客观再现的过程。自然物因为能象征、暗示、比喻人的德性, 所以才具有审美价值, 成为美的景物或事物。这就是孔子及其弟子对自然美的独特认识, 它把自然和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 着眼于自然与人的关系, 而不是脱离人类社会来谈自然美。《论语》体现的这种审美观可以说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殊途同归之妙。

3.《论语》体现的艺术美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大抵是“诗言志”说的继续, 或者说, “诗言志”说是孔子及其弟子文艺观的典型体现。

《论语》记载孔子评论《诗经》的话:“诗三百篇,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为政篇》) “思无邪”即是说《诗经》中的诗, 心思不邪, 理念与境界都正。孔子何以用“思无邪”来评价《诗经》呢?《诗经》是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古代中国人心灵追求的自然流露。透过《诗经》中的诗歌, 我们看到了古人追求“仁爱”、追求自由, 追求天人合一的心灵之音。换句话说, 《诗经》是古人的心灵之动, 是向着“仁”与“清净”的方向来的。故而孔子用“思无邪”来评论《诗经》。而从孔子的这一评论, 我们看到中国古圣先贤对诗人及诗歌使命的观点。孔子后代的诗人们, 据《尚书·舜典》中“诗言志, 歌咏言”的观点, 把“诗言志”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志”从表面上看, 是指诗人的情感、志趣、理想、抱负。但向深处去解读, 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遵循的“内圣外王”的人生信条, 所以这个“志”, 也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仁”, 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阳货篇》载: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 相互感染, 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这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分析, 实际上可说是包含着对一切艺术作用的分析。在孔子之前, 还没有人提出过这样明确全面的看法。这个十分简炼的论述, 总结了从远古到春秋时期漫长历史年代里人们对艺术认识的美学内容。

《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篇》) “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 (《八佾篇》) 孔子认为, 《韶》乐是尽善尽美, 达到了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这里的善是指政治、道德的标准, 美指艺术的标准。《武》乐是尽美但未尽善, 也就是说, 《武》在艺术上达到了最高的标准, 但在“善”的方面则比《韶》略有逊色。为什么呢?按照汉朝郑玄注:《韶》乐是“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尽善, 谓太平也”, 《武》乐是“美武王以此功定天下;未尽善, 谓未致太平也”, 即舜以德禅让而得天下, 并且达到了“太平”, 这是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 所以说是“尽善”, 反映在《韶》乐上就达到了美善的高度统一;武王伐纣, 以征诛得天下, 并且武王没有达到“太平”, 所以《武》乐在“善”的方面比《韶》乐稍逊一筹, 未达到“尽善”。孔子注意到了“美”与“善”的区别和统一, 这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雎》分明是少男少女情爱的歌唱, 孔子却说它是“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八佾篇》) 。孔子论诗歌和音乐, 主张知节守礼。知节就是音调不能过分华丽、柔曼、轻妙, 这样的音调对人的感觉和情感刺激太大, 容易使人沉溺放荡。守礼就是词意不能挑动不正当的欲望。孔子斥责“郑声淫”, “恶郑声之乱雅乐” (《阳货篇》) , 表彰《关雎》乐而不淫, 是兼音调和辞意两方面而言的。在孔子看来, 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 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 讲究适度、平和, 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关雎》, 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 欢乐而不放纵, 悲哀而不伤痛, 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恰到好处。这里包含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他期望人的生活与感情都是健康、正常的, 反对沉溺哀乐、毁伤生命。

总之, 《论语》中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 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认识和主张, 无不贯穿着儒家的仁学思想。其美学思想虽有不足和局限, 但有其合理之处, 现在的不少美学问题, 多能从《论语》那里找到源头。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追求和谐已成为每个现代人心灵内在的呼唤, 《论语》的美学思想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和借鉴《论语》的美学思想, 用传统文化来充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 构建一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鲍建竹编著.领导干部国学读本——论语.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6.

[2]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6.

[3]寇鹏程著.文艺美学.上海三联书店, 2005.1.

[4]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8.

[5]王明强著.《庄子》心读.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7.5.

《论语》中的“和谐”思想及启示 第9篇

关键词:《论语》;和谐;和谐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而《论语》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对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与完善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程颐指出:“《论语》为书,传道立言,深得圣人之学者矣”,现代著名哲學家李泽厚也提到:“《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经代代相传,长久地浸透在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所以,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汲取精华来完善当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孔子“和谐”思想的来源

(一)时代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春秋晚期,此时社会进入诸侯争霸的战乱时期,与之前繁荣稳定的西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但与战国时期比,此时的周王室还有一定的实力,对各诸侯国仍有一定的影响。在政治制度上,周初以血缘为纽带实施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了破坏,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样的状况让孔子十分痛心,想通过恢复“礼”制来实现社会稳定,达到社会和谐。

(二)思想传承

在社会文化方面,周文化对孔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八佾》中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文化中的“尊主敬宗”对孔子以“孝悌”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和谐有一定的影响,《论语·颜渊》中就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为政之道。然后是“敬德保民”的思想,在尚书中有“天无亲,惟德是辅”,说明“德”在周初已是十分重要的观念,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对个人和谐来说,将德当成个人修养的重要依据:“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对社会和谐来说,德是法制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里面体现出家族亲睦和谐的重要作用,并提到各国的和睦相处,才能使百姓也变得友善和睦起来。这些思想都为孔子的“和谐”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论语》中“和谐”思想的内涵

孔子“和”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作为个人、国家达到“和谐”的方法、手段,二是各个层面体现出的“和谐”的状态。除此之外,“和谐”思想也作为《论语》的一条主线,体现在全书的各个内容之中。如《论语》中出现次数最高的“仁”、“义”、“礼”等基本思想都与“和谐”思想息息相关,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和谐”是追求个人身心的和谐,个人与家庭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和谐”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孔子希望通过“和而不同”的方法达到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

(一)从个人“和谐”到人际“和谐”

在孔子看来,需要不断学习、加强个人修养才能达到身心的和谐。也就是说,个人的“和谐”需要通过内修“仁爱”之心,外行“仁义”之道,也就是君子之道。要达到个人的“和谐”首先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极的自我反省,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其次,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最后,要遵守社会规则,也就是要遵守“礼”的约束。“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通过个人的“和谐”,可以达到人际的“和谐”。人际关系一方面体现在个人与父母、家族之间,另一方面体现在与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之间。在中国古代,家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孝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其中,孝指的是对父母长辈之间的爱即“父慈子孝”;悌指兄弟之间的爱,即“兄友弟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夫孝悌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做到了“孝悌”就能实现家庭和谐。在与他人的相处中,首先要怀有爱人之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里除了对亲友之间的关爱之外,还要做到“泛爱众”。在“爱人”的基础上,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即对长辈孝顺,使其能安享生活;对朋友要友好,做到互相信任,对晚辈要慈爱,使其得到应有的关怀。这样就可以使长幼有序,达到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在与人相处的原则方面,首先应该遵循“和而不同”的思想,“和”即是要保持和谐稳定的氛围,达到一致性的目的;“不同”则是保留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原则,这也是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和而不同”就是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注重整体的和谐稳定。“和而不同”也可以被称为“求同存异”,求同就是人们合作的基础,要求各方寻求在兴趣﹑利益等方面的共同点;存异就是保留各方在兴趣﹑利益等方面的差异性。其次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原则,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能强加给别人,即在人际交往时遵循“推己及人”的原则,这样才能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从人际“和谐”到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孔子希望达到的社会理想。在制度上,集中体现在遵循“礼”的行为准则上,“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在物质方面,孔子认为社会财富的分配公平是非常重要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孔子认为,作为君主,不应担心贫穷而应该担心财富分配的不均,不应该担心拥有的人口数量少而应该担心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只要做到了财富分配的公平,就不存在贫穷的现象;而人们之间和睦相处,即使是人口少也无所谓,只要国家安定,就没有被倾覆的危险。在教育方面,孔子要求弟子“谨而信。”、“主忠信。”(《论语·学而》)并且把“信”当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孔子认为不能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应该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做到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适度开发。“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学而》)。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上,孔子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如《论语·子路》中提到的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在这里,孔子指出要想达到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大丰富的和谐社会,需要首先解决民众的温饱“庶”,然后达到人们生活富裕,在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之后,再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使人们的精神上也获得丰富。这里的“庶”、“富”、“教”就是经过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的几种社会形式。

三、《论语》中“和谐”思想的启示

孔子对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分配方式、教育、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如何建立和谐社会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也对我们当今和谐社会建设有了很大的启示。

首先,是内修“仁爱”之心,外行“仁义”之道,保持身心和谐。这要求个人首先要不断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失衡的非常严重。媒体上充斥着各种负面新闻,从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就可以看出目前社会人与人之间淡漠的关系和败坏的道德感。孔子一直在强调德育对个人的重要作用,只有每个人开始不断学习,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部分,不断滋养自我,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一直在强调内在的修养,而不是外在的强制约束,只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内修“仁爱”之心,外行“仁义”之道,就一定能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平静。

其次,借鉴“和而不同”的理念,处理好个人与家庭、朋友、社会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对所有人都非常重要。“和而不同”思想在現代人际关系学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求同存异”,求同就是寻求双方共同点,它包括兴趣或利益等,这是人们合作的基础;存异就是保留不同的意见和主张,这是人们维持和谐关系的外在条件。求同存异既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保留了各方利益诉求的差异性,从而保留了各方面的合理因素,最终促使群体走向和谐。

最后,要重视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一些地区为了谋求发展,放任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珍惜动物不断灭绝,气候不断恶化,空气质量也在不停的下降,这样的行为最终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孔子坚持合理利用自然,不过度开发自然的思想,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对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期望建立的大同社会也是他心目中的和谐社会,也给当今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的巨大差异带来解决思路。孔子从个人“和谐”到人际“和谐”的思路发展,从个人来说,能够解决目前个人普遍空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从人与社会来说,能够解决目前个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家庭观念薄弱的问题;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说,是建设“兼容共生、结构合理、行为规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相处”的坚实基础。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优秀的部分,结合实际情况,从自我做起,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遵礼守法、心怀“仁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做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浅谈《论语》的核心价值思想“仁” 第10篇

一、“仁”的基本内涵

“仁”内涵的实质主要表现如下:第一种即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既是对普通人的要求,也包含了孔子劝说统治者施仁政,促进国富民强的夙愿。《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表明“仁爱”是要超出家族、阶级与等级的界限,把人视作有人格的独立个体来对待;《雍也》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用内心的体验来推己及人。第二种是“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早年对“仁”定义的解释,用“克己复礼”来提升品行,以维护西周之礼,坚持修身努力实现“修己以敬”乃至“修己以安百姓”的崇高目标。

二、实现“仁”的途径

(一)以“仁者爱人”的标准规范言行

实现“仁”,首先要以“仁者爱人”的标准来衡量与规范个人言行。《子路》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与《颜渊》中“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等突出了履行伦理道德责任的重要性。《雍也》更是从积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方面对比,突出了心中有“恕”,言行才会符合“仁”。我们应持“忠”和“恕”的态度来关爱同类,忠恕为怀来实现“仁”。

(二)重视“仁”的情感基础-—“孝悌”

实现“仁”必须重视“孝悌”,“仁”既依赖于“孝”,“孝”也离不开“仁”。《学而》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表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我们实现“仁”的情感基础。一个连自己的生身父母和同胞兄弟都不敬爱的人,也不会对他人和社会有仁爱之心。《泰伯》中“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更强调了“孝”的重心在于内心之“敬”。因此,我们应坚持孝悌为本,在“孝”道中坚守“仁”的社会责任。

(三)加强修身以实现“仁”

实现“仁”必须加强个人修养,个人必须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准则“礼”,将其伦理原则慢慢内化成人们内在的德性“仁”。“克己”要求克制并超越个人欲望,“复礼”要求人们办事时应遵守社会准则与规章,使言行举止合礼。《里仁》中“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以及《子路》中“刚、毅、木、讷近仁”等表明仁是礼的内在本质,礼则是仁的外在形式。我们要通过礼对道德修养的要求来促进个人的完善,加强修身以实现“仁”。

(四)在实践中磨练成“仁”

实现“仁”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与刚毅,在实践中执着追求“仁”。《子张》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提醒人们要在后天学习中强化“仁”,博学多识。《子罕》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与《里仁》中“苟志于仁,无恶也”启发我们把成“仁”视作毕生追求时,内心便会坦荡无忧。《卫灵公》中“当仁不让于师”更教导我们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告诫人们尤为重要的是立志成仁后,要敢于付出牺牲,必要时甚至是生命。实现“仁”需要用一生来捍卫它,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成“仁”。

三、思考“仁”在当下的社会价值

“仁”作为传统儒家思想价值的核心,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精华在当今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借鉴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个体追求实现“仁”的过程其实就是向更高的人生境界飞跃,社会提倡“仁”就会在普通人心中树立“爱人”的意识。公众在交往中秉承忠恕为怀的原则,就会用仁者爱人的气度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他人,实现个人洒脱的人生境界,增进相互间的信任与关爱,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拉近自己与他人、人与自然的距离。

第二,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提倡“仁爱”的精神,发扬“仁”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当下物欲横行、缺少人文情怀的现实世界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迫切需要用“仁者爱人”之心来唤醒公众日益流失的“仁心”。国家要努力提高公众的道德修养,激发普通民众的道德理性和社会伦理责任感,将“仁爱”与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全民更加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营造健康、文明与诚信的社会风气。

第三,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仁”及其背后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仁爱”的核心理念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共性,可以借鉴与利用其优秀的价值理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在社会中真正坚守“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塑造友爱与稳定的社会秩序。只有将儒家“仁爱”的优秀文化坚守到底,才能让它更好地推动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总之,“仁”是《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价值的核心,孔子穷尽一生求索“仁”,如《为政》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言,这其实是孔子及其后继者在生活中“成仁”后的真实写照。孔子在追求“仁”的道路上为后继者树立了不倒的丰碑。我们要从儒家思想价值核心“仁”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让其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邓瑞.简析《论语》中孔子“仁”的观念[J].现代语文,2008(1).

上一篇:冷链配送流程下一篇:学生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