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发展范文

2024-07-26

劳动力发展范文(精选12篇)

劳动力发展 第1篇

1 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

1.1 经济环境的改变

2008年9月金融危机再次全面爆发, 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一员, 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 因此, 面对肇始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中国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当前,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步渗入我国实体经济, 我国的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其负面影响从沿海地区扩散到内地, 从出口外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蔓延, 恶化了宏观经济形势, 导致沿海及大中城市的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一些企业特别是出口外向型企业被迫处于停产、关闭状态, 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就业容纳能力的扩张, 导致大批涌入大城市或者沿海地区的外出劳动力难以找到就业机会, 不得不返回家乡, 中国境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农民工返乡潮。

1.2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后, 尽管我国对原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城乡封闭的“二元”管理体制有所松动, 但并未根本改变, 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异, 进城农民与城市市民享受着不同的待遇。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深化改革, 城市下岗职工也随之增加。为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许多城市实施“了再就业工程”, 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 对外来民工从就业行业和总量上进行限定和控制。这些带有保护色彩的政策, 限制了外来民工的就业空间。相反, 国家在农民工的医疗、养老、工伤保险以及工资、福利等方面仍然存在政策上的漏洞。农民工在城市依然未摆脱“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歧视、文化上排斥、制度上限制”的尴尬现状, 这样迫使已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逆向流动。

1.3 政策因素

农业升温对外出劳动力产生了拉力效应。党中央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把农业摆到了应有的战略位置上, 粮食、棉花的收购价也进行了调整, 重新激发了农民种粮种棉的积极性, 把进城农民拉回家乡。尤其是农村政策的进一步放宽, 允许承包经营土地、荒山等, 更加吸引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回乡务农。

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对农动力回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 使用经营权归农户, 管理权归国家。在此种制度框架内,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难以实现, 外出农民无法从农业的退出中获得补偿, 由此弱化了外出农民工从农业中完全退出、转向城市的意愿, 一旦对城市的预期收益降低或在流动中遭受挫折, 便很快会想到返回农村。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城乡分割体制, 使得农村外出劳动力需要在城市办暂住证, 孩子上学需要缴额外的借读费甚至“赞助费”, 且得不到任何方面的救济和社会保障, 大大增加了外出劳动力的流动成本, 当其外出流动的收益不抵其支出或赢余较少时就会被迫回流。

1.4 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的制约

目前我国外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劳动力多数又没有经过正规的技能培训, 因此, 在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并且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 只能在低层次的产业中形成适度竞争, 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与可供选择就业空间相对狭窄这一矛盾。另外, 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多数不是政府行为, 是农民自发、自主的个人行为, 因而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这种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求职的盲目与无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就业的成功率, 使得他们很难在当地立足。

2 农村劳动力回流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由于回流的农民工经历了外出闯荡, 他们在城市务工过程中接受过职业培训, 学到了一技之长;拥有了全新的观念;懂得了经营之道;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因此, 农民工回流和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 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

农民工回流在较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也存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从经济方面来看, 农民失业性返乡对农村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增收面临严峻挑战。从近年农民的收入变化情况看, 由于粮、油、棉等农副产品价格走低, 家庭经营增收艰难, 打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因素, 失业性回乡意味着农民失去了最稳定的增收来源。二是农村消费市场将受到抑制。近年来, 受农民收入水平增加的带动, 农村消费呈持续较快增长的势头;受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置业的影响, 县域地区房地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也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大批农民工非正常回流, 将使县域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有效需求减少, 显著减弱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拉力。

3 正确对待劳动力回流,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1 发挥返乡农民工优势, 改变农村单一的种植结构

建设新农村, 让农民脱贫致富, 过上小康生活, 仅仅依赖种植业是无法达到目的, 农村经济结构必须进行调整。而今返乡农民工中, 由于有打工的经历, 思想比较解放, 视野比较开阔, 要积极引导他们从事经济结构调整, 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 从单纯的种植业转变为养殖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 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积极帮助他们搭建创业平台,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同时在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下, 使得未曾外出打工的一些农民也会受其影响而转向非农产业, 促进农村原来比较单一的种植结构的改变。

3.2 发展乡镇企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

多年的事实证明, 乡镇企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目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企业创办初期的灵活机制和优惠政策逐渐弱化, 扩大再生产的难度也逐渐加大。这样, 乡镇企业已不像发展初期那样有能力大量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了, 所以, 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化, 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化从而继续发挥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渠道作用。发展乡镇企业需要既了解农村现实状况又懂得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 而外出农民恰恰具备了这一素质。因此, 鼓励扶持回流劳动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相互协作, 发展乡镇企业, 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回流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又可以较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创建农民小城镇,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大力倡导投资创建农民小城镇需要对城镇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又对家乡的现实有充分把握的人来贯彻, 要鼓励回流劳动力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使之不仅成为回流劳动力施展才干的场所, 而且成为容留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基地。

3.3 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提高农业本身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对于回流的劳动力除了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向非农产业转移外, 还有相当部分劳动力仍会长期滞留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为了使这部分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必须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提高农业内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 引导农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一方面, 要大力加强农业基本建设, 改善生产条件,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到农田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上来。另一方面, 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由于回乡农民在外出打工期间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才干, 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知识, 因而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鼓励他们搞农业综合开发,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4 进一步提高返乡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农村的经济发展依靠农民, 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 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而当前被动回流的劳动力中大部分人员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这样, 一方面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和新产业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相吻合, 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素质的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剩余同时存在。因此, 提高返乡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返乡农民素质教育培训、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推进农村城镇化,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摘要: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 是近来年我国农村人口流动又一引人注目的现象。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体制政策的障碍以及外出劳动力的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这部分劳动力回流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种种影响, 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日渐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回流人员, 使之成为一种有序的回流, 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劳动力回流,效应,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龙, 《“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2006.

[2]白南生、宋洪远, 《回乡, 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龚新智, 《关于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几点思考》, http://www.xt.gov.cn, 2009.

[4]刘铮,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5]崔荣慧, 《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的回流》, 中国经济时报, 2001-07-09.

[6]王冠中、袁红, 《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探析与政策建议》, 天府新论2003年第4期.

[7]杜学成, 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本质特征与实际效应分析[J], 特区经济, 2007 (4) .

[8]丁钰明, 对于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的分析[J], 市场周刊, 2005 (8) .

[9]黄颖, 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效应与对策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 2005 (8) .

[10]郑千愚、黄建平、吴金和, 劳动力回流问题新探,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2009年.

劳动力发展 第2篇

按照WTO的界定,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是服务贸易的四种交付方式之一,受《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及其附件的约束。GATS将国际间劳动力流动视作自然人移动。在GATS关于自然人的几种分类(公司内部调任人员,商务访客,合同服务提供者,独立专家)中,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相关的主要是“合同服务提供者”(contractual service suppliers)。其在外期间的报酬由雇主支付,合同服务提供者应具有相关和相当的教育背景及专业资历。这种临时性服务的期限一般为1~3年。

由于自然人移动涉及到国家的出入境管理和移民问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自然人移动严格设限。进入21世纪后,随着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的展开,自然人移动的自由化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人移动自由化不仅有助于提高本国的经济水平和贸易竞争力,缓解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并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普遍存在着劳工大量短缺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人口下降和老龄化造成了劳工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许多社会地位低、工资少、耗体力的工作常常无人问津。因此,发达国家也逐渐认识到,劳动力流动自由化是一个双赢的问题。这一共识,为下一轮的服务贸易谈判和劳动力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奠定了基础。

一、当前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区域特点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预计,全世界约有1.4亿人在国外工作,每年全球劳动人口流动达6000万人,而且在不断增加。按照经济学原理,生产要素总是从报酬低的地区或行业流向报酬高的地区或行业,作为劳动力要素也不例外。当前,劳动力流动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于各个国家在全球劳动力流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面临的形势、所采取的政策不同,各大洲的劳务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欧美市场

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欧盟和美国的薪酬福利体系对外来劳动力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加上其存在大量劳工短缺和高失业率,开拓欧美国家的劳务市场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差异,欧美的劳动力市场只对东欧各国和部分非洲国家开放,而对中国的开放度很低。

美国:尽管美国诸多行业存在着大量的劳务需求,但其劳动力市场只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内部成员开放,主要从墨西哥引进劳务。在市场准入方面严格限制其他国家劳务的进入,政府基本上不批准中国中低级劳务的工作申请。同时,美国还存在着严重的资格歧视,不承认中国公民在中国国内拥有的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限制了中国公民的市场进入机会;美国政府只承认墨西哥四年制高等教育学历,给予其受高等教育者合理的市场准入机会。

欧盟:多数欧洲国家不对我国开放劳务市场,而只对欧盟成员开放市场;只有在欧盟成员不能满足国内劳务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才允许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引进劳务。欧盟除对中国公民进行资格歧视外,还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实行差异待遇。在多数欧洲国家的海关和边防管理口岸,通常对欧盟国家以外的公民单设通道,严格审查。不过,近来西班牙对非法劳工的“大赦”和英国对中国开放医护市场显示出其引进外籍劳工的灵活性.

(二)亚洲市场

亚洲市场是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主要市场,一方面,亚洲各国对外来劳务的限制较少,另一方面,由于亚洲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背景都与中国相近。2005年,我国劳务输出在亚洲市场的营业额占行业总额的54.3%,其中,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的业务创造了40%的营业收入。

亚洲开发银行的发展报告表明,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其他地区,未来3年的GDP增长率将介于6.5%~6.9%,这一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伴随着GDP的高速发展,亚洲各国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出现劳动力短缺,尤其是技术劳务和管理人员的缺乏。

日本:目前,日本只对拥有专门技术、技能和知识的外国人发放就业签证,限制其他外国人参与就业,中国对日本的劳务输出主要通过派遣研修生及技能实习生的渠道。近年来,日本人才派遣公司通过中介机构和日资企业在华招聘电脑软件人员、机械设计等专门技术人才等,派往日本企业从事技术工作,据日本科技省预计,日本工程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301万人。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面开放国内劳务市场指日可待。

韩国: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内就业观念的变化,韩国普遍存在着劳动力短缺问题,缺口为55万左右,其中,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水产业和农畜业劳动力缺乏尤为严重。目前,韩国主要通过产业研修制、雇佣许可制和访问就业制从亚洲各国引进劳动力。由于中韩两国政府尚未签定《劳动力派遣与谅解备忘录》,中国公民还不能通过雇佣许可制进入韩国。

新加坡:新加坡是中国对外输出劳务的第二大市场,中新劳务合作十分密切。中国在新劳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海事,以及空乘、医护、幼师、餐饮等行业。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相同,加上中国工人技术好、效率高,在新加坡外劳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颇受雇主欢迎。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一方面严格加强对外国工人的管理,一方面逐步放宽各产业引进外国工人的配额限制,同时通过调节劳工税来控制引进外国工人数量,使外国工人流向那些真正需要的产业和企业。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由劳务输出国转为劳务输入国的,从长期的发展趋势看,不同行业引进外籍劳工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建筑业和制造业对国外劳动力的需求在逐步减少,服务业和种植业的劳工需求呈上升趋势。此外,船运与再保险业、旅游业、教育与保健服务业、码头与航空业也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外来劳工。目前,马来西亚并未对中国开放劳务市场,因此,中国在马的劳务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

(三)非洲市场

近日,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先后发表报告,对非洲经济发展前景进行预测:2010年前,非洲经济将以年均超过3.7%的速度增长,人均国民收入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21世纪前25年,多数非洲国家的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4%~5%的水平。联合国《2006年世界经济展望》说,2006年非洲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增长率可望达到5.5%。良好的经济增长前景对非洲引进外籍劳务将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非洲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加更是为中国的劳务输出提供便利条件,中国在非洲的建筑劳务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05年,已达到8.2万人,占同年中国在外总人数的14.5%。但是,许多非洲国家政局不稳,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工资待遇较低,制约了中国对非洲劳务输出的进一步发展。

(四)拉美市场

2005年,拉美地区的gdp总额为23000亿美元左右,2006—2010年是拉美地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年经济增长率将为达到3%~4%,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无疑将为对拉美地区的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然而,不少拉美国家主要依赖原材料出口,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新增就业岗位劳动条件差,收入不稳定,缺乏社会保障;许多国家对外来劳动力实行用工人数、工资额度以及工作签证等方面的限制,加上拉美路途遥远和文化差异,使得中国对拉美的劳务输出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领域,纯劳务输出较少。

(五)大洋洲市场

根据澳洲联储发布的数据,预计截止2007年底,澳洲gdp增长都将维持在3%~3.5%,这一数字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2.4%的年均增长速度。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澳洲就业形势空前看好,同时,澳国内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劳工短缺问题,引发对外籍劳工需求增加。一方面,建筑业、畜牧业、渔业和种植业等行业需要大量季节工,另一方面,厨师、电焊工、电工、机械、管道工和护工等专门技能人才奇缺。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人才优势,但语言需要培训。从长远看,澳洲市场经济效益较好、相对稳定、值得开拓。

二、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各国劳动力的供求变化和流动情况,不难看出,国际间劳动力流动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向:

(一)劳动力流动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劳务合作空间广阔

从存量上看,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活跃在各国的外籍劳工达8090万;从流量上看,目前全球每年流动劳务约3000~3500万人,比20世纪80年代初的2000万人增加了50%以上; 从劳务政策上看,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受人口增长率低和劳动力成本高的影响,需要外来的低成本劳动力,因此,各国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会逐步放松。

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依存度的增加和交通运输的改善,也加速了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

(二)国际劳动力流动方向呈现多样化

一般来讲,国际劳动力的流动方向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在这一总趋势不变的前提下,近年来,随着产业的转移,发达国家的技术管理人员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在不断增加,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劳动力结构的差异,不同质的劳动力对流现象也十分普遍。可以预见,今后国际劳动力的流动将呈现多样化趋势,传统的劳务输出国和劳务输入国概念将失去严格意义。

(三)普通型劳动力的流动趋缓,技术型劳务限制放宽

一些国家和地区奉行保护主义政策,主要是针对普通劳务人员入境设限,从发展趋势看,这种状况不会有太大改观,技术型劳务会日益成为国际劳务市场发展的主力。由于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球范围内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短缺的现象更为严重。

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引进的外籍劳务中,60%以上是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德国这一比例达到70%。另据经合组织(OECD)报告,OECD国家引入的外籍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籍工人比例都超过了60%,而受过初级教育的外籍工人比例仅为10%左右。

(四)服务业劳务需求明显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社区及公共服务行业的劳动力出现短缺。例如,韩国的餐饮、宾馆清洁、社会福利和家政服务等行业缺员达50%;英国、香港短缺家政服务人员和厨师等;金融、保险、广告、旅游和咨询服务等也是需求旺盛的行业。因此,今后外籍劳务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机会将会增加。

同时,由于低生育率和健康长寿,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严重,老龄人口的比例迅速增长,为老人服务的医疗保健事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医护人员的短缺也会越来越严重。美国2003年护士空缺达到15%,沙特雇佣了近10万名外籍医护人员。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开放了外籍医护人员市场。

各国经济的增长和引进劳务政策的放宽,为国际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务输出提供了机遇。

发展成人教育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第3篇

摘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发展改革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改革成人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成人教育改革对策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民增收

0引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强调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省正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总体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新一轮农村改革为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揽,以确保粮食安全为根本,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重点,以基层政权建设为关键,不断把农村改革发展推向前进,进一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性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全方位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通过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等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多层次、多途径地实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工程,不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懂法律的新型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1.1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分析:河北省是个农业人口大省,据调查,2007年末总人口已达6943万,其中农村人口达5550万,农村劳动力资源近3000万,剩余劳动力约占劳动力资源的1/4。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呈现出六多六少现象,即:体能好的多,技能好的少:未接受培训的多,接受培训的少;简单体力型务工多,复杂技术型务工少;从事低价位劳务多,从事高价位劳务少;不会保护自身权益的多,法制观念强的少;具有初中文化的多,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少。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要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获得就业机会,关键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这样才会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竞争优势。

1.2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首先,它影响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导致其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良种技术、无公害技术等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等无法在农业中应用。其次,它影响了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市场知识和观念,常常导致市场趋同现象,结果造成生产和销售的被动,产品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影响了农民收八的提高。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越高,农民从事非农经营的机会就越多,其从事非农的报酬也越高。

1.3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从业层次的提高,因为缺少文化的农民们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领域从事体力劳动,经济蓬勃发展,则房地产业升温,运输业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增多。相反,一旦经济萧条,则备受经济学家关注的“农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农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固有联系就会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加强对剩余劳动力的培训都是当务之急。

2农村成人教育现状

2.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2003年培训工作启动不久,省政府就专门划拨资金150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要求在阳光工程实施期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5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工作,以确保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河北省迁安市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2004年以来,加大扶持力度,强化资金保障,该市地方财政累计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200多万元,鼓励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减轻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经济负担,调动了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免费培训,3年培训一次,达到“人人有技能,家家有人员,月月有收入”目标。3年来,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1398万人,大大地提高了参训人员的就业技能,80%以上的学员通过培训并实现了转移就业。该市已于2006年11月份实现了户均一人从事非农产业的目标,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该市就业前、上岗前培训已蔚然成风。河北省从2007年起开始实施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主要以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为重点,每年选择一批家庭,资助每户一名符合条件的子女免费就读技工院校,毕业后推荐就业,力争实现“就业一人,脱困一户”。经考察筛选,由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张家口市高级技工学校、秦皇岛市高级技工学校、唐山市劳动高级技工学校、保定市高级技工学校等14所学校作为城乡技能就业扶助任务承担学校。2007年,全省已有1800余个城乡贫困家庭受益。2008年,全省将有5000名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可免费就读技校。

2.2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河北省农村成人教育有了以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基础,有了一定的规模,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它毕竟是一项新的工作,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2.1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总体偏低河北省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外出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大多数劳动力缺少一技之长,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各类职业培训的还不足10%。

2.2.2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受训农民在劳动力转移中直接受益是培训工作的目的。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转移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去参加技能培训,才能真正让农民转移出来,这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

2.2.3农村成人教育不符合农民需求农村成人学校、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一、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到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一些农村成人学校、职业学校脱离农民实际需求,片面注重传统式学历职业教育。而农民更愿意上短期的培训班,以很快学到市场需要的

热门技术去打工挣钱,这就导致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与农村的实际需要脱节,不能为农民增收服务。

3发展改革成人教育的对策

发展改革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速效性和实用性的优势,特别要加快培养农村急需的实用型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

3.1政府制定和完善职业资格标准,使岗前培训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政府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并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对使用农民工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责令其对农民工进行全面细致的岗前培训,对非法雇用不具备职业资格农民工的企业要依法进行严厉制裁。把对农民工的上岗培训和职业资格联系起来,迫使农民工从业人员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并逐步使农民工职业资格培训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据悉,我国目前已经推出了着眼于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土培训规划》,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

3.2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发展成人教育建立起强有效的成人教育的机构是成人教育体制有效运行的保证,也是职能顺利实施的体现。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可以在乡镇、社区建立专门的成人教育学校,但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市、乡、镇职教中心、职业学校的场地、师资和教学设备,利用晚上、公休日和寒暑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办成人教育培训班,使之称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平台。

3.3树立教育服务于农民的思想农村成人教育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按需施训、因人施教。自2003年以来,河北省把就业培训纳入了阳光工程,并在全省确定了35个培训试点县。如深州市组织培训人员深入到乡镇,开展“千名创业者”培训活动,并针对农村妇女实际与县妇联一起联合组织实施了“百万妇女创业行动”,对农村妇女进行就业培训。承德市劳动部门针对城镇周边失地农民率先开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张家口市对农民进行“农家小院”、“特品蔬菜”等品牌培训。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对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4办经济实体,以校养校,增加造血功能办经济实体实际上是根据农村成人教育自身特点开展对口服务。对口服务应以服务为第一目的,它是成人学校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户的一个窗口,微利经营一些种子、树苗、农业器具、技术资料、技术咨询等。在不影响成人教育工作的前提下,兴办政府允许范围内的经济实体。如校办工场,可自办也可联合办,并把“燎原计划”、“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推广科技成果的目的。

3.5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并举,相得益彰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还必须依靠民间团体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作用。社会力量办学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有效地为发展社会生产服务,并通过提高全民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服务。它除有社会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竞争性。它能与政府部门的教育相互弥补,各得其彰,从而使农村成人教育全面地发展。河北省已经拥有保定重振技校、唐山聚友职业技术学校等一批办学效果好、就业率高的社会办学、集团办学的成功例子。

3.6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还必须善于与大学合作办学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与大学合作办学,或者通过大学的推广教育来实施,从而取得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在大学这个育人大场所里,既培养着一大批新型的科技人才,又有许多科学技术和新的发明创造不断诞生。为了不断引进新型的人才,缩短科学技术传播的周期,农村成人教育就必须增强与大学的联系,以便于携手合作。河北内丘山庄富岗,在上世纪90年代,党支部书记杨双牛走出家门,把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请进富岗山庄,让果树专家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种植。后来,河北农业大学把富岗山庄作为教科研基地,专家常年不走,大学生常年实习,专家根据富岗山庄地理风貌,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全面实施富岗绿色优质苹果生产工程,在科学的培育下,先后成功的培育出富岗一、二、三号苹果。这些苹果一投放市场,就受到热烈欢迎。中国广播网刊登文章《穷山村长出“天价”苹果,富岗苹果50元一个》。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承包了位于临城县城北5公里的3500亩荒岗,确定以发展优质薄皮核桃为突破口,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开发治理荒岗,加快绿化步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同步提高。

探究经济持续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上限 第4篇

一、提高劳动者报酬将会面临的困局

(一) 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出口、投资、房地产是过去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旧马车。其中房地产泡沫已经影响到中国金融安全和实体经济, 2008年国家投入的4万亿导致产能过剩, 大规模的投资也不能再继续。靠出口拉动经济, 这被过去证明可行, 但如今人民币持续升值超过30%, 如果提高劳动者报酬可能进一步减小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 中国经济将可能陷入衰退。

(二) 助长通货膨胀

第一, 中国劳动者收入的提高, 对商品的需求增大, 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第二, 劳动成本提高, 企业提高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商品价格提高了又将进一步推动劳动报酬的提高, 并形成膨胀的恶性循环。

(三) 劳动力供需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 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现有企业劳动需求数量减少, 另一方面, 新建的企业将减少, 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因此劳动力成本上涨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此外, 高等教育的普及, 劳动力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由于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毅力和工作经验使制造企业或服务业望而生畏, 导致企业招不到人,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对口。

二、提高劳动者报酬具备可行性

如今, 城镇化、服务业以及高新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新马车, 加上中国日益国际化的人民币, 中国将在未来的国际大博弈中拥有更多筹码, 中国经济将再次腾飞!

(一) 中国出口行业竞争优势依然存在

刘厚俊、王丹利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影响》中通过对1999—2008年中国31个省区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对外资流入量及出口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 证明工资上涨对出口量及外资流入量均无显著负面影响。制造业工人工资水平上升幅度仍然小于中国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 再考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中国的出口行业更是保持优势, 因此中国廉价劳动力这一国际竞争优势是依然存在的。

(二) 扩大内需, 维持经济增长

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 城市人口只占40%, 每1%的农村人口转化成城市人口就能带动GDP5%的增长, 如果每年有2%的农村人口转化成城市人口, 则带动GDP增长为10%, 那么中国城市化进程能维持二十年, 加上另外98%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中国经济就能轻易维持十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

(三) 扩大对内供给, 稳定物价

内需市场的打开和人民币升值容易造成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 因此必须增加国内供给, 满足需求, 增加大量就业岗位, 带来制造业的繁华, 也带动服务业欣欣向荣, 又防止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此外, 中国正在逐步放开金融管制, 合理的民间借贷让更多的民间小企业家发现市场供给的不足, 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促进竞争, 使市场更完善、让消费者更满意。

(四) 服务业发展带来的就业

美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为80%, 而中国为43%。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 以美国的15%为标准, 中国将近50%的制造业劳动力将在未来二十年将转向服务业, 最终使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25%, 务农劳动力占10%, 服务业劳动力占65%。服务业蓬勃发展可以带来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

(五)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工作的效率与工人的报酬有很大的相关性, 报酬越高工人效率会越高。另外, 政府应带头增加社会的垂直流动, 给更多有能力的人上升的空间, 陈力就列, 不能则止, 完善劳动力市场, 提高社会生产率。

三、维持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的人均报酬水平分析

然而, 并非报酬水平越高越好, 从欧美的发展过程中发现, 欧美国家人均报酬太高, 达到GDP的70%~80%, 藏富于民固然重要, 但国民藏富过多就意味着国家财政集中能力有限, 容易出现国家财政赤字, 不利于国家发展。

(一) 基于科技水平与人均GDP关系修正后的竞争优势比较模型

一个国家的产品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价格和科技水平。首先价格方面要比较世界商品平均价格水平, 在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情况下, 报酬越高, 则成本越高, 商品价格就越高, 越没有竞争力, 即人均收入越高, 竞争优势越低;当科技水平越高, 则生产效率越高, 产品质量越优越, 越有竞争力。因此, 为两个影响因素加入权数得到:

竞争优势=a科技水平-b人均报酬

一个国家的GDP等于人口与人均产出 (即人均GDP) 的乘积, 当两个分别属于不同国家的人投入劳动的时间相同, 而产出却不同, 这就是由于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 可见当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越高, 则人均GDP越高, 该国家人均产出的产品或服务价值越高, 即有:人均GDP=1人*科技水平。因此科技水平可认为等同于人均GDP。以美元为标准, 2008年美国人均GDP为47 422美元, 假定科技水平的单位为ke, 则美国科技水平为47 422ke。中国2008年人均GDP为3 387美元, 则科技水平为3 387ke。人均GDP与人均报酬的差值占人均GDP的比重就是竞争优势的值, 修正后的竞争优势比较模型化简为:

竞争优势= (人均GDP-人均报酬) /人均GDP

此公式可以理解为, 人均报酬与人均创造的GDP之间的差值便是竞争优势。当差值越大, 即报酬比创造的价值少了越多, 则成本越低, 产品越实惠, 同时政府越有财政实力进行调控建设和收入再分配。因此本公式具备合理性。

通过调节人均报酬, 使本国竞争优势与竞争国持平, 在竞争优势持平下得到的报酬水平便是人均报酬上限:

本国人均报酬上限=本国人均GDP- (竞争国竞争优势*本国人均GDP)

(二) 中国产品与美国产品竞争力比较

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双边关系影响着世界繁荣稳定, 贸易平衡是两国一直追求的目标, 如何实现贸易平衡呢, 那就是要两国的竞争优势相等。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 (美元为单位) :

中国竞争优势= (3 387-2 254) /3 387=0.3345

美国竞争优势= (47 422-35 486) /47 422=0.2517

0.3345>0.2517, 因此中国产品比美国产品更具备优势, 所以中国对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 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合理的, 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提高中国产品的制造成本, 实现贸易平衡。因此中国可以提高平均报酬水平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那么要实现贸易平衡, 中国平均报酬应该是在什么水平?当中国竞争优势与美国一样为0.2517时, 中国人均报酬上限=中国人均GDP- (美国竞争优势*中国人均GDP) =2 534美元

2 534=2 254*112.4%, 因此2008年中国人均报酬须提高12.4%才能实现中美贸易平衡, 又或者该年实现人民币升值12.4%。

(三) 中国产品与世界产品竞争力持平下的平均劳动者报酬水平

中国工资水平只要在中国产品与世界产品平均竞争力持平的报酬水平之下, 中国的产品便具备竞争优势。以下是用2010年的数据得出的产品竞争优势 (世界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均取世界排名的中位数, 美元为单位) :

中国产品竞争优势= (4 440-2 852) /4 440=0.3577

世界产品竞争优势= (4 478-3 941) /4 478=0.1200

0.3577远远大于0.1200, 可以理解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工厂。那么当中国产品竞争优势和世界产品竞争优势相等时, 中国的人均报酬应为:

中国人均报酬上限=中国人均GDP- (世界竞争优势*中国人均GDP) =3 907美元

则, 中国人均年报酬只要在3 907美元及以下就可维持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 即20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工资为每月人均报酬2 181元人民币, 中国人均报酬仍有42.6%的上升空间。

四、结论与讨论

中国的劳动者报酬严重偏低, 为了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中国必须提高劳动者收入。即使在提高劳动者报酬方面会遇到困境, 但中国产品竞争依然存在优势, 可以通过扩大内需维持经济增长, 扩大供给稳定物价, 发展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 产业升级、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发展科学技术维持增长, 因此提高报酬具备可行性。为了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必须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那就是[本国人均报酬上限=本国人均GDP- (竞争国竞争优势*本国人均GDP) ], 只要劳动力报酬在人均报酬上限范围之内, 都可以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优势, 保证本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清楚了解本国劳动报酬上限, 可以在国际竞争、博弈上做到运筹帷幄、有的放矢。

摘要: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然而劳动者报酬增幅并没有与之相适应。提高劳动者报酬, 让劳动者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欧美经验表明劳动力报酬也并非越高越好。因此, 需要维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报酬水平。分析中国提高劳动者报酬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其可行性, 在构建竞争力评价模型基础之上, 对中国和美国、中国和世界平均竞争水平进行比较, 并得出保持中国经济国际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劳动者报酬的上限。

关键词:劳动者报酬,竞争力评价模型,国际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燕武, 李文溥, 李晓静.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 2010, (10) :60-67.

[2]刘厚俊, 王丹利.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对中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 2011, (3) :9-13.

[3]赵镇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学术视点, 2011, (1) :92-93.

劳动力发展 第5篇

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我国农业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和长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含诸多矛盾的复杂问题.本文以“边际转移”概念的.提出为基础,分析了“生存水准上升”以及我国劳动力“半转移”和“高位转移”等特殊现象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第一,国家干预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第二,国家投入农业“扶贫资金”发展农业,提高边际转移价格是解决我国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

作 者:李忠民 朱正国 Li Zhongmin Zhu Zhenguo  作者单位:李忠民,Li Zhongmin(浙江杭州史志办)

朱正国,Zhu Zhenguo(广东云浮电大)

刊 名: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年,卷(期): 3(1) 分类号:F323.6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经济发展   边际转移   半转移   高位转移   国际干预   扶贫资金  

劳动力转移中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第6篇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 人力资本

劳动力转移主要是“随着现代化工业部门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步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过程”,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普遍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今后十五年约需转移2亿左右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建设中。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且素质较低。劳动力转移的实现要求与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矛盾就为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就如何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为推动劳动力顺利转移提供服务支撑,已成为职业教育机构实现自身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1 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意义

1.1 职业教育是增强农村劳动力向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转移的基本保障,也是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职业稳定性和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统计表明,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没有专长,多数人很难在城镇中找到合适工作。同时他们较低的文化水平又决定了相对保守的思想意识,期望收入也较低,对转移到城市缺乏信心,难以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对转移入城市的愿望不强烈。而接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因获取了一定的法律和专业知识、技能,能够自觉克服传统的流动观,其社交范围、视野都将会更加的广阔,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也会增强,从而实现自我的欲望会更加地强烈。这种高效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将成为增强社会系统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1.2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素质以及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相对普通的教育更具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职业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直接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和应用型人才,以此使各类型各层次的专业人才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使人力资源构成一个知识技术结构合理、高效率的智力群体,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总体需求主要起到调节平衡供需的作用。职业教育是社会劳动力的蓄水池,当劳动力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时候,职业学校可以通过扩大招生、提高层次,并通过减轻就业压力等方法蓄积人才;当市场上缺少某方面人才时,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快速短期专业培训,迅速补充人才。

1.4 职业教育只有通过不断培训,教给从业人员新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知识技术,才能减少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平衡的风险。也只有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才能使农民工转移,促进了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还能为城镇二、三线产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问题,又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2 我国劳动力转移和职业教育的现状

2.1 劳动力转移规模

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率达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增加208万人,增长6.8%。另外文盲占农民工总数的1.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4.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1.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8%。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93.8%,明显高于留守农民工。

2.2 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①向农业内部转移。所谓农业内部转移,是指从种植业向林、牧、渔业转移。这种转移虽然没有突破大农业的界限,发生质的变化,但由于我国林、牧、渔等部门尚可容纳大量的劳动力,此类转移使农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达到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向农业内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是我国下阶段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②向乡镇企业转移。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渠道。据相关调查,2000年我国乡镇企业数量达到208.47万个,职工人数也达到1.29亿人,占全国乡村从业人员的26%,增加值27300亿元,占全国GDP的30.5%。其中,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业经营的内容转向深加工、精加工,这些环节将吸收一部分的劳动力;二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链,如运输业、销售等环节也可以吸收一大批的剩余劳动力。然而就目前发展来看,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资源处于劣势,经济效益也直线下降,市场竞争力衰退,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上也迅速下降。

③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主要发生在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劳动力结构性不足的现象,于是每年都会有数以百计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向这些地区涌进,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

2.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十二五“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下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存的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整体办学条件差、模式落后、专业设置僵化、教育质量差、教师队伍不稳定、学生就业率低。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①高、中等职业教育中出现的供大于求是社会供给大于个人需求。但这种供大于求是一种假象,事实表明,职业教育院校来的报考人数仍然低于招生人数,且新生报到率低。

②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使我国许多地方普遍缺乏由政府资助的、能够廉价地向移民提供基本职业教育需求的教育机构。加之近年来普高热急剧的升温,同时国家毕业生分配政策的改革和就业困难等因素都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使得很少有人愿意去开发农民职业教育。因此现行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真正具备从事现代工农业生产和其他行业的职业技能。

3 职业教育为劳动力转移服务的对策

3.1 政府应转变观念,将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高度

转变“政府扶持、用人单位出资、培训机构减免经费、农民适当分担”的思想,设立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养专项资金,建设职业教育、技能的实践和学习基地,培训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师资,鼓励并支持初中毕业生进入到职业学校或培训结构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政府应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助学制度,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形式,减免贫困学生的学费,并适当给与其生活补贴。

3.2 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实行多种“准入”制度

要打破职业教育的二元结构,可以通过全面开展城乡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行“城乡联姻,省、市、县三级合作办学,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服务”,把城市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模式和经验在农村推广,将城市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延伸到县以下;把县、乡级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扩大到县、市、省以外,落实“职业准入”和“城市准入”制度,帮助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顺利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和落户。

3.3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办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①在培养方向上,要立足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农村社会转型所呈现出两大主要特征分别是:一是农村城镇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二是规模、效益、特色,有机农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要重新树立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主要培养脱离农村去城镇里经商的“创业者”,兼顾培养“新农民”。

②在专业设置上,要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农”的需要。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认真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及其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了解市场就业信息和社会用工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确保能够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 “离农”的需要。

③在办学形式上,应灵活多样。形成多形式的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在教学管理上还应该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进学分制和选修制。对于学习期满、学分合格的同学,学校应该颁发相应的培训结业证书。

④在教学内容上,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和道德法律意识培养为核心。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主要重视的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就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在教学内容上也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重视岗位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法律教育和心理咨询,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从而增强求学者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能力。

3.4 加强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①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这样才能够进行有目的性的设计职业,以此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学生在双向选择中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形成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的良好局面。

②以促进充分就业为目标,加强与用人单位及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学校应该主动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便于能够及时掌握各地各行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就业政策以及就业领域发展和人才供求信息等情况,以此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衔接机制。

③加强政府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建立在职业介绍机构上的,以县级职业介绍所为主要依托,形成县、乡、村三级劳动力服务网络,同时开展好县标、市标和省际间的劳动需求信息交流等,以此形成省区间劳动协作横向网络的发展,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以及职业介绍和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真正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和国境外劳动力的流动量,以此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真正促进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定期对专业出去的人员进行走访,并搞好跟踪服务,并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等,防止已转移的人员大量的回流。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

[2]倪彬,倪玲.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5(04).

[3]邓玲.浅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4]王德文,蔡昉,张国庆.农民工的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英文)[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0(03).

[5]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6]张军.论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职业技术教育,2010(28).

[7]杜睿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09).

作者简介:

劳动力发展 第7篇

农村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又是农村土地、资本以及其他资源的拥有者和支配者。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全面带动农村资源结构的调整,对农村产生复杂、深远和关键的影响。对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一部分学者认为流动将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如杜鹰(1997)等人认为在资金不足的地区外出户存在着资金对劳动的替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并不必然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1]。赵树凯(1997)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收入效应明显,促进了社会稳定,对农业没有消极影响[2]。蔡昉(2003)等人的研究证明,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流动,才能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集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3]。另一部分学者则持有不同的观点。黄平(1997)认为大批青壮年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村的“精英流失”对农业发展不利[4]。李强(2001)研究显示外出农户平均产量低于非外出户[5]。曾绍阳等(2004)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妇女化和老龄化趋势,导致土地撂荒和忽视农业的现象出现,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6]。

学者们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劳动力的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但关于这方面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是缺乏连续性,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具体的时刻,没有动态地把握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其次是研究不够全面,一般集中于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某个方面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系统性分析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将对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流动方式对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阶段特征

依据流动行为和特征的不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离土不离乡”

20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流是由农业流动到农村非农产业。改革开放后,农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情况不断加剧。蓬勃发展的农村非农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找到了出路,大批农民在本地的乡镇企业务工或者从事商贸、运输、建筑等非农行业。1980年全国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仅为2827万人,到1988年增长到954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9%,流动人数占到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8%。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式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即农忙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农闲时间到附近乡镇企业打工。

(二)20世纪90年代:“人离家不离”

20世纪90年代,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人离家不离“的特征。首先,农村劳动力开始越来越多的流动到外地打工,逐渐成为专业打工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跨省及本省跨县市流动人口的数量达到7876万人,这已占到当年农村流动劳动力总数的52%。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动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趋缓,对劳动力的吸纳减少,而城市和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第二,原有对农村劳动力城乡间和跨区域流动的诸多限制逐渐放松。另一方面,大部分有外出打工的家庭依然没有放弃农业生产。一般是家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其家庭其他成员仍然留在农村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

(三)21世纪初至今:彻底性流出

21世纪至今,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首先,流动人数的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增长率仅为1.9%。其次,本地流动的劳动力比例继续下降,外出流动的劳动力比例持续上升。2009年主要在本乡镇以内就业的本地农民工8445万人,比重下降到36.8%。外出打工的农民工14533万人,比重上升到63.3%。而且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已经占当年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体。本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越来越多呈现出“离土又离乡,人离家也离”的特征。相比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候鸟”式的外出方式,劳动力外出流动变得更加稳定,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在外就业时间达到了9.4个月;同时,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同农业更加疏远,大量的农民工完全脱离农业生产。2009年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在流动总量中的比重达到20.4%。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开始呈现彻底性流出的趋势,农民工市民化初现端倪。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力的流动会引起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带动农村其他资源重新配置,从而对农业发展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小农经营---农业产业化

农村劳动力流动改变农村人力和其他资源结构,极大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20世纪80和90年代,“离土不离乡”和“人离家不离”的流动模式下,农业的劳动力供给始终是充足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农民收入,有助于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但没有产生资本对劳动力的明显替代。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自给自足特征明显,农户土地生产规模几乎没有变化,而且仍然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未能动摇小农经营的方式。

进入21世纪,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的彻底性流动开始从根本上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作用。首先,由于新一代不愿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村后,兼业农户比例持续降低,纯农业户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其次,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彻底性流出农村,农村土地流转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为2亿亩,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16.3%。农村土地向未流动的农业户流转集中,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再次,由于生产的目的不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更多的是如何获取经济收益。农产品商品化率提高,农业生产从决策、种植一直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把握市场需求脉络,这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最后,由于市场化的农业生产存在着高度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单个农户难以应对,所以依靠组织的力量来统筹生产、保障农户利益就成了农户的现实选择,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2010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2.4万个,带动农户1.03亿户,已占到农户总数的40%以上,农户市场意识、专业化水平和经营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由此,在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下,小农生产格局逐渐被打破,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方式开始被树立起来。

(二)农业生产结构:自给自足---商品化和市场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由2亿多分散的小农家庭承担,由于劳动力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发育相当有限,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征明显,因此农业生产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并呈现出“吃什么、种什么”的典型的细碎化、分散化特征。90年代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兼业农户比例提高,但由于家庭主要劳动力在外打工,农业只是家庭其他成员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产出结构变化不大。进入21世纪,农村参与流动的农户比例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不同类型的农户在农业生产目的和农业产出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更加明显。调查显示:83.6%的农业户收入完全依靠农业,而且农业户农产品商品化率62.3%,明显高于兼业户的45.2%和非农业户的39.1%[7],可见农户分化趋势十分明确。由于农业户追求收入最大化,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方向,所以随着兼业户逐渐退出农业以及农业户承担农业生产,农业整体的产出结构受到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明显提高。2005年农村粮食人均出售量超过占有量,2010年其比值达到了1∶2。同时,粮食作物在生产中的比重缩小,经济作物比重呈扩大趋势。2010年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总面积中的比例超过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商品化率较高的农产品规模提升较快。总体上看,农业结构从种植业为主逐步同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

(三)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突破瓶颈向高层次发展

在农业生产领域,很大程度上生产技术决定生产效率。而技术又往往取决于农业资本及其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契合程度。以往我国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严重阻碍资本向农业领域的渗透,使农业技术主要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都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形成典型的“低水平均衡陷阱”。劳动力流动有效地缓解了这一局面,并对农业技术和效率的提高产生了重大积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农业并不缺乏劳动力,不存在资本对劳动力的大规模替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没有明显提升。但流动获得的非农收入增加了化肥、农药、良种等流动资本,提高了农业产出。1980—1990年全国每公顷粮食产量增长44%,但同期人均粮食产量仅增长了4.5%。说明庞大的劳动力数量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进入90年代,青壮年的外流使得农业劳动力整体偏向老龄化、女性化。但流动带来的非农收入转化为农业投资,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农业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农业产出并未出现下滑。以农业拖拉机拥有量为例,1990—2000年全国小型拖拉机拥有量年均增长率为13%,同期每公顷粮食产量增长8.4%。但另一方面,由于小农生产的格局没有变化,这种技术进步局限在农户家庭生产的小范围内。技术更先进、适于规模化生产的大型拖拉机年增长率仅为1.4%,说明农业技术进步的层次还比较低。进入21世纪,在劳动力彻底性流出、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作用下,资本开始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使生产效率更高、科技更为先进的设备得以被广泛使用。2000—2010年小型拖拉机年增长率回落到3.7%,大型拖拉机年增长率上升到15.3%,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出而农业产出不降反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2000—2010年农业人均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了39.8%。可见农业资本以新的方式同土地与农户相结合,农户产业化经营的效果开始体现出来。

(四)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提升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

在传统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是农村最主要的产业,其产值在农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1980年农村经济总产值中农业产值的比重为82.9%。改革开放后,乡镇制造业的兴起使得农业逐步失去了在农村经济中的绝对地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为这些乡镇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获得了低成本的优势,产出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超过了农业。这一时期,在乡镇企业的冲击下,农业在农村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有所下降。

进入21世纪,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结束,刘易斯拐点来临[8]。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带来的低人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对劳动力密集型的农村非农产业来说无非有两种选择,第一是迁出原来的地区,寻找下一个劳动力丰富且工资低廉的地区;第二是用资本替代劳动,通过产业的升级换代,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型为资本密集型。但这一转型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对企业来说继续留在资本稀缺的农村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于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乡镇企业离开农村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劳动力流动转型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离开农村,有利于农业在农村经济中地位的重新确立。其最主要的动力就是农业产业化。首先,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有很强的成长性。现代农业生产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生产效率和产业增长率很高。其次,现代农业有很强的创新性。现代农业在产品开发、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生产组织、产业合作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能够创造出大量新的产业增长点,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最后,现代农业产业关联度高,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对农村其它产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随着劳动力密集型的乡镇企业退出农村以及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开始重新成为农村经济中重要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开始以农业为核心,产业链为纽带,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产业间的合作,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产业生产的风险与成本,提高了产出和效率,对农村经济的创新和带动效用近年来不断显现。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乡镇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5314.9亿元,同比增长13.4%,增幅高于乡镇工业平均水平。同时,休闲农业表现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已超过1.8万家,营业收入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途径。

结论及启示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长期过程。由于我国社会所固有的二元结构,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资源配置结构产生着持续的冲击。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劳动力的流动增加了农业的资本投入,农业技术水平和产出效率获得一定水平的提高,但由于受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入21世纪,新一代劳动力的彻底性流动激发了农村要素结构的重组,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和产出结构的转变,农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最终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在转换过程中,存在以下对农业发展不利的方面,需要得到相关政策的调整与支持。

第一,随着新一代流动者的离农,农业生产者呈现老龄化、妇女化,对农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收益,吸引高素质人才。二是加快农业生产组织创新,规范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弥补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的负面影响。

第二,制度不完善,影响了土地流转与集中。土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前提,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比例明显低于劳动力流动比例。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方式也不够规范,土地流转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农民的积极性不强。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土地收入的保障作用对部分农户还很重要,部分土地无法参与流转。对此,首先应当提供有效的土地流转平台,方便和规范流转过程。其次,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农民流转收益。最后,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第三,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后,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提高。由此加大技术与资本投资力度,改善农业技术条件,就成为发展农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当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满足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同时建立完善农业技术创新-教育-推广体系来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出农村后,农业基础设施缺乏建设,部分公共设施缺乏维护,严重老化,不利于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证,而且属于投资大,见效慢的公共产品,不适合私人垄断。对此国家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同时,应探寻新的建设机制,引导各种农户合作组织,集合众多农户和企业的力量,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共同受益。

参考文献

[1]杜鹰, 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

[2]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3]蔡昉, 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4]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曾绍阳, 唐晓滕: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4.

[7]张永丽, 柳建平.我国西部地区小农经济的转型问题研究[J], 开发研究2005 (10) :22~25.

劳动力发展 第8篇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我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正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主要包括工资和福利待遇, 目前的统计主要以工资为主, 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中, 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上升占据了主要部分。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来看,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是逐渐形成的, 而不是突然上涨的。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因素, 本文将这些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

(一) 劳动生产率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导致劳动成本的上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虽然我国教育总体水平不高, 但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式, 劳动力的素质有了显著上升。生产技术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也有了较大进步, 管理水平在实践和摸索中也有了重大进步。

(二) 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的通货膨胀

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 高经济增长率一般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进一步导致生活成本的上升, 生活成本的上升必然要求工资水平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大概是9.8%, 近5年来更是达到了10.6%的高速发展, 而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4%左右, 总体来说较好地抑制了物价水平上涨导致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但是,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还是不可避免地随着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上涨。

(三) 国家保障水平的提高

国家最低工资水平保障的提高是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自1995年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 同时, 依据2004年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 我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提高一次。最低工资保障水平的逐年上升, 也导致了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四) 农民工生产素质提高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影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老一代农民工有多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新一代农民工接受教育的水平普遍提高, 使得农民工整体生产率水平有了较大进步, 这也是导致农民工工资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在降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加大国内就业压力、加速通货膨胀等几个方面。

(一) 降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企业的产品成本上升, 而产品价格的上升会相对滞后, 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尤其是对我国传统的制造业来说, 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 使得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 这也是金融危机期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

(二) 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劳动力成本过快增长削弱了国内产业竞争力, 并可能因此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一方面, 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导致现有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 新建的企业逐渐减少, 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就业岗位减少。与此同时, 国内劳动力的供给总体状况仍旧是供大于求, 因此, 在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状况下, 劳动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三) 加速通货膨胀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提高了, 企业为了维持生产经营会将由于工资上升带来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产品价格的上涨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然而, 令人更担心的是这种通货膨胀将会是“螺旋形”的, 也就是, 价格水平的上涨导致生活成本上升, 工人又会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 从而又使产品价格进一步提升, 两者相互推动, 周而复始加速了通货膨胀速度。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在劳动力成本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的同时, 也为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转变产业结构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

(一)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改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状况,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对于西部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来说, 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把握时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 加快企业改进技术和管理水平步伐

长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大多数的企业丧失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动力, 企业长期处于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取微薄利润的状态。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企业应该把握时机, 率先实现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水平, 这对实现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具有积极意义。

(三) 降低对国外投资和低级出口的依赖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改善改革开放初期不加选择的外商投资, 改善外商投资在我国的结构和分布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对外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利于改善对外出口结构, 改善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微薄利润的状况。

(四) 提高劳动力素质, 促进消费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的上涨及福利待遇的提高上。工资水平上涨, 可以使劳动力在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上投入更多, 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生产能力;同时, 较好的收入水平可以促进国内消费, 在国外需求萎缩的背景下, 对于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五、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应采取的措施

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们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把不利转化为有利;对有利的方面我们要把握住时机, 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 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

对于能够自我升级改造的企业, 减少对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依赖, 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一些难以转变生产方式的, 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生产和竞争能力。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等手段, 加大产业转移力度, 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移到劳动力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

(二) 完善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机制

首先, 应当确立我国劳动力流向与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宏观劳动力配置的总体政策。其次, 应当通过立法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模式、规模及劳动力市场交换场所的规则和制度。另外, 应当进一步理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体制,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三) 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三农,农业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民生问题是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的重要立足点应基于农村劳动力各方面的较为合理的保障措施, 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得到保障, 在实际的城镇化进程中的能够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 改善生活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各项相关政策与保障是影响他们劳动保障与就业, 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效率的重要举措,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步骤。提高城镇中农村劳动力的相关政策, 使他们在接受先进生产方式和优越生活方式的同时生活和工作得到一定的保障, 努力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全社会各个产业的均衡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保障问题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色性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专家研究的热点领域, 也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成果。新型城镇化是对城镇化的一次完善战略, 我们不断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同时, 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下, 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对于这一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思考, 关于农村劳动力的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的问题, 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对于城乡发展, 是我们党和国家关注的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 切实解决农村人口的相关保障政策, 使得农村人口权益得到保障, 同样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三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一定的妥善解决, 人民生活水平就会随着相应提高, 同时居民整体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将随之增长。

(一) 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农村劳动力, 是来自农村的大量领导人口,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就业需求。而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 他们的整体素质相对于城市人口较低, 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市场, 就业机会少, 选择的岗位较少。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加强自身教育, 提高能力。在转移过程中, 我们应不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提高整体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水平, 提高就业率, 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 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也能够同样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 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 社会保障政策尚需调整, 保障农村劳动力的相应利益

社会保障政策是亟待调整的,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 需要一定的社会保障, 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来保障自身的权益, 而对于整体收入偏低的农村劳动力, 他们就业压力大、住房压力大、需要社会保障来稳定生活水平。住房压力大, 农村劳动力总体收入水平低。

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 住房压力较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这就需要社会保障的政策, 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养老等的各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本对策思考

(一)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

城乡一体化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 实现城乡一体化, 有利于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相关政策, 不断得到落实。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统筹兼顾。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 对于我国的农村人口转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是我国农村人口在转移过程中, 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 不断顺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适时调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不断加大对城乡发展的投入力度, 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城镇化战略, 使得我国农村人口不断转移, 不断促进城乡的总体、同步发展。因此,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我们应不断调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从而不断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权益。

经济和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而对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来说, 对于他们的相关保障措施, 也应在不断的社会变化中, 适时调整相关政策, 保障农村劳动力的相关权益。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 农村劳动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在国家政策保障下, 能够顺利实现转移, 在城市的生活中, 对于就业、住房、以及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的等的各方面, 都能够得到相应妥善的安置。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 提高总体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提高生活质量, 使得农村人口在转移过程中, 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各项权益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赖作莲, 王征兵.陕西城镇化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 2008 (8) .

[2]李敏.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研究进展[J].经济师, 2014.

[3]杜鹰.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及其相关政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09) .

[4]贾润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障碍及其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5]林萍, 董萍.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6]艾大宾.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8) .

[7]吕文静.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政策保障[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01) .

劳动力发展 第10篇

农业总产出受土地资源禀赋总量的制约。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土地产出率没有变化则农业总产出没有增加。农业投资和农业技术进步更多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土地产出率作用有限。如果人口增长率高于土地产出增长率, 农业人均产出水平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就会下降, 也就谈不上农村经济发展。如果农村劳动力都被束缚在土地上,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以不充分就业方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要土地的产出率没有与人口增长率同步增长, 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就得不到提高, 农村经济非但没有发展反而出现倒退。

如果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农业从业人员减少, 在保持耕地不变的前提下, 农业人均产出水平提高, 一部分农业从业人员由不充分就业转向充分就业。如果转移劳动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以合理流转, 使耕地相对集中, 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生产就可以实现机械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会进一步提高。转移到非农产业去的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家庭仍是一个社会经济单元, 非农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组成部分, 是农业收入外的额外收益。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共同构成了农村总收入。

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不但带来非农收入, 还提高了自身人力资本水平。非农转移就业过程也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过程, 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 有创业愿望的外出劳动力能够回乡创业, 不但增加了农村收入, 还带动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推动的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资本积累不但提高了农业投资能力, 还激发了农业的技术改造,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相应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水平。土地总产出的增加和农村非农收入增加共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图1中,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通过两条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条是通过实现农业充分就业提高农业人均收入, 相应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另一条是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 增加农村总收入。农村人均收入和总收入增加共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效应实证分析

1.回归分析

设立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 (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非农就业数量、农业人均播种面积和人力资本 (用农村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 4个变量, 分别表示为GRI、NAL、ALA和NAE。选取样本期为1986~2006年, 建立4个时间序列。这是因为, 1984年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5年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非农转移就业, 1985年农村非农就业数量比1984年增加了2431万人, 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在1986才显现出来。

分析采用Eviews4.0, [1]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2007)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1985~2007)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2007) 。[2]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突破口, 土地流转又是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先决条件。农业规模经营不但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准备了剩余劳动力, 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农业积累,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因此,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枢纽。农村土地流转要遵循依法、有偿、自愿原则, 激励和引导农民将小片土地连成大片, 变人畜力的家户经营为机械化的有组织经营。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要因地制宜, 根据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农业经营模式 (如转让、转包、折价入股、反租倒包、土地托管、互换等) , 并运用地租理论对耕地划等级、定价格, 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同时, 还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立法进程和服务体系建设, 把农村土地流转纳入法制轨道, 依靠法律手段加强土地使用权证管理和监督。

2.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 提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源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需求导向的技能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当前, 持续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3]因此, 我们不仅要重视年轻劳动力人力资源的开发, 还要开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4][5]

劳动密集型产业, 尤其是手工艺产品生产企业, 资本和技术要求门槛低, 适合知识技能低的农村劳动力。如果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一个地区集中, 家家户户都被吸纳进来,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因此, 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财税金融政策应向乡镇企业倾斜, 降低乡镇企业融资门槛, 对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乡镇企业按人头给予补贴, 对经营困难的乡镇企业给予税收减免, 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健康发展。产业政策引导上, 政府应通过产业结构政策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使产业结构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通过产业组织政策调整产品供给总量以满足需求总量的要求;通过产业区域布局政策, 引导同一类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一个地区相对集中, 实现产业的集聚效益, 形成适合各地发展的、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 以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引导就业结构的变迁。

5.扩大社会总需求,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劳动需求是产品需求的引致需求, 产品市场萎缩, 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会变成非合意存货, 劳动需求随之萎缩。因此, 实现和扩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源是借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的需求管理政策来扩大产品需求。当前,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我国外向型劳动密集中小企业劳动吸纳能力下降, 政府应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支持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2〕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蔡日方.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9)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林汉川.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劳动力发展 第11篇

第一,增加TechHire计划的合作社区。TechHire计划旨在与社区合作,让更多美国人通过网络安全、软件开发、网络管理等传统培训,以及“编码训练营”、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等非传统的创新培训方式,在几个月内快速掌握信息通信技术,以填补高薪的信息通信技术类人才空缺。合作社区的数量已由一年前的21个发展到现在的50个,合作的雇主由一年前的3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

第二,延长美国大学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国际毕业生的专业实习时间。国土安全部宣布,从2016年5月10日开始,STEM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在12个月的基础上,可以申请的延长期由原来的17个月增加至24个月,共计3年;所有非STEM专业的学生的实习期间依然为12个月。而且,在美国获得双学位的国际学生,只要其中一个学位是10年内获得的STEM专业学位,也可适用这项新规。据估计,目前有3.4万名学生会从中受益。

第三,发展创客计划。2014年,奥巴马总统发起了全民创客倡议,让更多的学生、企业家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新类型技术,如3D打印、激光切割机、桌面机械工具等。现在,美国教育部发起了一项名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造挑战”的计划。该计划号召美国高中为学生提供需要的材料、工具、环境和指导教师,鼓励他们进行创造、发明、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规划、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动力发展 第12篇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实状况分析

来自国家官方资料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 我国全国耕地面积总量为18.257 4亿亩, 农村人口有7.21亿, 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亩。据测算, 即使不考虑农村劳动力数量的逐年增加, 我国目前至少有2亿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当然, 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数量的估算并不一致,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2006年在布鲁金斯学会演讲时曾指出,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有四4.97亿人, 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二亿多人, 以及农业所需要的1.8亿人, 尚有1亿左右剩余劳动力。但不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体数量究竟如何,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农村必定将会出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对我国政府而言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复杂工程。

(二)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质量不高。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处于严格的城乡“二元”分割状态, 导致了农村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不高, 很多农民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使得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非常有限, 其中绝大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仅为初中及以下, 这就必然造成当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 无法满足城镇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这些农村劳动力专业素质与劳动技能的欠缺, 不仅制约了他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同时也给城镇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就是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提高, 但现实中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却无法与其相适应而产生的。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 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却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问题。

2.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稳定性不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 截至2008年12月31日, 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 041万人, 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 501万人, 占农民工总量的37.7%。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因素, 但是据调查, 这些年来的进城农民工, 只有不到20%左右能实现真正的转移, 在城镇“定居”下来, 其他的80%以上都是“两栖化”的流动人口。究其原因, 除了一些如现有户籍政策等制度性障碍使得他们在城镇的生存能力被人为弱化之外, 最根本的还在于他们缺乏在城镇长期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与素质。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 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途径

1.职业教育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城镇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劳动者将很难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 因此我国的现代教育必须肩负起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任。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需求推动型教育类别, 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方面拥有较大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普通中、高等教育的各项资源设施配置有限, 其教育方式应试化、教育目标学术化的特点使得它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与个性化需要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同时, 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更加重了我国教育供需之间的问题和矛盾。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思想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非义务教育已经越来越被人们看成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行为。那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突出专业性, 强调目的性的教育形式, 就比普通教育更能使受教育者获得一种明确的投资预期。并且从接受教育的出发点和形式来看, 学生完成职业教育的总年限相比普通教育更具选择性与灵活性, 因而对于受教育者而言, 其预期投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当人们对收益无法明确衡量之时, 可以预见的成本就会成为行动的一个决定性考虑因素, 对于经济实力较差的农村人口来说就更是如此, 因此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使得其更加符合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和特点。

2.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效支撑。

托达罗 (Michael P. Todaro) 的预期理论认为人口流动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映。影响他们预期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城乡实际的工资差距;二是在城市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而从农村居民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比较, 当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时, 其向城市转移后的工资收入与获得就业机会的可能性也都将提高。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贝克尔 (Gary S. Becker) 曾指出劳动力迁移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因为迁移过程中劳动者所发生的成本是为了在未来得到更多的预期收益。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自发的劳动力流动, 下面本文将引用西方经典文献中的一个人力资本模型来进行说明。

式中:Bjt为在t年时从新工作 (j) 中所获得的效用;Bot——在t年时从原来的工作 (o) 中所获得的效用;T为在工作j上的预期工作时间 (用年限表示) ;r为贴现率;C为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用损失 (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 。

这个模型中的净收益现值如果是非负的, 那么劳动力的转移行为就很可能发生。同时这个模型也告诉我们, 要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最可靠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其对转移行为的预期收益, 而接受教育的程度无疑将成为农村劳动力判断其转移后预期收益大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种教育类型, 必将成为支撑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二)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需求带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力

1.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需要扩大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整个10年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年均增长速度进行保守推算, 最晚到2021年, 中国将完全实现工业化。那么在这一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必将得到快速推进, 而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基础的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构成因素, 其人口转移质量的高低必将对城镇化的总体进程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将会非常巨大, 而要提高劳动者素质, 赋予其专业知识与技能, 教育是最可靠的手段。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我国人口城镇化能够高质量推进的重要保证, 但是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普通教育的机会和程度都非常有限。因此, 通过扩大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 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不仅是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迫切要求, 同时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2.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当前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了部分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提高, 而现实中高素质技能操作型人才的数量又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 这就使得一方面是在城镇之中有大量人员处于失业状态, 农村劳动力的持续稳定转移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是各个用人单位高薪求贤而门可罗雀。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 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与教育结构的长期不合理导致了大批劳动者的素质无法得到及时提高或者学非所用, 从而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始终无法满足对其的需求。而职业教育显著的社会功能正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知识技能物化为生产力要素的过程, 它根据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将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物化到受教育者身上, 并通过其将来的社会劳动, 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近年来, 随着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8年,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已经达到1 100万人, 在校生人数超过3 000万, 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是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供给瓶颈却仍然无法被打破。因此在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其办学质量的提升, 绝不能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仅仅停留在解决适龄劳动力就业需要的层面上, 而应该将其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结合起来, 为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

三、发展职业教育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 构建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政策扶持机制

促使农村劳动力主动接受职业教育并有序向城镇转移的方法, 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分析, 应该一方面从降低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入手, 即加大对农业户口学生的教育经费资助与补偿, 如开展农村户籍学生就读职业院校的助学金制度, 以及减免其学杂费用等措施, 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提高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预期收益, 这里的预期同时包括心理层面的预期与物质层面的预期。提高心理层面的预期收益需要改革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机制, 真正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建立起对应、等值以及能够相互斜街的关系, 切实解决好职教与普教学历资格的等值承认问题。只有这样, 我国社会在人才培养上面重学历文凭, 轻技能实践的现状才能得到根本扭转;而提高物质层面的预期收益需要职业院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紧密联系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 使毕业生能有良好的就业预期, 在此基础上, 政府要通过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政策干预对城镇企事业用人单位施加积极影响, 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开拓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 通过建立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如果说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引导其合理转移的软性手段, 那么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就是规范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硬性保障。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 大批不具备必要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二、三产业, 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 并且缺乏专业的劳动技能与素质, 不仅使得他们自身无法在城镇稳定的工作和生活, 同样也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因此为了保障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能够得到稳步推进, 政府必须在建立统一、灵活、连贯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基础上, 构建合理的劳动力预备制度, 并着手抓好职业准入、城市准入与年龄准入这三个方面的准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应在扩大现有职业准入范围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个别行业的准入门槛, 将户籍制度改革与职业教育相关联, 以及努力延缓农村低龄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的时间。

(三) 将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与重心的上移作为破解其发展瓶颈的着力点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从普通教育中分化出来的, 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现阶段, 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专科层次, 在工业化初期, 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这是符合现实国情的,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社会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作为与社会生产联系尤为紧密的职业教育, 其办学层次与重心也应该逐步的上移, 以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城镇化稳步推进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在整个职业教育的体系中设置本科专业并有序扩大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招生比例, 中等职业教育以一般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体、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应兼有技术工艺创新研究及应用等内容, 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 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转换路径, 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教育, 为愿意并且有能力继续深造的学生创造畅通的升学渠道, 真正拓宽职业院校学生对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空间。唯有如此, 职业教育的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瓶颈才有可能被打破,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也才能有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新.职业教育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刘美丽.中职学校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3]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新课程下下一篇:电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