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论文

2024-06-04

甘肃省农村论文(精选12篇)

甘肃省农村论文 第1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口比较多,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据相关数据统计甘肃省的农村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82%, 这为甘肃省的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带来了困难, 要解决甘肃省农村发展问题, 必须牢牢把握住农村这一环节。首先, 农村体育的发展是农村经济进步的重要体现过程。体育能够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加体育活动具有娱乐身心, 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等方面的作用。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贫困落后地区, 农村人口就占全省人口的60%以上, 农民因农忙劳累过度, 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在这种情况之下, 借助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与改革发展的新政策。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 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2、加强健身宣传力度,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甘肃是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较为贫困落后的省份。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人们对体育健身认识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对全民健身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 据访谈提纲结果得出, 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与体力劳动尚未分得清楚, 很大一部分农民群众将这两种混为一谈。因此, 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组织与团体, 以教师和学生为宣传的切入点来进行宣传, 将教师和学生为重点培养对象, 逐渐蔓延发展, 使体育健身在农村普及开来, 其次, 农民群众也应该在劳作闲暇时组织团队学习科学知识外更应该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3、响应政府号召, 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在政府实施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之下, “全民健身工程”此项举措对农村的体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改革开放后, 我国农村体育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通过全民健身活动的这一美好途径, 农民要依托全民健身计划工程与体育健身活动为出发点, 农村体育的开展首先要对农村村干部进行思想灌输, 解决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态度。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体育活动与体力劳动不是一回事情。在农村的传统观念当中, 这种认识纯属于个人认为。他们对花钱买健康这种行为很难理解与接收。全民健身活动将要形成一种必然性和广泛性, 这是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符合, 是《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两项工程的最终目标, 规模虽然较大, 但也是项必须要进行下去的一项健康文明工程。

4、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应加强农村健身文化氛围

体育活动是社会上普遍认可的一种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体育活动在一个地方的有效开展, 代表着本区域人们的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更是政府倡导的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的一种文化氛围的全面立体展现。一般情况而言开展一项或多项体育活动要因地制宜, 与当地本民族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文化活动、传统项目相互结合起来。更能制约农村愚昧封建思想的侵蚀, 也可以进行以实践为导向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体系, 因为, 农民已被社会划分为是社会群体里面的弱势群体部分。绝大多数由于这样长期的错误认识和长时间的机械工作劳动, 这给许多农民朋友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他们对体育健康意识并不是强烈, 其次, 一个国家的经济富裕程度必将是推动各项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体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国是属于农业大国, 经济比起发达国家较匮乏, 所以, 应加强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使在认识程度再进一步提高。

5、刺激与健全农村体育发展有效机制, 加大农村体育投资力度

农村体育的发展较为迟缓, 主要因素在财力、人力、物力方面的需求不够, 更没有一个成熟的运行管理机制, 应该执行国家在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对农村体育发展制度的规定, 避免各项活动有政府包办的现象出现,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 建立资金模型, 设置资金预算指标, 结合全面健身工程的实施的大好时机, 抓好农村群众体育工作。与我国国情新形势结合, 多借鉴经验,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社会多做公益性体育活动, 尽可能将农村体育发展上去。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收入来源较少, 所以经济条件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6、培养农村体育核心人员, 摆脱陈旧思想观念

在中国, 绝大部分农村体育是以学校为主要力量的。大多数校舍都建立在本村的中心位置, 农村体育一般开展都在节假日或农闲时间, 这时候学校都在假期, 可以很好地利用教师和学生, 使他们成为农村的体育的核心主要人员, 在农村由于思想观念的陈旧, 有时候一个人的一句话就会波及和影响若干人, 在全民健身的组织与发展阶段建立高质量的体育队伍和培养指导人员的指导技术尤为关键。

7、结束语

综以上所述, 农村体育的开展是要为农民办实事, 要立足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 不断地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为此, 我们要结合甘肃省的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当前农民群众的体育现状。认真总结甘肃省农民体育工作经验, 改善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 找出影响农村体育发展渠道中的制约因素, 国家实施的全民健身活动与改革建设新农村政策给农村体育带来了新的元素和宏伟蓝图。但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完善都必须经过一定阶段, 因此, 要彻底改变长期落后和封建的面貌, 促使甘肃省的农村体育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发展。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当中, 社会主义建设为农村的各项体育事业以及整体工作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效果。本文结合甘肃省地域特点及地方传统体育项目,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当今新形势下的农村体育现状, 更好的适应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笔者应用文献资料发、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 深刻的对甘肃省农村体育现状发展进行全面性思考, 并将结合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工作进行了明确阐述, 旨在为甘肃省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提出要大力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有效地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使全民健身工程很好的开展, 在农村体育中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

关键词:甘肃省,体育发展,全民健身,农村体育

参考文献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2篇

省级定点医疗机构

甲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乙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局、办公室)丙方: 医院

为落实新农合各项政策和相关规定,保证参合农民的基本医 疗权益,规范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提高新农合基 金使用效率,促进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发展,根据甘肃省卫生 《2012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指导意见》、《甘肃省 农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甲、乙、丙三方自愿签订 如下协议。

一、权利与义务

第一条 甲方是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管部门。监督乙方和 丙方严格执行全省新农合的各项政策和相关规定,确保全省新农 合工作健康平稳运行。

第二条 乙方及时向丙方通报新农合政策管理规定,乙方自觉 遵守各项新农合管理政策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变通新农合政策 规定。

第三条 乙方以电视、广播、《参合农民手册》、宣传栏等有 效方式告知参合农民,引导与鼓励参合农民选择丙方就诊。

第四条 甲方要最大限度的保障全省新农合平台正常运行,督 促新华东分公司与丙方医院管理系统做好数据接口。

第五条 乙方监管丙方的医疗服务行为,审核参合农民医药费 用。乙方按照协议医疗机构补偿标准,本着严肃、慎重、定性准 确的原则,审核丙方已经垫付的新农合补偿医药费用,并在下月 15 日前拨付上月经审核无误的应支付费用。

第六条 甲、乙、丙三方要定期进行沟通,主动了解和听取 丙方对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积极采纳丙方提出的合 理建议。

第七条 丙方建立内部新农合管理组织和相关制度,配备相对 稳定的专(兼)职人员和基本设备,开设新农合结算报账窗口,开 展内部新农合相关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自觉遵守新农合管理 规定。同时,在本院所属辖区内的农业银行开市设新农合资金结算 帐户。

第八条 丙方在显著位置悬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标识,供参 合农民识别。设置新农合宣传栏与公示栏,宣传新农合管理相关政 策和有关规定,公布参合农民就诊报销流程、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号码,安排专人调查处理参合农民反映的问题。

第九条 丙方在参合农民入院时及住院期间,按照新农合管理 有关规定,查对、核对参合住院者相关证件、证明资料等,对其参 合身份进行确认与登记。

第十条 丙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参合农民住院和门诊收 费票据的管理,保证票据的真实性和唯一性。为参合农民或乙方提 供出院小结证明、发票和医药费用清单等报销补偿审核材料。

第十一条 丙方按照甘肃省新农合管理系统乙方补偿标准办理 参合农民报销补偿手续。

第十二条 丙方对出院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进行初审,在出院当 日垫付(即时结算报账)参合农民医药补偿费用,特殊情况不能超 过3个工作日。并在每月5日前将乙方参合农民上月的补偿审批表、出院小结证明、费用清单、发票等材料归集后以纸质文档和电子文 档形式报送乙方审核。

第十三条 丙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与甘肃省新农合信息管理系 统、全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要无缝对接,即时上传有关医 疗服务信息和医药费用补偿结报信息。第十四条 丙方积极配合与支持新农合管理机构组织的核查、督查,提供各种原始医疗文书及相关财务等资料。

第十五条 丙方根据定点医疗机构批准的执业范围以及自身医 疗服务能力,严格按照入出院标准,合理收治参合农民,不得推诿 或截留病人。严格依照《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技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服务价格等,因病施治,合 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格执行病历、处方书写与管理规 定,保证病历、处方书写的真实性、规范性。

第十六条 丙方严格执行《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品 目录(2011年版)》,必须使用目录外药品和诊疗项目时,须征求 住院病人(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同时注明“自费”字样。

第十七条 丙方按照有关政策规定须严格执行检验、医学影像 检查结果同级医疗机构互认规定,按照单病种定额或限额控制机 制,逐年增加单病种定额或限额控制的病种数,采取有效措施控 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第十八条 经乙丙双方协商,丙方承诺按照甘肃省省级定点医 疗机构次均费用控制指标和相关管理方案(见附件)控制参合农 民医药费用。

第十九条 经乙丙双方协商,丙方承诺对以下病种实行定额 或限额控制(见附件):

第二十条 乙方要及时向丙方支付已经审核无误的垫付医疗 费用。

第二十一条 丙方违反本协议规定而发生的不合理费用,乙 方不予支付,由丙方承担。不合理费用主要包括:

(1)丙方将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参合农民收治住院而发生的医 药费用;

(2)丙方拖延住院时间所增加的医药费用;

(3)丙方违反《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技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 方管理办法》等,以大处方、滥用药、乱检查等形式,提供过度 医疗服务而发生的医药费用;

(4)丙方违反《甘肃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及相应的收 费标准,以私立项目收费、分解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形式,违反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而发生的医药费用;(5)丙方已经垫付的、不符合新农合补偿政策规定的医药费

(6)丙方其他违规的医药费用。第二十二条 丙方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不能诊治的疾病,应 按有关规定及时为参合农民办理转诊手续。对符合转诊条件,丙 方未及时告知或转诊,造成参合农民损害的,丙方应承担相应的 责任;丙方如拒收符合住院条件的参合农民,有关责任由丙方承 担。未办理转诊转院手续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患者,补偿比例相应降低10%。

第二十三条 在参合农民住院期间,丙方未按新农合有关政策 规定查对、核对参合住院病人相关证件、证明资料,导致非参合 农民骗取或套取新农合基金的,有关责任由丙方承担。

二十四条 丙方未履行告知义务,使用目录外药品和诊疗项 目而发生的相关自付费用,参合患者有权拒付。

第二十五条 丙方不得提供虚假医疗文书和报销凭证。乙方查 实丙方虚报费用或丙方工作人员串通参合农民骗取新农合基金 的,经甲方确认后,除追回基金外,乙方有权中止协议,并在全 省进行通报。由甲方建议或提请相关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第二十六条 丙方执行省卫生厅关于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 同级医疗机构互认等规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对符合互认 条件的重复检查费用,由丙方承担相关费用。第二十七条 参合农民在丙方就诊发生医疗事故的,按照《医 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由于医疗事故及其后遗症所发生的医药 费用乙方不予支付,由丙方承担。第二十八条 按照第十九条约定,丙方超出单病种定额(或限 额)控制的费用,乙方不予支付,丙方垫支的补偿费用、相关费 用由丙方承担。

二、争议处理 丙方与乙方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时,由甲方出面协调,协商达不成一致的,由甲方根据核实的情况裁定。

协议有效期限及其它 本协议有效期自 年)。协议执行期间,国家法规、规定有调整的,双方按照新规定修改本协议,协议执行期间,乙方和丙方的服务地点、服务条 件、服务内容、服务医务人员、法人代表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书 面通知甲方。

乙方和丙方无论以何种理由终止协议,必须提前30 日通知 甲方。协议期满前1 个月内,根据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甲、乙、丙三方可以续签本协议。

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丙三方可以自签定后具有同等法 律效应进行补充,效力与本协议相同。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甲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定代表(签章):

乙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局、办公室)法定代表(签章):

丙方:医院

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研究 第3篇

【摘 要】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国之栋梁,做好教育则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然而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时期,农村基础教育却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笔者选取了甘肃省H县,对包括村、乡、县的基础教育学校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研究结果,笔者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基础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也关系的国家的长远发展,《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我国作为农村居民众多的国家,农村学生人数占全国学生人数很大的比重。自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虽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依然存在种种问题。甘肃省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多市县为国家级贫困地区,直到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才通过国家验收,且笔者了解到甘肃省农村地区存在无学前教育、大量留守儿童、教师资源短缺、学生无学上等问题。鉴于此笔者针对甘肃省H县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了探析,并对其现状展开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1.教师招考制度不完善,导致教师专业不对口

专业不对口问题已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走访发现,每个学校不同程度上都有此问题,甚至有学校60%的教师专业为汉语言专业。统计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不理解”是学习中最主要的困难。教师专业不对口对农村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学前教育滞后,突出表现在缺乏专业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势在必行,调查发现农村地区不是没有条件办学前教育,最大问题在于缺乏专业的学前教师。

(2)农村基础教育严重缺乏音乐、体育和美术教师,素质教育任重道远。素质教育有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5种特征,但深入考虑农村基础教育没有一个特征可以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特征。调查发现农村学校里的音体美教师凤毛麟角,并且一些学校对音乐、体育、美术课程并不重视,认为是“副科”。在甘肃省H县中南部,艺术教育发展的不仅有规模而且富有成效,但从总体来讲,甘肃省艺术教育还极其落后,有待提高。

2.教师工资偏低

(1)教师底薪偏低。调查发现教师的收入水平偏低,与其担当的教育任务极不相称,尽管当前我国社会给予教师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教师的工资收入长期处于社会中下水平。

(2)教师没有任何福利。教师职业不仅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工作量极大地职业,但现实的政策刚好相反,教师除了基本收入以外没任何福利,就连教师节形同虚设。正如几位校长所说“教育是弱势群体”。

(3)城乡教师待遇差距较大。虽然城乡教师工资水平基本持平,但从劳动量等因素对比分析来看,城乡教师待遇差距较大。据了解,有些地区给农村教师每月补贴10元,也就是说农村教师每月比城市教师收入多10元,但实际待遇差别相差较大。

3.工资偏低是引起其他一些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1)农村教师流动大,影响正常教学。教师流动已成为农村学校一个严峻且棘手的问题,走访的8所学校中有7所学校出现此问题。下面将从合理流动和不合理流动两方面阐述。

农村教师合理流动使农村学校成了城区学校的培训基地。甘肃省施行“农村学校教师工作满5年方可申请选调进城”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流动现象,保证了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5年后大多数教师成了农村学校骨干教师,但因工资待遇低等原因,大多数教师通过考试进入了城区或环境较好的学校。

教师不合理的流动表现出不定时性和人脉性调动特征,对学校管理和正常教学影响较大。据了解不合理的流动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因工资水平低,教师放弃该行业直接转业;另一种是利用便利的人脉关系调到环境较好的学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合理流动出现了不定时特征,也就是说走就走,这种不定时调动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影响更为突出。原本农村教师紧缺,这样做无疑是雪上加霜。

(2)农村教师角色多,工作量大,入不敷出,职业倦怠严重。教师的角色是多方面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形的;既有认知方面的,还有情感方面的,都统一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但超额的工作量使教师难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引起教师职业倦怠。加之安全问题普遍成为学校的头等大事,老师无形中就又多了一份责任,致使教学下降成次要责任。教师积极性不高必定会影响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程度,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4.有关部门对教育政策领悟不到位,执行出现偏差

有些地区对教育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执行时出现形式化、表面化、绝对化现象,没有做到实事求是。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展开分析。

(1)控制学生作业时间有失严谨性,可行性不高。近年来,国家号召给中小学生减负,调查发现一些地区曲解了这一政策。调查发现,有些地区规定1~2年级学生不留作业,其他年级作业不得超过半小时;有些地区规定1~9年级不许留作业。这种做法的倾向性是正确的,但作业量以时间标准规定有失科学性。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用不合理。调查发现,几乎每所学校都存在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学校正常发展,这与国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政策不符。此外,教育经费存在被挪用等不合理使用现象。一些地区,学校的教育经费被挪用,比如修路,有些地区教育经费被用来大建校舍,结果生源少,校舍被闲置,然而出现教学设备紧缺等现象。

(3)有关部门对学校检查繁多、搞形式主义。有关部门对学校检查有利于推动学校发展,然而一些地区对学校检查过于频繁,搞形式主义,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调查发现部分地区检查只检查档案盒。了解到一些学校一学期大概接受学区500个文件,学校平均一天有两个文件需要处理,学校有时为应付检查发动所有教师处理相关事宜,甚至有学校专门指定几名教师应付检查。

二、改善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议及对策分析

(1)完善教师招考制度,按学校需求招考教师。要打破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提高教师整体质量就必须从制度出发,从源头抓起。每年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具体情况,相关部门及时审核并制定要求细则,建立双向选择制度,使学校根据具体所需专业教师选拔教师。

(2)改革教师薪酬制度。①支付较高的补偿性工资。教师作为社会中智力高度密集的职业,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尤其艺术类教师,支付较高的补偿性工资势在必行。②加强对教师薪酬分配制度的市场引导。教师高薪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应当给予教师高于市场平均工资的薪酬,使得薪酬水平达到社会中等偏上水平,以提高教师积极性,降低教师流失率。③加大绩效工资在教师收入中所占比例。绩效工资有较好的激励作用,完善的绩效工资制度有助于吸引教师,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教育问题。

(3)教育政策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4)加大教育投入,合理使用教育经费,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相关部门检查学校工作不搞形式,检查应正规化。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制定适合当地的管理制度,不滥用权力、乱用权力,并自觉的履行自己的责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发展。

作者简介:

薛瑞英(1993~ ),女,汉族,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2届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甘肃省农村论文 第4篇

1.1 调查形式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现场访问相结合的形式, 调查内容以对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选项, 让被调查者选择, 并在调查过程中对被调查者不明白的问题及选项给予现场解释, 确保调查对象在了解问卷的基础上作答, 以了解农民的真实环境意识状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环境理念、认识和知识, 环境认知, 环境保护参与意愿与行为, 环保知识获取渠道5部分30道题目, 涵盖了环境意识的内容。

1.2 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甘肃省14个地 (州) 市的农村居民。调查中所选样本涵盖了甘肃省的各个地区, 并且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文化程度、职业、民族、性别的人群, 基本能反映出全省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和行为的表现趋势, 对研究甘肃省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 收回448份, 回收率为89.6%。其中, 有效问卷411份, 占回收问卷总量的91.74%。最终样本状况为:年龄以中青年为主, 性别以男性为主, 文化程度以初中及其以下为主, 职业以农民为主 (表1) 。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农民的环境理念、认识和知识

住宅周边环境受垃圾污染的认识与关注程度:调查显示, 农村住宅周边环境受垃圾污染较严重, 在问及“您家附近的垃圾堆通常有没有人清理”时, 有61.8%的被调查者回答“无”, 29.20%的回答“清理不及时”, 9%的回答“有人定时清理” (图1) 。这一问题总体反映出甘肃省农村居民住宅周边垃圾无人清理或清理不及时, 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尚未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其收集处理问题亟待解决。而在对“您知道有无外来垃圾车将垃圾倒在您的村庄”时, 选择“无”、“有个别几次”、“有过多次”、“不知道”的比例分别为53.04%、14.36%、8.52%、24.09% (图2) 。由此可见, 甘肃省农村住宅周边环境受外来垃圾污染转移影响的情况时有发生, 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这种变化不够关注。

农药、化肥和作物秸秆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从问卷调查情况看, 有2/3的被调查者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和作物秸秆的燃烧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认识不清或不知道, 有1/4的人认为“有很大影响”, 有极少数人认为“无影响”。如对“您认为使用农药对土壤或农作物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回答中, 选择“不会”、“不知道”、“可能有影响”、“有很大影响”的人数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4.14%、15.09%、49.88%、30.90%;对“您认为使用化肥是否会导致土地板结或肥力下降”的回答中, 选择“不会”、“不知道”、“有一点”、“不严重”、“非常严重”的人数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6.33%、19.71%、48.67%、25.30%;对“您认为烧掉秸秆是否会造成空气污染”的回答中, 选择“没有”、“不知道”、“可能有污染”、“有很严重污染”的人数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6.82%、16.55%、53.28%、23.36% (表2)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甘肃农村居民缺乏基本的环境知识, 对环境问题的危害认识不清。

企业污染物排放影响居民生活的认识:调查发现, 企业污染物排放对农村居民自身生活是否有影响还未引起高度重视, 超过2/5的人认为影响不大, 甚至有人认为“无影响”或“无所谓”。在问及“您认为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对您的生活是否有影响”时, 有43.55%的人认为“有一点影响”, 有36.25% 的人认为“有很大的影响”, 有13.63%的人认为“无所谓”, 有6.33%的人认为“无影响” (图3) 。该状况与农村居民的环境知识有关, 大部分农村居民不知道企业对环境、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或是一些企业的环境影响具有迟滞效应, 目前尚未发生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

2.2 农民的环境认知程度

对当地农村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据调查, 农村居民认为当地农村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干旱缺水、农药与化肥污染、树木减少、垃圾堆放、土地不能耕作。在调查的411份问卷中, 上述几项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74.70%、50.85%、45.99%、39.66%、24.82%。其次,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及规模的扩大, 农村工业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污染、沙尘、河水污染等逐渐成为各地农村的主要环境问题 (图4) 。从整体上来看, 干旱缺水、农药化肥污染、树木减少、垃圾堆放、土地不能耕作等反映出目前甘肃省农村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问题。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 干旱缺水是甘肃作为西北干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农药和化肥污染反映了农业面源污染在甘肃农村地区是主要的污染源;树木减少反映的生态破坏问题不容忽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农村集聚化的生活垃圾处理和处置成为新的问题;畜禽养殖污染比例小, 说明甘肃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业不发达, 与其他发达的农村地区相比, 畜禽养殖污染尚未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企业污染比传统农业的面源污染轻, 反映的是甘肃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而非治理较好。

对当地自然环境现状的认识与展望:调查显示, 在对当地自然环境现状的认识上, 被调查者认为恶化的人数比例高于好转的比例, 有部分人认为与过去相比无变化或认识不清。如对“您认为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与过去5至10年相比较” 这一问题的看法, 有32.61%的人认为有好转或明显好转, 43.80%的人认为有恶化或明显恶化, 23.61%的人认为无变化或不知道 (图5) 。在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展望上, 被调查者有美好的预期, 有42.10%的人认为有好转或明显好转, 有34.80%的认为有恶化或明显恶化, 有23.12%的认为无变化或不知道 (图5) 。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可见, 甘肃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有所恶化, 说明新农村建设的环境形势严峻。在对未来的展望上, 农村居民相对较乐观, 期待新农村建设等政策为当地环境的改善带来契机。

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重点工作的认识:对“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中什么最重要”的回答中, 选择“生活宽裕”与“生产发展”的人数比例较高, 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39.66%和31.87%, 其次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明主”, 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16.30%、14.60%和10.22% (图6) 。对该问题的回答可见, 甘肃农村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目标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的优先序为:生活宽裕>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 说明农村居民更关注新农村建设对生活水平的改善。当然,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选此项的居于第二位, 而对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与管理明主的关注度较低。反映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人们的新农村建设环保意识较低, 急需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而在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认识上, 有41.61%的人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主要靠政府, 30.9%的认为靠“社会团体” , 29.44%的认为靠“个人”, 6.81%的认为靠“企业” (图7) 。这反映出环境保护作为公益事业, 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对甘肃农村地区而言, 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供给等作用不可替代, 但也要重视社会团体在宣传教育、表达利益、协调纷争等方面的功能。针对“为保护环境, 加快新农村建设, 您认为我们最迫切需要做的是什么”的回答中, 选择“加大教育力度, 提高整体素质”、“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数比例较高, 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7.96%和36.50%, 其次为“改变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21.65%和17.76%。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 农村居民未认识到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源头, 更多地关注到如垃圾收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缺乏, 这反映了农村环境保护的现实困难, 也与目前甘肃农村地区的情况相符;“加大教育力度, 提高整体素质”居于首位, 可能与本课题调研问卷的主导性有关, 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2.3 农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意愿与行为

处理垃圾废物、废水的情况:大多数农村居民都采取不合理的方式, 如随地乱扔垃圾等, 未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据调查, 1/2以上的被调查者反映其邻居平时将垃圾扔在大家都扔的地方或乱扔, 有接近1/2的被调查者选择将洗衣水、洗菜水和其他废水泼在门前地上 (表3) 。

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的情况:由调查统计结果可知, 被调查者家里现在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的数量与5年前相比都有所增加, 增加的人数比例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72.51%、67.64%和64.62% (图8) 。可见, 甘肃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化肥、农药、农膜过量使用问题将造成土壤污染、农产品农药高残留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对农膜、秸秆的处理:针对使用过的农膜如何处理的问题时, 有39.42%的被调查者选择收集起来扔掉, 29.20%的人选择全部清理烧掉, 16.55%的选择卖掉, 7.54%的人选择留在地里不去管它, 仅有5.11%的人选择全部收集起来第二年用。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农村地区的推广, 农膜污染成为农村地区需要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从问卷调研和实地调查看, 农膜的回收体系还需完善, 农膜处理的扶持政策需要明确。在对秸秆的处理上, 约1/2的农户当作燃料, 29.44%的当作饲料、15.57%的卖掉作为燃料或饲料, 13.38%的农户在田间直接焚烧。调查显示, 对秸秆的处理农民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从环保角度考虑的较少。

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意愿和行为:在涉及污染治理或环境整治需要居民付部分费用时, 有58.39%的被调查者表示仅愿承担较少的支付费用, 31.14%的愿意付费, 10.46%的不愿意付费, 说明甘肃农村居民支付意愿的大小是与支付额度有关 (图9) 。在对发现企业有影响环境的情况发生时, 有59.86%的被调查者表现出积极的环境行为, 如找厂方交涉、向环保局或政府投诉、向新闻媒体求助、向法院起诉;有38.92%的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如让别人反映或不去管它。

2.4 农民环保知识的获取渠道

由调查可知, 甘肃省农村居民的环保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 来自报纸、亲戚朋友、广播、杂志、互联网等较少 (表4) 。由此可见, 电视在农村环境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互联网、报纸等传播渠道受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因素限制较大。尽管如此, 这些媒体和途径也占一定的比例, 它们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3 基本结论

本研究以甘肃省14个地 (州) 市农村的411个样本为例, 对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①农村居民总体环境知识欠缺, 环境意识薄弱。从上述分析可见, 在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科学的施肥和种田方法等环境知识的掌握不够, 垃圾处理等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大, 农村居民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不清, 造成了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垃圾废物废水的乱倒等问题。因此, 加强农村居民的环境宣传及教育,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是遏制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手段,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各村免费开设农村成人教育班, 定期组织农民进行基本的环境知识、环保技能等短期培训;二是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教育渗透环境知识, 可考虑在课程安排上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课, 在其他课程中注重渗透环境知识, 课余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 提高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 影响农村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三是加强农村社区环境教育, 定期召开社区民主生活会对环境问题进行讨论, 引导社区居民爱护周边环境, 保护自然;四是根据各地农村具体情况, 通过广播、电视、挂图, 免费发放的宣传手册和宣传单、专题报道、系列讲座、专业培训、环境知识抢答赛、环保优秀个人评选活动等方式, 向农民宣讲环境知识和节水、节肥、节地、节药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引导农民改善农业生产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1,2]。②农村居民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受支付额度的影响, 环境行为尚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由前文分析可知, 在涉及污染治理或环境整治需要居民付部分费用说明, 甘肃农村居民支付意愿的大小与支付额度有关, 只愿承担较少的支付费用, 仅31.14%的人愿意付费, 10.46%的人不愿意付费。由此可见, 人们为环境治理是否愿意付费存在不确定性, 这一方面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 另一方面是环保意识薄弱使他们不能从思想和观念上彻底接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现实。因此, 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 建立环境教育实践基地, 全方位示范并引导农民的环境行为, 调动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3]。开辟环境保护示范村、示范小组, 对其优秀事迹和成功经验进行宣传和报道, 鼓励其他地区效仿和学习。同时, 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是改善其环境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③较低的文化素质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据问卷调查, 被调查的甘肃省农村居民中以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居多 (图10) 。这种低文化水平的现状, 造成农民农业技术知识缺乏, 不采取科学的耕作方式, 一味地靠增加化肥的施用量来提高产量, 靠加大农药的剂量来提高药效和防治作物病虫害。问卷显示, 甘肃省农村大多数居民现在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的数量比过去5年有所增加, 但对农膜处理不善会引起环境污染未引起高度重视。这种单纯依靠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用量来提高产量和控制病害的传统方式, 违背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当超过一定的限度后终将引起农业土地生产率的下降, 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些都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3]。④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依据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问题, 借鉴其他地区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 特提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加大教育力度, 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 如通过成人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各种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二是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可重点扶持农村环境教育平台和基地设施建设, 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的环境宣传设施和环保设施等。三是通过环境宣传及教育, 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方面可通过社区内的宣传栏、黑板报、环境警示教育牌等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环境道德伦理知识, 达到向社区居民传递最新环境信息及社区环保活动;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教育社区居民崇尚绿色生活方式, 选择绿色消费行为。如节约资源和能源, 使用绿色能源, 安装和使用节能电器;采用雨水收集、管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杜绝露天烧烤和焚烧垃圾现象;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化肥及农药等[1,2]。四是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遏制和控制农村环境污染, 并确保农村环境教育的效果。环境教育工作涉及的部门众多, 建立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甘肃省政府相关部门间应建立环境教育工作协调机制, 根据各自工作职能, 制订工作计划。建立以环保部门牵头, 财政、宣传、教育、农业等多部门协调的联动机制是确保环境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4]。

参考文献

[1]武青艳.加强农村环境教育,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 2006, (8) ∶77-78.

[2]申秀英, 刘沛林.加强农村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J].教育评论, 2009, (4) ∶45-47.

[3]刘春腊, 刘沛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7 (6) ∶152-158.

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 第5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审计业务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各级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农村审计机构)负责具体工作。

农村审计机构履行审计职责时,必要时财政、监察、公安等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第四条 农村审计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行使其职能的村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单位、农村专业合作社有关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经济活动,依法进行审计。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乡镇农村审计机构有会计委托代理关系的,应当由县市区农村审计机构审计。

第五条 农村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应当参加专业培训并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取得合格证后,实行持证上岗。

农村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时,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自律,保守秘密。

第六条 农村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姻亲关系的;

(二)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经济利益关系的;

(三)曾在被审计单位担任领导职务,脱离被审计单位不满两年的;

(四)负责被审计单位会计代理业务的;

(五)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审计公正的。

第二章 审计范围与权限

第七条 县市区农村审计机构应当根据下列事项编制审计工作计划:

(一)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审计事项;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请审计的事项;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反映需要审计的事项。

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列事项应当接受审计监督:

(一)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其他财务收支情况;

(二)财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和规范性

(三)资产的处置和债权债务的管理情况;

(四)承包金、租金、利息、土地补偿费等集体收入的管理使用情况;

(五)“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管理使用情况;

(六)政府拨付及社会捐赠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七)主要负责人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九条 农村审计机构办理审计事项,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册、账目、报表、财务会计报告、经济合同、财务收支计划和资产以及其它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

(二)经县市区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查询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的账户和有证据证明的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存储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三)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收集证明材料;

(四)发现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其他财务资料的,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暂时封存有关资料;

(五)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纪、损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建议有关部门暂停拨付有关款项,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处罚;

(六)根据需要,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

(七)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和意见的情况。

第十条 农村审计机构应当健全审计制度,建立审计档案,妥善保管审计资料。

第十一条 审计文书的格式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

第三章 审计程序

第十二条 农村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时,应组成不少于两人的审计组,提出审计方案,经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 农村审计机构应当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通知书应明确审计依据、审计内容、实施审计时间、审计人员组成及对被审计单位的要求等有关事项。

被审计单位收到审计通知书后,应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十四条 审计组根据审计方案要求,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应由提供者签名或盖章。不能取得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

在调查时,审计人员应当出示有关证明和证件。

第十五条 审计终结后,审计组应当及时完成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应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审计组应当作出说明或者复查。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审计组应当将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一并提交农村审计机构。

第十六条 农村审计机构应在收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一并进行审议后,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对应当由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处理、处罚的,向其提出处理、处罚的审计意见;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或组织处理、处罚的,向其提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建议。

第十七条 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村审计机构提出的审计意见,依法作出审计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农村审计机构。

第十八条 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审计机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审计决定和提出的要求改进、纠正的意见、建议。

审计决定应当报上级农村审计机构备案。上级审计机构认为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提请同级主管部门责令作出审计决定的部门予以变更或者撤消。

第十九条 农村审计机构提出的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有关主管部门或组织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农村审计机构。

第二十条 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对审计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审计报告的上一级农村审计机构申请复审。复审机构应当在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审结论和决定。

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对审计决定或复审报告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被审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 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

(二)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

(三)转移、隐匿集体资产的;

(四)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

第二十二条 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有私存私放公款、白条抵库、收入不入账、违规发放补助、奖金、报销费用等的财务收支行为的,由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对被审计单位依法应当上缴、退赔的款项,农村审计机构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扣缴、追缴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农村审计机构。

审计中追回的集体资产,应当退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第二十四条 农村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甘肃省农村论文 第6篇

关键词:甘肃;农村;区域经济;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8-2

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为了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務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计划》的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文件均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规划与支持,可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1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2.1.1.1 土地资源丰富

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

2.1.1.2 水利资源丰富

无论发展农业还是工业,水资源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水资源分布决定着土地开发整理的模式及工业的发展。甘肃省水能理论总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装机总容量为1069万千瓦(已装机265.2万千瓦)。

2.1.1.3动植物资源丰富

甘肃省地形狭长,省域跨度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省内现有森林总面积38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树种繁多,主要有冷杉、云杉、栎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省草场以天然草场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的甘南草原、马衔山、祁连山等地。

甘肃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共有650多种,其中有90多种属于国家级珍稀动物,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地包括成县、文县、康县、武都、两当、天水等。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甘肃是全国药材主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马铃薯、啤酒大麦等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肉用羊、食用百合、酿酒葡萄、啤酒花等产量位居全国前五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国首屈一指的马铃薯生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啤酒大麦啤酒花生产加工基地、肉用羔羊基地、高原夏菜基地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1.1.4 气候条件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小时,自东南向西北增多。

甘肃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1.1.5 财政投入

甘肃省实际利用内资也由第三产业不断向第二产业集中,就固定资产投资来讲,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内资占全部实际利用内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2%上升为2010年的5.2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率非常低。

2.1.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他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把战略构成分为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要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的相互制约因素,并主张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机遇来克服自身的劣势和威胁,从而实现组织的发展。虽然SWOT分析法经常应用于营销学领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把他应用于社会领域。因为农业是一个独立行业,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也自成系统,因此,SWOT分析法也适用于甘肃省农业发展的研究。

2.2 制约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2.2.1 自主创新意识薄弱。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的体制和机制与发达农业省份趋同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学习和借鉴农业发达省份成功经验的深度不够,自我探索的能力不足,自主创新意识不够,等政策、等财力支持的现象比较突出。

2.2.2 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在农业技术普及过程中的技术吸收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等能力明显不足。引进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难以与相关产业技术和劳动力进行合力匹配,使一些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本省难以实现其市场扩张的目标,弱化了技术的驱动效应。

2.2.3 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不够灵活。一些地方只重视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后续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在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容量小、各类人才缺乏的前提下,甘肃省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形成足够灵活的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

2.2.4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心理效应缺失。甘肃省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心态仍然存在。对外开放的社会心理效应的缺失,不但制约着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也影响着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心理预期和参与的积极性。

2.2.5 政府财政投入不能保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农村的发展需要。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严重缺乏。广大农民充满致富的愿望和信念,但是生产和发展资金严重匮乏已成为一大障碍性因素。

2.2.6 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甘肃属经济落后地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依靠土地为生,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农民的非农收入较少。多年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太明显,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收入主渠道仍然来自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使农民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3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论文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经济,分别给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与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完全可以实现我省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1 大力推进产业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产业融合改变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组织形态。应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融合提供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农业融合构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产业融合的扩散、渗透与诱导作用,推动农业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转变政府观念与职能,构建并发展融合型农业体系,同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1.1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产品的制造流程和空间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产品价值链的拆分与重组特征明显。高新技术在农产品中的大量应用使得产业技术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产品加工环节增多,大大延长了产品价值琏,价值琏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在价值琏重组方面,产业融合的作用更是明显。产业融合导致农业内部各子产业之间渗透交叉与重组,从而形成导致农业价值琏重组,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价值琏。生态农庄、生物产业就是明证。

3.1.2 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统计,我国目前流通成本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零售商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产品从生产到销往用户手中,95%的时间损耗在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方面,而同时物流费用平均占到总成本的50%。因此,将现代物流产业与农业更好的融合起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业物流投融资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物流保险体系,对农业物流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风险进行承保,并针对不同的标的和风险,开发出多样化的保险合同菜单;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

3.1.3 大力推进农家乐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在时代特征、业态特征、功能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从目前而言,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的一个新举措。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用崇高的信仰、远大的理想来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农民操作技能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建设,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3.3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健全农业保障的机制

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以企业集群发展带动区域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国家财政对遭受风险农户的救济力度;树立科技兴农意识,在政策制定上,真正把发展高科技农业摆在重要位置,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

参考文献

[1] 丁越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评述[J].开发研究,2012,(2):74—79.

[2] 项继权.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1):30—35.

[3] 张蕾,蔡志坚,牛利民.低碳经济与我国农村发展[J].生态经济,2010,(9):73—76.

[4] 李忠斌,张婷婷.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3):116—121.

[5] 李周.改革以来的中国农村发展[J].财贸经济,2008,(11):82—127.

[6] 刘洁.典型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7,(專):57—62.

[7] 谢延文.论我国农村发展路径[J].特区经济,2007,(10):142—143.

[8] 闫永,刘志峰,韩玉勇.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生态农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717—9718.

[9] 刘玉琼,艾大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路径反思[J].农业经济,2010,(9):27—28.

[10] 曾国平,罗航艳,曹跃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100—102.

[11] 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J].农村经济,2007,(12):45—47.

[12] 方华,赵海,徐雪高.2009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红旗文稿,2009,(24):8—10.

[13] 陈玉福,刘彦随,龙花楼,王介勇.苏南地区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1):123—128.

作者简介:李含宝(1982—),男,汉族,甘肃华池人,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7 11:06:38

甘肃省农村论文 第7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概述

以通渭县农村体育变迁为研究对象。通渭县为甘肃省定西市属县,位于定西市东部,东西长约78千米,南北长约64千米,总面积2908.5平方千米,现有农村人口42万人, 占总人口的91.57%。解放前,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社会潜力和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经济萧条,文化落后。1949年8月,通渭解放,由于文化的兴盛,教育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发展。以“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等而闻名遐迩。

1.2研究方法

1.2.1实地研究

对通渭县十八个乡镇的37个村社进行走访、观察,深入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访谈、口述等多种形式了解建国以来体育发展的状况。对不同性别、不同文化层次的村民、教师、干部进行访谈。

1.2.2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相关专家、学者、文体局有关领导、体育先进个人等。

2结果与分析

2.1农村体育变迁的历程

2.1.1农村体育的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1949至1955年,通渭农村进行了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 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生活水平相对提高,农村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日益丰富。1956年6月,国家体委和青年团在北京首次召开了“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在农村中主要结合民兵训练,利用农闲季节开展体育活动的做法。强调农村体育的开展必须依靠青年团、妇联和民兵等青年组织,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坚持业余、自愿和简便易行的原则,尽快建立农村体育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干部。为响应这一号召,通渭县在1950年成立了以县妇联为主要力量,以中小学教师和退伍军人为主要骨干,在农村发动青年开辟体育场地和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 组织村民开展各项军事体育活动,农村体育有了初步的发展。

2.1.2农村体育波浪发展阶段(1958-1965)

1958年底,通渭全县开展大炼钢铁“大会战”运动,一些农村体育器材,包括民间武术器材都统一收缴,成为炼钢的材料,农村体育设备受到严重破坏。而且,由于全县大搞 “农业生产大计划、高指标、高出产”等浮夸风及自然灾害, 农民苦不堪言,农村体育活动几乎停滞。1962年,按照“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和“全民皆兵”的思想要求,全县民兵增长到7万多人,占当时通渭总人口的25%,县武装部在各农村蹲点,进行一系列军事体育训练。1963到1965年由于农业丰收,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恢复,农村体育也得到恢复。特别是1964年7月, 国家体委下发关于开展“游泳、射击、通讯、登山”四项活动的指标。通渭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军事野营活动,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1.3农村体育的“兴盛”阶段(1966-1976)

“文革大革命”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使党和国家遭受到建国以来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但农村在“文革” 中受到的冲击相对于城市而言要小得多,农村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某种基础条件。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农村体育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特殊的“兴盛”局面。[3]

1966年10月,通渭各村社成立了“红卫兵长征队”,为了宣传政治,“美化”革命,他们在农村组织开展一些体育政治活动。1968年后,一些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来通渭村社插队落户,为了发展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他们与当地的中小学生带动农村青年在农村修建体育场地、制作体育器材,成为农村体育的主要骨干。1972年,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会议要求有步骤地开展农村体育工作。通渭于1972年在县城建设一座2500平方米的体育场,在马营、鸡川、榜罗等乡镇开辟了200米的田径场地。1973年后,为了响应全国“学大寨”和“学小靳庄”的体育活动热潮,农村组织“体育大军”进行比赛、农村记工分要加体育标准等活动。农村体育活动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呈现出异常的“兴盛” 现象。

2.1.4农村体育的恢复阶段(1978-1991)

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10年动乱宣告结束。1980年通渭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日益广泛,农村体育得到了发展。1981年, 通渭县被甘肃省体委和教育厅评为“学校体育卫生先进县”; 1990年,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田径之乡”;1991年,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全县上下总动员,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的”号召,农村体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村按县上总体要求,积极组织“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和“全民健身月”活动。 到1991年底,全县310村成立了体育领导小组,县体委、 县农委举办农村乡镇体委干部培训班,对全县各乡镇体委主任进行业务培训。这些有力的措施使农村体育很快地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2.1.5农村体育全面发展阶段(1992至今)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从面向21世纪,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本世纪末到2010年我国群众体育的目标、任务、措施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对农村体育也明确提出“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为了推动农村体育的全面发展,县政府通过多种渠道资金投入,新建农村体育场地和购置体育设备。1992年12月, 全县各乡镇开辟了篮球场、体育活动室,其中有14个乡镇建立了灯光球场,全县农村共有篮球场384个,乒乓球台447个。同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199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第五批“全国田径之乡”。进入21世纪,农村体育又有了新的发展,2001年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

2.2农村体育变迁的主要特点

2.2.1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融合

通渭地处陇中,历史悠久,即从置郡建县的西汉元鼎初年开始,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世代劳动人民为了推动历史的发展,进行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斗争,也演绎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文化。在明末清初,武术就盛行于通渭,以后世代相传,蔚成风气。对民间传统武术统计,仅1985年挖掘整理的流行套路就有135套,其中拳术类33种、 器械类74种、双练类28种。[4]同样,在民间还盛行着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如秋千、打毛蛋、踢毽子、 放风筝、跳皮筋、跳八房、腊花舞、蛤蟆娃、狮子舞、旱船舞等。建国初期,一方面由于农民生活条件较差,无钱购买体育器材,另一方面没有体育场馆,农民主要以这些民间体育进行娱乐、锻炼。这些项目不仅锻炼了人们的协调性、灵敏性,激发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为贫困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1972年,随着经济的复苏,文化的发展,体育事业也开始恢复发展,设备逐渐添置翻新。特别是于1972年创办的通渭县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为通渭县各乡镇基层培养了体育骨干和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也使一些现代体育传播到农村,特别是篮球、排球、乒乓球、体操、足球等在农村比较盛行。此1985年各乡镇成立“农村体育会俱乐部”以来, 经常开展一些农村体育活动,不仅有一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而且有现代体育项目和娱乐项目的比赛。传统的体育项目主要有武术、花车旱船赶毛驴、跳皮筋、跳八房等;现代体育项目主要有乒乓球、篮球、排球、田径等;还有一些娱乐性比赛项目,如拔河、跳绳、放风筝等。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农民对体育的需求,民间体育得到大力的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体育设备的完善,现代体育项目也日益发展。 民间体育与现代体育的融合,为农村体育的变迁提供了基础。

2.2.2农村体育设施从一穷二白到大量的投入

由于受政治因素,特别是经济因素的制约,改革开放前通渭县各乡镇几乎没有修建体育场地,农民的体育活动主要在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1978年,全县体育设备仅有3万元左右,到1985年增至10万元左右,其中农村体育设备约6万元。此后,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体育管理制度的完善, 农村体育场地有了较大改善。1989至1991年,全县18个乡镇先后成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310个村成立了体育领导小组,在体育运动委员的指导下各农村体育小组制定了一些体育管理措施和农村体育活动方案。至1992年12月,全县18个乡镇开辟了新建篮球场,体育活动室,其中有14个乡镇建成灯光球场,全县的乡镇村社有篮球场384个、乒乓球台447、个羽毛球场46个、体育活动室23个。[5]特别是在1995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县城先后成立文化广场健身一站、文化广场健身二站等全民健身中心,健身项目有太极拳(剑)、羽毛球、长跑、爬山等,每天正常晨练约3000人以上。和以前体育场地和设施相比,现代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状况明显得到了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农民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还需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在建国初和“文体大革命”时间,由于通渭人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当然政府也不予以体育设备的配备,农民更不愿意进行体育投资。农民活动的体育设备主要是随手拈来的生产工具和自己手工制作的简单体育器材,如拔河、丢沙包、 打柁螺、踢毽子等。在当时,最为奢侈的文体用品就是民间的一些武术器械,但是,由于农村武术传授受等级、辈分等封建世俗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民没有武术的传承权。

2.2.3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农村体育人才的培养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同时又是体育传播的主要中介,也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条件。建国初期,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体育工作,1952年,全县农村中小学推广第一套广播体操;1953年,为积极贯彻毛泽东提出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指示,广泛开展‘两操’和课外活动,使学校体育日益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1959年,由于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学校体育被迫停止,1962年后恢复正常。特别是1972年通渭县青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的成立,不仅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基层体育骨干,而且充实了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仅为通渭农村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大力发展。

此1972至2005年以来,通渭县各乡镇共举办田径运动会600多次、篮球运动比赛1200多次、组织武术比赛520多次,这些活动涉及全县村组,农民参与面广,并涌现出一些农民运动家,代表通渭参加省级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 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体育人才的增长,通渭与外界的体育交流也逐步增加,在1986到2005年间,通渭共承办定西市 (地区)田径、篮球、门球、中国象棋、围棋等运动会9项(次),承办全省重点体校田径选拔赛、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分区赛、全省武术散打等6项(次),全国篮球邀请赛4次。体育交流的频繁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也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2.2.4农民体育意识的增强和各农村体育协会的兴起

建国初期,由于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够全面,体育信息不畅通,尽管成人有一些较为简单的体育活动,小孩也有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但没有人会认为这就是体育活动。 这些活动是一种特别原始的心理或生理需要。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在疯狂的政治背景下,农民的原始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也因政治运动泯灭[6],进行这些活动或游戏可以为村民贫乏的精神生活增加一些乐趣。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举国上下,振兴中华;拨乱反正,百废俱兴。通渭的经济、文化也发生了变化,体育事业也不断的蒸蒸日上。 1985年,全县18个乡镇建立了“农村俱乐部”,在农村俱乐部的协调下,各村社成立了农村体育协会,组织农民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体育协会的成立和发展,不仅提升了农民的体育意识,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而且使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体育项目的融合,大部分家庭有了花钱买体育用品的意愿,虽然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体育用品,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体育消费的意识。

2.3社会因素在农村体育变迁中的作用

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体育的腾飞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农村体育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特别是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民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大众传媒等,这些社会因素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变迁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2.3.1社会政治环境

政治对体育施加的影响决定了体育的发展。[7]农村体育作为现代社会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总是伴着我国政治及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政治环境总是规定和制约着体育发展的方向与水平,为农村体育的变迁起着导向作用。

1949年8月,通渭县人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通渭人民摆脱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通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崭新的姿态和豪迈的革命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并于1956年走上了合作化道路。提高农民的劳动力,“改善人民的健身条件,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8],因此,体育运动被提到政治层面上。正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中,一些民间传统体育不断地被挖掘出来,成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不仅促进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提高了农民的身心健康。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发出后,通渭县委派工作组进驻通渭一中,县医院、文化馆等单位发动群众开展“文化大革命”,标志着通渭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尽管在农村出现了“兴盛”的体育活动,由于极“左”思想的干扰和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体育思想遭到扭曲,农村体育被蒙上浓厚的政治色彩,成为宣传政治、美化 “革命”形式,鼓励个人崇拜的政治工具[9]。农村体育设备遭到大量的破坏,一些民间的武术艺人为了“逃避革命”停止了武术表演等活动。更为严重的是在“文革”期间,学校停课,许多体育活动逼近停止,体育器材被毁,体育场地荒芜,1968年复课后,以“军训”形式代替学校体育。十年 “文化大革命”不仅给通渭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使农村体育事业遭受到严重的挫折与损失。

1980年,通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项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通渭体育事业蓬勃兴旺。1998到2005年,通渭连续8年获国家体育总局评选的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并分别与1990和1992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田径之乡”和“全国体育先进县”。改革开放后通渭体育的恢复与发展是中央对“三农”工作重视的结果;是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政策文件颁布实施的结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果。

2.3.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条件是决定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家庭,如果经济基础差,农民连基本的衣食住行等都成问题,其农村体育活动则很难正常开展。

通渭农民有通过农、林、牧、副各业生产,进行商品经济的传统习惯。解放初,由于生产关系的改善,农村商品经济呈发展的势头。

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一方面由于“左”的思想, 出现了“一平二调”及工作上的大浮夸、瞎指挥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政治运动和路线的偏向,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灾害,使得通渭农村经济出现了停顿的状态。通渭出现了人口大量外流,浮肿和死亡现象,至1961年底,总人口比1958年减少了7万多[10]。由于经济的困难,农村体育出现了低潮甚至是停滞不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农村都出现了“兴盛”的体育现象,由于通渭的经济再次遭受到破坏, 农民口粮严重不足,加之体育器材严重的破坏,农村体育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1978年来,由于实行了一系列适合农村情况的政策, 包括减轻农民的负担,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83至1985年通渭连续三年丰收,农民收入增加,不但解决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温饱问题”,而且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迅跑,经济状况的改善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至1985年,通渭体育经费由1970年的971元增长到98000元,其中农村体育经费占46.38%。经济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也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2.3.3文化变迁与教育的发展

通渭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境内有较多的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遗址和青铜时代齐家文化遗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通渭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投入的增加。1998年建成了通渭县文化中心大楼,改建了平襄、常家河、义岗川等乡镇文化站。这些有力的措施不仅促进了通渭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且促进了农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并朝着更加文明、现代化的发展。

多年来,全县举办各类书画展数百次,举办“城乡互动文体活动”,各机关、单位组织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体育器材等下乡活动。在各乡镇的文化站的组织下,开展一些农民运动会,县体校派一些体育指导员在各乡镇进行巡回指导农民健身活动。而且,在每年的国庆节、春节举办“健身大拜年”、“群众体育节”、“全民健身月”等活动。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通渭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文化素质和修养、增强了体育意识,促进了通渭各乡镇文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同样,改革开放以来,通渭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到2005年底,全县有各类学校361所,在校学生109921人、经费投入2346万元。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人们的整体综合素质,而且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传统的一些体育项目深受农民的喜爱,但他们一直没有登过大雅(学校)之堂, 始终处于边缘化,在改革开放日渐深入的今天,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深入到课堂,使农村的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保存和传承。而且,学校体育的发展,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体育人才,这些优秀的体育人才大多数回到农村基层,为推动家乡的体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3.4农村人口综合素质

体育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1]。

建国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通渭县的农民文化程度水平是部分文盲加上小数半文盲的状态,虽然在“大跃进” 的推动下,全县进行了大量的扫盲工作,由于教育受损严重, 仅小学就关闭了73.6%,同时加上“一天等于二十年”的“狂热”和盲目性,并没有让通渭人的文化程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1964年全县中不识字的人口占48.66%;初识字的占10.59%; 小学文化程度占3.29%;初中文化程度占1.41%;高中文化程度占0.33%;大学文化程度的占0.05%。

体育意识是影响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具体反映,是人们对体育感觉、思维、 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总和,它集中体现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欲达到的目的上。由于文化素质的低下,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接受体育意识和体育信息受到限制。随着通渭教育事业和农村经济全面的发展,全县文盲和半文盲的人口比逐步减少,到2000年,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9%;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6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1.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4.60%。近年来,通渭农村大批青年外出务工,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更多信息,从而他们思想发生了变化。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人们的意识形态逐渐提升, 体育意识逐步增加,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2.3.5农民劳动生活方式

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特定的劳动方式,一定的劳动方式又会产生相应的体育形式[12]。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层次的变化使人们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的愿望会越来越强,同样,农民对体育的需要随着观念的转变也日益增加。

建国初期,特别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由于政治环境因素和自然灾害,农民的生活极度宭迫。大多数农民住的茅草屋,穿的粗布衣,有着“光膀赤脚顶酷暑, 破衣烂衫冒严寒”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的传统。因此,在农民连温饱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农民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来解决温饱问题。再加上“二人抬杠” 的传统生产方式,使得人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改革开放后,通渭人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不再为生计而发愁,也不再为自家的生产能力而担忧。而且, 随着国家扶贫的政策及全县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民的经济收入逐步增多。传统的生产方式由人力转为机械化为主,农业科学化程度日益提高,统一的集体经济生产方式彻底改变,生产力水平大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农民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民的闲暇时间也逐步的增多,农民有了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精力。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农民生活方式日益城镇化、现代化,都促进农村体育的变迁。

2.3.6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

通渭自古境内山梁起伏,沟壑纵横,有着“大道不通, 车不畅行,驮不成队,唯有肩挑背负”的说法。建国初期和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民大部分信息是从村里的“大喇叭”、 《通渭报》以及进村的电影获知的。尽管1951年1月成立了通渭县收音站,1956年开始筹建县广播站,只有12个区政府和65个乡政府所在地安装了广播喇叭,每天共播放180分钟,但在1960年由于经济出现困难,全县广播中断。1981年底,全县通广播生产队仅占44%,由于多年风吹雨淋,管理不善,使农村广播木杆线路受到严重破坏。1999年10月, 国家投资9292.52万元对通渭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1998年,通渭县被甘肃省列为全省“村村通”试点县之一, 到2001年,通渭实现了村村通电。电视和广播的覆盖率达到100%,一些经济较好的家庭有了电脑。电视、电话、录音机等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外出务工回乡后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体育比赛, 少数农民开始购买体育彩票和一些便宜的体育器材。

电视、广播与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体育信息的传播速度,不仅使农民开阔了视野,得到了大量的体育知识和体育信息,提高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缩短了体育活动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也为农村体育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

3结论

3.1从通渭农村体育变迁的历程反映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变迁的历程,即农村体育的初步发展、农村体育的波浪发展、农村体育的“兴盛”、农村体育的恢复和农村体育的全面发展五个阶段。

3.2农民选择体育活动方式和体育意识受到所处时代、阶段的限制,一定时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意识和体育活动反映出所处年时代的物质发展水平、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体育的变迁不仅表现出共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民间体育的传承与现代体育的融合;农村体育设备、经费的增长和体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农村体育人才的培养;农民体育意识的增强和农村体育协会的兴起等。

3.3建国以来,通渭农村体育的变迁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折射出我国自建国以来体育变迁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环境因素对农村体育的变迁起着主导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是农村体育变迁的基础条件;文化与教育的发展为农村体育变迁提供了外在动力;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农民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为农村体育变迁提供了内在动力;大众传媒是农村体育变迁的辅助手段。

摘要:采用实地研究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通渭农村体育变迁的历程、特征及社会各因素在变迁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村体育的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其特征有民间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相互融合、农村体育设备、经费的增长和体育管理制度的完善等;社会政治环境对农村体育变迁起着导向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是农村体育变迁的基础条件,文化与教育的发展为农村体育变迁提供了外在的动力,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农民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为农村体育提供了内在动力,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农村体育变迁的辅助手段。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创新探究 第8篇

一、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为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现状, 2014年7月, 笔者选取6个国定贫困县区 (和政县、积石山县、崆峒区、临洮县、榆中县、镇原县) 12个乡镇24个村随机抽取的215户农户、20个农业企业和4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和访谈等形式进行金融需求调研。

㈠农户、农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需求特征

1.涉农贷款来源以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为主, 本土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渐增。被调查农户中66户有贷款经历, 占被调查农户的30.70%。贷款来源如表1所示, 农户大部分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借款, 占比为86.37%, 可见传统农村金融组织仍是农户贷款的主要提供者。

笔者调查了样本企业和合作社近三年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他途径的贷款情况, 20家企业中有4家未贷款, 占20%, 剩余16家共有24笔贷款;41家合作社中有13家未贷款, 占31.7%, 剩余28家共有32笔贷款。无论是贷款笔数还是总额, 企业和合作社的主要贷款来源均为农村信用社, 其次为甘肃银行和兰州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位列其后, 依次为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工商银行, 新型金融机构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家企业和1家合作社得到了村镇银行的信贷支持, 贷款金额占企业、合作社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和11%。

2.涉农信贷需求增加, “贷款难”制约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及国家惠农政策支持力度的加深, 农村经济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巨大变化,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其中信贷需求尤为明显。调查显示, 样本农户中141户有扩大现有种养殖规模的计划, 118户因缺乏资金受阻, 其他制约因素包括技术不足、知识匮乏, 缺少劳动力、耕地、水, 缺乏市场连接等。调查中我们问农户这样的问题:“若能够更容易获得贷款, 是否愿意投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206户农户表示有意愿, 占95.8%。被调查的61家企业和合作社均存在资金不足问题, 其中40家因缺乏资金难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改进技术、购买新设备、引进优良品种及建立品牌和开发市场等, 占65.6%;其余21家缺乏流动资金, 占34.4%。

与此相矛盾的是, 被调查农户普遍表示从金融机构“贷款难”, 97.6%的认为缺乏抵押物是主要原因。95.1%的被调查农企和合作社认为“贷款难”, 主要原因为缺乏抵押物。相较于企业, 合作社面临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资金短缺使大部分合作社只能提供技术、信息、联合购销等服务, 难以在能够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和加工服务领域大有作为[1]。

3.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多元化需求增加。调查显示, 样本县的农村金融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融资需求, 87.8%的农户, 86.2%的企业和91.7%的合作社希望增加农业保险服务, 以减少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损失, 而有部分企业还期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对接。此外, 农村金融需求者还渴望得到更多的金融知识及服务培训, 65.12%的农户期望获得农村金融产品、银行业务、服务及借款人义务等方面的培训, 企业和合作社则更希望金融机构能发挥一定的信息载体作用, 引导减少盲目生产, 并缓解与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㈡农村金融供给

样本县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甘肃银行、兰州银行, 及小额贷款公司 (以下简称小贷公司) 、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这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因统计口径不同, 很难通过一次社会调查全面了解农村金融供给现状, 笔者仅对样本县金融机构分布情况做了统计, 如表2所示, 并结合金融需求及以往研究做简要分析。

样本县均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工商银行和甘肃银行, 除崆峒外, 甘肃银行其他县域支行于2014年新设。小贷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基于政府鼓励政策及其草根性特点, 释放出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扎根本土的新型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呈良好发展态势, 有望在未来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生力军。

二、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㈠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和农村资金外流并存

在甘肃省贫困地区, 已逐渐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 商业银行为辅, 政策性银行为补充, 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机构为新兴力量的农村金融体系。尽管在结构上较为完备, 但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效率低下、资金大量外流等顽疾依旧突出。

一是农村信用社仍然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尽管从2003年起信用社不断深化改革, 但机制创新乏善可陈, 至今还是单一模式一统天下, 缺乏有效率的和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信贷产品。二是邮政储蓄银行虽具有充足的网点优势和巨大的储蓄客户基础, 但依旧是县及县以下农村资金抽逃的重要渠道, 此外,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且缺乏有经验的信贷和管理人员及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邮储银行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放贷权限非常有限, 对贫困地区“三农”发展的实际贡献小。三是国有商业银行, 如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自20世纪90年代商业化改革以来, 逐渐将机构和资金撤离农村地区, 从盈利角度考虑, 对资金规模小的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相对高、风险相对大, 因此, 服务当地金融需求的意愿低, 大多数是为了商业目的将资金抽离农村地区, 投向回报率更高的城市地区。四是地方性商业银行, 如甘肃银行和兰州银行, 在农村金融市场属后起之秀, 其金融供给主要根植于当地并服务于当地需求, 但调研结果显示, 它们更青睐于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大客户, 对基础薄弱的小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的支持力度有限。五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政府着力支持的重要方向, 为农村金融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在甘肃省贫困地区的兴起, 能够更好地挖掘当地不同形式的金融需求, 因地制宜地推出灵活多样的产品与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合作组织及农民筹资的困境, 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对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计贡献甚微。

㈡金融供需不平衡、涉农贷款普遍难

随着地方商业银行在县域的发展, 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的兴起, 以及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出台与落实, 甘肃“三农”信贷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整体不足与局部过剩并存、总体需求旺盛与局部需求不足并存, 超前供给与滞后需求、超前需求与滞后供给等矛盾依旧突出[2]。

在样本县, 一方面, 农村金融供给方的涉农贷款余额逐年增加。另一方面, 农户、农业中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的情况仍十分普遍, 导致出现“涉农贷款难涉农”的局面。关于涉农贷款难的成因, 理论界已有很多研究与分析, 外部因素包括金融机构难以真正下沉农村;由于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考核指标苛刻, 银行缺乏发放和做实涉农贷款的动力;监管部门确定的涉农贷款统计口径存在缺陷等。内部因素包括涉农贷款主体, 农户、农业中小企业和合作社等自身投入不足, 经济实力弱, 治理结构不完善, 信用基础薄弱, 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 担保难以落实等。然而, 涉农贷款难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吸引银行融资的盈利能力或潜力, 及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说明:农信社=农村信用社, 农行=中国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工行=中国工商银行, 建行=中国建设银行, 农发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㈢扶贫贷款有局限、小额信贷欠发展

扶贫信贷资金最早设立于1986年, 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惠农的重要手段, 在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 一定时期后, 扶贫贴息贷款呈现出效率低下、绩效不佳、不可持续的负面影响, 主要原因包括扶贫贷款政策性金融的目标与商业银行的目标相互冲突, 到户扶贫贷款的资金成本和交易成本高, 贴息不足以弥补发放扶贫贷款的损失, 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大, 低利率扶贫贷款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3], 政府担保不足或难以到位等。在实地调研中, 样本县经营“双联”惠农贷款 (政府贴息贷款) 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 但实际操作中该贷款程序繁多、门槛较高, 特别是要求本县域公务员提供担保的条件更是将无数贫困农户挡在了正规金融的门外。笔者在农行永靖支行了解到, 2013年实际发放到户的贴息贷款不到申请农户的3%,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申请贷款的积极性。

本次调研还重点关注了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户、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 以及提供小额贷款的商业小额信贷机构。这一群体从未在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过贷款, 他们以小规模经营为基础, 有信贷需求, 但单笔存贷款规模较小, 生产和经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往往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当然也缺乏正规金融机构所需的担保和抵押物等, 他们属于小额信贷需求者。样本县共有34家注册的小贷公司, 经营时间在1~3年不等, 尽管市场需求旺盛, 但由于不能吸收存款, 它们长期以来仅依靠注册资本金循环经营, 在筹措商业来源的信贷资本金方面面临严重困难, 从未从银行贷到过款。从银行方面了解到的信息也佐证, 因小贷公司内部治理及分层监管因素, 银行明确表示不会为小贷公司提供融资, 尽管国家级监管部门明文规定小贷公司可以从两家以下的商业银行融资, 但省级监管部门却出于风险考虑对银行做出了另类监管要求, 成为银行不能触碰的“红线”。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小贷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 小贷公司自身内部治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贷款模式等也亟需改进。

三、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探究及政策建议

针对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试图依托正在准备的亚行项目, 破解农村金融难题, 探寻农村金融服务“三农”及发展可持续农村金融的有效途径。

㈠培育有盈利能力的农牧业经营主体, 增强其市场连接能力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造成农村金融服务不断萎缩的经济根源[4]。如果农村地区没有连接市场的有效途径, 再多的农村信贷本身的可用性也没多大意义。因此, 首要的是通过一定的政府行政干预, 引导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及进入市场的能力。

一是改分散经营为市场导向的规模经营, 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潜力较大, 基地化趋势明显, 但面临产业基地大而不强、专而不优、规模小而分散, 精深加工产品少、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通过引进亚行资金, 支持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 同时注重技术援助, 为基地及农户提供培训。二是通过扶持合作社及农业企业, 增强生产与市场的连接。调研了解到, 目前甘肃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存在规模小、产品特色不明显、市场营销水平落后及市场竞争能力弱等突出问题, 观念、能力、资金的短缺是主要原因。改进措施包括: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其内部运行机制;增强信贷资本金扶持, 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加强品牌化建设, 提升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提供培训, 提升意识更新观念, 增强技术能力。

㈡通过金融中介贷款模式, 支持本土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下移

无论是农户, 农业企业还是合作社, 资金短缺都是制约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 如何满足涉农信贷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金融理论和实践表明, 一个有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才能将资金留在农村、用于农业、惠及农民;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在财政发挥作用的前提下, 坚持市场化运作, 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 才能真正持久地为“三农”服务[3]。基于此, 亚行项目将采用金融中介贷款模式, 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下, 政府将主权贷款转贷给合格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参与方共同实施项目, 负责资金投放和回收, 并承担与信贷相关的各项风险。资金可依托市场机制滚动使用, 不仅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而且能有效扩大受益群体, 强化金融服务可持续性, 这是政府与市场在农村金融方面结合的创新之举。

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是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最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5]。扎根于甘肃省贫困地区的中小金融机构可充分发挥其信息优势, 在农村金融市场大有作为, 然而资金和能力的双重不足掣肘了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为此, 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选择与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等本土金融供给者合作, 在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同时, 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深入基层。二是上述本土金融机构可通过批发贷款方式, 选择经营良好、诚信可靠, 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小贷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发放贷款, 一方面能开拓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融资渠道, 提高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的参与度, 增进对小额信贷提供者及其业务实践的了解, 构建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为建设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奠定基础。三是利用亚行引进先进的国际理念、经验及技术, 通过培训、考察及技术援助, 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能力建设, 对本土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而言, 要提高创新能力, 特别是创新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方式、金融产品及服务;对小贷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社而言, 要增强领导层的管理能力, 提升信贷员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农户发放贷款的经验, 引入先进的管理系统及评价体系等。

㈢利用利差收入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示范新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农业是弱质产业, 极易受到特殊的生产条件变化、不稳定的自然条件及市场波动之影响, 这在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保险缺位的甘肃省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亚行项目下, 政府转贷主权贷款将产生利差收入, 政府将以此建立金融补偿基金, 用于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补偿功能。笔者建议的用途包括, 一是能力建设。为农牧业经营主体、农村金融从业者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援助, 增强金融服务供需双方之间信息流通;相关政府部门和防疫部门共同合作, 寻找分散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专项课题研究和创新。二是发展农业保险, 鼓励农户参加人身和财产保险。首先是作为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充形式, 补贴农保费率, 降低农户参保成本;其次以补贴形式与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合作, 鼓励其增设农村网点、拓宽农业险种、降低农保费率;同时提供补贴, 鼓励农户参加针对农村人口的人身和财产保险, 如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农业和财产保险、小额寿险、意外保险、健康保险等。三是设立风险准备金, 用于防范一定的汇率风险和偿贷风险。四是提供担保, 或对农村担保业务进行补贴, 引导中小型担保机构为农业企业和合作社提供担保。

㈣农村金融发展要坚持市场化方向, 政府要创造有利环境

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 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 承担着牵头推动、财政引导、风险共担、信用建设、基础建设等职能, 具体而言, 一是在培育有盈利能力的农牧业经营主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在金融中介贷款模式下, 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合作, 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地区, 支持农牧业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的发展。三是通过培育农村金融本土力量, 规范、引导、扶持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及资金互助社发展, 与政策性银行及传统农村金融供给者形成优势互补、有序竞争, 构建多层次和有效率的农村融资服务格局, 实现服务错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四是通过建立金融补偿机制, 推进多元化金融服务创新, 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风险及成本, 引导金融机构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足够的且负担得起的金融服务。五是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地区的作用, 与农牧业相关技术支持部门及国内外专业技术援助机构合作, 为农村金融供需双方提供能力建设培训, 同时建立信息交流机制, 总结、推广成功的创新机制与实践。

总而言之, 政府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让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作用, 从多方面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 以及高风险、高成本等制约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只有政府和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才能构建一个能“将资金留在农村、用于农业、惠及农民”的有效率的、多元化的、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军.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的解决途径[J].农村金融研究, 2012, (9) .

[2]李景前.农村金融国际研讨会资料汇编[G].甘肃:榆中.2014.

[3]徐忠, 张雪春, 沈明高, 等.中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4]褚继田.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金融, 2010, (22) .

浅析甘肃省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第9篇

自2013年1月1日起, 甘肃省为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规划、管理, 保证农村公路的通畅安全, 由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甘肃农村公路条例》, 由此可见甘肃省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的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公路网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 为贯彻党中央的领导决策, 中国交通运输系统把农村公路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推动着新农村一步步向前发展。

农村公路的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 随着里程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 路面的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农村公路上问题就依然比较多, 相对于省道、国道来说, 农村公路占总里程的比重较大, 但是技术等级较低, 中低路面甚至无路面的里程比重偏高。再者由于农村公路都是非专业养护, 基本都由村委会负责管理, 所以养护效果不理想, 而且公路项目分散, 基层的管理力量缺乏以及技术的薄弱, 很多公路的养护都存在隐患, 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遏制了经济水平的提升, 阻碍了交通失业的发展。所以, 加大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建立完善的养护系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 资金缺乏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筹集主要是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县交通局承担, 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规定, 县级财政应该在预算中专门安排县乡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 但是我省县乡经济发展慢, 财政收入少, 而且有些县级财政不安排专项建设资金, 反而从中央调剂的费用中调控用于公共经费, 严重印象筹集资金的工作。调控资金是指国家和省补助的资金, 国务院从2003年的时候就开始实施农村通畅工程, 在国家的补贴之下, 公路建设上也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但是矛盾就出来了, 各个省份地区为了取得较多的国家资金补助, 找关系, 走后门、金钱交易种种做法都会加大本区财政困难, 使得批下来的补助资金不能到位。

2.2 养护水平低下

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条件有限, 受到经济、技术的制约, 农村公路的养护会受到周围农田、水源的影响, 加大了养护建设难度, 而且农村公路的土路和砂石路较多, 很难按照公路施工标准规范进行, 陡坡危桥的潜在危险一直都在, 即使有过油化、硬化的路面也存在缺沟少涵无路肩等隐患, 使得养护成本提高, 资金不到位, 养护工作很难进行, 所以整体的养护水平较低。

2.3 养护机制不完健全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完善, 政府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也没有专门指定养护制度和工作安排, 使得养护工作不到位, 责任人不明晰, 对于需要养护维修的路面桥涵搁置不理, 出了问题互相推脱, 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公路功能的正常发挥。

3 解决养护中所出现的问题

3.1 恰当使用资金

在经济发展缓慢, 财政收入低的地县设置专项资金建设是不合理的, 但是要调整消费税的返还使用问题, 是可以做到的, 需要政府部门监理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进一步落实资金使用情况, 同时也需要国家做好引导工作, 让消费税返还金额全部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建设, 加大资金监管制度, 对于某些地区的虚假申报、重复申报要进行调查了解, 在掌握农村公路的基本情况下, 做好前期工作, 尽可能最大化的资金使用公开。国家也要加大监督力度, 不定期的安排人员对项目进行审计和监督, 使资金真正的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3.2 扩大融资渠道

资金是养护建设农村公路的重中之重, 没有资金无法实施, , 而目前来说我们资金出现突出问题, 单靠上级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充足的资金对对目前我省的发展水平来水还很难达到, 所以我们要拓宽融资渠道, 扩展融资方式, 引进先进技术, 合理安排养护管理工作。

3.3 建立健全的养护体制

我国的公路养护应该有自己的一套体制, 农村公路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省的政策, 为适应公路发展的建设需要, 共同构建新农村, 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建立统一管理模式, 由区、乡两级来负责工作, 随之管理层的减少, 资金的统筹安排也容易进行, 有利于区、乡政府统一落实安排养护工作的进行, 逐步实行规范化、政策化, 合理科学的管理与专业的养护相结合, 才能使养护工作发挥最大效力。

4 结束语

目前, 我省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体制专门针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我们要借鉴经验, 尽快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标准, 健全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公路养护制度。各地、各单位应该按照交通部颁布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规定, 加大农村公路的养护力度, 逐步实行全面养护, 采用统一管理模式, 统筹安排资金的合理利用, 提高养护效率, 降低养护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合理利用政府的资金补助, 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引进先进的技术, 保证公路路面和桥涵的质量, 促进新农村的健康发展。

摘要:俗话说“想致富、先修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是为了农村生产更好的发展, 生活更加富裕, 而这些都是在交通便利这个平台上实现的。近几年来, 农村人口密集化, 房屋建设也在道路两旁建设起来, 那么农村公路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公路网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 为贯彻党中央的领导决策, 中国交通运输系统把农村公路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推动着新农村一步步向前发展。但是在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本文针对甘肃省的现状, 分析农村公路养护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推动

参考文献

[1]李纯, 何兆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J].公路, 2007, 6.

[2]孙泽清.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2.

[3]王国梁.试论农村公路养护中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4) .

浅议当前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第10篇

一、农村信用体系的内涵

体系, 即一个整体。作为整体, 其包含了若干有关事物或由某些有意识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信用”一词, 随着社会变迁及科学环境变化, 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经济学中信用是在信任的基础上, 以偿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个人认为“农村信用体系”大体为农村不同信用主体之间 (农户、农村基层政府、农村中小企业) 在借贷活动中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体, 以此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二、当前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难点

(一)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农村信用环境不佳。

自古以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甘肃省虽然属于资源富集地区, 但仍然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省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然而由于农户居住比较分散, 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 各个村甚至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联系相对薄弱, 各自经营, 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与规模效应,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农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对其发放贷款时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较大, 信用环境不佳。

(二) 甘肃省农村信用文化建设宣传力度不够, 农户参与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 为了加强甘肃省农村信用的建设, 甘肃省各个支行提出进入农村进行信用宣传活动, 但是力度仍然不足。目前, 在农村普遍存在农户信用意识淡薄, 对信用知识严重缺乏等问题, 广大农户基本没有认识到个人征信与自身利益的重要性, 导致农户在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 甘肃省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建设不完善

信用中介机构是旨在为信用活动的借贷双方提供各种信用服务的经济体, 当今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信用中介机构的形式已经实现了多样化, 但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 农村金融发展不足, 信用中介机构数量较少, 形式单一, 对农村信用的评估工作也主要依赖于农村信用合作社, 因此, 应完善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四) 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基层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 农村基层政府理应为其发展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来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信用机制, 然而实际上相关的信用机制极不健全, 比如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都没有得到落实, 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有后顾之忧, 进而也影响到了当前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改善甘肃省农村信用环境

当前, 各个地方都在积极倡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必须实现或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传统的农业经济由收到生产力发展的限制, 主要依然以自给自足为主, 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提高农业生产工具, 提高农户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提高农户收入。其次, 加强“信用户”“信用村”的评选工作, 加大信用的激励制度, 也可以选择先评选出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 使其起到带头作用,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营造农村良好的信用氛围。

(二) 加大甘肃省农村信用宣传, 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征信的积极性

为推动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在信用宣传方面, 可以加强一下几点:第一, 确定“信用日”、“信用周”和“信用月”, 在这些既定的宣传期间, 利用现在发达的传媒技术手段, 扩大宣传范围。第二, 注重日常宣传。应积极开展征信知识在内的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解释征信相关的管理条例, 可以采取现场解答农户咨询、向农户分发征信知识等宣传资料等方式, 大力宣传征信基础知识, 使征信知识融入乡村。第三, 宣传征信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引导农户养成遵守信用的好习惯, 做到农村征信宣传常态化, 使农户认识到征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积极参与到农村征信建设工作之中。

(三) 完善甘肃省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推动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是为了促进甘肃省农村金融的发展, 在金融学角度研究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是指在金融行业中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类中介机构, 如资信评估公司、征信所等机构, 而在当前甘肃省农村地区, 严重缺乏信用评估机构, 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后劲不足, 在完善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 应完善农村征信评估和农村信用担保机制, 分散农业贷款风险, 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信用活动之中, 支持“三农”事业发展。

(四) 加大政府在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已发规范信用机构吧, 推动甘肃省信用体系建设, 培育和发展甘肃省信用市场, 政府应发挥作用:一方面, 出台并实施相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条例或办法, 与农村金融机构向配合, 以期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主体信息共享机制, 徐进甘肃省农村地区信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政府部门可以选择将诚信考核纳入乡镇考核范围。对于信用评分综合较低的村镇可以在其评优评先等活动中加以限制, 信用等级低的个人不得担任相关村镇领导等。

参考文献

[1]李红杰.影响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主要因素及政策建议[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2) .

[2]闫亚军.我国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12) .

甘肃省农村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 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农村中小学校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33-03

Investigation for Use of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in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and Secondary School of Jing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Wen Youren

Abstract Because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notion, teaching model and teaching habit, there have many problems for use of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of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and secondary school of Jing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We should think deeply for how to use the device and resourc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This paper will primarily discuss how to efficiently integration and use the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present situation for use of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of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and secondary school of Jing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Key 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and secondary school

Author’s address Jingyuan Normal School, Baiyin, Gansu, China 730900

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10年来,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缩小了穷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资源的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1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真实地了解甘肃省靖远县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现状,特设计并开展这次“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调查”。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调查对象为甘肃省靖远县的5所农村初中和5所农村小学。每所学校发放问卷10份,由随机抽取的各学科任课教师填写。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98份。在数据处理阶段,主要采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1.2 调查结果及分析

1)资源方面。对教师使用资源的来源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资源69%来自卫星和因特网下载,22%为整合资源(改编资源),9%为自制课件。只有50%的学校现有资源库,主要存储在移动硬盘和刻录光盘上,只是偶尔更新。很多学校的计算机仅仅是勉强能让信息技术课使用。虽然远程教育资源数据量大、覆盖面广,但优质资源较少,选择范围小,与教材配套的资源缺乏,特别是科学、音乐、英语等非人教版的科目。加之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本来就很欠缺,自己不能规划、整合相关的资源,导致现有的资源不能直接使用。

2)技术运用方面。教师对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使用的熟练程度如表2所示。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教师对资源使用的熟练程度都没有达到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要求,尽管有部分教师通过自学、培训,了解了部分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方法,但由于不经常使用,各项技术的应用仍不够熟练,致使教师不能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不能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3)观念认识方面。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学的重要性认识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调查数据表明:有23%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他们拥有新型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66%的教师认为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学有一定的帮助;还有11%的教师认为,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学工作并没有多大帮助。可见,转变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和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首要任务。

2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甘肃省靖远县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2.1 全面推广3种硬件环境建设模式

1)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是在小学建立教学光盘的播放点,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配置,每套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和一套教学光盘。通过教学光盘中的资源来丰富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需要指出的是,该模式主要针对边远地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边远地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大都缺乏师资,有了适用的教学光盘,也就等于请到了优秀教师,大山里的学生就有机会享受到优质教学,教师也有了观摩教学、学习提高的机会。

2)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卫星传送优质教学资源满足教学需要的一种模式。它不断更新资源,并及时使学校了解资源传送信息。每套装置包括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一台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设,以及电视机、DVD机和成套的教学光盘。该模式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卫星教学收视点在覆盖教学光盘播放点全部功能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教育卫星宽带网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大量的优秀课程、优秀教案、优秀专题教育节目和丰富多彩的农科教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农村学校,使广大教师能够及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于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3)计算机网络教室。目前我国部分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为了让这部分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也能乘上信息高速列车,教育部提出以“互联网教育”为辅,“远程教育”为主的教育手段。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每套装置主要由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构成。该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村乡镇初中,乡镇初中计算机教室可以发挥多种功能。利用计算机教室,学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上网浏览信息,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还可以让教师利用网络环境备课并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2.2 培养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的技能

1)转变农村中小学领导的思想观念。转变农村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观念,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和参观考察方式进行,主要是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作用,以及借鉴先进学校的做法,使校长通过培训、考察,更新观念,理清思路,调整学校管理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为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培训方式进行,主要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安装与维护,以及信息技术思想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使其能根据学校实际,整合现有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教师队伍,为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搭建一个运转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3)对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培训。要根据教师的需求分类分层进行培训,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培训,达到普及与提高并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和资源的应用能力,使每一个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有所收获。

2.3 开展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活动

1)积极开展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评优活动。积极倡导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开展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评比活动,充分展示教师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展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教师课件制作的水平,鼓励教师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课件和作品;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如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网页、文字录入等,通过这些活动推动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普及。

2)组织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和应用考核评估。成立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和应用专项检查考核小组,每年对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学校从组织保障、管理工作、培训工作、教学应用、教研工作、校园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与考核。检查考核中采用实地查看、查阅档案、座谈走访、听取汇报、反馈情况等方式,分中学、中心小学、村级小学三级进行考核。考核中坚持统一标准,严格考核,据实反馈,细心指导,限期整改,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和长期应用。

3 结束语

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逐步提高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改进教学的能力,设计开发有效的教育资源,创建优秀的资源应用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这样才能转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吴丽娟,方正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分析与建设思考[J]教育技术导刊,2006(3):29-31.

[3]彭惠群.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4]杨山青.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的研究[M].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5]马光忠.农村远程教育中教师培训体系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甘肃省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的调查 第12篇

关键词:甘肃,农村,老年人,赡养

按照联合国的评判标准, 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 那么这个国家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 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0055万人, 占总人口的7.7%, 我国已经是老龄化国家。人口学家预测, 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为13.39亿, 2040年达到顶峰14.91亿后开始下降, 这将使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发达国家通常是步入工业化发展后期阶段才开始老龄化, 而中国则是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在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 这将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出现问题。

甘肃省是西部欠发达的省份, 经济基础薄弱, 自然条件差,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着赤字多、债务重、人均收入很低的问题。统计显示, 2007年甘肃省65岁以上的人口为196.03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7.49%, 比2000年增加了68.19万人, 年平均增长率为6.3%, 呈逐年上升势头。另外, 甘肃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农民工外出打工, 留守老人较多, 这是甘肃省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较为突出的特征, 也是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地方。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就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在甘肃省的8个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次共发放调研问卷202份, 收回有效卷为199份, 有效率为98.51%, 具有统计意义, 数据可靠真实, 能够用于研究。问卷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㈠存在的问题

第一, 生活条件差, 生活费来源单一、不稳定, 日常所需在一定时间上很难保障。从调查结果看, 仅有少部分的老年人有较稳定的退休金作为生活费来源, 多半老年人的生活费来自子女, 一部分的老年人则通过其它的途径获取生活费。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基本的生活是能够保障的, 至于营养保健等问题就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不同。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生活费的老年人, 如果有积蓄, 生活会好些, 但也不是长久之策;如果还有劳动能力, 还可以通过自己劳作赚取一定的生活费;如果没有积蓄, 也没有了劳动力, 生活就会很困难, 营养保健更无从谈起。

第二, 生活方式单一, 极少参加娱乐活动。在调查中, 很大一部分的老年人跟子女生活在一起, 另有一部分的老年人与子女分开生活。鉴于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农村老年人闲暇时, 娱乐方式不太丰富, 老年人也极少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年人活动, 或者很多农村地区就没有社区组织老年人活动。老年人能参加的娱乐活动就是最常见的娱乐方式, 像看电视、听戏曲、下棋、与周围的老年人聊天, 也有的老年人读书看报, 但没有保健类的活动, 也没有大型的老年活动场所。

第三, 老年人承担的家务繁重。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的老年人极少有不干家务的, 绝大多数的老年人会经常做家务或看小孩。这种现象也是现在普遍存在于农村和城市的。

第四, 老年人情感方面缺失, 心理负担日益加重。调查中, 一方面约有15.58%的老年人觉得子女对自己不理不睬, 更有8.54%的老年人觉得自己是子女的负累, 子女的一些行为造成了老年人的心理负担, 极大地降低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子女中仅有59.80%会主动地询问老年人的需要, 老年人精神赡养在农村更是贫乏。虽然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比较差, 但情感方面的需要应该尽量地满足, 不能够长期缺失[1]。

第五, 法律意识淡薄, 极少有老年人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调查中可以看出, 了解老年人权益方面的知识和法律的老年人很少, 所以当老年人与子女发生冲突时, 56.28%的老年人会默默忍受, 仅有1.51%的老年人会选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

第六, 医疗状况令人担忧。农村中极少有人参加保险以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 虽然有98.50%的老年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但仅有6.53%的老年人自己去医院或去诊所就诊, 另外也有部分子女会带老年人去医院。这种生病不能及时就医的现象, 可能会导致更大疾病的发生, 加重家庭的负担。

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从老年人角度看, 一是农村老年人一生无积蓄或很少有积蓄。造成农村老年人一生无积蓄或很少有积蓄的原因主要是多年以来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都很低, 一年劳作下来, 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后所剩无几, 这种现象在工业不发达的地区更为明显。还有为了子女婚嫁和建房, 不得不大额开支, 不仅花光了积蓄, 有的甚至背上不少债。这样的老年人晚年失去劳动力或患上疾病不能再劳动时, 来自自己的收入就断了, 只能依靠子女, 子女若是孝敬, 老年人生活就会舒服快乐一些, 若子女不孝敬, 老年人的生活就很贫苦。因此, 晚年没有足够稳定的赡养金是农村老年人赡养难的根本原因。二是传统观念强, 自我保护意识差。在农村自古养儿防老的传统的观念下, 老年人一生劳作所得全部用在子女身上, 甚至背上不少的债务, 没有或极少有专门保留一部分来养老, 而是以子女的婚嫁等事情为主, 觉得有儿子养老就不成问题。即使有积蓄的老年人也是自我保护意识差, 早早的就把财产分给子女, 就会使有些道德水平不是很高得子女在得到财产后拒绝赡养老人, 也有一些子女借财产纠纷拒绝赡养老人。

从子女角度看, 一是部分赡养人文化素质低, 法律意识淡薄, 道德水平差, 部分子女只知道向老人索取, 却不愿意回报老人。在农村, 一些儿媳妇视公公婆婆为外人, 视娘家人为自己人, 内外差别很大, 不赡养公婆, 甚至虐待老人。一部分赡养人法律意识淡薄, 把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 甚至拒绝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了我国老年人赡养的相关事宜: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死亡的老年人, 只能依靠其他依法富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第十二条规定, 赡养人对患病的老人应当提供医疗费和护理。第十三条规定,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 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 子女或者其他亲戚不得侵占, 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 赡养人有维修的权利。第十五条规定,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 拒绝履行方赡养义务。不赡养老人, 情节较重, 涉嫌构成遗弃罪。我国刑法规定, 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 情节恶劣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是子女间的非正常攀比, 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无着落。自古有多子多福的说法, 但现实生活中并不完全这样。多子女家庭容易产生纠纷, 并借各种理由相互推卸赡养义务, 尤其是财产纠纷。另一方面, 被赡养人在分家产时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自身权益, 把家产都分给赡养人, 而家产分完后, 一些道德差的子女就借故不赡养老人, 或不会再和以前一样赡养老人, 冷落甚至虐待老人。子女间的这种不良行为的相互学习, 最终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无着落。三是农村经济条件差, 有些子女经济困难, 确实没有能力赡养老人。农村有一些子女因身体弱、多病或突发事件等多种原因造成经济负担重, 且没有致富的技能, 自己还在贫困线上挣扎, 无能力赡养老人。另外, 甘肃省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 不仅不能与留守在家中的老人经常联系, 也不能经常给老人经济上的帮助, 导致留守老人的日常饮食和医疗难以得到满足[2]。

从社会角度看, 一是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相对于城市老年人大多有退休金或社会保障而言, 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造成老年人晚年没有生活来源, 经济上完全依赖子女, 导致了农村养老难的诸多问题。二是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完善, 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少。甘肃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占10.48%。分地区来看, 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参保率较高, 经济落后地区参保率较低;按城乡看, 城乡参保率差异较大, 城镇老年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有31.07% (市为47.34%, 镇为13.12%) , 乡村只有1.14%;分年龄看, 低龄老年人口参保率较高, 接近我省平均水平, 高龄老年人口参保率较低, 且年龄越大, 参保率越低。其原因主要是: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 受当时环境的影响, 这些年代出生的老年人基本上是文盲或半文盲, 对养老保险接触的少, 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没有参保意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 农民收入一直较低, 没有额外的钱来参保;保险机构在农村保险种类和额度的设计上不够完善, 宣传力度也不够, 这也是农村参保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政府和社会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近几年来传媒和电视事业得到了极大发展, 宣传尊老爱幼的公益广告也在增加, 但力度还是不够, 在农村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的风气。一方面, 农村地区的电视、广播和电脑等仍然不能普及, 因而在好多的地方不能起到宣传的效果。另一方面, 宣传的内容不够丰富, 仅仅宣传尊老爱幼等传统的社会公德是不够的, 还应将很多的法律规定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向公众宣传, 让赡养老年人是子女的义务得到最广泛地传播。

三、对老年人赡养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㈠努力发展农村经济, 逐步提高养老水平努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提高养老水平是改善农村养老水平的关键。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 应借助国家的优厚政策, 因地制宜, 发展有甘肃特色的地区经济。甘肃有很多资源, 定西的马铃薯、金昌的有色金属、敦煌的棉花、南湖的葡萄等都可以进行特定的扶持和帮助, 不仅发展种植业, 还要进一步发展加工制造业, 以此带动种植业的发展和周边人们的就业。甘肃的旅游环境资源丰富, 像是革命老区会宁、刘家峡、崆峒山、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 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同时发展当地餐饮文化等, 以此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村的养老水平。

在发展农村经济时, 尤其是在发展村级经济的过程中, 要重视、鼓励、支持低龄老人和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适度的参与生产活动, 让他们劳有所得, 为积蓄养老资金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养老基地和养老互助金, 也可以从村级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当地“五保”老人的养老基金。

㈡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建设团结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毕竟在解决农村家庭赡养纠纷时, 诉讼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维系家庭关系的主要是靠亲情, 而不是只靠法律。当前甚至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内, 在农村子女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 因此必须将敬老爱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渗透到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

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老年人事业的投入, 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转移支付力度, 从关心老年人物质生活入手, 保证老年人具有最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 鼓励社会各方面投入资金建设农村养老院, 实现从现有的“主要依靠家庭”向“家庭与社会并重”的方向转变, 构建复合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在我国养老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复合型体系强调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养老资源, 发挥家庭、国家和社区的作用, 多管齐下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要求。复合型的养老理念突出了满足精神慰藉要求的重要性, 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对养老保障需求的实际。

各级政府还应当鼓励支持社会中的保险机构开发适于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保险种类, 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让家庭抗击疾病或意外灾害的能力增强, 确保家庭在疾病和意外面前维持正常的生活, 降低赡养老年人的风险。

㈣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的能力解决农村赡养纠纷问题仅仅依靠法律是不行的, 建立完善的基层调解机制更适合解决农村的赡养纠纷。首先, 应该树立群众的调解意识, 丰富群众的人民调解知识。通过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知识的了解, 特别是对调解协议书法律效力的正确理解, 为人民群众主动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奠定思想基础。其次, 提高调解人员的调解能力, 完善基层调节网络。可以请当地司法机关的专职人员定期的到村镇调解网点进行指导, 对调解人员进行司法和调解知识的培训, 提高调解人员自身调解纠纷的能力;可以在村级设立专门调解室的基础上形成调解网络, 不同的调解室可以相互交流学习[3]。

㈤完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 使服务更加人性化近几年来农村地区推广的合作医疗,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身体和精神状况都比较特殊, 很多因素制约着老年人生病就医的问题。各地应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针对老年人特殊群体, 就当地老年人的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 建立老年人看病的特殊机制, 可以在老年人生病时及时到老人的住处为老年人看病, 提供医疗救助等人性化的服务[4]。

㈥政府就老年人赡养应进行更为深入的宣传宣传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上, 还应该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内容和老年人赡养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 宣传的媒介不仅仅停留在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上, 还应该借助网络等新兴的宣传形式。在比较贫穷和文化水平较低的特殊地区, 可以广泛采用宣传报纸和漫画小册子, 以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㈦发挥公共媒体的作用在调查中很多农村地区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丰富, 很多是看电视、听戏曲, 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 要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的这种需要, 制作一些质量高的电视节目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要。公共媒体还可以在大的地区范围内组织类似于“孝子”评选的大型评选活动, 借此宣传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和有关老年人赡养的法律法规。

㈧对有赡养法律纠纷的老年人提供司法帮助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相对于纠纷中的赡养人, 他们在精力和物力上差距都很大, 为老年人提供司法帮助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王蓓.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思考[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马征.老年人赡养制度的法律思考[D].贵州:贵州大学, 2008.

[3]起国钦.人民调解情系老人赡养[J].人民调解, 2008, ⑹.

上一篇: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下一篇: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