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影视文学范文

2024-08-09

公安影视文学范文(精选3篇)

公安影视文学 第1篇

关键词:公安院校,影视鉴赏,教学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影视鉴赏课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 也可说是一门通识教育课, 与其他通识教育课有着共同目的, 即“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首先, 公安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部分, 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实施素质教育, 开设影视鉴赏课;其次, 公安院校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是特殊的院校, 是培养预备警官的院校, 作为新时代的警察, 更应提高自身的素质, 所以说开设影视鉴赏课为代表的素质教育课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此, 公安院校的影视鉴赏课有别其他普通院校, 笔者认为, 公安院校影视鉴赏课教学应遵循三个步骤, 即在思想性与艺术性双重条件下选择影片, 教学环节着重于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 整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影片选择

公安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而且要培养学生从事公安工作所需要的道德和精神品质。所以我们在选择影片时有两个标准:思想性和艺术性。

从汉朝时期的太学到明清时期的国子监, 再到北洋大学为代表的近代大学以及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教育理念先进的现代大学, 它们存在的价值, 不仅是教育学生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格, 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即让学生有善良的品行, 有健全的人格, 学会理解人、尊重人, 进而学会爱人, 最终拥有一颗仁慈之心, 真正做到“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公安院校让学生具备善良的品行、 健全的人格, 但这些还不够, 还应着重于学生忠诚、奉献精神的培养。这些精神的培养, 需要具体到教学实践的任何一个环节。对影视鉴赏课而言, 我们在选择片源的时候要严格把关, 既做到片源的思想性, 也应做到愉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经典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信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一类影片是传统经典的, 如 《活着》《美丽人生》《阿甘正传》等。《活着》是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 并进行了艺术性的创作, 使学生明白人活着是多么的不易, 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事物而活着。《美丽人生》是意大利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自导自演的反映“二战”的一部经典影片, 看过以后, 我们会痛恨使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战争, 同时让我们感慨父爱的伟大以及主人公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另一类影片则是公安院校的特色, 选取的影片内容大都涉及警察的工作环境、日常生活, 让学生更切实地感受他们以后要面对的生活。这类影片有《寻枪》《5颗子弹》《天伦》《吻证》等。《寻枪》是导演陆川的一部佳作, 一个警察寻找丢失的手枪, 在电影中所展示出原始的人性以及人性的张力, 枪是男性的表示, 更是力量的象征。王仲刚作品《天伦》则是讲述了警察的业务实践, 解救被拐卖的儿童, 他们在警察的帮助下, 重新回到了亲人的身边, 这些无不闪现着人性的光芒。

二、影视鉴赏

影视鉴赏课教学方法的第二步是在欣赏影视的过程中着重自我的体验, 让学生的内心真正走进影片, 能和影片中产生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其实这种欣赏影片的过程, 也是内心情感体验的过程, 是和影片交流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存在于每个观影者的欣赏过程中, 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 “电影能引发一种强烈的情感或智性上的回应”。

这种情感共鸣首先产生于我们观影的过程中, 正如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 “影视审美体验阶段是在审美直觉阶段注意和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包含许多心理因素活动, 其中想象、联想和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审美体验过程, 应是一心理过程, 它调动人的无限想象, 想象与联想让情感丰富起来, 伴随着影片, 我们的情感起伏不定, 时而欢快, 时而悲伤。总之, 这就是我们欣赏影片所带来的审美体验。

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 他们会对同一影片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诠释学大家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里写道:“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在阅读过程中才可能完成。” 正如文学作品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完成其最终的使命, 也就使其成为文学作品, 而影片得通过观影者的欣赏, 才能实现影片的真正价值, 才能使其艺术魅力传达给影片欣赏者。

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所以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生活阅历、年龄差异等, 他们会对同一影片产生不同的解读, 这是正常现象。我国学者纪富贵曾论述到“对于影视的解读, 也是千人千面。不同人结合自己的情况, 对同一部影片会有不同的解读, 这种解读与对错无关”, 这种解读最终的结果就是写影评, 把我们欣赏过程中的喜悦, 抑或是困惑, 用文字表达出来。

每个学生对同一部影片都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写出来的影片最能代表自己对影片的见解。比如, 对于电影《活着》, 有的学生认为主人公福贵一生是不幸的, 他的亲人一个个地离他而去, 最后只能和老牛窃窃私语, 他可谓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有学生认为福贵是乐观豁达的, 他所有的亲人都去世了, 只有他一个人在世, 可他活得这么乐观, 他还能和人有条不紊地讲述他自己的故事, 在讲述的过程中, 他的悲伤的情感得到一次次的宣泄, 他最后不是悲伤地生活, 而是走向痛苦的反面, 那就是幸福;有学生认为活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人活着不是来源于呐喊, 也不是来自于反抗, 而是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忍受。每个学生对《活着》这部影片的解读是不一样的, 通过这种解读, 学生会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这就达到了开设影视鉴赏课的目的。

三、文化素养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影视鉴赏课在大学里应运而生, 逐渐走红,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高校开设影视鉴赏课, 帮助大学生澄清个人价值标准认识上的冲突和价值选择上的困惑, 为大学生的人生定位、 理想与追求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将影视文化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思想艺术价值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剖析, 让学生通过影视鉴赏活动, 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这门通识课从思想认识、审美品位上, 对学生是一个全面的提升, 以达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目的, 这也是开设通识教育课、素质教育课的初衷。

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一文中谈道:“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 那是最基本的。创见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这就是说, 普通高校不能只着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更应开设开拓学生视野的通识教育课, 这一理念也适合公安院校, 目前公安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学校氛围等因素, 开设影视鉴赏课没有成为一种主流、一种常态。铁道警察学院去年开设了影视鉴赏课, 从学生选课之火爆、到课率之高、讨论之热烈、影评写作之好等方面, 都可以看出影视鉴赏课在公安院校是普遍受到学生欢迎的。

当今, 影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普及的一门艺术, 公安院校开设影视鉴赏课, 在介绍电影发展的进程、电影原理的基础上, 把课程的主要环节放在了学生的欣赏古今中外经典影片上, 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审美品位, 特别是要提升他们的影视作品鉴赏和影视评论写作能力。 使学生通过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影视艺术欣赏, 达到在风物人情、人生百态上有更深的认识, 领略古今中外经典影片中所透露出的不同文化内涵, 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营养, 最终达到使学生视野得以拓展, 能够全方位地认识世界、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成为具有较强综合文化素养的新型警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2]李建宁, 李亮.公安院校学生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与探索[J].公安教育, 2011, (10) .

[3]杨少伟.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J].电影评介, 2007, (7) .

影视文学脚本写作 第2篇

2、从实用角度出发,专家们把电视剧分为肥皂剧、情景喜剧、情节系列剧、微型连续剧、电视电影等类型。

3、情景喜剧的基本模式:a、情景喜剧有固定的主要角色和基本环境。b、情景喜剧的题材远比肥皂剧广泛。C、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依靠语言来完成。d、大部分情景喜剧会采用舞台剧的布景方式。e、情景喜剧每集会分成两大段落,称为“幕”。

4、在韩国,爱情剧是韩国电视剧的重要和主要类型之一,至今已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只爱陌生人》《青春陷阱》《爱上女主播》《蓝色生死恋》《情定大饭店》《美丽的日子》《冬季恋歌》《对不起,我爱你》《巴黎恋人》《巴厘岛的故事》《我叫金三顿》等。(写三个)5、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

6、中国电视剧样式多种多样,从形式体制上可以分为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等。从题材内容上可分成历史剧、武侠剧、革命历史剧、农村剧、校园剧、都市情感剧等等。

7、情景喜剧特点:a、情景喜剧奉行快乐原则,发展搞笑艺术,有笑声,还有笑声里的思考。b、情景喜剧大都表现观众容易产生共鸣的人物,言百姓所言,说百姓之事,反映百姓的心理,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平民色彩比较明显。c、情景喜剧语言机智、幽默,具有表现性格、渲染气氛、启迪思考的重要作用。d、情景喜剧动作引人发笑。e、情景喜剧与一般喜剧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情景喜剧中多了一些来自观众的欢笑,在人物设置。情景、拍摄方式上也有区别。f、情景喜剧叙事方式多种多样。

8、动作性是影视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影视艺术区别于绘画、雕塑、摄影等一切静态造型艺术的根本要素.9、动作性是影视剧作构造冲突、推进剧情的根本动力。

10、为什么影视文学必须运用画面讲故事?A、画面叙事比语言文字的叙事更直观。B、叙事更丰富。C、更为贴近现实。D、更能表达情感。E、用画面塑造人物性格比语言文字更为形象。F、用画面讲故事更便于“声画结合”。

11、“脚本”的影视文学大体被分为三类:a:电影、电视剧文学剧本。b:电视文艺节目脚本。如:文艺专题片的解说词、MTV的歌词歌词、小品、朗诵诗、曲艺节目等文本。c:电视文学节目脚本。如: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小说的文稿。

12、电视连续剧是分集播出的多部集电视剧,其中主要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每集只播出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单独成立,只是要在结尾处留下悬念,以待下集时,人物与情节再继续发展。

13、影视剧本的文体特征:a、视觉的形象性b、影像的动作性c、造型的综合性d、展现的艺术性。

14、构思故事是影视文学具体创作工作的开始。

15、影视改编一般说来应当遵循以下原则:a、改编应当遵循改编者与原作方“互利互惠”的原则。B、改编成的影视剧应该与原作之间具有起码的相似性。C、艺术上的“知音”关系,是改编取得成功的最为坚实的基础。d、改编者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独创性,坚持艺术的创造性原则。e、名著改编的特殊原则。

16、影视改编的常见方式:照编、改编、创编。

17、照编:既是把原著内容不大变动地用影视方式体现出来。

18、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鲜明生动而准确的把文字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因素视觉化,是非常重要的。

19、素材(名词解释)是影视剧策划人、剧作家和各种造型艺术家在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是题材的来源和基础。可以是现实生活的,也可以是历史的,还可以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传承下来的,甚至是一切原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传承下来的,包括自然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20、武侠题材大致可分为三种:a、根据历史及现代的武侠小说改编。b、根据武侠小说及影视剧中创造出的英雄人物(如黄飞鸿)演绎出来的故事题材。C、根据现实生活或历史人物虚构出的武侠传奇故事,通常情况下都会尽可能地涉及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或事件。

21、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元素:一是公式化的情节,二是定型化的人物,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22、衡量剧本的好坏有三个标准,即政治价值、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

23、故事的可视性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新颖独特、精巧离奇、动人、符合影视剧的叙事结构。

24、主题(名词解释)是影视剧作品要表现的意图与焦点所在,是将整个剧作中所有基本元素:人物、情节与结构以及各种艺术手段组合起来的统帅。

25、影视剧作品主题的类型:

(一)从社会理性角度划分:道德观的主题、社会观的主题、艺术观的主题。

(二)从主观情感角度划分:理想主义的主题、悲观主义的主题、反讽主义的主题。

26、影视剧作品主题的表现:用对白来表现主题、用人物来表现主题、用情节来表现主题、用结局来表现主题、用画面来表现主题。

27、如果说主题是影视脚本的灵魂,那么情节是影视脚本的躯体。

28、情节的构成有三个特点:第一,情节表现为人物的行动,没有人物的行动就无所谓情节;第二,情节表现为社会生活事件,没有社会生活事件也无所谓情节;第三,情节表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整体割裂开来,某些部分都不是情节。

29、淡化情节绝不是不要情节,只不过有意将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性”较淡化的体现出来,淡化情节是相对强化情节而言的。

30、散文化情节(名词解释)是指那种不注重人事进程的紧凑、连贯以及起伏变幻,而有意将生活片段“散漫”地呈现的那种情节。

31、场景(名词解释)其实就是具体的“故事事件”,是体现在脚本中的“情节点”,指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完成人物行动风险价值正负变化的叙事单元。

32、情节设计的四个原则:情节设计必须符合生活真实、符合人物性格、尽量避免俗套、最高任务是把好故事讲好。

33、戏剧人物必须具备下面的特性:首先人物必须具备人类的“普遍性”,其次,人物还必须有“特殊性”,再次,影视剧还需要人物有“冲突性”。

34、影视剧作人物的五个等级:a、动力人物(主人公)b、结构人物(事件构成的纽带)c、功能人物(协助动力人物实施行为)d、条件人物e、色彩人物。

35、动力人物:剧中正反两方面主人公。事件的发端,行动的决策,推动剧情发展的人。

36、强化的戏剧冲突:是指浓缩、综合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并强烈的加以表现的那种戏剧冲突。

37、影视剧戏剧冲突的特征:1.戏剧冲突是故事情节的核心2.影视剧戏剧冲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3.影视剧戏剧冲突的时空结构。

38、设计影视剧戏剧冲突的原则:1.影视剧戏剧冲突的合理性2.影视剧戏剧冲突的动作性3.情境性4.戏剧冲突与情节发展的同一性。

39、悬念: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冲突,引起观众的注意。悬念是影视剧编导吸引观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40、设计悬念两种方法:1.只简要的在影片开头部分提出激烈或生动的矛盾冲突,以使观众迫切想知道前因或后果的意念。2.特意让观众知道某凶险事件的全部真相,而影片中的主人公却还不了解,正入套中。

41、主流化叙事策略:指的是影视剧汇中着重表现的、弘扬的是主流文化所提倡的、鼓励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

42、商业化叙事策略:着眼于影视剧的收视率和市场的盈利,秉持这种叙事策略的影视剧不以创造性、美学韵味为旨,不追求思想高度和哲学升华,而以世俗性娱乐性为唯一的意义,当然尽量不突破主流意识的底线。

43、什么是叙事视角:作者必须创造性的运用叙事规范和谋略,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把动态的立体世界点化(或幻化)为以语言文字凝固了的线性的人事行为序列。

44.结构在脚本上来讲,就是将故事中的人物、少许的对白、复杂的动作、危机、冲突、高潮与结尾等,做适当的处理,紧密的联结,合情合理地配合起来—一一开始、中间、结局——以期将故事能用最有效的方法表达出来,让观众有兴趣地去欣赏。

45、结构的主要任务:1.理线索、拧“麻花”;2.首要元素是构建矛盾冲突;3.终极目标塑造人物形象。

46、戏剧核是影视作晶全部内涵的生发点、核心,是思想、情感与素材形象初步艺术结合的意象实体。戏剧核,更确切地为其下定义,可称为“戏剧胚胎”、“剧作雏形” 即是:戏剧的题材、戏剧的题旨、戏剧的艺术基调(或曰艺术品格)。

47、影视剧的总体结构类型:1.戏剧式结构: 戏剧式结构又叫做“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传统”位置。所谓戏剧式结构,并非就是舞台上的戏剧艺术结构,但它又吸取了戏剧艺术结构中的一些重要元素。戏剧性结构的三个主要特征:一个是戏剧情节的贯串性,一个是时空发展的顺序性.再一个是整体布局的严谨性。

2、散文式结构;3.心理结构;4.混合式结构;5.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结构。

48、好的开端:一般说来,开始应该是:1.直接的纠葛的最初的开展。2.应该强有力,能够立即抓住观众的注意力。3.应该有力量推动以后一切的故事4.应该起得自然,应该是良好的开始。符合上述四点,应该算是好的开端。

49、迅速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那是编剧最难处理的一段。应该尽到下列责任:1.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2.要介绍重要角色的一切3.要说明以前的经过4.要创造必须的情调。

50、处理影视剧作的结局时注意:1.结局部应该在动作中进行表现2.在处理性格时必须注意掌握性格发展的一定限度3.在结局部对矛盾的处理也应注意掌握一定的分寸4.结局部应该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51、影视剧人物语言的功能与特征:1.人物语言的跳跃性特征2.人物语言的表现性特征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4.语言的个性化与人格分裂5.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生活化。

52、谈谈对韩剧的感受: 现在韩剧已经走入了中国人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了看韩剧的行列,也有人认为韩剧是典型的肥皂剧,没有什麽意义;但大多数韩剧是感性的,这种感性也就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最真挚的感情,让整天奔波于工作的人们可以感到一丝的轻松。而大陆的那些打打闹闹的剧情只会让人们感到更加的疲劳。也有人说韩剧都如出一辙,我不这么认为,虽然有些相似,但是要表达的情感却是不同的。我自己也关注了一些韩剧如:《浪漫满屋》、《天国的阶梯》、《继承者们》、《星你》等。

1、成为成功的作品,要有出色的演员,而韩国演员正是韩剧成功的主要力量。作为情感片,演员为帅哥和美女。帅哥集帅气与魅力,刚柔与专情一体,同时显得非常有涵养;美女一般都显得超凡脱俗,举止文雅、得体,专注爱情,这些在不同作品里都有不同的展现。

2、韩剧成功最大之处就在于它出色的剧情。剧情毕竟是一部作品的灵魂,非常成功的韩剧就在于它非凡的剧情。剧情不一定要有多复杂,像《my girl》,简单的剧情,却换来了巨大的成功。它也许并不特别奇特、刺激,它往往显得轻缓、浪漫,它往往使很多人融入其中、不愿走出韩剧的世界。走出韩剧,一切好像显得是那么的世俗,显得那么无味。因为很多人在看韩剧的时候早已注入了自己的感情,走出韩剧就如同丢失了感情。

3、边拍边播。在韩国一部新剧播出时,一般已经拍了,网络媒体对电视剧影响很大,如果一个声音一致,作家就会有所改变。边拍边播能让导演和编剧紧密跟着观众的喜好及时调整剧情,韩剧的拖拉不是编剧的错,而是观众的错。不是编剧的需要,而是市场的需要。韩剧特别重视细节,让人有亲近感和现实感,这些细节,实际是编剧留有余地,以便给下面的剧本创作留下空隙。

4、成功的韩剧得之于独到的文化。他们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看法,有的是现代的全球化的,有的是民族的传统的。人物造型的变化更是非常丰富,从发型到衣着,无不折射着一种特有的气质。看韩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经配音后就变了味,配音后的韩剧好像缺失了很多感情。声音甜美,但往往很空洞。

戏剧影视文学报考资料 第3篇

戏剧影视文学

编剧在大学开设的课程叫做“戏剧影视文学”。是负责写剧本的。比 如电影电视剧的故事构思,都是由编剧写成剧本,然后转交到导演那里进 行二度创作。戏剧影视文学又分为两大类专业,如理论类的(影视文化与 传播)和创作类的(电影电视编剧)等。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编剧是 自己进行故事创作和构思,限制性很小。而导演则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最终能使电影和电视剧呈现给广大观众。

戏剧文学系本科学制四年。设有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创作、电视 剧创作方向)、戏剧学专业(戏剧史论与批评方向)。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创作方向)培养有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扎 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及有一定剧本创作技巧、能够从事戏剧及影视剧本创作 的编剧人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视剧创作方向)培养有较强艺术感受能力、扎 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及影视思维能力的电视剧专职编剧人才。

戏剧学专业(戏剧史论与批评方向)培养有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坚 实的戏剧艺术史论基础,能从事戏剧艺术理论研究、编辑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 作能力,能在剧院(团)

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 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 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 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 文艺编导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戏剧、戏曲影视创作的基本能力;

3.了解我国的文艺、宣传、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戏剧、戏曲、影视理论和创作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理论 批评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新闻学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创作、电视剧创作方向)和戏剧学专业(戏 剧史论与批评方向)的主要课程有: 中国文学、外国文学、阅读与鉴赏、中国话剧、外国话剧、电视剧创

作、作家作品研究、中国戏曲、戏剧理论专题、戏曲剧本写作、影视写作、戏剧概论、艺术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影视作品赏析、中外戏剧史、中外文学史、中外电影史、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视听语言、舞台美术基 础、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公共必修课等。

文艺影视基础知识

001 艺术 被广泛认同,专门化水平发展很高的媒介表现手段。其特点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 态,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 想、意念等心理活动的产物。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表 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根据表现的时空性质,艺术又 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综合艺术。

002 艺术风格 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它受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艺术思想内容的制约。它的形成标志着艺 术家的成熟和作品艺术上的高度成就。研究和探讨艺术风格,有利于促进 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发展。

003 艺术形式 指作品得以具体表现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又指作品完成后的具体表现形态。它由艺术结构、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段和题材等因素组成。艺术形式是艺术内容的表现,它和艺术内容紧密相连,但有具有相对的独 立性。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内容。

004 文艺批评

又称文艺评论。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所作的探讨、分析和评论。是文艺学的组 成部分。它以文艺作品为对象,以文艺鉴赏为基础,按照文艺的特点和规 律,对文艺作品进行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美学的诸多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它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而发展深化,有反过来作用于文艺创作。005 艺术典型 又称“典型形象”、是以鲜明独特和丰富对才的个别性,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并达到了较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形象。它是艺术家把不够典型的生活材料,按照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规律,经过艺 术的加工改造,构思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意象的过程。生活的点滴影响我 们的点滴生活

006 艺术欣赏 亦称“文艺欣赏”、“艺术鉴赏”。是读者或观众主观接受艺术作品是的一种再创造的审美活动,是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在欣赏作者方面的延 续,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联系的 纽带,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同时它也是进行艺术批评的基础。

007 艺术流派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在 一起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自觉结合的流派有一定的组织方式、共同的活动 阵地和组织的刊物。反之,不自觉的结合只有相似的创作见解和艺术风格。

008 艺术冲动 又称“创作冲动”。指作家、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心理需要或动机,是作家、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由于某种事物的启发和激励而产生的强烈的 创作愿望。通常产生于创作活动的开始阶段,其特征表现为作家、艺术家 处于强烈而焦躁的情感状态,内心充满着要把某些体验通过一定的形式加 以表达的紧张和努力,艺术冲动要到艺术作品最后文成才能完全释放。

009 艺术技巧 是作家、艺术家提炼素材,揭示题材意义,安排作品结构,运用语言、线条、色彩、体积、音响等材料虚造形象、进行艺术传达的手段和能力。是艺术作品内容得以有效表现、作品艺术性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它受作者教养、观点、感知生活的方式以及创作实践的锻炼等综合性因素制约。

010 艺术手法 又称“表现手法”。指作家、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主题思想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不同种类的文学艺术作 品有不同的艺术手法,如文学手法、音乐手法、绘画手法等。生活的点滴 影响我们的点滴生活

011 创作手法 指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家、艺术家采取什么创作方法,是受它的世界观,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和心理 特征等因素制约的。创作方法往往是文艺思潮或流派的重要标志。世纪和 18 世纪前半期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文艺思潮或文艺 流派。其特征为:在创作实践和文艺012 古典主义 流行于

理论上,把古希腊文学艺术作品视为 必须仿效的最高典范,从中吸取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古 典主意崇尚完整、和谐、提倡类型说,过分的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 节的集中、单一,忽视个性,突出类型,不少作品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代表人物莫里哀、维吉尔、拉辛、瓦洛、普桑等。

013 现实主义 又称“写实主义”。指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产生于 19 世纪 50 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 面貌精确细腻地进行描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从而自然地表现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狄更斯、司汤达、托尔斯泰、果戈里等,代表剧作家有易卜生、契科夫、萧伯纳等,代表画 家有列宾、门采尔等。

产生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浪漫主义与现实014 浪漫主义 指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

上一篇:银行审计下一篇:独立税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