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精英的转型问题

2024-08-08

地方精英的转型问题(精选7篇)

地方精英的转型问题 第1篇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含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式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高校转型是指高等学校为了与当前的经济大环境相适应,将高校内部各要素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和变革,以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和运转模式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是指与部委级高校相对应,隶属于省、市,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重任的普通本科院校[2]。当前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主要是由学术研究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变,但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人口状况等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每一所地方本科院校都不能套用一个固定模式,不能脱离实际,必须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科专业设置、师生队伍素质等方面,在转型过程中融汇以往的办学理念。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在准确把握地方需要和学校实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冲破固有的僵化结构和形态,转变曾经的运转模式。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

1. 受固有观念影响较大

对固有观念的认知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主要瓶颈,具体表现为: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往往重学术轻应用,认为如果大学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就丧失了学术研究职责,成为职业技术学校;转型意味着对内部各要素进行全方位变革,这必然会触及许多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在不确定转型后能否维持现有利益的情况下,不敢贸然行动;即使有的领导和教师对转型怀着支持的态度,但由于缺乏经验指导,担心率先转型会犯错,因此,恪守不做事、不犯错的原则。

2. 专业设置不合理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的专升本高校。学校大多数专业都是以原有专科专业为依托,以传统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为模板,在此基础上照搬模仿,专业趋同化倾向明显;新增专业也并未与地方产业结构相联系,并不是按照地方需求开设,而是按照专业热门程度、未来就业前景及学生报考率来设置。

3.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造成多数地方高校单一僵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原因:办学没有明确定位和清晰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依旧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理论学习多于实践学习,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成绩考核仍以试卷的形式进行,学生只需学习理论知识就可顺利通过考试,完全没有涉及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

4. 师资队伍不健全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升本之前的教师,他们对教授的原有学科有着多年经验,对于应用型教学往往不了解,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难度较大。升本之后的入职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都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胜任理论型人才培养,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高校的准入门槛很高,社会上一些具备职业资格的实践型人材由于达不到大学引进人才的标准,无法从事高校教学工作。

(二)政府层面

1. 主导意识过强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国家教委对各部委所属高校、省市直属高校分别有一定的管控权[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质是淡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解决学校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目前政府部门对高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限制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地方高校转型的进程受政府主导的影响较大,缺乏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共生的活力。

2. 缺乏法律保障

虽然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加强指导,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却不是一纸批示或几份文件就能解决的。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

3. 财政支持不足

高校的发展与政府的财政支持密不可分,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的大量资金支持。当前中央财政依然倾向于各部委直属高校,缺乏专项资金支持机制,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支持力度不够。地方财政虽然会拨付一定款项用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但数量远远不够支撑整个学校的运行。

4. 人事流动机制僵化

当前学校的人事任免面临许多制度性障碍,尤其是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事管理权属于地方政府,限制了学校在人才流动上的自主性。地方本科院校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各项人事政策,想引进的人进不来,一些不适应转型的教师也出不去。人员的自由流动本该有利于人员的发展,但这种双向障碍却抑制了其发展。

(三)社会层面

1. 地方企业参与度低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实际上,各类企业并没有参与到地方院校的转型进程中,校企间鲜有合作,即使有也只是形式大于内容。转型看上去似乎只是学校单方面在唱“独角戏”,学校完全按照主观意愿进行课程设置,并没有把课程与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种方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完全没有效用。

2. 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地方高校转型的成败依然由政府说了算,然而对转型的评价不能只靠政府一方,还需要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领域的多主体评价模式缺失,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新生事物,在该领域更是一片空白,只能由政府主导。

3. 舆论宣传混乱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这一重大新闻,各家舆论媒体纷纷报道,社会上充斥着各种相关报道。不可否认有些报道是客观公允的,对转型提出了质疑和意见,但也有一些毫无根据,把转型简单地理解为大学“降级”成职业技术学院,更有甚者提出了“大学无用论”的荒谬观点来混淆视听,误导了公众对转型的理解,增加了转型的工作阻力。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及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正确处理好学校、政府、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一)学校层面

1. 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自上而下切实转变观念,即学校管理层带头,积极引导教职工转变。首先,高校高层管理者要认真学习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相关文件,尽可能地把具体工作落实下去。其次,高层管理者要善于选拔那些具有发展眼光、创新精神、勇于变革的人到合适的管理岗位上,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二是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首先,学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交流活动,大家在活动中集思广益、献言献策,使全体教职工深刻了解转型工作,彻底转变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其次,学校要积极邀请行业专家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定期派遣教师去转型成功的高校学习经验。

2. 调整专业结构

一是改造原有专业。对原来那些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可逐年减少招生,直至淘汰。对于一些基础深厚的专业可将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方向调整,对一些难以调整的专业,可先在部分专业试点,待取得成效后再向其他专业推广。二是增设新专业。对新增专业需进行全面调研,把专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主动听取政府意见,积极寻求合作。同时大力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结果要向师生公布,对于师生的反馈意见要在可行性报告中体现出来。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培养目标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本科高校应主动适应本地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人才为重点,着力培养在基层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4]。其次,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学生校内实训实习和企业实训实习相结合制度,提高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让学生从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应用能力。再次,积极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将企业变成实训基地,使学生能真正学以致用。最后,改变单一的学业评价方式,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应让教师、学生、企业三者都参与评价,这样才能得到综合、客观的结果。

4. 转化师资队伍

一是对原有师资的改造。学校应淡化以往那种“重学术、轻应用”的职称评定制度,把考评制度与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紧密联系,同时在工资待遇和补助上向具备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师倾斜,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二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学校应在人才引进方面重点面向既具备一定的学术理论知识又具有高超专业水平的群体,对于一些特殊专业可适当放宽要求,聘请企业专家兼职讲学。三是建立与企业长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学校积极与企业协商合作,利用周末、寒暑假安排教师到企业作全职工作,通过实地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应用能力。

(二)政府层面

1. 转变政府职能

教育治理不是单一主体的政府管理,更不是单一主体的政府统治与管理,而是强调多主体参与的合作管理、共同管理[5]。地方政府对地方本科院校的管理要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做到管放结合,同时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调动各方力量为地方院校的转型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2. 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首先,政府应根据相关的文件和章程及时制定出适应转型需要的法律、法规,并敦促有关部门具体落到实处。其次,中央政府对地方本科院校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在财政拨款方面要建立专项拨款机制,保障转型的顺利进行。最后,地方政府要出台能够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相关政策,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解决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增强学校的转型发展动力。

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办教育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各级政府要同心协力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提供财政支持。首先,政府要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其次,地方政府为参与地方院校合作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4. 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各级政府为适应地方院校转型,要建立人才的进出畅通机制,消除对人才流动的各种限制。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适合应用型高校的人才,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社会层面

1. 提高企业参与度

一方面,企业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以研促产、产中带研,积极与学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与学校建立双师型师资培养机制,同时,企业要鼓励有关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把企业里先进的生产经验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2. 鼓励各界参与评价

专业的教育评价是促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保证[6]。教育评价不应只由教育行政部门执行,其他任何关心学校发展的人都可以参与评价。政府、学校和社会要齐心协力,保证评价体系的客观、公正、公平,使评价结构更好地为地方院校转型服务。

3. 引导正面的舆论宣传

主流媒体不仅要全方面地报道中央有关地方院校转型的新闻、会议,而且要邀请相关研究人员对地方院校的转型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在学术期刊方面,尽可能地刊登一些概念清晰、逻辑明确、能把模糊概念凝聚成精练理论的高质量文章。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文件的出台,使转型发展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质量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理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首要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学校自身、政府、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也需要从学校、政府、社会三方面着手,并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龙惜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4]梁丹,徐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职教论坛,2015,(1).

[5]王者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4).

地方精英的转型问题 第2篇

摘要 介绍了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地方高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345-02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是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地方高校在科学研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地方高校面临着向应用型转型的重大变革。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实践教学质量也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软肋和掣肘因素。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一方面要从教学本身出发,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改进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的重要作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的开展方式和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主要面对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的“主业”,实践动手能力是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步入新常态、大批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地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1-3]。

虽然多数地方高校逐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工作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如何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开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1.1 思想观念有待调整,实践教学质量意识尚未深入人心

一是从教师方面看,在社会整体大环境和政策导向的影响下,教师们更注重项目、论文等科研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对实践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低、精力投入少的现象,实践教学不受重视,质量难以保证。二是从学校管理角度看,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缺乏有效手段,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各职能部门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没有统一思想,缺乏质量意识,更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工作。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质量管理、质量保障方面,重视程度低,缺乏必要的投入,效果较差[4-5]。

1.2 质量监控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明确、实用的质量标准

目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很多制度制定时间较早,存在认定难、执行难的问题。而且实践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较多,如指导教师、教学场所、教学设施、教学过程等,缺乏硬性指标和标准,很多工作无法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现有的质量监控制度难以发挥作用,最终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1.3 缺乏常态化的质量监控机制,常规教学检查难以发挥作用

地方高校总体上对实践教学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方面,存在工作力度不足,覆盖面小,手段单一的问题。例如,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主要采用教学督导组检查督导、教学信息员反馈、学生评教等方式完成,监控过程主要在校内完成,且普遍偏重课堂教学监控,对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设备、设施、实践教学过程等缺乏必要的监控,督导人员对实践教学缺乏了解、专业性不强,范围未能全覆盖,质量监控力度有限。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其中《纲要》将“提高质量”作为工作方针确定下来,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密切关注。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障工作,把教育资源配置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育质量集中,不断提高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2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的客观需要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强调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使向应用型转型正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如何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但也是薄弱环节之一,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客观需要。

2.3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随着国内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阶段的结束,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在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办学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存在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场所明显不足、设施陈旧落后,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人员短缺、经验不足等情况,如何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地方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由于适龄人口的不断减少和出国就读人员的不断增加,高校生源逐年减少,生源质量逐渐下降,优质生源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也必将面临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大批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今天,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事关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地方高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对策

为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实现地方高校不断加强内涵式发展、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的目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处通过认真调研和讨论,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的方案,建议学校依照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调整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处职能,扩大质量监控范围,按照教学质量监控指挥系统要求,尽快建立起全面、高效、迅捷的质量监控体系,开展全员、全程和全面质量监控工作。

3.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质量标准建设,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制订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实习基地(实验室)质量评价办法、实习中期检查制度、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制度等相关制度,建立多形式收集、多参数分析、多层面反馈、全员参与、全程监督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确保日常教学质量状态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加大微观层面信息搜集和反馈工作,提高问题解决率和解决效率;将从教学环节到课程建设直至教学效果,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种周期进行监控,落实监控责任主体;切实实施从招生到毕业生的全程监控等。

3.2 发挥导向作用,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意识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历史原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过度强调学术型定位,其引进、考核、管理和建设上主要按照学术型要求来进行,非学术型教师甚至不符合当前的教师引进要求。广大教师也更重视学术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对实践教学普遍缺乏重视,而且多数青年教师都是博士毕业即到校工作,存在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情况。而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实践教学工作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相关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广大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如在职称评定和晋级工作中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将教学质量评价成绩作为评职晋级工作的重要参考。制订相关制度要求教师进行基层锻炼、参加实习指导等工作,鼓励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6]。

3.3 加大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重大,相关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教学条件,改造和更新实验设备,扩建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场所。同时,在质量监控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增派工作人员,改善办公条件,增设必要设施,定期针对实践教学质量、就业质量、学生满意度、服务区域经济情况等教学质量要素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和分析,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3.4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体系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建立校、院、室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制。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量监控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实践教学过程。这就需要发挥二级学院和教研室(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健全学院、教研室两级实践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学院设立实践教学质量专管员(一般由教学院长担任)任组长和质量监督员(由2名以上专业教师担任)。教学质量专管员全面负责学院内部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制定适宜本学院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并做好追踪反馈工作。质量监督员负责定期对学院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随时向质量专管员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处汇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在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正常督导之外,还应对教学管理、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实验实习效果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做到即时反馈,及时总结,充分发挥督导作用。参考文献

地方精英的转型问题 第3篇

所谓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供养为主,承担着为地方( 行业) 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占大学的绝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数量最多,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 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乎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结构的变革,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为所在区域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 这既是政府的需要,更是学生和家长的期盼,但是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引导一部分地方性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高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教育转型。商丘师范学院作为河南地区的二本院校,也积极参与,努力转变成应用型大学,例如从12级学生开始,实行学生分流,教学分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的职业规划,选择学术型和实用技术型不同的教育模式。该举措一经实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但是,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

1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探究

1.1忽视应用技术型大学内涵,改革急于求成

市场缺乏技工,缺乏应用型人才,高校培养人才时注重这方面的需求没有错,但是改革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严谨的论证和广泛的调研,不能急于求成。虽然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参与教育改革,但许多院校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盲目追求 “高大上”的冲动普遍存在,专科升本科,学院改大学,贪大求全,忽视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以至于迷失办学方向[2]。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大学分类管理体制,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标准是什么,该如何评价该类大学等制度不完善,这必然会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在改革中盲从[3]。

1.2学科专业无特色,办学定位不科学,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地方性、区域性特征不明显,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差,如何在改革的新起点上科学定位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是提升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方向,也能够使广大教职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归属感[4]。在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有些教职工和学生担心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发展职业教育是不是要将地方本科直接降格为职业技术学校,我们该如何定位改革后的大学? 首先,任何情况下大学不能等同于职业技术学校,直接将地方本科院校降格为职业技术学校更是不科学的,因为大学夯实的是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思维方式, 其培养的是终身不失业的学生; 职业技术学校着眼于当下,培训的是熟练工。真正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寻求如何缩小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而不能把本科高校直接降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地方本科学校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应用型和技术型教育, 才能为区域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现代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而不仅仅是大批的技术工人。

1.3师资结构不合理

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师资队伍非常关键。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绝大部分缺乏实践经验,自身没有技术专长,这样的师资怎么能够适应和保证高校的成功转型? 另外,目前大学仍以学术标准为主导的职称评审制度,简单以论文发表数量的多少作为职称晋升和考评的重要条件,促使高校教师重理论教学和基础研究,轻实践应用,与应用技术大学以技术积累和服务产业的价值基准相矛盾[5]。

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要真正实现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不仅要加强政策上支持和引导,还应该鼓励 “从书本到书本,从家门到校门”的教师到实践单位挂职锻炼,熟悉了解工程实践情况。同时大力发展 “产学研”,将教学、科研与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的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研究,以此促进高校教师向 “双师型”发展, 这样才能培育出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4应用技术型设备投入不足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硬件投入多,教学成本高。而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基础差、底子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国家财政支持少,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更重视对本科院校基础研究的投入,对应用技术型设备投入并不高,不能满足学生转型的需要[3]。在增加应用型专业需要的实验设备、设施的同时,政府也可以建立一些通用的实习基地,各校学生均可到训练中心接受教育,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设备、设施利用率,解决经费重复投入和投入过大等问题。

1.5改革实行“一刀切”,忽视学生需求

教育改革不可实行 “一刀切”,将所有学生都直接转型为实用技术型,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实行 “教、学分流”,为研究型学生和应用型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个性化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真正实现人才的培养[6,7]。

2结语

地方精英的转型问题 第4篇

一、地方高校的特点

1.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为满足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 不同层次高校的服务面向不同, 人才培养层次也千差万别。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地方高校只有寻求适合自己的办学领域和人才培养目标, 才能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经费支撑的局限性。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局限, 主要依赖地方政府、民众和企业的支持, 相比教育部直属高校劣势明显, 因此, 为了能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地方高校必须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3.发展空间受限。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分布在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市级中小城市, 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 大部分人才更加倾向于在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省会城市就业, 地域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师资队伍建设受阻;生源的范围小, 地方高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源于本地区;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相对较小。

二、采矿工程专业在学校转型发展期的定位

1.以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方向。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该地煤炭资源丰富, 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云贵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西电东送的主战场。随着贵州省“工业强省”和毕节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 煤矿资源的采掘和利用对促进毕节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我国矿业类院校主要集中在北方, 由于地理环境恶劣, 极少数毕业生选择西部落后地区就业, 这些原因导致毕节市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作为毕节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本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 从2008起就开设了采矿工程专业, 为毕节市乃至贵州省培养输送了大批的采矿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从而为地区煤炭实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技术人才保障。

2.有利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转型期学科建设发展。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进入由师范专业培养为主转变为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转型期, 学科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转型成败, 学科建设既要考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又要兼顾自身的发展。学校以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 充分结合地方矿产资源, 全面掌握地方所需人才, 整合校内资源, 开设采矿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紧缺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服务于地方矿山企业, 解决人才匮乏难题。所以, 注重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 改革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案也是学校转型期内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工科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在转型期内改革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转型的成败。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地方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及学科发展等存在较大差异, 所以, 在不同时期各院校的不同专业发展状况也千差万别,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也千奇百怪, 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办学思想落后。从专科阶段到本科阶段是实现办学层次的跨越, 师范教育和工科专业要实现学科的转变, 所以, 在此阶段必须更新原有的陈旧的办学思想, 明确什么是本科教育, 领悟不同学科间的办学特点, 摒弃阻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落后思想, 做到思路清晰、思想先进, 塑造学校迅速发展的思想灵魂, 做到为学生负责, 为社会负责。否则, 陈旧的思想会束缚学科建设乃至学校的发展。

2.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实施者, 应用性本科院校教师个人的能力和讲授的教学内容应该体现较强的行业性和实践性。然而,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开办采矿工程专业时间较短, 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较少, 师生比偏低, 加之学缘结构不够合理, 缺乏学术思想的相互交融。

3.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 尽管教材都选用国家的规划教材, 北方煤矿开采历史较长, 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高校大部分集中在北方, 所以, 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属于北方矿业院校教师编著, 因此, 教学内容主要以北方大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为背景, 且内容陈旧, 与贵州省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差别较大, 理论知识与现场应用间的转化难度更大。

4.实践教学薄弱。采矿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专业, 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 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理论知识外, 必须通过实践教学使理论与现场实际相结合, 较好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和掌握。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实习等环节。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采矿工程专业校外实习时, 企业因考虑到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 不是很积极地接受学生到现场实习, 形成了实习以参观为主, 实习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四、对策分析

1.更新教育思想,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要站在从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 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应有忧患意识。充分认识转型对学校的重要性, 真正从思想上去办学, 人才培养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一旦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脱轨, 将危害学生利益, 也将得不到地方政府的重视, 最终将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此外, 服务应是主动的、多方位的, 比如在办好全日制学历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的同时, 可以开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非学历社会技能培训和成人教育等。

2.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转型期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期地方高校应注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业务水平, 应改变原有的只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的观念。一方面, 可以充分发掘自身优势, 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招聘较优秀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更好地稳定师资队伍, 减少人才流失现象;另一方面, 可以采用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实地实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合理选择教材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地方院校学生主要来源于本地区,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所学知识与身边所见所闻越贴切, 学生越容易接受, 理论与实践转化时也相对容易。教材应尽可能选用与本地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更吻合的规划教材, 使学生能较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校内各类实习内容相统一, 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现有教材无法满足要求时, 应积极组织兄弟院校及矿山企业编著以本地水文地质资料为背景的教材。

4.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地方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应充分意识到增强实践教学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从政策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实践教学跟理论教学同等重要, 实践教学得不到保障绝对培养不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主动积极地与企业联系, 加强与企业合作交流, 了解企业所需, 使企业认可, 加快实习基地建设, 使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实习落到实处, 除此, 还应积极争取更多的校外资源, 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校外建立实习基地的同时, 校内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 学院制定合理的实验室规划, 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提高实验室使用率, 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带给地方高校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地方高校应立足本地区, 坚持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高校自身特点, 深化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 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矿山高级技术人才, 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最大贡献, 为学校顺利转型提供支持。

摘要:新形势下,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将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文章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阐述了地方高校转型期培养目标的转变, 作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重要的工科专业之一——采矿工程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调研同类地方本科院校, 在此基础上分析地方性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在高级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期,采矿工程,高级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侯俊华, 汤作华.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8) :81-82.

地方精英的转型问题 第5篇

关键词:工科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转型,师资队伍结构

地方高校工科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是高校教师, 高校的教授、博士等都可以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导力量, 是现在高校转型期的决定力量。我国领导人对转型工作会议也很重视, 例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3月5日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提出的新方针、新政策, 重点解决把地方高校要办好, 从思路上真正转变过来, 最终, 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这转变过程中, 校企合作、产学研交流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 通过这些交流学习可以将其培养的人才向应用型高素质技术人才上转变, 能更好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2015年11月16日,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一文的发表, 引起了教育界、国家发改委的重视。该文章意见指出积极促进高校行业改革发展、培养多层次人才, 满足企业、学校、国家以及社会需要的转型人才。所以说, 地方高校工科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能力、调整工科师资队伍结构, 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1 转型期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从大量数据分析来看, 地方高校转型期的师资队伍构成主要有3种类型: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这些教师分类中兼职教师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教师, 他们主要是从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学校中分配一部分人员安排到地方高校进行任教。专职教师就是地方高校自己所拥有的资源, 他们自己确定招聘条件、培养方法等, 这些都有专门的途径进行升值加薪。外聘教师指的是独立学院从总校和其他高校等单位聘来担任教学任务的退休人员, 这类人员有教学经验, 是不可或缺的人才。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拥有这些高素质人才, 对地方转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保驾护航, 并保证办学质量。由此可见, 地方高校中教师比例与人员多样化为转型后师资力量的壮大有很大的作用。从现状也可以看到, 地方高校工科师资队伍建设也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 兼职教师容易顾此失彼。因为兼职教师需要该校和兼职院校进行两头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结果。这些教师的优点也是很多的。例如, 因为他在确定的高校任教任职, 比较稳定, 而且流动性小。再者, 他们都是各大高校著名教师, 对地方高校的教学资源、流程都很熟悉, 在提高教学质量、效率上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 有利就有弊, 互为发展, 共同存在。其缺点主要是教师按照他们学生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 忽略了两个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照搬该校的教学模式, 忽略因材施教。除此之外, 精力有限, 因为这些派出教师在该校还担任着重要的教学、科研任务, 他们会以该校工作为主, 分校的教学工作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里补充一点就是:来自一些单位的外聘老师在教学上注重实践性, 能够很好地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引到理论教学中, 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能够把社会、生产、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引进校园, 有助于高校实践、应用教学。

第二, 师资队伍教师的经验可能不是很足。由于学校资源的限制, 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资源等有差别, 导致地方高校的转型工科师资教师的经验缺乏, 特别是在关键教学部分。而且这些资源对学校的建设、发展也关系很大, 是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主要渠道。由于在该校教学中招聘的是一些硕士、博士等, 这些刚入职的老师没有什么经验, 年纪轻、精力充沛、思想观念不陈旧, 相反很是新意, 接受新鲜事物快。这些老师虽然经验很丰富, 但是他们的年龄和学生相近, 与学生有很多共同话题与语言, 对于某一个问题, 老师和学生都能想到一块去, 更能做到一块。这就加深了师资队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增强了师生感情。

第三, 有经验的老师少, 而且年龄偏大。地方普通高校的外聘老师就属于这种类型, 因为这些老师的经验丰富, 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在这些老教师中也会存在一些教师疏于知识的更新, 还是利用以前陈旧的知识来进行教学工作。这样做既有好处, 也会存在问题。例如, 这些老教师教学方式相对传统, 很难与时俱进。他们与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大, 导致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很大, 欠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2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对于我国教师数量和博士学位获得者或正高职务者的比例等, 不能算作教师队伍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通过分析发现, 杰出人才的缺乏、能够具备学术前沿和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水平的学者是目前教师团队当中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其造成缺乏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 高校学术研究氛围和性质发生了变化。杰出人才属于稀缺资源, 可遇不可求, 不能通过挑选和专门培养就能形成, 也不能通过物质作用就能形成。杰出人才的关键在于能够得到学术同行承认其在学术领域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创新而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学术创新的宗旨在于其创新内容具有原创性, 这个被作为目前社会及企业对高校需求的基本方式, 所以要想出现杰出人才就必须做到基础研究创新的原始性。基础研究一般而言具有发掘性、未知性、漫长性、积累性等特点, 并且作为一种好奇心和耐心作用下的分析研究, 其需要在一个自由不受外界及日常生活当中遇到问题的干扰的环境下进行, 才有可能发展成为杰出人才。高校一个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为杰出人才的培养提供其所需要的环境, 但最近几年以来, 高校只是把目光放在了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 而逐渐忽略了学术研究氛围的维护和构建。

第二, 不公平的人事分配制。1998年以来, 高校不断地对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重点在于把教师的收入和岗位联系在一起, 慢慢地就导致了不同级别老师之间的收入差距, 导致老师不能够完全将心思放在学术研究上。在这种利益的作用下, 大多数高校教师把对学术的不断追求作为获取行政级别或岗位职务的功利目的的幌子, 能够单纯的做学术而不计回报的老师日益稀少。

第三, 学术评价体系过于利益化。在宏观政策不断地影响和作用下, 学位授予权点、优势学科、研究项目和研究费用、期刊论文的影响因子和数量等被当作社会对高校评价的标准。这种政策直接导致了高校老师为了研究而研究, 只看重研究的数量而忽略质量, 大量的发表一些无创新没有新意和重大发现的高水平文章, 甚至为了能多发文章而造假, 而且高校把论文发表数量作为了唯一的对老师的考核和评价。这就迫使老师不能够认真而细心的进行学术研究, 慢慢的变得浮躁, 根本无暇顾及研究工作的质量。有些学者为了得到资助并且能在短期内出成果, 就盲目跟风, 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对所做的领域是否熟悉和精通, 出现了一种学术科研普通化, 很少或几乎没有学术价值和低水平重复研究的怪圈现象。个别高校之所以做不到对学术造假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原因在于高校大多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利益并没有对学术造假进行严格处理, 这就严重影响了杰出人才的形成。

3 地方高校转型期工科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实施措施

3.1 加大教师队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大教师队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转型期间具体措施实施的关键所在。教育机构再次培训是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基础, 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由于新入职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数是来自硕士、博士、其他学校调入的同行业老师等, 依据近几年数据分析可知, 主要还是各大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为主要力量。因为这些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生力军、主打品牌, 他们的理论知识扎实、头脑思想新意多、精力充沛等优势。但是, 他们因为实践教学经验严重不足, 需要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训。在培养过程中也是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 掌握该行业先进的科学技术,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面向社会的优秀人才。他们将其新知识融会贯通, 理论实践结合使得教学更加熟练、生动。具体的加大教师队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如下所述。

第一, 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是重要的一环, 可以加大新进教师能力的发挥, 为后续给他们安排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目前主要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职业道德、政策法规、各种专业课等课程。由于学校工科学生一向较多, 导致教师数量不够用, 教师缺乏, 很多青年教师一进校就独立承担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欠佳。基于这些原因, 笔者建议高校教师职前教育理论学习需增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学习。对于刚入职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 还需增设实践性环节课程, 并要求新进教师承担一定时期助教工作之后才能独立授课。

第二, 加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培训。培养教师工程素质,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需加大教师的职后教育力度。这个教育措施是主要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完成, 如参加相关学术会议、进修、访学等。在一些调查中发现了一些数据, 好多教育工作者出差、学习、进修等因为资金不到位而耽误了, 造成了很大一笔的资源浪费。所以, 建议一些机构关注这一方面的资金开支, 确保资金用到实处。将这些资金用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因此, 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中应加大激励机制,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

第三, 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国经济基础建设中的主要力量, 要了解本行业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等发展现状。着力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教师脱离实际工程, 授课也只能是照本宣科, 毫无新意。教师应该着眼于培养高级工程师之类的人才, 这样培育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 也是紧缺的人才。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能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因此, 在国家大力倡导校企结合, 地方政府协调帮助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同时, 应鼓励教师走进企业,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3.2 调整师资队伍结构

地方高校转型期工科师资队伍建设转型发展, 主要是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利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思想,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一支师资力量完备的高技术教师团队。最后, 利用这些高水平工科教师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师资队伍结构转变主要是从学校招聘的人员方面说。例如, 外聘教师、专职教师等的数量及其教育背景。尽管地方各大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规模均不相同, 但是, 为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都是为促进经济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设计。以后要建立健全高素质人才库, 储备高级技术人员, 建立健全整套师资队伍结构。最后, 为促进社会快速发展而不懈努力。

4 结论

通过该文分析了地方高校转型期工科师资队伍建设若干问题, 为以后高校转型期工科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为今后建设一支高水平工科教学队伍提供了理论支持, 建立一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队伍, 采取特殊的培养方式, 不断完善高校队伍, 为转型后的继续教育提供保障。总之, 要建设一支能满足实现高等教育强国需要的高校师资队伍, 必须进行制度层面的深入改革。尤其是教授队伍的教学与研究能力逐步接近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教授的水准。

参考文献

[1]谢俊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2014.

[2]刘连福, 王林毅, 陈晓光.高职院校行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5, 17 (4) :80-82.

[3]刘述礼, 黄延福.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沈祖芸, 唐景莉, 杨晨光.从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N].中国教育报, 2006-07-20.

[5]陈向明.中国的学术职业[C]// (美) 菲利普·G.阿特巴赫.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施晓光, 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7] (美) 詹姆斯·杜德斯达, 弗瑞斯·沃马克, 著, 刘济良, 译, 王定华, 校.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 (美) 菲利普·G.阿特巴赫, 著, 别敦荣, 主译.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地方精英的转型问题 第6篇

一、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未整合乡村精英格局的形成原因分析

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传统的一元政治精英格局的基石被打破。在农村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领域, 导致了新的精英群体开始形成, 这些群体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或是凭借其在农村传统社会中所具有的威望和影响力, 这些精英们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当地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从而成为乡村社会中新一代的经济精英、社会精英和文化精英。多元未整合格局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1、土地制度改革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农村在经历了集体化、公社化之后的革命性变革, 它是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对土地制度所作的一次革命性的调整。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新的历史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由过去人民公社时期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转变为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种分配方式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对发展农村生产有重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土地改革动摇了人民公社的制度基础, 在改革的浪潮下最终促使人民公社体制于1984年正式解体。农民在生产与生活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 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亦越来越强。

2、市场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在我国经济体制历经了新一轮的改革。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 经济体制改革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引发了一些新的群体的形成, 他们有的凭借个人的人格力量、有的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有的借助于自身在传统的农村社会所特有的威望与名声来影响当地的社会生活, 从而成为乡村社会的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农村改革最显著也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形成中国农村新的经济格局。

3、国家行政控制范围的缩小

改革开放后在政治控制上上, 国家开始还权于民。国家在乡村的基层权力收缩减弱了对农村的控制, 但这种变革并不意味着国家控制在乡村社会萎缩, 它只是国家权力以一种更为合理、更为平衡和更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来调节乡村社会事务。因此在新的时期政治精英并未消失其仍旧存在并发生作用。只是乡村社会的这种新型的控制模式给转型期的精英较于建国初期来说更为广阔的政治空间, 这一制度上的改变促使了我国乡村社会出现了不同于一元政治精英格局下的新型政治精英, 这些新型的政治精英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空间的不同与前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精英在功能作用及角色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区别, 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元政治精英他们作为国家权力的附属物, 在国家的权力体系中被动作为。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之后, 他们成为乡村社区利益的代理人和维护者, 具有更为自由的空间发挥自己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整合多元乡村精英格局, 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乡村社会来说, 现阶段的乡村精英在“国家——社会”权力互动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担任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可以看到在每个时期乡村精英都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这就需要我们以史为鉴, 吸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历史经验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乡村精英在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扶正基层权威

首先, 乡村精英是政府与民众的中介, 是沟通二者之间的桥梁。长期以来以精英为治理主体的治理方式都被看作是魅力型权威及精英依靠自身的能力素质与个人魅力进行领导, 但这种治理方式存在极大的劣根性, 需要克服。要克服乡村精英单纯依靠人治的各种缺陷还需要乡村基层政府的约束。乡镇一级基层政, 府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管理作用, 对乡村精英的政治、经济活动进行制度化的监督和管理, 对一些与政府政策相背离的村级决策要坚决予以制止, 对有作风和经济问题的乡村精英要按规定严肃处理。通过制度化的约束使乡村精英在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与才华的同时也将其置于一定的轨道之内, 以免本末倒置威胁国家基层政权在乡村中的权威。最终要做到的是实现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约束, 而不是放任自流, 要匡正政府权威为乡村精英治理的规范化提供一种权威性的保障。

其次, 农村基层管理组织自身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在我国农村基层的村务管理权与村务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无论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还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都没有就村委会和支委会具体职责与权限作出明确划分也没有对村务工作运行机制作出具象化的规定。界限模糊的权责分配就产生了许多问题, 形成了没好处的事无人管, 有好处的事抢着干的局面。因此合理界定村支两委的责、权、利关系, 形成职责明确、权力均衡的制度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再次, 要规范村民行为。村民自治是在法律制度安排下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村两委还要依据法律、法规精神, 根据村实际, 制订《村规民约》, 要求村民在积极参与村民自治的同时除了要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安排外, 引导村民自觉履行义务, 严格依法办事。

2、重视农村治理的法制建设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知道精英治理现象的一个局限就是过分依赖能人的作用,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可能会导致决策由于个人能力问题出现失误或者能人的腐败, 且由于精英作为个体其更替是较为频繁的, 因此还难以保证决策和管理的长期稳定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政策法规上对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有详细明确的规定, 让乡村精英在乡村治理中有法可依;其次法律监督机关还要是保持对乡村治理中工作进行法律监督, 做到违法必究, 从而强化法律的严肃性, 促进农村工作规范化;不断进行法制教育, 增强乡村精英的法制意识,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使农村实现从传统观念向现代民主法制的转变。只有在农村树立起法制意识, 才能逐步克服传统的官本位思想, 杜绝以权代法、有法不依的现象, 克服乡村精英滥用权力不依法治理乡村的问题。

3、加强乡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任何时期任何地方良好的社会精神文化氛围都是有效开展乡村治理的必要条件。当然在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并不代表用一切先进的、高雅的文化替代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俗文化。我们所强调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要在遵从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民俗文化的基础上, 消除其中一些不落后思潮、迷信思想等落后文化, 在村民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是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只有在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中乡村精英才能在最大限度发挥自设的治理才能。

摘要: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村掀起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一批非体制内的乡村精英拥有一定的经济社会资源以及较为广泛的人际网络, 从而能够对村级治理事务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浅析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乡村精英格局与乡村治理。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精英格局,乡村治理

参考文献

[1]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J].社会学研究, 2001 (02) .

地方精英的转型问题 第7篇

分析地方的地域特色对其行政效用的影响,需要我们借鉴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方面,探索近代不同区域中地方精英和国家权力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

黄河中下游地区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一直处于经济重心地位。《史记》中提到关东地区,即函谷关以东的汾水、涑水平原和华北平原,在今山西南部、河南、河北南部、山东部分地区,是农耕文化的发达区。从地理和生态上看,华北地区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黄土地,二是大平原,三是半干旱气候。成文于战国初期的《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其中土壤被列为上中、上下的是青州、徐州,此两州范围相当于今山东省中部、南部及江苏省北部;土壤属于中上的是豫州,其范围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被列为上三等的三州,有两州位于华北平原,此外还有列为中上的豫州[4]54。黄土地容易开发,土地易耕,杂草异除,作物易成活,且土地黏性较小,交通运输方便,黄河流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大平原一方面使得华北地区文化交流方便,语音相对统一;另一方面,一旦发生战乱等天灾人祸,因为无险可守,由战乱而饥荒,整个华北地区都容易受到严重影响。

华北平原的生态环境使当地农民更容易选择聚居。第一,华北黄土不沾,半干旱,使运输相对容易,田间作业可以距居住地较远。第二,华北平原河流少,地下水位深,水井不像南方平原那样随处可打,散居不利于到定点水井打水,聚居则可缩短取水距离。华北农村重视水源选择,凡聚落之中心,往往也是一个村庄的井泉所在。第三,聚居可以满足劳动协作和共同防御贼匪的需要,因此,在华北平原容易形成大规模聚居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相对封闭。

二、历史进程

1.聚居的村庄结构和强有力的村庄规范。相对来讲,华北地区的村庄大多起始于明初的洪武大移民和永乐移民[5],在明朝中期形成成型的村庄。华北地区的血缘基础上的家庭结构是依附于地缘关系并且是在地缘关系内发挥作用的,由此产生的单姓村基础上的强宗大族,反而是在绝大多数村庄都形成了多姓聚居格局,从而在华北地区形成了以地缘关系为主的聚居结构。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华北地区也是在自然与人文双重因素影响下,农业生产发展不连续最突出的地方。华北地区环境条件脆弱,雨量、气温时间分布极不均衡,春寒、夏涝较频繁,威胁较严重。水热组合不均衡,缺少生物多样性,出现天灾人祸,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农民缺少自然的缓冲(野生动植物少)。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代政治中心主要位于黄河流域,与政治相伴随的战争(如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永嘉之乱”)也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由政治、军事原因经常会造成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停滞,黄河的泛滥改道,也是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周期性中断的一个重大原因。由于华北地区熟土开发,开发容易,且长期靠近中央政权中心,人口繁衍和村庄增长很快,很容易到达一定极限,使人地关系变紧张。在环境条件威胁、政治军事威胁、河水泛滥威胁较严重、频繁的情况下,土地利用高度集约化,缺少平面拓展的空间,村庄内部极易受到天灾人祸的威胁和发生人地、人际关系矛盾,村庄内部必须形成强有力的地方规范来应对人地关系紧张所必然产生的种种治理难题。比如在村庄水利体系中,用水的村民以堤坝闸门分布地域为单位结成用水者联合组织———“闸会”,控制着灌溉用水的分配;由掌管村内祭祀的村内宗族领袖组织的,管理敬神、修庙等的祭祀组织———“香会”;以及20 世纪初为保护庄稼不受小人偷窃而由村中的贫民无赖、甚至“惯偷”组成的,村内互相监视的防御组织———“看青会”[6]。它们创造出一定的地方惯例,由村内有声望的宗族领袖、乡绅旺户掌管,内在地决定村庄的“重大事务”。迟至20 世纪20 年代,地方惯例仍然具有极大的效力,为当地农民所认同,甚至成为地方官员庭审的依据[7]。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华北地区的村庄经过充分的发育,形成了村庄结构与规范之间的有效匹配,或者说村庄结构与村庄规范之间经历了相互塑造和相互强化。

2.对地方精英的依赖。村庄规范由强有力的地方精英所掌握,这些地方精英组织成为具有很强功能性特点的村庄内部组织。一般而言,在20 世纪以前,通过科举功名,取得绅士地位,实为跻身地方精英之列的途径。华北地区历代为中国教育文化重镇,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知识分子不计其数,他们构成了华北农村地方精英的基础,掌握、执行着农村的村庄规范,成为农村社会中的特殊阶层,他们在农村占用大量的土地拥有强大的宗族组织。

在社会规范上,相对于南方农村更多血缘的内涵,北方农村更多的是地缘的含义(如北方多村庙,南方多祠堂等等)。由于生存生产空间相对较小,自然、政治、军事威胁相对严重,缺乏应对危机的拓展空间,且农村人民生活相对闭塞,缺乏应对危机的合理措施,家庭人口众多、压力较大,使得华北地区农村危机意识较强,心理上对村庄内的共同体组织的依赖性较强,遵守村庄规范的自觉性较强,也较为情愿地接受地方精英的领导控制,因而历史上地方精英对乡村社会有很强的控制力,传统上华北乡村社会是一个地方精英领导的区域社会。

三、清末民国华北地区的地方精英和国家权力

1.晚清民国的地方精英。众所周知,有清一代,国家行政权力的实际效力仅及于州县衙门,县以下广大农村地区的权力结构,则为士绅为主体的地方精英所控制,维护治安、兴办公益等公共事业,亦由彼等承担。到了19 世纪中期,外则列强交逼,内则太平天国及捻军的乱事相率继起,清廷统治力量大为削弱,不得不仰仗地方精英弭平寇患,重建政治秩序。至20 世纪初,清廷施行新政,各地筹办自治,普设机关,凡举地方教育、警务与建设诸端,率由士绅带领推动,于是地方精英的地位进一步获得合法承认,国家权力渐次下移。传统绅权的强化与深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尤其重要的是,清末以来的绅权扩张,基本上是一个兵连祸结、集体暴力泛滥、社会高度军事化的时代为背景。这样的背景,对于清末民国华北地方精英的性质与结构权力基础,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化作用。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匪盗猖獗,此后军阀混战,故智相师,莫不招匪纳寇,以为扩充实力之手段。如此一来,拉杆聚众,筑堡结寨,蔚为豪杰志士升官发财之捷径,由盗匪转化成地方精英者,比比皆是。

由于华北地区的地缘内涵较强,农民生活相对闭塞,地方精英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力也较强,因此当军事强人出现,宰割一方、匪乱大起之时,一般农民也较少拥有处理这一危机的办法,只好蚁附地方精英,委身以求给养保护。地主士绅等地方精英在兵匪祸乱、秩序缺失的情况下,普遍兴修寨堡,以为坚壁清野之计。1933 年豫北滑县各村镇皆筑有土寨,朝开夜闭,以防匪患。军事强人成为割据一方的“土豪劣绅”,鱼肉当地人民,甚至与政府对抗;普通民众则寻求地主士绅的庇护,筑寨自卫,自卫武装遍布,地方精英势力更甚。这些都严重削弱国家政权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

2.民国时期的新型行政组织以及华北“沦丧区”。清末民国时期,地方政府的机构和权力,伴随着新设立的基层政权机关、武装单位以及现代警察和学校而扩张。地方政权机器的扩张,加重了县政府的开销,从而提高了它们对村庄在赋税方面的要求。毫无疑问,县政府支出的增加,主要是由农民来负担的,因此农民的摊款也就更多,对农民的迫害也便日甚一日。南京政府统一全国以后,在备有的警察和保卫团组织的基础上设立新的行政机关来征收。1928 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县组织法》,形成了一套由省而县,由县而区、乡、镇的“自上而下”的行政过程。区之下是乡和村。真正的行政单位是区和村。区长和村长,是征收摊款的主要人员。这一新的行政机关系统,有警察和保卫团的支撑,其实权和地位,远远高于任何历史时期,摊款的征收力度和强度,以及农民的透支力度,较其他地区而言,也达到也较大值。

民国时期的国家机器,要想直接深入到县以下的各级行政组织,需要通过地方上和村庄里的显要人物来控制农村。因此,区长和村级政权,便成为一个国家政权与地方社会甚至自然村权力结构和农村人民的交接点,由他们来调节政府与地方基层社会之间的利害关系。他们之中,不少成为滥用职权的“土豪劣绅”,利用为国民党加税而中饱私囊,成为地方豪霸与村级恶棍,严重影响国民政府对地方基层的行政控制效力。例如河北省顺义县的国民党支部,因要肃清压榨百姓的坏分子,在1930—1931 年彻底清查了全部区级办事人员,结果替换了所有的区长[8]。

尤其特别注意的是,日军占领华北的情况。二十世纪30年代中后期,日军占领下的华北部分地区,军事化和现代化两个进程都趋于极端歪斜,赋税和摊款也进一步加重。此时,国民政府政权西移,这些占领区便成为中央政府控制不到的“沦丧区”。日本在占领区的残酷暴行,也使广大华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刀光火影之中,在国家政权力量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苟且偷生、举步维艰。

四、结语

区域,从社会形态上来说,可以说是空间社会关系的构成。进行区域社会关系的研究,要注重对空间社会关系的叙述,应当将区域构想为一系列开放的、不连续的空间,这些空间是由以不同方式延展于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所构成[9]166。国家与地方的关系,在一定区域内,又是区域空间社会关系的一种。受一定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这种社会关系呈现出复杂性。在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演变过程中,华北地区形成了聚居的村庄结构、成熟村庄规范,地方精英成为强大的“掮客”力量;晚清民国时期,国家权力渐次下移,在军阀混战、盗匪纵横、地区沦丧的形势下,地方精英仍是阻碍国家控制地方社会的力量。

“区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历史地理学概念。区域社会的复杂性,影响着地方精英和国家权力的关系。近代社会史研究,应当借鉴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即要综合探讨,对区域环境进行各个方面的分析。

摘要:笔者主要借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从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中来分析和考察清末民国时期华北平原地区基层地方社会控制。在生态演变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华北平原地区独特的地方社会结构,尤其是村庄结构,人们对地方精英的依赖关系也由此形成,进一步影响到国家权力的作用。在清末民国时期这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其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的演变更为复杂和剧烈。

关键词:华北地区,晚清民国,地方精英,国家权力,社会控制

参考文献

[1]曾业英.《近代史研究》三十年之路与未来走向[J].近代史研究,2009(5).

[2]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J].开放时代,2012(10).

[3]吴宏岐.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研究[J].学术月刊,2006(3).

[4]韩茂莉.中国农业历史地理·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5]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7).

[6]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李怀印.晚清与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M].中华书局,2008.

[8]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中华书局,1986.

上一篇:病种分析下一篇: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