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态经济论文

2024-07-23

山区生态经济论文(精选12篇)

山区生态经济论文 第1篇

一、生态经济基本概念

二战以后,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从而寻求既发展社会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的适合道路, 成为当时科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20世纪6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 (Kenneth E.Boulding) 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总结了人类管理地球的经验, 肯定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并把“环境经济”作为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的第一项主题。特别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生态经济理论也逐渐被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所接受。

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 (Lester R Brown) 是生态经济领域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他认为“所谓的生态经济就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机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的前景的经济”, 生态经济就是“一个能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 而且“要求经济政策的形成, 要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因此, 生态经济应具有基本特征:经济形态高级化;与传统经济相比,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产业结构生态化;生态农业、循环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构成生态经济的产业主体, 产业体系具有环境友好的特征。经济体系运转的高效性。生产工艺投入小、产出高、污染少, 生产过程循环利用;经济体系的开放性。生态经济作为一个体系, 与外部环境、其他经济体之间是高度开放、相互作用的。

根据生态经济的基本概念可以得出,

关系。发展的目的, 不仅仅是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 注重保护、修复和提升生态环境。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组合特点、生态和经济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多重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促进产业系统的生态重组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先导型的绿色产业体系, 以尽可能少的自然和社会资源, 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经济福利,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济南市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意义

济南市南部山区位于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形南高北低, 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 区域范围包括历下、市中、历城、长清、章丘、平阴6个县 (市、区) 的29个乡镇 (办事处) 、1385个行政村, 总面积3338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41%。特殊的自然特征和功能定位决定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南部山区是济南市的重要生存空间

目前, 南部山区总人口约130万人, 占济南市户籍总人口的21%。与全市其他地区相比较, 由于受区位交通、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等的影响和制约, 南部山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呈现出“两低、两弱”的特点, 即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脆弱、公共服务薄弱。根据统计数据推算, 2007年南部山区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相当于全市人均水平的41.3%和16.5%;路网结构不尽合理, 综合运输能力低, 少部分村庄还没有通公共汽车;科技、教育、文化等公共资源相对短缺。近年来, 济南市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 2007年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3.1%。但是考虑到南部山区相对庞大的人口数量, 短期内通过城市中心区和县城实现人口的集聚是很不现实的、也是很不合理的, 南部山区仍然是全市人口的重要承载区, 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寻求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

(二) 南部山区是济南市乃至山东省重要的生态空间

济南市南部山区岩层以石灰岩为主, 具有富钙、易漏水的特点, 每年补给地下水约2亿立方米, 是济南泉水的涵养区和保障更大范围生态安全的屏障。长期以来, 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均把济南市南部山区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加以保护。但是近年来, 随着城市的空间拓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泉水补给区不断受到侵占, 泉水补给区面积已累计缩减20%, 生态破坏已成为发生自然灾害的重要隐患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发展南部山区经济要从全市乃至全省长远大局出发, 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之上, 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

(三) 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有助于为同类地区发展提供示范

为探索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国家正在研究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市南部山区空间尺度小, 发展生态经济条件优、基础好, 有利于先行先试。另外, 济南市南部山区是鲁中南山区的一部分, 而鲁中、鲁南地区在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特征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上可以相互借鉴和吸收。济南市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 研究探索比较成熟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可以为周边其他地区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济南市南部山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总体设想

济南市南部山区条件得天独厚, 功能定位独特, 社会各界比较关注, 群众发展的愿望也很强烈。近年来, 济南市逐步加大了对南部山区的保护和发展力度, 专门成立了市南部山区管理办公室, “十一五”前两年完成荒山绿化8.6万亩、退耕还果4.25万亩, 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先后建成, 南部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为发展生态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走生态文明的科学开发之路, 按照生态经济的理念, 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坚持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发展经济为基础, 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一) 加强南部山区规划与立法

规划是指导行动的蓝图和纲领, 是政策制定和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当前, 南部山区发展中出现的无序现象, 与规划工作滞后有很大的关系。要坚持规划先行,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抓紧研究制定南部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研究制定和调整有关专项规划, 明确工作方案, 完善工作机制, 落实工作责任。同时, 加快研究制定南部山区管理地方法规, 为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二) 加快生态功能区建设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 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目前, 济南市已经把南部山区作为生态功能区加以保护。关键是要按照“南控”方针, 严格控制城镇建成区面积, 以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为首要保护目标, 引导和规范驻区居民的生活、生产活动, 做好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 搞好流域综合治理, 大力推进环境修复和重建, 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三)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扩大林果、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 积极发展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种植业, 建成一批初具规模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发挥山区饲草资源优势, 适度发展食草畜牧业和特种养殖业。发挥特色农副产品原料优势, 适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结合生态旅游发展基础好但零散、混乱的实际情况, 加快建立更加合理和高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统一规划和管理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 进一步优化旅游线路, 规范“农家乐”服务, 打造南部山区休闲疗养旅游区。

(四)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

以提高可进入性和通达性为重点, 进一步提高道路等级、优化路网结构, 加快能源、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引入利益驱动机制, 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推动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Z].2006.

[3]、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加快绿色繁荣进程发展山区生态经济 第2篇

张树林

2010年第6期 ——生态建设

英山作为一个贫困山区县,生态是规模最大、特色最优、潜力最强的资源。加快绿色繁荣进程,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既是英山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英山扬长避短、谋求后发优势的战略选择。

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结构多元的生态农业

英山山水资源丰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优势在山,希望在山。为此,我们积极克服狭隘的资源观念和传统的农业观念的制约,坚持把山水当做耕地来种,把“绿色”当做资产来经营,着力在开发利用绿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上下功夫。

一是调整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按照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的原理,走出“别人种什么就学什么”,“短期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被动性和适应性调整老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茶、桑、栗、药等四大产业,着力构建支撑农民增收的绿色支柱产业。全县绿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60.8万亩,农村实现了“人均1亩经济园、户均2亩经济林、农民年均绿色产业收入过3000元”的目标。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6%来自绿色产业。为构建“一县一特”的特色经济,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茶叶大县”目标,按照“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思路,狠抓茶叶产业化经营,茶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茶园面积达19.2万亩,年产干茶2.65万吨,茶叶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8.6%。英山已成为“中国茶叶之乡”和“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同时,依托丰富的草饲料和洁净的水源,大力发展畜牧、家禽、水产等产业,不断优化绿色农业内部结构,全县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结构多元、规模发展”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推广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标准化施肥、标准化使用农药和有机茶清洁化生产、中药材GAP标准化种植、绿色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技术进村入户、下田入地;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整顿,严格控制违禁农药、饲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入生产环节,确保农副产品的品质;着力打造“英山云雾”有机茶、“大别山道地中药材”、“天堂山野菜”、“梦丝家真丝制品”等绿色农产品品牌,依靠品牌提升农副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涵养水源,建设绿色屏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积极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综合整治山水资源,推进农业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相互协调发展,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良好基础。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9.4%,水土保持率达到87%。

以“少污染、低消耗、高效益”为取向,大力发展科技环保的生态工业

英山作为欠发达地区,“工业腿短”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市场主体不多不强、工业企业“两头(原料、市场)在外”、产业链条短、传统机械工业比重大、工业与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为此,我们坚持以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重点,始终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大力发展“少污染、低耗能、高效益”的绿色环保工业。一是突出特色兴工。立足茶、桑、栗、药等特色产业和丰富的竹木等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和近农工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丝绸纺织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业,推进农副产品系列化开发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培植了绿屏茶业、绿羽茶业、梦丝家丝绸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资源型、加工型企业。

二是强化招商兴工。依托丰富的绿色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项目。树立理性招商的理念,在招商项目的选择上坚持做到“四个不引”,即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严重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属于淘汰落后设备、工艺的项目以及影响公共安全、损害群众利益的项目等一律不引进,有效提高了招商引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几年来,怡莲阳光丝绸纺织、金新龙药业、北京同仁堂药业、天福茶业等一批投资过5000万元的科技型、环保型项目先后落户英山。

三是实施品牌兴工。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加强标准化管理,申请国家质量认证,建立全员、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着力打造省级和国家级精品名牌,提升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县已成功创建1个“中国名牌产品”(即“梦丝家”牌蚕丝被),5个“湖北名牌产品”(即“雪屏牌”英山云雾茶、“耀明牌”玻纤布、“诚信阳光”丝棉被、“雍华”丝棉被、“固力发”五金工具),拥有省级以上品牌绝对数量居黄冈市各县市之首。

四是狠抓改革兴工。坚持以“三改一培育”为重点,在推进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民营化改制的同时,引进节能型、环保型高新技术改造嫁接传统工业,使企业实现降耗目标,达到环保标准。先后关停改造了造纸厂、石材加工厂等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资源的企业。

以“保护与开发并重”为主线,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生态旅游 英山地处大别山南麓,植被丰富、山川秀美,生态优越、空气清新,自然景观奇特,文化底蕴丰厚,拥有名山(大别山主峰)、名泉(地热温泉)、名人(毕升)、名产(茶叶、丝绸、板栗、山野菜),还曾是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之一,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配合、城乡联动”的原则,大办旅游、办大旅游,不断加快壮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是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重新修编全县旅游资源整体开发规划和景区详规,推进旅游资源有序开发,有效遏制了“滥开乱炸、乱建乱搭、乱砍滥伐”等破坏旅游资源、损害景区形象的行为。

二是开展旅游“三创”活动。积极开展创“湖北旅游强县”、创4A级旅游景区、创旅游名镇名村活动。大别山主峰风景区、桃花冲风景区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目前正在加紧进行4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望今年通过国家评审验收;乌云山村、吴家山村已成为全省旅游名村,其中乌云山村被评为“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全县农家乐、渔家乐达216家。

三是着力推进旅游招商开发。依托山水资源,引进外地客商投资开发旅游项目。目前,投资过2亿元、按5A级标准设计的温泉度假村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投资过亿元的天福茶叶项目和投资3000多万元的大别山主峰索道项目即将动工建设。

山区生态经济论文 第3篇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人的生存质量、经济发展能力和其生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或者说二者的关系就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贵州省占贫困人口的90%的农村贫困人口中,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人口素质低等历史和现实原因,历来都是贵州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些贫困山区,由于贵州省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和该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态条件上既有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严重的地区,也有仍然保持良好生态条件但其居民仍然贫困的地区。

本文根据多年在贵州省贫困山区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分析贵州省贫困山区如何在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经济系统,使当地居民获得持续经济增长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摆脱贫困,为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提供理论依据。

一、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历程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生态学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cekel)于1866年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就提出生态学(Eeology)一词。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Eeosystern)的概念。1942年,美国学者林德曼R·L·Lindeman)创立了生物量“十分之一”定律。这些理论成果构成了生态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世界性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向人类敲响了生态环境危及生存发展的警钟,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Carson)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首次向人们揭示了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作用。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E·鲍尔丁发表《宇宙飞船经济观》。他们的著作引起了世界的震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开始重新考虑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从而把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内容引入到经济学中去。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首次提出了关于“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强调将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控制人口,调节消费品分配,合理开发资源,防止污染和以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人类福利指标等方面作为生态经济学的内容。70年代初,美国的莱斯特·布朗、弗莱德.辛格和哈里森-布朗分别发表关于人类食物生产、人类能量生产和人类物质生产是生物圈的一个过程等三篇文章,第一次从生产力角度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物圈的物质能量循环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972年美国学者米都斯(D·Meadows)发表《增长的极限》一书。1974年美国J·塞尼卡等人所著的世界第一部《环境经济学》问世。1976年日本坡本藤良所著的世界第一部《生态经济学》出版,标志着以生态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的诞生。

生态经济学在世界各国的研究发展,适应了现代经济社会的需要,标志着人类与自然重建和谐统一关系的生态时代的到来。生态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两个方面为人类知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扩展了生态学内容,使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增添了经济分析的视角;二是使经济科学突破传统狭隘的不考虑生态环境基础的局限性,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上得以发展,更好地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而这两者的密切结合为人类最终克服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可以说,生态经济学虽然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却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贵州省贫困山区概况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碳酸盐岩裸露面积达13万km,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省份,全省87个县(市)中,有喀斯特分布的县(市)达83个,若按喀斯特裸露面积占县(市)面积的30%以上为喀斯特县(市),贵州87个县(市)中有75个喀斯特县(市),全省98的城镇、工矿人口及95%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喀斯特地区,95%的城镇及95.3%的耕地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因此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贵州全省经济发展的形势。但广大喀斯特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地表崎岖破碎,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承载力低,人多地少等生态环境脆弱性,制约了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整个喀斯特地区生产力普遍低下,经济十分落后。

同时,贵州是国内自然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有着极为突出的资源优势,尤以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贵州河流多,密度大,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就有984条。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舞阳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等。水能蕴藏量1874.5万千瓦,列全国第六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特别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煤炭探明储量527.06亿吨,居江南各省之首.居全国第五位,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煤层中还蕴藏着大量可开发利用的煤层气。由此可见,贵州是一个能源大省。

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在贵州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贵州1992年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三大战略之一,但是在生态重建过程中,只有局部地区和某些指标有了改善和好转。从整体上看,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并对一贵州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在广大农村,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已逐步演变成生存危机。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从以城市和矿区为中心的区域逐渐向农村扩展。生态的恶化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致使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贵州碳酸盐岩广布,喀斯特发育,全省98%的城镇、工矿人口及95%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喀斯特地区,95%的城镇及95.3%的耕地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因此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对整个贵州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广大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在地貌类型复杂,地表崎岖破碎.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承载力低,人多地少等方面).严重制约了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构建生态农业经济系统,实现贵州省贫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生态型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思路就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扶贫政策的中心,并依据其调整贵州省生态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措施,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系统,使其经济性和社会性协调统一发展。也就是说,当一个贫困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虽然不良、生态问题较为突出,但是,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度的经济开发,或适当的经济开发活动本身可以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式时,可以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经济的形式,发展贫困社区的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一)发挥山区立体农业优势,以林牧业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根据贵州省山区自然条件差异大的省情出发,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多层次综合农业,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林、还草,园地制宜搞林草结合,农林混作。山林不但能提供木材,还可以把它可成为绿色蓄水库,保持水土及生态平衡,为农田提供生态屏障。据贵州省金沙县调查,该县早在1957年粮食总产就突破1亿公斤,进入70年代后,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严重,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还是在1亿公斤左右徘徊。1984年后,该县通过几年封山育林和部分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使农业生态循环有了很大改善。据分析,当地退耕还林l亩坡耕地,每年即可减少流失沃土8.43吨,减少肥料损失236公斤,换算成当地的施肥水平可生产玉米120公斤。普定县蒙铺河小流域,通过封山造林,退耕种草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措施,增加植被面积33%经济林术和牧业发展了,虽然农业用地减少5000亩,但粮食产量却由22.5万公斤增加到47.32万公斤,人均收入也成倍增长。这些充分说明,生态建设产生的效益是很大的。

(二)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贵州人多地少,且中低产田比重大,约占耕地面积的78%。长期以来,贵州粮食产量较低,要赶上全国人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贵州省宜农荒地面积也很有限,要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是很困难的。在继续抓好水稻、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其它早粮的增产潜力不能忽视。从近年来我省小麦亩产仅90公斤左右、薯类亩产620公斤左右的生产水平看,粮食作物增产有很大的潜力。我省新培育和引进的小麦优良品种亩产都在200公斤以上;薯类在较好的栽培条件下亩产1500公斤也是不难办到的。如果良种良法一起推光,把小麦亩产提高到140公斤,薯类亩产提高到1000公斤的水平即可在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粮食7.5亿公斤(薯类按5:1折粮)。在不适宜种小麦或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地区,可改种小黑麦。小黑麦的抗逆性比小麦强,食味显著优于黑麦,在海拔2500米的高寒山区和较贫瘠的土地上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三)园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综合利用。

烤烟、油菜是贵州经济作物的拳头产品,经济效益较高。在适宜种烤烟和油菜的地区,应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政策,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这些拳头产品发挥更大的效益。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剩余劳力增多。合理安排利用这些剩余劳力,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综合利用是很有必要的。用作物的非收获物如稻草和玉米芯等栽培食用菌.余下的菇渣回田当肥料.用人畜粪便和垃圾等制沼气,既可以解决农村部分燃料问题,制沼气的残渣液也可回田做肥料。类似的综合利用资源的措施,既可增加经济收入,又可提高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农业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都是有机的,且不能被分割。片面强调和发展某一方面,都会导致系统整体功能的弱化。因此,需要我们充分合理地利用不同自然条件和资源。挖掘生产潜力,把生物的自然进程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依靠、互相利用、互相促进。

贵州农业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和综合治理有着广阔的前景。生态农业在农村推广潜力很大。我们应该抓住时机。提高生态农业意识,打破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使贵州农业发展有一个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聂华林,高新才,杨建国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山区生态经济论文 第4篇

为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民增收致富问题,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迁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己任,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形势发展和群众期盼,在2002年开展了以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市院合作项目,同年迁安市被国家列入退耕还林重点,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果断决定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环境治理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具的核桃、板栗作为首选树种。思路理顺后,深入乡村,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底数,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

在调查中发现,丘陵山区确实存在地里条件差、传统农业比重大、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科技知识甚少等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利因素。但是也有很多积极因素,一是有广阔的宜林荒山,林业用地中有近20万亩荒山荒地适合发展特色经济;二是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这一地区农民的共同心声,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农民中蕴藏着极大的生产热情。只要引导得当,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形成强大的生产力;三是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很多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陆续出台,为迁安农民致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四是迁安市的经济迅猛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重点开发山区提供了经济基础;五是先富起来的铁矿业主反哺农业,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基于此,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产业化发展,营造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把发展核桃作为丘陵山区致富奔小康的突破口,主要是结合迁安山区丘陵与核桃适应性来综合考虑的。

一、核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易种植、好管理。

核桃适应性强,特别是对水的需求量不大,丘陵山区很多地方都可以栽植。管理技术简单,只要经过技术培训,一般农户就可以掌握生产要领,从事生产管理。而且核桃经济寿命长,只要肥水管理得当,能够维持30~50年,甚至百年。迁安不乏百年以上老核桃树,照样硕果累累。

二是效益早。

核桃栽植后,经过嫁接第三年就可挂果,正常情况下第四年进入盛果期,五年后亩产可达到300公斤,比一般的经济林见效快。平均寿命几十年,可形成较长的经济效益期。

三是经济效益高。

2007年售价平均每公斤24元,2008年每公斤26元~30元之间,每亩地核桃平均收入在4 500元~8 000元之间。如果再进行深加工,效益更加可观。

四是迁安的丘陵山区适宜栽培核桃。

迁安的山区丘陵绝大多数是片麻岩,土质中性偏碱,钙质丰富,土层较厚,通透性强,土壤条件适合核桃生长,年降雨量基本能够满足核桃生长需要。

五是迁安有多年栽培核桃的历史。

核桃在迁安已经有两千年的栽培历史,在民间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市院合作开始后,每年聘请核桃专家进行培训,掌握了很多先进技术。

是有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栽培核桃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因此,发展核桃能够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迁安发展核桃的主要措施

1. 适地适树,形式多种多样。

迁安将核桃列为农民致富的优选树种,本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适宜地区根据不同品种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在具体措施上采取了以下办法:一是培育专业造林基地,抓龙头带动,如太平庄乡的辽系核桃生产基地;建昌营镇的万亩核桃标准示范园。二是发展股份制企业,重点推动。三是培育造林大户,协作带动,太平庄乡上庄村的林子华、林子峰承包千亩荒山栽核桃。四是实行联户造林,互助联动,如杨各庄镇的饽林村。四是实行联户造林,广泛发动。五是鼓励家庭造林,广泛发动。各级项目的事实,有效地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发展。

2. 政策引导、重点扶持。

迁安市委、市政府为了鼓励农民发展核桃,在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的同时,又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从2007年开始,每发展一亩核桃,奖励200元;核桃进行优种嫁接再补助2元。同时将任务分解到有关乡镇,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制定严格的奖惩办法,切实保证了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同时整合农业资金重点支持,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重点工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捆绑使用。

3. 科技支撑,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为了保证核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迁安市林业局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联合研究核桃产业化配套技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负责核桃产业化配套技术的攻关、推广与培训等系统服务工作。为此,迁安市林业局在全市范围内对核桃实施了标准化生产,对全市50亩以上的核桃园建立了档案,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标准,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健康有序发展。同时积极引进推广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

4. 加大市场运作,扩大销售渠道。

迁安市林业局在大力发展核桃的同时,未雨绸缪,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对核桃进行深加工。“乐丫”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现在占地110公顷,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新技术研究,核桃品种化栽培技术被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对农户的生产进行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加工销售,做到规范化生产,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也为“乐丫”公司提供了绿色、安全的货源。为农民解决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发展核桃产业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效果

发展核桃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了果树种植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突出特色,规模经营,解决了当今果树发展树种单一、效益差的问题;二是提高了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核桃产业,避免了单靠农作物种植收入的单一性,使农民有了可靠、持续的收入来源,为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三是增加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迁安市以市场为导向,以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利益共享为纽带,利用龙头企业将农户、企业与科研机构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把技术、信息、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市场化的经营形式;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有效地解决了农业适应市场和农民计入市场的问题,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改善了生态环境,发展核桃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发展核桃不仅是当地农民直接得到了实惠,还带动了核桃加工、树下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迁安市林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地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时而宜、科学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创造性地发展区域经济。在全市果树发展中形成了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农则农、林农结合、果畜(禽)结合的全新思路,为准确理解、把握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着眼于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实现了既促进经济发展有改善生态环境,在农民增厚与保护生态方面提供了可以发展的模式,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摘要:在果树发展中形成了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农则农、林农结合、果畜 (禽) 结合的全新思路, 为准确理解、把握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着眼于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实现了既促进经济发展又改善生态环境, 在农民增厚与保护生态方面提供了可以发展的模式, 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山区生态经济论文 第5篇

浅谈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为满足剧烈的人口增长对粮食和燃料的需求,大量垦荒毁林,使草原和林地大幅减少,农业已完全转入以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为主的`发展道路,畜牧业片面追求牲畜存栏,超载过牧严重.本来比较脆弱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林地锐减,水土流失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与生态互为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加快宁南山区生态建设对宁夏山区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蔡金升 作者单位:宁夏农业经济研究所,银川,750001刊 名:市场经济研究英文刊名:RESEARCH ON MARKET ECONOMY年,卷(期):”“(2)分类号:F32关键词:宁南山区 生态建设 农村经济

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中的生态隐忧 第6篇

关键词: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传统生计;生态隐忧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4-0148-05

调查时间:2012年8月2日-2012年8月19日

调查地点: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断龙乡田家洞村

调查对象:李光华、李云富、田祖湖、田洪顺、周大钊、黄云生、田志海等

调查目的:通过田野调查,掌握武陵山区在扶贫开发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的相关情况,为武陵山区的扶贫开发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武陵山区的扶贫开发

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边境邻近地区,包括了湖南、湖北、重庆、贵州4省市 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土地面积约为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45万人,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武陵山区总人口的48.9%,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人口多、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贫困类型多,在全国很有代表性。

当前,以武陵山区为代表的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扶贫开发攻坚的重点和热点。2011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武陵山区确定为6个重点区域之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2011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武陵山区、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南疆三地州、西藏、四省藏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2年)》,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扶贫政策[1]。

在这种背景下对武陵山区的湖南湘西古丈县田家洞进行田野调查,得知在此之前当地就曾进行过扶贫工作,主要是从1978年以后,政府就开始在当地进行扶贫,发展过经济作物:茶叶、柑桔、药材,鼓励养牛、养羊,发展粮油加工业,但均未达到预期效果。进入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当地大力发展烟叶,在短短几年内烟叶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现在的7 000多亩,而很多传统的经济作物如茶叶、油茶、核桃等本土经济作物的发展却受到限制,传统强项养殖业也趋于衰落。传统的生计方式被忽视,日益被边缘化。

经过多年的扶贫,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然而田家洞不仅没有脱贫,反而成了其所在的县的特困乡,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当人们在贫困线以下挣扎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另外一个比较隐蔽的问题,那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变,人们与水资源的冲突越来越强烈,油茶树越来越少,曾经郁郁葱葱的茶园变成了烟叶地,牛羊的牧场也被挤占。我们注意到这正是因为此前的扶贫开发忽视了传统的生计方式,无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造成了经济开发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不相适应的局面,这样的扶贫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久扶不脱贫,甚至还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加剧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冲突。

二、田家洞的自然生态背景及传统生计

断龙乡位于古丈县西北部,酉水南岸。其东与红石林镇交界,南与双溪乡相连,西与保靖县仙仁、阳朝、梅花三乡毗邻,北与永顺县列夕接壤。田家洞就是断龙乡乡政府所在地。从全乡地质结构看,属于溶岩性构造区的喀斯特地貌,但是本身又有着特异性,页岩、砂岩分布其上,因此在山坡上土壤发育良好,高大乔木以及其他灌木能够很好地生长,在一些海拔较高的坡地上生长着各种青草,是优质牧场,一些山坳土壤肥沃,当地有“三个编坡不抵一个窝坨(溶蚀盆地的底部)”的农谚。溶石间的山脊台地高300-500米,溶丘、洼地密布,每平方公里有5-8个溶丘。溶丘的地表,岩头突出如石芽、石笋,这些溶石间又有干沟、盲谷,有耐旱类作物生长。土层下面的基岩主要是石灰岩,洼地、天坑、漏斗式溶水洞、地下阴河广泛分布于地下,形成地下漏斗,大气降水,大部分汇入地下阴河,无法存水,造成地表水奇缺。

断龙位于亚热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季明显,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常年降水量为1400毫米,全年平均蒸发量1015.2毫米,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因而当地气候常年湿润。年平均气温18.2度,月平均水汽压16毫巴,全年相对湿度81%,全年平均日照1310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94.4005千卡/平方米。年平均风速1.1米/秒。风向以南风为主,频率为46.8%。年平均总云量8成,年平均雾日45.7天,年平均无霜期275.5天,年平均积雪日6天,冰冻最大的年份是1954年为时18天。

由于当地的土层厚薄不一,漏斗式的地形造成地表水奇缺,因此不适宜大规模开垦固定农田,反而有利于经济林的发展,椿树、核桃树、茶树、油茶树、梨树长势良好。在牧草和灌木丰富的地带可以发展畜牧业,黄牛、山羊、猪非常适合当地养殖。当地的土家族文化经过长期的适应,能够合理地利用资源,他们几乎不种水稻和玉米,而核桃、油茶、茶叶、椿树却广泛种植,放牧黄牛、山羊和猪,这些货物出产以后就到王村进行交易,把得来的钱财买粮食吃,这是一种混合经济。这种生计方式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特异性,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同时又规避了当地缺水的脆弱环节。

从历史上看这里曾经是永顺土司下辖的田家洞长官司治所所在地,其在永顺土司的地位十分重要。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原田家洞长官司的领地设立设立了行政机构——田家洞乡,物质聚散地——田家洞市,军事机构——田家洞塘。由此可见这里应是永顺府的一个政治、经济、军事重镇之一,其对永顺府的财政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清代严如煜的《苗防备览·险要》有这样的记载:“田家洞西南一百一十里,旧设长官司,为永保苗路土人寨落,攒簇排列,重岗叠嶂,地险民勤,奸苗不敢犯。”[2]可见当时的田家洞实力是非常雄厚的,“攒簇排列”“奸苗不敢犯”正是对这一盛况的描写,而这与他们的传统的生计方式是密不可分,这里的“勤”肯定不是勤于耕种,而是指畜牧业发达,勤于放牧使田家洞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对抗苗民。历史上田家洞的土家人的传统生计能够根植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资源,这正是它能够强盛而富裕的原因,然而今天的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一点,把传统生计远远的抛在脑后。

三、田家洞扶贫开发中的生态隐忧

今天的断龙乡虽然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拥有众多的动植物资源,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仍然没有能够脱贫,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忽视了传统生计方式,不顾当地的生态环境实际,没有从传统生计入手,发展混合经济,进行全面的扶贫,而是盲目地上马单项的经济扶贫项目,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其结果不仅不能够脱贫反而造成了人与环境关系的紧张。

烟叶的种植当时是作为扶贫项目来推广的,至今还是被认为是一项利民的举措。然而,在经济得到短暂提高的背后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隐患。第一,烟草生长成熟期比许多农作物要长,所用化肥量也比普通农作物要大,其所需磷肥是玉米的7.6倍、木薯的36倍,过多地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土壤变得贫瘠;第二,当地水资源奇缺,不适宜大规模的开垦种植草本类作物,尤其是直立高杆类作物,如果大面积种植烟叶,蒸发量要比高大乔木遮盖的情况下大得多的多,必然触动了当地缺水的生态脆弱环节,而且烟叶是旱地作物,遭遇暴雨后烟叶地的水土很难保持,增加了水土流失的风险;第三,烟叶的种植缺乏连续性。一般一块地两三年过后就不能继续种植烟叶,而且极易出现难以治疗的叶斑病,出现这种病害以后也不能够再种植烟叶,因此从长远看烟叶种植没有持续发展的潜力。第四,烟叶是外来作物,会有化感效应,对当地作物和高大乔木会产生毒性,不利于其他作物生长;第五,烟叶的大面积推广,挤占传统生计中的牛羊的牧场,这部分的收入也是不小的;第六,烟叶的烤制工序繁琐,还要消耗大量的燃料。

与烟叶相比,传统的经济作物茶叶就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村民反映茶叶和烟叶的一亩地收入差不多,但是茶叶却是可以多年采摘的,病虫害也比较好防治,保持水土的能力远远超过烟叶,还能够创造美好的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资源。在断龙乡发展茶叶种植还有品牌优势,古丈毛尖现在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品牌效应,销路不愁。而且如果用茶叶代替烟叶,则原先被烟叶挤占的牧场就会部分地恢复。这样就可以在茶园内放羊,吃掉茶园里的杂草,同时吃掉茶树下面老的叶子,有利于茶叶更新,这种茶叶和畜牧业兼容的混合经济与单纯种植烟叶相比产值更多。

除了种植茶叶外,当地传统经济作物中的茶油树、核桃树都有着很大的开发价值。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不易被黄曲霉感染,而这种黄曲霉是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其次油茶耐贮藏,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具有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再次油茶生长的地方远离城市,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强,极少打农药,是绿色无公害食用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油茶价格好,普通压榨纯茶油每千克销售价格为50-60元,精致的能够达到100元,比普通大众食油高出6倍。我们在田野调查过程中仍然能够看到油茶树,但是数量已经非常有限,采访中老乡告诉我们以前当地是有很多茶油树的。历史上以种油茶树为生的当地人错过这样的致富机会,让人不无遗憾。

当地的另一种经济作物核桃树也值得重视,核桃健脑益智的作用众所周知,在人们日益关注健康的今天,种植核桃树大有可为。核桃,又称胡桃,为胡桃科植物。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食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可作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滋补品,有着广阔的前景。核桃每千克的销售价格能够达到30-40元,产出相当可观。这样的本土树种才是应该推广种植的,才是真正的脱贫致富的好门路。遗憾的是它的生存空间早已被玉米和烟叶挤占了。

在传统的生计方式当中,畜牧业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当地的土家族历史上就是靠着放牧山羊、黄牛和猪获得的钱财而能够成为永顺土司坚强的经济后盾。然而,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满山遍野的马尾松和烟叶,曾经牛羊成群的山上现今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如此寂寞。马尾松是旱地植物,它的大面积种植,不仅不能很好地保持水土,而且有使土壤酸化的危险。马尾松的叶子是针形的,这样马尾林中的透光度很好,林冠以下的湿度就会降低,同时马尾松根系发达,能够延伸到岩缝当中消耗本就不多的水源。更为重要的是马尾松的叶子落了以后,不能像其他灌木和乔木的叶子一样很快形成腐殖质或直接被牲畜觅食,这样土壤会变得越来越贫瘠。用这样的树种代替本土生长的阔叶落叶树种和常绿阔叶树种,挤占原有的牧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不仅如此,以前的乔木和灌木的叶子,还能够拿来喂羊,羊的粪便洒在林木和牧草中间又能够促进林木和牧草的生长,创造的效益是多方面的,这都是种植马尾松所办不到的。烟叶的种植也同样挤占了原有的牧场,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问原来的养羊大户为什么现在不养羊了,他们说以前放羊的地方,现在都种上了烟叶,没有地方放羊了。其实,在当地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田家洞以前畜牧业就非常发达,有很多技术能手,有技术优势;第二,养殖业的发展很好的利用了当地的植物资源,同时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又能够促进植被的生长;第三,在这样的山区发展畜牧业,其牲畜很少生病,能够提供健康优质的生态畜产品。总而言之,畜牧业这种传统生计是和当地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仅能够帮助当地人脱贫致富,而且能够很好地维护生态安全。然而,遗憾的是畜牧业在田家洞是不受重视的,小规模的养羊、养猪正在消失,而大规模的养殖由于缺乏引导和支持还没有发展起来。

从20世纪五60年代的大生产推广种植水稻,再到现在大面积地推广烟叶种植,都对当地缺水的生态脆弱环节造成了冲击,因而人们与水资源的关系越来越紧张。面对这一矛盾,当地政府不是调整发展模式,而是不顾当地实际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引水工程,然而一次次的失败告诉我们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和生态环境做朋友,不管主观能动性如何发挥都只能是徒劳无功。为了解决断龙乡的缺水现状,当地政府先后组织了6次水利工程建设,耗资巨大,修成了大量的水渠,然而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却看到很多水渠是没有水的,曾经有当地老乡告诉我们“我们修的水渠是用来走路的!”大量的水渠被废置,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其实这里的传统生计早就给了我们答案,在以前这里是不种水稻的,不种水稻就不存在着修水利,灌溉农田的问题,我们回顾历史发现,本来靠着原有的经济方式当地人就可以过得很好,但是经过千辛万苦之后,我们却过得越来越累,收入越来越低。由于时间的掩盖,我们忘记了祖先的本土生态智慧,事实证明,只是抱着“人定胜天”的一味蛮干是不行的,要多向传统学习[3]。

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对传统生计的忽视是田家洞扶贫开发的一大失误,对此深表忧虑。如果在扶贫的过程中能够重视传统生计方式,重视本土的生态智慧,不仅能够规避当地的生态脆弱环节——缺水,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遗憾的是,烟叶的迅速扩张,劳民伤财的灌溉工程似乎仍然没有停止的趋势,传统放牧经济正在退出人的生活,当地人与水资源的紧张局势仍在继续。

四、结语

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田家洞的领导和当地政府付出了很多,想了很多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果不针对当地特异的生态特点,发展混合经济,经济林和畜牧业并重,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如果仍然忽视本土的生态知识和传统生计方式,如果不能够把当地的发展和社会大趋势结合起来,有选择性地与现代技术结合,扶贫开发将很难起到作用。还应注意的是扶贫开发应当是一种全方位的扶贫,不能只给予资金和技术就完事了,要为他们提供门路,充分发挥当地人的能动性,利用本土的生态智慧去脱贫致富。田家洞的扶贫开发是这样,武陵山区的扶贫开发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了传统的生态智慧,我们就无法预料将来可能遇到的灾害,最终也不可能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 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6).

[2] 田清旺.田家洞长官司治所定位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 杨庭硕,田 红.本土生态知识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9.

[责任编辑:曾祥慧]

On Ecological Concerns in Poverty-allevi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Wuling Mountainous Area

CHEN Shao-yu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416000,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20 days’ fieldwork for the surve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Tianjiadong Village, Duanlong Township, Guzhang County (one of the state poverty counties in China) of Hunan Province, County, the present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values of traditional livelihoods are neglected in the poverty-alleviation projects. The neglect leads to problems of fragile eco-environment and water stress, stopping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local traditional livelihoods from ancient time should be focused on and protected in fu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 for all-aspect achievements and a better poverty alleviation way adapted to the local ecological features.

山区生态经济论文 第7篇

关键词:韶关,生态屏障,生态补偿,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 摧毁人类健康和幸福为代价, 这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共识。韶关是国家环保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六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一, 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出台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韶关山区南雄、始兴、仁化、乐昌、乳源等五县列入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并于2012年开始享受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补助, 平均每个县补助资金约为3000万元, 补助金额低于全国其他生态发展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规则》详细阐明了碳交易市场规则,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针对生态系统变化与人类福祉的关系, 提出改善生态系统管理水平, 以保证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补偿的定义

生态补偿, 是指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使用者向服务的提供者付费, 将生态系统服务的非市场价值转化为当地参与者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财政激励机制。和生态产品、工业品、农产品一样, 生态系统提供的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宜人的气候, 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下面着重研究韶关在广东生态系统中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 及对山区进行生态补偿必要性。

二、韶关山区控制着全省的地理格局, 生态屏障作用具不可替代性

广东省北高南低, 北部是海拔最高的南岭山地, 韶关属于北部山区地级市, 包括有曲江、南雄、始兴、仁化、乐昌、翁源、新丰和乳源瑶族自治县等行政县, 北部山区影响着全省的地理生态格局与环境演变。

1、韶关山区对全省气候和河流地理格局具有重大影响

韶关地处于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25°31′之间, 全境地处华夏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 地貌形态呈自北向南三列弧形山系排列, 且向南突出, 新丰县内石坑崆山, 海拔1902米, 为广东第一高峰。山地对全省气候和河流地理格局具有重大影响, 对全省河流流域格局与地域分布起着支配作用:冬季, 高大的山脉阻挡盛行东北季风长驱直入, 保护全省农业作物和各种生物。夏季, 在地形抬升下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 形成“地形雨”。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2条, 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 发育了浈江的支流———墨江、锦江、武江、南水等, 浈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汇入北江, 北江流域属于珠江水系, 处于珠江流域上游的韶关山区, 对珠江流域的水质、径流量和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2、韶关山区奠定了全省的生态地理格局

韶关是广东省重要的用材林、水源林、天然林基地及重点的毛竹基地, 森林覆盖率66.1%, 林木绿化率68.9%, 活立木总蓄积量6524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居广东省首位。人均森林资源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南岭国家级自然资源保护区、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属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仁化县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面积17.9万公顷, 是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

3、韶关山区生物的多样性

韶关山区复杂多样的生态条件, 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是广东省最大的天然生物基因库, 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高等植物有271科, 脊椎动物有34目99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黄腹角雉、黑鹿和瑶山鳄蜥,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猕猴等52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水松、红豆杉、广东松等36种。高大山脉是水汽和动植物的天然屏障, 分布在山区的森林、草地、沼泽湿地, 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 对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作用。

4、韶关山区是人类的发祥地, 孕育着多民族文化, 科研价值无法估量

韶关的丹霞地貌是广东省仅有的世界自然遗产, 还有国家级景区景点17处, 省级及以下景区景点100多处, 包括南华禅寺、珠玑巷、梅关古道、广东大峡谷、满堂客家大围、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高品质旅游景区。曲江县有马坝人遗址和石峡文化遗址, 是中国古人类的起源地。南雄县集旅游、知识和考古于一体, 其白垩纪红层中的古生物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好的地区, 科研价值无法估量。在韶关山区还居住着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多种文化的共存繁荣、多样深厚的民族文化使山区乡村民俗丰富多彩, 形成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也构成了广东特有的旅游资源, 使韶关山区成为广东省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文化品位最高的地区。

三、生态屏障获得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尽管韶关山区自然资源丰富, 但是依然没有摆脱贫穷的状况, 新丰县职工年平均工资21733元, 在全省倒数第二, 低于河源市最穷的东源县24535元 (见表1) 。近年来, 河源市在东江水资源中获得了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政府的流域生态补偿, 县财政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为了保障东江水质达到国家Ⅱ类, 河源市取消了环境污染大的工业项目建设, 从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得了经济效应。韶关山区作为广东省最重要的生态屏障, 生态功能的重要性与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已经得到一致认同, 然而山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生态养护补偿, 即使在2012年5个县获得了3000万生态补偿, 所有金额共计仅1.5亿, 与2011年韶关地区GDP值792.01亿相比, 只有0.19%, 与山区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在山区生态环境养护相比, 呈入不敷出的状态, 不利于调动山区人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注: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 (2012) 。)

1、生态补偿有助于解决韶关山区经济社会的贫困问题,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际对于生态补偿成功的做法是: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开发充分考虑对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游地区要帮助上游修复生态环境和实现人口的脱贫, 因为上游砍伐森林, 可能使水源枯竭, 导致河流下游径流量萎缩。韶关山区的生态系统发挥了森林固碳、固氮、生成氧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生态产品提供服务的正外部性, 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显然有失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对生态产品提供的服务不支付成本, 将继续纵容对自然环境只摄取, 不养护的行为, 遏制环境继续恶化也将是空话。因此, 迫切需要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 对韶关山区人民为生态屏障的保育工作作出的贡献进行经济补偿,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生态补偿有利于产业调整

韶关是广东老工业基地, 韶关山区每单位的GDP能耗是全省最高的。虽然从2005—2011年单位的GDP能耗下降了37.57%, 但韶关山区每单位的GDP能耗仍是全省最高的, 能耗超出了全省平均水平的1.37倍 (见表2) 。其原因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有色金属是地区主要经济部门。2011年韶关七大支柱产业是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烟草、机械制造、制药、电子信息等行业。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注: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 (2012) 。)

韶关地区分布了南雄精细化工、乳源氯碱化工、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工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垃圾污染了周围的环境。韶关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3种居全省的第一位, 只要充分利用工业自然资源禀赋, 工业产值会迅速提高, 但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可造成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如引起塌陷、固体废弃物堆砌、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侵蚀土壤和干扰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因此, 韶关山区经济发展面临突出的矛盾问题是:第一, 维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如果淘汰目前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又要发展地区经济, 就必须有可以替代的新兴产业, 使企业顺利转型。第二, 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与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矛盾, 开发强度增加, 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有些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因此, 需要通过生态补偿项目资金的安排, 开拓新兴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消除威胁生态屏障的潜在因素, 生态屏障是山区和平原的共同福祉, 生态补偿势在必行。从经济学角度看, 这是受益的平原地区适当让利于山区, 山区放弃发展获得的机会成本, 符合福利最大化原则。

3、生态补偿有利于扶持生态产业发展

韶关山区农业资源优势显著, 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GDP) 的14.22%, 人均耕地面积位于全省第一, 高品质农业物种资源丰富。例如“马坝油粘米”、“曲江火山粉葛”、“乐昌马蹄”、“张溪香芋”等12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成为农业成功增效、农民增收的源泉。“南雄烟”形成了农业生产规模, 烟叶种植面积22.7万亩, 总产量3.2万吨, 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 烟草企业成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中国兰花之乡”的翁源县与台商打造“兰花基地”, 花卉销往亚洲地区。生物制药进入了韶关的七大支柱产业中, 成为了山区新经济的增长点。由此可见, 韶关山区不缺乏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但缺乏资金、农业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水平和山区合理的产业规划。翁源县常见药材有360多种, 全球生物制药以14%增长, 也是国内未来最具潜力的领域, 完全可以建立山区生物制药资源输出。2011年韶关地区旅游总收入71.38亿元, 占地区GDP的9.01%, 由于旅店住宿、卫生设施等旅游配套条件较差, 休闲度假的游客人数低于珠三角地区, 需要投入资金, 才能发挥丰富自然遗产的功能与潜力。韶关山区具备发展山区高效农业的良好条件和高品位的休闲度假旅游资源,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有利于规划山区产业布局, 开发山地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 建立山区资源输出。

四、结论

韶关山区一直承担着广东省生态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 以及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种重要功能, 生态系统脆弱,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低, 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开发的条件。对于山区放弃开发的机会成本应给予生态补偿, 对于已有的工矿企业应加强环境监督力度, 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及时停产关闭, 通过补偿项目, 实施产业转型。通过项目补偿形式对农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 积极倡导生态农业, 少施化肥、少用除草剂, 建立农业土壤污染检测体系和农产品检测体系, 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 通过建设农村户沼气或净化沼气池, 可以有效地处理人畜粪便、污水, 治理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卫生状况恶劣、严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减少薪柴使用量, 减少森林砍伐量。广东省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 连续24年GDP全国第一位, 因此有能力提供生态补偿的资金。加强韶关山区生态补偿, 有利于提高广东在全国生态社会建设领域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焦小平主译: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规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2]张用民译: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3]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年鉴[Z].2012.

[4]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功能主体规划[Z].2012.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第8篇

丘北县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 境内主要发育沉积岩类, 以三叠系地层分布为主, 占全县3/4以上面积, 还分布有泥盆系、石灰系、二叠系、寒武系等地层。境内占主导地位的构造为东西向构造, 其次为弧形构造和北东向构造。云贵高原东南斜坡地带整个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 地形起伏变化大, 地貌类型复杂。地处云南高原东南低纬度季风区, 水气来源充足, 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的气候特征。同时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66条, 河流众多且密集。森林土壤主要有褐红壤、黄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等。

1 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防治荒漠化生态土壤物理性质的生态效应。各样地同级石漠化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异系数值降低, 意味着研究区土壤经治理后, 各物理性质指标的空间变异程度减小。土壤样品的总孔隙度呈小幅下降趋势,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腐蚀, 耐冲击, 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增加, 毛管孔隙度大幅下降, 土地结构的变化更符合常规, 水持土壤能力好, 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能力。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质量较高, 除显著增加田间持水量外, 还增加了土壤最高含水量的比重, 更有利于作物生长。毛管容量显著下降, 毛管孔隙率变化减少, 毛管持水量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但地面上平均容量的大约30%仍然能够为作物增长提供足够的水分条件[1]。

目前, 丘北县石漠化的治理现状是, 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的严峻形势, 已引起县委、县政府和全县民众的高度关注, 现已被列为2011年石漠化治理县, 实施封山育林1961 hm2, 人工造林720hm2, 项目于2012年底完成。

2 土壤营养元素提高的生态效应

任何有机物小的变化, 潜在的、轻度的石漠化土壤总体呈有机质含量下降、岩石有机质含量增多的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在治理后呈显著上升趋势, 总氮含量的平均值增幅达到18%, 全磷含量增幅约20%, 其中钾的总含量有降低趋势, 平均下降约43.5%。全氮和全磷这些营养元素含量的增加, 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和性质。

3 植被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土壤p H值、全盐含量、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往往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格局分布。各样地植物高度、地径、冠幅、均匀度等特点显示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植物生物量有明显提高的潜力, 生态效应明显[2]。不同级别植物群落变化的生态效应与土壤质量生态效应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一致性。县林业局成立了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同时从全县林业系统抽调26名专业技术员, 组成监测技术队伍, 开展了第2次石漠化监测工作。通过本次监测调查表明, 丘北县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毁林开垦, 对森林资源的过度樵采和长期以来岩溶地区群众主要以薪柴为能源, 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层逐年变簿、岩石裸露、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土地严重石漠化。

4 结语

综合分析表明, 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应紧紧抓住国家已经把石漠化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5年计划的契机, 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 进一步加大石漠化的治理力度。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 切实加强岩溶地区非石漠化土地的开发管理, 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尽快恢复和增加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 不断改善和提高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减少水土流失。建立全县石漠化动态监测体系, 为全县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摘要:以丘北县为例, 探讨了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关键词: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生态效应

参考文献

[1]熊平生, 袁道先, 谢世友等.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石漠化基本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 2010 (4)

山区生态经济论文 第9篇

(一)生态资源产业化的概念

生态资源产业化是指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实现生态化的经济发展,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以及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形成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如今现代化的21世纪,因此在这个提倡经济与产业知识化、生态化有机结合的趋势下,生态资源产业化这一领域备受瞩目将是必然的结果。

(二)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必要性

1.创新发展模式的需要

生态经济(Ecological Economy)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发展模式的一种重大创新模式,其中生态资源产业化是重中之重。在传统模式中,一是很难有效控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的负外部性,二是很难有效实现生态的资源化,导致中国环境治理困难重重,环境治理成效与预期有较大差距。生态资源产业化为生态资源的增值和经济收益提供了可能,生态资源产业化为生态资源的增效和经济收益提供了可能,为推进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生态付费机制建设提供了支撑。

2.促进生态功能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需要

目前,中国有很多生态功能区往往是经济社会落后地区,但同时也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迷人的生态环境,其中很多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潜力巨大;然而,由于区位、资金、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不足和限制,这些丰富多样的资源与市场没能实现良好的对接,资源优势没有高效地转变为这些地区的经济优势。而采用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则可以有效地兼顾生态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基础上,达到经济高质发展与生态有效保护的双赢局面,因此生态资源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实质上是必不可分的。

(三)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可行性

中国致力于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开发与研究。应当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境保护型发展模式, 这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其中生态经济的生态资源产业化是重中之重。国家重大政策与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为建立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区提供了突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机遇。

大别山区具备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实质性条件。大别山千峰媲美,白马尖是最高峰。而佛子岭、梅山、万佛湖、磨子潭、响洪甸、白莲崖六大水库各有典型之处,淮河穿境而过,淠史杭水利工程跻身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列。由于水利工程的进行以及国道、高铁、航道纵横全区,因此造就了其发达的交通。

二、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资源开发现状

(一)生态资源的农业开发现状

皖西大别山区拥有丰富的可供农业发展的生态资源,现如今在农业开发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其中涉及茶叶、板栗、粮食、养殖等众多领域。

由下页图1可知,以茶叶与粮食为例,对家庭经营的主要产业收入情况进行分别统计,将数据计算分析可知,2011年粮食同比上年增长3.5%,茶叶是 -2.4%;2012年粮食同比上年增幅在4.9%,茶叶是5.3%,粮食和茶叶的年际间变化差异较明显,说明这两项产业受气候或市场因素变化影响较大。

数据来源:六安统计局 2008—2012。

(二)生态资源的旅游业开发现状

21世纪初期以来,大别山区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初步显现,以六安市(皖西)为例,其生态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特色都比较突出,而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资料来源:六安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2010—2012。

根据六安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0年、2011年、2012年,六安市旅游总收入以及接待旅游人数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增长。2010年,六安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01.5万人,旅游总收入40.58亿元,增长26%;2011年,游客人数达978.4万人, 旅游总收入65.46亿元,增长39.47%。随后几年也有所增长, 使该市旅游接待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明显不到位就是旅游资源整合的方面。同时,景区开发经营分散,不利于旅游规模效益的提高。而且部分景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明显不够。

三、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方面

1.政府主导力不强,管理体制不健全

大别山周边地区大部分地区并未把旅游业定位为其主导产业,摆上应有的战略高度。六安市旅游局部分景区体制不健全,行政编制仅有6个、事业编制两个,6人在岗,仅能勉强维持运转。如天堂寨风景区,林业归林业局管理,山顶归宗教局管理。而且相当数量的景区还有国营林场,因人员、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给景区的开发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2.缺乏有力的协调机制

虽然各县区都有旅游工作领导组,或旅游协调指导委员会,但实际上难以正常运行操作,只是副职抓紧一些,遇到问题时协调都成困难。由于缺乏有力度的协调机制,致使大别山地区生态资源产业化方面不能有效率、有效益的进行,使当地经济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3.缺乏必要的政策

大部分地区没有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生态资源产业化的新型发展模式,以旅游业开发为例,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而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由市政府牵头,聘请高等院校、国家专业规划机构编制高水平的六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编制重点旅游景区规划,政策的出台关系着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资源产业化实施的进程与效果。

(二)企业方面

1.产品开发方式粗放、环境改善不快

生态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企业占据重要地位,而有些企业往往由于利益或技术方面的因素,采取粗放的产品开发方式。以六安皖西大别山为例,在农业开发方面,截至2008年, 经过认证的有机、绿色茶园面积仅有7万亩,这些都制约了六安茶叶产量、品质的提高,而且茶产品在农药使用技术的推广和农残控制上都有相当的难度。

由下页表1可知,六安地区的茶叶农残标准出国内标准仍然落后日本、欧盟等国标准,这就是导致六安茶叶产业遭受国际绿色壁垒的客观原因,由于这个因素则必将对六安当地茶叶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

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皖西大别山区拥有雄厚的生态资源,但在产品的开发、生产等方面相关的科研人员较少,缺乏在生态资源产业化产品的企业管理、经营、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尤其缺少富有创造性、开拓性的管理人才与市场营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配备对于产业化开发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数据来源:六安统计年鉴 2008。

四、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资源产业化发展对策

(一)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推进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建立高规格的组织协调机构。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由分管领导任常务副主任,可以进行旅游景区的设立,基础设施以及融资建设等若干工作小组或部门, 统筹兼顾协调建设大别山区生态资源产业化,与此同时,建立完善健全的正常的商议、调动、督促检查机制,强化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构建生态资源保护机制

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同时产业生态化也相当重要。首先, 要通过调研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完善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促进机制,落实在特色产业审批、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经营保险业,适时增加针对特色产业发展中各种风险的新险种,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及当地农户的经营风险;最后,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促进作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为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加快建设一体化、网络化的大别山区基础设施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以铁路、公路、国道、省道为支柱,大别山区综合运输体系。加大对山区公路建设的力度,向村民的延伸规模进行扩大。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的过程中,将贫困山区的困境考虑其中,道路宽度规格、补贴标准适当提高。生态资源产业的发展大别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可低估。

(四)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和集聚

鼓励人力资源流动,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留学人员到本区域工作和进行创业。取消行政区域限制,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购房等方面实行同等待遇,引进人才并且待遇从优。

延庆高水平建设生态优美新山区 第10篇

保护绿色环境, 城市宜居乡村美丽

延庆把生态环境作为旅游休闲产业的基础设施来建设, 全面实现生态景观化和大地园林化, 打造国际一流的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近年来建成妫河生态休闲走廊、龙庆峡下游森林走廊、官厅水库库滨带、北山生态旅游观光带, 在县城周围构成了总面积近10万亩的壮丽森林景观。县城建成夏都、香水苑、三里河等9个公园, 总面积超过万亩。今年将完成妫河万亩滨河森林公园、体育公园、城西公园等园林绿化工程, 新增绿化面积2.8万亩, 形成错落有致、疏密结合的城市布局和山水相间、特色鲜明的园林城市风貌。同时在农村加大垃圾收运分类管理, 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全县形成了“属地清扫、统一清运、监管一体”的管理机制, 按照“建筑垃圾进坑、粪便垃圾入田、柴草垃圾不进村、有害垃圾收集清运”的垃圾分类工作思路, 70%的生活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处理。不懈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近几年来, 延庆荣获国家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

发展绿色产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多年来, 延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旅游业等产业蒸蒸日上。作为首都的农业大县, 目前延庆已经在川区形成了以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型生态农业体系, 初步形成妫河生态走廊精品农业区、北山观光农业带、八达岭快速路沿线设施农业带三大农业观光带。

倡导绿色消费, 低碳生活蔚然成风

在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战略过程中, 延庆人强调区域发展突出生态文明理念, 积极创建绿色消费体系, 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 节约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如今正走进延庆人的绿色消费之中。

延庆县城处于地热带, 如今过去一直沉睡在地下的地热资源参与到节能减排活动中来。近年来延庆地热供暖面积达到59万平方米, 约占全县供暖面积的14%, 实现节煤1.2万吨, 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保护了生态环境。

延庆县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引导绿色消费行为, 努力营造绿色文明生活。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学校广泛开展日常工作生活节约水、电、纸、粮、油活动;提倡正反两面使用纸张和使用再生纸, 使用节水装置和节能照明灯具, 倡导少开一天车的绿色出行活动;发动成立环保组织, 开展环保志愿者服务活动;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企业创建活动, 在农村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户评选活动。

山区生态经济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环境建设 生态城区

青山区作为武汉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核心区。多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还只刚刚起步,环境问题依然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方面: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中颗粒物污染仍然突出,全年大气环境质量达优良率仅为60.9%;二是部分水体的水质达不到功能区的要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零;三是传统产业的产值占绝对地位,一些能耗高、污染大、效益差的企业还没有完全被淘汰,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有待进一步扶持和发展;四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机制、管理机制、工作机制等尚未完全建立。这些都说明,我区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照"国家生态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还有差距。

开展青山区生态城区创建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创建青山区生态城区工作是顺应民意,是群众所盼、所需的大事,我们要通过创建青山区生态城区工作,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周边环境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变化,要通过建设更优美的环境,进一步鼓舞人民群众的意志,不断增强全区人民围绕新目标奋发工作的信心和由此激发出来的凝聚力,从而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开展青山区生态城区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青山区经济和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实现我区经济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方方面面必须做到同步协调发展,其中环境和资源尤为重要。以前,我们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资本驱动型和资源消耗型。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然资源的过渡消耗,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被证明是不可取的发展模式。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区见识经济强区,就是将循环经济、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工作中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无数实践证明: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越好,越能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客商;环境也是产业,环境越好,越能吸引中高层次人群在我区购房安家,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创建青山区生态城区是实践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有效手段。

因此,创建青山区生态城区,既是一项为民造福的民心工程,又是一项党和人民的凝聚力工程。为此,我们建议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争创青山区生态城区工作。

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做好青山区生态城区建设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全区上下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广泛开展、分级负责的良好氛围。为此建议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青山区生态城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青山区生态城区建设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检查青山区生态城区建设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各部门、各街道应根据青山区生态城区建设分解情况,制定有关工作措施,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2、 精心组织,科学规划

编制好《青山区生态城区建设规划》是推进我区生态建设的前提条件。为使规划做到科学、合理、可行,建议委托生态规划权威机构和聘请著名生态学家进行现场调研、策划和编制,相关部门要根据规划编制要求,认真分析系统、行业的发展动态,广泛收集详实、可靠的资料数据,精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规划编制,编制出遵循生态学原理。符合区域实际,可操作性强,目标任务明确的高水平规划。

3、 加大投入,确保重点

生态城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要广开建设资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全社会各种投资主体向生态城区建设投资,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引进国外投资资金,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项目贷款。

4、 提高绿化水平,发挥生态效益

要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和绿地质量,优化绿地结构,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要以建设大型公共绿地、交通干道两侧绿化带、居民区、绿化隔离带等为重点,强调绿地的大中小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要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发展现有绿化植物的同时。多品种引进和选育适应青山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生长良好、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外来植物;要加大古树名木和特色园林的保护力度,发挥绿化资源的景观效益和人文效益。

5、 加强烟粉尘污染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论山区中职学校的生态文化建设 第12篇

1 引言

随着生态学科的长足发展, 学校更加重视对人与自然、环境、学校以及人自身的调查研究, 逐渐形成了具有生态审美关系的生态美学。从环境艺术的角度出发, 所谓生态美, 就是由于环境内部生态结构健全, 生态系统平衡而表现于外部的美感。学校重视生态美, 科学构思, 精心设计, 引进校园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 可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 就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 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1]。它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相互之间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这一生态价值观为核心, 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建而成的一个全新的文化体系[2]。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既要重视客观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又要重视主体人的主观意识的培养, 其重点是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在校园生态建设中, 显然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生态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愿景) , 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标志[3]。

2 建设宏观的“三和”校园生态文化

2.1 构建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作用, 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4]。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自觉改善自然环境, 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的关系, 决不能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之上, 任意破坏不可或缺的有限的自然环境, 而应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 善待自然。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一是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针, 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 利用自然规律, 最大限度为师生造福。如每年在校园边塞空地见缝插针进行绿化, 使公共场所净化, 在公共视野空间美化等等, 让师生感觉到校园处处和谐, 催人上进。二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其途径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使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加强法制教育, 让学生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 从而更加自觉遵循自然生态法则。三是尊重自然法则谋发展。师生共同改变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消费, 拒绝白色污染, 创造节能性校园。如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 走可持续发展消费之路。

2.2 构建好人与社会和雅的校园生态文化

引导、教育学生树立人与社会的和雅文化, 养成学生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人是自然的、社会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自然和社会而独立存在, 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跟随社会潮流, 做到与时俱进。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写进报告中, 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 强调呼唤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 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和法制健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山区中职学生安全、文明、卫生意识淡薄现象, 开展“我 (校) 为人人, 人人为我 (校) ”的活动, 评选出各类标兵, 学校给标兵照相办专栏予以表彰激励。

2.3 构建好人与人和美的校园生态文化

构建校园生态文化,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校园人际和谐[5]。社会发展离不开合作, 也离不开竞争, 学校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每一个人常怀宽容之心, 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融洽的关系、团结的氛围。

一是协调好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实行民主合作制, 在工作中不存个人私利之心, 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矛盾, 常以宽容之心化干戈为玉帛, 变冲突为祥和, 使摩擦减小到最低限度, 产生巨大感召力, 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协调好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要保证教师各种合理的利益得到实现, 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 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教师既要尊重领导, 又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与领导同甘苦, 共命运。三是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施尊重的教育, 坚持师生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用心灵沟通取代僵硬的计划指令, 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使得教育教学活动有声有色, 有滋有味。四是协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每个学生以宽阔的胸襟对待社会和学校,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 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 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 多一份信任少一些猜疑, 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刻薄, 求同存异, 取人之长, 补已之短, 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让学生铭记: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3 建设微观的“四化”校园生态文化

3.1 绿化校园, 改善生活环境

在绿化校园建设上, 必须体现生态的平衡性, 不仅外形符合美学规律, 县政府已划定新区域, 正在建设宽阔的新校园。目前, 在极其有限的校园里, 如何搞好绿化呢?我们只好突破思维定势, 变室外绿化与室内绿化相结合, 以室外绿化为主, 室内绿化作补充。每年春季, 师生在校园边塞空地进行绿化, 见缝插针, 宜种草的种草, 宜栽树的栽树等;在室内, 讲台旁摆放花草, 墙壁上贴上花草树木之画等, 尽力扩大校园绿化面积, 力求四季有绿色, 让师生感觉到学校像花园、似公园、是乐园。

3.2 净化校园, 促进师生文明

净化就是消除杂质使物体纯净。净化校园, 就是要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 尤其是公共场所的净化, 做到教室、寝室、食堂、实训室整洁, 走廊、楼道、操场卫生, 各处室、厕所清洁等等, 力求各项卫生都符合标准。一是实行卫生包干, 要求每天早晚两大扫, 中间三小扫, 每周进行卫生大扫除。二是进行“四不乱”教育, 不随意乱扔果皮、瓜壳、食品袋、纸屑, 一人一纸箱或塑料袋, 把废品集中起来, 期末去卖, 变废为宝。三是开展“弯腰一分秒, 快乐一辈子”等活动, 强化师生卫生意识,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增强主人翁意识, 使校园时时处处清洁卫生, 师生感觉校园即我家, 净化靠大家。

3.3 美化校园, 陶冶师生情操

美化校园应体现学校个性与特色, 让校园每个角落都散发学校的荣耀历史、不俗品格和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与凝重, 展现出学校的科学、文明与进步。在教室、食堂、会议室、报告厅、宣传橱窗、公共墙壁设立环保标语牌, 悬挂环保主题图片或美术作品, 现增设环保宣传栏介绍模范人物事迹简介, 学校广播台定期播放环保内容文稿, 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让公共视野既有美感, 又有教育作用, 从而陶冶师生的情操。

3.4 静化校园, 提升师生素养

校园是学习的园地, 而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上课期间, 除教师讲课示唱教唱、学生回答问题和齐诵齐唱等特殊情况外, 其余所有人不得在校园内高声喧哗、吟诵和歌唱, 摩托车和其他车禁止在校园鸣笛和超音速行驶, 使教室、图书室和阅室保持相对安静, 优化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开会、听讲座或报告时, 不窃窃私语, 把手机调到振动或静音状态, 保持会场安静已转化为我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晚午休时, 校内所有人不能啼哭, 嬉笑怒骂, 诵读说唱, 更不能高声喧哗呼叫等, 另外, 教职工家里不得高音开放电视, 住宿学生上下铺动作要轻缓, 进出卫生间不得故意拖重脚步, 有意制造高声响。

4 建设以“五养”为目标的校园生态文化

4.1 课外养生强身

老一辈革命家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现在我们说身体是工作和学习本钱, 由此可见强身的重要性。那么, 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师生如何养生强身呢?实践告诉我们, 除了饮食上注意营养的丰富与适度进行养生之外, 校内课外活动必须坚持锻炼身体, 如跑步、做操、打球、植树、种草、栽花、搞卫生, 学生还可以坚持跳绳、踢毽子, 单杠、双杠等练习;假期在家, 多参加些适度的体力劳动, 或与家人朋友一起搞登山骑车比赛活动。逐渐增强体质, 使身体强健有力, 工作学习精神饱满, 精力旺盛, 实现校内校外生活丰富化, 教育教学高效率。

4.2 课间养眼益心

这里的“课间”是指两节课之间休息的10min时间。在中国, 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就与文字打道, 听、说、读 (含看) 、写样样皆有, 眼下读 (看) 和写占主导, 几乎节节课中要用到。因而现在学生视力较以往整体下降, 而且得近视的人越来越多, 教师除了在课堂变换文化知识的载体, 把细小静止的文字变为生动形象清晰可感的图画, 板书文字增大到以最后一排能看清为限外, 还特别注重教导学生课间养眼益心, 如课前班干指挥做眼保健操, 或下课铃一响, 老师就催促或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可在教学楼走廊上凭栏远眺, 看蓝天白云, 看绿树红花。可走下教学楼, 到花坛旷地欣赏盆景亲近小草等, 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消除眼疲劳, 保护视力, 还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驱赶上节课堂中的身心疲惫和烦恼, 把良好的精神状态带入下节课堂。实践证明, 课间着眼, 不仅可以调节精神状态,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还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4.3 课堂养美提神

把美育引入课堂, 使学生心中始终有美的理念、有美的体验、有美的甜蜜, 并让心中有美的自己散发出美。然而, 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审美观还有许多弱点, 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落后于他们的智力水平, 落后于他们对美的追求, 特别是在审美观方面带有浓厚的主观性、随意性, 还不能正确地鉴赏美、追求美, 有时美丑不分, 甚至以怪为美, 以奇为美, 以丑为美。因此, 即使是置身于一个优美环境之中的人, 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美的感受, 具备正确的审美观。“身入宝山, 两手空空”的现象屡见不鲜。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所以, 要使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享受美的快乐。

在语文课教学———析美文中, 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美, 课文的结构美、景物美、人物的思想美和行为美等;音乐课教学———赏音乐, 可引导学生在感受内容美的基础上, 感知音乐符号的形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 视唱者的形象美、音色美、动作美等等;美术课———品书画, 让学生感受色彩美、线条美、画面美、意蕴美等。其他课程同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在此基础上, 激发学生创造美:写美文、唱好歌、写好字、画好画、做好事等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审美情趣和能力, 有美的感受和体验, 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 并且享受美的快乐, 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4.4 课余养心修性

生命如灯, 精气、神是“生命之油”, 只要注重养心修性, 淡泊处世, 顺其自然, “生命之油”便消耗得慢, 生命自然延长。在人生旅途中, 无论遇顺境逆境, 都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工作时积极认真, 休闲时把一切都放下, 让心境始终处于一种淡泊自然状态, 不被物欲所累, 让生命在快乐中延长, 在奉献中升华。现实生活中, 不同层次的人群对待养身的态度会有所不同。事实上, 低者养身活命, 高者养心修性, 圣者养性积德。作为特定的人群———山区中职学校的学生, 在特定的时间———课余, 如何养心修性呢?一是自学一点心理学, 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二是原谅别人善待自己, 口说好话, 心想好意, 身行好事。三是欣赏或参与艺术, 如书法、音乐、绘画。

4.5 校外养性冶情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 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我们依据英山的特色:英山不仅是有名的绿色生态景区, 还是红色革命根据地, 英山的农村如今“青山绿水小洋楼, 天然氧吧人长寿。生态文明现代化, 乡村胜似城里头。”[6]

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一是登山, 考察丰富物种,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二是观园, 学习“红色”精神,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三是看村, 感知农民的智慧,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情感等等, 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才干, 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性情。

5 建设以“六借”为抓手的校园生态文化

为了使“五养”更好地落实, 可采用以“景养”的“六借”为抓手。

(1) 近借健身养性。山区学校附近一般都有四季宜人的自然景观, 也有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人文景观, 学生漫步其中欣赏近处的景物, 不仅可以消除学习疲劳健身, 还可消除某些思想杂念修心养性。

(2) 远借养眼阔胸。中职生在学校的生活几乎是四点一线, 即教室———寝室———食堂———实训室, 活动的范围很有限, 看到的色彩比较单调, 用脑用眼的时间较长, 很少有时间走出校外自由活动, 容易使人疲劳甚至压抑, 课余在校园中眺望远处不同形状、大小各异、色彩缤纷的景物, 不仅有养眼之功效, 而且可以使人神清气爽, 心胸开阔。

(3) 仰借鼓气壮志。中职校园的空间、景物都非常有限, 每天学生学习的时间较长, 而接受能力大多有限, 常常因疲劳而产生厌学情绪, 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 不少学生磨灭了入学时的雄心壮志。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课间课余仰视校外的参天大树、雄伟建筑物、巍峨峰峦、辽阔天空等壮美景物促使学生茅塞顿开, 从而鼓起勇气, 坚信自己的选择, 并且矢志不渝, 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宏愿。

(4) 俯借提神鼓劲。中职生多被人们视为升学没有希望的学生, 人们的歧视、家长的冷落, 老师的无奈, 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劣等学生, 智商很低, 白来世间一遭。教师可适时带学生到校园的制高点, 从不同角度俯瞰校外的各种景物, 如静静的流水、低矮的建筑、泥丸似的车和人等等, 让他们感觉到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找准自己的位置, 走出迷茫, 提起精神, 鼓足干劲, 实现梦想。

(5) 互借调节补充。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实践证明, 校园内几个园景小区或几个文化景点之间彼此借助, 不仅可以从色彩、大小、形状、远近、动态和静态等方面调节视觉, 还可在思想内容上互相补充, 活跃学生们的思维, 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相得益彰。

(6) 巧借活思通窍。中职生大多学习不得法, 思维容易定势不会变通, 教师可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的某一时刻的景物, 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及时的动态景观, 引导学生观察同一景物 (日月星辰) 在不同季节或同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激活思维, 促使他们辩证地看待问题。比如当学生走到低谷时, 让他们回顾每年四季的天气, 知道人生就像天气一样不可能全是阴雨天, 总会有晴天的, 况且风雨之后是彩虹;当学生骄傲时, 教师及时列举一落千丈的典例压下傲气;当学生失败时, 教师可讲一讲东山再起的故事, 给他们以进步的希望……总之, 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借助外物调节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能使他们快乐地学习, 健康地成长。

有人认为学校生态文化———校园内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协调发展的文化[7]。我们结合山区中职校的实际和特色, 在实践过程中给学校生态文化建设融入了新的内涵;我们不仅注重校内, 还关注校外;在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 还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 力求做到与时俱进, 体现时代特征, 创造性地进行学校生态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振国, 刘玉林.探索生态文化之内涵[EB/OL].[2010-11-12].http://wenku.baidu.com/view/02340829319a45177a368.html.

[2]陈彩棉.生态文化:内涵、意义与构建[EB/OL].[2011-07-08].http://www.doc88.com/p-705920385934.html.

[3]沈南林.略论中学校园生态建设[J].绿色科技, 2009-07-25.

[4]佚名.怎样看待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928246.html.

[5]刘艳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EB/OL].[2009-06-27].http://kxfzg.cust.edu.cn/main/show.asp?lb=19&id=202.

[6]湖北英山新农村成为大别山腹地耀眼明珠[N].黄冈日报, 2010-09-21 (11) .

上一篇:现代传承下一篇:乡镇财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