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方高校范文

2024-08-20

中原地方高校范文(精选9篇)

中原地方高校 第1篇

2011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打造三支人才队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2]。其中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区域经济建设、加快中原崛起的决定性因素[3]。那么高校作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核心任务就包括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以及如何配套中原经济区建设来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1 河南省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概况

1.1 国内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培养,1993年美国缅因州劳动就业机构和商业界认识到就业环境与工作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提出了8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要求,Knight和Yorke(2002)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USEM理论,Brennan(2001)在对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高校毕业生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在36项能力清单中提出了10项对大学生最重要的就业能力,并对不同国家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4]。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分析报告(2009)”认为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应包含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态度要素。而在麦可思公司发表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提到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S标准,把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归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管理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那么对于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有效的测度以及有针对性的改进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设计无疑是研究的关键。

1.2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现状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各项数据来源于麦可思公司2009年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35项基本能力中,能力满足度最高的为理解性阅读、数学解法;重要性排前5位的基本能力中能力满足度较高的为理解他人,较低的为有效的口头沟通[5]。河南省2008届本科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较高的依次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足度较高的为科学思维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图1)

1.3 中原经济区建设概况

2007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了武汉和长株潭两个两型社会实验区,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岛国际旅游区,福建海西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稍后又批准了安徽的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沈阳国家新兴工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甘肃循环经济和重点支持甘肃发展的经济实验区[6];2009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要把人口产业最为密集、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增长潜力最为巨大的沿长江、沿京广、沿京九、沿陇海四大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6大城市群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加以培育[7]。

2011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强调,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即: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1]。

2 河南省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互动分析

2.1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至2015年)提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那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中提到了“十大”支撑体系,其中就有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8]。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我省高校调研时强调:高校是育人的高地、集聚的高地、创新的高地、服务的高地。一、精心打造育人高地,充分发挥“人才库”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二、精心打造集聚高地,充分发挥“引擎器”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集聚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三、精心打造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动力源”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先进技术支撑;四、精心打造服务高地,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文化引领[9]。

2.2 河南省各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培养区域性对应产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以促进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后要通过不断加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的联系、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等三个环节来完善大学生区域性就业机制,从而为区域性就业提供智力、能力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拿河南省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它在充分发挥“城建”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学科和专业资源,走出了一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主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10]。学校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发展理念,以服务城乡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主旨,强化传统学科,注重“特色”建设,努力打造“城建”品牌。

2.3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互动机制

2012年1月在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河南教育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袁贵仁部长强调,加快河南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河南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11]。

河南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区域经济建设的适应性问题也就凸显了它的必要性。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可以说将会影响全国整体的稳定态势。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将会制约总体发展目标,制约着区域经济建设和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办出自身特色

作为一个经济区,产业是区域的支撑。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有产业作为支撑[12]。培养区域性对应产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以促进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后要通过不断加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的联系、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等三个环节来完善大学生区域性就业机制,从而为区域性就业提供智力、能力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4]。河南省地方高校一方面要认真评价和跟踪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匹配,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分析自身优劣势,实现区域资源统筹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在面临动态变化的外部就业环境时,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如何增强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自身就业竞争力。在实现“中原崛起”的总体发展目标前提下,河南省各高校应积极配合中原经济区建设调整专业设置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N].人民日报,2011-10-08(1).

[2]谢建晓,冯芸.变人力资源为人才高地[N].河南日报,2010-11-23(15).

[3]郑松波.十大体系撑起中原经济区[Z].2010.

[4]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01):1-4.

[5]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R].2009:69-72.

中原地方高校 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经济服务

作者简介:田秀红,女,1973年8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伴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知识、人才、科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为高校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方高校所具有的功能和优势,决定了地方高校可以而且应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撑,以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相互发展的“双赢”目标。

一、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部门,其建设和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又离不开地方,它依托于地方的存在而存在,并伴随地方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接,以促进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双赢。

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原”指哪些地方 第3篇

先秦时期, 我国史书上曾有洛邑 (今河南洛阳) 和陶 (今山东定陶) 是“天下中心”的税法。当时的中原系指洛阳到定陶一带。我国古代, 曾将国土分为兖、冀、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州。河南简称“豫”, 因而也叫“豫州’。古豫州不仅包括河南全省, 也包括湖北省的北部。所以, 古代的“中原”是指河南省和湖北省的北部地区。随着汉族祖先活动地区的扩大, “中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了, 后来扩大至全中国。《北史·王澄传》云:“困兹大举, 无望中原。”这里的“中原”就是全中国之意。陆游所说的“北定中原”, 系指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今天, 有关书籍中所说的“中原”, 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包括河南省大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南部、陕西省的东部。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训体会 第4篇

一、对转型发展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每个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各有不同,有的由原来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一直以来就以举办应用型专业为主,因此,这些学校认为,他们不是转型,而是深化或提升。有的原来是师范的底子,现在还是以举办师范专业为主,师范专业是应用型吗?有的认为,不要用转型,用转变比较恰当。经过讨论,使我们认识到,上述都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重点是认识转型发展的本质。教育部倡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的提出很重要,击中了多年以来我国高校发展问题的要害,其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所谓应用型就是强调需求导向,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本质我的认识有以下几点:一是强调高校分类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二是强调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三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只是地方高等院校的事,而是所有高校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对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1、转型发展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需要。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发展的同质化问题突出,且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顽疾,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行高校分类管理十分必要。通过培训和思考,我认识到高校分类分层管理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需要;高校分类分层管理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高校分类分层管理符合人才发展的差异性规律。

2、转型发展是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新科技的加速产业化、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城镇化衍生的新职业,形成了对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工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能满足社会需求,也能满足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需求。

3、转型发展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与教育发达国家比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性,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高分低能,培养与需求脱节,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选人难同时存在等问题,备受诟病。这样的矛盾和问题不解决,不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将导致高校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必须通过高校分类管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发展的需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对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三、对如何转型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国家、社会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是转型的主体。关于如何转型的问题,黄达人校长的报告对我们启发很大。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核心是需求导向,主要途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要内容是明确办学定位、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应用研究、提升师资水平等问题。一是在办学定位上充分体现为地方服务的特色。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产业,而这种差异性正好能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提供基础。二是在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方面要紧紧围绕地方的支柱产业。围绕产业链哺育专业群,建立专业群来对接行业产业链。这就要求在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时,深入开展社会需求调研,关注行业产业职业的最新发展信息。同时,在专业调整方面,还要特别注意与本地其他高校的错位发展,体现特色。三是教学过程和评价要注重企业参与。同时,要特别强调实践教学。四是应用型高校的科学研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五是要注重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注重从企业聘用教师,并培养他们的理论和教学能力。在本校教师中要有相当比例的双师型教师。

四、对转型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理性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一窝蜂,不搞一刀切。一是要处理好国家宏观指导与高校自主发展的关系。实践总是比理论丰富,应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调动高校的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允许各高校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自主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途径。二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意兼顾学生成长需求与人才市场需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宽口径培养与职业能力养成,对口按需培养与夯实拓宽学科专业基础之间的关系。

中原地方高校 第5篇

1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

政府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历史上其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经济史学家大多将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演进归纳为5个阶段, 即“重商主义阶段、自由放任主义阶段、政府干预主义阶段、新自由主义阶段、新凯恩斯主义阶段”。当前现代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政府和市场各有优势。如张五常 (2002) 认为市场和政府都是因为交易成本而起, 都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 市场自由与政府干预具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对于政府的职能, 斯蒂格利茨 (1998) 认为政府在两个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显著特征:第一, 政府是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性的组织;第二, 政府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米尔顿·弗里德曼 (1999) 认为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博弈规则”的制定者, 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关于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有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即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在其钻石理论模型中, 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他的观点还有“地方法团主义”、“地方政府即厂商”、“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村镇政府即公司”和“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等。但总体来说, 学者对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尚不多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职能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职能,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 强化宏观管理职能

主要是强化战略引导职能。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的产业政策, 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区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和规划。除正确行使规划职能外, 地方政府还应运用好信息搜集、处理和发布手段, 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一些由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转化成的行业协会, 要尽快改变原有的政府运作方式和习惯,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好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1.2 弱化微观管理职能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是弱化微观管理职能的基本方向。政府部门必须主动应对体制性挑战, 使政府的管理方式、管理机制首先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要适应多元化经济模式的要求, 树立“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 为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率;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能由市场调节、企业自己决定、中介机构能提供服务的事项, 政府坚决退出不再审批。能取消的坚决取消, 能下放的坚决下放, 杜绝“错位”、“越位”、“缺位”现象的发生。政府的职能要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为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公仆意识, 热心服务, 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

1.3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行政职能

以事务性质划分各级政府职能, 坚持以事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及事务的性质作为各级政府权限划分的基本标准。根据各级政府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各自的核心区域, 进而配置相应的职权。配置职权应遵循事务同类和职责相称原则, 尽可能将职权作整体划分, 使其各自有专门的管辖领域, 并在各自管辖领域内拥有较为完整的权力。推进各级政府关系规范化、法制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内部分工系统。要建立一个以满足公共需要为主要目标的、高效运行的政府内部分工系统,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对各级政府的经济职能进行更为合理的划分;地方各级政府在经济调控方面的权利, 主要体现在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本地公用事业服务方面。

1.4 转化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政府应促进关于中介组织的法制建设, 加快立法, 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 使中介组织的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明确规范政府与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 保证中介组织的独立性。要从机构形式和组织制度上, 摆脱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的从属关系, 割断其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脐带”, 实现真正的脱钩;各级政府要根据中介组织的成熟程度进行相应的配套管理, 对其发展进行统一规划, 使其有计划、有重点、健康地发展。

2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尤其是在经济起步阶段, 强力、高效的政府可以通过区域经济规划和主导产业政策, 利用区域内优势资源, 迅速实现赶超战略。但政府不是万能的, 也存在“政府失灵”。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政府失灵的突出表现主要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

政府职能的越位体现在政府超越自身应该行使的职能范围, 插手了一些不该由政府管或管不好的事情, 直接包揽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纯粹私人产品的生产供应, 以及可以由政府、企业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混合性公共物品的生产, 从而出现政府失灵现象。“任何利用权力对经济的过分介入和干预都会导致诸多问题, 也极易滋生权钱交易”。具体表现为政府与企业不分, 政府经营的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造成效率低下, 并容易滋生腐败;在招商引资上越俎代庖, 政府直接出面谈项目、拉投资, 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积极作用, 但应该加强监管或由企业主导、政府监管;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 表现为政府组织通过主管、指导等方式直接介入各种协会、社团的内部管理与事务运作。

政府职能的缺位, 主要是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政府却没有尽职尽责, 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例如应由政府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够;医疗、养老、失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的公共供给不足;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 竞争规则不完备, 信用体系不健全;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等, 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上问题都会恶化当地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从而严重削弱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政府职能的错位, 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 即你干我的事, 我越你的权, 互相打乱仗。在纵向上, 既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职能越位, 也有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职能越位。在横向上, 主要是不同区域地方政府之间, 对进入本地市场设置种种壁垒, 在打击假冒产品、司法执行等方面实行地方保护, 在吸引外资方面进行政策竞争等。

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 都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例如由此引起的当前产业结构趋同、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严重、地区间恶性竞争等现象, 已经成为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认识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是万能的, 也需要转变职能、合理定位。

3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较早地获得国家区域政策的支持, 发展迅速, 中部地区长期以来已形成经济洼地。国家及时启动中部崛起战略, 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对于中部省份尤其是河南省来说是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 中部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同时可以借鉴东部地区甚至西部地区政府的经验, 例如在制定规划、政策和措施方面, 可以少走弯路。但另一方面, 也应该避免照搬照抄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 因为即使东部地区也存在浙江模式、苏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政府职能类型。中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滞后, 人们的市场意识尚在培育之中, 市场秩序脆弱, 如果政府不能够加强对经济的推动和有效监管, 必然存在经济增长缓慢和市场失灵现象。因此对于中原经济区这样一个后发地区, 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第一, 结合中部地区具体情况, 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体系, 并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真正起到在经济起步阶段的“助推器”作用。

第二, 要加强对市场的引导、保护和培育, 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打击恶性竞争, 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可持续的动力。

第三, 要逐渐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型, 政府应适时退出相关领域, 由主导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逐步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激发市场投资活力。结合政府机构改革, 探索建立与大部门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继续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第四, 加快建立绿色GDP考核评价体系, 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两型社会”指标监测和评价体系, 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资源环境问责制, 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重点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作为目标考核, 明确各级政府节能工作目标,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 制定一系列有关约束和奖励政策。同时将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增长方式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 正确引导领导干部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 在注重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胡家勇.“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 2005 (8) .

[2]杨上广, 吴柏均, 沈耀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基于长三角的调查与思考[J].科学发展, 2011 (7) .

[3]罗卫东, 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 (1) .

[4]郭鸿懋.区域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契合点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9 (1) .

[5]王金胜, 赵英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J].中国物价, 2010 (10) .

[6]李俊利.政府与市场关系演变过程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 2009 (24) .

中原地方高校 第6篇

近年来,河南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普通高校总数达到89所,教育总规模达到21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25万人,在学研究生达到2.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5%。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省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56.12万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大大提升了劳动人口的知识层次,实现了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为河南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我们还要看到,河南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甚至是中部地区的兄弟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仍有较大距离,与河南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大省、文化大省的战略地位还不相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瓶颈。河南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位居全国前列,但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的迫切要求。以2008年为例,河南省有近1亿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十三分之一,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2263所,其中本科院校1079所,如果按全国总人口十三分之一的人口比例计算,河南普通高等学校应有174所,其中本科院校应有83所。这样,在理论上中原学子就能享有与全国学子同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实际上河南普通高等学校只有89所,其中本科院校33所,规模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说,200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0.5%,而同期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3%,与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相比还差2.8个百分点。对于一个有近一亿人口的大省来说,相当于有17万学生失去了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总之,不管是高校总体规模还是人才培养层次,河南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把普通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动地方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才能把河南巨大的潜在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从而进一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各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全省的人口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当前,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实践表明,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历史使命。通过加快发展地方高校,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均衡性,实现教育公平,并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更加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直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提高高等教育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而造成的重心偏离问题,从空间上和层次上拓展普通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使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基础更加广泛。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

作为豫北地区重要的地方高校,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焦作师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科学定位、找准目标、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较好地发挥了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焦作师专从创办于1907年的怀庆府师范学堂走到今天,已累计为社会输送了8万余名毕业生。据统计,焦作师专的毕业生已占到焦作市和济源市中小学教师总数的50%以上,在焦作市和济源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中焦作师专的毕业生占到80%以上。2008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的焦作市博爱县高庙中学,其校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为焦作师专的毕业生,其教职工中60%为焦作师专的毕业生。

多年来,焦作师专积极巩固自身的办学传统,发挥学科优势,以教师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大批优秀教师为主要任务,切实发挥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功能,对焦作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着引领和促进作用,对推动焦作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发挥了良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专业调整方案,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学校在对社会人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调整,使专业建设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使专业门类和数量逐步增加,所开设的专业均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比如,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弥补以往师范教育专业设置的不足,学校设置了综合文科教育、综合理科教育等专业,以培养能够担当基础教育综合类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根据焦作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现状,学校开设了旅游英语、旅游管理等专业,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目前,学校开设有6大类32个专业,形成了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干,文、理、管、工等多科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包括16个师范专业、16个高职专业。学校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为突破口,实行了“五证换一证”制度(学生取得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三笔字合格证、普通话合格证、专业技能合格证等五证后方能取得毕业证)。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

二是依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构建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各种类型及层次的在职培训,先后使6万余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队伍的形成。多年来,学校始终服务于中小学教育,关注教师的终身教育问题,力图把“培养”与“培训”结合起来,以实现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综合提升。学校早在1997年就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国家级实验区”,承担着焦作市中小学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新课标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多项培训任务。2003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试验研究”的科研任务,又根据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不同特点构建了“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职前课程改革坚持“够用为度、适当超前、注重应用、强化实践”,职后教育坚持“完善知识、把握动态、注重实用、综合提高”,从而实现了“培养”与“培训”的统一。

在职前教育阶段,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职后教育阶段,学校建立了一整套人性化的职后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提升课程、菜单式课程和实用型课程3大类。理论提升课程旨在补充职前理论知识的不足,向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补充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菜单式课程则由参加培训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如学科教法研究、合作性学习的组织等;实用型课程以实用性知识为主要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中小学班级管理等。通过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针对性调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师范教育真正做到了“为一线教师服务”。

三是把提升学生思想品质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两代师表”的思想。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子心灵的导航者,更是学子职业道德建设的楷模。在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下,全校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修身立德,先做人、后为学,“求索、求实、求真、求新”的学风进一步得到加强。

四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门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三个全面”“三点成线”“三级联动”为核心内容、独具特色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即以“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心理调节、优化心理品质”为主旨,以“三个全面”(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方位渗透)为要求、“三级联动”(专业教育、兼职教育、自我教育)为格局、“三点成线”(团体心理辅导和咨询、个体心理辅导和咨询、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重点,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三位一体”实现有机融合。

五是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育人的关键环节。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把提高实践能力作为育人的重要目标,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部门协调、全员参与”的创新实践运行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六是培育办学特色,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学校认真研究地方社会需求,科学准确地把握自身定位,不断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地方决策的论证与咨询,先后成立了覃怀文化研究所等6个研究所,为焦作市旅游经济发展、怀商文化发掘与研究和太极文化推广与普及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学校将覃怀文化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焦作历史文化》《太极拳》等公修课,用地方特色的文化浸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广大青年学子对厚重的中原文化增强了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加快河南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有了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原地方高校 第7篇

最新数据显示, 2011年前九个月, 河南省总保费收入618亿元, 紧随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山东之后, 排在全国35家保监局的第六位。公司数量从2010年的4家到目前的41家, 保费收入也从2010的50亿元到今年前9月的618亿元, 保险市场主体从20家增加到52家, 累计赔款给付583亿元, 缴纳各种税费近52亿元, 为地方增加就业机会12.14万个, 保险资金在全省投资及意向投资超过200亿元。

河南, 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保险市场。近年来, 河南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行业在服务河南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管理社会风险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险业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 河南省的高等教育规模较大, 但水平较低,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2009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河南省现有研究生培养机构23处;普通高等学校99所, 其中, 本科院校43所, 高职院校56所。河南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227.96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02%。但至今开设有保险专业的院校寥寥无几, 在大学生中开展保险知识普及的高校也是屈指可数;如何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要求, 为保险事业的迅猛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成为河南高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保险意识教育

高校要加强和普及保险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增强保险意识、提高运用保险机制规避风险的能力和素质。同时, 良好的保险意识是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大学生保险意识的普及教育应成为现代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保险意识现状。

河南地处中国中心地带, 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习惯忍耐、各安天命, 不愿意主动地用保险的方法来处置风险, 这使保险意识的普及和保险业务的开展遇到了很大障碍, 侥幸心理、从众心理和投机心理对保险业的发展影响更大。大学生保险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 能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保险知识的机会非常少。财经类院校一般都应该开设保险课程, 而事实上, 目前在河南省, 保险相关课程仅针对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开设, 而其他专业, 有关保险意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基本不开设, 这就导致河南省保险意识教育缺乏广泛的基础, 大学生保险知识普及程度较低。

2. 普及大学生保险意识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保险意识教育是指以提高大学生保险意识为目标, 搭建高等教育与保险实践的沟通交流平台, 在大学生中普及风险管理和保险常识教育。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社会正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和社会保障不足等压力不断增大, 风险因素不断增多,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在大学生中普及保险意识教育,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是增强国民保险意识, 更好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今后走向社会, 终生都避免不了和保险打交道:在校期间有“学平险”, 外出旅游有“航空意外保险”, 就业后又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因此, 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树立风险观念和保险意识, 努力做到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

3. 普及大学生保险意识教育的对策。

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投身到保险意识教育的实践中去。学校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设相关课程, 要让他们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风险管理和保险方面的常识, 帮助其树立现代风险管理理念, 增强保险意识。

二、跳出对保险专业就业认识的误区

根据我们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时首选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其次才是保险公司的内勤岗位, 本科生一般不愿意选择保险营销岗位。高中考生和家长普遍认为保险专业就业面狭窄, 毕业后和没有本科学历的人一样要去从事保险营销工作, 社会地位不高, 收入不稳定, 因此愿意报考保险专业的学生较少, 认为学了保险专业, 将来无非就是去卖保险。

1. 人才数量严重匮乏。

调查数据显示, 全国保险业的人才供需严重失衡, 供和需之间的比例是1∶4的水平, 有材料表明, 全国每年保险人才需求在16 000名左右, 目前只能满足30%, 还有70%的人才缺口, 而在河南, 人才缺口的比例会更大。

2. 人才质量亟待提高。

相对于有形的产品, 保险是无形的长期承诺。因此, 对营销管理干部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要求较高, 但是, 由于河南保险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保险干部队伍质量的下降。一个保险公司要培养自己的骨干, 至少要二至四年的时间, 并且公司要花费巨大的成本。

3. 河南保险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最新数据显示, 河南省目前有25家寿险公司, 其中有21家中资寿险公司, 4家外资寿险公司;23家财险公司。仅这48家保险公司在河南省除郑州以外的十七个地级市设立中心支公司及其所属的营销服务部, 就需要大量的管理干部和营销干部:一个中心支公司配备两个领导:就需要48×17×2=1 632名中支领导;一个中心支公司设立五个部门, 就需要48×17×5=4 080名部门经理;一个中支 (寿险) 辖五个营业区, 就需要48×17×5=4 080名区经理, 预计新增需求量在5 000人以上。如果分支机构进一步的深入和扩张 (如向县域发展) , 新保险主体的进一步增加, 河南保险人才的需求量将更大。

保险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能否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 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兴衰。人才是保险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保险专业在中国还是一个较新的专业, 因此, 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的合格人才, 必将成为就业市场上佼佼者。

三、财经类院校 (专业) 要积极开展保险普及教育

根据调查, 保险业人才短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未开业机构人才储备不足, 二是已开业机构无人可换, 三是总部核心职位、专业职位既有部分缺人, 也面临后备干部短缺的矛盾。概括地说就是:高端人才、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后备队伍捉襟见肘。这些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有精算、核保、理赔、信息技术、产品开发、营销、客户服务以及各级管理干部等。

“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品种。研究设立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 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这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对中原经济区保险业提出的新要求, 河南高等院校应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在财经类院校、综合院校财经类专业中普及保险知识教育。

1. 高校开展保险普及教育是河南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河南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227.96万人, 从总量上来说数字是庞大的, 但专业结构不合理, 保险行业的专业人才稀缺, 根本不能满足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加, 农业保险新产品的开发等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因此, 河南高校有必要加快发展保险普及教育, 在会计、金融、管理等专业率先普及保险知识, 这样可以拓宽保险教育人才的培养渠道, 为保险行业培养“通才”, 缓解保险公司“缺人”现象, 为保险业良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2. 高校开展保险普及教育是带动全民保险教育普及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都被人们认为是较优秀的社会群体, 他们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有社会认同性和先进性属性,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其他社会成员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 通过在高校普及保险教育, 进而影响带动整个社会重视并加强保险知识的学习。大学生在掌握保险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与同学的切磋、与朋友的交流、与家长的沟通, 用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和理财观去影响带动周围的人, 有利于产生群体共同的心理活动趋向, 这将为保险知识的普及创造有利条件。

3. 高校普及保险教育有助于科学管理风险。

虽然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客观存在, 但并不是说在风险面前, 人们只能束手无策。学生学习保险知识后, 可以了解到风险是现代人无法避免的, 在普及保险知识的过程中, 应使学生了解风险的两重性, 即损失的可能性和获益的可能性,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风险特性, 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科学管理。

四、加强与保险实务部门合作

保险知识的普及、保险专业的开设, 都离不开教学实践, 实践性教学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于实践性应用极强的保险专业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也是保险行业人才需要中最重要的要素。

组织学生到保险公司实地考察和学习, 让学生了解掌握保险公司的总体运作和各部门职能, 使他们具备对专业岗位的一般认识。通过岗位认识实习, 学生能了解课堂上哪些知识是有用的, 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还应具备那些素质, 对自身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对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和实习实训课程有足够的信心和思想准备, 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与工作做好准备。

五、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河南高校保险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河南高校可以利用一切资源, 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保险意识教育、保险知识普及教育动, 为河南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进而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社会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 使保险这一“社会的稳定器”、“经济的助推器”更好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摘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对河南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河南高校应从加强学生保险意识教育、普及保险知识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保险意识,保险知识普及,河南高校

参考文献

[1]龚利明, 孙巍巍.高校开展保险普及教育的意义及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8) .

中原地方高校 第8篇

一是凝聚高等教育力量和智慧, 充分发挥好中原经济区建设“思想库”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描绘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第一次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的研究, 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校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需要高校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 河南高校要以服务经济区建设为目标, 以推动经济区发展为己任, 利用高端人才集中优势, 发挥专家学者的研究专长, 积极开展决策咨询, 并发挥好学术引领作用, 不断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发展战略建议以及解决有关重大问题的对策。

二是结合实际大力开展产学研, 发挥中原经济区建设“智囊团”作用。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 在区域经济创新体系中,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区域经济建设较为关键。而知识和创新是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 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都在这个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其中大学起着“核心资源”的作用。因此, 高校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地方, 而且要主动融入地方, 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以服务为宗旨, 在贡献中求发展。高校应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开展产学研合作, 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 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研特色, 提高高校科技支撑和科技辐射能力,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实现本地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从而为区域经济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中原地方高校 第9篇

一、发挥“人才库”, “动力源”, “思想库”作用

第一, 河南高校要充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库”。区域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河南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基地, 要培养出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第二, 高校要充当中原经济建设的“动力源”。中原经济区建设向河南的高等教育提出了科技攻关的需求、成果转化需求、高科技产业化需求、社会决策咨询需求等课题, 河南高校要加快科技研发和创新,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第三, 河南高校要承担起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思想库”作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之中, 河南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改革课程设置

从中原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内部看, 农业和畜牧业产品的生产能力都在大幅度提升发展;食品、有色冶金、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着力培育打造的六大优势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对经济区工业增长的贡献显著;第一、三产业发展较快, 已由“一二三”结构转变为“二三一”结构,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趋向高度化, 使得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要求切实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中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高校教育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 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 努力提高专业对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适应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教育, 必须立足区域, 着眼当前, 面向未来。

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经济结构调整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际需要, 河南高校要加快改革步伐, 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 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对于那些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及物流、城市规划、设计创意、文化传媒、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急需的专业要重点优先发展起来。

三、培养特色专业

专业是高校的“名片”, 是学校特色的标志, 好的专业能够带活一个学校。建立满足社会需要、服务区域经济, 能够充分就业的骨干专业群, 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是高校专业建设的目标。为达到此目标, 高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 根据就业的市场状况设置专业。就业状况是专业设置的风向标, 专业设置必须和就业前景紧密结合, 这也叫“以销定产”。第二, 根据区域经济建设之急需设置专业。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建设的思路, 搭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框架结构。第三, 实施精品专业建设工程。要大胆地改造老专业, 同时对那些不适时宜的、无就业空间的、又招不来学生的专业坚决予以砍掉, 优先扶持为区域内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服务的新专业建设。设置新专业, 建设“精品专业”要有前瞻性, 要进行周密论证, 舍得在师资、设备、场地上加大投入, 并加强其宣传力度, 扩大其社会影响。第四, 强化专业管理, 着力提高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和修正,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力提升其竞争力和带动能力, 使“精品专业”、“特色专业”成为学校的品牌, 积极为当地提供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和技术服务。

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要实现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效对接, 河南高校就要全面改善和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 尤其是要十分注重对那些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 比如高级信息类的管理人才。随着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需要, 河南高校要按照现在用人企业对于信息类人才素质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中, 在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 要将管理类相关课程比如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列入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 将IT技术类相关课程列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专业的必修课。高校为了实现人才的实际应用, 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拥有现代信息化技术, 又同时懂得行业的专业知识, 熟悉具体管理方式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高校还要根据用人的需要注意培养多层次人才, 加强微观层次中基础人才的培养, 对学生通过引导, 使大学生树立从基础人才, 从一线员工做起的决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增加那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比如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普及方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 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 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 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匹配的有效途径。河南高校尤其要加强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等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全面合作, 跟上中原经济区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发展需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首先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 然后企业提供出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在高等院校或职业学院的各类专业中挑选学生, 最后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直接参与高校的教学过程, 与高校共同创建企业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在企业与高校合作过程中, 由于要共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具体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 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六、强化实践技能, 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培养出真正有动手能力的优质学生, 高校要加大实验、实训、实习的力度, 办出教育特色。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例更应调整和扩大。为了切实做好实践教学, 还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第一,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根据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要求, 高校的毕业生除了获得毕业证外, 还要至少拿到一个职业资格证书。这为毕业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提供了保证。第二, 高校要加大对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实习、实训的设施设备和场地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学校要加大实践教学所需硬条件的建设, 实现设施先进, 功能完善, 训练场所规范, 办学条件优越的硬环境。软环境要通过对现有教师加强技能培训和从外部引进富有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的高级技师的方法, 来实现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七、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主要是着眼于职业品德、职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职业情商的养成, 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还要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的精神。高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 结合河南产业发展趋势, 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科学设计;引导学生目光长远, 求真务实, 学好专业基础知识, 扎根河南, 为中原经济区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中原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未来中原经济区建设, 要加快现代产业的发展,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根本保证。河南高校只有深化改革, 加强内涵建设, 才能实现与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良好对接。本文论述了河南高校教育与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发展对接的主要途径, 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原地方高校】相关文章:

中原音乐05-20

中原西路09-05

中原名校范文05-20

中原经济区06-22

中原文化论文提纲08-09

中原体育文化论文05-06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05-13

弘扬中原文化范文06-01

中原名校高三联考08-16

中原体育文化论文提纲08-25

上一篇: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下一篇:企业绩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