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电影音乐范文

2024-09-16

欧美电影音乐范文(精选12篇)

欧美电影音乐 第1篇

一、失意的音乐家

什么是音乐家?音乐家是一个广泛的名词, 专注于音乐领域的艺术家都可以称的上为音乐家, 任何人无法因为其暂时的成功与否而提供一个客观的界定标准, 音乐电影通过对逆境中音乐家与励志音乐故事的表现更向人们说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影片《疯狂的心》描述一位酗酒成性的落魄乡村歌手“坏小子” (杰夫·布里吉斯饰) , 在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巡演的途中遇到女记者简 (玛吉·吉伦哈尔) , 两人擦出爱情的火花的故事, 电影的主线一直围绕着这位失意的音乐家如何走出阴霾, 积极面对生活的问题而展开, 没有了曾经那么多歌迷的“坏小子”, 无奈只得在乡下的小酒吧做表演, 还有什么能比年过半百但仍居无定所、喝一杯酒都要记账的生活更槽糕的呢?电影将“坏下子”设定在这样一种窘困的处境当中, 就是要看他会以怎样的方式走出来, 而“坏小子”也没有让观众们失望, 与简的爱情为他带来了音乐创作上的灵感, 这一次“坏小子”没有继续“坏”下去, 他将这些灵感谱成了歌曲, 并获得了乐迷们的再次肯定, 最重要的是她也收到了来自简的祝福。简让“坏小子”意识到自己应该重拾昔日的生活, 从而努力戒酒改过自新, 男女主角虽最终没能走到一起, 但影片也以两人对于这段感情的释怀作为合理的结尾, 让观众们放下了心中对于两人能否牵手问题的疑虑, 而扮演“坏小子”的杰夫·布里吉斯本人也凭借在电影中的精彩表演, 斩获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小金人加冕影帝。

二、追梦的音乐人

以追梦的音乐人作为人物设定的音乐电影, 从近些年影片的产量上来看也是较多的, 例如在北美获得良好口碑与票房的音乐电影《歌曲改变人生》, 电影也在北美地区上映一年之后被引进国内院线, 并以今夏最浪漫的约会电影标签吹响了进入今夏暑期中国电影市场的号角。

影片以不得志的音乐人丹 (马克·鲁法洛饰) 与失恋的格雷塔 (凯拉·奈特莉饰) 两位对音乐一直怀揣梦想与追求的音乐人的音乐故事展开, 格雷塔在酒吧中的表演被丹不经意的路过遇到, 只是一把吉他与人声的简单歌声却激发出了丹的音乐灵感, 丹下定决心要与格雷塔成为搭档一起录制专辑, 追梦的道路就此展开, 没有钱去租用录音场所, 手提电脑、录音软件、动圈式麦克风还有纽约这座城市便成为了他们的移动录音室, 带着对音乐梦想的那份执着, 录制专辑的足迹遍布了整个纽约, 在这里, 他们的音乐情感得到了酣畅淋漓释放, 而这张专辑也以一天1万张的成绩为他们的付出交上了最好的答卷。

随着2012年《完美音调1》的成功上映, 作为同系列中的第二部《完美音调2》在今年如期于院线和影迷们见面了, 影片延续了第一部的剧情, 贝卡 (安娜·肯德里克饰) 率领巴顿大学阿卡贝拉女子无声合唱团终于出人头地, 在应邀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生日宴会献唱时, “胖艾美” (蕾蓓尔·威尔森饰) 竟意外走光, 令合唱团和学校蒙上了极为恶劣的坏名声, 更被禁止纳新及公开演出, 不出意外, 以女主角贝卡率领的合唱团并没有因此放弃, 他们用心编排歌舞, 抓住了最后的机会, 力缆狂澜的战胜了来自德国的劲敌, 挽回了失去的名声, 并在阿卡贝拉的世界锦标赛上与老成员一起称霸总冠军!两部电影对音乐追梦人的人物设定可谓都是极具代表性的。

三、音乐家背后的支持者

在通往音乐的成功道路上, 成就音乐家们的除了自身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和为之挥洒的辛勤汗水, 更离不开的便是背后默默关注并支持他们的那些人,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扮演这些角色, 不出意外会被时常提起, 但在音乐电影中, 我们却会因为他们配角的身份而忽略这些人的存在。

影片《曾经》是一部以音乐圣都都柏林街头为背景而展开的当代爱情音乐电影, 影片描述一位街头音乐家 (格伦·汉塞德饰) 与一位捷克移民的女孩 (玛可塔·伊尔格洛娃饰) 一起排练, 灌录一首首记录着他们爱情歌曲的故事。影片中男孩靠着街头卖艺与帮助父亲的修理店赚来的钱维持着生活, 捷克女孩同样热爱着音乐, 男孩心中一直有着制作专辑的音乐梦想, 女孩惟一的乐趣就是弹钢琴和创作歌曲, 但由于负担不起, 只能每天到善心的琴行老板店里满足自己的心愿, 慢慢接触中, 他们清楚的了解了相互的处境。因此, 女孩尽其所能帮助男孩录制了一张专辑, 而带着这张专辑, 男孩启程前往伦敦, 踏上了追寻音乐梦想的道路, 影片最后, 女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那便是男孩用原本不多的积蓄为她够买的一架钢琴。

与其说这些支持者的人物形象存在于配角中, 不如说他们存在于电影的每一个角色里, 因为在音乐电影这个有关音乐的世界里, 每一个失意、正在追梦的音乐家都可能成为慰藉彼此心灵最有力的支持者。

摘要:自192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以来, 以音乐家和音乐生活为表现内容的音乐电影便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音乐电影的题材内容取自于音乐领域, 因此电影在塑造人物方面有着相对固定的人物设定, 失意的音乐家、追逐梦想的音乐人、以及在他们背后默默的支持者都成为了编剧和导演在写成剧本, 通过荧幕呈现给观众的不二之选。

关键词:欧美音乐电影,人物,形象,塑造

参考文献

[1]许南明, 富澜, 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2]吉尔·内尔姆斯 (Jill Nelmes) .电影研究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

欧美励志电影 第2篇

传奇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传奇色彩的故事和经历本身,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和其中蕴藏的道理: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如要取得成功,必须允许和包容错误以及不足,将发生的一切无论好坏都作为一段宝贵的经历,处于低谷时别放弃希望。若在郁闷万分时,自己无法解脱,就请看一下这部影片吧,会带给你不小的收获的。

记住!表面上是弱者,但决不代表他是真正的弱者,弱者你的心中!

7.克莱默夫妇

好的剧本,好的演员,我向来偏爱的法庭戏,家庭伦理戏,统统集合在一个片子里,这个片子就是《克莱默夫妇》。我面对这样的电影,看一遍两遍根本无法客观,因为实在太易入戏。

整个片子的手法很规矩,唯一感觉到有一点“特殊”的是结尾,与很多国内的家庭题材影片不同,最后一个镜头是女人进了电梯准备上楼见孩子,一道电梯门把夫妻两人隔开,影片结束。用一句很俗的话来形容:简洁而意味深长。想到国内的一些所谓的温情片,总是把故事讲得圆满至极,甚至还要狗尾续貂地加上孩子长大以后的内容(《暖春》、《父子》等等),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电影,才是讲故事,才是编剧,才是有拓展。看人家好莱坞,30年前就做到了你再过几十年也未必能领悟到其中奥妙的事情。

有一种演员可以达到一个境界——如果一个片子不是他演的,这个片子也就不存在了。达斯汀霍夫曼之于《克莱默夫妇》就是这个境界。小孩子是天生的演员,演得好不足为奇,一个大人能演成这个样子,这个影帝真不是盖的。至于大家从《克莱默夫妇》就是开始吹捧一直吹捧到《穿prada的女魔头》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我觉得表现很一般,也许是《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莎拉的角色过于深入人心,看她其他的角色总带着莎拉的影子,所以很期待学校的FTP传《穿prada的女魔头》,看了之后将会更加客观地评论她的演技。

6.死亡诗社

在中央台看到这部电影的推荐于是下午找出来看.开始时以为只是一个很平淡的电影.其实从开始到结束也真的是很平淡.但平淡中电影里的老师,学生却时时的激起我们对少年时经历的回忆.对青春对生命自由的启示.我们有多久没有按自己的想法去活.有多久没有及时享乐.或许你可以说你在及时享乐.而这种及时享乐只是我们放纵身体,放纵肉欲,试问一下.我们的灵魂真的在享乐吗?我们这一天过得快乐吗?

关于诗,好像从复员后,我再也没认真的去拿起笔去写诗.那个喜欢坐在树下抱着白色笔记本,望着天空,倾听生命流动的少年.用短短的文字记录他对生命对生活的理解.现在回想起来,一切好像是电影里的一幕.不在发生在自己的生活里.

也曾试图静下心来去写一些东西.然后,那时的激情,被现实生活打磨掉的理想.让写出来的东西都变了味道,有太多的东西渗入在里面.它变得华美,它的灵魂不在真实.读起来虽然依然能说出生命的一些真谛.然后,却不在触动自己的内心.不是真实的.有太多虚假的东西.朋友说,有时我活的很假,确实是.谎言,流言,放纵.这是在少年后,最常出现在目前生活里的词.还有多少激情与理想我们在坚持?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一直很憎恨那些束缚人思想的人,然而太多,以至于形成了风气,没有办法改变的,你想成就自己的事业,想追求自己的生活,好的,在你没有被世俗或是成见逼疯前,抓紧时间,你的时间不多了!

5.美丽心灵

很难想像我竟然一直拒绝看这么优秀的一部片子。

可能是片名让我觉得这是一部烂俗的文艺片吧。

故事讲得很好,演员演得更棒。

我的问题是,纳什是怎么能够栩栩如生的看到那些幻觉人物的?

甚至构造出那么多合情合理的细节?

要知道,一个没有离开过家乡的非洲土人,应该没法想象纽约的高楼大厦。同理,那些辐射密码,宿醉的同宿舍人,都是怎么回事呢?

还是说,精神分裂的情况下,就能凭空想象出一切的一切?

最后,不得不承认,有些天才,的确行为很像怪人,不为常人理解。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挺好。

4.洛奇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和懦弱的,一旦遇到不如意,便可能会产生否定自己的念头,所以大部分人需要看卡耐基梅隆的书,去听成功学讲座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事情。

我觉得,励志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它是你对自身的认识和超越,如果了解自己都需要别人来帮忙,那即便你“成功”了,又有何意义呢?

人生无所谓成功与否,对于短暂的生命,无论怎样辉煌或者怎样虚度都没什么实质的差别,关键在于你用心体验了生命的全部没有,而不是成功的体验或者失败的体验,体验本身就是美丽的。

洛奇是所谓励志片的经典,没有什么电影比它能在超越世俗功利理念上更让人热血沸腾的了,其实,影片结尾经历15个回合的摧残仍然站立在拳台上的洛奇早已是人们心中的胜利者,导演完全没必要画蛇添足般指出几个裁判对点数判罚出现争议,即3个裁判有2个支持卫冕拳王,1个支持洛奇,哪怕就是3:0判罚拳王获胜,哪怕30:0,都无碍于洛奇挑战自身的成功,2:1之类的争议是瑕疵,一个三流拳击手经过短短五个月的魔鬼训练,就有点数击败拳王的可能,那么这个世界,成功实在太简单了,我不喜欢这样的成功,虚伪。

最后,我虽然喜欢洛奇1-6的一系列,喜欢史泰龙的表演,喜欢里边激荡人心的音乐,然而我不得不说,如果洛奇只拍第一部,那它无疑可以得到满分10分,而出了洛奇系列之后,洛奇1只能给9分。

3.当幸福来敲门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等 第3篇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

编辑、剪辑:王小峰 章雷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该书也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增补的,这让我们有机会能查阅到大量信息,在词条选择和对词条把握上,有了更大的空间。此次增补,除了修改了原来词条的错误,还增加了最新信息,同时也增加了300多个新条目,新增内容大约有70万字。

嘻哈文化发展史

作者:袁越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嘻哈,那么,什么是嘻哈乐?它的文化形态与其他音乐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内在关联?它究竟要表达出年轻人哪些方面的气质?通过这本书,你将了解到一个更清晰的嘻哈文化历史。

丰子恺音乐夜谭

作者:丰子恺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萃取了丰子恺文集中有关音乐的126篇美文的精华,以最洗练而明确的方式,汇集成一部艺术小百科。除正文以外,分设边伴、对话栏等多种形式。让丰子恺面对面与你细谈,娓娓讲述关于艺术人生、艺术鉴赏与音乐入门的点滴常识,分享他最真实的心灵感悟。

琴语人生

作者: 让·法希纳(法) 袁俊生/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法希纳一直提倡“乐中有物”,主张演奏者的内心要与音乐有完美的交融,将真实的自我完全展现出来,做到琴随心动。在法希纳的笔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当音响、乐章、身体和谐地融为一体时,那就是音乐带给演奏者最大的幸福。

水莲

出版社:风潮有声出版有限公司

本辑音乐以莲为题,作曲家运用六种不同音色的主奏乐器,分别素描六种著名中国莲的曼妙风华。花与乐的巧妙遇合,使得六首曲作充满了生动、细腻的表现力,将琴、箫、琵琶、柳琴、曲笛、笙、筝、排箫等乐器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NO3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阿什肯纳齐演奏,海汀克指挥音乐厅交响乐团。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史上所有钢琴协奏曲中弹奏难度最大的一首。炫目的技法固然仰之弥高,难以把握的极端激情更是如同洪水猛兽。

曼托瓦尼精选

出版社: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曼托瓦尼,轻音乐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在他有生之年,唱片总销量已达3500万张。辑录大师生命中最经典的近四十首风靡世界的永恒金曲《红磨坊》《月亮河》等,几代人青春与回忆的至尊收藏。

维也纳男童合唱团500周年纪念版

欧美电影音乐 第4篇

90年代初期, 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对流行音乐的选择在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的趋向。“初中生是放弃内地, 直奔港台;而高中生就开始放弃港台, 直奔欧美;大学生则是自然而然地热衷于摇滚乐。”1改革开放后, 人们在经济上日益富足之后,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非经济上的社会需求。对于青少年来说, 他们大多数还未能自立, 没有真正踏入社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对未来就有着更多的幻想和憧憬, 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需求也格外强烈。同时, 大多数的父母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物质基础, 因此, 青少年构成了流行音乐消费的主体。另外, 从本能上讲, 他们也自然地趋向于更强势的文化形态, 港台和欧美流行音乐在内地的大流行即与此有关。这个时期, 内地的流行音乐还在进一步发展, 80年代中期刚刚出道的许多歌手这时已成熟, 到“94新生代”的出现, 标志着内地流行音乐又一代新人的诞生。他们有着与前人更加不同的音乐状态、概念、目标, 他们以张楚、高晓松、郑钧为代表。这也暗示着90年代中后期, 流行音乐更加明显的国际化进程, 与传统文化特征的告别和强烈趋向于国际强势文化的开始。大众真正开始面对着多元的选择与接受的局面。

早在80年代初期, 由于国门的打开, 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港台、欧美 (稍缓慢) 流行音乐的涌入就给国内原本相对独立封闭的音乐文化格局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契机。很快, 内地、港台、欧美流行音乐的交流互动产生了影响, 并在90年代爆发。伴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从以往的单一模式转向以市场需求选择的多样化。在当代世界信息传播及时、迅速又频繁的条件下, 欧美及港台的流行音乐以更大的规模, 循音像制品、境外电视和广播、赴大陆舞台演出等多种传播渠道, 对大陆流行音乐发起了一波一波的商业攻势, “使得港台音乐和欧美音乐在1990-1993年之间几乎垄断了电台娱乐性节目的市场, 并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的‘追星族’。”2同时, 在90年代, 大陆与港台流行音乐之间的关系也从以往的战斗式的、争夺市场式的文化冲突过渡到联手合作的发展方向。这是由于在日益接近的生活模式中, 音乐感觉也在靠拢。摇滚乐在1992年得到正式认可, 使得内地流行音乐完成了在音乐结构上的根本转型, 即由一个时期的单线发展进入多元互动的时期。

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 大陆流行音乐的典型特征是全面的商业化和市民化的倾向, 音乐的传统文化使命遭到了全面的消解。卡拉0K在大街小巷的风行, 偶像崇拜和舞曲音乐的盛行, 使得内地、港台的流行音乐越来越显示出强烈的趋同性。音乐风格上的多元化、国际化和艺术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消费观念越来越取代了艺术观念, 文化的使命感日益淡薄。即使在摇滚领域, 批判的意义也日益为不可抗拒的商业需求所淡化, 流行音乐的功能越来越向纯娱乐方面靠拢。”3从某种程度上说, 流行音乐开始回归本位。流行歌曲的主题与题材本来就是主要以“传达信息、诉说性爱过程、描述日常生活、发现表象世界”4等为主要内容。

大陆流行音乐进入90年代以后其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世俗内容日益彰显。这里说的“世俗”是与80年代初期的歌曲内容相比照的。总体说来, 80年代的流行歌曲政治色彩依然存在, 只要看看历届“晨钟奖”获奖歌曲就可知。当时的歌曲主题与题材主要是:一、歌颂军队的生活或歌颂解放军及其家属的, 如《军港之夜》、《泉水丁冬》、《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二、歌颂党或祖国, 表现爱国主义的, 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党啊, 亲爱的妈妈》、《可爱的中华》、《我爱你, 中国》、《妈妈教我一支歌》等。90年代的流行歌曲更多的是关注日常的世俗生活, 跟着感觉走取代了跟着理论、政策走, 人恢复了自主的地位, 不再相信那高而又高、玄而又玄的空洞教条了。

“在西方, 世界俗化的主要意思是‘解神圣化’即宗教与人们的日常世俗生活脱钩、世俗政治与教会权利的脱钩, 民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再与一种神圣的精神价值相关联, 人们不再到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合法化依据。……在中国, 世俗化在消解的不是典型的宗教神权, 而是准宗教性的集政治权威与道德权威于一身的专政王权。……中国的世俗化变迁有着与西方相似的一面。所以在世俗化过程中, 必然凸显出大众对日常生活幸福本身的强烈要求, 凸显出人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在消解神圣化以后的多元化, 商品化与消费化的趋势。具体就表现为人们对实实在在的、具体可见的物质改善与情感寄托的追求, 再没有崇高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理想主义。”5这就是为什么“祝你平安”、“每一天都要祝你快快乐乐, 每一分钟都盼你平平安安”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互助的核心内容。激进之后人们反思的结果就是:连自己的生命、幸福都不存在了, 祖国的事业也未必能干得好, 因此对个体的关注也就很正常的放到了生活的首位。

但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是, 这种主要以个体关怀为主的世俗情感并不一定就是不健康、不道德, 消极颓废的, 或被冠之以享乐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等字眼。实际上, 它是抛弃了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压制世俗生活的那种信仰或终极关怀。在传统社会中, 集体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是在某个集体中展开, 个人并没有独立地位。这从过去很是强调工作“单位”就可以看出, 人从生、老、病、死, 连结婚、离婚都需要单位出面, 个人的空间有限, 因此也很自然的依赖于一种外在的东西。而在以人人平等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 首先是个人, 一个个享有一定权利又承担一定义务的个人构成了社会,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 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个人的行为更有赖于自我的独立判断和决定。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那种以集体的名义、以种种集体的信仰来维系社会活动的方式就很自然的不能适应新型社会的需要, 个人也必须回应这一要求, 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 以独立的个体面对世界。

在中国, 由于正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 因此, 不论是从外在的体制还是人们内在的心理, 都需要一步步的调整。由于这些调整往往落后于现实的经济形势的发展, 因而, 这个时期人们的心态也多种多样。适应性差的、缺乏独立精神的人可能会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那些站在时代浪潮前列的人却可能踌躇满志, 但大多数人更可能会不知所措。总之, 这个时期人们心态各异并往往多种矛盾复杂的情感纠缠混合在一起。因此, 各类歌曲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从《爱的奉献》、《渴望》、《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好梦》等歌曲可以看出人们对建立新型人际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渴望;《外面的世界》、《雾里看花》等歌曲则反映了在改革开放引动的社会的飞速发展中, 人们面对巨变表现出的对现实的无力把握、无

关于艺术与生命的思考

王艺蓓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摘要】“何为艺术”这个问题困扰了古今诸多哲人, 本文不对其做定性探讨, 只是从艺术与其他范畴 (模仿、情感、形式、生命) 的关系中试图发现艺术共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生命力的激发。并且就前卫艺术以及艺术边界的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模仿、情感、形式、生命、艺术边界

艺术是什么, 这个永恒的疑问令古今中外的学者们绞尽了脑汁。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艺术“模仿说”是雄霸西方千年的艺术理论, 直到17世纪, 古典主义艺术家们还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然而模仿说把艺术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 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这仅仅是从艺术的认识论功能来把握艺术的本质, 显然是存在着局限性的。随着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高扬, 人的价值、自由、主体性等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浪漫主义艺术潮流也随之勃兴, 艺术强调艺术家个性的自由张扬和展现, 与之相应的是艺术“表现说”。表现说批评模仿机械复制, 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可以见出, 表现说俨然把艺术当成了表现人的感情的一个手段。于是,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但是对于何为“意味”却解释不清。

纵观西方2千年来对艺术的理解, 不难发现其关注的视角经历了从物到人、从人的情感到人的生存状态这样的一个过程, 可以见出, 人类对于艺术的认识愈来愈重视人本身的生命存在。事实上, 笔者认为艺术的归旨正是人生命的积极存在。

人们常常说艺术模仿什么, 再现什么或表现什么, 把艺术当成了具体物或具体形态的替代品, 笔者认为, 艺术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范畴, 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或某种预设, 也不再是一种认识工具或某种共同本质的知识形态, 而是一种生命的体悟过程。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 就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因此人们在很多方面不得不以委曲身体乃至心灵的自由为代价。人, 恰恰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并能不断自我调适、自我修复的灵性生物, 面对残酷的世界, 在另外的方面寻找到了一种生命得以健康存在的平衡。而艺术, 就是通过人们的想象、直觉的顿悟等构造出的另一个精神性体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 人们感受到生命的跳动、心灵的震颤以及精神的自由。它让人们脱离生存的牢笼, 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无限的宇宙互相融合、互相对话。艺

所适从, 但又必须适应的无奈;而《游戏人间》、《潇洒走一回》、《爱江山更爱美人》等歌曲所表现出的则是一种游戏的心态。人不可能生来就是游戏人生的, 这种心态的造成往往是由于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 人们对只有竞争没有感情的生活的不满, 但又不得不投入其中:生存就是竞争, 不是可以任人选择的游戏, 而是必须参与。因此, 这种看起来似乎有点消极的思想, 正是人们在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形成之中不得不经受的心理上的考验, 无法真正在现实层面上潇洒走一会, 只能到歌声中实现了。

正是由于整个社会的世俗化进程和流行音乐自身的性质, 决定了在90年代随着听众接受范围的扩大、心态的多样, 各种各样的流行音乐都各自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除内地、港台外, 欧美的流行音乐也大规模的进入中国, 听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可以说是流行音乐群“星”灿烂的时期。80年代中期已经崭露头角的内地歌星如崔健、韦唯、毛阿敏、孙国庆、田震等风头仍健, 新星们更是当仁不让, 如刘欢、那英、李春波、毛宁、杨钰莹、林依伦等;同时, 大批乐队组建并走向前台, 如“黑豹”、“呼吸”、“唐朝”、“1989”等。1990年2月, “ADO”、“状术无须以模仿为目的, 亦非表现情感的工具, 也并不仅仅是简单无意义的形式, 它以生命为主体, 以心灵的自由为方向, 模仿世界和表现情感等等只是其手段而已。

艺术作品的素材往往来自于大自然, 而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且神秘的, 先辈们对其怀有无限的惧怕和敬畏之心, 故而难免会造成这样的错觉:艺术即对自然的模仿。现在的理论界已经对这种有失偏颇的论断有了客观的认识, 它只是把艺术当成了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 勿庸置疑, 这种理论还停留在认识论的高度上, 显然是不可取的。然而笔者在此萌生了一个疑问:虽说“模仿说”以现象“掩盖”了本质, 但为什么这种理论能如此长久地迷惑人们的眼睛呢?在那些所谓的“模仿”过程中是否恰好经历了艺术之成为艺术的过程?笔者在此妄言:是的。艺术家显然并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 如果纯粹是为了模仿, 普通人的摄影就比大师的绘画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那么又是怎样的原因让艺术家有了“模仿”冲动呢?笔者认为, 被模仿的对象所透露出来生命的活力, 正是这种自由的生命活力让艺术家充满了蓬勃而不可抑制的创作欲望。

众所周知, 人是情感动物,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对朋友的忠诚、对爱人的依恋、对祖国的热爱、对弱者的怜悯、对恶人的憎很等等。并且, 这些情感只有以某种方式或通过某些途径抒发出来, 人才能得到一种平衡。而艺术, 因其无功利性轻而易举地直入人们的情感深处, 于是, 人们把艺术当成了抒发情感的一个极佳途径, 并且认为抒发情感即艺术的归旨。事实上, 很多, 特别是现代的一些艺术作品并不抒发任何感情, 如:凯其的《4分33秒》你能说它表达了什么感情么?等等。那么, 披着“抒发情感”外衣的艺术作品, 究竟暗含了怎样的“特质”才使其冠以艺术的称谓呢?笔者以为, 是生命力的迸发。人的情感, 饱含了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凸现了人们的生命在受到触动时的反应, 正是这种反应, 恰好证实了生命的存在及意义。艺术家在生

态”、“呼吸”、“女子”、“唐朝”、“1989”六支乐队联合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1990现代音乐演唱会”, 一时盛况空前。港台歌星更是数不胜数, 齐秦、苏芮、赵传、姜育恒、潘美辰、王杰、童安格、周华健以及“四大天王”等。欧美如“甲壳虫”、保罗·西蒙、惠尼特·休斯顿、理查·马科斯、莱昂那多·里奇、“正直兄弟”等也渐为人所熟知。从流行音乐传播和接受的角度看, 这是一个流行音乐历史上最为多元化的时期。

参考文献

[1].金兆均《光天化日下的流行》,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第182页。

[2].金兆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文化》, 见《文艺报》 (京) 1997年3月15。

[3].金兆均:《世纪末的中国歌坛》, 见方全林主编《展望21世纪亚洲歌坛》,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第15页。

[4]. (法) 亨利·斯托夫·托尔格:《论流行音乐》, 管震湖译, 商务印书馆1997年9月第1版, 第93页。

欧美电影感想 第5篇

罗拉快跑,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为爱奔跑的故事。最终的目的是不变的,但是主人公却可以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断地从新来过。经过老师的分析才明白,原来片头展现的动画是罗拉在时光隧道里快速奔跑,为了回到过去,改变那不如意的现实。然而罗拉重新来过了二次,在第三次才达成了目标。

但是影片真的是基于这样的时光倒流设定进行的吗?罗拉和她的男友在一个红色的地方相依相偎,说着小话。这样的情节设定出现了两次,每次都是在罗拉没能成功达成目标后出现。而这两段对话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你爱我吗?”,第一段是女方在质疑,第二段是男方在质疑。

这样的情节设定让我觉得这三次奔跑更像是一场幻想的为证明爱的游戏。每一次的开头都是不变的,但是主人公每一次为达目的采取的行动却是不一样,最终导致结局的不同。同时周围的环境和人物的命运都会因为罗拉的不同选择而产生全新的变化。这是否寓意着,尽管每个人在社会中可能只是很渺小的一部分,但是却也紧密地与周围的人和事物相联,不经意的举动也许就会改变他人的生活轨迹。

前两次曼尼只是被动的在原地等待罗拉的挽救,最后一次曼尼也采取的行动,追上了拿走他钱袋的乞丐。当罗拉赶到约定的地点时,却发现曼尼并没有在那里等她,她带来的10万马克曼尼已经用不上了。曼尼很高兴,而罗拉更多的则是一种茫然。也许是因为做了很多努力,最后却什么都不被需要的无力感。但

仇恨与人性

“当鸟群飞越过阴霾天际时,人们鸦雀无音。我的血因等待而沉痛。”这是电影开头引用的诗句,描写了暴雨将至前令人窒息的静谧。而整个电影的基调也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是十分压抑的。

要看懂这部电影,首先先要对导演所在国家-马其顿的历史进行大概的了解。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分离成六个独立的共和国,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马其顿共和国便是其中之一。南斯拉夫内部长久以来的民族矛盾成为了直接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克罗地亚人(克族)、塞尔维亚人(塞族)和穆斯林之间的民族矛盾积怨已久。对当地民众来说,当国家濒临四分五裂时,民族之间的团结比国民之间的关系更重要。为了自保,为每户每人都配备了走私的武器。原属于塞尔维亚的马其顿,于1946年被铁托分离出来。1992年独立后又因为国名遭受了希腊的谴责,并被希腊经济封锁。在随后的几年,马其顿因为科索沃战争和内战一直不得安宁。虽然局势**不安,马其顿人民依旧寻求生存,追求生命中至善至美的东西。就像马其顿的气候: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又会低至零下30摄氏度。冰冷的死亡和炽热的情感注定在这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马其顿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电影“暴雨将至”就是描述发生在这个暴力、冲突不断的环境中的故事。(摘自《暴雨将至》——明日落红应满径 – 《暴雨将至》影评 http://i.mtime.com/LadyInSatin/blog/886089/)

对于马其顿的人而言,枪支是生活的必需品,暴力是话语权。生活在一个充满硝烟的地方,生命真如草芥。开头一群小孩子将乌龟围进柴棍里,然后用子弹炸飞。紧接着一群人疯狂寻找一个花季少女,只为要杀死她。还有小孩子对枪支很是向往,羡慕那些拿枪到处走的人。还有一支悠闲在房顶上散步的猫,无故便被扫射而死。猫凄厉的叫声和迸射的鲜血让我毛骨悚然。而那个凶手一脸自得畅快的表情真是无比的扭曲。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对生命的残忍与冷漠让人心阵阵发冷。

对于生活在和平社会的我们,那些国家的骚乱、战争、死亡,不过是每天每日众多新闻中的一条。不会真正明白,在那样社会里生活的人们是怎么想、怎样过着每一天,每一天是否有着担惊受怕和恐惧,那里的生命太过无常。

这让我想到,中国新疆的**和各种火车站伤人事件。那段时间,人心惶惶,害怕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自己就不幸的死掉了。毕竟对于这样恶意的事件,从来不分什么无辜与否。

记得有一次看到一则新闻,几个新疆人在某省无酒店旅馆向他们提供住宿,只得流浪街头,最后被收容在警察局。看到这里免不了深深叹息。因为少部分人的恶行,让更多无辜的人被排斥,被区别对待。当双方都带着有色眼镜时,当总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时,如何没有矛盾和冲突。

但愿和平永存!

纯粹

阿莫多瓦1951年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山村,在那里度过了贫困匮乏的童年。1967年,阿莫多瓦只身来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968-1974年,在国家电话公司做清洁工。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看电影和电影书籍,写电视连续剧,演话剧,参加音乐小组,拍摄超8毫米短片等等,当时这些“手工式”作品普遍内容粗糙,带有一种浓浓的稚气,但从中仍可看到阿莫多瓦带有野性和童贞的幽默以及无拘无束的对生活的热情。在这段打工岁月里,阿莫多瓦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地向他的导演梦靠近。(关于阿莫多瓦的一切——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导演风格_我的课堂我做主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96d929400100w6tf.html)

忍耐孤独与穷困、坚持梦想、保持纯粹,私以为是艺术家实现自我的必经之路。然而这三个条件无论哪一个都是很难实现的。在中国,在现今越来越趋向于用金钱衡量的成功与否的时代,更是如此。中国电影市场有的总是一些追求阵容强大、各种噱头造势以期高票房,却内容乏善可陈、雷点不断的烂片。总是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各种宣传中,对电影的制作与构思却采取不负责的态度,更不必说,一些演员让人无力吐槽的演技了。把艺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或者赚钱工具,那么,它所展现的内容也必定是功利的谄媚迎合的,有些甚至是不忍直视的。实在忍不住提一下最近上映的黄哓明、范冰冰主演的《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能把电影拍得这么烂也是种能力啊。演员阵容的强大到成了讽刺,不知所云的剧情、无甚关联的角色设置,简直像路人甲乙丙摆在一起,没营养的台词,还有近年来电影市场总喜欢乱用的电影特效。生生把经典的武侠故事扭曲成这样,也是让人“感动到泪流满面”。真心希望中国能多出些有责任的导演和编剧!

经常听人说,兴趣不能拿来当工作,因为成为了工作兴趣就很难是一件让人开心的是。而阿莫多瓦是否因为没有将电影当作工作所以才能拍出好的电影?这就不得而知

了。但是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阿莫多瓦可以一直保持纯粹地探索追求自己的电影世界,是使他取得一系列电影成就的重要原因。不管是他的鼎盛时代,还是西班牙进入“后阿莫多瓦时代”的现今,他的名气的盛衰并没有让他去让自己的作品去迎合市场。

对作品负责,是艺术家应有的态度。金钱,只是衡量艺术作品的一种手段而已。为了达到投资人的要求,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作品,那不是艺术家,是商人。

梦的解析与穆赫兰道

(一)在上这个课之前,我就看过了大名鼎鼎的《穆赫兰岛》,然而观影经历却不那么顺畅,总共看了三次,才完整的将其一遍看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只有看到至少3/2才能有些明白的体会到电影令人赞叹的构思。不过不得不说,电影前半部分的梦境描写有种让人如堕云雾中的感觉。如果没有从电影一放映就认真观看,很难察觉电影从一开始就是在描写梦境。同时梦境中出现的很多人物都没有向观影者交待他们的背景,甚至让人觉得这些人与女主人公没什么紧要关系。就很容易让观影人产生倦怠与沉闷之感。这也是前两次我还没有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的原因。但是尽管前两次并没有看完,依然能清晰的感受到电影给我带来的压抑和一些恐怖、粘稠的感觉。

后来偶然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看完,又想起这部电影,索性又将这部电影拿出来,耐着性子看到的最后。不得不说得益于梦的解析,我对这部影片看明白了不少。

电影中很多地方都能很好的与梦的解析中的一些理论相对照。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梦中的意象都来自梦者在现实中看到的或经历的一切。另外一点则是,梦是愿望的达成。

看完了整部电影,经过现实与梦境的比照,很明显梦中的意象都来自梦者在现实中看到或经历的。

我们发现,影片从一开始,准确地说就已经进入了梦境。一群人(准确的说是三对组合的重复出现)跳着热情洋溢的舞,并不知道跳舞的环境,而舞者的衣着也很生活化和平价。紧接着一位金发女郎在掌声和唿哨中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接着一对年老的夫妇和她一起出现,状似很亲昵地样子,像是在为金发女郎感到高兴。可以大胆猜测这是一场庆祝舞会。

而在开头的片断中不时有交叠的双手的影像出现。过一会儿镜头变得模糊,接着有着红色被子的床出现,并且有呼吸声从被子中传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前面出现的都是这位正在睡觉的人的梦。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梦者的样子,难道是开头出现的那个金发女郎吗?也许!

在影片放映到115分时,一阵敲门声传来,这是金发女郎(戴安)从梦中醒来。敲门的人是过来领取她的物品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正好可以从梦中的场景找到答案。在影片90多分的时候,梦中的贝蒂和黑发女郎来到戴安住的地方,敲门,是12号。开门的女郎却告诉她们,戴安住在17号,并解释说她和戴安交换了房间,而且戴安好几天没露面了,她也还有一些东西放在17号房间没拿。梦中开门的女郎说话的语气表明与戴安的关系并不好。这刚好和现实的情况相照应。这里我们可以判断这是戴安的梦。

梦继续进行,接着是在穆赫兰道上,一辆车在行使。黑发女郎(在梦中自称戴安)坐在上面,问道,你在做什么,我们不应在这里停。这里的场景正与现实中戴安坐车参加晚宴的场景对应。

梦的解析与穆赫兰道

(二)但是梦与现实必定是有差距存在的。梦中司机拿出了手机,意图杀害黑发女郎。但是在这个时候黑发女郎所做的车正好与穆赫兰道上的飙车党相撞,产生的车祸。黑发女郎也因此幸免于难,从谋杀中逃离。最后警察介入事故调查之中,但是在死者中并没有找到戴珍珠项链的人,一位警察望向穆赫兰道下方的居住区,似乎想要去寻找戴珍珠项链的人。这里可以大胆推测,是不是现实中的黑发女郎(卡米拉)遭人谋杀,却逃脱了,最后警察介入调查。而电影中现实部分也确实提到,金发女郎戴安雇凶想要杀卡米拉。戴安所雇的杀手正是梦中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杀手。而雇凶交易的场所正是梦中出现的咖啡厅。

在梦中,车祸后黑发女郎慢慢苏醒,接着踉跄着从现场逃离,但却受伤失去的记忆。而她逃离的地方正是金发女郎(贝蒂)姑妈家。

而贝蒂,由片头可知她在某比赛中获奖了,住在呆在好莱坞的姑妈家来发展她的演绎事业。贝蒂收留了这位黑发女郎(在梦中她自称瑞塔)。并且帮助瑞塔寻找记忆,搞清楚为什么有人要杀害她。可以看出在梦中瑞塔是很依赖贝蒂并弱势的形象。而且贝蒂有一次很好的试镜机会,她表现得很好,但是在最后关头因为瑞塔的事情自己放弃了试镜。没有成为那部电影的女主角。

而在电影后半段发现,在现实中黑发女郎和金发女郎的强弱势对比完全倒置了。电影试镜成功的是黑发女郎,而非梦中的金发女郎。现实与梦中的事实出现了嫁接和倒置。

而这则体现了开头提到的第二点,梦是愿望的达成。但是梦者的愿望往往隐藏的很深,需要分析梦中出现的各种意象并与现实进行比照,才可能得出愿望是什么。此外,因为是隐秘的愿望所以才会以梦的形式出现,但是这仍是不安全的,所以在梦的产生过程中,潜意识又会对其设立各种审查制度。最终呈现的梦往往让人觉得很奇怪荒谬,好像自己根本没有经历过,但是仔细一分析,却可以发现又可以从记忆中找到那个对应的细节。但是在梦中很少以一种简单明了的形式出现,更多的可能是不同意象的奇特组合。

在这部电影中的现实部分我们可以发现,黑发女郎与金发女郎是一对同性恋人,但是最后黑发女郎却要与一位导演结婚,并将金发女郎抛弃了。而黑发女郎在现实中是很成功的,而金发女郎则一直不得志。所以金发女郎面对这一切无力改变则选择了极端的方式-买凶杀人。那么梦所反映的愿望则可以大胆猜测,金发女郎希望自己是强势的成功地一方,而她的恋人黑发女郎则需要依附她,不能离开它。同时在梦中那个导演总是很倒霉,一直郁郁不得志。这也许正是梦者的愿望,金发女郎希望现实中那个导演诸事不顺。

电影里的欧美小清新 第6篇

近年来,国际影坛仿佛集体碰上了一场名为“小清新”的瘟疫,病毒的传染速度非常快,一旦染上都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同的是,国内小清新无疑是非主流的,而西方的小清新遍地都是,这点在许多电影中都可见一斑。

美国小清新的好莱坞烙印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中国人,哪个国家的电影看得最多?答案十有八九会是美国。既然看了那么多,国人难免都会看过几部美国小清新电影。其实,美国人拍的小清新电影怎么也摆脱不了骨子里的好莱坞基因,就算再文艺也要带上点美式幽默和梦幻色彩;为了激发观众的兴趣,一般都会挑选美男和靓女,捎带着也会搞点煽情,让你挤出几滴眼泪。

《一天》是典型的美国小清新电影,电影中的故事其实全世界都在上演:男女主人公大学毕业了醉酒相遇,明明就一见钟情了还不承认,此后每年他们都会有一天相见,可每次都是以那句“But we' re friends(可我们是朋友)”代替那句“But I love you(但是我爱你)”,坚守着那层界限忍不住也最多不过亲一下。就这样,两人在做了13年朋友之后突然发现,爱情这件事的确像病毒一样会蔓延在身体里,只有相爱才是最好的解脱。然而就在此时,悲剧发生了,突遭车祸的女主角离开人世,而男主角却还得一个人继续生活下去。

这部电影让人想起那道著名的甜品“香蕉船”,吃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吃水果还是冰淇淋,但如果吃得慢的话,香蕉就真的“沉船”了。影片其实反映了美式小清新的现实处境:青春就是荷尔蒙作用下的一场狂欢,矛盾与纠结会贯穿其中。爱情不需要太多表达,也不需要气急败坏地问对方“到底爱不爱我”。小清新没有那么多理性,他们没那么老成,但也不至于特别感情泛滥,而是像孩子似的玩着谁先表白的游戏,在观众看来,这样的场景就足够温馨。

《一天》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打动了无数小清新,整部电影以一首淡淡的背景音乐贯穿始终,画面是偏灰色的复古色调,搭配温情又调皮的台词。小清新们都还年轻,遇到电影中男女主角青涩的大学时代自然很快产生共鸣。那时的女主角如此清纯,没有厚厚的粉底妆,没有艳丽的红唇,只有一副黑色的大眼镜和一堆写论文的材料,没有爱马仕,没有香奈儿,只有从箱底翻出来的棉布裙。这样的女生最真实,也最动人。

在初恋风盛行的当下,全世界人民都沉溺在少年时期的青涩时光。有美好可以回忆的人毕竟是幸运和幸福的,至少能够回味。《怦然心动》就是这样一部小清新电影。导演运用男女两个小孩儿的内心历程来分别呈现,小男孩布莱斯对小女孩朱莉从反感、躲避、厌恶,再到鸡蛋事件的内疚,其实朱莉从来都没有离开布莱斯的视线,而朱莉的改变,也让他开始试图了解她,后来竟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爱上了她。

朱莉则可谓是一见钟情,而布莱斯对待朱莉重视的梧桐和鸡蛋非常冷漠,这样强烈的冲击让她开始思考布莱斯是否值得喜欢,当她发现布莱斯并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美好,决心忘掉他,真的忘得了吗?电影后半段,当朱莉因为布莱斯的无知软弱决定渐渐忘掉他,布莱斯却开始强烈地关注朱莉。朱莉想忘不能忘的无奈,布莱斯因为朱莉产生的心烦意乱,交织在一起。

“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就在朱莉苦苦挣扎的时候,男孩布莱斯的外公好像发现了她的心事,在一次交流中,老人对她说了以上的话。这几句看似小清新的台词,竟然从一位老人口中说出,着实意味深刻。电影从头到尾,男女主角的直接交流都很少,而同一件事儿的不同心理,除了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惊喜。女主角朱莉一开始并不受人待见,她固执、无理,但你后来不得不渐渐被她的独立与坚持所吸引。

欧式小清新也有小烦恼

一个欧洲人在街上闲逛,随便拍一部电影可能就是小清新的形象。贾樟柯的《小武》在国内算不上小清新,要是让白皮肤的欧洲人来演的话,极有可能是一部小清新电影。这跟欧洲人的生活态度以及相对优越的整体环境有关。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很多雅士每天等着欣赏开铡,据说比歌剧刺激多了,有脆弱的小清新们当场就被吓晕,可第二天照旧赶场,乐此不疲。这就对了,学会故作镇定是法国小清新的必修课,而法语是小清新星球上的第一语言。

当一个人问另一个人“CAP PAS CAP(敢不敢)”的时候,另一个人必须说“敢”,这就是游戏的规则。在法国电影《两小无猜》中,小男孩于连和小女孩苏菲的相遇即开始于这样一场孩童的闹剧,一个精美的铁盒子就是他们游戏的见证。说脏话,扰乱课堂,在校长室小便,内衣外穿……

“你敢不敢?”小清新就连分手都与众不同。先是苏菲提议两人分别4年,挑战的内容是于连敢不敢伤害苏菲。4年时间悠忽而逝,于连还是找到了苏菲,为了游戏的胜利他决定另娶她人,更狠的是,他邀请苏菲做伴娘。受到伤害的苏菲在于连的婚礼上抛出铁盒子“你敢悔婚么?”谁能想到,原本最亲密的朋友如今却伤害对方最深。这次分别依旧是一个约定,时间是10年。在这一次分别期间,于连拥有了一切,家庭、事业和朋友,就是没有苏菲的生活令他失魂落魄,丧失激情的生活实在没劲。

一个游戏两人一玩就是十几年,于连和苏菲什么都敢,除了承认彼此相爱。这是一部自残的电影,但导演却把它拍得鲜艳明快。独白和奇特的时间感打破了一般的叙事性,强迫人不去注意它的残酷性和悲哀。就好像很深的绝望与痛苦,表现出来的未必就是面如死灰泪如雨下,而是诡异的笑容。

另一部经典的法国小清新之作《天使爱美丽》像一首歌曲,当你听到它,就如同身临其境地骑着自行车穿越法兰西的大街小巷,欣赏着露台上的团团花朵,看着铜像广场上的孩子们表演可爱的杂技,这一切就像雨后的彩虹那样美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把有趣押韵的古体诗歌和一个年轻女孩的内心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内心的色彩随着艾米丽有些神经质的行为变换着,像春日里流淌在林间的小河,有起伏跳跃,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首愉快、优美的乐曲。

别以为小清新电影只会讲述男女之情,《放牛班的春天》就是一部师生情的欧洲式小清新电影,说它“够欧洲”,是因为它的制作地区跨越法国、德国和瑞士。此外,电影中那股小清新,一眼就可以把它与好莱坞区别开来。

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马修来到一所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孩子们清澈的歌声从高高的城堡式的禁闭室中飘逸到窗外,和着一架架承载了稚嫩笔迹的纸飞机,仿佛天使的羽毛一片片地落到马修老师的面前。没有夺目的漂亮演员,没有花哨的特技拼凑,几个稚气未脱的“问题”孩子,一位已经秃头的老师,再加上干净简单的音乐,涓涓的流淌故事,给观众带来一阵阵小清新之风……

有意思的是,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并非从电影行业出身,他毕业于著名的巴黎师范音乐学院,此前是一位出色吉他手。吉他、小清新、电影,三者通过巴拉蒂就这么被串联在了一起。

欧美小清新电影“要素”

对于很多小清新来说,欧美小清新电影相当具有吸引力。那么这些电影是如何炼成的呢?其实,只要你掌握了以下技巧,加上资金充足,你也可以当小清新电影的导演。

首先,电影里必须有一个又呆又萌的男主角。此人要有轻度抑郁症,精力过人情感丰富(喜怒无常点的更好),喜欢小众流行文化,动作有点笨拙,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手总是插在兜里,他们一般都觉得美女永远搞不懂自己。而他们穿着也很有意思,一般都是套头羊毛衫,永远不合身的衣服,老娘给买的连衫裤,印着“草泥马”字样的T恤。咦,这不是在拍中国游手好闲的无业青年吗?但是在欧美,这就是小清新的必备元素。

男主角选好了,还得选女主角。这个人必须活力四射,有一些比较萌的小毛病,比如她打起嗝来比较夸张,发起音来也不准。她比较随意也相当率性,愿和笨笨的男主角一起讨论电影、音乐或宠物,但她要比男主角拥有更强的洞察力,像孩子般玩闹,她不一定热爱化妆或把头发染得花花绿绿,但可以给她一辆经典款的自行车骑。一定不能开车或骑摩托车,那样就营造不出小清新的氛围。女主角们的选角标准可以跟着年轻男性观众的口味来不断调整的,最好要有点萌有点愣,但必须要够精明。女主角的服装也有讲究:套头羊毛衫、碎花裙、扎头发的丝带以及各种用途不明的丝巾……剩下的,就让他们俩手拉手去做一些犯二的事情吧!

此外我们发现,小清新电影里还有一项神器必不可少,那就是清新民谣的原声配乐,记得是原声,最好有吉他伴奏的那种。备选元素有混音、灵乐和琅琅上口的曲调。前面我们说过,法语是小清新星球上的第一语言,所以,要是能配上法语歌词那就无敌了。播放音乐时,演员也不能闲着,他们之间要有语调轻柔的谈话,但对话的话题要够沉重,还要制造出阳光满溢过整个镜头的氛围。

最后,故事的选景一定要重视。荒原、原始森林、大草原、沙漠、公路、小径、城乡结合部……故事只要不发生在城市,你选哪儿拍都行,因为小清新电影的观众拒绝“庸俗”的工业化。这方面有很多例子可以学习,比如《朱诺》的选景地就是明尼苏达州的郊外,《亲亲老爸》选择了在罗德岛拍摄,《姐妹情深》的拍摄地干脆就选择了圣胡安群岛。

欧美电影音乐 第7篇

●《蓝色节拍》(Blue Beat,美国)

●《波普爵士》(Bop,英国)

●《恰恰恰》(Cha Cha Cha,西班牙)

●《鸡》(Chicken,美国)

●《蛤》(Clam,美国)

●《鱼》(Fish,美国)

●《苍蝇》(Fly,美国)

●《麦迪逊》(Madison,美国)

●《土豆泥》(Mashed Potato,美国)

●《梅伦格》(Merengue,多米尼加)

●《漫步》(Stroll,美国)

●《摇摆》(Swing,美国)

●《扭摆》(Twist,美国)

十六、1960-1970年

●《布加鲁》(Boogaloo,美国

●《波萨诺瓦》(Bossa Nova巴西)

●《臭虫》(Bug,美国)

●《迪斯科》(Disco,法国)▲

●《小母狗》(Filly Dog,美国)

●《弗拉戈》(Frug,美国)

●《小百老汇》(Funky Broadway,美国)

●《搭便车》(Hitdhke美国)

●《船进峡谷》(Hully-Gully,美国)

●《精神抖擞》(Jerk,美国)

●《猴》(Monkey,美国)

●《帕昌嘎》(Pachanga,美国)

《小马》(Pony,美国)

●《抖胯》(Shake,牙买加-美国)

●《溜冰》(Skate,美国)

●《泼水》(Slop,美国)

●《游泳》(Swim,美国)

●《瓦图西》(Watusi,美国)

▲《迪斯科》,图片出处:美国纽约

迪斯科(Disco)迪斯科发端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巴黎,字面是“唱片”的意思,即合着唱片播放的音乐而跳的舞蹈。舞蹈的主要特征是男女舞者像跳吉特巴格、摇滚舞和扭摆舞那样,身体无须相互接触,只要合着音乐的强烈节奏即兴而舞即可;而舞蹈的空间和动作的幅度则可大可小……如此,它既可体现随心所舞的自由,又能进入无处不可舞的随意;既可轻松摇摆,自得其乐,又能疯狂扭动,宣泄能量……因而风靡了世界各地的舞厅,尤其受到青年男女的酷爱。迪斯科的音乐都带有强烈的节奏感,通常是4拍子,并由电子合成器演奏,音量则趋向于最大。

十七、1970-1980年

●《霹雳舞》(Break Dance,美国)

●《(自由风格》(Freestyling,美国)

●《前刘海》(Head Banging,美国)

●《哈叟》(Hustle,美国)

●《爵士舞》(Jazz,美国》

●《拉丁哈叟》(Latin Hustle,美国)

●《骑自行车)》(Aide-a-Bike,美国)

●《绳索哈叟》(Rope Hustle,美国)

●《使劲关门》(Slamming,美国)

●《步哈叟》(Sling Hustle,美国)

●《街头哈叟》(Street Hustle美国)

●《探戈哈叟》(Tango Hustle,美国)

●《公爵》(The Duke,美国)

●《恶作剧》(The Freak,美国)

●《葡萄藤步》(The Grapevine,美国)

●《舞会》(The Party,美国)

●《西海库哈叟》(West Coast Hustle,美国)

▲《霹雳舞》,共2张,图片出处,美国纽约

霹雳舞(Break Dance)早期街舞的一种。Break的字面意思是支离破碎,而引申到这种特定的舞蹈之上,就是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独立自如地动作。它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纽约市布朗克斯区的街头巷尾,起因是一些经常结伙斗殴的黑人青少年从摇滚乐明星詹姆斯·布朗那貌似歇斯底里、实则精彩绝伦的发泄式表演中受到启发,转而开始用比试舞艺的方法去征服对方,客观上极大地降低了犯罪率。为此,美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专家建议政府鼓励甚至赞助霹雳舞比赛,由此导致这种街舞最终风靡了世界,尽管随着高难动作的层出不穷,受伤的舞者比比皆是。霹雳舞的技术大致可可分两类:一类是普通人难以完成的杂技性旋转,如模拟性的“螺旋桨”“直升飞机”“飞机”“海龟”等,以及将身体各部位用做支点的单纯旋转,如“头旋”“肩旋”背旋”“手旋”等;另一类则是肢体的各种动作,叫“电流布基”,舞动时如同一股电流通过全身,而具体的舞步则包括了“月亮步”“海浪”“突放”“突收”等,动作方向不仅有通常的前行,而且有少见的横行。由于这些动作对人体的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柔韧和力量均要求极高,因此,参与者皆为青少年。作为一种健康而刺激的娱乐,霹雳舞很快成为美国内外众多舞厅、舞校、舞蹈团甚至体操队的热门课程和节目,而以它为题材的唱片、影片和教材都获得了高额的利润,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步入低谷后,它依然不时地出现在纽约、巴黎、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街头。

▲《爵士》,图片出处:美国纽约

爵士舞(Jazz Dance)在美国,以黑人切分音型为基本特点的爵士舞早已成为包括白人在内的整个社会所公认的美国民间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的男女交往开始自由起来,彼此搂搂抱抱和连续更换舞伴已不再被认为是不道德之举。而在此时的舞厅里,各领风骚几十年的许多舞种仍然流行着,而爵士舞则作为集大成的形式脱颖而出。人们可以随着它的音乐任意选跳狐步、拉格泰姆、查尔斯顿、黑臀等舞厅舞,并在其中自得其乐。毫无疑问,爵士舞是爵士乐的身体形式,主要特色是不断加强的2/4拍子,并在反复加强的短乐句或“即兴反复的乐句”中,连续使用切分音,从而使原本沉稳的4/4拍子活泼起来,并带有明显的摇摆性。爵士舞在对身体各部位的使用上,具有全面和夸张的特色,故而比较适合现代大剧场的需要,因而成为许多正规舞蹈院校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为许多芭蕾和现代舞的编导家提供创作的灵感。

十八、1980-1990年

●《汽车站》(Bus Stop,美国)

●《嬉蹦舞))(Hip Hop,美国)

●《队列舞》(Line Dancing,美国)

●《月亮步》(Moonwalk,美国)

●《牧场摇摆》(Rodeo Swing,美国)

●《萨尔萨》(Salsa,古巴)

●《德克萨斯的两步舞》(Texas Two Step,美国)

十九1990-今

●《(霹雳舞系列风格》(B Styles,美国)

●《美国本土化的外国舞》(Capoeira,美国)

●《电流布基》(Electric Boogie,美国)

●《自由风格》(Freestyle,美国)

●《方可》(Funk,美国)

●《街舞》(Street,美国)

▲《嬉蹦舞》,图片出处:美国纽约

嬉蹦舞(Hip Hop)因其上下颤抖的动律而被俗称为“屁颠舞”,也是美国街舞的一种。最初指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纽约街头的一种连说带唱、载歌载舞的RAP,随后则成为整个街头文化的总称,包括霹雳舞、辣身舞等舞种,身穿阿迪达斯等名牌运动鞋和运动衫、摩擦播放中的舞曲唱片、在街头巷尾或地铁车站喷绘涂鸦艺术等时尚行为,舞者们最初多为西班牙和非洲黑人在当地的移民后裔。同畅若流水的霹雳舞相反,辣身舞热衷于将急速而顿挫的动作贯穿全身,并通过动静的强烈对比,不时创造出机器人的形象,不经意中折射出高科技在当代的发展趋向。

▲《萨尔萨》,共2张

欧美电影音乐 第8篇

一、第8届欧洲档案大会

第8届欧洲档案大会于4月28—30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召开,大会的主题是“数字归档”。议题包括:档案形象:数字时代的专业能力;保存什么:如何反映信息社会;电子档案管理:过程和业务模式的重组。

二、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年会

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将于9月1—3日在曼彻斯特召开年会,主题是:“我们即我们之所存:挑战鉴定和收集传统。”议题包括:国内外对档案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管理和收集数字文件的挑战与机遇;满足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档案宣传、推广及社会的档案意识;保管和保护各类馆藏的新趋势和新方法,及其对档案鉴定和收集的影响;文件与档案———凭证、问责、正义、文化及权力。

三、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年会

8月10—15日,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将与全国政府档案和文件管理者协会、州档案工作者委员会联合在华盛顿DC召开年会,主题是:“档案·文件”。目前正在广泛征集会议议题和方案。

四、加拿大档案工作者协会年会

加拿大档案工作者协会于6月召开以“站在巨人肩上:下一代加拿大档案工作者”为主题的年会。年会的议题包括: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职业认同;数字化的影响和挑战;档案馆财政的可持续性;管理档案机构的挑战;变化中的档案用户;档案推广、宣传及公众的档案意识;立法;上述议题的跨国比较。

五、荷兰、比利时档案工作者协会年会

欧美电影音乐 第9篇

称呼语是用来指称听话人的语言单位,它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与民族文化、社会发展和人们的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反映出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角色关系和亲疏远近,是衡量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准。在不同语境中,人们变换着称呼语形式,以适应各种交际需求,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称呼语的得体使用至关重要,恰当的称呼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为交际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由于称呼语的特殊作用和复杂性,相关研究自社会语言学学科成立之初就已开始。Brown & Ford ( 1961) 通过对公司员工的观察等多种方式总结出美语的三种主要称呼模式———相互使用名字、相互使用职衔+ 姓、非对称地使用名字与职衔+ 姓,并指出决定称呼模式的主要因素是会话双方的地位和亲密度。然而影响称呼语选用的因素与文化习俗、社会的发展以及意识形态密切相关。Dittrich、Johansen & Kulinskaya ( 2011) 比较了英国和挪威这两个国家的称呼语使用标准,指出地位和亲密度两个因素在当今称呼语使用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礼貌原则。

称呼语的重要性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的报刊杂志多次刊文指出称呼语使用不当的问题,如李宗彦( 2014) 指出,我们要改变官衔统领称呼的局面,提倡使用体现平等、和善、文明的称呼方式。在这方面,美国企业界关注更早。Morand( 1995) 指出美国的一些公司里相互称名( First Name) 的现象正在增加,原因是公司为了体现出其管理体制的平等化,提倡由原来的职衔+ 姓称呼模式转变为名字。许多大公司都认为这是一项新颖、积极的规定,纷纷效仿。

在华欧美企业的管理模式无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在此工作的中国员工却是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他们所使用的称呼模式是西方模式、中国模式还是二者的结合? 另外, 既然有公司把称呼语作为建构企业文化的一种手段,那么其内部员工如何看待这一倡导的称呼文化? 相关研究至今短缺。本文旨在探究在华欧美企业的部分中国员工之间称呼语的使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征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以及反映出的社会心理特点。

二调查方法

( 一) 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问卷共含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调查称呼语的使用频率; 第二部分调查人们在不同场合如何称呼与自己亲疏远近的上级、平级和下级; 第三部分调查员工对欧美企业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第四部分测量人们对不同类型称呼语的态度评价。其中,第一、三、四部分均采用李克特( Likert) 5级量表。问卷的最后一部分是答卷者年龄、性别、所在公司名称及职位等基本信息。

问卷共调查了12项称呼语,这些称呼语从类型上分为4类: 名字( 包括中英文名,姓+ 名, 字头+ 姓) ; 职衔( 包括姓+ 职衔,职衔+ 姓等) ; 通用称呼语( 包括“老板”等) 、拟亲属称呼( 包括姓+ 哥/姐、英文名+ 哥/姐) 。这些称呼语从中英文形式上又可分为三类:

英文类: 英文名( 如Edward) 、Mr/Ms + 姓( 如Mr Li) 、英文名+ 姓( 如Helen Li) 、职衔+ 姓( 如Manager Li) ;

中文类: 中文名( 如“飞/建国”) 、中文姓+ 名( 如“王建国”) 、字头+ 姓( 如“小王”) 、姓+ 职衔( 如“李总”) 、通用称呼语( “老板”“亲/亲爱的”) 、拟亲属称呼( 如“李姐/王哥”) ;

混合类: 英文名+ 亲属称谓( 如“Nancy姐”) 。

访谈主要采用开放性问题,例如: “在您的公司,同事之间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称呼语?”“直呼上级的名字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尊重?”“您更喜欢哪种称呼模式?”“您如何看待姓+ 职衔、姓+ 哥/ 姐这样的称呼语?”

( 二)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10家在华欧美企业: 瑞士ABB集团上海分公司、瑞典爱立信北京分公司、美国通用电器北京分公司、美国玛氏北京分公司、美国亚马逊北京分公司、法国赛诺菲北京分公司、法国瓦卢瑞克北京分公司、德国西门子北京分公司、英国诺顿·罗氏北京分公司、丹麦诺和诺德广州分公司。调查对象的年龄介于25 ~ 48岁之间,工作性质有工程师、行政、销售和管理人员等,职位有助理、经理和总监等。

参加访谈的人员共8人,女性5人,男性3人。具体情况如下: A. 女,40岁,现在一家民企工作,曾任职于某外企商务部,时任部门经理; B. 女,25岁,通用电器的工程师助理; C. 女,25岁,诺和诺德的职员; D. 男,37岁,ABB公司的工程师,技术部经理; E. 男,35岁,律师,有过私企工作经历,现任职于外企诺顿·罗氏; F. 女,26岁,亚马逊运营部的职员; G. 男,29岁,西门子人力资源部门的职员; H. 女,30岁,赛诺菲的总裁助理兼翻译。

( 三) 调查过程

为了保证本次调查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参考Ervin-Tripp( 1972) 的美语称呼系统和祝畹瑾( 1990) 的汉语称呼语系统,并咨询一些欧美企业的工作人员,列出了要调查的称呼语。先试发问卷初稿,根据反馈进行修改,然后正式发放。问卷大部分以邮件形式发放和收回,共收回145份问卷,剔除25份无效问卷,得有效问卷120份。随后对8位研究对象就一些称呼模式的主观看法、称呼动机等进行访谈。访谈以面谈和电话的形式进行,录音后转写整理。语料搜集在2014年1 ~ 5月和11 ~ 12月两个阶段完成。

三数据分析及讨论

( 一) 称呼语的使用频率和态度

针对称呼语的使用频率和态度,对120份有效问卷进行单项得分求均值,根据均值排序, 结果见表1。

( 分值: 5 = 总是, 4 = 经常, 3 = 有时, 2 = 很少, 1 = 从不)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参加统计的12类称呼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3类分别为: 英文名、中文名、姓+ 名; 使用频率最低的3类分别为: 英文名+ 哥/姐、Mr/Ms + 姓、职衔+ 姓。

数据的统计使用SPSS17. 0处理,采用一元方差分析来检验均值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 在使用频率方面,英文名与中文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F( 1,238) = 21. 160,p = 0. 000 < 0. 001) ; 英文名与姓+ 名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F( 1,238 ) = 89. 084,p = 0. 000 < 0. 001 ) 。 由此可见,英文名的使用在欧美企业中是最为普遍的,其作用是其他类型称呼语所不能代替的。

其次,中文名的使用频率高于姓+ 名,这和国企的情况有所不同。马丽丹( 2010) 调查了一家河南企业的称呼语使用情况,发现职工使用全名( 即姓+ 名) 的比例为31% ,使用名的比例仅为13% 。使用姓+ 名多于名体现了中国人内敛的性格,然而在欧美企业工作的中国人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已基本习惯了只称呼名。

( 分值: 5 = 非常喜欢, 4 = 喜欢, 3 = 一般, 2 = 不喜欢, 1 = 讨厌)

表2显示,最受欢迎的3类称呼语分别为: 英文名、中文名、姓+ 名; 最不受欢迎的3类称呼语分别为: 姓+ 哥/姐、英文名+ 哥/姐、职衔+ 姓。

与使用频率相比,称呼语在受欢迎程度方面的分值差异相对较小,最高3. 83,最低2. 57。 受欢迎程度排在前四的称呼类型都属于名字范畴,这说明名字在欧美企业备受欢迎。与之相反,拟亲属称谓的受欢迎程度较低,这也与国内其他领域的情况不同。Liu( 2009) 调查了北京两个低档服装市场上商贩对顾客使用的称呼语,发现名词称呼语的多样性和拟亲属称呼的主导性是其两大特点。潘之欣、张迈曾( 2001) 调查了天津一家建筑设计院某部门员工的称呼行为,20人中,称呼一位年长女同事为“吴姐”的多达17人。

综上所述,英文名、中文名、姓+ 名,无论在使用频率还是受欢迎程度上都稳居前三,证明了使用频率和喜欢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职衔+ 姓( 如Manager Li) 这种称呼模式,在西方社会比较常见,在国内却基本不使用,人们似乎也不太喜欢这一称呼方式。字头+ 哥/姐类拟亲属称呼语的使用频率和受欢迎程度在欧美企业很低。值得注意的是,“老板”的受欢迎程度高于姓+ 职衔,仅次于名字类称呼,这可能表明员工虽然不喜欢体现等级差别的职衔类称呼,但在内心深处依然认可上级的权威性。

( 二) 场合、权势和亲疏关系对称呼语选用的影响

该部分内容在问卷中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统计方式采取计算称呼语在不同情景中被选择次数的百分比,结果见表3。

表3数据显示,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会话双方的身份地位和亲密关系如何,英文名的使用频率均最高,毫无例外。

在正式场合,称呼自己的上级( 关系一般vs关系好) ,称呼语的使用频率差异不大,以英文名( 33% vs 30% ) 、姓+ 职衔( 32% vs 27% ) 和“老板”( 23% vs 26% ) 三类为主; 在非正式场合,称呼上级时,同样以英文名为主,其次为“老板”和姓+ 职衔。若和上级关系较好,姓+ 职衔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7% ) ,字头+ 姓和中文名的频率则有所增加( 14% 、10% ) 。

称呼平级和下级时,英文名和中文名为绝对主导,但是在非正式场合,称呼和自己关系亲近的平级和下级时,称呼语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其原因是“多种称呼的自由变异代表着比名更高程度的亲密”( Brown & Ford,1961: 378) 。

与称呼平级和下级相比,称呼上级时中文名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例如,在正式场合,称呼关系一般和关系好的平级和下级时,中文名的频率均为39% ,表明这时候亲密度不起作用, 而称呼上级时使用中文名的相应比例是5% 和6% 。此时,英文名的使用频率上升。

总体而言,虽然场合、会话双方的地位和亲密度仍然会影响到称呼语的选用,但所起的作用不是特别大,因为不管是何种场合、会话双方关系如何,称呼英文名基本是不会错的。同时,欧美企业所追求的人人平等的称呼文化因外企员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得以实施,例如同样是名字,一部分人觉得称呼上级英文名很自然,而称呼中文名时还是会觉得有点别扭。

( 三) 称呼语与企业文化

此部分在问卷中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让答卷者选择对8种观点的认同度,答卷者的态度统计结果见表4:

1 ~ 4项反映出大家普遍认为欧美企业的管理模式很好,工作效率高,工作氛围、人际关系融洽。5 ~ 8项表明,在欧美企业中,大家比较认同使用名字,尤其是英文名,不太赞同使用职衔或哥/姐,因为名字更能体现出平等,有利于沟通和工作,而英文名作为国际化的象征,更是给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员工提供了一个恰当的称呼方式,在拉近彼此距离的同时又能够消除对上级、长者的不尊重之嫌。在一个企业中,如果称呼方式太多太复杂,必然会影响到工作效率,若每称呼一个人都要经过一番思考斟酌,浪费精力不说,因称呼不当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也是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大家都以名字相称,避免繁文缛节,必然会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工作氛围,更有利于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四欧美企业的称呼特点

为了对欧美企业的称呼模式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又进行了访谈,佐证和补充问卷数据,并概括出一些在华欧美企业中国员工的称呼特点。

( 一) 英文名和中文名最受员工青睐

名字的使用在欧美企业可以不分年龄,跨越级别。大家普遍认为名字更亲切、更平等。以下是笔者访谈A女士和E男士的部分内容。A曾在一家欧美企业工作两年,目前在私企工作,但仍然喜欢外企称呼模式。E曾从私企跳槽到一家英国律师事务所,也很喜欢外企称呼模式。Z代表本文作者之一。

1Z: 听说您既在外企工作过,又在私企工作过,能谈谈这两种企业称呼模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A : 在外企我们基本上称呼名字,而私企爱用 “ 领导 ”“ 什么总 ” 之类的 。

Z : 那您更喜欢哪种称呼方式呢?

A: 当然是喜欢称呼名字了,更容易拉近距离,不管是同级也好,上下级也好。我不喜欢 “领导”这样的称呼,无形之中给人加上了头衔,俗气!

2E : 在外企我们称呼英文名,在私企称呼 “ 某律师 ” ,如 “ 王律师 ”。

Z : 您更喜欢哪种称呼方式呢?

E: 都还好,不过名字更随意、亲切。称呼“律师”显得比较正式,但在私下里就会显得有点客气、生分。

可见,名字之所以在欧美企业受到欢迎,是因为它消除了等级观念,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感情。

( 二) 基本不用姓+ 职衔的称呼方式

从调查对象的反馈来看,在华欧美企业的员工基本不用姓+ 职衔( 如“王总”“张经理”)来称呼上级,但技术部门由于工程师较多,会用到“王工、李工”这样的称呼。这也说明,之前统计中有一部分人选择在正式场合以姓+ 职衔称呼上级,可能主要是指代姓+ 工,被访谈到的几位人员都表示,公司内部不用职衔类称呼。

3Z: 你在公司会称呼上级“某经理”吗?

C: 刚去的时候为表示礼貌和尊重,这样称呼过,但后来发现别人都直接称呼名字,我就觉得称呼“经理”有点怪,也实在叫不下去了,就改称英文名了。

Z: 你觉得称呼职衔有什么不好吗?

C: 嗯,有,在和其他部门交涉问题时,若提到“我们经理”或“某某经理”,人家可能不知道具体指代谁,但若直接说名字,便一下子就明白了,方便!

C的说法也得到了西门子小G的认可。职衔之所以不被使用,一方面是因为它给人加上头衔,体现出职位的高低,产生了等级,疏远了彼此的距离; 另一方面是因为欧美企业分工较细,部门较多,因此不称呼“经理”也可以避免指代不清。

( 三) 很少使用姓+ 哥/姐类拟亲属称谓

一位在美企实习的同学谈到自己刚去工作时,总觉得以英文名称呼年龄大一点的上级不太礼貌,就习惯地加上一个“姐”,如“Nancy姐”。然而调查表明,欧美企业的员工很少使用、 也不太喜欢这类称呼。

4Z: 你们会用到姓+ 哥/姐这样的称呼吗?

B: 完全没有。要是那样的话,在外企是会被鄙视的。据说刚来的时候,大老板开会时明确说到不让这样用。

此外,赛诺菲的H说: “又不是亲兄弟姐妹,称呼哥、姐有点故意套近乎。通常都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才这么称呼人的,比如说修理工啊,卖房子的呀。”潘攀( 1998) 有类似结论, 认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具有地域性和阶层性倾向,农村地区的泛化比城镇普遍,在受教育程度低的居民中的泛化比受教育程度高的普遍。

我们中国人遵循的是集体主义、四海为家,难免会借助亲属称谓拉近彼此间距离,建构家人式的亲近。然而,大部分欧美企业制度严明,杜绝拉帮结派或员工关系过分亲密,在这种工作氛围下,大家追求的是个体主义和平等自由,使用拟亲属称谓确实不太合适。

( 四) 会背称自己的上级为“老板”,但很少用于面称

有一点让人困惑的是,既然大家不喜欢用姓+ 职衔的方式称呼上级,那为什么“老板”会受到欢迎,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呢? 针对该问题,A的回答是: “老板并不一定是指最大的老板,一般用来指代自己的直接上司,因为在外企,你的直接上司考核你的绩效,比较重要。有时在和外人谈工作时,会提到‘这个问题,我需要向我们老板咨询一下’。”B的回答是: “我们在和第三者谈论工作时会提到‘我们老板’‘你们老板’之类的,觉得这样比较方便、比较正式。 在私下里,一般用英文名。直接称呼上司时基本也是用英文名。”

其实,“老板”代表着权威,是一个通用称呼语,并不是指代某个具体的人。在工作中,和第三方谈论工作时,为了体现工作的重要性或决定的慎重性,往往会用到“老板”这个集地位和权力于一体的称谓词。

( 五) 技术、行政部门的称呼模式有所不同

据多名受访者反馈,外企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的称呼模式有很大不同,下面是研究人员与ABB公司D先生的谈话。

5Z: 你们公司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称呼模式呢?

D: 我在技术部门,由于工程师比较多,习惯上称呼“姓+ 工”。行政部门更灵活,一般称呼英文名。

Z: 技术部门有直接称呼名字的吗?

D: 有,不过一般年轻人( 使用的) 多一点。

可以看出,欧美企业的行政部门多使用英文名,技术部门则更多使用姓+ 工和中文名。至于技术部门为什么没有遵循欧美企业的整体称呼模式,D是这样看待的: “毕竟是中国人嘛,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叫‘某工’是表示对人的尊重。”技术部门员工的称呼模式可能主要归因于其专业背景和工作性质。和行政部门相比,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多出身于理工科,对外联系也比行政部门少一些,所以受外来文化影响略小,比较喜欢传统一点的称呼模式。但同样是技术部门,公司与公司之间也有差异。ABB的技术部门似乎更传统一点,使用姓+ 工较多,而美国通用似乎更开放一些,虽然也会使用姓+ 工,但可以跨越年龄界限,直接以中文名称呼年长的同事。

( 六) 称呼模式与企业本土化程度有关

虽然在华欧美企业的称呼语在整体上趋于一致,以名字为主,但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性。在10家企业中,亚马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6Z : 你们在亚马逊使用什么样的称呼?

F : 中文名或者姓 / 名 + 哥 / 姐 。

Z: 你在哪个部门啊? 你们使用英文名吗?

F: 我在运营部。在我们部门,大家不用英文名,但是当我们说到整个中国运营区域的头儿时,我们叫他Peter Pan。还有就是在我们进来前,人力资源处那个面试我们的女的,我们叫她Ivy。

Z: 你们用“某总”来称呼老板吗?

F: 不用,并且我也没听见过别人用。

F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公司该部门的称呼特点。此外,亚马逊人力资源部的管先生在一次讲座中也提到,对于有海外背景的工作人员他们一般称呼英文名,而对于没有这样背景的职位不高的人,一般使用中文名。后来我们了解到,亚马逊( 中国) 的前身是一家叫卓越的民企。因此,它受本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也就出现了典型的中国式称呼“哥/姐”。综合上文提到的不同部门之间的称呼差异,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在华欧美企业的称呼特点与其本土化程度有关。

综上所述,整体上来讲,在华欧美企业称呼语的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以名字为主。该模式体现的是西方称呼模式的精髓———注重平等。同时它也略带一些中国人的特点,如姓+ 名、姓+ 工两类称呼的使用。因此,其称呼模式内涵上属于西方模式,形式上属于中西结合。

这和Morand( 1995) 提到的美国一些企业鼓励员工之间称名相吻合,表明该政策在中国的欧美企业已广泛推广开来并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但员工们更愿意选择使用英文名而不是中文名来称呼上级,表明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潜意识里还是受到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思想的影响,在接受这种外来文化时会有点不适应,试图找到一种折中的方式。当然,“老板”的使用情况说明,在一个企业内部,不可能实现所有员工之间绝对的平等,一个企业的良好发展毕竟需要有决策者和领导者,“老板”就代表着权威。

五欧美企业称呼模式的启示

欧美企业的称呼模式及员工对其的认同度让我们意识到,影响称呼语的因素会随着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而发生变化,权利、性别和年龄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在逐渐减弱。这体现出一种平等的趋势。李明洁( 1996: 83) 指出,在上海,“先生、小姐”取代“叔叔、阿姨”是中国由重视亲缘的传统社会向注重个人平等交往的现代社会转变的标志之一。Morford( 2001) 也提到,法语中第二人称代词Tu( 熟悉体) 的广泛运用,表明如今的社会距离和阶层界限已不像过去那么重要,这说明称呼趋向平等化是一种国际趋势。

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喜欢使用姓+ 职衔来表示对上级的尊重,彰显领导的权势。然而,姓+ 职衔的称呼会给人带来诸多不便,例如,一名领导因犯了错而被贬职,该如何称呼就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这种称呼模式也会助长被称呼者的虚荣心。一个人明明是副职,却喜欢别人称呼他时把“副”字去掉,这是官本位、权本位的思想在作怪。中国人有时也倾向于使用拟亲属称谓以示普天之下为一家,以凸显亲近。拟亲属称谓固然比较亲切,但在职场使用就会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公司毕竟是办公的地方,“哥”“姐”相称会显得单位的管理有不专业之嫌。

欧美国家的师德标准 第10篇

美国:教师搭“顺风车”会被投诉

一位中国女教师参加国内的一个项目, 被选派到美国中小学教一年汉语。仅仅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 她突然接到项目管理方的通知, 称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甚至有危害儿童安全和健康的可能, 要求她立即退出项目。

原来, 学校举出的是一位家长在电子邮件中的反映。在一次晚会活动中, 这位女教师走上前来, 向她的孩子索要她的信息, 如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家长的手机号码, 这位教师甚至还让学生用家长的车“搭”她回家。该学生吓坏了, 找了一个借口溜出来。原来在美国, 要学生个人信息是不恰当的, 教师也不应与学生一起“坐”学生家长的车。违反这个规定, 有可能会被认为危害儿童安全, 踩踏师德红线。

美国的全国教育协会成立之后, 于1929年通过《教学专业伦理规范》, 后经反复修订更名为《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并沿用至今, 是美国教育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伦理规范。

在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中, 师德规则所占比重最大, 具体而言, 规范对教师有两大原则性要求。其一是对学生的责任, 即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其潜能, 使之成为一名有价值、有能力的社会成员。其二是对本职业的责任。教育工作者应该不遗余力地提高职业水准, 努力营造一个鼓励运用专业判断能力的氛围, 创造条件吸引值得信赖的人从教。

具体到对待学生方面, 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牟取私利、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活动、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等条款明确对师德做出了要求。教师一旦踩上师德红线, 就将面临被辞退的危险。

德国:教师对学生有直接责任

德国有着悠久的师范教育历史, 国家特别重视教育工作。在德国, 教师原则上均为国家公务员。德国对教师任职资格及服务的权利、义务都有具体的要求, 并强调教师应具备教师职业的道德素养。

2004年, 德国文化教育部颁发了《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决议, 作为教师职业准备阶段的基本专业标准。据此标准, 教师要承担职业义务, 其具体职能分为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类, 涉及教师对教学及学生的直接责任, 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生活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并在学校环境影响下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传授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支持学生自主评价与自主行为;诊断学生的学习起点与过程, 促进学生目标达成, 向学生及其父母提供咨询;掌握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认为, 要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全依赖于教师熟练的指导, 学校全部工作的成功均依赖于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师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 激发别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 自己首先应当发展培养这些优秀的品质。

英国: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尊严

英国教育部于2012年9月1日发布了新版《教师职业标准》。该标准替代了原来的《教师资格标准》和《注册教师实践与行为规范》, 从任职资格的角度对教师的专业实践和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标准》对教学理念、个人与职业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在教学方面, 教师必须树立远大目标, 鼓舞、激励、挑战学生;必须改进教学以适应所有学生的优势和需求;必须准确、有效地运用评价, 确保学生取得进步。

除此之外, 教师在校内外必须始终秉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标准》规定,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尊严, 建立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法定条款范围内重点关注并维护学生福祉的需求;确保教师个人信仰的表达不会加剧学生的弱点或导致学生违法;等等。

总的来说, 英国的教师标准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所提的要求相当细致, 从抽象的态度、价值观到具体的教学操作, 都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常见的解聘教师的理由主要可分为五大类:不道德行为、不能胜任、不服从、身心不健康、强制裁员。相关机构会针对细则周期性地对教师进行评价。

欧美电影音乐 第11篇

CD·365·BEST:欧美音乐经典之旅

作者:安宁 周立军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深度介绍欧美经典唱片的佳作,书中推荐了欧美音乐史上最为经典且深具影响的365张唱片,涵盖流行、摇滚、爵士、民谣、另类、世界音乐、电影原声等各个门类。

春天去看肖邦

作者:肖复兴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本书是肖复兴继《音乐笔记》之后的一本全新的关于其音乐心得的专题散文随笔集。在书中,作者对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音乐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发表了精到的心得和见解。全书共分“马勒扎我们脸上有点疼”、“冬天和春天里的拉赫马尼诺夫”、“到纽约去看鲍勃·迪伦”三辑以及附录“在时间中流淌的音乐——在北大的演讲”。

乐游德意志

作者:鲁成文

出版社:北京大学

此书从音乐的角度认识德国,了解德国,从而更喜欢德国,更喜欢音乐。

中国音乐论辩

作者:梁茂春 项筱刚等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本卷是其中的“中国戏剧论辩”分册,具体包括了:关于“演员的矛盾”的争鸣、关于“鬼”戏的论争等方面的内容。

史上最受欢迎的合唱名曲

出版社: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版权提供:BMG

精心收录了33段史上最经典的合唱片段,包含《哈里路亚大合唱》《欢乐颂》《士兵大合唱》等合唱名曲经典版本;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合唱团,劳伯萧合唱团,剑桥大学三位一体合唱团等世界著名合唱团精华之作。

帕尔曼的电影琴声

出版社:北京音像公司

版权提供:新力哥伦比亚音乐

小提琴之神帕尔曼与金奖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两大巨星联手打造首张电影音乐超级大碟。片中帕尔曼不仅再度诠释他与约翰·威廉姆斯合作的配乐《辛德勒名单》,同时也伸展触角,演奏了近年来多部著名电影中的配乐主题。

曼托瓦尼精选

出版社: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版权提供:环球唱片DECCA厂牌

曼托瓦尼,轻音乐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在他有生之年,唱片总销量已达3500万张。辑录大师生命中最经典的近四十首风靡世界的永恒金曲《红磨坊》《月亮河》等。

五彩传说-草原童年的歌谣

出版社:新汇集团上海音像公司

版权提供:亚神音乐娱乐

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是由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及布里亚特、巴尔虎两个草原部落的37名孩子组成。他们是驯服过野马的小骑手,他们是根本不识谱的乡下孩子,他们是来自草原深处的普通牧人后代。他们用5种自己民族的语言演唱代代相传的童谣。

欧美流行舞史话(四) 第12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节奏性舞蹈一统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尽管英伦三岛上的诸民族将这种强烈的节奏保留在了脚下,并形成了木屐舞(Clog Dance)、里尔舞(Reel)、吉格舞(Jig)、踏步舞(Step Dancing)等踢踏舞(Tap Dancing)的雏形,而这些舞蹈在19世纪上半叶流传到美国后,又同那里的黑人舞蹈相结合,最终形成了风靡世界的踢踏舞(插图1)。在此之前,印度人就将这种击地为节的舞蹈融入其古典舞流派之一的卡塔克(Kathak)(插图2),并由一路北上、四海为家的吉普赛人带到了西班牙,最后在南部的安达卢西亚构成了弗拉门戈(Flamenco)(插图3)的重要成分;与此同时,俄罗斯人、中国藏族人的舞蹈中,都保留了这种用节奏说话的舞蹈;到了20世纪末,爰尔兰的《大河之舞》(插图4)掀起了踢踏舞热浪再次席卷了全球。

不过,在大多数民族中,由于机器文明逐步减少了生产劳动中的体力消耗,并极大地助长了人的惰性,这种以腿脚动作和释放剩余精力为主的节奏性舞蹈退居二线,应运而生的则是以躯干、手臂和头部动作为主,体力消耗锐减、不再拼命跺地的抒情性舞蹈,伴奏的音乐也随之变成了以旋律为主。尽管节奏依然隐居在旋律之中,但它的地位和价值却屈居第二了,仅为我们随着浞律起伏跌宕,将身体的重心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时提供某种简单的信号。

这种体力消耗较少、注重腰胯以上的躯干、手臂和面部动作及其传情达意功能的舞蹈在印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仅是七大流派古典舞中的婆罗多(Bharata Natyam)(插图5)这一个流派,面部动作就有56个,其中包括24个头部动作、26个眼球动作和6个眉毛动作,主要功能是抒情;手势动作共有58个,其中包括31个单手势和27个双手势,主要功能是状物(插图6);在实际表演中,这些舞者们常常是同时使用这两类动作的,可以准确地表现欢喜、悲伤、微笑、满足、愤怒、欢呼、惊喜、思考这八种感情。

据西方舞蹈史学家说,这种强调上半身动作及其表情和象征性意义的舞蹈,从未大面积地出现在西方;相反,他们创造出了虽然以腿脚为主,但重心尽力上提的芭蕾,并让整个身体自下而上地与脊椎一道保持直立,同时将这种直立的线条灵活地贯穿于踝、膝、胯、胸、肩、颈、头等各个部位,杜绝任何扭曲的或者侧倒的动作,以确保人在问候上帝时应具备的庄重体态。在现代芭蕾出现之前,手臂的动作主要被用于维持整个身体的平衡,脊椎只有在身体沿弧线行走、奔跑或跳跃,受向心力或离心力影响时,才被允许暂时地偏离原本与地面垂直的线条。(插图7)

在欧美舞蹈中,有两种最基本的节奏是与全人类身体的基本节奏相呼应的:一种是心跳的节奏,另一种则是呼吸的节奏。我们脚下的节奏是随着各自的脉动而动的;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躯干则用自由流动的呼吸曲线,对旋律的乐句做出反应,而这两者的合一则导致了某种融巨大机械效能与生理轻松于一体的舞蹈形式。

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度地依赖于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现代的交通工具,以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的通讯设备,已经使我们的身体机能退化到了无能的边缘,使我们的心理疾病发展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于是乎,拉格泰姆(Ragtime)(插图8)、爵士(Jazz)(插图9)、摇滚(Rock‘n’Roll)(插图10)、摇摆(Sway)(插图11)、扭摆(Twist)、迪斯科(Disco)(插图12)、霹雳(Break Dancing)(插图13)、嬉蹦(Hip Hop)(插图14)等大批节奏感超强、全身各部位均需舞动的流行舞出现在舞厅和街头,成为各国青少年们的最爱,由此完成了一次从节奏到旋律再回到节奏、全身都能动起来的轮回!

上一篇:保险电话下一篇:音乐艺术的审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