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平衡范文

2024-06-03

区域平衡范文(精选11篇)

区域平衡 第1篇

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地域有着自身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 所以很多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目前, 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进而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表现

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表现相对来讲比较复杂, 根据不同的指标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表现也不相同, 本文主要分析几个不平衡的表现如下:

(一) 静态的不平衡。

静态的不平衡主要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 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平衡表现,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如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超过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省市比较多, 而西部地区的省市则比较少;第二, 区域内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如对于同一个东部地区的江苏省来讲, 江苏南部和江苏北部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第三, 同一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地区, 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高于乡村人均收入水平。

(二) 动态发展的不平衡。

动态发展不平衡主要是以某个时间点前后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对比, 我国区域经济动态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时间段内, 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例如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地;但是,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第二,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开始进行全面发展, 但是我国的经济重心依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来讲比较缓慢, 所以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东部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比较复杂, 同样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也比较多, 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 区域位置及布局的原因。

我国的一些东部沿海地区借助区域位置的优势, 其经济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所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受区域位置及布局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区域位置的影响, 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国家的距离比较近, 同时在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多的交通要道, 不仅能够与其他国家进行更多的交流, 而且可以利用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较多的优秀外企进行投资, 从而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态圈;相对来讲, 我国的西部地区则缺乏这种地理位置优势, 从而其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第二,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其工业布局主要表现出重北轻南, 重西轻东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的东部主要发展一些高新科技和服务业;而我国西部则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说, 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二) 历史、人口及政治因素。

除了上述论述的区域位置和工业布局的因素之外, 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还有历史原因和人口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封建社会我国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 因此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比较发达。但是, 改革开放之后, 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迁往沿海方向;同时, 鸦片战争之后, 外国的商品和货物主要是通过东部沿海进入我国, 所以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比较好;第二, 我国东部地区, 上至领导下到人民群众, 其思想解放的程度都比中西部地区要高, 他们能够接受较为先进的国家政策和变革,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 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腾飞点, 而改革开放最先是在东部地区进行尝试和发展的, 所以东部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早, 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植从而更好地促进了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 同时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必须要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 促进高速工业化地区的统一协调发展。

虽然我国的高速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但是同样在区域内部也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所以, 需要更好地促进高速工业化地区的统一协调发展, 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促进资源的统一和协调, 例如:对我国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等等进行统一的规划, 进而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地分配和调度, 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 加快我国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对于我国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需求, 需要建立区域贸易的监管机构, 能够对经济的发展进行监督和管理,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第三, 促进区域内信息的共享,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闭塞和不对称性造成了很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所以必须要建立区域信息的共享体系, 从而更好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二) 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重心逐渐变换为第三产业;再加上老工业基地自身的因素,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因此为了改变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需要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充分认识到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性, 我国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 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但是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 对于老工业基地的重视程度开始逐渐减弱, 从而影响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所以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提供政策扶植和资源调动等措施, 更好地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第二, 提高老工业基地的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同时也使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因此为了更好振兴老工业基地, 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老工业基地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 加大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帮扶。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需要对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给予重点帮扶。第一, 加大对少数民族的帮扶, 例如:可以通过建设基础设施, 增加对企业的优惠, 从而更好地吸引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投资, 通过当地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 对于很多贫困地区来讲, 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主要是由于资源缺乏, 因此需要对贫困地区进行资源调配和规划, 同时对当地人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自身的劳动技能, 从而创造更多的人均收入;第三, 保护好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土地资源, 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基础上, 更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经济的发展。

四、小结

不可否认, 我国的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 由于各个区域自身的特点和其他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 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 本文通过描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进而分析了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相关对策。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注, 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2.2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的通知[J].司法业务文选, 2012.4.

[3]张普一.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冲突[J].丝绸之路, 2011.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J].中国乡镇企业, 2011.4.

论区域林业发展的平衡问题 第2篇

论区域林业发展的平衡问题

研究区域林业的发展,从平衡理论出发,必需考虑以下问题:一、处理好物质、人口、环境三种生产之间的平衡;二、注意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的`平衡;三、搞好产业体系与生态体系之间的平衡;四、注意林业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平衡.

作 者:陈建成 Chen Jiancheng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刊 名: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MANAGEMENT STAFF COLLEGE 年,卷(期): 1(4) 分类号:F3 关键词:区域林业   发展   平衡  

春播西北区域化肥供需相对平衡 第3篇

中石油总公司为了保障民用气的供应,已将宁夏石化两套、兰州石化一套尿素生产装置停产,乌鲁木齐石化两套、泽普石化两套保持低负荷生产状态,原定库尔勒石化80万吨大颗粒尿素在 2009年年底投产也推迟了开工时间。其他企业受当地政府政策保护,天然气基本能保证生产需求(个别停工检修除外)。

中石油总公司部分企业停产或减产,昆仑品牌氮肥资源在西北区域内呈现紧缺局面,但其他生产厂基本能正常生产,春播季节西北区域氮肥供需相对平衡。

西北地区本是尿素资源大量富余的区域,合计产能达800万吨,几乎是需求量的两倍。现阶段受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影响,整体资源在冬季淡储期显示出较为紧张的局面。如果天气转暖民用气量下降或中石油引进的吉尔吉斯天然气全线贯通,天然气供应量上升,生产厂会恢复生产及提升负荷,保障西北地区尿素供应不会有大的问题。

新疆区域库车华锦化肥厂检修已完成恢复生产,加之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的产量,还有部分进口尿素的涌入,基本能保证春播需求,市场行情以平稳为主,在国内及周边市场的带动下,销售价格将缓步上调。

甘青藏区域甘肃仅刘家峡和榆中化肥厂开工生产,产量有限,加之青海和西藏无生产厂,这三个区域资源会出现紧张局面,春播需求将受到较大影响,市场价将高于内地市场销售价,春播销售期间周边氮肥资源将会大量涌入上述地区。随着春播季节结束,氮肥需求量减少,市场价将从一个较高的价位进入下跌阶段,最终与周边销售区域保持一致或略低于周边销售区域。

宁蒙陕区域生产企业较多,产能、产量完全能保证区域春播用肥,市场销售价平稳,并会将本区域过剩的资源依据铁路运输状况,有选择地进入周边区域。

区域平衡 第4篇

一、区域史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施坚雅市场理论

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史, 有一位美国学者不得不提, 他就是著名教授施坚雅 (G.William Skinner) , 作为中国经济史领域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施坚雅的贡献在于创造性地突破了地方史研究主要囿于行政区域空间的局限, 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研究的理论。根据施坚雅市场理论, 区域系统中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关于中国当代各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的“核心—边缘”结构, 在其著作《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 可以窥见历史根源:“明清时期形成的各大区体系至今存在, 其持续性非常突出”。根据施坚雅教授的观点, 每个区域系统内所形成的不平衡结构难以发生改变, 现代化进程对其也不发生作用。从发展的角度来讲, 这一理论显然存在一定缺陷, 在上百年的发展建设中, 施坚雅教授书中所提到的区域系统内部的“核心—边缘”结构不仅发生了变化, 在某些地方, 这种变化的幅度还较大。以建国以来江苏省的发展为例, 新中国成立后, 江苏开始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伴随着其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整个区域、城乡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亦是如此。可见施氏关于中国各大区域内部结构始终不变的说法存在商榷之处。另外, 为了探寻有效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方法, 需要一定理论上的启发, 而施氏理论对此并未展开研究, 因此, 本研究所要做的理论探索也就不能单纯停留于施坚雅市场理论上。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

1. 循环累积与“核心—边缘”结构

在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 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缪尔达尔和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 ? 赫希曼对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形成的原因作出了分析。缪尔达尔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个因子归纳为六大要素, 分别是产出与收入、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制度和政策, 根据缪尔达尔的观点, 积极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在“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影响下, 产生形成了“核心—边缘”结构, 这一过程是动态的, 因而在缪尔达尔的理论中, 区域系统结构会随着自身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借助政府政策干预, 能够刺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发展, 以“填补累积性因果循环所造成的经济差距”。在这一领域, 赫希曼与缪尔达尔的观点基本一致。由其著作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 “经济增长在国际间或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 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 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 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于起始点附近地域”, 这里所提到的“强有力的因素”指初始增长点所具有的“集聚效应”, 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 能够将其最初的优势锁定, 以吸引各种要素向该地区集聚, 进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在“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的帮助下, 最终形成发达的核心区和不发达的边缘区。由此可见, 与缪尔达尔相似, 赫希曼也主张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来改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2. 克鲁格曼理论

较之施坚雅、缪尔达尔与赫希曼, 克鲁格曼的观点则有较大不同。保罗 ? 克鲁格曼 (Paul R. Krugman) 生于1953年, 是美国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 在其200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和贸易》一书中, 重点对地理空间中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平衡性进行了研究, 与施坚雅的“核心—边缘”结构理论表述不同, 他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描述中提出了“中心和外围”这一概念, 研究分析其论述, 发现他所关注的地理空间“外围”更为广阔, “中心”也更加突出。施氏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时主要着眼于地理自然原因, 克格鲁曼则更加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 他认为初始条件由历史偶然性决定, 而后期“中心”与“外围”的转化和变化则由各种区位因素来决定。显然,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讲, 克鲁格曼的解释更为抽象和远离现实。而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观点更具现实可操作性。

3. 布罗代尔的区域整体史

在认识区域发展中“中心—边缘”结构的关系上, 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史学家费尔南 ? 布罗代尔提出将“特定地域视为一个整体, 全方位地把握它的总体发展”, 对现当代经济发展的宏观把握具有显著的启发意义。根据他的观点, 从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来分析区域的整体发展与变迁, 并结合历史、文化、地理、民族、气候等多种要素从全局上来把握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探寻改变当前不均衡现状方法的过程中, 布罗代尔的区域整体史观更具独特的借鉴价值, 从整体和系统入手, 着眼于各种因素, 在对各个区域长时间观察、分析以及把握的基础上, 找出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关键原因, 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更为科学的、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和谐发展的可行路径。

摘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多边不平衡的情况, 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沿海与内地之间, 东、中、西部之间, 南北之间、省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区域发展间的差距不仅未能得到缓解, 相反, 国家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来的“核心—边缘”二元结构日趋明显, 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 众区域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其展开研究, 在全方位把握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发展实际, 不断调整优化发展策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史,经济学

参考文献

[1]施坚雅, 叶光庭.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6

区域平衡 第5篇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史 经济学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致使出现了贫富差距两极化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不平衡发展只是特定时期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一种手段,而非终极目的。因此,众学者在对产生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试图探寻改变当前不均衡现状的方法。

▲▲一、区域史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施坚雅市场理论

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史,有一位美国学者不得不提,他就是著名教授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作为中国经济史领域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施坚雅的贡献在于创造性地突破了地方史研究主要囿于行政区域空间的局限,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研究的理论。根据施坚雅市场理论,区域系统中的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关于中国当代各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的“核心—边缘”结构,在其著作《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可以窥见历史根源:“明清时期形成的各大区体系至今存在,其持续性非常突出”。根据施坚雅教授的观点,每个区域系统内所形成的不平衡结构难以发生改变,现代化进程对其也不发生作用。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一理论显然存在一定缺陷,在上百年的发展建设中,施坚雅教授书中所提到的区域系统内部的“核心—边缘”结构不仅发生了变化,在某些地方,这种变化的幅度还较大。以建国以来江苏省的发展为例,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开始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伴随着其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整个区域、城乡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亦是如此。可见施氏关于中国各大区域内部结构始终不变的说法存在商榷之处。另外,为了探寻有效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方法,需要一定理论上的启发,而施氏理论对此并未展开研究,因此,本研究所要做的理论探索也就不能单纯停留于施坚雅市场理论上。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

1.循环累积与“核心—边缘”结构

在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缪尔达尔和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对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形成的原因作出了分析。缪尔达尔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个因子归纳为六大要素,分别是产出与收入、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制度和政策,根据缪尔达尔的观点,积极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影响下,产生形成了“核心—边缘”结构,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因而在缪尔达尔的理论中,区域系统结构会随着自身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借助政府政策干预,能够刺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发展,以“填补累积性因果循环所造成的经济差距”。在这一领域,赫希曼与缪尔达尔的观点基本一致。由其著作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经济增长在国际间或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于起始点附近地域”,这里所提到的“强有力的因素”指初始增长点所具有的“集聚效应”,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能够将其最初的优势锁定,以吸引各种要素向该地区集聚,进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在“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的帮助下,最终形成发达的核心区和不发达的边缘区。由此可见,与缪尔达尔相似,赫希曼也主张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来改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2. 克鲁格曼理论

较之施坚雅、缪尔达尔与赫希曼,克鲁格曼的觀点则有较大不同。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生于1953年,是美国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在其200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和贸易》一书中,重点对地理空间中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平衡性进行了研究,与施坚雅的“核心—边缘”结构理论表述不同,他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描述中提出了“中心和外围”这一概念,研究分析其论述,发现他所关注的地理空间“外围”更为广阔,“中心”也更加突出。施氏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时主要着眼于地理自然原因,克格鲁曼则更加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他认为初始条件由历史偶然性决定,而后期“中心”与“外围”的转化和变化则由各种区位因素来决定。显然,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讲,克鲁格曼的解释更为抽象和远离现实。而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观点更具现实可操作性。

3.布罗代尔的区域整体史

在认识区域发展中“中心—边缘”结构的关系上,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提出将“特定地域视为一个整体,全方位地把握它的总体发展”,对现当代经济发展的宏观把握具有显著的启发意义。根据他的观点,从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来分析区域的整体发展与变迁,并结合历史、文化、地理、民族、气候等多种要素从全局上来把握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探寻改变当前不均衡现状方法的过程中,布罗代尔的区域整体史观更具独特的借鉴价值,从整体和系统入手,着眼于各种因素,在对各个区域长时间观察、分析以及把握的基础上,找出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关键原因,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更为科学的、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和谐发展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施坚雅,叶光庭.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2000;6

[2]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解决策略探讨 第6篇

一、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地区资源禀赋差异的因素, 也有发展政策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不同的因素。

1. 资源环境因素

资源环境的差异性是造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交通区域优势不尽相同、自然气候环境差异巨大, 这些都成为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东部地区相对与中西部来说, 自然环境、交通优势等比较明显, 这带来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2. 发展政策因素

发展政策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我国为了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给予了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很多的发展政策支持, 这些优惠政策成为了拉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些年我国为了拉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出台了很多发展政策, 这有力的拉动了地区的发展。

3. 人力资源因素

从人力资源因素来看,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力资源成为了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源泉, 人力资源数量、质量成为了左右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源。我国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在人力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这导致了地区经济的差异。

二、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不同地区经济状况千差万别,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工作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可以照搬, 但是要想做好此项工作, 以下几个原则是必须要遵循的。

1. 循序渐渐原则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 在推进的过程中会受到各个既得利益群体的阻碍, 同时也会面临诸多的挑战, 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采用小步快走发展策略, 减少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阻碍。

2. 集中分散原则

集中分散原则是指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要出良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既不能将有限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各种资源全部集中到某一个地区, 也不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平均的分散到各个地区, 而是要做到平均基础之上的集中, 集中基础之上相对分散, 发挥经济辐射作用来以点带面拉动更多地区经济发展。

3. 动态调整原则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一个相对的过程, 绝对意义上的平衡并不存在, 随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以后, 在区域平衡发展的规划要求方面就要进行适度调整, 通过不断的动态调整来破除阻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阻碍,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

三、解决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具体策略

解决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发展策略方面, 需要结合各个地区具体情况, 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综合从资金、政策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

1. 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资金支持

资金是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之一, 很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中资金短缺是一个比较普遍现象, 举例而言, 我国西部地区各类矿产资源异常丰富, 但是因为资金短缺, 长期以来并不能够对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 经济发展也是难有起色。针对这一问题, 我国在财政支持以及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资源丰富的落后地区更多的倾斜, 这样就能够破除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 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 给与落后地区更多的政策支持

政策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东部地区以及一些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政策所带来的红利。对于落后地区我国需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出台各类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减少落后地区各种税收, 破除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存在的各种政策阻碍, 通过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来吸引资本、吸引项目, 充分释放地区经济发展活力, 推动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 广泛推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

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结构、资源、人才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 一些地区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这成为了推动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力量。举例而言, 西部地区有资源, 东部地区有资金, 这两个地区之间相互合作就能实现双赢, 并带动西部地区发展。根据这一发展思路, 国家要广泛推进不同地区之间合作, 西部落后地区要做好东部产业对接, 实现快速发展。

我国的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非常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国家必须要正视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调整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泽强.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2]李平.区域智力资本: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5) .

区域平衡 第7篇

现阶段, 我国各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趋势, 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发展区域旅游经济能够有效协调地区经济之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 为此, 发展区域经济成为当下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并受到国家相关部门与组织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区域, 更应该加强本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最终形成以“旅游带动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 研究方法

发展旅游行业是否能够缓解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主要看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 较之经济相对发展的地区, 落后地区在发展旅游时的增长率明显偏高; (2) 对于落后地区, 区域内的经济总量中, 落后地区所占比重更大, 同时其增长率已经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表明旅游业的不断增长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建立收敛模型, 将以上思想定量化地表达出来, 收敛模型包括固定资产、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的投资内容, 计量收敛模型主要采用以下形式:

当中, rjt代表人均GDP实际增长, yjt-1代表上期人均GDP水平, tojt代表旅游行业人均GDP水平;xjt代表其它一些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投入的固定资产、人力资本以及当地对外开放水平。为了将区域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清楚呈现出来, 可以通过调整收敛模式部分因素的方式得以实现, 即取T=1, 这样便于考察各省 (市、区) 横截面数据的年度变化情况,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区域旅游经济的年度发展趋势。经过计算, 能够通过判别系数含义的方法分析经济状态, 具体如下:如果β是正值, γ同样是正值, 表明发展旅游行业能够扩大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如果β是负值, γ同样是负值, 表明发展旅游行业能够缩小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若β为正值, 而γ为负值, 说明即使经济差距出现扩大化趋势, 但旅游行业对这一趋势起到弱化效果, 即旅游行业缩小了经济发展的差距;若β为负值, γ为正值, 表明即使经济差距出现缩小化趋势, 但旅游行业扩大了经济发展的差距。另外, 为了能够更好地验证旅游行业的作用和地位, 还要对不包括旅游行业的区域经济情况进行计量分析, 通过比较两种情况的稳态值、收敛时间和收敛速度, 得出最准确的结果。

2.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的数据基本来源于我国权威机构的相关统计, 考察数据涉及到:31个省 (市、区) 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年末人数、固定资产总额、旅游行业的总收入 (包括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等方面收入) 、我国生产总值 (GDP) 。以上数据均来自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年鉴, 不同年份的信息数据均根据当年实际情况进行换算和处理, 以消除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不稳定因素, 使不同年份、时期的数据结果具备可比性。

三、旅游行业对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特征分析

旅游行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是以旅游经济的增长率和所占平均比重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在下面的论述中, 主要通过分析旅游经济在区域GDP中的所占比重和实际增长水平来研究发展旅游行业会对经济发展起到的具体影响, 经济占比代表区域旅游发展的质量及水平, 经济增长代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情况。

我国31个省 (市、区) 在2000年—2012年间的旅游经济平均增长率和旅游经济在GDP中的平均比重, 详见上图。由图可知, 二者在总体趋势上大致属于反向对应关系, 也就表明旅游经济所占的经济比重高, 该区域的经济增长较慢;而旅游经济在GDP中平均比重较低的区域, 其旅游经济增长率比较快;旅游收入在GDP中平均比重高的区域大多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 旅游收入在GDP中平均比重低的区域, 多数是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 当然这也不排除有特殊情况的存在, 例如, 云南、贵州两省的旅游经济在GDP中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2.67%和17.15%, 但在全国范围来看, 这两个省份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这就说明, 经济较落后的省份能够通过增长旅游经济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样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四、采用计量分析法来研究旅游行业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1. 回归检查及得出结果

由图中反映出的信息可以看出, 2000年-2012年间的旅游业发展对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将采用Eviews 6.0对收敛模型的计量公式进行回归检验, 结果详见下表。

本文将所要研究的省份、地区划分成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两类, 沿海地区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辽宁省、海南省 (包括11个省、市) ;内陆地区有吉林省、山西省、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湖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广西省、江西省、重庆市、宁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甘肃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省、青海省 (包括20个省、市、区) , 值得提及的是, 广西省的地位位置处于沿海地区, 但是由于其经济发展速率和水平和沿海地区其他省份相比, 差距过大, 因而将其归在内陆地区进行考察。

2. 具体分析过程

由上表的数据来看, β变量回归系数是1.1223, 并且经过1%显著水平的考察及检验;系数γ表示旅游行业经济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 表中γ为-0.0006, 并且经过了10%显著水平的考察及检验。这就可以表明, 尽管沿海经济发达区域与内陆落后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呈现扩大化趋势, 但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效弱化了这种趋势, 即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根据以上计量分析方法, 分别对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数据信息进行回归检验, 最终得出两个趋势特点。第一, 从沿海区域的数据分析来看, 沿海地区的发达省 (市、区) 和内陆地区的落后省 (市、区) 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扩大化趋势, 且发展旅游经济强化了这种趋势。第二, 从内陆区域的数据分析来看, 即便经济发达地区同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呈现出扩大化趋势, 但是发展旅游经济能够弱化这种趋势, 也就是说, 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2000-2012年, 贵州、青海、甘肃等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的省份, 其旅游经济平均增长率均维持在15%之上, 旅游产业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 还有助于减小各区域的发展差距。但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层面看, 内陆地区和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分析结果保持一致。

3. 效果评价

通过以上对2000-2012年全国旅游行业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 可以得出一个基本概念, 即不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内陆落后地区, 发展旅游经济都有利于发展本地经济, 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 鉴于此, 我国各省份 (市、区) 应该大力发展本地旅游产业, 以旅游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区域经济水平的整体性发展。另外, 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更加显著, 由此形成了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化趋势, 为了有效解决“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经济发展问题, 国家应该给予经济落后地区更多的政策扶持和经济投入, 鼓励其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和产业, 以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作为导向, 充分发挥出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除了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旅游投资与政策扶持以外, 还应加强这些地区的基础性设施建设, 进而充分挖掘出地区旅游的资源潜力, 在提升旅游经济水平的基础上,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结束语

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 还能够有效协调各省 (市、区) 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情况。就全国范围来看, 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均衡区域经济差距, 发展旅游行业作为缩小不同区域经济差距的有效途径, 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国家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旅游投入和政策扶持, 鼓励落后地区充分挖掘自身旅游潜力, 在提升当地旅游发展水平的同时, 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使我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新, 胡仪元.发展旅游业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J].商业研究, 2015, 12 (5) :182-184.

[2]鲁小波, 丁玉娟, 郭迪.中国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效果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6) :50-53.

[3]鲁小波, 陈晓颖, 郭迪.促进区域平衡的辽宁旅游发展战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10 (5) :43-48.

[4]鲁小波, 丁玉娟, 陈晓颖.辽宁区域旅游经济差距及其变化趋势[J].旅游管理, 2014, 12 (4) :76-80.

区域平衡 第8篇

1992年, Cooke最先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概念[1]。近几年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 国外学者Michie J.等对区域创新战略进行了研究[2], Diez M.A.对区域创新和集群政策的评价进行了研究[3], Oinas P.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进行了研究[4], Oughton C.对创新政策与工业政策的区域矛盾进行了研究[5], Cooke论证了未来区域创新系统的真正作用[6], Niosi等对区域创新系统生物技术的演变与实施进行了研究[7], 国内学者黄鲁成等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8~10], 刘友金等运用行为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co-economic system, 以下简称RTIES) 的概念, 并探讨了其失调的原因[11~12]。

现有的研究虽然在实现由原来的面向“增长”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向“持续”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转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采用的研究方法要么偏重于采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要么偏重于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还少有将两者结合起来, 并运用“生态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进行研究的;第二, 在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评价中过分强调环境效益的倾向, 忽视了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有机统一;第三, 从研究内容来看, 集中于研究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宏观运行机制, 而对技术创新系统结构、功能、效益的研究较少, 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平衡的制度设计则更是罕见。

基于上述考虑, 本文将生态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 试图从RTIES的组成入手分析其失调的原因及实现平衡的制度设计, 从而促使企业由传统技术创新转向生态技术创新, 同时推动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RTIES的组成

RTIES是指,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和技术创新经济系统通过生态技术EST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y) (以下简称EST) 中介以及人类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增殖和信息传递的结构单元和复合系统。该系统是由技术创新经济系统和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相互耦合而成, 其组成要素为:“创新主体”、 (1) “消费者”、“市场”、“环境” (2) 和“分解者”[11]。 (3)

二、RTIES失调及其原因分析

(一) RTIES失调的含义

RTIES失调, 是指已有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平衡关系被打破之后, RTIES中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所呈现的不协调以至对立的状态[11]。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在负向干扰力对RTIES的作用下, 使之失去自我调节能力。

(二) RTIES失调的原因

刘友金等从行为生态学视角分析得出RTIES失调关键是由于结构失调引起的, 结构的失调引起功能失调, 而结构与功能的失调又将导致效益失调[11~12]。因此, RTIES失调主要是因为缺少“分解者”这一成分, 致使整个RTIES中产业链的中断, 而使得物流、能流、信息流中断。但这一成分的缺损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我们认为, 首先是因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和消费者生态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感不强;其次是因为流动资金不足所引起的, 由于流动资金的不足, 使得EST开发和研究的资金得不到满足, 致使“分解者”缺乏“EST”这一中介桥梁, 从而无法或不能完全分解所产生的废物;另外, EST开发与研究水平本身不够, 生态管理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原因。

因此, RTIES失调其根本原因在于生态意识淡薄、流动资金不足、EST不过关和生态管理不完善引起的, 而其关键问题恐怕还在于资金不足和EST的开发。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不能只盯着物质资本或技术本身, 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制定科学技术研究规划, 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发新技术和组织新产品试制生产问题上, 而应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创建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环境等制度环境方面上, 建立起有利于EST创新发展的配套制度, 这样的制度安排才是推进EST进步和RTIES平衡发展的最强大、最根本的动力。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制度重于技术”[13],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EST创新的发展尤其适合。所以说要实现RTIES平衡, 关键还是要进行制度创新, 为此, 下面我们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 探讨如何实现RTIES的平衡问题, 具体思路是:通过制度设计, 为EST创新提供激励条件、对传统技术创新产生约束, 从而改变生态产品与非生态产品的相对价格, 使消费者产生生态偏好, 继而促成生态市场的形成, 加速EST创新, 最终促进RTIES平衡发展。

三、实现RTIES平衡的制度设计

(一) RTIES平衡的含义

RTIES平衡, 是指保持RTIES生态平衡条件下的经济平衡, 其特点决定了它既是符合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发展目标的经济平衡, 又是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生态平衡, 是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辩证统一。

(二) 实现RTIES平衡的制度设计

1. 实现RTIES平衡的企业外部制度设计

(1) 生态教育制度。生态教育制度的目的是使创新主体企业和产品终端使用者社会公众形成一种生态理念。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去实施:首先, 政府要改变原有对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评价标准, 不能只强调获取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和经济增长这三个目标, 还应该考虑生态目标。其次, 政府要加强中国生态学的教育工作。目前中国生态学的教育主要是针对生物专业的学生, 然而要实现RTIES的平衡这不是由生物学人才所能单独解决的, 这将涉及到由工程学、生态学、生物学和经济学所交叉构成的科学与技术。因此, 生态学的教育要扩展到对工程技术类、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开设与生态学相关的课程和培训。最后, 对社会公众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很重要。因为只有社会公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增加, 就会促进整个社会生态市场的形成, 从而对企业的EST创新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2) 生态价格制度。生态价格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是指价格要体现生态成本, 使传统技术创新的社会成本内部化。这样使用传统技术生产的产品与使用EST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中就没有成本优势, 再加上其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差, 那么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被自然淘汰。其二, 是指价格要体现生态资本化的特点。随着科技进步、生态恶化, 知识、生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为社会带来的效益和福利也越来越大, 既然能带来更大的价值, 那么生态就也应该资本化, 而资本化的一种直接途径就是以价格来体现, 由此可以看出, 生态价格制度对EST的发展起着拉动作用。

(3) 生态税收制度。生态税收制度是指有利于节约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它是一整套的、系统的税收制度安排。税收立法要体现节约资源等生态目的;税基、税率、纳税人等税收要素的设计体现生态理念。在这里, 一方面, 是指对由传统技术生产的产品征收“消费税”。这是借助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来间接地推动EST的扩散和发展。另一方面, 是指对进行EST创新的企业其税基应该定的高一些, 而税率应该定的低一些, 对于一些重点EST创新企业可以考虑税收优惠政策, 如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加速EST研发设备的折旧, 减免EST与国外交易所得收入税收, 减免向EST创新企业提供的捐款或馈赠设备的税收, 对EST的产业化实行税收减免等, 这样就可以增加EST创新企业的收益, 从而增加其创新的积极性。

(4) 生态补贴制度。由于应用EST会产生很大的外部正效应, 造成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对称, 这严重的损伤了创新群落的积极性。因此, 要推动EST的扩散和发展, 就必须建立一定的制度使得应用EST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有关外部效益内部化问题, 目前讨论比较多的是产权制度的实施, 然而产权制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弊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创新成果都能通过产权安排使其外部效益内部化, 适合采用产权制度的创新应具有排他性, 能够阻止他人免费占用创新成果。然而, 由于EST创新的应运具有“公共品”性质, 能够增进整个社会福利, 但却无法使人们通过市场以付费的方式使用该生态创新成果。此时, 政府的补贴制度便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5) 生态风险投资制度。要推动中国EST创新的发展, 还必须首先解决风险资本的来源问题。国外的风险资本均以私募方式为主, 据统计, 1997年美国风险资本的资金, 有54%来自于退休和养老基金, 30%来自金融机构, 7%来自私人投资者[14]。虽然目前中国居民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元, 但却不能通过基金形式合法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而且,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 普遍尚不成熟, 资金势力并不雄厚, 无法成为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退休金和养老金尚处于起步阶段, 不可能成为风险资本的主导力量;个人投资者因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而不敢轻易介入;国外出资者由于对中国投资环境不熟悉, 尚处于观望状态;政府的资金也有限, 不可能成为风险资本的所有来源, 政府只能是承担提供启动资金的作用。因此, 中国必须通过健全法律制度和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通过建立“多方投入、风险公担、利益公享”的运行机制, 发挥不同投资主体的作用, 扩大风险投资的来源。

然而, 国内风险投资者举足不前的重要原因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而最重要的一个退出机制就是二板市场。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创业板市场, 微软、英特尔、雅虎等著名企业都是纳斯达克造就的行业巨人。此外, 英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也纷纷建立了创业板市场。然而中国内地二板市场的推出一拖再拖, 至今也只有深圳才有, 打击了诸多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 使得中国EST创新的风险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 二板市场的推出是解决EST创新资金不足问题的重要渠道。

(6) EST中介扩散机构的生态管理制度。目前, EST中介扩散机构主要有环保局、产业协会、环境工程公司等。但普遍存在着机构不健全, 各管一方的问题, 没有充分发挥中介媒介的作用。环保局关心排污企业的排污情况, 而对环保工业企业缺乏全面的了解;环保产业协会重点在于协调行业企业生产, 并提供信息服务, 但由于它的附属地位, 因而力量有限, 难以对EST扩散起到应有的中介作用;环境工程公司可完成从设计、提供设备到施工安装的一条龙服务, 但目前规模太小, 尚处于发展阶段, 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以权经商的现象。因此, 制定一套加强环保局、产业协会、环境工程公司等的合作协调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7) 生态法规制度。由上可知, EST扩散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干预和环境立法, 因此, EST的扩散和发展必须以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为载体。为此, 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法规已是迫在眉睫了, 而这可能还涉及到中国立法机构的变迁。

2. 实现RTIES平衡的企业内部制度设计

(1) 企业生态文化制度。任何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战略都是受其“文化”的影响。所以说到底, 我们首先要建立一种RTIES独特的企业生态文化———“原料生态化、产品设计生态化、工艺生态化、技术生态化、生产生态化、销售生态化、售后服务生态化”。在这种生态文化的指引下, RTIES就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才能够维持RTIES的持续发展。

(2) 企业人力资本的激励制度。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 关注的是未来的收入和权利, 其本质是产权属性。由于EST创新的研究者所创造的价值是很高的, 如果只支付固定的工资或小额奖励是无法调动其积极性的, 因此, 确立EST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本产权已成为EST创新企业人力资本激励的必然趋势。据分析, 在美国硅谷, 对人才的激励最具有活力的是分配机制。为此,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对进行EST创新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实行股票期权制, 使人力资本所有权与其载体相结合, 以减少代理成本及其他激励成本。

(3) EST创新的合作制度。由于EST创新涉及到由工程学、生态学、生物学和经济学所交叉构成的科学与技术, 因此EST创新往往要依赖于多个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才能完成, 然而很少有企业能在本公司内部找到所有创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为了分散风险和成本, 获得创新所需知识, 确保创新符合市场需求, RTIES中各个企业往往应该参与合作, 特别是要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实行产、学、研一体化, 以使各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互补、相碰撞、相增益, 在合作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核心能力。

结论

区域平衡 第9篇

我国幅员辽阔, 疆土达9600万平方公里, 东西和南北跨度都很大。地域上先天缺陷的条件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非常大的差别, 例如东部沿海某些地区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西部大多数地区还处在贫困水平甚至是贫困水平以下。经过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加入WTO, 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形成了全国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主要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区位因素

在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 航空技术也相对比较不发达, 此时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工具主要是海运。进入新世纪, 虽然空运比较发达, 但海运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则东部沿海地区就自然地成为了对外贸易交流的前沿阵地。因为东部沿海地区有相对优势的的地理位置。

2. 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社会技术因素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 技术的进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 技术的进步能改善生产工具的性能, 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3. 体制政策因素

在政策和经济体制方面, 中央政府对东部地区有所倾斜。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有较多的优惠政策, 有许多项目审批的权限, 这促进了东部地区的贸易出口、也吸引了较多的国外资本。二是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深圳、厦门、珠海、汕头较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较早进入了市场经济发展时期, 则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较早转入市场经济体制。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如何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

1. 地理位置因素之物流产业制约中国经济增长

物流产业是由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 将运输、储存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价值链, 为用户提供多元一体化的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目前, 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比西部地区较容易吸引外资, 引进国外的先进物流技术和物流建设管理经验, 所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流产业;而中西部地区还存在着物流市场机制不健全和物流供求矛盾突出等问题, 在总体上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物流产业市场。主要表现为是物流企业还未形成物流产业, 即物流企业还未形成复合型产业。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散、乱、弱、小”问题突出, 物流企业运作模式低下;同时, 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且资源分散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企业不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甚至有的地区还不能提供基本的运输、配送服务;这极大的阻碍了信息的流通、新技术的引进和外资的吸引, 进而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则作为中国疆土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制约必然会减缓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2. 技术因素之网络信息技术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

网络信息技术指的是与信息有关的技术。本文主要研究电脑这种信息化建设过程重要的设备之一,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普及率方面的差异。在2010年, 西部地区农村家庭每百户家庭只拥有电脑3.94台, 而东部地区农村家庭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20.21台。并且已经认证的信息员的数量东西部地区也有较大差距。如西部农村地区只有13498人是已经认证的信息员, 而东部地区有30161人是已经认证的信息员。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可见西部地区无论是信息员还是信息技术设备的拥有量都低于东部地区。这可能导致西部地区信息化过程较东部地区缓慢, 则利用信息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较为缓慢, 这制约了其经济的增长, 进而制约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

3. 政策因素之教育经费投入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

我国东部、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尤其是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差距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国家投入的生均教育经费几乎是中部地区的2倍。如2009年中部地区的生均预算教育经费仅为4136.62元, 而东部地区为8016.48.可见, 虽然国家提出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但由于政策的滞后性, 同时中部地区有较多的学生等原因使中部地区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较低, 这会制约中部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 制约该地区人才的培养, 进而制约该地区经济的增长。中部地区作为国家疆土的一大组成部分, 其经济增长的制约明显地会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数据来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三、抑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对策措施

我们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作为着力点和出发点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 全国东、中、西地区的工业化地区要统一协调发展

(1) 加强各地区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流通。首先, 要加强现有的各地区内的关键产业的跨地区产业流通与互补, 重视这些产业的关联和拓展, 实现地区内产业布局上的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其次, 要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向区域外延伸, 向中西部地区延伸, 促进中西部地区引进东部地区先进的技术, 引进外国资本, 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 使东、中、西部地区支柱产业发展均衡。进一步地, 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政府—中介机构—企业的机制, 实现各地区的产业互补和信息流通。

(2) 促进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 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完善中西部地区充分的吸引外资, 引进先进技术新政策。首先, 在产业领域, 政府应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步伐, 可以建立一些率先试点;同时支持并鼓励国外资本投入, 尽快追上东部地区。其次, 在金融领域, 政府应支持并鼓励东部地区的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促进中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 进而在金融业方面追上东部地区, 甚至实现国际接轨。这些均能促进中西部地区充分的吸引外资, 引进先进技术, 进而追上东部地区发展的步伐, 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2.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县、乡、村等的财政扶持力度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1) 中央政府应增加对贫困地区的县、乡、村等的财政支出。特别地, 中央政府应加大贫困地区的县、乡、村等的财政扶持力度和住房免息贷款的投入规模。中央政府应当按适当的比例增加国家的财政补助资金和住房免息贷款规模。特别地, 中央政府应逐年地按合适的比例增加基本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 主要用于县、乡、村中较贫困地区的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教育、基本卫生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 有效的改善这些贫困地区人口的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生存环境。

(2)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县、乡、村等人力资源开发。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出中, 可以拨出一部分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项资金。同时, 还应加强和完善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 缩小高科技人员取得科技成果和因此实现个人价值方面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 甚至实现零差距。同时也可以增加贫困地区的助学贷款的投入力度, 使贫困地区较多的高校学生可以申请获得助学贷款, 增加他们就读高校的机会。也可以招收一批免除学费的学生, 但是这些学生在毕业后须到国家规定的一些较贫困的地区工作3年-5年才可以。

参考文献

[1]冯学军.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研究.辽宁大学.2013 (6) .

[2]邹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6) .

[3]赵莉.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6) .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发展探析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0引言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

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所说的核心一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

4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有人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还有人认为,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宫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5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6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经济领域的运用

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根据核心一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区域平衡 第11篇

关键词:农地发展权,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异地代保

自从国家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耕地保护政策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实现本辖区内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开展土地复垦整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改造中低产田、进行市地整理等。但在各种举措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异地指标调剂”的创新。目前官方和学术界并没有明确一致的“异地指标调剂”概念界定。而且,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异地指标调剂”工作目前只在省域范围内进行。通过省域范围内的“异地指标调剂”,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吃饭”和“发展”的矛盾,实现了辖区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但随着耕地后备资源的日益匾乏,突破“异地指标调剂”省域限制、“异地指标调剂”跨省实行的呼声越来越高。是否实行跨省“异地指标调剂”现在已成为我国耕地保护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尝试在土地权利体系中显化农地发展权,以农地发展权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目标的载体,试图构建一个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有偿机制,来解决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的区域差异问题。

1 农地发展权的创设

权利产生的基本原理昭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决定的社会、文化的发展[1]。农地发展权作为一种在所有权之中产生而又能与原所有权相分离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其诞生当然与西方社会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信条,非但没有带来理论家预想的社会整体利益的优化和提高,反而成了滋生贫富分化、资源滥用、经济动荡等以损害社会整体利益为特征的诸多不良现象的制度性祸因。因此,建立新机制,限制泛滥的个人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成为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土(农)地发展权作为实现国家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宏观干预的手段也就应运而生。

在现代经济学产权理论、物权理论和我国法律制度中,并没有明确的农地发展权的概念,但在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农地转用制度中,实际上存在着农地发展权问题[2]。本文界定的农地发展权是指土地用途由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不同用途使用之权,是一项可以独立支配的财产权。农地发展权的基本观念,就是发展农用土地的权利(力)。农地发展权是一项目的性、功利性非常强的制度安排。当前,我国的农地发展权就是适应土地使用管制和保护的需要而设立的。

2 区域间耕地保护任务配置与流转的理论框架:农地资源综合价格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农地资源的严重稀缺已使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农地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资料,它还是国家粮食战略安全资源和生态安全资源;农地所有者也不仅仅只是拥有利用农地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权利,还具有保障自身生存、促进自身发展的权利。所有这一切,在当前中国的估价理论和体系下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农地利用的外部性。本研究赞同周建春对耕地产权体系的构建[3]并借鉴其思路构建我国农地产权体系(图1),农地资源综合权利是本研究虚构的一个权利,这一权利的内涵是土地交易中客观存在的价值实体,但其内部的价值分属不同的权利主体。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价格理论下,农地资源综合权利进入市场同时交易并都得到实现。

本研究将农地资源综合权利价格界定如下:农地所有权在当前主要包括农地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的生存保障权价格,同时,在农地所有权转移时,有与农地所有权相伴而生的国家农地发展权、国家农地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随之转移,这就是国家农地发展权价值、国家食品安全战略价值和国家生态安全价值,这5个部分价格共同组成农地资源综合权利价格。国家农地发展权价值、国家食品安全战略价值和国家生态安全价值本研究称之为农地外部性价值。这样,在一块农地上有两个所有权主体来分享农地权益,国家拥有一块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即地权,农地发展权是地权中的一种,农民集体拥有农地的土地所有权,所以农地资源综合权利价格不是一种产权,而是一种复合的经济权利,它代表着农地完全价值。

农地国家权益价格实质是国家为保护农地数量和用途不改变、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所进行的一切努力的价值总和,这部分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农地上进行的投资或付出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理所应当要由国家以农地发展权为载体代表全社会收回,并将收回的这部分价值继续运用到新的农地保护建设中去,以保证国家大政方针的实现和全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

3 农地发展权对区域间耕地保护任务的解释

我国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目的是中央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耕地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耕地既然是一种公共产品自然只能由国家来提供,因而需要各区域政府作为国家代理委托机构来分担提供耕地这一公共产品的任务即承担耕地保护的外部成本。现实的耕地保护实践中,实际执行耕地保护任务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和农民,由于耕地保护的责任与义务不明确,即区域耕地保护没有确定的产权边界,使得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安排未能调动耕地保护主体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耕地保护的预期成效。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保护耕地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益的行为,尤其是中央对于各省区应该保护多少耕地,没有一个明确和公正的规定。各省区之间在耕地保护上责任不清、目标不明。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各区域千方百计多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把耕地保护的责任想方设法推卸给其他地区。从农民的角度来说,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以牺牲农业来为工业发展进行有效积累,长期以来农民从事农业的生产利润低于正常的农业生产利润和平均的社会生产利润,工业和第三产业与农业经济效益差异不断拉大,城乡二元体制的分隔又使得农民无法分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成果,农民也不断地通过弃耕、撂荒及在隐形土地市场中变相“卖地”等方式来进行抗争。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要使资源使用产生的效益最大化,就必然要选择机会成本(一种对生产要素使用上的不同用途选择而产生的相对成本)最小的。这就需要发挥比较优势,只有把资源投入到有比较优势的方面,其相对成本才会最低,机会成本也才会最小。作为“财富之母”,土地无疑是一种稀缺的且有多种用途的资源。土地的使用可在多种用途间进行选择。土地资源的用途配置问题实质是农地发展权的配置问题,一块土地配置了农地发展权即意味着它只能维持农业用途,没有配置农地发展权则意味着可用作建设用途。在土地资源既定的限制条件下,如果把一定土地用作耕地即配置了农地发展权,则必然意味着这部分土地不能用作城市建设用地,其机会成本就是放弃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收益;如果把一定土地用作城市建设用地即没有配置农地发展权,则必然意味着这部分土地不能用作耕地,其机会成本就是放弃了作为耕地的农业产出收入以及承载于耕地之上的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价值的社会责任,国家进行资源配置时更多考虑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市场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时却是比较哪种情况下的机会成本最小。

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要为全国所有农地配置了平等的普遍的农地发展权,但由于各区域间土地在数量、质量、区位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使得各区域间农地发展权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同,即在不同区域把土地用途维持在土地开发和农业生产耕作的机会成本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国家为各区域下达耕地保护的任务后,由于各区域耕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未能明确,使得各区域在进行本地规划时拼命扩大建设用地,推卸保护耕地的责任。耕地异地代保也是这个过程中的产物。事实上,正是由于耕地保护的产权边界不清,即国家虽然平等地赋予各区域所有农地一致的普遍农地发展权,但各省区单位面积农地发展权价值是不同的。

4 以农地发展权为载体的区域间耕地保护任务的市场配置与行政配置的效率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规划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规划与市场实质是土地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农地的稀缺必然也会造成农地发展权的稀缺,农地发展权也是一种稀缺资源,规划与市场也是农地发展权这一稀缺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国家为全国所有的农地配置平等的普遍的农地发展权即是一种通过规划进行的农地发展权行政配置方式。然而,一种产权要想获得最有价值的利用效益,必须能够流动且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4]。前文说过,正是由于国家土地产权体系中农地发展权的残缺,使得耕地保护的产权边界无法准确确定,即缺乏农地发展权的制度安排使得承载于耕地之上的国家粮食安全价值和生态安全价值当农地非农化发生时无法通过农地发展权的产权交易将这部分外部性价值内在化,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机制的创新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不仅各省区耕地保护的产权边界得以清晰界定,而且还可以进行区域间耕地异地代保即农地发展权的区域间市场化配置与流转。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农地发展权市场化配置的优势。

假设全国范围内,A省内某一区域(以A地块代替)土地用途每公顷每年用于建设用地土地开发是1500元的盈利(收益减去空地成本)和用于农业生产是750元的盈利。一个替代性的地块B省某一区域(以B地块代替)土地用途按用于土地开发每年每公顷产生2250元的盈利和用于农业生产产生1350元的盈利。如果相关的资本化率是10%,国家为实现耕地保护的目标,将A省A地块用于农业生产则A省A地块价值7500元,如将A省A地块用于建设用地则A省A地块价值15000元,开发商必须至少付出7500元才能得到这15000元并且掠夺潜在价值最高达每公顷7500元的盈利,也就是说国家将A省A地块土地用途限制在耕地上的机会成本是15000元。在B省的情况下,他们必须至少付出13500元去得到22500元的土地资产价值,每公顷获利9000元,即国家把B省B地块土地用途限制在耕地上的机会成本是22500元(表1)。

如果对地块有足够的需求而只能选择一块地,竞争性的土地市场将会驱使开发商选择B省B地块去开发,即机会成本最小化的方案,市场基于土地总价值最大化考虑的农地发展权市场配置会选择A省A地块维持农业生产,但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考虑进行的农地发展权行政配置会选择让B省B地块维持农业生产。这样,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考虑,B省B地块用于维持农业生产每年每公顷可产生超过A省A地块600元的盈利,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保护优质农田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政治目标,但从农地发展权市场化配置即全社会土地总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则是损失了1500元的土地总价值(表2)。

为了更好地说明农地发展权市场化配置的优势,选择C省某一区域(以地块C代称),它与B省B地块有着类似的每年每公顷用于农业生产的1350元盈利,但是用于土地开发产生的盈利只比A省A地块好一点点即1515元的盈利(表1),同样按照10%的资本化率来计算,国家将C省C地块土地用途限制在耕地上的机会成本是15150元。现在让我们来比较A省A地块和C省C地块。当差的A省农地在土地开发用途下几乎得到和好的C省农地所能得到的盈利时相同时,市场会选择较好的C省农地吗?当然不,开发商将不得不付出13500元得到C省C地块,而价值15150元的C省地只能给他们带来1650元的盈利,如果他们得到A省A地块作建设用地,他们将获利7500元,这一点已被证实,正如前面谈到的,完全竞争的市场对土地进行社会化的效率配置。市场引入竞争性的C省C地块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这样,C省C地块用于维持农业生产每年每公顷可产生超过A省A地块600元的盈利,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保护优质农田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政治目标,从全社会土地总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来看,还增加了5850元的土地总价值。

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考虑与市场基于土地价值最大化角度在A省A地块与C省C地块做选择的结果相同,在A省A地块与C省C地块之间选择时,由于C省C地块土地维持农业用途的比较优势,国家会选择让C省C地块维持农业用途(表3)。但在A省A地块与B省B地块之间选择时,同样的缘由,国家会选择让B省B地块维持农业用途。这样,B省B地块将背负起在分配巨大的土地收益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机构的成本和全部的损失,最终导致不公平的财富分配结果。

对于农业生产收益相同但把土地用途限制在耕地上的机会成本不同的B省B地块和C省C地块的选择,市场与国家又有哪些不同呢?对于国家来讲,B省B地块和C省C地块的土地用途为农业生产用途时的盈利情况是相同的,那么无论哪一种选择,政府都可保证完成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但不同选择的结果却不同。当国家选择让B省B地块进行土地开发而C省C地块维持农业耕种时,全社会土地总收益是36000元;当国家选择让B省B地块维持农业耕种而C省C地块进行土地开发时,全社会土地总收益是28650元。也就是说,国家通过规划可以保证耕地保护的目标实现,但在表4的农地发展权行政配置方案一的规划安排下,规划有可能造成社会土地总价值这一财富的损失(7350元),农地发展权的市场配置则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假使这个例子中的A省A地块、B省B地块、C省C地块都平等地分担了国家的耕地保护任务即初始农地发展权配置是相同的,他们都会进行耕地保护与经济建设的成本收益分析,由于在农地发展权的配置中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农地发展权价格(即各区域将土地用途限制在维持农业生产上的机会成本)即会自发地引导他们进行最有效率的土地用途配置方案,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农地发展权市场配置肯定会既保证国家耕地保护任务的落实也会达到社会总财富最大化的(表4)。

5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构建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各省区政府承担耕地保护的义务,国家须赋予其平等的权利,这就是耕地发展权。但由于不同区域土地在数量、质量、区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农地转用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从而耕异地代保存在区域差异。承保区额外承担投保区单位面积的耕地保护任务意味着承保区放弃单位面积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农地转用机会和通过土地复垦等整理出达到投保区单位面积耕地的综合生产水平才能完成投保区的耕地保护任务。因此,承保区放弃单位面积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机会成本损失通过建设用地与耕地的收益之差来进行补偿,承担单位面积投保区耕地保护任务通过在承保区进行土地复垦等整理出达到投保区单位面积综合生产水平的耕地来完成投保区的耕地保护任务的成本来补偿。

在此,本研究提出一个以农地发展权为载体承载国家耕地保护任务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基于农地发展权基础上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包括以下方面:(1)明确全国耕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2)明确各区域在耕地保护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确定谁是超额提供了耕地这一公共产品,谁提供耕地这一公共产品不足。也就是明确谁是需要进行耕地异地代保的需求者即投保区,谁是可以进行耕地异地代保的供给者即承保区;(3)制定全国平均的耕地资源综合权利价值标准即确定在一定条件下全国平均水平提供耕地这一公共产品的全部成本和全国平均的建设用地地价水平;(4)确定合理的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区域间耕地异地代保的范围;(5)根据测算出的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市场标准确定耕地发展权异地转移的方式、程序和管理。

6 结论和讨论

农地发展权是国家土地权利的一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淹没在土地所有权中,这一权利,在农业社会时不太明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压力的增加,国家对土地利用的控制也进一步增强,这一权利的社会实现和价值体现才逐步增强,逐步为各利益主体和社会所认识和争夺。国内目前对农地发展权的探讨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将农地发展权纳入耕地保护视野的研究付诸阙如。从本研究的分析来看,通过向地方政府下放农地发展权来解决区域间耕地保护任务的配置与流转,可以实现法学的土地资源配置公平合理与经济学的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价值自然会增长,同时,由于农地的逐渐稀缺,农地完全价值会逐渐在市场中显现,农地价值越接近建设用地价值时,地方政府越会自发主动地保护农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在土地市场中必须尽可能地显化农地资源的完全价值,并给予保护基本农田的地方政府和农民以市场价值确定的耕地外部性价值补偿,提高地方政府和农民保护农地的收益也即提高了开发商取得农地的成本,使农地成本与建设用地成本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竞争机制下,地方政府也会抬高“用地门槛”,会认真地进行农地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析,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考虑保护农地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从政治任务的角度权衡农地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取舍。

以农地发展权为载体配置区域间耕地保护任务,将农地发展权市场配置理念及制度设计应用于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中,实现了运用农地发展权这一产权手段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农地保护积极性的目的。农地发展权实质可以作为国家对土地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弹性手段,必将在土地征用、基本农田保护、土地规划等土地政策的实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耿.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J].经济研究参考,1998(5):20-30.

[2]王群,王万茂.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利用规划[J].国土资源,2005(10):28-30.

[3]周建春.中国耕地产权与价值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1):4-9.

上一篇:狂欢的节日下一篇: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