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蛋鸡范文

2024-08-23

饲养蛋鸡范文(精选11篇)

饲养蛋鸡 第1篇

雏鸡 (0~6周龄) 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成鸡的整齐度和合格率, 以至影响成年母鸡的生产性能。所以育雏的目标是全群生长均匀, 成活率高。育雏技术的关键是防疫卫生、温度和空气质量、均衡营养和光照。

(1) 育雏期的防疫卫生

(1) 雏鸡舍的消毒:雏鸡舍在进雏之前要按照清扫冲洗、喷烧、喷雾和熏蒸四步消毒法进行全面消毒:首先将所有育雏用具搬到室外清洗并在阳光下晾晒, 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病原微生物, 同时将舍内清扫干净。然后用2%的火碱溶液冲洗地面, 用汽油喷灯依次喷烧墙壁、隔网、地网 (铁质) 等, 再用2%~3%火碱液或0.2%~0.5%过氧乙酸等溶液喷雾消毒墙壁、网具和天花板。最后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 g、福尔马林30 ml进行熏蒸消毒72 h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 在整个育雏期都要及时搞好育雏室的环境卫生:每天清洗食盘、食槽和饮水器, 每天清除雏鸡粪便。饲养人员出入鸡舍要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 门口要设消毒池并及时更换池内的消毒液。

(3) 育雏期内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做好鸡新城疫、法氏囊及鸡痘等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2)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空气新鲜

(1) 环境温度的要求:

(2) 保持育雏所需温度的方法很多, 可用电热保温伞、电热板、火炉甚至火炕等方法, 要因地制宜。冬季育雏因外界温度低, 舍内温度应偏高些, 尤其要防止低温高湿的环境。夏季外界温度高, 舍内温度可以偏低些。

(3) 空气新鲜对雏鸡生长很重要, 因为雏鸡缺氧会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甚至因窒息而死亡。冬季要在中午阳光充足时在保持环境温度的前提下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夏季要用通风设备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3) 保证雏鸡生长的营养需求

(1) 饲喂制度:在育雏阶段宜采取自由采食的制度, 要有足够数量的食槽。食槽中经常保持有饲料, 让雏鸡随意采食, 以利均匀生长。每只雏鸡平均应有食槽位置2.5 cm, 饮水位置1.5 cm, 并随着雏鸡的长大增加食槽和水槽的长度和高度, 否则会影响鸡群的采食和饮水, 导致鸡群生长发育不均衡。育雏期末应随机从鸡舍的不同部位抽测50~100只雏鸡的体重, 以判断鸡群是否整齐, 体重是否达到该鸡种的标准。

(2) 鸡群密度:随着雏鸡的生长发育要及时疏散鸡群。1~2周龄时, 笼养每平方米60只以下, 平养每平方米30只以下;3~4月龄, 笼养每平方米20~30只以下, 平养每平方米20只以下。利用疏散的机会把强弱雏分开饲养, 加强对弱雏的护理可以提高育雏存活率。

(4) 合理的光照制度

在整个育雏、育成期, 光照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鸡群的性成熟。在育雏期的头3天宜采用23~24 h光照, 以利于出壳后的雏鸡适应环境、认食和饮水。以后采取渐减光照的制度, 如何实施渐减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

2. 如何搞好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7~20周龄称为鸡的育成期。在提高育成率和合格率的前提下要力争鸡群生长整齐, 以保证产蛋期有理想的产蛋性能。因此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关键是做好转群、限制饲养与控制体重、合理的光照制度等。

(1) 做好转群前后的工作。首先要对育成鸡舍和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和消毒工作。笼养时要将料槽和水槽调到适宜的高度。育雏舍内事先要进行带鸡消毒并将病、弱、残鸡挑选出来后再转群。地面平养鸡舍要事先铺好垫料。冬季或早春, 如果育成鸡舍气温过低, 应准备好取暖设备并将舍温升至所需的标准。转群要避开雨雪天, 冬天要在晴朗的中午, 夏天要在早晚凉爽时转群。转群时, 在清点鸡数的同时把强弱鸡分开管理。弱雏不能换料, 继续喂育雏料, 直至体重达标后再换料。因环境的改变发生啄斗时要尽快将受伤的鸡隔离。

(2) 限制饲养与控制体重不同品种的鸡有不同的体重标准, 体重过大、体内脂肪沉积过多, 不仅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 而且会因维持消耗的增加而增加饲料投入, 降低饲料报酬, 因此, 必须限制饲养。可采取下列方法。

(1) 限制采食量——比自由采食量减少10%~20%;增加纤维素;降低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

(2) 限制采食时间——每日定时采食或每周1天停食不停水等。

(3)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 限制饲养只应该减少脂肪的积蓄, 而不应妨碍鸡群的健康发育。

(4) 在施行限制采食量时, 一定要提供足够的食槽, 只有全部鸡都能同时吃上料, 才能达到体重均匀。

(5) 当鸡群生病或进行免疫接种时, 应暂时停止限饲。

(6) 每周末应称取一定数量 (如5%) 的鸡, 检查其平均体重是否合适, 鸡群生长是否均匀, 以调整下一周的给料量。一般而言, 85%~90%的个体体重在群体平均数±10%以内为最佳;77%的个体体重在群体平均数±10%左右为良好。育成鸡的大致给料标准和应达到的体重范围应根据不同品种区别对待。

(3) 合理的光照制度。1~3日龄每日23 h光照, 1 h黑暗;4日龄以后则根据该批鸡20周龄时本地区自然光照时数每周渐减 (或者恒定光照)

(1) 在4月1日~9月15日期间出壳的雏鸡, 采用自然光照, 不需要人工补光。

(2) 在9月16日~第二年的3月31日期间出壳的雏鸡, 先计算出鸡群达到20周龄时的日照时间, 将光照时间由19 h每周减少1 h, 相当于20周龄的日照时间后, 维持这个时间直到20周龄。

鸡群见蛋后再延长光照, 每周增加30~60 min为宜;蛋鸡最长光照不超过16个小时。

一般产蛋鸡的适宜光照强度是10 lux左右, 可用40 W的灯泡悬挂于2 m高处, 其光照强度为6。灯高2 m, 灯距3 m。鸡舍内若安装两排以上灯泡, 应交叉排列, 靠墙的灯泡同墙的距离应为灯泡间距的一半, 还应注意随时更换破损灯泡, 每周将灯泡擦拭一次, 以使鸡舍内保持适宜的亮度。

(4) 其他管理措施

(1) 适宜的密度:平养时每平方米养10只育成鸡较为适宜, 笼养时应保证每只鸡有270~280 cm2的笼位。适当的活动空间对育成鸡的发育很重要。

(2) 每次喂料力争做到均匀, 防止有些鸡采食过多而有些鸡采食不足。

(3) 要勤于清粪和打扫鸡舍, 定期消毒鸡舍, 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4)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防止鸡新城疫和其他传染病的发生。

3. 如何搞好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应注意以下三个阶段的管理。

(1) 初产期 (产蛋率在85%以下) :此阶段需注意换料、补光、驱虫和防止应激及输卵管炎症的发生。换料从产蛋率为5%时开始, 从青年料换成产蛋料, 为1/4-2/4-3/4-4/4, 时间为2周左右, 至产蛋率为30%止。补光可同换料同步进行, 为防应激可用应激速补饮水, 在秋冬季可用清温败毒散拌料, 百毒杀饮水防止传染病, 每半月饮10 d。在产蛋率达50%时用一次预防输卵管炎的药物。

(2) 高峰期 (蛋率在85%以上) :此阶段是饲养蛋鸡效益最高的时期, 必需做到促高产, 延长高产期, 降低死淘率。此期应注意减少各种应激, 饲料要稳定, 不打驱虫针, 不断料、水, 防停电, 光照时间、强度不能改变, 严冬防止饮水结冰, 给其以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要注意适时通风换气, 严防贼风。

(3) 产蛋后期 (蛋率在85%以下至淘汰) , 此阶段产蛋率下降, 采食量不变, 鸡只易肥而导致脂肪肝, 可以限制喂量或换低档蛋鸡料, 但注意补钙, 最好是贝壳粉。光照可延长1个小时即17 h/d。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浅谈蛋鸡的饲养与管理 第2篇

题目:浅谈蛋鸡的饲养与管理

专业:畜牧兽医

年级:2012秋

姓名:林荷英

学号:

指导老师:陈团

成绩:

浅谈蛋鸡的饲养与管理

罗定市广播电视大学 林荷英

要饲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蛋鸡应该从雏鸡饲养就开始抓起,从雏鸡到育成鸡再到产蛋鸡,每一个环节的饲养方法都要有科学。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蛋鸡的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多少。由此可知,从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管理即产蛋初期的管理关系到产蛋期的整个水平。为了加强鸡群的总体性能,提高产蛋率,注意预产期(产蛋初期)的管理,也成为养鸡生产中关键控制点。

1、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1.1性成熟

刚开产的母鸡虽然性已成熟,开始产蛋,但机体还没有发育完全,18周龄体重仍在继续增长,到40周龄时生长发育基本停止,体重增长极少,40周龄后体重增加多为脂肪积蓄。

1.2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产蛋鸡富于神经质,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产蛋期间饲料配方突然变化、饲喂设备改换、环境温度、通风、光照、密度的改变,饲养人员和日常管理程序等的变换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对蛋鸡产生不良影响。不同周龄的产蛋鸡对营养物质利用率不同,母鸡刚达性成熟时(17-18周龄)成熟的卵巢释放雌性激素,使母鸡贮钙能力显著增加,开产至产蛋高峰时期,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采食量持续增加,到产蛋后期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脂肪沉积能力增强。

1.3产蛋规律

产蛋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体重、蛋重和产蛋量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2、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2.1做好转群工作

在转群的前3-5天,将产蛋鸡舍准备好并消毒完毕,并在转群前做好后备母鸡的免疫和修啄工作。关于转群时机,由于近年来选育的结果,鸡的开产日龄提前,转群最好能在16周龄请进行,但注意此时体重必须达到标准。

2.2适时更换产蛋料

当鸡群在17-18周龄,体重达到标准,马上更换产蛋料能增加体内钙的贮备和让小母鸡在产前体内贮备充足营养和体力。实践证明,根据体重和性发育,较早些时间更换产蛋料对将来产蛋有利,过晚使用钙料会出现瘫痪,产软壳蛋的现象。

2.3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营养供给。

开产是小母鸡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是一个很大的应激,在这段时间内小母鸡的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青春期的体重仍需不断增长,大致要增重400-500克,蛋重逐渐增大,产蛋率迅速上升,消耗母鸡的大部分体力,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外界对鸡的进一步干扰,减轻各种应激,为鸡群提供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并保证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2.4光照管理

产蛋期的光照管理应与育成阶段光照具有连贯性。饲养于开放式鸡舍,如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增长的季节,且鸡群在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转群时光照时数已达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转入蛋鸡舍时不必补以人工照明,待到自然光照开始变短的时候,再加入人工照明予以补充,人工光照补助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一小时,亦有每周只增加15分钟的,当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助光照共计16小时,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若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缩短的季节,转入蛋鸡舍时自然光照时数有10小时,甚至更长一些,但在逐渐变短,则应立即加补人工照明,补光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1小时,当光照总数达16小时,维持恒温即可。

2、产蛋期日常管理

3.1饲喂次数和次数

每天饲喂2次,为了保持旺盛的食欲,每天12-14点必须有一定的空槽时间,以防止饲料长期在料槽存放,使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每次投料时应边投边匀,使投入的料均匀分布于料槽里,投入后约30分钟左右要匀一次料,这是因为鸡在投料后的前10多分钟内采食很快,以后就会挑食勾料,这时候槽里的料还比较多,鸡会很快把槽里的料勾成小堆,使槽里的饲料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常常将料勾到槽外,既造成饲料的浪费又影响了其它鸡的采食,所以要进行匀料,并经常检查见到料不均匀的地方就要随手匀开。

每次喂料时添加量不要超过槽深的三分之一。

3.2饮水

产蛋期蛋鸡的饮水量与体重、环境温度有关,饮水量随舍温和产蛋率的升高而增多。

产蛋期蛋鸡不能断水,有资料表明鸡群断水24小时,产蛋率减少30%,须25-30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各种原因引起的饮水不足都会使饲料采食量显著降低,从而影响产蛋性能,甚至影响健康状况,因此必须重视饮水的管理用深层地下水供做饮用水最为理想,一是无污染,二是相对冬暖夏凉。

总结: 畜牧兽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几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增 强了我解决在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我在新观广公司实习有 3 个多月了,我在这里的工作主要是输精员,在产蛋舍学习到了很多 专业知识。在这里我主动积极的学习,我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对于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有 待加强。但是我凭着不懂就问、少说多做的原则,主动向师兄和班长请教,虚心的听取他们 的指点。虽然难免会犯错,但每个错误都不会让自己重犯。实习和在学校读书时大不相同,实习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在学校学的知识与在这里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到 实际工作中去。这样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牢固,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自己 认为实习成绩还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实习的过程中,我不仅结识了新朋友,学到了有用的知识,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让人回味 无穷…… 通过 3 个多月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继续去努力,去拼搏。

饲养蛋鸡节料十法等 第3篇

不少养殖户选择蛋鸡品种时,认为体型大的品种好。其实,产蛋相同的母鸡,体重每增加0.25克,每年约多耗料3公斤。因此,要选生产性能好、蛋料比比较高、体型比较小的品种,成鸡体重以2公斤左右为宜。

2.喂全价饲料

全价饲料营养成分全面,能充分满足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需要,同时耗料也少。

3.添加氨基酸

可节省蛋白饲料。以玉米、豆饼、麸皮为主的配合饲料,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添加蛋氨酸可节省鱼粉等饲料。当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低于14%时,还应该添加赖氨酸。

4.不同阶段不同季节喂给不同饲料

产蛋初期营养水平应稍高于饲养标准,产蛋后期适当降低营养水平,夏天炎热,鸡采食量减少,需提高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以19%为佳,若添加蛋氨酸,则以17%为宜。

5.及时淘汰老弱病残和低产母鸡

高产鸡一般可维持产蛋10~15周,鸡冠红大而丰满,有光泽,有强性,触摸时温暖。同龄的黄皮、黄脚鸡种,凡色素消退轻的,一般都是低产鸡;凡鸡冠鲜红而羽毛残缺的,一般都是高产鸡。

6.改善饲料的储藏加工

要防霉烂变质、虫咬鼠盗。精料粉碎要细,不让鸡有挑食行为。配合饲料要生喂;湿料适口性好,但夏季容易酸败,冬季太凉易受冻,影响消化,可改成喂干粉;同时要供给充足的饮水。

7.改进料槽结构

平底、大口的料槽很容易浪费饲料,应改为底圆、肚大、口小、顶加横梁的饲槽。

8.合理喂料

改自由采食为合理分顿、定量饲喂,防止过肥。

9.鸡群的公母比例要得当

鸡群长到开产前要确定群势,其中公、母鸡的比例为1∶12~1∶15,公鸡多浪费饲料,而少了又影响产量。

10.繁殖蛆虫喂鸡

蝇蛆、蚯蚓、地鳖虫等都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新鲜的小鱼、小虾、鱼虫及畜禽产品下脚料等,也是良好的蛋白质补充料。(江西省金牛企业集团徐卫东邮码:330044)

添加杜仲叶粉可改善鱼的肉质

蛋鸡饲养技术要点 第4篇

在选购良种时, 应当选择当地饲养量大, 生产表现好的鸡种饲养;其次, 应选购有一定饲养规模、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场家的鸡苗, 切不可图便宜, 购买无种鸡来源、小炕房孵化的鸡苗。对购进的雏鸡, 要根据不同周龄, 进行科学育雏, 精心培育, 按时进行公母分群, 及时淘汰剔除发育不良的劣质鸡、低产鸡和病弱鸡。

2 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

2.1 抓好育雏关, 培育优质健壮的雏鸡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 雏鸡的体重与产蛋期的各主要性能指标呈很强的正相关。因此, 育雏期必须采用高温育雏。即1~2日龄33℃;3~4日龄32℃;5~7日龄30℃;8~14日龄28℃;以后每周降3℃, 直到21℃。其次, 要供给优质的全价饲料, 保证光照时间, 1~2日龄.24 h;3~4日龄22 h;5~7日龄20 h;8~10日龄18h;11~14日龄16 h;15~21日龄15 h;21日龄后, 逐步保持8~12 h。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在8~9日龄进行断喙。按卫生防疫程序进行免疫和投药预防。

2.2 育成期要重点抓体重控制, 提高鸡群均匀度

经研究证实, 16周龄的均匀度与产蛋的持久性及成活率呈正相关。在育雏期由于供给优质全价饲料, 雏鸡充分发育, 体重相对较大。进入育成期必须通过限饲, 将体重控制在饲养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并将鸡群的均匀度提高到85%以上。

2.3 产蛋期要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和防止鸡体过肥

鸡体过肥, 会造成大量的脂肪侵入生殖腺, 影响滤泡的发育和其它生殖腺体的分泌功能, 将导致产蛋量下降。鸡体过肥还会导致脂肪肝, 引起鸡群死亡上升。为此, 产蛋期应当进行定期称重, 以确定鸡的体重是否正常。蛋鸡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敏感, 一旦受到剌激, 就会发生应激反应, 造成生理机能紊乱, 使产蛋量下降, 死亡率上升, 所以必须尽可能减少搬迁、饲料变更、大风、严寒与炎热、通风换气不良、光照突变、疫苗接种、人员往来、车辆躁音等应激因素对鸡的影响, 给鸡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稳定的环境, 使鸡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

3 科学的光照管理

适宜的光照管理是:1~2日龄给予24 h光照, 以利于摄食, 后逐渐转为恒定光照或自然光照。进入育成期后, 采取以自然光照为主, 有条件的可采取密封遮光的恒定光照8~12 h。18周龄至少给予13 h的光照剌激, 以后每周或每两周增加15~30 min至17 h为止。

4 创造蛋鸡适宜的生活环境

夏季高温高湿季节, 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 加强舍内通风, 保持干燥的环境卫生, 向鸡群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 并适当增加青菜的饲喂量, 以提高鸡的采食能力。进入冬季, 要特别注意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温和人工补充光照, 舍内温度应维持在13℃以上, 光照15~16 h, 饮水适当提温, 不饮冰冷水。

5 饲养环节环环扣紧, 注意节约饲料

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是:其一, 饲料槽的安装高度、深度、长度要根据产蛋鸡的不同周龄和笼养密度而进行调换, 饲料饲喂添加量不能超过槽深的1/3, 要少喂勤添, 减少槽内剩食以产蛋率确定饲料日喂量, 一般产蛋率在50%~60%时, 每只鸡每日饲喂量约95~100 g;产蛋率60%~70%时, 日喂量105~110 g, 产蛋率为70%时, 鸡的日喂量为115~120 g;产蛋率达到80%以上时, 饲料不再限量, 让鸡任意采食。其二, 进行断喙。由于鸡有刨食的习性, 因此, 在7~9日龄应给雏鸡断喙。到15周龄左右, 对断喙不良者需进行修喙。其三, 及时淘汰不产蛋鸡或产蛋性能不佳的鸡。在育成结束转入产蛋舍时, 应进行一次淘汰。凡发育不良、太小、太肥、有病、精神不振的均应淘汰。在产蛋过程中, 应随时淘汰抱窝鸡、病鸡、伤残鸡、停产鸡。进入产蛋后期, 主要淘汰停产鸡, 凡冠髯、脸苍白, 冠萎缩的母鸡应立即淘汰。发现过肥、过瘦的鸡也应立即淘汰。

6 科学配制蛋鸡日粮, 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料配方不科学, 一是日粮营养不全面, 导致有的营养成分过多而浪费, 过少而营养不足, 从而影响产蛋率;二是易加大饲料配方成本, 不能因地制宜随时调配当地饲料原料;三是不能满足不同产蛋季节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如夏季饲料配方的代射能要比冬季配方低, 否则不仅浪费饲料, 而且影响鸡的新陈代谢和采食率。因此, 采取科学的日粮配方是提高饲料报酬的一条重要措施。

7 注意做好鸡病预防工作

减少死鸡和杜绝疫情发生, 这是养鸡成败的关键。要按照科学的控制鸡病发生的卫生防疫程序, 根据不同鸡的日龄, 分别注射各种疫苗, 同时对鸡舍、用具采取定期药物消毒, 及时清除舍内粪便, 鸡舍周围要做好灭鼠, 防止老鼠和麻雀进入舍内带进疫情。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 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进出, 不准陌生人进入鸡舍, 谢绝参观, 以确保鸡场安全经营。

8 精打细算, 注意节支

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第5篇

【关键词】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

产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育雏饲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成年鸡的产蛋性能,因此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是养好产蛋鸡的关键。在实际饲养管理工作中,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注重育雏前的准备,搞好环境控制,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防疫,全面细致地做好蛋鸡育雏工作。

1 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 育雏舍的清洁消毒

搞好育雏鸡舍环境控制,消毒是关键。进雏前要对育雏舍内外进行全面清扫,并严格消毒。舍外四周可用5%~8%的烧碱溶液喷雾消毒;舍内经过清扫,冲刷晾干后,可用2%~3% 的热氢氧化钠溶液或3%~5%的来苏水等进行喷雾消毒。间隔1~2d后,进行高锰酸钾密闭熏蒸,封闭24h以上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如果是地面平养育雏,进鸡一周前还要将垫料在阳光下暴晒,进行自然消毒。

1.2 进雏前,供电、供暖、供水等基本设施要准备齐全

在进雏前要对育雏舍提前生火预温,尤其是在秋后季、冬季、早春,提前2~3d生火,让墙壁、地面、设施都热透,保证雏苗入舍时环境温度符合规定标准。

2 育雏期的管理要科学合理

2.1 控制适宜的温度和适当湿度

由于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雏鸡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要提高育雏成活率,就要控制好适当的温度和适度,初生雏鸡需要的温度较高,一般一周龄雏鸡所需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平均可降2~3℃,约6-7周后,雏鸡就可适应自然环境了。雏鸡对湿度的要求一般控制在1~10日龄为60%~70%,10日龄后保持在55%~60%。如果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2.2 注意通风换气

雏鸡的体温高,代谢旺,从第2周起要注意适当进行通风,尽量做到既保证舍内适宜的环境温度,又要保持舍内空气的流通,以防止因空气质量差而诱发呼吸道疾病。

2.3 合理的光照和饲养密度

光照能够提高鸡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使红细胞血红素含量增加;促进机体内钙磷代谢。一般多采用渐减式光照法:1~3d采用全天24h光照,4~7d为19h,第二周为15h,自第三周起为每天11~12h光照。光照强度具体为:每15m2鸡舍第一周用40W的灯泡一只,悬于离开地面2m高的位置,第二周开始换用25W的灯泡即可。饲养密度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雏鸡的整齐度。一般一周龄的雏鸡20只/m2左右为宜,随着日龄的增大,逐渐减少饲养只数。

2.4 飲水与开食

在雏鸡开食前要先饮水。1~7日龄,可在饮水中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利于雏鸡卵黄体的吸收。另外,可视情况有目的地在饮水中适量添加抗菌类药物。要确保饮水的清洁卫生,昼夜不可断水。喂料应掌握少给勤添,喂量以吃八成饱为宜。第1周可日喂7~8次,1周后改为每天饲喂5~6次,饲喂时要少添勤喂,随时注意饲料的消耗变化,饲料消耗过多或过少,都是雏鸡患病的先兆。

2.5 断喙

为防止发生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一般在6~10日龄进行断喙。为减少应激反应,断喙前后3d应在饲料中加2mg维生素K,在操作中应注意断喙位置,可在上喙1/2,下喙1/3处切下,切后应继续将喙在烙片上停留一会以利于止血。断喙后要保证水料的充足,加强通风以增强心肺功能。

3 注意做好日常管理

3.1 保持环境安静,做好卫生消毒

雏鸡非常胆小,外界的干扰会对雏鸡产生严重的惊群,致使雏鸡互相挤压而引起死亡。因此,育雏室要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扰。搞好育雏舍内外及育雏用具卫生和消毒,消毒时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液交叉使用。平时应注意做好舍内环境卫生工作。舍内外要保持清洁卫生,粪便每天及时清除,饮水、喂料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消毒时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液交叉使用,带鸡消毒每周至少2~3次

3.2 饲料与营养

雏鸡采食量不大,但对饲料品质要求较高,应保证供给适口性强,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以满足其生长需要。

3.3 制定合理的防疫制度,做好防疫和驱虫

夏季蛋鸡饲养管理 第6篇

一、加强通风,降低舍温

鸡没有汗腺,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当舍温超过25℃时,可在进风口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舍。当舍温超过30℃时,可用高低雾量旋转嘴喷雾器进行喷雾降温,每2~3小时喷1次,可有效降低鸡舍内温度。另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对鸡舍进行降温,如安置风机、在鸡舍顶上安装遮阳网、在鸡舍周边种植树木等。

二、保证饮水,降低密度

夏季气温高,鸡的呼吸加快,体内水分蒸发量大,其饮水量明显增加,因此,要设置足够的水槽,确保鸡群充足饮水。同时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可在饮水中增加电解多维的含量(在13:00-18:00饮给),以缓解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由于气温高,鸡只呼吸频率加快,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浓度加大,因而必须降低饲养密度,合理分配饲养空间,并经常打开门窗换气,有条件的可安装排风扇,以利内外空气流通。

三、调整饲喂时间,改善日粮结构

每天应在早晚凉爽时多给料,勤给料,刺激鸡的食欲,让其多采食,但要注意避免料槽积存湿料,同时适当添加青饲料含量。青饲料含水量多,不仅能够满足鸡只的水分需求,而且能够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刺激鸡群食欲。夏季高温会造成鸡群采食减少,摄入营养不足,应采取措施刺激其多采食,还要提高日粮营养水平以弥补营养不足。

1.提高日粮能量。可以在日粮中增加2%左右的植物油脂。

2.提高蛋白质或氨基酸水平。夏季,蛋鸡采食量普遍降低10%~15%,日粮蛋白质摄入也随之减少,导致蛋重降低、产蛋减少,所以要及时补充蛋白质,保持日粮平衡。适当增加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蛋氨酸和赖氨酸。

3.增加维生素、矿物质供给。可以使用强效速补磷酸氢钙、优质骨粉或钙粒等。

四、加强消毒工作,防止中暑

夏季的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且夏季蚊蝇多,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因此,在搞好鸡舍、运动场卫生的同时,还要清除鸡舍周围的杂草、填平污水沟,鸡舍内要钉纱窗,并定期喷药灭蚊、蝇。鸡舍及周围环境要进行定期消毒,尤其是定期带鸡消毒,既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又可降低舍内温度。

夏季鸡群容易中暑,如发现蛋鸡食欲下降、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张口急促呼吸、痉挛、触诊高热灼手等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通风阴凉处,保证清洁饮水,并在水中加入补液盐等。同时,为防止因鸡群中暑造成抵抗力下降而引发疫病,可在鸡群饮水中加入含有黄芪、甘草、柴胡等成分的中成药,提高鸡群免疫力。

五、加强卫生管理,预防酸中毒

酸中毒是夏季蛋鸡养殖中的一种常发疾病,轻则造成少量死亡,重则可以导致全群覆没。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剩食过夜或饲料受潮、受热极易腐败变酸,被鸡采食后会刺激嗉囊壁,引起炎症。若剩食在腐败过程中产酸过多,就会通过鸡的嗉囊壁和肠壁进入血液,导致鸡酸中毒。因此,夏季养鸡一定要严防酸中毒。

1.症状。鸡发生酸中毒后一般鸡冠发紫,离群呆立,翅膀下垂,羽毛蓬松,食量大减,甚至拒食。用手压病鸡嗉囊,有的空虚,有的充满液体。将病鸡倒提,会从口中淌出泡沫状酸臭液体,病情严重的鸡还会发生昏迷或死亡。

2.预防。应以少喂勤添、不留剩料过夜为原则,食具经常刷洗和定期消毒,保持鸡群活动场所清洁、无污染。每次配制或购进的饲料不宜太多,存放饲料的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凉爽,避免饲料霉变。习惯拌湿料饲喂的养殖户应酌情改喂干料,将清水放置在食槽边,让鸡自由饮用。

蛋鸡冬季饲养管理 第7篇

1 防寒保温

冬季气温低, 通常10℃以下的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 一般产蛋鸡鸡舍温度以保持在13~18℃为宜。鸡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同时要注意防止贼风侵入。

鸡场在天气转冷后应避免冷空气导致鸡发生应激。鸡舍内侧靠湿帘的地方应安装空气导流板, 使冷空气进入鸡舍后处于鸡舍的上层, 减少冷空气对鸡的刺激。另外, 要注意封闭除进风口以外的所有缝隙, 特别应注意对排粪口的遮挡, 以免形成局部低温区。

规模较小的养殖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鸡舍的保温隔热层。鸡舍北侧迎风面应增加保温吊棚, 北侧窗口设挡风导流板, 以缓解寒风的侵袭, 南侧窗口应装好玻璃或塑料薄膜挡风。鸡舍应注意检查修补除换气孔、窗以外的所有孔洞, 出粪口要安装插板以挡风, 夜间应在鸡舍窗口和门口挂厚门帘保温。舍内可用煤炉、暖风炉等御寒保暖, 但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贼风一般来自门、风机、粪沟等处的缝隙, 有时这些缝隙的局部风速可达到5~6 m/s, 故必须堵严这些缝隙, 以防贼风直吹鸡体。

2 通风保温

冬季气候寒冷, 保温与通风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冬季鸡场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通风必须灵活掌握, 冬季通风的目的为换气, 故冬季鸡舍通风以最小通风量为限, 以舍内不闷为度。

鸡舍的结构和通风方式影响着鸡舍的通风效果。饲养员应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进风口的大小, 中午天气较好时, 应增加通风量, 以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通风时通风窗打开的角度应避免直对鸡体。

冬季舍内有害气体浓度不允许超过规定的范围, 冬季要尽量减少通风量。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8~25℃, 如温度降到13℃以下时, 其产蛋量开始下降, 如果低温持续时间过长, 则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 甚至诱发病毒病。鸡场如果只重视保温而忽视通风, 将无法降低昼夜温差, 这会导致鸡发生较大的应激。

鸡舍要注意防潮除湿, 舍内湿度过大会影响鸡只羽毛的保温性。冬季应注意保持鸡舍干燥, 地面应少洒水, 减少带鸡消毒的用水量, 并常检查饮水系统, 以免淋湿鸡体, 同时及时清除舍内的鸡粪, 避免鸡粪水分蒸发造成舍内潮湿, 必要时舍内可放置生石灰吸潮, 此外, 在外界气温适宜时可加大换气量, 以降低舍内湿度。

3 严格消毒

冬季气温较低, 鸡舍封闭较严, 这一方面导致通风量较少, 另一方面导致舍内有害气体集聚, 而冬季通风不良易诱发细菌性疾病, 如大肠杆菌病、鼻炎等。在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中, 搞好卫生、加强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舍内消毒可减少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带鸡消毒一般在气温相对较高的中午、下午进行, 消毒时以消毒液呈雾状均匀落在笼具、鸡体上为宜。消毒应不留死角, 进风口处和鸡舍后部是消毒的重点。

4 确保鸡群整齐度

合理进行分群是确保鸡群整齐度的关键。体格弱小的鸡群应调整到鸡舍前侧单独饲养, 确保每笼的鸡数为4只。调群工作的有效实施, 能保证鸡群有适宜的密度和较高的整齐度。

不同舍温条件下, 鸡对能量的需要量不同。冬季的蛋鸡每天能采食115~120 g饲料, 冬季应提高饲料能量水平, 以满足蛋鸡越冬的需要。

5 减少应激

冬季气温突降时, 鸡群会产生很大的应激反应, 为避免鸡群产生大的应激, 应在气温突降前1~2 d给每只鸡增加5~10 g饲料, 并持续喂3~5 d, 适量增加喂量也可使鸡维持正常体温和正常产蛋水平。气温回升后, 可恢复到原来的饲喂量。冬季气温突降时还要特别注意确保日粮中各种氨基酸的质量和添加量, 并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及添加适量高能量原料。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第8篇

1.1 鸡舍

鸡舍可以建成坐北朝南、三面围墙的敞棚状, 前高后低。鸡舍的跨度不宜太深, 得使阳光照射到舍内;长度可以根据容纳鸡的数量来确定, 需要隔成隔间。顶架需制成钢管结构, 支撑上覆物防止风吹, 顶上要铺设覆盖物, 以固定顶棚, 起到保暖隔热、冬暖夏凉的作用。

1.2 清洁消毒

淘汰鸡后或上笼前对蛋鸡舍进行全面清洁消毒。清理、打扫、清洗禽舍, 墙壁、地面、设备用具消毒等。

2 转群上笼

2.1 入笼日龄

如果上笼过晚, 会推迟开产时间, 影响产蛋率。为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适应时间, 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需在16~17周龄前上笼。

2.2 选留淘汰

母鸡产蛋约一年后, 就要考虑全群淘汰, 若选留高产母鸡第二年再产蛋, 必须经过严格筛选。一是鸡的外貌特征至关重要, 高产母鸡外貌特征为身体健康, 发育正常, 活泼好动, 觅食能力强, 冠和肉垂颜色鲜红, 腹部大而柔软, 耻骨开张而直, 换羽开始晚。二是入笼时要按品种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质量适宜的优质鸡, 剔除无饲养价值的残鸡。

2.3 分类入笼

上笼时, 需要把大小不同的鸡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子里。如过小鸡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或增加喂料量, 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南侧中层笼内, 促进其生长发育;过大鸡进行限制饲养。为避免先入笼的欺负后入笼的鸡, 每个笼格内要一次入够。

3 免疫

免疫接种在蛋鸡的养殖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养殖户往往对免疫接种比较重视, 对抗体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要积极宣传、加以引导, 确保免疫效果。

4 驱虫

开产前做好驱虫工作。

5 光照要求

光线对鸡的影响有质和量之分, 是鸡生长和产蛋不可缺少的因素。鸡的性成熟时间、产蛋性能、蛋壳质量等都与光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自然光照不足, 需人工补充光照。

6 饲养要求

开产初期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和产蛋率的上升, 应增加采食量, 保证每天每只鸡摄取足够的粗蛋白质, 同时其他营养成分也要均衡摄入。开产初期和高峰期既要保证鸡群有旺盛的食欲, 又要避免饲料浪费, 无需限制食量, 但给料量要适当。还要保证充足饮水, 如果饮水不足会严重影响产蛋率。

7 优良鸡种的特征

一是具有较高的产蛋性能, 产蛋率大约得达到80%;二是鸡体体质健壮, 适应性和抗病性较高;三是蛋壳质量好, 大小适中, 颜色均一, 破蛋率低。

8 蛋鸡的营养供给

蛋鸡生长需要多种营养物质, 如能量、粗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 每种物质都对鸡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蛋白质是鸡体的重要营养物质, 如果缺少蛋白质, 会直接影响鸡的生产和生长, 甚至会引起死亡;矿物质对鸡的生长发育、繁殖系统及生理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蛋鸡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 但生物作用很大, 主要起到调控鸡体物质代谢, 维持鸡体健康和各种生产活动的作用, 缺乏时会出现代谢紊乱, 危害鸡体健康和正常生产;水在鸡体内的含量达到50%~60%, 主要分布于体液、淋巴液、肌肉等组织中, 是各种营养物质的溶剂, 鸡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因此必需供给干净充足的饮水。

9 常用饲料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第9篇

10~8周龄育雏阶段

进雏前必须做好育雏舍的供温保暖、熏蒸消毒、冲刷、清扫等工作, 并备好常用器具、药品及饲料。前3 d光照23~24 h, 第4~7天降至18 h, 从第2周龄至育雏结束为12 h。光照强度先强后弱, 1周龄用60 W灯泡1只/m2, 1周后更换为40 W, 灯泡距离鸡床 (或地面) 2.0~2.2 m。雏鸡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 应提供易消化吸收、适口性强、原料质量高的全价配合饲料[1]。雏鸡进舍后先给水, 间隔2~3 h后再给料。1周龄内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电解多维或开食补盐、速补等。一般要求1周龄内舍温昼夜保持在34~36℃, 以后每周下降2℃, 直至22~24℃并维持恒定[2]。断喙一般在7~9日龄内进行。在断喙前3d和当日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倍量的维生素K、维生素C。

2 9~20周龄育成期

育成前期 (9~12周龄) , 要求日粮粗蛋白在15.5%~16.0%, 代谢能不低于11.5 MJ/kg, 其他同雏鸡;适时分群, 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 一般为12~15只/m2, 育成后期8~10只/m2。育成后期 (13~18周龄) , 上笼前一般在17周龄内进行一次性体内驱虫工作, 根据平均每只体重、后备蛋鸡的数量来确定用药量;正常情况下此时应以防止体重超标为主, 采取限量饲养对其采食总量加以限制, 或者限制饲养使口粮粗蛋白水平不超过14%[3];为避免因性早熟而影响产蛋性能, 光照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10 h以内[4]。产前过渡期 (19~20周龄) 可供给产蛋期日粮, 将育成阶段0.9%左右的低钙水平提高至2.0%~2.5%。过渡期后备蛋鸡在管理上必须注意保持鸡舍环境的卫生和安静, 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抗应激类药物的添加量及尽量减少各种外界的刺激, 工作人员动作要轻。

3 产蛋阶段

产蛋前期 (27~42周龄) 产蛋鸡抗病力较弱, 比较敏感, 应精细饲养管理。产蛋期不可断水, 尽量避免因外界刺激造成的一切应激反应, 如不要随便改变服饰, 工作人员在操作时要轻拿轻放, 杜绝非工作人员入舍等。开产后固定每天的开关灯时间, 尽量不要更改;随着产蛋率的提高, 光照的时间要相应地逐渐延长, 并且只能延长不能缩短, 直至产量高峰 (27~28周龄) 恒定在16.0~16.5 h[5]。产蛋的环境要调节适宜, 主要包括饲料与空气的质量、光照与通风、相对湿度 (55%~65%) 、舍内温度 (13~23℃) 等综合因素。从产蛋率达到5% (21周龄) 时即要满足其营养需要, 代谢能11.7 MJ/kg以上, 日粮粗蛋白18%~19%, 钙3.3%~3.6%, 有效磷不低于0.4%。产蛋中期 (43~60周龄) , 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 适当降低粗蛋白的能量水平;加强对舍内环境卫生的整治和管理, 营造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卫生、安静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减少疫病的发生, 同时决不可盲目降低日粮营养水平或放松管理水平[6]。产蛋后期 (61~72周龄) , 群体产蛋率已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由于鸡体生理机能的退化, 对钙质的吸收利用能力降低。在管理上, 随时剔除低产、休产鸡, 可将光照时间延长0.5~1.0 h。

4 日常卫生管理与免疫接种

产蛋阶段应每天擦拭灯泡, 及时更换报废灯泡。每天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浸泡冲洗1次, 每7 d用消毒液将料桶洗刷1次。定期清除粪便, 产蛋阶段每日1次, 育雏、育成阶段可视具体情况每7 d进行2~3次, 并勤消毒、勤打扫, 以使鸡舍内外的环境保持卫生[7]。健全和完善卫生防疫工作制度, 责任到人, 严格执行。免疫接种是预防烈性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 在进鸡以前应制定出符合当地鸡发病规律和特点的免疫程序, 按时接种免疫。

摘要:从0~8周龄育雏阶段、9~20周龄育成期、产蛋阶段、日常卫生管理与免疫接种等方面介绍了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以供蛋鸡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赵永静, 管素英, 鲁淑红.夏季产蛋鸡的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 2011 (8) :1.

[2]杨子强.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J].山西饲料, 2011 (3) :38-39.

[3]周连华, 张利红.产蛋高峰前期管理要点[J].中国禽业导刊, 2011 (7) :45.

[4]杨占江, 赵宝成.夏季蛋鸡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 27 (3) :72.

[5]张长友, 李蕾.蛋鸡夏季的饲养管理要点[J].今日畜牧兽医, 2011 (7) :47-48.

[6]房中文, 韩春林, 徐国庆.夏季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J].中国家禽, 2011, 33 (11) :56.

饲养绿壳蛋鸡的有效方法等 第10篇

2.管理要点饲料配制以玉米、大麦为主,用10%~15%的鱼粉加20%左右的豆饼类植物蛋白饲料,再拌些切碎的红萝卜、青菜叶、青草等青绿饲料。饲料应保持新鲜、适口性好,要少给勤添,并备好清水供鸡饮用。或者按以下配方配制饲料:玉米10%~40%、高粱或大麦20%~30%、小麦或稗子10%~20%、红薯干10%~30%、麸皮和米糠10%~30%、豆饼或花生饼10%~25%、鱼粉或骨粉3%~15%、牡蛎粉或碳酸钙2%~6%、槐叶粉或苜蓿粉3%~5%。如搭配青饲料,每100公斤混合饲料中可加入青饲料30~40公斤。

每天打扫鸡舍,及时清理粪便,对圈舍及饲喂用具要常消毒。雏鸡抗病能力差,怕寒冷,出壳1~2周龄时雏鸡室内温度宜控制在35℃左右。此外,鸡舍的通风和光照也很重要,空气对流、光照好,不仅能提高雏鸡的活力,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软骨病,而且可提高成年母鸡的产蛋率。

绿壳蛋鸡科学饲养技术 第11篇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 鸡舍前后可每隔3 m开一个70 cm×120 cm的采光透风窗, 室内一侧放置栖架、饮水器、料槽, 等距离分布于舍内, 同时在向阳面的一边开一个高160 cm, 宽70 cm的小门, 门外设置铺有沙子的运动场。

2 孵化

种蛋应选择蛋重40 g以上, 采用人工孵化, 孵化技术要点:分批入孵宜采用恒温孵化, 每批蛋要求交叉间隔放置, 入孵种蛋要注意大头向上放在蛋盘上, 孵化第1~18d, 孵化机内 (蛋面温度) 以冬天37.8℃、夏天37.5℃为宜, 孵化至第19 d转入出雏机。翻蛋:每2 h翻蛋一次, 角度90°。出雏:一般孵至第20 d开始出壳, 21 d基本出雏完毕。种蛋产后0.5 h和入孵前必须各消毒一次, 出雏完毕, 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 常用福尔马林熏蒸法或百毒杀等喷雾消毒。

3 营养与饲养

出壳30 d内一般为育雏期, 育雏期内关键是保温。出壳3 d内以33℃左右为宜, 以后每周降低2℃, 其原则以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即可。先饮水后开食, 全日饲喂全价雏鸡料, 每日喂料4~6次, 育雏期内还要注意通风透气, 密度一般10日龄每平方米养40~50只、20日龄30只、30日龄20只、20周龄后为10只左右。30日龄后采用定量喂料, 防止早熟与过肥, 20周龄母鸡体重一般控制为1.16 kg左右, 公鸡体重为2.01 kg左右。

4 疾病防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饲养蛋鸡】相关文章:

蛋鸡高效饲养管理05-10

蛋鸡的饲养管理06-02

蛋鸡的饲养与管理06-15

提高蛋鸡饲养效益论文06-17

蛋鸡生产05-26

蛋鸡管理07-02

蛋鸡产业07-22

商品蛋鸡09-07

蛋鸡高产管理08-06

蛋鸡的光照管理07-10

上一篇:操作和思考下一篇:低浓度含铅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