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规范范文

2024-09-14

质量管理规范范文(精选12篇)

质量管理规范 第1篇

1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1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定义[2]

目前,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经常会被用错和互相替代,不同的个人和机构对这两者功能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质量控制是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技术程序,以保证生产出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质量的满意性和可用性,还在于质量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质量保证是一个包含全部活动的程序,包括质量控制、管理、教育、预防性维护方法、持续充分而有效的评估,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启动改正方法等。

1.1.1 质量保证的内涵和外延

医疗器械质量保证的基本目标在于制定一套合理的规范,以保证医疗器械在使用时状态完好。质量保证需要花费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测试设备成本和设备检测时造成的运行时间缩短。质量保证计划能节约成本及增加效益,因为它能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使用率,增加患者流量而带来收益;人力因素是质量保证最重要的因素,需要进行持续教育,因为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地熟悉这些医疗器械的操作方法和基本原理,懂得一般故障的识别和排除方法,质量控制工程师需要对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培训;质量保证与人员表现的关系往往包含医护人员必须在对每个患者使用医疗器械时进行记录,这种记录可以提供医护人员对特定患者的个人工作表现的索引,通过定期的查阅这些记录,可以洞察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这是医疗器械周期性性能检测所不能提供的[3]。

1.1.2 质量控制的技术程序和总体要求

(1)建立医疗器械控制台账,可以实行按科室和型号对质量控制医疗器械进行查询。(2)制定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一般包括9个方面内容:目的、适用范围、引用的标准和参考文献、技术术语的解释、检测项目、检测仪器与环境条件、检测方法与注意事项、检测周期和检测记录格式,它是质量控制检测的根本依据[4]。(3)基线性能指标,建立医疗器械运行的最差允许指标。(4)周期检测,根据年检测频率定期对质量控制医疗器械进行的质量检测。(5)质量控制标志,表明医疗器械状态情况是合格及其有效期限。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分为:采购阶段、使用阶段、检测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对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上报质量控制相关信息、数据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案例等。

1.1.3 医院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立

(1)组织结构。根据所选定的不同质量安全控制项目,建立领导层和项目层二级质量控制组织,项目层内容可根据医院人员技术力量、工作性质、医疗优势等综合因素增加或减少。(2)职能定位。项目层检测人员应具有:能够对医疗器械技术性能较为深刻、全面地了解;对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对医疗器械的性能指标能否达到或满足正常使用条件的综合判断能力。领导层人员应具备:对质量的参数范围、安全性能指标、检测周期等项内容和对检测手段、水平进行确定的能力[5]。

2 医疗器械计量管理

2.1 医疗器械计量管理的定义

医疗器械计量管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的规定,对强制检定的医疗器械计量工作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与制度,保证医疗器械计量工作的贯彻实施[6]。

2.2 医疗器械计量管理的体系结构

医疗器械计量工作是在《计量法》的规范下开展的,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结构。它包括6个部分:(1)医院计量机构。其任务是在医院计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和协调科室展开计量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计量特性满足质量控制要求,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提供准确和稳定的数据,保证诊断和治疗质量。(2)人员管理。医学计量检定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熟悉国家的计量法律、法规,熟悉医学基础理论和医疗器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所从事检定项目的操作技能,定期培训、考核。(3)设立独立的计量室。其场所应保证:有合适的工作面积、专用规范的工作台以安放计量检测设备、配备橱柜存放计量档案资料,有空调和除湿设备保证计量室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配备计算机和相应软件,对计量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4)计量业务管理。主要包括建立计量器具明细表、编制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表、编制计量器具管理卡片、编制检定系统表和组织技术考核。(5)计量器具购置、流转和报废。(6)计量标准器具的配备。计量标准器具用于校准强检医疗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内的定期检测及非强检医疗器具的自行校准。

2.3 医疗器械计量管理的实施

(1)强制检定。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医疗工作计量器具,都必须进行强制检定。其目的在于确保计量器具的量值在国家有关技术法规和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之内,保证其量值与国家计量基准器保持一致。强制检定由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强制检定的周期由执行强制检定机构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确定。

(2)计量检定参数的设定实际上是对纳入计量检定范畴的医疗器械赋予计量属性。计量检定参数设定分为4项:(1)计量类别:包括A类(强检)、B类(抽检)、C类(不检);(2)计量种别:目前常规包括医用生物化学参数、医用光学参数、医用压力参数、质量参数、生理电参数等;(3)计量类型:体温、砝码、氧气表等;(4)计量周期:A类计量检定周期为12个月,B类为60个月,C类可定为120~240个月。对医疗器械赋予以上4个计量参数属性,可以方便地对计量品种数量、计量时间等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3)医疗器械计量周期检定日程表。所有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按周期检定日程表及时送检,使用科室应配合计量室按计量周期检定表及时送检,逾期不送者,计量管理人员可向主管行政部门提出处罚建议。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率应达到100%。

(4)计量器具台账管理(又称计量器具明细表)。它包括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一般计量器具,全院应建有总册和计量器具分类登记表,各科室应建分册。

(5)计量检定标记管理。计量检定标记包括:“合格”标记、“停用”标记、“禁用”标记等。根据计量检定后的结果,在计量器具的显著位置粘贴适当的计量检定标记,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计量检定标记由计量检定人员填写发放。

(6)溯源管理。溯源管理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能够与规定的参照标准比对。所有溯源都能通过国家计量校准实验室或国际标准溯源到国际测量标准;否则,可采用计量管理部门同意并有明确规定的参考标准进行校准,也可采用相互校准或比对方法。计量检定部门应保存各次检定周期的合格证书、记录、证明文件。

(7)医疗器械检定结果统计。医疗器械计量检定结束后,需要进行计量检定统计,以掌握计量器具的质量水平。

(8)医疗器械年度检定通知及年度计量小结。每年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前,应由主管单位下发计量检定通知到使用科室,使其合理安排、积极配合好计量检定工作。年度计量工作开展完毕后,计量室应及时进行计量小结,对各类设备的送检率、合格率、质量存在缺陷医疗器械的主要原因等进行分析。

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

3.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定义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医院是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主要场所。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凡是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被认为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导致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的死亡;(2)导致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的严重伤害。所谓严重伤害的含义是指下列情况之一:危及生命;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肌体结构永久性损伤;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的永久性伤害或损伤。对人体的一般伤害根据检定、评判,也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范畴。

3.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可报告性区分

医院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监督的主体,对维护患者的健康、生命安全和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后的监督起重要作用。如果是使用错误造成的不良事件,则应该按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而由于产品原因或厂家提供的文件、培训等不足造成的不良事件,尤其是符合不良事件定义的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应该及时按要求填报文件、表格,并按要求上报职能管理部门。

3.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医院发现可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详细记录,按规定报告,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上级监测机构在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原因未明确前,医院应主动采取措施,根据不良事件严重程度,责令使用科室对出现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该批号或该型号的库存产品暂缓放行或停用。

3.4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院发现可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在10个工作日内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上级监测机构。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患者资料、事件情况、医疗器械情况和不良事件的评价情况。

3.5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后,医院应立即调查记录不良事件的有关资料,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报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检测中心。其中死亡事件应在24 h内报告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和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同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供有关资料。

3.6 不列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几种情况

在医疗器械的使用中,其他因素也有可能引发不良事件,原因也可能错综复杂,所以在不良事件定性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可以确定的下列几种情况之一,可以不列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所产生的伤害与死亡应按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程序进行处理。不能明确判定原因的仍按国家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处理上报。(1)超过生产厂商规定的使用期限(有效质保期)或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引起的不良事件。(2)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在技术文件中已标明的可能产生副作用或有建议性提示的。(3)使用错误造成的不良事件。不符合生产厂家所规定的操作使用方法、使用者明显运用了厂家明文禁止或建议不能采用的操作行为而错误使用的。对于不合法生产厂家的产品、无证产品用于临床,也认为是错误使用。由于错误使用引起的不良事件应保护现场、素材、论据,由厂家调查鉴定分析。

4 结语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计量的出发点、对象和复杂程度不同:(1)质量控制的依据是《产品质量法》,医学计量的依据是《计量法》,质量控制与医学计量检测的目的、要求、标准和方法都有所不同。(2)在项目上,质量控制的对象是尽可能全面的与临床诊断有关的性能参数,而计量是参数的具体量值及不确定度。(3)质量控制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质量控制工作也是一个有计划、有系统的复杂的活动,是多学科的测量工作,与计量的范围、要求和管理办法有很多相同之处。计量管理应该是质量控制活动的内容之一[7]。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计量管理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为医院质量管理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整体质量水平,也为临床医学工程学在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它的发生、发展、扩大、提高将极大地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有志从事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势必抓住机会,使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更加实际、细致,操作性更强。

摘要:目的:对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技术的研究是当前医院医学工程部门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是医院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方法:从医疗设备管理技术的基本定义、原理、内涵和外延出发,阐述了医院质量控制技术的程序和总体要求,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方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的远景和近期目标。结果:指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法制性、系统性和医学工程行业人员所应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责任。结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技术规范的制定将有效地提高医院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医疗器械,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技术,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汤黎明,赵海洋,刘铁兵,等.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2-157.

[2]汤黎明,吴敏,刘铁兵.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建立与发展途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6):62-64.

[3]曹德森,刘光荣,吴昊.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维护管理[J].中国医院院长,2007(7):53-56.

[4]阮兴云,张良才,朱弋,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探索与设想[J].中国医学装备,2007,4(7):17-19.

[5]陈晓红,任国荃,周丹,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实践与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4):384-386.

[6]杜娟,种银保,唐超.浅谈如何在采购阶段控制设备运行成本[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4):67-69.

质量管理规范 第2篇

(GSP)自查报告 XX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xx市区XXX药店,位于XXX区XXX号铺面,企业负责人XXX,经营面积200平方米,共有员工10人,经营品种4000余个,经营方式零售,经营范围为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从开业至今无违规经营,也未受到顾客投诉,顾客反映较好,为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和提高药品质量管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提高我店形象,确保顾客买到质量可靠的药品,我店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细则进行药品质量管理,根据《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进行自检自查,自查结果为“通过GSP认证”现将我店实施GSP情况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管理职责

我店严格按《药品经营许可证》所批准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从事药品经营活动,所有证照悬挂于药店显著位置,方便群众监督。我店根据药品经营的特点和特殊性,设立了具有药剂师职称的专职质量管理员,赋予“一票否决权”,负责药店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整个药店经营活动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并定期对验收员、养护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及岗位人员培训。设立了兼职验收员,负责对整个药店所有药品的质量验收;设立了兼职养护员,负责整个药店药品的养护工作。制定了符合《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又适合我店运作的《质量管理制度》,使所岗位所有操作都实行制度化,避免“以情管人”的随意性,保证了质量管理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我店对《质量管理制度》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一般为每季度一次,并根据检查考核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和处罚,并建立记录。每年进行一次质量内部评审,一般为每年的11月到12月,并建立记录。

关键项3项,一般项13项。自查考评结果关键项完全达到,一般项(6006)以外,均达到要求。其中条款(6006)质量管理机构或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应负责建立企业所经营药品并包含质量标准等的质量档案,我店善未达到。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实具体人员逐步完善。

二、人员与培训

我店质量管理员为药剂师,符合GSP管理要求。验收员、养护员、营业员均为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达到GSP认证标准。所有人员都经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合格,无传染病、精神病等可能会污染药品的疾病,并持有健康证。同时建立了员工档案、健康档案。

我店所有人员经药品监督管理培训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岗后,根据我店制度定期由质量管理员进行在职培训考核。并建立了培训档案。

关键项4项,一般项8项。关键项完全达到,一般项完全达到。

三、设施与设备

我店经营面积为200平方米,有符合药品陈列要求要求的柜台51个,共61米,并根据“四分开”原则将其划分为非药品区和药品区,药品区又划分为处方药盒非处方药、外用药和内服药、易串味药单独陈列。营业有货架、柜台齐备,销售柜组标示醒目,店面环境清洁卫生,地面平整,所有药品经营之路管理工作配以电子计算机管理,并配有经昆明市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的温湿度计一台,防尘工具、防潮用品、防虫用品、防鼠用品齐备,工作正常,达到GSP标准要求。

关键项3项,一般项10项。关键项达到2项(另6801项为合理缺项),一般项达到7项(另6705、6807、6808项为合理缺项)。

四、进货与验收

我店采购员严格按“按需采购、择优采购”的原则从通GSP认证的实力雄厚、品种齐全的合法企业购入药品,票据合法,做到票、帐、货相符,验收按质量管理制度程序,验品名、批准文号、生产厂家、规格、批号、效期、生产日期、说明书、包装、外观质量等,并做好记录,达到GSP要求,首营品种、首营企业审核按GSP要求进行。

关键项9项,一般项14项。关键项达到7项(另7007、7002项为合理缺项),一般项达到13项(另7504项为合理缺项)。

五、陈列与养护

药品按“五分开”原则和按功效分类陈列,药品摆放做到标示不到置、上下不混跺、左右不叉花,老批号放在新批号前,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出货。每天早上和下午按时记录温湿度,发现超范围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证陈列药品的环境符合要求,定期检查陈列药品的质量并做好记录,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报质量管理员按GSP要求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关键项8项,一般项16项。关键项达到7项(另7707项为合理缺项),一般项达到12项(另7706、7709、7804、7901四项为合理缺项)。

六、销售与服务

营业员根据药品说明书向顾客介绍药品的性能、用途、禁忌及注意事项,处方药的销售需经具有药剂师技术职称的人员审核方可销售,并做好处方药销售记录,留档两年备查。在药店显著位置设置了服务公约、监督电话、顾客意见征询簿,对顾客给予我们的宝贵意见,我们认真处理和及时反馈。关键项6项,一般项14项。关键项达到4项(另8201、8301两项为合理缺项),一般项达到13项(另8111项为合理缺项)。

以上为我店的质量管理情况,结合109项自查,关键项34项,达到27项(另7项为合理缺项);一般项75项,达到65项(另9项为合理缺项),自查结果为严重缺项为0,一般缺项为1.35%,符合GSP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故特向贵局提出认证申请,请贵局给予检查指正,使我店的质量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特此申请

XXXX药店

规范教学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 第3篇

一、创新研训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坚持名优引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源泉。我校把目光锁定在“创建学科高效课堂”的主旋律上,充分发挥本校名师引领示范作用,展示名师课堂教学风采,营造教学研究氛围。名优教师从课前准备,教学目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的能力、对学生的双基教学等环节进行展示。他们在培养学生倾听、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和发散创新上下功夫。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并以“创建高效课堂”为中心进行专题讲坛,为全校教师做专业引领。2011年3月22日,吉林省教学新秀、吉林市百优教师牛佰敏、吉林市全天候教师李海燕两位名师,为大家展现了两节精彩的课堂教学。2011年4月1日,范艳威、高新娜两位老师执教的分别是三年级的英语课和三年级的音乐课。几位教师以自己娴熟的教学风格,充分运用各种资源,拓展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她们的课堂教学真实、灵动,教学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认知似甘露沁肺,甜润滑腻,悄无声息;课堂严谨干练,言谈举投皆育人,呈现出一派精彩纷呈的局面,给听课老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使全校的常态教学工作有了明显进步。

2. 培树青年教师。2011年4月份,龙潭区举办了首届晨光杯教学大赛活动。作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项措施,学校要求进校一年的青年教师参加赛课活动,以展示一年来课堂教学实践的成果。我校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们踊跃报名参加。本次赛课历时一周,教导处全程现场指导,对参加赛课的青年教师进行整体指导和评价,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张颖老师的二年级英语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教态亲切自然、板书流利、发音标准,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带领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在2011年6月的23~27日与区内选手一决高低后,吴燕获得了晨光杯奖,孙环、张影获得了特等奖、王双获得了一等奖,刘嘉获得了二等奖。

3. 实施专题研讨。立足我校作文教学实际,2011年5月份开展了由栗世一、张艳霞、孟庆玲执教的3节学段教研组长的《快乐心》作文教学研讨课。以“方法为中心”,以“方法的了解、体验、运用、拓展”为主线,让学生“一课一法,一法一得,得得相连,三维发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克服了当下作文教学“讲多了千篇一律、讲少了又不会写”、“背范文、抄范文,两节课也难成文”、“好词好句学了不少,实际作文却用不了”等弊端,为我校课题研究及作文教学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 落实全员汇报。为促进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2011年5月22日起“四课”之一的最后一课:全员教师汇报课正式开始。全校37名任课教师中除8节名优教师示范课、3节教研组长教研课之外,其余人做了教学汇报课。课堂教学从整体看来,出课教师首先都具有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能够认真备课,虚心求教,对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握较好,对教学方法上能有所探究。课堂教学设计新颖,教学过程反映了新课改的基本思路,学生的活动性、探究性得到了较好体现。每位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展现在听课教师面前。例如,岳云兰老师的数学课《可能性》,李东冰老师的英语课,高薪娜、吴雨老师的音乐课等。全员汇报课的实施,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

经过一年的学习、比赛,吉林省龙潭区“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效率年”之“一听、二讲、三计、四课”活动在我校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我们与教师的业务学习相联系,与教师的教学相联系,先后开展了教师听课记录展评、名优教师创建高效课堂讲坛、班主任创建高效课堂讲坛、导语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名优教师引路课、教研组长教研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竞赛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作业设计”活动的开展,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语设计、板书设计”以及“二讲”、“四课”等活动的开展,调动了教师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二、精细过程管理,提升管理质量

1. 规范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我们坚持平时与阶段性评价有机结合。平时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及相关作品具体考察,期中、期末进行规范检测,有效评价机制的落实促进了学科教学成绩的不断提升,在区教学检测中我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 规范学生作业。(1)实施作业的分层布置。即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难度不同的作业,体现层次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不同梯次的作业内容,构建基础加发展性的作业设置,确保作业布置具有启发性、思考性、规律性与方法性,杜绝一切简单、重复及惩罚性的作业,并保证作业量不超时限,真正通过作业的合理布置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2)作业的批改实施收则必批、精批精改;有批必评、评有激励;有错必纠、及时改进的做法。切实通过有效的批改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课堂学习的问题及时解决。

(3)规范学生作业的种类。课内作业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期中写字要强化指导,力求规范。要把作文批改当成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抓好落实。各班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及班级学生的水平状况有效设计特色作业的内容,切实通过此项作业的实施达到课外延伸、发展潜能、提高素质的作用,适时开展作业展评活动。

通过作业的精心布置及有效批改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自主思考能力及提高学习水平的良好功效。

三、依托校本科研,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学探索中,我们学校力求教研与科研相结合,使教学研究活动课题化。我校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承担了省、市、区课题的研究,并先后结题。目前,学校的《快乐阅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题是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功的经验已在全国推广,现如今结合课题研究,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带着问题进课堂,每节课都要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目标相联系,课下要及时调整、补充,要与课后反思紧密联系,力争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达到疑炼队伍、完善素质、提升质量的目的。在课题研究工作的带动下,成长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

小课题研究继续深入有效的实施。结合我校“共实践、深探究、展成果”活动的实施,我们坚持“让小课题走进课堂”的研究思路,立足课堂教学,教师认真制定好小课题年度研究计划,各课题教师继续通过实践课、论文、案例等形式體现自己的研究成果,随堂课均要能看出课题研究的痕迹。积极关注课改的动态,注意汲取、借鉴成功经验;不断发现课改实践中的问题,用科研的目光、手段与方式将问题上升为课题,逐个解决,促进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

规范期刊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第4篇

1 现刊的客观现状

目前我馆金花校区, 即老校区的现刊阅览空间, 是将原来西边的社会科学期刊阅览室合并于北边的自然科技期刊阅览室, 合并成为一个东西方向的大阅览区, 是经典的通间阅览室管理方式, 现刊阅览室不仅是对当年新刊的展示, 同时放置了近十年的中文科技类过刊, 以及从创刊年至今的西文过刊。

现刊按照从东向西的方向放置了中文自然科技、社会科学、西文三大类期刊。临潼校区, 即新校区的现刊阅览室一直是自然科技与社会科学在一个大的阅览空间内放置, 同时收藏了从创刊年至今的社会科学过刊。

现刊的排架情况:老校区由于很多客观与人为原因, 一直没有设置排架号, 而是凭借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经验按照《中图分类法》将同一大类的刊物放在一起。新校区是按照期刊的大类给每种期刊固定一个分类号, 也就是架位号。

现刊阅览室如何运作:新刊经采编部人员在汇文系统中的现刊验收模块中进行验收签收后移交至现刊阅览室, 之后阅览室工作人员将现刊在制作的纸质登记表上再次进行人工登记、标示架位号 (老校区不标示) 及上架供读者阅览, 而后定期下架期刊, 整理装订期刊, 将装订好的过刊再次进行上架。新校区的架位号用统一的红色书标纸贴在不影响期刊主要信息的地方, 这样能够方便读者阅读后将刊物放置原来的位置。每年放暑假前一个周整理好需要装订的期刊, 在暑假期间装订前一年的期刊。

2 现刊管理的优势所在

2.1 现刊阅览室开放时间长

新老校区现刊阅览室开放时间是, 周一至周四从上午8:00-晚上10:00, 中间不间断, 周五是上午8:00-下午6:00, 周六周日是上午10:00-下午四点, 周一至周四实行“二班倒”。这样不仅更利于科研工作者利用空闲时间查找期刊资料, 而且现刊利用率会大大提高。

2.2 现刊与过刊合并的一站式服务

研究表明:三至五年是社科类期刊的被引半衰期, 而自科类期刊的被引半衰期值是五至十年, 我馆将近十年的自然科学过刊与纺织特色的西文过刊放置在现刊阅览区内, 基本可以满足读者对期刊文献的利用需求。

2.3 现刊展示时间可长达一年半

我馆都是每年暑假前 (7月初) 下架前一年的期刊, 比如2016年7月才下架2015年的期刊进行整理装订。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保证每种期刊的每一期都完整无缺的装订起来。比如有的期刊, 由于出版时间原因, 它的最后一期会拖到来年的3月份甚至是4月份, 如果所有期刊都在在年底装订, 就很难确保期刊的完整性;展示时间长, 可使读者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去使用现刊, 进而提高现刊的利用率。

3 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3.1 新老校区没有设置统一的架位号, 没有科学规范的排架方法

每种期刊都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唯一的架位号, 以方便学生快速查找所需要的期刊, 用完后能够准确地将期刊归置到原来的位置上, 也减轻阅览室工作人员归置期刊的工作量。

3.2 采编部将期刊移交至现刊阅览室没有交接单

期刊经采编部验收签到后, 阅览室人员还要再一次在纸质登记表上进行手工登记, 造成了再一次重复工作, 或者阅览室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进行登记, 也不清点期刊种数及册数, 就直接上架, 造成交接手续不完善, 工作责任划分不清楚;按正常的程序, 采编部负责现刊验收的人员将现刊移交至阅览室时应该打印一份所移交的期刊种类及册数清单, 以免出现期刊丢失情况时, 责任划分不清楚。

3.3 期刊清缺问题

新老校区期刊清缺工作由阅览室人员负责, 清缺流程是先阅览室人员手工在自制的纸质期刊登记表上清点哪种期刊, 有多少册没到, 最后再对现刊架进行进一步核实。将这种粗糙的单子手抄一份清单发给商家, 这样的清缺方法不够准确, 费时又费力。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手工操作难免会有很大误差, 直接导致缺刊统计结果粗糙, 不准确, 影响催缺、补缺工作。建议先在电脑上清理缺刊, 再核查架子上缺刊的种数, 册数。最终的缺刊清单可由采购部发给代理商。

3.4 期刊集中在一个大的阅览区内, 增加了整架的工作量

老校区所有现刊、近十年的中文过刊、创刊年至今的西文过刊都放置于一个大的阅览空间, 确实提供便利给教师、学生, 但阅览室人员要花费很长时间保证架子上期刊的整齐度, 整理架位仅仅是最常规的工作之一, 再加之阅览区卫生也是阅览室人员负责, 馆员更应该注重的是深度挖掘期刊文献的价值, 但是能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馆里可以招聘学生志愿者来期刊阅览室,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期刊的价值, 同时也起到了与学生沟通的作用。

4 结语

管理现刊必须合理化、规范化, 这样不仅有利于读者使用, 而且更能发挥期刊的潜在价值, 最终是如何将期刊工作做得更出色, 更有利于我们的科研者更好的获取所需要的前沿信息资料。

参考文献

[1]刘美桃, 罗玉玲.高校图书馆现刊管理模式探讨——从湖南大学图书馆的现刊管理模式说开去[J].教育管理, 2008, 20 (9) :73-74.

[2]鄢宁.高校期刊阅览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 2014, 21 (4) :54-55.

客户发展质量管理规范 第5篇

1.0目的;版次:1.0;为聚焦市场真实发展,确保资源和精力切实有效投入,;本规范适用于全市新增用户发展质量和存量客户的发展;2.1.1渠道养卡:即省公司经分系统上展示的渠道;2.1.2新增客户发展质量:即当月新增发展的所有;2.2“客户发展质量”的统计口径:;渠道养卡统计口径根据省公司统一模型对用户的通信行;“养卡”条件=主要识别条件+辅助识别条件-剔除条

1.0目的 版 次:1.0 为聚焦市场真实发展,确保资源和精力切实有效投入,提升客户发展质量,控制客户大进大出和新增净增比,确保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运营效率,特制定本管控规范。2.0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全市新增用户发展质量和存量客户的发展质量(以下称“渠道养卡”)管控。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区县公司、及下属各类渠道的所有新增用户、存量用户的发展质量管控。2.1 “客户发展质量”管控范围:

2.1.1渠道养卡:即省公司经分系统上展示的渠道“养卡”管控数据,管控范围为1年以内的所有上网用户数,数据来源来经分系统。2.1.2新增客户发展质量:即当月新增发展的所有用户,数据来源市场部业务支撑中心。

2.2“客户发展质量”的统计口径:

渠道养卡统计口径根据省公司统一模型对用户的通信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判断。口径统计模型为:

“养卡”条件 = 主要识别条件 + 辅助识别条件-剔除条件 “养卡”率=符合“养卡”条件的上网用户/上网用户数×100% 2.2.1 主要识别条件:是指对“养卡”起到关键且易定量分析的变量,通过判断用户通话行为特征,主要识别条件包括: 通过主要识别条件判断异常通信行为2客户:将条件1、2求交集后与条件3取并集,最后再与条件4求交集,找出通信行为异常的疑似“养卡”客户。2.2.2辅助识别条件:是指通过低ARPU结合通信行为异常进行辅助判断,辅助识别条件包括: 生效日期:2012年12月1日 版 次:1.0 将低ARPU、主叫MOU和充值金额取交集,找出消费行为异常的疑似“养卡”客户,也引导各分公司关注客户发展质量。2.2.3剔除条件:是指通过对正常客户的行为研究,确定了三类关键的剔除条件包括:

通过对正常客户通信行为分析,逐一剔除满足上述三类条件的疑似“养卡”客户,数据以省公司经营分析系统为准。

2.3新增客户发展质量统计口径:根据省公司“养卡”模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新增质量统计口径进行优化,即新增质量模型为:新增质量=主要条件+辅助条件-剔除条件,模型如下:

3.0职责

3.1市公司市场部职责 3.1.1业务支撑中心: 生效日期:2012年12月1日

负责制定、修改本规范,并按本规范牵头执行管控、考核工作,督促、指导各区县分公司的常态化开展管控工作。

负责对客户发展质量进行分析(渠道养卡分析每月通报,新增客户发展质量每旬进行数据预警)、按月制定管控目标。

负责落实考核办法,按月向市场部提供客户发展质量未达目标值的区县考核数据。

3.1.3渠道终端中心:负责对渠道进行检查、调研及整改工作的督促。3.1.4营销管理室: 负责事前管控,在进行营销政策制定时充分考虑质量和效益,降低渠道养卡的利益空间并制定质量管控措施。

负责落实区县分公司发展质量的指标类考核。3.2区县分公司职责 3.2.1区县市场部:

负责制定、管理区县分公司新增质量的整体指标。负责进行客户发展质量数据分析、通报、整改督促。负责落实对渠道网点的指标类考核。3.2.4区县城市、农村中心:

负责按市公司渠道终端中心的要求,对客户发展质量异常的渠道网点进行检查、指导、整改。

负责执行对当地代理商的考核、沟通工作。4.0工作规范 4.1指标管控要求:

4.1.1根据我公司对客户发展质量管控的要求,渠道养卡比率降序全省排名在10名开外,(按照21地市即择优顺向指标需要进入前11)。

4.1.2对渠道养卡管控和整改工作除规范渠道当月新增必须真实发展外,还需对已经认定为“养卡”(省公司通报数据)的历史用户进行整改,且同一个号码不得连续两月均被认定为低质量,针对连续两月均被认定为低质量的,进行重点通报。

生效日期:2012年12月1日 4.1.3新增客户发展质量作为重点管控对象,通过对新增环节的质量管控达到存量客户发展质量提升。4.2实施细则:

4.2.1客户发展质量目标值:1)、渠道养卡管控目标值全省排名不进前10名(数据来源经分系统)。2)、新增客户发展质量目标值市场变化情况制定。以每月初市场部下发的当月管控值为准。4.2.2常规化管控

A、市场部业务支撑中心:每周二通报各分公司新增客户发展质量预警数据;每月13号以前通报渠道养卡分析数据及异常情况通报。

B、市场部渠道终端中心:根据业务通报的客户发展质量异常网点走访检查,了解分公司对客户发展质量管控情况、代理商原因、整改情况,按周根据业务支撑中心通报指标扣减预警情况,指导与加强区县分公司的沟通,制定措施整改、跟踪整改情况,确保客户发展质量管控高效;

C、区县分公司市场部:根据市场部业务支撑中心通报结果对分公司新增质量/渠道养卡情况进行二次分解通报,及时对渠道预警通报异常的网点了解原因、数据分析,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监督渠道整改。

D、区县分公司城市/农村中心:常态化与区域、渠道代理商之间保持沟通,传达客户发展质量管控重要性,对区县分公司需与渠道网点进行单独沟通,了解真实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指导网点改进,并按情况反馈市公司。5.0考核规则

5.1与四级经理绩效挂钩 5.1.1新增用户发展质量按月下达区县管控目标值,区县当月达到目标管控值不扣分,未达目标值按人力部制定的四级经理绩效权重进行按比例扣分。5.2与评优评先挂钩

5.2.1 新增用户发展质量与区县评优评先挂钩,作为扣分项维度。区县在评优评先周期内,新增客户发展质量未达到目标管控值的,按当季主题营销活动评比办法进行相应扣分。5.3与净增指标挂钩

生效日期:2012年12月1日

5.3.1全省渠道养卡排名前五名即对高于全市平均值的区县分公司按当月养卡用户数量实行净增客户数双倍扣减,低于全市平均值的区县单倍扣减。5.3.2全省渠道养卡排名前十名即对高于全市平均值的区县分公司按当月养卡用户数量实行净增客户数单倍扣减,低于全市平均值的区县不扣减。5.3.3全省渠道养卡排名十名以后所以区县分公司当月净增客户数不扣减。5.4与计件薪酬挂钩

5.4.1渠道养卡纳入营销经理计件薪酬考评,当月养卡号码中发展的所有业务均不计入计件工资计算。5.5与酬金挂钩

5.5.1当月新入网用户(剔除后三天入网、外呼有效的)被省公司认定为渠道“养卡”的用户。经核实数据为准,按50元/户进行酬金考核,数据来源于经营分析系统。5.6通过后台数据监控或渠道举报,因采取特殊手段套取营销成本、营销资源的,一经查实,按套取金额双倍处罚。

5.7区县组织、参与的渠道“养卡”行为(例:异常呼转、批开业务、沉默用户激活等)纳入专项检查,严查严惩。

拓展服务 规范管理 第6篇

管建廷告诉记者,2002年以来,巢湖市房地产管理局按照"打基础、抓职能、活经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开放搞活,强化行业规范,拓展行业服务范围,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推动巢湖市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推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开放搞活。为了给开发商和广大市民提供房地产交易平台,积极引导住房消费,扩大企业品牌,成功地举办了巢湖首届房交会。3天的房交会吸引近万人次购房户观摩洽谈,现场成交28户,实现销售收入391万元,达成意向购房协议480户,预期交易额5300万元。同时取消房改房上市限制,促进房地产市场繁荣。

--加大房地产行业规范力度。今年以来,巢湖市房地产管理局在房地产产权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房屋租赁管理、抵押管理、白蚁防治和房屋安全管理、房地产中介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各方面都加大了管理力度,适时开展了全市房屋安全大检查,开展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工作,贯彻了《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强化了商品房预、销售管理,全面推行了商品房销售合同示范文本和建立住宅"一书两证"制度。目前,市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已全部纳入规范化轨道,新建商品房预售领证率达100%。强化了对直管公房管理,在低房租、负担重的情况下,完成100余万元的租金收缴任务,房租收缴率达98%,确保了国有资产增值增量。同时,认真开展了物业管理行业创优达标活动,规范了物业管理行为,促进物业管理市场健康发展。

--不断挖潜,促进房地产业发展。他们充分发挥房地产部门自身优势,广泛开展了房地产评估业务、住房置业担保业务、房地产中介业务。对房地产评估事务所进行了改制、脱钩,成立了市惟一一家具有乙级资质的兴业房地产评估事务所,为房地产流通,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局属市房地产产权、产籍交易中心与省银桥拍卖公司联合注册成立了巢湖拍卖分公司,涉足房地产拍卖业;房地产中介所,同时积极组织房源,开展周末房市、二手房拍卖广场等活动,促进巢湖市二手房市场的繁荣;局属各单位还利用自身优势,创办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实体,增收创收,以主业带动其他产业,推进巢湖市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成绩喜人。一是完成"东苑新村"10.3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的建设,目前已申报"全省优秀住宅小区"评选。二是"东苑新村"营业房销售4690平方米,"卧龙山庄"住房4500平方米已全部售完。三是"康乐新村"A组住宅小区销售171套别墅2幢,目前B组7幢272套2.7万平方米住宅全部开工。并完成别墅区基础建设,建成道路、水电、电话、有线电视、路灯等,解决了小区内子女入学、户口安置及公交等问题。同时,新征土地47亩,完成场地平整、勘探、设计等基础工作。四是总投入2253万元的西河街改造工程完成,拆迁户基本安置全部到位。

--优质服务。市局本着"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办事宗旨,将涉及房地产业的2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房地产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了快捷、优质的服务。同时,投资建成市房地产局域网,将逐步实现网上发证、档案微机管理,实行房地产交易、抵押、评估等业务自动化管理。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第7篇

第一条为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 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 (以下简称企业) 。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 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第四条企业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本规范执行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 认真履行年度备案和饲料统计义务。

有委托生产行为的, 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当分别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 对企业实施本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原料采购与管理

第六条企业应当加强对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 (以下简称原料) 的采购管理, 全面评估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以下简称供应商) 的资质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 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 填写并保存供应商评价记录:

(一)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应当规定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记录等内容;

(二) 从原料生产企业采购的, 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及生产地址、联系方式、许可证明文件编号 (评价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 、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三) 从原料经销商采购的, 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经销商名称及注册地址、联系方式、营业执照注册号、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四) 合格供应商名录应当包括供应商的名称、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许可证明文件编号 (供应商为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 、评价日期等信息。

企业统一采购原料供分支机构使用的, 分支机构应当复制、保存前款规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和供应商评价记录。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原料采购验收制度和原料验收标准, 逐批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查验或者检验:

(一) 原料采购验收制度应当规定采购验收流程、查验要求、检验要求、原料验收标准、不合格原料处置、查验记录等内容;

(二) 原料验收标准应当规定原料的通用名称、主成分指标验收值、卫生指标验收值等内容, 卫生指标验收值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

(三) 企业采购实施行政许可的国产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的, 应当逐批查验许可证明文件编号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填写并保存查验记录;查验记录应当包括原料通用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查验内容、查验结果、查验人等信息;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 或者经查验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不实的, 不得接收、使用;

(四) 企业采购实施登记或者注册管理的进口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的, 应当逐批查验进口许可证明文件编号, 填写并保存查验记录;查验记录应当包括原料通用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查验内容、查验结果、查验人等信息;无进口许可证明文件编号的, 或者经查验进口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不实的, 不得接收、使用;

(五) 企业采购不需行政许可的原料的, 应当依据原料验收标准逐批查验供应商提供的该批原料的质量检验报告;无质量检验报告的, 企业应当逐批对原料的主成分指标进行自行检验或者委托检验;不符合原料验收标准的, 不得接收、使用;原料质量检验报告、自行检验结果、委托检验报告应当归档保存;

(六) 企业应当每3个月至少选择5种原料, 自行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其主要卫生指标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原料安全性评价, 保存检测结果和评价报告;委托检测的, 应当索取并保存受委托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证书及附表复印件。

第八条企业应当填写并保存原料进货台账, 进货台账应当包括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生产企业或者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产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查验或者检验信息、进货日期、经办人等信息。

进货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原料仓储管理制度, 填写并保存出入库记录:

(一) 原料仓储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库位规划、堆放方式、垛位标识、库房盘点、环境要求、虫鼠防范、库房安全、出入库记录等内容;

(二) 出入库记录应当包括原料名称、包装规格、生产日期、供应商简称或者代码、入库数量和日期、出库数量和日期、库存数量、保管人等信息。

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一垛一卡”的原则对原料实施垛位标识卡管理, 垛位标识卡应当标明原料名称、供应商简称或者代码、垛位总量、已用数量、检验状态等信息。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对维生素、微生物和酶制剂等热敏物质的贮存温度进行监控, 填写并保存温度监控记录。监控记录应当包括设定温度、实际温度、监控时间、记录人等信息。

监控中发现实际温度超出设定温度范围的, 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

第十二条按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亚硒酸钠等饲料添加剂的贮存间或者贮存柜应当设立清晰的警示标识, 采用双人双锁管理。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根据原料种类、库存时间、保质期、气候变化等因素建立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制度, 填写并保存监控记录:

(一) 质量监控制度应当规定监控方式、监控内容、监控频次、异常情况界定、处置方式、处置权限、监控记录等内容;

(二) 监控记录应当包括原料名称、监控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方式、处置结果、监控日期、监控人等信息。

第三章生产过程控制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制定工艺设计文件, 设定生产工艺参数。工艺设计文件应当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说明和生产设备清单等内容。生产工艺应当至少设定以下参数:粉碎工艺设定筛片孔径, 混合工艺设定混合时间, 制粒工艺设定调质温度、蒸汽压力、环模规格、环模长径比、分级筛筛网孔径, 膨化工艺设定调质温度、模板孔径。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工艺流程, 制定以下主要作业岗位操作规程:

(一) 小料 (指生产过程中, 将微量添加的原料预先进行配料或者配料混合后获得的中间产品) 配料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小料原料的领取与核实、小料原料的放置与标识、称重电子秤校准与核查、现场清洁卫生、小料原料领取记录、小料配料记录等内容;

(二) 小料预混合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载体或者稀释剂领取、投料顺序、预混合时间、预混合产品分装与标识、现场清洁卫生、小料预混合记录等内容;

(三) 小料投料与复核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小料投放指令、小料复核、现场清洁卫生、小料投料与复核记录等内容;

(四) 大料投料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投料指令、垛位取料、感官检查、现场清洁卫生、大料投料记录等内容;

(五) 粉碎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筛片锤片检查与更换、粉碎粒度、粉碎料入仓检查、喂料器和磁选设备清理、粉碎作业记录等内容;

(六) 中控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设备开启与关闭原则、微机配料软件启动与配方核对、混合时间设置、配料误差核查、进仓原料核实、中控作业记录等内容;

(七) 制粒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设备开启与关闭原则、环模与分级筛网更换、破碎机轧距调节、制粒机润滑、调质参数监视、设备 (制粒室、调质器、冷却器) 清理、感官检查、现场清洁卫生、制粒作业记录等内容;

(八) 膨化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设备开启与关闭原则、调质参数监视、设备 (膨化室、调质器、冷却器、干燥器) 清理、感官检查、现场清洁卫生、膨化作业记录等内容;

(九) 包装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标签与包装袋领取、标签与包装袋核对、感官检查、包重校验、现场清洁卫生、包装作业记录等内容;

(十)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规定清洗原则、清洗实施与效果评价、清洗料的放置与标识、清洗料使用、生产线清洗记录等内容。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工艺流程, 制定生产记录表单, 填写并保存相关记录:

(一) 小料原料领取记录, 包括小料原料名称、领用数量、领取时间、领取人等信息;

(二) 小料配料记录, 包括小料名称、理论值、实际称重值、配料数量、作业时间、配料人等信息;

(三) 小料预混合记录, 包括小料名称、重量、批次、混合时间、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四) 小料投料与复核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接收批数、投料批数、重量复核、剩余批数、作业时间、投料人等信息;

(五) 大料投料记录, 包括大料名称、投料数量、感官检查、作业时间、投料人等信息;

(六) 粉碎作业记录, 包括物料名称、粉碎机号、筛片规格、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七) 大料配料记录, 包括配方编号、大料名称、配料仓号、理论值、实际值、作业时间、配料人等信息;

(八) 中控作业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配方编号、清洗料、理论产量、成品仓号、洗仓情况、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九) 制粒作业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制粒机号、制粒仓号、调质温度、蒸汽压力、环模孔径、环模长径比、分级筛筛网孔径、感官检查、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十) 膨化作业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调质温度、模板孔径、膨化温度、感官检查、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十一) 包装作业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实际产量、包装规格、包数、感官检查、头尾包数量、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十二) 标签领用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领用数量、班次用量、损毁数量、剩余数量、领取时间、领用人等信息;

(十三) 生产线清洗记录, 包括班次、清洗料名称、清洗料重量、清洗过程描述、作业时间、清洗人等信息;

(十四) 清洗料使用记录, 包括清洗料名称、生产班次、清洗料使用情况描述、使用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一) 按照“无药物的在先、有药物的在后”原则制定生产计划;

(二) 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产品后, 生产不含药物饲料添加剂或者改变所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的产品的, 应当对生产线进行清洗;清洗料回用的, 应当明确标识并回置于同品种产品中;

(三) 盛放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产品及其中间产品的器具或者包装物应当明确标识, 不得交叉混用;

(四) 设备应当定期清理, 及时清除残存料、粉尘积垢等残留物。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污染:

(一) 生产车间应当配备防鼠、防鸟等设施, 地面平整, 无污垢积存;

(二) 生产现场的原料、中间产品、返工料、清洗料、不合格品等应当分类存放, 清晰标识;

(三) 保持生产现场清洁, 及时清理杂物;

(四) 按照产品说明书规范使用润滑油、清洗剂;

(五) 不得使用易碎、易断裂、易生锈的器具作为称量或者盛放用具;

(六) 不得在饲料生产过程中进行维修、焊接、气割等作业。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配方管理制度, 规定配方的设计、审核、批准、更改、传递、使用等内容。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标签管理制度, 规定标签的设计、审核、保管、使用、销毁等内容。产品标签应当专库 (柜) 存放, 专人管理。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对生产配方中添加比例小于0.2%的原料进行预混合。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产品混合均匀度要求, 确定产品的最佳混合时间, 填写并保存最佳混合时间实验记录。实验记录应当包括混合机编号、混合物料名称、混合次数、混合时间、检验结果、最佳混合时间、检验日期、检验人等信息。

企业应当每6个月按照产品类别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 进行至少1次混合均匀度验证, 填写并保存混合均匀度验证记录。验证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混合机编号、混合时间、检验方法、检验结果、验证结论、检验日期、检验人等信息。混合机发生故障经修复投入生产前, 应当按照前款规定进行混合均匀度验证。

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和档案, 制定粉碎机、混合机、制粒机、膨化机、空气压缩机等关键设备操作规程, 填写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和维修记录:

(一)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应当规定采购与验收、档案管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备品备件管理、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内容;

(二) 设备操作规程应当规定开机前准备、启动与关闭、操作步骤、关机后整理、日常维护保养等内容;

(三) 维护保养记录应当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保养项目、保养日期、保养人等信息;

(四) 维修记录应当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维修部位、故障描述、维修方式及效果、维修日期、维修人等信息;

(五) 关键设备应当实行“一机一档”管理, 档案包括基本信息表 (名称、编号、规格型号、制造厂家、联系方式、安装日期、投入使用日期) 、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生产设备、辅助系统应当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应当通过安全检查;计量秤、地磅、压力表等测量设备应当定期检定或者校验。

第四章产品质量控制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现场质量巡查制度, 填写并保存现场质量巡查记录:

(一) 现场质量巡查制度应当规定巡查位点、巡查内容、巡查频次、异常情况界定、处置方式、处置权限、巡查记录等内容;

(二) 现场质量巡查记录应当包括巡查位点、巡查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方式、处置结果、巡查时间、巡查人等信息。

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检验管理制度, 规定人员资质与职责、样品抽取与检验、检验结果判定、检验报告编制与审核、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签发等内容。

第二十七条企业应当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实施出厂检验, 填写并保存产品出厂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或者编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计算公式中符号的含义和数值、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人等信息。

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八条企业应当每周从其生产的产品中至少抽取5个批次的产品自行检验下列主成分指标:

(一)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两种以上维生素;

(二)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两种以上微量元素;

(三) 复合预混合饲料:两种以上维生素和两种以上微量元素;

(四) 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粗蛋白质、粗灰分、钙、总磷。

主成分指标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九条企业应当根据仪器设备配置情况, 建立分析天平、高温炉、干燥箱、酸度计、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档案, 填写并保存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一)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应当规定开机前准备、开机顺序、操作步骤、关机顺序、关机后整理、日常维护、使用记录等内容;

(二)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应当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或者编号、使用日期、样品名称或者编号、检验项目、开始时间、完毕时间、仪器设备运行前后状态、使用人等信息;

(三) 仪器设备应当实行“一机一档”管理, 档案包括仪器基本信息表 (名称、编号、型号、制造厂家、联系方式、安装日期、投入使用日期) 、使用说明书、购置合同、操作规程、使用记录等内容。

第三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化学试剂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规定采购、贮存要求、出入库、使用、处理等内容。化学试剂、危险化学品以及试验溶液的使用, 应当遵循G B/T 601、G B/T 602、G B/T603以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要求。

企业应当填写并保存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记录应当包括危险化学品名称、入库数量和日期、出库数量和日期、保管人等信息。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每年选择5个检验项目, 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措施进行检验能力验证, 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并编制评价报告:

(一) 同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比对;

(二) 利用购买的标准物质或者高纯度化学试剂进行检验验证;

(三) 在实验室内部进行不同人员、不同仪器的检验比对;

(四) 对曾经检验过的留存样品进行再检验;

(五) 利用检验质量控制图等数理统计手段识别异常数据。

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对每批次产品实施留样观察, 填写并保存留样观察记录:

(一) 留样观察制度应当规定留样数量、留样标识、贮存环境、观察内容、观察频次、异常情况界定、处置方式、处置权限、到期样品处理、留样观察记录等内容;

(二) 留样观察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或者编号、生产日期或者批号、保质截止日期、观察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方式、处置结果、观察日期、观察人等信息。

留样保存时间应当超过产品保质期1个月。

第三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填写并保存不合格品处置记录:

(一)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应当规定不合格品的界定、标识、贮存、处置方式、处置权限、处置记录等内容;

(二)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应当包括不合格品的名称、数量、不合格原因、处置方式、处置结果、处置日期、处置人等信息。

第五章产品贮存与运输

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仓储管理制度, 填写并保存出入库记录:

(一) 仓储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库位规划、堆放方式、垛位标识、库房盘点、环境要求、虫鼠防范、库房安全、出入库记录等内容;

(二) 出入库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或者等级、生产日期、入库数量和日期、出库数量和日期、库存数量、保管人等信息;

(三) 不同产品的垛位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四) 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应当隔离存放并有清晰标识。

第三十五条企业应当在产品装车前对运输车辆的安全、卫生状况实施检查。

第三十六条企业使用罐装车运输产品的, 应当专车专用, 并随车附具产品标签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装运不同产品时, 应当对罐体进行清理。

第三十七条企业应当填写并保存产品销售台账。销售台账应当包括产品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次、质量检验信息、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信息。

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六章产品投诉与召回

第三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客户投诉处理制度, 填写并保存客户投诉处理记录:

(一) 投诉处理制度应当规定投诉受理、处理方法、处理权限、投诉处理记录等内容;

(二) 投诉处理记录应当包括投诉日期、投诉人姓名和地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投诉内容、处理结果、处理日期、处理人等信息。

第三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召回制度, 填写并保存召回记录:

(一) 召回制度应当规定召回流程、召回产品的标识和贮存、召回记录等内容;

(二) 召回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召回产品使用者、召回数量、召回日期等信息。

企业应当每年至少进行1次产品召回模拟演练, 综合评估演练结果并编制模拟演练总结报告。

第四十条企业应当在饲料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对召回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销毁, 填写并保存召回产品处置记录。处置记录应当包括处置产品名称、数量、处置方式、处置日期、处置人、监督人等信息。

第七章培训、卫生和记录管理

第四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培训制度,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每年对员工进行至少2次饲料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填写并保存培训记录:

(一) 人员培训制度应当规定培训范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方式、效果评价、培训记录等内容;

(二) 培训记录应当包括培训对象、内容、师资、日期、地点、考核方式、考核结果等信息。

第四十二条厂区环境卫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记录管理制度, 规定记录表单的编制、格式、编号、审批、印发、修订、填写、存档、保存期限等内容。

除本规范中明确规定保存期限的记录外, 其他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

第八章附则

规范管理优化服务 第8篇

一、交易登记基本实现数字化

1. 建立了“数字房产”管理工作机制。

2002年下半年, 我处着手启动“数字房产”建设, 对所有职能管理工作全面实行计算机化管理。2005年, 体现“数字房产”管理工作机制的“一库二网三系统”工程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一库”就是以房产登记图文数据为主要信息的基础数据库;“二网”就是分别为内部业务工作管理和外部社会服务提供支撑的内部局域网和外部英特网;“三系统”就是“宁海县房地产图文信息管理系统”、“宁海房产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和“宁海房管OA办公系统”。

2. 优化了交易登记业务处理方式。

我们充分发挥“宁海县房地产图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功能, 实现了交易登记管理过程中的受理、审核、缮证、计费、档案管理、统计分析等业务处理“一条龙”、无纸化作业, 达到了流程优化、处理高速、数据准确的要求。特别是房地产抵押登记业务, 实行了“房管窗口”直接受理、直接审核、直接发证。

3. 启用了“以图管房”管理模式。

2003年, 我处全面导入宁海城市规划区86平方公里范围的房产地籍图, 并对房产地籍图全部进行了数字转换, 在此基础上, 确立了以图管房的管理模式。为更好地实现这一模式, 结合本地实际, 制订了《新丘号编制规则》, 对房产进行了分区、划丘, 并实时进行地籍图补测补绘, 同步构建登记房产楼盘表 (2003年以来的新建房屋已全部建立楼盘表) , 建立了以楼盘表为基础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模式, 实现了对房屋基本状况、权利状况和其他状况数据的动态关联。通过在“房屋所有权证”上附配“房产分丘图”, 避免了一房多证、重复发证的登记差错现象, 大大降低了登记风险, 提高了登记质量。

4. 实施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备案工作。

2006年, 我处完成了商品房预售合同联机备案系统的开发应用。通过该系统的运行, 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发布商品房楼盘信息, 并设置了数据分析、合同查询、网上备案、诚信档案、热线回音等功能模块。同时实施内外网数据共享管理模式, 并实现数据实时传输。通过楼盘管理功能, 外网备案、产权限制、抵押登记等各种状态一目了然。最近, 根据《房屋登记办法》新增加的登记类型, 我处对系统又进行了更新升级, 以适应新的形势。

5. 实现了档案管理数字化。

我处房屋权属档案信息入库率达到100%, 已经登记的产权档案资料全部进行了数码影像微缩。同时, 对原来“一证一档”的权属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改革, 按照以房建档立卷保管的“一房一档”管理模式进行了重新归并整理, 达到了“房档一致”的要求。另外, 实现了“图房证档”同步联查的档案查询功能, 极大地提高了档案查询服务和利用效率。

二、交易登记质量管理实行标准化

1. 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2004年, 我处在完善原有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导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对交易与权属登记业务和其他职能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我们明确了交易与权属登记工作质量分项和分环节目标, 制定了质量管理控制程序。通过运用、整改、验收, 成功地获得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认证。

2. 加强了规范作业和质量监控。

按照工作质量分项和分环节目标, 编制了各工作环节的操作程序和作业指导书, 用强制性的文件化工作程序规范了员工的工作行为, 改进作业质量效果。制订了事前预防、过程监控、事后纠错的质量监控制度。运用一环监控一环, 环内改正差错的PDCA质量循环控制方法, 对过程质量进行监控;运用质量抽检制度 (每月一次5%抽检) , 对结果质量进行监控;采取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手段, 及时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预防和纠正。从“重结果”向“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质量管理方式转变, 提高了工作服务质量。

3. 实施绩效管理制度。

为确保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我们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 积极导入员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提高。按照员工职位管理要求, 编制了每个员工的职位说明书, 明确每位员工、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业务流程、作业方式、工作任务、任职资格等, 并按照岗位的差异性确定岗位评价系数, 结合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任务质量的完成情况, 实行考核评价, 确定奖惩分配。同时, 通过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有效地强化了员工责任心, 大大降低了办证差错率, 确保了工作服务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交易登记服务形式多元化

1. 开展便捷服务。

第一, 制订《交易登记技术规范》, 对交易登记的前置条件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精简;第二, 根据登记类别的难易程度, 设置了科学、简捷、高效的业务工作流程;第三, 进一步缩短办件时限, 提高了办事效率;第四, 制订了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

2. 开展网上服务。

充分发挥“宁海县房产信息服务网”的功能, 公开交易登记的办事程序、收件范围、办件时限、收费标准等政务公开制度, 及时提供房地产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文本表格下载和产权信息查询等网上服务项目, 利用网上热线和网上公布投诉电话积极解答群众的疑难问题, 实现了办证结果实时呼叫和查询服务。

3. 开展设点服务。

为了极大地方便抵押登记当事人, 降低登记风险, 2006年始, 先后在登记业务量较大的建设银行宁海支行等开展有偿设点服务, 实施三个“一”, 即拉一条专线、派一个工作人员、配一台电脑, 配合银行为客户提供贷款、登记“一条龙”服务, 使抵押当事人不再多次往返于银行与登记部门之间。

4. 开展特殊服务。

按照特事特办, 急事急办, 难事上门办的服务原则, 积极落实专项服务制度, 尤其是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对象推出了“你办证, 我帮忙”的专项服务。由当事人提出申请并符合相关条件后, 上门进行直接受理登记申请。

四、交易登记秩序逐步优化

1. 启动测绘主体考核评价制度。

测管分离后, 为了规范测绘行为, 我处根据《房产测绘管理办法》, 积极探索测绘成果监管办法, 一是专门设立管理部门负责落实监管措施, 使成果质量有了组织保证。二是陆续出台了商品房预 (实) 测绘成果备案管理制度、房产测绘成果说明会等管理制度, 规范了房产测绘成果示范文本、合同文本等, 使成果质量有了制度保证。三是初步建立测绘单位及测绘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了《房产测绘单位 (从业人员) 不良行为评定扣分标准》, 对房产测绘单位、人员实施优胜劣汰为原则的退出机制。

2. 启动指纹验证系统。

为了应对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中的涉假问题, 我处在原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增设了指纹验证功能模块, 即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 处分方先与档案指纹数据进行比对验证, 系统核验通过的, 方可进入下一个交易环节。由此, 从技术层面上有效控制了当事人的行为, 进一步保障了交易安全。

3. 启动实施房屋权利人信用档案建设管理制度。

2008年8月, 我处分别制订出台了《宁海县房屋权利人信用档案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房屋权利人信用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同年12月, 中国人民银行宁海县支行和县建设局联合发布《关于共享房屋权利人信用信息有关问题的通知》, 决定将房屋权利人信用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规范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改,管理评价方法,质量

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性工程, 是确保学校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所以,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 并且能将之有效地应用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可以规范化、制度化以及有序化, 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改变管理理念, 创设教学环境

新课程改革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教育理念的创新要求教学管理也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 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转变教学管理行为, 是新课改成功的重要保证。反思我们的学校教学管理, 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章”为本。表现在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管理变成了检查, 教师疲于应付, 在这样的背景下, 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 也是做表面文章, 搞形式主义。二是以“权”为本。表现在领导是权威, 专家是权威, 教科书是权威, 教参书是权威, 崇尚权威扼杀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使教师丧失了个性。

教学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尊重师生的意愿, 遵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潜能, 把学生和教师主体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所以, 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 就是将人置于学校管理的核心地位。将人本主义作为校园管理工作的基础, 调动教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成员的人格, 关心他们的工作, 激励他们, 保护他们的利益, 实现人员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学校要通过改变管理理念, 并不断落实到教学管理行动上, 从而创设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 使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得到学校对自己的尊重和关怀, 能够愉悦地工作, 全面发挥自己的潜能, 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教学中用心教学,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改革评价体系, 关注师生发展

长期以来, 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按照一堂好课的标准, 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 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 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学校的教学管理要高度重视评价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评价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我们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现行教师的评价模式往往只是重视评价的结果, 只是以简单的奖励和惩罚为主要形式。除了特别优秀的教师能够得到奖励以外, 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无法达到这个奖励的标准, 只能默默地做一个旁观者。因此不利于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要进行过程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促进教师的发展和进步。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 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

(二) 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 要转变以前那种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 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 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 由教师评价发展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这样的评价方式, 能够充分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的过程, 调动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潜心研究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力。使学生不断总结学习方法, 提升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三、改进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 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需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式, 由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内容区制定教学计划, 选择教学方式。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信任他们, 学生才能努力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二) 需要充分准备

备课是教师教学取得高效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认真备课,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备教材外, 还要备学生, 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层次基础上选择符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三) 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灵活安排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 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 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 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 第10篇

第一条为规范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兽药GMP”) 检查验收活动,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部负责制定兽药GMP及其检查验收评定标准, 负责全国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具体工作由农业部兽药GMP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承担。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报资料的受理和审查、组织现场检查验收、省级兽药GMP检查员培训和管理及企业兽药GMP日常监管工作。

第二章申报与审查

第三条新建、复验、原址改扩建、异地扩建和迁址重建企业应当提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复验企业应当在《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提交申请。

第四条申请验收企业应当填报《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 (表1) , 并按以下要求报送申报资料 (电子文档, 但《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及第4、5、8、14目资料还需提供书面材料) 。

新建企业须提供第1至第13目资料;原址改扩建、复验、异地扩建和迁址重建企业须提供第1目至第17目资料, 迁址重建企业还须提供迁址后试生产产品的第12、13目资料;中药提取企业须提供第18目资料。

1.企业概况;

2.企业组织机构图 (须注明各部门名称、负责人、职能及相互关系) ;

3.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简历;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检验、仓储等工作人员登记表 (包括文化程度、学历、职称等) , 并标明所在部门及岗位;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情况表;

4.企业周边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场所 (含检验动物房) 平面布置图及仪器设备布置图;

5.生产车间 (含生产动物房) 概况及工艺布局平面图 (包括更衣室、盥洗间、人流和物流通道、气闸等, 人流、物流流向及空气洁净级别) ;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回风、排风平面布置图;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6.生产的关键工序、主要设备、制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及产品工艺验证情况;

7.检验用计量器具 (包括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 校验情况;

8.申请验收前6个月内由空气净化检测资质单位出具的洁净室 (区) 检测报告;

9.生产设备设施、检验仪器设备目录 (需注明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 ;

10.所有兽药GMP文件目录、具体内容及与文件相对应的空白记录、凭证样张;

11.兽药GMP运行情况报告;

12. (拟) 生产兽药类别、剂型及产品目录 (每条生产线应当至少选择具有剂型代表性的2个品种作为试生产产品;少于2个品种或者属于特殊产品及原料药品的, 可选择1个品种试生产, 每个品种至少试生产3批) ;

13.试生产兽药国家标准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

14.《兽药生产许可证》和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15.企业自查情况和GMP实施情况;

16.企业近3年产品质量情况, 包括被抽检产品的品种与批次, 不合格产品的品种与批次, 被列为重点监控企业的情况或接受行政处罚的情况, 以及整改实施情况与整改结果;

17.已获批准生产的产品目录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包括产品批准文号批件、质量标准目录等) ;所生产品种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

18.中药提取工艺方法和与提取工艺相应的厂房设施清单及各类文件、标准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申请资料技术审查。申请资料不符合要求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在20个工作日内补充有关资料;逾期未补充的或补充材料不符合要求的, 退回申请。通过审查的, 20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检查验收。

申请资料存在弄虚作假的, 退回申请并在一年内不受理其验收申请。

第六条对涉嫌或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 在行政处罚立案调查期间或消除不良影响前, 不受理其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

第三章现场检查验收

第七条申请资料通过审查的,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向申请企业发出《现场检查验收通知书》, 同时通知企业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检查组成员。

第八条检查组成员从农业部兽药GMP检查员库或省级兽药GMP检查员库中遴选, 必要时, 可以特邀有关专家参加。检查组由3-7名检查员组成, 设组长1名, 实行组长负责制。

申请验收企业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派1名观察员参加验收活动, 但不参加评议工作。

第九条现场检查验收开始前, 检查组组长应当主持召开首次会议, 明确《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工作方案》 (表2) , 确认检查验收范围, 宣布检查验收纪律和注意事项, 告知检查验收依据, 公布举报电话。申请验收企业应当提供相关资料, 如实介绍兽药GMP实施情况。

现场检查验收结束前, 检查组组长应当主持召开末次会议, 宣布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企业对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有异议的, 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反映或上报相关材料。验收工作结束后, 企业应当填写《检查验收组工作情况评价表》 (表3) , 直接寄送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必要时, 检查组组长可以召集临时会议, 对检查发现的缺陷项目及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并听取企业的陈述及申辩。

第十条检查组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开展现场检查验收工作, 并对企业主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技能、理论基础和兽药管理法规、兽药GMP主要内容、企业规章制度的考核。

第十一条检查组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违规问题、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不如实反映兽药GMP运行情况的, 应当调查取证并暂停验收活动, 及时向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作出相应处理决定。

第十二条现场检查验收时, 所有生产线应当处于生产状态。

由于正当原因生产线不能全部处于生产状态的, 应启动检查组指定的生产线。但注射剂生产线应当全部处于生产状态;无注射剂生产线的, 最高洁净级别的生产线应当处于生产状态。

第十三条检查员应当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和存在问题。组长应当组织综合评定, 填写《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 (表4) , 撰写《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 (表5) , 作出“推荐”或“不推荐”的综合评定结论。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应当明确存在的问题。《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企业实施兽药GMP的概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应当经检查组成员和企业负责人签字。企业负责人拒绝签字的, 检查组应当注明。

第十四条检查组长应当在现场检查验收后10个工作日内将《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工作方案》、《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检查员自查表》 (表6) 及其他有关资料各一份报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等资料分别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被检查验收企业和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留存。

第十五条对作出“推荐”评定结论, 但存在缺陷项目须整改的, 企业应当提出整改方案并组织落实。企业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报告寄送检查组组长。

检查组组长负责审核整改报告, 填写《兽药GMP整改情况审核表》 (表7) , 必要时, 可以进行现场核查, 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报告和《兽药GMP整改情况审核表》报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对作出“不推荐”评定结论的,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向申报企业发出检查不合格通知书。收到检查不合格通知书3个月后, 企业可以再次提出验收申请。连续两次做出“不推荐”评定结论的, 一年内不受理企业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

第四章审批与管理

第十七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收到所有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并经审核符合要求后, 应当将验收结果在本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 公示期不少于15日。

第十八条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检查验收结果核发《兽药GMP证书》和《兽药生产许可证》, 并予公开。

第十九条企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关闭、转产的, 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依法收回、注销《兽药GMP证书》和《兽药生产许可证》, 并报农业部注销其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兽药生产企业申请验收 (包括复验、原址改扩建和异地扩建) 时, 可以同时将所有生产线 (包括不同时期通过验收且有效期未满的生产线) 一并申请验收。

第二十一条对已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后新增生产线、部分复验并通过验收的, 换发的《兽药GMP证书》与此前已取得的其他兽药GMP证书 (指最早核发并在有效期内) 的有效期一致;换发的《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保持不变。

第二十二条在申请验收过程中试生产的产品经申报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 可以在产品有效期内销售、使用。

第二十三条新建兽用生物制品企业, 首先申请静态验收, 再动态验收;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部分生产线在《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从未组织过相关产品生产的, 验收时对该生产线实行先静态验收, 后动态验收。

静态验收符合规定要求的, 申请企业凭《现场检查验收通知书》组织相关产品试生产。其中, 每条生产线应当至少生产1个品种, 每个品种至少生产3批。试生产结束后, 企业应当及时申请动态验收,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动态验收结果核发或换发《兽药生产许可证》, 并予公开。

第二十四条兽用粉剂、散剂、预混剂生产线和转瓶培养生产方式的兽用细胞苗生产线的验收, 还应当符合农业部公告第1708号要求。

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检验质量 第11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7-02

在很多场合,总会听到不少专家学者说这样几句话: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纠你做错的。这几句话,概括了实验室管理的内涵,对指导各级各类实验室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谈一下最近几年随沈阳市卫生局下基层医疗机构,检查临床检验工作的一点体会。

1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WS/T 227-2002)中,明确提出了如何编写操作规程和编写操作规程需要注意的事项。该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编写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也适用于临床检验产品厂商编写产品使用方法说明。操作规程是检测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临床检验的技术档案,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必须内容,是指导检验人员正确操作的依据。操作规程必须含有质量管理内容,包括进行检验的说明,明确质量控制和纠正作用系统等。这些书面文件是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必须组成部分。操作规程由主任或主管技术人员负责编写,编写内容含义必须明确(无疑义)、完整。要确保每个检验人员能理解,并严格按操作规程的精确说明进行操作。

在我们到基层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实验室没有按照该《标准》编写操作规程。问题在于:1)有的实验室编写了大量的操作规程,但大部分放在科主任的办公室,具体工作的实验室只有一少部分,不能做到所有工作场所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使操作规程“睡大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有个别实验室的主任,嫌操作规程编写量太大,打印浪费纸张,不打印,存在电脑里。2)有的实验室编写操作规程,没有按照《标准》提出的操作规程格式要求进行编写,而是像普通制度编写格式,只写内容,没有版本、编写日期等。3)有的实验室只编写项目和设备的操作规程,而不编写其它辅助工作的操作规程,例如:部分实验室在分析前质量保证方面、血液分析仪校准、加样器校准、“危急值”报告、纯水机使用、相同设备比对、相同项目比对等方面却没有编写操作规程;或编写了操作规程,但内容简单,可行性差,工作人员不能按此要求进行操作,文件流于形式。

2记你所做的

操作规程编写完成后,要交给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把做过的工作做相应的记录。在我们到基层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于:1)部分实验室只把各种检测项目的结果记录下来。而忽略其它有关记录。例如:在实验室室温、湿度记录,冰箱、水浴箱等温控设备的温度记录,加样器、大型设备的校准记录,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标本接收、销毁记录,生物安全柜使用记录,高压灭菌器使用记录等方面的记录不全面或者个别实验室没有这些记录。2)有的工作人员在做记录时不认真,有时多记几天,有时少记几天。有的记录日期、时间不清,时间标注不细,不能记录到时、分。例如:在标本接收记录、“危急值”报告记录中,只有日期,没有时间;很多记录中,签字、盖章不认真。有的只写姓,不写全名,有的只在第一天写姓名,后面全是以点代名;加样器校准、比对实验记录中,内容不全,只有数据,没有分析,不知道这些数据对工作和质量有什么作用。

3纠你做错的

只有按照要求,把所有的工作都记录下来,再分析各种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更正失误,避免错误的结果发送到临床。在我们到基层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于:1)部分实验室的温湿度记录流于形式,应该每天早上记录的,到晚上再补;应该当天记录的,第二天再补;个别实验室湿度计失灵,不能反映正常湿度。2)个别实验室的部分项目没有室内质控,即使有质控,也不是经常性、连贯性的,造成质控失控也不分析失控原因,致使设备长期在失控状态下工作。3)部分实验室所购设备不是从正规厂家进货,没有后期的维修保护,造成设备长期无人管理,不能进行有效的校准;个别厂家用质控物代替校准物进行校准。4)部分辅助设备长期不校准、不检测、不评估,造成结果偏差较大。例如:天平的校准、加样器的校准、酶标仪的校准、纯水机的检修等不及时,长期在偏差中工作。这些辅助设备的误差对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体会

安阳市:规范管理行为加强质量管理 第12篇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 为掌握本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情况, 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行为, 提高本市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 更好地服务于本市的“禁现”工作, 2011年9月22日至10月12日安阳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组织对本市十家预拌混凝土企业 (13处搅拌站) 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和运输设备、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质量记录等情况。针对检查出的问题, 市散办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 要求受检企业限期整改, 愈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 将联合有关部门给予处罚或责令停业整顿, 确保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促进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上一篇:活动效益下一篇:奶牛的分娩与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