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的兴趣培养

2024-07-16

中学语文的兴趣培养(精选12篇)

中学语文的兴趣培养 第1篇

一、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以“美”作为最终的切入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人教版《语文》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 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但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 更为重要的是, 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到主导作用。从中学语文教材及相关的资料选编上来讲,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的改革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当中。当前人们普遍反映现行语文教材不适合中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如有些选文过分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 跟不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形势;有些选文缺乏美感, 艺术价值不高, 对学生吸引力不够, 对教师备课, 培养学生兴趣大打折扣。所以语文教学中首当其冲的是教材的改革。曾有人对语文教材的问题做了概括, 他认为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语文的定位偏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二是在教学上过分强调对学生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熏陶。三是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 过分强调使用客观题, 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 在新教材的改革上, 我认为突出语文教材的学科知识, 美是最重要的。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要以学科本身的美为前提, 结合时代特色, 适合学生兴趣指向, 才有一定的科学性。“语文教学中教材的学科知识美具有原生态美和新生态美两种形式。前者是语文教材本身具有的学科知识美, 是文章作者创造出来的, 相对于语文教学是客观存在的, 独立于语文教材中。后者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自己对语文教材知识的理解、认识与感悟后通过自己的教学表露出来的新形态”。因此, 语文教材必须经过精心的选择, 文质并美。语文课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 教材中编选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语文能力的范本, 而且可以借助其明显的思想性,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以其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感染, 从而起到为一般思想渗透教育所不能起到的灵魂净化和升华的功能作用。语文作为美的事物怎能不吸引学生的眼球呢?北京特级教师、全国中语学会学术委员顾德希说:“20世纪末社会信息化水平迅猛提高, 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世纪, 信息技术理当成为21世纪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资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 网络技术无疑会成为21世纪推进语文教学现代化所必须充分利用的、十分重要的资源。如我们可以把音乐投入教学, 由老师用形象性语言描述, 在学生的头脑中把课文描写的艺术形象还原为一幅幅图画, 可直接采用画面赏析法教学。

二、美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 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 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是德、智、美的统一, 处处闪烁着思想美的光芒, 对真、善、美的弘扬和礼赞, 对假、丑、恶的批判和鞭挞,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帮助学生真正认识文章的美, 激发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美育渗透其中?我认为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审美活动是一种整体性身心活动, 是一种从生理活动到感觉、情感、思维、意志等方面的和谐运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利用各种有利的组织课堂的技巧,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象。如在上余光中的《乡愁》这课时, 我们听完美文朗诵后, 学习完课文后, 也可以让学生作自我的练习———仿句, 如用“乡愁是……”等做仿句练习。这样的仿句既是语文知识运用的难点所在,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象的方法, 进而体现了课堂的整体性。

2. 直观性原则。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语文教学中审美的对象主要是课文中所描述的各种美的事物、人物和意境等。美是感性形态的东西, 主要作用于审美者的感官。人们主要是通过体验而获得美感的, 这正是美育不同于智育、德育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语文资源,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进行美育。如在上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出父亲为子买橘子的感人场面,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父爱子的深情。这篇文章非常感人, 因此把课文中感人的场面呈现出来对于学生体会真情, 把握文章的艺术美是极其重要的。

3. 愉悦性原则。

当代美学家高尔泰认为:“美是自由的象征。”因此美感本质上是自由的愉快, 它当然不能从强制中产生。所以, 在进行语文课堂审美教育时, 切忌抽象说教, 要通过种种手段, 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当前提出的愉悦课堂也就是此原则的表现。兴趣源于愉悦, 因此教师课堂设计要以美为出发点, 不断刺激学生美的感官,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去体验美, 这样才能追求互动的高效率课堂。如《记念白求恩》一文中, 我认为不该主导学生在悲伤的气氛当中, 而是要培养学生以一种钦佩的目光去欣赏白求恩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真正让白求恩的精神永垂不朽。“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若要创建愉悦课堂, 加强互动效果, 教师在课堂的灵活应变也是非常重要的。组织课堂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 把握学生接受心理、兴趣指向, “以情动人, 以美育人”。

三、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 拓宽学生的审美兴趣

在语言文字的浩瀚海洋里, 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们以自己的心血和独特的风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和生活美都汇聚于语文当中, 所以我们应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 挖掘语文本身内在、广阔的视角, 以此提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外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是培养读写能力的必要途径, 是课外教学的延伸。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都有赖于大量的与阅读有关的实践活动。课外语文活动包括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讲座和各种竞赛等。与课堂教学相比较, 课外语文活动涉及的知识面更广阔, 内容更丰富, 学生学习有更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 学生的独立活动居于主导地位。因此, 教师应该从涉及对象的审美特性和各种活动方式的特殊要求出发, 做到因人、因事、因时而异,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素质, 采用多样启发诱导方式, 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因此, 在培养语文课外兴趣活动中, 美育渗透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 指导学生选择读物, 在阅读欣赏中发现美、感受美。语文课外兴趣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来开展的,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形成当中, 道德观、人生观也是刚刚起步, 具有很强的模仿性, 加上情感发育上的不稳定性, 对阅读缺乏明确的目的, 偏重趣味性, 忽视思想性、教育性, 很容易跌入格调低劣的庸俗读物中去, 如果不加以引导, 让他们盲目趋时追新的话, 这种阅读心理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社会与时代的热点及时推荐好书、新书, 选择适当的读物很有必要。在阅读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利于成长、有积极影响、有思想性、有艺术性的作品, 摈弃课内那种枯燥的课文分析法, 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消化、理解、融会贯通。学生在阅读欣赏中发现了美, 感悟了美, 也就有了评价美的自觉意识和兴趣, 于是结合自己初步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经历, 与人交往观察事物等方面的能力, 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往往一吐为快。其二是要创造课外语文活动取得成功的条件, 使学生的审美兴趣能得到一定的满足。学生对所从事的任何一项活动, 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因此当活动成功, 愿望实现时, 心里就有满足感。这时对无兴趣的东西也会产生兴趣, 对有趣的活动会更觉有趣。所以, 有经验的老师都定期举行征文比赛、读书汇报会、诗歌朗诵、故事会、组织学生看影片、写影评等。这就为学生发挥和展示其兴趣爱好提供了多种机会和场所, 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和激励, 从而维持高雅的学习和读书氛围。“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互相配合的原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伸。通过课内外的互相配合, 互相促进,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是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收效最快的环节。将审美教育贯穿其中, 充分利用语文的各种教学资源, 挖掘语文的原生态美和新生态美, 从“美”去延伸学生浓厚的兴趣。

四、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是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必要保证。“学生的审美欣赏具有与教师的审美欣赏不同的特点: (1) 随意性, 对语文的审美注意产生于无意识当中; (2) 情感情绪化, 即学生在审美欣赏过程中, 情感完全表露出来, 很外化, 而且容易受一些临时情绪的冲击而产生转移或者变化; (3) 表面性、浅易性, 即对教学内在的美不易感受和分辨, 审美欣赏多停留在直观感受的阶段”。所以教师的导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教”是为了“不教”, “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 教会学生“学”。因此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是时代的需要, 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中学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包括四个方面: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 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 具备良好的智力品质, 有完善的非智力素养”。这就是语文成功教学的体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除以上论述的“语文味”建设外, 还应该注意的一点是还学生自我探索的空间。

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大讲特讲、“满堂灌”, 而是以导为主, 要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让学生自己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概念。解放学生, 还学生学习主动权, 用学生自己的智慧恰当有选择的学习, 将学生的自我表现充分激发出来, 让课堂因为他们的兴趣, 因为他们的主动而“活”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上, 教师也要为他们的自主予以学法指导, 充分肯定他们的自我探索的成绩,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形成浓浓的兴趣去乐于进一步的学习。

摘要: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但是目前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却渐渐在流失!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语文学科因其本身具有美的特质, 且对象又需要美, 因此不可避免地承担了美育的重要任务。所谓美育, 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和感染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将审美教育渗透于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中。

关键词:兴趣,中学语文教学,美育,自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蔡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13 (4) :12.

[3]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2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某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就会进入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

刻苦钻研,取得较好的成绩。

渊博的知识,敬业爱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要想在课堂上从容面对求知

欲望越来越强的中学生,就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博览群书,加强知识储备,才能给中学生更多的有源之水,同时老师对学生还要有一颗”关爱”之心,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友好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师而信师.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倾注入教育、教学中,学生必定会受到这种高尚精神的感染,对你所教的学科必然产生深厚的兴趣。老师的爱“投射”到学生身上,会唤起相应的情感,使学生对老师有亲近感、信赖感,把对老师的尊重转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对于他的教导也乐于听从。反之,如果学生对老师有所不满,就会从心底产生一种厌恶、烦躁情绪,就会压抑学生对老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可见,老师对学生有良好的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加强教学关系,增强课堂艺术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条件。传统的教学过程是

老师当“主角”,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当“观众”看得筋疲力尽,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无法把老师那看似十分“高明”的解题方法学到手,枯燥的教学气氛就会 使学生产生厌学、逃学的情绪。因此要增强课堂情趣、创造性地运用趣味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准,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痛苦,从而吸引学生专心听课。

运用激励机制,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对于特定年龄段中学生,这种需求表现更为强烈。

近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怀有成功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会从心里上得到满足,就会强烈、持久地保持高涨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掌握规律,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来改革教

琐谈“中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语文 兴趣 培养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而,作为一名教师,面对这些尽受庇护,无忧患意识的小学生,必须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素质,使他们乐学不倦,成为合格的跨世纪人才。

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既包含学生感知、理解、应用语文知识活动,又包括兴趣、情感、信心等心理活动。两者既有机结合,又自然统一。前者起加深认识的作用,后者起激发动力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自始至终,必须着力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使之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一、激发兴趣,使其被动变为主动学习首先要有浓厚的好奇心

对于未知的事物应该付诸行动去接触它,像是电脑游戏很好玩,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日全蚀是不是真的是天狗吃日?要消解这些问号,进一步去钻研计算机书籍或翻阅百科全书,兴趣的开端搞不好就这么产生了。再次就是不间断。有人吉他弹得很好,但若半年不弹,技巧铁定退步,同样的,要培养一份兴趣,也要不断去熟悉它,渐渐地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碰一点,久了自然会上瘾,如果只是选择性的初一、十五玩一下,那是很难变成自己兴趣的;许多男生喜欢打篮球,只要一天没得打,就会全身不对劲,那是因为篮球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兴趣,戒不掉啦。深入的研究也是培养兴趣的要素之一,假使你每天固定一小时玩计算机,但只是随便消磨时间,没有设定一个目标来研究,是引不出兴趣来的,不过是不断地重复一样的动作罢了,但假使你锁定一个主题,譬如计算机绘图软件的认识,有了深入的方向,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起勇气,一层一层地往前追,一定就像倒吃甘蔗般,滋味越来越甜美。除此之外,找朋友也是很重要的。校园的一些社团,就是为志趣相同的学生共同学习的学生而设立,因为一个人即使对某样活动兴致盎然,也会有停摆的时候,此时,朋友就可从旁鼓励协助,而且,如果朋友是比你厉害的色,还可能刺激你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感到,興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求知欲倍增。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记忆就越有效。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多看些图片、模型、实物、演示、争辩、多依文意画图等,设置问题,以问促思,激发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例如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开始我用幻灯打出海底世界的活动图片,伴放特制的配制课文朗读,学生看着那多彩多姿的奇妙海底,听着悦耳动听的朗读,一股特有的兴致油然而生,而且精神振奋,好奇、求知的欲望倍增。再比如我教学《故乡》一课时,开始时,先用幻灯机打出长城图片,同时伴放《我的中国心》磁带。学生们看着蜿蜒起伏、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听着歌曲《我的中国心》自豪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声音由小到大,情绪激昂。待朗读课文时,精神极为振奋。当我提出远看长城,近看长城是什么样子?你看到这雄伟的万里长城时想到了什么等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兴趣盎然。

二、诱发情感,促其善于能动学习

语文教学的自始至终,充满着情感。情感是一种动力,能增强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推动认识的深化。如果学生滋生了学习的情感,就会表到出对所学内容的热爱和迷恋。而学生的情感主要来自教师的诱导和激励。教学时教师如果情绪高昂,精神焕发,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富有情感,伴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并善于运用图片,幻灯,音乐来创设情境教学节奏有张有弛,不断变化,适时褒扬鼓励,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就能够不时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其积极性,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可爱的草原》一课,我首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草塘的壮美,讲述动人的传说,激发学生对北大荒草塘的喜爱,然后抓住教材中主人公的感情变化线索,诱引学生感情随主人公感情迭宕起伏,既能动地领略了草塘的垃美、可爱,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再比如我教《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先让学生边听老师范读边看幻灯片,进行感知。接着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想象,听完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他们发出“桂林山水真美!”的感叹时,我便鼓励大家把美说得具体,生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能动理解替代教师的问答式讲读,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鼓舞信心,激励其勇于奋发学习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才智聪明的学生一旦兴趣被激发,情感投入,便会暴发了令人惊异的潜在能动性,不断促进语文教学向高层次挺进。相比之下,悟性一般的学生往往会缺乏信心。因此,教学中要鼓舞学生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特别对中下游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高尔基说过,“才能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信心,使人具有美好的心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信心,是成功的内驱力,使人产生顽强的意志,不怕困难挫折,知难而进。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中下游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外,还应在朗读、提问、板演等方面给予优待,千方百计帮他们不断克服自卑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美,体会到成功的乐趣,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希望,扬起力争上游的风帆。比如指名答题要使其力所能及,并适时坚定其回答问题的信心,一旦答对,则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其积极性更高。如果答错了,则委婉安慰和启发,鼓舞自信心,并注意保护和激发好奇心,自尊心和好胜心,调动积极性,增强学习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4篇

一、发挥激励作用, 有效调动学习主体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新《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鼓励性的评语,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事实也证明, 在一堂课中, 如果教师吝啬表扬, 那么, 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不会有多高, 反之, 只要教师给予了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与表扬, 用自己的激情带动学生的激情, 那么课堂40分钟,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非常的高, 时间会悄悄地在他们身边流走, 而不会给他们留下“老牛拖破车”的感觉, 广大教师也会领会了这一精神。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有的鼓励却慢慢地变了味, 不分对象、不分是非、方式单一, 凡学生答完一个问题后, 教师的评价就是“太好了”“真了不起”“你真棒”“掌声鼓励”这些非常形式化的语言, 难道所有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都应这样肯定?都值得这样鼓励吗?

其实, 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不同而使用, 对优生应适可而止, 可对差生则要多慷慨一些, 适当的表扬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而不适当的鼓励只会导致学生骄傲。新《语文课程标准》是提倡以积极的评价为主, 但并非有错不改, 而是方式应委婉一些, 委婉的批评, 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笔者认为这样才是真正领会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愉快, 从而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水平也就水到渠成。

二、巧妙利用奖励机制

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激励, 让学生获得学习语文学科的成就感。这就需要教师多花些心思好好考虑自己班级的奖励机制, 一个好的体制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言语激励法。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那些积极发言, 勇于乐于发表自己看法的学生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和表扬, 并注意对这些答案给予有理有据的、客观性的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在班里掀起一股学习语文的热潮, 并给予参与者和优胜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这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奖励能够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 在讲授诗歌单元时, 教师除了声情并茂的讲解和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涵和意境之外, 我还安排了一次诗歌朗诵创作会。这次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 学生在朗诵创作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佳作, 体会了创作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以致用, 更培养了创造才能, 小小的奖励让学生的喜悦发自内心, 溢于言表。并期待着下次还能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同时对待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

三、将语文教学深入生活

语文是一门艺术, 因为语文源于生活, 却高于生活。正因为如此, 我觉的语文教学更应该被还原到原汁原味的生活当中去, 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 更能从中品味到语文的真味, 生活的真谛。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其实创作并非一件难事,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学的创作者。比如, 在学阅读《灰姑娘》这部文学作品时, 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呢?是不是让学生明白是非好坏、善恶黑白就可以了呢?其实要想真正读懂灰姑娘并非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将其还原到生活当中去, 也许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 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自己就是那个后母, 你愿意自己的女儿还是别人的女儿成为王后?并让学生说真心话。这样对于这篇文章后母的角色, 学生就会有了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了, 学生思考的角度一下子就打开了, 从单纯地认为后母的坏过渡到其实这也是一份母爱在作怪。再比如, 如何理解十二点前灰姑娘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离开, 而狼狈地逃走了呢, 这在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一个多么深刻的道理:守时守信是多么的重要呀!如果我们都能将语文这样还原生活的本质, 相信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会热爱语文!

四、适时将课堂学习搬移到课外,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将课堂学习搬移到课堂之外, 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拥有一份新鲜感和好奇心, 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 我在教授小学生进行写景作文训练中, 就选择了一种新鲜的授课环境, 将学生组织到了学校附近的树林和河边, 让学生面对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物进行描述, 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也能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然后由学生进行互评, 指出不足, 以便日后改进;同时, 我进行了必要的总结, 鼓励那些存在不足的学生, 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使其再接再厉, 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5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广西梧州市藤县藤州中学何德利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能力,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传统的教材一直被片面地理解为“权威”或者“工具”,而老师和学生始终扮演着“教”和“学”的角色,双方得不到互动,教材也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本文就试从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文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233.18【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12-0095-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学习班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智慧的灵感。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做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受到良好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

积极、健康、愉悦的情感,能促进人的思维活动,因而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装“动之以情”,并能让激情为“晓之理”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创设愉快的兴趣教学氛围,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情感的方法有多种:

1、精心设计导语。

可以说好的导入,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在上课前,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巧妙的导语设计,把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课文情境中去,那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前,我首先介绍了杜甫在《饮酒八仙歌》中对李白的精彩描述,然后再举出李白的传世佳作中与酒有关的诗句,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这些课前导语使同学们不仅对李白的个性、风格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而且在诗歌的诵读中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渐入诗境,形成一种鉴赏氛围,为教和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情境。

2、借助音乐渲染。

创设语文情境,借助音乐是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能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多加运用与之相对应的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于诗词的意境中。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格律尸“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代表作,韵律和谐、色彩绚丽、节奏感强,在朗读时可配上肖帮的《别离曲》,在轻柔优美又略带感伤的旋律中让学生细细去品味诗人那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3、辅助多媒体手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多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在教学《山居秋暝》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象这样一幅图景:一轮清朗的明月透过山间的松林,留下班驳的疏影;清冽的泉水欢快地跳过山涧,有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茂密的竹林里传来一阵欢歌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完衣服正嬉戏打闹着回家;池塘里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的宁静……一幅雨后山村晚景图。我一边让学生概括一边用多媒体演示出相关画面,通过画面把学生带入情境,感受诗中的景象。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看着这远离世俗、世外桃源似的美景,学生无不流露出陶醉和神往。学生进入了声情并茂的美境,不仅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还可以使他们更好的理解诗句,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在语文课里体现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强化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课吸引力的一剂良方。

语文教材中审美的`内容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1、意境美:自然美景是作家写作的一大内容。中学语文课本里有毛泽东笔下“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蓬勃,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如诗如画,李太白诗中神仙世界的异彩纷呈,苏东坡词里“大江东去”的雄浑壮阔……这些自然美景无不浸透了作家丰富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读想法”,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美丽的艺术画面印入学生脑海,进而体会到作家抒发的浓浓深情。

2、形象美:美的形象指的是教材中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像。它主要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美主要美在情操和人格上。美丽而忠于爱情的罗敷,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诗经》中温柔美好的年轻女子,献身科学的玛丽?居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认识生活中不可能或很少可能遇到的人物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阅历,同时激发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事理美:领悟事理美是指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意味、内容及象征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全面占有,是探求审美对象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活动。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文情并茂,渗透着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感受、体会、领悟。如鲁迅作品中包含的他对人生、社会的独特体验和认识,苏轼、王安石等古人散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精心设计教学高潮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动态的流程。既是动态的,就应忌平铺直叙,就应有高潮。另外,从心理调节的角度看,高潮能激发兴趣,提高吸引力,更多地利用学生无意注意,消除疲劳感,有时甚至可以纯粹为了调节情绪与气氛也设计高潮。高潮常见的是课堂气氛炽烈昂奋、创造性思维火花撞击、迸发、跳跃。高质量的高潮设计,就是思维品质的提高。另外,有时学生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也是教学高潮的一种境界。

高潮的设计首先讲究内容的选择。教学高潮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思维点、兴奋点,是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对这些点展开讨论,感情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立体地、血肉丰满地感知人物形象,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兴趣 感染 赏识 探究

多年以来,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以至于學生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究其原因,却是因为教师自己,是我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望而却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做了一些尝试:

1、让学生“爱”语文。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平等对话,自觉地去搭建平等的师生交流平台。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对这些名言也非常感兴趣。在我的带动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现在我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摘抄积累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语文。

2、引学生“品”语文。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1)、反复诵读中体会

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的课文,我都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亮点,激发学生去、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好的文章,我都是让学生反复诵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时,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先让学生根据大胆地试读,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七年级的《背影》、《小巷深处》等都是美文,很适合反复诵读。

(2)、广泛阅读中体会

课本中的文章具有典型性,如何让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到了诗情画意。我还让同学们做好课外阅读摘记,并不定期进行交流,更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引学生“懂”语文。

(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乐”语文。在上《黔之驴》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扮演角色的小环节,我班高贝贝和谢琪琪两位同学扮演的像模像样,她们落落大方,轻松自然,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2)小组探究,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在班中组织了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适时的点拔和指导,最后就产生结论。比如在教学《小巷深处》时,我就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气氛活跃。

(3)走向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比如写一些公益广告的广告词,交通安全的广告词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第7篇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培养的基础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 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其次在平时既要严格要求, 又要尊重,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勿无端训斥, 漫骂, 甚至冷眼相看, 冷嘲热讽。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通过创设情境来激疑, 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最有效策略。如何创设情境, 依托情境, 便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很重要, 要让学生大胆提问。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 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 时刻提醒自己与学生平等对话, 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情境。教师以足够的宽容心对待学生, 因势利导, 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合作的氛围, 使学生敢于质疑, 有自己的见解, 敢于与老师、同学教学探讨。

三.优化教学方法, 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新课程的实践也证明, 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多阅读, 增加学生阅读面, 影视等视频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涉猎。在教学中, 只要是提到这些, 学生自然有话题可言, 教师要做的只不过提示、补充、点评而已。课堂于是就活了起来。所以用好教材, 大力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只有走进他们的阅读世界, 才可能引领他们的阅读方向。因此语文教师要有选择性地推荐课外读物, 尊重他们的阅读激情, 引导他们欣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学生为主体, 是要让学生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自研自探, 合作交流。在语文教学中, 应尽可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1、让学生学会讨论

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在就需要学生“活”起来, 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大胆参与讨论, 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探求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教学中一定多组织学生教学讨论, 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讨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促进学生的发展。

2、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8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师生和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心灵的和谐,能够与学生分享快乐。因为只有会分享,乐于分享的老师,才能够享受到与学生分享情感、分享心情、分享思想的快乐。学会分享,不仅意味着老师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从他们的角度看待世界,而且意味着学生试着倾听,试着走近老师的世界,试着从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一种以心换心的交流,是一种彼此的期待和倾听。学生从老师的内心中得到了肯定及鼓励,发自内心地对语文学习感兴趣。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渠———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面的课就有了底子。

1.巧 妙质疑 ,诱发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质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诱发思考,触动学生深入分析。

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质疑,诱发学生的思考。如:这场葬礼特殊在什么地方? 这场特殊的葬礼是为谁举行的? 为什么要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呢? 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巧妙质疑,学生不仅主动探究,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2.巧 设情境 ,启人审美

语文课需要合乎逻辑的思考,也需要生动、形象的感染。学习课文,教师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创设情境。有的课文,课前教师可借助古诗词渲染课文的意境,创造情与景、意与境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唤起学生思想感情上强烈的共鸣,启发学生开展想象,然后因势利导,学习课文。

教学苏教版《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教师渲染课堂情境: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降临在春光明媚的祖国大地,一批又一批视死如归的医务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医德,义无反顾地走上抗击非典一线,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经受严峻的考验。不是战场,胜似战场,疫情就是战斗号令,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无所畏惧地冲向险境。在灾害中经受考验,在危难中众志成城,对医护人员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胆识与意志的考验,更是一次精神与品格的检验。白衣战士舍小家、顾大家,抛下嗷嗷待哺的孩子,离别年迈需要照料的双亲,割舍新婚燕尔的爱人,毅然决然、坚定从容地走向抗击非典一线;他们把生的希望带给别人, 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用热血铸就抗击非典的钢铁长城,用爱心凝聚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严峻的考验中交出一份份合格的答卷,历史不会忘记。在九八抗洪斗争中,我们诞生了彪炳至今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在2003年的中国,在白衣战士方队里,有这样一群无私无畏、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舍生忘死奋战在抗非典一线的英雄群体。教师以这样的情绪气氛导入课文,学生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很快进入课文。

3.深入浅出 ,化难为易

导入课文,应因文而异,对有些深奥的科学性很强的课文,应深入浅出,帮助学生化难为易。

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做一片美的叶子》时,由于课文是一篇散文诗,描写了大树与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启迪人们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导入时教师突出叶子外形的美丽, 提出大家争做一片美的叶子,再通过与大树的比较,正因为有叶子的无私奉献,大树才显得更美了, 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识到集体的荣誉需要个体的努力,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的奉献。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方法多样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就是以多样性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课文选文文体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学中应因“材”施教,不同文体教法各异,相同文体也应采用不同的突破方式,即使同一篇课文,也可采用多样式的教学形式。

1.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网络多媒体教学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特点,使教学中静止的东西变成活动的东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深吸引学生,从而唤起求知欲,引发对所学问题的兴趣。如教学苏教版第七册《九色鹿》一课时,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视频及音乐的衬托下,学习兴趣浓厚。

2.通过游戏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是活跃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兴奋剂”。学生通过团体的游戏引起兴趣,树立学习责任感。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将“比一比”、“猜一猜”、“玩一玩”等游戏活动引进课堂教学,寓知识于游戏之中。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人类的“老师”》一课时,学生“比一比”在生活当中把哪一种生物当做“老师”,教学在愉快的游戏中进行,兴趣高昂,同时掌握了的知识。

3.开展演讲辩论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演讲辩论式教学是一种强烈的针对问题的正面与反面作讨论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熟悉学习内容,使其牢牢掌握,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正确开展演讲辩论式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苏教版第七册《诚实与信任》一课,开展演讲辩论式的活动,通过双方正反两方面的对比, 使学生更加明确诚实与信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

4.开展戏剧表演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模仿是小学生的本性,是创造的第一步,也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正因为有了模仿, 才使得戏剧表演式的教学走进了课堂,使得课堂教学“动起来”了。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采用以戏剧表演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兴趣大增,从被动变主动,由兴趣变爱好。

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第9篇

一、语文的基础性作用

语文, 是一门工具学科, 学习语文, 对学习其他学科, 获取新的知识, 以及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需要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 并且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学功底密切相关。同时, 语文是思想的载体, 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因此, 学习语文, 又与思维能力, 思想认识, 甚至道德情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断地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提高了我们自身的语言使用能力, 而且使自身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就历史的发展而言, 语文自身的发展也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情况, 所以有人曾这么说:“语文就是测量器, 用来度量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

二、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人们探求知识, 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 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巩固和鼓舞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上, 起着巨大的作用, 可以说, 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曾经有心理学家认为, 兴趣是天生的, 是不需要培养的。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兴趣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 从幼儿开始, 逐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不仅可以增强他们认识世界、探求真理的愿望, 而且也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古今中外, 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 无一不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强烈的兴趣。爱因斯坦曾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 就会乐于接触, 自觉地去了解它。学习同样需要兴趣,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入迷。”可见兴趣对人的认知和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认为, 要使学生“好知”“乐知”, 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讲究方法, 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

三、开展课外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

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和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中小学做过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 结果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占8.4%。学生有许多兴趣、爱好, 他们喜欢踢足球, 喜欢下棋, 喜欢唱歌跳舞, 喜欢看课外书报, 喜欢看电视……可就是不喜欢读书。究其原因, 课业负担过重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 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 搞题海战术, 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的难度, 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进行“查缺补漏”;白天需要起早摸黑背课文, 晚上还要夜以继日写作文……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 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课业的重负压昏了, 早已厌倦了这样的读书方式, 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我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入手, 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实行精讲精练,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 有适当的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有益的活动, 感到学习不像做苦力一样难于承受。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 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激发起来。

2. 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

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 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 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 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 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因此, 我结合教学实际, 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兴趣, 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探索 第10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只要学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能够学好。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一朝可至,但只要教师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讲究教学技巧,就会大有作为。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现小结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指点。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之趣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真正学好语文,就必须从语文书本狭小的空间里拔出来,跃入浩瀚的语文大世界,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中的语文真有趣。

如我组织学生开展“我来纠错”活动。现在社会上用字不规范现象非常多,在广告、标语、店牌、电视节目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现象随处可见,针对这些不规范用字现象,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我来纠错”活动,让学生找出广告、标语、店牌、电视节目中的错别字,记录、拍摄这些错别字,或口头、或书面告知当事人或有关部门,让他们去纠正这些不规范用字。如有学生发现了“饭遭秧开胃菜”“蛋糕烘培专卖店”“渝州不绣钢门业”等店牌有不规范用字情况(分别应为殃、焙、锈),一方面进行了拍摄,便于在同学中交流。另一方面告知店主,有的店主十分感激,当即决定更换店牌。再如有学生发现标语中“为民造路,渔水情深”“怨天由人,不如挺胸做人”“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人人有则”等标语中有不规范用字情况(分别应为鱼、尤、责),他们以书面形式告知有关部门,有的学生收到了有关部门的致歉书,有的部门进行了修改或撤换。学生对这一活动十分感兴趣,收集阶段,孩子们走街串巷,兴味盎然地收集;汇报阶段,孩子们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汇报。这一活动一方面对学生规范用字,积累词汇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大胆地进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再如我组织学生开展“春联鉴赏”活动。贴春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象征吉祥、表达人们美好向往的民族风俗。很多学生感受到了贴春联喜气洋洋的气氛,但并没有留意春联的内容。放寒假前,我先给学生讲解对联知识,特别讲解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然后布置学生们假期收集自己最欣赏的对联,要求点评春联的特点。假期,学生们不再宅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而是饶有兴味地走亲访友,穿梭于大街小巷、公园亭阁,努力寻找有特色的春联。新学期伊始,学生们满载而归,一个个在“春联鉴赏”活动中胸有成竹,精神抖擞,妙语连珠。比如有学生家里贴的春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有学生收集到重庆园博园凌云桥对联“借得平湖一角,盛山一脉,点缀此间天地;遥连楼宇万重,灯火万家,试看何等风光”,有学生收集到亲戚家的春联“十八大精神指方向普天同庆,数亿万民众奔小康大地皆辉”……学生们点评说,这些对联对仗工整,内容丰富,有的祈愿吉祥如意,有的赞美祖国山河,有的彰显时代特色。活动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期待着来年的“联海拾贝”。这样的活动既是学习又是享受,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语文之趣。

二、让学生在品读中领略阅读之悦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仅仅依靠我们短暂的课堂阅读教学,依靠语文书中有限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孩子们在课外多读书,读好书。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的积淀,这些都是孩子们精神上宝贵的“营养品”。

这些年,我着意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学生们一进入初中,我就要求他们每人买一套名著,每人订一本名刊,如《读者》《意林》《格言》《特别文摘》等。我还在教室开设图书角,购买了三毛、席慕蓉、张小娴、雪小禅等人的作品,还购买了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班级建立了图书借阅制度,阅读书籍情况纳入小组评比。我让孩子们周末、假期读名著,平时读名刊。我每周拿一节语文课让孩子们读课外书,我坚信“磨刀不误砍柴工”,一直坚持下来。现在,只要是阅读课,教室里早早就安静下来,全班同学进入阅读状态,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享受着属于他们的阅读时光。每当这个时候,我也幸福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我培养起来了。这时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悦读”!正如陆游所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些年,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变得轻松了,成绩一年上一个台阶。

三、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写作之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学生中流行“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们为什么怕写作文,归根结底,还是学生们没有写作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灵驰骋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写作之乐。

当然,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写作之乐,首先是阅读兴趣的培养,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我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上还注意了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每次写作调动学生的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如初一的时候,我班就开展了一次“感谢有你”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感人肺腑的视频,声情并茂的演讲,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每一个学生都热泪盈眶,每一个学生都想向亲人倾诉。活动后的当天,我就布置同学们以“妈妈(爸爸),您听我说”为题目给妈妈(爸爸)写一封信的习作,这个时候,孩子们文如泉涌,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倾泻于笔端,把自己真实的心迹流露在纸上。当天放学,我叫孩子们将这封信交给家长看,并让家长写下自己的感想。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有的家长当即泪流满面;有的家长当天晚上为孩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有的家长彻夜难眠……都十分感谢老师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孩子们也从这一次次的写作中,体会到自己的文章也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写作是这样的令人快乐。情感的表达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关键是我们老师怎样用一双充满情感的慧眼引领学生去捕捉,去感悟,去表达而已。二是让学生作文有更多的听者和读者。刘勰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特定的情境对情感、语言、思维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的学生佳作,我除了在班上诵读、点评,在教室张贴之外,还向校刊《木华》推荐,向《读写舫》《作文通讯》等刊物推荐。作家王宏甲说:“于成长中的孩子,如何保证他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比获得多少知识都重要!”我这样做,让学生获得了自信心和成功感,他们就能在习文中体验写作之乐。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开动机器,需要我们与时俱进,需要我们持之以恒。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95

一、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

语文课是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祖国规范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二是学习祖国的文字,包括读写和运用。所以在语文课中,教师首先要很据教学的需要,突出祖国语言与其他国家的语言的区别。如教师在范读课文或者播放录音带范读时,要理解文本表达的意思,读出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韵味,做到抑、扬、顿、挫,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成为学生模仿的范例。教师安排学生试读时,应先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精神世界,再指导他们读,并且读的形式要多样,不能太单一,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学习语文的乐趣。再有,语文生字教学,教师首先应做到亲自示范,自己应练好“三笔字”,包括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这是也是做教师的基本功,课堂上板书应工整美观,一目了然,千万不能写错别字。另外,教师每讲一课,都要查阅字典词典,对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决不能含糊,把没有把握解释的字词搞清,避免在课堂上讲错。每当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老师对字词的理解准确无误,他们会从心里产生钦佩之情,产生一种心理定向,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在字词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让他们把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标出来,自己通过查阅字典解决,或者通过同桌的帮助解决。在课堂上利用小组检查预习,可以是小组内,也可以是小组之间;课后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分别布置练习,做到因材施教。先学后教,当学生遇到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适当点拨,这样学生对字词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逐课掌握,逐期提高,词汇量也不断丰富。

二、教学中重视环节设置,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紧扣课文的中心和主要内容设计预习提纲。如我教《娘子关前》时,我给布置学生的预习提纲是:第一,写出作者和同志们的行军路线;第二,列出课文七个部分的内容提纲,并找出统一全文的中心;第三,查字典给课文中的一些新字、难理解的字注音解释。其次,预习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利用教学资料先学、小组讨论、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再次,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目标。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把所遇到不曾见过的字、词,用铅笔作出标记,用工具书自行解决,培养自学能力,等到解决了字词再全体通读全文。此外,教师要教给学生圈点的方法,这虽没有硬性规定,但要求每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前后一致。如“△”表示重点词语,“——表示精彩的语句,“O”表示重要的景物特征,“一”表示人物名等,主要是为了避免正式评点时符号混乱,要求学生反复运用这些符号,直至熟练掌握,同时教师向学生指出圈点、勾画要整齐醒目。预习的要求是:既要在预习中弄通课文中容易理解的字词,也要利用工具书解决自己能完成的一些简单问题。预习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不仅要有统一的要求,还要有区别。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意图(文章中心),想象教材中所描绘的情景(情节及内容),留意前后文的关联(照应)及写作技巧(方法)。

第三,教师要诱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是学生预习过程中的关键,分初读和深入研读。通过初读中学生逐步理解字、词,疏通语句,扫清拦路虎,初步掌握内容,划分结构层次;在深入研读中分析句式结构及运用、精彩段落及描写、引申意义及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及风格特征。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于古今文人的“内部经验”及课文中那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应不对学生作过分要求,以免他们钻牛角尖,甚而陷于死胡同,却达不到预习的目的。

三、 巧妙设疑,以疑激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每一篇文章的教学教师都要精心设疑,通过各种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例如,讲《长江三峡》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长江三峡由哪三峡组成?你能说出三峡中各自的特色吗?美女峰就是神女峰,你能讲出它的神话故事吗?通过巧妙设疑,学生们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开始自觉学习和深入研读课文,小组之间、同桌之间认真讨论,激烈辩解。因此,设疑能激发学生主动去读课文,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受到艺术的感染,提高鉴赏能力。

四、利用比较学习法,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同一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即把书本上每一单元的课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有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二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动态、写作风格、写作目的等;三是不同作家不同流派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时代不同人的生活影响;四是不同作家,同一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可联系习作教学;五是不同作家同一标题,不同体裁和语言风格的比较等。

中学语文的兴趣培养 第12篇

常听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硬是不想读书, 教起来真没劲。”“现在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讲了几遍他还是一问三不知。”“没法!这些学生根本不想学!”如此等等。更有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汶川大地震时, 一个学生说:“我宁可去汶川, 也不想读语文。”马上就有几个学生附和, 教室里一片哗然。这也许是一句戏词, 也许是个别学生的一时想法, 但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风华正茂的学生, 何以如此讨厌学习, 不求上进?笔者多次听课和调查学生发现, 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何也?教师没有把培养学习兴趣真正落实。教改年年喊, 但“年年岁岁花相似”, 板着脸孔说教, 老一套“填鸭式”根深蒂固。这样下去, 兴趣从哪来?恐怕只能索然寡味吧。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应该如何跟上改革浪潮, 变学生不想学为乐意学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 如何乘这股改革东风改进语文教学, 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 何愁学生不想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学习的巨大作用。何谓兴趣?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一个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 他总是积极主动而心情愉悦地去学习, 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

一、教师必须热爱教育工作和学生

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 它总在创造奇迹, 创造新的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 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 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 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年轻国王, 他倾注了全部的爱雕塑了一尊象牙美女, 后来这位美女竟然复活了, 和国王永结连理,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教师能够像皮格马利翁那样, 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学生岂能不热爱学习?“亲其师, 信其道。”做一名合格教师, 先要播下花的种子, 再浇水锄草, 特别要将那些长歪的小苗一棵棵扶正, 那么, 不久的将来, 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

二、可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一) 充满激情的背景介绍, 诱发学生的兴趣。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也是作家心声的流露, 但许多作品的创作年代距现在可谓遥远。时代不同, 生活不同, 体验不同, 感情不同。对此, 在学习课文之前, 充满激情地介绍时代背景, 营造一个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氛围, 把学生引到这个情境中来, 必然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祝福》是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 主人公祥林嫂生活的环境与当今学生生活环境截然不同。如何认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如何理解祥林嫂的反抗, 如何看待柳妈等便成为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分析课文内容之前, 我用比较庄重低沉的语调给学生介绍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况, 特别剖析了当时仍然处在封建统治下的广大农村, 人们落后的思想意识、愚昧麻木的精神面貌, 以及压在劳动妇女身上的族权、夫权、神权等精神枷锁。学生很快进入到了所创设的情境中, 对文章产生了兴趣。此时分析课文, 学生异常活跃, 效果显而易见。

(二) 激情朗读, 以情感人, 激发兴趣。

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一些教师上课不注意感情投入, 精神萎靡不振, 表情木然若鸡, 语言枯燥乏味……试想, 这样的课堂, 学生哪里有学习兴趣, 哪里有激情?怎能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是一种享受呢?教师的教学过程, 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更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授课, 不能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欲求的气氛, 不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云体验某种情感, 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传授知识, 那么学生绝不会产生愉悦的情感, 教师必须用自己丰富的神情和生动的语言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 是教与学的桥梁。感情真挚、热情洋溢的语言, 让人听了如坐春风;高低转折、抑扬顿挫的语言, 让人听了得到美的享受;气势恢弘、铿锵有力的语言, 让人听了激情昂扬, 受到鼓舞。由此, 利用语言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歌想象丰富, 充满了激情。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对黑暗邪恶的憎恨, 对光明和自由的热切追求之情, 我运用富有气势、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语言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 很快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学生由此情绪受到感染, 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文学习中。我们能说学生没有兴趣读书吗?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叩开学生的心扉, 点燃他们的激情, 如何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文学是人学, 是以情铸成的, 教师讲课而情注其中, 文字就不再是无生命的符号, 而是有血有肉、能给人以启示、以鼓舞、以力量的东西了。教师充分调动自己情感的感染力, 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 把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带着浓烈的感情去教, 那么学生的心田必定得到滋润, 主动学语文的劲头就会增加, 学习自然就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事情了。

(三) 创设情境, 引导质疑, 激发兴趣。

古人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有疑问, 才有学习的内驱力。教《谁的爸爸大》, 我采用读、讲、问的方式创设一种热烈积极、深入钻研的课堂气氛。首先通过激情朗读让学生受到感染, 然后开展讲故事比赛, 学生明白了故事梗概:同学做游戏, 小强的椅子被踩坏了, 小强没椅子坐, 就夺帆帆的椅子, 理由是自己爸爸的官比帆帆爸爸的官大, 帆帆又夺石头的椅子, 理由是石头的爸爸是工人, 石头不肯。教师看到这一幕心里很难过。于是, 她把石头的爸爸请来把椅子修好了。最后教师教育学生认识到大家的爸爸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此时我问学生:“课文读懂了吗?”“懂了!”“那么, 老师还讲什么呢?”“可以不讲了, 这篇课文我们都能读懂!”语言干脆利落, 充满了自信。我立即抓住这种浅尝辄止的现象提出两个问题:第一, 这篇儿童故事有什么特点, 第二, 你认为故事中哪个人物塑造得最好?学生讨论热烈, 有的争得面红耳赤, 发言也很踊跃, 最后对这篇儿童故事的特点取得了明确的共识。学生都说到点子上了, 但难免肤浅, 于是我针对其中的一项提出问题:“故事哪里出现了曲折?如果不让它曲折, 该怎么写呢?”学生愣住了, 感到无从下手。这时, 我板书了基本情节:踩坏了椅子→争椅子→修椅子→进行教育。学生很快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看到学生争椅子, 老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现实生活中的老师怎么解决的呢?学生设计出:批评一通, 罚站黑板, 通知家长交赔款, 扣操行分等办法。这样简单处理后, 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老师”没有用简单办法, 而设计了修椅子这场戏。一个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要设计修椅子这场戏呢?”一个学生抢着说:“老师要考考这些孩子, 看谁的爸爸会修椅子……”另一个学生打断他的话说:“老师最恨当官的, 她‘望着石头, 笑眯眯的’, 不是明摆着要让石头的爸爸露一手, 好压压小强和帆帆的傲气嘛!”许多学生说老师哪有这个意思啊, 她并没有否定任何一个人的爸爸嘛!问题便自然引到修好椅子之后的情节上去了, 双是一番争论, 学生从多方面设想“石头的爸爸修好椅子之后”的情节, 有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没有称赞石头的爸爸?”这样的引人深思而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这不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吗?

(四) 精要点拨, 见解独到, 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目前, 师范生、中专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差, 语文教学仍然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讲课”仍然是教师讲。

我们不妨借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我们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叫做“画龙”, 把老师的精要点拨, 深入发掘叫做“点睛”。“画龙”要做大量工作, 龙身的绘制可以多姿多彩, 万千变化, 但是无睛, 它是不是真龙, 是不是活龙还很难说。所以离不开老师“点睛”之语。于漪说“‘睛’乃关键之笔, 传神之笔, ‘点’与不‘点’, 迥然不同。点睛之龙, 破壁而去, 乘云上天;不点睛者乃留于壁, 其中显然有真假之分, 死活之别。这一‘点’, 点出了要旨, 赋予了生命, 起了质的变化;这一‘点’, 笔力千钧, 功夫深厚。画龙须这关键的一笔, 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既要善于‘画龙’, 通过一篇篇范文的教学, 传授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更要学会‘点睛’, 学会准确地掌握文章精要, 言简意赅地开启学生思维门扉, 以收豁然贯通、印象深刻之效。”我对于漪的话深有感悟, 在教学中, 和学生一道在“画龙”上下功夫, 在“点睛”上花大力。在教学中, 或将饱含的情意挑拨, 或把深透的见解点明, 鞭辟入里, 独到深刻, 那就会意味隽永, 情趣横生, 引人入胜, 给教学增添色彩。

(五) 角色表演, 引导参与。

心理学研究证明, 具体的形象对人的感知具有神奇的作用。越是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 就越能缩短感知的时间, 引起联想、想象, 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 从而提高效率。表演集声色行情于一体, 具有立体感, 形象最具体。因而,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 既省时省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 或充当“导演”指导学生表演, 或亲扮角色为学生表演。比如, 教鲁迅《药》, 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刽子手康大叔的凶狠、贪婪, 我选取华老栓从康大叔手里买药那一段情节作剧本, 事先准备一件黑衣、一根黑色宽腰带、一包硬币、一块海绵 (充当人血馒头) 和一纸糊灯笼, 要求两位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华老栓和康大叔。学生热情高涨, 非常踊跃, 很多人想上台表演。我从中选了两位胆大、有一定表演能力的男生上台表演。学生在笑声中, 亲眼目睹, 如见其人, 不但体会到了康大叔的凶狠、贪婪, 而且体会到了华老栓的胆小、老实, 还对“嚷、抢、扯、裹、塞、抓、捏、哼”一系列动作描写之妙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向教育捧出你的一颗赤诚的心

在教坛洒出你的一身汗水, 向学生献出你的一腔热情, 想方设法创设一个优美融洽的学习环境, 力尽所能地展示你的才情和技艺, 学生就会围聚在你的周围, 到那时, 你还能说学生厌学, 没有学习的兴趣吗?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 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 积极探索教学捷径, 努力发掘有利因素, 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 就一定会收获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楼宇烈整理.论语注.中华书局, 1984:80.

[2]章泽等编.名言1000句.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72.

上一篇:两岸对比下一篇:基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