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堂快乐人生论文

2024-07-21

和谐课堂快乐人生论文(精选12篇)

和谐课堂快乐人生论文 第1篇

一、密切课堂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快乐

1. 进行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激发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实现数学生活化再拓展,提升快乐。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日常生活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课程与文本课程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不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提高素养,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二、创设课堂生活的气息唤醒学生探索的喜悦

1. 赋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急于索取答案或给予答案只会剥夺学生享受思考原本能带给他们的快乐,而教师也失去一次捕获学生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的机会。

2. 尊重学生交流的情结。

以往的课堂常常出现过于封闭、形式单一、教学机械、气氛沉闷的状况,学生无法自主学习更无所谓探索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合作,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观察、模仿、操作、改进、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分析和技能技术积累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劳动,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让课堂成为交流的平台与学生共享交往的乐趣

1. 教师“弯下腰”,让学生“够”到快乐。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其实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集结在客观条件与主观要素的网络关系中,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其间主动获取体验,享受快乐。在教学中,如果能舍得“耗费”师生交往的时间,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是一种人与入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快乐的同时,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2. 生生“拉拉手”,大家一起快乐。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设利于师生交流,互动,互惠的数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鼓励人人主动参与。教师也应积极参与进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与他人分享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唱出“快乐得不得了”!

四、让课堂成为展示的舞台彰显学生自评的个性化

在教学中,评价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张扬。如果把这彰显个性的机会留给被评价者,引导他们用自我表现作为参照标准,结合老师、其他同学等外部评价,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评价反思从关注结果走向关注过程,凸现评价的激励性。这样,学生才会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及弱势领域,不仅有利于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表现的发展与优势潜能的发掘,同时也能使学生本身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学习的快乐感延续到课堂结束,延续到课堂之外……。

和谐课堂快乐人生论文 第2篇

XX年年中考结束后,我校英语教研组在总结过去三年教学得失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通过广泛的调研、论证,提出了“构建和谐快乐的高效课堂”。

XX年的中考成绩我们的平均分是64.92比全县44.8高出20.12;及格率为百分之46(全县19%);优秀率为8.4(全县2.1)。2010我们中考平均分是83.16(全县59.09);及格率为75.5(全县35.59);优秀率为35.7(全县8.7)。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我们学校七年级的平均分均超过100分,有的班级达到104分(全县60多分),八、九年级也都超过90分(全县50多分)。这些成绩足以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我们总结出当前课堂教学具有共性的焦点问题,提炼出了五个方面的研究改进内容:

下面就我们的具体做法向老师们介绍一下。

一、实行集体备课,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我们在备课中做到了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为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我们集体备课,做到了六个统一:统一划分课时;统一确定学习目标;统一自学指导;统一每节课的几学几教;统一课堂作业;统一阶段评估。

二、科学整合教材、划分和控制单元课时

我们在备课时,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在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创造性地整合教材,把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组、改、增、删这样的整合,整合后的教材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一)“调”和“组”指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将相关话题进行整合,使其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这个调整可是单元之间的,即单元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整,如七年级下册的unit 5 i’m watching tv,我在看电视,他在读书,妈妈在做饭等,我们不妨提前学这一单元,因为在生活中,同学们可以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来进行交流,如a问 what are you doing ? b答i’m eating an apple 等。不同的进程也可有不同的安排。上册书我们提前结束了,当时我们预算到下学期的时间紧张,于是我们在春节前就开始了下册的教学,当时,同学们已学的筋疲力尽,又复习了两周,怕引起学生的腻烦心理,我们把下册书关于动物的第三单元学了,由于孩子们平时就爱看《动物世界》这个节目,备课时我们找出有关动物的图片以供课上用,这样的安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效果确实不错。

调整也可以是课内的,譬如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节中几个部分的顺序,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section a中就可把1a、1c、2c放到一块讲和练,讲的同时学习其中的新单词,通过练习单词引入句型what do you do ?进而引入句型where do you work ?最后引入what do you want to be ?和 why do you want to be ?并让学生写出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这样集中练习,即巩固了单词,又掌握了句型,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合作学习的机会,把1b、2a、2b组合到一块,强化集中训练听力,更能提高听的效率,这样整合的教材在45分钟内同学们把单词轻松掌握了,句型会灵活运用了,听力也得到了训练。一节课中,听、说、读、写都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只是须老师课前要备好课,在知识的讲解和展示上,要征服学生,课堂确实能达到快乐高效。

(二)“改”、“增”、“删”也是我们灵活处理教材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如九年级的unit 6,section b中要求写出你最喜欢的乐队的名字,由于我们班大多数学生没有他们喜欢的某个乐队(band),我们就把乐队改为了演员(actor),这样也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除整合教材外,我们根据学生的入学基础和教材特点,统一划分课时,我们现在的教学,七年级一般是三到四课时,section a、section b各一课时,练习与讲评是一课时,个别单元难点多时可能要用上四课时。

以七年级下册unit 9为例:

第一课时:词汇课,集中识词;

第二课时:听说课,完成section a和section b的3b, 要求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结构和动词形式的变化,会从口头上运用一般过去时态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课时:读写课,完成section b的3a部分和58页的part 3,使学生从听、说、读、写几方面灵活运用一般过去时态。

八年级上册我们一般用4课时,下册由于多了reading 这一部分,又加了1个课时。

九年级也是用5个课时,第一课时,集中处理单词,section a、section b、reading各一课时,第5课时,用3——5分钟把一单元的要点难点和同学们一起系统一下,然后同学们进行静心做题,最后老师用10—15分钟精讲。

课下同学们参照我们县编制的学案进行预习、复习、练习,习题稍多时,由老师提前精选而定。

目的就是让老师必须带着整合的目光去审视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简中求精,打造高效课堂。

三、构建启动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

为了有效引发学生的思维,寻求有价值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思维,我们主要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英语课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那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这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趣味性、针对性、激励性、灵活性和挑战性。课堂问题不但要注意把握难、易程度,而且要注重提问的时机。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a部分时,有一个游戏 “mystery student”,学生普遍感到所用的语言有限,而本班学生的共同点太多,不太好表达。于是,我们就不用书上的这个游戏,另外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where is heshe from?

2.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3.what is heshe like?

4.what clothes does heshe often wear?

5.what’s his her hobby?

6.what do you think of himher?

一般学生可以就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回答,把答案串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发言稿了。成绩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就这些问题的回答进行适当发挥。再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a 3a部分时,我们设计了“can you draw a map of the garden district?” 这样一个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理解了短文,又训练了空间想象的能力,还能根据自己的地图复述课文,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四、务实常态课教学,重视当堂反馈检测。

为了解决学生知识的当堂达成度薄弱,避免课堂教学浮于表面的现象,我们提出了“重视当堂反馈”的口号。我们认为课堂的教学反馈应注意两点:

1、及时性。

短短的课堂教学45分钟,反馈必须及时。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凭自己的经验直接判断学生的状态,迅速发现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节和控制。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unit 5 section a部分时,由于havehas的用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我们就补充了havehas的否定句、特殊疑问句。通过随堂检测发现学生掌握的不好。原来,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实义动词和助动词,对havehas的一般疑问句还没有理解透彻,havehas的否定句、特殊疑问句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于是,我们就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从肯定句入手,循序渐进,让学生注意其变化规则,总结规律,最后,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2、多样性。

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采用切合实际的反馈方法,包括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包括朗读、对话、教师提问等多种方式;书面练习包括听写、翻译、作文、习题等。我们认为,书面练习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更加准确、广泛,更能全面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建立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我们在学习了其它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效课堂构成的要素,制定出了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我们对一节课的评价内容涉及到学生预习、教师指导、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课堂气氛、学生参与、课堂效果七个方面。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本届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根据需要进行预习,在学习中积极思考,能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几次的阶段评估优秀率皆在85%以上,未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提高听的能力及口头交流的能力?如何形成朗读技能?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缺乏语言环境的现实下,语法教学该如何把握、怎样进行?

和谐互动快乐课堂 第3篇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传递鼓励、尊重的情感信息,引导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在课堂互动中,我们要秉承: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寓教于乐,寓乐于学。

一、乐学善思,有效互动

(一)善导——课前做好准备,有法有序展开学习

“善导”要求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面向全体,及时反馈。教师需要了解整套教材及各单元间的联系,能够以旧带新,融会贯通。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和引导,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学得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引思——创设真实意境,激发学生进行针对性思考

如,在“What can you do?”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最近身边的时事新闻。例如,以五水共治中自己可以为城市美化、家园清洁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主题,教师可设置以下思考题 Can you paint/sing/clean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投入到各项公益活动中,从体验中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存在的价值。

(三)关注“动”的实效,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的互动不能仅仅停留在热闹的表象、有序的回答中。我们的互动应该让积极变为主动,学会结合教学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善于思考、乐于活动。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我们应该让激励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凭自己的努力或某一方面的专长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荣誉与自信。

1.让课堂“动”起来,在融洽的气氛中探学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英语课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活动、开动脑筋,他们就会更加活泼、主动地学习。

2.让课堂“乐”起来,在愉快的心境中乐学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他们较偏重于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将实物带入课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词和句型,在实物和图文并茂中加强对知识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3.让课堂“记”起来,在优美的歌声中美学

在教学中,教师课前将英语歌曲带入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自然引课,对知识点加深记忆。

二、美轮美奂,人文互动

(一)激“活”教科书,让学生形象学习

教科书是一个聋哑人,但是她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1.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我们要及时抓住契机,激发学生乐学、爱学、好学、想学的欲望,使他们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更要有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的能力,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2.建立学习自信,增强参与意识

每次的课堂我都会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抢答和对答比赛,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每个环节中都能乐于思考,勇于表现。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竞争能力时,就会积极活动。

(三)预“设”教材,让学生民主学习

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率的。生成与预设两者应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精彩。

三、持之以恒,和谐互动

(一)美化评价语,让学生心灵暖起来

教师平时与学生交往中的一言一行,应力求做到平等、平易近人,这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课堂上良好的师生情感。学生在教师积极心境的暗示下,能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超水平发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二)幽默批评语,让学生习惯好起来

语言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幽默在保持心理健康上有着独特的功效。我们的课堂中总有很多学生喜欢插嘴和替别人回答,我把他们简要地称为“代言人”,即代劳别人发言的人。每次点名代言人某某时,学生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坏习惯。另外,有些学生喜欢做小动作,我们就让这些学生选个合适的方式做个木头人……

(三)定期搞活动,让学生思维跳起来

每月底我们在班级中都会开展印章“奖”励大汇总比拼,印章是通过平时的作业、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各种形式和方法积累起来的,月底可以换取的奖励分为三类:免作业、小礼品和当代表。同时,期末结束会根据平时的表现和测试成绩,评比发奖状,分“英语之星”“英语学习积极分子”“英语进步之星”和“英语小助手”等荣誉奖状,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课堂知识学习中,而是坚持不懈,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长久性的学习好习惯。

课堂教学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对学生在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教学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和谐课堂是充满民主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教师要努力通过互动使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勤学、乐学,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贺迎春.问题与策略:英语课堂师生交往优化研究问题与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周慧霞.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3]柴佳佳.小学英语活动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设计,2007.

让和谐快乐充满化学课堂 第4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是创建高效快乐的化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例如讲“缓慢氧化和自燃”时, 不是先讲概念, 而是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白磷自燃的演示实验, 为教学设置悬念导入;在讲“乙醇”时介绍酒文化, 让学生抢答诗词导入新课;在讲“硫酸”时用实验蔗糖变身“黑面包”导入新课。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 如用美丽图片、小故事、讨论、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等。通过设计这些教学情境, 学生非常兴奋, 求知欲倍增, 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生形成参与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创设和谐且快乐的教学气氛

人们常说, 困倦的情绪会传染人, 而高昂的情绪更能感染人。赞可夫的心理实验也表明, 教师的良好情绪, 会使学生精神振奋, 教师的不良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为此, 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 应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教师走进课堂时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 以及上课时饱满真挚情感的全身心投入, 提问、评价时激励性的幽默、风趣、艺术化的语言的使用, 都有助于创造一个快乐和谐的学习气氛, 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总之, 要让学生“愉快”, 教师必须首先“愉快”, 一个“愉快教师”营造的积极、活跃、快乐、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能让师生情感相通, 向共同目标进发, 长此以往, 这种快乐的精彩课堂必将会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把探究合作带进课堂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的主要职能是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调整学生学习方式, 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例如讲到铁的氢氧化物时, 可有意设计一个成功制得白色氢氧化亚铁而另一个未制得的实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学生发言后再由老师点评,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找出原因, 课后再由学生分别去探索、验证。这样能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同时, 合作学习也能成为优差互补的重要手段。

化学很多内容都可以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 都可以创设探究合作气氛, 使学生在快乐互助的状态下, 把“强制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

四、激励措施多样且适当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因此, 充分激发学生聪明才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表扬、肯定和鼓励。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在实际教学中, 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予以鼓励性的评语;对学生的回答, 即使是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 我们也要细心处理, 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则要积极肯定;对有创新观点的同学予以高度的赞扬;即使一时答不出来, 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切记当众批评学生, 否则师生之间情感会被破坏, 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会丧失对学习的信心, 产生厌学的情绪, 教师也体验不到教学的乐趣, 激发不出创造性。教师还要注意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 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 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和谐人生 第5篇

一、老板与下属的和谐

请问各位,和好不好,和谐好不好,你看像这种问题你都很难回答的,因为任何事情都有阴有阳,一团和气,它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叫做一团和气,结果一事无成,什么事都办不好,这就叫做和稀泥,反正大家混吧,好好,没问题,最后是一事无成。但是一团和气它也可以万事顺成,它也可以,都可以,所以只要跟我们中国有关系的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讲,它永远是很难讲。现在很多人老是要摆脱这些东西,要表示他很先进,要表示他很时尚,其实都是很好笑的。凡是跟中国人扯在一起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好讲的。因为和,什么叫做和,有表面的和,有实际的和,它都有,很多地方都是表面上,没问题,没问题,心里都觉得很好笑,没有问题才怪呢,因为中国人他会同时讲两句话,一阴一阳,嘴巴讲我最后追随到底,可是心里想的是到时候我看情况不对,我比你还溜得快,太多这样的人。他不是奸诈,他不是大家所骂的那种鬼鬼祟祟,他不是,这是我们长期以来研究中华民族性的人他犯的一个很大的错误,我相信大家脑海里面都是这样想的,中国人很被动,中国人要退一步才进一步,完全不是这样的,你问你自己就好了,你是喜欢自动呢还是喜欢被动,我问你,中国人自己愿意做的,他不会跟你谈钱,他不会怕辛苦,他会全心全意去做,所以一个会领导的人,你不要造成你的干部是被动的,否则你会很吃力,他会叫你很讨厌,你有办法造成自动的,那就真的一团和气,万事顺成。我们是一个艺术的民族,西方人是一个法律的民族,法律它根本就是没有弹性的,中国人的法律是放在肚子里面的,从来不讲出来,我们所表现的都是高度的艺术,这要靠什么,要靠智慧,要靠经验,否则是没有办法的。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中国人个性,你给他面子,他就很讲理,你不给他面子,他就非常不讲理,所以为什么我们情理法,会把情摆在前面,就是针对中华民族性的。你看情理法分两段,一段叫情理,一段叫法理,三个字它是分两段的,所以中国人到底是一还是二还是三,他是分不清楚的,他说一就叫情理法,你说二就是情理跟法理,你说三就是情理法三个,它都一样的。西方人不可能这样,西方人一个Model出来,一个Pattern出来,它就不会变化了,它就不会变化了。现代化管理最大的问题它只能管例行性的东西,它管不了例外的事情,而偏偏现在例外的事情是一天比一天多,我举个例子好了,你是一家电脑维护公司,当天下雨的时候,客户打电话进来,我电话断掉了请你来维修,如果接电话的人是美国人,他有几种

回答,一种是说现在雨下这么大,我没办法来,等雨小一点我再来,这是一种回答,第二种是说我现在没有空,我要明天再来,他会这么跟你讲,中国人会吗,中国人专门讲你们那边没有下雨吗,意思就是你这个人没有良心的,雨这么大还叫我去,你不会等雨小了才打电话告诉我吗,这个是人性,他本来就是个有人格的人,那我请问你,如果客户打电话进来,你的员工告诉他你那边没有下雨吗,你会怎么处理,你会怎么处理,你是他的主管就跑过去说,年轻人做事要认真,要负责,对客户要有礼貌,你怎么可以说这种话呢,该去就该去,他就跟你讲。我本来昨天就要跟你辞职的,现在你既然这样,我现在就告诉你我要走了,我不干了,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我当主管,我听到我的部属讲说你们那边没有下雨吗,我会尊重他的人格,我跑过去跟他讲,雨这么大,你就不要去好了,你试试看,只要你跟中国人讲,雨这么大你就不要去好了,他的回答只有一个,那不行的,雨虽然大,客户等着我去修,怎么能不去,很奇怪,中国人是专门跟你唱反调的人,你说东他就说西,你说西他就说东,因为阴阳的变化么。那你能不能说好了那你就去,他知道他上当了,他就跟你讲,我现在不能去,我要等雨小一点再去,你就完了,半途而废,这个就是半途而废,你试试看。我看雨这么大,你就不要去好了,他说不行的,这个客户等着我去维修,怎么可以不去,你继续说,你就算要去,也等雨小一点也去,现在不能去,他说不行,我现在就要去,你说你真的要去,你给我小心一点,他就去了,啥事都没有。一个会领导的人就是造成他是自动的,一点没有被动的感觉。

一个人,会被你点醒吗,不一定的,当你听到你的部属讲,你们那边没有下雨吗,你就过去,雨这么大,你就不要去好了,他怎么回答?他说我本来就不想去,你怎么办,我说你不要去,你不要去了,哪有这么雨大叫你去,没良心么,我绝对顺着他,不然怎么办呢,太简单了,我回到我的位子上,我就大声跟我的司机讲,老王把我车子温一温,这个客户很重要,我要亲自去,他一听马上站起来,怎么你亲自去,我去好了,我说你不要去,我去一样,他说不行,我一定要去,我说那你去,雨小一点再去,不行,我现在去,那你小心点,他就去了,没有人挡得住这一套的,我跟你讲。

如果他听你说这个客户很重要,我要自己去,他无动于衷,那你怎么办,那你心里就知道他是走定的了,你现在逼着翻脸还不如让他好聚好散,好聚好散,然后你就叫别人去了。你告诉他说,他这种行为依你看怎么样,他说我看呢,他是不想干了,因为前几天他就一直这样,你说那种情形你有什么建议,他说那干脆我去好了,我说那怎么可以,我既然不能叫他去,我就不能叫你去,他说我跟他不一样,我要去,他就去了,他总有一个人会去的,你急什么。善用兵的人,他不轻易发号施令的,他不轻易。领导是什么,是顺着人性,诱导他,让他自己讲理,让他自动自发,让他自告奋勇,这个是真正的和谐。

小结提示:和谐具体到管理员工的层面时,是要顺着员工的人性诱导他们自动自发的工作。除了员工层面的管理,中层干部和老板之间怎样达到和谐呢?所以干部要随时随地看当时的变化,不停地跟老板做沟通,让老板知道你为什么变,怎么这样变。

二、老板与中层干部的和谐

所以《易经》的气是由下往上走,不是由下往上走的,你看易气由下生,统统是由下生,很多人说中国人是很专制的,一切都是上面说了算的,没有这回事,全都是下面说了算的,我问过很多总经理,我说你们公司的事情是你说了算吗,他会东张西望,看一看没有别人,他说你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说假话我就说当然我说了算,要不我干什么总经理,你要我说真话,我就告诉你,我哪里说了算,都是底下干部说了算的,他们嘴巴都说好好好是是是,实际上他们三个人怎么改就改了,最后是我背黑锅而已,这样就知道了。没有一个干部会百分之百按照老板的指示去做,没有。那我现在问你这样好不好,这样好不好,对不对。如果你的干部是完全照你的意见,我看你这家公司是快要垮的了,真的快要垮了,你看老板一个命令下去,所有人都记住了,然后不动脑筋,就完全去执行,叫做有高度执行力,现在讲的很好听,结果怎么样,一团糟,一个人听到老板指示就全力去贯彻,意思就是说都是你决定的,恶果你负,我没有责任,这算干部呢,这样各位才知道中国的老板对干部听话也骂,不听话也骂,统统骂,这才是正常的。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的问题,就是把不对的看成对的,把对的看成不对的,全完了。

我是干部,老板指示我当然要听,但是我一看到有不对的地方我要自己去调整,一方面调整,一方面向他汇报,一方面在调整,一方面再跟他讲,让他知道我为什么要调整,我是为了整体好,所以才调整不是为了不听你的话才调整。最好的干部。所以干部要随时随地看当时的变化,不停地跟老板做沟通,让老板知道你为什么变,怎么这样变,他相信你,你就是最好的干部。而不是听话或者不听话,那根本没有意思。我们什么叫做和?是心跟心连在一起才叫和,当你的心不在这个工作上的时候,那是嘴巴和心不和,那就是一团和气,最后是一事无成。凡是干部向老板请示,就是把责任推还给老板,我向你请示,是你决定的,我没有责任,凡是干部自己衡量以后就决定了,就是心目当中没有把老板放在眼里,所以一个好的干部,他要真正地跟老板和谐,他要怎么样,老板告诉我,就算做不到我也要说好,不是应付他,而是我会全力照你去做,实在做不行,我就自己会调整,但是调整我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调整,最后决定还是老板,那这样有很多人还是听不清楚。干部要跟着腹案去请

示,不可以空着脑袋去请示,就是差这么一点点而已。

小结提示:干部要在听从老板决定的前提下,适时地调整工作才是真正的和谐。但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做法却有很大的区别。具体有哪些区别呢?所以在美国他们的和谐就是说敢跟老板讲这不是我的工作。

三、责任与和谐:中西方之对比

所以光是一个和谐,其实内容蛮复杂的,蛮复杂的,我们彼此尊重,互相关心,最后共同负责任,而不是谁有责任谁没有责任,责任是分不开的,分不开的。西方人责任可以分开,为什么中国人责任分不开,为什么?你看事实好了,西方人每一个人都有一张工作说明书,我们把它翻过来叫工作职责表,中国人的工作职责表就是西方人的工作说明书,一样的,西方的工作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写完了就写完了,它就没有了,因为我写完了,这个叫做条列式,我们中国也是采取条列式,你的职责一二三四五六七,写完了,真的写完了,加最后一条其它,你想本来清清楚楚就加两个其它,把你搞得一塌糊涂。哪一个公司敢把其它拿掉,你试试看,所以在美国他们的和谐就是说敢跟老板讲这不是我的工作,你看我的工作说明书没有这条,这不是我的工作,所以我不做,中国谁敢讲这句话,你哪天拿着你的职责表去跟老板讲说老板你交办这件事不是我的工作,你看没有这一条,那你不被人家笑死了,因为老板就问你,那最后一条是什么,你说最后一条就是其它,他说这就是其它,不然什么叫其它呢。

这在美国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他美国人是分工专职的,为什么美国人分就会分到可以整合,中国人分就分到最后合不起来,合不起来,什么道理,很简单,第一个中国的文字弹性太大了,你永远写不清楚,永远讲不清楚,当然我们从易经来,易经是从大自然来,大自然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说的清清楚楚的,没有,公司也是一样,你一个政策下去,谁跟你配合,没有人给你配合,变来变去,变来变去。我们一定要让所有的员工感觉到他是公司里面的一个分子,他不是外人,而这个人是一种感觉,这是种感觉,不是一种法令,所以西方人都是依法令办事,中国人是依感觉行事,我当老板,我有本事弄到全公司都认为我们是一家人,你就真的是和谐了。如果还是说我是来这里是干什么的,我有什么责任,我有什么权利,那全完了。西方人才也权利义务的想法,中国人是没有权利义务的想法,没有,一旦有了权利义务想法,他就心不在你那儿了,他心不在你那儿了,其实你去观察,我们越是基层的人他越是不分的,他越是和谐的,慢慢分,经理是分得最清楚的,那到底谁的责任。

什么叫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不是嘴巴讲的,凡是写在墙壁上的东西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我们什么叫企业文化,其实就四个字,你做得到你就企业文化了,同心协力,那个心老是不同,只是嘴巴同而已,心老是分的,那你怎么去,有什么和呢,怎么和呢。

小结提示:真正的和谐是发自内心的和谐,是大家一同同心协力,那么,如何做才能做到心里的和谐呢?所以最后一句话,一个和谐的团体,每一个人没有权威性,只有影响力。

四、如何做到心里的和谐

心里怎么才能和,其实几句话就讲完了,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记住,“不要因为我害了大家”,这句话我们的成语叫害群之马,每个人都提醒自己,我千万千万不要做害群之马,否则我就对不起这个团体,你有没有这个心,这是最要紧的。千万不要因为我一个人连累了我们整个公司,不要因为我一个人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这是第一个和谐。

第二个呢,“别人怎么样,我管不着,我只能管我自己”,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做什么,当做一块砖,一块砖头就够了,每一个人都要认为,我是组织里面的一块小砖头,别人坏不坏我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不管,我只管好我自己,你不用管别人,你只要管好你自己,别人也会看你的样子,他会模仿你,中国人是模仿的,不是崇拜的,崇拜是很糟糕的,中国人他很会模仿。

所以最后一句话,一个和谐的团体,每一个人没有权威性,只有影响力。我们是在发挥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可以对上可以对下,可以对左右都可以,这是大学里面讲的最清楚的,最清楚就是一个,你做得好,上面人不好意思,他也做得好,下面人不好意思他也做得好,左右也不好意思也做得好,你就不得了的贡献。所以不管你职位高低,不管,只要你向上向下向左右,四方八面产生了你一定的影响力,你就是最有价值的,这样才使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人格的人。现在没有了,现在大家责任推来推去,然后所讲的话都是没有用的。

和谐,是要每一个人自动自发地从一件事情做起,叫做自觉,自觉我是团队的一分子,自觉我一个人做不好会连累大家,自觉我没有权力去管别人,我一定要把自己管好,就够了。真正的和谐是每一个人自己做起的,你要自尊,你还要敬人,你自尊敬人,这个和谐很快就产生了。

和谐好不好,再问一遍,太和谐了并不好,并不好,他很多话不敢讲,很多事情不敢做,一段时间就因为社会的变迁,你又变得一团糟了,这样各位才知道任何事情,你看《易经》的卦,一发展到第五卦爻,你就要适可而止,你再发展到第六爻多半都是很麻烦的,都是非常麻烦的。因此呢,我们是要随时调整的,和,不和,和,不和,用不和来和,用和来不和,这种话外国人是怎么听听不懂的,因为他们要么和,要么不和,你到底在讲什么,中国人你看偶尔的不和,才是促进和的一个动力。完全和,百分之百和,那完全是假的,那不可能,一个团体,不管是什么团体,要保留5%的反对的声音,你才是真正的和,那叫做和,和到95%,是真和,和到百分之百那你就知道这是假的了,那个5%有一个代号那叫未真,如果他连未真都没有,他可能就变成很霸道了,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他首先有跟人说,我这样讲

创建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 第6篇

关键词:快乐;和谐;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在顺应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快乐音乐教学法”应运而生,它是指通过听、说、唱、奏、游戏等多种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综合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快乐教学,应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进行。初中生们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兴趣爱好广泛,但注意力仍不能持久,行为好动。因此,教师如使“快乐教学”的宗旨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利用学生的优点,引导改正他们的缺点,就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构想:

一、建立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比其他知识性学科更富有感情色彩,更具有亲和性和趣味性。音乐教师和学生之间在音乐课堂活动中,需要有一种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关系,需要有一种愉悦、和谐的氛围。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活,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当我们建立了新型的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后,教师就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课堂也不再是“一人为中心”的大转盘,这样,学生消除了拘束感和距离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便于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评价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且,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能够容纳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发生错误和改正错误。例如:变声期的初中学生,由于他们的生理原因和技术上的不成熟,在演唱时,可能会发出一些不正确、甚至难听的声音,教师如果能够多一些鼓励和帮助,说一声“没关系,很正常,慢慢练习会更好”;少一些粗暴地打击和训骂,积极帮助学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学习中的知心朋友,让学生不掩饰地暴露缺点,这样,学生便会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表现出对音乐体验的自然流露,对音乐学习也随即变被动为主动;从“怕出错”到“敢出错”再到“改正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如果老师的演唱或演奏出了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欣赏和表演,老师也应该“放下架子”主动道歉,并且老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表演活动,这样学生和老师之间,就没有了感情的鸿沟,地位平等了,关系和谐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就没有了,课堂气氛随即变得轻松、愉快!

二、让学生自由地表现

音乐本身就赋予了“表现”的内容。有人倡导:“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地表现。比如,在欣赏一首歌曲时,由于每个人对同一首歌曲的理解是不相同的,老师不能用同一个目标来要求学生,应该让学生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达到共同欣赏的目的,这时,可能有的学生会有优美的舞姿翩翩起舞,有的学生会用手拍节奏,有的还会手脚并用做律动,也有的学生可能会闭上眼睛,遐想着各种情景,还有的学生会用乐器演奏优美的旋律……这时老师只要适时地给予引导就可以了,不能对他们的表演水平和表演形式提出过分的要求,如果这样就会大大地约束学生的表现,就会使他们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大大削减,使课堂气氛变得拘紧严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挥潜能。尤其是老师不能充当“指挥者”的角色,站在“那个点上”,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真正地“自由起来”,这样,课堂才是轻松愉快的,也只有在学生“自由地表现”中,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创造的灵感才会油然而生。总之,音乐教学要贯穿愉悦性原则,“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变“苦学”为乐学。因此,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中,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让他们充分地感受音乐的愉悦,即是我们音乐教学成功的标志。

三、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正面功能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习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音乐感受、表现、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学的音乐课堂中,我发现如果教师在某一堂课上批评了学生,无论批评的是一个,还是群体,都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大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相反,当某个或几个学生表现不错时,老师说:“他们唱得很好,大家鼓掌”,这时课堂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学生们个个都想唱好,想再次迎来同学们的掌声,这样,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氛围就形成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心理评价的积极作用,使评价变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起点,在评价中学习,在评价中进步,在评价中发展。

奥尔夫说:“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作用就是使这颗种子发芽”。作为教师应有一种对话意识,一种呵护“种子”生根发芽的真挚感情,让学生们在一个民主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中灵动思维,同时还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充实、丰富自己,以育人为本,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快乐、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高序乐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第9期

营造和谐课堂让学生快乐成才 第7篇

一、转换角色,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即指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一门学科,都是从喜欢这一学科的老师开始的。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喜欢我,进而再崇拜我。

(1)给学生一个轻松的教学交流空间。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我首先自己先轻松起来。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的黑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因此,在课堂上我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我课堂上的基本面部形态。其次,我不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教师喜欢一上课给学生个下马威,先来个背、罚、练……这如何能让学生提起劲呢?数学知识的呈现也要轻松、自然,通过轻松的形式呈现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

(2)多给学生一些情感与关注。

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老师所教的课。课堂上我根据教材内容,先创设最佳学习环境,然后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生活。

(3)平易近人,做学生的朋友。

曾经有教师对我说:“孟老师我觉得你花费的时间也不多,对学生也不是很严肃,教学成绩为啥那么好,学生还很喜欢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笑了笑说:“你是怎样认为好老师的。”她说:“我一直以为只要教好书,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耐心辅导学生,就是一位好老师。”我否定了她的看法,和她商讨了一下之后,她就与学生个别谈心,下课后也常常与学生聊聊天,哪个学生的情绪不对头了,就主动询问,与学生拉家常,花了更多的时间在学生沟通上,慢慢地,学生与她的关系亲近了,有什么话也愿意跟她讲了,学习成绩慢慢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可见,教师与学生心理距离的缩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运用教学艺术,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1)展现给学生一个“热情的我”。

赞科夫说过:“智力活动是在情感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每一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调整好自己的心绪,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老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我也以平等、公正的心态对待学生,真心为学生喝彩,表达自己的赞叹与欣赏。

(2)展现给学生一个“幽默的我”。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如在讲《循环小数》这节课时,学生只知道3.1414…是循环小数,不只在3.14中14头上点两点也是循环小数。于是我就给学生举例:昨天我穿了件白裙子,今天穿了件红上衣,你们就不认识我了吗?真是“薄情寡意”。学生听后久久不忘,在练习中很少再犯这样的错误的。因此,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3)展现给学生一个“真诚的我”。

课堂上我允许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交流、探究等多种能力。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地表现自己,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比如我们班的沈同学,是单亲家庭,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缺少沟通,总觉得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懒洋洋的。我知道这是他不自信的表现,便在课堂上假装不经意地、适时地表扬他两次,又在作业上给他以鼓励,他的精神面貌、学习劲头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可见,往往教师的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出另一片天地。

(4)换种方式效果更佳。

教学这么多年,每年都会遇到几个家庭作业完不成的学生,这是让教师最头疼的事!今年我班有两个学生非常特殊,都是没有爸妈,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年龄大了,对孩子比较娇惯,生活上照顾得比较好,学习上老人就管不了,因此,两个孩子从二年级开始就经常不完成作业,到五年级后,前几周,每周一上午都不来上课,因为星期天的作业他们没有做。一个孩子是整个上午钻在自家的床下面,爷爷奶奶出去后钻出来看看电视,吃点东西,然后再钻进去;一个孩子是装病,说头疼或肚子疼,让家长请假。开始几周,我信以为真,后来,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多次找他们谈心,还是没有效果。这学期,我就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检查家庭作业,按“村”把全班同学分为三个组,一个“村”的同学一组,选一个“村长”负总责,每“村”发一个记录本,每天一个人检查本组的作业,这样依次类推,每人都有机会检查作业,每次把不完成作业的同学记下来,每周总结一次,看哪个“村”不完成作业的多。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大了,特别是这两个孩子,如果他们不完成作业,就没有资格检查别人的作业。

三、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和谐美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相对于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来说,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不像后三者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从而产生美的感受。数学的美只有少量是外显的,多数是隐性的,内含于数学知识之中。这就需要教师的挖掘与展现。

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一课后,我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用圆规画出优美的各种图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他们画出了许多优美的图案,我经过整理后,在学习园地上加以展出,并让学生们共同评论,评出谁最美?谁最有创意?看谁能通过动手实践而得到这个美丽的图案。同时课后布置了课外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个性爱好,为自己的房间设计一幅对称图案……学生顿时兴趣盎然。这样,学生通过把图形剪、拼、摆等,拼出了许多美丽而简洁的图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与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和谐美。同时我还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对于教学内容、生活、人生的每一分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等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热情的自我,陪伴学生度过每一段愉快的岁月!

和谐课堂快乐人生论文 第8篇

一、要尊重、信任学生

初中的学生, 心理基本成熟, 但还不完善。所以, 平日教学中, 我尊重学生的人格,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教师对他们的爱。如果不注意这一点, 无论你对学生的爱有多深, 他们也无法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不需要语言的解释, 而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即使是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 如果教师信任他、相信他, 他就有可能看到希望, 奋起直追, 努力取得好成绩。

二、要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关心学生, 学生可以在感情上真实地感受到教师的爱, 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在教学之余, 我用心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 分享他们生活的快乐, 分担他们学习中的烦恼;当他们学习取得点滴进步时, 我就及时表扬他们, 鼓励他们;当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 我就及时帮助他们, 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教师的爱, 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亲其师, 信其道。”这样, 学生对我所要求的会主动积极地做好。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之后, 就会以爱回报老师, 就会努力学习英语, 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 提倡任务型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既锻炼了自身的能力, 又避免了对教师一味的依赖。自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演练的舞台。如教学七年级上册英语Lesson 17 Seeing A Doctor时, 首先, 我让学生听录音并回答相关问题。其次, 让学生找出对话当中的关键句子, 如What is the matter, You had better go and see a doctor, Take this medicine, Stay home and have a good rest等。最后, 我让学生分角色把对话表演给大家, 扮演医生的学生身穿白大褂, 扮演Danny的学生则安上假尾巴, 模仿Danny走路、说话, 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有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们的热情很高, 可以称为“快乐的英语课堂”。

四、组织情境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英语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好奇”是初中学生的天性, 他们对新鲜的、听说过却没有见过的事物很感兴趣, 都想去了解, 因此, 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就必须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可以激活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的兴趣。

如在教学七年级英语上册Lesson18 We All Look Different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服装, 学生既感到新鲜, 又觉得刺激。然后, 在音乐的伴奏下, 我让一组学生表演时装秀, 这样一节英语课下来, 学生自始至终倍感丰富新颖、鲜活刺激, 氛围和谐。

五、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和谐课堂快乐人生论文 第9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和谐情境,快乐课堂,有效性

小学信息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教师要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1.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听的,它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运用故事导入新课, 使学生感到亲切、生动和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欲望。故事能紧扣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处在惊奇、 猜想和期待的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人物与计算机界有关的大事,让学生感到学习信息技术既新鲜、有趣,又很实用。 如在介绍WPS之父—求伯君的时候, 教师可以把WPS与Word进行比较, 然后分别介绍WPS与Word的主要开发者—求伯君和比尔·盖茨。教师向学生介绍求伯君开发WPS软件的经过, 学生从WPS艰难的成长历程中,了解到国产软件的开发所需的大量精力与财力,从而增强小学生应用正版软件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再讲解微软和比尔·盖茨,学生了解了比尔·盖茨的求学经历,知道比尔·盖茨非常敬业,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全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充满了快乐的氛围。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微软公司全线产品(DOS、Windows、Office等),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了解了一些软件的历史,激发了学习计算机的欲望。

2. 巧设悬念,点燃激情

问题是信息技术的心脏,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问题是求知的动力。教师应巧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在信息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会积极探索,讨论交流,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对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的建构,享受学习信息技术之乐。例如在学习“金山画王”旋转图片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从图库中拖出了一张鲤鱼的图片,因为系统默认鲤鱼是向左游的。教师说:“这条鲤鱼在游玩时遇到了一条小鲨鱼,鲤鱼就要向右游往回逃跑。谁能帮帮小鲤鱼,怎么向右转啊?”顿时,学生兴奋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对图片旁边的六个按钮进行尝试操作,通过教师指导,最终学生掌握了旋转图片的方法,能够自如地把图片上下翻转、变大变小。这样就消除了计算机的神秘感,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造快乐课堂,彰显信息魅力

1. 快乐游戏,张扬个性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 是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最好的途径。 小学生上课注意力易不集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电脑游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其学习的疲劳感,让学生在玩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如在教学键盘指法要领时,教学内容特别乏味,教师给学生讲解手指摆放要求和指法要领,强行让学生去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愿意练习, 课堂上一片混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如果教师把各个字母的位置和小键盘的作用讲解完后,设计游戏,并把指法练习融入“跳青蛙”游戏中去,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在游戏中掌握指法要领。游戏时,教师让学生用鼠标点青蛙的头部,它就会向前跳,每次只能跳过一个青蛙。学生为了在游戏中取胜, 积极练习指法,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要领,课堂其乐融融。运用游戏教学法, 充分发挥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表现,积极参与,把“学计算机”变成了“玩计算机”,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

2. 注重实践,品尝乐趣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让学生要多练习, 在练习中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上信息技术课时, 教师要创设快乐情境,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编组,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做组长,在动手实践时由组长负责指导、检查组员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让他们明确目标,自主探究,获得成就感。

和谐课堂快乐人生论文 第10篇

一、合作学习, 增强课堂乐趣

1.小组分工, 共同合作。合作学习并非简单的合作, 不是简单的把若干个学生放在一起, 或者把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严格来说, 合作学习是按照小组的需要进行分工, 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 小组共同合作, 完成单个学生完成不了的任务。如在学习《四季的色彩》一课时, 我将学生分成了五组, 每组有六名学生。我要求学生自行进行小组组合, 意在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当时正值秋季, 因此我将《四季的色彩》课时的主题定为“寻找秋天”, 要求学生在分组时, 每组成员中有擅长剪裁的, 有擅长联想的, 有擅长配色的, 有擅长收集的, 根据这些角色特征要求学生自行安排组员, 并确立一个代表。仅仅两分钟时间, 学生经过互相讨论, 很快建立小组, 并且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小组互评, 点拨提高。在教学《捏泥巴》一课时, 到了离一堂课结束还有10分钟的时间, 我看到学生已经将手中的任务完成得差不多时, 我让他们将黏土作品纷纷交到讲台上。我拿出一个作品, 让学生站起来进行点评。学生细心观察, 发现这个黏土作品的脸部充满了欢笑, 而老人的粘土作品的脸部则有几道皱纹……通过类似的小组互评, 学生看到了他人的优点, 也分享到了别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过程。

二、师生和谐, 促进师生交流

1.亦师亦友, 交流沟通。记得有一次美术课结束时, 我跟学生说, 下一堂课准备好彩笔和水粉, 到了第二堂课的时候, 我发现班上只有一个学生很沉默, 他没有带任何材料。看到这一幕时, 我并没有多加责怪, 课后我把这名学生叫到了教室外面, 问情缘由后才知道, 原来这个学生的父母离婚了。了解了这个情况后, 我送给这个学生一套画笔, 并经常与他交流沟通, 一学期下来, 这个学生一改以前的孤僻、内向, 变得开朗了不少。

2.改革评价, 赏识鼓励。改革评价方式也是顺应新课标要求的一个重要手段, 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是以分数、等级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划分;学生拿到分数后, 特别是一些分数、等级较低的学生, 容易产生失落的情绪, 甚至产生自卑感, 这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很不利的。我认为, 赏识教育是比较可取的, 也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生活情境, 感悟生活美术

1.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在教学《春天的色彩》一课时, 我带他们来到操场的林荫小道, 发现有小鸟在歌唱;来到校园的池塘边, 发现有小金鱼在游泳;池塘的假山旁是刚刚冒出的嫩绿的小植物……下半堂课, 我让学生积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色彩?除了色彩, 你们还听到什么声音呢?听着他们的各种回答, 我布置了作业:以“我生活的春天”为题, 细致观察生活中春天的特点, 画出春天的色彩。

2.善于创造生活的美。除了相关的作业的完成,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善于创造生活的美。如在教学《亲亲密密一家子》一课时, 我让学生课前带一张全家福来。在课堂上, 我让学生回忆一家人亲密和谐的情景, 学生纷纷站起来积极发言, 言无不尽。随后我要求学生将生活中一家子最亲密的瞬间, 用手中的笔描绘下来。

四、文化渗透, 感悟审美境界

1.美术故事, 感悟育人理念。在美术课程教育中, 我不仅仅会将教材知识传达给学生, 也会不定期地将一些世界优秀美术图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有一次我展示了梵高的画, 学生很自然地问我梵高是何许人也。于是我跟学生了讲了关于梵高的故事。通过一些类似的育人故事的引导, 能将德育理念很自然地进行渗透, 一改传统教育一味说教、一味灌输的育人方式。

2.学科渗透, 提升审美境界。学科渗透是我的一个新的尝试, 将多门学科相互渗透, 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科的渗透,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 更提升了学生美术学科的审美境界。如在《春天的色彩》一课, 在学生讨论了春天的色彩后, 我又教了他们两首古诗作为课程延伸, 一首是杜牧的《绝句》, 一首是贺知章的《咏柳》。有的学生在绘画作品中甚至加上了相关的诗。这就是教师的一个点拨, 迅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铸和谐数学课堂 ,愿师生共享快乐 第11篇

一、领会新课标,诠释因材施教

在新理念数学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需要新型的因材施教活动,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形成有效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亲身探索;要创造性地挖掘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和最大有效的平台;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每一环节都得到有效地发展。在新课标下,更强调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的首要任务是教师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在新课标下,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很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确定的问题应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在向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问题时,更大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的信心。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往往因为各自成长的时代和经历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层次或理解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也难免产生一些矛盾,这就需要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保持课堂教学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稳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一方面,数学课堂离不开师生的合作,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另一方面,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可以激活思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它取决于师生两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动态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

二、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激发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当代的因材施教决定了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各种关系的核心,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

1培养学习热情,鼓励探索与创新。

从生活中去体验数学。华罗庚教授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从生活中来,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思考生活,体验生活中奇妙的数学问题。如果是他们身边熟悉的、面目可亲的事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如学习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之后,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有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形状各有什么特点?这样融数学于生活,融生活于数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会感到数学很有趣,体会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个知识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比如学习计算教育储蓄、利息方法后,让每位同学走入银行,了解现在银行中的各种利息,再了解应扣除的利息所得税,然后由学生自己拟编数学题,自己建模进行解决。使知识真正具有生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尽可能沿正确的方向去探索,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与课堂的教学实际,设置合适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想,一句鼓励的话,可能会催生一个华罗庚;一个表扬的眼神可能会诞生一个爱迪生;一个关键的问题,可以产生一节活力课堂,也可能会给课堂带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

2尊重个体差异,鼓励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与学生能很好地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一个具备心胸豁达、善于理解等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师往往更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在新课标下,我们面对的是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在尊重的前提下,教师在与学生交往,在学生犯错时,教师要换位思考问题,多从学生角度去考虑,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营造良好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

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即数学信息的传递、接受、加工、内化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在沉闷气氛中死板地进行。也许,有些教师认为数学课就应是学生安静地思考、认真地解题,其实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有必要加入一些新鲜内容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游戏比赛、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等。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 克盐全部吸收了。在七年级“视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并动手做实物,然后谈体会。有意识地去引导,当一些学生有困难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引导,最后他们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非常透彻,运用起来也很灵活,我想这就是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与实践当中的结果。

4让数学课堂走进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应尽量使数学贴近生活,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知识多以生活化导入,生活化解释,生活化体验,还数学生活化的本来面目。比如,在学习利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时候,有学生问:“直接计算总体的平均数不是更加准确吗?”我给他们举例:“商场购进一千箱红富士苹果,能一箱一箱地检查吗?”这样,让学生理解了对一个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或数量太大的时候就要选取样本来计算的道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情感。

5善于发现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善于发现榜样,让学生“如入汀兰之室,久而效之优点”。

和谐课堂快乐人生论文 第12篇

一、设计有效的合作任务

合作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 借助必要的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必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教学活动的起点, 并以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为目的。因此, 任务的选择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合作学习的开展非常重要。这对教师课前的准备设计就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难度适中, 有取舍。若设计的任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或者难度过大, 学生就无从说起, 难免就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在一节课内也不能安排过多的小组活动, 以免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新鲜感, 产生疲倦感, 使合作学习产生随意性, 流于形式化。合作如果不能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服务, 教师就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立即调整合作学习的方式或是弃之不用。

2.要有信息差。只有学生之间有信息差, 学生才会产生交际的需要和愿望, 才会用英语沟通信息, 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如在统计小组成员对fruit的喜好时, 他们之间就存在了信息差。因此, 他们必须通过交流才能完成任务, 活动的真实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二、构建合理、有效的合作小组

1.灵活地进行小组划分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交流的过程就是合作的过程。既是合作, 就是个人与其他同学间学习的过程, 即所谓的小组学习。小组划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

(1) 两人一组。它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 这种活动可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对话内容可以是学过的对话, 也可以是学生自编的对话。对话长短不限, 可以两句、四句……甚至几十句, 让学生量力而行, 使学生能人人动脑、动耳、动眼、动口, 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对话, 更重要的是连那些胆小、内向的、基础差的学生也得到锻炼, 从而调动了班级里各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 四人一组。我们常见于talk的表演中, 小组成员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最后经过综合加工成为小组意见。学生与自己的伙伴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调查访问,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

(3) 组与组之间。游戏竞赛如果全班参与, 难免出面混乱场面。若采用小组合作, 不仅扩大了参与面, 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 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也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进步。

(4) 个人与多人。针对目前小学英语课堂班额大的情况, 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给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因为这样的方式会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真实语言情境, 从而让他们在这些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不自觉的运用所学的语言。如我在设计“we are going to go to …”这一课时, 学会用新句型“I am going to go to …”告诉同伴自己下一次外出的计划。然后我在全班调查, 是否有同学选择外出的地点是一样的, 那么就引出“we are going to go to …”等句型的教学。整个活动学生都是在边学边用, 不仅是用上了所学的知识, 还真实的表达了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

2.合理地进行组内角色分配

角色的分配, 一般是该堂英语课的内容涉及好几个人物扮演, 即根据对话或课文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 练习阅读或表演。为了利于创设情镜, 可自由组合, 也可以根据需要事先分好。但应注意:小组成员不宜过多, 2~6人最佳。以4人小组为例, 其中一名是优等生, 一名是后进生, 二名是中等生, 要求各小组英语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当每位组员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会影响其他成员的成绩, 而其他组员的表现也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时, 他就会主动的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

三、游戏竞赛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性就要求教师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若以全班的形式进行游戏竞赛, 可能会出现场面混乱的状况, 那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组与组之间竞赛, 学生们同来自其他组的成员进行竞争, 为本组赢得分数, 看哪一组得分最高。

如PEP英语教材第一册Unit 3中颜色单词的复习, 我设计了这样一项任务:发给每个4人小组一张印有一只小兔的纸, 小兔身体各部位都用英语单词标出要涂的颜色, 要求小组合作, 把整只小兔涂成Colourful Rabbit。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时,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以颜色单词+身体部位 (Unit 2已学过) 单词介绍小兔的2~3处部位, 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如此之举, 不仅扩大了参与面, 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 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也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进步。

总之, 小组成员是我们可用的、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我想, 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 会越来越显现它的魅力和效果。作为一名关注课堂, 关注教学有效性的教师, 适时适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发挥合作学习与学习特点、学习方式相结合, 必将在转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 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 为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约翰逊著.刘春红译.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斯莱文著.土坦译.合作学习的研究:国际展望[J].山东教育科研, 1994, (1) .

[3]高艳, 陈丽, 尤天贞.关于合作学习的元分析[J].山东教育科研, 2001.

上一篇:“费用/进度”控制下一篇:小学班级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