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价值范文

2024-07-16

公共利益价值范文(精选12篇)

公共利益价值 第1篇

一、公共利益的界定

公共利益作为一个名词性概念, 必然有其逻辑周边和属性, 因此我们可以从与其相对称的名词性概念入手, 尝试界定公共利益。有关利益的概念界定, 学术界已有较为统一的认识, 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将公共利益概念界定的重点放在何为“公共”上。经济法作为一国法律系统众多部门法组成之一, 其调整的社会关系、追求的价值选择必然有其特殊性。笔者认为, 将“公共”界定为与“个别”相对称的概念更为恰当, 可以和民法、行政法的调整范围、价值取向相区分的同时又弥补其不足。

二、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

(一) 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观演变

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也有其自身的价值理念演变过程。经济法的构建初期, 是为了解决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弊端, 其任务是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打击和遏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扰乱市场秩序的经济主体行为, 保障弱势群体拥有平等的经济发展权利。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法的调整范围进一步扩大, 其着眼点不再仅限于市场经济领域扰乱市场竞争的非法行为, 其调整范围逐步扩大, 比如:为市场经济有序进行提供基础设施、配套措施, 利用税收政策调整社会贫富差距,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从各个方面保障就业促进就业等, 其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涉及到公共利益、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的问题纳入调整范围, 真正体现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取向。

(二) 经济法有关公共利益价值所涉及的基本问题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种变化在经济社会中更为明显。因此, 经济法所调整的公共利益范围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逻辑周边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 在对公共利益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从公共利益价值理念的角度对经济法设计的基本问题予以探讨, 从而更好的解决经济法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性、模糊性问题。

其一, 区别经济法领域和传统民商法领域的公共利益。早期的传统民商法并没有保障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 其所追求的是契约自由以及个人权利本位, 排除国家的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 民商法的立法价值取向在保障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然而, 民商法所关注、调整的社会公共利益, 其实质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个人利益, 并通过国家强制干预的手段否定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特定个人行为, 从而保障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利益。而经济法领域所体现的社会公共利益, 从其构建之日起就是其逻辑起点、价值所在, 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目的所在。

其二, 区别经济法领域和传统公法领域的公共利益。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作为传统的公法部门, 其调整范围或多或少的都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 然而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和经济法有所不同, 其更多的是侧重于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 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整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其国家管理职能的实现, 是一项附加价值、附随价值。而经济法所追求和保障的社会公共利益则是其主要价值、正向价值, 社会公共利益是其追求的直接价值取向, 因此经济法所调整的范围、职能承担、调整手段等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价值和评价标准。当然, 我们不能否认某单一部门法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诸多的价值取向中的首要价值、目的价值, 并以此评价和探析该部门法产生的基础和发展走向。

三、总结

经济法作为一部构建性法律, 其创制之初即是为了保障市场竞争中的社会公共利益, 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经济主体拥有平等的经济发展权,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涉及到更多社会问题的公共利益纳入其调整范围。不同于其他部门法, 经济法的创制和发展一直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其首要价值、目的价值,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弥补了其他部门法调整范围的不周延。

参考文献

[1]谢增毅.论经济法的社会性[J].江海学刊, 2013 (6) .

[2]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

价值观和利益(推荐) 第2篇

答案是肯定的。如今的西方之于卡扎菲政权,就是共同价值观对异己的诛杀。不论你是否承认,不论利比亚的战局如何胶着,卡扎菲政权倒台是早晚的事。卡扎菲的挣扎只是在于为自己的退路、或者说为活命多点谈判资本。

从南联盟到萨达姆,再到卡扎菲,如果再算上前苏联,一个个政权的倒下,让我们看到了西方国家间那种紧mi的利益联系。很显然,用石油、海域这些表面上的物质利益是无法解释圆满的。这是怎样的一种共同价值观?

我们的媒体经常嘲笑和调侃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盘散沙,国内的、国际的,似乎做什么事情他们都很难统一步伐,甚至经常吵架互相掣肘。但是,在对待上述政权的问题上,他们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数小时内就决定对卡扎菲动武。而面对非盟的调解,他们只是表示一下关注:卡扎菲不下台,免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团结和效率!

100多年了,从两次世界大战,到战后对苏联的和平演变,西方展示了建立在共同追求之上的惊人团结。相比之下,其他的所谓朋友群体,比如共产国际、华约,一个个相继分崩离析,好多国家还由朋友变成了敌人,甚多次出现你死我活的局部战争。

“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如果只看到其中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利益背后的共同价值观的话,北约的飞机随时都可能来炸你。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人认为,只要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得火热,你没钱时我你点国债,你困难时我给你点钱,有了密切的经济共同利益,大家就会成为好朋友。错了!物质利益是短暂,只有精神上的共同追求才是永恒的。与他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他们会随时来收拾你,也许是飞机导弹,也许是别的,比如麦当劳、美国大片。

有人会说,我可以强大起来打他们。这世界,谁拳头硬谁说了算。先不说你能否强大起来,即使你强大了,你打谁啊,目标呢,打奥巴马、打萨科齐,不用打,他自己就会下台,而且,他们下台了,美国还是那个美国、法国还是那个法国。二战期间,英国、美国都换了头,那仗照样打赢。反过来,如果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中间下台,德国、意大利、日本早投降了。

所以,对于所有在西方国家眼里是异类的政权来说,有了前面的诸多教训,目前没有一个敢先出来“我打你”。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肯定没有。有的只是说说,YY一下而已。原因在于,真打起来,奥巴马、萨科齐不怕,即使打不赢,自己回家养牛去,换别人上来接着打。但敌人,比如金太阳就不行了。打不赢,再上来一个人,没准帮助西方收拾自己,而且比西方还狠。当然,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有政权真敢跟这些西方国家叫板,打他们-------政权在国内要完了,索性发动战争,搏一搏-----如果无限制普及互联网的话,这种几率会越来越小。

唯一的出路是尽快融入这种共同的价值。越主动越好。千万别像卡扎菲一样,功夫用在嘴上,表面说爱他的人民,其实更爱他的家族利益、爱他的女保镖。这样下去,不打你打谁?都100多年了。

[优秀作文1]价值观重于利益

高三(1)班蒋燕君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前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样看来,价值观和利益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到底是哪一个更为重要呢?有的人为了利益而卖命,有的人坚守价值观。就我而言,价值观远远高于利益。

价值观形成于人的成长过程。一个人最终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取决于他的价值观。如果他从小便被错误地引导,那么他的价值观就会被扭曲,最终他的一生将会是灰暗的。而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可以引导人走向光明的未来,而且可以健全一个人的人格。

或许有人会说,价值观重要,难道利益就不重要了吗?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追求利益难道不是合理的吗?诚然,我并不否认这样的观点,但是追求利益,是不是也应该遵循正确的价值观的要求呢?

抗日战争时期的汪精卫,被人们斥为“汉奸”、“卖国贼”、“日本人的走狗”。他追求利益,与日本人勾结,大肆杀害主张抗战的左翼人士。他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这些利益却是沾满了无数同胞的鲜血和泪水的。为什么他会在人们鄙弃的唾骂中死去,就是因为他抛弃了正确的价值观,把利益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殊不知利益这种东西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哪怕是最为轻微的触动,它也会轰然倒下。

其实,在我看来,丘吉尔的话应该这样改一改: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甚至没有永远的利益。利益不会长久,但是价值观却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成长着的人。

因此,说价值观重于利益完全不为过。守住利益,或许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丢失了价值观,成为了众人口诛笔伐、甚至遗臭万年的反面形象。而守住价值观,或许会终生清贫,但至少可以为后世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引导一代又一代的人走向正确的道路。岂不闻圣人孔子有言: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简析]

这篇文章是议论类一类文。考生能紧扣“价值观”与“利益”的关系去立论并展开论述;写作思路清晰,思维脉络句子有效地传递了考生的思考过程;对两者关系的论述深刻而有亮点,尤其是倒数第二段的创意之笔;全文语言表述简洁、有力。

不足:第二段“而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可以引导……一个人的人格”有语病;第四段“鄙弃的唾骂”有语病;开头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引用时,引号不当。 个人利益与价值观

如今,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变革中演化,有喜有悲,五味杂成,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过,逐利社会的本性决定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一定会建立在利益至上的前提下,这也直接导致了商业大儒的难产与稀缺。

商业环境下,竞争激烈,鱼龙混杂,而公司存在的价值在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及资源配置和拥有的最优化。为此,很多公司不得不放下身段,展开行业竞争,为了达到目的,其竞争手法具有很大的社会破坏性,从而间接导致下属员工的集体失信,并由此带来系列的社会问题。

由于诚信是商业体系中最值得构建,也是最难建设的一环,因此很多人为了节约诚信成本,省略了相关步骤,并因此达到了一定的利益诉求目的。目前的华强北,假货横行,高仿技巧越来越逼真,原装鉴定越来越困难,客户投诉越来越多,商业秩序越来越难以规范,诚信商家经营也越来越困难,诸如此类,已经对华强北的整体声誉造成了相当负面的影响。

可是正如常言说,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7月份左右,华强北就有几家分销商就被ST公司打假收监,并没收了非法所得,可见,造假的成本并不低。而诚信的前期成本虽然高,但是一旦形成品牌,所产生的巨大收益是很让人欢欣鼓舞的。当然,具有这样气质的商家除了高瞻远瞩,还需要有舍得放弃丰厚眼前利益的勇气和魄力。

其实,追逐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并非只能二选一,还是可以和谐共融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方法得当,策略对头,管理到位,金钱是可以被驾驭的。要想不成为金钱的奴隶,除了自律,还是要遵循经济规律,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从而改善客户关系,扩大价值范畴,谋得事业相对成功。这样看来,真正的商业大家,除了具有大智慧,抵御大诱惑的定力也同样需要具备。修身养性,不只是和尚们的事情,竭泽而渔,砸的也不只是自己的饭碗。价值和利益如何平衡,确实值得深思,人生短暂,比利益更重要的不只是价值实现,还有可以分享的快乐人生。

活出真正的自己

2011-12-13 作者: 冰凌点女孩 字数: 1326 阅读: 138

31徜徉在冬天里温暖的屋子里,感受着春一般的温馨,静静的房间里没有一丝丝的生动,唯能感觉到的只有自己的心跳自己的精神和自己的灵魂。有时我真的不明白真正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真正的自己应该怎么样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生命。

此刻的自己好像听到了远古的呐喊声,也感觉到了远古的自己,也许我不知道自己从那里来,又要到那里去,但我始终明白自己的心是一片飘飞的云朵,没有花的芬芳,没有雨露的滋润,没有海的宽阔,更没有大地的博大。是啊,在我的心里,我只要做一朵飘飞的云就满足了。记得那次在飞机上,看到机窗外漂浮的云,心里特别的感到兴奋,窗外翻卷的云,窗外流动的云,窗外飞翔的云,窗外美丽的云,窗外静坐的云,窗外如山一样的云,窗外如雾一样的云,窗外如水一样的云,窗外如棉花一样的云,窗外如白玉兰一样的云,很多很多的一样,让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好像在云中游一样的在飘飞。

那时的我,真想一下子跳到云端,去感受世界上最美的意境,想想孙悟空在云中翻跟头的画面,感觉真的很美妙。那时的我想,高出不胜寒,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站在高处,我的心不停的想着,我们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愿做一朵飘飞的云,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悟生活,我不会抬头仰视宇宙的高远,也不会去俯视大地的荒凉,我将用自己淡淡的影子给它们带来我真心的祝福。

我愿做一只漂浮的云,用自己的激情去感受生命,我不会用虚伪的心去流浪,也不会用愚蠢的爱去面对自然,我将用自己最真诚的情带给人们最美好的梦。

我愿做一朵云,只因为我想活出自己,在我寂寞的时候,我可以独自飞翔,在我孤独的时候,我可以看见自己疲惫的身影,在我快乐的时候,我可以传播我的情,在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撒落我的爱。

活出真正的自己,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一份坚持,更需要一份执着的精神。很多人都想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做一个生命的弄潮儿,为了活出真正的自己,多少人努力的奋斗着,多少人辛苦的工作着,又有多少人艰难的行走着,为了梦为了自己,更为了身边关爱自己的亲人。

活出真正的自己,不仅要有勇气和决心,更要有一份执着和努力,活出真正的自己,不仅要付出艰辛和痛苦,更必须付出一份真诚和真爱。

我们常常感到生活的艰苦,生命的多兮,其实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同样的对待,有的人付出了就得到了,而有的人付出了不一定能得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回报。我们要用一颗平常之心去看待生活和生命,得之幸也,失之命也。

活出真正的自己,不要抱怨生活,也不要埋怨生命,人生苦短,我们有何必去强求自己呢?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自己必须做的事,做一个真正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这样的生活会更充实,这样的生命会更精彩。

诗让我们感到热烈,酒让我们感到清纯,哲理让我们明智,生活让我们快乐,生命让我们珍惜。给自己一个开心的微笑,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给自己一个自由的解释,给自己留一个空间,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自己一份勇气,给自己一份执着,给自己一个努力,给自己留一份美丽的浪漫,给自己一个幸福的转身,这就是真正的自己。

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们要不断的改变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们必须努力的完善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们应该懂得珍惜一切。

活出真正的自我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就应该把握今天,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情;在回味昨天的时候,就不会留下悔恨;展望明天,怀揣梦想,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就有了灿烂的阳光,时光就不会虚度,心也不会彷徨,内心也会充满了无限的力量,那一幅幅美景也会驻留在人生的道路上,回眸时,心中无比欢畅!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应懂得取舍,拥有海一样的胸怀,就会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就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差别;既不会自轻自贱,崇拜英雄和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对自己产生自卑;也不会盲目自信,无谓地贬低他人,更不会因别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愤愤不平,愿意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而不是因对手的缺陷使自己获胜;没有时间兴灾乐祸,没有时间评论别人,只是忙于自己追求的事业,不会计较在每件事情上是否公平,只愿自己的内心快活与充实。

有心能知,有情能爱,有缘能聚,有梦能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择友标准,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有了相知的缘分,就渴望文字的交流,随着友情的加深,渐而成为知己,结下天长地久的友情,苦乐同行,风雨同舟;有了友情的牵挂,人生就不感觉孤单,内心的情感也会变得丰富,虽然有时情到深处,成为一种心的默契,无奈难舍的那份牵挂会让你流泪,但内心中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驻留在心底的美丽,把这种美丽作为一种一生寻求的梦,也许有一天这个梦就能变成现实。

为别人着想意味着给你插上一对翅膀,因为你把自己的快乐带给了别人,与人同乐,快乐就增倍;同时你也真正了解别人痛苦,与他分担,就会给人减轻痛苦;常怀感恩之心,成人之美,时时感到自身的一种责任,对家庭、对社会、对朋友,那么你就会总是感到得到得

太多,而自己做得太少,就会以自己的热情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这种热情会感染他人,就会聚集很多同路人。

公共艺术价值何在? 第3篇

笼统来看,当代中国的公共艺术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便是随处可见、普遍存在的由“行活模式”产生的公共艺术,这些公共艺术也可冠以“城市雕塑”、“壁画”或“环境艺术设计”之类的名目,其基本的特点就是西方的大型艺术作品和纪念碑传统与中国古代“扎彩应景”传统的结合。纪念碑传统在威权政治和宏大话语衰落之后,变成了一种空洞的形式,但是这种传统在当代中国的造城运动中又找到了经济上的支撑,它与行政和资本权力为伴,颂扬政治的功能被作为美化和装饰的城市点缀功能所取代。这其实是复活了中国古代社会为了节庆、时令的需要而在城市的重要节点“扎彩应景”的传统,古代的“扎彩应景”也是装饰、点缀,强调“热闹”、“讲头”,它没有精神层面上的价值,是短暂的,但有明确的实用功能。也可以说,这类公共艺术,其实是把古代“扎彩应景”的传统“纪念碑”化了。其二,是展览和学术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艺术家和策展人把当代艺术方式、方法与艺术的公共性结合在一起,围绕展览而推进、基本上只为展览的时间段而存在的公共艺术。比如近几年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艺术展览机构、双年展、艺术节上,以“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名义展出的一些作品。这种公共艺术,一般更强调观念和艺术价值,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也常常会使用“行为”、“参与”、“事件”等当代艺术语汇,强调实验性、学术性和当代性,有时甚至以挑战“公共性”的方式来推进公民对公共价值的思考。这类公共艺术作品,放在当代艺术展览中就是“当代艺术”、“实验艺术”,放在“公共艺术”的展览中就是“公共艺术”。可以说,这类作品是为了展览要求而被定义为“公共艺术”的实验艺术。

纪念碑化的“扎彩应景”公共艺术,与强调客户市场的设计、实用美术没有区别,从事这类创作的人可以是有一定艺术追求的艺术家、设计师,也可以是完全以赢利为目的的园林公司、装饰公司,这类作品给中国当代城市景观提供的正面价值是美化和装饰,其反面就是连形式都无法让人信服的视觉垃圾。这类作品大都是成熟风格或视觉模式的再生产,它几乎不提供任何有创造性的、批判性的价值观念。作为展览的“公共艺术”,会提倡创造性和价值观上的突破,这类公共艺术一般来说都是艺术家个体思考和创作观念的延伸。这类作品现在还特别依赖相对独立的“艺术世界”,脱离了由策展人、美术馆(或特定的展场)、媒体等形成的固定氛围,很难在当下的公共空间中持续地存在并与社区产生有益的对话。艺术家一般也更看重其作为“作品”或“事件”的相对独特的存在意义。这类公共艺术的所有优点都来自当代艺术,缺点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当中国的当代艺术越来越被金融化、时尚化和媒体化的时候,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注意这类“公共艺术”所提供的价值对于塑造一个成长中的公民社会是否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抑或说,他们只是在一种高调的自言自语中,以公共艺术的名义不断重复完成一个个艺术个体的名利场逻辑。

显然,我们有理由对这两种公共艺术的存在现状都表示担忧。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主体,仍将是毕业于各种艺术类科系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我们很难脱离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语境,脱离艺术教育的现实,在大学里培养出一些与以往的艺术家完全不一样的“公共艺术家”。因此,我想或许可以在当代艺术哲学和设计哲学的语境中,寻找一些不一样的思想资源,重新审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取向和话语路径。我想说的就是德国观念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和美国设计师、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他们的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艺术和设计都有深远的影响,但他们对于公共艺术的价值仍有待我们深入发掘。

博伊斯的重要观点是“社会雕塑”。所谓“社会雕塑”就是指:“一切由人类构造、发展、创制的事物,以及一切具有生长能力并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的思想成果,它们共同从本质上造益于人类的生活。”博伊斯继承了杜尚的达达主义传统,把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抹平,把艺术引入生活,又把生活转变为艺术。但他却扬弃了达达主义者的玩世不恭,把平等、自由、奴役、社会不公和物质主义对自然的破坏等传统艺术家不怎么关注的问题作为“社会雕塑”去做,力求通过艺术,批判性地建构人类未来的乌托邦。他把艺术与政治、自由、社会等大问题混融在一起,强调思想和观念的创造性,强调艺术对于社会的建构作用。总之,艺术在博伊斯那里既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里的“念珠游戏”,也不是只给社会提供美化、装饰的手艺活,而是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对重要社会问题的关注中去的思维力和行动力。他的“社会雕塑”概念对当代世界的公共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博伊斯在卡塞尔种的七千棵橡树(该作品全称为《七千棵橡树—城市绿化代城市统治》),哪怕是艺术观念最保守的人也会承认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博伊斯认为,长久以来,人类的城市文明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侵略和征服的基础上的。包括“园林景观”、“公园建筑”在内,人造景观本质上都体现了人类试图掌控自然法则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他的“七千棵橡树”就是要彻底反叛这个传统。他从一九八一年开始筹划,经过和卡塞尔市民和市政官员的不断沟通获得支持,从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五日开始正式实施该项目。很快,七千块象征着原始能量,象征着历史和过去的玄武岩被运到了卡塞尔市内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六日,他在弗里德里希博物馆入口处的草坪上栽了第一棵寿命可达八百年、象征未来和进步的橡树。博伊斯不幸于一九八六年逝世,但是这个艺术项目的目标仍旧被人们坚持了下来。一年多之后,一九八七年六月二日,人们种下第七千棵橡树。作为“社会雕塑”的“七千棵橡树”,作品的最终完成,成为献给卡塞尔市的一份厚礼,也成为该市各市政部门和普通市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永久记忆。

nlc202309032251

之所以说博伊斯的“七千棵橡树”是当代公共艺术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敏感的、宏伟的问题意识。作为德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博伊斯所关注的是关系人类生存和未来的大问题,这需要艺术家有大智、大爱,有非凡的洞见和勇气。其次,他采用了激进的艺术方式。尤为重要的,就是广泛地发动民众参与艺术的创作过程,把当地居民的看法意见和日常情感融入到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因为最终这个作品毕竟是在当地居民的家门口,必须得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民众也是艺术的创作者,而不只是艺术的被动接受者。这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当代建筑和设计思想中越来越强调用户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是相通的。

作为“二战”后最重要的设计理论家之一,维克多·帕帕奈克是可持续设计、通用设计、社会设计和责任设计运动的先驱。他有两本著作,对当代的设计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是《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人类生态与社会变革》,该书一九七零年首版于瑞典,包括中文版在内,迄今已被翻译成二十四种语言,被称为“责任设计运动的圣经”。一九九五年,帕帕奈克出版了他最后一部重要著作《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此书可以说是《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的“绿色版”,继续对设计伦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世界的生存状况与设计、设计的精神与设计的未来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可谓集其晚年思考之大成,在西方的设计界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帕帕奈克一生坚持设计的平民政治,强调设计的伦理和精神价值,强调对历史和自然的谦卑和敬畏,认为设计师必须担负起他对人类的生存状况和未来所负有的社会责任。这些设计观念虽然是在四十多年前提出来的,但许多问题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思维方式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帕帕奈克强调脚踏实地的设计研究,强调科学、理性和系统思维的价值,博伊斯则强调顿悟超越,擅长萨满式的、碎片化的思考(尽管他的思维和实践也有一以贯之的完整性)。博伊斯令人费解的行为艺术可能是帕帕奈克所厌恶的。但是,作为同龄人,他们的思想都成熟于六十年代,观念上有许多共通之处。比如,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帕帕奈克则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都反对形式主义,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介入,关注物质主义给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灾难,都强调艺术或设计实践中的客体参与,强调艺术及行为的平民政治和人道主义关怀,强调艺术或设计的伦理和精神价值。尤其是在环境问题上,他们的见解可谓高度一致。比如,博伊斯在一九七九年的一次谈话中曾公开表示:

伟大艺术的标志是它完全没有自我彰显的意志,而是完全地融入,甚至是消失在自然造化之中。

十多年后,帕帕奈克在《绿色律令》中谈到设计师的工作时也说:

我们必须得解决在暂时和持续、短暂和永久之间似乎存在的矛盾。如果我们整体地观察这些表面看相反的事物,我们很快就会意识到,任何房屋或建筑,任何工具、物品或人工制品不过都是永无止息的发展长河中短暂的插曲而已。

显然,帕帕奈克的这个设计观点与博伊斯的艺术观点不谋而合。这种类似于中国文化中所讲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道家哲学,与后来美国设计师威廉·麦克唐纳(William McDonough)和德国化学家迈克尔·布朗加特(Michael Braungart)提出的“从摇篮到摇篮”(Cradle to Cradle)的循环设计概念也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相较而言,当代中国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深陷于消费主义和市场的逐利生存法则中不能自拔,与自然、社会和文化责任形同路人。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则似乎已经或正在渴望变成金融衍生品,无论是新潮、革命、批判还是艳俗,如今都变成了生意。放眼望去,它们之中究竟有多少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文脉息息相通,又有多少能够与我们生存在其中的这个“真实的世界”有切肤之痛的关联?中国未来的“公共艺术”如果仍旧把价值追求建立在这两者之上,将很难提出对艺术与社会真正有意义、有突破性的议题。当然,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思维力的迟滞和幼稚,也与大的思想环境有关系:主流话语过于强大,相比之下,边缘的、民间的思想尽管活力充沛,创造性和前瞻性却显得严重不足,且缺乏支持。如果科斯(Ronald H. Coase)所强调的开放、自由的思想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真的会出现,包括公共艺术在内,艺术的未来或许才真会有所改观。

事实上,公共艺术恰恰处在设计与艺术之间,它一方面应该在设计的消费属性和工具理性之外强调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又应该为大写的“艺术自由”提供一种限度,这种限度就是以理性、开明、健康的公民社会的成长为旨归。我认为,当代中国的公共艺术,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设计”,可以从博伊斯和帕帕奈克的这些具有原创性、且彼此具有共通性的思想观念中得到一些启发。尤其重要的是对更加人道的、生态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社会议题的思维力和行动力,以及面对“真实世界”的公共精神和责任伦理。在我看来,这些启示有可能也应该成为中国未来公共艺术实践和批评的一种新的价值起点。

(《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王璜生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二零一三年版;《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人类生态与社会变革》,维克多·帕帕奈克著,周博译,中信出版社二零一三年版;《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维克多·帕帕奈克著,周博、赵炎译,中信出版社二零一三年版)

浅谈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 第4篇

一、何谓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原则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出发点并使之法律化, 是经济法有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某种角度上, 公共利益原则与现代经济法是相伴而生、形影相随的, 正如新康德主义法学创始人施塔姆勒认为的那样, 法律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王利明教授认为立法上很难对公共利益下一个准确定义, 原因在于:公共利益概念本身具有概括性;公共利益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 它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公共利益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共利益的分层次性。

纵然很难在立法上对公共利益作出定义, 但对公共利益的基本要素的分析不可缺失, 因为这涉及到法律上调整与保护利益的位阶层次, 对社会主体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有学者将其基本要素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 公共利益必须具有公共性。这种公共性表现为地域的广泛性、受益对象的广泛性;第二, 公共利益必须具有利益的重要性。这种利益的重要性表现为明显大于私益和为一定区域的人们所共同认可;第三, 公共利益必须具有现实性。所谓现实性即公共利益是可见的或者经过努力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实现的, 而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第四, 公共利益必须通过正当程序而实现。通过梳理作为经济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社会保障法等立法宗旨和内容来看, 经济法通过公法手段实现公共目标达到公共利益无疑比其他部门法表现更直接更深入。

二、经济法的产生源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现代经济法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发展、法律变更和社会制度嬗变等层面的原因, 但更直接的原因是对自由竞争所产生的问题的法律维度的回应。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之下, 消费者有选择消费品的自由, 雇员有选择职业的自由, 生产者有进出某一行业和选择生产要素的自由。个人的自由选择形成市场机制, 而市场机制又决定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 并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竞争自由作为一种经济思想和制度规则, 它以个人的经济自由为基本前提, 以保障和实现个人权利为根本宗旨, 主张通过规范经济主体基本的经济权利和义务, 赋予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决策和行动的独立经济人格。其内容包含社会经济主体所应具有的三项基本自由: (1) 自主选择经济活动的生产者自由; (2) 任意支配私人财产的消费者自由; (3) 自由选择职业的劳动者自由。它深信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动力, 社会的任何进步都依赖于个人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和创造力, 而自我负责的分散决策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稳定器以实现经济的均衡状态。因此, 经济自由是社会赖以生存的根基和人类永恒的必然, 而国家的全部活动都应当致力于在各方面保障这种经济自由的最大实现。

19世纪末以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下垄断作为自由竞争的副产品而反过来严重限制自由竞争, 使得完全竞争虚化为一种理论形态。由于消费者在个人利益本位的驱使下而产生的“搭便车”心理, 使得具有消费时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的公共产品严重短缺, 社会分工的发展日益片面化, 使得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越发尖锐, 有效需求不足与私人盲目行为导致的生产无限扩大之间所造成的生产相对过剩, 私人利益无限膨胀的结果使社会资源大量浪费。此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竞争性也更增加了社会的风险性因素, 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问题、劳动者问题、产品责任问题、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等。阻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也使得公共利益作为一种相对于个人利益的独立利益彰显出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以竞争为核心的现代经济法应运而生, 现代经济法的产生表明其利益观毋庸置疑地定格在公共利益本位。运用经济法律规范建立和保障:自由竞争制度, 做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自由选择, 机会均等、公平竞争, 规模适度、防止垄断;自由贸易制度, 全面开放市场, 消除壁垒, 自由选择交易方式;自由价格制度, 使得价格单轨制、自由定价、杠杆自动, 使价格真正成为市场的信号和调节器;自由资源配置制度, 通过市场机制分配资源, 使资源供求自动均衡、配置优化等成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任务。

三、经济法规则所体现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

经济法从确认自由、公平竞争和宏观经济管理规则两个大的方面维护公共利益。具体如下:

(一) 确认自由、公平竞争规则, 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价值规律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从而实现交易的公正, 主要涉及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关系。竞争规律表现为卖方之间的充分竞争, 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 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保证价值和价格基本一致。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法律也致力于保护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不受抑制或者破坏。

具体而言, 为了确认自由、公平的竞争规则和保证公正的交易, 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经济法必须确立以下的制度或者规则:通过对限制竞争 (包括限制竞争行为和在市场结构上的垄断状态) 的禁止、限制或认可, 为所有的商事主体自由地进入市场并公平开展竞争创造一般性条件, 进而保护和促进竞争。通过划清不正当竞争和正当竞争的界限, 揭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维护竞争秩序, 保护消费者和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规定产品 (或者服务) 的质量标准和国家对产品的监督权力, 以及经营者产品质量的义务和责任, 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并保证交易客体的真实性和适用性。规定经营者和政府的定价行为, 以及政府对价格总水平调控的具体措施, 保证经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和交易的公正并且规范政府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行为。规定消费者的权利, 并规定相应的措施确保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这对于消费者知晓并主张自己的权利, 保障交易对方即经营者知晓并且不侵犯消费者的权利, 无疑是有益的。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纳入经济法的范畴, 用经济法的理念来构造其内容和体系更能适应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需要。

(二) 确认宏观经济管理规则, 构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律秩序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都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过程。”宏观调控法或宏观经济管理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明确宏观经济管理或者宏观调控的主体以及具体政府部门的分工, 明确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手段和工具, 以及企业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义务和权利, 以实现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具体言之, 宏观经济管理规则应包括以下主要制度:通过确认预算和税收的法律规则, 建立良好的总收入和总分配的秩序, 为实现总收入和总分配的平衡、调控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法律条件;通过确认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规定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规则, 以及金融当局对金融业的监管职责, 为实现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及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创造法律条件;通过确认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则和振兴特殊产业的特别规则, 建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秩序, 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法律条件;通过确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规则, 建立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秩序。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都是资源配置、经济调节的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就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体制的共性。

四、综述

经济法是多种类、多层次的调节系统和调节功能的统一。既有建立市场竞争秩序的引导功能, 也有经济运行中的强行组织功能;既有限制某些经济领域发展的功能, 也有促进某些经济领域发展的功能。这种多调节功能的相互结合, 表现了经济法调节系统的内在协调和统一。而这种统一调节, 不仅带来国民经济整体的效益, 也为法人和自然人的个别利益的实现创造了一般性条件, 这就是公共利益。

摘要:公共利益一直以来都是法学的重要范畴, 当公共利益作为现代国家干预市场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与理由时, 公共利益原则便构成了经济法的逻辑起点。经济法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其首要价值目标, 体现在其调整对象、调整机制和法益目标上。经济法通过确认自由、公平竞争以及宏观经济管理规则来具体实现公共利益。

关键词:公共利益,法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千帆“.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J].法学论坛, 2005, (1)

[2]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3]许石慧.论经济法视野中的公共利益原则[J].政法学刊, 2006 (4) .

中国利益至上核心价值观 第5篇

美国是目前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但是他奉行的“美国利益至上核心价值观”至始至终,未成改变。

近10年美国发动了三场战争,都是奉行“美国利益至上核心价值观”而发动的:“攻打南斯拉夫”:为了压制“欧元”的崛起。

1.1 终于由1欧元兑换1.32美元的红旺势头,硬是压下来,到了

1欧元只能兑换0.78美元,从而阻止了世界各国原先计划“用欧元作为40%—50”外汇储备;

1.2 世界各国如果用40%欧元作为外汇储备。对美国的危机是,多出来的近10万亿美元,美国拿什麽东西给美元持有者。美国不得不将清出10万亿美元的资产,美国就将残废了;

1.3 所以为南斯拉夫的米洛舍维奇扣上了“种族灭绝”的大帽子,启动了战争,最终分解成塞尔维亚、波黑、科索沃三个国家;

1.4 达成阻止欧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势头。

1.5 君不见,欧元目前出现分崩离析危机时,美国完全是隔岸观

火,绝对不出手救援,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轻松感。“伊拉克”战争:主要是控制石油资源与提升价格;

2.1 世界上50%的石油资源与产权是控制在美国人手里;

2.2 拉动石油的紧缺与价格,对美国只有利益而无害处;

2.3 制止伊拉克成为中东的“老大”,因为萨达姆不听美国人的话,尽是与美国作对。

2.4 结果石油大涨,每桶攀升到130元左右,增加了美国的石油

获益,制约了中国的制造能力,减低了中国外贸竞争力。3 阿富汗战争:不得已启动的战争;

3.1 不巧在计划攻打“伊拉克”前,发生了911事件。在200

1年9月11日,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劫持了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恐怖袭击事件。

3.2 阿富汗战争是仓促进攻,10年战争让美国灰头土脸,就像美

国再一次的蹚进越南战争,将会以失败收场。

3.3 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让美国元气大伤,逐渐侵蚀了美国的国力,让美国掉进经济衰退的泥沼里,将会慢慢的被流砂吞灭。南斯拉夫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从中获益匪浅。但是阿富汗战争,让美国每年扔进战争的费用高达2,000—3,000亿美元,10年下来美国扔进去了2万多亿美元,美国没有收获,还影响着美国的总体经济活力,让美国步履瞒珊,陷进了泥沼里,难以自拔。5 对中国是天赐良机,在美国自顾不暇时,中国获得了15年的宝贵

时机,无碍的默默发展。等到美国回过神来,才发现中国已然崛起。巨人(美国)榻旁岂容他人分享。2008年起美国发动军备竞赛,中国没有跳进去,2010年美国启动

“空海一体战”,中国依旧没有上当,依然按照自己的步伐稳重

求发展。2012年美国挑起了南海争端,终于为中国带来了麻烦,产生了问题。所以美国不会停止已见成效的战略,将会在中国的外部,周边国

家不断放火,制造争端。更将在中国内部,制造矛盾,制造人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制造单一事件,激化局部混乱,煽动全面抗争,进而发动“颜色革命”。中国仍旧有着10年的机会,对待人民应真诚、负责,彻底的扫除

贪腐、限制并要求官员改换“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思维与作风,让中国突破“阿根廷瓶颈”,否则中国永远只是一个二流国家,甚至四分五裂,成为7-8个分裂的国家,中华民族将永远不再。阿根廷瓶颈:

9.1 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

9.2 20世纪初叶美洲最富有的国家是“美国”,第二富有的国家

不是“加拿大”,而是“阿根廷”;

9.3 “阿根廷瓶颈”的内涵是:

9.3.1 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个规模与程度时,随之而来的是政治的制约与改革内爆力;

9.3.2 如果不能良好的改革,将会贪污腐败横行,社会开始动

荡,山头、势力分据,政变不断,内战混乱;

9.3.3 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也就荡然无存;

9.3.4 从此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与生活水平,按照目前例子,除

了“韩国”之外,没有国家有第二次突破“阿根廷瓶颈”的机会与可能;

9.4 中国的政府官员与人民必须自觉与彻悟,不得不慎啊。10 中国的“瓶颈”:

10.1 “时间瓶颈”是在2016年到2017年;

10.2 “经济瓶颈”是国民所得7200美元;

10.3 “政治瓶颈”是在2016年底,也就是十八大进入十九大的时

段。

10.4 祝愿“天佑中华”。

10.5 中国全民必须奉行“中国利益至上核心价值观”,一致对外,避免内耗与内斗,才得以永续生存与壮大。

翟昌华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问题初探 第6篇

摘要:政策价值取向决定着政策的基本方向,我国目前的政策价值取向主要有公共利益取向、公平正义取向和科学民主取向,由此也决定了我国政策过程应从提高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建立政策过程的利益平衡机制、加强政策系统的程序化建设这几方面优化。

关键词:政策价值取向;公共利益;公平正义

价值,是一定的主体对客体好与坏、是与非的主观认定。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导致截然不同的行为结果。对于公共政策而言,其价值问题即为政策的着眼点问题,即为谁决策和如何决策才合理的问题。作为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公共政策,它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直接关乎到社会资源分配的格局,关乎到社会利益的获取渠道和方式,进而关乎到整个社会的运行状态,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政策价值的探讨对于我们更好的确立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方案,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公共政策,最大化满足社会利益,整合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对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作一探讨。

一、事实与价值辩证视角下的政策价值取向内涵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中关注的问题之一。西蒙在《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中指出:每一项决策都包含着两种要素: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这些要素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从伦理学意义上说,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即为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事实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事实的归宿。在政策领域,政策事实是指作为政治结果的政策输出最终的形式,即以规范性文件所确立的分配格局,政策价值则是指政策的意义,即政策事实背后所体现的利益偏好,两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尤其要强调的是:政策分析中纯粹客观的事实分析是不存在的,事实分析在很多方面都涉及价值判断,因而,在事实与价值辩证关系视角下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就应该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偏好以及优劣的排序原则。

二、我国目前政策的价值取向解读

1政策价值取向之公共利益

增进公共利益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策过程的实质就是包括公民、社会团体、政党等的各种政策行为者将各自的利益诉求输入到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这些复杂的诉求关系吸纳、聚合、调整、分配和落实,以满足最多数人利益为原则的利益整合过程。那么,何谓公共利益?对于这个问题,中外许多政策学者都给予了定义,综合来看,他们大都认为公共利益即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或者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然而,这不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从里格斯的生态行政理论角度看,是一个高度异质化、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如何确定大多数人在政策中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大多数人的利益偏好有无一致性?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罗曾提出过“不可能”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偏好,这种偏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而社会不可能有一个一致的优劣排序,不可能形成某种一致的选择,因此,实际上“公共利益”是难以界定的。

2政策价值取向之公平正义

公共决策是建立在价值与信念基础之上的。“作为公平的正义”历来被视为公共行政的终极价值和精神象征。那么,什么才是正义,作为政策价值取向的正义是一种怎样的政策理念,这一价值取向将指导怎样的政策实践一直是政策研究的焦点问题。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指出:人不是生而平等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诸因素共同作用的不同导致的差别使人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状态,一个正义的社会体制应当既保障个人基本自由,又能调节不平等的事实。这里的正义是一种在平等基础上的正义。

3政策价值取向之科学民主

民主和科学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从政策制定的程序层面对政策价值作出的要求,民主,是指一项政策的出台应聚合民意,反映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在政策过程中充分体现参与意识,使政策的利益反馈更加多元化;科学,主要是从技术的标准对于政策过程提出的要求,是指政策方案的论证采用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政策评估建立一系列可量化的指标,运用现代政策分析的技术工具对于政策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定位,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我国目前政策价值取向下的政策路径选择

1公共利益的取向要求提高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

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是指社会公众力量融入政策过程的广度和效度,它的衡量指标有公众参与渠道的多少,公众的话语权大小,而话语权的大小有可以以公众提议的采纳度来衡量,因此,提高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就是要用制度这一规范性手段保障和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增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为此,可以利用网络征求政策意见、建立和完善政策热线、市场热线、信访等利益表达渠道,并建立群众意见管理和回复的长效化机制,增强政府决策的公开性和回应性。

2公平正义取向要求建立政策过程的利益平衡机制

政策过程是利益整合的过程,也即各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博弈以求得利益均衡的过程。建立政策过程的利益平衡机制,就是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需求,对各方的利益获取渠道进行疏通,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照顾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一些补救性的措施来弥补平衡其在资源来源上的不足,使公共政策真正发挥其调节作用。

3科学民主取向要求完善并加强政策系统的程序化建设

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价值分析 第7篇

1 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价值

1.1 彰显城市文化

公共艺术运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 可以作为城市名片, 彰显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色。可以将本土的人文元素很好地融入到公共艺术建设中, 如历史性艺术元素运用, 旧日的传统景象雕塑, 让已经消失的文明得到重新回顾, 保留城市文化痕迹;重要的历史名人雕塑或者重要活动场景的雕塑或者壁画, 可以让人们对于城市过去文化有更好的了解, 同时也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城市文化素材。

1.2 激励文化艺术的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公共艺术作品的运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艺术创造的开展。在整个城市氛围中形成一种崇尚文化与艺术的氛围, 提升城市的文明发展水平。对于重要的人、事、物的纪念, 对相关记忆是一种尊重, 同时也激励后来人进行自身价值的实现。如果缺乏公共艺术的运用, 可能在城市的氛围中在相关方面缺乏一定动力。特别是公共空间建设中, 具有一定的指引性和倡导性, 合理地运用公共艺术可以激发相关创作者进行相关艺术道路的坚持和发展, 同时也提升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提升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氛围。

1.3 提升城市文化氛围

城市艺术文化氛围需要各种艺术元素去构建, 公共艺术的运用就是其中一环。整个城市如果有较为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 对整个城市民众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品味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的艺术品味有一定引导和促进作用。如整个城市注重相关艺术与文化, 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激发和效仿, 民众潜在的艺术需求得到有效的促动。反之, 如果城市在相关领域没有过多地重视, 民众则会缺乏相关文化艺术建设的动力, 相关文化工作也会停滞不前。

2 当下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运用的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 虽然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凸显, 但是由于发展的不足, 因此在相关公共艺术的运用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不协调, 艺术性不足等问题。不仅没有达到城市文化氛围提升的效果, 还带来了一定负面的社会效应。

2.1 缺乏与城市整体的和谐统一

缺乏与城市整体情况的联系考虑, 出现公共艺术运用脱离实际。公共艺术的运用主要是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 因此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点、城市的整体规划, 不可让公共设计完全脱离城市发展的方向, 让其存在没有发挥实际的功效。特别是近些年各大城市都在变革之中, 变化日益快速化, 公共艺术应该充分具有前瞻性, 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有一定预估, 从而让公共艺术的存在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而不是在逐步的城市变革中所摒弃、拆除。这种考虑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公共艺术的价值, 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资源的浪费。在很多城市规划中, 由于时刻在变化, 由此导致巨大的公共艺术投入在建成后又立即面临拆除, 造成城市资源的巨大浪费。

2.2 设计水平和工艺滞后

公共艺术的设计水平滞后、工艺差也是当下的一个显著问题。很多公共艺术的存在, 在设计上缺乏时代感或者缺乏较高的审美价值, 同时在制作工艺上也缺乏较好材质的应用, 导致公共艺术作品在建成后不久就面临着严重的损毁。当然其作品的损毁与城市管理不当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公共艺术的设计本身就要考虑到作品日后运用中的耐用性, 特别是公共空间中, 要经历风雨日晒侵蚀, 同时还会面临人为的破坏, 因此在材料和工艺上一定要强调耐用的效果。而公共艺术品质差, 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特别是耗资巨大的公共艺术作品, 如果存在质量不佳, 艺术水平落后的情况, 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还会让人们对城市文化管理产生一定质疑, 特别是外来游客的观赏角度, 其作品的损毁和艺术性较差直接导致了外界对城市印象的负面感受。

3 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设计要充分地与城市文化相融合, 同时进行有效地文化艺术突破。相关建设上可以多元化, 可以展现传统的历史, 也可以对文化进行时尚现代感的改造, 但是在相关塑造中, 要充分地尊重艺术创造个体, 让艺术创作得到有效的发挥。作为创作者来说, 也要对城市文化和时代发展有充分的感知和感受。公共艺术一方面可以展现历史文化、时代发展, 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显城市文化精神、时代前瞻性等, 既要有传统, 也要有革新与活力。具体要更加注重所在空间与周围环境的情况, 让公共艺术创作与城市环境有效地统一融合, 同时要具有规划性, 让创作品具有较长时间的保留和运用, 避免在城市建设中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因素特点, 让设计与时代发展进行较好的契合和融合。

摘要:在当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基础的物质需求, 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也更加追求城市文化建设, 强调公共艺术的设计运用。既要保证设计的大众化品味需求, 也要与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以彰显城市的文化与品味。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谢甜琼.论新媒体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8)

[2]汪海燕.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 2014 (5)

公共关系的价值 第8篇

唐·斯坦科斯:佛罗里达迈阿密大学公共关系学教授

在进行效果评估时,首先,我们要设定一个客户对产品、公司、品牌的期望值,而这个期望值能够通过确定变量(例如,媒体报道、商业分析、受众认知)来知晓。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系统的方法来确定一些非常重要的变量,并且还需要了解是哪个变量或者哪几个变量的组合会产生我们预期的结果。其次,我们要把确定好的变量放到现实中进行预测,并证明这些变量是如何对我们的投资回报产生影响的。

目前,我和我的同事正在进行倍数研究,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能够验证出公共关系比广告高出3至9倍的传播效率,以便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投资回报,尤其是体现在购买意愿方面的回报。

赵文权:蓝色光标传播集团董事长兼CEO

在中国这个独特的市场上所产生的一些公共关系专业方面的创新应用,比如结果导向的服务收费模式,不仅利于国内公关业的发展,而且对全球公关市场都具有借鉴价值。本土公关公司更多会按一种量化的数字进行收费,确实是存在这样的倾向,包括我本人所在的蓝色光标公司,会率先大规模地去应用结果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的服务收费模式。我认为这种实践是非常有价值的,其所产生的结果,直接造就了本土的公关市场这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与整体繁荣。

我并不认为只有美国的教科书上写着的公共关系的标准服务模式,才是唯一正宗的,才是唯一可取的。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不同的方式,至少这些方式是值得探讨的,是值得交流的。

彼得·佛任亚:环球传播咨询公司总裁兼高级合伙人

我们为什么要对公共关系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测量呢?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问责时代,只有建立在可测量的基础上才能够量化组织的沟通、传播成果,确认其声望值,进而更快、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如果要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是非常困难的。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 我们不仅是要看公司的股票价格, 而且还要关注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人力资源、企业声望、传播能力和品牌信誉。

我们曾经对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媒体报道、客户和员工舆论、企业社会责任等进行调查后发现, 关键信息的传递, 特别是这个信息是以正面还是以负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 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价值 第9篇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

概念:公共艺术是建立于公共空间且具有某种公共性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方式。它具有当代文化意义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艺术。也可以把它说成是城市公共空间中当代文化现象的代言人。公共艺术代表的是所有社会主体能共同享有具有“公共性”的艺术观念。同时公共艺术也是用一种观念探讨着城市空间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

公共艺术和其他形式艺术不具有可比性, 原因是这一艺术形式来源于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 但又超越于这些艺术形式而具有独特之处。公共艺术包括雕塑、壁画、装置、景观小品等。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 表现形式逐渐扩展到水景、灯光、动态装置、烟雾、多媒体、水泊和山体边坡的保护与装饰等造型。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 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舞台, 是城市的客厅, 它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与色彩, 它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

二、公共艺术的功能及特点

(一) 公共艺术的功能:

1.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公共艺术作为地域公共文化的象征和公共信息的传播媒介, 以视觉形象及视觉符号体系构成了与地域环境公共关系沟通的平台, 公众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创造性想象, 加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2.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和修养。同一个艺术作品给不同人的感受固然是不同的, 同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可以让公众感受到它存在的意义, 能让公众领悟到作品与人自身之间存在的意义。3.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公共艺术是矗立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的标志物, 它不仅要具有自身的功能, 还具有装饰的作用, 因此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视觉意向直接影响到公共空间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品质。4.地域性的标示。公共艺术作品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 依附时代人文背景而存在, 并具有一定的纪念性和鲜明的视觉特征, 公共艺术就成为了其所在地的地域性的标示。

(二) 公共艺术的特点:

1.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与艺术性。公共艺术是存在于不属于个人空间的艺术作品, 人们的认同与接受在长期传播过程被化为公众审美意趣的东西, 形成了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就需要带有独特艺术形式, 设计师或者是艺术家在设计作品的时候都是带有情感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而创作的作品, 所以它同样具有艺术性。2.公共艺术具有开放性。公共艺术作品往往都是安放在人流不息、车辆往来、视域开阔的开放性空间中。所以其形式上与视觉上都应具有其开放性。这种形式独特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多角度视觉上的观赏方式及公众介入等特征并且要与时代同步, 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

现代化的社会和城市, 应该创造人性化、多样化的公共艺术作品, 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要倡导城市以“人”为中心, 体现人文关怀, 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 这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导思想。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筑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所有的设计应针对人的现实需要而展开。要通过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 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人类与自然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 也是城市形象表现的重要场所。因此, 公共艺术要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及趣味性。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化规划、艺术化设计应为城市居民的物质需求、信息传播、公共审美等提供有效的服务。

四、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结合

现实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几乎不可能存在只作为纯观赏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前提, 是去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的构成, 去实现和传递场所中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对话关系。如:天安门广场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它是广场的标志物, 它存在的价值不仅是因为广场的存在而存在, 体现出的是它本身在广场中空间构成中存在的意义。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标志性作品在实现公共艺术价值的同时, 它还不时地增强公众对它存在意义的认识。

在人流不息的地方就会有公共艺术的存在, 但不同的公共艺术起到的功能作用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成都春熙路上有一些人物雕塑, 表现的是男人、女人或者是一个家庭, 他们上街购物的喜悦心情, 表情的变化。人们可以与这些几乎等比例大小的人物手拉手, 摆各种姿势与这些人物合影留念。在重庆四川美术学院的那一条生动有趣的涂鸦街上, 其中有一面墙是留给人们自由发挥的涂鸦墙, 每隔一段时间走过去都会发现上面的涂鸦会有一些变化, 那正是人们与这种公共艺术形式的作品发生着互动的关系, 这也是公众与公共艺术最好的互动方式体现。让公众亲身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体验新感觉。在昆明的南屏街上也有几组生动的雕塑, 每组雕塑都有自己的主题, 有可以帮人们拍照的摄影师, 有挑水的年轻小伙, 也有购物的女孩等等。在这样热闹的街道, 只要是不忙于购物的人都可以与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一起互动。这些仅仅是一些小例子, 在国外也有许多著名的标志性公共艺术作品, 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她所承载的是美国人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的体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法国工程师埃菲尔为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和在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而设计建造, 被视为巴黎的象征。新加坡的“鱼尾狮”是由一个传说得来, 新加坡城也被称为狮城, 这个标志性建筑被视为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特色的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都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公众所建立的一道桥梁, 它不仅是城市的象征, 同时也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活需求。

五、公共艺术要符合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公共艺术作品不是单纯的像是艺术家在工作室或者展览馆里所创作的作品一样, 这种艺术作品必须要融入公众的审美要求并满足于公共空间的综合性要求才有意义和价值。

由于现在人口密集, 城市空间被慢慢吞噬, 那么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就更应该具有人性化, 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资源去建设那些没有意义的作品。我们要提倡在我们城市公共空间中矗立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开放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从“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角度提出公共艺术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为人的审美, 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所设计的, 它就要满足公众的意愿, 违背了公众的意愿, 这种公共艺术作品只能说是一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摆设, 没有起到任何意义不说, 反而却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结论

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需要以人为本, 公共艺术的设计同样也要以“人”为核心, 从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的因素考虑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 可以使公众在不同角度找回丧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这个空间中公共艺术的价值将更好地发挥聚会、休闲、锻炼、娱乐等功能, 满足人的生活需求, 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

参考文献

[1]孙明胜.公共艺术设计教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1

[2]章晴方.公共艺术设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1

[3]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2

[4]俞孔坚.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呼唤人性场所[J].城市环境艺术, 2002, 1:65-68.

基于利益管理的顾客价值再造 第10篇

1.1 顾客价值的界定

对于价值的涵义,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从自身学科的特征出发, 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营销学主要研究消费者购买或消费产品是追求的与产品有关的价值, 即顾客价值 (Customer Value) 。大多数学者认为, 营销中研究的顾客价值主要是指顾客让渡价值和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对以下两方面的权衡:从某种产品或服务中所能获得的总利益与在购买或拥有时所付出的总代价的比较。是顾客对获取和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时的正负两种结果与竞争产品或服务进行比较之后形成的感觉。其内涵可包括顾客利益、偏好与效用等;也可概括为顾客对物质、精神的满意;或是顾客对产品特点、产品属性、企业形象、人员形象、品牌形象的满意。

1.2 顾客价值的特征

(1) 相对性。顾客价值是一种相对利益, 是相对竞争对手所能提供的利益而言的, 这种利益不仅仅是要提供比其他商家更高质量的产品、更低的价格, 还要提供比其他商家更加满意的服务。顾客价值因人而异, 受顾客的价值观、文化背景、资金实力、消费偏好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顾客群对产品价值会有不同的要求, 表现相当多样化。

(2) 感知性。顾客价值是顾客感知的结果, 是与产品和服务相挂钩的, 它基于顾客的个人主观判断。顾客价值体现在一系列消费感知过程之中, 包括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之后。顾客在消费服务之前已经形成对服务感知价值的预期;顾客在消费服务过程中得到的经历或者体验, 直接影响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消费之后的感知满意度是通过自己对服务的体验与消费服务之前的预期来进行比较而产生的。

(3) 动态性。顾客从产品或服务中所期望得到的价值不仅仅在顾客之间存在着差异, 而且对于同一顾客在不同的时间也存在着差异。另外, 由于顾客价值受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两方面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其中某一项价值构成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相关价值因素量的增减, 最终影响顾客价值。

(4) 层次性。企业为顾客创造的顾客价值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十分丰富的, 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一是源于企业给顾客提供的核心产品或服务, 用来满足顾客基本需求的基本价值;二是顾客预期中除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利益外还应该具有的其他利益, 用以满足顾客的满足性需求的顾客期望价值;三是企业在认知顾客需求的基础上, 挖掘其潜在需求, 使顾客获得惊喜, 体验独特的经历, 满足顾客的吸引性需求的超越竞争对手或顾客期望的价值。

2 顾客价值的重要性

企业竞争优势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所能为顾客创造的价值, 企业最可贵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顾客价值最大化, 顾客价值创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1 企业存在的根本

营销强调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的价值在顾客。要确认顾客价值就是企业的价值, 只有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服务、行为完全满意, 才会把企业的存在看做是他们的价值所在, 从而接纳企业, 乐于与企业成为不可脱离的伙伴, 这种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2.2 降低成本, 扩大收益的源泉

企业通过不断地为顾客提供价值, 从而吸引、保留了顾客。顾客就形成了企业重要的资产, 这种资产的价值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是竞争对手无法比拟和超越的。只有不断地为顾客创造竞争对手所无法提供的价值, 才能和顾客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从而降低促销的成本、开发新顾客的成本, 提高了顾客的保留度、忠诚度, 进而获得更高的客户创利能力, 不断增加企业的收益, 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2.3 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各种相关利益群体支持的前提条件是能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利益。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中, 顾客是最不需要向企业承诺任何忠诚和责任的, 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顾客价值创造能力, 为顾客提供一定的利益, 才能获得顾客的利益回报, 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 而这是企业向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合理利益的基础, 因此, 顾客价值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4 创新成功的前提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伴随着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在产品选择中享有主动权越来越大, 要求企业只有在经营模式和产品等方面不断创新, 为顾客提供更多或更适合顾客需要的利益, 才能够争取顾客、维系顾客。

3 利益是顾客价值的核心

3.1 利益是顾客与企业关系建立的基础

顾客真正需要的是其所在乎的利益, 企业必须根据目标顾客的消费特点和偏好设置不同的利益。如果一个企业不能给顾客相应的、能够得到的利益, 顾客是不会对企业高度忠实的。只有永恒的利益, 没有永恒的朋友, 企业利益是顾客满意后对企业的回报。

参考文献

[1]贾薇, 张明立, 王宝.基于顾客价值分类的顾客价值创造模式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 (10) .

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第11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效率;公平;价值取向;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9307

追踪公共管理理论诞生和演变的过程,其价值取向似乎有“效率至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发展逻辑。但无论价值取向为何,在目前都无法十分有效地指导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相比30年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基本住房保障、资源与环境,这些公共产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主要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问题变成了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新问题和新变化,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能否明确“公平至上”,这是本文一直围绕着的核心命题。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从传统的基础学科分化出来之后,就试图走向独立。独立的原因当然是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及公共管理实践对于学科的需求。在公共管理独立发展过程中,面临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明确学科的边界,即“我是谁”的问题;其二是确定学科规范性价值体系,即“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就是社会公共事务。对于第二个问题,公共管理研究者们在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上没有取得一致认同,时而效率,时而公平,当二者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和公共管理研究现状的派别林立、乱象丛生的事实就是明证。反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日臻成熟,并入侵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目前的“经济学帝国主义”,重要原因就是其价值取向的一贯延承性。对于价值取向,经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明确的,那就是效率。通俗的讲,经济学从来不讲“道德”,看似应该讲“道德”,应该秉持“公共性”的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确没有取得一致认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早在1947年就撰文指出:“我们与一门公共行政学还相距很远。如果不具备下列条件,不可能建立公共行政科学:(1)清楚地确定规范性价值以及地位;(2)较充分地认识到公共行政领域中人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较高的可预测性;(3)有一批比较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可能发现超出国界的历史经验原则和一般原理。”[1]时过境迁,这个论述可能武断。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公共管理来说,应该承认达尔提出问题的价值性。抛开后面的两个问题,公共管理理论必须承担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规范性价值取向的使命。如果不能承担这个使命,我们宁可说公共管理学并未诞生。“如果中国公共管理学不能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承担起提供规范性价值的使命,其在理论创立和实践指导上就难有作为。当然,这种规范性价值不是来自学者的主观设定,而是来自对现代政府原理、公共管理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2]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衍生一系列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理念、改革规则、改革手段的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确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也偏向了效率。”[3]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措施都优先地考虑了效率。当公共管理者挥舞着看似无所不能的“效率大棒”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披荆斩棘之时,却陷入了现代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之中。“地方政府公司化”就是以效率为首要价值取向的公共管理实践的一个精练回答。这个概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经济近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可以解释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那就是地方政府醉心于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利益,相对于份内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流于形式。著名的公共管理学者马骏坦言,在经验研究层面,我们对于中国公共行政的真实世界仍然知之甚少;从理论层面上看,我们并没有构建起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本土化的公共行政理论。结果使得我们无法获得其他社会科学同行的认可,也无法获得实践者的认同。严格地说,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行政学整体上并没有对我们这个处于巨大变革的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建设性的贡献。同时,我们在规范理论上也是贫乏的,对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许多根本性的大问题来说,“我们无力提供一个既适合中国特点又能构建一个美好社会的整体性的替代性方案”[4]。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效率还是公平的争论一直持续着,直至当前,似乎也难以看到这些争论停止的迹象。但无论从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有效指导上,都迫切需要明确的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在关键的社会转型期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学科的价值取向,此种价值取向既可以有效地指导公共管理实践,又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

二、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发展逻辑endprint

摘要: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公共管理者的理想、信念、行政态度等意识层面的内容,而且还直接影响其行为模式、政策选择和制度建构。百余年的公共管理学史也是对公共管理基本价值取向的研究史,特别是公平与效率的探讨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从公共管理的本质特性——“公共性”的视角,还是从关注领域和历史使命上看,它完全不同于威尔逊提出的行政学,公共管理理论必须重新溯源,行政学所推崇的效率价值也有必要重新审视。另外,公共管理追求的效率引自经济学、管理学中效率的术语外壳,但无论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还是“帕累托最优”都有其内在缺陷,它的可移植性令人质疑。

关键词:公共管理;效率;公平;价值取向;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9307

追踪公共管理理论诞生和演变的过程,其价值取向似乎有“效率至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发展逻辑。但无论价值取向为何,在目前都无法十分有效地指导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相比30年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基本住房保障、资源与环境,这些公共产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主要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问题变成了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新问题和新变化,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能否明确“公平至上”,这是本文一直围绕着的核心命题。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从传统的基础学科分化出来之后,就试图走向独立。独立的原因当然是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及公共管理实践对于学科的需求。在公共管理独立发展过程中,面临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明确学科的边界,即“我是谁”的问题;其二是确定学科规范性价值体系,即“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就是社会公共事务。对于第二个问题,公共管理研究者们在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上没有取得一致认同,时而效率,时而公平,当二者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和公共管理研究现状的派别林立、乱象丛生的事实就是明证。反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日臻成熟,并入侵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目前的“经济学帝国主义”,重要原因就是其价值取向的一贯延承性。对于价值取向,经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明确的,那就是效率。通俗的讲,经济学从来不讲“道德”,看似应该讲“道德”,应该秉持“公共性”的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确没有取得一致认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早在1947年就撰文指出:“我们与一门公共行政学还相距很远。如果不具备下列条件,不可能建立公共行政科学:(1)清楚地确定规范性价值以及地位;(2)较充分地认识到公共行政领域中人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较高的可预测性;(3)有一批比较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可能发现超出国界的历史经验原则和一般原理。”[1]时过境迁,这个论述可能武断。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公共管理来说,应该承认达尔提出问题的价值性。抛开后面的两个问题,公共管理理论必须承担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规范性价值取向的使命。如果不能承担这个使命,我们宁可说公共管理学并未诞生。“如果中国公共管理学不能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承担起提供规范性价值的使命,其在理论创立和实践指导上就难有作为。当然,这种规范性价值不是来自学者的主观设定,而是来自对现代政府原理、公共管理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2]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衍生一系列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理念、改革规则、改革手段的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确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也偏向了效率。”[3]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措施都优先地考虑了效率。当公共管理者挥舞着看似无所不能的“效率大棒”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披荆斩棘之时,却陷入了现代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之中。“地方政府公司化”就是以效率为首要价值取向的公共管理实践的一个精练回答。这个概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经济近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可以解释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那就是地方政府醉心于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利益,相对于份内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流于形式。著名的公共管理学者马骏坦言,在经验研究层面,我们对于中国公共行政的真实世界仍然知之甚少;从理论层面上看,我们并没有构建起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本土化的公共行政理论。结果使得我们无法获得其他社会科学同行的认可,也无法获得实践者的认同。严格地说,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行政学整体上并没有对我们这个处于巨大变革的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建设性的贡献。同时,我们在规范理论上也是贫乏的,对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许多根本性的大问题来说,“我们无力提供一个既适合中国特点又能构建一个美好社会的整体性的替代性方案”[4]。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效率还是公平的争论一直持续着,直至当前,似乎也难以看到这些争论停止的迹象。但无论从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有效指导上,都迫切需要明确的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在关键的社会转型期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学科的价值取向,此种价值取向既可以有效地指导公共管理实践,又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

二、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发展逻辑endprint

摘要: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公共管理者的理想、信念、行政态度等意识层面的内容,而且还直接影响其行为模式、政策选择和制度建构。百余年的公共管理学史也是对公共管理基本价值取向的研究史,特别是公平与效率的探讨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从公共管理的本质特性——“公共性”的视角,还是从关注领域和历史使命上看,它完全不同于威尔逊提出的行政学,公共管理理论必须重新溯源,行政学所推崇的效率价值也有必要重新审视。另外,公共管理追求的效率引自经济学、管理学中效率的术语外壳,但无论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还是“帕累托最优”都有其内在缺陷,它的可移植性令人质疑。

关键词:公共管理;效率;公平;价值取向;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9307

追踪公共管理理论诞生和演变的过程,其价值取向似乎有“效率至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发展逻辑。但无论价值取向为何,在目前都无法十分有效地指导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相比30年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基本住房保障、资源与环境,这些公共产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主要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问题变成了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新问题和新变化,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能否明确“公平至上”,这是本文一直围绕着的核心命题。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从传统的基础学科分化出来之后,就试图走向独立。独立的原因当然是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及公共管理实践对于学科的需求。在公共管理独立发展过程中,面临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明确学科的边界,即“我是谁”的问题;其二是确定学科规范性价值体系,即“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就是社会公共事务。对于第二个问题,公共管理研究者们在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上没有取得一致认同,时而效率,时而公平,当二者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和公共管理研究现状的派别林立、乱象丛生的事实就是明证。反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日臻成熟,并入侵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目前的“经济学帝国主义”,重要原因就是其价值取向的一贯延承性。对于价值取向,经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明确的,那就是效率。通俗的讲,经济学从来不讲“道德”,看似应该讲“道德”,应该秉持“公共性”的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确没有取得一致认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早在1947年就撰文指出:“我们与一门公共行政学还相距很远。如果不具备下列条件,不可能建立公共行政科学:(1)清楚地确定规范性价值以及地位;(2)较充分地认识到公共行政领域中人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较高的可预测性;(3)有一批比较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可能发现超出国界的历史经验原则和一般原理。”[1]时过境迁,这个论述可能武断。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公共管理来说,应该承认达尔提出问题的价值性。抛开后面的两个问题,公共管理理论必须承担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规范性价值取向的使命。如果不能承担这个使命,我们宁可说公共管理学并未诞生。“如果中国公共管理学不能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承担起提供规范性价值的使命,其在理论创立和实践指导上就难有作为。当然,这种规范性价值不是来自学者的主观设定,而是来自对现代政府原理、公共管理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2]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衍生一系列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理念、改革规则、改革手段的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确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也偏向了效率。”[3]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措施都优先地考虑了效率。当公共管理者挥舞着看似无所不能的“效率大棒”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披荆斩棘之时,却陷入了现代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之中。“地方政府公司化”就是以效率为首要价值取向的公共管理实践的一个精练回答。这个概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经济近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可以解释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那就是地方政府醉心于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利益,相对于份内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流于形式。著名的公共管理学者马骏坦言,在经验研究层面,我们对于中国公共行政的真实世界仍然知之甚少;从理论层面上看,我们并没有构建起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本土化的公共行政理论。结果使得我们无法获得其他社会科学同行的认可,也无法获得实践者的认同。严格地说,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行政学整体上并没有对我们这个处于巨大变革的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建设性的贡献。同时,我们在规范理论上也是贫乏的,对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许多根本性的大问题来说,“我们无力提供一个既适合中国特点又能构建一个美好社会的整体性的替代性方案”[4]。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效率还是公平的争论一直持续着,直至当前,似乎也难以看到这些争论停止的迹象。但无论从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有效指导上,都迫切需要明确的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在关键的社会转型期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学科的价值取向,此种价值取向既可以有效地指导公共管理实践,又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

利益相关者价值研究综述 第12篇

自1963年利益相关者理论概念的首次提出至今, 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广泛的认同。尤其是最近20年, “利益相关者理论覆盖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方面, 并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

自从1965年Igor Ansoff出版的关于公司战略的参考资料引起普遍关注后, 利益相关者理论便成为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一个支柱了” (Harrison等, 1999) 。Freeman和Phillips (2002) 撰文指出, 利益相关者理论不仅在伦理学、企业战略、经济学、组织理论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且在法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尽管如此, 理论界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一直有争议, 未能取得统一认识, 以致成为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发展的一大障碍。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认为, 企业经营目标应该用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来替代股东财富最大化 (Stiglitz, 2006;Donaldson和Dunfee, 2002;Clarkson, 1991) 。管理者的工作是保持所有这些 (利益相关者) 群体的支持, 平衡他们的利益, 使组织成为一个能够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地方 (Freeman, 1999) 。然而, 对于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的这一说法却引发了理论界的长期争论, 表现为著名的“股东价值与利益相关者价值之争”。

詹森 (Jensen, 2000, 2002) 、马库克斯 (Marcoux, 2000) 、斯滕伯格 (Sternberg, 1997, 2000) 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宣扬追求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观点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他们抨击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管理机会主义提供了借口。他们从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出发, 认为如果没有道德约束, 风险承受 (所有权) 与决策制定 (控制权) 之间的分离将导致管理者以公司利益和股东剩余现金流量为代价来为自己牟利。第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不能够为公司提供一个足够具体的目标引导功能。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以“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代替长期所有者价值的最大化来作为企业目标, 无法实现“启蒙的行动指导” (Illuminatingly Action-guiding) 。Jensen也认为, 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没有提供更好的定义, 它让管理者和董事们对公司的管理工作不必负责;缺乏业绩标准, 管理者无法以任何原则来评价 (决策的效果) 。不仅如此, 当越来越多的有远见的大企业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时, 一些反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小公司和金融家联手, 将矛头对准了这些大公司, 掀起了一场“股东价值保卫战”, 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球第四次并购浪潮的主旋律。

股东价值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将会导致企业目标的多元化, 并在一定程度上纵容管理机会主义行为, 从而坚决反对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2007年美国管理学年会中, 格尔 (Agle) 、唐纳森 (Donaldson) 、弗里曼 (Freeman) 、詹森 (Jensen) 、米切尔 (Mitchell) 和伍德 (Wood) 等在回顾当代利益相关者基础文献时将股东价值和利益相关者价值之间的争论视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家们的三大工作之一, 足见其重要性。但同时, 该次年会也提出:“当前的研究应该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否 (if) 能够满足企业经营成功转变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如何 (how) 满足经营成功的问题” (Agle等, 2001) 这种说法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学者们应该结束“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与股东价值最大化孰是孰非”的争论, 将研究重点转向“如何”满足的问题上。然而, 这种说法只是将矛盾进行了转移, 企图回避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这一有争议的说法而已。

实际上, 研究利益相关者如何满足企业经营成功的问题之前, 我们必须对“经营成功”本身进行界定。而“经营成功”这一概念与利益相关者价值“平衡说”一样, 都过于定性, 无法对现实实践提供全面指导。因此, 利益相关者理论争议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这一词汇本身, “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最化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本文所称“利益相关者价值”概念从范畴上包含股东价值的概念, 是股东价值概念内涵的扩大和发展, 但为了使研究焦点更为集中, 本文仅对受抨击的更广范围的利益相关者价值进行研究, 因而下文在介绍利益相关者价值相关研究时, 并未包含狭义的物质资本所有者价值的相关研究成果。

只有明确“利益相关者价值”这一基本概念, 才能够真正解答股东价值理论的质疑, 利益相关者理论才能够进一步发展。但遗憾的是, 鲜有文献单独对“利益相关者价值”这一指标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拟在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挖掘利益相关者价值发展的轨迹。

二、利益相关者价值研究回顾

利益相关者价值这一概念应该包含归属和计量两个层面, 其中, 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归属是这两个层面的核心内容, 而当前利益相关者价值发展的轨迹实际上就是对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归属进行界定的轨迹。在对利益相关者价值进行界定这一问题上, 目前理论界有三种思路: (1) 利益相关者理论内部自我检讨和修正; (2) 忽略或回避这一问题; (3) 利益相关者理论外部突破。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内部自我检讨和修正

自20世纪末期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观念产生以来, 针对持续不断的质疑甚至抨击, Hendry (2001) 认为这种质疑来自于规范化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工具性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偏离。Hendry将规范化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划分为用来回答不同问题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理论坚持认为, 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中, 企业应该为其所有利益相关者而非仅仅为股东利益而管理;第二个层次的理论研究着眼于法律层面, 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以反映公平社会的期望;第三个层次的理论研究是在法律法规既定的环境下, 企业管理者应该负什么样的道德责任。

而工具性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则将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目的锁定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因而Hendry认为两种利益相关者理论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当前的质疑。表面上看, Hendry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自身确实应该保持观点的一致性。然而, Hendry的问题在于得出了规范化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偏离工具性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恰当性结论。这种结论实际上是建立在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正确的, 且规范化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与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范畴严重不一致的基础上的。Letza等 (2004) 指出, 虽然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表面上要在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但实际上它或者掉进公司股东利益之中, 或者掉进形成公司战略的利益相关者价值之中, 因而, 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可能是错误的。

Vinten (2001) 则看到了事情的本质。他在反击Sternberg (沿着弗里德曼的思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猛烈抨击的学者之一) 时尖锐而精辟地指出了Sternberg的两个错误:一是对利益相关者概念进行了无限泛化;二是认为平衡无限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意味着利益均等, 这两个错误使得Vinten得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不相容的错误命题。针对Sternberg找不到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基础的诘难, Vinten认为, 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是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较好的工具。然而, 对于如何保证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单一目标导向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 Vinten并未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但毕竟, Vinten的分析首次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他指出,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泛化使得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寸步难行。而股东价值最大化和泛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实际上是两个极端, 如果不能抛弃非此即彼的思路, 则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将永远不能融合。历史已经不断证实企业经营目标的范式正在由股东模型向利益相关者模型转移 (Letza, 2004) , 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内涵应该介于股东价值和最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价值之间。

(二) 回避利益相关者价值

Freeman及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一直站在理论论战的最前沿, 对抨击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进行了一一回应。Phillips等 (2003)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引起的质疑进行了分类。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质疑可以被分为“关键性的扭曲”和“友好的误解”两大类, 并汇总了两类质疑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然而, 对于这些质疑, Phillips等似乎采用了“以他人之矛攻他人之盾”的策略进行了回击, 即在承认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为企业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的同时, 指出股东价值理论存在同样的问题。尽管他们成功地反击竞争对手, 但对如何更好地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则只字未提。

Freeman (2007) 在美国管理学年会上以“Ending the socalled‘Fridedman-Freeman’Debate”为题希望结束这场争论。他依然沿着上述路径, 从分离定理、整合革命、责任原则和开放性问题争论等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述, 其出发点是进行平衡, 但他对利益相关者价值的界定及计量却并未给予正面回答。Freeman及其团队的提纲挈领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利益相关者价值的确切归属和具体衡量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外部突破

Mitchell (2007) 注意到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操作的难点, 认真思索了Jensen的观点。Jensen (2002) 曾经批评道:“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没有提供一个好的定义, 这使得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无法对其在公司资源的管理上负责任。没有业绩评价标准, 不能按照任何原则对管理者的工作进行评价”。Mitchell充分肯定了Jensen的观点。他承认, 与股份联合公司理论不同,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让管理者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学家所支持的社会目标和价值考虑他们的行为的问题。他进一步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害关系看作是与股东的实物资本相对应的概念, 大胆地提出了“利害关系联合公司” (the Joint-Stake Company) 的构想, 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外部的企业理论上寻求新的突破。

Mitchell认为“利害关系联合公司”是与“股份联合公司” (the Joint-Stock Company) 相对的概念, 两者在产权市场、税收、通货、制度基础、剩余权益类型、责任类型以及会计基础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详见下表。

资料来源:2007年美国管理学年会Ronald K.Mitchell:The Joint-stake Company and Accountability for Opportunity:What if?.Dialogue:Toward Superior Stakeholder Theory,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2008;18

Mitchell的构想是大胆的, 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与现有企业所有权更注重实物资本相比, 利害关系联合公司更加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这确实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理论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但我们又不得不说, Mitchell的构想似乎过于激进, 利害关系联合公司的形成需要整个社会随之发生正式规范的巨变, 这种跨越式的变革或许会激起股东理论支持者更加疯狂的批评,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受到的抨击似乎也没有太多助益。这是因为:第一, 以机会控制型责任取代所有权控制型责任会加剧反利益相关者理论学者的误解, 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管理机会主义复兴的工具;第二, 非平衡会计更容易引起学者们对企业价值管理多目标导向的误解, 并且还会带来审计、业绩评价等新的问题。第三, 即使“利害关系联合公司”真的出现, 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具体归属及衡量也依然需要解决。不解决利益相关者价值的衡量问题, “利害关系联合公司”也只能陷入空想的境地。

尽管如此, Mitchell“利害关系联合公司”的构想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第一, 股票市场只是服务于企业财产权的众多市场之一, 因而, 以股票市场价值作为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企业价值管理目标将不仅体现在股票市场上, 而且体现在其他能够反映企业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对应的市场上;第二, 所有权改革或许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企业剩余权益的类型不应天然地归属于股东, 而是应该按照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贡献来确定。

所有权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也表明, 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条件已经成熟。Donaldson和Preston (1995) 认为, 公司本质上是受多种市场力量影响的经济实体, 而不应该是由股东主导的一般组织形式。考虑到债权人、管理者和员工等众多参与者为企业提供的特殊资源, 股东并不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Blair (1995) 也持相似的观点。周其仁 (1996) 认为, 企业是一个由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组成的特殊合约, 人力资本是“积极货币”, 而非人力资本是“消极货币”, 并进一步论证了人力资本由于其产权特性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必要性, 显然, 这种认识与张维迎的观点有所不同。杨瑞龙和周业安 (1997) 等提出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为人力资本享有企业所有权提供了条件, 但这只为人力资本享有企业所有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方竹兰 (1997) 认为现代企业的“分享制”实际上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企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这一内在本质在企业所有权契约关系中的一种体现, 进而论证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美国法学家Henry Hansmann (2002) 则认为, 所有与企业存在交易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是企业所有客户的交易成本和所有权成本之和最小的企业所有权配置形式。王竹泉等 (2006、2012) 认为, 企业最终的所有权形式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集体选择。

三、利益相关者价值未来发展展望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泛化是导致利益相关者价值模糊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利益相关者范围缩小到股东这唯一的利益相关者, 则利益相关者价值等同于股东价值, 此时,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抨击也将不复存在。

第二, 利益相关者价值问题已经不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自身的问题, 其解决必须超越利益相关者理论, 从更广泛的视角探求解决途径。当前, 利益相关者价值被视为与股东价值相对立的概念而存在。而实际上, 利益相关者价值与股东价值仅仅是在概念内涵范围上存在差异。股东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而被抨击的利益相关者价值则往往被理解为最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价值, 即泛利益相关者价值。如果在股东和泛利益相关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则无疑股东价值和泛利益相关者价值将分别位于桥的两端, 详见下图。

而能够将股东和泛利益相关者概念统一在一起的就是企业的边界。当企业边界最小时, 位于边界内部的仅有股东, 随着企业边界的不断扩展, 进入企业边界的利益相关者也会不断增多, 当企业边界扩展到足够大时, 所有利益相关者均会进入到企业内部。此时, 股东和泛利益相关者都将与企业这一载体联系在一起。因而, 利益相关者价值问题的解决必须深入到企业所有权理论。

第三, 利益相关者价值应介于股东价值和泛利益相关者价值之间。无论是所有权理论的研究进展, 还是当前企业实践, 均表明股东作为企业唯一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这一论断已经无法成立, 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所有权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之趋势。而泛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所有权意味着企业应该同等对待所有利益相关者, 但“利益相关者理论并非意味着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同等对待”;同时, 泛利益相关者价值从表面上看似乎考虑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但却在某种程度上走上了与股东价值相对的另一种极端。因此, 利益相关者价值应该介于股东价值和泛利益相关者价值之间, 那么哪些利益相关者应该被纳入到企业所有权内部, 哪些利益相关者又应该被排除在所有权之外成为决定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关键呢?王竹泉、杜媛 (2012) 的研究表明, 企业所有权的形成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 参与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享有企业所有权。则利益相关者价值等同于参与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价值, 等同于企业所有权价值, 进而等同于企业价值。此时, 利益相关者价值与股东价值之间的矛盾消失了, 股东价值是利益相关者价值的特殊形式, 利益相关者的衡量可以借鉴现有企业价值衡量理论加以解决。

摘要:利益相关者价值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概念, 其模糊性致使利益相关者理论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理论界关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界定有三种思路:利益相关者理论内部自我检讨与修正、忽略或回避、超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外部突破。本文研究认为, 应从更深、更广的视角超越利益相关者理论, 借助企业所有权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来重新认识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归属, 并科学地对其进行衡量。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价值,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权理论,集体选择理论

参考文献

[1].Jeffrey S.Harrison, R.Edward Freeman.Stakehold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42

[2].R.Edward Freeman, Robert A.Phillips.Stakeholder Theory:A Libertarian Defense.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2002;12

[3].Marco G.D., Guidi J.H., Heather T.Maximizing the firm’s value to society through ethical business decisions:Incorporating‘moral debt’claim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8;19

[4].R.Edward Freeman.Divergent Stakeholder Theor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24

[5].Bradley R.Agle, Thomas Donaldson, R.Edward Freeman, Michael C.Jensen, Ronald K.Mitchell, Donna J.Wood.Dialogue:Toward Superior Stakeholder Theory,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2008;18

[6].John Hendry.Missing the Target:Normative Stakeholder Theory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Debate.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2001;11

[7].Steve Letza, Xiuping Sun, James Kirkbride.Shareholding Versus Stakeholding:a critical review of corporate governance.Corporate Governance, 2004;12

[8].Gerald Vinten.Shareholder versus Stakeholder——is there a governance dilemma?.Corporate Governance, 2001;9

上一篇:司法信息安全下一篇:小课题研究初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