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统一范文

2024-06-27

有效统一范文(精选11篇)

有效统一 第1篇

在党校的教育中,教与学的统一关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第一,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性。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性,是实现教与学有效统一的前提。在党校的教学中应树立学生的主观性。党校教育是成人教育,教育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形成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强调他们的主体性,学员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自学,在这种自律性学习中,学员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自学,这种自律性学习中学员无疑是以主体身份出现的。第二,教与学两种行为的一致性。由于教与学即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又指教授与学生两种行为,因此,这里的“教”与“学”两种行为的一致性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第三,教与学的互动性。在把握教与学有效统一中,不能将“教”与“学”仅仅作静态意义是了解,还有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要在教与学的现实运行中显示出互动的态势,形成信息输出———信息交流———信息反馈的良好模式。

2 探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教员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使教的目的、教的内容转化为学员学的能力和成果,保证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为此:第一,强化教员的创新意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代替一支粉笔一堂课、一人讲课众人听、一个试题一种答案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解放教育者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教与学有效统一的前提条件。第二,把探索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有效形式,作为教员的一种责任,靠压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改革不无阻力,函授教学改革更是困难重重。然而,真想改革,就得作为一种任务、一种责任,通过压力焕发改革的动力。案例教学法,成功地提供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颇受学员欢迎。以案说理,以理论案,寓原理教学于案例之中,使理论很自然地联系丁实际。实践证明,积极探索并推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形式是牵动素质教育的治本之举。第三,从课堂教学到课后作业,从自学指导到论文答辩,教学各环节都要营造素质教育氛围。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员能力、水平提高的程度。教学各个环节都要强化素质教育,把培养合格人才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教学各环节。教与学的统一,最终要统一在学员的素质提高上。各个教学环节都要引导学员将注意力放到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上,而不是单纯地强调考试、成绩、学历、文凭等。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作业指导、论文答辩,也要体现能力培养。防止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脱节,避免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3 注重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靠机制激励学员,促进教学双方互动利用教、学、管各环节的内在联系

寻求一种约束、激励,建立教与学有效统一的良性机制,以教带学,以教带管,通过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与学的有效统一。

以教带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各环节密切联系,环环相扣。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学起着牵动作用;学是教的目的,是教的成果的最终体现。以教带学,使学员学有兴趣,学有目标,学有压力,形成教学互动。目前部分学员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不仅与学员的学习目的、学习自觉性有关系,也与教员讲课水平、指导不到位有关。事实证明,如果教师指向明确,要求具体,检查严格,学员既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又有不学就过不了关的压力,自然就会带动自学。

以教带考。如何运用考试这个指挥棒引导教学,即让学员从考试中感到死记硬背行不通,这就需要改革考试。考试创新源于教学的创新,否则难以产生能带动学习的试题。教学内容的改革,牵动了考试模式的改革,考试改革又促进了教与学的统一,且从源头上治理了考风。

以教带管。管理工作本是教学工作的保障,但实际工作中常有管理与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如何使教、管统一,以教学为中心,共同服务于学员素质的提高?这个转变,除了管理人员自身注重调整外,教学人员以教带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员与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协调好,这样才能把学员的出勤分与课堂提问、课堂作业结合起来,把学员的作业分与考勤结合起来,把教员课堂布置的作业与班主任评定作业的结果联系起来,班主任反馈的教学信息可以发挥其教学与学的联络作用,等等。

4 提高教员综合素质,靠高手统领课堂

保证教学在高层次运行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课堂教学的质量,受制于教员的素质状况。要保证教与学在高层次上运行并有效统一,必须有一支过硬的教员队伍,让高手驾驭函授课堂。

一是让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员统领课堂,执教以德。对马克思主义坚信,对事业忠诚,对学员负责,对教学全身心投入,是一个教员应具备的起码的职业道德。教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促进教与学有效统一的动力源泉。道德不过硬的教员,自然不会有创新的劲头。以德执教,就要讲质量,讲育人,讲敬业,讲奉献;要对学员多一点尊重,对课堂多一点付出,对问题多一点思考。杜绝不管效果盲目讲,不问质量随意讲等不道德行为。只有爱的奉献、真诚的沟通,才能产生教与学的共鸣和统一。二是让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员统领课堂,执教以才。教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融会贯通的专业知识,对社会问题的熟知以及适应函授特点的讲课艺术,才能做到取舍自由,游刃有余。以才执教,就必须与时俱进,刻苦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要经常深入实际,研究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钻研业务,吃透教材,提高指导自学的能力。三是舍得投入,竞争上岗。能否让高手统领课堂,有认识问题,有队伍问题,也有政策导向问题。今后要采取:(1)要真正把教育当作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当成练兵场和单纯的创收渠道;(2)要舍得投入,对讲课能手给予高讲课费回报,吸引能人进课堂;(3)要优中选优,竞争上岗,让胜任的而不是让没事干的教员进课堂;(4)建立听课制,请专家教授进课堂听课、评课,这对讲好课会起到检查、督促作用。只有教员的全身心投入,才有高层次的教学行为。

摘要:党校教育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就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办学为民,在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上下功夫,真正提高学员的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有效统一策略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第2篇

-----参加铁厂镇小学关于“双减”背景下“教、学、评”有效统一策略研讨活动的心得体会

铁厂镇中心小学 刘清丽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很荣幸11月19日铁厂镇小学关于“双减”背景下“教学评”有效统一策略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这个活动,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就作为一名教导主任,尤其是针对“双减”背景下高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我认为是一次很大的机遇。

一、活动前:努力做好充分准备

当听说教研室专家和三小的专家名师会到学校深入课堂听评课时,我有些开心,更多的是激动,我深知部编版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我迅速找到朱老师要讲的课文,认真对教材进行了解读,自己做了教学设计。我校要讲汇报课的白老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和我交流课堂建构和教学设计,并借班进行了试讲,我们语文组全体教师也进行了直言不讳的点评。

二、活动中:积极参加认真聆听

11月19日第一、二节课,我和教研室的专家、三小的名师认真聆听了两节课,第一节是白小兰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教学目标重难点很明显就是让孩子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朗读体会人物形象,从白老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上,展现出了较强的业务水平和独特的能力,教师干练的教风吸引着师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能教予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有了拐杖才能自读、自悟。教师善于重构教材化繁为简,“深文浅教,深入浅出”,能取舍教材,做到详略得当,注重实效,课堂上妙语连珠,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可谓独具匠心。总之,白老师精妙的设计,完美的构思,独到的领悟,造就了行云如流水般的课堂。第二节是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朱允芳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这是一节扎实朴实无华的语文课。识字写字教学润物无声,体现了高效率识字的教学理念;写字教学扎实有效,重点指导“怪、想”写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于都中,体会问号、句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整节课中,教师始终把语言的学习、领会、感悟作为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多角度引导学生领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文句。诗意灵动的课堂,创新独特的板书一展名师风采。接着我们聆听了朱老师《双减我们该怎么做》的专题报告,使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我们要转变角色适应政策,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怎样科学合理有层次的设计作业,尤其是有趣的实践性作业。

三、活动后:认真反思不断改进

通过此次活动,尤其是朱老师答疑解惑和代中华老师的《立足学情 精准教学 有效评价》专题指导,让我拨开了云雾看见了曙光,我深深反思如下。

1.认真努力备课是前提。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备好一节课。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搞懂教材,在认真研读《教师用书》,《教师用书》好比使我们教师行走在黑暗里的指明灯,失去它就如在黑暗中摸索,失去方向。同时要讲二者结合起来研读,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情,边读边思索。其次将单元导读、课后题、课时目标及语文交流平台四结,有机串联起来,四结有机结合起来,设计每一环节是都为这四结服务,心中一定要有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再次,备课时每一环节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都要有理念支撑,这样重点难点才能突出和切实落实,课堂上才会高效。最后,备课时要遵循语文整体性特征,从整体出发,最后回归到整体,千万不该把语文教材分解的支离破碎,失去文本的美感。

2.角色转变是关键。随着新课改和部编教材的带来,我们教师已不再是课堂之上主演,而是课堂上的导演,我们只有导的权利。首先,我们要相信学生,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我们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了方法,让学生用方法自己在课堂上变被迫学为自主学,从而真正实现生本课堂。其次,教师要当好导演,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或是偏离轨道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刹车,不要让一教室的翻车了,还不知道托孩子们回轨道,这样,显而易见,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最后,教师一定尊重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一定要等到学生回答问题结束时,再给予学生纠正,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

3.注重细节是条件。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和专业技术水平,细节处理尤为重要。首先,语文教师要干练,做到语言要凝练,课堂上不说一句废话,每节课严格约束自己少说废话,久而久之定有转变。其次,要想课堂高效,必须抓住早读,早读学生必须要有教学任务,这个任务一定要紧紧围绕真教学目标,设计一定要实,教师一定要参与指导学生早读,这样才会使课堂高效。最后,教师要不断反思,只有不但反思课堂成败,课堂教学效益才会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才会提升,同时,要借他山之石,多学习,尤其是通过网络,学习名师的教学技艺和教育智慧,并不断在自己课堂上实践。

有效统一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化;生活实际

一、身临其境于生活,通过直观感受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多以生活中简单的事物做铺垫,通过直观事物的呈现并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充分联想情境,对课程理解起来就会较为通俗易懂。如,教学《要下雨了》时,此课程内容提及了下雨,而下雨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铺垫为前提,教师还应事先准备好教学内容中无法真实带到课堂中的角色图片,即让学生感觉自己仿佛被带到了下雨的地方,看到了小白兔在草地上、池塘边分别与其他小动物对话的场景,产生自己也想加入的欲望,学习内容很快就会熟记于心。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思维发散、想象的过程,教师启发性的指导让学生无形中被激起了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初步感知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通过这一方式教学,可使课堂不失趣味的同时结合了生活实际,达到预期效果。

二、利用生活小事物,让学生大胆尝试并付诸实践

小学生所处的年纪玩性十足,呆板的理论教学模式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学生对课程将失去兴趣,注意力无法集中。为此,教师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的同时,也应适当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将听课转化为动手操作,将回答问题转化为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将生活中的小事物引进课堂,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上课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学生思维在操作中得以发展,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积极。 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适宜地给学生安排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用生活中的小事物解决心中的疑惑,让学生将抽象的语文理论知识化为具体的形象操作,为课堂营造自由有活力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于课堂以及课堂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想法,这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也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对生活事物属性的进一步了解,达到教师课前预期效果。 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仅仅通过课本内容单纯地讲述,学生会失去对课堂的兴趣,那么,利用生活中的小事物,加入适当的实践就另当别论了。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好矿泉水瓶、沙子、 海绵、树叶、石头等常见的材料,待预备铃响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上来取材料,老师在课堂讲述的同时示范给学生看:“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听课效果,下面老师给你们示范一个和今天上课内容有关的实验,老师有一个装有树叶的瓶子,那么,怎样在不晃动瓶子的情况下取出树叶呢?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尝试着想出解决办法,并实验操作,成功了就告诉老师你们的窍门。”之后让学生在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下亲手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小学生浅层的思维能力,在大胆尝试下实践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使课堂变得不再枯燥乏味,生动形象多了,无形中激发了小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变得格外专注,想学也愿意学,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也为今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用已有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要想知道一些人和事的本质,就必须亲身去体验,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然,学习也是如此。教师要上好小学语文课,就不仅仅只需要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亲身体验学习中涉及的人、事物的机会,让学生真实地感知这节课的内容,再通过联系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了解未知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条件许可下带学生去附近的公园真实地感受一下,四周有青葱茂密的树,有清澈碧绿的水,有欢快活跃的鸟,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景象,老师携带的音乐播放器响起《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讓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和旋律的优雅动听,开始领悟课文内容,并随音乐唱起歌来,这不仅仅是一篇小学语文课文,还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体现,课堂早已不是文字的传授方式,而是生活经验的传达,这就是生活中的课堂,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他们一定会以饱满的热情上好这一课,学习效果明显就出来了。

总体说来,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是有联系的,要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教师不仅需要将课程目标计划实施规划好,还需要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最能接受最能理解的生活化方式来呈现教学过程,达到趣味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统一的效果,这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容易,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求知欲,对将来的社会实践也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辉.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想象的探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

有效统一 第4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控制措施

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在教育过程中, 要对具体教学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要使信息技术教学适应当前教学变革形式, 教师必须对技术形式进行分析, 根据教学案例的具体化要求, 落实具体教学内容, 结合实际案例形式, 明确教学目标、方法和评价方式, 进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对提升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技术教学工作。以下将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11.重视度低

在信息化背景下, 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前部分高中以文化课教学为主, 忽视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开展难度逐渐增加。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副科, 在整体教学体系中地位比较低, 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22.教学配置不合理

信息技术教学以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保证设施的完善性, 但是当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教学设施城乡学校不平衡, 在质量和数量上差距也较大, 因此, 增加了教学难度。部分学校不具备计算机机房, 导致教材中的很多实践在课程中无法落到实处, 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对知识有明确的理解。

33.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教学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 在教学过程中, 对教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当前,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学习效果无法落实到实处的情况, 很多教师将信息技术课让学生用来复习, 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导致教学效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1]。

二、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 在整体教学过程中, 需要教师对其引起重视, 起到引导性的作用, 选取有效的教学案例, 将教学措施落实到实处, 提升教学有效性。以下将对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

11.创设教学情境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必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及时对教学形式进行分析。由于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时不够, 没有开设足够数量的实践课, 导致信息技术教育的趣味性降低。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 合理设定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例如:在《Internet》教学过程中, 为了增加学生对网络知识的了解, 需要让学生对网络构图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纵横交错的结构形式, 实现信息的有效传导。同时, 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需要将知识点逐步讲解给学生听, 以身边事物为基础, 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 通过有效的情境设计, 能让学生身心愉悦, 增加对网络知识了解的同时, 能对信息点有更确切的认识, 教学有效性越发明显。

22.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媒介

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不高, 整个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信息知识, 由于知识种类比较多、且抽象, 如果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理解, 则会增加学习难度。针对此类情况, 需要教师创新教学形式, 根据已有媒介信息和教学形式的具体要求, 对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当前学生受到计算机技术、网络等影响, 现有的信息媒介对学生影响比较大。例如:在《信息技术及影响》教学中, 教师可以收集多媒体材料, 利用手机通信功能和多媒体课件, 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此外, 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教学过程中, 学生必须知道所有的信息设备都是信息技术的衍生物。在《信息技术及影响》教学中, 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 收集相关材料, 阐述信息技术的具体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实践中提升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 进而提升自身学习效率。

33.创新教学方式

现有的灌输式教学形式应用范围比较窄, 学生对网络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实践阶段需要创新教学形式, 从学生的角度入手, 将具体有效的教学方式落实到实处。根据网络信息检索形式和信息资源的应用特点, 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检索, 教师要提前设定内容范围, 让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搜索和总结。由于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 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部分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时间比较短, 对很多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 可以采用针对性教学形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学习好的学生辅助教师帮助学习较差的一些学生, 将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帮互助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 同时能提升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三、结束语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必须从当前教学现状入手, 探究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 为了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必须创新教学方式, 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 满足当前教学模式的整体性要求, 进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素霞.进一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素质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 (2) :23.

统一理论统一什么? 第5篇

王迪兴

一、宇宙的组成及描述

宇宙的本原是系统,宇宙的本体还是系统。

系统有定性描述、定量描述、定型描述、法则描述、空间位置描述(维度描述)。还有形式(结构)描述、内容描述。相对论、量子力学对系统描述无能为力,只有中国的易经才能对系统进行有效描述。

系统没有不可分割的终极因(粒)子,宇宙空间不存在奇点,一元化大爆炸理论是荒谬的。大爆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系统演化类似水的三态转换,是不同系统存在形式的循环转换,不能基于还原论研究。

显态可描述物质如粒子、星球、星系;隐态不可描述物质如极微物质极微能量,即所谓的“暗物质暗能量”,极微物质不论多么小它还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系统就像人类一样,有出生,有死亡,循环不止。

系统有可认知、可描述、可构造性的一面。也有不可认知、不可描述的一面。追寻终极粒子,是现代科学最为愚蠢的举动,因为任何物质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你从此系统中拿走它,它会成为构成彼系统的因子,自然界不创造彼此无关的东西,终极粒子不存在。就像不存在两个长相完全一样的人,或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谁都能代表人或树叶,但你找不出谁有唯 1 一的资格代表人或树叶。另外,超微系统稍一扰动就会像水的三态转换一样转换为其它系统存在。

物理学的全部工作是基于系统论,搞清楚系统的构成结构与功能机制,并据以解释甚至构造系统。谈力的统一,必需搞清楚力是怎么来的?并搞清楚各种力的内在联系,但基于相对论完不成这形式样的任务。因为就算你统一了四种力,也不代表物质的全部属性。物质的组成及描述不能靠还原论,也不能靠相对论或量子力学,而应靠中国整体哲学代表—易经建立系统论。

二、易经对于宇宙的描述

阳极阴长、阴极阳生,阳长阴消、阴长阳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一体、阴阳互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始无终、始终如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宇宙没有一元化的生灭,只有多元、多态转换,没有永恒只有变易。多因多果互为因果既是宇宙生成的因,也是宇宙演化的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循环转换是宇宙的发展基本模式。不存在大爆炸、奇点、终极粒子这样的单因果单行线发展路径及模式。说宇宙起源于奇点大爆炸荒谬至极!宇宙空间大爆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就像人类一样,每时每刻都有出生的人,每时每刻也有过世的人。它是多元而不是一元化爆炸。

基于易经能解释人类基因图谱,能设计二进制计算机。说它是宇宙密码并不为过,因二值中间可增加任意中间值态或数集(见图1图2)。它对人类智慧的启迪作用比相对论高明的多。

图2d 图2d-1图2d-2图2d-3 图2d-4

三、易经描述因素

定性描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始无终、始终如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定量(内容)描述:1、2、4、8、16、32、64……,即二进制数(阴阳)的组合。从定量的角度讲三生万物并不夸张。因定量描述可以无限精细化,在二值中间可以增加任意中间值态。定型描述:易图(平面、立体)。

形式(结构)描述:隐式64态关系,需像图1一样显性描述。维度描述:虽不明确,但已限定在旋转态球形空间。

法则描述:整数集的加减运算法则,即整数集的组合与分解法则。还可延伸到有理数集的乘除,实数集的乘方开方对数反对数运算法则。

易经的两态之间可以增加任意中间值态,及数集,还可有系统生成的结构描述(见图1图2),据以能够构造功能更强大的类脑智能计算机。相比之下,易经是真正的统一理论,群经之首名符其实。

四、易经的宇宙描述

宇宙的起源是系统,系统起源于无数系统。宇宙空间是大大小小的系统海洋。如粒子或星球、星系(系统)的交互作用机制可使粒子或星球、星系产生,也可使其像阴阳或水的三态一样,转换为其它系统存在形式。其永无休止的循环演变机制,不能靠还原论、相对论或量子力学发现及描述,一定要靠中国整体哲学的代表—易经。易经有充分的解释能力让人越来越明白系统的构成,相对论量子力学在本来已经明白原子构成的基础上,却越来越让 4 人不明白宏观或微观物质的构成!对于物质描述,要么是整体描述,要么是构成性描述,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既无整体描述能力,又无构成性描述机制。

我们面对的宇宙参照物既是一,又是无数,易经能面对一与多的统一描述。一是整体系统的一,多是系统因子互为因果关系的多。没有因子的互为因果关系,就没有系统这一有机整体的一。西方理论没办法面对一与多的关系与描述,仅仅是两态都能搞出个二值逻辑悖论,仅仅是两态就能搞出个所谓的纠缠搞成了两体。

五、易经时空模式

时间的度量来自于星球的周期性运动,如地球围太阳转的周期,及月亮围地球转的周期。没有周期性,就失去了度量时间的依据。时间度量标准不具可推广性,此地球时间不等于彼地球时间,地球时间不等于太阳时间或宇宙时间。宇宙年龄,人类无法测定,因你找不到度量它的参照系。宇宙的产生并非来自奇点爆炸。基于奇点及奇点爆炸建立不起时空参照系,没有参照系的时空无法度量。宇宙产生于系统,回归于系统。时空的终点取决于原周期性运动的破坏、参照系消失。

时间的度量具有相对性,如几亿年前的地月旋转周期与时间与现在并不一样,会随着地球与月球的运动周期变化而变化,有发生有消失,并非永恒不变。如月亮消失后地球的时间模式会改变,地球消失地球时间直接消失。相对论的时间概念错误,时间可变,光速就没有不变的道理。事实上光速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或限制,如散射,折射,衍射甚至部分阻挡,变是必然的。时空遵循人择原理,如你可选择中国的阴历,也可选择玛雅历或阳历,甚至 你不能裁判各种历法的对错,假设玛雅人是外星人,她的历法可能比人类历法还高明。

六、空间维度描述

空间维度是迄今最具混乱性的概念。根据目前的几何只能确定立体空间,空间维度需要基于球星空间确定,因而目前的维度理论不适应描述观测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定位要靠球体几何并非立体几何。因而一维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整体球形空间;两维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基于圆点两等分球空间,四维是基于圆点四等分球空间并非三维加时间维;五维是基于原点五等分球空间……。维度概念是为了确定观测对象的空间位置及大小。

维度的确定要有人作为观测圆点,再由圆点确定观测距离。但由距离不能确定空间位置,须将观测对象的距离看成球的定向半径,并由此半径确定球面,有了定向半径加球面的经维度,就能精准定位空间位置。假设观测对象在球的十分之一空间,就可以认为观测对象在十维空间的第几维,以此类推。维度与所占空间成反比。目前球面的经纬度定位法并不精准,精准的球面定位是配合维度精确等分球面积。

时空的参照系是大大小小的旋转星系,是以人为原点的球形空间为参照系,观测范围超不出人可视球型空间的半径。你不能凭空说空间弯曲不弯曲,要有直接的参照系,观测点与被观测点都在不停的旋转,没有静止的参照物,说弯曲与不弯曲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说引力导致空间弯曲,还不如说引力导致空间是个球星空间。相对论没有对空间维度的明确认知。目前,大变活人与隐态传人都在利用空间维度的概念大做文章,其实与维度没有任何关系,只与物态转换有关。如激发原子就可发光,增减一个电子就会成为不同的化学元素。增减温度就会让水转换为气态或固态。高曾大德的坐化也是物态转换,只有隔空取物与空间维度有关。

七、统一理论统一什么?

统一理论一定要明确统一什么?基于什么形式及内容统一。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互为因果,分的好以好的综合为基础,综合的好以好的分析为基础。以还原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近代科学,虽取得很多成就,但就像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一样,系统论应运而生是科学发展的逻辑必然。一种理论的有效性,一定要体现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及其表现效果。相对论、量子力学仅四种力都统一不起来,对物理的认知描述效果并不好于群经之首,更不可能好于系统论。依据易经能构造二进制及类脑计算机,能解释人类基因图谱,依据相对论量子力学能解释什么?系统不仅仅有力的作用,还有信息及物质、能量等多种形式的转换作用。即便是力也有热力、水力、爆炸力、风力,这些力靠相对论或量子力学怎么统一?即便统一了仍是局部统一。真正的整体统一只能靠中国的整体哲学、靠完善群经之首构建系统论!西方理论对于整体描述有先天性不足。基于西方理论建立不起统一理论。

基于系统的形式、内容、功能都不能统一所有物理作用,统一只能基于系统论寻找系统的内涵与外延的相容或关联性。如高级系统可相容低级系统建构,低级系统的功能能相容于高级系统功能。物理理论的统一,只能是系统统一,整体认知、描述,甚至构造,一定要靠系统论。未来的诺奖如无偏 7 见,一定要基于系统论认知、描述甚至构造系统才能获得!统一理论统一的是对系统的全景化认知及描述,避免瞎子摸象、管中窥豹式的认知及描述。显然,基于还原论建立起来的西方理论没有这样的能力!

八、准全息系统描述五要素

系统论一定要有数学理论基础,而图1图2就是准全息系统的数学描述模型。依据它能够构造16进制准全息类脑结构计算机。系统论有五要素:

1、系统模型。

2、系统因子。

3、系统结构。

4、系统结构法则。

5、系统维度。

准全息系统的因子即每一个整数、有理数、实数……;系统结构即整数的加减运算关系;有理数的乘除运算关系;实数的乘方开方对数反对数运算关系……;系统结构法则即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对数、反对数、数学基本运算法则……。

基于可构造性认知系统,且有一个描述模型,还能基于这一描述模型构造系统,并体现特定系统的特定属性或功能,是系统论的核心内容。系统模型一定要体现涌现性,如整数通过两维空间有序排列就能涌现加减运算功能;有理数通过三维空间有序排列就能涌现乘除运算功能……。

系统描述五要素同样适用信息系统及控制系统的描述,因系统、信息、控制具有相同的描述形式与内容。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及社会与自然科学都具有统一的描述形式与内容。

九、准全息系统论能统一什么? 有限与无限统一

确定于非确定统一

对称与非对称统一 有序与无序统一 一与多统一 形式与内容统一 隐态与显态统一 有界与无界统一 连续与离散统一 完备与不完备统一 一元与多元统一 渐变与突变统一

变与不变统一

质变与量变统一 一维与多维统一 线性与非线性统一 进化与退化统一 结构与功能统一 确定与非确定统一

封闭与开放统一

质变与量变统一 时间与空间统一

因与果统一(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分与合统一

十、准全息系统论能解决什么?

1、丰富发展了群经之首。易经没有系统结构描述时,据此仅能构造二进制计算机,现在有了系统结构描述(图1),就能够构造16进制类脑空间结构计算机。

2、统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3、统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4、统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5、统一物理与化学。物理化学的划分是荒谬的,是还原论造成的恶果。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物理学基因图谱,是物理学发展最现实的基础。

6、多对多、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关系模型,充实丰富了自然科学辩证法。

7、基于系统论,不仅能构造线性系统,还能构造非线性系统。系统论最本质的作用是解释系统,构造系统。

十一、准全息系统论的应用

基于准全息系统论,能设计16进制类脑计算机,类比量子的所谓集合运算,它的一个位是0-15个值态的集合,用四位二值码表达。相对于二进制计算机虽多用了三位,但能多表达14个值态。如是8位则能表达4294967296个值态,而二进制8位仅表达256个值态,用32位虽比8位多用4倍,但两者的计算能力相差16777216倍。这种16进制空间结构计算机能做到32位或64位,相当于二进制的128或256位。计算效率及功能的提升在于计算原理而不在于计算媒介,量子计算没有原理优势。

通常认为16进制计算机得用16个值态,但用四位二值码即可表达。假设构造16进制的64位计算机,计算能力是16的64次乘方。且基于传统技术基础就能够做到,而量子计算最少十年以后!且性价比不可接受!16进制空间结构计算机的一个位,有A、B、C三个双向输入输出端口。A+B=C,因为逻辑可逆,故C-B=A,C-A=B。A、B、C的赋值可以是0-15值态中的任意一个值态(通过编译码器确定),而核心计算模块是基于 10 图1设计的,虽有16个值态,但比实现量子计算要容易得多,功能也强大的多。因量子计算并不能以数为单位一步到位得到计算结果。而基于16进制结构机算机不仅能做到,还能使四肢五感基于16进制结构计算,并行多因多果互为因果透明化交互作用,这是人脑最本质特性之一。

十二、十六进制类脑计算机

上图是逻辑可逆,多功能一体化结构计算机的系统结构框图。图中:

1、核心运算器,2、二选一,3、一二分配器,4、双口RAM,5、端机,6、命令寄存器,7、入出读写方向选择控制,8、并行面向运算器或端机读写控制,9、面向端口机的读写控制,10、主机或服务器的服务器。

十三、准全息系统论的未来发展

靠相对论、量子力学解决不了人脑智能模拟的问题;解决不了系统的可构造问题;解决不了物物相联问题;统一不了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基于量子理论构造计算机或通讯系统照样解决不了这些问题,隐态传人就是一 出闹剧。只要不解决结构与功能的描述问题,就没有可构造性,没有可构造性再怎么解释,都是用部分代替整体,整体描述只能靠系统论。基于系统论可构造类脑智能机,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具有超强的仿人脑功能,具有超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可实质性提高智能模拟水平。构建双行线互联网可实质性提高网络通讯能力。基于人工大脑及双行线互联网系统集成,可统一形形色色的人工系统,可统一全人类的智慧。未来的计算机能集中统一人类智慧进而从多方面超越天然脑。

有效统一 第6篇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它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近来,很多学者提倡基于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言文教学要回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上,从语言基础层面上升到文学鉴赏层面,做到“言文统一”,但怎么有效地做到“言文统一”一直困扰着一些教师。本文所评议的两篇论文,倡导“因言解文”,着眼于“炼字炼句”处来充分打开文本,对实现“言文统一”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实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评析论文】刘宏业《文言文教学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上)》,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第7期。

【原文提要】在中学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需要进行一次转化性创造:用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通过工具理性体现价值理性,把文化渗透、精神重建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文言文教学应从文章、文学的层面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汉语、文化有所了解、有所传承,努力追求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四文”的统一。因此,价值理性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有:探寻文字本源,感受文言魅力;关注不同体式,领悟文章思维;学会言中窥文,获得文学熏陶。

如刘宏业《文言文教学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上)》一文(以下简称作“刘文”)所言,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过分注重文言文教学的工具理性,重“言”轻“文”,具体表现有:一是重讲轻读;二是结构松散;三是形式单一。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未能体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综合性、整体性,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基于此,刘老师转变文言文教学的方向,主张用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通过工具理性体现价值理性。刘文中的“工具理性”就是文言文教学中的“言”,是指“把字词句翻译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厌其烦地讲解文言基础知识。”而“价值理性”就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文”,指的是“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或借鉴文章写作方法,或提高文学素养,或获得文化熏陶。”不难看出,刘老师主张“言文统一”,是一种“文化本位”的文言文教学。朱自清在《经典长谈》序中说到:“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项目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①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能缺失文化。

“言文统一”可以说是针对当下文言文教学的弊病所开出的一剂“解药”,它是文言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无论是王荣生老师所提出的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的主张,还是黄厚江老师所提到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文统一”的观点,又或是褚树荣老师提及的“文化渗透”的文言文教学,都强调文言文教学要实现“ 言文统一”。可是现今,很多教师不清楚文言文本的基本内涵,不了解文言文教学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特征,在谈论所谓的“言文统一”时,往往是将“言”与“文”机械地割裂开来进行“拼合”,又或是将“文”狭隘地理解为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以及古代历法职官之类的具体内容。

那么如何实现文言文教学中“言文统一”呢?对于这个问题,刘老师提出“从文字本源来感受文言魅力”。文言文以其不同于白话文的独特“语言形式”,千百年来承载着汉民族文化的密码,蕴涵着汉民族丰厚的思想情感,其本身就是不同时代历史风貌、文化风情的绝好体现。刘文中以《六国论》中三个带有“灭”的词语——“破灭”“迁灭”“革灭”为例,这三个词,都有灭亡的意思,但语素不同,语义殊异。刘老师通过探寻“灭”前面的“破”“迁”“革”这三个语素的本源,辨析三个词语的不同,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体味作者用词精当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言的意味。此外,刘老师还举了《〈指南录〉后序》之用例,从“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一句中的“穷”字出发,和“贫”字进行区别,明确在文言文中表示没有钱时,用“贫”;而“穷”的繁体字是“窮”,表示人曲身在洞穴之中,比喻失意、困顿。因此,“穷饿无聊”写出了作为北宋重臣的文天祥,在遭受内外逼迫、多方通缉下的失意、困顿和落魄。如果我们忽略这个“穷”字背后深层的含意,只是简单的把它翻译成“贫穷”,则失去汉字所体现的文学意味,变成了单调的字词解释了。一言蔽之,文言文教学中适时渗透一些汉字的本源探寻,可以有效地增加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厚度,进而实现“言文统一”。

其实,每一个汉字其实都是汉文化的全息码,每个字的字义,词汇的意义,语法的意义,修辞的意义,表面的意义,深层的含义,都是从一个字里面的文化而来。朱光潜先生也曾提到汉字有两层意义:一是直指的意义,二是联想的意义。他认为“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幻莫测。”②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该关注到文字的联想意义,通过文言文中的“言”来读“文”,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很多学者都提倡从语言文字文化赏析的角度来实现“言文统一”。例如,王荣生、童志斌提出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地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③又如褚树荣老师提及的“从文字层面来渗透文化”的观点;李卫东老师在《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中也指出,要通过“咬文嚼字”来实现“言文结合”。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刘老师所提出的“从文字本源来感受文言魅力”和这些学者的观点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他为我们实现文言文教学“言文统一”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可以通过“炼字炼句”来实现“言文统一”。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表面上斟酌文字的分量,而要因“言”解文,扣住关键词句,重锤敲打,通过文字来斟酌文本的思想和情感,领会文章的精华。

【评析论文】黄雷《文言文教学“言”“文”结合途径探究——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第25期。

【原文提要】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有两种类型:一是工具性大于人文性的“标准型”;二是人文性大于工具性的“赏析型”。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观照生命未来的价值取向,就应该在具体教学中要做到“文”“言”并重,注重在解词析句中领悟文章意蕴,体悟文学、文化内涵;在探究文意时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具体路径有:一从文言词句入手加深对文章意蕴的理解;二从文言词句入手品读文本的文学意蕴;三从文言词句入手品读文本文化意蕴。

黄雷《文言文教学“言”“文”结合途径探究——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以下简称“黄文”)认为,从当下文言文教学的两种典型表现看,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握注“言”与“文”两者有机统一的关系。教学时,教师不是侧重文言文字词的讲解、句子的翻译和语法现象的分析归纳,让文言文教学“死于章句”;就是以文章诵读、故事复述、内容评点、思想探究、拓展延伸、写作等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性赏析,使文言文教学“毁于清议”。黄老师认为要做到“言文并重”,就必须注重在解词析句中领悟文章意蕴,体悟文学、文化内涵;在探究文意时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呢?根据黄文的观点,就是从“文言词句入手品读文本的文章意蕴、文学意蕴、文化意蕴”,也就是通过“炼字炼句”来实现文言文教学中的“言文统一”。黄文中例举了很多示例,体现了从文言词句着手对文言文进行文学性赏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例如,《项脊轩志》中的“前辟四窗”,苏教版教参的翻译为“前面开了四扇窗”,这也是对文意把握不清的一种误译。结合上文中的“室仅方丈”,通过数字计量单位的计算(古代一丈约为现代的三米),结合作者的居住地点,得出四窗”也叫做“四格窗”“四角窗”,这是在墙面上开挖出来的方形或圆形的洞,中间用“十”字木条或用砖块单隔成四个空间。通过这样的一个分析,学生豁然开朗,知道“前辟四窗”不是开了四扇窗,而是一扇窗,从而让学生更加明晰文意。此外,黄老师分析《秋声赋》中“夫秋,刑官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这两句话,作者分别从官制、四时、五行、五音、五方等方面作发挥,大事渲染,以突出秋气之肃杀、秋声之悲凉,为正面议论和抒情做了有效的铺垫。

对于这种认识及探索,不少优秀的语文教师也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朱震国老师执教的《为学》,抓住了关键的字词句来体悟作者的“所载之道”,比如对“吾一瓶一钵足矣”中“一”的分析,感悟出了贫者淡然的心态,甚至有无所畏惧之感,从而更好地体现本文的主旨。还有黄厚江老师对《阿房宫赋》第二段中6个“也”的教学,分别从“也”的语气、句子的结构来探讨文字教学的文化意味,体悟出宫嫔对皇上到来急切的期盼、喜悦、焦虑、失落又有一点无奈的心态。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循着以“言”带“文”的思路,着眼于“炼字炼句”处来实现“言文统一”。不过这些例子没有告知我们如何找到文言文中值得玩味的“炼字炼句”处,也没有指导我们具体该怎样做才能通过“因言解文”达到“言文统一”。但是从中我们可知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的重要性,其实这也是对一线教师专业素养是一大挑战。

当然,以“炼字炼句”为着力点,做到“言文统一”并不容易。黄老师在文中提出了一些相当好的建议。首先,希望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文本的人文价值对学生人格塑造、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其次,备课时要重视对文本中文化因子的梳理,教师可以追溯作家写作背景、作品的文化渊源,也要致力于从词句入手梳理教材中的文化因子。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抓住“坐”“箕踞”“壶”“觞”几个字,从训诂的角度,分析了这几个字的字源,从探究词义入手,解读出柳宗元的两次“醉”是完全不同的状态,作者游众山时内心是拘谨、战战兢兢的,游西山时物我相融,身心彻底放松。这样的课堂不仅生动而且富有文学气息。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中总结出“炼字炼句”的一些微观方法,比如分析汉字的字理,对字词进行训诂分析,既而在语法学上进行疏解;结合语句中的语境来推敲语词的语意;古今贯通,新旧整合,既而体悟词句含意。

所以,把握文本中“炼字炼句”处,循言入文,因言解文,是文言文教学中“言文统一”的有效路径。那么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炼字炼句”来有效达到“言文统一”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首先,在理念上,我们要树立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前景化”观念。所谓的“陌生化”理论,是指“文学语言的特殊之处,即其有别于其他话语之处,是它以各种方法使普通语言“变形”。在文学手段的压力下,普通语言被强化、凝聚、扭曲、缩短、拉长、颠倒。这是被弄“陌生”了的语言,由于这种与普通语言的疏离,日常世界也突然被陌生化了。”④所谓的“前景化”,由布拉格学派的穆卡洛夫斯基在其著名论文《诗歌语言与标准语言》中提出。他断言,“语言的诗学功能在于对言语行为的最大限度的前景化。”在标准语言中,人们对表达手段已经习以为常,仅关注所表达的内容。而在文学语言中,通过对标准语言的偏离,作者又重新将注意力吸引于语言表达上。由于我们必须比平常更努力更自觉地对付语言,这个语言所包容的世界也被生动地更新了。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我们应该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字大有意味。因此,进行文言文阅读时,我们需要有文字意识,抓住这些“陌生化”和“前景化”文字,体会它的文化意义。

其次,对于“炼字炼句”的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善用训诂分析文字,探究其“言志载道”。用训诂法来解析汉字,即通过分析字的形、音、义来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在《秋声赋》的教学中,分析“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一句时,通过对“惊”和“骤”两个字进行训诂分析,呈现两字的繁体字,解释两字的本义。

驚:形声。从馬,敬声。本义:馬受惊。

驟:形声。从馬,聚声。本义:馬疾步也

看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波涛夜惊,风雨骤至”,我们会联想到一群野马受惊狂奔的场面,我们会感受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能够体会到秋声的“形色”与“异态”。而《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译文“像波涛汹涌,暴风雨骤然来临一样”,这样苍白的翻译,只会导致原文中“美学要素”的流失。

(2)辨析意义相近的字词,体会其“言志载道”。 以《鸿门宴》中的一段话为例: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这两句中有两组意义相近的字,一组是“操”与“持”,一组是“献”与“与”。“操”字的常用义,表示手的动作娴熟,含有稳定不变的意思,与表示“惯常”意义相通。古代诸侯之间往来,捎带礼物是惯常的做法。“持”的常用义,表示手往上托,有“奉”的意思,显示态度之恭谨。从“持”字可见,当时刘邦虽心存灭项羽之心,但表面上还是要显出臣服恭敬的样子,所以用“持”字相当贴切。“献”与“与”两字意义相同,但为什么不说是“我持白璧一双,欲与项王;玉斗一双,欲献亚父”呢?可见刘邦的说话艺术之高。这些字词我们教学时不应该轻易放过,而要深入体会。

(3)体察独特的句式结构,感悟其“言志载道”。例如,《满井游记》第二段中的句子: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这段话短句居多,诵读时,语气稍快,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但细看之下会发现其中有两句长句,乍一看显得颇为突兀:

廿二日天稍和,

偕数友出东直,

至满井。

高柳夹堤,

土膏微润,

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

清澈见底,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

娟然如拭,

鲜妍明媚,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我们将文本的书面形式转换一下,其中句式的长短变化便清晰可见。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这些句式,短有其短的味道,长亦有其长的独特韵味。上述文本中的这两个长句中有很多虚词,假设把这些虚词去掉,效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甲)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如镜新开冷光乍出匣。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靧面髻鬟始掠。

(乙)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甲)(乙)两句的差别,就在于原文句式总共寥寥十几个(前句16字、后句13字)文字,却分别密集使用了5个、4个虚词。细加体会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相比较而言,这两句话中如果略去虚词,其节奏感显得局促逼仄,与文本作者面对眼前光景时的优游自在完全不相称。用上这些虚词,朗读起来节奏变得迂徐从容,与情境两相契合,真切地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心旷神怡、怡然自得,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如果王力先生所言:“这一类的助字,省去也可以;不省则更觉其顿挫有韵致。”——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时有意为之之处,当然也是我们阅读时要特别留意,要作细心玩味的地方。

总之,从“炼字炼句”处着手,细品语句,是实现文言文教学“言文统一”的一条有效之路。“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而“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结构的需要,在句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或对句子做语法方面的调整。这需要我们因“言”解“文”,在字词句的解读和赏析中,把握作者的“言志载道”,从而真正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达成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朱自清:《经典常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②朱光潜:《谈文学》,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

③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8页。

④王荣生,童志斌:《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⑤王荣生,童志斌:《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29期。

⑥〔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⑦周陶富:《从炼字、炼句、炼篇做起》,《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5期。

有效统一 第7篇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对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项目市场, 如何在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 更好的强化和完善成本控制, 从而做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施工质量有效地协调统一, 是所有项目钢结构工程施工企业的共同目标。

1 钢结构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

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 钢结构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那么, 如何保证成本控制, 既实现施工企业的最低成本又能保证钢结构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是众多施工企业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多年项目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经验, 在正确认识成本控制重要性的基础上, 又能够更好的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1.1 钢结构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要求

钢结构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于工程项目活动的各个方面, 从项目投标阶段开始, 到施工准备工作阶段, 再到现场施工过程中, 一直到最后的竣工验收结算阶段, 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和质量的控制工作。分别从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等4个阶段, 具体对成本控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投标阶段是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是企业取得经济利润的基础。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是编制竞争力强的投标报价, 进行项目成本的预测, 最终就确定合理的投标报价。在施工准备阶段, 必须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然后结合当地的市场行情和工程自身的特点, 合理确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 并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 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控制。

1.2 钢结构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 我国城乡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项目队伍也不断壮大。同时, 我国的项目施工企业也正面临着一次大的挑战、大的发展。

目前, 如何在钢结构项目工程中保证成本控制与施工质量的有效统一, 施工质量问题一直都不能被忽视, 在钢结构施工项目的开展中, 由于市场运行规则的不完善和少数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择手段, 在施工中偷工减料, 使用劣质的项目材料, 加之钢结构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控制能力差、现场管理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存在, 致使整个钢结构项目业中施工质量良莠不齐,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规范钢结构项目市场管理, 严把施工质量关的任务迫在眉睫。质量控制在企业经营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项目产品。由于项目工程施工具有涉及面广、施工方法不一、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的特点, 是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均会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纵观施工全过程,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所以在保证钢结构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的同时, 对这五方面因素的严格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钢结构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与施工质量的有效统一。

3 钢结构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与施工质量有效统一

在充分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钢结构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 因此, 应认真分析、对待钢结构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用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最大限度控制项目成本, 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1 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优化施工方案, 控制费用

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施工方案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 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和工程项目的利润。按照最优方案施工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 实现钢结构工程项目投入少、产出最大, 提高经济效益。

3.2 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严格控制各种费用

首先是人工费用, 人工费约占项目产品成本的10%~12%, 并且随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对施工期间所需发生的人工费进行控制, 要牢固树立起成本意识的概念。虽然降低施工成本的重点不在人而在于物, 但是如果施工人员素质低、成本概念模糊或淡薄, 必然会导致行动的错位、劳动生产率低下, 最终会使效益白白地流失。

3.3 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制定合理工期

严格保证施工的质量, 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在合理工期下, 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影响进度和工期的因素很多, 如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为了使这些因素转化为对进度工期有利因素, 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又势必对质量、成本产生影响。因此, 在安排工期时, 要注意处理工期与质量、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 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 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 保证工期, 降低成本。

摘要:钢结构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施工企业应该正确认识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以保证质量的同时, 能够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本文对钢结构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进行分析, 结合实践对钢结构项目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如何做到有效统一进行了分析, 分别从4个方面来阐述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希望能够给企业在钢结构项目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的结合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本控制,施工质量,统一

参考文献

[1]高建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2]董广红, 卓凡.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成本控制[J].经营管理, 2010.

[3]凌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 2009.

有效统一 第8篇

一、实现有效上课面临的主要问题———合理整合、运用教材资源的必要性

1. 我们学校是镇级的农村中学, 教材以外的校内教

育资源如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和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各种教育渠道相对匮乏, 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有效上课的实现。

2. 农村中学生知识面较窄, 社会实践经验较少, 各方面能力都不尽如人意, 影响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 农村学校的教师接受各级各类新教育教学理念培

训的渠道少,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采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活动, 出现了低效教学, 甚至无效教学。

为了克服外界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 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 合理整合、运用教材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已是势在必行。

二、实现有效上课的前提———合理整合教材资源

所谓“合理”是指所整合的教材素材, 是依据新课标, 从教学目标出发, 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所选择的教材素材对突出学习重点与突破学习难点, 表现出独特的支持性, 对正文内容起到明显的学习支持作用;选择的教材素材是学生感兴趣的, 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的, 它能增加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因, 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整合教材素材的具体方法如下:

1. 重组教材素材

教材中有不少素材是带有行为指导性的, 但教材素材指导原则性较强, 相对缺乏生活性和针对性, 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这样的素材要重新组合。如, 在“共筑师生情感桥梁”目题下, 教材在正文内容的前、后分别设计一个教学活动, 前面的活动以漫画的形式形象设计了三个情境:一是老师批评小鹏做操不认真, 小鹏认为老师在找他的碴儿!二是课堂上老师解几何题的方法错了, 我要不要跟老师说?怎么说?三是明明是教室值日生, 却被老师冤枉不打扫干净走廊垃圾。后面的活动用图表的形式设计了三个情境:一是指出老师的错误, 二是对待老师的批评, 三是被老师冤枉时。面对这三个待解决的问题, 要求学生讨论与老师沟通的方法。这个活动设计的问题涉及面广, 针对性不强且原则性较强, 增加了学生操作的难度。如果把两个活动进行重组, 就可以降低学生的操作难度。于是, 在前面活动原有设问的基础上, 笔者增设了一个问题:此时, 你怎样与老师沟通, 既能消除烦恼, 又能增加师生情感?把两个活动综合起来, 既有效发掘了教材素材的内涵;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发散思维。

2. 替换教材素材

对于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远离学生生活与知识背景的素材, 学生往往不太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在整合素材时可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素材去代替教材素材。如, 在《发掘自己的潜能》的目题下, 教材设计了“成功企业家用语言激励自己”和“一个孩子用沙子堆城堡激励自己”两个情境, 它们都远离学生的生活, 于是笔者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取代之。素材:刘翔,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用12秒91, 创造了中国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成绩的背后是艰苦的训练, 他以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美国跨栏王阿兰·约翰逊为学习榜样, 每天都进行耐力长跑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 刘翔战胜了自己的偶像。赛后记者采访刘翔的夺冠技巧时, 他说:“每次比赛之前, 我都会对自己说我相信我是最棒的!”设问: (1) 刘翔有哪方面的潜能? (2) 刘翔怎样发挥自己的潜能?

通过替换素材和设计有梯度的综合性问题, 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转换教材素材

教材素材从呈现方式上看主要是文字、图画等, 这样的素材给学生以静态感。教师可以活化静态素材, 真正使素材有声有色。如, 在《因礼仪而优雅》目题下“常规礼仪姿态”的教学设计中, 让学生在明确“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态”的要求和欣赏其图片的基础上, 请三位学生到讲台, 把三种姿态分别表演出来, 其余的学生都充当评委。通过表演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从而让学生的“知、行”统一起来。

4. 延伸教材素材

课堂小结是整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小结操作恰当, 能对该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借助教材素材进行课堂小结, 即对选中的素材作适当的延伸拓展, 可以使素材的效用最大化, 可以实现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知识转化过程, 也可以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提高教学效果。

如, 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的教学设计中, 用来进行课堂小结的素材是:小堂喜欢钻研电脑技术, 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都很聪明, 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他先攻击同学的信箱, 后又攻击一些知名的公司网站, 竟连连得手。正当他在电脑屏幕前洋洋自得的时候, 冰冷的手铐送上门来, 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笔者设计增加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小堂, 你将怎么做才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答: (1) 正确对待好奇心, 提高辨别觉察能力和抑制诱惑能力, 学会自我保护; (2) 遵守网络道德、友善待人; (3) 上网要遵守法律, 不做违法的事情。)

三、实现有效上课的落实———合理运用教材资源

1. 体验式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从而推动学习价值的认同与内化, 并进而体现在以后的生活之中。进入初中后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有了一定的新体验与感觉;教材出示了素材并配了相关的图画;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 再写出1~2条体验。如:进入中学后, 我还遇到的新鲜事, 拥有的新体验有: (1) ; (2) 。

2. 讨论式

一定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载体, 离开这些载体就会导致课堂讨论的形式化, 有些教材素材完全可以作为讨论的支撑点。如, 在“我给老师画个像”的教学内容中, 笔者选用的素材为: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讨论题:在知识的学习上, 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取代老师的作用吗?

通过介入具体素材进行讨论, 学生能做到有的放矢, 有话可说, 有效解决问题,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

3. 活动式

初中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 也乐于在活动中接受新知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活动式学习相对受学生的欢迎。根据教学实际, 活动式教学从类型上可以有动手型、动脑型和动嘴型。如, 在教学“感受家庭温暖”时, 组织两个活动, 一是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激励”, 二是学生写“给父母寄言”。通过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感悟式

学习中真正引领学生有感而发, 使学生的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目标。这些感想建立在一定的素材与情境中更现实。如, 在教学《诚信的智慧》目题下的“诚实与说谎”时, 笔者精选一个教材素材并增设一个问题: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 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但她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接诊的医生说:“你的病并不严重, 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问题是:从医生的行为中你有何感悟? (答: (1) 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 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 (2) 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 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 说些“善意的谎言”。这时诚实与说谎又是不矛盾的。) 通过活动, 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 同时较好突破了教学难点。

5. 友馈式

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起点。而学生反馈是比较真实的教学起点, 有助于全面、客观地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已有经验。我们只有关注了学生的现状与需要, 才能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如, 在教学“世界文化之旅”之前, 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三个预习题目: (1) 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什么来历?有哪些传统食品?有什么习俗? (2) 请你列举五个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 (3) 你知道哪些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东西?课前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有好有坏。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 笔者对本节课做了合理的定位,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活动, 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

有效统一 第9篇

《比尾巴》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设计理念]

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通过“比识字”“比朗读”“比写话”“比背诵”“比写字”,营造比赛氛围,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云、公”两个字。认识1个笔画“撇折”和两个偏旁“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答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走进比赛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一场比赛,你们想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板书课题)

2.小朋友,读了题目,你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比赛啊?(生:比尾巴比赛。)尾巴是轻声,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个读、齐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尾”字的下面是个“毛”字,好多动物的尾巴都是毛毛的。“巴”字中的竖弯钩像一条翘起的尾巴)

(课始以教师带领学生去观看一场比赛导入,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接着,揭示课题,教“尾”和“巴”两个生字的读音,牢记“尾巴”字形,知道我们观看的是“比尾巴”比赛。给孩子们创设情境,孩子们学习兴趣十足,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读词语,比识字

那么到底有哪些动物参加比尾巴比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比尾巴比赛吧!请小朋友们先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学生读后交流)

1.小朋友知道参加“比尾巴”比赛的都有哪些选手啊?

2.出示生词: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3.我们不仅要会读这些可爱动物的名字,还要把这些字都记住。

4.偏旁认字:猴鸭公

(1)猴是什么偏旁?我们上节课还学过哪个字也是反犬旁?(狗)

(2)公鸡的“公”,是上面是个什么字?所以我们称它为“八”字头。

(3)鸭子的“鸭”我们怎么记住它?(右边是“鸟”)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新学的偏旁“鸟”字旁。

(认识了动物名称中的生字“猴、松、鼠、公、鸭”;运用偏旁识字法认识“猴”,并通过回顾旧知,加以巩固。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学生发现“公”字上面是个“八”,教师乘机教授“八字头”;“鸭”字右边有个“鸟”,教师教学新偏旁“鸟字旁”。让孩子在发现学习中获得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5.讲“鼠”故事。因为古代的人非常痛恨老鼠牙齿,所以把鼠字的牙齿特别突出,下面是鼠的两个前腿、两个后腿和尾巴。

(利用“鼠”字象形字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想象中认识了“鼠”字。)

6.教学“伞”字。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伞”字的模样与我们生活中用过的“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伞”字上面的“人”就像伞的顶部,像伞打开的样子。

师:(相机画出其形状)你们看,上面的“人”真像伞打开的样子。谁来说说下面的部分像什么?

生:中间的一点、一撇、一横就像伞的骨架,那一竖就像伞杆。

(汉字原本就是一幅含义深刻的画,让孩子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字的博大内涵。)

7.动物们都急着要去参加比赛了,哪位小广播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小老师读带有生字的动物名称)

8.比尾巴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哪位小广播员能来完整地说说这句话?

参加比尾巴比赛的动物有()、()、()、()、()和()。

(本课有12个认读字,如果集中在一定时间反复读,学生定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足。采用随文识字,可以使一年级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在语言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字义。)

三、比朗读

(一)比赛读好问句

1.那么比赛的项目有哪些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去找找答案吧。

2.“谁的尾巴长?”(板书:长?)这句话有个问号,有问号的叫问句,问句的最后一个字读的时候要上扬。(标上上扬记号)

3.谁想来露一手读读这个问句?(个读,齐读)

4.“谁的尾巴短?”(板书:短?)“短”这个字,小朋友谁有办法记住它?给它找几个朋友。长短是一对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个读、齐读)

5.“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板书:一把伞?)这个“把”字,小朋友怎么记住它呢?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伞”字的模样与我们生活中用过的“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除了说一把伞,还能说一把什么?(一把尺、一把刀、一把扇子、一把椅子、一把枪……个读,齐读)

(用给字找好朋友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识记了“短”字,还扩充了词汇量,一举两得。在“把”字的教学中,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把”字,再用“一把______”的拓展练习对“把”字加以灵活运用。)

6.比一比谁是最佳小播音员,把这三个问句读好。

(二)比赛读好答句

1.那么比赛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2.师问:谁的尾巴长?—生答:猴子的尾巴长。(黑板上贴上猴子图片)

猴子的长尾巴有什么作用呢?猴子的长尾巴能钩住树枝,让猴子在林中自由穿梭。还能采摘树上的果子,非常方便。谁能读出猴子尾巴的长?

3.师问:谁的尾巴短?—生答:兔子的尾巴短。(黑板上贴上兔子图片)

兔子的尾巴短小、轻便,能让它灵活地逃开捕食者的捕捉。用处真大!谁能读出兔子尾巴的短?

4.师问: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生答: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黑板上贴上松鼠图片)

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松鼠跳下树的动画演示)松鼠的尾巴能帮助它在跳下树的时候平稳着地,起到降落伞的作用,所以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多有意思啊!谁想来读读这句话?(个读,齐读)

5.哪位小播音员想来读读这比赛的结果啊?(个读、齐读)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在这一朗朗上口的课文中,有为正音而读,有为比较而读,有为理解而读。这里抓住一年级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比赛朗读中,达到正音、比较和理解的作用。)

四、比写话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就让我们也来比比谁是我们班的小作家。

猴子的尾巴长,好像()。

兔子的尾巴短,好像()。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抓住低年级孩子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他们在有趣可爱的比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五、比背诵

同桌比,男女生比,小组比。

六、唱歌曲:《比尾巴》

领略了小朋友们朗读比赛的精彩,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比尾巴比赛,感受比赛的快乐吧。

(通过课文写的歌曲将愉快的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在歌曲中快乐地唱着歌,这比全班齐背效果来得好。)

七、比写字——“云”“公”

感受完比尾巴比赛的快乐,让我们再学会写几个生字宝宝吧。我们来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写字大王。

1.指导书写:比一比“云”“公”两个字哪里是一样的。(都有笔画”撇折”和“点”)

2.写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哪位小朋友能提醒大家?

3.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4.师生讨论评价,选出写字大王。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标达成的前提,真正落实还需教师在课中通过调控让全体学生有效习得。在写字练习中,发现问题,适时指导,保证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八、小结

统一通信需要真正的统一 第10篇

实际上, 这只是统一通信在国内应用的一个简单场景。作为一种综合的通信解决方案, 统一通信的目标更远大, 希望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任何渠道实现自由通信。

现代人的通信手段越来越丰富。Sage数据研究机构曾经发布一个报告, 称目前人均拥有四到六种不同的通信设备, 然而企业员工仍有36%的几率无法在第一时间与对方取得联系, 因为这些设备没有很好地互通。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调查, 由于缺乏统一通信手段, 仍有99%的企业无法对重大紧急事件作出及时反应。

早在十几年前, 国际通信与软件厂商就开始琢磨将不同的通信手段融合在一起, 经过不懈的宣传, 2003年统一通信市场形成。2006年微软和北电合作, 宣布发起统一通信运动, 带动了这个产业的发展。

目前, 国内统一通信市场上的主流供应商几乎都是国外IT巨头企业。就影响力来说, 坐头把交椅的是思科, 其次是微软和IBM, 北电和Avaya紧随其后。西门子、阿尔卡特、爱立信也表现不俗。国内企业中, 中兴等设备商和IZO这样的服务商也较为突出。市场上的代表性产品包括思科的CiscoUnifie dCallManage r、微软的Office Com m unications Se rve r2007、IBM的Lotus Sam e tim e以及Avaya的Avaya Com m unicationManage r5.0。可以说, 硬件设备商和软件服务商各据半壁江山, 不过现在大家开始提倡合作。毕竟, “统一通信”需要统一的不仅是产品。

真正的统一通信需要电信、软件、硬件和互联网产业的融合,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提供统一通信的全部产品, 而企业恰恰就需要这个。Avaya统一通信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MickyS.Tsui表示:“通过与客户交流, 我们发现用户更需要的是一体化的东西, 而不是某一单独功能。”

经济不景气促使CIO们寻找更低成本的沟通方式, 如基于IP的会议。电信业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对未来统一通信应用的发展是利好消息。过去电信运营商总是在为语音业务和VoIP业务之间的此消彼长而踌躇, 现在定位成综合信息服务商后, 更加认识到VoIP是大势所趋, 起码减少了统一通信在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 有助于不同产业间的融合。

而3G牌照发放后, 移动统一通信将比传统的桌面统一通信带来更多价值, 并让UC大系统更完整。考虑到3G技术所具有的速率高、支持全球漫游、多媒体传输以及保密性等特点, 类似于手机视频会议这样的应用也将被寄予厚望。2008年中国统一通信整体市场规模超过了51亿元, 同比增长62%, 据预测, 至2011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212亿元。

何谓统一 如何统一 第11篇

有专家主张语文以“工具性”为主,理由是数理化生等学科也包含人文因素,“人文性”不是语文的独特标志。主张以“人文性”为主的专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诘说:数理化生等学科正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故“工具性”更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有专家称应表述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有专家主张不如依然称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更有学者另辟蹊径,认为工具也罢,人文也罢,都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的本质是言语,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是言语习得。看来,关键不在对概念如何下定义,而在于找到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即何谓“统一”,如何“统一”,从而服务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当今有一些学者研究中国特色的书院精神,似可给我们对语文及语文教学的理解些许新的启发。

中国书院教育凸显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道”的追求有两个目标:其一,以“道”修身,完善自我人格;其二,以“道”治世,整顿社会秩序。“道”的追求是在个体道德完善的基础上,达到全社会的完善。书院教育是要将自我完善的人文追求与经世致用的社会关切相结合,这便是德性。这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一致。今天的语文教学同样要着意培养学生的德性,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与社会服务精神,这便是所谓的“人文性”。

中国书院教育注重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中庸》有言“尊德性而道问学”,朱熹注释“道,由也”,意即道的信仰必须建立在追求知识的基础 上。由宋代的程朱理学到宋明的陆王心学,对知识的重视扩张与深化为内心的“致良知”和外在的知行合一。清代的乾嘉汉学,讲究义理、考据、辞章,倡导“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精神。语文教学的所谓“工具性”,就是着眼于对知识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转识成智,融会贯通,让学生能自如地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书院教育体现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东林书院有闻名于世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戊戌变法,康有为之所以成为维新领袖、保皇党魁,因其学问渊博且立志执著,文辞华美并能鼓动人心。共和派的主笔章太炎更是博古通今,他的《驳康有为书》立论以经史为据,文辞渊雅,使当时的士大夫很受震动。邹容的《革命军》经章太炎作序,风行全国,不仅在校学生,甚至清政府官军也读得声泪俱下。辛亥革命前后,“立宪”与“共和”之争,通过报刊、演讲进行论辩驳难,人们可以看到其中所包含的学识与思想,看到当时的学者怎样体现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一致性。救国救民的人文关怀建立在学术修养和知识理性之上,知识追求以人文关怀为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有效统一】相关文章: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效统一05-24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统一战线理论知识教育有效性研究09-13

标准统一05-06

统一集成06-16

统一台湾06-19

统一07-21

协调统一08-13

辩证统一08-18

有机统一08-24

统一教学09-08

上一篇:东城国际下一篇:云计算的安全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