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现代企业范文

2024-05-21

和谐现代企业范文(精选12篇)

和谐现代企业 第1篇

传统企业以企业利润最大化、进而最大化股东利润为企业的惟一目标, 主张企业法律制度的构造应紧紧围绕该目标而展开。这种“股东利益最大化”引起了企业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周期性经济危机、大量工人失业、环境极度被破坏等。为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则认为: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企业目标之一, 除此之外, 企业应以维护和提升社会公益为其目标, 企业法律制度须在企业的利润目标和公益目标两个维度之间维持平衡。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社会是企业的依托,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实际上取决于与企业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社会责任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些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 尽可能地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愿望和要求。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包含:投资者、消费者、企业员工、债权人、政府、社会及环境等。因此, 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有如下六种:①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②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③对企业职工的社会责任;④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⑤对政府的社会责任;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要和谐发展, 首先应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 企业在对股东和债权人利益负责的同时, 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等的社会责任, 注重企业的经济绩效、生态绩效、社会绩效三方面的和谐统一。

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典型模型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 该理论强调:企业既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 同时也是一个生命有机体, 企业的孕育、成长、成熟、衰退、消亡过程是一个周期性过程。企业生命周期既是企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 也是企业发展变革的生命线。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经提出, 便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成为生物学、心理动力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形成了多个分支, 其中最有影响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仿生-进化论、归因论、对策论和阶段论。

仿生-进化论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的生命周期, 把企业当作一个生命体来看待, 把企业生命周期理解为企业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企业生命周期归因论, 采用系统的观点, 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 其兴衰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 而是系统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试图通过揭示决定企业生命周期的具体因素, 来找出改善和延长生命周期的方法。对策论依据企业生命体各阶段不同的特征、问题和影响因素, 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战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把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视为一个具有若干连续阶段过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这种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特征。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 阶段论影响最大, 吸引了大量学者的注意力。目前较有代表性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模型是美国学者爱迪思 (Adizes) 提出的模型Ⅰ (如图1) 、我国学者陈佳贵等人提出的模型Ⅱ (如图2) 和李业提出的模型Ⅲ (如图3) 。

美国学者爱迪思 (Adizes) 提出的模型Ⅰ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成长阶段和老化阶段, 形象地描述了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形态变化, 并将各个具体阶段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和死亡期。

我国学者陈佳贵提出的生命周期模型Ⅱ中, 用企业规模作为纵坐标, 分为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两种情况, 认为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诞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 并依次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图2描述了企业的三种成长类型:欠发育型 (类型A) 、正常发育期 (类型B) 、超前发育型 (类型C) 。其中, 欠发育型是指企业在建立时是一个小企业, 经过多年的成长与发展, 虽然其素质可能提高了, 实力也可能增强了, 但是在它们生命的整个延续过程中, 始终没有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正常发育型指小型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 实力增加了, 进而成长为一个大中型企业的过程。而超常发育型是指企业诞生时就是大中型企业, 成长的起点高, 实力强。

李业对模型Ⅰ和Ⅱ分析后指出:模型Ⅰ没有纵坐标, 无法以数量衡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另外, 各阶段划分所用的专业术语前后不一致。如成长阶段用生物学术语描述, 而老化阶段却用反映组织老化的管理学术语描述;模型Ⅱ的阶段划分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企业诞生后即进入求生存期, 求生存是这一阶段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或目的, 而不是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一种状态;二是企业生命周期最后一个阶段是蜕变期, 但在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都可能发生产品或实物形态的蜕变, 甚至发生企业经济形式的蜕变。在此基础上, 李业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模型Ⅲ (如图3) 。模型Ⅲ选择销售额作为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的纵坐标, 以企业生命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来界定阶段划分, 将企业生命周期依次分为孕育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该模型阶段描述中科学术语均采用生物学语言, 前后一致。并且, 它可以解释现实社会中企业的衰退实际上可以从企业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开始这一现象 (如图3中曲线A、B、C) 。

王鲁捷等人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 认为模型Ⅲ中仍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模型中企业孕育期的划分不规范、用销售额多少作为纵坐标不恰当、企业生命周期规律的进一步研究不深入。王鲁捷等人并认为, 企业的财务业绩是指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它从不同方面考究了企业的价值, 基本上能反映出企业成长的状况。在政府信贷、投资、税收、行业政策等宏观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可选择企业财务绩效作为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的纵坐标, 并提出了典型的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Ⅳ, 如图4所示, 将企业生命周期依次分为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3 生命周期下现代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综合实力, 如何才能全面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企业的实力有所不同, 因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也会不同。在此, 以阶段论为基础, 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探讨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1) 孕育期。

企业创始人经过市场调研和潜在客户关系分析后, 形成了创业的意图。当创业者做好企业创办的准备时, 企业就可能诞生了。这个时期企业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 也没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

(2) 初生期。

当企业正式登记注册后, 企业就依法成立, 进入了初生期。这是一个摸索、学习和求得生存的时期。由于企业刚起步, 资金不充裕, 客户关系非常脆弱。在企业的初生阶段, 维持企业的生存是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 必须充分考虑顾客的利益, 尽量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经济活动寻求使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来提高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积极的客户关系, 获得投资者的支持, 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企业员工采取适应型战略, 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和工作条件。对政府、社会和环境方面, 应满足其基本的要求, 遵守各项法规, 依法纳税。

(3) 成长期。

在这个时期, 客户关系的密切程度进一步增强, 客户价值也会随之提高, 企业应通过各种营销策略, 刺激客户更多地使用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充分挖掘客户的潜力。此阶段企业容易因为规模的扩展和疏于客户需求分析, 不能及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重组而陷入困境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 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主要为稳定客户关系和销售的增长,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规范组织结构。此阶段, 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已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满足, 应积极开拓新的投资, 维系好现有客户并开发新的消费。同样, 此时企业更加急需高层次研发和管理人才, 同时要加大现有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忠诚度。所以, 应强调经营管理以人为本, 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扩大员工权责、增加提升机会等方法来吸引高端人才、留住和激励现有员工, 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此时, 企业的经营理念应与时俱进,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积极履行政府、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 成熟期。

在这个阶段, 企业的主要客户关系和业务流程已经稳定, 产品销售额保持在较高和较稳定的水平。这时, 企业要做大量的客户适应工作来留住客户。这个阶段的企业管理已经正规, 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此时, 企业的目标应转向实现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 企业也已经体会到了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 应努力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互促进。在这一阶段, 由于企业各个方面相对成熟, 企业也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经营机制, 重心应是落实与监控企业履行各项社会责任的行为, 支持社区建设, 提供就业机会, 参与社会组织活动, 支持教育和慈善事业, 改善弱势群体的环境, 综合开发利用资源, 维护生态环境, 开发环保产品, 尽可能地降低和减少污染等。

(5) 衰退期。

由于需求的变化或竞争加剧, 企业未能及时调整客户关系和再造流程, 造成销售额下降, 业务萎缩。在本阶段, 企业仅能维护经济和法律层面的社会责任, 对伦理层次和慈善事业等社会责任已力不从心。

参考文献

[1]李业.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及思考[J].南方经济, 2000, (12) :47-50.

[2]王鲁捷, 韩志成.企业生命周期界定方法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1 (1) :55-61.

和谐现代企业 第2篇

XX路桥公司 XXX

在今年的一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打造优势年”大会上,公司经理王守河提出了公司全年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二次创业指导纲要》为引领,以‘打造优势年’为契机,努力开拓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建设一流企业,谋求更大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和行动,努力把自身构建为和谐企业,实现科学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构建和谐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建和谐环境,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自身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开拓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此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深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倾听职工的意见。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将这一观念落实到企业工作中,就要全面、深入认识“以人为本”的“本”的科学内涵。

就我们大庆油田路桥公司而言,首先,必须真正做到尊重职工、善待职工,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和职业生涯的成长,切切实实把职工当作企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全面提高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包括工资福利、民主管理权利、进修培训机会、事业成长空间及家庭生活条件)。更重要的一点,要从管理制度、用人机制及激励措施上,全面提高职工的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和敬业精神,对所有岗位的职工都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而不可有例外,真正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人为本”的“本”,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应该是使职工的职业本领不断上升,使这一“本”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而不致于由于职工跟不上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而遭遇淘汰。企业既是工作单位,又是生活的家,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和谐企业更要强调天和、地和、人和、己和,只有构建和谐企业,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它既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和谐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因此,打造“以人为本”的家园式和谐企业已成为我们路桥公司经营者的发展理念。

其次,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优势,闯出一条适合我们路桥公司发展的新路。当前,管理局把“打造优势”作为今年发展的主题,这也是我们路桥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是企业和职工的共同目标,这不仅能使职工切身利益得以提高,也是对各级领导能力的最好检验。然而,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功并非只取决于热情,“打造优势”也决不是一个口号,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才是检验“打造优势”的惟一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公司在制定规划之前,要精心考虑市场范围、竞争实力、企业所处的市场地位等,做好市场调查,运筹帷幄,再形成措施,稳步推进。

结合管理局“打造优势年”的总体部署,公司领导确定了在“打造优势年”活动中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这就是深入推进“全力打造“大庆路桥”这个品牌的优势。

我们大庆油田路桥公司现在辽宁,江苏,内蒙等省份都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并在外部市场赢得了很好的信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自身力量的整合和外部市场的变化,都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同行业从人力资源、技术、管理、市场开发能力等进行多方面对比和定位。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累的诚信服务观念。这些强而有利的条件为我们把“大庆路桥”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打造优势,提升能力”,就能够引导全体职工投身到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建立多元激励的管理体制,把企业建设成为一支积极向上的无缝隙交流团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使之真正成为“学习型企业”,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虽然我们在企业规模、发展能力、信息技术等方面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但在市场开发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所以综合判断,公司领导将我们的目标锁定在打造“大庆路桥”这个品牌上。也是我们要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不要把推进“打造优势年”这项活动一般化。今年是“打造优势”的第一年,这是打基础年,以后还要持续不断地开展这项活动,因此,“打造优势”是一项实际工作,也是我们物资集团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战略准备,决不能像一般性的工作那样进行安排。要深入分析,搞好对比,明确措施,落实责任,把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实,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建现代化班组 创和谐型企业 第3篇

选好用好班组长

中机建设:班组长在企业中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他们同时充当着生产现场指挥员和战斗员的角色,既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把各项生产任务落实到具体岗位的关键人物。近年来,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中机建设)工会深入公司所有一线班组开展大调研,研究了项目部管理现状,推动并协助公司有关职能部门起草和出台了《项目部岗位责任制》,对班组长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权限范围、绩效考核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与此同时,中机建设结合国机集团开展的员工技术比武、知识竞赛活动,将班组长的培训当作工会服务企业经营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中机建设是以安装施工为特色的建设企业。由于设备安装技术和工艺的复杂性,所需的工人劳动技能和素质都有一定要求。生产环境、工人素质的差异使得中机建设班组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班组六七十人,有些班组还不到10人,班组长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但中机建设都严格按照《项目部岗位责任制度》要求选用好班组长。如今,中机建设施工一线班组有200多个,正、副班组长300余人,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班组长的能力提升了,班组工作的开展就有了保障、有了成效。2010年5月,中机建设承建的缅甸柴油机厂项目被河南省建设工会授予“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全面推行5S管理法

中国福马集团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多年来,将5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可视化信息管理工作作为提升班组管理水平的抓手,充分利用与日本雅马哈合资资源,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的5S管理方法。

公司以《林海集团公司班组5S可视化信息管理推行手册》为指导,全面推进5S可视化管理。在班组深入开展创建5S可视化信息模范生产线以及5S金银铜牌活动,引导各班组深刻领会5S管理在班组建设工作中的先导作用,鼓励员工广泛参与。现在班组已养成每天班前或班后开展15分钟5S的习惯,各班组看板管理也取得明显的成效,做到5S活动常态化、物品摆放定置化、现场标识统一化、管理手段可视化、管理指标数据化、生产管理流程化、现场改善主动化、员工行为规范化、检查考核制度化和工作环境舒适化。

5S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改善了班组现场环境,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消耗,减少了浪费、失误和安全隐患,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还使得班组团队精神、执行力、精品意识、改善能力明显增强。

立足岗位创新增效

中国一拖:创新是班组管理的动力,班组创新必须落实到每个员工工作岗位上。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拖)自2007年以来,以构建全员创新体系为出发点,以打造知识型职工队伍为目标,在全公司职工中大力开展了以班组为基本单元的“岗位创新、岗位创效”活动(“双创”活动),引导班组职工立项攻关、岗位创新,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许多重点、难点问题。如:福莱格车身公司装备部职工李洛胜针对机罩运输能力低且容易磕碰致伤的突出问题,自行研制了立体挂装运输架,被公司以创新者姓名命名为“洛胜架”。又如:动力机械公司、建筑机械公司两位岗位创新创效业绩突出并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的班组长,其所在班组分别被企业命名为“王二栓班组”和“刘宏国班组”。2007年以来,中国一拖广大职工在“双创”活动中就查找出制约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问题26 135项,其中有17 568项经论证立项,已实施的12 175项实现降本增效近9 000万元。

中国一拖认真落实“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人本理念,建立完善了阶段与即时奖励、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牵引机制,有效激发了职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5年来,中国一拖共组织召开了22次“双创”活动总结推进及优秀项目发布会,相继对132个(次)优秀组织单位和246项优秀创新项目、330名“创新能手”、40名“创新标兵”进行了表彰奖励,用于班组职工岗位创新的奖金达760余万元。“双创”活动得到了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国机集团工会联合会和河南省、洛阳市总工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抓好培训促进发展

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苏美达技术公司钢铁事业部现有员工28人,今年上半年已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利润7 500万元,是苏美达优秀班组的缩影和杰出代表。

钢铁事业部着力为每一个员工搭建成长的平台和施展的空间,在加强业务拓展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培训体系。一是让业务人员通过深入市场前沿,加强与客户、钢厂的沟通,获取信息、增长见识;二是定期开展系列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内部研讨,全方位学习和掌握不同材种的专业知识,并持续提高业务团队对产品发展规律和价格波动趋势的判断能力。

近年来,由于业务量的迅速增长,新员工队伍也不断壮大。在这种情况下,部门大力倡导“师带徒”的优良作风,发扬“传、帮、带”精神,加强员工间的横向交流,老员工主动为新员工传播经验与知识,帮助新人进步,带动团队发展。一方面,按照“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工作要求,加大对新人的帮带和培养力度,通过指定导师、跟踪培养、岗位历练,帮助新员工尽快独当一面、迅速成长;另一方面,通过业务技巧培训、产品知识讲解、业务操作实践等多种途径,给新人提供成长的空间和土壤,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学有所用,用有所成,从而更好地树立自信心。与此同时,对于业务岗位的新人,钢铁事业部通过充分发挥考核激励这一“放大器”的作用,增强班组中新人的发展动力和进取意识。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成熟和经验不断丰富,部门队伍建设呈现出喜人格局,班组内人才成熟度和充足度持续提高,为公司的业务规模和效益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培育班组特色文化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把班组文化建设作为班组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班组文化,形成了良好的班组文化氛围。

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文化、科学规范的管理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积极为班组创建图书室等文化设施,满足职工的工余需求。鼓励职工通过参加社会各类技能培训考试获得证书,提高自身能力。努力为职工个人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通道,提供不同岗位的晋升机会,使职工看到长期留在本单位发展的良好前景,并在工作中拥有足够的幸福感、满足感。

重视职工职业安全,着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按照国家标准配备相关的劳保设备,并根据职工意见进行调整。投入一定的资金,对车间粉尘、噪音等进行控制,为生产车间增加通风设备,建立多功能活动室,开放空调休息室等。此外,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改善食堂伙食,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调整作息时间,实行加班轮休,确保职工获得充分休息。

加强班组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班组形象。各班组以6S管理为契机,组织文明生产,保持良好的班容班貌,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班组作风,树立良好的班组形象。对生产现场进行清理和整顿,合理划分工作区域、安全通道。做到安全警示标示醒目,各类工具摆放有序,生产设备干净整洁。

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各车间和班组经常进行篮球、足球、乒乓球比赛等活动,组织职工外出参观、旅游,以此增进职工团队意识,开阔职工视野,陶冶职工情趣,增强集体荣誉感。

广泛开展“职工文明小家”建设活动。通过活动,解决职工遇到的各种生活问题。比如:职工遇到的办理暂住证、子女入学、交通、计划生育、社保、生病住院等问题,都尽力帮助解决,体现了班组的温暖。

坚持实施三项原则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探索加强科研院所班组建设方面坚持“三项原则”,取得了较好成效。

坚持依靠职工原则。加强班组建设的根本在于职工。对于科技企业来说,班组主要是一个个课题组、一个个项目组,班组整体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班组内职工的能力和合力。中国重型院近年来努力打造职工学习成长的平台,建立职工职业生涯培训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系统的学习深造,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创新学习载体,营造学习氛围,使职工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提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坚持开拓创新原则。创新是科技企业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而课题组、项目组则是创新的基础。加强科技企业班组的创新能力一直是领导班子的重点任务。中国重型院始终要求班组在科研项目中要以创新为出发点,树立创新的目标,把“改变现状”深入到科研人员的设计思维中,使每一名科研人员打破墨守成规的惯性思维,哪怕是一条生产线的布局、一种材料的选用、一个零部件的设计都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装备要求有所改变,始终把创新水平和是否取得创新成果作为衡量班组建设的重要尺度。

坚持表彰激励原则。要使班组建设活动长抓不懈、持久有效,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表彰激励制度。中国重型院通过对优秀科研人员的表彰及奖励,鼓励职工向先进看齐、向优秀靠拢,始终保持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当中,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在创新中体现价值。

和谐现代企业 第4篇

1夯实民主管理基础, 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职代会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 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法定基本形式。职代会的召开, 广大职工代表参政议政, 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目标、优质服务以及生活福利等方面献计献策, 畅所欲言, 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1.1做好会前准备。职代会是职工想大事、议大事、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 也是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的有效途径。企业工会要在党委和行政的重视和支持下, 加强对职工代表的学习培训, 提高他们对职代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并充分融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来。要求他们要以对企业、对广大职工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投入职工代表大会。

对要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的文件和材料, 要提前发至代表组征求职工意见。

1.2注重提案的收集汇总与落实工作。提案工作是职代会履行职能的载体。是职工代表经过深入调查、反复论证、深思熟虑后郑重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是领导决策的实践基础。因此, 每次召开职代会前, 可以组织职工围绕大会的中心议题和任务, 做好提案征集工作。提案征集上来后, 迅速进行审查、归纳和立案, 分别转送到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落实和答复,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书面形式将落实情况返回职代会, 向提案人反馈和说明有关情况。

1.3以职代会为主体。建立规范的五星级民主管理体系, 要坚持落实基层分工会职工大会 (职代会) 制度。同时在班组实行民管会制度, 发挥好工会小组长作用, 争当班长好帮手, 吸引和组织广大职工参与管理。依靠职工办企业, 使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这也是职工代表大会以人为本, 和谐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

2构建民主管理平台, 规范运作集体合同制度

2.1进一步完善提高集体合同的内容和质量, 2012年3月我公司签订了新一轮的集体合同, 内容全面, 共12章65条。把本单位势动关系问题中的方方面面都涵盖到。

这份合同对促进企业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 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和谐,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2逐步建立理顺协商机制。协商谈判成功与否的关键, 是要看能否化解矛盾、沟通思想、和谐劳动关系。我公司高度重视运用协商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每次签订新一轮集体合同前, 都要召开平等协商会议。在规范建立的工作程序上我们的做法是“制订计划, 征求意见;起草合同, 协商谈判;职代会通过, 双方签字;上报审核, 公布生效”。实践证明, 这个办法在促进规范运作方面是比较有效的。

2.3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确保落实到位。我公司每半年都要定期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使职工的劳动权益, 如加班工资、休息休假、女职工生育假、劳保用品的发放、职业病健康体检、疗养疗休、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得到落实。

3深化民主管理内容, 扎实有效推进厂务公开工作

厂务公开是企业管理公开化、民主化的重要形式, 是保障职工知情权, 接受职工监督的重要途径。按照上级单位厂务公开的总体要求, 重点要把厂务公开工作放在“规范运作, 深化落实, 注重质量”上, 同时为了使厂务公开不断深入推进发展, 还必须做到“三个延伸”。

3.1在公开的内容上, 随着企业改革和形势的发展, 向一般性问题公开向深层次问题公开延伸。新的形势下, 职工群众一方面固然关心当前的切身利益, 另一方面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心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对事关生产经营的重点, 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 职工反映强烈的焦点, 容易引发内部矛盾的难点, 都应及时向职工公开, 让职工在改革中知道家底, 了解政策, 增强对企业的关心度, 掌握改革发展方向。

3.2在公开的程度上, 从公开办事结果向公开办事过程延伸。坚持企业重大问题不仅公开结果, 而且公开过程, 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上公开, 便于职工及时全面参与监督。2012年我公司评选表彰的十佳“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活动就做到了全过程公开。评比活动开始前, 公司党委、工会联合下发文件, 公布评比条件、评比程序和评比名额分配;在评选过程中, 公示各分会上报的候选人名单、家庭情况和事迹介绍, 并组织职工进行公开报票;评选最后, 公布每位候选人得票数, 拟表彰人员名单, 并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表彰, 发放奖牌。整个评选过程实行透明操作, 职工群众对评比方式和结果普遍认可且非常满意。

3.3在公开范围上, 逐步扩展和深化, 向部门、班组延伸。要注意及时推进厂务公开从公司一级向部门、班组深化, 不断加大基层单位厂务公开工作力度。要对厂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等做出规定, 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栏、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形式全方位实行公开, 形成任务公开大家干, 成本公开大家管, 收入公开大家看, 分配公开大家算, 评先公开大家选, 确保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积极构建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内部环境。

4完善民主监督体系, 努力促进和谐干群关系

4.1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民主监督体系。实践证明, 只有干群关系和谐, 企业才有凝聚力。因此, 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的机制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近年来, 我公司先后制定了《“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实施细则》《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实施办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以及岗位招聘、干部选拔、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公开制度。这一套制度体系起到了防微杜渐、关口前移和源头治理的作用, 有效促进了干部的廉洁自律。

4.2对党风廉政、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实行严格规范的公开。每年初, 公司党委均要在党员大会上报告年度党风廉政的情况;每名领导干部还要在职代会上报告自己廉洁自律情况, 这样就把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的情况置于广大职工的监督之下。同时, 对新聘管理人员和新提拔干部全部进行任前公示, 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

4.3认真做好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工作。每年初, 我公司都要对公司领导、中层干部和分公司经理分别在职代会或部门职工大会上, 进行集中评议和民主测评。每名领导干部首先对上年度整体工作进行述职、述廉, 然后由职工代表分别予以测评打分。这种办法促进了干群关系的和谐, 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新形式

5.1注重推行对话民主制度。要通过各个层面的座谈会、咨询会, 让领导干部与职工进行民主对话, 交心谈心。促进干群的双向沟通, 共商企业发展大计, 使各项工作更加民主化、公开化, 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

5.2认真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要通过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 收集职工的意见, 反映职工的呼声, 促使有关疑难问题的解决。每年我公司都能收到职工建议近百条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后勤服务等多方面的意见, 对公司决策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 同时也取得了广大职工共同关心企业发展、为企业出谋划策的良好效果。

5.3坚持全员参与民主投票评选先进的做法。把评先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使评选出的先进是广大职工普遍认同的先进模范, 建立起全公司职工共同评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浓烈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振坤.浅谈民主管理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J].企业与文化, 2008 (01) .

[2]袁祖立.论如何加强企业民主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04) .

播撒现代文明 构建和谐社 会 第5篇

大家好!

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

播撒现代文明 构建和谐社 会

著名的诗人泰戈尔说:“蜜蜂是花丛中啜蜜,离开时频频道谢,而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道谢的。”

是呀,生活中的那些浅薄之人,只会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而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却懂得感恩,懂得谦恭卑让,古有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恬淡;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也有孟子“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豪迈。他们无不用自己的行为向我们阐述文明的内涵与真谛。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诚,文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睿智,文明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宽和,文明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特色,文明是华夏儿女脉搏里跳动的血液,文明是你我心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社会需要文明,中国需要文明,世界需要文明。文明是人与人之间一条隐型的线,你拉的越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密;文明是一扇窗户,打开它,让阳光透进来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温暖;文明是一座桥梁,架起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几分信赖。

二战期间,德国进攻英国,本想从正面直接进攻,却因面前横着一块很大的草坪,且竖有木牌,写着不许践踏草坪。出人意料的结果出现了,德军真的没有从草坪上走过,相反绕远路进攻,更出乎意料的结果出现了,德军竟因此绕到英军后方一举歼灭敌军,也恰恰是这块木牌为德军创造了胜利的机遇,有谁能说这不是文明的造化呢?

在我们感慨文明之际,不经意却发现,随着经济的潮流,人们的物欲意、金钱观,在一点点淹没那宝贵的文明。于是有了随地吐痰之说,有了满口脏话之论,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言行: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对老师毫不尊重,说一些时髦的脏话,传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认真学习,在校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濮存昕的那段话: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就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触手可及。有时,多一份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分体谅;有时,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

所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一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我相信你,相信 在场 的你,更多的来发现,来释放自己文明的热情。

文明是体现一个国家国民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水准。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文明不能够冷眼旁观,更不需要豪言壮语,需要身体力行,从点滴小事做起。

和顺:现代文化和谐的旋律 第6篇

导游的介绍我已无法细听,我的耳朵里满是日机轰隆隆隆的轰炸声,“炸”得我心惊肉颤眼冒金星。那是1942年4月,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日军攻占了缅甸截断了盟国援军抗战的物资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5月日军侵入我国,太阳旗插上了我国包括腾冲在内的怒江以西大片土地。我的耳朵里满是太阳旗上扎出的刺刀扎进我华夏同胞肉体是那鲜血飞溅的嚓嚓声、汽油炙烤肉体的滋滋声、沙土下被活埋肉体最后的柔弱呼吸声和只有野兽才能发出的残忍暴虐的狰狞笑声,“笑”得我撕心裂肺怒火中烧。历时两年,侵华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恶。我的耳朵里满是正义之师奋起抗争和烈士英雄保家卫国力擒邪魔的怒吼声,“吼”得我热血沸腾意气风发。时间是1944年5月,为配合中国驻印军和盟军收复缅北建设中印公路的战斗,中国远征军奋勇发起滇西战役。右翼军第二十集团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强渡怒江天险,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逐步收复腾冲,将日寇压缩在县城内。在盟军空军的配合下,接着又以四个师的兵力与日军激战四十五日,歼敌六千余人收复了腾冲。收复腾冲之战,创下了抗日战争中全歼日军的战例,但建立了近五百多年的腾冲明代石城却在战火中毁于一旦。阴风森森,烈火熊熊,孤马悲鸣,被那触目惊心的残缺不全的还带有血腥味的战争遗留物包围着,我的双腿颤抖,心在一阵阵痉挛,剧烈的痉挛。迷糊中,我看到,被炮火毁灭了的腾冲古城废墟上,尸体成山,血流成河。

而今,一切的屈辱和惨烈已成为了过去,我们看到的是一件件遗留的抗战实物、一幅幅战地纪实照片以及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出来的文字介绍,它们在陈列柜里默默地诉说着入侵者的残暴和罪恶、描述着反抗者的正义和力量、悼念着为人类和平牺牲的烈士。一段悲惨壮烈的历史,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一次震撼心灵的洗礼。走出纪念馆大门时,我的情绪忽然平静了下来:战争成就了英雄,但战争更涂炭了生灵,硝烟过后都是血淋淋土地,胜利者的笑声也是无比悲怆的。贫欲和仇恨引来战争,战争带来毁灭,战争不停毁灭就不止。该清醒了,过去的已成过去,悲伤过后,我们需要做的是用文化的眼光来接受这一段血的教训,铭记教诲,理智地去缅怀一一历史需要尊重、人类需要和平、生命需要呵护。这也应该是把“滇缅抗战博物馆”建在和顺这块文化胜地初衷吧。

和顺是文化的和顺,中原文化、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相补相生和谐交融。明朝洪武年间,一批又一批中原地区的军屯戍边将士沿着山丘古道来到和顺安家落脚,中原先进文化也就此渗透进了这片毗邻缅甸、接近印度的蛮荒之地,促进了这里的急速发展。叮叮当当的铃声中,一拨又一拨负重的马帮攀行在“西南丝绸之路”上,来了去,去了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这里成了“西南丝绸之路”的一个要塞。马帮从中原驮来的物资和文化需要在这里歇息,从缅甸、印度等国家驮进的物资、语言、文化也需要在这里休整,勤劳聪慧的和顺人民意外地受到各种中外文化的熏陶,并经过他们的挑拣磨合,最终水乳交融在一起,也有不少和顺人民,受猎奇思想的支配,或遭生活所迫,他们源源不断告别父老,入内地、出海外,谋生、求学、经商,足迹遍及东南亚、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顺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侨乡,归侨和侨眷占全乡人口的70%,侨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一万多人。而今走进和顺,就仿佛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既有苏杭风格又显西洋格调的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洗衣亭、大月台、总大门等古建筑在全国古镇中独占花魁;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谱和宗族活动流传至今;七大寺庙人潮如海,佛、道、儒和谐共存;大量诗词、牌匾、对联、著作将六百年历史清晰地记录下来,丰厚的文化积淀养育了哲学家艾思奇、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庭、华侨领袖寸如东等一批又一批名商鸿儒和英才人杰。这里有着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的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成新社”和1 924年成立的“阔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 928年扩建成图书馆。进入图书馆,就是进入了一片书的海洋,七万多册藏书、一万多册古籍、珍本,既是和顺人民尊崇文化爱国进步的起源地,更是中国乡村文化的缩影。走进“大众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每一个人都被他严谨的学风、渊博的学识、独特的思维所深深折服。他的《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叉》引导了无数青年学者走上了进步的道路、革命道路,为我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蒋介石的高级顾问马壁都称赞“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胜攻城。蒋军一败如山倒,哲学犹输仰令名。”历经多少沧桑巨变,和顺人以自己超常的智慧使这些珍贵的古建筑和文物躲过了炮火战乱,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青山环抱,绿水环绕,杨柳含烟。洗衣亭里,勤劳的村妇幸福地搓揉着甜蜜的生活:石拱桥下,鸭鹅欢快地嬉戏着暖春的温情;柳堤岸外,荷塘飘香,稻浪泛波,牛歌悠扬。亭台楼榭与明山秀水相映交辉,雅趣盎然,一派宁静和谐、韵味无穷的农家田园牧歌画卷。

《中庸》和谐思想的现代意蕴 第7篇

一、《中庸》中人与人的和谐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中庸》倡导“和”,“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认为,“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庸不是一种僵死的概念,而是随时间、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时中就是“允执其中”,用中和的思想来管理事务,就要把握住“两端”,即矛盾的两个方面,坚持“中立而不倚”,“执两”目的在于“用中”。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将中庸与处事圆滑、两面派、老好人等贬义词相连,事实上,中庸绝非调和主义或折中主义,它不是毫无原则的顺从,相反,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智慧,是一种随时而中、执两用中的动态概念,是无过无不及的中行处事方式。《中庸》要求人们立身行事,合乎时宜,尽量避免“过”与“不及”的偏激行为。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或达不到都会影响到它的质,因此,《中庸》要求人们做事恰到好处,不走极端。时中还要求“忠恕”,这对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却不能与之相适应,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逐利思想成为最高原则,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国际冲突不断。一些市场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甚至为了满足某种欲望而甘愿冒险,陷入“现代社会流行病”的怪圈。在国际关系上,则表现为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压制。和谐社会包括文化的和谐,而文化上的和谐则是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倡导各种文明和谐共处,反对文明之间的相互牵制,因为这些都违背了“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的原则。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把握了“和而不同”的原则,是中庸思想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时行中庸之道,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形成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中庸》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庸》强调,人道应当效法天道,从中汲取有益之处,从而把握人应遵循的法则。《中庸》曰:“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值焉。”《中庸》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告诫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要尊重客观规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中庸》关于天人合一的阐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和谐自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倡导科学发展,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不仅关系到个人利益,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但近些年来,单向度地对大自然进行肆意掠取,透支了自然资源,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极度紧张,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南极空洞……对于自然的改造,一方面,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实践与自然发生作用;另一方面,人的活动又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要把握适度原则,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暂的繁荣,坚决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倡导以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庸》告诫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人类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如果违背或超越规律去从事活动,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人类应当从长远利益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维系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庸》中人的自我和谐

《中庸》要求人们做到慎独,即使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只有做到慎独,才能致中和、位天地、育万物。《中庸》从头至尾贯穿了一个“诚”字,“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诚是成物的前提,也是实现人与物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诚是人间大道,只有通过人的自我修养,达到“至诚”的境界,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该包括人的自我和谐,而人的自我和谐又包括身体与心理、感性与理性、知与行的统一。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合外内之道”的理想境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实现呢?要不断内省、修己,以达到“至诚”。“诚”来自于天道,是“五常之本,百行之原”(《周子通书·诚上》),“至诚”是中庸思想的最高境界,只有实现“至诚”,才能参天地、育万物,实现人道与天道的和谐统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心灵上并未得到更多的快乐,其实快乐与金钱多少无关,与人的内心相连,它源于人的心态平和,心态平和在于人的行为适当,行为适当则在于“至诚”。“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只有达到“至诚”,才能化育万物。人的自我和谐是外部一切和谐的基石,为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为实现人的自我和谐提供了外部条件,因此,人与自身的和谐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人民“尚和贵中”的思想对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了可借之鉴。中庸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它使天、地、人之间保持和谐状态,从而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中和境界。《中庸》的内涵非常丰富,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它关于和谐思想的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中庸》所阐述的和谐思想为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矛盾提供了可能,主要包括:“时中”是把握事物、处理矛盾的正确方法,“天人合一”是宇宙万物运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客观规律,“至诚”是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这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庸》,和谐思想,时中,天人合一,至诚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2]史少博.人的“自我和谐”[J].哲学研究,2007(2):118-122.

现代和谐消费观及其构建 第8篇

和谐消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渐凸现的重

大课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居民目前的消费在总体上已告别贫困进入了温饱阶段, 并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但是由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环境滞后、城乡消费二元结构加剧、资源浪费等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弊端日渐突出, 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消费中出现的问题, 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什么是消费和谐? 笔者认为和谐消费观是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念, 是对消费主义及其消费模式的批判和摒弃, 它在资源消费上凸现出公正性, 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 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消费:一是从消费者本身来说, 消费和谐是消费者本身消费需要的满足;二是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说, 消费和谐是消费者之间的消费差距的适度和合理;三是从消费者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说, 消费和谐是消费的可持续性。因此, 和谐消费就是符合人本能的要求, 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 从而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本质要求, 符合消费规律的客观要求的消费价值观, 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 应该说是到了一个非常关键时期, 和谐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应当看到, 在当前消费领域, 为什么消费者不敢放心消费, 不去消费, 因为消费者对所要消费的产品, 产生了不信赖。因此在消费中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2 不和谐消费观的表现

在我国目前的消费领域中, 存在着科学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不和谐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消费与自然承受能力不和谐

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驱使下, 人们无限制的追求经济增长, 极度扩大再生产, 毫无顾忌的消费自然资源、污染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多, 底子薄,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 高的资源消耗率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资源不可再生, 而赖以生存的人口数量却无穷无尽地增长。这对矛盾从根本上制约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是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 长期以来, 在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上是粗放型的, 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 资源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也相当突出。此外, 我国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的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这种不顾自然承受能力的盲目消费, 必然造成自然资源的匮乏, 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消费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和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的经济收入增加了, 很多人一掷千金, 挥霍无度, 讲排场, 显阔气。部分消费者在其消费行为中出现了忽视消费的实用性、功能性, 盲目追求奢侈豪华的消费倾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水平, 因此, 人们的消费应当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消费需求超过了物质财富的增长, 必然造成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 带来物价上涨, 货币贬值, 导致生产的非持续性。这种脱离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必然导致中国的经济畸形发展, 不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3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 越来越多的国外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 它们既丰富了我国市场, 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在现代生活中, 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人认为消费是个人的自由, 消费更多的物质是好事, 不断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和感官欲望的满足。他们认为, 攀比消费、炫耀性消费成为富有、身份、地位的标志。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观念不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一些富豪看到别人有一部新轿车, 即使自己不需要也要买一部, 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身份和地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 遇上各种喜事, 总是喜欢大肆铺张, 请客讲排场。同时, 在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虽然大学生普遍不具有经济能力或者说他们的经济能力很弱, 但是他们却在生活中追求高档次, 吃大餐、买名牌, 即使生活拮据也要千方百计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以求心理平衡。这些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 一方面, 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 另一方面, 也给自己带来了压力。因此, 我们要在增加物质消费的同时增加精神消费, 并逐步提高精神消费的比例, 建立一个坚实的精神基础, 提高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含量和人文品格。

3 现代和谐消费观的构建

3.1 要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起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

人的消费观对社会消费模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有了正确的消费观念, 才会有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良性行为方式。要牢固树立这些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 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杠杆加以引导调节。可以通过税收、信贷、政府采购等手段, 支持社会、家庭需要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通过低税收、低价格但高质量来引导消费者的决策, 而对社会发展不需要的产品提高税率, 压缩信贷规模, 间接提高成本价格来减少消费者购买, 同时对社会发展危害大的产品加大处罚力度, 一旦发现立即查封。

3.2 保持生产与消费有序增长。

从生产与消费的发展规律看, 人们唯有首先生产出在量上丰富多彩, 在质上又适销对路的产品, 才能不断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进而又能在自然生态资源方面不至于造成过度浪费。反之, 倘若生产与消费在结构上具有不合理性, 便会出现两种不良后果:一方面供过于求, 导致自然环境生态资源过度使用, 另一方面是供不应求以至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两种表现都不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 所以我们要保持生产与消费有序增长。

3.3 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在消费的经济环境方面, 必须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要求, 使国民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在消费的政治环境方面, 必须符合“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要求, 即在消费领域, 消费者的权利和权益要得到保障;在消费文化环境方面, 必须符合“诚信友爱”的要求, 实现科学、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在消费的自然环境方面, 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使消费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 使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自然, 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绿色、文明、理性的消费观念的建立。对提升全民族的生活质量, 提高全民族的消费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3]洪大用.关于适度消费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 1999.

[4]徐战.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和谐消费[J].江汉大学学报, 2006, (1) .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现代价值四维之思 第9篇

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蕴, 为处理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维范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谐思想首先表现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就人与自然关系而言, “天人合一”意指生态伦理思想上的“天”与“人”的关系。在这种意义上, “天”指的是自然界, “人”即人类自身, “天人合一”是指自然界与人类有着统一或协调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整体, 二者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主张尊重自然, 爱护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的价值。

“天人合一”这个思想虽然起源很早, 但这个概念首次出现于宋代思想家张载的《正蒙·乾称》, 他在文中指出:“儒者则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进而主张“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西铭》) 意即民众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兄弟, 宇宙万物都是我的亲密朋友, 人与天地万物有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儒家早期思想家虽没有直接提及这个概念, 但其很多学说都蕴涵了这一思想, 如“天地生万物”, “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认为天地人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儒家思想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 人类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孔子提出了“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的论点, 主张只用鱼竿钓鱼, 不用大挂网拦河捕鱼, 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充分反映了古人合理利用自然, 善待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儒家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而且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点, 提倡尊重生命价值, 兼爱宇宙万物。 (1)

道家主张自然主义思想, 主张回归自然, 不脱离自然, 与自然和谐为一。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了“人法自然”的思想, 主张“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与自然相一致、相协调, 不能违背自然, 更不能破坏自然的和谐。庄子提出“万物与我为一”、“天与人不相胜”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天和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可以突破自我的局限与自然感通, 达到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和谐程度。道家思想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是人对自然的顺从, 强调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追求“天人和谐”的思想。由此可见, 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明确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其一部分, 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 而不是对立的。亦如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所言:“在人类的任何一个历程中, 我们都属于一个单一的体系, 这个体系靠单一的能量提供生命的活动。这个体系在各种变化的形式中表现出根本的统一性, 人类的生存有赖于整个体系的平衡和健全。” (2)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整体和谐思维, 从事物发展的全面性出发来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天人合一”本身并不简单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但却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为现代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维范式, 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就中国目前而言, 出现了大量的生态问题, 污染严重, 环境恶化, 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虽然以牺牲资源环境作为代价, 可能在短期能够创造一些财富, 但实则是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要借鉴传统的生态伦理观, 在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 应该抛弃过去那种盲目地开采、滥用自然资源的发展观,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对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 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 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和过度地开发自然。在对待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性资源问题上, 应合理使用, 永续发展。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 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 达到“天人和谐”的目标。

二、中国传统“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为整合现代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价值取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个人与社会是内在统一的, 人是社会的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马克思曾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 人就是国家、社会。” (3) 意即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社会的运行与前进也离不开个人。因而, 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既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 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古今中外,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条件下, 人们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也不尽相同, 但其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 即“天下大同”。“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人所憧憬的一种理想的和谐社会状态, 是古人构筑的没有阶级、没有等级制序、没有压迫的理想国。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 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儒家主流思想主张人性善, 因此要求通过道德修养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礼之用, 和为贵。”孔子认为礼的作用, 是用来调节人与群体关系的, 其重点在于群己和谐。孔子还主张“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顷。”认为只有“均贫富”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 政权巩固。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礼运》中描述了一个重诚实、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的“大同社会”的蓝图。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所著的《大同书》, 则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 人人平等, 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皆反映了儒家追求和谐的社会理想。道家以“小国寡民”为梦想, 主张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 宽大为怀, 人人“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的和谐社会蓝图。庄子在老子“小国寡民”的基础上, 提出了“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庄子认为, “至德之世”的理想社会是“山无蹊隧, 泽无舟梁”, 大自然处于原始状态, 人人“织而衣, 耕而食”, 人人劳动, 人人得温饱。墨家的和谐社会理想, 是以“爱无差等”为理想, 倡导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墨子·天志中》提出“刑政治, 万民和, 国家富, 财用足, 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便宁无忧。”主张“兼爱”天下, 废除一切等级亲疏关系, 才能建设绝对平等的社会。

以上所述的“大同社会”理想, 产生于封建小农经济社会, 是古人对残酷的现实社会批判与抗议的理想产物, 与现实存在着巨大差距, 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 但它却反映了人们对和谐富足的“大同社会”的梦想和追求, 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 调解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

当今和谐社会追求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其实质在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 经济利益多元化, 已成为现实。社会贫富差距程度的拉大, 出现了一批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 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活力。从一定意义上看, 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 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中国传统文化“大同社会”理想关于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 主旨即是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社会利益和谐, 儒家“均贫富”思想倡导的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助于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 引导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 解决利益矛盾, 维护社会团结。道家主张“无为”的思想, 以及墨子“兼爱”天下等思想, 都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反对社会利益两极分化现象。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 把构建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

三、中国传统“以和为贵”的处世精神, 为协调现代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伦理规范

人际和谐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也是实现其他一切关系和谐的纽带。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以和为贵”的精神, 提倡宽和处世, 与人协调, 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

儒家主张“爱人”, 即由爱亲人扩展至爱一切同类。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的思想, 并把“人和”思想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 主张“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提倡宽厚处世, 协和人我, 追求人际间的和谐。孔子提倡“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友善, 虽然人我之间可以不同, 但要以和处世。孔子的学生有子则曰:“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强调礼制与人际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孟子主张, 人们之间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提倡相互帮助。

道家和谐思想提出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宽和处世, 即宽容、尊重、尚和的友爱精神。宽容与尊重是中国人际交往的美德。老子说:“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六十六章) 倡导“知足”和“不争之德”, 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民间有许多俗语也肯定这种原则:退一步, 海阔天空;小事不让人, 大事难做成。中国人在与人意见不一致时, 提倡尊重, 并在一定空间内宽容, 这也是一种非常策略和善良的尚和原则。

墨子提出:“凡天下祸篡怨恨, 其所以起者, 以不相爱生也。” (《墨子·兼爱中》) 意指一切祸乱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 “不相爱”归根结底是一种单纯的“利己观”。为解决这一问题, 墨子提出了解决方案, 即“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墨子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应相互理解, 相互关爱, 而唯以“兼相爱, 交相利”为道德准则, 想他人之所想, 急他人之所急, 方能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 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然而, 在现代社会, 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破坏了人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 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传统和谐思想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提倡“以和为贵”、宽和处世等和谐友爱精神。这对于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 各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矛盾扩大化, 一些人把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作为价值导向。在此不良价值观指引下, 为一己私利, 做伤天害理之事比比皆是, 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各种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个人主义价值观片面发展必然导致利己主义, 而极端利己主义是当前社会利益冲突的最根本的思想根源, 也是威胁和谐社会建设的最根本的思想根源。 (4) 因而需要发挥思想文化、道德规范等的作用来沟通人们的情感、调解人们的行为、整合社会关系。尤以传统“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道德精神为指导, 倡导以集体主义等为核心的价值观, 抵制利己主义思想。

在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方法上, 要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 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 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 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 应当互谅互让、友好协商, 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四、中国传统“正心修身”的精神境界, 为培育现代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了理想导向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的问题上,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身心健康, 而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谐, 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目标。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个人的修养, 认为“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综合体现。传统和谐思想主张人之身心和谐, 修身养心, 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正确处理物与欲的关系。注重“正心修身”的精神境界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大学》) 是以“正心”达到“修身”的境界, 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 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 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道德准则, 把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完善人格的人作为根本, 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可以看出, 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与人格修养提高的基础之上, 它通过提高个人自身的道德与人格修养来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道家思想强调身心的统一和谐, 包括人的内心以及人的思想与行为表现的和谐。老子哲学中所提出的主静说和庄子所提出的超脱说, 这些思想都可以用来有效地调节人的身心和谐。“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居。” (《老子》二章) 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伦理精神。道家的养生观是建立在少私寡欲的基础上, 并以淡泊名利为基本特征。老子反对纵欲, 也反对禁欲, 主张“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 (《老子》六十四章) 主张保持和发扬人原有的素朴的自然本性, 提倡返朴归真、敦厚朴实, 反对浮华轻薄。认识到贪欲多私是罪恶的根源, 亦是身心不和谐的根源。

佛家的“因缘和合”、“中道圆融”的和谐观, 虽然都谈到了天人、人际关系, 但更侧重于身心和谐。在身心关系上, 佛教提出了“心净则佛土净” (《华严经》) , 认为只有内心的平和清净, 才有外在的和谐安宁。佛教还提出了著名的“六和敬”思想, 即“身和同住, 口和无诤,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华严经》) 。现代佛教则提出了“心灵环保”, 以心灵清净来促进自然的清净。佛教主要是从净心修性出发, 以心灵和谐来促进世界和谐。

以“正心修身”为精神境界的传统身心和谐思想对现代人的心志调节、培育社会主体的理想人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 由于市场经济过度膨胀, 利益原则逐渐成为主导, 人们无所顾忌地索求, 失去了“修己”与“内省”精神, 导致个人欲望膨胀, 人格异化, 心理失衡。因而, 超越自我的束缚, 正确处理义与利、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培养现代人的高尚人格, 提高精神修养, 是造就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传统伦理思想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强调通过“修己”与“内省”而化除私欲, 以义利统一作为修身的基本原则, 以道德自律作为修身的基本途径, 使人生脱离物欲满足的低级趣味而进入理想人格追求。以修身养心, 实现道德自律和内在超越, 从而达到身正心和。

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关键在于解决人心理和谐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5) 这一论断强调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安定, 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健康、和谐。保持心理和谐, 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 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 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心理状态, 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具有重要作用。对人与人和谐而言, 心理和谐的人在人际交往中, 能够平和待人、诚信待人、真情待人、以己推人, 能够在帮助他人、尝试付出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 增强社会凝聚力, 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对人与社会和谐而言, 拥有和谐心理的个体, 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 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形成与该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 自觉遵守社会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树立和实践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 努力推动社会有序发展。对人与自然和谐而言, 心理和谐的个体, 能够善待与人类共同存在的生物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 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对造化怀有敬畏之心,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发展。

上述思想, 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 由于传统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 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 现代社会在吸收这方面思想时, 应当进行现代转换, 使其融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这对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健全个体的身心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儒家、道家、墨家、佛家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从多层次、多方面对和谐思想进行了深刻阐发, 尤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以及人自身和谐的思想, 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现代价值

注释

1 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学林出版社, 2005

2 [美]巴巴拉·沃德.只有一个地球[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1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4 张小平, 张建云.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 2007

传统武术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10篇

传统武术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民族瑰宝”,是中国武术的根,是中国武术的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传统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它内外兼修,术道并重,集技击、健身、医疗、娱乐等功能于一身;它历史悠久、动态发展、绵延至今、筑成体系;它既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又有鲜明的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征。近代以来传统武术受到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巨大冲击,其文化流失非常严重,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和困惑。因此,为了传统武术的伟大复兴,制定传统武术的发展战略已成当务之急。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3 研究结果

3.1 中国传统武术是追求和谐的训练方法

3.1.1 内练外练相结合是中国传统武术训练的共同原则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那就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1],许多拳种把各自不同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概括在这句话里。内练指的是内脏器官,也就是机能,外练指的是对运动系统的锻炼,是体能。对于追求胜负的运动,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来说,追求的是不断突破人体的极限,追求人体体能的不断超越,而这也可能会造成机能和体能不能和谐发展,过度追求体能会造成对机能的损害,同时使人的体能状况会在出现高峰后迅速下降的情况,也就是这种竞技优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因此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往往是非常短暂的。

那么看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内练外练中,体现了哪些问题。(1)传统武术在唐宋时期就提出了内练外练结合的方法。这说明中国早就意识到了机能体能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点与现代训练方法是完全吻合的,这说明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理念不仅不是落后的,而是超前的。同时中国武术追求的不是短时期的竞技优势,而是追随着年龄增长,竞技优势得以保持甚至持续增长的完美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内练外练是从人一生的机能状态和体能状态的变化规律着眼提出的训练方法,而不是为一时之胜负。(2)“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内练一口气”中气指的是元气,如何针对人体生理规律的变化内练,武术提出了多种训练方法,如站桩,即是其中的一种,丰富的桩功练法[2](如浑元桩、无极桩、两仪桩)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和独特的内容。(3)“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仅仅是概括性的一句话。不同的拳种有各自的内练和外练的方法,每个阶段如何内练如何外练,怎样结合,各自有怎样的比重,如何调节,也就是说,各种拳术以不同的方法追求中国人理想中的竞技状态,而每一种拳种各自的训练方法又是成熟的,系统的。

3.1.2“内三合,外三合”[3]说明的也是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

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合指的是外表肢体的和谐状态,体现在不同的拳种里,就是不同的外表身法规范要求,如太极拳讲“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提顶、吊当、腾挪、闪战[4];八卦掌讲三顶、三扣、三圆、三真、三抱、三垂、三月、三挺[5]等等”各种不同的拳种有自己不同的外三合的要求,但它们有共同的目的,通过规范的形体外表的不断训练,达到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技法的最高要求,思维、意识、内在的力,外在的力达到自动化和最优化的状态。通常所谓的眼高手低即是心、意、气、力不能相合,水平越高,自动化的速度越快,结合的力量越大,也就出现了所说的“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一个拳势是很多人都学得会的,但能够运用到“打遍天下”,就是做到了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同时,“合”意味着习武者通过武术的练习希望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

3.2 中国传统武术体现中国人的和谐观

中国传统武术是训练原则和方法中蕴含了武术所追求的终级目的———和谐。它们是:注重机能和体能的和谐发展;注重竞技优势与时间的和谐发展;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注重各拳种在共同指导原则下不同具体训练方法的和谐发展。这就使武术贯穿人的一生,力求突破人体生理规律追求胜利,同时追求健康,并且在不同拳种器械上体现了各自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技击特色。它是历经千年,已经发展到完美的格斗术。它是从各个侧面追求完美的格斗技术。武术是中国人以超越技术的理念去研究技术。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武术与奥运

既然武术是发展到极致的完美的内容丰富的格斗技术。武术技术已是攻防格斗技术集大成者,武术的理念和奥运理念“更快、更高、更强”是一致的,因此武术的技术应是极易被奥运接受的。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武术不是从现在的竞技套路上体现奥运精神的更快,更高的,作为攻防格斗技术,它是以“更强”来体现奥运精神的,强并不是指力量,而是指格斗中战胜对手的技击方法和技术技巧。在武术庞大的体系中,像前面讲过的,在不同的训练方法下,各种不同的拳种、器械都有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技术、技巧。这部分内容才是武术与奥运的契合点。

人们已经把武术仅仅看作是近年来普遍流行的一些拳种拳术,如太极拳、长拳等。由于武术是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的技击术,在以技击为核心的基础上,武术也衍生了其他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重视武术不同的价值功能。实际上,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是武术的健身价值。以健身为目的的武术必然成为近年来武术最外显的部分。即使是体现攻防格斗含义的太极拳,人们更多的是看到它的健身价值,早在王宗岳的《十三势行功歌诀》时就提到“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6],已经把太极拳的作用定位在健身上。但真正符合奥运要求的体现“更强”的武术项目,却是目前不流行的却能充分显示技击技术的项目。

4.2 一个关键的问题———武术的发展

鉴于前面分析中提到的,各种不同的拳种都有自己的成熟的系统的训练方法和特色的技击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讲,各个拳种是自成体系的。对武术中某个领域的精通都需要耗费几乎是毕生的精力。因此,任何人对武术的了解,都不可能是全面的。即使某个领域,某个拳种的行家,也一定有他所不知道的大量武术内容。凭借个人的力量提出武术发展的决策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客观事实。所以,一方面要注重武术的理论研究,拓宽理论研究的视野,不把理论研究的目的放在短期的一些目标上。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支持不同拳种的开展普及活动。

即使近年来人们重视武术的健身价值,表演功能,但其攻防格斗本质特征是永远不能放弃的。我们可以全方面的发展武术、健身、表演与其他艺术的结合等等。但应始终把着眼点放在深入挖掘武术的技击价值,技击方法,技击器械,技击规范,把技击手段多样化,在技击上作更多的尝试,挖掘,才是武术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3]李成银.中国武术咨询大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4]沈寿.太极拳论谭[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5]编写组.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浅谈现代城市发展与“和谐”建筑 第11篇

一、“和谐”建筑理念的具体意义

中国曾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农业是中国发展的核心,农民在一块土地上开垦耕种、施肥,一块块生地变成了熟地。人们对土地充满了感情,他们了解地上的一草一木,每一块土地都是他们最好的伙伴。在这种长久的人文背景下,自然会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自然,他们的骨子里就充满了和谐的基因,相对保守的“和谐”变成了东方文明的传统优点。

“和谐建筑”的理念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和而不同”,第二个层次是“唱和相应”。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是指相异因素的统一,“同”是指相同因素的统一。我们赞赏前者,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第二个层次“唱和相应”,讲的是相异的因素怎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新书•六术》上说:“唱和相应而调和”。这是讲音虽有高低不同,但有主次、有节奏、有旋律地组织起来可成和谐的乐曲。先人的智慧给我们以启迪,有助于建筑师开扩设计思路,提高创作境界。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继承发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

当代,人们更希望创造一幅“人在建筑中”的充满生气的和谐画面。例如,在传统理念中,标志性建筑是有形的,并且普遍以建筑形体的高大为终极追求;而在新时期中,标志性建筑不再拘泥于死板固定的模式,而被不断注入更为多元与灵活的元素。以建筑形态为例,设计师不再局限于高楼或塔形结构规划,花形、伞形甚至许多抽象的不规则形状开始进入人们视野。标志性建筑逐渐成为一个被符号化了的时代精神表征,其范围也日渐扩大。可以预见,公园绿地、室外空间都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具有引领意义的标志建筑。笔者认为,应扬弃以往观念中的标志性建筑往往只是“被人观赏”的载体,建立人与建筑和谐才能是新时代的需求。例如,“城市家具”是指包括交通环境设计和街道设计在内的公共设施设计。随着地产社区的发展,公共设计引申到社区环境设计,设计师们也开始注重各种各样的“社区家具”。除了社区座椅、自行车存车架的常规配置外,更多关怀弱势群体的设置,如夜晚地面光标识、街道凸凹铺面走道和适合轮椅行走的坡道等都在不断地细化。这些设施不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而真正能够帮助呵护身边的老年人和身体不方便的人群。

二、“和谐”建筑理念的“五大需求”

在“和谐”的建筑理念中,把人与环境、单体建筑与整体规划、居住与游息、建筑与绿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宜人生活、工作、学习和发展和谐协调的人居环境,使居住区达到空间环境符合人居活动需求、生态环境有利于人居生理需求、视觉环境兼顾人的心理需求、智能环境适应现代信息发展需求、管理环境满足人居方便需求的“五大需求”,建设健康向上的新生活。通过建筑创新多样性、人居生活多样性、景观欣赏多样性,创造充满活力的人居环境。

室内是最重要的人居空间。许多“现代化”建筑出于种种原因,外窗完全不能打开,或者只有很小的可开启面积。这就完全失去了其通风换气的基本功能,不仅造成能源消耗的增加,还给居住者带来诸如空气质量恶化、室内环境不可调节等种种烦恼。使外窗可开启,且可由居住者自由开关,这是营造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环境的最重要措施。

建筑运行能源的70%以上都用于建筑物室内环境控制,即温度,湿度,室内外通风换气,和室内的照度。不同的室内环境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建筑物的服务水平,也就是建筑物所提供的室内舒适度。使其更接近当时的自然环境条件,就可以最大可能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而减少对机械方式和人工制取方式的依赖。这是营造低能耗建筑、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而不是过分依赖人工照明,即可获得最适宜的光环境,又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还可减少由于人工照明增加的室内产热量,降低空调排热的负荷,这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建筑模式。

室内空间“留白处理”让房子自由呼吸。用中国画留白的简洁手法设计空间布局,和谐处理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让室内外通透,或减少不必要的隔墙,使室内空间一体化,形成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尺度适宜的自然流畅空间,让居住者更多地获得阳光、空气和户外景色。同时,要欣赏建筑自身的美。虽然复杂的吊顶、墙面装饰的堆砌,可以打造出奢华的形象,但是,减少二次构造的规模是降低能耗的最好途径。高品质的绿色建筑可以利用空间、尺度、光影、材料形成更有力度的美。尤其是在大多数城市公寓和现代别墅里,四白落地的空间,更容易塑造一个纯净的“和谐”环境,给人宁静、放松的心境。

绿色建筑,是需要尽可能少的能源的建筑,使用环保材料、环保方式建造的建筑,是经久的建筑。绿色建筑善用材质,以加强建筑的保温性能,节约能源。建筑的节能与保温,取决于外墙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建筑的材料。它们的构造形成了建筑的“肌肤”,如外墙的厚度、材料是否隔热保温、保温层的设置是否科学有效,都能改善室内的温度,保持舒适,从而降低能源消耗。虽然在盖房时投入相应增多,但从长远看更经济实用。而有些房子,需要长时间开空调,才能维持室内温度的舒适。

绿色建筑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能源危机以及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而发展起来的。节约能源和减轻环境问题的需要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创新,延续至今。要界定绿色建筑并不容易,关于哪一类建筑可以被归为绿色住宅有着诸多说法。目前,对此概念基本达成的共识是绿色建筑的场所、设计、建构、修复与使用均符合节能方针,在它们的使用周期内有着良性的环境与社会影响,且是经济的。

绿色规范为建筑工业提供了一套好的指导方针。除此以外,由于利用当地劳动力绿色建筑造价经济,它为人们提供可以支付的住宅、确保建筑的场所适合社区的需要,因而也适合社区的广泛需求。绿色建筑要求一套关系建筑每个组成部分与建筑整体的方法,同时考虑到它所处的环境与社区。这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方法,要求建筑者、建筑师和设计师进行创意思考、在工作的全过程中使用系统整合。

虽然仍处于幼年阶段,但绿色建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在这个被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不断增多的健康问题所困扰的时代里,建构经久、节能、减少浪费、降低污染、促进健康的住宅,意义重大。

和谐现代企业 第12篇

《论语》中的师生相互了解,都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对方。孔子熟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弱点,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了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作出相反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原因在于冉有平时做事优柔寡断,需要壮胆;而子路勇于作为近乎鲁莽,需要适当地引导。孔子了解他的学生,却并不因此而厚此薄彼,而是针对各人的特点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身的完善,扬长避短。不仅孔子了解学生,孔门弟子亦能对老师作出十分到位的评价。《论语》中记载的颜渊、子路、子贡等人对孔子的评语,虽各有异同,却都反映出他们对老师为人治学的独到认识,并且,了解越是深入全面的学生,往往更能认识孔子及其学说的伟大之处,从而领悟学术与为人处世的真谛。颜渊曾喟然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也许这是众多弟子对孔子的评价中最精当的一条,也是颜渊之所以成为孔子最得意门生的原因之一。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是因材施教与尊师重教的前提。而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往往学生对老师的学术理想知之甚少甚至没有了解的愿望,有时甚至只是一味希望从老师那里拿到一个较高的分数,而忽视了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忽视了学习乃至学术的真正意义。在这样的前提下,难以形成和谐的学术氛围,师生之间的隔膜最终会影响到教学乃至学术的发展。

孔子对学生的深入认识显然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我们不禁要问,他了解学生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大致可以归结为两条:第一,是“听其言”。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因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而“听其言”,一是被动地听,二是主动地与学生交谈。例如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让颜渊和子路“各言尔志”,子路的回答即是那句著名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而当子路表示“愿闻子之志”时,孔子也给出了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在同弟子的交谈中,不仅能耐心听取弟子的想法,也乐于给出自己的见解,在看似随意的闲谈中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第二,是“观其行”。在发现宰予昼寝这一言行不一的行为后,孔子曾表示:“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擅于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行动,以此得出更为全面可靠的认识。总之,孔子能做到深入学生之中以了解学生。

孔子不仅擅于对学生“听其言,观其行”,其自身更能做到“知行合一”,把自己提倡的思想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和一言一行中。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也能用“仁爱之心”关怀学生。颜渊死后,孔子“哭之恸”,别人对此感到不解,孔子回答道:“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满口大道理的“圣人”形象,而是一个脉脉温情的亲切长者,他的心中亦充满常人的悲喜。这样一位亲身践行学术理想与人生追求的老师,又怎能不深深影响和感染他的学生,促使他们在崇敬之余,心甘情愿地追随老师的足迹,树立同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难怪孔子会说颜渊“视予犹父也”。

《论语》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论语》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学术至理。在《论语》中常常会出现师生围坐、共同探讨的画面,师生、同门之间为各种观点争论、反驳、质疑而无所顾忌。孔子不以师长的权威压制学生,也不因为自己的博学而轻视学生,而是赞成让学生“各言其志”,而评价对于自己的言论“无所不说(yue)”的颜渊,却发出“回也,非助我者也”的感叹。因此孔门弟子对老师虽然崇拜,却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不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不会损害师道尊严,反而会带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与钦佩。孔子周游于陈、蔡之地,在最困顿的时候学生们依然追随着他,正是出于对老师人格与学术双重魅力的折服。并且,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谦虚谨慎、博采众长的治学风格,推动学业的精进,带来诸多启发,实现教学相长。孔子在鲁哀公六年经过叶公家时,叶公向他请教关于孝道的问题,在谈到叶公家乡一个孝子时孔子说:“我们家乡的正直人跟此人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也就在其中了。”子路听后到孔子居室直截了当地指出孔子的错误,他说:“正确的道德标准应当是非分明,而不应互相隐瞒过错。不然,怎么理解表明人的美德的名言——‘闻过则喜’‘有过则改’‘大义灭亲’呢?”孔子被子路问得语塞,但并不生气,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称赞了子路的正直坦率,承认自己的失言之错,并请他转告叶公。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学生之间那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好风气。孔子重视学生对教师的帮助,他与学生之间经常对一些问题进行争论,自己也自我批评,承认错误,善于听取学生意见,促进了师生关系。日后儒家学说的惊人包容力也许正发端于此。

面对今天少数地方出现的尊师重教成为空谈的现状,《论语》中的师生关系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能够促进其产生对知识的敬畏,匡正学术风气。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意识,已经成为当下素质教育、情感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

《论语》中的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师生之间,还体现在同门弟子之间。孔子对待不同的学生,无论是平民出身的曾参父子还是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无论是穷困的子张还是富有的子贡,无论是对自己恭恭敬敬的颜渊还是敢于指责反对老师的子路,都能做到平等相待,对错分明,从不厚此薄彼。孔子判断对错向来对事不对人,客观地评判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他不因为欣赏一个学生而忽视他的缺点,也不因为学生在某件事或某个方面的失误影响其他方面的评价。比如孔子赞赏子路的“不嫉妒,不贪求”,子路听说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孔子便又说,仅仅这样,怎么能够好得起来?孔子能从每个学生身上找出优点加以肯定,比如他把弟子分成几类:品行优秀的是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有政治才能的是冉有、子路;擅长外交应对的是宰我、子贡;精通古代典籍制度的是子游、子夏。老师的客观精神无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发掘其自身价值,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老师教诲的领悟与实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得知宰予昼寝后,孔子感叹道:“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而颜渊常常“退而省其私”,自己刻苦钻研并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有所发挥,终于博得孔子“回也不愚”的赞赏。师生之间的最佳状态便是相互促进,如果只是老师单方面地努力传授知识,学生对此毫无钻研热情,举一不能反三,久而久之,即使再认真负责的老师也会失去教学热情。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两方面,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老师传授知识,学生用心学习,以体现对老师的付出的尊重,师生关系才会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孔子与其弟子的关系亲密如同父子,但他们还是很注重言行的得体,并未因此而失去对彼此礼节性的尊重,这样才能保持师生关系长久的和谐。在《述而篇》中子贡想询问老师对两父子争夺卫国君主之位的看法,他并没有直接发问,而是借用伯夷叔齐试探孔子对卫君的态度,巧妙地解决自己的疑惑,同时避免了正面的争论。而《先进篇》中,孔子在和曾晳、公西华等人探讨人生理想时,面对子路的自大,孔子当面只是微微一笑,事后曾晳问起,才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双方都要注重言行得体,恪守一定的礼节。在《述而篇》中孔子说道:“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学生主动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孔子强调“诲人不倦”,但“诲人”的前提是学生懂得基本的礼节,表现出对老师起码的尊敬,即要讲“礼”。

孔子心目中的“礼”是内心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当然也应该体现在师生关系之中。而在当今,媒体曝光的学生对老师种种无礼的行为,各种蔑视、诋毁甚至是侮辱的事件,让我们看到其背后暗示的种种危机。虽然我们早已脱离那个视师道尊严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论语》中的师生相处之道对于营造和谐氛围仍有颇多借鉴意义。毕竟,即使再亲近的关系如果失去对彼此的尊重,也会变得无处附丽。

《论语》向我们展现了两千五百年前的师生关系,反观现实,它启发我们思考的同时更引起不尽的反思:孔子极力推崇周礼,以此作为立身和约束弟子的行为规范。按照周礼的要求,等级制度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所以我们可以推知,当时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森严、不可逾越的,尤其是学生对老师,是应当绝对尊重的。然而《论语》中却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今天的我们,正在努力营造和谐社会,与《论语》的时代相比,师生之间失落了什么,需要我们从历史沉淀出的经典中寻回?这应当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命题。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2].徐志刚《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王少孚、李玉峰《和谐社会视阈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上一篇:农民增收的几条途径下一篇:故障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