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

2024-07-05

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精选12篇)

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 第1篇

一、知识性障碍

1. 语音方面。

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省略、不完全爆破。在英语连贯发音过程中, 单词的发音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 即很多单词说出后, 与它们原来标出的音标不一样, 这种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音的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的省略、失去爆破等。

弱读:正如我们在讲汉语时, 一句话中的每个词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 而是有轻有重, 一般地说, 弱读并不是通过声音高低, 而是通过弱读形式来表现的。

同化:连贯的说话或朗读并不是以单词而是以短语或句子为单位。单词在一个短语或句子中, 因前后与其他词相连, 在发音时相互影响, 产生了同化。例如:I’m glad to meet you[aim'glæd'tu:mi:tju]中的['mi:tju]常读成['mi:t∫u:]。Did you see him['didju'si:him]中的['didju]常读成['did廾u]。

连读:对于短语或句子中相邻的词, 若前一个词的末尾是辅音, 后一词的词首是元音时, 则可连续。例如:Take a look at it.['teikəlukæti]

音素省略:在某些多音节单词中, 非重读音节中的元音[ə]或[i]可以省略而使用音节简化。例如:factory[fæktəri]可读为['fæktri], university['ju:ni'və:siti]可读为[ˌju:ni'və:sti]

不完全爆破:由于后面辅音的影响, 在发爆破音时, 仅在口腔中形成阻碍而不送气, 接着便发下一个音。例如:I don’t know.[ai dəun (t) nəu];I can’t see it.[ai'ka:n (t) 'si:it]。需要指出的是, 语音变化是语流中的自然现象, 而非人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 往往对此重视不够, 因而学生朗读或说英语不够自然, 汉语味很重, 这样在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讲的英语时难免感到困难。

2. 词汇方面。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语言学家WILKINS有一句名言: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 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无法传达。语言学家TEREL认为:只要掌握了足够的词汇, 即使没有多少语法知识, 外语学习者也能较好地理解外语和用外语进行表达。这足以说明,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众所周知, 掌握词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在听力材料中, 往往遇到一些关键词, 或者全然不知, 或者一知半解。这时, 你会感到陌生的词汇影响你对听力内容的领会。

二、非知识性障碍

听力的非知识性障碍也不容忽视。它通常指录音机音质的优劣、听力磁带的清晰度、环境噪音的影响以及听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学生不良听力习惯及归纳综合、推理判断、记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不强, 更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非知识性关键因素。教学物质条件可望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得到不断改善, 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却只能靠学生自我调节。在听录音时要保持良好状态, 心情放松, 大脑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 需要学生长时间自觉地去意识, 去调节、去控制, 最后养成一种下意识的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

1. 语速。

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影响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 这是显而易见的。据曾做过的教学调查结果表明, 有50-70%的学生认为听力难的原因在于录音速度太快, 跟不上。实验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采用同一篇材料, 用不同的语速对两组被试进行测验, 语速为每分钟70个词的一组被试理解率达65%的学生所占比率为68%;而语速为每分钟105个词的一组被试理解率达65%的学生仅占20%左右。英国BBC广播电台播音速度约每分钟180个词;美国之音 (VOA) 特别英语节目 (Special English) , 其播音速度大约每分钟100至120个词;我国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教材《新概念英语》 (New Concept English) 第二册录音的语速大约每分钟120个词左右。由此可见, 我国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听力要求的语速 (第二级目标的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 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经过训练, 应该是能够达到的。若规定再低于这一语速, 并对学生按低于这一语速的标准进行训练, 将无助于培养优秀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 听力习惯。

从教学调查及与学生的个别交谈中发现, 学生听一篇连贯的短文或对话时, 有部分学生总是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 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不断地思索, 总想着这些个别的词或句子;此外,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所听材料, 而是借助于中文, 中间经历一个“心译”过程, 似乎唯有这样才能理解, 才算理解。这些习惯,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大敌。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 一方面具有相当的难度, 另一方面也不一定有必要。一篇短文并非每个词或每个句子都提供同等价值的信息, 在听报告或讲座时, 这一特点就更为明显了。事实上能够听懂大意, 领会说话者的态度, 掌握主要信息就可以了。在听的过程中, 若把感知到的声音在心中译成中文, 无形中就增加了理解的中间环节。这样, 听者要跟上语速, 其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3. 归纳、综合、记忆的能力。

做阅读理解时读者无法控制作者所使用的句子结构、词汇及篇幅, 同样, 听力理解时听者也无法控制说话者所使用的句子结构、词汇及语速。因而, 长期以来它被认为是一种领悟式、被动吸收信息的技能。其实不然,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要求听者在短时间内注意力高度集中, 充分调动自身的联想、判断、记忆、归纳、分析、综合等协同作用。因此, 从这一意义上说, 听力理解也是一种积极的能力。在这过程中, 由于存在听力内容的题材、体裁、词汇、语言结构、语速等方面的不可控制性及不可能随意地重复所听内容等特点, 其难度较之阅读理解大得多。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对策 第2篇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对策

随着对英语单词、词组、句的掌握,英语阅读能力及习惯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阅读速度慢和理解能力差等现象使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大为降低.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阅读的障碍进行有效的分析,授之以法,从而提高其阅读效率.

作 者:冯凌 李文凤 孟强 作者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21刊 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AERONAUTL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24(1)分类号:H319.3关键词:高职学生 阅读障碍 阅读能力 对策

如何解决初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 第3篇

【关键词】听力理解障碍;听力理解;训练策略;初中英语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Rivers)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我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我在初三学生中做过一次关于听力测试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近50%的学生以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是听力理解,38%的学生感到每次考试之后听力部分是最没有把握的。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我想就此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听力理解障碍

(一)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语音障碍: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sheep---ship,house---horse.

语速障碍: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英语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有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三)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来学习外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Thanksgiving,Chriatmas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四)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一)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二)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份。“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三)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四)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的重要。目前,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他们又有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级就应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积极性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同时不否认听力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适时给予表扬。如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方式,看谁反应迅速,答得正确性。

总之,提高听力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并会听。多听,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好的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提供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能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训练与娱乐相结合,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相信心血不会白费。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袁昌寰.中学英语学习策略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宋安莲.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M].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2).

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分析与对策 第4篇

既然听力是如此的重要, 那么, 我们农村中学生又做得如何呢?很多学生感到困惑, 因为在听力方面, 他们既花了时间也花了精力, 而听力水平却没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下面笔者就影响听力理解的障碍及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听力障碍

1. 留守一族倾听能力缺失。

为了尽快富起来, 农村中学生的父母一方或父母双方进城打工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已达到了百分之二十。这些农村中学生一般由爷爷奶奶照管。我们称这些学生为留守一族。留守一族的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加之隔代教育以及代沟的影响, 他们往往变得性格孤僻, 缺乏独立能力, 不易相处, 不愿与人合作交流, 在语言学习中, 倾听能力更是缺乏。

2. 信息闭塞, 新生词汇掌握滞后。

农村中学生相当一部分住在偏远的山区, 他们远离城镇,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而语言生活生机勃勃, 新生词语大量涌现, 这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生对新生词语的掌握总是滞后。

3. 基础知识薄弱。

语言基础知识是学生听时获取信息、解码信息、运用信息的前提和基础。农村中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方面也相对薄弱。

4. 文化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对西方文化缺少必要的了解, 势必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

二、对策

1. 加强倾听能力的整体性训练。

首先, 要选准教材、话题。在研究学生思维特性的基础上, 用征集问题的方法来发现他们对教材的兴趣和疑点。征集疑点以后要整理疑点, 分类梳理, 设计母题, 安排子题, 从包容力上考虑最有凝聚力, 最能激起连锁反应, 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材料。

其二, 要激发学生倾听期待, 缩短倾听距离。要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倾听期待, 围绕材料有目的有重点去听, 不平均使用力量。如在听对话或独白材料之前, 可以让他们思想上准备好听相关情节发生的时间、地点, 主要人物、情节的起因、大概经过以及结果等。

其三, 促进学生倾听互动。倾听不是单一的, 我说 (听录音) , 你听, 而是娓娓道来, 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智能。

其四, 加强倾听反馈, 倾听训练一结束, 应马上校对答案, 及时反馈。

2. 大力倡导语言生活的和谐。

相当一部分语言学家认为, 网络语言是21世纪语言的发展方向。因此, 我们要大力倡导语言生活的和谐。一是关注新事物、新观念, 比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磁浮列车、超女、反恐、愿景”等等。二是关注已有语言的形式变化。

3. 夯实语言基础知识。

语言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所有的听力材料包含了若干英语词汇、短语、句型以及语法现象,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强化输入和灵活运用, 给学生搭建良好的运用平台,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我们还应该想方设法训练学生良好的记忆技能和方法, 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记牢一些词汇、短语及句型。

4. 关注文化意识。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且, 从小至单个的词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上都体现出文化内涵来。因此, 我们要关注文化意识, 运用注释、比较、融入、体验等方法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录像、网络等媒体直观地获取相关的信息, 还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英语简易读物, 这些读物中不仅包括了大量的口语化的表达, 而且包含了大量文化方面的内容。

5. 采用灵活多变的听力训练方法。

倾听过程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倾听能力和技巧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磨炼出来的。倾听能力的培养是把其感受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既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阅读、写作、说话的训练进行, 也可以指导学生在收听英语广播和收看英语电视节目等课外活动中进行, 还可以安排专门的听力训练。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 应根据不同的目标, 要求, 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方法来训练学生求同析异、识正辨误的能力和注意语言在表达上的衔接转折, 照应反复的能力。常见的训练方式有:

1) 听问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听力注意力和倾听判断力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它要求学生对各类问题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判断。

2) 听写训练。这既能培养听知注意力, 又能培养听知记忆力, 既有利于语言的输入又有利于语言的输出。

3) 听后复述。听后复述可以使刚刚接收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 加深印痕、防止遗忘。

4) 听记训练。听记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录的能力。

5) 听辨训练。听辨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倾听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6) 听测训练。听测训练就是由前面听到的话来推测听力材料后面大致要出现的内容或根据听力材料推测说话人的身份、意图、事情可能的结果等。

7) 听后感训练。就像读后感的练习形式一样, 听完一个材料后, 让学生立即发表个人的看法和感想。这种训练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 第5篇

民族地区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障碍分析

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成了大势所趋.那么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是否可行?本文通过对我校及广西师院部分学生所作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得出结论:在民族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推广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是可行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我们在这一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克服障碍、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启发,并探索出自己特色的自主学习模式.

作 者:彭晓兰 彭霞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年,卷(期):9(12)分类号:H319.3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 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障碍分析

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 第6篇

关键词:英语听力 障碍 对策

一、学生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主要障碍

英语听力课,正如教学大纲所表明,是对学生着重进行听的基础技能训练。从表面看,这种技能似乎只是听的技能,而实际上,它包容了词汇、语法、语音、语调、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人的记忆能力、概括能力、语言的测试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诸多能力的集成体。可见,影响学生英语听力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在听力教学实践的亲身体会,笔者认为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习语掌握不够

英美人士常把流畅和符合语言习惯的英语称为idiomatic English,由于习语比较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因此,要掌握好一门语言,对它的习语的学习是不可忽视的。例如:

M:Will Professor Benson ask you to make up your physics exam?

W:I don’t knowI’ll cross that bridge when I come to it

Q:What is the woman planning to do?

AGo across the bridge

BMake up her physics exam

CWait and see what happen

DPlay bridge

正确答案是C,可许多学生却选择了A或B。经了解,学生是受对话中句子表面结构的迷惑,单从表面理解,完全不知道cross that bridge的真正含义。可见,学生如果对英语习语掌握不好,在听力过程中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似乎对所听到的词句都懂,却不懂说话人的意图,从而导致误解句意。

2对上下文的关键词不敏感

许多学生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不是语法知识不够扎实或辨音不清,而是不知道该怎样抓文章的大意、关键句或关键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听音时,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每个词、每个句子以及所有的细节上,甚至遇到生词仍苦思冥想,受其干扰,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无法连贯听完对话或整篇短文;(2)对关键的信息一听而过,不习惯作必要的记录,因此听了后面忘了前面。例如:

M:What are you reading,Betty?

W:Oh,I’m trying to work out what caused the earthquake in Mexico in 1985

Q:What is the woman reading?

AA history book BA geology book

CA geography book DA chemistry book

正确答案是B,关键词是earthquake。但仍有些学生只抓住把Mexico,而想当然地选了C。

3语音基础差

许多学生普遍反映,刚开始上听力课时,听到一连串的语音,却只听懂个别的词,有时似懂非懂,领悟不了文章的意思,感觉很吃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知识差,单词拼读不正确,不能根据发音从句子中准确识别单词;(2)不熟悉美音,从没接触过听力课。据了解,大多数学生进大学之前都没上过听力课。再者,平时上课学的、用的均是英音,也不大掌握一个词还有很多种读法,而现在所采用的英语听力教材多是美音读音。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听音中的困难;(3)不懂语调变化,即在说话或朗读时,同一个句子往往由于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的不同用不同的语调。例如:

M:Rita can certainly play the piano well

W:Oh ,you have heard her play?

Q: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The man was sure of himself

BThe man had played the piano himself

CThe man hadn’t heard Rita play the piano

DThe man wasn’t a good pianist

很多学生选了A,他们认为certainly是关键词,却没注意到女士说话时所用的语调。女士说的句子虽然是陈述句语序,却用的是升调,说明她对男士所说的话表示怀疑,因此正确答案是C。

4知识面窄

听力材料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教育、科技、风俗等各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知识面有限,缺乏对文化历史背景的了解,在听力训练时,他们容易造成听懂了单词,却不理解内容,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或是不懂单词,不能根据文化背景知识做出推断。例如在《大学英语(听力)》第四册第6课passage2有这样一个问题:

Q:What are the little girls dressed in on Doll’s day?

AThey are dressed in plain clothes

BThey are dressed in traditional costumes

CThey are dressed in fine silk

DThey are dressed in white garments

题目是与日本的风俗有关。“偶人节”也称为“女孩节”,在节日里,3岁至7岁的女孩都穿上传统的和服,在父母的陪伴下去神殿祭拜,家里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偶。在做练习时,有些学生就根据文章中“They themselves are dressed in elaborate kimonos”的意思,由“精制的”推测出是真丝制成的,因而选了C,其实真正答案是B。

5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动机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和严重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很难自始至终集中精力。一方面,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低落,满足于现状,易产生被动应付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心理素质差,许多学生水平低,又希望在不长的时间内,大大地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以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但又不主动地学习,没意识到应根据自身水平采取从简单到复杂,从听到吸收消化的过程来提高听力,并持之以恒。因此,一旦在短时间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上课时仍听不懂听力材料,就产生急躁、自卑抱怨等不良的情绪,以致注意力分散,对听力材料越来越不感兴趣。

二、教学对策

以上几个方面是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问题,真正地提高听力水平呢?英语教学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注重英语基础

听力理解是一种接受性技能,语言速度及其特点由讲话者控制,听话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要想不断提高听力,必须克服语言难点,特别加强语音听力分析和实践。也就是说,在听的实践中,对音的同化、连续、弱读、重读、省音,语流、语调等的听力训练是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年要把好语音关。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所说的话。例如,句子重音的功能是突出句子中较重要的词来传递某种信息,从而表达说话人的意思和感情,而语调的功能是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意图和情感,语调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同。

2增加正式听音前的活动

为了减少词汇在听音过程中所造成的障碍,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单词、习语,以及有助于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会大大降低听音的困难,学生能怀着极大的兴趣全神贯注地听,消除了畏难情绪,在心理上和内容上知道该做什么。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浏览听力材料的标题,对练习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他们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从而掌握听力材料的线索,因此,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知道应该抓住哪些信息,该做什么。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

在一般人看来,听力课只是简单机械地放、听录音,对对答案,讲讲语言点,周而复始,似乎无需花大力气。长期下去学生自然会感到听力课单调、乏味。事实上,一堂好的听力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电化设备,调动学生积极性,传授听的技能。现代化教学已从对讲、监听、双轨录音、幻灯、投影等提高到了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学生可以进行编组、编对、跟读模仿、对讲讨论等练习,并让学生置身于音、像、语言文字的直观教学中。因此,教师应利用先进的教学手[LL]段,改变以往的旧模式教学,让学生在视听配合教学中,置身于逼真的语言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提高英语听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除了教师在教学上不断改进策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外,学生平时也要不断地、有意识地扩大各方面的词汇。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就能达到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初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略谈 第7篇

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障碍之一来源于学生的心理因素。在传统的教学中多采用语法翻译教学, 它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先翻译再理解的“心译”倾向。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影响理解, 因为不是所有的英语都有对等的汉语。“心译”还影响下文信息的输入, 听到的是支离破碎的英语, 影响整体理解。所以, 学生在听音时手忙脚乱, 大脑高度紧张, 产生很大焦虑感, 从而出现了影响听力因素的非知识性障碍, 导致原本可以听懂的材料也变得困难了。

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 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 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 掌握的熟练程度, 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 都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例如, see和sea, it和eat。在听材料的时候, 学生不仅仅是辨音, 同时也是对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 就难以辨别其意。

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 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听力的内容, 然而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影响, 许多人在初中阶段, 普遍比较重视写, 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 导致了许多人只会认读, 不注意单词与发音拼写的联系, 造成了语言学习上的“先天不足”。1.发音不准。发音不准, 因而难辨音。有的人受方言影响较深, 常常出现语音上的方言化。例如, 有的把light读成night, 把mouth读成mouse等, 就形成了听力训练中的“错位”现象;2.重音把握不好等。

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 学生形成了习惯, 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在遇到一些连续、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 便会无所适从, 结果学生不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另外, 语流的连贯能力弱。有时候学生对平时能正确发音的单词在句中听到时也不能正确分辨, 从而影响对全局的理解。猜字的技能技巧低, 主要内容抓不住, 未能找到上下文间的联系, 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 得出错误的结论。

大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分析 第8篇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培养外语的运用和交际能力, 听是获取语言信息最初始、最重要的环节, 语感也是在听的过程中得以培养的, 可见听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比重为45%, “说”为30%, “读”为16%, “写”为9%。 由此可见 “听”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 学习英语, 只有通过大量“听”, 才能吸收丰富的口语材料, 熟悉英语的口头表达形式。 但是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英语最难的就是听力, 听不懂、跟不上、记不住已经成为学生外语听力的最大难处, 所以分析听力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听力过程中的语音障碍

听力听的就是说话者说的单词、句子, 进而将其在脑中理解与加工, 语音是单词和句子转化成语音符号的唯一工具, 如果语音听的不对、不准, 不能在脑海中直接转化为文字信号, 那么自然听不懂。

1.变音:如:

2.连读:连读有两种, 分别为:

(1) 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元音开头的单词。 如:I’d lik (ea) nother bow (lo) f rice.

(2) 以辅音结尾的单词+h开头的单词, h不发音。 如:Ha (she) done it before?

3.同化:主要有三种, 分别为:

(1) 辅音/d/与/j/相邻时, 被同化为。 如:How did you like it?

(2) /t/与/j/, 同化为。 如:What you doing?

(3) /z/与/j/, 同化为。如:What brings you here?

(4) /s/与/j/, 同化为。如:I miss you.

4.弱读: 就是重读动词、 名词、 副词等实词; 轻读介词、 代词等虚词。 英语弱读主要是弱化元音, 大部分将元音弱读为/ə/, 如:for重读时为/fɔ:/, 弱读时为/fə/。 少数弱化为/i/, 如:me/mi/, 还有些词省略一个音, 如:is/z/。

5.浊化:

(1) /s/后面的清辅音要浊化。 如:discussion:/k/浊化成/g/, stand:/t/浊化成/d/, expression:/p/浊化成/b/。

(2) 美音中:/t/在单词的中间被浊化成/d/。 如:writer听起来和rider的发音几乎没有区别。

6.同音词:与汉语一样, 英语中也有很多同音不同形的单词, 如:two/tu:/和too;sea/si:/和see;meat/mi:t/和meet。 还有的词读音相近, 如:tray/trei/和tree/tri:/;threw/θru:/和。

二、听力过程中的词汇和语法障碍

1.词汇量不足。 词汇是任何语言的基础和支柱, 没有词汇, 任何人都无法准确表达要说的内容, 其是学习所有语言的关键所在, 一个人的词汇量, 直接决定一个人表达的完整性和文采性。因此, 如果单词不会, 那么在听力中自然听不出来。 当然, 有的时候, 单词背过, 也经常见到, 但是听不出来, 这就是没有将文字信号转变成语音信号的表现。

2.语法不懂。 假如词汇是人身体中的骨骼, 那么语法就是包裹骨骼的皮肉。从概念上讲, 语法有两层含义, 一个指结构规律本身, 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这里我们所讲的语法取第一种含义。语法从本质上说就是让你知道应该怎样用词, 怎样表示更合理、更有文采。有的人不明白语法, 不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导致听力中信息的误解;还有的人明白语法, 但是仅停留在选择、阅读等文本上, 而未将其转化为声音输出。

三、听力过程中的社会文化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习英语必须懂得一定的英美历史和文化背景, 了解一些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 不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传统,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1.生活习惯方式不清楚。 英语中祝福性的见面语比较多, 例如:“Good morning! ”“Good bye! ”英语国家中的人们往往会主动要求对方称呼自己的名字。 西方人时间观念强, 一般喜欢工作生活有计划, 拜访别人都会提前预约。 英美人寒暄最多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 对轮天气常常成为两人谈话的开端。 西方人收礼一般不推辞, 接受之后, 并会对礼物赞美一番。 英语中Thank you用得很广, 指个路、借个东西、递个东西、帮个忙都说thank you, 对家属也说thank you。

2.专有词汇、语句不清楚。

(1) 日常表达。 正如汉语中有谚语、成语、典故等一样, 英语中也有俚语、俗语、方言等。 如:Don’t cry over spilt milk. (覆水难收) 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则很容易和牛奶联系在一起, 但其实它的意思和牛奶并没有关系;a piece of cake. (小菜一碟) 这是美国的俚语, 同样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则很容易理解为一块蛋糕, 完全想不到是小菜一碟的意思。 还有些单词, 如:green (绿色) 在汉语中表示生机勃勃, 青春活力, 但在英语中它还表示“生的”, “嫉妒”, “缺乏经验”, 在美国也代指“金钱”等;yellow (黄色) 在汉语中表示知识和光明, 也表示色情, 但在英语中它还表示“胆小、卑鄙”等意思。

(2) 人名地名等。 就像提到秦始皇, 我们会想到秦朝、大一统一样, 在英语国家提到特定的人也会和特定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如:提到亚瑟王, 会想到圆桌骑士;提到华盛顿, 会想到美国独立战争、第一位美国总统。 不仅是人物, 提到事物也会让人们有所联想。 如:提到教堂, 人们会想到圣经、教士、礼拜等;提到华尔街, 人们回想到金融中心;提到大本钟, 人们会想到英国等。

听力材料内容广泛, 题材丰富, 上知天文下至地理, 无不包括。 如果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学生没有重视积累、知识的拓展, 在阅读等文字材料面前尚且不能明白其含义, 在听力中就更不可能理解。

四、听力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资世界的主观反映。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 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 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 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其听力的效果。

1.焦虑、不自信。 听力是将语音材料吸收、加工理解、记忆的过程。 大多数同学平时听听力时间短, 导致在考试中听到音频时紧张, 从而影响发挥。有的同学英语学得并不好, 对词汇、篇章结构等理解不到位, 听到有一个不会的单词, 马上慌乱, 影响对整句话的理解, 进而影响考试。

2.注意力不集中。 听力材料多种多样, 题材丰富, 有的同学对听力内容不感兴趣,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涣散。有的同学对英语这门学科就不感兴趣, 听力是一个完全输入的过程,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也就是所谓的“走神”、“犯困”等现象。

五、听力过程中的家庭环境障碍

语言学习讲究的是“听、说、读、写、译”, 其中“听”和“说”排在前两位, 足以可见其在语言中的地位, 但是由于我们来自不同家庭、 不同地区从而在客观上造成听力水平的差异, 另外, 听力的硬件条件、环境也是阻碍因素。

1.家庭的文化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小时候是决定一个人品质和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也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时期。 虽然不能十分绝对,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 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一个父母赌博、吸烟、酗酒、每天无所事事的家庭中, 那么孩子也很有可能会向他的父母学习;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父母都接受过很好的教育的家庭中, 那么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的熏陶, 这种影响不仅对其听力有帮助, 对学习各种知识同样也有帮助。

2.家庭所在地区的影响。 在高考英语考试中, 南方各省听力算入总分, 而北方各省听力不计入总成绩, 这从根本上导致大学中南方同学听力明显好于北方同学。 另外, 由于南北方教育理念、 教育方式上的不同, 南方同学学习语言更注重于应用, 而北方同学更注重于书写。

3.听力条件及环境。 受到条件制约, 大多数地区、学校不能拥有优质的听力设备, 音频的清晰度不高, 另外, 听力时的环境都是制约听力的客观原因。

结语

如果同学们想掌握一门外语, 就必须不断练习, 加强基本功练习, 夯实基础, 还要将写与说、听与读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参考文献

[1]李凤东, 唐伟.浅析英语听力障碍及化解策略[J].鸡西大学学报, 2007.

[2]王亚明.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

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 第9篇

在我们农村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笔试能力还可以, 但是一旦涉及到听力部分, 弊端就显示无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哑巴英语”。这警示我们其实在农村中学中听力问题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2 农村中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障碍

(1) 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设施陈旧

众所周知, 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落后。首先农村中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观念陈旧, 不容易接受新知识的变化, 照本宣科, 教学毫无创新性可言。其次, 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比较落后, 有的贫困地区甚至都没有音响, 还在用复读机或收音机练习听力。这也是造成农村地区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 农村中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 受地方性方言的影响

英语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 也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欧美很多国家虽然有自己的语言, 同时也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但是他们所说的英语与标准的英语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像中国各省份之间的方言与标准普通话一样, 虽然他们说的也是英语, 但是这跟标准的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 我们在给农村中学生选择听力材料的时候, 应选择合适的材料激发学生的信心。如果选择的材料就是教师平时的主流发音, 那么学生们的听力压力就会相应地减小。

(2) 发音相似, 区分困难

在我们学习英语时会发现, 很多英文单词读音一样, 如plan常被误听为plane、gene常被误听为jean等等。这些会造成学生听力的障碍, 导致学生不能正确把握听力材料的内容, 影响听力能力的提高。

(3) 英语听力中连读、弱读、音调高低起伏、变速, 学生把握不定

在英语听力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听不懂, 但是对照英文听我们可以理解, 这是因为英语中常常出现连读、弱读、失去爆破以及音调的高低起伏等现象。比如在听力过程中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个句子:Take it easy.初中生要听出这个句子还是有一定难度。其次是弱读现象, 比如说我们读单词exhausted, 后面的音我们一般会选择弱读, 如果同学不注意听, 会以为是exhaust, 从而对听力内容造成误解。再一个就是语音语调以及变速的问题。我们中文会重读需要强调的话, 轻读不重要的话。英文也如此。所以我们在听英语听力的时候, 要注意语音中情感起伏, 读音的不同, 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4) 词汇匮乏, 然而新词不断涌现

不管是在听力理解中还是在阅读理解中总是不乏陌生单词的出现, 面对生单词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说:在阅读中我们不需要读懂每个单词的意思, 只需要了解大概的意思就行, 除非碰到需要准确知道单词意思的题目, 我们也可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猜出词义。但是在听力理解中却不一样, 如果一开始就有新单词的介入, 会给学生们造成心理压力, 导致后面的听力无法正常进行。其次还应该注意的是在听力练习中, 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 会导致语义不明的现象发生。

(5) 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

正如外国人学习中文所面临的难题, 我们学习外国语言也会遇到文化上的障碍。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象征, 然而不懂我们古老的诗词歌赋的意思, 也不懂我们传统的节日的故事, 这正如我们不懂西方文化一样。这也是造成英语听力差的关键因素。所以说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我们听力能力的提高。

3 解决的措施

(1) 改善乡村教学设施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首先, 要加大对乡村教学的投资, 改善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 更新教具, 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 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这样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提高上课的质量, 比如听力的时候用教室广播, 或多媒体设备, 这样的话听力的质量会有所提高。

(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更新教育观念

很多农村中学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而且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他们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就是正确的, 不需要去更新教育观念, 然而事实却是:世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的,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 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如:给学生放一些简单的美剧, 让学生听到纯正的美式发音, 激发他们学习听力的信念。

(3) 加强辨音练习, 扩大词汇量, 增加相应的背景知识

在听有声材料时, 学生们不仅要辨音, 同时要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同步释意。因此要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使自己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时不容易中断。首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词汇的方法。比如根据读音规则记忆单词;根据同音词、近义词、反义词、同根词等方法来记忆单词;或者是将单词组成词组、将词组汇入语句进行记忆。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培养良好的记忆能力。其次要加强对英语中某些音的练习, 提高学生辨音的能力。如:设置辨音的比赛, 提高学生对英语辨音学习的兴趣。最后, 结合课文内容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传记、风土人情等, 或者是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获取相关信息, 扩展视野。

(4) 要熟悉英语听力材料中的重读、弱读、连读以及变速的问题

在听力中, 只要出现速度加快或者是连读、重读、弱读的情况, 学生就开始慌了。教师要告诉学生, 面对听力中变速问题, 应该沉着冷静, 静心收听, 集中注意力, 同时要正视听力测试, 不要要求太高, 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即可, 不需要逐字逐句都弄清楚, 要清楚我们面对的听力任务是什么。遇到没有听懂的情况, 应该及时稳定情绪, 不要被个别的生单词绊住, 不要反复思考听不出的某一道题, 应该遵循“丢卒报车”的原则, 赶快专心听后面的内容, 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 在平时的训练中, 教师应该保证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多听、多练, 从简单到难, 从短句练习到长句练习。然后再上升到对话练习, 再从对话到短文, 逐步深入。要坚持“常听不长听”, 每次听的时间要控制在半小时左右。这样的话, 学生们才会培养出临阵不乱的心理素质。语速过快还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还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去跨越变速带来的问题, 首先要要告诉学生应该以答案为先导, 集中目标;其次还要作简要的笔记, 要眼、耳、手、心并用。教会学生运用简单的数字、代号、缩写作记录, 以简要为主, 方便自己看。还需要捕捉关键词, 以及留意句子中的路标, 比如说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语:but、however、while。

4 总结

中学生英语听力弱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 阻碍农村中学生听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我们要不断地去发掘, 开发更多能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方法。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不断上升,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外语的普及以及外语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近十几年来, 教育部对英语教学做出过很多改革,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在我国偏远的农村地区, 中学生英语教学依然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探究农村中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英语听力,农村中学生,障碍,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思.英语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词汇研究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1) .

中学生消除英语听力障碍的几种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策略方法

语言的最基本的作用是人际交流, 而交流是一个听和说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化, 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ilman和Moody指出, 人们40%至50%的交流时间都用于倾听, 听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 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 “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 “说”占30%, “读”占16%, “写”仅占9%。英语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译, 听力最为重要。然而, 对多数学生来说, 听力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 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当务之急。

一、听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1. 教师方面原因。

首先,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加上我国的80年代缺乏优秀的专业教师, 培养出了一批语音语调不标准的英语教师, 更不用提听力的训练, 现在有一部分教师自己的听力都不行, 如何来训练学生?其次, 听力水平较高的教师却忽视了听力的重要性。精力和重点都放在了书面知识的传授和应用上。再次, 单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所费工夫较大, 短期内很难奏效, 急功近利的教师也只好作罢。

2. 学生方面原因。

听力词汇量不足, 学生没有一定的词汇、习语、常用句型的理解与积累, 听时就会产生模糊、混淆的现象, 说话者的语速稍微快些就听不懂, 英语语感也比较差, 英语汉语的转换在瞬间不能成功地进行, 一般的学生在8岁左右才开始比较正规地接受学习, 记单词时总是想着汉语的意思, 总喜欢先把汉语翻译过来, 母语的干扰是其重要的原因。语法掌握得不好, 对句子的结构、时态、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不准确, 语音语调不准确, 直接影响听力效果。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心理状况, 研究者们发现, 焦虑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存储及产出的过程。根据S.D.Kran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 处于焦虑状态的学生的元认知和认知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Horwitz等人指出, 焦虑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表现尤为显著。因此, 焦虑被认为是引发学生听力障碍的因素之一。

二、克服英语听力困难的方法

1. 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堂好的听力课, 是以传授和训练技能为主的过程。我们应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 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墨守成规, 不能仅仅囿于课本;应该不断地学习, 博览群书, 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知识、教学方法。教师应解放思想, 勇于发现和接受新的理论、观点和事物, 然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这种新的理念新的事物传播给学生, 让学生感知全新的理念, 尽可能多地开阔思维, 灵活运用更适合自己的听力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课堂耳目一新, 而且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2. 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信息的输入量。

目前,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上听力课的时候, 多遍地播放听力磁带给学生听, 然后让学生回答有关的问题, 再核对答案, 这样机械的重复, 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 缺乏兴趣, 不能很积极地参与。英国语言学家Palmer等提出的情景教学法认为语言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和练习;它强调在语言学习中, 语言的使用和学习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情境。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语言学习的输入必须是大量的, 其目的是为了使习得者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得到渲染和熏陶。而现在所用的听力教材所选内容大都是没有背景、没有时代感, 导致教学效果低下。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 训练技能, 教师应该课前准备各种有趣的场景和任务, 如竞赛、辩论、角色扮演等。这样, 才易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和蔼的面部表情、和学生进行交流等都能传递预约的气氛, 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

3. 学习方式的自主化。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与特点, 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收集、储备、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人们都有能力去根据已有的建构知识, 通过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转变思维方式去开发已有的潜能, 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 以不同的科学的学习方式, 去重新认识世界, 学习方式的科学性在于其与学习内容的适应性, 即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达到学习目标。

4. 捕捉关键信息的迅捷化。

关键词语体现讲话内容的重要信息, 我们在听的过程中, 碰到未听懂的单词不必介意, 应迅速地毫不迟疑地继续听下去, 这样就抓住了重点, 使自己的听能跟得上, 反之就会影响下面语音信息的接纳, 平时应有意识地训练去摒弃意识的停顿这种坏习惯, 同时也要善于速记, 避免心理紧张导致的转瞬即忘。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收到好的听力效果, 为我们的大脑的思维判断提供正确的有效的信息。

总之, 听力训练的实质是克服听力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教师在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的同时, 应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愿望, 最终达到提高听力理解的目的, 促进听力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Gilman, R.A., Moody, R.L.M.What practitioners say about listening: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the classroom[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4, 17 (4) :331-347.

听力障碍学生职业准备个案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听力障碍学生 职业准备 个案研究

前言

职业教育是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根据每个同学的各种状况,调整教育结构和策略,通过对个体的研究,找到教育的方法,教育与研究的结合,才能取得职业教育的良好效果。职业教育对于残障学生的学习和教育有辅助性帮助,对于听力障碍残障的学生,不同于正常人类的残障人士,通过对残障学生的了解,找到职业准备教育的最佳方法。

一、残障学生职业准备教育目的

职业教育是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风范,从而满足残障学生社会生产劳动的需求①。职业准备教育使残障学生学会谨慎,在生活中要有适当的竞争心里,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才不会迷失自我②。职业准备教育让残障学生学到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和一些基本的职业知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学会生存法则。然而对于残障学生的职业教育不同于正常人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讨论,找到适合残障学生教育学习的方法,让残障学生受到更好的职业准备教育,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职业生活,为生活来源和自尊需求带来保障。

二、残障学生职业特征

残障学生职业知识与能力的特征,残障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密切地与职业教育相联系,知识的运用和职业教育的学习都得到较好发展。知识面广能帮助残障学生解决综合的技术问题,使其具有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能力反应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主观条件,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的重要因素③。知识与能力相辅相成,能力的提升需要知识的铺垫,而知识的发展也需要能力的配合。通过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对残障学生职业准备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使残障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做了提前准备。

三、听力障碍学生职业准备个案分析

1.个案介绍

对于本校学生A进行分析,针对于其听力障碍职业准备的教育研究。学生A所存在的障碍,听力障碍给他带来的不幸,使他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存在消极的影响,不善与其他人沟通交流,每天的生活规律几乎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针对于学生A的个人经历,做了相关的教育分析,使他通过职业准备教育,学到该有的生活技能,改善他的生活面貌,让他重新面对自己,去完成自己心中最渴望实现的目标。

2.听力障碍学生职业准备教育具体措施

通过对听力障碍学生A的认识和了解,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听力障碍学生无法以正常的形式和人们沟通,在求职中无法表达自己的工作求职意愿和方向。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对工作没有太大信心和责任感,无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和展现自己的才能。针对由于残障学生的职业准备教育拟出以下几点措施:第一从残障学生的职业态度入手,提高残障学生的工作欲望,从而开展课堂教育,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一对一进行指导与讲解,让残障学生认识到自己沟通的不足。针对上述所出现的这些问题,职业指导教师作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首先老师要找到残障学生的优点与长处,让残障学生从自己的优点中找点信心,让他们认为自己也是非常有能力,不是一无是处,首先要让残障学生了解到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对于残障人士的认同感较强,且在校学习期间,残障生已经掌握了一技之长,在毕业后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长处和技术来谋求生活来源,做到真正的自主和独立;第二,可以开展野外活动教育,让听力障碍学生与形形色色的人去沟通,让不善于沟通的学生和不敢与人沟通的学生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得到锻炼,活动任务就是通过手机记录学生与人交谈的内容,最终对于此次活动学生们都收获了什么,要将获得的内容整理成文件发给教育培训老师;第三培养残障学生的责任心,对于残障学生而言,在成为“社会人”、“职业人”之前,最重要的障碍是对其责任心的建设。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游戏”、“拓展活动”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潜在责任心。

结论

通过对听力障碍学生A的研究,发现职业准备教育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解决了残障学生在职业生存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听力障碍学生无法以正常的行驶和人们沟通;无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和展现自己的才能;对自己存在障碍而失去信心。通过职业准备教育,使听力障碍学生不再没有信心,对以后自己在职场上的发展也不再担心。

【注释】

① 崔世君. 普通高校残障学生三位一体体育教学模式构建[J]. 体育文化导刊,2015(01):156-159.

② 李寅. 浅谈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点认识[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5:2.

③ 潘丽华. 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职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研究——以振华高中商务礼仪课程为例[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4)[C]. 2016(3).

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 第12篇

一、语感于语言中的重要性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阅读能力的好与坏, 与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着很大的关联, 一切有关于语言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培养语感来升华。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离开了语感, 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可见语感在语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是人对语言的领悟与感应的能力, 是对语言熟练程度的体现。语感的形成,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它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 只要达到一定量的积累, 语感就会开始形成, 语言的运用就会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效果。而大量的阅读则能够帮助语感快速形成, 良好的语感也能够提升阅读的能力, 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因此, 培养语感对于突破学生阅读障碍, 提升阅读能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二、语感于课堂中谈培养

如今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里的文章类型多样, 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知识, 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了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课文后, 用简单的英语句子与同伴交流, 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英语, 用英语, 为学生切实创造了适合学生生活的语言语境, 使学生感到学英语更加轻松, 有趣。在这样的课程背景下, 教师就很容易在课堂上开展语感的培养了。

1. 多听录音, 模仿语音语调

随着听力能力的提高, 听到的内容会逐渐在脑海中形成大致的框架, 对英语语言的分析思维也逐步形成, 令学生的语感慢慢增强。所以说听力的培养对于语感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对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效果。

每当在给学生上篇幅较长、内容较枯燥的课文时, 不妨让学生看着课文内容听录音, 在课堂上多放几遍课文原音录音, 并让学生模仿其语音语调。也可以来个看谁模仿得比较像的比赛, 激起学生模仿的热情。

2. 多朗读文章, 背诵部分段落

良好语感的培养靠的就是长时间的阅与读的积累, 课内文章所能教给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词汇毕竟是有限的, 学生仅仅是依靠课内文章来积累自己的词句量, 扩充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多朗诵、背诵喜爱的段落。朗读能让朗读者直接地、完整地感受语言材料, 调动眼、口、耳多种感官, 配合大脑的运转, 提升对英语的感受, 加上适当的背诵能弥补泛泛而读的缺陷, 使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的作用更加完整。

为了让学生坚持朗读和背诵, 可以在课堂的开始设置一个课前小展示的环节, 让学生上台有感情的朗诵或背诵喜爱的段落, 与同学们分享。

3. 多看英语原音影片, 鼓励课前表演

在大多数的英语原音的影片中, 我们都可以发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魅力都被导演与编剧融汇其中, 他们都想透过自己的影片向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 向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魅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影片的特性运用于学生的语感培养上, 给学生们看电影, 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又快速有效地传输了文化背景知识, 还无形地让学生学习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的习惯, 从而培养语感。

教师在放映了影片之后, 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模仿一个小片段, 并在课前小展示的环节上做表演, 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 也从说与演的角度巩固了学生对语感的认知。

4. 布置周末阅读, 演讲读后感

不管是提升阅读能力还是培养语感, 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一个持久的过程, 初中生较难坚持, 因此, 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依靠教师督促。每个周末给学生布置3篇短幅文章做为阅读任务, 内容的覆盖范围相对要广些。在阅读时, 要求学生积累生词, 词组, 并写80词左右的读后感, 并于课前演讲。

通过坚持做阅读训练, 学生在词汇量, 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对英语语言的领悟能力也不断提升, 加上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于读后感的写作和演讲上, 真正的实现了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结合, 让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大幅度提升。

三、小结

总而言之, 通过学生的坚持和教师的引导及督促, 学生在语感培养的过程中, 阅读量能大幅提高, 阅读速度也得以加快, 同时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这样下来, 之前横亘在学生面前的阅读障碍就被扫除了, 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以提升。所以说语感, 不仅与英语阅读相互促进, 还是学好语言的一大法宝。

参考文献

[1]王尊敬.漫谈语感教学[J], 石油教育, 1994 (2) :42

上一篇:知识咨询服务下一篇: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