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规划范文

2024-08-29

空间结构规划范文(精选12篇)

空间结构规划 第1篇

规范空间开发秩序,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追求的理念, 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正是追求这一理念的体现。但目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规划模式导致了我国国土规划中忽略以生态为基础的整体性规划思想。因此, 亟需总结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规划的经验教训, 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寻求国土开发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 实现国土开发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上国土空间规划成功典范, 荷兰在国土规划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通过对其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态性规划思想的学习和借鉴, 对于人均用地极为紧张而又必须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创造宜居环境的我国而言, 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一、荷兰概况与其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分析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 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 地形平坦且水患较多, 居民80%居住在人口2万以上的都市化地区, 由于国土面积狭小, 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之一。为了解决国土面积狭小和人口分布过分集中的问题, 荷兰政府很早就十分重视国土空间整治与规划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荷兰实行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 制造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通过海路从国外进口, 产品和劳务也主要输往国外, 促使许多经济活动如石油化工、银行、保险等进一步向靠近海港的兰斯塔德集中。战后荷兰人口迅速增长, 农业实现机械化, 出现了大量的失业现象。许多青年人开始到经济迅速扩张的西部地区去就业, 人口的迅速涌入加剧了西部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失业和住房短缺状况。经济政策和人口迁移致使当时人口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由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德勒支等城市组成的兰斯塔德地区, 也即西部环状城市群带 (1) 。

二、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程、目标和主要内容梳理

(一) 规划机构的设置与兰斯塔德发展纲要的起草

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初, 中央政府就成立了国家西部工作委员会, 旨在从全国国土整治的角度, 寻求解决西部地区国土存在的问题, 委员会由三大部门人员构成, 设立秘书处专门负责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指导。西部工作委员会成立以后, 紧接着于1958年起草和制定了兰斯塔德发展纲要, 其核心内容包括继承和保护原有的环状城市带风貌;在不同城市之间建立“绿色缓冲带” (也称绿心) 隔离城镇;保护城市圈内的中心农业地带;提出今后的城市发展重点向外围拓展。该纲要提出优先发展兰斯塔德地区, 把该地区打造成一个多中心的绿心大都市, 这为其够提供比其他地区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和居住条件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兰斯塔德发展纲要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多中心绿心大都市的思想, 该思想成为后来荷兰历次国土空间规划的灵魂, 但是该纲要过分强调集中开发兰斯塔德战略也为后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 历次国土规划报告的编制和实施分析

1.第一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适时诞生。兰斯塔德发展纲要在提出之初是符合荷兰实际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该纲要过分强调兰斯塔德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发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 特别是由于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兰斯塔德集中, 导致了荷兰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这种不平衡的直接后果就是兰斯塔德迅速增长而兰斯塔德以外的边远地区发展缓慢。针对上述的问题, 荷兰政府于1960年制定了第一个国土空间规划, 其出发点就是要把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 (1) 目标结合起来,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 在规划中提出要调整全国人口的分布, 适当地分散兰斯塔德地区的人口和就业岗位, 同时在全国实行公共设施均等化, 改善落后地区。另外, 把全国一些重要的经济部门如跨国公司等集中到兰斯塔德地区, 形成集聚效应。规划报告编制后, 在追求高速经济增长目标的刺激下, 兰斯塔德地区进行了经济的大规模建设和扩张, 包括中心城市的内城改造和更新, 以及在深水航运河道沿岸开发新区。

2.第二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迅速出台。荷兰在1966年逆城市化就初见端倪, 这一时期, 伴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增多和城市交通网络的持续改善, 加上城市快速扩张造成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 城市的居民都期望迁到城市圈内的中心绿地和城市郊区的小村庄, 单家独户的住宅成了许多城市居民梦寐以求的目标。为了应对迅速蔓延的逆城市化趋势, 进一步促进兰斯塔德地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荷兰政府组织编写了第二次国土空间规划。第二次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提出建立交通走廊, 在交通干线的两边向外扩散即实行轴线开发方案, 同时提出发展兰斯塔德的南、北两个城市翼 (2) 的构想, 这次规划把荷兰作为西欧大城市群区的一部分。同时, 对兰斯塔德地区的人口实行调整, 中央政府在进行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疏散过程中, 采取了“有集中的分散”原则, 有效解决了城市环境恶化和因人口增多建造住房而破坏城市原有布局问题。此外, 对城市的绿心地带, 进行了专门的保护, 保留原有的绿化特色。

3.第三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顺利开展。经过第二次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兰斯塔德地区人口大量疏散, 一些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出现持续下降的势头, 随着城市郊区化的推进, 大量的城市中产阶层逐步迁移到小城镇甚至乡村地区, 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出现衰退迹象。于是, 荷兰前后耗时10年编制第三次空间规划, 这次规划由总体报告、城市地区报告和乡村地区报告三个部分构成。此次空间规划的宗旨是“有选择的经济增长”, 提出城镇优先发展的原则, 实行有控制的人口疏散政策, 防止城市经济的衰退。在此规划中, 荷兰政府首先提出把城市区域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概念, 并把城市区域定义为中心城市与其周围的增长中心按照交通原则有机连接起来的整体。规划编制后, 荷兰各级政府接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城市更新和村镇更新, 包括商业区规划和旧房改造等, 不断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提高城市和村镇生活质量。

4.第四次国土空间规划的成功编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欧盟的发展, 欧洲经济区的建立, 荷兰的国土规划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在这种背景下, 荷兰政府开始着手编制新第四次国土空间规划。与前三次规划相比这次规划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把日常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以及空间结构的优化放在突出位置;二是站在新的高度来看待兰斯塔德在全国的重要性, 提出要发挥该地区对全国的辐射作用, 同时强调要重视中央、省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垂直合作以及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在此次规划中, 荷兰政府提出打造一个以比兰斯塔德绿心地带更为开阔的农业地区为中心的中部城市圈。这个城市圈由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艾恩德霍芬等众多城市组成, 逐步把经济核心区由兰斯塔德扩大到包括海尔德兰和北布拉邦特省的地区, 在中部城市圈中, 包括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和港口鹿特丹以及政府和众多国际机构所在地的海牙。荷兰政府依托这三个城市彼此临近, 职能分工明确的优势, 大力吸引外来资金的直接投资和跨国企业的进驻, 形成颇具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群。此外, 规划还特别提出加大对港口和交通干线的支持和建设力度, 提倡与比利时的跨国高速铁路建设, 在国内的主要中心城市, 加大对内城中的中心车站和中央商业区的改造, 为吸引外资流入和跨国公司进驻创造一流的环境。

5.第五次国土空间规划的最终形成。21世纪初开始, 欧盟不断得到扩大和发展, 国家间的合作不断加强, 在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动和刺激下, 荷兰内阁政府于2000年12月15日签署了标题为“创造空间, 共享空间”的《荷兰第五次国家空间规划政策文件概要 (2000—2020) 》, 旨在指导荷兰未来30年空间开发。这次空间规划是对荷兰空间发展提供指导的战略性政策文本, 该文本分析了过去荷兰的社会和空间变化, 对荷兰未来的住房、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空地、农业、水域等各种国土空间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确定了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 提出了不同地区的空间发展目标, 描述了各个地区的空间发展蓝图, 构建了省、市当局进行具体空间布局和设计方案决策的政策框架。继续注重提高空间质量, 引导经济社会活动对空间的使用是这次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目标, 此次规划概要把荷兰的国土空间规划推向新的高度, 它使荷兰的规划从针对过去, 关注现在转移到同时放眼未来上来。因此, 这次规划更具前瞻性, 是对过去规划的突破和创新。此外, 这次规划比较重视空间功能区的细化, 使用了层次分析法, 将荷兰空间分为基础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将影响这三个层次, 并产生对空间的不同需求和对空间规划的不同要求。

资料来源:根据杨伟名主编《发展规划的理论和实践》256页内容整理

三、荷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协调机制及实施政策初探

(一) 空间规划体系

荷兰的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 体系完善, 俨然一个系统工程。从第一次国土空间规划开始就形成了国家、省和地方政府三级的规划格局 (表1) , 各级政府制定战略规划, 形成国家空间规划、省区域规划和市结构规划, 其中省级规划是整个战略规划体系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起着国家和市级规划的衔接作用, 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市级规划符合省级空间发展政策。

(二) 空间规划的协调机制

在荷兰分权的行政体制下, 保持各级政府乃至各部门之间国土规划政策的协调是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荷兰国土规划的协调形式, 既包括中央、省和地方政府间的垂直协调, 也包括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水平协调,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协调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具体包括设立专门协调机构, 实行广泛的群众参与, 建立监察机构, 加强中央控制。协调机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公众参与和实行监察员制度。

1.广泛的公众参与。荷兰政府在制定国土规划重大决策的过程中, 十分强调和重视公众参与, 认真听取和反映公众意见。广泛的公众参与包括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政府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人民大众公布政府意图和初步规划, 每个公民都可以向有关部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种是由相关部长举行行政评议会议, 征求各省、市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的意见;最后一种就是通过国土规划委员会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意见听取会, 最大限度地了解和听取公众意见, 通过把公众意见提交国会讨论通过, 反映人民意愿。

2.实行监察员制度。为了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和规划中提出政策的有效落实, 荷兰政府采取专门的监察制度, 在国土空间规划局设立5个监察员, 负责全国的国土规划监督工作。国土规划法赋予监察员向省国土规划委员会和市政府部门提出国土规划方面的建议的权利, 监察员制度建立起中央与省、市政府之间一种重要联系, 保证省和地方政府的规划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

(三) 空间规划的实施政策

1.法律政策。荷兰国土空间规划法律政策主要体现在空间规划法及地方政府法这两部法律上, 空间规划法赋予国土委员会监察员的监督权和咨询权, 地方政府法主要是让制定的规划政策具有法律效力来保证空间规划的实施。此外内阁政府每两年要发布一个具体的实施规划, 并公布政府预算, 提交议会审议, 并且每两年向议会下议院汇报该规划的实施情况, 这些制度和措施都很好地把国土空间规划纳入法制的轨道, 有效地保证了规划的实施。

2.财政金融政策。规划的实施需要有资金投入来支撑。荷兰政府除了采取国家投资外, 还编制可行的政府财政预算作为引导资金, 其目的在于改善现有的待完善的条件, 并引导空间状况有明显恶化趋势的地区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实际上, 荷兰政府从第四次国家空间规划开始, 增加了一个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之间契约性质的附件, 规定了为实现国家空间规划, 中央政府必须向省级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以及省市政府该实现的绩效。目前, 总体来看, 空间规划相关的政府投资大约占政府总支出的9.4%、GNP的2.3%左右, 有效地保证了国土规划的实施。

3.产业政策。为有效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 荷兰政府一直采取比较严格的产业区位政策。政府规定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选择必须要符合国土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企业的新建或扩建所需要的区位只能在政府规划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在农村地区, 通常情况下不允许用于发展工业, 即使是农民闲置的房产也不例外。农业生产是广大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 乡村绿地、自然景观则受到特别的保护。特别是在兰斯塔德的绿心和绿色缓冲带, 人口增长和城镇扩展受到政府严格控制。按照政府的规划文本, 绿心附近只能用于发展农牧业、园艺业、防护林和娱乐设施建设。政府通过购置土地和发展休闲产业来加强和保护兰斯塔德绿心和绿色缓冲带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四、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起步期, 随着我国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报告的出台, 我国的的国土空间规划才引起人们关注, 但是作为第一部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文本, 因其经验的不足难免有其缺陷性。俗话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荷兰的系统性开放空间规划在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开放空间环境质量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我们可以认真学习并吸取其理念内核,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性生态与文化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 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

(一) 改变规划理念, 转变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规划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各种规划经过多年实践, 逐步走向正轨, 但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规划模式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许多规划受到一些地方官员的干预, 成了追求政绩的工具, 土地利用规划也缺乏以生态为基础的整体性规划思想。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土地资源极其缺乏, 急需节约集约用地, 这一点和荷兰具有相似性。我们要立即转变以经济为导向的规划模式, 认真汲取荷兰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思想, 将国土空间规划转变到注重规划的整体性、体系化和融于自然的地域性上来。此外, 我国也需要学习和借鉴荷兰城乡规划体系, 尤其是荷兰是人均用地极为紧张的国家,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创造宜居环境这样一个命题而言, 对我国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二) 学习荷兰注重国土空间的系统化、网络化建设的规划思路

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仅是简单地划定优化、限制、禁止开发区, 而是要注重系统化、网络化建设, 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局部区域环境的改善, 更重要的是建立各地区整体性绿化分布格局, 建立大中小不同规模、成体系的绿化网络。荷兰的国土空间规划采取系统化的规划思路, 以绿化和运河为载体, 通过点、线、面和网络化系统组织开放空间, 改善城市中心区的生态环境, 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生态与环境的综合效益。系统性的优越性在于采用了网络化的覆盖系统, 使绿化空间在城市区域内的分布具有均好性, 方便市民就近便捷地使用, 从而最大效率地提高绿化开放空间的综合效益, 更大范围地发挥城市的生态效应。我国的主题功能区在对优化开发区的规划过程中可以借鉴荷兰绿心思想, 在城市圈之间建立绿色缓冲带, 避免重蹈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因集中开发而导致环境恶化的覆辙。

(三)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 建立相互配合的规划体制

我国国土空间的系统化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应该密不可分的, 而不能孤立地进行城市规划, 我们需要从整体性角度考虑全国主题功能区规划在城市整体规划的地位、影响及作用, 保障与其他规划配合的可实施性。我国幅员广阔, 在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 应将提高环境质量放在突出位置, 通过发展新城和完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有效措施适当控制城市规模, 避免特大城市的过分膨胀, 从而在城镇之间组织大面积绿化带加以隔离和连接, 使城市更大范围地融于自然绿化之中。这一点, 荷兰的成功案例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并结合我国实情适当加以利用的。

(四) 注重空间规划的生态性建设, 把规划与自然有机融合

纵观荷兰的国土空间规划, 最大特色在于强调地域的自然生态性, 保持浓郁的自然特色。进行城市自然生态性建设是面向21世纪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国在这方面还做得较差, 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盲目铺大草坪、砌混凝土河床等现象, 不注重生态自身的规律,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更谈不上关注动植物等物种的多样性等生态学基本问题。荷兰关于城市生态性保持及建设生态廊道等措施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 笔者真诚希望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 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把国土规划建设融入到自然界中, 共同建设和保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

摘要: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 特点鲜明, 在欧洲乃至世界独树一帜, 其规划思想和追求的生态理念对世界规划界产生深远影响。荷兰人多地少, 人均用地极为紧张, 如何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国家发展诉求, 这与我国国情相似, 因此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为此, 文章从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入手, 对历次规划的内容和目标作了梳理和分析, 并对规划的实施协调机制和保障政策作了介绍和思考, 最后提出我国可以从规划理念、规划模式、规划体制和系统、规划的公众参与等方面参考和借鉴荷兰经验, 从而完善和优化国土空间规划。

关键词:背景与历程,程序与系统,协调与政策,启示,荷兰

参考文献

[1].魏后凯.荷兰国土规划与规划政策[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4, 10 (3) :54-60.

[2].张丽君, 刘新卫.荷兰国土空间规划概览[J].资源导刊, 2010, 10 (10) :46-47.

[3].孙胡.荷兰:第五个空间规划——保持增长和环境的平衡[J].宏观经济管理, 2004, 1 (1) :52-55.

[4].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http://ghjh.mwr.gov.cn/xxyj/sxk/200402/t20040224_21081.html.

[5].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R].国发[2010]46号, 2010, 1-130.

[6].王佐.荷兰开放空间系统性规划思想及启示[J].规划师, 2008, 24 (11) :90-93.

[7].Valk, A.V.D.The Dutch planning experie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 58 (2-4) :201-210.

[8].Priemus, H, From a Layers Approach towards a Network Approach:A Dutch Contributions to Spatial[J].Planning, Practice&Research, 2004, 19 (3) :267-283.

办公空间面积规划 第2篇

不要忘了会议室空间。按照传统会议室布局,会议室内每人须占空间约为2.3-2.8平方米。如果您要按教室(或阶梯教室)的形式使用,每人占地面积可估算为1.4平方米左右。接待区必须能容纳接待员,还要考虑平均会有多少人在同一时间造访。如果您预计通常有一行6-9人到访并在接待区等候,那么该区域的面积一定不能少于28平方米。如果一行仅为3-5人,则至少需要19平方米左右。

其他场所的要求同样不能忽略,如文档区、阅览区、休息室、收发室以及综合库。用途和需要不同,此类区域所需空间的大小也不同。以下是一些指导建议:

每个文档柜约需0.7平方米。切记,估算阅览区面积时不仅要考虑人数,还要算上多媒体资料架的空间。

按照人坐在桌旁的情况估算,休息室、阅览室和会议室的人均所需空间通常为1.4平方米左右。

要根据远程工作者和“暂留”员工的情况灵活规划。如果大部分员工是远程办公,或者大多数时间都不在办公室,就应建立非指定工作站供这些员工回到办公地点时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工作地点不定的员工不需要专门的办公空间。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您所需的空间。这可能意味着员工家中必须有更多的文件柜、打印机等,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这样比较有利。以上仅是帮助您确定所需空间的几条指导建议。有很多网站提供空间计算器。本文的链接部分将提供更多相关网站链接。

为了确保空间估算的一致,多数办公楼业主都按照建筑物业主与管理人员协会(BOMA)的办公室建筑面积估算指导与标准法估算商用大楼面积。如果您对某处房产感兴趣,就一定要事先用这些指导方法进行估算,这样就不会为实际上并未租用的空间花冤枉钱了。

空间结构规划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城市规划;空间结构;思考探究

【Abstract】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d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Network information age urban plan spatial shape rapidly changed. Fiber-optic network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obile networks and virtual space resulting constantly changing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 a kind of urban space and cyberspace geospatial interdependent, interwoven composite space. Resulting in new impa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s】Information age;Urban planning;Spatial structure;Thinking about inquiry

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方式向智能化的转变中,城市规划行业也有了惊人变化,不断在各个环节进行智能改造,给工作带来了便利,本文我将借鉴专家一些理论研究,并有效结合自身几年来工作实践经验,对信息环境下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特征展开探究。

1. 城市的网络化进程:全球化与信息化

(1)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还催生出新的社会空间结构,最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全球性的城市和区域变化。

(2)全球化是城市网络化的最主要推动因素。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对各国经济已经产生了显著地影响。全球城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来的紧密。城市之间的交互不仅发生在原有的垂直关系上,而且更多的是发生在水平层面。由此可见,网络化正是当代全球化进程的主要空间响应。

2. 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形态

Audirac与Fitzgerald综合考虑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组织变化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协同作用,认为新经济中浮现的城市形态特征包括:更加繁杂的全球化连接、地域上更加松散和破碎、形态上更加多中心和复杂,以及常规业务正在快速疏散,同时知识密集型业务又在都市区核心和边缘地区重新集中。

2.1 更加繁杂的全球化连接 。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在空间上定位于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地方与全球交互之中,因为它们已经为了适应信息经济而被重新改造。为了支撑制造业的全球地理扩散,一些城市集中了数字网络化的金融和高级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即世界城市。纽约、洛杉矶、伦敦、东京和中国香港就是通过复杂的计算机、海底光缆、当地电话和微波线路,以及通信卫星组成的网络彼此联系。在这些城市中发生的交易、会议和其他职能不必限定于一个地方,而可以通过先进的电子通信系统与全球其他城市相连接。城市的作用并没有弱化,反而使首位度上升,发展成一个新的全球城市网络化阶层体系。

2.2 更加松散和破碎的地域 。

2.2.1 伴随着规制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电子通信系统等基础设施网络本身呈现出日益“破解”的趋势。首先,基础设施网络不再是被单一的完整的组织起来,它们正在被逐渐分解。尽管在技术上可能还被认为是完整的一个基础设施网络,但是它们的内部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的计算机监控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允许不同的企业在单个网络中竞争性服务,因为新技术使实时监控和交换大量数据流成为可能。大量的服务供应商之间相互竞争推动了网络的这种裂解趋势,特别在电子通信领域,往往形成的就是一种多重分层的基本架构。

2.2.2 参与网络建设的设备和服务供应商是以市场来定位的,他们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因此,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特别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提供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技术系统在国家内部呈现的相对均质状况,而在对基础设施供应进行治理的逻辑发生转变后,结果变的更加复杂。追求商业利润的动机将进一步推动高收益区域的技术设施投资,从而可能导致社会极化的程度加剧。

2.2.3 另外,地方决策者正在越来越多的把电子通信政策整合入城市规划领域。例如:

(1)交通运输和电子通信的整合战略,包括使用电信设施从事居家工作、建设通信走廊战略、道路运输系统的电子化等;

(2)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战略,包括社区网络化、地方经济开发、公共服务传输等;

(3)“信息区”和“电子村”战略,分别对应于特定区域内的信息产业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些政策背面所隐含的危险,它们可能加剧城市地区已经存在的社会和空间极化状况。因为这些造成空间破碎化的政策可能仅仅是拓展了城市中有权阶层集聚地区已有的特权,而那些经常被遗忘的地区仍然很难接入新的技术。

2.3 多中心和更加复杂的城市形态。

(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理学者已经认为电子通信方式打破 了集中与分散之间的张力,信息服务部门倾向于分散在多中心的空间形式之中。当新技术日益替代面对面交互时,一些学者推测,密集核心城市将最终融入没有城市的城市文明之中。相反,Gottman 则强调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需要专业化城市分工的城市网络。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城市并不是在消失,而是演化成复杂的多中心城市结构。在工业信息时代,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工明显,工业区、居住区、休闲娱乐区往往自成一体,并环绕着城市中心区分布。

(2)信息技术和电子通信系统的空间效应和社会经济效应还必须与交通网络和出行方式综合在一起考虑。其中,“电子通勤”是最受关注的话题,它最初被认为是交通出行的替代方式,曾经是预测信息技术带来积极效应中的最典型的例子。已有的研究新技术虽然可以减少出行,但也增加了出行的弹性,出行总次数反而更高,只是有部分出行调整到了非高峰的时段。

(3)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城市之间的权利分配不再是等级化的,而更多是网络化的。它们拥有的权力反映了它们在网络中的可达性,这种可达性就是城市与世界其他地方接触和联系的范围与质量。在网络中,权力更趋于分散,每个节点作为整体再生产的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说,节点之间的互补关系比竞争关系来的更为重要。毕竟,城市网络的发展与繁荣更多是通过行动者之间的合作来实现的。因此,“连接”已经成为地方或城市发展的关键。

(4)总的来说,信息通信技术实际上增强了城市等级差异,电子空间改变了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城市与相邻区域的关系。信息化将以新的原则形成新的城市等级体系,在这种新的等级体系重构过程中以集聚和分散两种空间极化过程的并存为特征。这些观点以在学术界得到基本认同。

3. 城市规划空间——从地理空间走向复合式空间

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相互依存、相互交织。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与在信息网络影响下城市规划空间的基本发展趋势。首先,城市空间的地理学意义仍十分重要,尽管有人认为信息网络、远程通讯技术可以轻易地征服空间的障碍,地理位置的意义将会荡然无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新技术带来了新的不平衡,从而城市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形成新的地理位置,地缘优势也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来。信息城市在新的电子媒介中成为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和创新之源。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化不仅造成了城市内外部空间的重构,还在根本上拓展了城市空间的观念。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复合式空间,它包含了在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上的新内容。新的网络空间依赖于地理空间而存在,却并不能完全取代地理空间的功能,因而它也并非地理空间的简单模仿和镜像。正是这种“空间”与“反空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交织构成了信息时代的复合式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 叶欣.信息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科技,2014(11).

[2] 王丽娟.试探讨城市规划与信息化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

空间结构规划 第4篇

关键词:区域规划,城市空间结构,空间结构重组

1 区域规划的要点

全球时代是竞争的时代, 而在当今的城市世纪则表现为城市竞争, 然而, 当前的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 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因此, 城市区域是全球时代城市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当前, 在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构筑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也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重要举措。为适应上述形势, 各类城市区域规划, 例如广州、南京、宁波等城市的都市区规划, 江苏苏锡常、南京、徐州的都市圈规划, 浙江的杭嘉湖绍、宁舟、温台等城市群规划等在我国蓬勃兴起, 而从广州兴起的都市区概念规划可以作为新时期城市区域规划的代表。

2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研究

2.1 研究背景

近年来, 信息化、高速化、郊区化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扩展和重构的重要因素。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方式变革, 家庭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 使城市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发展成为可能, 也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出现明显的松散化倾向。城市新区沿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高速干道的交叉点布局, 城市空间结构开始从单核心型向多核心城市形态过渡。对一些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地区而言, 中心城市出现郊迁扩散现象, 城市新区和开发区建设成为主流。与此同时, 随着高速公路等区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也出现新型企业、大型购物中心、高档别墅区沿高速公路向城市边缘地带某些节点扩散并集中布局的趋势。这些“郊区化”现象的结果是:中心商业区衰退, 大型工业区郊迁, 郊区大型平价商城建设, 高档别墅区和远郊度假区在郊区出现。

在这些背景之下, 在区域规划过程中重组空间结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各个城市和地区调整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2.2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重组

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区域规划结构的两个核心内容, 是互动的两个方面。不同的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布局要求, 产业结构不同, 所形成的空间组合格局自然也不一样, 空间景观差异很大;反之, 空间结构的变动也会影响产业结构。陆大道 (1991) 认为, 产业空间积聚趋势的扩大产生了两个问题:其一是积聚效果导致产生的膨胀, 使经济水平高特别是基础设施发达的地区愈来愈发达, 相应地, 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 产生了谋求区域平衡发展的任务;其二,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负荷之间的不适应。针对这两个问题, 要求调整不合理的空间结构, 解决过密和过疏的问题。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区域内外长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区域产业结构重构对空间结构重组的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连续的、渐变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 但区域空间结构一旦形成, 即会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只有当区域内外条件发生重大转型时, 区域空间结构才会缓慢地调整, 形成新的空间格局, 空间结构自身的这种结构转型功能可以称为“自组织功能”。尽管区域空间结构具有自组织功能, 但空间结构的重组总是滞后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陈旧的空间结构不能按照新的资源空间配置逻辑组织和分配资源, 反过来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起阻碍作用。这样, 就对人为干预和科学引导空间结构的转型提出了要求, 这就是科学地、有意识地引导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意义所在。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初探, 陈修颖, 2003)

2.3 行政区划调整与空间结构调整

首先, 并镇后, 各街镇的发展定位更为明确, 资源利用更为科学, 各镇的地产布局更为合理。全国五金之都永康市曾早在2001年时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 将原来的22个乡镇调整为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方岩风景区。撤消原古丽镇, 把芝英镇整体并入市区。市区设立东城、西城、江南、芝英4个街道办事处;重新组合成龙山、古山、花街、石柱、象珠5个镇;同时, 根据永康实际, 设立方岩风景区。

其次, 由于行政区域的扩大, 发展机会也多了, 进入的发展商将会更多, 必然带来新一轮的竞争。

最后, 并镇后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在新的版图架构下, 现有的地产分布结构将会做出调整, 地产商的排行座次也不断发生变化, 产业结构重组是必然的事情。而且重新划分之后, 产业分工更为明确, 两地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产业布局在空间上形成新的组合形式。美国学者厄儿曼 (E.L.Ullman) 认为地域之间的此种互补性增大了两地之间的流动量, 导致了货物、人口和信息的移动和流通。

3 区域规划过程中空间结构重组的方法

空间结构重组主要包括要素重组和状态重组两部分。要素重组从节点、通道、流、网络和等级五方面进行;通过调整各组成要素的比例和相互关系, 充分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状态。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素优化, 主要是调整优化空间结构的各个组成要素, 使之达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佳要求;二是状态调整, 主要是调整各组成要素的“配比”和相互关系状态, 使之发挥最大的整体协同效应。

空间结构重组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实现。而产业空间结构重组可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线形规划方法实现。投入产出模型是进行系统分析的有力工具, 它可以详尽地描述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应用领域也已从单纯的经济分析转向能源、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的综合系统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实际上是以满足区域在目标年实现经济最优增长为基准而进行的。

空间结构重组的过程需要企业自身进行组织方式的创新。企业是实现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真正主体。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资产经营实现产权重组和空间重新布局, 从而最终实现空间结构重组, 并最终呈现出新的空间结构景观。通过资产经营, 促进企业的跨区域整合, 以实现区域企业组织方式的两个转变:由“共和式企业网络”向“王国式企业网络”转变;由水平式重复布局模式向垂直式价值链分工模式转变。其最大的效应是促进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呈现依价值链而分工的空间格局, 通过企业集团的运转自动地链接了各次区域空间。而共和式企业网络则导致企业重复布局、规模狭小、区域间恶性竞争等。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区域响应[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 21 (3) :8~12.

[2]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2.

[3]陈修颖.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财经科学, 2003, 6.

[4]陈修颖.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探论[J].经济经纬, 2004, 6.

空间结构规划 第5篇

1145603120 唐韬

内容摘要:镇江,依山傍水,雄踞江南,浩淼长江与婉约南下的大运河城中交汇,宁镇山脉绵延入城,形成“一水横陈,连岗三面”,临江“三山”鼎立之“雄”势,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的美誉。如何把握镇江城市发展脉络,凝炼城市要素,科学解构城市空间,创建“山水花园城市”来彰显滨江山水城市的独特风貌,将是本文的重点,我将就此浅谈。

关键词:建筑学

镇江规划

空间 山水花园城市

图1:镇江空间特色资源分布现状图

一、创建“山水花园城市”的理由:

镇江因山水而建、因山水而兴、因山水而得名、因山水而强盛。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古人留给镇江的宝贵遗产。紧紧围绕山水花园城市目标定位,因地制宜,做足山水文章,把山水特色发挥到淋漓尽致;积极保护,整体创造,做特文化魅力,把文化个性充分展示出来。根据城市空间肌理、品质空间和功能分区,科学划定历史文化展现区、自然山水展现区和现代风貌展现区,无疑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功能分区的优势,使保护、建设与管理更有针对性。

二、如何创建“山水花园城市”:

(一)、创建“山水花园城市”的具体目标:

突出城市山水个性,在长三角具有唯一性。建设山水与人文交融、自然与历史辉映、灵动与活力迸发、并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山水花园城市”。

(二)、创建“山水花园城市”的资源可以概括为:

“山-水-城-林”互为衬托的“大江风貌,城市山林”的自然风貌;以古城文化、津渡文化为代表的化精彩厚重的多元文化;文化、城市与山水的交融辉映。重点空间特色资源为金山、北固山、焦山、西津渡、长江、古运河、南山、金山湖。

图7:镇江空间资源规划分布图

金山

北固山焦山南山

西津渡

金山湖古运河

长江

(三)、如何就此来规划组织:总体

1。三山鼎立俯江城

三山鼎立俯江城,指在空间上以三山风景区为核心的北部滨水区。是最能体现镇江大江风貌、三山胜景的城市空间地区。

规划空间区为“三山一区”。三山为焦山、北固山、金山;一区为金山湖区,包括金山湖、西津湾、征润洲。金山着重突出“秀”字:紧扣“水漫金山”、佛教文化及历史人文传说的主题特色。北固山规划重点要突出“雄”的特色: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特色的核心景区。焦山景区以“雅”字为规划指导思想:以碑刻文化、“江中浮玉”、寺观园林景观为特色的核心景区。内江景区规划重点要突出“动”,征润洲景区规划以突出“野趣”为特色,西津湾旨在创造凝聚镇江旅游文化活动的活力中心。

图2 : 三山鼎立俯江城

图3 : 金山湖特色区示意图

2。江河交汇揽西津

主要包括西津渡历史街区为核心的镇江老城区与古运河及其沿线区域。

规划形成“一街一河”。“一街”为“七里长街”,包含西津渡历史街区、伯先路历史街区、大龙王巷历史街区、杨家巷、薛家巷、新河街传统风貌区,整合各成片与零散的历史文化资源,集中体现名城风貌区的商业、贸易、文化、宗教、生活气息,融入城市现代生活之中。“一河”为古运河,规划分为三段,从平政桥至新西门桥打造“人文之河”,重点挖掘古城历史文脉突现历史商贸价值;从新西门桥至塔山桥打造“绿色之河”,规划措施除重要节点外以整治为主。从塔山桥至丹徒闸打造“休闲之河”,疏浚河道,控制水位,建设景观绿化节点,打造城市文化、休闲风光。沿河重点展示新河街、宝塔山公园、镇江市体育场、虎踞桥、南水关石闸、丁卯桥遗址。

图4:七里长街

图5:古运河

3。山水连城入画来

大江风貌和城市山林是镇江独特的城市风貌,山水格局是镇江城市特色的核心价值,山水连城,采用“连”字作为设计的核心,具体体现为生长于整个区域、连接山水和城市的网络绿带。

城中山体、湖泊,河流等实行集中整治、修复生态、完善景观;划定保护区、控制区和协调区,形成具有山林自然风貌的开敞式空间,建成市民休闲健身的开放式天然公园。构建山水廊道,连点成线。以生态廊道有效连接各重要山体水体,形成“山水相依,城林交融”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的生态网络结构。依托镇江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为本底,注重景观与文化区与周边功能及城市开发的协调性,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需求,建立有序的城市空间发展结构。重点打造南山片区,包括南山风景区、南山新城、官塘新城,实现山-城交融的城市山林风貌,自然山水、悠久文化与现代新城相互融合。以檀山路为主线,联接北部滨水区,旧城风貌区,南部新城区,形成连接南山北水,传古承今的特色空间轴线。

图7:山水连城结构示意图

图6:山水连城入画来

(四)、城市面貌具体规划策略

(1)、规划镇江市空间结构为“一心二核,两轴两带”。“一心二核”指北水蓝核和南山绿核共同构成的特色核心,“两带两轴”为滨江综合特色轴,檀山路特色轴,古运河特色带,南徐大道特色带。

(2)、以当地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城市建设为引导,城市不同区域实行不同建设发展策略与风格,形成不同城市景观风貌。主要有:现代滨江文化风貌区;近代名城风貌区;现代城市中心区;现代科技新城风貌区;生态新城风貌区;城市山林风貌区;滨江自然风貌区。

(3)、规划十六个城市设计重点引导区,引导城市空间特色的建设和生态环境品质提升。根据不同节点的空间特色,分别提出城市设计引导要求。

(4)、美化城市界面,以道路作为城市特色景观的重要展示线,沿重要道路两侧进行界面整治和特色建设,展现现代化的山-水-城的和谐共生。

(5)、对于景观节点建设采取必要的控制与引导。分为标志性的特色地标与一般景观节点。

图8;城市面貌规划

(五)、尤其注重空间环境科学发展:

(1)、引入低碳理念,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秉承低碳理念,坚持环保优先,维持生态平衡,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生态环保宜居城市,实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创建“山水花园城市”提供有利平台

(2)、发展绿色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支撑。“产业兴则城市兴”。山水花园城市注重绿色增长、低碳经济、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鼓励发展环境亲和型产业,严格禁止和淘汰环境损害型产业。镇江的产业发展已形成了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格局。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正在成为跨越发展的新引擎;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势头强劲;先进装备制造业已实现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大部分工业企业已实现“园区化”,以循环经济理念引领和建设的现代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比较成熟完善,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上升为国家级。

三、有何意义:

“山水花园城市”并不仅仅是形象的概念,是一种天人合一美好愿景,更是五中全会精神崭新的、具体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展以往对城市的定位,综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城市美学、资源环境等各类要素系统集成,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论指导下,镇江对“花园城市”和“山水城市”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将“山水花园城市”定位为:创新创业、幸福和谐、山水城林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为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图十:镇江明天更美好

城市空间色彩规划策略初探 第6篇

关键词:城市空间;色彩;适应性;城市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在规模和效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暴露出粗放模式下,城市建设不够精致,空间面貌雷同,缺乏个性的弊端。体现在城市色彩层面,则是色彩分布的凌乱、破碎感,一些色彩甚至令人紧张、厌烦,降低了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反观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如东京、伦敦、巴黎,均通过完整、统一,富有人情味的色彩规划,使城市既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又传递出鲜明而有魅力的个性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对城市设计中的色彩规划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对于提升我国城市环境质量,营造宜居城市,实现城市物质及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市色彩现存的问题

(一)色彩秩序的缺失

喧闹、凌乱,或许是我国很多城市在色彩印象上给人的第一观感。其根本原因在于色彩分布缺乏内在的秩序和规律。城市生活的各基本要素——建筑、广告等的用色各自张扬,彼此独立,很少顾及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现代多元文化为单体建筑的用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现代商业广告的宗旨就是标新立异,彼此区分。自然涌现的各种城市色固然使得城市生机勃勃,喧哗热闹,却造成信息的过剩和泛滥,提高了人们的应激水平,增添了生活的压力。马斯洛认为,美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一个凌乱的城市色彩结构无法带给人以美感。而生活在一个杂乱无章的色彩环境中,阿摩斯·拉普卜特所提及的建成环境对人类情感、价值、道德的塑造作用也无从谈起。

(二)色彩个性的缺失

我国城市化进程所显露出来的弊端之一便是城市个性的缺失。这同样体现在城市色彩对城市个性塑造的不作為。色彩的“杂”与“灰”是我国城市空间同质化的体现之一。色彩的杂乱、无秩序,使得一个整体的城市色彩意象无法达成。色彩的“灰”来自于现代建筑所用的混凝土、铝塑板、玻璃幕墙等材料,对这些材料轻率、过度地使用,使得我国城市由南到北,从海边到山地到平原均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单调景观。城市景观的同质化使得城市疏离于其所在的独特区域环境(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这种区域特征正是城市个性与意义的重要来源,一个缺乏意义联想的城市,人们对其的归属感也将大大减弱。

二、城市色彩规划的“适应性”原则

美国建筑师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应如同植物一般从其所处的环境中有机地生长出来。这种有机性体现了一种自然的法则,一方面是指建筑应该与其外在环境相协调,体现周边自然、人文环境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指建筑形态是其内在各种功能需求与矛盾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这个结果是自然而合乎逻辑的。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实质体现的是一种“适应性”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城市色彩规划和管理。一个城市的色彩规划,既要符合城市的各种功能需求,又要适应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总是倾向于整体性地把握其特征,一个易被感知,给人留下印象的城市,应该是其各要素,如功能、形式(包括色彩)、意义(自然、文化价值及其人们的经验、联想、记忆等)均指向同一情感方向,具有心理上的同构关系。而这样的城市空间也必然符合美的原则。

(一)适应于自然环境

城市色彩应与自然环境色在情感与基调上保持协调。天空、山体、海湾、江河、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的色彩及其组合往往赋予一个地域以强烈的标志性印记,甚至一个地方气候的冷暖和阴晴,也传递出某种人化的性格特征,如热带滨海地区的浪漫奔放,寒带地区的深沉广搏。而雾都伦敦与终日沐浴在阳光中的罗马,也有着完全不同的情感意象。城市色彩应有助于保持、强化这种地域特征,而非将其冲淡或破坏。如我国青岛的色彩意象是绿树,碧海,蓝天、红瓦,以城市人工色——红色与自然色进行对比,强化了原本就清晰锐利的色彩印象。广州以低调的暖灰色凸显了自然色的花团锦簇、艳丽多姿。对于一些地区较为极端的自然条件,也可利用城市的人工色彩对其进行中和调整,以减弱其对人居的不利影响。如严寒的北欧地区,建筑往往采用暖色调,在增添了一分温暖和温馨的同时,又可反衬出冰雪极寒的地域特征。反之,在炎热干旱地区,则应避免高明度、高纯度的“燥色”的使用,淡色、冷色在这里更易达致心中的安宁。再如,我国成都地处盆地,常年湿润多雨,为消除水渍、灰尘积留的不利影响,城市底色便排除了浅色,而采用更为耐脏的灰色。

(二)适应于人文环境

文化的产生,往往由于在特定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人群,需要应对当地独有的风土条件,从而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包括习俗、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等。色彩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因为文化中的工艺、产品总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材料的色彩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色彩由于其高度的情感性,往往成为传统理念、价值、意义的象征。例如,红色是中国古代吉祥文化的代表色,黄色则是中国古代皇家威严、尊贵的象征。佛教文化看重黄与白,伊斯兰世界则偏爱蓝、绿、黄、白。城市色彩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提供了一种身份的记忆与认同。

(三)适应于城市功能

现代城市往往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各个功能区体现着不同的城市职责,其色彩面貌也应适应于这种职责的不同。如居住区要求温馨、醇厚、舒缓、宁谧、亲切的气氛,行政办公区要求体现庄重、高效、人性化及关怀特质,文化教育区应是优雅而安静怡人的,商业区则应繁华、温暖、生气勃勃。高新产业区往往具有明亮、整洁、开敞、朝气蓬勃的特点,而在传统文化街区,则往往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沧桑感,或是浓浓的民间气息。不同功能分区的色彩设计应该传递出明确,与功能内容相符的特征信息,这就需要对色相、明度、纯度这些色彩的基本要素进行合理匹配、编排。例如,居住区和文教区都要求色彩要素整体的弱对比,可采用低明度、低彩度色传达出安静感,然而其主色和辅色的色相构成又应有所不同,以体现区域职能的不同。行政办公区可采用色彩的中度对比以创造庄重感,高新产业区则可采用明度的长调对比造成坚实有力、明朗清晰的氛围。总之,色彩越是能与功能吻合,越是可以令空间环境呈现出鲜明的知觉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三、城市色彩规划策略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指出,人们总是整体性地感知事物。这意味着城市色彩设计也是一种整合设计,色彩对自然、人文与城市功能的适应,具体体现为城市、街区、建筑三种尺度下城市空间的用色规划,它们并非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一个色彩的有机整体。这既是色彩愉悦感的来源,也是城市个性的前提和基础。

(一)多样统一原则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在城市色彩规划中,统一意味着色彩应传递出一种总体印象或同一的情感基调。在城市色彩设计中,确立城市主色调是达成统一性的重要方法。主色调并不是指单一的某种色相,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着的色彩谱系和基调。城市主色调可从最具特色的城市自然资源要素、历史文脉,甚至城市功能中提炼出来,是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如杭州市主色调为灰色,寓意水墨江南,既与灰砖、黛瓦、白墙的传统空间意象吻合,又呼应了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西湖美景。多样性是指建立在统一性基础上的色彩差异性,它带来更为丰富的知觉体验。城市各功能分区的色彩既要体现功能性的要求,又要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色彩协调关系。例如,在主色调统一的基础上,不同功能分区可以采取类似色相,在明度和纯度的变化中形成丰富的色彩表情。也可采取邻近色、对比色,甚至补色,在明度、纯度统一的基础上,通过位置、面积比例的安排形成调和。除主色之外,辅色及点缀色的运用,也能在街区及建筑尺度的城市空间中创造出多层次的色彩关系。

(二)图底关系原则

知覺心理学认为,知觉总是倾向于感知环境中最具特征性的那部分要素,这些要素向前凸显,成为“图”,其他要素则向后退隐,成为背景。清晰的图底关系,使环境特征更加明确,图底不分,则使视觉对环境性质无法判断,极易造成不安和困惑。在城市色彩规划中,一些阴影型城市由于自然光照条件较差,自然色彩呈现出灰暗的浊色调,这种情况下,建筑则可以采用高亮度、高彩度色甚至自然色的对比色。此时,自然色成为“底”——背景,人工色彩成为“图”——视觉焦点。相反,如果城市的自然要素如天空、水体、土壤等,其本身色彩就很鲜明或是形成强烈对比,则城市人工色应采取融入自然的做法,或是以低纯度、低明度的方式成为背景,以凸显自然。此外,城市色彩规划中,应严格限制高纯度色在建筑、广告设施上的大面积使用,因为这些“燥色”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不经意就会成为知觉环境中的焦点,太多的焦点则混淆了“图”、“底”关系,破坏色彩的整体秩序,使人感到不适、烦躁。

四、结语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形状的辨识需要理性的介入,而色彩则具有情感的直接性。一个秩序井然、统一而丰富,适应于自然、人文环境,符合城市功能特征的色彩环境,既带来生活的更多愉悦,也增强了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符合人的情感需求。城市色彩环境的建设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设计方法和策略,也必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不断得到完善,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丁素红,干雯茜.城市片区色彩设计方法探讨——以攀枝花城市色彩规划为例[J].福建建筑,2014(11).

浅谈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第7篇

关键词:地下空间,规划,原则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心区,出现了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可能,城市因此从单一的地上空间趋于向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发展。地下空间开发有别于地上空间的开发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如何科学的开发地下空间,协调城市空间发展,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解决城市问题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1 国内外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1.1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和特点

根据国外的经验,地下空间开发的时机、规模和水平与国家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当人均GDP超过500美元,城市开始出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要;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为经济的“拐点”,城市开始出现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要;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城市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社会经济基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水平也会大大提高。

从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始,国外地下空间的发展已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开发利用技术到规划理论都已经比较成熟。国外地下空间规划涉及的领域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地下建筑在旧城的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下市政设施也从单一的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集大型供水系统、能源供应系统、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生活垃圾清除处理回收系统于一体的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在北美、西欧及日本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大型实验室等大型地下公共建筑,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已经转入地下。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从专项规划入手,逐步形成系统的规划,其中以地铁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最为突出。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早,开发模式主要是以地铁建设、大型地下商场开发和市政综合管廊为主,结合交通、防灾设施形成综合性、立体性、复合性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以政府主导,业主实施和政府吸纳社会资金主导为主。

1.2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和特点

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落后,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比较缓慢。它是以人防地下工程、地下过街廊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设施和近几年的地铁建设逐步发展而来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以点状分散、性质单一、各自为政为特点。这样的开发不利于地下空间的集约和高效利用。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实力较强的大中城市,为解决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地下空间进行了规划和相当规模的开发利用。我国一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已经向复合化发展。

2 大连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连地下空间利用较早,解放前以地下室为主;到文革时期,以地道建设为主;改革开发后,建设了一些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20世纪90年代末期,逐渐建设成为地下综合体。2010年前,大连的人均GDP水平将全面超过6 000美元,大连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社会经济基础。但目前大连市的地下空间建设还存在缺乏科学的规划和预测、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小、功能单一、使用独立、开发无序、管理不到位、工程档案与资源信息管理落后,很难共享等诸多问题。

3 地下空间的利用模式探讨

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有地铁、地下商业综合体、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场、综合管沟、地下步行道。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在竖向使用上应分层利用。通常地下空间开发分为:浅层(-10 m以上)、次浅层(-30 m以上)、次深层(-50 m以上)、深层(-100 m以上)。地下0 m~-3 m,市政管线具有优先使用权;地下-3 m~-8 m,市政综合管廊、地下停车场、商业街为主要使用功能;地下-8 m~-15 m,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快速路、立交通道设施具有优先使用权;地下-15 m~-30 m,轨道交通设施具有优先使用权;地下-30 m以下,目前使用较少,多为预留开发层。

4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4.1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应分级编制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分为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大部分。总体规划部分应重点解决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地下空间的需求规模的预测、地下空间的布局形态、地下空间的近远期建设安排等。详细规划阶段要重点解决不同使用性质空间的定位、各种地下空间的开发容量确定、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地下空间的各类配套设施安排、工程量估算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城市地下空间使用管理规定的制定等。

4.2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控制要点

1)交通空间。结合大连的发展,建设地下交通通道和人流通道。地铁解决人流的运输,地下公路解决地下物流的运输,并结合地下储存设施的建设形成物流通道。地下过街通道是解决路口平交的交通矛盾的主要方法。

2)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将是近期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方面。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充分发掘地下空间资源。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将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如商业设施、文化中心等。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承担与地上职能相协调的功能。用于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区及地区中心区的地下空间建设。

3)防灾空间。城市将大力发展城市防灾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特性,完善城市防灾体系。地下空间不但用于防护核武器、常规武器等,还用于地震和火灾等的防护。

4)停车空间。城市地下停车场的建设是城市停车空间的重点,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地下停车场的建设要结合地面、地下交通的发展,不应孤立建设,才能发挥其优势。

5)仓储空间。利用地下空间的热稳定、低能耗等特性建设地下仓储库,可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目前,大量的粮库、蔬菜库多建于地面,占地广,且不利于控制其温度。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实力的增强,将有能力建设更广泛的地下库,如能源库、水库、冷库等。

6)市政管线。城市的市政管线基本沿道路布置,因此道路应预留城市管沟的发展空间。城市管沟的内容包括水、电、电信、热力、垃圾、燃气等等。其发展空间应予以规划。

4.3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的主要原则

1)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城市在进行地面建设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地下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城市的发展中,适时作出“地下空间、地面空间、地上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规划,对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城市要综合利用土地,走土地资源节约化模式的路子,向地下要空间,充分发挥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改善地面空间,进而改善城市环境。

2)进行详细的现状调研。地下空间规划应进行详细的地质条件调查,作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的工作基础,对于地下土地的适用性进行分类、分区控制。同时对于用地权属、现状地下空间的利用情况也要充分掌握。

3)建立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标准。地下空间利用规划要和城市的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因地制宜。对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要分级控制,规划编制成果和控制指标要和各级规划的指导原则相适应,为各级管理和审批提供可操作的依据。

4)建立详细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地下空间规划是一个系统的规划,涉及城市生命线工程、交通工程等诸多方面,要建立健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档案的管理系统,便于统一规划和后期的日常维护,保证城市良性运转。

5 结语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我们节约土地资源、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提高城市综合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已具备了进行规模化开发地下空间的实力和条件;与此同时,城市发展空间不足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是科学、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前提,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春.城市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模式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2]何兴江,苗国航,陈仁俊.浅谈北京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J].地质与勘探,2005(9):9-10.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结构探讨 第8篇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用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 提高城市的品位, 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中园林绿地有很多类型, 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专用绿地、风景游览绿地、街道绿地、生产绿地等。这些绿地因其各自性质的不同, 而具有不同的功能要求。以公园为例, 通常有文化休息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科普公园、纪念性公园、雕塑公园、儿童公园和一些专类花园, 如牡丹园、芍药园、梅园、兰圃等。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公园, 都具有各自的特色, 都能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给游人以无限遐想之感, 拓展游人的文化、娱乐空间。

2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目标

在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之前, 应该先对园址进行选择, 通过详尽的勘察、评价作出决定, 然后进行实地测绘, 掌握确切的数据, 结合想要设计的绿地的性质及功能要求, 确定出绿地的设计风格和规划类型。在进行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时, 必须结合实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才能给游人带来富有变化、多姿多彩的景观特色。

2.1 布局合理

结合城市中的道路系统及水体规划, 按照合理的服务范围, 使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均匀分布, 以利于全市居民都能够同样方便地到达绿地。

2.2 指标先进

认真规定城市的绿地指标, 对近期和远期指标要有区分, 另外, 各种绿地类型也要有不同的指标。

2.3 质量良好

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需要, 城市绿地应多样化, 而且各个绿地要具有完美的设计理念, 丰富的植物群落, 完善的服务设施, 以及充实的文化内涵。

2.4 环境改善

在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设置卫生隔离林带, 设置改善城市气候的通风林带及防护林带, 以起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3 园林绿地设计规划方案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依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及设计手法, 会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在着手设计之前, 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对所要设计的绿地应该具有的功能以及它的建成能给城市、给人类带来什么益处等, 要结合实际、合理考虑, 尽可能的做出好的规划设计方案,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集观赏、健身、休憩、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绿地。

3.1 明确绿地性质

每块绿地, 都有其独有的性质, 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明确性质、确定主题、打造特色, 为下一步实际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2 确定主题或主体的位置

主题与主体的意义是一致的, 主题寓于主体之中。一些专类园如牡丹园, 以牡丹为主题, 以牡丹池为主体, 主题牡丹寓于主体牡丹池之中, 在牡丹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观赏牡丹, 则更具诗情画意。

主题是根据绿地的性质来确定的, 不同性质的绿地其主题并不一样。如北京颐和园是以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建筑群为主题;北海公园以白塔山为主题。主题是绿地规划设计思想及内容的集中表现, 主题确定后, 就要考虑它在绿地中的位置以及它的表现形式。如果绿地是以山景为主体的, 通常把主题放在山上;如果是以水景为主体的, 可以在水中放置主题;如果以大草坪为主体, 可以把主题放在草坪的重心位置。

确定主体与主题以后, 根据绿地功能与景观要求分成若干个区域, 每个分区各有其主体, 它们都应服从于全园的中心设计, 起到陪衬与烘托气氛的作用。

3.3 确定出入口的位置

绿地出入口是绿地内道路系统的起点和终点。公园绿地必须有明确的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应设在交通方便的地理位置, 并且设有大型的聚散广场, 以方便人流和车辆的出入, 另外, 附近还应有足够的空间作为停车场。次要出入口是为方便附近居民在短时间内可步行到达而设置的, 因此大多建在居民区附近, 还有的建在便于集散人流而不对别的安静地区造成影响的体育场所或娱乐场所附近。此外, 交通广场、路旁及一些街头绿地等也应设有多个出入口, 便于人们出入及通行。

3.4 功能分区

3.4.1 文化休息公园

此类公园以文化娱乐、安静休息为主导思想, 其基本任务是满足人们提高文化知识、欣赏美景、调节精神、休息娱乐等, 因此, 文化娱乐区和安静休息区应占有较大面积。文化娱乐区一般应设有书画廊、摄影室、舞场、琴坊等;同时, 还应设有盆景及花卉展览厅等, 以增加此区域的观赏性。安静休息区应设在幽雅清静之处, 其间设以茶楼, 游人品茶、赏景, 别有一番情趣。另外, 也可在水边设水榭供游人凭栏观鱼;在湖边僻静处设钓鱼台供钓者垂钓;沿水边设长廊供游人漫游赏景。房与花架的组合建筑, 既可作为点景, 又可供游人赏景, 是挡烈日、避风雨的良好处所。另外, 为了增强游园的可赏性, 可在山上设楼台亭阁, 既可作为建筑景点, 又可供游人休憩、远眺, 能够大大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园内除以上二区外, 一般还应设有体育健身区、游乐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及经营管理区等, 各功能分区的设立应结合实际, 合理规划, 合理确定其面积大小, 尽可能的做到各尽其责、相辅相成, 结合公园的自然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地形和树木进行合理的分隔, 做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3.4.2 儿童游乐园

此类游乐园是儿童接触大自然、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寓教于乐的良好场所。儿童游乐园的服务对象是2周岁以上15周岁以下的儿童,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活动的需要, 应将活动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具体分为幼儿游戏区、学龄前儿童游戏区、小学生及中学生活动区等, 另外, 还应设置一些用于室内活动的建筑物, 既能增强景点效果, 又能为小朋友提供较好的室内活动场所, 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以上各类分区, 应结合现有的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规划。例如:在疏林草地等一些地势平缓的地段设沙滩、翘翘板、小木屋等玩具供幼儿玩耍;也可在草地上设置一些昆虫及动物雕塑, 供儿童识别, 让他们边玩边学, 在玩耍中增长知识。小学生活动项目一般有滑冰、划船、游泳、乒乓球等, 因此, 应配置一些相对应的设施供他们开展活动。少年活动场所可设在山坡上, 以利于他们爬山、涉水、攀越障碍物等活动的开展, 培养他们战胜自己, 克服困难的能力。

3.4.3 烈士陵园

布局庄严、肃穆, 从正门开始, 用渐进的手法, 级级上升, 使来访者充满无限敬仰与哀悼之情。同时, 多配置一些常绿植物, 如雪松、龙柏、刺柏、万年青、广玉兰等, 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3.5 景色分区

一般风景群落都由若干个风景名胜区构成, 风景名胜区又由若干个景区组成, 而组成景区的是园林绿地内的各个景点。一些大型的公园或风景名胜区, 都应具有几个不同特色的景区, 也就是景色分区, 它是绿地规划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色分区有时也能与功能分区结合起来, 例如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内的雪松大草坪, 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景点, 既为游人创造了气势非凡的视觉空间;又是游人开展集体活动、休息娱乐的良好场所。另外, 各景色分区之间应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 在景观空间上要相互衬托、相互渗透, 两个相邻景观之间应有过渡空间, 使景色在转换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渐变的艺术效果。

3.6 风景序列、导游线及风景视线

(1) 风景序列是风景园林内起景、高潮、结景的序列变化, 其中以高潮为主景, 起景和结景都是为烘托主景而设的。风景序列的展现应具有创新、多变、求异的艺术风格, 以呈现给游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 导游线也称游览路线, 是各个风景区和风景点的连接纽带。其作用主要是组织游人按照风景序列的展现游览景点, 把园内的湖光山色之秀美、曲径通幽之意境完美的呈现给游人, 令人流连忘返。

(3) 通过开辟不同的风景视线, 给游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 把最美的风景画面和最佳的艺术效果展现在游人面前。

参考文献

[1]过元炯.宁波市姚江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 1991 (4) :73~76.

[2]过元炯.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广东园林, 1992 (3) :41~43.

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研究综述 第9篇

从历史上看, 城市设计的概念是从城市建设艺术这个概念发展而来的。直到19世纪末, 在卡米诺·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原理》以及约瑟夫·施塔本的《城市建设》这两本书的书名中才第一次出现“城市设计”这个概念。

近年来, 人们在此领域也开始运用“城市发展”这一概念, 通常是指城镇的发展规划。用来协调建设规划、城镇投资方案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因素, 并以此来调控城市的空间发展。

从内容上看, 城市空间规划还需要将不同方面的设计汇总成一种完整的设计手段。如城市交通体系 (交通组织、园路、步道设施、铺装等) 、功能区域的空间划分 (城市标志建筑、特色景观等) 、绿化种植设计、景观建筑小品规划及意向设计等。

总体来说, 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包括了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细节设计不同层面的概念, 也是从抽象到具体规划的描述。

二、城市空间设计的文化价值

城市的空间理论发展除了从形式的多样化解析之外, 还要分析其文化的传承。所谓溯源历史也就是对文化的追溯。

《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中提到, 城市开放空间发展的演变史, 折射着人类文化的演进历程。城市开放空间所具备的形貌、比例、感觉品质及象征意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较大的差异, 但其所包含的实质生活——城市公共生活是始终未变的。

中外城市空间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时期。当中国进入阶级社会, 城市的空间格局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原始聚落中心在阶级社会中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宫殿、宫府, 它们不允许寻常百姓停留, 是不具有公共性的。而纵观西方城市空间的发展历史, 可以看出人不仅是城市的创造者、使用者, 也是城市空间的主宰。

三、城市空间中的道路景观设计

在城市规划的历程中, 道路的规划系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的布局影响着城市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

1.《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城市道路设计的研究

中提到, 城市景观系统由景观节点、景观轴线、景观区三个部分组成。作为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属于城市景观中的“线”要素, 是城市空间的组织框架与基本线索, 承担着景观轴线的重要作用。

2. 在《对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思考》中, 作者

认为当前城市街道空间在设计上存在了诸多问题。如建筑形式上的迷茫破坏了街道的连续性、对城市肌理的不尊重破坏了城市空间、城市中诸多的封闭小区割裂了城市的街道空间、对人的不尊重导致城市局部尺度失调等。

3. 在《城市步行空间的质量与改善》中, 作者

提到了城市步行空间的质量可以从安全性、空间尺度、洁净程度、便捷工程、景观质量、环境氛围等方面进行评析。

四、城市空间形态下的公共空间艺术

城市空间下的公共艺术通常是公共空间中的小品景观艺术、行道植被艺术管理、城市公园景观以及雕塑艺术等。公共艺术往往体现了城市的发展风格与走向。

1. 在《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中, 作者提炼出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存在物, 既隐含着城市公共领域复杂的历史性和矛盾性, 同时也用历史性和文化性构建和丰富着城市的文化。本书对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和解释。

2. 在《公共艺术景观包围的城市》中, 城市品

格也在不断提升, 规划者和设计者自身理念性的思维也在不断地变革当中, 人们的欣赏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城市背景下, 城市公共艺术的多样性也在逐步地发展当中。

五、城市空间规划的照明运用

在城市空间的发展中, 城市照明以一种虚空间的形态存在于现实生活空间, 给人们带来了不同色彩情感的空间体验。

在《光改变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的探究与实践》中, 提到了功能与景观照明设施的布局共同构成了城市照明空间的布局结构。功能照明为城市提供了夜间景观背景, 景观照明则凸显了城市夜间景观的形象。

如在《城市景观与光环境设计》中所提到的拉伊西奥灯网的设计, 它既是一个单独的城市灯具, 同时又是一个较大的系统。总之, 优美的城市照明规划在城市空间的艺术设计中体现着城市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它将城市空间性质演绎出来, 从一个侧面实现了服务于民的城市建设理念。

六、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标志建筑设计

这里所提到的是从城市发展来看的风格标志, 像《城视:城市视觉笔记》中所说, 新旧交融, 土洋交汇。对一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应恢复其本来面目。对现在社会发展的回报则是令新的城市设计形成城市中的新旧交融, 继而从各方面展现城市空间的形象。

城市的单独体态是凭借标志性建筑来完成的。建筑是城市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建筑形象是城市的体态和容貌, 是城市的性格和真实。它反映在与城市空间的交融之中, 是城市空间思想的表达, 包涵了城市规划中所固有的记忆与追求。

七、城市空间规划的尺度要素

规划有度讲的就是尺度的概念。在对城市空间的整体把握上要注重尺度与空间, 以便能打造城市的舒适性, 服务为民。

1. 在《景观都市主义》中作者提到, 通过在多

个尺度上介入环境, 坡道, 可以在相应的建筑、景观和城市不同层次上对环境产生影响。

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同样提到了规划尺

度的问题。景观中的尺度, 无论是水平的还是垂直的都已增大, 这也是受现代社会发展所客观影响的设计体验。

八、结语

城市空间规划的设计发展已近百年, 在这段时间中, 城市景观已经完成了规模性的发展模式。虽然现阶段还不能准确地评述这种城市空间规划模式的好与坏, 但其每个阶段的设计手法思路都是值得思考与借鉴的。组成城市空间规划的要素基本从以上方面阐述地比较详尽。城市空间规划既是艺术思维的表达过程, 更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凭证。

参考文献

[1]单霓, 郭嵘, 卢军.开放空间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张建海, 卫红.城市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3]吴晓松, 吴虑.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施维克.城市步行空间的质量与改善[J].城市问题, 2003 (06) .

[5]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6]李农.光改变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的探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7]方海, 韦萨, 洪克宁.城市景观与光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8]高中羽.城视:城市视觉笔记[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9]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景观都市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10]钱才云, 周扬.空间链接——复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浅谈校园规划结构布局 第10篇

1 建设目标与原则

1.1 校园建设规划目标

把校区建成具有生态园林城市风采、体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利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校园;据此, 提出以下建设任务:

⑴建设数字化校园。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 建设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数字化校园。

⑵建设文化型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功能要求, 在物质环境处理上强调对文化的暗示、隐喻和诠释, 力求使传道者和求知者在此环境中能够得到文化的熏陶, 激发对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欲望。根据学科特点, 设计风格多样的建筑群, 建设建筑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统一的校园;通过绿地、水体、步行道的连接, 形成校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组织体系,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

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和配套设施, 要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 适应未来高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科研手段的更新。

1.2 校园建设规划基本原则

学院校园要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及地域文化特点, 建筑设计要体现出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因此, 东莞理工学院校园建设规划要紧密结合上述规划理念, 合理确定规划原则, 建设人文校园和生态校园, 打造具有特色的舒适、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⑴整体性和空间共享原则。校园规划应当将校区视为一个整体, 在校园总体环境和谐发展与有机统一的原则指导下, 对建筑、空间、景观等要素进行推敲, 使校园在总体布局上既体现出方便实用的特点, 又表现出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 具备全方位的环境育人功效。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合理布局的基础上, 注重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贯通, 适当突出共享空间, 有利于相互开放, 促进交流。

⑵自然为本原则。校园总体设计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 以对自然景观、自然地貌、地物的分析为基础, 充分体现南方地区的环境特色, 合理营造水体、绿地和花草树木等多层次的生态群落, 构建生态网络, 使校园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一些有标志性、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 形成学院独有的建筑风格。

⑶人文关怀原则。校园的整体布局、功能结构要充分体现现代学院教育的特色, 赋予广大师生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校园规划中, 要以人的活动为设计的本原, 强调人与校园环境的融合, 以行为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为依据, 合理设计空间系统, 创造宜人的交往空间。

⑷融入信息技术原则。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规划具有先进技术设施的校园, 在建筑物设计和道路施工时, 要考虑预留齐全、完整的信息传导系统空间, 注重信息技术在校园广泛有效的运用。

2 结构布局和功能要求

规划根据各功能区的相互关系进行用地布局和安排, 以教学科研区为核心, 将校园区分成八大功能区:教学科研区、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休闲娱乐区、教工生活区、产业发展区和教育附属设施区。

⑴教学科研区 (综合教学楼、机电楼、现代教育楼、电子楼等) 。作为公共课程的教学平台, 实验、实习的教研基地, 将教室、实验室集中布置, 以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资源共享, 提高使用效率。

⑵图书馆。位于教学区中心位置, 是重要的人文建筑, 重点搞好立面设计, 强调文化内涵, 使其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适应未来图书馆功能的发展变化。

⑶学生生活区 (学生宿舍、食堂、、超市等服务用房) 。以便于生活、便于交流、便于管理、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学生需要为目标, 按后勤社会化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行。

⑷教师生活区 (宿舍楼、服务娱乐中心等) 。建设生态化、高品位、康居型的教工生活园区, 逐步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

3 基础设施规划

⑴给水。给水水源从城市给水管网接入学校, 校园内配水干管基本上采用环状管网, 然后枝状通至每一建筑。

⑵排水。排水规划结合道路及竖向规划, 在排水 (污水和雨水) 系统上进行综合考虑, 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⑶供电。校内供电根据用电容量计算和校区的地块划分, 设置变配电房和开关站, 电源进线来自于校园周围的城市道路上10KV城市电网。

⑷通信。校园通讯工程包括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外接的城市通信管道和线路, 专门设置校园信息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业务和建设。

⑸消防。按规范开辟消防应急通道, 便于救火和疏散。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 间距不大于120m, 完善建筑消防设备的配置。

4 校区建设规划

4.1 建设理念

建设生态化、环保型校园。校园规划依山傍水、植被等自然环境之特点, 延续自然山水之脉络, 充分利用自然水面、自然树林, 以生态手法和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构建天然景色, 形成绿树成荫、风景秀丽, 融山、水、城、绿于一体, 环境宜人, 充满活力的现代校园。

4.2 道路与交通组织

校园规划采用道路分级的方式安排道路与交通组织, 道路分主路、次路、支路和景观性道路以及步行小路五个等级。

规划校内交通方式主要有机动车客货运交通、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机动车客货运交通主要通过主路解决;自行车交通可由交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共同承担, 直接连接至每一建筑单元;步行交通可通过景观性道路和步行道到达校内各处, 与步行广场和休闲绿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校园内完整的步行系统。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在规划中有所安排, 每一建筑单元按一定比例配备自己的机动车停车位, 自行车停车基本上采用划定区域或建筑物架空层停车的方式。

5 校园的绿化与美化

以建设现代化、高品位的学院校园为目标, 强调景观的现代感与文化品味。绿化、场地、艺术小品相互结合, 灵活布局, 使校园内随处都可以见到富有情趣的空间和构思新颖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建筑外观、环境绿化、人文小品等的设计和建造, 体现理工人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 突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内涵, 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大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统一。

5.1 校园绿化

校园的绿化系统由绿带、绿园、绿道和绿点组成。

⑴校园景观沿道路两侧设林荫道以及多条绿化休闲带, 形成绿化系统的基本框架。绿化为庭院绿化, 以装饰性的景观树、花卉、草坪为主, 绿化和绿带为公园式的自由绿化, 以疏林草地和景观植物群为主, 与绿化步行通道接合在一起, 形成校内联系的主动脉。

⑵绿园是校内大型的集中绿化区, 其中广场以景观与生态功能为主, 以集会、休闲功能为辅。

⑶绿道是指校内的景观林荫道, 校园内所有的道路种植具有岭南特色的行道树, 形成绿化走廊, 增强视觉效果。

⑷绿点是指分布在校园各处布局自由的小块绿化。为提高校园的绿地率, 在所有可能绿化的空地上都安排绿化, 使校园内没有裸露的空地。营造绿树参天、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步一景、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优美环境。

5.2 校园美化

⑴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人文小品和雕塑。新校区的道路和各个功能区要以不同的文化主题命名, 体现校园文化内涵。

⑵将学校的绿篱围墙、学生宿舍安全围栏、灯柱、人行地砖、车棚、宣传栏、指示牌、室外音箱、垃圾箱等都视为校园文化的物化组件, 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 力求新颖独特, 富于文化韵味。

⑶在校园内分散布置各种庭院座椅、交往平台, 安排一些集自习、交友、会客、快餐、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或室外活动场所, 形成多层次交往空间, 提供一个便于师生交往、阅读、休闲的良好互动环境。

6 结语

坚持“以人为本”的校园建设理念,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校园建设的相关规范性要求, 紧密围绕学院中长期发展目标, 在现有校园布局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 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性质, 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地方特色和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求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在校园建设发展规划上, 要注重校园的环境建设同时, 强化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 进一步优化校园人文氛围, 促进学院师生生态意识与文明修养的提高, 努力营造优良育人氛围, 不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 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布局更加合理、教学生活设施更加完善, 把本校建成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校园。●

摘要:学院校园要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及地域文化特点, 建筑设计要体现出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

空间结构规划 第11篇

关键词:地下空间 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1、前言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使得城市用地不断扩展,但是用地的扩展远跟不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 因此,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纯规划地面以上空间的模式也逐步被突破,更加重视地上、地面、地下三维立体空间和谐发展的规划模式。作为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龙头”地位的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也将逐步提到议事日程。

2、地下空间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地下空间规划现状

伴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相关规范纷纷出台。如1997年12月施行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2006年4月施行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也明确提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区规划应当“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可见,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杭州、青岛等20多个城市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有效地规范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许多城市结合城市中心区改造和新区建设编制了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如北京的中央商务区、中关村西区、奥运中心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区等,对该地区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起到了有效控制和科学引导的作用。

2.2存在问题

(1)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导

在我国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的编制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规定,但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规范和指导却相对滞后。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内容只进行了原则性讲述,没有对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提出更为详尽的要求。

(2)规划组织编制主体不明确

我国的相关规划法规、规范,均未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组织编制单位和编制主体提出明确要求,以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出现编制主体不一的现象。

(3)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需规范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需要考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如果不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方法、内容进行深入研讨,规范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将会出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无序现象,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有序使用。

(4)规划编制内容度不明确,不利于城市规划管理

目前,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在编制内容、深度、方法等方而存在较大差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侧重点不,这不仅影响了下一层次规划的深度和要求,同时也对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及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不利。而且很多城市只重视总体规划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缺乏对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造成缺少直接指导规划管理工作的依据。

3、基于不同规划层面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方法

3.1总体规划层面

(1)规划要求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随同总体规划一并报批。具体要求:要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方针,研究确定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规模、总体布局与分层规划,统筹安排近期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设项目,研究提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远景发展规划,制定各阶段地下空间资源,发利用的发展目标和保障步骤和措施。

(2)规划内容

1)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预测。在对现有地下空间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地下空间资源做出评价和预测,作为地下空间布局和选址的依据。

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要根据城市性质特点、规模、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等条件合理确定地下空间的开发思想、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开发规模、开发层次、开发模式等等。

3)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层次、内容、期限。应分别对地下空间的浅层、中层和深层制定近期和远期开发利用规划图,要区分工程的用途及开发利用的期限。

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专项设施的系统规划与整合。

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评价。

6)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施步骤、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3.2详细规划层面

详细规划阶段又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3.2.1控制性详细规划

(1)规划要求

地下空间控规的编制应以城市地面总体规划、地面控规、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等为编制依据,以对地下土地开发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开发强度、深度以及划定不宜开发区域等,并对地下空间环境设计提出指导性要求,作为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地下空间修规的编制。

(2)规划内容

1)土地使用控制和容量控制

地下空间的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地下空间的开发规模、开发功能、开发强度等方面作出的规定。如需将一些地下空间限制开发区(文物区、地质不利等不宜开发区域)在控规中用图则的形式标明其范围。

地下空间土地容量控制可分为刚性控制和弹性控制。其刚性控制内容为用地面积、用地界限、地块划分等控制性指标;弹性控制内容为用地性质、土地使用相容性等控制指标,基本属于规划用地管理的内容;另外为调控地下空间产生的人流、车流等对城市地面产生的影响,需要对地下空间开发强度、项目开发深度进行刚性控制。

2)配套设施控制

地下空间配套设施包括公共设施配套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配套设施的建设规模应按照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作出的规定执行。

控制方式也可以分为刚性控制、弹性控制。刚性控制,即在规划中尽量做到定量、定位、定性控制,主要针对轨道交通设施、公共交通换乘站点、停车场地及停车泊位、地下公共设施、地下市政设施以及人防设施等方面进行控制;而弹性控制,则是针对现阶段开发过程无法实现,但在未来有可能做到的问题,或者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调整而做出的规划控制,并提供设计框架和竹理准则,如地下步行系统和静态交通系统的控制。

3)建筑建造控制

地下空间建筑建造控制是对地下构筑物布置和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做出必要的技术规定。其控制内容为地下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相邻地下建筑间距控制、地下建筑与其它地下构筑物间距的规定、建筑层高以及地下出入日、连通道的数量泣置、宽度等控制指标。

4)城市设计引导

城市设计引导则是通过一系列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甚至具体的空间设计示意,对地下建筑空间组织、内部环境設计等方面进行引导性控制。其内容包括开敞空间、通风井、采光窗、可识别标识系统、其它附属设施配置要求等引导性指标。

5)城市开发建设的运行与管理

地下空间控规控制与引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城市开发建设的运行与管理,因此地下空间开发的控制指标中就需要涵盖规划管理与实施层面。开发管理指标主要包括规划管理方式、管理制度、投资政策、建设方式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引导内容。

3.2.2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1)规划要求

在编制城市重要地段和重要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同步编制地下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

(2)规划内容

根据上一层次规划要求,对规划范围内的地下空间平面布局、空间整合、公共活动、交通系统与主要出入(连通)口、景观环境、安全防灾等进行深入研究,协调公共地下空间与开发地块地下空间、地下交通、市政设施、人防设施等之间的关系,提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规定。

4、结语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是指导城市地下空间合理有序开发的关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地下空间具有不可复原性的特点,一旦开发出现失误,将对城市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在理顺相关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为基准,以规划为依据,在相关责任主体的管理、协调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能够真正走向有序。

参考文献

[1] 汪瑜鹏,尹杰.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下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初探-以武汉市武泰闸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1(4)

[2] 何世茂,徐敏.走向有序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规、规划、管理三位一体的体系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09(8)

环巢湖地区生态空间规划 第12篇

在党的十八大中, 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需大力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统一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 涵盖了水流、森林、山岭等。科学构建空间规划体系, 合理划定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 严格落实制定的用途管制制度。安徽省出台的相关生态纲要中也明确指出, 积极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开展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

2 环巢湖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

和太湖、滇池相比, 环巢湖地区只有较低的建设开发强度, 但现阶段也有较大的矛盾出现于保护与开发之间。相关统计数据表明, 巢湖周边地区建设用地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 已经超过了整个流域的平均速度, 说明目前环湖区域成为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开通了环湖大道后, 各类投资者都青睐于近湖区域, 因而增加了生态用地保护难度。虽然环湖大道的建设明显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增长, 但原环湖生态及耕地系统将会遭到占用, 流域水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因此, 要想治理巢湖水污染, 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 合理安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 大力修复环湖地区湿地系统。

3 环巢湖地区生态空间

2012年, 环保部开始绘制生态红线, 圈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被红线圈定的区域, 会严格限制开发力度, 实施生态系统修养生息政策。根据环巢湖地区的具体情况, 科学处理生态保护及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 深入研究环巢湖地区生态环境规划, 希望借助于生态红线, 明确环湖地区的生态空间及生产生活空间。

3.1 环巢湖地区生态体系结构

通过梳理环巢湖地区的生态要素, 分析其空间特征, 决定用一环三片、多廊多点概括环巢湖地区整体生态体系结构。环湖生态林属于一环, 3个生态片区包括南淝河湿地、三河百塘源湿地及锦屏山, 山水生态廊道则包括兆河、龟山、白石天河等, 湿地公园代表的是点, 包括龟山、派河等。

3.2 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法

结合巢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及环巢湖地区基础生态格局, 细化环巢湖地区的水生态功能。确定区域内物种及自然保护区分布;识别鱼类回游通道、越冬场等;合理确定饮用水源地及保护区;识别清水、调水通道, 依据引江济巢工程, 识别调水通道;分析区域湿地、湿地公园及森林分布情况;将巢湖湖体及环湖大道之间的部分确定为环湖湖滨带缓冲区。将这些因素综合纳入考虑范围后, 用22个水生态功能区划分环巢湖地区, 每个水生态功能区有80km2的平均面积, 调节及支持功能是其主要具备的生态功能。水质净化、物质循环、气温调节等属于调节功能, 水质净化为主导调节功能。湿地保育、维持生物多样性及土壤保持则为其支持功能, 其中, 湿地保育为其主导支持功能。

3.3 空间管制分区

结合我国及地方的技术要求, 综合运用GIS等先进技术, 科学优化与细化管控范围。用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及生态保育区划分环巢湖地区, 并对不同分区的管控措施进行差异化制定。其中, 生态控制区有着最为集中的生态要素和最高的生态敏感度, 需要最严格的管控, 如山体、湖泊及河流等, 都属于这方面的内容。生态底线为本生态控制区的范围控制线。生态保育区有较高的生态敏感度, 农田、水塘等属于这部分内容, 属于生态保护次区域, 相关的建设项目满足条件后方可实施。保障城镇永续建设的区域为生态协调区, 乡镇、产业基地、城区等属于这部分内容, 建设项目除了要符合排污标准外, 还要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在具体实施中, 需要严格控制城市不同时期的发展规模, 科学引导城市发展方向, 有效保护城区周边自然生态系统, 科学整理河流水系, 综合整治城镇环境, 限制污染型企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环巢湖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态敏感性, 要结合合肥市区的规划总目标确定其发展目标, 在建设中, 严格贯彻低碳生态理念, 发展经济的同时,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摘要:在人为及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巢湖地区的生态系统日趋脆弱, 环巢湖地区的开发建设会直接影响巢湖水质, 需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反规划方法的运用, 优先划定生态用地, 分级分类管控生态用地, 构建科学的环巢湖地区生态空间体系。

关键词:环巢湖,生态空间,规划

参考文献

[1]何永, 王如松, 王雅捷.巢湖生态修复策略及对合肥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引[J].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 (10)

上一篇:电力运输下一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