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参与范文

2024-05-27

网络舆情参与范文(精选4篇)

网络舆情参与 第1篇

1 舆情、舆情报告机制及舆情的现状分析

1.1 舆情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我国学者认为, 舆情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 舆情就是通过中介性的社会事项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于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的一种社会政治态度。从广义上说, 舆情就是民众的意愿, 即社会各阶层民众从自身利益诉求实现情况出发对国家政治、社会事务、社会热点问题、突发性事件以及国家管理人员所持有的情绪、看法、意愿和态度。简而言之, 就是社情民意。[2]因此, 由上述概念可知, 舆情具有如下特征: (1) 明确性。 (2) 差异性。 (3) 时效性。 (4) 交织性。 (5) 影响后果的不稳定性。

1.2 舆情报告机制及舆情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有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舆情监测和决策机制, 舆情的调整和引导机制等, 但还没有完整的舆情报告机制。所谓舆情报告机制就是将民众的这种政治态度和情绪即通常所说的社情民意, 通过特定的方式, 由特定的机构及时、准确、有效的上传到国家机关的一种工作运行方式。

舆情报告机制的及时、有效需要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到达较高的领导机构形成一个快速的舆情直报机制。就目前来讲, 我国的舆情总体处于积极向上, 健康活跃的发展趋势, 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政府信息沟通不畅通, 有意隐瞒信息, 民众得不到想要的信息, 处于信息饥渴状态;民众的权利和利益诉求需要经过自上而下的层层审批, 行政效率极低, 回应迟缓, 即使最后传递到了相关国家机构也错过了舆情的时效;民众与政府之间缺乏有力的沟通桥梁, 各自处在光谱的两级, 某些高高在上的行政机关在政策的制定和法律的实施过程中过多凭借长官意志, 缺乏群众意见, 不能体现民众的社情民意;政治参与无规则, 民众没有表达的渠道, 有的只是上情下达, 没有下情上达, 政府与民众的双向沟通也相当匮乏等。这些都是因为我国没有一个舆情直报机制, 造成了舆情的传递不畅, 民众的情感得不到表达, 利益需求得不到落实。因此, 为了剔除以上弊端, 如何建立一个舆情直报机制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1.3 当前我国舆情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1) 社会阶层的分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社会阶层处于逐渐分化的状态之下。当政府的法规政策触及到某一个阶层的利益时, 就会引起一部分人对社会的不满, 对政府消极抵制的情绪也会显现。 (2) 收入差距、两级分化过大。收入差距过大, 贫富差距过大, 在社会中也容易产生“富人越来越富, 穷人越来越穷”的现象。加之对收入分配的公正性的偏差也成了负面舆情产生的深层原因。 (3) 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 表达渠道的不畅。随着我国不断从整体型社会向后整体型社会的转变, 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利益表达的愿望也日益的迫切。但与人们的迫切愿望相矛盾的是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 表达渠道的不畅通, 缺乏可以实现其利益的途径, 因此, 长时期的利益 (情感) 压抑就会导致群体性的突发事件, 通过偏激的行为, 发泄心中的情绪, 进而产生恶性事件的发生。 (4) 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现象的存在。这是舆情产生的重要刺激因素。国家工作人员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 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是公共利益实现的推动者,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以权谋私, 进行权钱交易, 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不利于政府的公信力的培养。 (5) 特定人群的生活的状况较差是负面舆情产生的基本因素。在现实生活中, 当人们的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得不到保障 (满足) 时, 就会对国家对政府产生一种不满的情绪。

2 非政府组织及其参与下的舆情直报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2.1 非政府组织概念及其特征。

我国学者王名从非政府组织的属性给出了定义:即非政府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3]笔者较倾向于剩余法界定非政府组织。即除政府与企业之外的一切民间组织和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三个属性:志愿性、非官方性、非盈利性。

2.2 非政府组织参与舆情直报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1) 政府的缺陷——等级制度效率低下导致的失灵。 (2) 非政府组织在解决民众社情民意方面的优势。首先, 非政府组织具有灵活性和弹性优势。能快速了解民情, 反映民意, 效率较高;其次, 非政府组织具有信息优势和贴合优势。非政府组织是社会的自组织, 有着与社会公众的天然联系, 能够贴近群众, 反映群众的需求和情感, 增加社会福利, 体现社会公平;再次, 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最后, 非政府组织具有专业性, 在其研究范畴的某些方面要比政府作的更好。

3 非政府组织参与下的舆情直报机制的构建

3.1 政府要充分信任非政府组织, 给予非政府

组织舆情准入机制, 将舆情信息的采集、加工、过滤的工作交由非政府组织承担。首先, 政府要增进非政府组织的有效参与, 并适时的促进专业致力于舆情信息的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其次, 在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同时, 要建立有效的舆情传达的保障机制。再次, 政府要建立舆情信息的预警和反馈机制。

3.2 非政府组织参与舆情直报机制。 (1) 非政

府组织, 尤其是体制内的官办非政府组织要充分利用其与政府组织的“挂靠”关系和贴合优势, 努力疏通一个舆情直接传报的途径和渠道。通过这个途径, 非政府组织可以将采集来了民情没有阻碍的直接传递给有关负责部门, 这样既减负了政府部门的负担, 又加快了民情的传递的速度。 (2) 非政府组织应该充分发挥监督政府政策和法律具体实施和专家智囊团的作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崇尚知识和推崇专家的社会, 非政府组织能够吸纳具有不同专业素养的专家, 这些专家利用专业知识为政府建言献策, 使政府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具有可行性、经济性、回应性和责任性。同时, 非政府组织应该积极督导法律的实施。 (3) 非政府组织可以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中社区的作用。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成为公民互动交流和评议的地方是社区居民表达情绪、意愿和需求的地方。可见, 社区具有疏通感情、发泄释放情绪的作用。

3.3 加强媒体的舆情报道力度以及媒体的公信力。

当今社会, 媒体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 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 能够向民众传达政府的政策和公共信息;另一方面, 媒体作为“公众情感的扩音机”, 能够将民众的利益诉求和愿望传递到政府部门。媒体的这两方面作用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加强了民众的知情权, 畅通了信息传播渠道, 减少了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不对称。

3.4 舆情反馈、善后机制的建设。

一方面, 非政府组织要做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担当起舆情反馈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 政府要建立好舆情善后机制。

4 结论

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下的舆情直报机制建设, 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这个机制的建设中, 非政府组织一方面要服务于政府, 充当政府机构的智囊团, 帮助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更符合社情民意, 监督政府政策和法律的实施;另一方面服务于民众, 利用自身的功能和资源优势以及社区组织, 加强与大众传媒的合作, 倾听民众的利益需求, 广泛的收集民情民意, 并将其上报给政府机构, 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

随着非政府参与下的舆情直报机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它必将有利于化解我国社会中的矛盾和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稳定, 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着重阐述NGO参与下的舆情体系的建立, 从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出发, 求证一条“真实”“有效”“快速”的舆情到达体系, 实现舆情信息的有效表达和舆情制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舆情,报告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毅.试论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的建立和完善[J].理论与实践, 2005, 6.

[2]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网络舆情参与 第2篇

关键词:高校 易班 投票帖 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47-01

易班社区(E-CLASS)是一个以上海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依托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是市教委在全市高校中重点推进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被昵称为易班。易班网络融合了论坛、社交网络、博客、微博、邮箱、网盘、掌上易班等功能。通过这一平台,可以了解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上传照片,撰写博客,交换各种学习和生活的信息资源,参与学校和学院的各种活动等。

其中,易班的大学生活版块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畅所欲言的绝佳场所。在这里,广大师生相聚于此,在这样一个用户群体下,我们伟大的大学生活版块中究竟会孕育出怎样的网络舆情呢?本文将重点讨论一下投票帖,通过重点研究关注度比较大的投票帖来研究整个大学生活板块的网络舆情。

1 對易班社区大学生活版块投票帖的调查

研究中笔者用excel等统计软件,将易班大学生活版块的所有投票帖做了一些整理,总结出易班大学生活板块的投票帖帖子有以下类型。

1.1 家常帖,贴近大学学生日常生活

在笔者整理出的众多投票帖里,发现有很多这样的帖子:“亲们,春节吃了饺子么?”“每天开机后你第一个打开什么?”“放假回家家里下雪了么?”“接电话,你首句往往是什么?”诸如此类的帖子。在大学生活板块中,这样十分家常的投票帖(简称“家常帖”)为数不少,这些帖子小到生活习性,大到礼仪教育,有记录生活之效,学生易于参与,坚持记录者甚少。

1.2 建议帖,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典型例子:“你认为校园里需要什么风景?”“对于学生会换届选举的方式你更倾向于?”“你觉得我们学校每天课时量是不是太多,应该多给学生们一点自由时间?”等。这些帖子搭起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增强了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

1.3 活动帖,为社团活动提供支持

典型例子:“立信高职主持人大赛复活赛,来为你的那一位投上一票吧!”“上师大新生摄影大赛作品滚烫出炉啦!快来投票。”“上大悉商第二届案例大赛作品小组赛投票”,诸如此类。这些帖子的存在以及其高阅读数和高评论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大学社团活动的热衷,以及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热爱。

1.4 热点帖,关注热点话题

典型例子:“NBA让你失望的球是?”“你认为这次的金球奖得主会是谁?”“欧洲杯开战在即,你支持谁?”诸如此类。热点帖的范围甚广,基本上囊括学生所有的兴趣方向,了解分析学生在社会舆论热点中的价值取向,避免被社会网络文化同化。

1.5 求助帖,交流困惑

求助帖的大量出现和踊跃回复唤起高校学生群体对于“换位思考”的需要,同龄人有着较为相似的经历,言语表达相对亲切,群体特征明显,这为育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了需求依据。

1.6 调查帖,对新鲜事物敏感问题交流看法

从对投票帖的研究调查中,我们发现,没有一个帖子是与现实脱离关系的,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却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舆情所体现的也正是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下面,笔者将就前期整理得到的与大学生活相关的投票帖,分析并指出该类帖子对大学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规范该类帖子的建议。

2 投票帖参与度的影响

2.1 发挥教育对象的主动性

在“易班”上,每位学生都能在“易班”平台上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组织,辅导员或是学生干部也是管理员,师生均可在“话题”板块中发布各类通知、征求意见、寻求帮助、进行投票评选班委或各类评优、师生线上交流等。这种平等性的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师的说教和命令的形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其次,互动式的交流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最后,公开性的交流能够提高群体参与性,达成高等教育更强调教育对象的参与,更注重教育对象主动性的教育目标。

2.2 引领思潮,点明方向

一旦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网络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跟踪报道,捕捉最新动态,迅速吸引受众眼球。师生们在投票专区发布帖子,可以分享学习经验,咨询就业方向,寻求人脉支撑,更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获取知识,求得捷径。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是大学生思想动向的方向标。所以说,研究易班的投票帖,能够追溯一个大学思潮的变化历程,它就像一本日志,记录着网络舆情的变迁。

2.3 负面影响:自由过度,道德失范

从统计得到的一些帖子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帖子存在着道德失范的现象。因此,一方面主观上需要加强大学生舆论导向的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的舆论方向,杜绝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需要我们这些网络舆情的研究者构建起有效的投票帖规范机制。

3 高校网络投票帖管理的建议

(1)可以建立有效预防水帖的机制,比如:在发帖的时候进行限制,作者在发帖的时候每个帖子都应该有其应属的分类;可以设置一个恶意消极词库,带有某些敏感词的帖子不能发,少于某限定字数的帖子不能发等等。

(2)对于网络上的“善意灌水、疯狂刷帖”甚至“网络发泄”现象,要建立一套奖惩机制。对举报违规的用户进行奖励,而对破坏网络和谐的用户进行警告和处罚。

(3)要从根本上规范投票区的帖子,还要注重大学生理性思维的养成,强化自律机制。随着网络社区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课程入驻网络社区,从课程上的自律机制来规范学生对于发帖的责任感,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平台。

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对主流社会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培养自己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与判断能力,确保自己正确分析问题立场。此外,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文明发帖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翁铁慧.“易班”:Web2.0时代网络思想教育新载体[J].网络传播,2010(9):12-13.

[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出版集团,2003.

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对策;政府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03-02

最近几年来,以微博为主要传播平台的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在传统的主流媒体之外,网络媒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受众广、参与性强等特点蓬勃发展,如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足以和传统媒体相抗衡的强势主流媒体。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民众愿意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发表意见,对政府提出批评和要求,行驶自己的权利。接踵而来的网络舆情危机对政府应对和处置公共危机的能力形成全新的考验。当前的传播环境已经不再是控制传播渠道就控制舆论的时代,政府必须改变观念,面对现实,正确面对网络舆情,引导舆论走向,积极处置和化解网路舆情危机。

一、加强信息公开,推进透明政府建设

政府信息是指政府部门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它是人们全面考察、评价社会情况,从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国家资源。

信息公开是保障民众权利、监督政府工作、预防和制止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基础,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义务。网络媒体的发展和传播的全球化也使信息公开变得更加必要和迫切。无数事实表明,信息控制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任何以“维护社会稳定”之名的信息遮蔽和垄断到最后都会适得其反,令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流失。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及时公开发布信息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汶川地震时的信息公开赢得了国际和国内舆论的高度评价,从而能够获得广泛的支持来度过难关。但不可否认,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缺乏信息社会的常识,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仍然控制信息,从而失去了发言的最佳时机。当流言泛滥时再去辟谣,真相往往已经追不上流言传播的速度。民众的信任是政府最宝贵的执政资源,做好常态和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修复受损的政府公信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参与舆论竞争,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网络媒体不仅是社情民意表达的平台,更应该成为沟通政府和公众的一种渠道。舆情危机发生后,政府作为“当家人”,有责任承担起主导者的责任,在危机事件中的当事人、关联者和社会公众之间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关乎政府职能的事件应由政府出面回应,政府不是主要责任人的问题由政府协调处理。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其舆论导向往往具有非理性和主观性等特点。网民中隐藏着“仇官”、“仇富”、“叛逆”等心理特征。舆情事件的发生会转变成这些隐性危险爆发的导火线,将会给社会带来恐慌。如果政府不能和网民平心静气地沟通,政府可能又会因为资源不足或能力有限不能拿出正确的应对方案,则有可能会造成民众与政府的隔阂和对立,甚至将网络舆情危机推向风口浪尖。另外,政府与网民之间如果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网络中一旦曝出公共危机事件,政府只能出来“澄清”、“辟谣”、“解释”,疲于应对,非常被动。

在网络舆情的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群体心理的存在使网民个体的舆情表达受到群体偏好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甚至扭曲。一旦网络舆情出现偏激,被煽动起来的情绪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对这一危险性认识不足,政府相关部门一味谋求删掉网络中流传的信息以堵塞言论,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另外,处置危机事件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考验。换而言之,危机的出现是对政府能力的挑战,假使不能合理预测和有效引导危机,并制定化解危机的方案,就必然导致危机升级,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政府应对危机时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等)较为权威、可信的优势,结合网络媒体发挥引导作用,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及时公开信息,与网络“意见领袖”积极沟通,将舆情向正确、积极的方向引导,降低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

政府不能只考虑到危机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和管理措施,更应该思考危机是如何发生的,怎样做才是降低危机发生概率的釜底抽薪之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危机预警机制才能有效地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包括监测、预警、应对三个工作环节,在实际运作中既有先后顺序,也有交叉混合,每个环节在逐步向后推进的过程中不断融合、互动。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的监测是常规工作和基础工作,耗费精力最多;预警环节位居其次,当监测发现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舆情时就开始进入预警阶段;就发生概率而言,应对环节发生几率最小,只有当现实的危机发生后才开始进入应对程序,但危机应对重要性并非由此而小觑。

第一,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危机阶梯预案。详细而周密的预案保证了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可以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危机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每一等级都由不同级别、不同范围的力量参与到危机应对中,根据危机的等级调动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化解危机。

第二,尽快实现网络立法。网络立法是净化网络空间和减少网络情绪性负面舆论的有效保障。

四、设立应对危机的专门机构

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常常会出现一时间舆论喧哗、群情激愤的局面。此时,政府应及时处理事件并化解危机,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角色是管理者。如何加强网络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危机处理机制依处然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在危机处置中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各部门各自为战,无法做到“一个声音”说话。面对网络舆论的质疑,涉及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其结果不是无人发声就是发布消息滞后,经常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导致形势恶化,甚至由于处置不当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也屡见不鲜。针对网络舆情问题,可以建立由宣传部门直接领导,各部门参加的舆情监管机构,在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工作,遇上突发事件时,可兼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如此,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同时,能够加强应对危机能力的锻炼,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运行机制,为公共治理走向“善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滨.“微博问政”与舆情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倪智坚.浅析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胡俊生,骆海明.政府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研究——基于“微笑表哥”的个案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刘萍萍,汪祖柱.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2(3)

[5]李凌凌.微博时代:舆情挑战与政府应对[J].中州学刊,2012.5。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研究 第4篇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管控 舆情困境 传统舆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庞大的公共信息集散地和民众参政议政最常用的平台,社会民众通过网络所表达的群体性情绪、意见与要求等形成的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最直接、快速地反映了社会各个层面的舆情状况与发展态势,并且随着网民数量持续增长,互联网舆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互联网舆情较其他舆情形态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1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舆情和舆论存在一定区别。国内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网络舆情具有许多自身特点:(1)内容庞杂性:一是话题多元化。网络舆情话题涉及到境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些还是上述方面的综合反映;二是内容载体丰富。新闻跟帖、论坛帖子、即时通讯、微博、博客、微信等都是网络舆情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多样。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图文信息,还可以是影像视听资料或其他网络传播方式。(2)现实互动性:一是舆情反映现实,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二是舆情反作用于现实,网络舆情可以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有效预防和治理现实事件;三是与现实同步互动,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将现实事件上传到网络,成为网络舆情,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在进行互动。(3)情绪感染性:一是主观性较强,出现诱发事件时,网民的第一言论反应首先是出于直觉的言论,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只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表达观点;二是容易引起从众心理,网络共同体的存在以及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种情绪极易得到快速传染。(4)总体可控性:一是网络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以及潜伏着的“网络评论员”等都具有对网络舆情起到控制和引导的可能;二是技术可控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网络舆情,达到管控目的。

2互联网舆情现状困境

网络出现之前,传统主流媒体营造的舆论基本上都是官方舆论,由于是由行政命令加以引导,再加上单向传播的技术手段,使其缺乏民间自发舆论的功能。现在舆论依托了网络媒体,各种网站都提供有发表意见的园地,网络的隐匿性使网民可以在上面公开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并且不用使用真实姓名,由此充分保证了发表意见者的個人权利和隐私安全。但因此使互联网舆情的出现异化、各种困境:

(1)互联网舆情的异化

现实生活中,民意反映的集约性、普遍性、可视性日益在互联网舆情中得到了最为明显的反应。由于网络技术的“两面性”、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公众心理的偏差性,又使互联网舆情出现一定的价值偏离与变异。

(2)互联网舆情与信息源的困境

在互联网舆情的形成过程中,互联网舆情与信息源之间存在着距离,有的新闻或者是信息源受角度及空间所致,报道并传播的事件本身并不确切,有些甚至是谣言。网络写作和发言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所以很容易出现隐私披露,黄色非法色情集散地,谩骂与虚假信息发布等问题。

(3)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困境

网络的匿名性及隐藏性,使网民对他人、单位、社会等的攻击和谩骂成为一种可能。在一些访问量很大的商业网站新闻后面的留言或论坛里,都能见到有各种各样的有辱人格的小道消息发布,或是更赤裸的人身攻击。

(4)信息安全及情绪性的困境

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伴随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一是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又遥相呼应,借助论坛、聊天室等多种方式兜售错误思想观点,传播腐朽落后文化。二是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大量传播。这种情绪化意见的表达影响范围大、传播迅速,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威胁。

(5)社会秩序权威失信的困境

互联网舆情的兴盛和强势,实际上对现有社会秩序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人们将生活中经历的,或仅是听说不良现象与网络传播的、各种未经证实的信息相联系,并用网络作为宣泄不满和失望情绪的平台,一旦出现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这些情绪、态度和意见就会通过互联网舆情迅速相互传染、放大,使公众丧失对社会秩序公正的信心。

3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对策

3.1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管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正确把握网络舆情的价值和影响:(1)网络舆情是“民意库”,是民情、民声、民意的重要来源;(2)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晴雨表”,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3)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减压阀”,民众需要有表达和发泄的形式;(4)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也可能是“导火索”,如果管控不得当,网络舆情可能会朝着不良舆论的趋势发展。

nlc202309032141

我国古代即重视舆情,创造了“采诗观风”、“吏民上书”、“朝议”、“官员巡察”等收集舆情的手段。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控也成为收集舆情的手段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为广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重视网络舆情,成为懂网和用网的带头人。

3.2完善互联网舆情的法制管理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鲜见针对网络舆情立法的条款,已有的主要是针对网络载体本身予以立法。由于法律不健全,既难以从法律层面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也给实践操作带来缺乏法律依据的不便。建议出台网络舆情安全保护法,以减少负面舆情,净化网络空间。

3.3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影响

网络共同体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这种网络共同体也有“实体化”的趋势,由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社会,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动向,防止其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实体化”趋势,防止其在现实中串联,对社会安定造成影响。

3.4发挥网络评论员的引导作用

网络评论可以划分为显性评论和隐性评论。显性评论是指具有官方背景的署名文章,而隐性评论则是指混夹在舆情之中的具有官方背景但未公开署名或署名不具官方背景的评论。隐性评论既可消除公众的抵抗心理,又能较好地引导舆情,是一种有效的管控方法。隐性评论应尽量淡化官方色彩,语言要尽量接近网民风格等。

3.5改善现实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在某些国家社会关系中,强烈的不满可以被化解,反体制性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边缘化;而在另一些国家社会关系下,有时即使是微小的不满也会被强化,起初是改良性的东西也会被推向极端。网络中的不良舆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表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80%以上来自基层,80%以上是应该能够在基层解决的,改善國家社会关系有助于矛盾在基层得到解决,从而减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3.6建立公众回应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化

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并扩散,很大程度上与网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并不断更新信息,让网民及时了解事情真相和有关部门的态度和措施,将起到防止舆情向舆论的转化或防止流言、谣言及妄言等形成舆论。

3.7注重对传统媒体的管控

网络舆情的话语权成为冲击传统话语媒介造就的“中心-边缘”二元对立结构的先锋,使这种结构造就的话语垄断与独裁被彻底打破。传统媒体与网络载体两种媒介形式将引发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将事件置入舆论中心位置。

3.8实施严密的网络舆情技术监控措施

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对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依靠人工方法已难以应对。为此,很有必要依靠信息通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要构建包括舆情计划、采集、加工、发布等主要模块的互联网舆情研判平台。

4结论

网络和传统舆论的结合,使互联网舆情传播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舆情正以它特有方式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互联网舆情的复杂性,互联网舆情同传统舆论一样也具有两极性影响。本文针对互联网舆情的特点,通过舆情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互联网舆情引导和管理方法。互联网舆情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值得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期待互联网舆情研究理论和实践都能有更进一步的突破,以提高互联网舆情传播和引导能力,努力营造基调积极、平稳有序的国内舆情环境和客观友善、于我有利的国际舆情环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毅.互联网舆情研究概论.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0.

[3]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9,274-275.

[4] 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互联网舆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6-49.

[5] 陈永刚.互联网舆情研究.情报杂志,2011.6:86-87.

[6] 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9:79-81.

[7] 李志雄.论网络舆论引导的特点及方式.南宁: 广西大学,2005:42.

[8] 许鑫,章成志.互联网舆情分析及应用研究.情报科学,2008 (8) 1194-1200.

上一篇: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下一篇:资料信息系统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