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的育雏技术

2024-06-13

肉鸡的育雏技术(精选8篇)

肉鸡的育雏技术 第1篇

育雏期, 一般是指雏鸡在第21日龄内的饲养时间。在这一时期, 雏鸡处于出壳后的机能转换期, 特别是育雏前期因尚未脱温, 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很差, 对温度敏感、依赖性强, 择食能力差、对饲料要求高, 消化能力弱、易于饿死。因此, 此阶段也是雏鸡的生长处于不稳定期。

俗话说:养鸡三分饲养、七分管理。近年来, 我们通过建设标准化鸡舍, 利用电脑微控解决了育雏温度控制及环境控制等技术问题, 同时, 配以精细的饲养管理措施,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下面, 就快速型肉鸡在育雏期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及经验作简要总结, 供参考。

1 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1.1 鸡舍消毒

在苗鸡入舍前, 鸡舍内要先用冲洗机由上至下、由后向前彻底清洗干净;鸡舍四周用生石灰喷洒消毒, 鸡舍内用2~3%的烧碱水先消毒一遍, 4~6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然后再用疫典杀喷洒消毒。间隔1周以上时间, 在进苗鸡之前再次清洗鸡舍, 趁水未干时, 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按1:2加入, 密闭24h后打开通风, 使里面的气味全部清除。

1.2 鸡舍整修

用消毒水把饮水器、料盘浸泡消毒, 清水洗干净备用。然后把消毒好的鸡舍铺上垫料, 一般是冬春季8~10㎝、夏秋季5~6㎝厚。雏鸡饮水器要用消毒水浸泡4~6h, 并用增压泵进行冲洗;同时检查每一个饮水乳头, 如果有不出水或出水不畅的要进行维修。

1.3 生产物资准备

生产物资包括药品、剪刀、饮水器、饲料盘、保温设备 (调试好) 、发电机 (要彻底检修确保万无一失) 、药物、多维、饲料等。

1.4 其他方面准备

育雏间的湿帘要全部挂好挡风薄膜;整个鸡舍洞口要全部堵好, 防老鼠, 飞鸟等。操作间里的杂物要全部清理干净;备用的拖鞋或水鞋要放4双;每栋鸡舍必须备有紫外线消毒间, 所有进出人员必须经过消毒。

2 0~3日龄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1 温度

第1d要达到35~36℃, 第2d要达到34~35℃, 第3d要达到33~34℃。

2.2 湿度

湿度要求为70~75%。

2.3 光照

要求灯光间距3m, 横距2.5m, 灯泡要用60瓦或100瓦的, 保温灯依季节来确定是用或不要用, 但是在风机的对面要放置几个保温灯, 使整个空间的温度均匀;整个育雏期间要求照明均匀, 光线强度要足够, 这样鸡能充分活动采食来早期增强体力, 加快生长速度。第4d开始降低光线强度, 另外可以采用22h光照制度, 一周后尽量采用暗光饲养, 即鸡舍内只要能看到吃料、喝水就可以。

2.4 通风

前3d通风不是太重要, 但如果天气太热或湿度太高可进行适当的通风, 第4d开始通风换气, 每栋鸡舍都有小排风, 目的是排出鸡舍内污秽空气, 抽进新鲜的空气。具体抽风时间以天气及舍内氨气情况而定, 要靠感官来判断。以后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 舍内味道逐渐增多, 要不断的加大通风量。

2.5 水线

进鸡前要用高压水泵彻底冲洗水线及主水管道, 检查每一个乳头是否有堵塞, 要及时维修更换。进入小鸡后先把水管放最低, 把水线调至5~8cm高, 让雏鸡尽快适应自由采饮;约3d后就可以使用水线, 在一周内基本上是要鸡只歪着头45°喝水, 一周后要调整水线高度使鸡昂着头喝水, 以后要根据鸡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水线高度, 可利于雏鸡生长发育。

水线使用时间长会堵塞, 因为水中要加药或维生素, 所以要经常检查水线的堵塞情况并及时冲洗, 在冲洗时要用木棍敲打水线使粘在水线内附着物脱落, 才能冲洗干净。

2.6 湿帘

前3d湿帘两边的薄膜都是密封的, 3d后要打开上面10~20cm, 以后根据日龄及天气情况决定上面打开多少;另外, 一定要保护好湿帘, 不要用污水、脏水及杂质太多的水来注入湿帘, 否则, 湿帘堵塞后寿命就会减少。再则, 夏季因为水帘使用量大, 向湿帘注水的管道一定不能堵塞, 否则会影响降温效果。要装上定时系统, 湿帘长时间利用时鸡舍内的湿度太大, 不利于疾病防治。

2.7 药物预防

第1d加入葡萄糖或红糖水, 1~5d加多维和保健药物, 第6d做新支二联滴眼。

2.8 雏鸡的开食饮水

在进鸡前2h要加入葡萄糖水, 使水温达到与室温差不多, 料盘里加入饲料。另外, 前3d加料方法是:每天至少加料4~6次, 少喂勤添, 利于鸡的采食, 更利于增重。饮水器每次换水要清洗干净。

3 4~7日龄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3.1 温度

要求达到31~33℃。

3.2 湿度

要求达60~65%。

3.3 光照

可以适当降低, 4d以后鸡的视力明显好起来, 这时候适当降低光线强度, 有利于雏鸡采食, 减少活动量。到第7d开始关灯2h, 即从晚上8~10h为熄灯时间。

3.4 通风

这时候雏鸡的采食量明显增加, 鸡舍的粪便也越来越多, 氨味也会越来越浓。这个时候要通风换气, 并要根据季节天气和鸡舍的氨味及舍内保温情况, 适当调整排风时间。但当通风和保温温度产生矛盾时, 要尽力加热, 同时也要保证鸡舍的空气清新。

3.5 湿帘

湿帘的挡风膜要放下10~20cm, 有适量排风, 但不能直接吹到雏鸡的身上。

3.6 扩栏

第7d要扩栏, 如果是夏季或秋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 在第5d就可以扩栏。

3.7 垫料

垫料要勤翻动, 用扒子来回翻二遍就可以。从第4d开始翻动垫料, 根据鸡舍的湿度和垫料的松软度来决定。每次翻垫料时都要多开一个排风机, 把舍内的灰尘及时排出去。另外, 要做好带鸡消毒工作。

3.8 水线

可以给鸡喝水线, 但水压不能调太高, 否则垫料容易湿, 鸡只也会打湿, 注意控制水线高度。

3.9 免疫

免疫前后1d尽量不要用任何药物 (尤其是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 , 也不要带鸡消毒, 只加入维生素就可以。另外, 做免疫后鸡舍的温度要增加2℃, 以减少鸡的应激反应。

3.1 0 饲养记录表

饲养记录表每天都必须按规定的要求进行认真填写。

4 2~3周龄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4.1 温度

从育雏的第2周开始, 以后每周降温2~3℃就可。

4.2 湿度

要求为50~55%。

4.3 通风

一定要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 但冬季也要保证温度适合。

4.4 光照

每晚8~10h、夜里的12~2h、凌晨的4~6h分成三个阶段熄灯。白天保证鸡只能看见采食就可以。

4.5 给料

每天供给足够的饲料, 料线要根据鸡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6 水线

根据鸡的生长速度及时调整高度;发现水管堵塞要及时冲洗。

4.7 料线或料桶

不能把饲料打到地面上, 有些料桶要及时进行修理好, 以免浪费饲料。另外, 料桶上的方格要装起来, 减少饲料被啄出桶外浪费饲料。

4.8 扩栏

准备好垫料, 并根据鸡群情况及时进行扩栏。

4.9 平时多观察鸡群

要点是看鸡粪有无稀、红、绿、白、黑等病症颜色;听呼吸, 观察有无呼吸道疾病;吃料、饮水都要观察,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技术人员。

4.1 0 消毒

春季育雏的关键技术 第2篇

1. 鸡舍的清洗和消毒。老鸡全部淘汰或小鸡转出后,应及时搬出鸡舍内的可移动器具,再进行冲洗和消毒,以免病源扩散。消毒药可选用烧碱、生石灰、百毒杀等。如果是笼养,最好不要用烧碱等腐蚀性强的消毒药,以免损坏笼具。喷洒消毒时一定要从上到下,按房顶、墙壁、笼具、地面的顺序,从鸡舍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进行。消毒人员一定要戴上手套和口罩,以免烧碱水损伤皮肤。平养时,对要使用的料桶、水桶或水槽进行浸泡消毒;笼养时,对要使用的水壶、开食盘、饮水器进行浸泡消毒。器具浸泡12小时即可取出晾干,搬入鸡舍备用。熏蒸消毒时,将各种需要使用的器具整齐地放置在鸡舍内,关闭所有门窗和通风口,随后在鸡舍的四角和中央各放置1个热源,加上一定量的甲醛和高锰酸钾(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12克高锰酸钾、24毫升甲醛),密闭鸡舍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并清理熏蒸物。为了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熏蒸2次为宜,间隔时间一般为7~10天。

2. 鸡舍和设备的维修。进雏前15天对鸡舍进行修缮,对笼具、水线、料槽、照明电、通风设备(风机)、加温设备(保温伞)等设备进行维修与调试,确保正常使用。

3. 选定饲养人员。饲养人员必须要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能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饲养人员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

4. 准备好育雏物品。平养要备足垫料,笼养要备足垫网,并备足加温设备、开食盘、饮水器等。此外,饲养人员还要准备好日常用品。

5. 准备饲料和其他营养补充剂。准备的饲料不宜过多,以免饲料中营养成分氧化损失,一般准备3天的用量即可。在春夏交替季节更要现配现用,成品饲料宜在7天内用完,不应久存。同时,要做好饲料的保管工作,防止老鼠等污染,以防变质。此外,还要准备必要的营养补充剂,包括葡萄糖、多维、矿物质以及氨基酸。

6. 制定免疫程序并购足待用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要视不同种鸡的具体情况而定。在购买疫苗时,要慎重选择生产厂家和注意生产日期。

7. 鸡舍的预热。在进雏前2天要对鸡舍进行预温,使鸡舍内温度达到适宜接雏的温度,一般要求在33~34℃。此外,还要准备足量的温开水,以便雏鸡进舍时饮用。早春天气尚冷,温开水的温度一般以20~25℃为宜。

二、安全装运雏鸡苗

雏鸡出壳后1小时即可运输。一般在雏鸡绒毛干燥可以站立至出壳后36小时前这段时间运输为佳,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以保证雏鸡按时开食、饮水。出壳后的雏鸡要进行个体选择,选留健雏,剔除弱雏和病雏,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运雏要选用专用的运雏箱,箱中分四小格,每格放20~25只雏鸡。将运雏箱装入车中,箱间要留有间隙,并用木条固定,防止运雏箱滑动。

到了晚春,运输尽量避开白天高温时间。运输前要对运雏车辆、运雏箱、工具等进行消毒,并将车厢内温度调到28℃左右。在运输过程中尽量使雏鸡处于黑暗状态,这样可以减少途中雏鸡活动量,降低因相互挤压等造成的损伤。车辆运行要平稳,尽量避免颠簸、急刹车、急转弯。间隔30分钟左右开灯观察1次雏鸡的表现,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三、选用适宜的育雏方式

舍内育雏可分为平面饲养和立体饲养两种方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1. 平面饲养。按地面形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垫料地面。将地面清扫干净和消毒后,铺上切短的稻草、刨花、锯末、蔗渣等垫料。垫料要求清洁、干燥、不发霉、不结块,垫料厚3~4厘米。垫料地面潮湿或结块时,要及时更换。采用垫料地面育雏,是目前较常用的育雏方式,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缺点是要经常更换垫料,开支大、费工,雏鸡易感染球虫病等。②网上或栅上饲养。将雏鸡饲养在距地面60厘米以上的金属网、木条或竹笪上,称为网上或栅上饲养。采用这种方式饲养的鸡因不与粪便接触,减少了感染疾病的机会,节省了垫料和劳力,有利于机械化清粪,但需要一定的投资。

2. 立体饲养(笼养)。集约化工厂化蛋鸡或肉鸡生产,均广泛采用笼养的饲养方式。其优点是可提高地面的利用率,有利于机械化或自动化生产,节省垫料开支,饲料转化率高,鸡生长整齐,成活率高;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工艺要求较高,需要全价的营养以及较高的管理技术、周密的免疫程序。

四、适时开水、开食

1. 开水。雏鸡出壳后体内水分散失很快,必须尽早给水,同时饮水还可以清理胃肠,排出胎粪,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卵黄吸收。雏鸡运到育雏舍,稍作休息后进行清点,将体质弱的挑出另群饲养,以便加强饲养,使每只雏鸡均能开食和饮水,促其生长。雏鸡的饮水原则是:时间适宜、水位充足、适时调教、水质清洁、自由饮用。育雏第一周要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接近,保持20℃左右。第一天的饮水应加入5%葡萄糖或蔗糖,如果雏鸡脱水严重,可连饮3天糖水。另外,为了减少应激,在第一周的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1周后饮清洁的凉水即可。育雏舍饮水器要充足,摆放要均匀,每只鸡至少占有2.5厘米水位,饮水器高度要适当,水盘与鸡背等高为宜。随着鸡的生长调整水盘的高度,可用木块、砖头垫起,亦可将其吊高,防止鸡脚进水盘弄脏水或弄湿垫料及绒毛,甚至淹死。刚到育雏舍不会饮水的雏鸡,应人工进行调教,即手握住鸡头部,将鸡嘴插入水盘强迫饮l~2次,这样雏鸡以后便会饮水了。若使用乳头饮水器,最初可增加一些吊杯,诱鸡饮水。肉鸡的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要保持经常有水,绝不能间断饮水,以防雏鸡抢水而落入水中淹死。饮水量随饲料量和舍温而变化,通常是采食量的2~3倍,舍温越高饮水量越大。

2. 适时开食。开食时要注意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通常多在雏鸡出生后12~24小时或当有1/3~1/2有啄食行为时开食为宜,最迟不超过36小时。开食饲料要求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容易消化吸收,可以选择碎米、碎玉米等。大型鸡场或工厂化养鸡场,开食料一般采用粉料或破碎料。开食时要求雏鸡能找到食槽和饮水器,会吃料饮水,但不能让其吃得过饱,尤其是经过长时间运输的雏鸡,如任其暴食暴饮,会造成消化不良,严重时可致大批死亡。

育雏鸡舍养肉鸡的尝试 第3篇

1 密度

育雏舍内共有2趟鸡笼, 每趟17组, 每组12个笼, 分上中下3层, 即鸡舍内共有408个鸡笼, 每个鸡笼面积为70 cm×70 cm, 高为35 cm, 通常肉鸡是50~56 d出栏, 根据50~56日龄的饲养密度为9~10只。我们决定每个鸡笼内养5只, 共进鸡雏2 000只。

2 温度

鸡舍内是用热风炉取暖, 热风炉的排风筒放置在舍内北侧地上, 进雏时为了让鸡雏有很好的光照, 把鸡雏全放到了最上1层, 每笼20只雏。相应的问题便出现了, 由于鸡舍的空间较大, 育雏数较少 (2 000只) , 舍内的温度分布不是很均匀, 尤其是在距热风筒较远的南侧晚上的温度要比北侧的温度低3~4℃, 致使南侧一趟的鸡雏由于温度低出现不吃食, 挤堆的现象, 我们只好加大了供暖。笔者认为, 最初育雏应放在紧靠近热风炉近的一侧, 为了保证中下层鸡雏的光照, 可以在墙壁上加置灯泡。

3 湿度

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 10日龄前, 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60%~65%, 我们采用多往地面上泼水来控制湿度。中后期由于对湿度、温度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我们只是采取偶尔往地上洒水来增加舍内湿度。

4 转群

随着鸡雏体重的不断增大, 我们进行了2次转群。7日龄进行了第一次转群, 每个笼内10只鸡雏;20日进行了第二次转群, 每笼内5只。对鸡雏来说转群是一种刺激, 我们在每次转群前都在饮水中添加了多维, 以增强其抵抗力, 减少死亡, 但2次转群的第二天也都有鸡雏死亡。

5 饮水

在最初的几天, 我们采用饮水槽进行饮水, 7日龄开始我们用水线上水。随着鸡的不断长大, 我们不断的提高水线的高度, 但由于育雏笼的高度不够, 我们只好把水线抽出来放置在鸡笼的上方以方便鸡的饮水, 同时也增大了鸡的活动空间。即便如此, 对于40日龄以上的鸡来说, 便不能站立进行饮水, 全都趴卧饮水。事实证明, 趴卧状态没有影响到鸡的饮水。

6 饮食

随着鸡的体重逐渐增大, 笼门相对地变小, 不能保证5只鸡同时吃食, 总有1只轮换进行吃食, 尽管我们担心每个笼子会有1只鸡由于得不到充足饮食而体重较小, 但通过我们随时称量体重, 虽然有个别鸡体重偏小 (地面平养和网养也存在这个问题) , 并不是每个笼内都有体重特别小的鸡只。也就是说这种饮食状态对鸡体重的增长没有造成较大的影响。

7 用药

进雏前, 我们对舍内进行了彻底的喷洒消毒, 并用艾香烟熏消毒散进行熏蒸消毒。由于我们是笼养, 每天都对鸡粪进行清除, 大大的减少了鸡只与粪便接触的机会, 且室内氨气味远远低于地面平养和网上养殖。所以我们只在鸡雏开饮时在温开水中加入用多维和葡萄糖以增强鸡雏的抵抗力, 而后3日内在饮水中加入氧氟沙星来预防鸡大肠杆菌病。除此之外, 我们只进行了新城疫、法氏囊、肾传支的常规免疫外, 没有用过其它抗生素, 更没用过抗球虫的药物。鸡只生长良好, 没有因为传染病而出现大批死亡。

8 存在的其它问题

由于40日龄后, 鸡总是处于趴卧状态, 跗关节着地, 个别鸡的跗关节出现炎症, 表现为红肿, 切开后内有少量积液。

上料过程中会引起灰尘, 且室内上方的灰尘比下方的灰尘要大, 上层鸡由于受到粉尘的影响增重略小于中、下2层。

9 总结

贵妃鸡养殖的孵化与育雏 第4篇

贵妃鸡每只年产蛋高达150枚~180枚,平均每枚蛋重约40克,蛋壳为白色,平均纵径、横径分别为5.5厘米和4.0厘米。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3月~8月贵妃鸡种蛋授精率约86%~90%,受精蛋孵化率约90%。贵妃鸡孵化方法有两种:农家养贵妃鸡,可用家鸡代孵种蛋,一次可孵种蛋18枚~20枚;规模型养殖可选用电孵机孵化,孵化方法可参照家鸡种蛋孵化法。贵妃鸡抗逆性强,因此育雏容易,30日龄时育雏成活率高达95%以上,雏苗出壳时平均重约30克,15日龄时约100克,30日龄时可达300克。贵妃鸡耐寒,1日龄~2日龄时适宜温度为32℃,以后每天可降低0.5℃,直至21日龄后维持22℃至脱温。育雏前1周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1周后可降到50%~60%,1周龄内每平方米可养100多只,以后逐渐减少。鸡苗出壳后,应全日供清洁饮水及全日供料,饲料要求新鲜和全价营养。

中鸡、成鸡饲养管理2月龄~5月龄期间称中鸡阶段,作为商品鸡可在90日龄~120日龄出售,作为种鸡则将120日龄~180日龄鸡称为后备鸡。商品贵妃鸡2月龄~4月龄期间宜全日供料敞开饲喂。后备种鸡4月龄~5月龄期间应限制饲喂,每只每天100克左右。在平养条件下,每平方米舍内可养8只~10只。养到6月龄时可作为成鸡饲管。种鸡临产前半个月时进行第二次选种,公鸡体重1.5千克、母鸡1.25千克时,公母比按1∶3~1∶4选留。种鸡饲喂产蛋鸡料,产蛋高峰期喂较高蛋白质日粮,粗蛋白质达到18%,产蛋鸡每天耗料约每只100克~125克,舍内每平方米可养4只~5只,光照每天15小时~16小时,光照强度为每15平方米40瓦灯泡一盏,离地2米。种鸡舍和运动场上备好沙池,让鸡自由采食沙粒和沙泥。为了提高种蛋授精率,可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E,每千克饲料加入10毫克。

野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5篇

(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育雏早期防止相对湿度过低;后期应防止相对湿度偏高。为保持地面干燥,应在地面铺垫稻草。

(3)密度:1~10日龄每平方米养40只,11~20日龄每平方米30只左右,21~30日龄每平方米25只。 20日龄后,天气晴暖时进行放牧,以50~100只一群为宜。

(4)通风:必须在保温的情况下注意通风换气,排出水蒸气和氨气。冬春两季要白天打开透气窗,夜问关闭。

(5)光照:1~10日龄实行昼夜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0小时。每平方米用8瓦的白炽灯。11~20日龄时白天停止人工光照,并逐渐减少夜间光照,21日龄后用自然光照。

(6)“开水”:出壳后24小时内移入育雏室,并饮水,供给与室温相同的0.01%高锰酸钾溶液,10日龄前供应温水。必须保证供应饮水,在饮水中可添加B族维生素。

(7)“开食”:饮水后2~3小时即开食。应选用配合饲料, 也可采用加水的湿粉料,或碎粒料,做到少喂多餐。1~10日龄日喂7次,其中夜喂2次,11~20日龄日喂5次,其中夜喂1次,21日龄后日喂4次。

浅析育雏效果对肉鸡性能的影响 第6篇

1T温度T

1.1 温度适宜

可通过鸡群的行为表现来观察。温度适宜时, 雏鸡活泼好动, 精神旺盛, 叫声轻快, 羽毛平整且光滑, 食欲好, 饮水适度, 粪便多呈条状, 饱食后休息时, 鸡群分布均匀, 头颈伸直熟睡, 无奇异状态或不安的叫声, 鸡舍安静;温度低时, 雏鸡行动缓慢, 集中在热源周围或挤于一角, 并发出“叽叽”叫声, 生长缓慢、大小不均。严重者发生感冒或下痢致死;温度高时, 雏鸡远离热源, 精神不振, 趴于地面, 两翅展开, 张口喘息。大量饮水, 食欲减退, 高温会导至热射病致雏鸡大批死亡。

1.2 温度控制

肉种鸡育雏期对温度要求较高, 雏鸡进入舍后1~4h垫料温度应保持在29~31℃, 4h候后逐渐再提高温度。总体来讲育雏温度应稳定在34~36℃, 从第7天开始, 以后每周降低2~3℃, 至第4周龄结束时舍温应保持在20℃左右。如果育雏温度过高会造成机体脱水, 雏鸡体内有60%~70%是水分, 当体感温度与体温平衡时, 水分不蒸发, 就不会加重鸡体脱水, 当持续高温时, 会使身体失去水分, 当水分丢失10%时, 雏鸡轻则早期发育受阻, 羽毛生长缓慢, 重则导致脱水死亡。如果育雏温度过低容易导致育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而发生卵黄炎, 还容易导致鸡只发生肺炎。

2 湿度

2.1 适宜的相对湿度

1~3日龄湿度应控制在65%~78%;3~7日龄湿度应控制在60%~70%;7日龄以后相对湿度允许在50%-60%之间。

2..2湿度控制原则前高后低。在育雏期当舍内过于干燥时, 应结合升温取暖在火炉上坐水盆, 通过水沸腾产生的蒸汽来提高湿度;也可结合过道泼洒消毒水, 喷雾等方法蒸发水汽以提高湿度;还可采用在舍内放水缸、水桶, 还可在墙上喷水提高湿度。当湿度过高时, 则要勤更换垫料, 并加强通风换气, 也要防止饮水器中水溢出等方法降低舍内温度。尽量避免把雏鸡弄湿, 以免患上“感冒综合症”, 影响成鸡的上市体重和饲料报酬率。当湿度过低时, 可在走道和两边墙壁上洒水, 但不要洒粪便上, 避免产生过多的氨味。

2.3 不良湿度的危害

在实际生产中还要重视季节、饲养和雏鸡体质适当调整。如果空气湿度超过80%或低于40%并与温度、通风共同发生作用时可能造成危害。当湿度大、温度又很高, 加上通风不良的情况下, 夏季不利鸡体散热, 冬季可增加鸡的传导散热, 易使舍内垫料发霉, 寄生虫、病源菌趁机滋生繁殖易引起疫病的发生。湿度过小, 空气干燥, 易起粉尘, 加重疫苗反应, 呼吸道症状加重, 影响球虫免疫, 加上高温和通风过速, 使雏鸡体内水分大量散失, 腹腔剩余卵黄吸收不良, 绒毛干枯, 体形瘦弱, 食欲下降, 频频饮水, 如这时饮水供应短缺, 则易造成脱水而死亡。

3 通风

新鲜的空气能保证雏鸡健康, 切不可过于注重保温而忽略通风, 致使鸡舍内空气污浊, 影响雏鸡的健康。通风换气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将舍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排出, 使得舍外含有较高氧气的清洁空气换入, 使舍内空气中有害物质不致过高而对鸡群造成危害。在通风时还应注意防止贼风和背流风的产生, 避免出现负压, 造成缺氧, 同时还应避免出现通风过度或通风不足等现象, 注意空气流通的均衡一致性。判断育雏舍通风效果的好坏应以人进入鸡舍不感觉闷气和有氨气味为准。寒冷冬季要计算好通风量, 把进入到鸡舍的空气加热后再导入舍内。

4 光照

适宜的光照便于雏鸡认识食槽、饲料、水槽、水、周围环境, 增加兴奋度, 促进生长发育。育雏室的光照应分布均匀, 节能灯上方应罩反光罩以提高功效, 同时也可达到省电的目的, 必须定期清洁灯泡和反光罩以保持最大功效。一日龄要24h连续光照, 光照强度20Lx, 目的是为了提高雏鸡的采食量, 尽快达到标准体重。

5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对雏鸡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饲养者应根据肉鸡出栏时的体重选择合适的密度。密度过大会造成雏鸡拥挤, 采食不均, 通风不良, 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密度过小时, 育雏面积和设备不能充分利用, 在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季节的变化灵活掌握做出适当调整。

6 疾病防控

冬季肉鸡安全育雏抓五点 第7篇

1. 掌握雏肉鸡需温特点, 严格控制温度指标。

肉雏鸡的生长适温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日龄要求肉鸡育雏器温度34℃~35℃, 育雏室温度24℃~25℃;3~7日龄要求肉鸡育雏器温度31℃~34℃, 育雏室温度22℃~24℃;第2周要求肉鸡育雏器温度29℃~31℃, 育雏室温度21℃~22℃;第3周要求肉鸡育雏器温度27℃~29℃, 育雏室温度19℃~21℃;第4周要求肉鸡育雏器温度25℃~27℃, 育雏室温度18℃~19℃。一般来说, 肉鸡育雏室内的温度要比肉鸡育雏器的低, 使舍内有一定温差, 以利于雏鸡生长。需要注意的是, 肉鸡育雏温度必须保持平稳, 不能忽高忽低, 否则饲料再好也养不好雏鸡;夜间外界温度低, 雏鸡歇息不动, 育雏器内温度应比白天提高1℃。

2. 温度计的放置和查看。

温度计要挂在肉鸡育雏室内与雏鸡背齐的高度, 不要太近热源, 也不要放在边角位置。

平常虽然可利用温度计来检查舍内温度, 但温度计有时会失灵, 完全依靠温度计来判断温度是不够的, 还应根据雏鸡的动态来判定温度是否合适, 尤其是夜间观察雏鸡的睡眠状态更为重要。温度正常时, 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 无明显扎堆现象, 睡态伸展舒适, 行动悠然自在, 食欲旺盛, 饮水正常, 叫声轻快, 羽毛平整光亮。温度低时, 雏鸡聚集在热源或墙角附近, 并发出“吱吱”叫声, 互相挤压, 缩颈拱背, 羽毛蓬乱, 眼半开半闭, 身体发抖, 行动缓慢, 食欲差。温度高时, 雏鸡精神不振, 远离热源, 呈分散状, 大量饮水, 张口呼吸, 食欲差, 羽毛蓬乱。生产中应根据雏鸡的表现, 及时调整温度。

3. 注意观察, 防止扎堆。

饲养员的日常观察是养好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初冬季节尤其要注意观察鸡群的冷热情况, 防止扎堆。扎堆是雏鸡因寒冷而紧密堆集在一起的现象, 有时堆高达5~6层, 半径达几十厘米。这在肉鸡育雏中较常见。扎堆时, 由于雏鸡正常的代谢产热排不出去, 雏堆很容易过热、过湿, 堆内缺乏空气, 从而使雏鸡出汗、呼吸困难, 乃至昏厥, 严重者会大批死亡。发现扎堆时, 要及时用手或大声吆喝将鸡群赶散, 这项工作称为赶堆。赶堆工作在肉鸡育雏头3天尤为重要。除赶堆外, 还要及时升高育雏室内温度, 堵塞穿堂风口, 创造温暖舒适的肉鸡育雏环境等。

4. 缓慢脱温。

从育雏转入中鸡前应做好脱温工作。脱温要逐渐进行, 注意不要使环境温度发生剧烈变化。开始时可晚上加温, 白天停温。6~7天后, 待雏鸡逐渐适应自然温度时再完全停温。脱温时期往往是雏鸡开始换羽的时期, 这时应注意增加营养和补充维生素。如脱温不当, 就会引起食滞, 消化不良, 发育受阻, 严重时还会造成大批死亡。脱温期的室温以20℃为宜。

二、补充体液

弱雏由于发育缓慢, 生理机能差, 加之育雏室内温度高而失水较多, 因而常常出现体液不足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所以饲养弱雏更应及时补充体液。其方法是供给浓度为5%的葡萄糖水或8%的白糖水, 让弱雏自由饮用;对不能自饮者, 应用滴管滴喂, 每次喂2~3滴。

三、合理饲喂

1. 开食。

壮雏正常开食。弱雏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 加之卵黄吸收不完全, 所以开食时间应比壮雏迟些。

2. 饲喂方式。

对弱雏应采用少喂勤添的饲喂方式, 使鸡不饥不胀。

3. 喂服酵母片。

每天每500克饲料加酵母片6~8片, 将药片粉碎后均匀拌入饲料喂给, 连喂3~5天, 以促进雏鸡消化器官的发育, 增强消化机能。

四、处理好保温与换气的关系

因保温需要, 肉鸡育雏室内往往比较密闭, 空气容易污浊, 影响鸡群的健康和生长。如果育雏舍内采用烧煤供温, 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易引起中毒。为避免有害气体危害, 育雏室内应有通气设备, 通气窗面积与育雏室面积比以1∶30为宜。另外, 最好用布窗换气, 使外界冷空气流进室内时, 逐渐变暖和, 并可防止冷空气在室内流通过快。

五、加强护理

1. 保持鸡体卫生和环境卫生。

2. 喂服抗菌素类药物。在前期用青霉素稀释液饮用1~2次, 剂量为每雏3 000~5 000国际单位;也可用0.01%高锰酸钾溶液饮服。另外, 喂给韭菜和大蒜, 不仅可给雏鸡补充维生素和杀菌, 还可增强食欲。

蛋鸡育雏的技术要点 第8篇

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1 选择好品种

养蛋鸡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 必须选择生产性能好, 饲料报酬高, 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标准为:平均产蛋率达75~80%以上, 平均每只入舍母鸡年产蛋总重16~18kg, 破蛋率在2%以内, 料蛋比不超过2.1~2.2︰1。此外还应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 有的爱白壳蛋, 觉得干净, 而且蛋壳薄买得值;有的喜欢买褐壳蛋、粉壳蛋, 认为含钙高。所以在确保性能标准的前提下, “入乡随俗”养当地习惯消费的蛋鸡才会有好蛋价。

1.2 确定饲养规模

推算公式为:初生雏鸡饲养数=鸡舍成鸡位÷98% (初生雏鸡合格率) ÷90% (育成母鸡合格率) 。

1.3 育雏舍准备

进雏前要将育雏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先把墙壁和地面冲洗干净, 用0.5%百毒杀和消毒灵进行全面喷洒消毒, 然后用2%的烧碱溶液喷洒消毒。将饮水器、采食盘等育雏舍内用具用消毒水洗刷干净放进育雏舍内, 封闭门窗。按每m3空间用福尔马林30ml加高锰酸钾15g熏蒸24h。消毒后, 严禁将未消毒的用具搬入舍内。根据环境温度在接雏前1~2d提前预热, 以保持接雏时的温度在34~35℃, 湿度在60~70%。

1.4 饲料及药品的准备

(1) 接雏前要根据交通情况准备好一定量的饲料, 一般四周龄累计耗量为637g/只, 至6周龄 (即育雏结束) 累计耗量为1218g/只;

(2) 按照免疫程序按质按量备好疫苗及育雏期常用药。

2 接雏与运雏

2.1 雏鸡的选择

雏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鸡群以后的产蛋, 所以接雏时必须要认真挑选。防疫严格, 孵化率高的孵化场, 雏鸡质量较好;同一批雏鸡, 早孵化出来的质量好, 晚孵化出来的特别是最后孵化出来的“鸡底”质量差。健康优质的雏鸡:绒毛光亮、整齐;体力充沛, 活泼好动, 叫声清脆;腹部柔软, 卵黄吸收好, 脐部愈合完全;脚趾圆润部干瘪。

2.2 雏鸡的运输

运输车辆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雏鸡运输最好用专用纸箱 (56cm×48cm×14cm) , 每箱装雏鸡100只。夏天运输要少装雏鸡, 而且要尽量在早晚进行。冬天可适当多装一些雏鸡, 可用棉被盖在箱子上。途中经常检查, 适当调整。

3 适时饮水和开食

3.1 雏鸡的饮水

雏鸡的第一次饮水为初饮, 最佳时间应该在出壳后24h之内。由于雏鸡从温度较高的孵化器中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停留和运输, 雏鸡体内的水分大量消耗, 出雏24h后体内的水分消耗8%, 48h后消耗15%。所以雏鸡进入鸡舍后应及时补充水分, 有助于雏鸡的食欲和饲料的消化吸收。饮水的水温在18℃左右。初饮时可在水中加5~8%的葡萄糖, 同时可以加一些抗生素等, 以提高成活率。在1周内给雏鸡饮用降至室温的开水, 以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3.2 雏鸡的开食

雏鸡的第一次吃食为开食, 开食一般在初饮后2~3h进行。开食的饲料要求新鲜并且粒度大小合适。为防止尿酸盐沉积而造成糊肛, 可在饲料中加一些玉米碎粒。料盘的数量据鸡数而定, 同时笼外的料槽也放入饲料, 让雏鸡慢慢适应在料槽中采食。

4 掌握好温、温度

4.1 温度

雏鸡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 刚出壳的小鸡,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体温比成年鸡低3℃, 到2日龄时才开始升高, 10日龄才达到成鸡的体温。加之雏鸡的绒毛短, 御寒能力差, 进食量少, 所产的热量也少, 不能维持生理的需要, 更不用说生长需要了。故在育雏期, 必须通过供温来达到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供温的原则是:初期高, 后期低;小群高, 大群低;弱雏高, 强雏低;夜间高, 白天低;温差在2~3℃。1~6周适宜的温度从开始的35~33℃每周递减 (2~3℃) 至6周龄的17~15℃。

4.2 湿度

育雏舍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为宜。如果湿度过低容易造成雏鸡脱水或引发呼吸道疾病, 过高则易出现高温高湿情况, 造成雏鸡死亡或引发球虫病。所以雏鸡舍的湿度也应该多加注意。

5 注意通风换气

雏鸡的新陈代谢旺盛, 呼出的二氧化碳量较多, 且粪便中20~25%不能利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 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 从而使得舍内的空气质量下降, 影响雏鸡的正常发育, 故应兼顾保温和换气。第一周雏鸡小, 产生的废气、尘埃少, 此时应以保温为主, 鸡舍只要打开天窗即可;育雏后期, 应加大通风量, 以人进入舍内无“憋闷感”为标准。

6 光照管理

实行正确的光照制度, 能促进雏鸡的骨骼发育, 时适达到性成熟。一般采用弱光, 避免强光, 以防发生啄癖;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以免性成熟过早, 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1~3日龄可以采用24h光照, 从第四天起, 每天减少1~2h光照, 强度在5~10勒克斯为宜, 直到采用自然光为止。

7 断喙﹑调整饲养密度

7.1 适时断喙

断喙的目的是防止各种啄癖的发生和减少饲料的浪费。断喙可以在12日以内进行, 最好在6~10日龄进行。此时发生应激小, 可节省人力, 还可以预防早啄癖的发生。断喙时左手抓住鸡腿部, 右手拿鸡, 右手的拇指放在鸡头顶上, 食指在咽下, 略施压力, 使鸡缩舌, 在离鼻孔2mm处切断。断喙前后两天要在鸡饲料或饮水中加维生素K, 以防止断喙后出血过多。如发现喙部流血或灼烧不好, 及时抓出补做, 以免流血过多引起死亡。

7.2 调整密度

称重分群是调整鸡群均匀度的重要手段。在四周龄时进行一次分群, 对于达不到标准体重 (270~280g) 的。要单独放在一起, 加强管理, 使其生长发育加快, 提高鸡群均匀度。在整个育雏期要随着日龄的增加, 经常调整鸡群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2周龄饲养30~35只;3~4周龄25~30只;5~6周龄12~18只为宜。

8 按照免疫程序认真实施疫病防治

3~5日龄和18日龄做VH+H120 (28/86) 新支滴眼, 12~14和22~24日龄做IBD (MD株) 法氏囊滴口或饮水, 18日龄做ND或ND~AIH9皮下注射, 28日龄做AIH5皮下注射或POX刺种, 35日龄做IC鼻炎皮下注射。另外, 还应做好球虫、蛔虫等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 确保培育出健康、达标的优良后备鸡。

9 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

9.1 雏鸡体重低于标准

对雏鸡体重低于标准, 如六周龄体重低于432g应采取措施。

(1) 雏鸡的饲料营养水平过低。此时要及时调整日粮配方, 提高饲料的蛋白和能量, 必要时第一周可饲喂肉雏鸡料;

(2) 雏鸡采食量低或饲料适口性不好。可通过采用饲喂潮拌料的方法解决, 但不要拌过多的料, 以免饲料发霉;

(3) 育雏舍内的温度不适。温度过低则增加火炉或电热器的数量;温度过高则减少火炉或电热器的数量或向地面和空中喷水, 同时加强通风等, 能及时调整适宜的舍温;

(4) 光照不足。是造成雏鸡采食时间短, 采食量不足的原因。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待体重达标后, 逐步降低光照;

(5) 如果雏鸡到六周龄还没达到标准, 则继续使用雏鸡料, 直到标准后才换育成料。

9.2 鸡群体重均匀度低

(1) 鸡群密度过大, 采食位置不够。必须适时分群, 调整鸡群密度, 有足够的采食空间, 保证料盘内有充足的饲料;

(2) 饲料营养不良, 缺乏某种营养素。雏鸡的日粮必须是全价饲料;

(3) 舍内环境布局不良。如遇贼风、穿堂风、水道堵塞等, 要经常检查, 及时补救;

(4) 断喙时操作失误, 喙切得较多, 采食困难。纠正方法是正确断喙, 及时淘汰畸形或发育不良的鸡只。

上一篇:统计理论方法下一篇:运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