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教学的方法

2024-05-25

作文指导教学的方法(精选12篇)

作文指导教学的方法 第1篇

一、作文与做人统一, 完善学生的人格

古人云:“文以载道”、“文如其人”, 讲的就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学生写作文和做人一样, 要诚恳、务实、积极上进、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

(一) 做热爱生活的人, 写丰富多彩之文

生活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是我们学习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的味道, 也给了我们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给了我们成功和失败, 也给了我们欢笑和泪水;给了我们启示, 让我们快乐, 使我们感慨。所以,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 我们是生活的主人公, 要热爱生活, 感激生活。要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社会的实践活动、家庭的劳动, 真真切切地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人生, 感悟到千变万化的世界。用这些体验和感悟写成的作文, 就是丰富多彩的, 就是有血有肉的。

(二) 做真诚之人, 写真诚之文

真诚是立人之本, 也是作文之本。真诚之人必能真诚地待人, 真诚地接物, 真诚地去观察, 真诚地去思考, 真诚地去抒写。其作文自然也就流露真诚之情, 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人。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 如果缺少了真诚, 那只能是矫接造作, 无病呻吟。

(三) 做积极向上之人, 写积极向上之文

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他能热爱生活, 有远大的理想, 在他作文的字里行间都会洋溢着他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 传递着他对生活的执著与信心。读他的文章, 能振奋人的心灵, 能鼓舞人积极向上。一个消极的人, 不敢直面生活, 没有生活激情, 整天浑浑噩噩, 没有理想与抱负, 那么他的作文流露出来的消极情绪对读者而言无疑是“心灵的杀手”。

把做人与作文结合起来, 让学生把写作融入做人的行为准则中去, 融入真善美的实践中去, 让他们的人品与文品相得益彰, 焕发作文的正能量, 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 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激发兴趣, 点起学生写作之火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道出学习需要兴趣的真理。要想让学生把作文写好, 就要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一) 创设情景, 激发写作的兴趣

情境作文教学能把学生带到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 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从而产生一种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在一次上课时, 我无意中发现在教室的后墙壁的一个小洞里住着一家几口的小鸟, 鸟妈妈正在喂自己的小宝宝, 它们唧唧地欢叫着, 一家乐融融。我想, 何不用此景此情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让学生都向后坐, 仔细观察, 并把自己所见所感写下来。学生本身就喜欢小鸟, 所以兴趣较高, 观察很细致, 感悟深刻。情景创设, 使学生亲自体验了情景,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激活了他们写作思路, 也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二) 寻找闪光点, 激发写作的兴趣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好文章也是夸出来。我们对于学生的写作,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 哪怕是一个词语用得好, 也要及时地进行表扬。记得在一次作文评阅时, 我发现一名学生的文章虽然错别字特别多, 但有些词语用得很好。他写青春痘“挤满了脸”, 把“脸发展成了根据地”, “挤”和“发展”写得准确、形象。在评讲时我特别表扬他用得好的两个词, 没想到这个作文能力不好的学生深受感动, 在后面的写作中, 劲头很足, 作文不断地进步。学生作文中, 要表扬的点很多, 当学生知道自己每篇作文都有闪光点时, 他的写作兴趣就被激活了, 他发现作文并不难, 还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三) 创办班刊, 激发兴趣

创办班刊, 即把每次作文中的佳作编成文集, 装订成本, 作为班刊供全班同学阅读欣赏。能入选的作文, 在立意、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总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同学当中相互传阅, 那种高兴与自豪是不言而喻的。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 学生的写作兴趣会更高;而那些作文没有入选的同学在阅读别人佳作的同时, 也会在心中暗下决心, 争取入选。这样的共振效应, 就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良好的追求和向往, 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能力。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只要点燃学生心中的写作之火, 学生就会想写、愿写、乐写。

三、注重积累, 为写作广积“活水”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积累的重要。因此, 要想写好作文, 必须注重积累。

(一) 博览群书, 积累知识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多读优秀作品, 能开拓我们的视野, 增长知识, 丰富我们的语言, 还能积累作文的素材。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科书的优秀篇章, 还得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性较强的课外书刊。如中外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与黑》、《悲惨世界》, 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等, 它们内容深刻、文笔优美、思维严谨, 可以增加知识、提升涵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读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等方面的书刊, 以增长见识, 拓宽视野。只有博览群书, 大量积累知识, 在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 一气呵成。

(二) 关注生活, 积累素材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 它包罗万象。只要我们走向生活, 善于观察生活, 多角度地关注生活, 就会发现:饮食起居、邻里乡亲、花鸟虫鱼……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另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 如“感动中国”、“今日说法”等, 它们来自于生活, 而且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 让人感动、发人深省的人和事。生活大舞台, 只要我们去观察, 去聆听, 去感受, 就会发现在生活这个舞台上, 每天都上演着丰富多彩的节目, 它们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三) 语言积累

语言表达对于作文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注重语言积累。

修辞可以使文章语言有色彩, 能引发读者想象与联想, 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运用比喻, 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化平淡为生动, 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 ……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作者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坟墓、海 峡, 使抽象的“乡愁”变得具体形象可感。还有拟人、排比等都是写作中常用的修辞, 正确使用它们, 能使作文生动形象, 锦上添花。

谚语、诗词名句, 名人名言等, 它们表达精练, 含义深刻, 引用得恰到好处, 往往能使文章表达生动, 意蕴深刻, 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还有来自民间生活的俚语、口头禅, 它们诙谐幽默, 通俗易懂, 具有地方色彩, 比较生活化, 在作文中如能恰如其分地使用, 可使文章风趣幽默, 令人忍俊不禁, 回味无穷。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积累方面的引导, 把生活与学习中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 广积写作的“活水”, 写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 才会把作文写好。

写字教学方法的指导 第2篇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在创设良好的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练字,撑握写字的方法。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显浅地归纳了几种规律性的认识及做法。

(一)姿势指导,执笔指导。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必要条件。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写字姿势挂图,然后教师示范,纠正学生写字的坐姿。小学生,尤其是初入学不久的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手小,小肌肉不发达,为了写字时使得上劲,往往握笔离笔尖太近,这样姿势就导致视线被手遮挡便看不到笔尖在纸上的如何运行的样子。为了看到笔尖,学生身子势必前倾,以致胸脯紧贴桌边,头部又势必偏向左侧,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久而久之,眼睛,就就近视了。所以我们在规范小学生写字姿势这个问题上,从一开始就规范其姿势,另外,除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写字是正确的姿势外,还得让其明确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如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引领他们反复练习,逐步养成不摆好姿势不动笔写字的习惯。

(二)认识和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学好笔画的写字的基础。认识和掌握“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这几种笔画的写法规律是:“点”要顿,“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在低年级的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在书写指导时要及时矫正。

(三)掌握几种常见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月、几等。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之中的规律,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倒如:在“几、月”在汉字中处于不同位置时,笔画要有变化,如果“几”在汉字的上半部时,第二笔是“横折弯”,如“沿、没”。如果它在汉字的下半部,那原来的笔画就不变,如“亮、抗、坑”。“月”字在汉字中处于左右结构时,其笔画没有变化,如“朋、肚、肝”。而处于汉字的下半部时,它的第一笔由“撇”变成“竖”。如“有、青、育”。

(四)笔顺规则书写的指导。在小学低年级的课本中已经学习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的写字规则,这也是初学习汉字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去把握一个笔画较多的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规则的指导,也要加强汉字书写的综合指导。

四、有质量地反馈学生作业

写字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对于小学生的写字评价,既要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又要关注其书写的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情趣。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一般就做到:

(一)及时性批改。当学生把作业交上来时,教师要及时地修改。如果时改时不改或不能近期把作业发回,这不仅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掌握书写水平的变化。

(二)有质量地准确改。对作业的批改,不仅仅以画圈圈来给予肯定,还对每篇作业都应有准确的批语。学生的作业书写水平各有不同,有的竖不直,有的撇捺角度不对,有的点画欠佳,对这些都要一一加以纠正,并用红笔写出范字。

中学作文教学的训练方法 第3篇

关键词:观察;听说;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67-01

作文,历来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的整体成绩,在语文考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是煞费苦心,呕心沥血,千方百计的想尽各种办法,然而在中学作文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作文仍然无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问题。针对以上作文教学现象,我着重谈一下作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一、处处留心,细看究竟

曹雪芹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这句话无非就是告诉我们写作的源头就是生活,要留心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要让学生处处留心,学会观察。

首先,自由观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自由,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不要施加过多的压力,不要给他们太多的束缚,只告诉他们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自己最有兴趣的、最了解的、印象最深的就可以。将看的内容及时写在观察日记本上,每周写一篇,内容不限,可以写一件事、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对一个机器工作原理进行说明、也可以对当下的某些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随心所欲,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有话说就多写,无话说就简单议论,这样就在愉快自由的情况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收笔端。然后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10分钟时间进行读评,每节课读一篇,三到四人点评,读的同学要饱含感情,评的同学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说优点,也可以指出不足,要向这10分钟要效率,长期坚持,贵在有恒。这样,学生就渐渐对写作有了兴趣,写作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

其次,指导观察。在自由的观察当中可适当地进行观察方法指导,让直观感受上升为理性分析。基本的观察方法有以下几种: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某一事物,可以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等等,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文章的思路才能少模糊、不混乱、更清晰。如对建筑物的观察,对活动场景的观察等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将事物进行对比观察。学生在观察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对比,只有通过比较一下才能突出一方面的特征,对事物就会有比较全面、较深入的理解,作文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也就不至于肤浅空洞了。调动各种感官观察。观察到事物,就要细看究竟。可以一边用眼睛看、一边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等等,调动多种感官,齐发并进,就会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东西,留在记忆里的就要比单一用眼睛看的收获更多,写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了。

二、敞开心灵,畅所欲言

“沉默是金”这个词,现在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了,要想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敞开心灵,畅所欲言。只有在说的过程中,思路才会更清晰、观察的内容才会更全面,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听说训练。

首先要善于鼓励。有些中学生不好意思张口说,或者自认成熟不想说,那么我们就要引导他,比如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等,从他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锻炼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

其次要逐步深入。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方面入手,比如叙述一个故事,或者说一件印象最深的往事,再或者概括一下课文内容等等,因为这些是简单的叙述和概括,只要对人和事进行简单的介绍就可以了,这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最基础的思维表达方式。然后随着训练的增加,再逐步训练学生对事物的说明能力以及议论说理的能力。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作文教学的训练方法呈阶梯式进行,便于学生接受。

第三要形式多样。训练学生进行“说,形式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可以在平时的语文课中练习说,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在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当中,请谈谈你对愚公的看法。既能理解课文内容,又能锻炼表达能力。也可以联系生活口头表达,如春天来了,你在上学的路上发现了哪些变化?秋天到了,你想起了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歌?还可以讨论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如值日生的表现、班级纪律的问题等等。内容要广泛,形式要不拘一格。另外,课前一分钟演讲也是很好的训练说的形式。通过演讲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总之,“说”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能提高写作的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不善听未必善读,不善说未必善写,故应当一把抓。”

三、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进而指导写作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不管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了高度关注。然而对广大的中学生来说,早已忽略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阅读的不重视造成了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内容空洞、无话可说的现状。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博览群书,阅读优秀文学书籍,坚持写读书笔记,规定字数,如每周一千字,或者分类阅读,写人的、状物的、抒情的,进行分类整理等等,以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书读的多了,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好的文章。

作文成绩的提高以及作文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到持之以恒,更重要的是训练方法得当,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并结合恰当的语言表达,加上平时的积累,三者结合,落到实处,稳扎稳打,语文的半壁江山才会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语文教学方法的指导 第4篇

关键词:渗透,针对性,有效性

要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课堂结构, 提高素质教育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核心, 学生都以“教”的模式去学习, 往往出现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若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以“导学”为核心的课堂结构, 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更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方法。这种课堂结构, 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感性———理性———实践”的人类认识过程的总规律, 又与人的一般思维过程“感知———理解———运用”相吻合。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观, 实现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相结合。

二、明学情备学法, 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学法训练教案

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 应认真钻研所教课文的类型, 设计出最有效的“导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左艺华老师曾将语文课文归纳成六种类型去训练学法, 即“示范模拟”、“举一反三”、“激疑思问”、“操作训练”、“表象连锁”及“自学辅导”型, 这正是这种课堂训练设计的体现。

三、在学生的“预习课”中, 应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在面临新书、新单元或新文章时, 总会觉得“狗咬乌龟, 无从下牙”, 不知从何学起。学生往往会出现四种心理障碍:急于求成的心理、过分依赖的心理、厌倦心理和单纯模仿的心理。这时, 教者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 揭示相应而且具体的“预习”方法。湖南武岗七中的林惠生老师经过探索试验, 总结出一套较系统化、科学化的“渗透式”学法指导经验, 即通过教每册课本的《目录》进行学法指导, 唤起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 使学生形成一条与教者计划相对应的学习思路, 并做好学习准备 (如时间、资料、文具等) 。它不但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还使学生了解了全书及各单元文章的大致“框架”, 心目中也作好了“怎样学”的准备。

四、“导读”阶段要重视提示学法, 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悟、总结和归纳有效的学法

辽宁省的钟和诚、熊少华和陈洪相等老师针对学生上课不读语文书而只听老师讲的普遍现象, 提出了“双向导读”的教学方法。“导”学生去听、说、读、写, 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期望”读书、乐于思考和动笔的最佳情景中;“导”教师, 使教师本身以戏剧角色的形式, 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和表演天赋, 彻底摆脱满堂灌的困境, 使学生从中吸取学习方法———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并进行自悟和总结, 促使学生对学习每一课都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

作文指导教学的方法 第5篇

教学目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重要的一项是“有文采”,学会生动的描写可以使文章精彩起来。

教学重点: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本节课主要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细致地观察(2)掌握描写的要领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面对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生活中的事更是千奇百怪:有的令人刻骨铭心;有的令人匪夷所思;有的令人欢呼雀跃。面对如此纷繁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生动的描写。

师: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时间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只对人物描写做一些探讨。

投影:生动的人物描写

师:我们刚刚学过课文《音乐之声》,请同学们观看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片断。

播放玛丽亚小姐与她的七个学生见面的画面。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影片的内容?

师生一起作答:

1、父亲介绍新的家庭教师。

2、家庭教师玛丽亚小姐与她的七个学生见面,并互相做了介绍。

师:刚才同学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录像内容。在写作中,我们要具备一种重要的能力,就是用文字把生活的真实情景描述出来。下面有两段文字都是对刚才录像画面情景的介绍,请同学们评论一下:这两段文字各有什么特点?

投影文字

(一):

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父亲让她站到队中。父亲将孩子向玛丽亚小姐作了介绍。

投影文字

(二):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另外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命令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巡视了一遍,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煞有介事地纠正着孩子的动作„„

师:请同学默默地鉴赏比较一下两段文字,前后同桌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一起作答:文段

(一)文字比较概括,但不具体;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比较准确,但不十分形象。文段

(二)比文段

(一)要细致、形象、从而生动

师:同学们的评价很准确。两段文字描述的对象完全相同,但是使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给我们的感受就完全不同。因为第一段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而第二段用了生动的描写

师:具体欣赏一下,第二段人物描写的生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师生一起作答。

1、用词恰当、准确。例如:“慌张、惶恐”就准确地写出了玛丽亚小姐吃惊、害怕,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表情、神态。另外还有“夺门而出”的“夺”字写出了孩子们听到哨声后往外跑时动作的敏捷、迅速。

2、文中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三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a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b俨然凯旋的士兵c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

3、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父亲:非常严厉;孩子:规距、木偶式的。

4、文中有些细节描写非常突出。例如:"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中“拍打”这一细小的动作就很传神,符合西方人的那种潇洒。

师:显然,生动的人物描写比单纯的记叙要生动形象。

师:再请同学们观看两棵树的投影,然后说说这两棵树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一起作答:其一是一棵光秃秃的没有生命感的枯树,其二是一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

师:是啊,在写作中如果只运用记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人物只是一个大体的轮廓,像一棵不形象、不生动的枯树;如果运用生动的描写,就可以使人物丰满起来,文章就显得生动活泼、有文采。

师:由此可见,生动的人物描写在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我们在写作中运用的情况如何呢?这里有两段学生习作,同样是写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大家来评一评,找出优点和不足。

投影文字

(三):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投影文字

(四):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我只好勉强的笑一笑,喊了一声“黄老师”,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黄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了什么错吗?

学生读,然后讨论

师生一起作答:投影

(四)写得更好些。因为他运用了描写的手法:

(1)用词比较准确。例如“忐忑不安”一词就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的七上八下的心理。

(2)细节突出。例如:黄老师皱了皱眉。

(3)注意了人物的情态特征。例如:“那双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

师:好,生动的描写建立在细致的观察的基础之上,但是我们还要努力掌握人物描写的要领,请大家回忆归纳一下。

投影:(1)善用修辞(2)突出细节(3)用词准确(4)抓住特征。

师:下面我们就尝试着进行一下练习。

师:观看录像,看完后口头描述画面情景。

播放两遍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小姐和孩子们一起在野外活动的场面。

师:看第二遍的时候,同学们可以用笔作简单的记录: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细节如何?在看之前我提醒大家一点:东西方的人物性格是不一样的,这和人们所生活的国度、生活水平和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联系。西方的女性比较活泼开朗大方,而东方女性比较温柔、善良、腼腆。观察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征。

看完后,师生一起评议学生的口头作文

师: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些词语,同学们再看一遍录像,要尽量地把我给的词语用上。

投影:弹奏 歌唱 翩翩起舞 欢呼雀跃 手舞足蹈 轻抚 沉思 陶醉 姿态各异 仰面朝天 匍匐 蹭 载歌载舞 沉浸 连绵起伏 碧绿 稚气

师生一起评议出优秀片断:

连绵起伏的群山,碧绿的草地,衬托着一碧如洗的天空,徐徐吹来的春风,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和谐啊!玛丽娅小姐坐在一块凸起的大石头上,玩儿点儿什么有意义的?她皱了皱眉,扬起头沉思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她弹起了吉他。悠扬悦耳的乐曲迅速传了出来。孩子们一下子被音乐声所吸引,只见他们慢慢蹭到玛丽娅小姐身边,渐渐融入乐曲中,跟着玛丽亚小姐唱了起来。随着玛丽娅小姐的手指在琴弦上欢快地跳动,随着音符的飞扬,孩子们陶醉了,手舞足蹈起来。当歌曲结束时,孩子们如释重负般的张开了双臂,像刚出笼的小鸟,快乐极了,和玛丽亚小姐一起欢呼雀跃地奔向风景如画的大自然的怀抱。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面讲的四点要领评一评。

(1)修辞用得好。例如:像刚出笼的小鸟

(2)细节描写好。例如:她皱了皱眉

(3)用词准确、形象。例如:她的手指在琴弦上欢快地跳动着

(4)人物情态把握得好。例如:“和玛丽亚小姐一起欢呼雀跃地奔向风景如画的大自然的怀抱”中的“一起”就把玛丽亚小姐也如同孩子似的兴奋和开朗活泼体现了出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动的人物描写。录像的内容是可以重复播放的,而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则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细致的观察,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美。还要有极强的用语言文字描绘生活的能力。希望今天这节课能能给大家以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生动的人物描写把我们的生活描绘得更生动。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第6篇

一、指导学生阅读,积累知识

文化知识的丰富,写作技巧的提高。语言驾驭的灵性,贵在博览群书。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课内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甚至背诵一些名家名篇,这些文章语言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像《春》、《济南的冬天》这些文章抓住季节的特点写,详略得当,语言优美。多读这类文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语感。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感兴趣的字词句记录下来,阅读之后反复翻看。慢慢地,学生就会积累到更多的知识,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他们写作的资料。这样,以后要写季节的文章或某一事物的文章,学生就知道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有详有略,条理清晰。

2、课外读

阅读一些名著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切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而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阅读名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语汇,了解更多的句式修辞手法,掌握运用评议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评议的技巧。

二、教会学生体验生活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生活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积累,这样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

1、全方位了解社会

文章要有内容。要写出真情实感。首先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但现实情况是学生作文缺少“真生活”,一提作文学生就怕,感到没有东西可写。感到索然无味,这与老师一味要求写积极高尚的内容有关。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只有积极高尚的内容才是真生活”的错误认识。我们应该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从活动中体验生活的真实。感悟真性情。组织实践活动后作文是引导学生体验真生活。抒写真性情的好方法。例如:游览山川,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色,深入农村,了解民众的生活;浏览报刊、收看电视,搜集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从多角度、多方位认识大自然,了解社会。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感。

2、从生活小事体验

从生活小事也可以体验生活。有所感悟。有一次写“感恩”的作文,我让学生周末回去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一个学生在《周末》写了:“今天我帮爸妈到市场去买菜,由于周末人多。我挤了半天,总算挤进了菜市场,鱼摊、菜摊、肉摊,一个个摊贩卖力吆喝着,让人眼花缭乱。好不热闹!看着这么多东西,我竟然一时拿不定主意。想起之前,妈妈买的菜,我却嫌这个,挑那个。晚上,我想了很多:父母不管多累、多苦,永远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正因为他们是父母,所以伪装他们的辛劳,但却向孩子表现一颗炙热的心。”事实证明,学生有了自己的体验,写作起来就容易多了。内容会变得更丰富,感悟更真切。学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这样才能够积累生活素材,创造出新的形象。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语文老师在作文辅导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没有异议的,但如果一味地注重作文的程式化和常规化训练,要求学生写好符合“规范”化的作文,这样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墨守成规,从而使优秀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得到突破性的提高。要创新,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新

我认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创新能力,抒写心灵,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包括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形成敢说敢问的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运用一些新的词语,借用一些诗句。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去创新语言。

2、立意新

要求写出作文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在一次作文训练《探索月球奥秘》时,一般同学就写了与月球有关的诗词、传说,或从环保方面写,而一个学生写了《时间银行》,在月球上开时间银行。可以在这个银行里储蓄时间,月博士的创业理念:“我的时间我做主。”最后呼吁大家珍惜时间,热爱生命。这样写的文章想象丰富,构思新颖,创新能力强。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大胆地从问题的反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如:“常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文明宿舍不文明”等。

四、写好作文评语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作文是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因而他们强烈地期待得到老师及时、客观的评价,所以,老师及时、认真的批改,在作文评语中表现的态度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好评语。对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毅力信心,端正学生人生态度,完善学生人格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1、平等交流,鼓励为主

现代社会以人为本,要尊重人,平等和谐,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如我们班邓秋萍在作文中写了:“同学们都觉得我那么高大怎么还读初中,不想读书了,想出去打工。”我鼓励她说:“长得高大是好事,现在出去打工很辛苦的,没学历,没一技之长。等读完中学,读大学,毕业再出去工作,学得一技之长,这样的工作才好。”这样,她就安心学习了。

2、评点到位

要根据每次的作文要求,评价学生的作文在哪些方面写得好,哪些方面还欠缺,哪些段落写得好,哪些不太好,应如何纠正,都要用到具体的眉批,这样学生才知道自己本次作文的优点、缺点,才能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写评语要满怀深情,以正面评价为主,让学生通过评语看到成绩与进步。以充满爱的评语,抒写对学生的期望、关怀和抚爱,让学生从中获取信心与力量。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写作文评语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习惯和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将其作为作文素材,写出真情实感,同时,注意培养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作文起步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第7篇

一、激发作文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 有了兴趣,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 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变无心为有心。因此, 作文的起步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有写作的积极性, 搞好作文教学就有良好的基础。

在指导学生写一种课间活动时, 首先, 我让学生说有哪些课间活动, 他们有的说丢手帕, 有的说踢毽子, 有的说丢沙包, 有的说跳绳……然后, 要求学生先想想这些活动的规则或玩法, 再有条理地说, 要使别人听了就想玩, 谁说得最好, 老师就带全班同学玩一次谁说的活动。

如此一来, 全班同学情绪高涨, 纷纷争着说, 每个人都极力想说清楚。一位女同学把丢沙包的活动规则说得很清楚, 于是, 我带着学生出去玩了一次丢沙包的活动, 学生们开心极了, 最后, 我叫他们把这次活动过程写下来, 学生高高兴兴地动笔作文, 效果很好。

认真上好讲评课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 也是作文起步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点, 给学生恰如其分的评议, 充分肯定学生的作文成绩, 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热情鼓励, 着力诱发习作的火花, 对中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二、训练观察方法

1. 借助实物进行观察

如何训练学生学会观察?形象直观的事物学生最容易接受。在教学中, 我注意借助实物进行作文起步教学。一次, 作文题目为“我心爱的玩具”, 教学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玩具带到班上来, 摆在桌面上, 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 然后指导学生按顺序、抓特点、想用途, 最后展开想象, 围绕“心爱的玩具”来写一个片段。

2. 学会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在训练学生观察时, 要注意培养他们掌握有顺序、有重点的观察方法。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 即: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 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 再按一定的顺序和重点, 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 有意识地边观察边思考, 直到弄清这些问题为止。如在教学第五册基础训练1看图写话中, 我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观察: (1) 出示图片A, 整体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图中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2) 覆盖复合片B, 进一步观察图中人物, 启发想象:这时, 院子里来了谁?她是老爷爷的什么人?从她身上背的、手里拿的, 想象她一定是从哪儿来的?从她和爷爷脸上的表情来看, 小姑娘在向爷爷报告什么好消息?

3. 留心观察周围景物, 动脑动笔

在教学中, 我还引导学生不仅当时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而且在事后细心回味, 把一些印象深的东西整理出来, 通过多看、多想、多练笔的训练, 逐步增强观察能力。有一次, 学校组织秋游, 地点是“鸵鸟园”。在去之前, 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从“鸵鸟园”这个词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有的说“那是鸵鸟的乐园”……我又问:“你们想到鸵鸟园去玩吗?”“想!”……请你们把观察到的情景记在脑子里, 回去写下来, 比一比, 看谁写得最好, 你们愿意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愿意”。在游玩时, 学生们个个认真观察, 人人动脑记忆, 有些学生兴奋地对我说:“老师, 鸵鸟张开翅膀的时候好像孔雀开屏!”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 学生作文普遍写得有内容, 而且真实具体, 活灵活现。

三、运用作文心理学原理

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罗伯特·希尔里奇博士在他所撰写的《儿童作文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课堂作品出版法”的观点。“课堂作品出版法”符合作文教学心理学的原理, 也符合作文起步教学规律。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而“课堂作品出版法”就满足了他们的这种愿望, 激发了他们的作文动机,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当我宣布要把每个同学的作文在班上展出时, 学生们个个动脑思考怎样把自己的作文写好, 格外认真地进行阅读和修改。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的作文少了许多错别字、病句, 还能较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 也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职高英语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第8篇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直以来, 职高英语写作课采用一种呆板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话题, 然后学生根据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写完之后, 教师收上去批改, 选取几篇范文讲解, 写作课结束。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长久以往, 学生越来越厌倦写作课, 越来越害怕写作文。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必须进行英语写作训练课的大幅度改革。首先,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出话题让学生自行选择。例 如, 教师这样 设置一道 题:“Refresh yourmemory, pickuponeofcitiesyou’vebeentoand gaveyouthedeepestimpression.Youcandescribeitan- ythingyouwantlikeenvironmentorpolitics, orsome- thinginterestyoucameto.Youcanpraiseorcriticizeit, remembergiveyourreasons.”这样一来, 学生既可以介绍城市的风景, 把它写成一篇小随笔, 也可以写旅游的趣事, 形成一篇记事文, 还可以对城市发表自己的看法, 完成一篇议论文。放宽写作范围能够使学生打开思路, 有话可说, 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个人观点、情感在纸面上的表现, 要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 把自己的所想所思组织成语言。

教师在布置题目后, 可以选取一两名学生到黑板前进行书写。在写作过程中, 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基础较差的学生, 采用发问的方式帮助他们打开思路。随后教师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 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大致的了解。尤其是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 教师知道他们在构思、语法、词汇量等方面的表现, 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二、提倡多阅读、多积累

写作主要考查的是语言组织能力。无论学生的观点多么深刻, 都需要良好的组织能力把它们写成一篇文章, 因此很多教师让学生去背作文基本句型。大部分学生背完了这些基本句型, 在大致顺序上没有错误, 但是文章的内在逻辑顺序仍旧一团糟。

其实, 作文是观念的逻辑性表达, 基本句型只能够起到大纲式的作用, 而全文的内在顺序又是由语言逻辑顺序组成的, 语言逻辑顺序是由英语思维决定的。因此, 笔者认为学生记一些实用性的句型即可, 真正需要借鉴和学习的是英语思维的内在逻辑。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多推荐学生去阅读西方报纸杂志的文章, 阅读历史上著名的英语演讲, 感受英语思维过程。

笔者曾经向学生推荐了一篇“9·11事件”后关于“UrbanSecurity”的文章, 学生可以看看“9·11事件”后又发生了哪些重大安全事故, 人们心态的变化, 政府的官方发言, 政府采取的措施, 人们对这些措施的反应, 它们的效果, 以及给民众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理影响。学生通过梳理了解到要说明一个观点, 先要简要说明与之相关的现象, 以及它导致的结果, 帮助读者了解背景后再对这个观点进行评论, 并且用事实进行例证。学生了解了文章的组织顺序后, 就能把自己归纳出来的顺序轻松地运用到写作中, 从而写出一篇条理清晰的文章。

阅读这些文章还可以让学生借鉴并学习纯正的英语表达。一个学生在经常阅读“TheGuardian”之后, 告诉笔者, 以前在写作文时他经常使用“atanappropriatetime”来表达适当的时机, 经常觉得不够通畅, 现在知道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使用“inthefullnessoftime”。笔者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个学生的发现, 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在阅读中学到知识, 并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

三、坚持长期训练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在词汇、语法上的简单错误可以迅速得到纠正, 但是熟悉长短句的交替运用, 快速地组织文章的逻辑顺序, 运用高级词汇、纯正表达, 语言流畅自然等这些拓展性要求, 则有赖于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所以, 教师要不停地鼓励学生, 告诉学生写作能力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的, 要给自己定下长期的目标, 坚持英语写作的训练。

训练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笔者建议采用部分训练和整篇训练相结合的形式。所谓部分训练, 就是学生没有必要写完完整的一篇文章。例如写关于“depres- sion”的话题,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3个小组, 有的小组写现代都市人的抑郁现象, 有的小组写抑郁的原因, 有的小组写自己设想的治疗抑郁的措施。当然, 教师的角度仅供参考, 学生可以任选一个方面写一段内容。这种部分训练节省了学生的时间, 又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整篇的写作训练则可以进行多体裁写作, 如日记、信件、通知等。教师通过提倡不同的新鲜的写作方式, 帮助学生维持长期写作的兴趣和耐心。这种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 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写不同体裁的英语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的几种方法 第9篇

一、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直接影响着工作过程和结果。孔子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作文是一个感知生活、抒发感情的过程。首先, 教师命题时要能激发起学生思想的火花, 使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揭露生活中的丑。如下雨了, 教师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想象春雨飘洒在脸上的感受……这样, 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其次,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营造轻松良好的氛围, 使学生能投入感情, 用情感去感悟生活, 即“用自己的笔来写出自己的心”。如下雪了, 教师可先念柳宗元的《江雪》, 然后提问:“同学们, 你们会怎么写雪呢?”这样, 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 教师应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优点。这样, 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因此, 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二、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作文观

叶圣陶说过:“文章是生活的本子。”写作不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学生要完成的一个任务, 而且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空间的拓展。因此,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抒写“真实的自我”, 因为没有自己主观意识的文字是临摹文字, 没有生活气息的文字是古板的机械文字。所以,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出自己的所看所想, 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将情感抒发到作文中。

三、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庄

正确的教学方法来自教师过硬的写作能力, 对生活深刻的体验及正确的心态。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用极具针对性的语言指导学生理解别人对生活的感悟, 以及学会他人情感表达的技巧, 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用现实生活的某个侧面, 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去想象。然后, 教师再传授写作知识, 这样, 效果要好于单纯的作文说教。因此, 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入到作文中,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四、要建立良好的作文教学程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规律, 运动变化是由量变到质

变的。作文教学也如此, 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 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741的习惯, 让学生学习积累写作材料。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让学生700学会选择素材。最后, 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抒写自己的想法。)

五、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写作是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地去体验生活, 学会他人的表达技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作文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教师可开展系列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意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构思立意的技巧, 背诵一些好词佳句, 以备写作之需, 还要及时点评学生的作文, 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写作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其作文水平的目的。

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第10篇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经常说作文难写,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 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其次,观察生活,用心说话。鼓励学生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作文的源头问题。“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

再次,以说促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 ? 因为“说”在实际的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 因此在写作训练是,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 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培养口头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如学生在练习《有你真好》这篇习作时,我采用了这种办法,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学生素材积累是有效作文的源泉

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现在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即“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对于学生来讲, 良好的写作技巧,不是任何上天的恩赐,依赖的是自己对于信息和资料的积累,依赖的是自己对语言的掌握,一旦自己的大脑中贮存了诸多的不同语言信息,写作的时候,信息点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到脑海,流注于笔端。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加强阅读以及背诵,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善于观察,以积累写作素材。要阅读背诵佳作名篇。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佳作美文,写人、叙事、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形式美、形象美和意韵美。而思想品德课本中的美文名句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春》,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契诃夫的《变色龙》等优秀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对人物、景物的描写方法。在诗歌教学中, 让学生背诵摘录诗中的名句,例如送别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祝福亲人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三、片段作文训练是有效作文教学的途径

片段作文指的是以语段形式出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非整篇作文,相对于整篇文章的写作,它突出某一种单项写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这种分解的写作练习训练往往是通往高层次创造性活动的基础,这正如达·芬奇的老师在指导达·芬奇学画时,让他画无数个鸡蛋的素描画开始一样,这种分解练习可以帮助初学者尽快累积起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最初的基石,这些基石是构建个性化作文创造之塔的有力积淀。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由于目前中考作文考试侧重于记叙文的写作,所以有的作文题也适合写议论文,但我们还是指导学生从训练的记叙文来写。其次,“着眼全篇,着手片段”的指导思想,从抓片段作文入手, 提升整篇作文。基于以上认识,从初一开始,作文练习主要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两部分,大作文是根据各册中的“写作”的要求设题, 小作文是以日记的形式用人物故事和时事为材料来进行片段作文。

四、仿写名家佳作是有效作文教学的方法

仿写是中学作文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训练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由此可见,仿写的首要环节是选定范文来作深入体会。其实,范文就来自于课本的课文。这些是前人或他人写作的优秀成果,品位较高,具有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适宜学生模仿。例如:《散步》一文写的是一家三代人在一个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这篇文章抓住“散步”这个聚焦点的写法,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三代之间深沉的爱”这一主题。家庭生活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写作题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文章的亮点,写作的特点,选材的角度指导学生。学生一旦遇到要写以“爱”的主题的作文就得心应手了。当然,在仿写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指导学生不是简单的依样画葫芦,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各种写作方法,并逐渐有所创新,最后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好文章。

浅谈作文教学的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80

从小学开始,写作文已成为学生的一块心病,一说起作文,学生们就不约而同地犯起“头痛病”。问起原因,一致认为:没什么可写,写起来几句话就写完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的,让人为之惊叹。为什么说与写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把写作文看作是一件过于神秘和艰难的事,从心理上有一种障碍。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写好作文呢?注重平时的积累很重要。

一、从自己说起,锻炼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平时学的课文、看的书报等,在他们心目中会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人家那些文章的词语、句子咱们想都想不出来,更不要说写了。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心理造成了一种错觉:写作文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我首先从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在写作之前,首先让他们把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按一定的顺序讲给大家听。比如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个训练题目是《记一次家务劳动》,这在学生生活中是常常发生的事,我就先讲一个我的故事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针对这样的题目应该怎样去想、去说。结果整整一节课,学生们不仅十分踊跃地站起来说,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讲得非常生动、形象。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小学生虽然刚刚学习写作,但在潜意识中,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已经在慢慢发展,只是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把这些能力挖掘出来,进而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亲眼所见中搜取材料

学生在写作中,大多会有这样的毛病,那就是看了许多书报后,当教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他们就在头脑中努力去搜寻、去构思,然后像编故事一样去编写一篇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具体做法是教他们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看到的事情,尽量在真实的事情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重要情节,写出具体情况。

我在指导《家庭趣事》这篇作文时,首先让学生去想自己家庭中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不准瞎编乱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而且在这个家庭中肯定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我让他们把这件事按当时发生的经过一步一步写出来:什么原因引起的?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没想到这次作文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个个都写得妙趣横生,语言生动、活泼。这就充分说明,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事,学生们写起来就会非常自然流畅,不会再无话可说了。

三、从真人、真事中流露出真情实感

学生的感情是非常纯洁、非常幼稚的,即使是很小的事,在他们的感情世界中也可能会引起强烈的震动。一次学校组织观看电影《背起爸爸上学》,当银幕上出现石娃过河时因为怕把仅有的一双布鞋弄脏而脱下来挂在脖子上,当穿着很土气的石娃背着偏瘫的爸爸过河去县城读师范时,教师们不约而同地都在抹眼泪,可在坐的千百名学生却发出了一阵阵小小的笑声。从这件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有写发生在自己或熟悉的人身上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们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感觉,才会写出他们当时的心理,当时的感受,笔下才能有优美的语句。

四、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每天坚持写日记是积累写作材料的是最佳方式,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因为要写的日记的内容很多,小学生可写平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学生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们就能够写出真实的事情。比如,我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后,或让学生做完一次大扫除后,都让他们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通过日记积累写作素材。

五、注重学生写作后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好,就能激励学生敢于写作文、乐于写作文,教师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他。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写得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他作文的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如果你能够多抽一点时间看书,并认真做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综上所述,写作是一门艺术。但作为刚刚学习语言组织、学习篇章结构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把一句话说得通顺、流畅;把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把一件事完整、具体地记录下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他们写出真实的事情,让他们从小把根扎牢、扎好。

作文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 第12篇

学生作文难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二是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三是作文屡屡失败,挫伤了写作积极性。针对以上原因,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化整为零,降低难度

写作困难的学生,往往是因为“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笔者认为,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依靠几次集中的作文教学来提高,而应提倡随机作文,化整为零,降低难度。

(一)片段式训练,降低难度。

大作至少几百字对于看到作文就头痛的学生来说,真的是非常困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经常进行两三百字的片段训练。学生随时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不断从生活中引进鲜活之水。从形式上谈,教师可根据文体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型,优美语段赏析课、材料评议课、看图说话课、读书活动课、作文讨论课等。

(二)目标式训练,明确方向。

教师在每次作文可以提出一两个明确的目标进行训练,如写人的片段作文,或重点训练人物的外貌和语言描写,或侧重心理和神态的训练,或强调把人物的事情写得生动具体。写景的作文,可以训练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或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或注意情景交融。目标简单化,学生写起来自然感觉压力小了许多。

二、阅读积累,开拓视野

(一)巧用经典课文,善于模仿。

教师讲授课文时要发挥它的范文作用。通过典型课文或片断讲解,让学生当做例文来仿写,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模仿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二)课外阅读,迁移运用。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如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小说等。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得多,知识才厚实,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学生只有阅读面广,才能知识面广,才能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感受到了自身的写作才能和人生价值。

三、互改作文,提高能力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仍是学生作文教师改,这既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主动性,又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虽然教师也采取了个别面批的方法,但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也不可能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因此,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在此,稍微例举几种方法(1)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交换修改。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2)集体评改法。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

四、鼓励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文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首先,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即使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教师都应该给予夸奖,尽量找机会予以展示。其次,教师可多写写“下水文”,与学生共同参与习作实践、共评作文。其三,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片段、优秀词句挑选出来,公示出来。或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讲评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鼓励并指导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的作文竞赛,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写作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多给予赞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上一篇:清除障碍下一篇:有线数字互动电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