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资源范文

2024-06-18

民俗风情资源范文(精选12篇)

民俗风情资源 第1篇

一、安徽省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类型

民俗按其意识形态和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语言艺术民俗。从有利于刺激人们旅游动机的角度出发, 本文将安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 饮食

安徽的饮食文化丰厚, 特别是在名茶、名菜、名酒方面, 不仅种类丰富, 而且历史悠久, 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1.菜系

安徽菜以皖南、沿江和沿淮三种地方风味构成, 以皖南徽菜为代表。徽菜是我国的八大菜系之一, 以烹饪山珍野味著称, 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 色香味俱全而盛行于世。沿江菜以芜湖、安庆地区为代表, 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沿淮菜主要由蚌埠、宿县、阜阳等地方风味构成, 一般咸中带辣, 汤汁口重色浓, 其中淮南豆腐、亳州药膳等颇具地方特色。

2.茶

安徽名茶种类很多, 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魁猴均属于中国极品名茶。此外, 还有屯溪绿茶、六安瓜片、涌溪火青、敬亭绿雪、霍山黄芽、泾县特尖、岳西翠兰等。

3.酒

安徽酿酒历史悠久。亳州产酒近二千年, 明万历年间 (1573—1619) 此酒正式列为贡品, 故称“古井贡酒”。淮北口子酒历时千年, 素有“名驰冀北三千里, 味占江南第一家”、“隔壁千家醉, 开坛十里香”的美誉。明光酒产于明光市, 适饮有解毒、舒筋、活血、御寒之功能。萧县葡萄酒厂为全国最大的葡萄酒厂之一, 葡萄酿酒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干葡萄酒产量居全国首列。另外怀远石榴酒也有一定的名气。

(二) 民居

徽派民居的典型代表是安徽的黟县、歙县、休宁以及江西的婺源等民居。徽派民居单体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式楼房。山墙是为了防火而建造的, 俗称“封火墙”。另外, 对山墙的墙头进行了艺术处理, 称“马头墙”。与“五岳朝天”并称的“四水归堂”也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正好附会“财源滚滚来”、“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外观古朴、淡雅的徽州古民居, 内部布局、装饰极为考究, 门坊、门罩、漏窗的砖雕、石雕, 隔扇花门、窗槛、雀替、斗拱、栏杆的木雕, 无不精雕细镂, 美不胜收。

(三) 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们寻求内心安宁、健康的方式之一。安徽境内的九华山, 与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有“莲花佛国”之称。属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是国际性佛教道场。此外, 安徽著名的宗教旅游圣地还有齐云山等。

(四) 节庆

千百年来, 淮河两岸、长江南北的安徽各地传统佳节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安徽传统的节庆有春节、元宵、立春、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现代节庆民俗活动主要有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淮南豆腐文化节、中国铜陵青铜文化节、宣城文房四宝之乡旅游节、九华山庙会、太平魁猴茶文化节、涡阳老子文化节、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灵壁奇石文化节等。这些都是吸引商务、观光型游客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五) 民风民俗

1.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是各民族与各地方复杂礼仪的主题性浓缩, 它们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吸引游客前往。安徽婚俗中包括徽州婚俗、新婚撒帐、畲族婚俗、定远婚俗、新婚栽树、喜鸡和白鹅、砀山婚俗等, 丧葬风俗中以徽州丧葬风俗和利辛丧仪为代表。

2.非物质文化民俗

各民族、各地区极具个性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一项有很强吸引力的民俗风情资源。安徽非物质文化民俗形式多样, 内涵丰富, 具有较高的欣赏性。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9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2项。

二、安徽民俗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一) 地域性

安徽文化灿烂, 人杰地灵, 是中国文化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在历史上曾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横贯安徽境内的长江和淮河, 把安徽全省三个自然地域造就了三个不同的文化区域。现在学术界把这三种不同韵味的文化分别称之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 分别以建安文学、桐城学派和徽州文化为代表。

(二) 民族性

安徽省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 多民族杂居的省份。汉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99.47%, 少数民族有36个, 人口总数约30万人。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是对汉民族民俗文化的有力补充和丰富, 增添了安徽民俗旅游文化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在居住区内, 少数民族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同时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民俗文化, 如回教建筑景观、回教饮食、回教礼仪禁忌等。

(三) 差异性

民俗一旦形成就在结构、形式和内容方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模式性。安徽许多民风民俗都具有相似的内容, 但究其形式和结构方面, 又存在差异性。例如婚庆风俗中, 徽州旧婚俗, 沿袭古礼, 成亲时仪式隆重, 一般历时三天, 定远、宿县及砀山的婚俗又各具其特色。

三、安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

(一) 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俗话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只有因地制宜的开发, 各地的民俗旅游才有特色, 民俗旅游景观的布局和配置才算合理。

2.特色原则

特色性原则是民俗旅游景观焕发感召力的基础, 葆有长久生命力的灵魂。特色愈明显, 民俗旅游景观的开发也就愈成功。

3.文化原则

民俗旅游本身是一种文化旅游, 它的魅力就在于民俗旅游景观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对于企业来说, 文化就是个性, 就是氛围, 就是素质, 也是一种经济战略。

4.以游客为中心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要, 以游客为中心, 才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实现其使用价值。旅游心理学认为, 旅游者的旅游心理虽然复杂多样, 但基本的还是求新、求异、求古、求体验的心理, 所以在开发时应充分考虑到游客的心理需求。

5.多样性与专题性相结合

尽量避免单一性开发, 不断重复同一主题的旅游资源很难让旅游者保持较好的游兴和激起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再次需求。所以, 要注重多样性开发, 推出不同的旅游品牌和旅游路线, 同时结合当地特色资源, 开发专题性的旅游资源品牌。

6.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要尽量保持资源的原始形态、风格和特色。

7.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相结合

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事业, 开发过程中要有长远的眼光, 一方面, 要注重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能带动相关经济的综合发展;另一方面, 要注重环境的保护, 与周围社会的协调, 还要将特色文化融入其中, 打造文化品牌并提高文化品味。

(二) 安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安徽民俗资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 目前, 安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多体现在特色民居、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方面, 如皖南西递宏村古村落等, 但皖中、皖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所以今后应加强开发, 促进本省民俗旅游的发展。

1.更新提高现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品种和档次

充分发挥安徽各地旅游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 把自然资源与民俗风情资源相结合, 使两者相得益彰, 更富吸引力, 以形成布局合理, 各有特色的民俗旅游点, 使旅游者在一条线路上的各旅游点之间始终保持旺盛的游兴。

2.开发宗教旅游产品

安徽宗教旅游产品开发较为成熟, 如九华山的佛教旅游、齐云山的道教旅游等。但是在开展宗教旅游的同时, 也要进一步提升宗教旅游产品的内涵, 如九华山推出的“参与旅游”, 是指游客在风景点同宗教界人士一起起居活动, 遵守戒规, 上时课、听说法、同劳动、同素食, 这项活动受到游客的青睐, 其他宗教圣地也可以适时推出类似的旅游活动。

3.以地方特色文化曲艺资源为依托, 打造知名节庆或演艺旅游产品等

安徽有丰富的地方曲艺、戏剧资源。地方文艺表演是展示本土文化的有效形式, 对于丰富游客的娱乐活动, 活跃文化市场有着重要作用。流行于皖南一带的徽剧及流行于池州地区的傩戏, 如果得到充分的开发, 将成为其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

4.开发当地文化旅游纪念品

民俗商品开发包括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食品、工艺美术品、生活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等。如著名的文房四宝等旅游商品的提升性开发, 徽州三雕 (石雕、木雕、砖雕) 等工艺品的特色性开发, 其他的还包括舒席、徽州漆器、徽州竹编、灵壁磐石、青阳折扇、芜湖铁画等优秀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利用。

摘要:安徽境内山川秀丽, 古迹繁多, 民风淳朴, 文化灿烂, 民俗资源十分丰富, 民俗文化形式多样。根据安徽民俗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性特点, 对安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基本原则和更新提高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档次、开发宗教旅游产品、打造知名节庆或演艺旅游产品、开发当地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建议, 为安徽民俗旅游的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安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13.

[2]李小丽.民俗风情展示研究——以陕北洛川为例[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 2007.

[3]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 1997 (2) .

[4]林继富, 王丹.解释民俗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8-138.

[5]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导游基础知识[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8:86-88, 275-276.

有关广西民俗资源的作文 第2篇

八桂少数民族不但能歌,而且擅舞。舞蹈内容大多反映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苗、壮、侗、水、瑶等族人民喜爱的芦笙舞,手持芦笙,边奏边舞,舞蹈动作偏重脚部,多走矮步,快速踢脚,节奏明快流畅,表现出很高的舞蹈技巧。铜鼓舞或长鼓舞也为瑶、壮、水、苗、彝等族所喜爱。每逢节日庆典,往往都要跳起鼓舞。鼓者边击边舞,舞者边歌边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其它如壮族的师公舞、蚂蜗舞、春堂舞、扁担舞、采茶舞、绣球舞等,瑶族的狩猎舞、瓦鼓舞,京族的跳天灯、跳乐、花棍舞,侗族的哆耶舞,苗族的板凳舞,忆佬族的牛筋舞等,也都千姿百态,风情各异。

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和戏剧也为广西各族人民增添了不少生活的乐趣。侗家斗牛惊心动魄,苗族斗马赛马紧张激烈。松佬人嬉戏,.凤凰护蛋”,侗胞壮胞争先恐后“抢花炮”。壮侗苗瑶斗鸟会妙趣横生,罗城松佬族斗鸡赛别具风情。壮戏、侗戏、毛难戏着装各异,唱腔多样,具有浓厚民族特色。诸如此类的娱乐活动难以细数,它们集娱乐性、竞技性和参与性于一体,既可娱人又可自娱。

领略印尼风情文化开发课程资源 第3篇

【关键词】领略印尼风情文化 开发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47-02

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是幼儿园教育的应然选择。寻找侨文化是我们在实施回归自然与生活化教育课程中的一个内容,从创园初始至今走过60年的发展历程。在模索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获得很多宝贵经验和心得。我们找出侨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挖掘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民俗文化,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让孩子萌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使其在健康、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一、寻找源于生活的民俗风情文化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动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我们旨在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学习的大课堂,挖掘富有情趣,有利于激发幼儿身心发展的风俗文化,遵循情感陶冶原则,游戏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让幼儿在感知、探究自然、社会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我们秉承“融多元文化创阳光乐园”的理念,采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学方式,挖掘有关印尼文化内涵,让幼儿亲身感受,体验印尼人们的生活习俗及制作糕点的方式,感受印尼音乐舞蹈的独特,同时也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印尼风俗文化。

在寻找侨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看课件、参观归侨历史博物馆、走进归侨之家,从中领略侨文化的历史。我们从侨文化的众多类别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侨乡气息的印尼文化教育内容。我们把这些资源分成了三大类:美食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其中美食文化包括:黄姜饭、沙爹、薯饼、千层糕、糯米条、九层糕等等;歌舞文化包括:巴厘岛、木瓜恰恰恰、哎呦妈妈、异域风情等;建筑文化包括:奇葩、浮屠塔、毛草亭子。将这些资源整合,立足于孩子的兴趣,在与幼儿互动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主题活动。

二、寻找源于幼儿生活的学习环境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是重要的资源,是隐藏的教师,孩子吸收环境中一切有用的知识而成长。在幼儿园,孩子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幼儿只有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情境中。基于这个理念,创设环境时,我们结合印尼风俗文化资源把家乡的特色融汇进去。

为了让幼儿能切身感受印尼风俗文化,我们挖掘并利用本土教育资源,让孩子“与环境对话”。园内种植具有东南亚特色的果树:“芭蕉树、木瓜、人心果、黄皮果、莲雾、释迦果等,用防腐木防造的印尼亭子、桥、房子及连廊,随处可见的柱子、槟榔树干都画有印尼特色的图腾”。创设“东南亚风情园”“美食劳作室”“华侨农场”等区域环境,开展了“印尼美食”“别样建筑”“印尼恰恰恰”等异域风情主题活动,成功地将侨文化渗透于学园的每一个角落,即具有教育性和艺术性,有着直接的熏陶作用,也使幼儿园弥漫着浓浓的印尼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从欣赏、品尝、制作印尼归侨的美食、印尼舞蹈、了解印尼建筑等方面向幼儿介绍异域风情,让其初步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有助于扩展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寻找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導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自制玩具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收集及简单的制作,大大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印尼特色的材料。竹条、椰子壳、稻草、棕榈、木片、树叶、各种印尼香料等自然物品在这里随处可见,于是我们将这些材料引进到班级区域中:美工区,引导幼儿用小竹条制作做印尼乐器;用椰子壳做面具、棕榈毛拼贴印尼房子;提供木片让幼儿画印尼图腾。劳作区,提供糯米、肉末、香蕉叶、豆皮、马铃薯、花生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糯米条、薯饼等。通过与材料的互动,真正让幼儿体验感受制作的乐趣,从而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

总之,来源于生活的课程最亲切,产生于侨文化课程最有生命力。陶行知先生强调“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走进自然和生活,将侨文化环境中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课程建设的优势,有利于建构富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课程,有利于幼儿感受异国文化情趣,寻找乐趣,体验童趣,满足兴趣,形成对家乡、对侨文化的深情厚意和无限依恋,从而获得生命自由健康完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淑英.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教育理论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5.

民俗风情资源 第4篇

一、“身体”概念的历史性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西方以及至国内学术界对身体的兴趣和研究愈演愈烈, 它代表了人们对从传统的身体观到现代身体观转变的自觉。这种转变除了社会生产方式和身体存在经验所提供的根本动力, 学术研究自身的转向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很多学者曾指出, 学界对于身体的兴趣深受哲学、政治转向的影响。

对柏拉图来说, 灵魂和肉体分属两个世界, 而且肉体低于、从属于灵魂。肉体属于现实世界, 是幻象, 是影子;而灵魂属于理念世界, 是实在, 是永恒的。所以, 灵魂可以直接关照知识、智慧和真理, 而肉体却是和情感、欲望和感性这些真理的障碍相关的。从那时起, 西方哲学对肉体的态度就十分纠结复杂, 鄙视它, 却又无法彻底摆脱它。到笛卡尔, 从自然科学, 尤其是数学出发, 他依然坚持认为肉体和心灵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对于真理来说, 只有心灵是必要的。正是笛卡尔式的这一彻底的二元论使得精神和肉体的研究得以归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现代学科。

到尼采, 西方哲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尼采以极端的姿态反对以意识来定义人的本质。他说:“不能把‘有意识的世界’当作价值出发点, 也就是当作客观设定价值的必然性……根本错误就在于, 我们把意识设定为标准, 设定为生命的最高价值状态, 而不是把它视为总生命的个别, 也就是与总体相关的一部分。……但我们要对他们说, 正因为这样, 生命才会变成怪胎;应该说, ‘上帝’和全部感觉器官就等于使生命遭受谴责的东西……”1“要以肉体为准绳——……”[1]“信仰肉体比信仰精神更具有根本的意义, 因为后者乃是对肉体垂死状态的非科学观察的结果。”[1]对尼采来说, 不仅不存在独立的纯粹的意识, 而且意识只是身体存在的很小一部分。所以要恢复身体和意识之间的正确关系和正确位置, 是现代文化的首要前提和必由出路。在知识学的发展史上, 尼采的身体观念的新发现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它直接导致福柯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话语的提出, 使身体真正成为可以运用的分析范畴。但是福科的身体总是被动而驯顺的, 是权力与历史刻写与规范的对象。身体也是权力关系与权力斗争的场地, 通过展示和分析历史对身体的控制和影响, 就可了解历史是怎样以生动可感的具体方式深入构建个体身体的。随着福科运用谱系学的方法在医学、惩戒和性方面细致深入的研究, 西方传统文化中那个抽象的、扁平的、永恒不变的、没有历史的身体被彻底颠覆, 取而代之的是具体的、鲜活的、丰富多样的身体。

二、民俗学的诞生与复兴

在西方, 民俗学的诞生一直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众所周知, 意大利的维科在其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一书中, 把民众当作文化的承担者、创造者, 而这一观念的提出是和其在同一本书中的核心概念“诗性智慧”分不开的。“诗性智慧”正是维科区别于当时灵肉二元思维的新概念——原始的完整的身体实践的智慧。受维科的影响, 德国的赫尔德认为只有民众的文艺是表现本民族的且是表现全人类普遍心理的东西, 因而对其搜集研究。他们对民俗学理论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到1846年, 著名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正是在此基础上, 提出用Folklore来描述这种民众的知识学问。自此, 一般认为, 民俗学这门学科诞生了。2

在民俗学界, 普遍认可的民俗学研究对象是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而民俗文化存在与传承中无法抹去、不可忽视的媒介是活生生的身体。布迪厄曾把知识分成两类:一种是与身体分离的知识, 它通过其他媒介而流传, 如文字;另一种是身体全身心投入而习得的、融入身体的知识。在没有文字的社会, 知识的传承只能通过融入身体的状态才能流传下来, 这种知识因而也同传承它们的身体无法分开。我们可以说民俗生活与文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理性知识的习得的、融入身体的知识, 是一种“体知”。所以, 无论是口头文学, 精美的手工艺品, 还是节日、仪式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都是在感觉、情感、行为等方面与身体合一的知识。同时, 这种知识在产生和传承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历史的身体进行形塑。在此意义上, 身体性, 应当是民俗的基本属性之一。

从民俗和身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可以看到, 民俗学的诞生和复兴是和整个西方文化中身体这一概念的历史转变分不开的, 甚至从国际到国内以官方姿态呈现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无法彻底摆脱这一伟大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身体民俗美学

1989年美国民俗学年会上, 民俗学家凯瑟琳·扬创造性地提出“身体民俗”一词, 其目的不仅在于使“身体成为民俗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着力于探讨有关身体的民俗或知识, 更重要的是探讨身体如何参与构建社会意义。到今天, 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已超越了对身体习俗的一般性探究, 而是将身体看成民俗学研究基本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 受其影响, 国内学者近来也开始深入探讨民俗的身体性问题。

纵观美国民俗学近年来的身体研究, 大致可见两条研究的路径:一条受福科的影响, 着重探究社会、历史与文化如何塑造身体, 如何刻写身体, 使身体成为权力、文化争夺和角逐的场域。另一条则可以追溯到现象学的传统, 强调身体具体的丰富的活生生的肉体性。它关注身体的感觉、经验、能力和能动性, 探讨具体的身体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主动的创生性。

学术界受福科理论影响的主导倾向是, 辨析身体、社会、历史和文化之间复杂纠缠的权力关系, 美国民俗学界也不例外。凯瑟琳·扬在《身体民俗》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文化刻写在身体上。我们关于身体的信仰, 对于身体的感知, 以及赋予它的特性, 无论是本意还是象征的, 都是被文化所构建的。身体总在被发明出来。我们维持体态、举手投足和穿衣戴帽的方式都体现出我们是某一文化的成员。表面的刻写划破身体、拉长身体甚或刺入身体的象征财产。”3

另一种研究身体的路径, 把着眼点放在活生生的身体上, 关注身体的各种具体的感觉经验和情绪, 研究“体悟”和“体知”的方式与状态的具体发生。这些研究试图超越在文化的传承中心灵的、视觉的单一或主导地位, 揭示和考察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身体其他感官经验在文化生成中所展示出的丰富多样性和主观能动性。当然, 这两种路径并非完全格格不入, 而是事实上, 在具体发生中不可分割。当历史与文化的刻写, 使身体成为特定文化塑造的身体时, 不可忽视的是身体已经进行了能动的选择、创造和实践。所以, 身体视角的引入就是要探寻身体如何在被动的形塑和能动的创造这个双向过程中传承与书写历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田野作业的独特方法正是体现了身体概念富于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由此可见, 民俗身体美学流派的显著成就是和其对民俗与身体关系的敏锐和正确的认识分不开的。

四、从身体民俗的角度看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 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民俗旅游更是成为一大抢眼的文化产业。但伴随着民俗旅游业的蒸蒸日上, 在具体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经济效益至上而造成的漠视或无视甚至背离民俗文化发展传承的内在规律, 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 呈现出虚假化、庸俗化、形式化等倾向;因为对民俗文化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估价而导致的开发利用中的审美化、政治化、以及一切的意识形态化, 都使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和健康的方向。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 要发展好民俗旅游业, 必须首先确立传承民俗文化至上的基本原则, 而不是经济效益第一, 这也是文化产业区别于经济产业最根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遵循民俗文化在发展传承中自身的、内在的规律, 即立足于具体身体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性, 以此作为发展民俗旅游业的指导方法。这一指导方法可具体表现于以下几点:

1.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活生生的身体概念的角度, 重新估价民俗文化的价值和地位, 强调其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文化的独有的优越性。因此, 尊重其真实性、原始性、神秘性, 甚至于物质性等特征的呈现, 而不是立足于官方文化、精英文化、知识分子文化的角度对其任意改造, 使其审美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否则, 就是对民俗文化的亵渎, 更重要的是人为的造成其加速灭亡的结果。我们必须肯定, 民俗代表的是人们基本的历史的生存方式, 它使我们看到的是直接的、具体的历史存在, 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历史。这应该是我们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态度。

2.只有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健康的、活生生的身体的基础, 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民俗和旅游结合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变异问题。首先, 我们不能把民俗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民俗文化的变异现象简单地、绝对地归罪于旅游。正如同不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文化也要传承, 也要变异, 那么, 我们何不把其看成一个普遍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普通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中, 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健康的、活生生的身体, 民俗文化健康而良好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很难想象的。其次, 一味强调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原始性、真实性, 甚至采取立法保护, 反对外来文化、经济行为的破坏和异化, 实在是隔靴搔痒, 颇不得法。只要把民俗旅游业中民俗文化的变异看成一个一般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 那么, 民俗文化变异的方向和力度必然会依靠这样一个天然的途径——民俗文化对一个具体的、丰富的、完整的、历史的身体的建构和这个具体的身体对民俗文化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建设来进行自发双向调控。所以, 重要的是个体身体真正的投入和参预, 而不是流于形式, 走马观花。

3.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活生生的身体, 就是强调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具体开发中, 注重身体全面性地参预, 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视觉。要动手, 要亲身体验, 要全身实践, 不仅要全面调动视、听、嗅、味、触所有感官, 还要激发情感、想象、记忆, 甚至分析、概括和思辨。这是搞活民俗旅游业、解决其各种现实问题一劳永逸的根本办法。因为只要这样做, 就既不用担心因为旅游的介入, 民俗文化不正常或不健康的变异问题, 也不用担心因为关注民族文化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的问题。

摘要:针对民俗学研究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种种问题, 本文试图正本清源, 从对身体概念的历史清理入手, 提出一种完整的、健康的身体观, 并以此为切入点具体分析民俗学的研究的出路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基本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身体,民俗,旅游

参考文献

[1].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182-183, 37, 84

[2].曲金良.民俗美学发生论[J].文艺研究.1989 (2) :42-48

民俗风情资源 第5篇

————以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为例

田 绍

[文章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有价值、有品位”的非物质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然而,当前国内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给”仍滞后于“需求”。只有不断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推进旅游发展。本文以甘南冶力关洮州民俗博物馆为例,试利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开发策略等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民俗文化旅游 资源深度开发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追求“有质量、有价值、有品位”的非物质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然而,当前国内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给”仍滞后于“需求”。只有不断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的目的,推进旅游发展。此次社会实践,对洮州民俗文化深入考察,使我对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2006年6月26日正式向游客开放。作为仅有的洮州民俗文化展馆之一,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不仅填补了冶力关景区缺乏人文景观的空白,而且透过一种全新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理念,对洮州文化所进行的独到剖析也极具研究考察价值。它集中地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江南古洮州迁移文化以及当地的特色民俗艺术,是了解古洮州文化的窗口,展示古洮州文化的平台。

一.洮州民俗文化及其旅游资源概况

(一)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江南古洮州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系统

洮州文化,是独立于传统西北文化的另脉文化。洮州,即今甘肃临潭县及岷县部分地区。历史上,汉、回、藏多民族杂居;汉代有中原移民,唐代起边将李晟、李塑“雄于西土”,宋代设“茶马互市”,明代来西征将军沐英并屯边军民,一时江淮之风盛行;史称临潭为“入藏门户”,常为“词人侍望,剑客高歌”之地。

洮岷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地形西高东低,大多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流域切割较深,峰峦重叠。洮州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本是汉、藏民族混居的典型地区。而据史料记载,洮岷的汉族大多来自南方,其祖先大都于明代初年迁自安徽凤阳、江苏南京等地。洪武二年到十二年,明朝中央政府在甘肃先后设立了临洮卫、兰州卫、河州卫、岷州卫、洮州卫。守卫这一带的官兵,仅永充军户就在三万人以上,和其家属,大约不下十万之众。而远征甘肃的部队大部分是明将徐达、常遇春、沐英等人的部下,多属当时应天府、凤阳府人氏。今天生活在临潭县洮州卫城一带的金姓,就是当年和沐英等人平定这一带的大将金朝兴的后裔。这些半军半民的住户,在洮岷地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不仅完成了中央政府赋予的重任,而且也将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保留了下来,成为特殊的群落。江南遗风与西北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最突出表现是,现在的洮州人日常生活着装已随汉俗,但到“新娘”出嫁或是隆重节庆活动时,仍然会像江南水乡的人家一样,头戴高髻银饰、足登凤头宫鞋一般梳妆打扮。天池冶海湖畔山头修有一常爷庙,供有明朝开国大将军常遇春的塑像,当地群众视若保护神,信奉有加,所以也将冶海湖称为“常爷池”。可见明代江南移民的说法绝非谣传。

(二)丰富多样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

洮州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开发前景极其广阔。近年来,洮州民俗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民间工艺,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给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洮河两岸妇女的刺绣,统称“洮绣”。岷县妇女们喜爱的针线活,广泛运用于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品种繁多,有花枕头、花荷包、花针插儿、花鞋、花兜兜、花缠腰、花系腰、花膝裤儿、花袜溜根儿等等。做针线绣花,无论藏、汉妇女都把它像做饭一样,作为生活的基本要求。洮绣既要讲究针法,又要讲究绣法。针法有平针、参针、挑针、长短针、空心针等;绣法有锁针绣、错针绣、网地绣等。同时还要看式样,式样有盘花、剁花、贴花、拼花等。不同的针法、绣法,施以不同的式样,共同在色彩搭配中,形成强烈的对比。淡雅中带有娇态,异彩中显露庄重,把农家妇女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趣表露无遗。

洮砚是我国三大名砚之一。具有石质坚润,色泽雅丽,古朴典雅,发墨细腻,保湿利笔等特点,深受历代书法家珍爱。因其制作工艺的款式独特,雕刻精细,一直被收藏家视为无价之宝,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洮砚的雕刻造型,因石构图,变死石为活石。雕刻技巧,渗合有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中的篆刻技法,着重镂空。在镂空的基础上,融各种技法于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峰。传统的图案有“龙凤呈祥”、“九龙捧日”、“丹凤朝阳”、“八仙请寿”、“龟鹤延年”等,其中以雕龙刻凤最为突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凤是真善美的化身,光明的使者。洮砚艺术雕塑的工匠们,把自己的心愿通过细致的雕琢,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高度结合,奏出了大气磅礴的交响乐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洮州“花儿”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开拓,繁衍生息的汉、藏、回等各族人民,在他们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创造培育了高亢、奔放、山野味浓郁、地方性鲜明的民间山歌——洮州花儿。在洮河流域广袤的山水之间,农民们每年都要自发而定期地举行数百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山歌竞唱会--“花儿会”。较为有名的是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俗称“六月六神会”或“六月六唱山”)。2010年,西北民间艺术“花儿”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高腔山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洮州“花儿”属于西北“花儿” 的一支。泛指流行在甘肃洮河流域的花儿。它又分成两个分支:康乐、临洮等地称为北路,岷县一带称为南路。这一系统花儿的基本特征是:唱词多为7字3句体、6句体和4句体;曲令单一,北路以《莲花山令》为代表,南路以《扎刀令》为代表;演唱时,采取分组对歌的形式,每组有一位专门担负即兴编词的“串把式”。他们边走边唱,群歌互答;④歌者喜用假嗓演唱,男女同调,听来富有浓厚的山野风味。

二.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资源现状分析

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群体生活的俗文化。它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既有积极向上、健康的成分,也有消极、低俗的成分。为此,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既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又要有选择地使用,吸取精华,使之符合旅游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洮州文化的核心是由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古洮州江南遗文化相揉构成的多元文化,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文化展馆的呈现方式必然是最佳选择。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于2006年6月26日在临潭县冶力关镇黄崖山肋巴佛纪念馆隆重开馆,正式向游客开放。洮州民俗博物馆是冶力关景区内重要的人文景观,集中浓缩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古洮州的服饰文化、甘南农牧民起义,冶力关的风光摄影、根雕、书画等各个方面的风土人情,其中珍异物品比比皆是:闪亮的僧人铜帽,发黑的弓箭,藏式猎枪,熠熠发光的豹头皮子弹袋,散发着热气的牛皮热靴;江南唯美的服饰模型,水乡糅扇,农耕的牛车,旧时妇女用的纺织机。可谓了解古洮州民俗文化独有的窗口。该博物馆馆前广场还是全国最大最逼真的十里睡佛最佳观景台,可以一览冶力关镇区四周景色,如莲花山、画屏山、笑口常开、白石山,四周美景尽收眼底。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开发建设是临潭县近年文化“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重要实施对象之一,针对其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双战略,首先应该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具体的评估。旅游资源开发有四项基本原则:(一)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是计算旅游开发的投入与产出,以此作为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二)社会效益原则。主要是指开发民俗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推动作用的程度。通过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增强人们的直观认识,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加深旅游者对当地民俗民风的理解,提高民俗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增强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三)保护第一原则。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保护第一”应该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必须秉持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四)特色性原则。特色是旅游资源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把富有地方特色、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打出去,以此吸引游客。同时,将原有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地发展,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当前洮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加之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步伐。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造成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无法修复;其余部分开发力度不够,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不高。三是特色体现得不够鲜明。民俗文化旅游实质上就是一种特色旅游,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与众不同,别的地方没有这种资源。四是旅游硬件设施投入不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景点的硬件设施要求越来越高,而各地现有的旅游硬件设施往往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如缺乏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通常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多数分布在地理位臵偏远、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交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习俗。是民间相沿积久、长期传承的、具有稳定性的模式,并表现在人们行为、心理、口头上的“固化”、“活化”的文化事物,它是一定地域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对于追求“异地风味、异地情调”的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俗系列,这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宗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特点是:一,地域性: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也有差异,导致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都有鲜明的差异;二,神秘性:每一民俗都是伴随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结果,许多民俗事项,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历一定的变迁,但核心和母体部分仍然保留着。而且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民俗的传承性使得民俗旅游具有一定的神秘氛围和原始色彩,这无疑增加了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三,参与性:当代旅游者已经不满足过去那种单纯的观光式旅游,如今,民俗旅游强调的是旅游项目必须与旅游者的参与性相结合,使游客通过亲身经历参与成为其中一员,满足游客休闲、求知的需求;四,文化性: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了解一个地区文化的最好窗口。首先,民俗文化要原生态,突出个性,即从美学、人文学的角度出发,把民俗文化中的“美”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旅游者融入我们特有的文化资源,以此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其次,以民俗文化为基础,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开发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把民俗文化打造成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品牌。民俗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有其特定文化内涵和人文境界,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创造成果。是在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社会群体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求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是没有个人所有权的群体文化积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传承性、地域变异性、社会阶层变异性等多重特性,它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其载体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自身。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开展民俗旅游当作宣传自己、发扬传统的手段。民俗旅游研究的现状基本是将民俗旅游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民间传统遗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在亚欧美各国非常受重视,各种传统节庆活动的举办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形式,博物馆旅游在民俗旅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在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真实性”问题。罗伯特〃伍德指出,由于民俗和文化在南亚旅游中地位日益重要,需要重新构建当地文化和当地发展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亨德森指出,民俗和旅游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史密斯认为,民俗可以包装成为商品,成为旅游的一个独特产品市场。李一平以加拿大遗产公园内的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更有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国外对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俗文化的真实性的保护。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我国旅游创汇而言,1978年我国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关的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在新世纪展望报告中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的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中国旅游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第四大客源国。这种预测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另外,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亟待开发。

三.洮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主要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一,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2.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3.原地浓缩式:对一些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进行模型再造。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一般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旅游者来说,他们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欣赏自然美景,进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业和学习的探访等,这些大都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费,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意义直接相关,可以说,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主要是一种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文化意义上的存在。在中国旅游业中,那些代表不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大都成为旅游热点。一般也说,每个地区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区特质的重要表现形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各地区的各个生活层面,最能显示一个民风特点和文化风貌的当属本地区或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尚习俗。民俗文化中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性,体现了一个地区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的积淀,也是该地区特色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由于民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行、集体性等特点,所以民俗旅游可以说是探求传统特色审美价值的最佳形式。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除了对其本身文化价值的重视之外,笔者认为,就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而言,还应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民俗文化的开发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民俗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社会文化构成,它以民间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文艺等,其内容非常庞杂聿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做到对开发对象的了解,并精心选择开发内容。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与客源地文化习俗差异越大,越能够产生吸引力,所以,在选择开发项目时,应主重有特色的部分;

三、开发效益的问题作为一项产业的旅游业,其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旅游的开发又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要追求经济效益,要通过吃、住、行、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顾市场效益,使具有文化性的民俗旅游因商业气息过浓而影响文化内涵的体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才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长远之计;

甘肃民俗旅游资源整合与发展摭谈 第6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兰州刻葫芦;概念整合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1]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现。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民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民俗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日益凸现。民俗旅游将自然风光与社会、文化、历史等紧密结合,成为现代旅游中最具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民族资源造就了丰饶的民间文化,如兰州的太平鼓、刻葫芦、永登的高跷、甘南藏戏庆阳的小香包、河州的花儿、武威的攻鼓子等,其中,河州花儿、甘南藏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葫芦雕刻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兰州刻葫芦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论文以兰州刻葫芦为例,试运用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探讨甘肃民俗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发展。

1.概念整合理论简介

1997年Fauconnier发表的《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这一专著详细且系统地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亦称概念合成或心理合成——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运作,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其结构是统一的,其特点是动态的和活跃的。整合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运用,例如,水中芭蕾就是整合了芭蕾舞的舞蹈动作和游泳的相关动作;电脑桌面是在电脑命令和带有桌子、文件以及文件夹的办公室这两个概念整合之后形成的;又如,电脑病毒是将生物学和医学中的病毒概念和计算机中具有破坏性的程序整合后创造出来的生动的新名词。[2]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整合的产物会在概念结构和语法中固化,而固化的产物将继续作为新的输入空间进而运演新的整合过程,这一过程将不断产生新的整合结果。因此,整合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2.兰州刻葫芦的历史优势与资源优势

2.1“刻出来的葫芦,藏起来的历史”

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对兰州葫芦雕刻如此评价“刻出来的葫芦,藏起来的历史”。兰州刻葫芦历史悠久,据记载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位于丝绸之路咽喉重地的兰州和敦煌成了胡商的聚集地之一。当时胡商从和田带来了巨型的葫芦(为盛水用),兰州工匠在上面刻上图案和文字出售。至隋唐时期,兰州周围已大量种植葫芦,把葫芦的外皮刮去后磨光,在葫芦上雕刻书法碑帖或花纹图画。至清朝,兰州刻葫芦已日臻完善,如王裁缝在葫芦上镌刻花草等;另有戏曲艺人王鸿武(一说王鸿平)和民间艺人来银娃(一说崔家娃)等人在仅剔除原生皮的葫芦上雕刻戏剧脸谱、刀马人物、名胜山水等。清光绪时期的秀才李文斋发挥其书画诗文之长,将民间把玩之物荣升为官厅馈赠之佳品,登上了工艺品大雅之堂。如此,兰州刻葫芦就成了一门集书法、绘画及文学、史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3]

2.2兰州刻葫芦丰厚的资源优势

兰州刻葫芦有四大主要流派:

阮氏:以阮光宇为代表,开创了即兴式诗画雕刻艺术。其子阮文辉子承父业,针、刀并用,仿水墨写意的名家山水作品,并模仿其画韵。阮文辉先生的代表作《东坡赤壁夜游图》是在一枚直径两厘米的椭圆形葫芦上进行雕刻,此作品被中国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阮先生也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陈氏:以刀马人物见长,书法更是一绝。其创始人为陈唯一,他发明了三角刀刻。代表作《道德经》是在两个直径不到四厘米的葫芦上刻5000多字的书法作品,名震寰宇。1995年陈唯一先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其作品《红军长征万里图》一问世就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所收藏。

李氏:李和平先生将雕刻和绘画艺术紧密结合,并将西方文化与绘画融入兰州葫芦雕刻,打破了以传统国画为题材的格局,如《耶稣诞生》。

王氏:王小弟,又名王锡君,他继承了微雕大师李文斋清淡、逼真、线条虚实分明的雕刻技巧,擅长佛像、罗汉及童子的雕刻,其作品《心经》堪称精品。

兰州刻葫芦名家辈出,而且还有众多的后起之秀,如邱临俊等为兰州刻葫芦注入了新的活力。

3.兰州刻葫芦的整合发展思路

虽然兰州刻葫芦拥有诸多优势,但近些年发展也遭遇了瓶颈,如市场竞争力不足、从业人员因其自身文化水平与艺术素养限制创造力有限、从事手工艺行业年轻人较少等原因,拥有精湛雕刻工艺的兰州刻葫芦无法推陈出新。兰州刻葫芦如何在传承历史的同时又能不断创新?

3.1整合派别,打造品牌

王小弟曾说:刻葫芦是民族的,不是哪一家的,李文斋如果有那种想法,兰州葫芦会有今天吗?兰州刻葫芦的发展仍处于各自封闭的运行状态,家族式继承发展,因此,资源分散而且规模小。为了提高兰州刻葫芦的竞争力,必须摒弃原有的封闭的自我发展之路,整合兰州刻葫芦的分散派别,成立民俗文化集团,打造具有兰州地方特色、享譽全国的兰州刻葫芦品牌。

3.2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文化主题

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旅游的发展,但民俗资源的利用能大大提高旅游的竞争力,推动旅游的发展。因此,在不断开发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整合民俗文化资源,突出文化主题,改变外地游客对甘肃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单一、老土的看法。

4.结语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希望甘肃以此为契机,整合旅游资源和民俗资源,突出文化主题,实现甘肃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荣,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梦.浅谈兰州刻葫芦艺术[J].大众文艺.2012,10:184-185.

[3]王生鹏,孙永龙.甘肃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战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3:95-100.

“甘肃地域文化产业化策略研究(项目登记号:397;项目序号:267),甘肃省教育厅项目”

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第7篇

一、新疆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民俗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惯制、社会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它是各族人民长期的生活习惯的表现, 民俗旅游就是将这些民间文化以民俗事象或者民俗活动为依托作为其开发的基础。民俗旅游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民族特色, 能够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而且民俗文化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吸引游客的最大魅力。民俗主要有传统节庆、宗教仪式、婚丧嫁娶等各种风俗习惯。

新疆很早以来就是维吾尔、汉、哈萨克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各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长期生活, 也就造就了各自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风俗习惯。比如, 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的取名习俗就不同;在婚嫁习俗上, 哈萨克族为保证人口兴旺发达, 不准近亲结婚, 因此联姻的双方必须相隔七代, 远离七河;蒙古族颇有讲究的饮酒和敬酒习俗等。还有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古尔邦节 (宰牲节) 、肉孜节 (开斋节) 、奴鲁孜节;锡伯族的“四·一八”节, 也就是西迁节等。物质民俗方面, 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习俗也不相同, 维吾尔族妇女的连衣裙喜欢色彩鲜艳, 特别是年轻妇女爱穿“艾得莱斯”绸的连衣裙, 服饰花样多且美丽, 充分表现了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的性格。精神民俗方面, 维吾尔族的麦西莱甫、达瓦孜 (高空走绳) , 哈萨克族的姑娘追、阿肯弹唱, 柯尔克孜族的追姑娘、马背上的击棍, 锡伯族擅长射箭, 等等。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 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多彩多异, 民俗旅游成为新疆旅游的主要发展形式。新疆旅游事业发展良好, 民俗旅游近十年来发展迅猛。旅行社在2003年有268家, 到2013年增加到321家, 国内旅游人数在2003年只有1, 011.5万人, 2013年增加到5, 049万人。从各地州的旅游收入情况来看, 2013年全疆入境旅游总收入为58, 502万美元, 国内旅游收入为637.43亿元, 其中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阿勒泰地区入境旅游收入合计为56, 579万美元, 国内旅游收入合计为513.6亿元, 占相应总额的百分比分别为96.7%、80.57%, 因此这五大地区为新疆主要旅游地区, 人们到新疆旅游, 往往选择去民族特色突出的这五大地区。民俗旅游成为新疆旅游的主力军, 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代表了新疆旅游的主题形象。

二、新疆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民俗旅游规划相对滞后, 缺乏整体观念。

新疆民俗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 但是对其认识缺乏整体意识, 缺少统一开发和规划。现有的民俗旅游经营者在资金投入、和日常管理中层次不一, 规模和档次差别较大。对于自筹资金的农民和个体户, 盲目跟风, 在发展思路和模式相似度极大, 而且缺少相关的专业指导, 管理不到位, 服务设施不健全, 效益不高。

(二) 民俗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

首先, 目前的民俗旅游产品形式比较单一, 仅局限于对少数民族服饰的欣赏、饭菜的品尝和生活习俗的简单了解,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其次, 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认识不到位, 导致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速度较慢, 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不高。再次, 民俗旅游资源也是人文旅游资源, 难以对整个民俗旅游资源做到全面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

(三) 民俗旅游缺乏营销策略, 宣传力度不够。

新疆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多数游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首先, 新疆旅游业的宣传投入比较少, 产品知名度低, 不具有优势, 在产品的各阶段缺乏营销策略, 促销力度不够。众所周知,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但未见到新疆著名丝绸“艾得莱斯”的真容。其次, 未能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 选择适当的营销渠道进行宣传,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民俗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 民俗旅游人才缺乏, 经营管理水平低。

新疆旅游业人才缺乏, 尤其是民俗旅游业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了解和熟知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以及精通多语言的旅游人才奇缺, 这不能适应新疆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新疆民俗旅游开发对策

(一) 合理规划, 加强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新疆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政府部门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加大投资力度, 实现多渠道投资, 减少产品雷同, 防止破坏生态环境。新疆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 市场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手段, 三大效益是旅游开发的目的。因此, 好的规划有利于合理地配置资源, 确定发展目标, 落实相关部门和利益方的协调, 保障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 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开发和保护。

民俗是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内涵性、民俗旅游不适合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 仅对婚丧嫁娶、居住建筑等风俗习惯的了解无法感受其深刻的内涵和文化性。因此, 打造一批品位高、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旅游体验馆, 塑造产品品牌, 以提高整个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民俗旅游是一种参与体验异质文化的活动方式, 鼓励游客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其中, 不仅更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和寻根的心理需求, 而且提高了社区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 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增加收入, 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民俗旅游的发展和保护中。

(三) 加强民俗旅游产品宣传和营销策略。

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很高, 但是在国内外还未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品牌形象不突出, 仅借助于我们熟知的“阿凡提”、“大阪城的姑娘”来扩大影响。因此, 要加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 就要注重民俗旅游形象的定位和塑造, 保持民俗旅游产品的连贯性、新颖性和独特性, 利用传统的旅游分销商、大众媒体、户外媒体、专业媒体和创新的互联网、旅游交易会、区域枢纽的免费信息发放等多渠道地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和营销。

(四) 强化相关专业的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是旅游业的软件部分, 新疆民俗旅游要快速发展, 就必须注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作为向旅游业输送人才的旅游院校, 在传授旅游从业人员所必需的核心知识基础的同时, 应强调民俗文化的了解;其次, 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操作及应变能力;再次, 对相关行业的服务人员也要进行礼仪、语言、卫生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最后,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对导游可采取继续教育培训方式, 要么集中面授, 要么网上远程教育, 定期对导游人员进行民俗文化知识的再教育, 提高他们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 提高软件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楼望皓.中国新疆民俗[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3.93.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 (2014)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南京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第8篇

位于长江下游平原, 作为天下文枢所在的南京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可谓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浓郁的文化色彩赋予了南京民俗文化旅游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增加旅游项目, 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 必须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因此, 笔者拟就南京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为南京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南京民俗旅游资源概况及特点

1.1 资源概况

所谓民俗旅游资源, 就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并且能够被当地政府和旅游经营者开发利用, 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 可将民俗旅游资源划分为社会生活型﹑民间艺术型﹑节庆事件型﹑名人故居型和博物馆型五大类, 南京民俗旅游资源进一步分为主类﹑亚类以及若干单体 (见表1) 。

1.2 资源特点

1.2.1 南京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南京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主要表现为上述5个方面, 笔者在这里简单举例。 (1) 生活民俗:南京人的饮食风俗有几个特点:爱吃鸭子, 少吃鹅, 鸭血粉丝汤是他们的最爱;爱吃野菜, 自己栽;美女, 半碟盐, 一锅蛋;霉菜、腌菜、腌肉, 走在小巷里, 腊肠俯首皆是;老南京方言也是相当有特色的; (2) 游艺民俗:国际梅花节、元宵金陵灯节等活动的举办一次次地展现了南京丰厚的民俗内涵。

1.2.2 南京民俗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1) 区域性、民族性: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 自然而然的, 南京人在物质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方式方面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禁忌, 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民俗, 由此而开展的民俗旅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 艺术性、实用性南京民俗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如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的云锦, 具有“花中有花, 题中有题, 粗中见细, 拙中见灵”特点的南京剪纸等都是以南京人独特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 具有艺术性, 这是南京民俗旅游的魅力所在。南京人创造独特的民俗文化, 它本身也具有实用性。如云锦、雨花石、雨花茶等物质民俗资源, 可以生产出大批具有广阔市场的民俗旅游商品, 使人们获得实际的利益, 具有实用价值。 (3) 娱乐性、知识性:南京的民俗文化, 供南京人和各地的游客们享受, 有浓厚的消遣娱乐性质, 如南京国际梅花节、金陵秦淮灯会、高淳螃蟹节、浦口生态旅游节等。

同时, 南京民俗旅游资源具有知识性, 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旅游者可以直接在观赏各种民俗表演和展示中获得享受, 增长见识;另一方面, 还可以通过导游向旅游者介绍这些文化现象缘起、功能和象征意义, 可以增加旅游情趣、提高文化素养、开拓视野, 使旅游者乐在其中。

2 南京进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基础

2.1 设施基础

为迎接2014年青奥会的成功举办, 近年来, 南京的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发展迅速, 更加完善。如航空交通方面, 禄口国际机场目前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 且已开通了42个国内主要城市、19个国际和2个地区城市的近120条航线;铁路交通方面:目前, 京沪铁路、宁西铁路以及宁合铁路交汇于南京, 使南京成为连接华北、华东和华中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 刚建成的南京南站也已成为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中转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游客“进得来, 散得开, 出得去”, 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

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据统计, 至2009年底, 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131家, 旅行社450家。主要旅游区的住宿条件明显改善, 涌现出一批受游客欢迎的中高档饭店和平价旅馆, 如瞻园国际青年旅舍、东郊国宾馆等, 饭店在空间布局和等级结构上逐渐趋于合理化。

2.2 市场基础

据抽样调查, 海外旅游者对中国旅游资源感兴趣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方面, 如1996年海外旅游者对民俗旅游资源的选择比重为14.7%, 1997年为27.0%。近年来, 南京举办的国际梅花节、秦淮灯会展、江心洲民俗村的节庆活动、溧水葡萄节等活动都获得了广泛好评, 这充分说明南京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有充足的客源保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3 经验基础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面, 国内有许多开发成功的典型,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福建对永定客家土楼建筑民俗资源的开发, 山东潍坊对风筝民俗资源的开发等, 都获得了巨大的效益, 其成功经验可以为南京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借鉴。在省内, 对民俗资源也有过不少尝试性的开发工作, 如江阴溱潼会船节、扬州宝应荷花节等大型节庆活动, 都积累了一定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经验。

3 南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开发现状

南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不仅种类齐全、内容丰富, 而且独特性显著。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一部分得到相应地开发和利用。如筹建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它是南京地区收藏、陈列民俗物品, 研究民风民俗, 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开创了江心洲农家文化游、梅花节、夫子庙民俗文化游、民国文化游、古建筑文化游等旅游专线,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存在问题

但是从整体来说, 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离发展成熟还很远, 多属浅层次的开发, 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2.1 产品庸俗化,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南京的民俗文化资源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 但存在一些表面化现象,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比如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艺品, 特别是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外的长街上一部分所谓的“民间艺术品”, 为了迎合经济市场而失去了当地特有的传统艺术设计, 批量生产的简单工艺品, 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3.2.2 没有凸显特色、突出重点。

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开发的产品很多, 但大都缺乏创新意识, 开发体系尚未完善。不同的景区应该适当开发适合本景区主题的产品, 而不应各个景区清一色的都是雨花石、印有孙中山头像的扇子等。

3.2.3 旅游商品性收入低。

南京的特色旅游商品, 如云锦、雨花石、雨花茶和风味小吃都是深受游客欢迎的, 但由于人们的商品意识不浓, 使得很多商品鲜为人知, 外加现在的民俗旅游商品大多雷同, 大体上都是几样工艺品的组合, 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 从而导致商品性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低, 影响了旅游业收入的增长。

4 南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4.1 充分挖掘民俗旅游资源文化特色

特色是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南京伴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 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旅游资源, 应当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 打造不同民俗旅游项目的核心特色, 使旅游者的参与方式由静态的观赏, 向动态的亲身体验转化, 让旅游经营者也由模型展示, 向表演解释方向转化。

4.2 丰富民俗旅游产品形式

首先, 成立专题性民俗博物馆, 搜集展出民俗实物和民俗资源, 复古还原一些历史遗迹。南京现在已有甘熙故居﹑明孝陵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 这一点已经做到了。

其次, 兴建新型民俗度假村, 注重体验型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 使旅游者亲身参与。目前, 江心洲地区虽然建有民俗度假村, 但距离新型民俗度假村还有一定的距离, 仍需不断完善。

最后, 努力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土特商品型民俗旅游资源, 江心洲、夫子庙与中山陵的旅游产品应各不相同。

4.3 加强对民俗旅游的市场培育开发

2010年南京人均GDP是62593元人民币, 约合8000美元, 预计在2011年将超过10000美元, 市民总消费水平在上升, 休闲旅游消费在增长, 南京民俗旅游产业面临了一个绝佳的市场发展机遇。因此, 南京发展民俗旅游的政府各部门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对当地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此外, 各级政府和民俗旅游经营者应培养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采用多种促销方式, 由“文化下乡”改为“民俗文化进城”, 主动出击, 开拓市场。

4.4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

民俗旅游资源要想健康有序的发展, 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将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准确定位, 合理分区, 合理保护。并且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 开展全方位旅游。

参考文献

[1]叶涛, 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 2003, (3) :137.

[2]张捷, 区域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J].人文地理, 1997, (3) :21-25.

[3]阎友兵, 论湖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2) .

[4]张军, 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旅游学刊, 2005, (5) :42-46.

百色民俗旅游品牌建设资源分析 第9篇

旅游资源是旅游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品牌旅游资源则是旅游品牌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品牌旅游资源本身各方面的因素也将直接影响旅游品牌建设。百色民俗旅游品牌建设也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旅游资源。

一、资源基础分析

品牌的构成包括品牌物质、品牌精神、品牌行为,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就是我们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百色具有丰富而典型的民俗文化资源,大部分的民俗文化资源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专家学者或广大群众的批准或认同,如下表:

以上这些都是百色民俗旅游品牌建设的物质资源基础,这些资源目前已经形成了百色旅游的品牌资源。如田阳县的布洛陀文化;那坡县的黑衣壮文化、彝族跳弓节;靖西壮族技艺文化、末伦民间曲艺文化、端午药市文化节;平果嘹歌文化;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民间音乐、茶文化、瑶族文化;隆林彝族火把节、苗族跳坡节;田林的北路壮剧;乐业的火卖村壮族风情、高山汉传统文化等等。这些民俗资源绝大部分已是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并都已经被开发或正在开发中,当中有些已成为百色知名旅游名片。

由此看来,百色现有丰富的品牌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丰度和观赏时的量度,以及很高的知名度。

二、资源环境分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产品的决定性因素,而旅游地本身的价值往往要由周围环境衬托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和价值,而且该环境与客源地自身环境差异越大,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资源所处的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

百色是一个民族文化保护对较完整的地区,民族文化突出,民俗旅游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形成特色,且在这样的环境中较能吸引和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百色各民族人民热情好客,生活纯朴,有着和谐的社会氛围。百色是一个工业相对较少的城市,各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原始森林面积较大,且保护完整。

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势较突出,但是社会经济环境相对较差,这是百色资源环境突出的特点。百色民俗旅游资源所处的地区都是百色较偏远且经济发展一般,甚至较差落后。这使得其民俗旅游建设受到一定阻力。

三、资源配套设施条件分析

设施条件包括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百色民俗旅游需要良好的交通和通信等公共设施来保障,才能使得其得以生存和发展,其中交通尤为重要,发达的旅游交通可以改善百色偏远山区的不利区位条件,增强百色民俗旅游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从而但到扩大客源市场规模,优化客源市场结构。

目前,百色各民俗旅游地的接待能力还相对较差,许多的民俗旅游地还未设有旅馆和餐饮服务,相关的配套设施都设在距离十几二十公里以外的县城或市区,游客往返非常不方便。如田阳县的布洛陀文化——敢壮山圣地,景点周围只设有临时的餐饮服务,还未有住宿服务,相关的商品购买及卫生设备也都是临时的;靖西的旧州绣球之乡内虽设有专门的旅馆,却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交通方面近几年虽有很大的改善,但部分较分散的民俗旅游地还存在可进入度较差的情况,因为许旅游地都是远离县城的,从县城到旅游地的交通始终未得到很好的改善,基本上都是单行的三级公路,甚至还有泥土路。

四、综合评价

品牌民俗旅游的旅游产品质量,旅游的品牌服务质量,加上旅游的品牌宣传效果,才能使旅游品牌整体形象树立起来,才能够成为区域的代名词,从而向更高级别的品牌跨越,百色民俗旅游品牌也不例外。

品牌旅游资源的价值与旅游地的经济条件是分不开的,百色虽然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是大部分的民俗旅游资源所处地区较偏远,且开发所需的经济基础较差,品牌意识较差,未形成真正的品牌意识,还处于概念化品牌建设阶段,旅游资源没有能够很好的整合包装成品牌旅游资源,这使得百色民俗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且旅游者的缺乏又使得当地开发者缺少资源加工的动力,这使得整个百色民俗旅游开发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参考文献

[1]邓永进, 薛群慧, 赵伯乐著, 民俗风情旅游[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

[2]黄翔等著, 旅游节庆与品牌建设[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3]钟声宏, 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1997年硕士论文;

[4]李经龙, 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第10篇

传统民俗是指在特定的居民生活区域中,所积累下来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服饰搭配以及节日形式等社会生活习俗。民俗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民俗的社会性以及传承性较强,而建立与民俗基础上的旅游开发,能够从不同部落的文化传播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是一种参与性比较高的文化旅游。

二、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一)发展文化特色。传统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文化特色。在发展本地区以及本民族的文化优势基础上,在旅游中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项目。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只有实现独一无二,才能够在竞争比较激烈的经济市场中发挥出色。

(二)资源保护原则。旅游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对旅游资源开发,在实际的开发中,一经不慎,将会对当地的环境带来永久性的破坏,因此,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需要注意资源的保护。

(三)传播民俗文化。旅游的目的就是通过参观当地的民俗风情,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实际的资源开发中,注重向社会中传递民俗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度挖掘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弘扬民族文化。

三、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一)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观念

无论在何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都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因此,实现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需要提高消费者以及旅游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在旅游行业中树立生态观念。在旅游行业注重生观念,主要强调的是在自然环境中寻求生物环境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平衡,并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生态观念的树立,需要从旅游环境出发。而基于传统民俗旅游的环境保护与一般的旅游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更加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中的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对当地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将其生态意识提升。

(二)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

不同民族之间的传统民俗差异性较大,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需要注意尊重本土文化风貌,进行因地制宜的项目开展计划,切记拒绝盲目开发。在进行实际旅游项目开发与保护的环节中, 首先需要对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掌握具体情况之后,在科学规划下,寻找出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相适应的对策,并制定资源保护措施。旅游资源的保护从民俗特点上进行分析,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与环境资源的结合。传统民俗旅游业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差异性明显。因此,在进行旅游资源的保护中,需针对不同民俗之间进行不同类型的封闭措施,避免民俗文化之间相互同化,进而破坏了民俗的特殊性。

(三)提升民俗旅游文化品位,增加民俗旅游宣传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产品逐渐趋向于多样化,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者需要不断的更新观念,完善民俗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民俗旅游文化品位。传统民俗旅游资源丰厚,在旅游资源开发环节中,需要不断的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尽最大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还需要增加民俗旅游的宣传力度,对于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可以通过政府对其进行媒体宣传,以提高社会是受众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参与重要性认可,并在社会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舆论范围。由于目前我国的传统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参与能力较弱,需要注意旅游宣传的层次性,实现逐步开展,逐层深入。

(四)推行旅游资源保护人才引进战略

实现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及时保护,需要专业的旅游人才才能够实现。因此,需要在资源保护中推行旅游人才引进战略,鼓励具有先进想法的人才多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的人才是旅游实现生态发展以及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衔接的重要环节,所以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提升旅游资源开与保护的质量。

四、结论

民俗风情资源 第11篇

摘要:针对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资源,在调研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地方政府在发展民俗舞蹈旅游的过程中对民俗舞蹈旅游举办地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开发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从民俗舞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各种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求为民俗舞蹈旅游健康地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民俗舞蹈;旅游;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F592.7

1.民俗舞蹈旅游释义与效益简要分析

1.1民俗舞蹈旅游释义

纵观世界各地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民俗舞蹈表演都是其中主要活动之一。民俗舞蹈表演主要通过服饰、内容、舞蹈、音乐等展现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原始崇拜,它是表现民族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主要旅游产品之一

民俗舞蹈旅游是旅游者在民俗旅游目的地所从事的各种旅游活动,它也是一项融体育、娱乐、欣赏为一体的新兴旅游服务产业。民俗舞蹈旅游业是以提供多种多样、综合性的民俗舞蹈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从事民俗舞蹈旅游活动需要的服务组织、行业与社会构成关系的总和。民俗舞蹈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特殊的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游玩过程中提供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

1.2民俗舞蹈旅游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简要分析

民俗舞蹈旅游因为如下的特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欢迎:首先,民俗舞蹈旅游是一种参与度较高的旅游活动,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具有更强烈的互动性,更能激发起旅游者的兴趣;其次,民俗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将民俗舞蹈与旅游产品结合起来开发,其时尚的迭加性更有利于吸引游客的参与;再者,对于不太具备较好接待条件,接待效率较低的地区来说,可以挖掘利用民俗舞蹈旅游项目来吸引游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条件和设施的利用率,加快接待设施的质量与数量,提高接待效率。正因为以上原因,民俗舞蹈旅游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相当的效益(见表1)。

2.民俗舞蹈旅游负面因素的起因

民俗舞蹈旅游是近年来以民俗舞蹈与旅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形式,其有艺术的特点也有旅游的特点。它对促进地区与国家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发展服务业、交通业和提升地方经济效益均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特别是现代人素质的提高与旅游业的兴起促进了民俗舞蹈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将上述功能继续放大。但在近年民俗舞蹈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因为发展民俗舞蹈旅游带来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负面影响的现象,而这些负面影响将随着民俗舞蹈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放大。重视民俗舞蹈旅游带来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而忽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地方官员和从业者为片面追求经济对负面影响的忽视,另一方面是民俗舞蹈旅游举办者对民俗舞蹈旅游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到或者是认识不够深刻,再者就是学者们对民俗舞蹈旅游注重研究其良好发展前景与发展措施,而对其负面影响视而不见或忽视。

3.国内民俗舞蹈旅游产生的负面效应分析

像许多事物的发展一样,其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两面性,民俗舞蹈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民俗舞蹈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产生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主要有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大的方面,这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这一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民俗舞蹈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民俗舞蹈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旅游目的地动植物的物种组成、自然环境质量、地表形态变化、自然资源等方面。

(1)民俗舞蹈旅游对动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全世界现阶段均面临着一个生态失衡的问题,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增多和人口的增加造成了人类社会与野生动植物生存状态紧张的状态,这一紧张的状态很容易被人类的大型活动破坏而加剧甚至打破,甚至造成某些动植物资源灭绝。现今许多民俗舞蹈旅游活动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者偏远乡村环境中进行的,开发民俗舞蹈旅游活动必然要对这些地区恬静自然环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而对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某种程度上的破坏,另外参与民俗舞蹈旅游人口的突然涌入会加大对民俗舞蹈旅游地环境的破坏力度。民俗舞蹈旅游地的环境在较短的时期内被民俗舞蹈旅游开发以及相关活动打乱:如植被减少、野生生物正常规律被打乱、生态失衡等、野生动物生活环境范围减少或消失。

(2)民俗舞蹈旅游对自然环境质量的影响。民俗舞蹈旅游人口的突然增加对地方生活资源需求压力增加的同时也会产生突增的垃圾污染。此外,其他形式的污染也伴随着民俗舞蹈旅游业的发展而出现,如能耗增加引起的大气污染、空气降尘、噪声污染等都会对旅游者、当地居民乃至野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3)民俗舞蹈旅游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民俗舞蹈旅游开发中要涉及修路、修桥以及一些特殊民俗舞蹈旅游设施的修建,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地表形态的变化,如:地表形态的变化、植被的破坏、土壤的侵蚀、由于人的践踏,车辆的碾压对土壤结构会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了诸如景观质量下降、土壤墒情下降等后果。

(4)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从气候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来考虑,极热、极寒或者极干旱的地方大多有秀丽的风光或者独特的景观,有独特的吸引力,同时也是原始而淳朴的民俗舞蹈摇篮,是人们进行民俗舞蹈旅游的首选之地,而这些地方大多是野生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民俗舞蹈旅游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对淡水资源的影响,上述地区淡水相对供应不足,民俗舞蹈旅游的开发对淡水的需求增加大多以加大地下水的开采来解决,势必破坏当地的地下水资源系统,并间接破坏动植物生态系统。

3.2民俗舞蹈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民俗舞蹈旅游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人文历史、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影响。

(1)对历史形态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历史形态要经过成百上千年的逐渐积累和整合才能形成,正是因为如此形成了中华博大精深并各有特色的中国文化和地区文化。城市化的进程、社会交流的速度加快使中华文化的历史沉淀在逐渐消失并一致化或者是西方化。我国56个民族因为各有其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而相对自成一体,但因为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民族逐渐汉化,许多少数民族人群生活习性与汉人无异就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消亡较为显著的例子。另外民俗舞蹈旅游开发对开发地的历史景观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走遍中国,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的城市景观大都一样,呈现浓郁的现代文化气息而鲜有历史景观存在。endprint

(2)對地方语言、文学、传统艺术的影响。语言和文学是地方文化的核心成分,是民族或地方的文化历史招牌,也是民俗舞蹈旅游的魅力所在。在民俗舞蹈旅游开发过程中,外地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必然引起语言和文字的日趋变化,特别是汉语普通话使这一民族特色在逐渐消亡。民族地区因为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土著居民不会自己的语言已司空见惯。这样就不利于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语言因无文字且掌握人群少,没有民族语言的教学传承体系,在民俗舞蹈旅游的冲击下可能会渐渐消失。另外在文字方面,民俗舞蹈旅游也能使原有的地区文化国际化,可能导致原有文化的传承脉络的消退。传统艺术因为满足游客的欣赏需求而加入许多非传统的成分,逐渐丧失了追求自身完善、发展的机会,我国多地原来视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地方戏接连消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4.结论与建议

民俗舞蹈旅游作为一种21世纪的新兴产业势必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日益壮大,然而民俗舞蹈旅游开发与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密切相关性与高度依赖性,所以保护开发地特有特殊性资源是保护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开发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保护,才能展现民俗舞蹈的魅力和生命,才可以实现民俗舞蹈旅游可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百之,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内涵及其文化限定[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 王德刚.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4] 饶远,等.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产业化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

[5] 汪德根.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10,(1).

[6] 韩鲁安.体育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

[7] 陆元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广西体育科技,2008,(3).

饶帆(1986—),男,湖南省衡阳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舞蹈。

扬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探析 第12篇

一、认识新民俗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在民俗旅游中, 保护与开发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保护了, 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 是一种发展性保护, 而过度开发则是对文化的破坏和摧残。这就要求民俗旅游发展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 要加快对正在开发的地区民俗的调查和研究;另一方面, 对尚未开发的地区, 也要进行调查研究, 使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生态平衡和保护。

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 几千年遗留下来的辉煌文化, 使得神州大地上特色民俗比比皆是。要想在民俗旅游市场上有进一步发展, 就必须认清形势, 科学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彰显新民俗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二、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

近年来, 扬州在旅游发展中注重巧打“文化牌”, 从恢复建设双东历史街区, 建设古运河文化风光带, 开设展示非遗文化的486 非遗集聚区, 到修建佛教文化博物馆、罗聘故居、等历史文化遗迹;政府每年还举办“烟花三月”、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大型文化旅游节, “节中套节”地举办古城灯会、两岸素食文化节、冬季沐浴养生节等, 充分展示扬州特色文化。

纵观扬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 为扬州旅游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知名度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然而横向比较, 扬州的民俗旅游任重而道远, 其焦点是:

1.不珍惜-- 拥有民俗资源却粗放型开发

扬州的教场因其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同义, 是扬州市俗文化的重要遗址。这里是饮食、理发、沐浴、评弹、歌吹、杂耍、押彩、棋局、相命、旧货、修理、花鸟、鱼虫和菜市的集散地, 是市俗文化的集大成场所。曾经的教场及其周围名闻于世的茶社有九如分座、月明轩、静乐园 (三圈门) 、中华园 (东营) 、惜馀春 (今新春巷) ;早睌茶水, 则有正阳楼;牛肉汤面馆, 在雀笼巷西口, 另有各式小吃排档和担食, 不可胜数。但如今, 除了菜根香、惜春楼茶社等为数不多的本地老字号外, 周围生意火爆的却是麦当劳、肯德基、棒约翰、川菜、麻辣烫, 甚至还有一些西餐厅和酒吧。

外来文化的冲击、粗放型的旅游开发, 打破了扬州原来的文化氛围, 加速了扬州整个社会、物质、精神民俗的改变, 使得一些原本体现当地传统道德伦理规范的传统礼仪习俗被废弃, 民间的节庆活动性质发生了变异, 很多传统民俗文化特征被同化, 甚至消失。

2.不应时-- 民俗旅游产品固守传统, 不考虑现代游客的需求

扬州民俗旅游资源适合参与性的项目较少, 有些项目虽然艺术水平较高, 如2012 年作为运河名城博览会特色项目保留下来的位于东关街馥园内的“千秋粉黛夜花园”节目。它通过清曲弹唱、古筝表演、茶道展示、戏剧小品和造型走秀等各种舞台艺术, 再现扬州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女性, 演出定位针对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主打扬州美女牌。

但事实上, 馥园是由民族化妆品牌“谢馥春”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特色旅游景区, 该景点虽然位于东关街内, 但并不醒目, 白天参观馥园的游客并不多, 晚间表演更是甚少被人知晓。而且作为综艺节目每天演出时间为18 点30 分到21 点, 共两场, 演出时间较短, 游客不能参与其中, 吸引力不强, 重访率较低。

虽然节目整体风格追求健康、优雅、精致、唯美, 但节目表现形式单一, 容纳人数少, 旅游者很难真正体验扬州民俗文化的个中精华。

3.不亮点-- 扬州具有独一无二的水利资源, 水的民俗文化古今承续, 是潜力股, 但水戏、水疗、水食、水赏、水游缺乏通盘考虑

扬州因水而生, 因水而兴, 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水结下不解之缘。扬州拥有全国少见的复杂水系, 生态环境优越, 水景资源丰富, 目前开辟有六条水上游览线路, 分别是乾隆水游览线、瘦西湖- 宋夹城河水上游、瘦西湖水上巴士游、古运河水上游览线、扬州- 邵伯- 高邮大运河线、“绿杨城郭”水上游览线, 其中尤以乾隆水上线路、古运河水上线路最为深受旅游者青睐。我们必须认识到夜游项目如水上游等尽管已经初具规模, 但仍以吸引观光旅游者为主, 尚未形成一个叫得响亮、独具特色的拳头品牌。

而与水相关的民俗文化古今承续更是潜力股。以传统技艺“扬州三把刀”为例, 在扬州人手中“三把刀”不仅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 被视为扬州“慢生活”的典型, 为扬州发展沐浴、足疗、美容等旅游产业奠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实际上, 扬州“三把刀”已逐渐演变为地缘文化的代名词, 其内涵所指的美食、沐浴和美发行业与“三把刀”相关的品牌效应被逐渐淡化。据扬州工商局统计, 扬州含“三把刀”在内的服务业的注册商标仅80 余件, 只占商标总数的1.8%。而“三把刀”的注册商标以餐饮业为主, 有富春、富字、五亭、乐家家等。美容美发业仅仅注册了酷、慧文、紫罗兰三家品牌。

由此可见, 扬州围绕水文化开展的各类水戏、水疗、水食、水赏、水游民俗项目乏善可陈, 仍缺乏全局统筹意识。

4.不长远-- 缺乏前瞻性的高度, 放眼未来, 品牌定位

民俗是人们生活的客观反映, 真正的民俗一般都能给予旅游者以真实感。但随着交通的改善, 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 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必然受到冲击, 这使得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削弱, 这无疑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失。由此可见, 在进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还需具备前瞻高度与长远眼光。

以东关街为例, 在相关学者的调查中发现, 东关街的所有店铺中扬州地方特色的店铺仅占一半, 大多以经营漆器、玉器、扬州玩具、地方小吃等为主, 但同时也充斥着北京布鞋、杭州丝绸、宜兴紫砂、台湾小吃等外地品牌的店铺。虽然东关街位列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列, 但由于商业过度开发带来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失去原有的地域独特性, 其吸引力也就大打折扣。

挖掘的文化内涵不够, 走样的民俗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大大地降低了旅游者的重游率, 使得很多本应成为经典的民俗旅游变得毫无价值可言。

扬州民俗旅游应该成为一个标志, 地方旅游主管部门应致力特色民俗品牌建设, 谋求扬州民俗旅游的世界化与世界旅游的中国化、扬州化的全面发展。

三、扬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2014 年11 月21 日,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扬州旅游发展研讨会在扬州举行, 多位旅游专家为扬州旅游“把脉”, 一致提出扬州城市旅游未来发展应更注重“文化休闲, 城市度假”。这对于扬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提出了旅游的“供给侧改革”的雏形, 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 通过解放生产力, 提升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体而言, 就是要求淘汰落后旅游方式, 将发展方向锁定旅游的新兴领域、创新领域, 创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如习近平主席所说,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其核心在于提高旅游的全要素生产率。落实到民俗旅游, 应在开发与保护的静态模式、动态模式同时发力, 提高创新能力。

1.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静态模式

(1) 民俗工艺品

扬州拥有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地方特色工艺品, 如漆器、玉器、剪纸、灯彩等, 这些民俗工艺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近年来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评选带动, 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扬州民俗工艺品的影响力。尤其是为迎接扬州建城2500周年庆典, 建成“扬州486 非遗集聚区”, 区内汇聚了68 个非遗项目, 不仅有世界级的雕版印刷、古琴艺术、扬州剪纸等非遗项目, 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如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玉雕、扬州刺绣等。通过将传统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请进来的方式, 集中展示民俗工艺的魅力, 更是将其与旅游相结合, 开展非遗文化体验与民俗产品定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市民和游客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在旅游工艺品销售方面离不开市场推广与品牌传播, 具体可借鉴厦门手礼网的运作模式, 采用“电子商务+ 机场提货”的商业模式。目前扬州智慧城市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 借助智慧城市这一平台开发旅游工艺品销售在线平台, 为年轻人、商务人士等群体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渠道;同时, 在旅游景点、交通干线旁、旅游者停留点, 如车站、码头、饭店、餐厅等地建立配套的旅游工艺品销售点;根据市场需求, 灵活配置工艺品购物车、工艺品购物船等流动销售网点。如此不仅可以稳定中老年旅游消费群体, 更能俘获大批年轻消费者。

(2) 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民俗文化的场所, 是旅游者了解某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民俗文化的窗口, 也是保存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扬州民俗博物馆位于盐阜路准提寺内, 以收藏作为主题, 展品相对单一, 很难集中展示扬州的民俗风情。为配合486 非遗聚集区的开发, 建议对此进行同步升级改造。一方面完善图片、文字介绍, 补充实物展示, 并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 增加吸引力;另一方面, 新建部分主题民俗展馆, 如婚俗厅, 用于展示扬州旧式婚俗礼仪;寿俗厅, 展示传统的祝寿场面;节俗厅, 展示扬州的四时八节;民艺厅, 展示扬州民间工艺如玉器、漆器、八刻、灯彩、绒花、面人、剪纸等作坊;食俗厅, 展示闻名中外的淮扬菜和扬州小吃, 如满汉全席、红楼宴、琼花宴、三头宴、乾隆宴等。

民俗博物馆的建成, 不仅利于对本地民众的民俗知识普及, 也便于外地游客深入了解扬州地区民俗风情。游客在参观完民俗博物馆后, 可前往486 非遗集聚区进行体验, 形成可观可感的互动体验综合体。

(3) 民俗保护区

当前扬州民俗保护区中双东集聚区、教场集聚区已基本成型。2015 年4 月3 日, 住建部、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 扬州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成为首批30 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2015 年10 月26 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获得国务院批准, 规划中提出重点保护双东历史文化街区、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此类历史文化街区对于民俗旅游保护与发展的作用可见一斑。

扬州地方主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 重点打造妇幼浓郁市井气息和朴实地方民俗风情的街区, 着眼于文化发展和旅游休闲的双重定位。以南河下历史街区为例, 充分依托扬州文化和古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 建设集民居客栈、会馆经济、惠民安居、文创产业、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片区。

2.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动态模式

结合当前扬州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从开发古城小巷游、做大沐浴业、整合区县民俗旅游活动、打造民俗节庆旅游等角度进行深入阐述。

(1) 开发古城小巷游

扬州的街区小巷是扬州城的名片, 是古城风貌精华所在, 最能满足游人寻根访古的需求。扬州应充分发挥现有条件, 在以下几方面继续致力:一是形成规模效应, 制定民俗街区整体保护规划, 并分步实施;二是保护示范区, 打造扬州东关街“城市中央休闲区”的名片;三是避免街区空心化, 让古街区撑起的古城文化休闲, 走在这样的古城内, 看不到高楼大厦, 随处可见居民原生态, 游客可以很好地融入扬州百姓的生活。四是变粗放为精致, 除了漆器、玉器等特种工艺品外, 扬州的民间工艺品也十分丰富, 著名的有剪纸、刺绣、灯彩、绒花等, 可开设特色工艺品店铺, 发展与推广“小巷游”, 传播与发扬扬州民俗文化。

(2) 做大做强沐浴业

扬州人会洗澡, 懂洗澡, 爱洗澡, 于是形成了“早上皮包水” (指扬州人吃早茶的习惯) 相对应的“晚上水包皮”的维扬特色。在扬州, 沐浴既是产业, 也是文化, 扬州沐浴也就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明和地域文化的反映。

扬州沐浴业中有两张王牌, 一是搓背按摩, 二是修脚疗疾, 是医院疗治的补充, 养生的延伸。以扬州陆琴脚艺为代表的扬州休闲沐浴业已成扬州“三把刀”对外宣传的窗口。与此同时, 2012年扬州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 在加大推进温泉名城建设的同时, 放大陆琴脚艺的品牌效应, 举办以沐浴文化为底蕴的“沐浴节”, 辅之以“三把刀”休闲文化, 突出保健美容养生的休闲文化。

在大力发展扬州旅游业的今天, 沐浴是“娱”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 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 进一步发挥其优势, 促其进一步健康发展。

(3) 整合区县水上民俗活动

海、湖、江、河及其相关的民俗都是可观、可戏、可亲、可乐的旅游资源。扬州物产富庶, 临江通海, 河湖众多, 水网密布, 可以通过构建融人文、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区, 全景式展现的胜境, 使这一自然人文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景区成为全国著名旅游品牌, 充分彰显苏北水乡、精致典雅的城市个性。

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如高邮清水潭“野鸭放飞”、“邵伯渔隐”等体验项目, 卲伯湖、高邮湖、宝应湖的大规模的冬季鱼苗放养, 可借鉴、可联手、可提升。船舫、温泉、垂钓、水戏、水疗、戏水禽、戏鱼、戏虫、水食、竞渡、漂流, 因地制宜, 投入不多, 效果明显。

(4) 致力节庆旅游项目

旅游节庆作为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城市旅游发展进程中, 日益成为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充分利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提炼节庆旅游主题, 其主题民俗性越强, 神秘感就越强, 对于求新、求奇、求特的旅游者来说吸引力也就越大, 节庆的生命力也就愈加旺盛。

民俗节庆活动也是扬州民俗旅游开发的重点。“休渔放生”活动在民间具有悠久的传统, 过去仅是渔业部门的工作, 但通过植入现代文化元素, 将政府的增殖放流活动和传统民间放生相融合, 放大为“放鱼节”, 开展春季的放鱼节、初夏的开捕节、钓鱼节、金秋的品渔节、冬日的干塘节, 大有可为。

(5) 顶层设计, 注重民俗内涵更新

扬州民俗旅游不应仅停留在“摸石头过河”, 完全有可能进行“顶层设计”, 由“自在”走向“自为”。顶层设计应改变思维, 在传统民俗文化中植入现代文化, 改变世俗的一贯思维--“三把刀”、“蛋炒饭”的古老的、传统的、安于历史的旧扬州, 而是有更多、更复杂的面向-- 充满活力与机遇, 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交融。

以“京杭之心”广陵新城建设为例, 借助水文化特色, 培育京杭水镇水街, 形成京杭之心特色街区, 致力丰富其民俗旅游的科学文化内涵、美学文化内涵、体验文化内涵、附会文化内涵等的, 成为新型城镇化的范本。

在扬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 还可以借鉴省内其他市县淳风良俗旅游资源成功范例, 通过注重苏南苏北的差异, 发挥鱼米之乡的优势, 集中展示民俗遗存, 吸取先进地区休闲农业开发园区规模发展经验。

四、结语

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自身复杂性, 一方面要通过吃、住、行等环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又要使民俗保持其原真性, 不致过分商业化。科学把握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 才是民俗旅游发展的长远之计。

摘要:民俗旅游资源是深层次旅游开发的基础, 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继承与延续。本文以民俗资源为着力点, 分析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 从供给侧改革的静态模式、动态模式两方面谏真言, 建良策, 出实招, 为扬州世界旅游名城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关键词:旅游资源,扬州民俗,开发与保护

参考文献

[1]钱传仓.扬州民俗[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3.

[2]杨慧.浅析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 2008.3.

[3]崔丽娜.论民俗旅游的社会价值[J].旅游经济研究, 2011 (4) :127-129.

[4]潘宝明.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刍议[J].旅游科学, 2002 (3) :17-19.

上一篇:财务不规范下一篇:我国人力资源薪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