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低碳经济

2024-06-03

国际贸易低碳经济(精选12篇)

国际贸易低碳经济 第1篇

1.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首先人类的活动产生的高碳排放和环境问题, 是由环境本身是一种公共产品。其次, 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是有负的外部性, 所以是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另外在生产的角度来看, 环境外部性就是不征收环境污染案件, 因为污染排放是不承担消除对其他人的成本的不利影响, 私人成本是小于社会成本的。在这种情况下从自己的私人成本来选择“最好”的产量的污染者, 与动机的生产过剩, 所以引起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低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从消费者角度了看, 消费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的负面影响, 这个价格包含通过成本市场机制形成, 消费产品不受污染的相关成本, 导致低效的结果。因此,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 来减环境的负面外部性内部化, 合理的控制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行为, 发展低碳经济。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

(1) 碳税和碳关税。为了解决高碳排放的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涉及了两个主要的排放控制机制, 一是如环境调节内部自治在瑞典, 丹麦, 芬兰和其他北欧国家, 如碳税, 根据在多征收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量, 基本上是政府制定的外部成本和征收“庇古税”环境成本内在化;另一种是征收特别关税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发达国家目前的但不是高耗能产品的进口实施, 即碳关税。

(2) “庇古税”理论。根据外部性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认为, 市场在失灵的情况下, 政府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 根据污染者污染税, 用税收的形式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 会被添加到产品价格的污染成本, 这种税被称为“庇古税”。

(3) “污染天堂假说”。国家采取不同的环境管制将引发“污染天堂假说”, 一个国家的高环保标准, 国内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将生产转移到低环境标准, 环境规制的国家太低会吸引国外污染产业落户, 成为“藏污纳垢”。

贸易中的体现碳排放量隐含碳排放贸易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国内出口对进口国避免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中国出口贸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生产到出口如二氧化碳的累积量部门。由于国际贸易涉及贸易隐含碳排放, 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进口, 避免大量的碳排放的国内生产, 因此, 碳关税仍有争议。

(4) “双重红利”理论。如果解决高碳排放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应确保环境, 减排规制效益的碳税“双重红利效应”合理的制定和实施, 这里的第一个好处是环境质量环境税的实施会带来改善, 第二奖金是环境税收的增加部分的减少其他税收, 使投资, 就业和经济效率。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

1. 碳标签将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绿色长城, 低碳认证已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新趋势, 新的低碳, 环保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将直接影响到出口企业, 乃至企业的生存。碳标签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推出, 绿色供应链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的阈值。为了鼓励企业促进碳标签的使用, 英国政府已成立一个碳基金。法国, 瑞典, 美国, 加拿大, 木材, 韩国, 其次是全球12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碳排放法规的出台, 在碳标签的国内企业系统的实现。从“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 然后向哥哥muhagen峰会, 碳排放量逐渐从一个环境问题演变为全面的政治, 经济组合。然而, 从碳排放的碳关税对碳交易市场这个端口来控制碳的排放, 世界正经历着从概念到现实的过程中。

2. 国际贸易结构影响较大。

首先, 在原有的资本, 劳动力, 自然资源上, 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隐含碳作为评价因素和影响的贸易优势。发达国家占据新能源发展的领先地位, 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通过再次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时候, 全球的发展低碳经济,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和发展相对是落后, 低碳技术是靠高投入工业生产来决定的,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另外低碳经济的发展, 发达国家失去了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 为保护环境, 对没有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的国家征收碳关税, 来实现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竞争中, 低碳技术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贸易增添了新的项目, 使发达国家, 技术研究和开发, 知识产权, 技术转让, 发展中国家的低碳技术。在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最后, 为了实现诸如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成本低, 销售许可证和排放减少信用“碳交易”在国际市场。

3. 政策措施不同。

由于各个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为发展低碳经济, 每个国家采取不同的太多和措施。目前, 一些发达国家会实施碳关税的国家法律, 法规。碳关税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收集, 因此, 要发展低碳经济, 实施新的绿色壁垒, 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更好的选择, 由于, 低碳技术的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低碳政策制定的国家, 是根据国内低碳技术水平的发展, 有利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在这种情况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观点是不同的。低碳技术水平差距很远, 所以在相关国的谈判过程在, 受利益驱动, 政策来看, 达成一致是很困难的事。在这样的背景下, 贸易政策是在未来很长时间的低碳经济瘟疫和目前的“所有的鲜花盛开的共同发展。”的局面, 与贸易政策和标准的实施将需要时间来咨询。

三、企业负债经营及风险防范策略

1. 加强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在世界前十, 但出口商品结构, 对中国制造业见长, 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出口产业结构的技术含量, 环境标准和附加值很低。和中国的高科技出口产品结构单一, 产品创新能力低,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缺乏, 影响了独立发展。为了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使我国的变化, 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促进低碳产业升级换代。使财政, 金融, 产业政策, 综合利用, 必须控制高耗能, 高污染产业, 来促进节能减排, 预防和对环境的污染控制, 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走技术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 国家应加大低碳产业的支持, 可以提高出口退税率, 使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 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碳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优化能源结构。

政府应该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始, 先进的低碳经济参考和吸收的概念, 研究和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来加强低碳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建设, 财政和金融, 来运用产业政策, 必须控制高耗能, 高污染行业的环境, 使能源节约, 重点放在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和其他政策, 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低碳农业, 形成了低碳产业, 来提高低碳服务业经济和产业链。政府来投资辅助企业发展低碳技术, 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来改变能源结构和低碳能源系统的建立, 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结构, 以适应建设和生产低碳发展模式, 通过能量消耗速率高高排放的工业控制的发展,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高能耗, 高污染的快速增长, 从而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并荣获中国国际竞争优势的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 作为一个贸易强国。

3. 国际谈判中争取有利政策。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高投入, 高排放, 低输出, 是经济发展的过程, 如果与发达国家的减排责任的承担是不合理的, 抑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历史悠久, 人类8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第十九世纪之前的遗留问题, 产业化开发, 而中国LED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承担污染问题在国家发展的费用是不合理的。我国首。因此我国应争取在国际谈判中的话语权, 以“责任”为切入点, 认为, 可以根据历史累积排放量人均计算在减排责任的国家。

参考文献

[1]李云.出口企业产品环境竞争力分析.华东经济管理, 2010, (3) :78-81.

[2]潘家华.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经济研究, 2010, (2) :72-73.

[3]李莎.贸易、环境与中国的选择三.山东大学学报, 2011, (2) :52-53.

[4]应瑞瑶.对外贸易环境污染与政策调整.国际贸易问题, 2012, (4) :26-29.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论文 第2篇

摘要:发达国家将低碳经济作为国际贸易谈判的重要内容,使得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新标准。面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应该积极主动应对,维护自身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正当利益。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规则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和支持。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特点,其有关的技术及政策创新成为各国或地区追捧的对象,甚至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关键要素,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应对环境问题的必然战略选择。在国际贸易中,关于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层面的竞争愈发激烈,谁能占据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就会在国家贸易规则的制定和重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欧美等经济发展国家已经将低碳经济作为国际贸易谈判的重要内容,使得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何为低碳经济

“低碳”顾名思义,就是对二氧化碳含量进行限制,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从广义上讲,“低碳”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旨在保护环境,走生态发展之路。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理念,采用科技、政策、法律等手段来降低污染,减少能源的使用量,提高能源的使用率,以此来实现生态平衡,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阶段,各国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投入很大力度,相关技术和政策上不断创新,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开发新能源。可以说,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因素,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都制定了严格的低碳指标,这种理念对于资源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1.拓展了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内容领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主动,掌握着先进的能源技术,为了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希望将低碳经济和国家贸易联系在一起,再加上发达国家本身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国际贸易规则的许多新内容、新制度开始打上“低碳”标签,在单边或多边贸易中“低碳经济”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的新的贸易壁垒。例如美国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借口,在碳排量不达标的国家进行关税征收。对于带碳的产品,进口商需要上交新国际储备许可体系中规定的碳排放许可费用。此外,在一些跨区域贸易伙伴协定中美国一直希望列入新的低碳条款,进而提高自身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所以,许多低碳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被排除在贸易市场之外,再加上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对于全球环境和气候保护有百利而无一害,欧美等低碳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借此机会有意的在单边和多边或者区域层面的贸易中渗入低碳贸易标准,使得低碳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新内容,拓展了国际贸易规则的范围领域,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规则制定。

2.国际贸易非歧视和互惠原则受到破坏。现阶段,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希望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名,借助低碳贸易壁垒,加强对自身贸易保护,将众多发展中国家置于不利地位,实质上违背了国际贸易应遵守的非歧视和互惠原则。由于历史因素以及自身经济发展实力强大,在当前的国家贸易规则体系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说是占据了规则制定的主导权,经常会找借口废除和阻止国际贸易规则中对自己不利的因素,破坏了以往的规则体系,严重干扰了世贸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例如美国在气候大会上,公然提出要将自己制定的规则作为其对外提供援助和低碳技术支持的前提条件,甚至将枪口瞄向了中国,属于霸权主义行为。美国这种以低碳经济发展依托,试图遏制他国发展,违背了非歧视和互惠原则,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的公平性和自由性。

3.低碳经济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重要标准。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将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在未来的全球经济发展中,低碳经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或重构的主导思维。随着关于环境保护的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连连不断,特别是墨西哥诉美国金枪鱼案之后,关税总协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有了很大转变。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也相应设置了贸易与环境保护委员会,专门解决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有关的纠纷。之后,多哈回合谈判、《巴厘岛路线图》的制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围绕环境和气候变化等焦点问题进行的谈判等等,都预示着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思维,而低碳经济无疑也会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重要标准之一。4.低碳经济加剧了国际技术贸易的竞争与合作。毋庸置疑,低碳经济对于解决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的作用非常大,尤其是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低碳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未来,低碳经济发展还将继续改革和深入,以“新能源和新材料”为标志的低碳技术革命,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际贸易竞争与合作的风向标。作为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各国竞相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相互争夺未来低碳技术的制高点。例如美国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投资达到了五百多亿美元,在低碳技术领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为止,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着先进的低碳技术,虽然《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发达国家有向发展中国家提高低碳经济帮助的义务,但是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低碳技术也会成为发达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的有力武器。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改进和引入低碳技术,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加剧了国际技术贸易的竞争与合作,相应的国际贸易规则也需做出调整。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低碳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初探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影响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全球经济的增长带来的不仅是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带来了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提醒了人们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肆意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因此,“低碳经济”的概念逐步被提出来。

“低碳经济”最先落实到文字上是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在这本书上首先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做出了解释,书中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区别于传统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速度而采取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是一种全新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低耗能、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直接地区别就在于二氧化碳排放的降低。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的快速崛起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这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的我国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我国不仅要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还要保证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具体而言,我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有以下两点。

1.国际贸易的价格优势逐渐被削弱

一直以来,价格低廉是我国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优势,也使得我国的产品一度快速的占领了国际市场。但是,在我国价格低廉的产品当中,绝对部分产品是以粗加工为主的低附加值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简单,技术含量较低,生产耗能很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非常高,但是由于过去全球经济正处于快速膨胀阶段,对这类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国的国际贸易凭借这些产品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产品环保指标的提高以及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产品的生产成本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因此这些产品的价格也随着上涨,价格优势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积压。

2.国际贸易摩擦增多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发展中,由于走的是粗放型的对外贸易路线,同类产品的价格相较其他国家而言便宜许多,因此出口贸易的规模远大于进口贸易的规模,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并迅速占领了国外市场,使“中国制造”在世界家喻户晓。这给其他国家的本土经济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势头越来越重。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机遇

1.促进国际贸易方式的良心转变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很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尤其是出口方面,虽然受到很多自我保护主义的限制,但是又无力进行反抗。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下,这些西方国家以“限碳”为理由拒绝我国的产品出口,这也就迫使我国必须在国际贸易模式上加以转变,从以前粗放型的产品像节约型的产品转变,在《十二五纲要》也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对当前的全球环境变暖采取行动,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体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2.推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中低端制成品和碳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结构,不仅加剧了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挤压,而且容易招致发达国家的贸易限制。在国内和国际节能减排双重压力下,将推动政府和企业重视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能效较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限制资源类、能源耗费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出口,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

1.优化贸易结构

我国目前还处在发展中的状态,当前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产品大部分还是高耗能低产出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输出国家仍然是工业国家。为了能转变当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占据市场优势地位,提高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地优化贸易结构,适当地限制一些碳排量过高的产品生产和出口,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能向低碳高附加值的机构进行转变。

2.转移出口贸易增长点

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要重视低耗能产业的发展。其次要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优化生产工艺。再次就是国家层面上要对低碳行业的政策扶植和法律规范,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快增长。最后要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贸易产业链,使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和企业自动被市场所淘汰,从而使我国国际贸易的出口增长点像低碳经济领域转变。

3.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当前在我国已见雏形,但是仍然没有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当前国际市场上,绿色行业已经发展地相对成熟,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我国必须抓住当前绿色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国内的外贸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环境标准的动态演变,引导企业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种类,推动企业管理走上标准化,促进企业经营向集约型转变。

参考文献:

[1] 朱敏.碳关税:与其一味反对不如积极应对[N].中国经济时报,2010(3).

[2] 杨美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新探索[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4).

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低碳经济 第4篇

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的不断加剧, 转变原有能源消耗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共识。当前学界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看法方面, 主流观点认为其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各国在经济发展中, 大量使用化石等能源, 造成碳排放量的急剧提升所引发的, 即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急剧提升, 引发全球性的温室效应, 致使全球范围内温度大幅提升, 极端异常气候发生率急剧升高等。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中, 主要涉及到了当前世界发展中最为核心的两个问题, 一是能源问题, 二是环境问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势必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尤其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等, 然而由于相关的技术等原因, 化石能源的利用率并不高, 其在导致能源大量浪费, 引发能源危机问题的同时, 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而此种依靠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 其弊端已越来越大, 探索新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已成为当下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得以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在降低碳排放, 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 也充分考虑到了能源的利用率, 及新能源领域拓展的问题, 其对于发展可持续经济, 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发展低碳经济, 也势必影响到现有的国际贸易格局, 及其实践和理论体系, 因此下文首先将就国际贸易视角下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国际贸易视角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国际贸易视角下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低碳经济模式的不断深入推进, 不仅会改变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 其对国际贸易格局, 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更注重对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及拓展对新的清洁能源的利用, 同样的, 其在贸易产品方面, 也更倾向于绿色产品, 而这对于传统的贸易出口大国的贸易结构, 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以往依靠出口原材料等资源的国家, 其将会受到低碳经济的巨大冲击, 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影响力, 也会出现急剧的下降。低碳经济理念的出现, 不仅是能源危机, 及环境问题集中爆发所催生的产物, 其同样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低碳经济下, 绿色产品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其也有效的促进了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然而由于发达国家相较于发展中国家, 其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发展时间更早, 因而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也就占据更多的优势地位, 而发展中国家, 由于技术等原因, 其依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其经济发展模式依旧是能源消耗型, 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因此通过国际视角来看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1]。

(二) 低碳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在国际贸易视角下, 低碳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 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贸易的领域和范围, 并进一步促进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京都议定书》是本世纪多个国家在意识到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后, 共同签署的世界性协议, 世界多个国家的参与, 也使得低碳产品的贸易范围呈现急剧扩张的情况。此外, 在协定书中规定, 碳排放权也可作为一种贸易商品进行交易, 即某一国家在当年没有完成的碳排放承诺目标后, 其可以通过商品购买的方式, 向已完成碳排放目标的国家, 购买碳排放权, 由此可见随着低碳经济的日益发展, 国际贸易的领域, 及低碳产业领域, 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三、国际贸易视角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一) 促进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 能够有效的促进国家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各领域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还能极大的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技术的创新, 还能促进新型清洁能源的有效运用, 实现可再生能源, 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合理搭配, 优化能源结构, 进而更好的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 提升我国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及我国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

(二) 优化产业结构

在国际贸易视角下, 我国低碳经济的另一个发展理念就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 我国的产品也主要以价格便宜, 成本低廉为主要特点, 而这些都是以高能源消耗, 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高污染为代价的, 此种产品普遍科技含量较低, 且附加值也较低, 缺乏长远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此种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经济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也有着严重的影响。此外, 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对产品环保标准的提高, 及贸易保护主义壁垒的出现, 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被进一步消弱, 这也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倍支配地位, 也越来越为明显, 因此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转变以往的出口增长模式, 对于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促进低碳经济模式的高效发展等, 都有着重要作用[3]。

(三) 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在国际贸易视角下, 发展低碳经济理念, 还能有效的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 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可协调发展。当前在我国产业结构中, 工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而当前在工业发展领域, 其主要是依靠高能耗为支撑的, 而在能源使用方面, 利用率更低、污染更大的煤炭资源, 依旧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 因此为了降低碳排放,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对现有能源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进一步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 增加天然气能源的利用比例, 以及开发太阳能、风能的新型清洁能源, 对于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及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深入发展等, 都有着积极意义。

四、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出, 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 保障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发展等, 都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加大对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 有着深远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急剧的提升, 而能源问题也逐渐成为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加大对能源问题的相关研究, 提升能源利用率, 拓展新的能源领域, 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在随着能源问题的不断提出, 能源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越来越显著, 其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 其中尤以能源的过量使用, 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以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等问题最为严峻,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大环境下, 世界各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共识, 以期在有效缓解能源问题的同时, 还能很好的延缓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 从而保障世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动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本文首先将就国际贸易视角下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国际贸易视角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视角,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刘琦.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发展态势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2) :23-24.

[2]廖岚岚.广东对外贸易模式转型的调查研究——基于低碳经济视角[J].中国商论, 2015, (14) :101-106.

国际贸易低碳经济 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策略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集约型企业。在资源的大量消耗、人口日益增长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我国经济步入国际轨道,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给国内经济带来了新的前景,还给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正确认识低碳经济,发挥低碳经济在促进社会和生态发展的积极作用,调整能源结构,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就是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使能源消耗降到最低,环境污染程度得到缓解,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并存的目的。其特点包括全球性和多收益性。多收益性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相较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更具发展前景,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中作用突出,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完美融合,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因此,具有多效益性。

二、制约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因素

1.调整能源结构困难重重

我国企业经济发展模式多数处于能源消耗阶段,且我国经济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因此,在现今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大范围的能源结构调整无法实现。例如,我国的发电企业。我国主要的发电形式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就要依靠大量的煤炭资源消耗为前提,大量的煤炭燃烧使空气污染加剧,生态环境随之破坏。调整发电企业的能源结构,就要缩小以火力发电为主要形式的电力结构,增加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新型形式,然而由于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调整能源结构很难实现。

2.外贸竞争力低下

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优势是产品的物美价廉,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各国在面对进口贸易时注重低碳产品的引进,提高非低碳产品的关税,短时间内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使我国渐渐失去了对外产品的竞争优势,直接导致外贸竞争力低下。

3.贸易壁垒和碳关税使优势产品无法发挥

贸易壁垒主要指引进绿色技术标准对进口产品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自身贸易[1]。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多数技术含量低,使在面临出口时无法满足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要求,使我国产品失去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碳关税的实行使我国碳超标的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成本增加,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失去产品的价格优势。

三、发展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策略

1.调整能源结构,制定低碳标准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的有效办法[2]。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使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关的数据标准,使人们树立低碳环保意识,进一步促进人们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避免因技术信息的泄露导致经济财产的损失。

2.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面对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趋势,一方面,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产品的碳含量,才能使我国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凸显优势。另一方面,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国际低碳经济的标准,学习国际面对低碳经济的先进技术。政府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增加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我国能源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3.促进国家间的交流和谈判

在对外贸易中各国贸易壁垒丛生,面对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谈判,在谈判中制定同等的标准,维护自身贸易利益,使我国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减缓贸易壁垒带来的冲击力度,从而使我国产品的优势得以发挥。

四、结语

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发展国际贸易要正确认识低碳经济,从能源结构调整的困难性、外贸环境的多样性、贸易壁垒和碳关税的多变性出发,制定符合能源结构的法律、法规,确定统一的低碳标准,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国家间的交流和谈判,使我国的对外贸易产品优势得以发挥,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形成。

国际贸易低碳经济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贸易规则;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

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发展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等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全球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弊端和不利影响,例如贫富差距过大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因为片面地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以及受工业革命后煤炭价格大幅度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业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以及在利益的驱使为了增加生存用地而对净化空气、调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的森林、湿地等破坏,最终造成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正是以高碳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三种部分,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为手段,以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为目的,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体系。低碳经济所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也对国际经济的发展格局产生了影响。

一、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一)对多哈回合谈判影响

多哈回合谈判是由世界贸易组织主办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于2006年7月22日中止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启动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简称,涉及20多个议题,其中以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以及贸易和发展问题为主要议题,以促进世贸组织成员削减贸易壁垒为宗旨,带动全球经济在公平公正贸易环境下的发展,特别是贫穷国家经济贸易的發展。自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一书中对低碳经济的提出,低碳经济就对多哈回合谈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低碳经济所提出的气候友好型产品成为整个多哈回合谈判的主要内容。气候友好型产品包括低毒涂料、节水、节能设备、生态纺织服装、无污染建筑装饰材料、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低排放污染物的汽车、摩托车、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些产品凭其良好的内在价值在整个清单当中有着十分显著的地位,成为当今出口贸易中的热点成品。因此气候友好型产品的关税削减和非关税相关措施自然成为谈判中需要重新和重点考虑的部分,消除这一类别产品的贸易壁垒,成为从根本上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关键;其次,农业作为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在保证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农业产品中的碳排放量一直是低碳经济中考虑的焦点。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出现使其成为很多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佳选择。生物燃料的出口量自然得到快速的增长,但是生物燃料应该是归属于化工及相关产品之列还是应该划分于农产品食品之中,不同的国家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因而农产品谈判和非农谈判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生物燃料的市场准入情况。

(二)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

低碳经济除了对多边贸易谈判产生影响外,还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产生了影响

。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对焦点议题中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无法得到有效的统一意见和看法,因而多哈回合谈判进程缓慢、困难重重。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因所涉及的国家和区域的减少,使得在一些问题上更加容易达成共识,而农业和非农业产品作为一个国家出口贸易中的重要部分,因而一些国家另辟蹊通过将贸易自由化转向为双边性贸易协定和区域性贸易协定来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双边贸易协定中,双方谈判的国家更是将世界贸易组织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引进谈判当中例如劳工问题、环境问题等。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低碳经济和生态环境已成为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的核心。例如,欧盟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共同体,已经将可持续发展条款作为欧盟未来签署自贸协定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对国际自愿性贸易规则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虽然通过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量,但是在解决这个世界性的问题面前更加需要的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广泛合作。当前很多国家的一些非正式官方团体和民间团体的规则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影响着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在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的制定上主要是由包括非政府组织、智库、企业联合组织等非官方机构制定而成,其中由WRI、WBCSD联合发布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最大,获得很多机构的认可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今核算全球温室气体的工具。该体系在计算企业的碳排放量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企业的直接排放、企业的间接排放和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的排放。除此之外,国际标准化组织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涉及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农业、保健和环境等区域,在气候变化和能源相关标准的制定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国际标准化组织当中光与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条例和准则就有150多条。

(四)扩展国际贸易范围,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2005年颁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中碳排放量成为一个商品首次被提出,两个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减排。在碳排放量市场逐渐完善和更多的国家签订《京都议定书》的背景下,与碳相关的产业正在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当今贸易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了国际贸易范围。除此之外,低碳经济的出现更是迫使一些高消耗、高排放产业的产业转型,以此为基础实现经济的升级,构建新型的产业结构模式,促进经济体系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nlc202309081109

二、中国的对策

(一)积极参与相关规则的制定

在当前低碳经济给国际贸易规则带来更多影响的背景下,中国首先在应该思想上提高对一些国际规则的重视,积极参与相关规则的制定,实现从规则的接受者、规则的参与者到规则的制定者的转变,化被动为主动,在不侵犯他国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多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首先,中国应该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如果多哈回合谈判中对所涉及的多项议题无法达成共识,势必会国际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国作为多哈回合谈判中的一员,有权利和有义务积极参与到多哈回合的谈判中,从而树立出中国负责人的大国形象。中国应该在基于欧盟提出的将环境服务纳入环境谈判范围的背景下,立足中国的实际,将环境产品纳入中国的产品市场当中,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有额,从而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其次关注区域性贸易协定中低碳相关规则的发展趋势。中国可以通过追踪和关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以及欧盟和美国已经签署的自贸协定中对环境条款的规定,来掌握低碳经济在区域和双边贸易中的发展趋势,从而预测未来环境条款的发展方向。只有在科学准确的预测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对此情况早做准备。中国可以在利用区域性贸易规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贸易国家的实际情况,通过尽可能的降低本国与其他国家在低碳环保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国的低碳标准和做法推广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扩大中国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从而提高我国的低碳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共赢;最后积极参与低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低碳领域国际标准虽然在表面上有着自愿性的特点,但是因其在国际贸易组织中的特殊地位以及供应链环节的要求,使得这些标准有着很强的强制性。一旦在国际贸易的活动中,没有按照这些国际标准而来,势必会对相关的贸易活动造成影响,甚至面临着出口受阻的情况。因此中国应该通过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加大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支持力度这两种途径来实现在WTO中对新能源、能效标准、碳足迹和碳标签等相关的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

(二)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中国一直以来以追求GDP片面增长为目标,使得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和成为当今我国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企业破坏环境行为的监督力度和惩处力度,但是这些措施大多数是治标不治本的,因而中国应该抓住当今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促进国内企业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国家制定出完整的的法律制度,对一些在规定期限内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调整的高污染、高消耗企业依法进行取缔;其次,国家应该通过减少税收和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来鼓励支持新型产业的发展;最后,国家通过扩大内需、境外转移、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等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生存性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三)注重技术革新,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创新

中国之所以碳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不管是在生活能源上还是在企业能源上仍然以煤作为其主要来源。针对这种情景,中国应该加大对新型能源的研究力度,促进氢能源、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推广,减小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賴,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模式,促进可再生、无污染新能源结构的形成。除了发展新能源技术,还应该重视对减排技术的研究。减排指的是节约能源,降低废气排放。国家应该通过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发挥节能表率作用的途径来促进减排工作在全国的推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低碳技术同国外一些国家的低碳技术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应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合作,借助发达国家研究成果,来促进我国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国情和发达国家的国情必然存在着不同,因此在借鉴学习国外国家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时切忌完全复制,应该在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所目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东施效颦现象的出现,真正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

(四)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开展环境外交

虽然我国是世界贸易出口大国,但是从产业结构而言我国仍然以劳动密集型和产业密集型的产业为主,其中所包含的技术质量和环境质量十分之低,在贸易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凭借价格低、数量多为竞争优势,不利于中国贸易的长远发展。这种局面主要由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所造成,严重影响着中国的自主性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如果想实现贸易强国,势必需要对出口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在逐渐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加大技术性产业的比重,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推动环境与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除此之外,当今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欧美国家为了实现对本国的低碳经济的保护在贸易中会进行贸易保护,势必会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加大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来减少贸易保护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快速对国际贸易规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多哈回合谈判的影响、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和对国际自愿性贸易规则的影响以及对新型产业的影响这四个方面。中国作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中国除了需要积极参与相关规则的制定和开展环境外交,还需要通过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等方式,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河,赵仁康.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塑[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5).

[2]纪玉山,纪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2).

[3]李丽.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14,(9).

[4]刘旭.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全球化,2014,(9).

作者简介:肖清香(1993-),女,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第7篇

1 低碳经济的意义和发展的可行性

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人的一本名叫《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书中, 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 低碳经济倡导的是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经济, 它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主要标准的经济方式,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 整个社会和经济一起发展, 同时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核心内容是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又不破坏环境。这是国际上在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针对环保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向。

1.1 低碳经济的意义

低碳一词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以及其他能够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 低碳指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经济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倡导减少如煤炭等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的原料的使用, 多开发绿色无污染的新能源。比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最新开发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已经在工业、农业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展现其独有的优势,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对空气的污染。低碳经济还要求人们绿色出行, 比如减少开车的次数和频率, 多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选择步行这种安全、环保的出行方式。这样不仅给环境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为低碳经济献出一份力量。另外, 低碳经济要求我们减少浪费,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近几年, 科学的发展进步, 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以环境污染作为代价, 同时资源也受到巨大损失, 曾经我国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如今很多资源面临枯竭, 以及物种由于濒临灭绝而不得不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这就要求我们在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必须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 从而顺利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2 低碳经济的可行性

低碳经济作为新型绿色经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策略中的一项重点工程, 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 以及业界的极大关注下, 在投资方面取得大量的投资资金, 使其为传统经济顺利转型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可能性和空间性。其次低碳经济是在环境污染如此严重的今天, 在全球推行的一种新政策, 它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做基础, 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 环境污染的程度已经足以使得碳排放这个市场出现失灵的情况, 有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失灵时有效地纠正市场失灵的方式就是收取排污费, 设置排污标准, 或者实施可转让的排污许可证。针对碳的排放量这个具体问题就是指收取一定的排放费用, 或者由政府统一设置一个排放的标准, 或者是对某些企业发放可以排放数量的许可证。低碳经济就是在这样的经济理论基础下创新而来的。因此总的来说在国内甚至是国际贸易中实现低碳经济是一项对全球人民的健康发展都有益的事情。正是因此低碳经济才会如此受欢迎, 那么低碳经济的可行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 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前景具有深远的意义, 他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现有的国家贸易局势, 使之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转变, 从根源上解决了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推动其调整和改变能源结构, 以及经济增长方式, 使国际贸易在低碳经济的条件下发展, 这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许和愿望。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发展也展现了新局势, 下面我们来讨论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趋势, 总结起来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国际贸易格局的转变

低碳经济是与传统经济大相径庭的另一种经济模式,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参与国际贸易商品的贸易格局将会有一个巨大转变, 首先是生产的产品的理念与之前不同, 由于在低碳经济下, 生产的产品大多是绿色无污染的低碳产品, 因此需要改变的就是低碳产品的贸易格局以及进出口的相关政策规定。其次是随着低碳观念的深入人心, 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当有了更好的替代品时, 就会改变之前的选择, 在进出口商品中低碳产品的比重将不断增加, 传统高能耗、碳排放量大的产品将会逐渐退出贸易, 甚至低碳产品完全取代传统产品也不是不可能。

2.2 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定和准则不断调整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贸易的相关规定准则对于低碳经济来说不一定适合, 因此进行国际间贸易的相关规定的调整或者改变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措施。对于那些低碳经济开展较早的国家来说具有极大的优势, 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他们优先掌握了先进的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这样就使得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优势地位。起步晚的发展中国家需要他们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因此发达国家必定会改变相关的贸易规定或措施, 从而使得相关政策有利于本国的进出口贸易, 这样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 从而有效带动全球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进度, 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成为国际贸易的共同选择, 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安全发展, 另外还进一步保护了环境, 符合国际上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

2.3 地区间贸易格局的改变

低碳经济并不是在全球同时被推广使用的, 对于低碳经济发达的国家来说, 在这方面他们无论在地位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处于优势地位, 而对于技术落后的地区或者国家来说就比较被动, 有时候甚至需要被动地接受一些不平等的贸易条件或者合约, 从而阻滞了该地区的经济贸易的发展进步, 因此对于发展起步较晚的地区来说低碳经济虽然刚开始的起步是很艰难的, 但是万事开头难, 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从整体上来说是挑战要大于机遇, 收获要大于付出。

2.4 加强能源结构调整

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有限, 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上资源的大量开发和滥用, 最终在短短的几十年中, 世界上各种资源急剧减少, 环境也不短恶化, 目前各国都处于资源稀缺的阶段。但是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推广使用, 减少了对那些不可再生而且对环境有害的资源的使用, 甚至不再使用, 开发应用了新能源, 比如风能, 水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 降低企业以及生活对碳的需求程度, 改变了存在已久的原有的对能源的开发、使用结构, 推进整个社会的生活低碳化、环保化, 同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价值。

2.5 推动国际贸易市场新方向的发展

低碳经济大发展毫无疑问地会拉动一切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经济体的发展, 进而促进国际贸易市场经济的新方向和服务体系的更新, 这对任何一个国家, 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改头换面。与之相关的主要有与低碳经济下的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 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 资源的分配以及使用标准等, 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经济体发展新方向与新的人才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由此可以看出, 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 想要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主动权, 取得收益, 就必须要在这些新需要的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等, 最主要的是对于这些新人才的培养和训练,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在低碳经济的世界性大潮流中, 抓住机会, 得到更好的发展、进步。

3 低碳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未来新的国家贸易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国家贸易中必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前进做出巨大的贡献。低碳经济的未来发展可能不仅对国际贸易有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更有可能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全民低碳有利于未来环境的改善, 也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会让这一切都成为可能, 也会使得我们的生活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但是,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我们要坚持勇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态度, 迎难而上, 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总之低碳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奋斗与期待的。

4 结语

综合全文的讨论,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低碳经济这场技术和发展方式的全新改革中, 国际贸易会呈现出它的新局面,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工业的发展让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优化资源配置, 缓解环境问题, 提高环境质量, 我国的发展前景中需要低碳经济的支撑, 这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也是义务。近年来, 国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 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缓解, 但是只有将低碳经济彻底地应用到经济发展中来, 才能实现国内、国际的安全, 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低碳经济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蓝图。

参考文献

[1]陈学妍, 王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绿色贸易转型——基于隐含碳的实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3 (8) .

[2]张雪梅, 王双, 韩光等.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 2011 (14) .

低碳经济国际融资问题研究 第8篇

一、低碳融资与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的理念最早起源于英国。2003年2月24日, 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中, 阐述了其在未来五十年的能源政策, 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低碳经济催生了低碳金融, 而低碳金融同时也赋予了低碳经济新的内涵。低碳金融的概念, 归结起来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 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与温室气体减排相关的投融资活动、建立在碳交易基础上的碳衍生品交易。可见, 低碳融资是低碳金融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高碳企业向低碳企业的转型, 还是低碳企业的持续发展, 如果缺少了资金的支持, 几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低碳融资是各经济主体为了研发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和发展低碳经济, 通过各种融资模式向社会资金供应方筹集资金的过程和行为。具体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碳基金和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

低碳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 融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大大阻碍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上能走多远, 取决于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状况和融资保证问题。中国不管是由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变, 还是低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程, 都将面临技术和资金这两大约束条件。而技术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经济发展。因此, 低碳融资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低碳融资渠道

企业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瓶颈, 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必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因本文主要研究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应采取的融资方式, 故短期融资本文暂不做详细描述。企业融资方式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可划分为内源融资 (Internal Financing) 和外源融资 (External Financing) , 外源融资从内容上主要包括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 从范围上则包括国内融资和国际融资, 以下我们就各种融资方式的概念和优缺点做一下分析。

1.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 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 是指某一经济单位将自身积累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融资方式。内源融资由初始投资形成的资金、留存收益和折旧基金构成。相比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具有自主性大、融资成本较低、掌握产权控制权和抗风险的优点。同时, 内源融资还具有原始性和无法满足企业急切需求等缺点。

2. 外源融资。

一般意义上讲, 企业需要资金时首先会动用内部融得的资金, 但随着企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内源融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外源融资在企业发展中便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外源融资按地域可分为国内融资和国际融资, 因本文主要研究低碳经济企业如何在国际范围进行融资, 所以对国内融资的具体方式不再做分析。除去一些国际对华援助和捐赠, 国际融资按照融资人和投资人之间的权利关系, 又可以分为国际权益融资和国际债务融资两种。国际权益融资是指融资者通过发行权益性有价证券或者接受国际投资人合资经营的要求, 从而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国际股票融资、国际投资基金、国际风险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国际债务融资则要求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各种形式的贷款、债券和融资租赁都属于债务融资。

外源融资对企业的资金需求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优点。资金来源广泛, 方式多种多样, 使用上灵活方便, 可以满足融资者各种各样的融资需求。当然, 外源融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融资者要进行外源融资, 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特别是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 条件更是严格, 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很难获得资金。其次是融资成本, 外源融资需要支付一定的融资成本。债务融资如果不能到期还本付息, 有可能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股权融资则有可能使原企业控制者面临企业控制权分散的风险。

三、CDM机制

《京都议定书》确定了三种灵活减排机制, 分别是:联合履约 (Joint Implementation-JI) 、国际排放权交易 (Emissions Trading-ET) 、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 , 其中只有CDM涉及发展中国家, 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CDM内涵:允许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任务的《议定书》附件一所列发达国家通过在非附件一缔约国 (发展中国家) 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通过该机制进行资金或技术转让, 获得“经核证的减排”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ER) , 并以此抵消其依据议定书所应承担的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任务[1]。CDM是一种“双赢”的共同发展机制, 不仅可以使发达国家以低于本国成本的方式实现其承诺的减排指标, 同时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发展低碳经济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简言之, 就是“资金+技术”换取温室其他排放权的交易。

CDM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之外的融资渠道, 经核证的减排在国际市场上作为商品交易, 获得的资金收益和先进技术是低碳企业继续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力支撑。CDM机制为发展中国家积蓄了一个现实的买方市场, 据估算, 这个买方市场的规模在2012年前有125亿美元~250亿美元左右。买方市场的第一类买家是由世界银行牵头的政府多边基金, 第二类是以荷兰政府CERs购买计划为例的政府基金, 第三类是通过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发展银行等进行交易的买方, 第四类是通过签订多边交易备忘录进行交易的买方, 第五类是CERs的中间商。

截至2011年5月底, 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CDM注册占总的注册成功项目数量的80.6%, 共计1 404个, 以内蒙辉腾锡勒风电项目为例, 该项目总投资17 377万元, 从2004—2013年的十年间, 每年CO2减排量为50 000吨, 该减排量将销售给荷兰政府;CO2减排量价格为5.4欧元/吨, 十年间企业共增加额外收益270万欧元[2]。

四、中国低碳国际融资现状

1. 中国低碳国际融资的主要渠道。

低碳经济在中国刚开始发展时, 低碳项目所需的资金主要是靠政府财政资金和国际机构的资助。但是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央财政预算资金和投资、国际机构的投资和资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了。因此, 除了传统的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外, 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还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鼓励低碳企业积极上市融资和发行公司债券, 大力发展市场融资。但是鉴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 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 如何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进行低碳融资就成了低碳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上一节的描述, 我们已经了解了不同融资渠道的区别和优劣。低碳经济的发展需用到的外源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财政性融资、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以及CDM (清洁发展机制) 融资, 国际融资最常用到的是权益融资、债务融资和CDM三种。下页表简要概括了中国低碳经济国际融资渠道的特征及优缺点。

2.“十一五”期间中国低碳融资状况。

“十一五”期间中国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很多的投资,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一期间低碳融资的几个特征。 (1) 政府的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是中国低碳企业发展的重要融资来源。政府实行的税收、电价优惠等政策支持也极大的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统计, “十一五”期间, 银行的“绿色贷款”资金达到了19 631.37亿元, 其中24.9%用于节能减排类低碳项目。 (2) 核电、大中型水电、碳汇等国有大型项目和生物质等贷款相对困难的小型项目中, 政府的财政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3) 相比股权融资, 低碳企业更多采用的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债务融资方式。 (4) CDM项目融资有所发展, 在中国低碳融资向碳交易市场拓展过程中, 将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除此之外, 中国的低碳融资还具有其他的一些特点。 (1) 国际融资作用开始彰显, 国际机构能效资金投入显著。“十一五”期间, 国外政府部门、国际金融机构、大型跨国公司等国际机构累计投入了179.83亿元的能源资金为中国低碳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等融资支持, 其中用于研究、指导和扶持低碳技术方面的投资就有27亿元。 (2) 大中型国有企业比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容易。大中型国有企业一般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组织结构和资金状况相对较好, 实力较强, 内源融资方面就比中小型民营企业好得多。外源融资方面, 不管是国内融资还是国际融资, 中小型民营企业大部分都达到信用贷款的标准, 能够提供担保的资产又很少, 很难得到债务融资资金;国内创业板上市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 虽然一些品质好的中小企业能够赢得海外上市板块的青睐, 但也不及大中型企业有优势。 (3) 亟待建立多元化低碳融资机制。根据美国能源基金会和中国国家发改委的联合预测, 2005—2020年, 中国需要的能源投资数目大约是18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低碳投资市场显然是国家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不能满足的, 但是中国目前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等市场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中国应尽快建立起包括CDM在内的多元化低碳融资机制。 (4) 中国碳交易资源丰富, 却处于国际碳交易链的低端, 沦为“卖碳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CDM供应国, 但却“潜力巨大, 基础薄弱”。中国现在还不具备“碳配额”交易的资格, 并非碳交易的定价方, 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和平台。对于中国而言, 发展低碳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结语

金融因素通过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向前发展。没有资金的支持, 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可谓寸步难行。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 我们还必须开拓国内、国际两个融资市场, 债务、权益、CDM三种融资渠道, 只有尽快建立多元化低碳融资机制, 中国的低碳企业才能发展更好, 中国的低碳经济才能走的更远。

注: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

参考文献

[1]迟本坤.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CDM项目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1.

[2]徐玖平, 卢毅.低碳经济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卢家仪, 卢有杰.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69-70.

[4]张健华.低碳金融[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5]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6]袁晓玲.国际投资与融资[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国际贸易低碳经济 第9篇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 促使国际贸易格局重大调整

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立足现实发展的需要, 随着大众对于低碳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入, 其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碳经济以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适应了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 国际贸易低碳化的大局势不可逆转, 国际贸易格局势必将进行重大的调整优化。

1、商品贸易格局优化调整

低碳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低能耗,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要, 传统石化能源能源和资源消耗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将会大幅度下降, 取而代之, 新能源 (如绿色能源) 和新材料商品的比重将会大幅度上升。由此可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由此, 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将会更多的关注低碳化、绿色化, 来进行商品贸易的优化调整,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取得更加有优势力的地位。

2、地区贸易格局优化调整

全球范围内, 各国各地区在进行经济优化调整升级, 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着低碳经济发展, 需要更多的探索低碳技术, 生产低碳商品, 为了在国际贸易竞争过程中处于更加优势的地位。但是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 主要表现在发达国际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一方面, 发达国际在资金和技术上具有优势, 更加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 同时, 经济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发展阶段, 因此, 有利于其会更好地抓住优势, 发展低碳;而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落后于发达国家, 同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 进而处于相对不利位置。相对来说, 发展中国家更需要通过高碳经济的发展来获得国民经济的提升, 面对强制的排碳任务, 认为其不符合公平原则, 可能相对被动地接受,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 会是挑战大于机遇。

二、低碳经济创新碳金融, 进一步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内涵

低碳经济发展, 促进了与碳有关的经济发展, 也就是所谓的碳金融发展。碳金融的服务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使人类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其包括整个与碳相关的金融制度规范和金融交易活动进行。但是, 从一定程度来说, 碳金融经济活动的进行, 需要更加有效的资源分配、资金配置以及排碳技术来作为更加有效的支撑, 来规范整个碳金融发展过程。同时, 需要一个有效合理的碳交易市场, 来创造更好地碳经济发展环境。总的来说, 低碳经济创新碳金融, 进一步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内涵和内容。因此, 对于想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 获得更加有优势的竞争位置的参与者来说, 需要在这一个方面投入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更加正确地认识整个碳金融发展过程, 抓住其中的机遇, 来寻求更优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将催生新一轮技术革命, 促进国际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

低碳经济的发展, 需要一定的低碳经济作为有效的低碳技术作为有效的支撑。因此, 大家都开始认识到先进低碳技术的开发研究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在这一个过程中, 不仅仅需要从意识上有所重视, 同时, 需要在技术上更好地开展合作。因此, 相比较发展中国家来说, 发达国家已经更早地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优势和价值, 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开展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同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整个过程中, 低碳经济催生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也很好地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和技术的转让, 一定程度上加剧着竞争也促进着合作。

四、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单边贸易措施与多边贸易规则的潜在冲突, 可能成为新贸易壁垒

随着低碳经济的进一步优化发展, 国际贸易中将会更深层的关注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以及相关的贸易措施, 以更好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整个过程中, 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单边贸易措施和多边贸易规则出现一定的冲突, 导致新的贸易壁垒出现。

1、碳标签

碳标签首先出现在英国, 进而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有所推广和使用。其主要内涵是指相关产品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更好地进行量化, 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碳标签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导致相关出口产品生产难度加大。但是, 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其中的标准仍然需要进一步商榷和完善。

2、碳关税

税碳关税是指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边境调节税。引入这一个概念, 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于国际贸易行为有一定的调整, 需要相关的参与者更加重视碳的排放。如果碳排放不达标, 造成需要缴纳一定的关税,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不利于国际贸易的竞争。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 认识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要求对于相关的参与者参与国际贸易竞争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作为一个参与者, 需要更好地从实际出发,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低碳经济:国外发展的动向及中国的选择.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 (6)

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结构的影响 第10篇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以及提出原因

(一)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 (Low-carbon economy) 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是其理论指导, 采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以及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 对一些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进行最大化的降低, 对温室气体的气体排放进行减少, 以能够实现一种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进行的经济发展状态。低碳经济模式的基础就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 同时这一经济模式的提出也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一大进步。低碳经济发展是碳排放量最低、社会经济发展成本最低以及生态环境代价最低的经济模式, 并且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二) 低碳经济提出原因

“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极大威胁的时候。伴随着全球人口不断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 在能源使用的同时所出现的问题,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不单单是光化学烟雾、烟雾以及酸雨等危害, 由于大气中的CO2浓度逐渐升高, 从而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这属于是严重环境问题。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结构的影响

(一) 成本增加, 竞争力下降

随着近几年, 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产品的成本有所增加, 并且我国的有些出口产品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出口限制, 例如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所设定的高额“碳关税”的限制, 不但又进一步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 并且也使得我国的产品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下降, 出口的数量有所下降, 从而导致了贸易限制, 出现了贸易限制效应, 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有所影响[3]。其中我国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金属冶炼加工液、金属制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以及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

(二) 传统高碳工业产品出口发展受阻

能源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基地, 承担有相当一部分的劳动力密集、低技术含量、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 在国际产业分工的劳动制度中, 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 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同时, 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由于环境和能源的限制, 传统的高碳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困难。

(三) 显示出了我国外贸交易市场不成熟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 我国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 也将碳排放称为碳交易, 指的是根据一方购买合同向对方支付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一种排放权的行为。在2005年国际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 对于发达国家的碳的排放量设定的严格的规定, 并且设定了逐年必须达到的排放目标[4]。然而我国碳交易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 交易上还存在非常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 这对低碳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排放权主要是关于水污染物以及SO2的排放,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机制的CDM项目中, 我国只对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交易进行了参加, 并且在国内并没有把CO2的排放权交易进行开展。

(四) 高碳产业遭遇贸易摩擦增多, 出口环境恶化

由于碳关税产生的扩散效应的影响, 导致了我国高碳产业的出口贸易面临严峻的挑战。据官方统计自2009年6月26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众议院表决通过的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 美国就连续对我国高碳排放产品如:油井管、铜版纸、钢格栅板等9种产品发起了贸易救济的调查。另外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碳关税”征收的易得性, 也必将会导致“碳关税”征收数量、地区以及产品出现一系列的扩散效应, 从而加大国际间贸易摩擦的激烈性。导致我国出口环境不断恶化, 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5]。

三、低碳经济下我国经济贸易结构的调整措施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加强竞争力

为了能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进行最大化的实现, 并且要把它看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其任务就是进一步对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进行推进和调整, 以能够实现对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 同时还要进一步严格控制高排放以及高耗能产业的出口政策, 对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大生产和开发, 从而对整个产业机构的低碳化目标进行实现。使我国竞争力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所加强。同时还要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完善, 以一些强制性手段来对节能减排进行控制, 从而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的减少, 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另外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 以对低碳企业进行扶持, 从而对企业的环保意识进行加强, 促进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战略, 改造传统产业,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据相关研究报告, 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 技术创新已长期保持在38%以上, 到2050年将达到50%左右, 因此,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并且实行技术部门走出去原则, 不断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不但和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 同时还有利于中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多种技术, 如:碳汇、碳捕获技术、替代技术、回收技术、减排技术、能源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等, 这些技术均是世界先进的工业设备系统,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 为中国率先进入低碳经济的关键。从行业的角度来看, 低碳技术在发电、交通运输、建筑、冶金、化工以及石化等传统部门, 其实, 他们可以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关键能源技术, 提高能源节能技术, 最终可以基于许多低碳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例如:燃煤电厂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汽车行业发展电动汽车、生物能源汽车, 这些无疑都是传统产业向低碳的发展模式。

(三) 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 启动国内碳交易市场, 推动国内产业绿色升级

目前我国虽然属于是最具潜力的碳排放交易供给国, 但是在国际碳交易中却没有话语权。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形式就是CDM项目。这是依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根据CDM项目的规定, 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由于受到CO2排放量的控制, 那么就可以采用资金投入或者是技术转让的方式, 实现和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项目的合作, 并对这一项目所降低的CO2排放量进行获取, 同时这也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绿色升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我国一些企业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之下对这种方式积极进行参与, 这样不但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能够得到一个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渠道, 这就是以较低的成本进行了企业的绿色升级, 并且还可以在国际竞争中以一些高附加值的清洁产品来进行参与。目前我国还属于是发展中国国家, 其低碳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必定会存在一定的距离, 因此只有通过国际之间的合作, 加大对一些先进技术的引进, 并且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节能减排技术, 以能够对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效的实现。绿色产品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在市场中所占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能够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顺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同时还要对国际标准的变化密切关注, 加大力度对绿色产业进行发展, 以确保我国能够尽早生产出和国际标准相符合的绿色产品[7]。

(四) 督促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同时大力进行技术创新

第一, 可以督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节能减排上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在2010年2月19日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 曾经一致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 这一协议虽不具备法律约束效力, 但是却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进行了确立。另外在协议中也并没有对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进行确定, 在资金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能够提供的也非常有限, 但是在其减排行动上, 到2020年, 将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的援助发放到发展中国家, 这些措施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更新低碳设备的资金缺口及采用低碳发展模式多带来的经济损失根本是解决不了的。

第二, 建立起一整套低碳技术转让机制。低碳技术是抢占未来低碳经济的核心利器, 所以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他们根本不愿意转让。因此, 在国际上, 在低碳技术的转让上, 中国应呼吁一整套机制的建立, 以能够迫使发达国家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实现上提高一定的帮助, 以避免把“低碳观念”作为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

第三, 大力发展低碳技术。目前美国在技术上的优势之一就是生物质能, 欧洲的光伏制造业技术世界领先, 因此中国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就要加大和这些国家的合作, 以能够对他们的先进技术进行借鉴, 来促进我国在技术发展上的创新[8]。

(五) 加强宣传力度, 做好监督, 营造环境

各级政府应利用各种方式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利害关系, 经常向社会通报减排进展、成效与不足, 同时要组织媒体配合政府号令及时进行相关报道和揭露。开通低碳经济网络专线, 搭建老百姓与政府勾通的桥梁, 发挥人民群众“低碳经济”主人翁作用。应将区域环境评估纳入政府的政绩和绩效考核体系, 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督查机制, 为国际贸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为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必须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展国际贸易, 发展低碳经济, 既顺乎世界潮流, 又合于中国国情,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并且是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的终极方式。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推行“低碳经济”的模式, 只有结合我国的总体经济路线, 逐步改变我国外贸企业“高碳”的结构类型, 才能完全发挥“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推动进程中的可持续增长特色, 进而实现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出现, 低碳经济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但是我国的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大, CO2和SO2的排放量也越来越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为了能够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必须对其经济贸易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本文就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相应地提出了几条我国经济贸易结构调整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贸易结构,影响

参考文献

[1]邢继俊, 黄栋, 赵刚.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2010:265-290.

[2]陶良虎.中国低碳经济—面向未来的绿色产业革命[M].北京:北京研究出版社, 2010:199-246.

[3]郭晓岩, 杨明.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战略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01) :13-19.

[4]刘坤.PPM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标准以及我国的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5 (01) :16-19.

[5]魏金鑫, 梁艳芹, 胡瑞丹, 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经营管理者, 2010, 16 (05) :18-27.

[6]张雨荷.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传承, 2010, 27 (11) :18-30.

[7]殷宝庆.发展可持续性外贸:规避“壁垒”风险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 2010, 10 (02) :2-8.

[8]马玉霞.“京都模式”对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济师, 2010, 2 (01) :15-25.

国际贸易低碳经济 第11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发展战略

为了解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在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气候大会。通过多次谈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后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本次大会的召开,促进了各国的对低碳经济的重视。

一、低碳经济简介

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都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些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实质上来说它是对社会现有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的调整。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其核心方法只能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世界各国也都在制定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全球经济低碳化趋势已经悄然形成,然而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世界一些地方的碳贸易壁垒也已悄然形成,或正在形成之中。比如最近欧洲征收“航空碳税”,给其他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这种事情的发生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结构,面对当前情况,我国应积极研究低碳背景下,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采取科学合理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的冲击

中国经济当前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等使得我国的碳排放量持续不断增长。具有明显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特点。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煤炭所占比重太大,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相比,我国的能源结构极不合理。所产出的产品大部分是高碳产品或服务。经济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碳关税的概念,若此项措施一旦实施,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在 世界低碳经济背景下,世界上出现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发展、碳足迹等一系列概念和政策,人类使用能源和发展经济的观点发生了大的变革,开始逐步摆脱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在经济发展中使用低碳技术,促进经济走上低碳发展模式,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向着低碳的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以下重重挑战:

(一)低碳经济削弱我国产品的比较优势

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我国产品的主要优势就是价廉物美,但这些价廉物美的产品大部分是高碳产品。当前世界正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步走向低碳化,尽管人们现在低碳生活的习惯尚没有形成,但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制定各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政策、低碳法律等,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高碳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的产品和经济。将使我国的高碳经济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极大削弱。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等低碳领域拥有较大领先优势,若全面实施碳排放政策,无异于让依然依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国退出国际分工。

(二)低碳经济与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存在着矛盾

我国实施的是出口导向性的外贸战略,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结合我国经济的产业技术升级、生产转型、就业、人才培养的的等一系列问题,可知当前对我国的产品结构做出快速调整是不现实的。我国学者宁学敏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出口贸易每增加1%,其碳排放就会增加0.66%,可见我国的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拉动效果明显,碳排放的增长不仅与我国快速扩大的内需和城市化需要有关,还与我国日益增加的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应不断调整外贸出口结构,低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产品的出口,从历年的外贸出口产品数据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外贸出口质量让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人力资源跟不上,生产技术整体落后,高碳产品仍将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因此我国以高碳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将共存一段时间。

(三)部分国家构筑碳贸易壁垒,加剧贸易摩擦

当前各种各样的碳经济贸易壁垒已被许多国家提了出来,甚至被运用于实际的经济贸易之中,并且今后这种碳贸易壁垒也会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各种以“碳关税”名义的各种贸易惩罚性措施会成为世界贸易博弈的一个重要措施。

例如,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品的竞争力,纷纷设想将贸易与气候变化挂钩,设置各种碳关税,或者绿色贸易壁垒。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碳关税按照30美元/吨为标准征收碳关税的话,将导致我国进口总额下降约0.52%,出口总额约下降0.72,从而拖累我国经济增速下降0.021%,尽管看起来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碳关税一旦实行起来,很可能远不止30美元/吨。一旦欧盟启动碳关税,世界市场上的中国制造产品将面临高达26%的关税,到时中国的出口量可能下滑21%,给我过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各发达国家“以碳关税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事情层出不穷,这种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我国83%的企业,42%的出口产品在2011年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给我过经济造成了190多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尤以牲畜和食品影响最大,随时高达100亿美元。在此情况下,以“碳关税”实施的各种绿色技术标准,嫣然成为了他们控制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工具和砝码,通过不断增加检查项目,提高技术标准,给我国产品提出了更高的产品要求,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的阻力,降低了我国 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三、低碳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应该不断的通过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产业机构调整等手段来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耗能污染的使用。大规模开发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观念和人们生存生活观念的转变,达到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自然紧靠改善能源结构是远远不能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还必须积极对各种高耗能产业进行严格控制,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节能技术该做,对环境污染进行逐步治理,逐步在我国建立起低碳农业、低碳工业和低碳服务业,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因此,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做好法律制度、政策制度、税收制度的创新,为低碳产品出口服务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要基于低碳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并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促进居民、企业、政府低碳意识的形成,以采取低碳行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建立健全各项低碳经济财政补贴或补助制度,引导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调整。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起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为节能设立专项经费,并规定经费的增长额度和幅度。同时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税收体系,引导企业更多的进口能源和资源消费类产品,通过差别性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征税政策,鼓励低碳产品出口,限制产品出口,从而推进我国整个低碳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其他税收政策推动企业向着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销售及品牌。推进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相关技术合作

随着各国不断履行自己的减排义务,与低碳产品、低碳技术相关的国际准则和标准日益成熟,并对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当前我国应不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参加各种多边环保条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另外,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打破发达国家树立起来的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学习、利用准则,维护自身利益。除了使用之外,还要积极加入到贸易准则的制定中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防止中国陷入发达国家为中国设置的“碳陷阱”

之中,另外,在还要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交流中来提高我国的低碳技术的水平。

(四)积极引入国外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技术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广,以及对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他们对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低碳技术,而且需要将各种低碳技术应用到各种实际生活中去,以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不可否认我国过去为了发展经济引入了大量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过去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如今很多这些企业应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阻力。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此背景下,我国应严格限制高碳排放项目的引入,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低碳产业,学习它们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

(五)积极利用市场化机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自2005年以来,世界低碳交易市场得到了高速发展,其中全球碳交易额由原来每年4亿美元有望增加到2012年的1500亿美元。在意识到碳交易的巨大潜力之后,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为碳交易搭建交易平台。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完善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提高碳交易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在国际碳交易金融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并在参与过程中,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我国应不断调整自身向着他、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参与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国家间的合作中去,把握住机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顺应低碳经济下的对外贸易发展,实现低碳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低碳经济论[M].北京: 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8, 59.

[2]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闫云凤,杨来科.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出口贸易向低碳经济转型[J].当代财经,2010(1).

[4]李俊峰,马玲娟.低炭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节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

国际贸易低碳经济 第12篇

一、低碳经济概述

伴随着全球人口与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能源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已经是人类自工业革命时代以来对于环境影响的不争事实,也正是基于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愈发警醒。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环境“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英国政府于所作的《能源白皮书》所提出,自其首次被提及以来这一区别于传统高耗能、高增长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重点突出了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其需要能够构建起新型的产业与能源结构,主要是通过以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产出。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存在有密切的相关性,并将严重影响到人类的能源与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其必将会导致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出现重大的转变,因此,甚至也有人将低碳经济称之为“工业4.0”。

虽然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距离其首次被提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然而在此过程当中,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依然保持观望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在人类以往的工业革命时代,化石燃料满足了人类主要的能源需求,并且在目前的经济与技术发展情况下,化石能源的市场竞争能力依然还是要优于其他的能源类型,因此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过于高昂。但是伴随着化石能源稀缺性的限制,国际油价必将持续走高,同时应对气候恶化的观念与呼声日益强烈,特别是伴随着近些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情况的逐渐增多,导致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发达国家设定了能源减排的责任目标并基于此进行了积极的政策调整,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逐步达成了全球性的共同认知。目前,已经有大量国家将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转型的重要构成内容,此外还有部分国家将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开发工作作为了新的发力点,积极的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并借此来实现对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日益成为了目前世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且其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当中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发展为一类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1. 非政府组织制定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的影响

伴随着人类社会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温室气体”效应也日益严重,并且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经常看到。而要想改善这一情况,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为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如何确定温室气体到底排放了多少,便需要明确其具体的核算标准。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虽然目前在国际上存在多项标准内,并且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然而当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与认可的即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以及“国际资源研究所”提出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目前这一核算标准已对国际贸易规则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大量的企业均将其视作为自身企业的碳排放标准。此体系是目前所有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当中最为全面的,其重点囊括了目前大部分相关的温室气体计算与测量标准,具备有一整套系统化、整体性的碳排放核算流程,能够给予企业提供以明确的对比参考,从而促使企业能够明确的了解到应当如何做好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必定需要能够避免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首先便需要明确相关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因而,目前由相关非政府组织所制定出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 企业实施低碳供应链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实施便是为了促使实现低碳化的经济发展,进而所采取一种经济发展策略,其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日常贸易活动,简而言之:企业是低碳化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目标与对象,以及对低碳规则进行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切实的依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需求,从企业长远发展的层面来思考经济发展模式,不单单需要注重眼前的发展利益,更应当遵从政府的号召,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要素,大力推行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注重供应链的发展,方能够让有经济业务往来合作的双方实现共赢。自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提出之后,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都是带着积极的心态去实施的,因为其明白低碳化发展模式的价值所在,且表明自身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度,并基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选取相适应的经济策略来制定出相关的发展战略。企业最终将会于自身的供应层面来着手考虑,并通过整体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来实施相应的低碳化发展策略,尽可能的降低对于能源资源的过度损耗、降低温室气体的额排放,并最大程度避免对于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企业要想实施以低碳化的供应链发展模式,就必须要能够将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政策予以彻底的落实,积极响应低碳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号召,促使低碳化的经济发展理念能够深入于企业的全体成员心中。因此,企业实施低碳供应链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3. 能源与气候变化标准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实施以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标准化制定过程当中,对于国际贸易的规则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在低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国际标准化标志作为一项制定国际标准的机构组织,其能够通过对于能源以及相关气候变化指标等标准的制定,并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尤其是在能源与气候变化这两方面。因此,我们目前也可观察到: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出的能源以及气候变化标准,其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重大而深远。虽然这一组织机构并非由政府官方所构成,然而其在国际上的信誉度却并未因此有所下降,甚至比一些国家政府的信誉度更为人们所接受。因而,大量的企业均是基于对于自身情况的分析,并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出的标准为指导依据,来明确应当遵循哪些标准并予以落实执行。也正是基于具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于能源与气候变化指标等相关标准内容的制定,使得大量的企业能够得到有效的参考依据,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指导理念之下,促使企业的低碳经济政策能够得以更为良好的落实。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出的能源以及气候变化标准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1. 加强对私营标准与低碳规则的重视

尽管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的低碳经济标准均非官方所制定,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与遵从,其本质上也就具备了强有力的约束效果,在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当中只有加强对于相关规则的重视,并合理化的予以应用,方可确保其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并且在对内方面政府也应当积极的鼓励私有企业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以促使低碳标准规则能够得以更为广泛的推广。

2. 重视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则

在当今时代,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迫使大量的区域贸易协定也不得不将气候、能源等问题纳入到协定内容当中,因此世界各国对这一方面的内容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区域贸易协定当中的规则制定,不论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思考,还是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来说,都必将会牵涉到相关的低碳准则。而我国最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我国签订了大量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例如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等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签订,势必会导致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开展更为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并促使在贸易资源的共同分享,以及谋求共同发展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相关规则标准制定与完善也必须要能够紧跟上。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要想能够取得一席之地,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区域贸易协定规则,加强同相关合作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3.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尽管在低碳经济的相关标准内容制定过程当中,许多标准并非由政府官方所制定,然而其所产生出的影响力价值却一点也不输于官方标准,在逐步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相关的低碳经济标准已经逐步的取代了政府标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与推崇。也正是基于这一现状情况,我国便需要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低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当中,在同各个国家的协商过程当中,基于对本国国情的考虑,并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促使所制定出的国际低碳经济标准能够更加符合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避免对于我国的经济贸易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在国际贸易当中所涉及到的行业领域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十分众多,而且不同国家间的沟通与交流往往还存在有一定的障碍性,因此必然就会导致在关税、币种换算等方面产生诸多的分歧。因而,在进行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之时,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还应当积极的开展好外交工作,尽可能的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大量的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国际贸易的分工协作体系之中,这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下一阶段对外开放的新路径。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的持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愈发重视,目前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之下,大量的国际贸易规则因此出现了转变。对于我国而言,要想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国际贸易的分工协作中,拥有更多的规则制定话语权,对此就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由国家层面来考虑采取以相应的应对策略,只有如此才可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摘要: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低碳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发展速度席卷全球并对国际贸易规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而也就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世界贸易组织已就全球气候改变与低碳经济的发展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在相关的国际贸易和环境谈判工作当中均有所应用。本文将主要就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展开相关的分析与探讨,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我国在应对这一发展变化时所应当作出的应对策略,希望借助于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讨论与交流,并最终为推动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创造出良好的规则条件。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贸易规则,对策

参考文献

[1]黄河,赵仁康.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塑[J].外交评论,2013,(5).

上一篇:语文高考下一篇:电子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