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评价范文

2024-07-19

日常教学评价范文(精选11篇)

日常教学评价 第1篇

一、日常教学评价的作用

1.反馈作用。

日常教学评价手段, 从课堂提问到作业, 再到考试, 每一阶段都起着相应的反馈作用。通过教学评价, 学生可以有机会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 学习的程度如何, 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好, 还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差。一般来说, 肯定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否定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找到不足之处及其“症结”之所在, 以便在教师帮助下“对症下药”, 及时矫正。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 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激励作用。

教学评价都会有一个评价的结论。这个结论可以是评语, 可以是分数, 甚至还可以是教师的一个细小的动作、表情。对于受评价者而言, 受到鼓励, 会使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具有一种积极正面的、奋发向上的源泉, 他会在这种鼓励之下, 越来越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继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得到更多的鼓励,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而对于其他同学而言, 当他看见同学得到一个肯定的评价后, 他也想得到老师的肯定, 这也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动力。反之, 如果某一学生被批评后, 他不想再次被批评, 就会努力向上, 这对其他的同学也是一种鞭策。

3.指导作用。

相关的评价手段对教学活动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既可以指导教师的“教”, 也可以指导学生的“学”。通过评价的结果, 教师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在过去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得到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可以有意识地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也可以将好的经验、方法继续发扬。学生也是如此。通过评价结果, 可以知道自己在前一阶段学习的效果如何, 通过评价的总结, 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以及不足, 扬长避短, 为以后学习的巨大进步提供良好的基础。

虽然评价对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有着巨大的作用, 教师也深知评价的重要性, 但仍然有部分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二、日常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只表扬不批评。

当下的教育教学, 越来越强调学生情感的发展, 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的健康。所以, 有些老师认为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 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肯定的评价, 不能对学生进行负面的、否定的评价, 这种心理使教学评价发展到只有表扬没有批评。有时候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 教师的评价却是“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观点很新颖”等等此类。在这种评价下成长的学生, 他的情感、心理发展会是良好的吗?对于一个心智、情感发展良好的学生而言, 表扬和批评都是促使他人生进步的阶梯。重视情感的发展, 不是不要否定, 不能批评, 而是讲究如何否定, 怎样批评。我们要摆脱粗言恶语的批评, 让悉心的指导与教育取而代之。

2.有粗评没细讲。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往往存在有这样的情况:上课时, 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 所给出的评价只有“好的, 请坐”“对的, 请坐”, 甚至直接就是“请坐”。评价所注重的不仅仅是结果, 更重要的是过程。学生的答案对, 对在哪里?回答好, 好在何处?应该点出来。尤其是错误的答案, 不对在哪里?错误又在何处?更应该指出来。三言两语, 一字带过, 无法指导学习, 何谈激励学生?又怎能体现出评价应该发挥的作用?

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三、日常教学评价中的注意点

1.评价的及时性。

要更好地达到评价所期望的效果, 就要做到及时评价, 课上问题课上清;作业尽快地批改出来, 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尽早地评讲。评价是具有时效性的, 过了一定的时间, 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因为学生对于评价结果的期待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的。越往后, 时间越长, 学生对于题目的记忆, 对于结果的期待, 对正确答案的渴望都会降低, 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 越早给出答案, 越快评讲, 效果就越好。

2.评价的精确性。

评价不仅要讲究正确性, 更应该追求精确性。评价的准确性仅能反映出对与错, 而精确性则能从对中找到问题, 从错中找到亮点。比如, 有些教师在批改作业和试卷的过程中, 只看最后的答案, 而不看过程。其实,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解题过程的话, 可能发现这样的现象:某一个学生最后的答案是对的, 可是过程简略, 不能省的步骤也省了, 甚至有些学生过程之中还存在不少的错误, 歪打正着, 最后的答案又对了。反之, 有些同学最后的答案是错误的, 但看他的过程你会发现, 他用了一种非常新颖的方法, 但是因为出现了一个细小的错误导致最后的答案错了。如果不追求精确性的话, 则可能因为教师的马虎, 使得对中错, 越来越错, 而错中对, 永不会对。

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纠正平时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评价上存在的问题, 时刻提醒自己应注意的几个点, 这样必能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最有效的作用。

摘要:日常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要用到的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评价手段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改正这些问题, 并且牢记教学评价的注意点, 才能使评价手段发挥出所应有的作用。

日常教学评价 第2篇

作者: 高中数学课程专家 评论数/浏览数: 396 / 1231 发表日期: 2011-07-25 17:05:19

给作者发送信息 | 推荐此文章 | 添加到收藏夹

课程八: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处理好日常教学和高考的关系

第二讲

张老师: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参加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远程培训,我们这一讲要继续上一讲的内容,重点是新课程高考的变化和日程教学的关系。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到场的嘉宾,最那边一位是首都 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 师王尚志 教授,他也是我们高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边这位是首都师范大学的 张饴慈 教授,我身边这位是北京市石油附中的数学特级教 师薛文叙 老师,她同时也是清华同方研究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的研究员,欢迎各位来参加我们的讨论。为了使我们讨论线索更清楚,我们今天的论题有这样几个,一个是先要她们一下高考变化的趋势,还有一个我们要讨论一下就是在高中表现出来的通性通法有哪些。我们还有通过一些例题来具体地表现一下高考和日常教学的关系,怎么处理好这样的关系。最后我们要对这个过程,就是整个评价的变化做一个分析和小结。

下面请 薛文叙 老师帮我们分析一下高考改革的趋势。

薛文叙:高考到现在已经30年了,这30年高考改革在不断地进展,不断地变化,越来越成熟。那么主要就是经过几个阶段,当前这个阶段由于新课标教材的内容变化和新课标理念的深入,所以新课标的高考又进一步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在“循序渐进,平稳过渡,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这种原则。体现就是“三基为本,能力立意,有利选拔,注重导向”的命题指导思想。我们觉得其实高考命题是一门科学,所以现在的高考命题就非常一步一步命题越来越好,这个对于我们教学有一个指挥棒的作用,引导我们 中学数学教学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我们一块来研究和讨论。比如说我们前些时候,很多老师在一起来讨论了,我们说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研究高考呢?因为跟我们平常教学非常有关系的,我们觉得高考应该从这几方面的研究:

第一个高考实际上全面来考察中小学数学的主干知识,也就是课程的主要脉络,因为数学我觉得和别的课不同,数学实际上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那么同学学化学的时候是从初三开始,物理是从初二开始,就是五年,我们的数学和语文一样,就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了,那么有12年的累积,那么这12年积累过程当中,高考主要考察主干知识,主要脉络,对今后发展有用的知识,这是第一个特点。王尚志:这些主干知识也是我们平常非常熟悉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数和数的运算,包括多项式的运算,一直到指数运算,对数运算,运算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线。比如说对于函数的认识也是一个主线,实际上函数从小学就开始了,对函数的理解和认识,比如说我们要讨论同一个量,用不同度量单位的换算,实际就是一个函数关系。我们还要教给学生几个基本的物理模型,比如说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等等,我们学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一直到初中,然后直到高中,我们要学习大量的基本初等函数,理解这些函数基本性质,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这些函数,可以看得出函数也是主线。那么几何也有一个基本的脉络,我们对于几何图形的处理,从综合几何处理方式发展到解析几何的处理方式,再发展到向量结合的处理方式,这样我们不断地提升对于几何,对图形问题的研究能力。那么对于概率统计也是我们的一个主线,我想另外一个需要大家十分关注就是数学的研究,是渗透在这些数学内容中,贯穿在整个课程前前后后。薛文叙:第二个我们觉得还应该从这个方面来讨论,就是高考特别注重主干知识和数学思想的交融,而这些东西在我们平常教学的时候,其实就应该不断地渗透,不断地培养,让同学不断对数学的本质,数学的思想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这样应付高考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觉得高考在这方面引导还是非常好。

张饴慈:而且这些数学思想以外,我觉得在这几年高考比较突出的就是归纳思想在现在高考里面出现越来越多了,过去在这方面比较少。

王尚志:比如说概念的得到,结果的引出这些过程实际上都是这些归纳的数学思想,我觉得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通常说演绎只是验证一个结果,但是归纳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发现一些思路,所以归纳思想在数学研究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那么在数学教育中应该也是需要强调的。那么,我们的高考也开始逐渐关注加大对这方面的考察力度。

薛文叙:而且这种思想现在被老师所逐渐的接受,原来数学教学中老师比较强调就是演绎,强调推理,现在就比较更多让同学活动,然后同学得到一些猜想,发现一些结论,然后再用演绎的方法去证明。王尚志:我们过去一段时间是从定义出发,现在我们要问这个定义的来源是什么,这个定义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这个定义,所以我们逐渐从问题出发,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一些定义,需要说清楚一些问题,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

薛文叙:另外我们觉得高考中特别强调就是数学通性通法,强调数学本质的东西,对一些特殊的技巧,一些花的东西是很避免的,所以是淡化特殊的技巧,这个在我们教学中其实应该更多关注对数学的理解和数学的应用。

张饴慈:我觉得这个也是现在高考越来越好的一个方面,我觉得越来越突出通性通法,强调通性通法,对那些枝微末节,一些特殊技巧的题目是越来越少。王尚志:当然这也是需要有一个过程。

张饴慈:也不是说完全一点没有,但是我觉得这个趋势是应该看得很清楚的。

王尚志:这里面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通性通法?为什么这些是通性通法?我想我们在下一个单元里集中来讨论这一个问题,或 许能给 老师一些借鉴。

薛文叙:近几年高考增强了对阅读理解的考察力度,这个可能跟社会发展到现在,很数学新课标的实施,还有对人的一些基本素质的要求,在这方面对读书理解能力的考察力度就增强了,因为数学三种语言要读起来其实还是挺不容易,有没有这个能力,还是挺重要。

王尚志:因为我们在研制标准过程中,曾经做过一个调研,就是我们选的地理学,当时我们查阅了很多的杂志,做了抽样,在地理相关的杂志中,出现数学内容篇幅接近一半以上,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地理学家,作为一个地理工作者,你要处理很多的地理问题,尤其是处理现代地理学的问题,特别是依赖三维技术处理地理学的一些问题,那么你没有数学的基础,你没有数学阅读能力,要想去做好这些工作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觉得阅读的能力,包括语文的阅读,数学的阅读,科学的阅读都是需要我们非常关注的。比如说我们有一个调查可能不是非常准确,就是目前的中考阅读量是原来中考的一倍,那么高考也在增加,大概增加到60%,所有的篇幅增加在60%以上。增加了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

薛文叙:另外就是近几年的高考,比较关注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积累这方面的考察,还有就是关注同学的创新意识,以及应用意识的考察,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对于今后学生的发展还是非常好的,对教学的引导也是有很好的作用。

王尚志:关于应用这个问题,我想高考里面出现应用题大概有 严士健 先生,张奠宙 和苏适中 老师,他们向考试中心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希望在高考题里面增加一些应用的内容。我觉得他们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是有背景的,应该说从上个世纪数学最大的变化,就是数学的应用广泛性,由于计算机的发展,数学几乎渗透到我们科学技术的每一个领域,甚至逐渐发展到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要大量用到数学,用数学的思维,用数学的模型,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很多问题。那么这一种意识,我想在我们现在的高中课程标准里面,就成为了贯穿始终一条主要脉络。我们高考也需要考察这方面的能力,因此这几年在逐渐加大这方面,当然出现一些反复,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我想这是一个趋势。从我们考察国外的考题来说,比如说(PISA)的考题,绝大部分都是(情景题),背景题,考察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我想这一件事情应该受到老师的关注。

张饴慈:这也是一件不太容易做的事情,要一步一步努力来做,现在高考在这方面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当然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把应用题等价于概率题,这就不对了,但是我想总的趋势还是越来越好。

王尚志:因为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一些所谓数学应用的活动,也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我想将来的评价,特别是在大学独立招生中,应用的成分也成为他们考试的一个基点,所以我想这些需要老师来关注的。薛文叙:现在新课标实施的省份越来越多,所以大纲版向新课标版这个过渡过程中,高考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说数学知识有些内容就是加强了,而有些内容就减弱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能力这些方面的要求还是都有所变化。比如说像综合几何的证明,就用向量几何来代替了,所以这种变化应该引起我们老师的关注。

王尚志:我们在通性通法可能也要强调这件事情,因为我们现在和将来大部分人在大学里所学的数学,基本是在直角坐标系框架下来处理问题,而在这里面最有力的工具可能是解析几何和向量几何,和其他一些几何方法,将会力度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高中课程也需要做适度的调整。

薛文叙:我们觉得高考有很多很多方面的变化,但是我们当前集中从七方面来研究一下,可能对我们的教学还会有所帮助。

张思明:刚才我们把第一部分,就是高考的变化 薛 老师帮我们梳理了一个线索,我们也看到高考变化的一些关键变化点,当然我们的分析不一定是很全面的,我想每个老师,特别是参与高三复习工作的老师,都会关注这个变化,也会有自己的看法。我想总的变化跟数学发展,数学教育功能的认识,都有相关,我想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些变化会落实在我们平常教学里面,会影响我们学习和高三高考复习,下面我们就想在这些变化中挑一下比较核心的内容,就是我们讨论第二部分,就是高中数学中我们最关心的,核心的,刚才提到的通性通法有哪些在高考题中怎么表现的,我们还是先请 薛文叙 老师给我们做一个介绍。薛文叙:我觉得数学思想方法其实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一种抽象和概括,所以高考一定是把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高考我们认为很多方法,其实数学方法有很多,现在可以说这几个方面可能特别重要,一个是待定系数法,一个是中间变量替换,我们老师有时候常说的是换元法,其实换元法也可以看成是数学的思想方法,还有一个就是消元法,还有一个就是配方,这几个方法对我们教师来讲,在教学中特别重视的方法。张思明:重要的度量为什么它重要?

王尚志:我谈一点我的看法,请 张 老师补充。我觉得比如说待定系数,为什么是重要的方法,我们谈到待定系数就离不开模型的系数,然后说模型的参变量。那么我觉得现在对于模型的要求和模型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比如说举一个例子来说,在高中概率主要学习是四个基本的模型,一个是古典概型,一个是几何概型,一个是二项分布,一个是超几何分布。我们这四个模型都有参数,一旦确定它是一个古典概型,那么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个古典概型基本事件的总数是多少。比如说我们掷一个摋子,六个面朝上,我们把一个面朝上作为基本事件,那么基本事件的总数就是六。如果我们说偶像朝上和奇数朝上,我们就把它可以看作两个基本事件,那么他的总数就是二,所以我们要确定我们解决问题基本事件的总数是多少,这是我们利用古典概型解决问题所需要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比如说指数函数是刻画变化的一个模型,当我们一旦发现这一个具体问题是需要用指数函数来进行解决的,那么我们就需要确定这个指数函数的参数,也就是 的a是谁,a是大于1还是小于1吗,a具体是谁,只有确定了这个a才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其他也是这样,比如一二次函数,实际上要确定的就是 ,abc是谁。所以想这个模型非常重要,那么这种方法就变得很重要了,就是我们如何根据我们所要找到的模型去确定它的参数。

我觉得它的重要性不仅在高中数学中凸显出来,这种方法之所以能成为重要的方法,那么在今后学习中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无论我们在学习将来所学习的很多数学课程中,和其他的一些课程,我们都需要用待定系数去确定我们所研究的模型,是哪一个具体的模型。所以我觉得我们看待这个方法的重要性,可能需要更放开一点,这种方法在将来的学习中,在将来应用中,是不是仍然能发挥作用,才能作为一个通性通法的基础。

张饴慈:同样像中间变量替换,这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基本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把一个复杂的东西分解成几个简单的东西,把一个复杂的映射变成几个简单的映射,每一个都是简单的,把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变成一些简单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思想。所以这样的思想对我们解决问题就非常有好处了,用这样的思想把我们学过简单一些函数模型,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套在一块变成一个很复杂,很乱的东西,但是你能够清楚它是一些很基本的东西,中间变量实际把一些复杂分成几个简单的东西来做。王尚志:这同样在大学里面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微积分的学习中,在导数学习中,复合函数求导,关键一步就是谁是中间变量。我们在积分过程中,常常要做的无非是,我们所谓换元法就是要确定中间变量,把一个复杂积分变得比较简单,我们在做函数变换也经常要用这种中间变量作为过渡,把一个复杂问题变成简单,所以我觉得这种方法应该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种基本方法。

张思明:我觉得像老师常说的配方,消元,老师们认识比较清楚,有时候其实可以更广义去理解,比如说三维的问题化到二维的问题里去做,其实有很多时候现在没有研究像二元函数,经常用等势面切一片这样的东西。像方程组,其实初中有把这个内容加进去,但是核心的思想就是转化成我们会做的,更简单的东西来处理。张饴慈:像消元法这个东西,除了在技术层面上让学生掌握方法以外,实际要想它的思想,实际把三维变二维,二维变一维,高维变低维,就是把复杂的东西往简单东西做,把空间的东西放在平面上,平面的东西放在直线上,这是人类在考虑问题的一个很基本的思想,总是要把复杂的东西变成简单的,然后一步一步来解决,所以从思想意义层面上都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不仅是这种方法操作上要懂得,另外要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张思明:但是在老师实践教学过程,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会总结出很多很多,比如说小的,在裂项差分的方法,还有一些很技术层面的方法,也是在我们看待这些方法过程中,是不是请老师提一个建议,很可能做这一道题的时候,就差这一点点东西,怎么把这个关系处理好?

王尚志:我想我们去分析这些问题,当然我们必须拿具体的东西来分析了,还是这几个基本的东西是重点的,那些东西实际上还是蕴含在这里面的。所以我想我们可以拿一些题目来分析。

张饴慈:我举一个例子,就是以前比如三元一次方程组,X+Y=1,Y+Z=2,Z+X=3,你把三个方程同时加起来,来做这个东西,这就属于一种技巧性的东西。这种东西只适合这类的,不适合通性通法。就是在这样的东西基础上,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花工夫,而真正消元的思想倒是需要掌握,有些老师总觉得消元太简单,反而不太重视,在技巧上花得太多。

王尚志:就是这种东西只是很小的,你占不了多大便宜。还是掌握那种最基本的东西,我觉得对于将来学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在这些问题上认真地讨论,所以我们建议老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通性通法上,这样帮助学生把这些东西掌握了,我想基本的问题就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处理。张饴慈:比如说有的老师老觉得消元法太简单,没有什么可讲,实际上不是。有的学生这三个方程,这两个一看,X的系数正好相反,一加,把X消掉了。那两个方程Z的系数又相反,又一加,做了两遍以后,还是三未知数,就没有把这个基本思想让学生掌握好。所以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把握得非常好。张思明:我们请 薛文叙 老师谈一些例子。

薛文叙:我觉得你们几个人说得挺好,我觉得中学老师比较容易把方法看成操作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多,具体这道题用待定系数法,能求出A和B来,那道题用的是消元法,可是实际上他们蕴含的思想这方面我们考虑得不够,我觉得今后在这方面可以更多来思考一下。

我们就举例子,比如说最简单的,就是08年新课标的广东考题,等差数列,求,这就属于基本常识的最基本东西的考察,实际上是属于送分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解决,我觉得实际上思想层面上来讲,就是待定系数法的一种思考。因为我们知道等差数列的基本模型,求(27:11)的公式,就需要(首相)和空差,那么要求这两个未知量的话,就得有等量建立一个关系。所以这个本身是不是就是待定系数法呢?

王尚志:就是相当于等差数列这个模型,受到几个参数的制约,一个就是首项,实际上参数通常说有这么几个,一个是首项,一个是项数,一个所谓通项,一个是前n项和,一个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差,实际上最根本的一个是首项,一个是公差,一个是项数,这是最基本的参数。这些参数就导出了前n项和,或者说通项的表达形式,所以我们要明确,我们老说知三求二,但是最基本的参数我们应该清楚。所以你做到什么时候,就能把等差数列固定下来了,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思想实际上是我们所谓待定系数在等差数列表现最核心的东西。张饴慈:不是光让学生说,这个高考题你会不会做,你要总结一下待定系数法,这个思想让他知道,现在我用什么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来做这道题的,不是说会做就算完了。

王尚志:其实你仔细想,咱们数列的模型主要就是两个,一个等差数列,一个等比数列,个别的数列等于是等差,等比混合一下,造一下数列。

薛文叙:学生如果知道从模型出发,然后需要待定这几个系数,他这么想我觉得他理解就深了,如果光知道知三求二,可能知几求几到时候可能不是只是死记。

张思明:两个层面,一个是策略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比如说一用两个参数,要用两个方程来定,这个东西有了就要去掌握方程很具体的东西。但是这个想法都没有,就来**撞了,可能是有好多重复,没有效率地学习起来。

张饴慈:另外像知三求二这种东西,只适合等差或者等比数列,但是你知道这些待定系数法在很多问题上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对这种方法培训有很大的好处。

薛文叙:比如说我们都拿最基本的题说,比如说今年江苏也是新课标的考题,一条直线是,这条直线是曲线 的一条切线来求实数b的值。所以等于给了两个模型,一个直线的模型,一个是切线的模型,要由这两个来确定b,肯定要建立关于b的方程。要建立关于b的方程,首先压知道找到切点,而且几个概念得清楚,得知道二分之一是切线的斜率,那么切线斜率的几何意义是什么,你就知道这个模型,然后把它带进来,列一个方程组就可以解决了,所以一些基本题还是考察数学思想方法的。

所以我们觉得复杂的题目可能用得也是很多,比如说今年海南和宁夏的,这道题变成一个超难题,难度是0.096,不到10%学生做对,给的题目就是给了,这是老师所常说的平移以后的对钩函数。曲线f(x)在点2,f(x)的切线方程式y=3,第一个问题求f(x)解析式,第二个问题证明曲线的图象是一个中心对称的图形,然后求对称中心,第三个小问题就是曲线任意点的切线和两条直线,一个是X=1,还有一个就是对角线y=x,围成一个三角形,证明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一个定值,按说这个提示是一个属于一个常规的题目,第一你得把这个解析式求出来,求出来之后,判断中心对称可以用向量的方法平移判断,也可以直接用中心对称的(条件)来进行证明。然后找出来以后,切线方程知道了,这三角形的面积就好办了,来证明它是一个定值,所以这种题目我觉得不是特别新颖的那种,特别怪的题目,都是大家的常规题,为什么考得不好呢?那么可能原因首先就是这个里面渗透很多数学思想,比如说刚才求这个解析式的时候,它的条件就是f(2)的切线给你了,等于给了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就需要待定通过两个方程,解决的是两个参数的问题,就把f(x)定下来了。

王尚志:第一问应该是最常规的办法,就是拿两个条件确定两个参数,这个方程就定了。张饴慈:所以就是一个模型函数然后要确定系数,这是非常典型的模型和确定系数的关系。

薛文叙:而且确定之后,函数也挺简单了,变成F加上X减一分之一,刚才你说平移以后的对钩函数,对对钩函数很熟悉,一平移对称中心很容易就找到了,进行验证就可以了。所以说第二问其实应该也可以的。

那么第三问就是来证明这个问题,我觉得关键就在于待定系数法,第一个小问题解决了后面的问题,就奠定了基础。王尚志:实际上最关键的是第一步,你把这个确定了,然后你又熟悉对钩函数,其他的事情应该都是在通性通法以内应该解决的问题,有 时候 老师平常题目做得太多,太复杂,反而对这些通性的问题没有了办法。

张思明:其实老师在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当,老师在思考问题的,首先要找巧的方法,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没有效率,其实还要想最本质的方法,你老想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怎么弄出来,学生效率也没有,抓不住大的东西。

张饴慈:另外这种题目,你看着很长很长,实际上你要做起来,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每一步做,你就觉得不是一个很难的题目。一开始就是一个待定系数法,就是一个确定模型,模型解决函数一出来,第二个问题再看,又变成一个不太难的。就是怎么来做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抓最基本的东西。薛文叙:比如说这个概率题,江苏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绝对值,都不大于2的点构成一个区域。然后E是到原点距离不大于一的点构成的区域,D是绝对值不大于二的点构成的区域,随便向D随机投一个点,落入E中的概率。张饴慈:实际上模型是几何(概写),然后你只要把这个区域定出来。

张思明:我觉得语言的转化要求比较高,学生表达不太熟悉,用距离来描述这个区域。

王尚志:但是这一个判断,首先这是几何概型,我就求大面积,然后求小面积,至少我这个面积是对的。然后我看我求出大面积,我就得分了,然后求出小面积,我也得分了,再一比就是满分了。所以这是一个典型模型的判断,求解的一个题目。

薛文叙:那么比较困难一点的题目,就是比较大的题目,像解析几何里其实待定系数法是最突出的,因为(圆锥)曲线这个模型基本上就定了,尤其是平移和旋转这一部分减弱了,基本上都是标准位置上的圆锥曲线的,所以这个待定系数法使用得更多频繁。像今年海南第20题,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这样的题目难,这个题变成0.173,也是一个很难的题目。直角坐标系有(37:33),左右焦点F1,F2,F2也是抛物线,的焦点,就是椭圆的F2焦点和抛物线是共交点。那么点M是C1和C2在第一象限相交的那个焦点,然后点M到F2,到焦点距离是三分之五,第一小问求C1方程。第二小问有一个M点满足的是 直线l平行于MN,和C1交于AB两点,和椭圆交于AB两点,那么OA和OB数量的积是零的话,求这条直线的方程。所以实际上给两个模型,一个是直线,一个是椭圆,首先把椭圆求出来之后,椭圆和这条直线相交,利用这样的性质来求这条直线的方程。那么基本的方法就是待定系数,但是能不能待定好,也就是怎么从已知条件发觉等量关系,然后列出相应的关于A和B的方程,然后把参数找出来。第二个问题把这直线中的两个参数又找到,所以这样的问题学生把握起来就比较难,原因在什么? 王尚志:我想除了待定系数在处理这个题要画画图,你要知道你要求的那个直线大概在哪,需要确定那个东西的意义是什么?可能会给你提供很多的思路去找到求解的办法。有时候我们也不能说待定系数就是变成代数的运算去做,因为这是解几何题,解几何题必须要画图,一画图会提供很多的想法,比如说第一象限的点,类似这些你脑子有一些印象,你可以提供你很多横本变形的方向。

张饴慈:我个人有一个不一定很对的想法,我觉得现在最后的题目,基本上待定系数,就是靠直线列几个方程,但是这个方程一般可能比较多,有时候三个,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有时候是二次的,有时候甚至要有一些比较好的技巧,如果硬靠这种联立解方程的方法,它就会比较难。我倒觉得难度在这方面做,不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只是在解这个方程的难度不一定做得很好,但是基本思想一定要弄清楚。所以我发现很多孩子做这种题目,方程全部列出来的,基本思路都是对的,但是最后做不下去,解不出来,我觉得倒不一定要在这方面难为学生,考这个东西就没有太大的意思,当然我这个想法不一定对。

薛文叙:对运算能力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王尚志:我想这个待定系数作为一个方法,依托是对于模型的理解,因此老师在准备高考的时候,或者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强化模型的思想,所以我们在高中学的模型没有太多,比如函数的模型,简单的幂函数没有几个,Y=X,Y=KX,Y=KX+B,Y=X次方,Y等于AX次方加BX加C,Y等于X分之一,Y等于X分之K,然后再难一点就是Y等于X加X分之一的拓展。然后还有Y等于X三方,Y等于X二分之一方,也就是这些,然后指数,对数,三角函数,还有一些简单的分段函数,至少你要有分数函数的意识,我想这是函数的模型。当然还有离散函数,就是等差等比这种模型,你仔细想,概率刚才我们说了,四个基本模型,模型并不是那么太多了,我们至少要让学生把这些基本模型,以及这些基本模型能处理问题的范围解清楚,这个是掌握待定系数最基本的东西。

张思明:首先要判断模型的特征,由哪些东西来决定的,这个教学中要讲清楚。

王尚志:第一是有哪些模型,第二谁来决定这些模型,基本的参数是什么,这些模型能解决哪些问题,这是最基本的东西。那么再处理我们的问题可能会好一些。张思明:其他的通性通法也举一些例子。

薛文叙:下面就举一个中间变量替换我们举几个例子。一个是今年山东文科的第15题,是填空题,已知,那么求 所对应函数值。那么这一道没有给f(x),给的是复合函数,所以必须得首先用换元法,同学都很熟悉的,首先就设一个,然后转化一下,把f(x)就找出来了,找出f(x)以后,就数列就把对数的和,就变成了指数的积,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等差数列求和,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所以关键就在于,换元能不能把函数的关系搞清楚了。

张饴慈:实际上中间变量,实际上我们知道了一个映射,比如说,还有一个f(x),我知道他们合成的结果,„,其实这道题目很快把这个函数找出来。

王尚志:我想一定不是抽象的数据,一定要拿具体的东西,你要养一个意识,我看这个具体函数,我怎么来看待它。有时候一定要把最抽象的讲清楚,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养成比较敏锐的看法,对这一类问题我觉得是比较好的。

薛文叙:比如说山东第12题,也是文科,有一个函数,是一个复合函数,把指数和对数复合起来了,给出a大于0,不等于1,图象如图所示,找出A和B之间所满足的关系。要看图说话,别把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结合起来来考虑,但是在考虑之后同学必须得明确,实际上是一个对数函数模型,只不过对数函数里面的自变量是一个复合函数,所以你得有换元的思想,把 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见得非得写出来,但是得有这种想法,然后看成一个整体结合对数函数的图象就考虑了。这个对数告诉你,0的时候函数只是在负1和0之间,那么你就得知道,对数值什么时候在0和负1之间,这个函数是增函数么对数比到底是什么情况,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换元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体现,考察的时候其实考察这种方法。

张思明:当然还有一些例子也可以说明,像配方,老师在高考题中比较容易发现这个,因为老师们对这些方案比较熟悉。是不是我们请 薛文叙 老师再为我们介绍一下,就是结合高考题对于我们日常教学里面,怎么来通过关系把高考题反映在日常教学中,怎么来解决好像刚才抓通性通法,处理好过渡,怎么把日常的复习效率提高,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这样的建议和思考?

薛文叙:其实高考题很多时候关键是在你平常的基础,因为数学实际上是累积过程,光靠高三那一年复习,突击一下,大量的作题不能解决问题,是平常对数学的理解,尤其现在的高考越出越科学,是站在学科整体度高度上,考察同学对数学的理解,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刚才我们说的模型,比如说高考题中,我们举一个例子,长方体模型在刚一开始学几何的时候,我们特别强调亿建立这个模型,那么这个模型究竟在高考中能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可以举几个例子来看。

第一个例子就是海南宁夏这一道题,难度变成0.214,也是一个难题。就是就是一个几何体中的一条棱长是,在正视图中它的投影是 线段,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中,投影长分别是A和B,来求A+B的最大值,同学们想象不出来这个图是什么样的。如果同学脑子里长方体模型的思想,把这条线放在长方体中。张思明:把它浓缩到这里面,想象长方体,这个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

薛文叙:一放这个图里面,一下子就可以建立起来关于A和B长方体对角线之间的关系,那就很容易解决了。但是能不能有意识地去做,觉得刚开始几何的学习要很好的建立起来。

再举第二个例子,模型的判断线面位置关系,这是高考经常考的一种题目,其实今年也有很多题,我拿了一个稍微觉得比较难一点的题目,给了三个平面α、β、,给了两条不同的直线,M和N,给了四个命题判断真假。比如说有一个命题,M垂直于β,M平行于α,α垂直于β对不对,α垂直于,然后α又垂直于β,β垂直于,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如果同学把定理记住了,然后去想,可能也想象得出来。但是考场上就是一个长方体模型,你都不用画,眼睛观察观察,然后想一想,结合这个模型,我们把这个四个模型图画出来以后,每一个题都在长方形,每一个问题都在长方体中找到,如果命题是错的,我们就可以找到反例,如果这个命题正确的,我们就可以进行证明,或者我们就很容易判断出来,所以这种模型判断线面,位置关系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模型。

张饴慈:像长方体这样的模型,实际上是向量的思想,就是三个最基本向量基本定理,把这个问题用长方体这个模型来表示,我觉得不仅是通性通法,而且在几何上是一个非常直观,非常好的一个模型,是空间认识位置关系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有意识地把我们的问题转化成长方体的模型,用长方体来表述,这就是一个在教育中要非常重视的问题。很多老师总结了,这个很简单,做一些难题,最基本的东西没有把握住,我觉得不仅对高考是一个损失,而且对整个学生对几何的认识都是一个损失。

王尚志: 薛文叙 老师还有一篇文章将来要系统地介绍一下,因为我们在处理几何问题,还不仅仅是几何问题中,我们不断用到长方体的模型。实际上我们在强化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长方体就是直角坐标系的一个具体模型,我觉得这个是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地强化,所以从必修2,讲立体几何初步的时候,长方体应该成为认识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基本模型,反复强调,让学生脑子里印住这个长方体,不断地进行这样的转换,我想在处理像高考题这一类的问题,应该会给大家提供非常好的帮助。张饴慈:而且既使将来念高等数学,基的作用是一个最根本的东西,有时候不只是三个基,或者更多,这是一个核心的概念问题,像这样的问题都是非常非常基本,表面上看很容易,但是我们一定把它重视,一定要把它学得特别好。

薛文叙:我这里有一个题正好说明这个问题,就是全国乙卷第16题,难度是0.075,就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三个正方形有一个公共边,公共边是A和B,二面角的余弦值是三分之根号三,M和N分别是两个四边形的里面和一个边,还有三角形的一个边上的两个中点,来求EM和AN所成角的余弦值,这个题这么难,原因在哪?其实同学把图画出来以后,如果用综合几何的办法画出来,实际是一个四棱锥,只不过四棱锥那一面没有画,如果都画清楚了以后,就很容易看出来。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正四棱锥,这正四棱锥,问题是在正四棱锥里面,相交的侧面上两条直线是一面直线,这两条一面直线去找他们的成角,去做平行线,用综合几何办法去做,就找不着,做不出来,所以很多同学都用这个办法,就解不了,就变成一个难题。

但是如果你要体会是长方体模型的话,其实我以这个高为Z轴,建立起空间坐标系之后,长方体非常熟悉,这个里面各个点的坐标很容易找出来,棱椎的顶点坐标也非常容易找,那中点的坐标一下子就算出来了,通过运算,这个运算也比解析几何的运算能力要求低多了。所以算出来,如果同学理会那个模型体会空间向量的重要性,那么这道题绝不会得这么低的分数,可能跟我们平常这方面的关注,和我们教学中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我们理解情况都有关系。

王尚志: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用了这么一个例子,就是长方体作为模型,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怎么关注,所以我想高考和日常教学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积累,才有可能使得长方体变成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一个基本模型。如果你想只是靠题目完全这件事情,我觉得是有困难的。张饴慈:所以我想我们日常教学里,对一些数学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思想,看似简单,但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要一定要扎得非常非常实,而不是靠大量做片子,不停做作题的方法来弄高考。

薛文叙:我们就要注意有些东西减了,比如说反函数,如果看全国高考题,很多省把反函数作为一个难题来考,或者是经常都出,但是新课标里面一个都没有,所以我们教学里面要关注这些。

张思明:要关注标准,要关注变化,这个也是挺重要的。过去的热点不一定新课程的热点,还有一些新增加的内容,我觉得也应该特别关注。

薛文叙:还有算法,框图,这些我想不是复习能解决,得平常教学的时候,让同学明白这个框图的来龙去脉,然后把它搞清楚,可能就好一些。

张思明:也是有老师在对框图的认识,比如说我们要强调框图要真的走,这个老师觉得就不重要,要理解框图,要学会脑子走模拟的过程。

薛文叙:另外我想,还有一个教学应该重视概念教学,其实概念清楚不清楚,对同学数学的理解非常重要。我们举一个例子,像今年天津的高考题,A大于E,常数C使得任意的B区间A到 2A,都有Y属于B区间A到A方,满足方程以A为底X对数,加上以A为底Y的对数等于X,求A的取值的结合是什么? 第一得明白函数的定义和值域,其实这个方程很多同学满意把它画出来,实际上这个方程体现出X和Y满足反比例关系,就是Y等于X分之A的C次幂,这个概念得清楚,这个函数是一个解函数,那么函数定义在A到 2A 之间的时候,函数值是在A到A方之间,应该A对应的是A方,然后 2A 对应是A,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关于A和C的一个方程。而且这个等量关系的分析,等于你对概念的理解,所以我们平常教学的时候,我觉得高中数学教学还是应该重视概念的教学。

张思明:我们的分析举了很多例子,当然这个分析我想每个老师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从这个分析中看到 薛文叙 老师给我们提供高考题,提供了一个很强的信息,也就是在我们这个分析我们不是仅仅从一道一道具体高考题怎么做去入手,而是往回拉,为了做好这个高考题,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为了把平常教学做好,从高考题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思考,那么这个我们也希望这个讲里面最重要的东西。

那么作为整体的考虑,怎么样把这个日常教学和高考的联系考虑清楚,我想要通过更多老师的参与和校本教研来做这个事情。王 老师对日常教学和高考,您给老师们提点什么样的建议?

王尚志:其实刚才 薛文叙 老师都提到了,我们强调这么几点,大家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强化的东西,也是我们在接触老师过程中感觉到有点不足的地方,其实也不复杂,第一个就是概念教学,我们老师在听了很多课,老师常常不太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更重视作题,我们叫题型教学,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课,概念用10分钟左右的时候讲完了,然后下面大量的练习,比如说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很多课堂教学大部分都在正题,那么什么是单调性,怎么理解单调性,单调性和其他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是什么,可能没有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所以第一件事我们想提醒老师是重视概念的教学。

我们在大学 和 老师讨论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学生改变的第一个习惯,就是学会阅读概念,理解数学问题,而不能仅仅靠作题来学习数学,这是第一个建议。第二个建议也是我们反复强调的通性通法,所谓通性通法,我觉得就是那些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要反复地让学生理解,不仅理解方法层面,技术层面,而且还要理解为什么这些东西是我们要关注的东西,比如说刚才我们强调的待定系数的方法,中间变量替换的方法,叫什么大家可以参考,还有消元和配方方法。

我想第三件事,就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把几何和代数结合起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数形结合,在讨论几何问题的时候要画图,在讨论代数的问题,可能画图,在讨论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我们要把这两者之间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好一些。所以值得关注的东西还很多,我们仅仅是强调了几个 方面供 老师来参考。

教师日常口头评价的激励和教育功能 第3篇

关键词:赞生之长;微笑批评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202-01

引言

在课程改革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中,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于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多地使用了赞美式的口头评价,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那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是否只能用这种赞美的方式?如果总是这样做,将来学生是不是经不起一点儿批评和挫折?我认为,教师在实施日常口头评价时,应以表扬、赞美为主,但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的批评也不可少。

一、赞生之长,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1、赞美学生的积极意义

赞美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课内课外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作出正确的评价,并经常予以赞美,师生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和谐的气氛,建立积极的亲近的关系,从而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适宜的赞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的正面引导、奖励与赞美能激发学生正确的动机并强化这样的动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一年级写字课上,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不停地赞美,就可使学生形成按正确姿势书写的良好习惯。

赞美能增强小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对学生取得的小小的成绩加以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使其自我感觉良好,激发继续尝试的兴趣和探索的熱情及保持优点的自信心。

2、赞美学生的艺术

辨明是非、正确引导。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赞美时要面向全体,辨明是非。其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其赞美要更慷慨一些,要通过赞美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其二,赞美要以事实为依据。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之点,点滴进步予以赞美,正面引导学生上进。

赞美要及时。教师给予学生及时、适当的赞美,能对学生产生及时强化的作用。

赞美要做到恰如其分,针对性要强。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以“你最棒”类似的赞美显然不够恰当,而应当赞美得更具体一点,如“你这个发言真精彩”。这样可激发学生对高质量的发言的持续追求。

当众赞美,忌夸大其词。小学生在接受赞美时,极希望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认可,由此强化受赞美的情绪体验,提高自身的群体地位和群体影响力。

总之,在日常的评价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赞美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充分发挥口头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做错事、说错话或有种种不良习惯产生。除了教师的正面引导外,必须的批评教育也是不可少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那些传统的如挖苦、告状、预言、比较等粗暴的批评方式我总是避之又避。批评学生时我总是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让学生们心悦诚服。

批评要灌注情感。课堂上,一位学生将送上来的写字作业的字写错了两个。我惋惜地对他说:“老师很想奖给你星星,可你写字的时候不小心,写错了两个字,你能自己检查出错在哪里吗?”这种满含期待的批评,学生是乐意接受的。

寓贬于褒的批评。小学生特别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课堂上他们注意力分散,不注意听课,教师可通过表扬好的使精力不集中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改正错误。如一位自尊心很强的同学上课又搞小动作了,我没有指名批评他,到把另外一位认真听讲,始终不搞小动作的同学表扬了一番,搞小动作的同学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真听起课来。

建议性的批评。学生是幼稚的,常在主动学习和做好事时犯错误。对于这种由于想得不周到,顾此失彼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否定、讥笑。教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时,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要批评,先表扬。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更不例外。在批评学生前先表扬他,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但看到了他的缺点,也看到了他的成绩。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缺点,收到很好的效果。

暗示性的批评。课堂上教师教育学生,一个眼神,一个暗示,一个点拨,或者走过去摸摸它的头,照样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日常教学评价 第4篇

(一) 当前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

案例1:教师只讲评优秀作品, 被选的个别幼儿高兴, 大部分幼儿失落且不知所措。

一次绘画活动中, 李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李老师从班里小朋友的作品中挑出几幅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作品, 针对其色彩、造型、构图进行了详细讲评。作品被选上的幼儿非常高兴, 作品没有被选上的幼儿则非常失落, 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画得不好。

案例2:举手的个别幼儿讲解作品, 大部分幼儿或失落, 抑或无缘参与评价。

一次绘画活动中, 钱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钱老师先把幼儿的画作贴到活动室前面的展板上, 然后请举手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钱老师只请了三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 没有请到的幼儿有些失落, 没有举手的幼儿则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案例3:幼儿逐一讲评作品, 只专注自己的作品, 浪费了大部分时间。

一次绘画活动中, 张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她先把幼儿的画作全部贴到了活动室前面的展板上, 然后让幼儿按照作品的顺序逐一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再加上教师给予幼儿一些简单的点评, 这一过程花费较多的时间。幼儿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比较专注, 但在听别人介绍时大多注意力转移, 与同伴说话或做其他事情。

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 评价环节不可或缺, 却大同小异, 教师大多采用以上三个案例中的组织形式, 随意组织评价环节。但是组织评价环节在整个绘画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 不可或缺。

(二) 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环节是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项不断地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教学价值的环节。有效组织评价环节能帮助教师总结教学活动经验、提高专业教学技能, 而且通过有效的评价能捕捉到幼儿的个性和闪光点, 促其健康发展。

一方面, 它有利于提高艺术教育的完整性。有效组织评价环节, 可以帮助幼儿充分了解自身及同伴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 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获得必要的绘画技巧, 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同时, 有效组织评价环节, 将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兼顾各个层次的学习情况, 这有利于幼儿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 提高幼儿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提高艺术教育的完整性。另一方面, 它有利于调控教学进程, 提升教学价值。有效组织评价环节, 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创作构思与构图, 进而明确是否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 有利于帮助教师认识到设计、组织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的不足, 促使教师根据评价环节的组织结果对自己的教育活动方案、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等做出调整和改善, 提高幼儿美术教育效率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 小结。

通过上文的案例和意义分析, 我们发现了绘画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 评价环节是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时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 很多教师随意组织评价活动。另一方面, 评价环节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它不但可以引导师生充分交流分享, 丰富知识, 提升经验, 还可以引导幼儿针对自己的不足展开思考, 为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打好基础, 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么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组织评价环节呢?这个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的思路框架

(一) 研究指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 调整和改进工作, 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 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三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课程的发展。本研究以绘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作为研究指向。

(二)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换句话说, 主要探讨如下三个重要问题:

1. 当前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如何?

2. 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3. 如何开展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以上三个问题环环相扣, 紧密相关, 为了组织和探讨有效的评价环节, 必须对现状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

(三) 研究思路。

为此, 本课题调查小组首先通过查阅文献、随堂笔录、随堂录像、教师访谈和专家咨询等形式大量收集大班日常绘画教学评价环节组织案例 (详见表1) 。

其次, 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类、分块和分析, 指出“病例”案例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对策 (详见表2) 。

再次, 课题小组对案例中的任课教师进行录音访谈和交流, 探讨其环节组织的有效性;与高校和教育部门的资深教授和专家教师进行电话采访和当面访谈, 了解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最后, 尝试总结有效策略并进行实践调整。尝试总结绘画教学评价环节的有效策略, 并在平行班实施、比较与调整。

(说明:1.由于案例内容涉及幼儿园及任课教师, 为了保护隐私, 幼儿园仅取拼音首字母, 人名留姓取名字首字母。2.上表左边一栏为笔者去所在区的其他幼儿园听课的数据, 右边一栏为笔者所在幼儿园听课的数据。)

三、大班绘画教学活动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和策略

通过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析后, 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评价环节过于随意, 草率组织, 效率较低, 诸多方面存在不足。 (见表2)

基于大班绘画教学活动的评价现状, 做到有效组织绘画教学中的评价环节, 应关注评价目标和内容、评价时间、评价方法和评价对象, 采用针对性评价、适时评价、分类评价、关注全体等策略, 提高评价环节组织的有效性。

(一) 针对性评价策略:目标为先, 基于明确目标进行评价。

在具体评价的组织过程中, 教师往往只是泛泛提问, 用“好不好?好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提问。让幼儿从头到尾介绍整张画, 幼儿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 可能一会儿说东, 一会儿道西。同时, 这也会影响其他幼儿的倾听。

因此, 每次绘画活动时, 教师可以预设2—3个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讲评时则组织幼儿围绕这几个目标进行绘画。

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组织幼儿围绕具体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交流。这样, 幼儿交流的目的性很明确, 既节省了时间, 又使交流的问题比较聚焦。

(二) 适时评价策略: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采用结果评价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进行评价。然而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往往会出现评价所需时间不够、评价只涉及部分幼儿作品等缺点。

对于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 我们不应将其理解为仅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活动环节。要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可以和教学活动中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 灵活运用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

在幼儿的操作实践中, 教师如果已经发现幼儿作品中存在的不足, 等到幼儿绘画环节结束时再进行评价, 那么幼儿的作品已经完成, 对幼儿绘画能力的提高、活动目标的达成无益处。指导是评价的基础, 评价是指导的深化和升华, 二者密不可分。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将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评价与指导环节结合起来, 提高幼儿在绘画实践中的学习效率。

(三) 分类评价策略:幼儿作品分类呈现, 具体评价。

无论是什么美术活动, 幼儿创作的作品很可能是各种各样的, 即便画的是同一物体, 幼儿的表现方法也可能不同。我们可以把内容雷同的画作放在一起展示以便幼儿观察, 并利于幼儿发现作品间的异同。根据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可以根据画面内容、构图、构思、绘画语意和色彩等方面将作品分类展示, 再组织幼儿进行评价。

分类评价幼儿作品, 便于幼儿通过观察、比较, 发现作品间的异同。同时, 分类评价的形式使班级幼儿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明确自己在表现方式上的优点及值得改进的地方,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获得必要的绘画技巧, 促进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

(四) 参与性评价策略:评价环节应面向全体。

在组织幼儿开展评价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时常发现, 有的幼儿内向, 在评价环节保持沉默, 不敢表现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有的幼儿外向, 高高举起小手, 一旦说起来就滔滔不绝。

评价环节应面向全体, 不应变成个别幼儿的舞台。面对胆小不敢表现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的幼儿, 教师可发现其作品中的亮点, 采用支持、提问、引导等方式,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面对滔滔不绝的幼儿, 教师则要巧妙地加以引导, 如“你讲得很好。现在请让其他小朋友也介绍介绍好吗?”既要保护他的积极性, 又要引导他集中注意力, 学会倾听别人的介绍。

四、“四位一体”评价策略在大班日常绘画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收获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 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评价组织得好, 可引导幼儿充分交流分享, 互相观摩、学习, 在交流中学会评价;可加深幼儿对绘画对象的感知、理解;可引导幼儿针对自己的不足展开思考, 为下一次、下一阶段的活动打好基础。

(一) 针对性评价———使幼儿更好地感受美。

究竟什么是美呢?大班幼儿尽管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然而在对事物的逻辑判断能力上还有一些欠缺, 因此在评价作品时, 时常带着很大的随意性, 并不能很好地感受同伴作品中的美。针对性评价策略倡导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每一幅作品, 更好地感受同伴作品中的美。

(二) 适时评价———使幼儿更好地表现美。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 绘画是儿童表现自我的一种美妙方式, 但是偶尔孩子们也会遇到表现上的困难。适时评价策略倡导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绘画实践中的困难, 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表现自己所感悟到的美。

(三) 分类评价———使幼儿更好地体验美。

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一个知音, 也不例外。分类评价策略倡导使幼儿的作品都能得到艺术化的呈现, 满足他们渴望被理解与关注的心。按照创作内容和表现方式的不同, 分类呈现幼儿的作品, 幼儿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类欣赏, 体验同伴作品中的美, 讲述自己所体验到的美。

(四) 参与性评价———使幼儿更好地享受美。

如果说绘画教学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的话, 那么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如此重要的评价环节, 当然不应该是个别孩子的舞台。参与性评价策略倡导关注评价活动中的每一名幼儿, 给予他们享受完整的艺术教育的机会, 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美。既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 更能促进同伴间的共同成长, 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发展。

五、研究的思考与后续研究

虽然本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但是调查的样本还是太少, 涉及的只是一个区的部分幼儿园;由于幼儿具有独特性, 在同一班级重复课程内容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此, 在后续研究中, 一方面可以设计《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组织现状》调查问卷, 在各大区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中发放, 调研当前评价环节的组织形式与所采用的策略, 进一步拓宽研究的思路。

另一方面, 在年级组教研活动中, 实施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靶子课”活动, 尝试“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等形式, 深入探讨幼儿园大班日常绘画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9.

[2]陈小香.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评价的新思考.学前课程, 2009 (9) :44-45.

[3]彭兵, 刘秀华.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学前教育研究, 2008, (1) :42-44.

[4]李慰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7.

[5]林琳, 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修订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1.

日常教学思考 第5篇

“一切都要站到理性的审判台前来,或者辩明自身存在的理由,或者放弃自身的存在。”这话出至哪位哲人之口已记不清,但黑格尔那句兼具唯心与唯物的名言:“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合理的必然存在”,却怎么也忘不了。因用其教学,有许多东西颇值思考。

思考之一:教学对象。别小看这个问题,就在师圣孔孟眼里,这问题也未见得搞清。中国传统的学生观是:“师为上,生为下;师为主,生为仆;师为尊,生为卑。”这“存在”有“理由”吗?“合理”吗?现代教育的回答只会否定。可它居然延续了几千年,至今幽灵不散。何以故?封建礼教使然!该学生观忽视了人的属性,仅将学生视为一个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千百年来的“师道尊严”与“填鸭式”教学便由此而生,其教何其昧,其学何其苦!由于教育对象的错位,教学方式也就免不了生硬刻板,死记硬背自当大行其道。为辩明其“存在理由”,“学而优则仕”等伦理应运而生。我们教学改革喊了这么多年,其所以收效甚微,是否有这方面的律条暗中作祟?看来要想改革教学,首先得为教育对象“正名”! 学生到底是什么呢?现代教育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1.学生是人;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完整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据此我们可对教育对象下定义: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形态、存在普遍差异、处于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以学习为主的人。此乃现代教育对学生本质的透视与诠释。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教学改革为什么必须立足于“素质教育”?旧教育体系为什么必须“放弃自身的存在”?!

思考之二:课程改革。有了上述学生定义,在“理性审判台”前,课程改革便有了“存在理由”,核心是“树立新理念”。课程“新理念”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强化以人为本,2000年后美国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教育战略。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只能是学生,无论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或是启发诱导、背读讲用,概莫能外。2、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提倡个性化学习,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幅生动画卷。不妨给学生一些权力,让其去巡视管理;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其去施展才艺;给学生一道难题,让其去思索处置;给孩子一片空间,让其去探究寻觅。从而使马克思说的“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得以体现。3、注重实践,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并主动为这种“联系”铺路架桥。值得关注的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特别提出,教育应服务于“四个学会”,即,a. 学会认知;b. 学会做事;c. 学会共同生活,d. 学会生存。足见务虚务实密不可分,因为教育必须回归现实生活,联系实际已成必开课程。

思考之三:学生价值。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态度往往取决于怎么看待学生。是热心或是冷淡?是爱抚或是厌恶?是训斥或是诱导?是激励或是摒弃?会使教育效果大不一样。教师良好的心态萌于正确的学生观。所谓“学生观”可从四个方面解读:一是整体观。现代教育是“大教育”,大至一国内外,小至一家表里,教师与班級,个人与群体,都可视为同一环境、同一纽带、同一整体。同住地球村的人要有大教育的远见。不要人为地把学生从整体中割裂开来。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应得到全面发展。如是,教育便还原了平等、博爱性,师生间便不会再有厚此薄彼、亲疏远近的事情发生。二是差异观。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颗内心都埋有与生俱来的宝藏,问题在于你有无伯乐的慧眼,问题在于你是否善于挖掘。万不可对“差生”中断自己的付出,万不可让人心的“宝藏”隐匿一生!三是主体观。由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三要件构成的主体观,蕴含着下列语熟能详的教育经典:学生想做的事由其自己决定;让学生动手去做,不要依赖别人;自己选择的路,再险也要攀登;跌倒再爬起来,继续探索前进。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观,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与此同时,每个学生也才能在原来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

思考之四: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目标,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伴随“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推行,文盲一词已不再单指无文化者,而将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知识技能的人也列入其内。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分为学会自理与人格发展两个层面,而愿学、乐学、会学、自省、顿悟则是自主学习的体现。“填鸭式”的教学之所以注定失败,是因为它缺乏学生自主参与。有道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自主学习还需合作学习作补充。这种补充,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全面提高学生学绩和改善班级群体气氛为目标,最终确保良好心理品质和个人技能的形成。再就是探究学习,它主要通过发现问题、实践操作、体验感悟、互动交流等认知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只有潜心钻研,才能发现问题;只有质疑释惑,知识才会长进。传统教育讲究答案的唯一性,正因是“唯一”就不允许质询怀疑,评判自然也就只能恪守同一“尺度”,就像孔一己固守“茴”字的三种写法一样,要得传统满分除非死记硬背!注入式的教学封杀了学生思维空间,传统教育使学习方式变得刻板单一,其结果只能使学生产生厌恶和恐惧。

日常教学评价 第6篇

安全评价方法不仅用于系统生产的安全性分析,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也可以灵活运用安全评价方法,帮助我们优化生产管理,寻找事故隐患,有针对性的培训员工,从而减少生产事故,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

下面以我们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运用HAZOP(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法)为例,说说安全评价方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的工作。

1 HAZOP安全分析方法

1.1 什么是HAZOP

目前国内一般对定义为由有经验的跨专业的专家组成的小组,对在设计范围内检查工艺装置和公用设施流程路线中工艺参数以及操作控制可能出现的偏差,共同针对这些偏差找出原因,分析后果,并共同讨论提出对策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际上50%~60%的HAZOP建议不是安全环境问题,而是产品质量和工厂可靠性的问题。

HAZOP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任何偏离预先设定的操作条件值的现象都可能引起危险,最终导致事故和损失。HAZOP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基本指导思想指导下运用英国化学工业协会(CIA)推荐的七个引导词(Guide words)在模拟试运行中引导操作偏离预先设定的操作条件即形成偏差,诱发危险的形式(见表1)。

1.2 HAZOP方法的基本程序

1)组建HAZOP专家小组。专家小组成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广泛的知识,具体组成如下:组长/主持人、项目经理、工艺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材料、仪表、电气、机械等专业)、生产操作专家、秘书。2)相关数据资料收集。HAZOP需要的资料主要有:PFD(工艺原则流程图)、P&ID(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U&ID(公用工程管道和仪表流程图)、设备平面布置图、材料规格书和选材表、设备规格表和设备单线图、工程设计基础、工艺叙述、工艺安全性描述等等。3)划分工艺流程。由专家小组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将工艺设计分解成若干个工作过程。这种分解既要符合工艺目的、方便HAZOP讨论,又要确保工艺装置、公用设施、其他服务设施的每一部分、每一方面都要覆盖到,不被遗漏。4)整理研究结果。对讨论提出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进行综合,由组长做出结论,并最终签署形成研究结论。

1.3 HAZOP的优缺点

优点:能对工艺设计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能对生产操作人员的操作错误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措施防范;可以发现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使设计和操作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装置的性能,充实了生产操作规程,提高操作人员的培训质量。

缺点:运用的人力、物力、耗费时间较多。其结果依赖于所审查的图纸及资料的准确性,并要求专家小组成员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保证讨论会的气氛和质量。

2 HAZOP在矿山行业应用探讨

2.1 预先性分析研究

例如:决定要开掘一条探矿坑道,技术部门根据各种相关资料做出工程施工计划。安全管理部门(或项目管理部门)召集施工计划制定代表、地质技术人员、采矿技术人员、电气支持部门代表、现场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代表等,利用HAZOP方法对工程施工计划进行讨论。根据HAZOP的引导词,在讨论会上,地质技术人员、采矿技术人员、电气支持部门代表、现场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代表等分别针对施工计划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施工计划制定代表进行讨论。

通过这个讨论会制定施工计划的部门完善施工计划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现场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更清楚自己的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这样,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开工前就可以暴露出来。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完善施工计划,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2.2 对现有工程、系统进行安全评价

例如:对一个正在生产的选矿系统进行现状安全评价。安全管理部门召集生产系统设计者代表、生产管理者代表、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代表等,运用HAZOP方法对生产系统现状进行安全评价。在讨论会上,生产系统设计者代表首先介绍该生产系统设计生产能力是多少,现在的生产能力是多少。生产管理者代表、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代表等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方面对生产系统提出问题,以及对生产系统改进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生产系统设计者可以有的放矢的修改系统设计,生产系统能够花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限度的完善,从而达到甚至超过设计生产能力。同时可以修改一些在实际生产中会隐藏安全隐患的部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完善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有针对性的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利用HAZOP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发现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找出系统不合理的部分,对系统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

3 结语

HAZOP分析方法的指导思想和运行思路决定了它不仅适用于化工等有流程作业的行业,同样也能适用于矿山行业。对于矿山行业来说,采用HAZOP分析方法,不需要重新培训工作人员,也不需要从外面请很多相关的专家。矿山行业自己有很多专家,这些专家都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只要给他们一个氛围和场地,加上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借鉴HAZOP分析方法的引导词进行讨论,可以充分的暴露生产系统的不足和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讨论结果对这些不足和安全隐患进行有的放矢的改进。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充实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现场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对生产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清晰的了解,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明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从这些方面来看,HAZOP分析方法在矿山行业应用不仅可以找出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可以发现、暴露生产系统中的不足和缺陷。通过改进这些安全隐患和不足、缺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而且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增加产量。

综上所述,HAZOP分析方法在矿山行业应用,不仅可以产生安全效益还可以产生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文科武.HAZOP技术及其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J].炼油设计,2002(8):55-58.

[2]冉天寿.危险和操作性能研究及其在工程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杂志,2001,22(5):32-37.

[3]何琨,吴德荣,毕雄飞,等.乙烯装置公用设施的危险性与可操作性(HAZOP)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3):55-59.

[4]顾祥柏.流程危险和可靠性综合分析方法(HAZOP)[J].石油化工设计,2003,20(2):1-5.

日常教学评价 第7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 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以利调整、改进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这种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同时进行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内容、实施和效果的评价, 二是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观察与评估。对教育活动的评价, 其主要目的是改进教育和课程,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和优化幼儿的发展和学习。因此, 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育中观察幼儿, 还要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 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只有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实质意义。

教师的反思性自我评价, 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计划和教育行为的价值判断和分析。这种价值判断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和原则标准, 以及通过对幼儿反应的观察, 在了解教育活动效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只有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通过评价和分析, 不断地反思和调整, 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 更好地积累成功经验和吸取教训, 使教育活动更具教育性、适宜性和有效性。除了教师的自我评价之外, 幼儿园组织的教师的相互评价和集体讨论, 也有助于达到调整和改进教育活动的目的。

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持续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不断地纳入自我反思过程, 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是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 只有经过反思, 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因此, 现代幼儿教师学会反思性自我评价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 是其专业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

教师的反思性自我评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动机才可能坚持实施反思性自我评价, 幼儿园也可以用各种形式鼓励和考察这种反思性评价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下例举一些与教师自我反思有关的思路或问题提示, 以供参考。利用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对照自己的工作实践, 启发自己的思考和反省, 以便改进工作。经过反思性评价发现问题之后, 可以通过自我调整, 集体讨论, 相互交流启发, 寻求改进措施, 提高教育质量。

一、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的一般思路或问题

1. 对《规程》和《纲要》的理解程度如何?对主要的原则性观点是否已心中有数?还有哪些难以理解之处? (及时提出作为教师讨论会的话题, 或寻求其他帮助)

2. 对所执行的课程的理论基础, 要达到的目标, 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求与方法的熟悉程度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我是否能既准确又灵活地贯彻课程的要求?感觉哪些地方做得比以前好些, 哪些方面还是不能得心应手?哪些方面有困难需要寻求帮助?

3. 在制定教育活动计划时, 是否既考虑到本班幼儿的一般能力和兴趣, 又考虑到个体幼儿的特别需要?

4. 对班上的每个幼儿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有意识、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学习和进步?

5. 最近的教育活动中, 哪些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什么?如何进一步去做?

6. 最近的教育活动中, 哪些活动幼儿似乎不太感兴趣?为什么?如何改进?

7. 在对幼儿的发展状况作出结论之前, 我是否全面系统地收集该幼儿的情况 (如向家长、同事、幼儿了解情况, 作必要的检测或诊断等) ?

8. 是否与家长经常交流孩子的情况和听取家长的意见, 注意与家长配合进行教育?

9. 最近哪几个孩子在某方面进步较大, 如何进一步鼓励发扬?

1 0. 最近哪几个孩子在某方面显现问题, 如何进一步帮助引导?

二、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各个方面的反思问题

1. 环境和材料的提供

1) 各种活动角安排是否特点明显, 动静交替, 既利于教师观察, 又便于幼儿活动?

2) 是否有幼儿仅仅反复重复单一的活动, 或者无所事事?

3) 是否有幼儿特别抵制与其他幼儿分享玩具, 或破坏性使用玩具?

4) 是否有幼儿特别依赖成人的帮助, 或不肯参与收拾?

5) 玩教具是否放在幼儿可及的高度和位置, 便于幼儿自己取放?

6) 各种常用的物品是否放在规定的、便于取放的地方, 并有图片标示?

7) 是否有专门的展示幼儿作品的地方?幼儿是否容易看到并经常鉴赏?

8) 教室布置是否与当前教育主题相联系?环境布置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

9) 是否提供具有各种难度、各种质地的材料, 供有不同需求的幼儿使用?

10) 能否保证所有玩具物品清洁无毒?

11) 是否对教育活动所需使用的科技产品 (如电脑软件, 学习机等) 进行适宜性评估, 并指导家长和幼儿正确使用之?

2. 教育活动的计划和实施

1) 是否提供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事探究活动?

2) 新的学习经验是否建立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水平和经验的基础上?

3) 活动的难度安排是否循序渐进?

4) 活动中是否根据幼儿的反应和其他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5) 是否让幼儿充分利用感官和全身各部位的活动来获取知识经验?

6) 是否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计划和改变计划, 观察和探索事物?

7) 是否允许幼儿犯错误和提供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机会?

8) 是否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幼儿, 尊重个体幼儿的需要和选择?

9) 是否允许有足够的小组活动和自选活动时间?

10) 幼儿是否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 (如美工、表演、讲故事、建构等) 表达自己的想法?

11) 是否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12) 是否提出与教育活动有关的问题, 鼓励幼儿思考和表达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想法, 并接受各种不同的答案, 从而激励创造性思维?

13) 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是否占有合适的比例?

14) 我怎样评价幼儿的学习和进步?

15) 是否仅采用书面测验来确定幼儿的认知水平?

16) 是否通过重复练习来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

17) 是否要求全班幼儿达到同一个标准?

18) 是否不仅评价幼儿的学习结果, 而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

19) 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 还是相互竞争?

20) 对幼儿行为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正面引导, 转变注意力, 提供其他的选择和行为范式, 还是单纯地否定或批评?

21) 是否制定明确的易于幼儿理解的行为规范并在必要时向幼儿解释, 帮助他们做到自觉执行和自我控制?

3. 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反应

1) 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是否感到安全、自信、有兴趣, 对活动保持热情?

2) 幼儿能不能专注于所从事的活动, 并持续一定的时间?

3) 幼儿是否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

4) 幼儿是否乐意尝试新的活动?

5) 幼儿能不能遵循必要的规则?

6) 幼儿能不能自己产生规则?

7) 幼儿是否对别的幼儿或老师提出建议和意见?

8) 幼儿是否乐意从事日常性活动?

9) 幼儿是否愿意接受并执行维护环境的任务 (如收拾、喂小动物、给花浇水等) ?

4. 师幼互动

1) 是否每天主动跟每一位幼儿有言语性交往, 并鼓励幼儿跟老师说话?

2) 跟幼儿谈话时, 我是否蹲下, 与孩子视线等高?

3) 是否及时对幼儿的问题作出正面的回答?

4) 是否尊重每个幼儿的情感和意见, 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5) 是否坚持一贯的行为规则, 让幼儿清楚所允许的行为规范?

6) 是否鼓励幼儿合作友爱, 互交朋友, 相互关心和帮助, 并接受不同意见?

7) 是否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和冲突, 鼓励他们完成挑战性任务?

8) 是否尽量找机会与幼儿个别谈话, 或在小组里和他们交往?

9) 是否能公平地、有策略地解决幼儿的纠纷?

10) 是否注意到有些孩子不爱说话, 所以有意识地给他们发言的机会?

11) 如何对待有缺陷、有疾病, 或不利家庭的幼儿?

12) 能否建立相互信任的师幼关系, 提供机会让幼儿发泄情绪和焦虑, 对老师表达个人的需求与情感。

5. 与家长合作

1) 是否热情地与家长打招呼?

2) 是否定期向家长报告幼儿的发展情况?

3) 是否鼓励家长在家里观察孩子的情况, 并与家长交流?

4) 在学年期末, 我根据什么对幼儿的发展做出结论?

5) 是否向家长解释各种测验结果和分数的正确含义?

6) 是否定期让家长了解教育计划并寻求配合?

7) 是否经常征求并尊重家长的需求、意见与建议?

8) 是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鼓励他们发挥经验和专长, 丰富教育活动内容?

9) 家长是否愿意并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10) 家长是否主动与教师联系, 反映孩子的情况和需要?

11) 有时是否抱怨家长干扰了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活动?

12) 是否有家长提出不合理要求, 我是如何解决的?

13) 家长是否把教师视为专家, 完全依赖教师教育孩子?

14) 家长是否对家长会没有兴趣, 所以出席率不高?

6. 健康与安全

1) 是否帮助幼儿和家长克服分离时的情绪问题?

2) 是否经常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 出示孩子在园参与活动的照片等, 让家长放心?

3) 是否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和发展自我意识, 鼓励表达情绪情感?

4) 是否对幼儿进行健康安全卫生教育, 如身体各部分功能, 卫生、营养、锻炼、生病和吃药, 紧急时拨打110, 等等?

5) 是否以身作则, 在健康卫生方面做幼儿的榜样?

6) 是否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健康卫生、生活习惯等信息?

7) 是否向家长提供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 以便配合对幼儿的教育?

8) 安全起见, 是否在某些活动之前先征求家长同意?

9) 如何处理家长的抱怨、批评或建议?

10) 是否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的健康卫生设施?

7. 游戏

1) 幼儿每天是否有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

2) 每天是否安排各种类型的游戏并提供丰富的材料?

3) 是否指派幼儿的游戏内容?幼儿能否自由地选择游戏?

4) 幼儿是否愿意并能够轮流玩喜欢的游戏?

5) 有些幼儿是否总是游离于游戏, 需要老师将之拉回到游戏中去?

6) 幼儿游戏时, 我是否仅仅旁观或看管而已?

7) 幼儿游戏时, 我是否积极参与或帮助, 或对幼儿进行观察?

8) 是否每天记录每个幼儿参加了哪些游戏?

9) 幼儿游戏时, 是否表现出自发的快乐和好奇?

10) 幼儿游戏时, 是否表现出友好合作?

8. 建构活动

1) 如何利用积木等建构材料在大小、形状、质地等方面的特征启发幼儿的学习?

2) 在幼儿使用积木建构时, 是否鼓励他们说说有没有计划, 想建构什么东西?

3) 是否采用问题的方式, 激发幼儿动脑筋思考, 产生新的玩法?

4) 是否鼓励和启发幼儿用语言讨论他们的作品?

5) 是否鼓励和引导幼儿互相合作?

6) 是否利用积木学习判断和比较距离、空间及大小, 练习手眼协调?

7) 是否在建构活动中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欲望和主题?

9. 语言和阅读准备活动

1) 是否在教室里精心布置图书角, 并设法定期更换图书?

2) 幼儿是否喜欢经常到班上的图书角去?

3) 是否利用儿歌、故事等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 是否教给幼儿如何看书, 读书上的故事给他们听, 把他们说的话写下来?

5) 是否跟幼儿讨论他们看过的书或听过的故事, 并提出各种问题激发讨论?

6) 是否让幼儿在猜谜、填词、完成句子等游戏形式中学习阅读准备技能?

7) 是否在幼儿感兴趣的时候, 让他们自己“读书”和“写字”?

8) 是否总是对孩子们发明的故事和文字表示赞赏?

9) 是否采取各种方式鼓励幼儿的语言发展, 如商量鼓励, 以身作则使用正确语法、句型、礼貌用语等。

1 0. 主题活动

1) 是否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幼儿所熟悉的生活内容选择活动主题?

2) 在计划主题活动之前, 是否广泛研究和收集有关的资料?

3) 在计划主题活动时, 是否鼓励幼儿和家长的参与?

4) 在计划主题活动时, 是否考虑如何评价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过程与效果?

5) 主题活动中是否纳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个方面发展的活动内容?

6) 主题活动所需的材料是否适宜充分?

7) 教室环境和活动角的创设是否与主题密切联系?

8) 是否在主题活动中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和有关的反应?

9) 主题活动期间是否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及时调整计划?

10) 是否评价主题活动的效果以便今后的改进?

11) 最近结束的主题活动中, 哪些效果较好?哪些效果不好?为什么?

12) 作为教师, 我感觉这次的主题教育中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进步?

13) 对同一个主题, 下次再开展时我将作何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坚红主编.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浅谈在日常保教中优化幼儿活动评价 第8篇

一、实施评价的意义

评价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 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 不仅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 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从幼儿的成长发展来看, 适宜的评价能帮助幼儿提升关键经验, 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从教师的教学任务来看, 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及时给予幼儿反馈与指导, 辅助幼儿健康成长, 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对幼儿活动评价的误区

一般而言, 对幼儿评价的主体是教师, 而教师的大多数的评价是以独白和主观情感为主的, 评价形式单一, 缺少真正的师幼、幼幼互动和交流。

1. 缺乏对幼儿活动状态的深刻理解

很多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 也能够做到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 但是对于幼儿活动状态的评价仅限于“表现特别棒、能够融入集体活动、听老师的话”等浅显层面, 对于幼儿的个性、能力、特长、情感等发展指标却没有深刻的认识, 仅限于为幼儿提供了游戏, 不能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2. 缺少对幼儿活动状态的客观评价指标

在集体活动过后,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多以主观情感评价为主, 例如“听老师的话、让老师喜欢”等, 缺少客观评价的标准。对幼儿的描述多是“正面”评价,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从长远来看, 却忽视了教学评价与幼儿全面发展相结合, 缺少负面评价, 也容易导致幼儿骄傲、自满、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粗略的分析评价指标不能起到正确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三、优化幼儿活动评价的策略

《纲要》指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防止片面性, 尤其是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 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段话说明了正确评价幼儿的方式方法。

1.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合理的, 不仅要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更要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科学活动的结果, 而且也要重视评价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 探索发现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及是否善于思考, 有所创造等等;不仅应关注幼儿的知识技能,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潜能, 如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一般而言,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主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活动过程展开。

(1) 对应教学内容进行评价。由于教学内容不同, 幼儿也呈现不同的状态。在语文和数学教学活动中, 幼儿多以认知上的投入、思考、表达为主;在手工、音乐教学活动中, 幼儿多以肢体动作为主。因此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幼儿展开评价。例如针对幼儿在语言上的表现, 教师可以评价“你语言十分流利, 记忆力非常棒”;针对音乐、舞蹈等表现, 教师可以评价为“你唱歌在音调上很准、舞蹈动作非常标准”等。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兼顾对每个幼儿的评价,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及时观察与记录幼儿的表现, 采用多元化的标准, 善于从多角度来评价, 寻找和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发现并发展幼儿的潜能。

(2) 针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由于活动环节不同, 幼儿在活动过程投入的精力也是不同的, 按游戏类别、环节、流程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能够真实反映幼儿在活动中状态, 这种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更有利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及交往合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发现孩子的领导、组织能力, 发现孩子动作的敏锐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总之, 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以正面评价为主, 评价中兼顾科学与公平, 评价涉及到幼儿日常活动中的方方面面, 评价要照顾到每个幼儿。此外教师也要适当运用批评性评价, 对于幼儿的不良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评价中慎用横向比较。

2. 幼儿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概况能力, 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思考自己的行为, 还有助于其他幼儿了解同伴在操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思路, 通过参与评价综合比较自己的操作、探索不同的方法。通过自己评价和互评, 达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例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问:"你认为自己表现的好不好?"、"某某小朋友主动拾起垃圾的做法对不对?"等, 以激发幼儿评价思维能力。在幼儿的相互评价中, 教师应引导幼儿多发现他人的优点, 让幼儿在相互鼓励、认可中建立友谊。

综上所述, 评价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评价既是教育教学的一种形式, 更是一门艺术。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 可以促进幼儿充分认识自我、全面健康发展, 让幼儿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超越自我。评价无定法, 评价的主体也不局限于教师, 但是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幼儿能力的提高, 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在实践中不断反思, 才能使评价教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惠闵, 郭良菁.《幼儿园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6) .

[2]梁慧琳.《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1) .

日常教学评价 第9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96例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 且同时经过头颅CT、MRI确诊;患者均属于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类型;均为首次发病, 无明显神志障碍;受教育程度均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且可以独自进行答卷处理。排除标准:经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既往存在脑血管病变;存在严重智力障碍者。研究组中男25例, 女23例, 年龄50~78岁, 平均年龄 (59.6±4.8) 岁。对照组中男24例, 女24例, 年龄51~79岁, 平均年龄 (60.3±4.4)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 包括活血化瘀药物、降压、降糖药物、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等, 同时联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 当患者病情稳定, 且神经病学体征停止进展的2~6 d开始, 1次/d, 45 min/次, 共持续8周, 而且应告知家属积极进行相关配合。具体方法为:按照床上良肢体位摆放 (健侧、患侧、仰卧位) ;定时变换体位;进行关节主动及被动运动;早期进行坐位平衡及坐位训练;日常行走及活动训练;对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 开展针对性的构音障碍、失语、言语失用以及吞咽困难矫治训练;对于记忆障碍的患者, 可以使用图片、实物等物品锻炼患者记忆功能;通过按摩患者的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进行中医治疗;心理干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人为主, 其疾病有较高突发性, 所以患者往往存在烦躁不安、失眠、紧张等不良情绪变化。在康复治疗中应及时调整患者思维, 改善不良情绪, 告知家属主动与患者接触, 多些安慰关心、保持患者开朗乐观情绪、树立信心。

1.3疗效判定标准[1]随访3个月, 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 进行评判。内容包括:穿衣、进食、翻身、转移等日常活动的再学习以及训练, 辅助具、自助具的使用训练及健肢代偿、代替等相关训练。量表总分100分, 评分>60分判定为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判定为中度功能障碍, 且生活部分依赖;40~20分判定为重度功能障碍, 生活具有较高依赖性;<20分为完全残疾, 且生活完全依赖。

2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为严重危害, 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 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及经济负担。有资料指出,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达到200万人, 死亡患者达到150万人, 存活600~700万患者中, 致残率达到75%[2]。

现代社会主要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为主, 临床医学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的治疗, 使患者身心均恢复健康, 直至融入社会生活中。脑卒中患者主要在于自身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损伤, 导致肢体及感觉功能障碍发生, 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如果想要重返家庭以及社会生活, 就至少应具备最大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其中ADL是人们在家庭以及社区中可以维持适应以及生存环境的需要每日多次进行的活动能力, 其为最具有共性、最基本的活动能力, 同时可以反映患者生存质量[3]。

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加强患者日常的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 功能训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恢复能力, 通过多次对外周刺激进行感受, 诱发机体合理应答;脑卒中后, 患者大脑皮层受到损伤, 功能可以进行重组;通过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 能够使得感觉运动皮层的长时程电位。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治疗,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生活以及运动能力, 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几率。康复训练治疗是以综合手段为主的医学治疗方式[4], 恢复患者丧失功能或者受限制的肢体能力, 促使其重返社会, 使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能力最大限度的恢复至正常水平, 通过应用神经促通技术, 可以诱使来自于皮肤、关节深浅感受器大量信息的运动, 加速患者大脑皮质功能重组, 促进功能康复。在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时, 注意由简入繁, 循序渐进, 必要时实施预防性康复, 通过采取预防性措施, 使得受损功能加快恢复速度, 而且能够避免出现各类并发症。练习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防止肌肉萎缩以及功能退化。早期康复一个显著特点还在于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住院总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及经济压力。经本文研究可知, 研究组在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瑞芳.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21) :15-16.

[2]刘欣.脑卒中混着早期康复训练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9) :136-137.

[3]赵丽, 赵朝阳.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4) :336-337.

作文教学要回归日常生活 第10篇

一.写作的实质

写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个创作个体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与生命,然后产生一种独到的认知或者情感体验,最后用文字形式把这种体验或认知表达出来,以期来证明自己、宣泄情感甚至与他人实现精神碰撞与交流的过程。对于热爱写作的人来说,它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虽然作家的创作与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对生活的体悟、内心情感的触发以及想表达自己的强烈欲念是一样的。

二.高中作文写作的现状

内容空洞,结构花哨,口气虚假。总之,作文缺少高中生该有的风华正茂,没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老师总批评学生作文没有“我”,没有生活。学生总抱怨整天被关在教室里,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生活。于是乎许多老师和学生就认为,作文写不好,是因为没有生活。著名学者曹文轩曾批判这种错误的看法,他说:不要总怀疑自己没有生活,因为生活无处不在,人一睁开眼睛就是生活。

三.谁该为学生作文中生活旁落负责

首先,就目前的教育环境看,高中生三点一线的生活是比较封闭的,生活空间相对窄小闭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他们的处境很无奈。

其次,为了满足应试的需求,许多教师从高一开始就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写什么,怎么写,往往都是老师圈定的,即使是选材,也要求学生写一些升华了的“样板化”的生活,一步步把学生推上了远离自我、远离生活的道路。当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不到规定的生活的时候,只能生编硬造,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就枯燥乏味,没有生活气息。

四.如何实现学生作文中生活观的回归?

第一、你的生活很重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其实人最不缺的就是生活。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在生活着,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生活不同罢了。“你的生活很重要”,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发现自然的美好,发现青春的绚丽,发现亲情的温暖,发现人性的善良。练就了发现的眼睛,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写作题材,在写作中就能做到信手拈来。

第二、把生活的芝麻磨成艺术的香油。

写作虽然源于生活,却不能复制生活。因为生活是芜杂、琐碎、粗糙、表面化的。如果像摄像机一样实录生活的话,最终写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像生活一样粗糙。从写作的实质来看,它所诞生的是心灵或精神艺术产品。

那么怎样才能把生活的芝麻磨成艺术的香油呢?

首先,先拿来,再挑选,即重新整合、过滤自己所占有的大量的生活素材。就是把材料中同类或不同类的或取其一删除其他,或打破时空限制,重新组合,把可有可无的大众化的材料删去,以达到典型精练的效果。例如老舍的《想北平》,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可以从大处着眼,比如故宫、天坛、地坛、长城、颐和园等,但老舍写的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老城墙、小蝌蚪、嫩蜻蜓,西山的沙果、海棠,带着白霜儿的黑枣等。就是这些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的事和物,才最具有浓郁的老北平特色,才能表明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而这种情感不是借匆匆过客眼中的“大”北京所能表达的,老舍用自己独到的认识、思考和审美,链接了生活中北京平民日常生活、物产等材料,写出了作者心中属于他的北京。

其次,让文字在心灵中润色升华。文章的语言可质朴真挚、可明白晓畅、可轻盈婉约、可深沉厚重等。这与每个作者独到的认知、思考、审美,甚至胸怀和人格有关。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情感更醇厚,思想更深邃,作品更厚重?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小我”,多接触各种媒体,多读书看报,多关注社会生活,不断地开拓视野,增强审美能力,丰富内心世界,提升精神品位。能用更开放的思维思考问题,能用世界的、长远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和生命。让学生的血液里流淌着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学生的的脉搏与时代一同跳动,做到身在教室而胸怀天下。拥有这样丰富内心世界的学生,不愁他不能将生活的芝麻磨成滴滴浓郁的艺术的香油。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大生活观”意识,也许这才是一个能提高作文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

对俄汉语教学中日常文化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课,汉语教学,日常文化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 所以应该给不同国别的人以不同的文化输入。而在众多的来华学习者中, 俄罗斯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身上既有传统的斯拉夫文化又收到欧美文化的严重影响。在学习汉语中的体现就是接受能力强, 短期记忆能力强, 但是学习主动性不高, 尤其是对文化方面的学习比较排斥。因此, 对俄汉语文化教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中国文化课教学的原则

1、文化为语言学习服务、讲究难易适度的原则

文化内容的教学主要以语言教学为中心, 为语言学习服务。重在培养留学生在日常交际时文化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果是离开语言教学与言语训练的单一中国文化知识的导入反而能影响留学生汉语的学习。我们把文化教学作为中心或者是放在与语言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都是不科学的, 文化教学本应该是特地为语言学习服务的, 并且为相应的阶段为语言教学服务。在教学安排上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和化繁到简的原则。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尽量不能“东拉西扯”、“借题发挥”, 一定要以文化课的大纲为准。

2、体现中俄文化差异的教学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学生对中国文化课的内容的理解和接受除了受到学习者自身汉语能力影响之外, 而且还受中俄两国文化差异引起的跨文化交际差异带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讲解有关文化差异要素的时侯, 要让学生懂得文化没有优劣和好坏之分。教师在进行文化对比的时候要找那些差异明显和没有争议的语料。例如:在谈到中俄建筑方面差异的时候, 第一要说中俄两个国家的建筑都为世界留下了许多无价的瑰宝。中国人喜欢虎踞龙盘式的建筑, 建筑物的高度较低, 但是占地面积较大。虽然讲究对称, 但是又并非纯几何图形对称, 故宫就是最好的例子。俄罗斯的建筑受到彼得一世统治时期的欧洲建筑文化影响较深, 但又保存这自己独特的风格, 即为俄式巴洛克风格, 克林姆林宫和红场就是其中的翘楚。

二、日常文化教学的方法

1、注入式阐述

所谓的注入式阐述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直接交给留学生文化知识。这种阐述的优点就是信息量较大, 可以让留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概脉络。注入式阐述的主要方式就是直接上文化课, 然后按照天文、地理、饮食、服饰、祭祀、婚俗等单元将文化直接介绍给学生。文化课的授课对象大都是具有中级以上汉语基础的留学生, 否则文化中的一些稍显复杂的知识将在课堂上无法阐述。

2、融入式阐述

融入式阐述就是将文化方面的知识分散到各个课程里, 不留痕迹的阐述出来。这种方法被很多课型的教师所使用, 尤其是在综合课和阅读课上。融入式阐述文化主题要求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不能为了学习文化而讲解文化, 我们给学生讲解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汉语知识的学习服务的。因此, 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切记要与所学课程联系紧密。如若不然, 便有了跑题的嫌疑, 适得其反。第二, 在阐述文化主题时要体现适度的原则, 要选择适合该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的词语进行恰当的文化导入。第三, 要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基础上阐述我国文化。众所周冶情操。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 维护和促进大学文化的稳定以及发展。在各大高校开展形式多样化的音乐教育课程, 不仅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对于推动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在这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里, 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将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做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我国培养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人才做出我们应做的贡献。

知, 中华五千年华夏文化博大精深, 精彩纷呈。但我们在讲解文化的时候切忌以文化大国自居, 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我们的目的是传播知识, 并不是比较各国文化的优劣。

通过交际实践积累文化。在经过一段时间汉语学习和文化知识积累之后, 留学生便可亲自参加的文化气息较浓的活动中去体验文化。这样的活动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婚礼体现的婚俗文化, 结婚向来被中国人看成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所谓“成家立业”说的就是结婚已经是超过事业排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上。婚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而形成了诸如“迎亲”、“上花轿”、“坐福”、“拜天地”、“入洞房”等许多步骤。让学生参与其中, 并且给学生讲述为何要坐福;为何要在新婚的床榻之上放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为何新娘入门后要用葱水洗手等等。这种直观的感受要远比课堂上的讲解生动百倍, 令学生永生难忘。当然, 这种时间积累对于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很高。况且即使遇到却又很难及时讲解。本人建议学校可专门为留学生建立文化体验教室, 准备各种表演道具。然后由老师导演学生进行文化主题直接参与活动, 其效果也很不错。

三、日常文化教学的建议

1、《礼记·曲礼上》便有关于“入乡随俗”的阐述即“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可见中国的老祖先们早就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我们再给留学生讲解文化知识前一定要让他们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 负责就会闹出笑话。例如:一次, 一位中国教授与一个留学生在聊天中说到“望子成龙”一词。教授说:“你父母把你送到中国来学习汉语, 他们是想‘望子成龙’啊!”刚说完, 没想到这个留学生却问教授:“你说什么?为什么要望子成‘龙’, 而不是望子成‘狗’啊?”。我们知道“龙”作为中国人的图腾, 其形象光辉灿烂、雄壮威武, 一直都是皇家特有的象征。几乎所有和龙有关系的词语都是褒义的例如“乘龙快婿”、“飞龙在天”、“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等。可是在西方国家里“龙”却是长着大翅膀、口吐熊熊烈火的恶兽, 经常干一些强抢民女、捣毁房屋的坏事, 是英雄们嗜杀的对象。这种差异性较强的词汇, 汉语教师最好提前给学生讲解清楚, 以免造成误会。

2、求同存异

在讲解文化知识的时候要体现求同存异的原则。两个国家由于地域不同、种族有异, 其二者在文化中难免会出现比较对立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处理的好坏不仅关系的该文化知识的学习, 甚至有时会造成课堂上师生反目、争执不断的恶性后果。比如说在汉语里和“猪”有关的词语大都没有好话, 像“笨猪”、“蠢猪”、“猪脑子”、“懒猪”、“猪狗不如”等等。可是, 在某些伊斯兰国家里“猪”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图腾。因此,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选择和留学生所来国家文化不相背离的内容去讲解, 求同存异, 以免造成因文化或者信仰不同而引起的争执。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视野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合研究》, 课题编号:HGJXHC110265

【参考文献】

[1]张前, 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出版社, 1995.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

上一篇:整体品牌形象下一篇:绿色物流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