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范文

2024-07-26

海绵状血管瘤范文(精选9篇)

海绵状血管瘤 第1篇

男,66岁,半年前发现阴囊肿大,近2个月明显增大并伴胀痛,体温:36.5℃,脉搏:8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5/64 mm Hg。查体左侧阴囊明显增大,呈囊实性感,大小约130 mm×80 mm,左侧睾丸触诊不清。实验室各项检

图1男,66岁,左侧精索海绵状血管瘤。US图像示左侧睾丸边界清楚(箭),左侧阴囊内探及大小约134 mm×75 mm的混合回声肿块(星),瘤内见少许血流信号,左侧精索增粗,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增多(A);CT多期动态增强平扫示左侧阴囊大小约85 mm×83 mm×140 mm囊性肿块,CT值32~63 HU,边界清楚,动脉期肿块边缘见纡曲血管影(箭),静脉期壁明显强化,瘤内见线样分隔及斑片状稍高密度影(箭),未见强化(B~D);CT增强示左侧精索血管明显纡曲扩张(箭,E);病理镜下由扩张的大血管组成,管壁为扁平的内皮细胞,腔内充满血液,扩张的血管被细胞稀少的粗大纤维性间隔分隔(HE,×10,F)

2讨论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以皮肤、颜面部多见,内脏次之,少发生于泌尿生殖系统。精索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精索良性肿瘤,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不足10例[1,2]。国内最早于1958年由尹国年等[3]报道。

精索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双侧均可发生,常表现为腹股沟区或阴囊内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无全身症状,有时肿块可静止多年而突然增大。本例患者近2个月发现肿块明显增大伴胀痛,可能与瘤内出血有关。该病极为少见,实验室各项检查常为阴性,临床上极易误诊,有时甚至误认为睾丸或精索的恶性肿瘤。马胜利等[4]报道的1例肿块为实性,术前误诊为精索恶性肿瘤;国外文献报道的2例患者术前均不排除睾丸恶性肿瘤而行患侧睾丸切除术[2,5]。查均为阴性。超声示左侧阴囊内混合回声肿块,性质待查。CT诊断左侧阴囊占位合并出血,多考虑良性肿瘤。影像图见图1A~E。手术见肿块与精索血管相连,游离左侧精索,将精索两端结扎后断裂,沿精索向下钝性分离至阴囊,将阴囊内包块沿肿块表面完全剥离后拉出,肉眼呈暗红色,切开瘤内呈网格状结构,见大量淤血及血凝块,未见实性成分,组织送病检。病理镜下显示由扩张的大血管组成,管壁为扁平的内皮细胞,腔内充满血液,扩张的血管被细胞稀少的粗大纤维性间隔分隔(图1F)。病理诊断:左侧精索海绵状血管瘤。

精索海绵状血管瘤可呈囊性或实性肿块。国内文献报道的7例患者中,6例为囊性、1例为实性。本例患者肿块为囊性。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表现,阴囊及精索位置表浅。超声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可清楚显示病变与睾丸、附睾的解剖关系,了解血流分布及流速等情况,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既往研究报道精索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表现主要为精索内强回声的实质信号,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肿块内丰富的血流信号[6];而国内报道的7例患者中,只有1例表现与之相符。本例患者与其余6例超声表现亦与之不符,均未见实质信号,瘤内仅见少许或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所有病例均有完整的被膜,瘤周见增粗纡曲的血管影,患侧精索增粗,血流信号明显增多,肿块与睾丸、附睾分界清楚,上述征象可能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海绵状血管瘤CT多期动态增强通常具有典型的强化表现,动脉期肿块边缘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对比剂逐步向病灶中心充填。本例肿块并无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强化特点,可能与肿块呈囊性有关。CT软组织分辨率较差,睾丸容易被误认为肿瘤的一部分,导致误诊为来源于睾丸的肿瘤。与超声相比,CT对本病的诊断并无明显的优势,且具有X线辐射的危险,临床上一般较少应用。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血管瘤性病变具有很强的特征性,在区分瘤内特征性血管、纤维、瘤内出血等方面明显优于超声和CT,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积极行MRI检查;但目前并无相关文献报道。

精索海绵状血管瘤极为少见。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征性表现,首选超声,MRI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一般较少应用。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良好,极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廖乃凯,俞建军,陈嵘,等.精索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7(8):622-624.

[2]Liokumovich P,Herbert M,Sandbank J,et al.Cavernous hemangioma of spermatic cord-report of a case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Arch Pathol Lab Med,2002,126(3):357-358.

[3]尹国年,张望和.精索血管瘤.山西医学杂志,1958,3(1):32-33.

[4]马胜利,周一南,胡建波,等.左侧精索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242.

[5]Jeon YS,Cho SG,Kim WH,et al.Cavernous hemangioma of spermatic cord in a child.Pediatr Radiol,2006,36(12):1323-1325.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第2篇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angiomas, CA),约占隐匿性血管畸形的20%。由于其“隐匿性”的特点,使得临床诊断、治疗较为困难。我院自2006年6月~2013年6月,7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颅内CA25例,介绍其特点及处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13例,女12例。年龄7.5~68岁,平均38.2岁,30~50岁占60%。病程10小时至18年,平均4.8年。3例为多发CA,1例有家族史。

1.2 肿瘤部位及大小:颅内幕上皮质下16例,1例伴动静脉血管畸形,1例合并肝脏CA;中、前颅底脑外3例,其中侵及鞍区1例,累及海绵窦1例,均为女性;幕下6例中3例位于小脑,1例位于桥小脑角,延髓及桥脑各1例。 25例共有29个病灶,直径0.8~7cm,平均2.7cm,其中脑内CA平均2.3cm,脑外3.2cm 。

1.3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5例,缓慢起病18例,无症状2例。头痛15例;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者9例,其中全身性发作5例;位于小脑者表现为小脑受损症状,1例位于桥脑者除头痛、行走不稳外,还表现出典型的Foville综合征;3例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 视乳头水肿4例;腰穿呈血性脑脊液2例。

1.4 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11例,3例显示无血管区的占位表现,1例合并有小的脑动静脉畸形,其余无阳性发现。CT平扫21例,19例呈类圆或分叶状边界清晰的肿块,病灶周围无水肿,其中6例见钙化灶,4例表现为占位内出血;另2例无明显异常。CT增强21例, 10例为不均一轻度强化,8例无明显强化,而位于鞍区、中颅底脑外的3例呈较明显强化。19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类圆或不规则影,T1W、T2W呈等、高信号或混合信号 ,其中包括CT平扫无明显异常的2例,病灶周边有环状低信号6例;增强后16例呈边界清晰的不均匀强化,典型者呈“爆米花”状改变,3例无明显强化;病灶周围均无明显水肿。

2 治疗

25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切除病灶;中颅窝底的病变均经翼点入路,颧弓、眶嵴游离,从中颅底硬膜外或硬膜下暴露病变并在镜下切除之;幕下CA经后颅凹开颅后在镜下切除小脑内、CPA、桥脑内、延髓背侧的病灶 。22例行镜下全切除(88%),3例行次全切除(12%)。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

3 结果

术后痊愈20例,好转3例,症状无改善1例,死亡1例。本组23例进行随访,随访1.5年~5年,平均3.5年,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9例癫痫患者中:6例术后3个月内未出现发作,停用抗癫痫药后无异常,在术后25个月内均未发生癫痫;另3例在术后6个月内的癫痫发作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6个月~1.5年,在随访的3年里未再出现癫痫。对1例脑干占位者随访5年,病情稳定,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行走正常,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1例动眼神经麻痹者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对病变位于小脑内及脑外的8例患者随访4年,恢复良好,有视力障碍者均得到进一步恢复,1例MRI 复查有复发征象,行放射治疗,总剂量40Gy。对病变位于幕上脑内的16例患者随访1.5年,术后均恢复良好。

4 讨论

CA属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一种类型,主要由缺乏肌层和弹性纤维层的大小不等海绵状血管窦组成,无粗大动脉供血和静脉引流,病灶内不含神经组织且分界清晰而有别于其它血管畸形。 CA 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以脑部常见,其中幕上较幕下多见。脑内型CA较脑外型CA多见,位于脑内幕下者,以脑干多见,而脑外型CA以中年女性多见。与本组资料相符。

MRI对CA的诊断较CT有更高的价值,在MRI上,CA病灶随不同的出血时相而表现不同的信号,由于反复多次慢性出血,T2W上呈现为低信号环,为CA的MRI特征性表现,典型者呈“爆米花”状改变,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

在我们的手术病例中,发现脑内、脑外CA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病灶在脑内者,术中发现其质地较脆,病灶呈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紫红色肿块,典型者呈“桑椹样”表现,血供往往不很丰富,较易手术切除;病灶位于脑外者,其韧性较大,血供相当丰富,常累及颅神经,手术难度极大。我们体会,术中控制性降压及争取病灶整块全切除可有利于减少出血;病灶位于中颅底者,采用额、眶、颧入路并尽可能从硬膜外入路,较有利于暴露并减少出血。

无症状的CA是否需要手术,尚无统一意见,有人认为对无症状的较小CA可在临床及CT或MR监护下行保守治疗,而多数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CA的主要手段。手术死亡率为2.7%~7.5%,手术方法及效果取决于病灶位置。不过,由于脑干处的CA较别处的CA有较高的反复出血发生率,使得病人神经学上的状况会变得很差,而且隐匿出血可引起晚發性癫痫,所以,手术切除是必要的。运用恰当的手术方法和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结合本组资料,CA的手术指证为:(1)药物难控制的癫痫;(2)急性血肿或慢性反复出血;(3)病变增大或者颅高压;(4)CT及MR显示有占位病变又不能除外其它肿瘤者;(5)估计手术能达到病变并能避免损伤重要结构者。

因本病可引起抽搐并有出血倾向,且病变多边界清楚,术后效果较好,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远较脑动静脉畸形为低,故显微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手术目标是争取全切CA。

参考文献:

[1] Moriarity JL, Clatterbuck RE, Rigamonti D, 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J ]. Neurosurg Clin N Am, 1999, 10 (3): 411 – 417.

[2] Yamasaki T, Handa H, Yamashita J, et al. Intracranial and orbital cavernous angiomas. J Neurosurg, 1986,64:197-208.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13例, 女性4例, 年龄20~50岁。其中20~30岁3例, 30~40岁6例, 40~50岁7例, 50岁以上1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以癫痫、头痛、颅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中以颅内出血表现为主的4例, 癫痫、头痛为主的6例, 伴动眼神经、展神经或三叉神经麻痹3例, 视力减退和眼球突出4例。

1.3 影像学检查

术前17例行头颅CT平扫检查, 12例同时行增强CT扫描, 显示均匀一致的显著增强信号, 周围无水肿, 其中伴钙化斑8例, 16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 病灶在T1WI呈等信号, 在T2WI或注射对比剂后呈高信号, 周围有环形低信号带, 脑血管造影6例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

1.4 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血肿清除、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检证实幕上皮质下的深部白质病变10例, 脑皮层癫痫型6例, 中颅窝病变1例。

2 讨论

2.1 引发原因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实质是畸形血管团, 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血管, 瘤内的血液流速缓慢, 故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畸形血管团病灶。瘤周脑组织有胶质增生和黄色的含铁血黄素沉积, 这种含铁血色素是脑皮层型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病人癫痫的原因之一。本组6例癫痫患者术中明显见到色素沉积与MRI报环形低信号带相符。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是硬膜外病变, 肿瘤由中颅窝底向上将硬脑膜顶起, 其肿瘤壁实为硬脑膜。

2.2 手术策略和技巧

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本方法。脑皮层癫痫型, 由于病灶本身和含铁血黄素的作用引起病人癫痫。术中切除海绵状血管瘤的同时, 切除病周含铁血黄素层是减少术后癫痫的根本方法。脑白质病变含铁血黄素本身不引起临床症状, 术中以含铁血黄素层为界面只切除病灶, 保留含铁血黄素层, 以免加重术后神经功能损害。中颅窝病灶采用颞部入路, 术中大部分切除肿瘤, 出血较多。电凝中颅窝硬脑膜后关颅, 中颅窝脑脊液漏是主要并发症之一。多数与皮下残腔积液有关, 预防的关键是肿瘤切除后硬膜要严密缝合, 必要时硬膜补片修补术并敷且生物蛋白胶。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828~830.

[2]王元, 江宝柱.神经外科[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349~351.

海绵状血管瘤 第4篇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和MRI;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24-0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脑血管畸形中较少见的一种,占颅内血管畸形6-15%,发病率仅次于颅内动静脉畸形;分脑内和脑外型,以脑内型多见。脑外型以鞍区多见,术前易与鞍旁其它病变混淆。随着CT和MRI的普及,术前诊断已成为可能。我们收集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6例资料,发现其影像学表现很有特点,可以在术前准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16例,男6例 女10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0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复视、眼睑下垂、癫痫发作等,CT检查10例,其中平扫3例,平扫加增强7例;采用西门子EMTION DUO 双排螺旋CT机,横断位常规扫描,发现病灶后2mm薄层扫描,对比剂采用优维显,剂量1.5mm/KG;16例均行MRI检查,平扫加增强4例;MRI检查使用GE Signal1.5T磁共振扫描仪。常规横断位和冠状位SE序列。T1WITR/TE=550ms/15ms,T2WI:TR/TE=3500ms/120ms,层厚5-8mm,层间距2mm,T1WI增强后多平面扫描,MRI增强检查对比剂为Gd-DTPA,剂量0.1mmol/KG,肘静脉推注。

2、结果

16例CA共发现病灶18个,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最大径0.6-4.0cm,平均1.8cm,2例出血明显,单发14例,占87%,病灶分布颞叶9个,额叶6个,顶叶1个,鞍区1个,小脑半球1个。

CT表现:表现为颗粒状混杂稍高密度者14例占88%;伴点、块状钙化者4例,占25%;2例病灶内出血呈均匀高密度,周围低密度水肿明显。7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轻中度强化;4例无强化。

MRI表现:16例MRI平均发现T1WI病灶为不均匀略高信号14个,等信号4个;T2WI呈颗粒状高低混杂信号10个,瘤内有出血呈不均匀信号8个;瘤周除3个病灶内有出血呈长T1、长T2水肿外,T1WI T2WI均显示黑色低信号环;MRI增强呈明显强化,全部病例均无出现占位效应。

3 讨论

研究证明,海绵状血管瘤(CA)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病变常见于大脑半球,大小不一的深红色境界清楚的团块状病灶,显微镜下病变主要由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的薄壁海绵窦组成,在血管之间无正常的神经组织,常伴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着及胶质增生。

影像学表现 (1)CT:位于幕上的脑内CA,CT检查可发现混杂密度灶,病灶一般不超过5 cm,占位效应轻微,病灶周围无水肿区,可有轻、中度强化,瘤巢出血或钙化均显示高密度区,可根据CT值评估出血抑或钙化。对无出血、钙化的CA可因其表现为等密度而漏诊。位于幕下者,CT往往因为骨伪影的干扰及单一断面而难以发现。(2)MRI:CA的MRI表现特异性高,敏感性强。MRI易于分辨出血管瘤灶内的各期出血:外周环形低信号带相当于含铁血黄素沉着,在所有成像序列中均为黑色信号,以T1W最明显。瘤体呈不同程度的混杂信号团,其中主要為游离稀释的去氧血红蛋白,它在所有成像序列中均为高信号,以T1W最清楚。钙化区呈无信号黑斑点。瘤体内可有胶质增生,在T1W上为低信号,T2W为高信号。上述表现常构成桑椹状特征性表现。MRI因无骨伪影并可多方向成像,因此幕下病灶显示最为理想。MRI对本病定位、定性准确率高,笔者认为MRI是检出本病的最佳手段。

参考文献

[1]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37438.

[2]徐庆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06期

海绵状血管瘤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5月~2010年5月我院采用Leksell伽玛刀治疗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5~78岁,平均51.2岁;头痛、复视、眼睑下垂9例,伴面部麻木3例;MRI表现:肿瘤位于海绵窦,圆形或类哑铃形肿块,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

1.2 方法

局麻下安装LEKSELL G型立体定向框架,增强1.5T MRI 3 mm薄层扫描。应用Gamma Plan剂量计划软件制订治疗计划。40%~55%等剂量曲线覆盖肿瘤,肿瘤周边剂量9~14 Gy,平均12.2 Gy。中心剂量18~28 Gy,平均24.8 Gy。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22.8个月。无死亡,未发现与伽玛刀有关严重并发症。临床随访,治疗后3~10个月,9例患者头痛、复视症状缓解。2例头痛、面部麻木减轻。1例治疗后1年出现视力下降,行手术治疗。影像随访:肿瘤消失1例,缩小8例(图1),体积不变2例,增大1例。

3 讨论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0.4%~2.0%[4]。此病多发女性,发病隐蔽,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术前误诊率高[5]。目前,MRI是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较有价值的方法,表现具有特征性。肿瘤位于海绵窦,边界清楚。T1W1低信号、少数等信号,T2W1明显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无脑膜尾征[6]。

目前,外科手术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虽近年来,显微外科飞速发展,但由于肿瘤位置深、血供丰富、与颈内动脉和Ⅲ、Ⅳ、Ⅴ、Ⅵ颅神经关系密切。导致手术出血多,颅神经受损率高,肿瘤全切率低,且伴有一定的死亡率[7]。因此,长期以来,手术切除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

a、b、c: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前;d:伽玛刀治疗后6个月,肿瘤明显缩小;e:伽玛刀治疗后11个月,肿瘤进一步缩小。

海绵状血管瘤对射线敏感[8]。因此,近十年来,有很多学者尝试用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并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新的颅神经受累症状,中长期随访肿瘤控制率在90%以上。本组病例,在随访过程中,1例消失,8例缩小,2例未增大,1例增大后手术治疗。治疗前受损的神经症状多数改善或保持不变,未出现新的神经受损症状。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似。1例肿瘤增大患者,考虑由于肿瘤压迫视神经,伽玛刀治疗剂量受到限制(肿瘤周边剂量9 Gy,中心18 Gy),导致肿瘤增大,后手术治疗。

综上,笔者认为,由于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位于颅内重要结构,手术治疗风险大。对直径小于45 mm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由于损伤小,效果良好,可作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伽玛刀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12例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应用Leksell伽玛刀进行治疗。肿瘤最大直径24~40 mm,平均31 mm。肿瘤周边剂量9~14 Gy,平均12.2 Gy。肿瘤中心剂量18~28 Gy,平均24.8 Gy。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40个月,未发现与伽玛刀有关严重并发症。肿瘤消失1例,缩小8例,2例体积变化不明显,增大1例。增大1例手术治疗,切除肿瘤时出血明显减少。结论 伽玛刀治疗中小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

参考文献

[1]罗世琪,马振宇,谢坚,等.中颅窝脑外海绵状血管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6):318-320.

[2]LIU AL,WANG C,SUN S,et al.Gamma knife radio surgery for tumorsinvolving the cavernous sinus[J].Stereotact Funct Neurosurg,2005,83(1):45-51.

[3]王恩敏,潘力,王滨江,等.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伽玛刀治疗(附14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5):267-270.

[4]李立新,胡卫星,傅震,等.手术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9):544-546.

[5]杨纪周,张斯佳,陈勇.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5):46-49.

[6]Sohn CH,Kim SP,Kim IM,et al.Characteristic MR imaging findings ofcavernous haemangiomas in the cavernous sinus[J].Am J Neuroradiol,2003,24(6):1148-1151.

[7]Linskey ME,Sekher LN.Cavernous sinus haemangiomas:a series,areview,and hypothesis[J].Neurosurgery,1992,30(10):101-107.

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男性8例, 女性8例;年龄41~62岁, 平均53岁。全部病例均经B超、CT、临床资料确诊。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 肿瘤较大者腹部可触及肿块, 血查AFP均为阴性, 肿瘤位于肝右叶12例, 肝左叶6例, 左右肝叶同时发现2例, 直径6~20cm。共进行治疗42次, 其中6例治疗1次, 8列治疗2次, 4例治疗3次, 2例治疗4次。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由股动脉;穿刺成功将5F鞘置入股动脉, 将4F~5F肝管 (或Yashiro导管) 选择性插入肝固有动脉造影, 了解肿瘤大小、形态、血供情况, 进一步明确诊断。再将导管超选如肿瘤的直接供血动脉内, 在X线透视监护下经导管将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缓慢推入病变进行栓塞。术毕拔管, 局部压迫、包扎、患者送回病房。

1.3 药物选择

栓塞药物, 平阳霉素8~24mg、栓塞剂、超液化碘油5~10mL。乳剂配制方法, 以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对比剂2~10mL溶解平阳霉素8~24mg, 按1ı1~1ā3比例, 加入到相当量超液化碘油中, 经反复抽吸, 制成充分乳化的栓塞剂。

2 结果

2.1 血管造影表现

本组病例表现为, 11例患者供血动脉轻度增粗, 9例患者供血动脉明显增粗, 周围血管受压移位。动脉早期血窦显影, 表现点状、团状对比剂浓染, 环状分布, 呈“树挂果征”。血窦常在注射对比剂1~2s出现染色, 8~10s内显影最清, 19s后显影渐渐消失, 表现出血管瘤特有“早进晚出”征象。

2.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CT复诊病变缩小80%4例, 病变缩小50%以上12例, 缩小50%~30%3例, 病变缩小30%以下1例。术后1~7d内16例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栓塞后综合征, 对症治疗均好转,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海绵状血管瘤多认为起源于肝内的胚胎性血管错构, 由于某种因素作用, 引起肿瘤样增生而形成的, 组织学上可见由大片相互吻合, 大小不一的薄壁窦构成, 血流速度缓慢, 内膜衬衣单层幼稚血管内皮, 管壁缺乏肌层及弹力层, 缺乏神经调节, 属于肝内门静脉畸形。肝海绵状血管瘤根究异常血窦腔径大小分为三种类型:高流量肝海绵状血管瘤, 由均一细小异常血管窦钩秤瘤体, CT增强扫描, 快速强化;低流量肝海绵状血管瘤, 由由腔径较大的异常血管窦构成瘤体, CT增强扫描, 双期向上常见不到明显强化;中流量肝海绵状血管瘤, 由腔径大小不一的异常血管窦构成瘤体, CT增强扫描, 出现由瘤体边缘向中心的进行性强化, 认真分析CT增强动态扫描, 有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和介入治疗的选择。高流量和部分中流量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其供血来自肝动脉, 门静脉周围支是其主要引流静脉但是, 少数显著地肝海绵状血管瘤, 门静脉为其主要供血血管, 因此在时机介入治疗中, 经肝动脉造影未发现肿瘤血管征象时, 必须进行直接或间接门脉造影, 明确病变供血的靶血管, 选择最佳治疗途径。本组病变均为肝动脉供血, 经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3.2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有扩张的血窦构成, 具有正常血管功能, 如仅用碘油栓塞, 碘油随时间延长而慢慢逸失。平阳霉素是一种温和的血管硬化剂, 可以缓慢的破坏血管形成血栓。因此我们采用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乳剂做栓塞剂, 碘油便于透视下释放栓塞及影像随访, 同时作为载体将平阳霉素带入并聚集在瘤体内, 造成瘤腔持久栓塞, 达到治愈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本组20例经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3 根据我们工作中经验和有关临床报告,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病变较小 (<4cm) , 随访稳定者不必行介入治疗;病变巨大 (>5cm) 并有继续增大趋势者和病变破坏裂引起腹腔出血者或病变位于肝包膜下有出血可能者, 可行介入治疗本组病例直径均>6cm。 (2) 介入治疗时, 导管尽量超选入靶动脉, 避免对正常肝脏组织损坏, 导管选择尽量较小, 一般多为4F导管, 必要时采用SP导管, 尽量做到每支供血动脉单独栓塞。 (3) 严格掌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用量或推进速度,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一般控制在3~10mL, 推注速度缓慢, 并在透视下监视进行, 避免误栓。对较大的病变 (10cm以上) 分次进行治疗, 治疗间隔时间最好3个月以上, 碘油总量以单次10mL为好, 这样可尽量减少栓塞后综合征, 防止并发症出现。 (4) 仔细分析肝动脉造影, 分析病变血管造影征象, 观察是否符合海绵状血管瘤血管造影特点, 以除外肝癌等其他肝占位病变。CT是肝血管瘤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增强扫描对诊断具有较强特异性, 平扫可作为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疗效最简单评价方法, 一般2~3月检查一次, 观察6~18个月。

总之,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疗效好严格掌握适应证,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单鸿, 罗鹏飞, 李彦豪.临床介入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7:123-125.

[2]李彦豪, 曾庆乐, 陈勇.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1, 10 (1) :59-61.

[3]马新明, 王敬忠.肝血管瘤选择动脉造影加栓塞治疗[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2, 18 (10) :896-897.

海绵状血管瘤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1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CT和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41例) 和对照组 (40例) 。观察组患者中, 男13例, 女28例, 年龄31~57岁, 平均 (43.6±1.2) 岁, 病程5个月至3.1年, 平均 (12.7±1.3) 个月;临床表现:面部麻木或感觉异常13例, 患侧眼睑下垂10例, 眼球活动障碍7例, 眼球突出8例, 症状性出血3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11例, 女29例, 年龄29~58岁, 平均 (44.1±1.6) 岁, 病程6个月至3.5年, 平均 (11.6±1.1) 个月;临床表现:面部麻木或感觉异常12例, 患侧眼睑下垂11例, 眼球活动障碍7例, 眼球突出6例, 症状性出血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采用伽玛刀进行治疗, 在局部麻醉下安装Leksell C型立体定向框架, 根据MRI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定位, 采用伽马刀剂量计划软件 (Gamma Plan) 进行剂量分布[3]。根据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大小及与相邻组织关系等确定治疗剂量和靶区, 用45%~65%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 肿瘤边缘剂量10~15 Gy, 平均 (13.2±0.4) Gy, 肿瘤中心剂量16~33 Gy, 平均 (26±3) Gy, 视神经平均剂量 (8.6±0.7) Gy, 剂量分布完成后进入治疗系统开始治疗。

1.2.2 对照组

患者给予显微手术治疗, 经颧弓-翼点入路27例, 经翼点入路13例。患者全身麻醉后, 根据入路方式进行开颅, 沿海绵窦外侧壁下方的脑神经走行切开硬脑膜, 沿肿瘤外表面实施逐步分离和电凝, 游离并保护肿瘤表面的脑神经, 切除肿瘤[4]。肿瘤全切14例, 次全切16例, 部分切除10例。

1.3 观察指标 随访12~3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大于40%;有效: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10%~40%;无效:治疗后肿瘤体积增大或缩小10%以内;恶化:治疗后肿瘤体积增大大于10%[5]。总有效率 (%) =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 放射性脑水肿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2.2;对照组患者中, 不同程度同侧Ⅲ、Ⅳ、Ⅴ、Ⅵ脑神经麻痹15例, 并发症发生率37.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126, P<0.05) 。

2.3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 2例发生出血事件, 发生率为4.9%;对照组患者中, 5例发生出血事件, 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132, P<0.05) 。

3 讨论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性良性肿瘤, 由于其对血管损害缓慢, 在血管造影中不显影, 因此也属于隐匿性血管畸形[6]。但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易反复少量出血, 且随病程进展, 血管瘤不断激化, 也进一步增加了出血事件的发生。

手术切除是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但由于肿瘤位置深, 血供和神经丰富, 与颈内动脉和多条脑神经关系密切[7], 稍有不慎, 就会引起脑神经受损, 且肿瘤本身血供丰富, 全切率低, 导致并发症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给患者带来极大影响。近年来, 显微技术和伽马刀技术在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方面均显示出巨大优势。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对辐射较为敏感, 伽马刀根据MRI确定血管瘤部位, 在设定的靶区采用大剂量γ射线最大限度地照射至瘤灶靶区内, 杀灭肿瘤细胞, 对靶区边缘进行小剂量照射, 以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与相关临床报道相似[8]。提示伽马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远期治疗效果良好,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和出血事件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伽马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长春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1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41例) 和对照组 (4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伽玛刀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随访1236个月,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伽马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远期治疗效果良好,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和出血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伽马刀,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贾戈, 张俊美, 马志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4, 12 (11) :241-242.

[2]Dusart A, Duprez T, Van Snick S, et al.Fatal rhinocerebral mucormycosis with intracavernous carotid aneurysm and thrombosis:a late complication of transsphenoidal surgery[J].Acta Neurol Belg, 2013, 113 (2) :179-184.

[3]胡祥华, 亓红香, 于雷.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32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42 (4) :2-3.

[4]许海洋, 于莹, 李美娜, 等.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1, 27 (7) :387-388.

[5]Conxalez-Darder JM, Vera-Roman JM, Pesudo-Martinez JV, et al.Tumoral presentation of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J].Acta Neurochir (Wien) , 2011, 153 (10) :1061-1070.

[6]卜博, 周定标, 余新光.经耳前颧弓硬膜外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60例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1, 23 (6) :676-679.

[7]孙君昭, 张剑宁, 于新, 等.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伽玛刀治疗效果[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35 (9) :87-88.

海绵状血管瘤 第8篇

1 临床资料

4例病例均来自于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五科。其中男性1例, 女性3例, 年龄18~39岁, 平均年龄33.25岁。4例患者均以病灶破裂出血而急性起病, 其中2例为多次反复出血。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脑神经及神经核病变体征3例, 传导束损伤所致的感觉障碍4例, 锥体束受损所致运动障碍1例, 共济失调障碍1例。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1) 术前访视: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 仔细阅读病历, 了解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 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及配合、手术的大致过程, 并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对患者的静脉、肢体功能障碍进行评估。 (2) 手术用物准备:除备好脊椎手术常规器械外, 还要备好后颅窝牵开器、后颅窝咬骨钳、磨钻、颈椎专用磨钻手柄、长吸头、显微镜、显微器械、颅脑取瘤器械、变频双极、骨蜡、止血纱、明胶海绵、小圆针、0#线、钝头7#腰穿针。

2.2 术中配合

(1) 麻醉配合: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外周静脉通道, 配合全麻诱导以及实施气管内全麻, 麻醉插管后建立通畅的中心静脉通道, 以维库溴铵持续泵注, 保持手术全程无动状态, 并行桡动脉穿刺进行有创血压监测,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留置尿管, 确保通畅及固定可靠。 (2) 手术入路的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不仅有利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充分暴露, 而且还有利于肿瘤的全切, 基本原则:最易接近肿瘤, 从肿瘤距脑干表面最薄处切开而又尽量避免脑干重要结构的损伤[2]。本文有3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干背侧:其中2例行枕后正中入路, 1例病灶位于脑桥与延髓交界处, 因肿瘤偏向一侧, 靠近同侧的面听神经, 所以选择经枕乙状窦后入路;另1例患者病灶靠近中脑背侧, 选择枕经天幕入路。 (3) 手术体位摆放:根据手术入路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 适当的手术体位不仅有利于术野的充分暴露、方便操作, 便于器械的传递, 还利于麻醉的各项管理。本文4例患者均为侧腑卧位45度, 前后用沙袋或侧卧位撑垫固定好, 上好头钉后, 根据手术的需要调好头颅和颈椎位置, 充分暴露术野, 确保呼吸管道通畅, 并固定好气管套管及中心静脉连接管, 严防脱落。骨隆突处用咭哩垫或记忆海绵保护好, 严防压伤;下方的上肢游离在床头及头架之间, 用特制的海绵袖套套好, 并妥善固定好, 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 严防肢体受压及腕下垂, 腋窝放置腋垫, 利于呼吸和保护腋下神经, 上方肢体关节保持功能位。 (4) 器械护士配合注意: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保持精力高度集中, 密切关注手术进展, 熟练掌握各种神经外科器械的使用方法, 准确预见手术进程, 传递器械做到轻、稳、准, 特别当术者于显微镜下分离瘤体时:及时更换最小的吸引器, 调小吸引器的压力, 缓慢吸除陈旧血肿, 获得手术空间的扩大[3]。器械护士应全神贯注, 动作轻柔, 严禁碰撞器械台、手术床、显微镜以及术者身体;术中根据术野准备各种形状的脑棉片, 用过的各种棉片要及时整理并清点, 做到心中有数。 (5) 术中生命体征的观察:由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位置深在, 位于生命中枢, 其周围有重要的神经核团和传导束, 分离瘤体时, 由于出血、压迫可引起严重的脑干功能损害, 有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风险, 所以手术过程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发生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医师。术中注意观察出血量及尿量并详细做好记录。 (6) 根据手术需要正确调节变频双极的参数, 当术者于显微镜下分离瘤体时, 及时调节变频双极的参数, 电切15、电凝15, 尽量减少使用电凝, 严防参数较高, 避免损伤。

3 体会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室护士配合有密切关系,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熟悉手术入路、手术体位、手术过程加强配合, 及时调节好吸引、变频双极,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熟悉手术器械、显微镜的性能和用法以及术中医护默契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Bruneau M, Bijlenga P, Reverdin A, et al.Early surgery for brain-stem Cavernomas[J].Acta Neurochir (Wien) , 2006, 14 (4) :405-414.

[2]陈忠志, 贾成武, 王运杰, 等.14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临床医学, 2009, 29 (2) :1-3.

海绵状血管瘤 第9篇

1 临床资料

1.1 神经放射学检查 (见表1)

1.2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 男7例, 女5例; 年龄 13岁~74岁, 平均 33.5岁。12例患者临床表现详见附表2。

1.3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显微手术, 脑沟入路, 有出血者先清除血肿, 连同黄变胶质增生部分切除。

2 结果

12例中治愈9例, 好转3例。

3 讨论

脑内CA是一种由异常扩张的窦状血管密集构成、其间无正常脑组织的血管畸形, 其临床发生率仅次于脑动静脉畸形, 约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8%~15%[1]。可见于任何年龄, 以20岁~40岁多见, 男女均可发病。本组近10年共收治CA 15例, 其中颅内CA 12例, 占同期脑血管畸形的14%。男∶女为7∶5, 平均年龄33.5岁, 与文献报道相符。

颅内CA一般好发于幕上, 可发生于颅内、颅外、眶内、颅干、小脑等部位, 鲍伟民等[2]报道中枢神经系统CA 79例, 其中幕上皮质下32例, 小脑7例。罗世祺等[3]报道颅内CA44例, 其中颅内仅占10例, 余34例均位于中颅窝脑外。本组12例颅内CA (同期颅外3例) 中幕上脑内10例, 小脑2例, 在同期收治的颅内CA中, 以幕上颅内最多。

关于颅内CA的诊断, 其首发症状以癫痫、出血最多见, 其中出血多较缓慢, 较少形成大的致命的血肿, 但可反复发生, 癫痫可为全身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 服药效果往往欠佳[1]。本组以癫痫为首发者7例, 其中全身性发作5例;出血者3例, 其中反复出血1例。4例有局灶体征, 1例小脑CA (伴出血) 有视乳头水肿, 余均无阳性体征。因此对无颅内压增高及明显阳性体征的长期难治性癫痫及自发性脑叶出血 (少量) 者, 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CT平扫显示脑内类原形高密度病灶, 有的有钙化, 无占位效应及脑水肿, 增强扫描病灶可强化。有的有囊变, 壁有高密度结节, 此时需与囊性胶质瘤鉴别, 若以出血为首发者, CT往往诊断为脑叶出血, 出血常掩盖了病灶的发现, 而DSA本病不显影是其特点, 原因可能是供血动脉太细或已发生栓塞或瘤内血流缓慢使造影剂被稀释[3]。磁共振成像 (MRI) 的应用提高了本病的诊断率, 其特点为T1W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高信号、不规则、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无水肿及占位效应, 周边常有低信号环绕[2], 本组MRI 11例术前诊断脑内CA 8例, 1例误诊为胶质瘤, 2例误诊为出血, T1W:混杂信号5例, 高信号3例, 等信号2例, 低信号1例;T2W:高信号8例, 混杂信号2例, 低信号1例, 周围有低信号环绕的5例, 其信号多变, 可能与出血钙化有关。从本组资料结合文献, 其周围有低信号环绕应是其一特点。比较CT、DSA、MRI对颅内CA的诊断, MRI是较为敏感的一种方法。

关于颅内CA的治疗, 手术仍是首选的方法[2,4], 其目的是去处癫痫病灶及出血原因, 手术适应证一般为顽固性癫痫、反复出血者。颅内CA虽血供丰富, 但无大的供血及引流静脉, 手术时应用显微手术技术较为安全, 术中多无大的出血, 应连同周围黄变组织一并切除, 本组手术未输血, 效果满意, 经随访癫痫控制满意。

关于放疗仍有争议, 有认为放疗可使肿瘤皱缩, 使手术出血减少, 也有的认为颅内CA放疗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1]我们认为对于颅内CA是否手术治疗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如年龄、部位及对患者的危重程度。

参考文献

[1]刘承基.脑血管外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220-221.

[2]鲍伟民, 周良辅, 姜观富.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8, 14 (2) :81-83.

[3]罗世祺, 马振宇, 谢坚, 等.中颅窝脑外海绵状血管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3, 9 (6) :318-320.

上一篇:PICC置管患者下一篇:财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