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后进生范文

2024-07-24

化学后进生范文(精选12篇)

化学后进生 第1篇

一、培养智力型后进生

1. 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这部分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不足,对事物的接受、理解能力较差,在别的学科中己成为落后者。他们很自卑,也很内向,不愿与人交流,有时上课拒绝听课。这些学生内心是很希望被老师重视的,因此教师不能将他们视为包袱,如能真心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老师对他们同样很重视,主要看表现,如努力了,不管成绩好坏,老师都会为他们感到高兴的。这样,他们就会树立起信心,也愿意投入到学习中来。

2. 教会他们学习方法,抓住课堂,抓住基础,多练习。

化学是一门兼有文科性质的学科,刚开始涉及较多的是一些概念题。所以教师要让他们先自己预习,对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看不懂的地方要标上特定的符号,课上听好老师的讲解,特别要关注标记号的地方,课后背出概念做些基础题,通过练习加强记忆。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3. 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难度适宜的有阶梯的题目。

新课改对学生化学能力的要求很高,不将基础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上,那等于是纸上谈兵。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能使用与生活相联系的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的问题,渐渐加大一些题目的难度,让他们去思考。如在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学生一下子记不了这些知识,也联系不到前面学过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氢氧化钠能否敞口放在容器中?为什么?如敞口放在容器中会怎么样?变质了吗?变质又是为什么?怎么样证明其已经变质了?杂质是什么?怎样去除去杂质?他们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慢慢地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点。

4. 鼓励后进生大胆提问,发现问题,锻炼他们的能力。

教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越是好学生,问题越多,也越爱问问题,而后进生却相反。事实上,他们不是没问题而是不敢问,一怕自己问题太“低级”,二怕自己说错遭其他同学讥笑。为此在课堂上的活动探究中,对后进生可能会提出的一些肤浅的或不着边际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鼓励,适当地加以解释、引导。

5. 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探索学习的欲望与意识。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拿着实验用品进课堂时,即使是后进生也会很兴奋,过来问老师这节上什么内容、作什么实验。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做一些实验,补充做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镁带的燃烧,自制指示剂等等,尤其是要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这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后进生逐层分析实验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如讲催化剂时,教师可以启发设问:没加二氧化锰能反应吗?加了对反应有啥影响?是不是它把不反应的物质变得反应了?自身的质量变了吗?怎么知道?自身的化学性质变了吗?如何知道?等等。教师可通过层层设疑提问,加大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让实验内容的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非智力型后进生

1. 进行人生观教育,多与他们谈心。

这类后进生其实是聪明、活泼的,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家庭的变故、社会的影响、交友的不慎等,使他们对学习丧失兴趣与积极性,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持久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神和克服因难的顽强意志,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心理动态,不去责备他们,而是去引导他们,及时地帮他们踢除一些思想杂念,让他们对你有好感,乐于接受你,那么他们势必会认真地听你上课的。利用他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多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关注他们课堂上的精神状态。

这类学生虽然在教师的关心帮助下,对化学产生一定兴趣,但是当内容稍难时,记忆的内容多了,知识点较抽象,又没有实验可做,课上又变得懒洋洋的了。因此在课上教师要及时地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采取一些激励手段,让他们重振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

3. 肯定成绩,给予表扬与奖励;纠正错误,令其改正。

非智力后进生是好表现的,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期待着家长、老师的关注,应给予及时表扬与奖励。当然,教师也不能忽视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这些不清除,就会成为他们进步的绊脚石。

4. 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得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弱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施加积极影响,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变后进生 第2篇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何级何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能否及时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教学质量从整体上能否得到提升的关键因素。对于化学这一学科而言更是如此,结合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提高,推进本学科素质教育来进行展开。刚开始进行化学教学时,和大多数教师一样,我也是将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放在中等生或者优等生上,忽略了对后进生的关注,但这样下来,我发现了这一套方法在农村学校中根本行不通,以致在一学期下来整体的化学成绩反而还出现了滞后。后来经过反思我发现了原因所在:班上后进生人数偏多,平时我所关注到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因此,仅仅只是少部分学生成绩好,综合下来,成绩不但没能得到上升,反而还出现了下滑。后来,在把握了后进生的特点后,我对教学策略作出了一些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结合化学学科后进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一)要进行因材施教,首先要把握住学科后进生的特点。

在教学中后进生的主要特点为:化学基础知识上的薄弱或缺陷、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造成后进生的因素既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心理、更有教师素质、教法等因素。后进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强、求知欲低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针对后进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采取不同的措施,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二)把握后进生的类型。

通过查看学科成绩、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途径发现,后进生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高能后进生:这部分学生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暂时较差。且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太少。

2.偏科后进生:是指那些对化学不感兴趣,甚至放弃学习者,较普遍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自信心不强。

3.整体困难型:这部分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差、理解能力弱、没有人生目标、不听劝导、逆反心理强。是老师和家长最为头痛的学生。

(三)根据后进生类型因材施教。

要做到因材施教一定要先了解每位学生。找到学习成绩差的原因,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

1.转变高能后进生的策略

对于高能后进生,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即可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一般采取以下方法:

(1)在校园中组织课外小组,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2)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心思集中到钻研化学上来。

(3)联系各科老师、家长和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来督促他们的学习让他们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4)让他们和偏科的后进生结成帮扶学习小组,既提高了偏科后进生的学习又增加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2.转变偏科后进生的策略

这部分学生多为女生,在学习上死记硬背的多,灵活应用的少。可以通过观察和谈心、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具体有下面的方法:

(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的,尽量提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2)预先培训后让其做演示实验,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3)让其担任课代表,利用青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促使其非学好化学不可。

(4)与其他学习方法好的同学结成学习小组,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3.转变整体困难型的方法

这类后进生学习习惯差,逆反心理强很不容易劝导。一般采用下面方法:

(1)耐心劝导,多组织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让其体会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转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2)联系家长并随时沟通,及时地掌握其心理动向。

(3)让他们多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学习兴趣。

(4)和其他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组内的同学来带动他们的学习。

二、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对后进生实行巩固提高

要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做到前面的因材施教还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巩固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课外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

2.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后进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

3.无错误作业和测试

对作业和测试卷进行“无错误”,作业错了不要急于“×”而是要当面给他们指出来改正后“√”,测试卷也是,这样可以消除他们怕考试怕做作业的心理,同时又能自我检查自我提高。

三、结合后进生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让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后进生往往在学习中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降低教学的起点,在习题、答问、作业等学习活动中,亦对后进生实行了“倾斜”,使后进生对新内容作出正确反映,使他们也能感觉到“我能学懂”,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当然,要想维持后进生持久的这种“学”的状态,必须要以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他们体会到化学是有用的化学,从而爱上化学,进而主动学习。

通过以上情境的引入,整节课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激情高涨,通过阅读等学习很快理解了相关知识,也掌握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教育 第3篇

一、调查摸底是基础

调查了解中发现,导至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和教师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这里既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心理及智商因素,更有教师素质、教法等因素。差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强、求知欲低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1、高能差生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其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暂时较差。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投人时间太少。2、智商差生成绩差是由于接受能力弱。学习效率低。但真正属智商差生者为数很少。3、偏科差生是指那些对化学不感兴趣从而学不进去,甚至放弃学习者,较普遍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

二、对症下药是方向

(一)、对于高能差生,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

教师只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即可摘掉差生的帽子。一般采取两种方法:

1.吸收他们参加化学课外小组,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2.鼓励他们参加化学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心思集中到钻研化学上来。偏科差生中以女生为多,学习上死记硬背多,灵活运用少。可通过观察和谈心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具体做法是:(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的,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2)预先培训后让其做演示实验,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3)让其担任课代表,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促使其非学好化学不可。

(二)、智商差生大都自卑,易“破罐子破摔”。一般采取感情倾斜法。具体做到:

1.不歧视,更多地关心这些学习上的“贫困”者。

2.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笑脸进课堂,以减少差生的心理压力。提问、练习多请差生上来,答好者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

4.作业“高标准”。对差生的作业要求和优等生同样严格,多采用面批。当面纠正。

三、巩固提高是关键

要使差生彻底甩掉差生的帽子,并使班里不再有新差生出现,这是解决差生问题的关键。通过以下几方面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重要性教育。课堂上举例,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以缩短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结合授课内容讲解化学元素发现史和化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化学。献身科学的理想教育。这种教育要“化整为零”,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

(2)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

(3)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差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以此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向心力”。

(4)经常进行“无差错”作业训练和“满分测试”。学生作业做错了。不急于打“×”,而是帮助他们检查原因,弄懂了当面纠正,做对了再打对号;考卷上有差错让学生修改,再错再改,直至全对打上100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达到了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目的。

化学后进生 第4篇

一、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化学的心理动机

1. 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考查。

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有信心, 不因为都是后进生就对该班教学态度敷衍了事。在学习上学生一律平等, 将学生学习的好与差看成是学习进步快与慢的问题, 教学上既要耐心又要兢兢业业。在教学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单元后, 给学生2~3节的自习课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联系和梳理, 然后进行该单元的知识考查,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两个单元的考查情况又有何不同, 哪些学生成绩进步了, 哪些退步了:同时了解哪些知识易学, 哪些难学。教师再作相关的教学调整, 及时补救, 充分应用互补性让学生实现共同进步。我想虽然学生基础很差, 但通过自己的谆谆诱导, 从易到难, 从少到多, 循序渐进, 学生学习会有长足进步。

2. 深入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动机。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学习化学动机有其相似的特点又有其不相似的特点, 了解自己所任的班级的学生学习动机更不容忽视。化学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哪些学生对化学知识有兴趣而喜欢学化学;哪些学生为升学而学化学;哪些学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才不得已而学化学;哪些学生是在老师的灌输下勉强去学化学;哪些学生是看到今后的化学适用领域的宽广而学化学等等。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进一步摸索调查, 究竟这些学生的学习意愿有多少, 影响其学习因素又有哪些。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后, 教师才能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正如孔子所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做好6月中考的系统教学与复习计划与实施

1. 保证学生的复习时间。

新课教学任务应该在4月上旬完成。实验教学应该跟随课堂教学进度贯穿在课堂教学中, 不能集中安排在结束课程之后。

2. 抓好基础知识学习。

我这个班基础知识很差, 学生均属于学困生, 因此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再好的复习方案, 再精妙的试题模拟, 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3. 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计划。

认真研究近两年的中考真题, 了解我州的命题动向, 安排重点复习内容;以我州的《中考说明》为指导, 以教科书及指定的资料为本, 夯实基础, 突破提高。

三、应考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化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复习中, 着力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较强的思维能力、探究性实验能力、自主性阅读与自学能力。作为这样的学困生群体, 这些方面的培养应该不能急于求成, 而应该循序渐进, 做到力所能及。

同时, 还应该融合渗透某些化学思想的方法, 如:根据甲烷燃烧的现象可推动其组成元素;根据石墨的用途可决定石墨的性质等等, 从而抓住物质各种内外因的互动关系。理解化学概念常用的对立统一观点。

四、把握热点, 关注社会与生产生活, 灵活应对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方面面, 如:环境保护, 水体污染, 包括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 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 防水、防爆、防毒等安全知识;H1N1等流行疾病的预防, 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科学新发现、新技术以及黔南地区风景胜地的形成, 河流的污染情况, 饮食、消防安全事故等等, 这类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 既考查了学生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又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 体现了中考的热点。

如何使后进生喜欢学习化学的论文 第5篇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创建与实施,是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新,它填补了我国基础教育社会性评价制度的空白,使教育考试制度的体系趋于完善。同时,高中毕业会考作为基础教育的终检环节,既弥补了我国基础教育制度的缺陷,也丰富了我国教育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机制。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造成化学后进生的因素

1.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中生,年龄不小,但有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化学的理解,偏重于课本上的定义、反应、现象,甚至题解,造成条件稍一变化,便无能为力。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零乱,加上理解不深,便经常出现象ch3cho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之类的错误,影响化学知识的掌握。

2.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有些后进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甚至由于贪玩厌学,经不起诱惑,就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3.自卑感强,自暴自弃。由于来自老师、家长和高年级同学的影响,有些后进生在未接触到某些化学知识之前,就对它有种畏惧心理。一旦接触到这些知识,稍一不慎,就会自暴自弃,认为化学不是他能学好的,最终放弃了对学好化学的信心。比如:高二上学期的电离平衡问题和盐类水解入门、就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直至放弃学习。

二、后进生的分类

后进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一般占后进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化学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2.能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占后进生比例很小.他们的特点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低.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占总后进生人数半数以上,他们的能力水平基本属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低于第二类学生,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

4.整体性困难型这类差生人数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是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三、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由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后进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后进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1.对暂时性困难的后进生这类差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化学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即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由于这类后进生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使其及时赶上全班同学.如果错失时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欠帐”越来越多,造成学习困难继续加重.

2.对能力不足型的后进生这类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但意志力较强,学习勤奋是他们的特点,教师对这类学生不能视为包袱,对他们要适当地做一些课外辅导补救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与技能障碍,其中包括利用数学方法处理化学问题方面的障碍,以及通过补实验或设计一些更生动形象的课外化学实验,让这类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化学概念和物质反应规律,并掌握化学习题解题技巧.对这类后进生重点是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通过这种辅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如及时补习好学习化学知识必备的数学知识,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听课时注意理解重点和难点.

3.对动力不足型的后进生这类后进生相对较多,几乎占后进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学习动力不足情况复杂,但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居首要位置.例如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学习条件较好,但意志力、毅力较差,逐“星族”多,对成才无热情,因而学习上无动力,另外一类学生是由于社会经济变动原因造成离婚家庭越来越多,因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缺少正常家庭教育,家长多数对子女无大的希望.当前社会上存在不合理分配现象,特别是受经商风冲击,使一部分学生厌学,再加上化学本身抽象难懂,学生就更不愿意学习化学了,这也是形成学生动力差的原因之一.对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主要是充分与家长配合,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家长、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励起他们学习的动机,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4.对整体性困难的后进生这类后进生由于能力差,个性特征水平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这类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学习困难程度较大.对这类学生更应主动热情关心,除课堂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外,还必须较长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此,化学教师不仅要教好化学,还要关心、热爱后进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化学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化学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因为强烈的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推动力量.所以化学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师除利用化学学研究范围广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外,还要设计、准备好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介绍化学学的新进展等方面来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巩固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后进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各类后进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优生们对学习化学有浓厚兴趣,甚至让人着谜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化学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后进生对化学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则取决于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所以,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教师本人是否热爱化学、对化学学教学是否投入、教师对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否信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是否能从化学知识及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美等,这些对后进生学好化学课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第6篇

一、 分析原因

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四大点。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后进生不能用化学语言再建概念,化学方程式,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间联系不起来。

2.学生自学能力差。后进生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3.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后进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4.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后进生抱着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

二、 转化措施

1.从教师方面来说,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具体到学生的身上,教师就应该做好几个方面

(1)注重情感教育

后进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后进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后进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化学教学偏重于理性知识的传授,很容易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插入一句妙语,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放松一下绷紧的理性思维,调动起积极思考的弦索,从而创造一个热烈、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后进生的学习情绪。后进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化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给予“后进生”成功的体验

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的心理需要,尤其在校园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十分重视荣誉,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后进生”同样渴望平等和成功。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在挖掘“后进生”潜力的同时,适时适度地赞美。赞美犹如阳光雨露,会使学生产生喜悦和自豪。当然,光有鼓励远远不够,惩罚也应该适时地运用。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有利于锤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習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1)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2)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自习课不来,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3.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后进生确立自信心。

后进生化学成绩提高的有效路径探究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成绩,提高

现代的教学观认为, 教学就是教授者积极有效、合理地组织学习者学习, 学习者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教与学相辅相成, 在互动之中共同提高,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 学得主动、生动活泼。基于上述思想, 本文以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为基础, 以初中化学学习为分析对象, 针对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 就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化学学习成绩提出一些建构性的思考。

1 后进生化学成绩提高的逻辑起点——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 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 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 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如果目标制定明确, 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 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 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 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 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 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有稳定功能。

由此可见, 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后进生化学成绩提高的保证——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 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主要强调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则强调方法要富有艺术性,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强调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 教法就不同。目前, 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 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 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 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 具有实效, 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 提高教学效率。

3 后进生化学成绩提高的皈依——思维训练

(1) 提供思路, 教给思维方法。过去化学教学以“背公式和计算”为主, 学生没有“说”的机会, 实际上,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会更加有效。在当今情况下, 必须给学提供思路, 教给思维方法, 让学生发挥积极的思考, 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不但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2) 加强直观, 重视操作, 演示,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 概念, 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化学是一门对实验要求非常高的课程, 很多知识都可以用实验进行演示的,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让学生看懂, 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 然后,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进行实验验证, 这样一来, 不但能够使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3) 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一些具体的化学题目方面, 要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 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 尽快找到计算的快捷和简便的方法, 得出正确的结论, 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

4 后进生化学成绩提高的根本——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 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的教育教学实例一再说明, 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初中学生化学成绩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要提高后进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必须重视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 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 在具体的化学学习中, 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审题的习惯。这是学习好化学, 准确快速的做好化学题目的前提。具体的审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要审公式、数字和符号, 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做题的顺序, 明确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 有时候先后的不同就可能影响做题结果的正确性;三要审做题方法的合理、简便, 分析一道化学题目的特点, 联系相关知识的性质和化学定律公式, 能否有更为简单的方法进行解题, 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解题简便, 经过这些思考之后才动手解题。

(2) 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一些学生学习态度认真与否从他们书写的字体和解题的前后逻辑就能发现一二。干净、整洁的卷面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得到高分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就要按格式书写, 字迹端正、不潦草, 不涂改、不粘贴, 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 考试时也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3) 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化学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 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参考文献

[1]熊新华.论化学学科教学的价值.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1 (4) .

[2]王晶.手持技术促进学生化学变化和化学实验观念转变的实证研究.化学教育, 2011 (3) .

[3]赵敏.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1.

化学后进生 第8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 发明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行为, 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 关键一个在于他们丧失了对知识的兴趣, 觉得课堂极其乏味、无聊, 感觉听课就是一种煎熬。作为教师, 就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 吃透教材, 认真备课, 争取把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以此来吸引广大学生, 特别是后进生。

现代教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视。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来源于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学习能力和优良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 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 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下面, 笔者将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自然学科, 从生产生活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以及人民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工具。例如, 生物科学、医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地质科学……等, 都需要化学知识。化学渗透到许多科学领域内, 与其他科学结合产生了许多“边缘”科学。面对当前环境恶化, 资源短缺, 物种灭绝, 饥饿与疾病横行, 科学教育应是叙述跟所有青少年生活有关并聚焦在社会上重要问题的科普教育。科普教育要培养学生负责任地研究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要把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放在评价教学质量的首位。我国的课程改革正是在朝这样的方向努力。

掌握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 知识在学习和运用中能得到巩固, 同时, 也只有巩固了的知识, 才算是真正掌握的知识, 才能应用于实际和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因此, 教师应把握时代脉搏, 关注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将它们应用于化学教学中,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学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 可以从大海、毒气战及自来水的消毒等等方面进行引入;以维生素C与铁搭档更有利于吸收为切入点学习亚铁盐与铁盐的转化, 将铁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人体健康方面的应用贯穿于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中;还可以利用备受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钢铁腐蚀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这方面知识通常会很丰富, 知识传授紧密地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后, 会大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化学的概念、规律和原理, 大都是从实验出发, 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总结、概括出来的。即使从原有的认识导出新的化学理论, 也必须经过实践检验 (包括化学实验验证) 才能被确认下来。因此, 离开了实验就不称其为化学, 化学教育要靠实验育人。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实践, 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通过化学实验为课堂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和事实提供的资料, 让学生深刻认识和验证化学理论;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精神。

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而言, 他们往往由于基础薄弱, 不敢说, 也不敢做, 对自己缺乏信心, 害怕同学嘲笑。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 可以通过一些他们能做好的小实验给他们动手的机会, 并及时作出评价, 慢慢地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使他们感到化学有趣, 乐意学。例如, 在学Na2O2与CO2的反应时, 很多教师都会设计这样的实验:将Na2O2包在脱脂棉中, 通过玻璃管向它吹气, 脱脂棉就会燃烧, 以此来学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这个实验中, 教师就可请学习上缺乏信心的学生来帮教师完成“吹气”这一步。经常请这些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帮教师完成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看似简单, 却可以一步步唤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化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广、实践性强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在深刻理解和内化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向学生展现化学学科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 让学生喜欢化学, 喜欢学习化学。同时, 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越大越能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大脑皮质上产生优势兴奋中心, 增强神经联系, 所感知的事物印象就越深刻。

参考文献

[1]彭士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J].学周刊:下旬, 2014 (6) .

[2]赵志英.关于“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下旬, 2014 (6) .

[3]刘仪, 对初中化学学科特点的再认识.[J]内蒙古教育, 1999 (5) .

化学后进生 第9篇

一、后进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后进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这些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 二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

化学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 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 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 但并不理解其含义, 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化学问题时, 不仅要从实验出发, 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这些探究的方法, 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 自然感到化学难学。化学教学方法运用好坏也是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 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二、对后进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对于高能后进生, 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 稍微懂了就不愿听, 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 即可摘掉后进生的帽子。

1. 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对后进生来说, 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应经常鼓励这些后进生, 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化学, 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 分层要求, 创设条件, 让他们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1) 吸收他们参加化学课外小组, 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 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鼓励他们参加化学竞赛, 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 把他们心思集中到钻研化学上来。

2.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后进生学习兴趣

大凡对化学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后进生, 对化学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化学教师有义务帮助化解。一般来说, 后进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 平日少受表扬, 对批评较为敏感, 若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滥加训斥, 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 人为地把他们推向对立面。所以, 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 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 多面批、多激励。偏科后进生中以女生为多, 学习上死记硬背多, 灵活运用少。可通过观察和谈心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 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1) 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重要性教育。课堂上举例, 尽量贴近生活实际, 以缩短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结合授课内容讲解化学元素发现史和化学家的故事, 对学生进行热爱化学, 献身科学的理想教育。这种教育要“化整为零”, 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的, 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 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让其担任课代表, 利用青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促使其非学好化学不可。

(2) 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 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 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

(3) 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就让他们进实验室, 后进生可优先, 教师作现场指导。预先培训后让其做演示实验, 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以此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向心力”。

通过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融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 对化学学科产生兴趣。同时, 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化学学习上去。

3. 充分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后进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 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 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 对此教师要很好地保护并加以利用。

智商后进生大都自卑, 易“破罐子破摔”。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 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他们不再是听话、顺从的学生, 而是勇敢、有闯劲的学生, 这种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后进生虽然有时不免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 但更多的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 从第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 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给予积极引导, 或许能使这些学生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这样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 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具体做到:

(1) 不歧视, 更多地关心这些学习上的“贫困”者。

(2) 促膝谈心,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 笑脸进课堂, 以减少后进生的心理压力。提问、练习多请后进生上来, 答好了给予表扬, 答错了善言鼓励。

(4) 作业“高标准”, 对后进生的作业要求和优等生同样严格, 多采用面批, 当面纠正。

化学后进生 第10篇

作为高中化学老师, 这方面面临的压力更加明显, 为此我们首先要对后进生展开必要的研究, 才能找出对策, 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我们所说的后进生是指在班上学习成绩较差, 学习能力不高, 甚至是学习困难的一类学生。他们主要表存在着以下的特点:学习基础薄弱, 学习能力低下, 上课精力不集中、反映迟钝, 接受能力差、平时作业靠抄袭来完成任务, 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没有积极性和兴趣等等。这样的学生在每一个班级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后进生转化的任务, 那么,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是需要我们广大高中化学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下面我就结合几年来在后进生转化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1. 学生自身的因素, 通过我们对后进生进行观察发现:后进生相比于优等生, 意志薄弱, 情感脆弱、自觉性差。意志品质对于学生克服困难, 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不前, 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没有自信心, 在课堂表现上, 你会发现优等生总是充满了自信, 回答问题积极主动, 而后进生则表现的自信心不足, 从不主动的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 因为他们没有自信心, 再加上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 课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不去思考,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成为班级中的边缘人;不具有责任感。后进生总是表现出对班级和课堂上的事情漠不关心, 缺乏责任感。从来不会主动的去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是在学习上有一些进步的表现。即使是考试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一大抄而已;后进生的基础差、自学能力不足。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 基础薄弱, 学习知识困难, 并且不愿意寻求别人的帮助, 对自己的学习也不负责任, 几乎谈不上自学的能力, 因为他们都不会主动的开展自学;后进生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由于基础薄弱, 学习能力不足, 导致后进生在化学的课堂上学习困难, 提不起兴趣, 学习没有乐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由于后进生学习兴趣缺乏, 导致学习没有动力, 学习成绩不佳, 这也是造成后进生学习成绩低下的重要原因。

2. 家庭因素:家庭对高中生的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近些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的压力带来了家长生活节奏的加快, 很多家庭为了生活奔波, 顾不上自己孩子的学习, 还有的是家长认为学习没有用, 长期的灌输学习无用论, 导致学生学习动力缺失。在加上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 一旦家庭中出现变故, 会使得学生产生叛逆心理, 家庭教育和管理出现困难, 学生自暴自弃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3. 社会因素:当前的社会充斥着学习无用论的不健康的论调。许多家长片面的看到学生学习不易就业, 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于是并不想让孩子进入高级学校学习。只想混日子, 学生也觉得读书无用, 还不如辍学打工。导致不少学生不思进取, 沉迷于电子游戏等现代游戏娱乐设施, 不能自拔。

二、怎样做好高中化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 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高中生学习兴趣。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互动交流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体, 是不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 应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 组织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关心爱护每一个高中生, 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态度,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学习行为, 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 要用自己的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后进生的努力和进步, 鼓励他们的成长, 促进他们的改变。

3. 开展快乐教学, 转化不良情绪。高中化学是枯燥而乏味的, 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味, 这也正常。后进生本就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所以, 在课堂上会产生很大不良情绪, 我们要想办法化解这些不良情绪, 开展快乐教学, 让每一个学生快乐的学习, 感受到课堂的愉快氛围。这样可以让后进生忘却不良情绪的影响, 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实现学生不良情绪的转化, 进而促进后进生的有效转化。

摘要:鉴于后进生困扰高中化学的教学进度和课堂学习秩序, 导致在一个班级中优等生在不断减少, 后进生在逐渐增多, 并且队伍越来越庞大。这给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如果教师不及时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现状任由其发展下去, 后果不堪设想。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大背景下, 后进生不仅不能够放弃, 更不能任由其队伍的扩大, 我们应该在做好教学和课堂管理的同时, 更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高中化学老师, 这方面面临的压力更加明显, 为此我们要对后进生展开必要的研究, 并找出对策, 有效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化学后进生 第11篇

摘要:以问卷的形式调查统计了非智力因素与幼师生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确定了非智力因素对造成和形成学生后进现象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构建其解决策略和转化化学后进生的实践。

关键词:幼师生;后进生;非智力因素;解决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7-0027-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研究证实: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智力(智商IQ)及瑞文标准推理测试均无显著差异(t=0.688,P>0.5), 在学习方面有相同潜能。因此学科后进生应指智力发展正常而学科学业不良。智力很大程度靠遗传,后期智力培养是开发潜能,不能实质性突破,多数人是智力正常(超常<2 %)。 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后天“习得”,所以现代教育提出注重早期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对幼师化学后进生的学习是否存在明显的影响?影响如何?研究如下。

1化学成绩和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非智力因素由韦克勒斯提出,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态度等心理品质。对此抽象概念,本调查采用问卷形式,以有关非智力因素理论为依据,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参照心理、教育学及有关学习方法,编写问卷包括: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设计37个选择题,每题4选项。应用模糊概念定量表示法量化评比,4个选项反映非智力因素水平高低定为6、4、2、0分。答卷15分钟。将学生答卷得分与其化学成绩相对应,据教育统计学求相关系数。从系数的正负、数值,判断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化学成绩水平的关系。为保证成绩反映真正学习水平,初三的成绩采用中招成绩,其它为期末成绩。为了保证可信度,调查取样涵盖初三、高一、幼师一年级,并在安阳市5个学校展开,表1是调查统计结果:

表明:非智力因素与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0.5~0.7为显著相关),注重非智力因素,必然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成绩;初三生相关度大于高一,说明非智因对初中生影响较明显,应该尽早开发。与幼师生相关性最高,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幼师生成绩影响最大,可能与幼师都是女生发育比男生早的心理特点有关。

表明:化学成绩与数学、物理相关性极高,与语文相关较高,与外语相关低。说明数理化的学习有相似心理因素。这符合新课程改革思路:基础教育将化学课程归入科学。

2优等生和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特征的调查比较

为确定影响后进生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我们进行了优等生与后进生基本非智力因素的调查。

2.1调查方法 小团体集体测试并辅助谈话法。

2.2测量工具 国际通用、国内修订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Cattell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

2.3被试选取 2007年三所初中512名应届毕业生,以中招化学成绩标准分高于600分、百分率在85分以上和标准分低于200分、百分率在35分以下的作为标准, 选108名化学成绩优等生为实验组, 89名后进生为对照组(当年考入安阳幼师67人在此列)。

2.4结果分析

2.4.1化学后进生与优等生的人格比较

两组被试16种基本人格特征比较分析:其中8种人格差异比较显著,是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自律性(表3)。这表明后进生与优等生相比其内在动机和兴趣有差异,主动性和自律性不足。这一结果与人们已有的共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性表现一致。

次级人格特征和应用人格特征比较分析:次级人格中焦虑性、处事的懦弱与果断和应用人格特征的创造能力、在新环境中成长能力差异显著(表4)。

2.4.2影响化学学习人格特征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中招化学成绩为因变量,Cattell16种羁绊人格特征中两组被试检验差异显著,取P<0.05的8种人格特征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5)。回归方差分析结果F=3.8386,P<0.01。多元相关系数R=0.7054,决定系数R2=0.4976,表明人格特征可解释方差为50%。说明人格特征在化学学习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其它因素共同影响。

3调查结果讨论

3.1幼师化学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呈正相关

非智力因素的确影响化学学习表明:相同学习环境和智力水平,成绩存在巨大差异很大程度取决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心理因素差异。表现为如其它条件相同,幼师生学习化学的非智力因素与重点高中优等生一致,学习成绩就好。这说明幼师化学后进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能只靠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习时间,而应找出不利的非智力因素,即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客观心理因素。

3.2影响后进生与优等生的非智力因素比较

造成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影响其与优等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比较中找到,即后进生与优等生的人格特征的差异概括以下:

动机障碍。表现为主动性差别。有明确学习目的和兴趣,学习才有主动性。优等生的成就动机高、目的明确,学习有较强的兴奋性、怀疑性,能主动寻求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机会。后进生缺乏动机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责任感,对前途茫然,学习情绪冷漠、焦虑、厌学。

认知障碍。表现为学习能力差别。学习方法差异是造成学习能力差别的主要原因。优等生和后进生智力水平相当,但前者抽象逻辑思维的思路明确、清晰,形成正确学习方法和较强学习能力,因此聪慧性较高。后者缺乏正确方法,形成认知障碍,学习能力弱,知识掌握不牢,难形成合理知识结构,这与长期养成教育有关。

意志差别。表现为自信心差别。优等生自信心强,不轻易放弃主见,能独立完成任务。后进生有较强的依赖性,自控力差,受挫折的耐受力差。所以幼师女生入校后好哭鼻子,她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由幼稚与成熟混合交替发展的过程,一方面离开家来到一个新的完全靠自己的住校制学校,学习内容的加重,加大了认知不适。另方面社会变革、家庭和传媒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自身青春期发育和周围缺乏异性(幼师女生多)吸引、激励等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因素,缺少关心帮助。

4综合非智力等各种因素构建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4.1建立幼师生学习心理诊断、指导(心理调节)机制

诊断影响后进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和学习困难因素是转化前提,包括学生集体学习心理诊断和个体诊断。集体诊断是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对班级集体或小组的学习心理诊断。个体诊断是教师、家长等对学生逐个的学习心理帮助。

学习心理指导(调节)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帮助其了解现有学习心理状态,分析产生不良因素的原因,采取相应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消除不良因素。《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化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指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化学教学目标,提高适应性、自学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可见培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心理调节机制建设应依托学校整体的心理教育专门机构,我省9所幼师院校都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调节)机构,目的就是针对学生学习、人生中的心理问题缓解压力进行积极健康的教育活动,一般有以下职能:

①在行政领导下,由科研室制定心理教育计划,包括总体和学科目标、内容步骤。

②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和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③开展集体辅导和个别咨询。

依据心理教育任务,可依靠两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面向全体学科的心理教育;针对个体的矫正性教育。采用三种教育方式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立体运作模式:第一开设心理辅导课,面向全体促进心理发展的心理辅导。第二设立心理辅导室,对少部分心理障碍进行咨询辅导。第三在学科教学和团队、学生会、社团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4.2启动幼师生学习内在动力机制

调动后进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一旦目的明确,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就会形成强大的动力而主动学习,提高效率。学习动机包括兴趣和需要,可从以下培养。①给后进生创造成功机会,增强自信心。后进生在学习中多次失败,自信心低,增强自信心,能从根本上启动学习内在动力。操作上,一要善于捕捉其成功“亮点”,鼓励、帮助迁移到困难学科的学习中。二可采用分层教学,把握教学速度难度,让其能跟上教学节奏;提问控制好思维层次,让其有话可答;作业和考试难度上,让其能普遍考及格而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②理论联系实际,展示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这属于教材改革,它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过程中掌握实在的学科知识,领悟学科价值,激发兴趣和需要,从而转化为学习内在动力。③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顽强意志。学习能力是造成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科基础知识薄弱。为此可做三方面工作即补习基础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好学习方法。顽强意志是个人优良品质,决定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久程度。应结合动机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励、挫折教育培养自控力鼓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4.3探索化学研究性教学促进后进生的全面转化提高

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改禁锢、被动的学习为主动、自主,符合心理和现实需要,受到学生欢迎,它使学生由需要产生兴趣,迎着困难上,自己要求去探索、分析、讨论,化学概念、原理、过程经过其研究意义的构建和加工,理论来自自身实践的探索,因此这种课堂上气氛活跃,没有压力,民主、开放的学习方式既强调了小组合作意思,培养了竞争意识下的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了班风、学风建设,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转化大量后进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黄琼.幼师生群体人格特征的初步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1996,2:45~46.

[2]施其康等.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化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化学后进生 第12篇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而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而并非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化学教学而言, 新课程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为了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质, 使学生适应这个社会。受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的影响, 很多家长和教师还停留在压迫式批判式的教育理念中, 无形中影响或制约了某些学生的正常发展, 导致了化学教学中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对化学教学中“后进生”实施赏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的体现, 一种教育思想的实现,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赏识的过程满足了“后进生”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需求, 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深远影响, 这与提倡的生命教育具有相通之处[1]。

2 研究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对赏识教育的研究蔚然成风, 但比较系统地专门针对化学教学中赏识教育与“后进生”的研究笔者还没查阅到, 赏识教育的研究对更好地推动化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1 理论意义

运用赏识教育方法, 帮助“后进生”排除思想、行为和习惯上的障碍, 扬长避短, 培养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能力, 在人生道路上塑好自我。教师以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后进生”的潜能, 善于发现他们的特点、长处和进步, 尊重他们的意见, 着眼于培养他们乐观、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

2.2 现实意义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 也是人生变化最大、最不稳定的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 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 特别是所谓的“后进生”。因此, 正向的表扬能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 使学生形成肯定的自我意识, 这种肯定就是自信的基础, 这对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赏识教育能培养“后进生”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有利于学生和父母的交流沟通, 也有利于班级教育教学乃至学校教育的进行;维护学生的自尊,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塑造学生的独特性;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2]。

3 研究过程

3.1 调查方法

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设计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 了解学生、教师对赏识教育和“后进生”的认识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查, 结合调查研究结果, 进行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 并寻求相应的对策。

3.2 研究对象的确定

研究主要以海南省五指山市和万宁市两个地方的4所中学 (万宁中学、万宁第二中学、琼州学院附属中学、五指山市农垦中学) 进行调查和访谈, 共分为学生问卷 (20道选择题) 和教师问卷 (9道单选题和8道多选题) 两份。共发放学生问卷240份, 收回236份, 其中有效问卷224份。对4所中学的22位化学老师进行了问卷发放。问卷全部以不记名的形式独立完成, 不对调查对象做任何提示,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独立性。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 共同探究的一个过程, 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必须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观念, 做学生的朋友, 才能有效改善自己的工作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学生对喜欢的化学教师, 要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教师不仅要能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讲究教育的艺术, 更要在心灵上与学生接近, 善于和学生沟通。正所谓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现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种授受关系了, 而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环境,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主导, 而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 老师方面应该做到负责、赏识学生, 与专业水平的高低关系不大。有效的化学教学方法关键取决于学生是否愿意听你的课, 如果学生很愿意上化学课, 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问卷调查中有77.23%的学生认为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才有利于化学学习。

3.3.2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在赏识教育普及的今天, 教师对赏识教育理念还是比较理解与赞同的, 他们认为赏识教育对后进生的教育是比较适合的。在对教师进行Ⅰ对赏识教育了解程度, Ⅱ对赏识教育的态度, Ⅲ赏识教育适合人群, Ⅳ教育学生过程中遇到最难教的学生, Ⅴ什么方式教育学生最有效, 发现:65%教师认为对赏识教育比较了解, 没有听说过的基本没有;49%的教师对赏识教育是比较赞同, 不太赞同的比例也达到了28%;58%的教师认为赏识教育最适合“后进生”, 40%认为适合中等生;42%老师认为最难教的是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 24%老师认为聪明但不专心学习的学生;而对什么方式教育学生最有效, 53%老师认为是鼓励表扬, 26%的老师认为适度的惩罚警告也可以达到目的。听惯了老师批评、训斥的学生, 一旦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 尤其是公开的表扬, 心情会十分激动, 激发出一种向上的动力。

4 建议与对策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 学生普遍的心理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与理解, 而老师也认识到赏识的重要性。对化学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对融洽师生关系,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化学教学效果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现在赏识教育理念的普及程度不够, 部分化学教师也出现了不讲原则, 图一时之快, 求一时之效的赏识, 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会弄巧成拙,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会赏识是化学教师工作的艺术, 最有价值的赏识应该发自内心。由此可见, 赏识必须要有一定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3]。

4.1 赏识教育对后进生教育的实施原则

4.1.1 客观性原则

每个“后进生”都有被肯定的需要, 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和赏识他们, 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 树立信心, 体验成功。赏识不是没有理由的乱表扬, 而是根据实际情况, 依据一定标准而进行的, 避免赏识的盲目性, 要赏识的恰当, 不能盲目夸大也不能无视, 以正确的标准为指导, 坚持实事求是, 才能正确运用赏识, 才能使被赏识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 从而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 赏识点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 认真分析, 做到合情合理。错误的赏识只会导致学生盲目自大, 这就背离了赏识教育的初衷。

4.1.2 差异性原则

每个“后进生”都有自身个性特点, 不同的特点决定赏识点的不同, 要认真观察每个“后进生”的优点和进步的细微变化, 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 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从而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与别人的差距。适当的评价和赏识, 可建立师生之间的正向交流。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发掘“后进生”的长处优点, 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 激发其潜能。

4.1.3 合理性原则

赏识要合理, 要针对学生的需要。对于“后进生”, 因其基础较差, 坏习惯较多, 如果想在赏识中急于求成, 反而欲速则不达。教师应坚信:没有落后的学生, 只有落后的观点和方法。当前, 大多数老师都前所未有地重视赏识教育, 他们看到学生在得到肯定和赏识后, 师生关系和谐了, 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增强了, 往往忽略了隐藏在其背后的令人担忧的一面:过度的常识也会使孩子变得自负和脆弱。人的成长是需要很多东西的调合, 既要有顺境中的发展, 也要有逆境中的磨练。让学生正确面对困难, 真正解决困难, 就要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

4.2 赏识教育对“后进生”教育的实施方法

4.2.1 肯定“后进生”的成功点

实践证明, 学生个性素质差异表现是各种各样的, “后进生”并非各方面都差, 总会有成功的地方, 非智力型“后进生”是好表现的, 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都期待着家长与老师的关注。因此, 教师只要多为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 并注意抓住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 及时加以引导、表扬、鼓励, 就可以使他们扬长避短, 从而促进学风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化。这需要化学教师有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信没有一个人是全能的, 也没有一个人是无能的, 要善于发现隐藏在缺点、错误中的优点, 隐藏在生命中的潜在能量, 要注重发现“后进生”的特长, 寻找其成功点, 并且创造条件展其能显其才, 让其享受成功的快乐[4]。

4.2.2 用鼓励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化学学科“后进生”由于基础差, 对学习上的问题心中无数, 难判正误, 因而不敢尝试解决, 渐渐出现了懒惰情绪。为了唤起“后进生”的勤奋之心, 每节课都应针对教材内容, 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广泛发言, 并有意识地让部分“后进生”作答, 引导他们做实验, 不管答得怎样, 做得怎样, 先找出其独特之处, 给予肯定, 然后沿着其思路进行分析, 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 既能尊重其自尊心, 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尝试到成功的甜头, 增强不断进取的信心;还能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思路与正确思路作对比, 自觉修正思维的错误。

4.2.3 用尊重唤醒“后进生”自我完善的意识

尊重最能唤醒自我完善的意识, 尊重最能增长人的乐观情绪和信心。尊重学生, 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 对学生充要从尊重出发, 本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 用鼓励的言语, 并且不断创造机会和条件, 帮助每位“后进生”发现自身长处, 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激发自信, 有效地自我调整, 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心理环境[5]。自尊心理是一种自我尊重并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学生, 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 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理解学生, 这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有更好的成长。

4.2.4 适当批评, 帮助“后进生”健康成长

赏识不等于表扬;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左右手, 缺一不可, 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 孤立地偏重哪一方面或是屏弃哪一方面都不可取。在学生犯错时也切不可一味纵容。适当的批评也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的弱点, 当然不能赏识, 否则赏识便失去了它的原则性。无原则的赏识就是骄纵, 是教育的大忌。赏识的前提是要教师客观地分析学生, 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 了解学生心理状态, 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同样, 赏识不能过度, 否则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 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6]。赏识教育并不等同于不能批评。

5 结论

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 本质就是爱学生, 要求老师以人为本, 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教师能从各方面认识学生的才能并加以重视和培养, 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得到张扬,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它能极大的培养化学学科“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 开发其潜能, 促进其智力发展, 更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发掘“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 予以表扬和激励。当他们的努力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时, 他们就会内心孤独, 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教师要更好的赏识学生, 首先自身必需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 调整传统的教育心态, 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其次, 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再次, 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还要注意赏识的原则和方法。尽管目前中国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赏识教育。但通过对教师素质的不断地提高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赏识教育对化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一定会普及到各个学校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弛.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情境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7-5-16.[1]张弛.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情境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7-5-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张符艳.浅谈赏识教育的实施[J].教育园地, 2008 (53) .[3]张符艳.浅谈赏识教育的实施[J].教育园地, 2008 (53) .

[4]左代琼.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西南大学, 2009.[4]左代琼.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西南大学, 2009.

[5]孙伟.如何正确运用赏识教育[J].教育艺术在线, 2010-7:51.[5]孙伟.如何正确运用赏识教育[J].教育艺术在线, 2010-7:51.

上一篇:保护工厂知识产权下一篇:中职数控车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