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成长范文

2024-08-09

清醒地成长范文(精选6篇)

清醒地成长 第1篇

一、过分地让学生了解社会

为了让学生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适当地拔高是可以的, 如让他们讲一下将来长大后的理想, 但是却不能过分地拔高。如果过分地去拔高他们, 不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甚至会造成拔苗助长的后果。因此,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小学生, 一定要结合他们自身的情况和接受能力, 切忌不要把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放在他们身上。就拿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个话题来讲:老师本来的目的是想通过历史来告诉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可是在讲解的过程中, 没有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是用哲学发展的观点进行讲解, 殊不知这种做法只能是对牛弹琴。你的这种讲解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讲非常不错, 而且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可是对于懵懂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除了反感不会再有第二种反映。哲学的发展问题就连很多高中生都不能理解, 何况是初出茅庐的小学生?这种完全通过几个故事就能解决的问题, 实在没有必要把它上升到那种高度。

二、家长和老师要从自身做起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样是小孩子, 有的孩子就非常有礼貌, 而有的孩子就没礼貌。之所以会这样, 这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家长为了让孩子高兴, 尽一切可能地去满足孩子们的任何条件, 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 明知道是自己孩子的错也要数落别人家的孩子。很多家长一直以来都觉得这是在关爱自己的孩子, 殊不知这种做法将来一定会毁掉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胃口也会越来越大, 孩子今天问你要的是玩具, 如果你们不适可而止, 那么明天就会问你要车要房, 以至于在榨干你最后一滴油后把你赶出家门。除了家长外, 老师也不太重注对孩子们德育的培养。如有些老师一直教育小学生要助人为乐, 要有礼貌, 更不能撒谎, 而对于自己就不那么要求了。有的老师在这些方面经常为同学做出“表率”, 甚至有些老师喜欢当两面人, 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或者有些老师一直在讲自己怎么怎么爱护学生, 可学生真的遇到困难他却视而不见, 如此做法怎能服众。长此以往, 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只会做样子, 甚至于有的同学也会向自己的老师学习。

通过上面这些,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是我们的家长还是老师, 在教育孩子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要想真正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做个好孩子, 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表率。对家长来说, 首先不要过分地去溺爱自己的孩子, 生活中孩子自己可以解决或者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 要尽量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通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让他们知道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只有努力付出才会有所回报。这样才能从小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战胜困难的能力。另外, 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 对于孩子取得的成就要鼓励。对于他们不对的地方, 要在不伤及他们自尊心的前提下勇敢地指出来, 这样就会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 哪些事情可以做, 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要想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学生, 老师们也要从自身做起, 切忌只唱高调不行动。一定要把书本上的东西落实到行动当中。给学生们做个榜样, 切忌不要欺骗小朋友,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相信老师说的话, 才会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去为人处世。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讲授课文时, 一定要在小朋友理解能力的前提下讲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并把这一思想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同时, 要多给小朋友们将一些小故事, 让他们从小养成要做好孩子不做坏孩子的想法。

为了更好地让小朋友们接受教育, 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一定不要只是告诉孩子生活有多么艰辛、社会又是多么复杂、多么丰富多彩, 要把这些道理带到实践当中去, 让孩子们通过实践, 真正知道这些。如果只是纸上谈兵, 只会徒劳无功。比如, 在讲完《锄禾》以后, 可以把小朋友们带到田间地头去真正体验一把;要想知道解放军叔叔有多么坚强, 完全可以把小朋友带到少年军校去训练一下;有些孩子想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完全可以在校园内开个“小超市”, 让小朋友自己当老板, 自己去经营。我想, 如果用这种方式去教育小朋友, 远远比讲空话唱高调要强得多。只有让孩子亲自去体验生活, 才能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辛和生存的不容易, 才能让他们从小养成尊重他人、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三、建设漂亮的校园环境

每个人都喜欢生活中美的东西, 小朋友正处在接受事物的关键时期, 一定要把学校最美的一面展现在小朋友们面前。只要条件允许, 一定要把校园建造成“花园”, 去过北京理工大学的人都知道, 北理不但师资力量雄厚, 而且校园建设得也非常漂亮。如果不是那些建筑物的存在, 我们完全可以把那里当成一个公园。如果你们的学校是这样的, 学生们在学校又怎么会不认真学习, 素质又怎么能不高。我们都知道玩是人的天性, 相对于成年人, 小朋友们的玩性更强。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点, 把学校建设成桥下的流水缓缓流淌、假山与喷泉相映成辉的美好校园。这些东西无不彰显着小朋友们跳跃的心灵, 小朋友们走在充满碧水蓝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里, 他们的情操怎能不被深深地陶醉, 从小让孩子们养成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念与目标。孩子们在陶冶情操、精神振奋的同时, 也会从自身做起, 去爱护自己的校园。

四、实行家校合作, 共促德育发展

为了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 有条件的学校完全可以创建一所家长学校, 向家长教授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将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与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告诉家长。同时, 在授课时, 老师和家长要对教育孩子的方法多进行交流沟通, 想出一种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式进行教育,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五、总结

邓小平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 德育工作也要从娃娃抓起。要想让孩子长大以后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想要这些花朵将来能够绚丽地开放, 老师和家长们一定要从小抓好孩子的德育工作, 给每一朵花都施以优良的“养料”。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 2009, (08) .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许我清醒地沉睡着散文 第2篇

你是否相信,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在你惊鸿一瞥的那一刹那,便已深深熔铸进你的记忆。一如一次旅途中偶然瞥见的一江山水,第一秒的倾注,便已心神皈依?

遇见它,或许,是一次冥冥之中的偶然相遇。时至如今,我尚不曾遇见生命中注定了的那个男子。我想,也许我始终会是合欢世界里的一个过客,慕名而至杏花烟雨的江南,看尽戏台上别人的俱散离合。微雨扶风,隔窗传来咿咿呀呀的唱和,我只身凭栏细数无数遗落在手边木质楼梯扶手上的细细条痕,辨不清那浅浅沟槽里刻下的究竟该是伤痕还是落寞?眼底可以竭力自持,但心却坦诚如斯,终究是割舍不下那些故事里层层荡开又层层敛起的开开合合。

我想我始终不够洒脱,不知该如何从别人的全世界路过。但,也许,无论你愿意与否,都曾经、正在亦或是将要从别人的全世界路过。

生产是肉体剥离肉体的痛苦,可我们仍甘之如饴。生命是灵魂剥离肉体的决绝,宣告这世界的第一声啼哭,便是与沉睡的.过往果断割裂。那些尘封在胚胎里的如水梦境,摇曳着就此踏上波光粼粼的征程。生命自此成为一个人的事情,自你从娘胎里坠落的那一刻起,便成了踏上那条通往彼岸泊舟的唯一主客。

生活演绎着形形色色的错过。身边常有无数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归根结底只是路过,或许唯一的不同便是多了些轻重缓急的错落。如落英缤纷,纷纷洒洒的从眼前坠落。你可以心痛,但即便是那种来自生命本身最真实最刻骨铭心的同依旧无法挽回注定了的纷落结局。

叹不尽离殇,挽不回逝去。也许正是因为这些错过,才让曾经天真无知的孩童变成了今日西装革履的你我。无忧收进岁月渐渐染成落寞,少年丢失自我背负起重责。

你说:这世界有太多的东西值得错过,比如:你我。是的,然后我们的确彼此错过。只是,谁都偷偷私藏了、背向对方头也不回决绝离开时那滴错怪了风沙磨砺出的眼泪。碎了亦世界的记忆,落了一天地的心,交给时间去慢慢治愈。

岁月的洪荒太无情,生命的径流太寂寞,青春的朝露怎忍蹉跎?如果注定了要就此漂泊,下一次的偶然相遇时应笑着从容而过,在彼此转身分离时默道一句:谢谢你曾经与我擦肩而过。

谢谢你曾经从我的天空轻轻划过。这场喧嚣的盛宴里,谁不曾遇见错过?谁又能说得清对错?既然无从辩驳,不如转身假装洒脱。

爱情错过了却留下回忆;亲情错过了却留下珍惜。爱情错付了仍留下祝福;亲情迟到了便从此别离。最后,或许只剩下友谊陪你颠沛流离。

一个人突然不顾一切地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是想要抛却所有的鲜血淋漓,独自去远方忘记。打包所有的伤痛丢弃到无人知晓的深山里,发誓从此不再拾起。

道一句:后会无期。就让我从你的世界里安静退离。我自离去,君且珍重。

我不知那些故事里的悲欢离合有几分真实,亦不想过分计较去一一斟别。描写与想象又有何太大的区别?都不过是在叙述一段故事。最重要的是,你曾在这些故事里收获了什么。巴蜀深山里的播种季,那些蹲坐在田间地头默默看别人弯腰收割稻穗的农人,是在别人的身影里进行着一场心与魂的无声演习。

从不曾遇见过一个男子的笔迹会如此细腻。那些被他一一采撷进书页里的男男女女,画面一点点拼合,拼合成一部讲述百家百态的慢镜头电影,落幕时留有一句:“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

有多少风景,曾从身旁轻轻掠过,心却终究还是偏爱独守一个人时的寂寞;有多少人,曾经热烈相拥到泪流满面,曲终人散后依然难逃擦肩而过的宿命;有多少事,曾与之日日夜夜的苦苦纠缠,最后流落到记忆里却只剩下只影片段,随年华一点点剥离。

让结局扑朔迷离,让回忆归于沉寂,让背影渐行渐远,让岁月谱就一曲不悲不欢、不浓不淡、不愠不火的挽歌,以此来祭奠我们早已要相忘于江湖的约定,以及,那些被谁悄悄写进发黄日记本里的、积痕越深,越会消蚀人骨血的段落:

愿青春没有离歌,愿爱情永不败落,愿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岁月也不曾静静剥落,而我们依然留在那年,谁都不会成为谁生命里的过客。

跌落在地平线的日落,将我们的身影撕扯成一曲悠扬舒缓的老歌,彼时的你我,就那样手牵着手一直默默地目送夕阳点点沉没。

是谁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有你陪伴的日子里,似乎,光阴也暂缓了脚步,变成了点点消磨,日月亦总是莫名迟落。

我清醒地经历了一次超然的体验 第3篇

An 2)Impressionistic Vision印象派的表现手法

(June 8th, 1920)

Dear Father:

I am more than ever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possible way to 3)interpret the scenes 4)hereabout is through an impressionistic vision. A cold material representation gives one no conception whatever of the great size and distances of these mountains.

Ansel

(1920年6月8日)

亲爱的父亲:

要想诠释这里的景色,只有一个方法——运用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因为冷漠而物质化的表现手法无法表现此地群山的宏伟及广袤。对此我深信不疑。

安塞尔

An 5)Exceedingly Pointed Awareness of the Light顿悟光之真谛

(Summer, 1923)

I was climbing the long ridge west of 6)Mount Clark. It was one of those mornings where the sunlight is 7)burnished with a keen wind and long feathers of cloud move in a 8)lofty sky. The silver light turned every blade of grass and every particle of sand into a 9)luminous 10)metallic splendor; there was nothing, however small, that did not clash in the bright wind, that did not send arrows of light through the glassy air. I was suddenly arrested in the long 11)crunching path up the ridge by an exceedingly pointed 12)awareness of the light. The moment I paused, the full impact of the mood was upon me; I saw more clearly than I have ever seen before or since the 13)minute detail of the grasses...the small 14)flotsam of the forest, the motion of the high clouds streaming above the peaks...

(1923年夏天)

我在克拉克山以西蜿蜒的山脊上攀爬。那是一个清晨,寒风凛冽,日光通透,片片长长的云羽在高远的天空飘动。每一根草、每一粒砂都身披银光,泛出金属般的熠熠光泽。周遭万物,无论多么渺小,无不沐浴在这清爽的风中,向着明澈的天空射出光芒之箭。走在山脊嘎吱作响的小路上,我突然停下了脚步,瞬间顿悟到光之真谛。在我驻足的那一刹那,我被那种感觉震住了,在此前和之后,我都从未看得如此清晰:我看到了青草的每个微小细节,森林里的细小碎屑,山峰之上高云的流动……

There are always two people in every picture: the photographer and the viewer.

—Ansel Adams

I dreamed that for a moment time stood quietly, and the vision became but the shadow of an 15)infinitely greater world, and I had within the grasp of consciousness a 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

Ansel Adams

我幻想着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了,眼前出现那广袤无际世界的影子。我清醒地经历了一次超然的体验。

安塞尔·亚当斯

Love, Friendship, and Art爱、友谊与艺术

(June 10, 1937, to best friend Cedric Wright) Dear Cedric,

A strange thing happened to me today. I saw a big 16)thundercloud move down over 17)Half Dome, and it was so big and clear and brilliant that it made me see many things that were drifting around inside of me; things that relate to those who are loved and those who are real friends.

nlc202309012227

For the first time, I know what love is; what friends are; and what art should be. Love is a seeking for a way of life; the way that cannot be followed alone; the 18)resonance of all spiritual and physical things. Friendship is another form of love—more passive perhaps, but full of the transmitting and acceptances of things like thunderclouds and grass and the clean 19)granite of reality.

(1937年6月10日,致挚友塞德里克·里特)亲爱的塞德里克:

今天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我看到一片巨大的雷雨云掠过半圆丘,它巨大、澄澈、灿烂,让我明白了许多在心中徘徊不去的往事,事关我深爱的人和那一众真正的朋友。

生平第一次,我懂得了爱、朋友与艺术的真谛。爱是对生活方式的求索,不能独自前行,爱是一切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共鸣。友谊则是另一种形式的爱,或许更为被动,却充满了对事物的传达和包容,就像雷雨云和小草,以及严峻无情的现实。

Landscape photography is the supreme test of the photographer—and often the supreme disappointment.

—Ansel Adams

There are no rules for good photographs, there are only good photographs.

—Ansel Adams

Art is both love and friendship and understanding: the desire to give. It is not 20)charity, which is the giving of things. It is more than kindness, which is the giving of self. It is both the taking and giving of beauty, the turning out to the light of the inner folds of the awareness of the spirit. It is a recreation on another plane of the realities of the world; the tragic and wonderful realities of earth and men, and of all the interrelations of these.

Ansel

艺术既是爱与友谊,也是理解。它是一种给予的渴望,但它既非捐赠施与的善举,也非奉献自身的仁慈,它包含了对美的索取与给予,它让内在的精神意识得见天日。它是真实世界在另一个层面上的重现,它体现了地球与人类,以及两者之间千丝万缕联系之可悲又精彩的真实。

安塞尔

缓慢而优雅地成长 第4篇

玉兰算是例外。从花落开始积蕴, 经过了夏之热烈, 秋之风霜, 冬之凛冽。直到阳春三月, 才将那沉淀的情感悄悄地探出头来。白色的花苞立在枝头, 静如处子。我不能用言语表达那一侧头就看到玉兰立在枝头的惊喜。那含苞待放的美, 轻轻地叩动着我心底的一根弦, 留下此生难忘的美好。它的成长, 虽然那么细微, 却带着优雅的姿态。不管我们是如何心急地期待着它的开放, 它却总是那么的从容不迫。

玉兰的花苞刚露出一蕊嫩黄的时候, 轻风吹来, 绿得发亮的叶子簌簌地颤动着。它在枝头愈发显得羞涩, 宛如那少女含羞带怯的一低头。不张扬, 也不喧嚣, 安安静静地守着自己的岁月, 默默地积蓄着力量, 等待着绽放的到来。那一刻, 它将洁白如玉的花瓣轻展开来, 优雅得如同古画里走出来的仕女。不像茶花开放之时, “吧”的一声, 所有的花瓣在瞬间绽放, 一层一层地叠着, 像新嫁娘一般光彩夺目。等到玉兰绽放之时再来看它, 那一片片花瓣, 像鼓满了风的帆, 饱满而又圆润。枝头上, 一朵朵玉兰娉娉婷婷地立着。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堆雪成围。微风拂面, 玉兰随风轻摆, 却优雅从容。

玉兰没有茶花那绚丽的色彩, 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幽香。有诗云, “影落空阶初月冷, 香生别院晚风微”。玉兰那独有的冷香, 再配上一弯冷月, 优雅的气质一时表露无遗。你靠近它, 会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幽香在鼻间缠绕。再近一点, 又发现香味全无。这便是它独有的魅力, 不远不近的距离, 让你真正懂得它的美不同寻常。

青春何尝不是如此!绽放之时, 没有茶花的惊艳, 却像玉兰一般缓慢而优雅。我们没有那么动人的色彩, 却有着自己独有的幽香;没有特立独行的张扬和叛逆的出走, 却有着沉稳从容的步伐。我们的青春, 不如蝴蝶蜕变那般壮烈, 不如凤凰涅那般凄美。可我们在朝阳之下, 在清风之中, 捧着书本细读, 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行。或在玉兰树下, 轻诵着属于青春的诗句:“轻轻的风轻轻的梦, 轻轻的晨晨昏昏, 淡淡的云淡淡的泪, 淡淡的年年岁岁。”

让我们迈开矫健而沉稳的步伐, 迎着朝阳, 缓缓前行。像玉兰一样, 缓慢而优雅地成长, 在无声之中悄然绽放。

【简评】

让雏鹰快乐地成长 第5篇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认为应该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 提高教师对心理教育的认同感,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一、健全档案, 为学生提供心理保障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心理课题组的教师每人追踪一名个案学生, 如注意力不集中个体辅导, 我们制定了日量表, 学生可以通过量表上的分值来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 这样教师就可以从宏观上寻找教育、预防和干预的方法,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这阶段问卷、追踪、辅导这些学生确实有了一些变化。个体辅导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 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更好地诊断学生的心理障碍, 采取恰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与管理, 这样可以提高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 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参观了九中和白塔岭小学的心理档案, 真是感慨他们的工作细致而又全面。在课堂的学习生活中、在活动的幸福体验中, 学生们会有许多的心理需求, 健全心理档案势在必行。九中的亮点就在于班级档案的建立。班级心理档案能更好地监测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目前的心理状况。在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 教师就可以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调整或矫治, 最后还可以通过心理档案考察效果。班级心理档案不仅对学生的心理有监测作用, 而且对教师的工作也有揭示问题的作用, 教师甚至还可以发现学生共性的心理品质问题。

二、提高教师的认同感及科学研究的水平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案例:三年级的某位学生平时表现很好, 但在一个课间冲动地拿了同学的钱, 在良心的自责下他向老师承认错误, 但班主任却一味地批评他, 他以后的日子就在父母的责骂、教师的不屑和同学的疏远中度过, 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从此郁郁寡欢,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 在承认错误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原谅了他, 并且大家一齐鼓励、相信他, 这位学生终于能抬起头走路并很坦然地处理问题。

教师的行为及评价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只有掌握基本心理知识、按照心理发展的规律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事件,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 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目前, 我校结合心理课题举办了两期心理讲座———“童秀英谈教师幸福感”讲座和“彭贤智谈君子教育”讲座。这两个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教师怎样辅导学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心理困惑, 使学生能以积极, 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大多数学校能够在每周安排一节心理课, 但是形式单一、关注学生不够深入, 并且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理论知识”“咨询技巧”等感到专业知识匮乏, 有时认为“心理教育可大可小”“在遇到难解的心理问题时再找心理教师试试”“心理教育跟学生成绩无法比”等等。通过参观并聆听市里的先进经验, 使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的教育一样, 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需要教师有“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 让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的心里及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这样学校教出的学生才是完整的, 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三、在心理咨询室中快乐成长

心理咨询室应该是面积不大却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 室内设计清新淡雅、简洁大方、舒适实用, 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心理咨询室应该全天开放, 更好地接待来访学生, 通过跟踪反馈等心理测量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状态进行跟踪。

让学生幸福地成长 第6篇

一、教书主导育人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讲解、分析知识的同时, 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 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 引领学生去探寻生命的意义, 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这里“教书”与“育人”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互为促进的:一方面, “教书”是“育人”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 “育人”是“教书”的目标与境界。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忽视了教书与育人两者间的关系。首先, 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 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 用“教书”代替“育人”, 只要是传授了知识, 就完成了育人的任务;其次, 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 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至于“育人”则是学校的事、是德育部门的事、是班主任的工作, 与教师无关;再加上社会上功利性的传导, 将社会就业的压力直接传导给在校的学生, 并使应试之风大行其道, 于是“教书”便成了学校教育的主导, 而“育人”则成了学校教育的累赘, 大有“除之而后快”之感。要知道“育人”就是关注生命的成长, 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并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育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一生有用的东西, 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学生生命个体就会失去幸福的源泉。

二、教重于学

“教”与“学”是教育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教”离不开“学”, 离开了“学”, 它就没有实施的对象;“学”也离不开“教”, 离开了“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教与学两者关系中, 学居于主体地位, 教是为了学生学, 为了学生更好地学, 所以教师只有把“教”与“学”有效结合, 才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思想传递到学生身上, 使之成长。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里曾说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都是说明教是为了学。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在教与学中, 学是多么重要。然而, 目前在课堂上, 一些教师竭尽全能, 使出浑身解数, 想方设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结果把孩子学习的乐趣教没了, 把孩子自主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教没了。所以, 我们再不能做“教学”这篇文章了, 应该是“学教”了。这“学教”, 不是先学而后教, 而是有学才能教。没有学的教, 只能是劳而无功的。

三、提问和阅读并重

提问, 即提出问题, 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知识点而设置一些疑问, 并让学生进行思考, 从而真正掌握知识。阅读是学生“借助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效地阅读, 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 丰富阅历, 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幸福成长。提问与阅读又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提问是手段, 阅读是目的。提问可以使学生深入思考, 有助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 当然提问也会使学生处在一个被动思考的地位。长期处于被动思考的状态下, 学生会渐渐失去自我, 失去自我探索精神与欲望。而阅读是主观行为, 是主动的, 是学生主动吸收、融合知识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所以提问是基于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 是为阅读有效性而服务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提问”贯穿于整个课堂, 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 似乎没有提问就不是课堂之感, 最后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了”。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重视提问的同时, 也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 也有利于学生幸福地成长。

上一篇:电台技术网安全建设下一篇:古诗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