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股沟疝

2024-05-25

老年人腹股沟疝(精选11篇)

老年人腹股沟疝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人选择

选择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老年单侧腹股沟疝60例,其中男55例,女5例,年龄60~79,均为初发,其中斜疝54例,直疝6例。病人体质状况术前评价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均在Ⅰ~Ⅱ。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1.1.2 病例排除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瘢痕体质者;小脑萎缩的患者;术后再发疝,二次进行手术者;腹部有外伤和手术史者;肥胖型老人。

1.2 方法

1.2.1 将60例患者1:1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出院后随访4~6个月,比较两组美容切口愈合后皮肤美观情况。

1.2.2 常规护理

做好入院宣教,针对老人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等多与之交流,建立和谐、友善的护患关系;询问病史,评估其心理状态,对病情进行科学的评估,积极处理各种基础性疾病;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告知术后注意事项;给予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疑虑。干预组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术后行为干预等。

1.3 观测指标

一期愈合:组织损伤小,创缘整齐,无感染,伤口愈合快,呈线性瘢痕愈合;延期愈合:组织损伤小,创缘整齐,切口处轻微的炎性反应,愈合时间较一期愈合延长3~5d;二期愈合:创缘不整齐,切口处炎性反应,愈合时间长,瘢痕明显[3]。

2 结果

6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访4~6个月,干预组美容切口愈合后皮肤美观效果达100%明显高与对照组76.7%,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向老人及家属解释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讲解治疗方法,使其对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唯一性,陈述美容切口创伤小切口仅5cm,6h后即可恢复正常生活,皮内缝合的优点是瘢痕呈线性,愈合后不影响美观;必要时可安排复诊的患者现身说教,使其对手术治疗有客观的认识,增强自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减轻心理负担。认知干预在稳定老人的情绪和情感方面起关键性作用,对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后美容切口皮内缝合的愈合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病区的护理水平。

心理疏导很重要,术前老人精神紧张,呼吸加快,吞入大量的空气,引起胃肠道上部膨胀;术后易诱发呕吐,不利于切口的愈合;情绪不良会使体内的5-羟色胺增高,对术后恢复不利;平素健康的人突然需要手术,会因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手术无论大小对患者而言,都是一种刺激:老年人伴随其他疾病的几率较大,致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与烦躁的情绪,对护理的依从性增强,尤其是心理干预能使患者重拾自信,对身心恢复能起到促进作用。

指导合理饮食,术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食与普食。鼓励患者术后多食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如芹菜、豆芽、笋等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引起腹压增高,影响切口的愈合;叮嘱患者少食产气的食物,以免腹胀,坚持少食多餐。告知继续治疗的各种方法及事宜,避免受凉如有咳喘,除用药物治疗外,应嘱患者在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防止腹压增高对切口造成不良的影响:出院后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提重物、抬重物及持久站立等以免腹压增高,引起再发疝,保证皮肤完整性,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nursing intervention)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制定的干预措施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老年人腹股沟疝的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美容切口的愈合,愈合后瘢痕呈线性,达到美容学要求,适应医美时代的发展[4],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祖仁,白翎,李阳,等.西安地区部分军队离退休干部腹股沟疝患病率回顾性调查[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7(6):348.

[2]李娜,郑未希,黄思思,等.医疗美容术后综合性回访制度的实践及其意义探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4(1):128-130.

[3]李浩荣,周祖缇.对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标准综合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8,9(6):331-332.

老年人腹股沟疝 第2篇

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给予进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腹股沟疝实施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干预

随着我国经济与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整个国家的老龄化也越来越明显,而在老年腹股沟疝疾病上,临床显示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对于老年腹股沟疝疾病的治疗大多数都是采用当下正在不断进步的修补技术-无张力修补术,但是一旦在该疾病上的护理不得当,很容易在手术后引发各种并发症[1]。笔者为进一步研究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选取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给予进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其中4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并与实施护理干预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给予进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5.3岁,3例直疝、37例腹股沟斜疝。14例复发疝、26例原发疝。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63~75岁,平均年龄65.5岁,4例直疝、36例腹股沟斜疝。15例复发疝、25例原发疝。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在对老年腹股沟疝疾病的手术前要对患者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尤其是对患者的脏器以及一些病史的检查。这里面主要涉及患者的吸烟史、糖尿病和便秘史的检查。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在术前2w进行有效的咳嗽和排痰的训练,同时最重要的就是戒烟。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则应该在炎症症状得到控制后再进行老年腹股沟疝疾病的手术。有便秘史的病患要控制其饮食,尽量让其食用高纤维素的食物,同时尽量让其能够顺利的在床上大小便。针对糖尿病的患者更需要注意与控制,根据数据显示,在整个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会高出1/2以上,会对整个伤口的愈合产生影响[2]。在做好这些术前检查的同时,也要做好手术区的皮肤应对准备,为了不让手术区的皮肤感染,对于阴囊和阴部等的消毒处理要尽量做到无损皮肤。而针对前列腺肥大的病患,在术前要按时、按量的服用哈乐和保列治各0.2mg和5mg,1次/d,以便达到收缩前列腺,减少在手术时出血的可能性。

1.2.2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检测,了解在手术后患者的心肺运行的变化,同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让患者能够有效的进行咳嗽和排痰,适时的进行翻身,当不能够自主的及时咳嗽排痰时,要给予雾化处理以便稀释并排除痰液,方便患者恢复。对于高血压患者,在手术后要让其在舌下含硝酸甘油,而糖尿病患者,则要对其血糖进行及时的监控,以免出现问题。对于患者阴囊首先要观察是否有松弛、渗血、位置低的情况,避免渗血集聚在低位置的地方,若有可以利用“丁”字将阴囊暂时托起。通过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可以在6h后下床活动,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复发率。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处理,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x±s)记录计量资料并用t进行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特点就在于在手术的时候仅仅需要局部麻醉即可,而在手术完成后,住院时间短,一般仅需2~4d就可以出院,甚至有些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当天就可以直接出院,而且病情的复发概率低,由于手术而引起的疼痛感也较低[3]。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患者的护理非常的重要,综合考虑老年腹股沟疝疾病的影响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伴随有其他的疾病等,需要医护人员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以及一些并发的预防措施,保证在手术前患者的情绪较为稳定,手术后切口较为干净,不会被感染,防止疝复发。同时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的有效鼓励与指导也非常有必要,要做好鼓励患者进行振动性咳嗽排痰,出院指导与术后恢复教育等措施,从而降低手术后病症的复发概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对老年腹股沟疝实施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别小觑老年腹股沟疝 第3篇

疝俗称小肠气,患者会在肚子表面或隐私处摸到明显的鼓包。在咳嗽、便秘、搬重物或长期站立时,症状更明显。除偶有胀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外,无其他明显不适,故往往易于被忽视。一旦出现嵌顿,因嵌顿的肠管坏死、穿孔,可导致急性腹膜炎,甚至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上文中的刘先生急诊时已发生小肠坏死,若再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传统疝修补术的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但因为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拉感及疼痛等缺点,近年来已基本淘汰。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疝无张力修补术,即在无张力情况下,利用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进行缝合修补。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缺点是人工高分子材料属于异物,有潜在排异和感染危险。

近年来还开展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无局部牵拉感等优点,并能同时检查双侧腹股沟疝和股疝,有可能发现亚临床的对侧疝并同时加以修补。但需全身麻醉,而且手术费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

老年人腹股沟疝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9例均为男性, 年龄58岁~72岁, 平均年龄65岁。2例为双侧直疝, 5例为一侧斜疝、一侧直疝, 22例为双侧斜疝;同时合并糖尿病6例, 肺气肿疾病9例, 前列腺增生22例。

1.2 补片选用

本组选用意大利Herniamesh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补片, 规格为15 cm×15 cm.

1.3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 以左侧手术为例:取传统斜疝切口, 长约5 cm~7 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 沿纤维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打开外环口, 游离腹外斜肌内外侧叶, 外侧至腹股沟韧带, 内侧暴露联合肌腱及腹直肌鞘外侧缘。游离精索并提起, 切开提睾肌, 寻找疝囊, 游离疝囊周围组织, 暴露腹膜外脂肪 (直疝需切开腹横肌筋膜) , 疝囊全部打开探查, 明确腹壁下动脉与疝囊的位置关系。疝较小, 远端疝囊切除, 如疝囊较大, 可予以断桥, 近端高位结扎, 远端疝囊彻底止血后可应用电刀多点烧灼疝囊壁促进其粘连, 可有效减轻阴囊水肿。全部重建内环口, 用4号丝线将腹横肌筋膜间断缝合2~7针, 将剪好的平面补片置入精索深面、腹横筋膜前方, 精索由“匙孔”穿出。补片平铺后先缝合固定补片下端超过耻骨结节2 cm处, 与骨膜缝合固定, 然后缝合固定腹股沟, 再次之内上缘与联合肌腱及腹内斜肌腱膜缝合固定, 其余由内向外逐渐缝合固定, 这样可确保补片铺平。彻底止血后, 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及浅筋膜、皮肤。同法处理对侧。术后沙袋压迫6 h~8 h, 19 h~22 h可下床活动。给予抗生素1 d~3 d.

2 结果

手术时间70 min~100 min, 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 术后切口疼痛轻, 少部分患者使用止痛剂, 阴囊无血肿, 阴囊轻度水肿托起阴囊后3 d~5 d后自然吸收。切口无感染, 均Ⅰ期愈合, 所有患者6 d~9 d出院, 随访至今无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 发生原因复杂, 主要是由于腹壁薄弱, 解剖缺陷, 腹横筋膜胶原纤维代谢异常, 腹股沟生理性内环关闭机制和内环括约肌机制障碍, 导致腹壁强度降低, 加上腹内压增高使腹壁抵御腹压失衡而产生[3]。腹股沟疝是老年人常见病, 常合并有多种内科疾病, 再加上治疗不及时, 可直接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甚至发生疝嵌顿、绞窄而危及生命。因老年人腹壁组织退变、萎缩、松弛等病理及生理特点, 使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壮年, 术后复发率也升高。1989年Lichtenstein以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人工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无排斥反应, 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 植入人体后, 大量的纤维细胞进入网孔与组织黏合, 从而加强了局部组织的强度, 达到了修补缺损的目的。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 损伤轻, 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尤其适合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及双侧疝的高龄不能耐受多次手术患者, 当然术前准备仍很重要, 包括积极治疗、控制前列腺肥大及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糖尿病等, 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 双侧腹股沟疝同期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可使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 是一种既符合机体生理, 又强调功能恢复的治疗手段, 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合理术式。不但具有操作简单、快速, 术后切口疼痛轻,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等医学效益, 同时因较分次手术减少一次麻醉创伤及麻醉花费而具有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双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9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 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6 h-8 h进食, 19 h-22 h后下床活动, 全组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 术后6 d-9 d出院, 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一次手术同时行双侧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双侧腹股沟疝, 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花费少、疗效满意等优点, 非常适合基层医院患者的需求。

关键词:双侧腹股沟疝,老年人,无张力疝修补术,人造补片

参考文献

[1]马颂章, 李燕青, 宋化峰, 等.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60例次报告[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99, 14 (2) :160-161.

[2]陈孝平, 裘法祖.要重视腹外疝修补术的标准化和个体化[J].腹部外科, 2004, 17 (1) :4-5.

老年人腹股沟疝 第5篇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单侧腹股沟疝;老年人;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101-02

腹股沟疝在临床上定义为腹腔内脏器官在受到腹股沟位置缺损的影响,造成突向体表方面的病症[1]。老年人属于腹股沟疝发病的主要人群,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老年人的腹股沟和腹壁很薄弱,其自身存在不同程度肌肉萎缩情况[2]。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的提升,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方面也被广泛地应用。笔者选择我院接收的82例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0.1±8.6)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68.5±9.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具体为:对患者硬膜外进行麻醉,再依照患者病情决定采用Shoulice或Bassini手术方法,对男性患者提起精索(对女性患者则提起宫圆韧带),从精索(宫圆韧带)后面把肌腱和腹内斜肌下边缘缝在腹股沟的韧带上面,最后把精索(宫圆韧带)放置在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中间。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案,具体为:对患者硬膜外进行麻醉,于腹股沟位置开斜向的切口,长度控制在5~6cm左右,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在切口的中下端对腹壁浅血管进行结扎或电凝止血。再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将上、下叶腹外斜肌腱膜分离开,游离精索(或宫圆韧带),再游离疝囊,游离疝囊时应注意切忌损伤精索(或宫圆韧带)的血管、输精(卵)管及髂腹股沟神经。在其疝环中合理的填充网塞(上海旗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7×10,规格:7cm×16cm,国食药监械(进)字2007第3460594号),然后可通过缝合的疝环组织、外层的叶瓣设置环扣。游离的精索(或宫圆韧带)以及间断进行缝合的腹横筋膜和耻骨结节部位的筋膜组织、网片实行逐层的切口缝合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是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位置,传统疝修补术将其缝合会造成强大的拉力,致使患者伤口不易愈合。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上得以应用,因其操作便捷,创口小,易愈合,且腹股沟管结构不会被破坏,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其效果明显的主要原因是:①操作简单,不需大面积分离,缩短手术时间;②不需要用周围组织进行修补,有利于恢复;③无需将不同组织缝合,减小张力,从而降低患者复发率;④不用大面积剥离组织,一般不会破坏解剖结构,不影响患者恢复[3]。

综上所述,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照.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0(1):91.

[2]高永明.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150.

[3]陈兴阳.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9):220.

老年人腹股沟疝 第6篇

关键词:疝,腹股沟

笔者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采用PHS (美国强生公司) 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168例,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均在60岁以上, 最大年龄80岁, 男150例, 女18例;单侧斜疝128例, 其中复发疝72例, 滑疝4例, 骑跨疝1例, 双侧疝39例;术前诊断股疝1例, 术中诊断直疝, 术后1月内复发股疝, 属诊断有误所致。

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硬膜外连续麻醉, 作标准疝切口长约4~5 cm,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稍作分离, 提起精索在前外侧寻至疝囊, 游离至根部结扎, 显露腹横筋膜多半非常薄弱, 将梅花伞填充内环处, 边缘固定3针, 将补片平整地展开, 分别与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腹内斜肌弓状缘等距离缝合固定, 精索复位, 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重建皮下环, 逐层缝合皮下皮肤。术中注意严格止血, 防止术后血肿形成, 影响补片愈合, 对于多次复发病例, 因局部解剖关系不清, 年龄大, 精索萎缩与瘢痕极易混淆, 以腹股沟韧带为标志, 再辨认其他解剖关系则容易些。复发病例以往处理不当者皆是, 不能单纯归罪Bassini和Mcvay手术的落伍和体制衰弱。

1.3 结果

本组168例全部治愈, 手术时间30~60 min, 平均35 min, 术后伤口疼痛轻微, 很少使用镇痛剂, 麻醉过后即可离床活动, 并且无猫腰和术侧肢体伸不直的现象, 住院平均7 d, 切口愈合良好。

2讨论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疾病, 再加上腹壁肌腱组织退变、萎缩、松弛等病理生理特点, 使疝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疝的发生既有先天性腹壁组织的缺陷, 也有后天性腹内压升高和继发胶原纤维退变。我们认为在老年人中, 后天因素如腹内压增高和继发胶原纤维退变占重要地位。

传统的Bassini和Mcvay等手术, 虽有一百多年历史, 但是一种张力缝合, 因这类手术是强行的将不同组织缝合在一起, 有捉襟见肘的感觉。而自从加拿大疝修补中心公布Shouldice’s (加拿大法) 之后, 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 原因是重视腹横筋膜的修补, 找到问题的关键。无张力补片修补, 正是基于这一理论, 填充相容性极好的聚氟乙烯材料, 待自体胶原纤维占据充填物间隙, 直至充填物的吸收, 新的自体组织完成修补功能, 使这一疾病得以完美的治疗。

本组1例复发患者, 纯属漏治所致, 术前诊断股疝, 术中诊断直疝, 补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 而骨管未能认真检查和处理, 术后1个月出现典型股疝症状, 以往复发病例, 多在诊治上存在一定问题, 如滑动疝、骑跨疝或同时存在直疝、股疝, 在认识上部统一, 在治疗上必然导致失误。

老年人腹股沟疝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腹股沟疝28例, 均为男性, 年龄60~85岁, 斜疝:20例, 直疝:8例, 右侧:18例, 左侧:8例, 双侧:2例, 反复性疝:4例, 巨大疝:3例, 有冠心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脑梗死, 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等合并症。

1.2 手术方法

全部采取局部麻醉下, 切口同传统的疝修补术,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 游离精索, 神经, 钝性分离提睾肌, 游离疝囊至内环口处, 直疝及疝囊不大的, 将疝囊内翻, 回纳入腹腔。对巨大疝和疝囊较大的或分离过程中不慎分离破疝囊壁的将疝囊横断, 分离至疝囊颈部高位结扎, 放置网塞填塞至疝环内处, 充填物的外瓣与内环口周围的腹横筋膜固定6针。然后在精索后放置入成型网片, 使之平铺覆盖在腹横筋膜上, 补片周围与腹内斜肌, 腹横肌腱弓, 腹股韧带缝合固定, 如疝囊较大或腹横筋膜松弛和缺损较大者, 将薄弱或缺损的腹横筋膜切开, 分离出上下两层, 以手指通过内环钝性分离腹膜与腹横筋膜间隙。然后将prolene规格为6cm×11cm网片自行裁剪后, 取6cm×7cm规格网片作为内层补片置入腹膜前间隙铺平, 间断缝合腹横筋膜, 同时对网片进行固定, 此时的内环口刚好通过精索。以食指尖大小为宜, 缝合固定后嘱患者咳嗽观察腹横筋膜的重建缝合是否严实, 将剩余的6cm×4cm prolene网片修剪成舌状作为外层补片, 将修剪的网片从舌根部中间剪开至上三分之一处, 并剪个小孔以容纳精索通过, 精索置于网片之上。将网片与周围腹内斜肌、腹横肌腱弓, 腹股沟韧带缝合固定, 逐层缝合切口。

2 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治愈, 手术时间约35~100min.平均60min, .所有局麻患者术后3~6h均下床活动, 切口疼痛轻, 一般能忍受。5例给予止痛剂, 2例发生切口处积液, 通过注射器穿刺抽取2次后消失, 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3.1 老年人腹股沟疝气, 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到了老年腹壁的结构

又有了变化, 肌内逐渐变薄弱, 加上腹腔压力作用, 本来就比较薄弱的腹股沟区域, 因腹内压力的冲击下, 最终形成疝气, 个别老年人传统思想严重, 难言之隐等待疝囊巨大时或不能耐受时才来就医, 同时老年人常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 前列腺增生, 便秘等这些疾病不仅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威胁也对疝气的发生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特别对疝气的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利因素的影响, 采取相应的医疗应对方法[1]。

3.2 将聚丙烯丝网制成圆锥形网塞及网片和裁剪聚苯稀网片的临床应

用, 是老年人疝气的外科手术治疗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传统疝修补术属于高张力性修补, 常引起局部不适, 牵拉感甚至疼痛, 易造成术后复发, 恢复时间长。锥形充填物填塞疝环, 其突入腹腔的部分有分散腹内压的作用, 在防止疝复发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采用成型补片修补腹腔的后壁不仅起到了修补的作用, 还能承受腹腔内压力, 对疝囊较大[2], 复发疝, 腹横筋膜缺损较大者采用剪裁双层网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 以其特有的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并且取得了满意疗效。3.3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在于真正达到了外科手术治疗要求的无张力, 且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基本无疼痛感, 下床活动早, 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 加之采用局部麻醉对患者全身重要器官功能的影响较少, 不干扰患者的运动和膀胱功能, 尤其对老年人和伴有其它合并症不能耐受其它麻醉的腹股沟疝患者, 安全性高,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裁剪式双层网片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采用国产聚丙烯网塞及补片和prolene网片裁剪后双层网片对28例老年人腹股沟疝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治愈, 手术时间约35-100min.平均60min。结论 局麻下行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 切口疼痛减轻,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尤其对老年人腹股沟巨大疝者或复发者, 术后复发率低, 对全身性疾病影响小, 同时对不同的腹股沟疝采取不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局部麻醉,腹股沟疝,网塞补片和裁剪式双层网片,无张力修补术,老年人

参考文献

[1]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疝再手术12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 22 (12) :731.

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时机选择 第8篇

上海市2001年一项多中心的腹股沟疝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 腹股沟疝的男女发病比例约为9 ∶1, 总的腹股沟疝患病率为3.6‰, <60岁的患病率为1.7‰, ≥60岁的患病率高达11.3‰[6], 天津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者腹股沟疝患病率为15.2‰[7], 可以说腹股沟疝这个疾病在我国是一个老年人群的多发疾病。同时, 疝的高发病率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由于疝的好发对象是老年人, 而且我国的社会结构正逐步走向老龄化, 老年疝患者的比例将会迅速增加, 这将给老年人的健康和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 还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医疗负担。

20世纪80年代后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有了快速发展, 以Lichtenstein修补手术为代表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真正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修复、手术后患者能迅速恢复的特点, 而且无张力修补手术将以往10%或更高的复发率降低到1%左右。我国外科学界经过10年的努力, 手术量从最初的每年几千例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 发展到当今的每年约50万例左右的手术, 但单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的例数上看, 还远远没有达到给予患者普及治疗的目标。虽然目前我国中等发达地区的县级以上医院都累积了一些手术经验, 但是治疗水平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国目前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术后复发率已降低到了1%左右。但随着手术普及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和手术数量的大量增加, 手术后并发症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主要表现为术后感染、慢性疼痛和一些早期的手术并发症。由于接受手术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老年患者, 我们的年手术比例>70%为老年患者 (>65岁) 。怎样更好地了解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特点及合理选择手术时机, 更好地指导患者, 降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风险, 有待于和广大外科同道共同进行探讨。

老年腹股沟疝有以下的临床特点: (1) 老年人的机体组织呈现进行性退化趋势, 肌肉、腱膜及筋膜组织变得薄弱。部分老年人呈现过度消瘦或肥胖, 体质较差。当各种原因引起腹压增高时, 腹股沟区内环口的生理性嵌闭机制失效, 在薄弱的耻骨肌孔区域, 仅以一层弱化的腹横筋膜抵抗腹腔内压力, 导致腹股沟疝的出现, 此也是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2) 由于老年人思想顾虑多, 一般不愿主动要求手术治疗。往往是出现疝数年后, 病情加重, 发展至症状明显, 影响活动或出现嵌顿后才决定手术, 故常呈现为疝囊巨大或囊壁黏连, 甚至发生肠坏死, 导致手术中解剖操作范围广, 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 (3) 老年人基础病多, 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压增高的不利因素多。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列腺肥大、糖尿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增加了术后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影响疝术后的愈合及疗效。

在腹股沟疝中股疝占所有腹股沟疝的不到10%, 这其中30%~50%因为嵌顿或绞窄表现为急诊疝[3,8]。男性腹股沟疝是女性的9~12倍, 而股疝在女性是男性的4倍, 绞窄性腹股沟疝男性多见, 而绞窄性股疝女性多见[9]。2/3的腹股沟疝患者的症状是腹股沟区的不适或疼痛;而另外1/3的病人表现为无症状或仅有腹股沟区的无痛性隆起[10]。对于老年人, 不论男女其嵌顿和绞窄的风险都是增加的[9]。

精确地判断嵌顿和绞窄的实际风险比较困难, 因为对此类情况实际出现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嵌顿和绞窄可以参考的一个间接的指标是急诊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数量, 因为急诊疝修补术往往是在嵌顿或绞窄时才施行的。有多个研究估计了它发生的概率, 在所有疝修补术中7%是急诊疝手术。最近有2个随机对照研究报道了无症状腹股沟疝的嵌顿发生率, 在这2个研究中, 无症状的疝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等待组和择期手术组。观察等待组的嵌顿发生率2个研究分别为每年1.8‰和6.25‰[11,12], 这一数据并不能和急诊手术率的7%相对应。对这一差异可能的解释是相当数量的病人并不会因腹股沟疝去就医或手术, 这就导致了总的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比率偏高。所有疝修补的根本原因是合并症状以及存在嵌顿绞窄的风险, 而这种缺乏证据支持的风险发生概率常被高估, 它实际上可能更接近这两个研究报告中的数据。

嵌顿和绞窄的风险在年龄>60岁、股疝、病史较短的腹股沟疝患者中会增大。当腹股沟疝发生嵌顿绞窄需手术治疗时, 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要比择期手术中所谓的高危患者还要高[13]。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有:年龄>49岁、嵌顿绞窄症状出现和手术的间隔时间>12 h、股疝、发生肠坏死、ASA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评级为Ⅲ、Ⅳ级。因此,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建议尽早行择期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 我们建议当一个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腹股沟疝患者的病史>3月, ASA评级在Ⅰ~Ⅱ级, 可以考虑保守观察治疗。这些患者发生嵌顿的概率很低, 即使发生疝嵌顿, 无张力修补手术仍可以很安全的施行。对于一个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腹股沟疝患者的病史<3月, 年龄≤49岁, ASA评级在Ⅲ~Ⅳ级, 应该建议尽早行择期手术修补。所有股疝的老年患者都应该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关于急诊疝修补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效果评价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老年腹股沟疝256例治疗分析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两院共收治老年腹股沟疝并行疝修补术病人2 5 6例,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组和无张力疝修补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和疝的分型[2]均具有可比性(表1)。

1.2 材料

全部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的普理灵三合一疝修补装置(P H S)。常规术前检查,对合并前列腺增生、慢性咳嗽、严重便秘或合并内科其他疾病患者如高压病、糖尿病等术前应给予妥善处理治疗,待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

1.3 手术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常规疝手术切口,仔细解剖出联合肌腱,腹股沟韧带,疝囊,精索(女性病人无需游离子宫圆韧带)和缺损区域、并辨别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传统疝修补术组:游离精索,高位结扎疝囊,行巴西尼法(Bassinis法)修补者92例,行Mevay法修补者34例,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进行修补。无张力疝修补术组:(1)游离精索加以保护;(2)斜疝疝囊向下游离直到近疝囊颈处,然后将疝囊返纳入腹,对完全性阴囊疝横断后,完全缝合近端疝囊并返纳回腹腔;远端疝囊开放,以防术后积液[3];腹股沟直疝者根据疝囊大小决定是否切除疝囊或将松弛的腹膜加以折叠缝合;直疝疝囊的切除与否并不重要[4];(3)修剪网片,远端呈半椭圆形,近端呈燕尾状,预置孔容精索通过,并超过腹股(Hesselbach)三角上缘2~3cm;(4)选用不可吸收线缝合,在精索下方将网片椭圆角固定于距耻骨缘1.5~2.0cm耻骨面腱膜组织,下缘间断缝合于陷窝韧带、腹股沟韧带,上缘间断缝合于联合肌腱上,缝合1~2针关闭网片上缺口,缝合中应将网片展平,保持无张力;(5)缝合各层组织。两组术前0.5~1.0h、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切口小沙袋加压6h。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完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术后早期疼痛程度的观察评分,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5]。两组相比较无张力组患者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传统组术后复发8例,而无张力组无复发,术后随访在12个月以上,术后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在6~8h和>24h时间段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8~24h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老年性腹股沟疝的发生主要与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有关,同时解剖研究发现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对发病也起着重要作用。腹股沟疝之所以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原因主要与老年人常合并有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便秘等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病及腹壁组织日趋衰退有关。本研究两组患者中均有合并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便秘、慢性咳嗽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者。过去对这类患者只能采用传统的有张力修补术,而这类手术特点是强行地将不同组织缝合在一起,张力较大,术后疼痛明显,初发疝术后复发率可达10%[6],而国外大宗病例报道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1%,复发疝<2%[7],已成为疝修补的金标准。

本组资料显示:传统手术术后病人疼痛评分值≥7分者占39.68%(50/12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75%(40/126),术后复发率6.35%(8/126),均明显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9.23%(12/130)、10.77%(14/130)和0%。近年有文献报道,无张力修补术还特别适用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再修补,能明显降低再复发率[8],由于术后疼痛,患者不能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尿潴留率也增加[9],其原因是传统术式导致张力感的增加,术后疼痛的加剧,加之患者大多伴有使腹压增高的基础疾病,增加了尿潴留机会。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了网塞和补片,加固了腹股沟至后壁的解剖关系,未进行有张力缝和,术后疼痛减轻,患者能早期下床自行排尿,尿潴留率自然就降低。传统的修补方法,尤其是将非同源组织缝在一起造成了非生理解剖性的高张力[10]。这是术后疝复发的原因之一。而无张力疝修补术真正处理了疝复发所需要的解剖学基础,这在老年人肌肉薄弱以及巨大的疝造成腹股沟管后壁破损的情况下尤为适用[11]。关于术后阴囊积液,无张力组也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这与无张力组创伤小、无需充分剥离组织和手术时间短有一定关系[12]。而传统术式要求解剖剥离的范围较广,因而损伤血管、神经的概率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以下特点:(1)应用人工材料的疝修补术做到了正常解剖层次对合,从而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对合无张力,更符合机体生理特点;(2)局部疼痛轻,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恢复快;(3)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4)适应证相对广泛,对腹股沟复发疝、复杂性疝、双侧的治疗更显优势。通过两组病例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术式,临床效果明显。尽管如此,正确合理的手术操作和技能,较好的预防、处理、治疗导致腹压增加的原发病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亦是提高老年腹股沟疝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吴肇汉.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修补术的新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5.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1):84.

[3]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5):3~5.

[4]张启瑜.钱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

[5]吴在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3.

[6]吴肇汉.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修补手术的新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

[7]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一些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8~9.

[8]王新宇,李曙光,董锡钧.疝环充填式修补法在腹股疝的应用[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3:341~342.

[9]李力人,黄奕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Bassini修补术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624~626.

[10]唐健雄.疝修补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6~67.

[11]孙志刚.腹股沟疝修补的术式发展[J].中原医刊,2007,34(2):53~54.

老年人腹股沟疝 第10篇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治疗;老年腹股沟绞窄疝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4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94-01腹股沟绞窄疝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是外科急症[1]。腹股沟斜疝发生狭窄,肠管局部发生坏死,还会导致肠梗阻,患者全身电解质平衡失调,所以需要紧急手术治疗[2]。本组研究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治疗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绞窄疝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3.8±5.9岁,右腹股沟斜疝致小肠绞窄坏死8例,左腹股沟斜疝致肠绞窄坏死6例,右腹股沟直疝致小肠绞窄坏死6例。合并高血压4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3例,嵌顿发生时间2h-14h,平均3.8±1.2h。观察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2.1±5.5岁,右腹股沟斜疝致小肠绞窄坏死10例,左腹股沟斜疝致小肠绞窄坏死7例,有腹股沟直疝致小肠绞窄坏死3例,合并高血压6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5例,嵌顿发生时就按3h-16h,平均4.1±1.8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嵌顿发生时间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性疝囊高位结扎术或是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于腹股沟区进行斜切口,切口向上延长,以确定内环能够很好的暴露,找到疝囊,将疝囊周围组织采用纱布保护好,防止感染,将疝囊切开,将渗出液清理,检查内容物,对小肠进行固定,防止回缩入腹腔,辨明小肠是否坏死,如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术。对腹股沟切口进行消毒和冲洗,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并抑制肠液分泌,进行补液等治疗。

1.3统计学处理本实验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两组之间差异比较使用方差分析χ2检验,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对照组手术时间75.9±9.7min,住院时间12.3±3.4d,肠胃功能恢复时间59.2±8.1h,观察组手术时间119.2±10.3min,住院时间8.5±3.1d,肠胃功能恢复时间42.7±7.6h,两组之间比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感染情况与复发情况对照组术后发生局部感染1例,占5%;观察组2例,占10%,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一年,对照组复发4例,占20%,观察组复发1例,占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

腹股沟疝常发生于老年人,当发生嵌顿后,疝内容物不能够回纳会发生坏死,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属于外科急症,需要手术进行治疗,在传统手术治疗中选择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再进行二次疝修补术。随着无张力修补术的广泛应用,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对患者的创伤小,但是对于腹股沟绞窄疝的治疗,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由于腹股沟绞窄疝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采用无张力疝治疗的例数也不断增加,发生补片感染率也逐渐增加,在国外具有较高的感染率[3],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临床一直主张采用二期手术治疗[4]。但是二期手术治疗不仅对患者损伤大,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并且手术后增加了再次发生疝嵌顿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以对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期治疗的研究,主要是降低补片的感染率,降低患者复发率以及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组研究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治疗,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局部感染率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主要是要能够准确地判断感染的情况,对感染不是很明显的患者才可行小肠切除术以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并且术中要将坏死的疝内容物彻底清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降低感染。综上所述,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治疗老年腹股沟绞窄疝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容易康复,复发率较低,但是要严格掌握好手术指征,以及做好抗感染措施。参考文献

[1]张国峰.绞窄性腹股沟疝行一期疝修补39例治疗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2):58-59.

[2]任克彦.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治疗老年腹股沟绞窄性疝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85-5586.

[3]吴国忠,姜杰,庞绍春.双切口法期无张力网片修补绞窄性腹股沟疝(附16例报告)[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01):22-23.

[4]罗国德,曹永宽,张国虎,等.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绞窄疝6例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1,05(02):170-173.

老年人腹股沟疝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200例,年龄64~88岁,体质量50~81 kg,男164例,女36例。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高血压60例、冠心病106例、心电图示ST段有所改变但无心肌缺血140例、糖尿病20例。入选条件:(1)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2)病情手术前均经内科治疗后得到控制;(3)无椎管内穿刺禁忌证;(4)无脑血管疾病、心动过缓及其他系统的重要疾病;(5)无神经精神系统的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ASA分级、心率(HR)、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批准。

1.2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护理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患者的神经阻滞平面(疼痛消失的平面)均控制在T6~T8。术前患者均未使用镇静类药物,2组患者术前30 min均予肌注60 mg苯巴比妥(广东邦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4402188)和0.25 mg阿托品(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41021257)。患者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道后应用飞利浦多功能监护仪来进行无创血压(NIB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及心电图(ECG)的常规检测,2组患者均用鼻导管进行吸氧,且均用6~9 ml/kg琥珀酰明胶(吉林长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200441992)在行椎管穿刺前及穿刺过程中扩充血容量。患者均采取侧卧位(患侧向上),在L2~L3椎间隙进行穿刺,采用腰部与硬膜外置管(3~4 cm)备用的联合麻醉方式。试验组患者的穿刺针针头斜面向上,见到脑脊液后注入0.5%的轻比重布比卡因(由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31022893的2 ml 0.75%布比卡因与1 ml灭菌水所配置)1.3 ml,注入速度为1 ml/5 s,15 min后调整成平卧位,然后调整麻醉平面到T8。对照组患者的穿刺针针头的斜面向头侧,见到脑脊液后注入0.5%的轻比重布比卡因(由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31022893的2 ml0.75%布比卡因与1 ml灭菌水所配置)2.2 ml,注入速度为1 ml/5 s,立刻把患者的体位调整成平卧位,然后调整麻醉平面到T8。

常规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牵拉疝囊时及麻醉平面固定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HR及Sp O2。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及头痛等不良反应。其中麻醉效果[4]的评定:全手术过程中无痛且肌肉松弛,患者安静,术者满意度为优;患者稍有不适,肌肉较紧张,需使用镇静药但手术过程还顺利为良;患者手术过程中偶有疼痛,肌肉较紧张,需用镇痛药,手术能进行为差;患者疼痛难忍,最后改为全麻为失败。对2组患者进行痛觉阻滞平面的测试:阻滞平面即为针刺时患者皮肤痛觉消失的阶段。用Bromage评分[5]来判定患者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无运动阻滞为0分;不能抬大腿为1分;膝关节不能动为2分;踝关节不能动为3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 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HR及Sp O2的比较

麻醉前与牵拉疝囊时2组患者的MAP、HR及Sp O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麻醉平面固定后对照组患者MAP及HR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

2组患者在麻醉的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麻醉效果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2组患者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情况的比较

2组患者的感觉阻滞上界平面均在T6~T8间;2组患者患侧的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2组患者术中、术后没有出现头痛现象,对照组患者有16例出现了恶心呕吐、20例患者出现了尿潴留现象,试验组患者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3 讨论

老年人腹股沟疝的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增高。老年人的麻醉耐受力随着生理功能的衰退而减退,因此合适的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来说非常重要[6]。

本研究对所选单侧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别使用常规双侧腰麻与单侧腰麻,结果显示单侧腰麻患者在麻醉的起效时间、麻醉的持续时间及麻醉的效果等方面与常规双侧腰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腰麻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特别是单侧腰麻患者MAP及HR的波动明显少于常规双侧腰麻,对患者健侧肢体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均明显低于常规双侧腰麻,单侧腰麻患者麻醉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均明显低于常规双侧腰麻。这一结果与国内外许多人的研究结果相符合[7,8]。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单侧腰麻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交感神经的阻滞是单侧的,可降低患者患侧肌肉的张力,但对患者健侧肌张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比常规双侧腰麻轻微。另外单侧腰麻仅对患侧进行阻滞,阻滞的范围明显缩小,因此所使用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降低,而由麻醉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会相应的降低。

综上所述,单侧腰麻用于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在达到较好麻醉效果的同时不仅能减低麻醉药物的用量,还能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降低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理想的麻醉方案。方法 收集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给予单侧腰部麻醉(试验组)与常规的双侧腰部麻醉(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4,P>0.05);围手术期试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波动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麻醉对试验组患者健侧肢体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24,P=0.028)。结论 对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单侧腰麻具有麻醉效果好、对生命体征影响小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关键词:老年人,腹股沟疝,麻醉方案

参考文献

[1]方家扬,吴宗明,翁俊风,等.老年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治疗134例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5,32(26):37-39.

[2]王兴良,王超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患病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5):568-569.

[3]陈福东.区域阻滞麻醉在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129-130.

[4]黄芳,郭尔萍.重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5):515-516.

[5]张战良,罗俊能,黄伟崧,等.重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91-92.

[6]Hadimioglu N,Ulugol H,Akbas H,et al.Combination of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general anesthesia attenuates stress response to renal transplantation surgery[J].Transplant Proc,2012,44(10):2949-2954.

[7]Ji MH,Yuan HM,Zhang GF,et al.Changes in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bio markers in aged patients with early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following total hip-replacement surgery[J].J Anesth,2013,27(2):236-242.

上一篇:“身体化”倾向下一篇:台湾经济